北京工业大学2017年《材料科学基础》硕士考试大纲_北京工业大学考研大纲
201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201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考试科目名称: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考试科目代码:815 一、考试要求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考试大纲适用于北京工业大学大学循环经济研究院资源环境与循环经济学科(经济学方向,0202J1)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考试内容包括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及应用等内容。
要求考生掌握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测试考生对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相关经济学问题的基本分析能力。
要求考生对资源稀缺、资源配置、环境经济、资源环境规划与评价等有深入的认识,具备综合分析资源与环境经济问题的基本能力。
二、考试内容(一)学科概况及基础知识(1)掌握资源与环境基本概念,了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产生与发展。
(2)熟悉资源、环境、经济系统的基本内涵、组成结构及功能(3)熟悉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学科体系及相关研究方法。
(二)资源稀缺及优化配置(1)掌握资源配置的相关概念,熟悉资源稀缺性理论,能就具体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2)掌握资源产权基本理论,能运用产业政策与资源配置规律,分析产业结构与资源配置问题。
(3)掌握环境资源外部性理论和价值理论,了解资源密集度相关表述。
(三)环境经济与资源开发(1)掌握环境质量管理和环境资源管理的内容及方法,会运用资源环境价值评估基本方法进行简单计算。
(2)掌握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基本概念,会对资源和环境承载力等相关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3)熟悉自然资源的分类和特性,能分析自然资源开发中的经济问题。
(四)资源环境规划与评价(1)掌握资源与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与步骤,了解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法定程序。
(2)了解循环经济基本概念和3R原则,熟悉循环经济基础知识,能运用循环经济基础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三、参考书目1、王克强赵凯等主编,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年。
2、沈满洪主编,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第二版),中国环境出版社.2015年。
材料科学基础考研大纲解析
材料科学基础考研大纲解析大纲解析及重点知识(自编)【考试大纲解析】绪论部分材料科学与工程:1.材料的主要类型及其基本特性。
工程材料主要可以划分为:金属、陶瓷、聚合物、复合材料、半导体。
通常所说的三大固体材料是:金属材料(金属中大量的自由电子能在金属两端电势差的作用下定向流动,形成电流,显示金属良好的导电性。
温度升高,金属正离子振动振幅增大,电子运动受阻,电阻升高,因此金属具有正的电阻温度系数。
金属热量的传递,不仅依靠金属正离子的振动,更由于自由电子的运动,极大地增强了热量传递,所以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热性。
自由电子容易吸收可见光的能量,随后又将吸收的可见光的能量辐射出来,从而使金属不透明具有光泽。
金属的两部分作相对位移时,金属正离子仍沉浸在电子云中,保持着金属键结合,因此金属能变形而不断裂,表现出延展性。
)、陶瓷材料(也叫无机非金属材料,特性:)、高分子材料(特性:质量轻、比强度高、比模量高、耐腐蚀性能好、绝缘性好。
)第1部分材料的原子结构与键合1.原子结构与原子的电子结构;原子结构、原子排列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决定材料性能的最根本的因素是组成材料的各元素的原子结构,原子间的相互作用、相互结合,原子或分子在空间的排列分布和运动规律,以及原子集合体的形貌特征等。
原子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原子核,以及核外的电子所构成的。
原子的电子结构: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作高速旋转运动,就好像带负电荷的云雾笼罩在原子核周围,故称为电子云。
电子既具有粒子性又具有波动性,即波粒二象性。
2.材料中的结合键的类型、本质,各结合键对材料性能的影响,键-能曲线及其应用。
【解析】结合键可分为化学键和物理键两大类。
化学键包括金属键、离子键和共价键;物理键即范德瓦尔斯力。
此外还有一种氢键,性质介于化学键和范德瓦尔斯力之间。
金属中的自由电子与金属正离子相互作用所构成的键合称为金属键。
金属键无饱和性和方向性。
离子键——正负离子依靠他们之间的静电引力结合在一起。
北京工业大学2017年《设计史论》硕士考试大纲_北京工业大学考研大纲
北京工业大学2017年《设计史论》硕士考试大纲一、考试要求(一)内容要求设计史论考试大纲适用于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1305)设计学和(1351)艺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考试内容是以人类设计发展的历史为主线的西方设计发展史及设计理论,包含工业革命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史及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设计思潮和风格流派,要求考生掌握现代设计发展的脉络,熟悉各设计流派的代表作品、代表人物和风格特点,同时考生应具有运用基本设计理论和设计史知识独立分析问题并清晰阐述自身观点的能力。
(二)题型与分值分配考试总分150分,有名词解释、简答和论述三种题型。
名词解释分值20分,要求准确阐释世界设计史相关的概念范畴、设计流派、设计思潮等重要内容,表述完整简明扼要。
简答题分值40分,要求对各种设计现象、设计思潮或设计作品进行准确评述,把握每一种设计流派的独特特征和发展脉络,理清各种设计思潮与文化背景之间的联系以及它们在设计史上的重要意义。
论述题分值90分,要求学生在掌握设计史基本理论、设计史经典作品和其它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具备独立分析能力,能够灵活运用各种设计理论分析现代设计作品,能够结合现代设计现象阐释内在规律,能够做到论述完整、有理有据、分析透彻、表达清晰。
二、考试内容(一)工艺美术运动(1)工艺美术运动的背景和产生的必然性。
(2)工艺美术运动的代表人物威廉·莫里斯和约翰·拉斯金的设计思想。
(3)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在西方艺术设计史上的重要影响、意义和局限性。
(二)新艺术运动(1)新艺术运动产生的背景,何谓新艺术运动。
(2)新艺术运动涉及的范围及新艺术运动的宗旨,新艺术运动风格的特点,新艺术运动在各国表现出的差异与各国的社会因素,特别是与工业化程度的重要关系。
(3)新艺术运动与工艺美术运动的异同,新艺术运动在西方艺术设计史上的重要影响和意义及其各国设计代表人物、作品。
(三)现代主义艺术设计的发展(1)德国工业同盟的成立、主要宗旨及对现代设计的影响,德国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先驱。
201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201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名称:钢筋混凝土结构科目代码:843
一、考试要求
钢筋混凝土结构考试大纲适用于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0814)土木工程学科和(085213)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这门课程是土木工程学科的重要学科基础课,考试内容主要包括材料性能、结构设计方法、基本构件的受力性能与计算方法、配筋构造,要求考生对其中的基本概念有很深入的理解,系统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础知识、设计原理和方法,正确理解设计规范的概念和实质,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工程问题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
1、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钢筋和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
3、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法。
4、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的性能与设计。
5、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斜截面的性能与设计。
6、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扭曲截面受力性能与设计。
7、钢筋混凝土受压构件截面的性能与设计。
8、钢筋混凝土受拉构件正截面的性能与设计。
9、钢筋混凝土结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设计。
10、预应力混凝土的基本概念与构件设计。
三、参考书目
1、《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第三版),梁兴文,史庆轩,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年出版。
2、《混凝土结构》上册-“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第五版),东南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合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年出版。
北科大2017年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814-材料科学基础
814 材料科学基础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与范围
适用于“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为初试考试科目。
二、考试基本要求
在考查考生掌握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的同时,注重考查考生运用相关基础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求考生全面、系统地掌握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具有发现、分析和解决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相关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形式与分值
1、闭卷,笔试。
允许使用直尺和计算器;
2、满分为150分;
3、题型为名词解释、简答、论述、计算等。
四、考试内容
材料科学基础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及其在材料制备、加工、组织、结构和性能等方面的运用。
1。
材料科学基础第九章复习资料西南石油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版
材料科学基础第九章复习资料西南⽯油⼤学北京⼯业⼤学版材料科学基础第九章1.弹性模量:产⽣弹性形变时所需的应⼒,⼯程上表征材料对弹性变形的抗⼒。
2.滞弹性:在弹性范围内,应变落后于应⼒的⾏为称为滞弹性。
3.普弹性:陶瓷材料,⾦属材料及玻璃态⾼分⼦材料在较⼩负荷下⾸先发⽣的形变。
特征:1:应⼒与应变符合线性关系及胡克定律。
2:加上或去除应⼒时,应变都能瞬时达到平衡4.⾼弹性:特点是弹性模量⼩、形变量⼤,变性具有热效应,伸长时放热,回缩时吸热,且在⼀定条件下表现出明显的松弛效应。
5.内耗:由于应变滞后于应⼒,在适当频率的外⼒作⽤下,应⼒-应变曲线就变成了封闭回线,这⼀过程将产⽣不可逆的能量消耗,回线所包围的⾯积就是应⼒循环⼀周所消耗的能量,称内耗。
10.施密特定律:==式中称为取向因⼦,记作。
ON、OP、OT,都在同⼀平⾯上时,则有,当时=,滑移处于最有利的位置,称为软取向。
当,称为硬取向。
11.临界分切应⼒:能引起滑移或孪⽣所需要的最⼩分切应⼒。
12.多系滑移:由临界分切应⼒定律可知,当对⼀个晶体施加外⼒时,可能会有两个以上的滑移系上的分切应⼒同时满⾜的条件,⽽使各⾃滑移⾯上的位错同时启动,这种现象称为多系滑移。
13.交滑移:螺位错因柏⽒⽮量与位错线平⾏,滑移⾯有⽆限多个。
因此当螺位错在某⼀⾯上的运动受阻时,可以离开这个⾯⽽沿另⼀个与原滑移⾯有相同滑移⽅向的晶⾯继续滑移,由于位错的柏⽒⽮量不变,为错在新的滑移⾯上仍按照原⽅向运动,这⼀过程就叫做交滑移。
14.主滑移系:当外⼒在某⼀滑移系上的分切应⼒值超过时,该滑移系开始启动,我们把这⼀滑移系称作主滑移系。
15.共轭滑移系:随着⼀次滑移的进⾏,晶体的取向相对于加载轴发⽣着变化,滑移到⼀定程度后,另⼀个等同的滑移系也能满⾜条件⽽参与滑移,该滑移系称为共轭滑移系。
16.扭折带:晶体在滑移和转动时,若在某些部位受阻,位错在那⾥堆积,使滑移和转动只发⽣在⼀个狭窄的带状区域,这个区域就叫做扭折带。
北工大材料学复习大纲
土木工程材料学总复习一、混凝土强度试验的时候,在上下表面涂油,哪面强度最高,大试件和小试件哪个强度高?没涂油的强度高,试件小的强度高。
二、硅酸盐水泥熟料主要矿物有哪四种?在这四种矿物中,强度增长最快而且28天强度增长最大的是哪一种?容易受硫酸盐侵蚀的是哪一种?大坝施工时其中两种需要减少,是哪两种?(P61)1、四种主要矿物:硅酸三钙3CaO·SiO2(C3S)、硅酸二钙2CaO·SiO2(C2S)、铝酸三钙3CaO·Al2O3(C3A)、铁铝酸四钙4CaO·Al2O3·Fe2O3 (C4AF)。
2、强度增长最快而且28天强度增长最快的是:硅酸三钙3CaO·SiO2(C3S)。
3、容易受硫酸盐侵蚀的是:铝酸三钙3CaO·Al2O3(C3A)。
4、大坝施工时其中“硅酸三钙3CaO·SiO2(C3S)”和“铝酸三钙3CaO·Al2O3(C3A)”需要减少。
(原因:此二种材料水化热过大)三、普通混凝土强度等级根据什么确定?(P120)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划分。
四、陈伏是什么?它的目的是什么?(P54)1、为避免过火石灰在使用后,因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而逐步熟化膨胀,使已硬化的浆体发生隆起、开裂等破坏,在使用前必须使其熟化或将其消除。
常使用方法就是在熟化过程中,先将较大尺寸的过火石灰利用小于3mm*3mm的筛网等去除,之后使石灰膏在储灰池里存放一段时间,即所谓陈伏。
2、陈伏的目的是:减轻或消除过火石灰的危害。
五、配混凝土的时候用山砂或河砂,流动性及强度谁大谁小?(P86)山砂比河砂配置砼的流动性小,强度高。
六、配合比设计时,为了保证耐久性,要控制哪两个指标?(P133)1、最小胶凝材料用量2、最大水胶比。
七、干硬性混凝土和塑性混凝土的流动性分别用什么方法计算?(P114)1、干硬性混凝土:维勃稠度法。
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基础考研课件第二章
c
α β
γ a
b∧c= α b
c∧a= β
a∧b =γ
晶轴和晶轴角、轴率(轴单位) 晶体常数: a、b、c、 α、 β、 γ
2.四轴定向
c a3
a2
a1 六方晶系
四.晶体结构的基本特征
1.单位平行六面体的划分
抽象出
反映
任何晶体
空间格子构造
晶体内部构造单位三 维空间周期排列规律
最小体积单位
不同 晶体
第二章.材料的结构
§1.晶体学基础
一.空间点阵和晶胞
矿物 岩石
大部分为 结晶物质
NaCl晶胞结构 规则外形 更规则的 的多面体 内部结构
固体内部原 子(或离 子),分子
周期性 排列
非周期 性排列
晶体:NaCl,石英等
非晶 玻璃,塑 又称 过冷
物质: 料,松香等
液体
(一).晶体的性质
1.一定的熔点 玻璃体熔化温度为一范围,称为软化点,或流动点。
a,b,c;各轴间夹角称为轴角,习惯上轴角有以下规定:
c(z)
a, b, c, α,β,γ称为晶格参
数,决定了晶格大小和形 状。晶格参数发生变化时,
βα γ
晶格大小和形状随之变化 a(x)
b(y)
3.14 种布拉维(Bravis,A) 格子
原始格子 P
布拉维 格子
C格子
底心格子 A格子
C
B格子
P
A B
2.对称面 P
操作: 对平面做镜像反映 符号:m m = 2
提问:简单立方结构的晶体 可能有哪几种反映面?
3.对称性轴:当物体以某直线为轴进行旋转操作时, 能使空间图形复原的特性。
北科大2017年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822-材料力学
822 材料力学考试大纲第一章:绪论材料力学的任务和研究对象;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内力、截面法;应力的概念;线应变和剪应变;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
第二章:轴向拉伸、压缩和剪切轴向拉伸和压缩的基本概念和实例;截面法、轴力和轴力图;直杆横截面和斜截面上的应力,最大剪切应力;低碳钢和铸铁的拉伸试验及拉伸时材料的力学性质;低碳钢和铸铁的压缩试验及压缩时材料的力学性质;许用应力,强度条件;圣维南原理;轴向拉伸和压缩时的变形.第三章:扭转扭转的概念和实例;扭矩和扭矩图;纯剪切、剪切虎克定律、剪应力互等定理;圆轴扭转时的应力和变形;强度和刚度条件;剪切、挤压的实用计算。
第四章:弯曲内力平面弯曲的概念和实例;梁的计算简图、剪力、弯矩及其方程;剪力图和弯矩图;弯矩、剪力和分布载荷集度的关系及其应用。
静矩、惯性矩、惯性积、惯性半径;平行移轴公式;主形心轴和主形心惯性矩。
第五章:弯曲应力纯弯曲时的正应力公式;弯曲正应力的强度计算;矩形截面梁和工字形截面梁的剪应力;弯曲剪应力的强度计算;提高弯曲强度的措施。
第六章:弯曲变形梁的挠曲线及其近似微分方程;第七章:应力、应变分析,强度理论应力状态、主应力和主平面的概念;三向应力状态基本概念;广义虎克定律;强度理论的概念;材料破坏形式;四种常用强度理论。
第八章:组合变形下的强度计算组合变形的概念和实例;斜弯曲时的应力和强度计算;拉伸(压缩)与弯曲组合时的应力和强度计算;扭转与弯曲组合时的应力和强度计算。
第九章:压杆稳定压杆稳定分析的步骤(1、确定杆件的惯性半径,2、确定压杆的约束的相当系数,3、确定杆件的柔度,4、确定杆件的大柔度临界值λp(λ1),中柔度临界值λs(λ2),5、通过比较确定杆件是大柔度杆还是中柔度杆,然后用相应公式求临界压力);细长压杆临界力的欧拉公式;杆端不同约束的影响、长度系数;压杆的柔度;欧拉公式的适用范围;经验公式、临界应力总图;压杆的稳定计算;提高压杆稳定性的措施。
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基础考研真题名词解释汇编(_终极版)
第1页共8页
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基础(875)名词解释 不息为体 日新为道 21、位错:是晶体内的一种线缺陷,其特点是沿一条线方向原子有规律地 发生错排;这种缺陷用一线方向和一个柏氏矢量共同描述。 22、柏氏矢量:描述位错特征的一个重要矢量,它集中反映了位错区域内 畸变总量的大小和方向,也使位错扫过后晶体相对滑动的量。 23、全位错[2004 年、2011 年]:把柏氏矢量等于点阵矢量或其整数倍的 位错称为全位错。 24、不全位错:柏氏矢量不等于点阵矢量整数倍的位错称为不全位错。 25、肖克莱不全位错:在 FCC 晶体中位于{111}晶面上柏氏矢量为 b=1/6<112>的位错。 26、单位位错:把柏氏矢量等于单位点阵矢量的位错称为单位位错。 27、刃型位错:晶体中的某一晶面,在其上半部有多余的半排原子面,好 像一把刀刃插入晶体中,使这一晶面上下两部分晶体之间产生了原子错 排,称为刃型位错。 28、螺型位错[2004 年]:位错线与柏氏矢量平行的位错。(位错线附近的 原子按螺旋形排列的位错称为螺型位错。) 29、扩展位错:通常指一个全位错分解为两个不全位错,中间夹着一个堆 垛层错的整个位错形态。 30、滑移:位错线沿着滑移面的运动称为位错的滑移。 31、滑移系: 晶体中一个滑移面及该面上一个滑移方向的组合称一个滑移 系。 32、交滑移[2004 年、2013 年]:当某一螺型位错在原滑移面上运动受阻 时,有可能从原滑移面转移到与之相交的另一滑移面上去继续滑移,这一 过程称为交滑移。 33、双交滑移:如果交滑移后的位错再转回和原滑移面平行的滑移面上继 续运动,则称为双交滑移。 34、多滑移[2003 年]:当外力在几个滑移系上的分切应力相等并同时达到 了临界分切应力时,产生同时滑移的现象。 35、位错滑移[2005 年]:在一定应力作用下,位错线沿滑移面移动的位错 运动。 36、位错交割[2007 年、2012 年]:不同滑移面上运动的位错在运动中相遇 发生位错互相切割的现象。 37、点阵畸变(晶格畸变): 在局部范围内,原子偏离其正常的点阵平衡 位置,造成点阵畸变。 38、有序固溶体[2012占据各自的布拉维点阵的一种固溶体,形成一种各组元原子有序排 列的固溶体,溶质在晶格完全有序排列。 39、置换固溶体[2011 年]: 当溶质原子溶入溶剂中形成固溶体时,溶质 原子占据溶剂点阵的阵点,或者说溶质原子置换了溶剂点阵的部分溶剂原 子,这种固溶体就称为置换固溶体。 40、间隙固溶体[2008 年]:溶质原子分布于溶剂晶格间隙而形成的固溶体 称为间隙固溶体。 41、有限固溶体:溶质在固溶体中的溶解度有一定限度,这种固溶体称为 有限固溶体。 42、连续固溶体(无限固溶体)[2010 年]: 某些元素之间可以任意比例 形成固溶体, 即不存在极限浓度的限制,称为无限固溶体或连续固溶 体。
北工大材料科学基础2002-2012真题及部分答案
五、下面题目偏重考察金属材料方面的基础知识:
6、渗碳是将零件置于渗碳介质中试碳原子进出工件表面,然后以下坡扩散的方式使碳原子 从表面相内部扩散的热处理方法。分析说明: (1)钢中空位密度、位错密度和晶粒大小对渗碳速度有何影响? (2)温度对于扩散速度有何影响?将碳在 γ-Fe 中的扩散温度由 927oC 提高到 1027oC,扩 散系数将增加几倍(已知碳在 γ-Fe 中的扩散常数 D0=2.0*10-5m2/s,扩散激活能 Q=140*103J/mol)(10 分)
北工大材料科学基础 2002-2012 真题及部分答案
50 北工大专业课课本和真题双重重点
北工大材料科学基础 2002-2012 真题及部分答案
51 北工大专业课课本和真题双重重点
北工大材料科学基础 2002-2012 真题及部分答案
52 北工大专业课课本和真题双重重点
北工大材料科学基础 2002-2012 真题及部分答案
25 北工大专业课课本和真题双重重点
北工大材料科学基础 2002-2012 真题及部分答案
26 北工大专业课课本和真题双重重点
北工大材料科学基础 2002-2012 真题及部分答案
27 北工大专业课课本和真题双重重点
北工大材料科学基础 2002-2012 真题及部分答案
28 北工大专业课课本和真题双重重点
力。( ) 5、一个位错环上必定同时存在刃位错和螺型位错。( ) 6、由一个固相同时析出成分和晶体结构均不相同的两个新固相的过程称为共析转变。( ) 7、非平衡凝固的终结温度高于平衡凝固的终结温度。( ) 8、相图表示的是体系的热力学平衡状态。( ) 9、固溶体合金结晶时,只要液相中存在足够的能量起伏和结构起伏,就可以形核。( ) 10、玻璃在常温下能长期稳定存在,因而它是热力学稳定态。( ) 四、论述及计算题(1-5 题必做,偏金属方向选做 6-9 题,偏无机材料方向选做 10-13 题) (共 100 分)。
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基础 教学大纲
材料科学基础教学大纲材料科学基础Ⅱ-1英文名称:Principles of Materials Science Ⅱ-1课程编号:0003240课程类型:学科基础必修课学时:64学分:4适用对象:材料类本科先修课程:物理化学使用教材及参考书:1.《材料科学基础》,徐恒钧编著,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2.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n Introduction, William D. Callister, Jr. John Wiley & Sons(ASIA) Pte Ltd, 2002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为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专业基础必修课,是研究材料的成分、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应用基础科学,是进一步学习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结构材料及功能材料的基础。
它将阐述各种材料的共性基础知识,从材料的组织结构出发,研究材料的结构与材料的制备方法、加工工艺以及材料性能之间的关系。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原子结构与结合键第一节原子结构:电子波函数及四个量子数[1]第二节结合键:键型及其性质[2]第二章材料的结构第一节晶体学基础:点阵和晶胞[1];晶体对称性[2];晶面指数和晶向指数[1];晶体投影Δ第二节常见晶体结构:密堆积[1];氯化铯[1]、氯化钠[1];纤锌矿[1];闪锌矿[1];钙钛矿[1];金红石[2];萤石Δ第三节固溶体结构[2];第四节金属间化合物[2];第五节硅酸盐结构[2];第六节非晶态固体[3];第七节准晶体[3];第八节能带理论初步Δ第三章晶体结构缺陷第一节点缺陷[1];第二节位错的结构[1];第三节位错的运动[2];第四节位错应力场[3];第五节位错与缺陷的交互作用[3];第六节位错的增殖、塞积与交割[3];第七节全位错和不全位错[1];位错反应[1];扩展位错Δ第四章相平衡与相图第一节相与相平衡[2];第二节单元系相图[2];第三节二元系相图[1];第四节铁碳相图[1];第五节相图的热力学解释[3]第六节三元系相图[2]第五章材料的凝固第一节结晶:成核与长大[2]第二节溶质分凝[1]、成分过冷[1];界面稳定性[2];第三节共晶合金结晶[3];第四节铸锭三晶区[2];第五节凝固技术[3];第六节无机材料的液固相变Δ;第七节高分子材料凝固Δ其中角标符号表示:[1] :掌握、[2] :理解、[3] :了解、△:自学或粗讲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课堂讲授为主。
201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201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名称:交通工程考试科目代码:849
一、考试要求
交通工程考试大纲适用于北京工业大学城市交通学院与建筑工程学院(0823)交通运输工程学科、(085222)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学位)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考试内容主要包含交通要素调查与分析、交通流理论、交通规划、设计与管控三大部分,要求考生对交通工程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知识有很深入的理解,系统掌握交通工程中的基本定理和分析方法,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交通工程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
(一)交通基本要素的调查与分析应用
(1) 驾驶员、行人和车辆的交通特性。
(2) 交通量的调查方法,交通量调查的资料应用。
(3) 车速的调查方法,车速调查的资料应用。
(4) 交通密度的调查方法,密度调查的资料应用。
(5) 交通延误的调查方法,延误调查的资料应用。
(二)交通流理论
(1) 交通流要素的关系。
(2)交通流的概率统计、跟驰理论、排队论及流体力学模拟理论。
(3) 道路通行能力的计算与应用。
(三)交通规划、设计与管控
(1) 道路系统、公共交通、停车场等的交通规划调查、交通需求分析、交通发展预测及交通规划评价。
(2) 道路系统、公共交通、停车场等的交通调查、设计计算方法。
(3) 交通系统管理、交通需求管理、道路交通安全及智能交通系统等的基本概念、管理方法及效果评价。
三、参考书目
《交通工程学》,任福田,刘小明,荣建等著,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年。
材料科学基础(仅供参考)
材料科学基础考试范围及重点
参考用书:材料科学基础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徐恒钧主编材料物理性能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田莳主编(据学长,学校官方参考用书材料科学导论几乎不考)
考试范围:1.材料科学基础
第一章:第一节不考
第二章:重点是晶面晶向指数,常见无机化合物晶体结构,固体的电子能带理论
第三章:位错偶尔涉及
第五章:重点是三元相图投影图
第八章:几乎不考
注:考试范围很广,凡涉及到纯金属的相关知识几乎不考,重点是无机方面。
2.材料物理性能
重点是晶体能带理论。
第四章不考。
其他的几乎都有涉及。
材料科学基础考研大纲
材料科学基础考研大纲材料科学是一门关于材料的结构、性能、制备和应用的学科,是现代工程技术的基础和支撑。
作为材料科学的学习者,我们需要系统地学习材料科学的基础知识,掌握材料的结构与性能、材料的制备与加工、材料的应用与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在考研复习过程中,我们需要按照大纲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总结,才能更好地备战考研,取得理想的成绩。
首先,我们需要系统地学习材料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材料是构成各种物体的物质,包括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等。
不同类型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结构和性能,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各种材料的特点和应用,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我们需要学习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材料的结构决定了其性能,包括晶体结构、晶体缺陷、晶体生长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材料的性能包括力学性能、热学性能、电磁性能等多个方面,我们需要全面了解材料的性能参数及其测试方法,为材料的选材和设计提供依据。
接着,我们需要学习材料的制备与加工。
材料的制备包括传统的冶金制备、陶瓷制备、高分子材料合成等多种方法,我们需要了解各种制备方法的原理和特点。
同时,材料的加工是指将原材料加工成最终产品的过程,包括铸造、锻造、焊接、涂层等多种加工方法,我们需要了解各种加工方法的工艺流程和应用范围。
最后,我们需要学习材料的应用与发展。
材料的应用涉及到各个领域,包括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电子电气、建筑材料等多个领域,我们需要了解不同领域对材料性能的要求和适用范围。
同时,材料科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学科,我们需要了解材料科学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为未来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总之,材料科学基础是考研复习的重点内容,我们需要系统地学习和掌握材料的基本概念、结构与性能、制备与加工、应用与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只有深入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我们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也才能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有所作为。
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对待材料科学基础的学习,取得优异的成绩。
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基础考研课件第二章2
4
B’
B
(2).4的位置及表示
(3).3次轴a+b+c,从Zn看正为三次轴,S原子同 NaCl中的Cl
m垂直于a+b
(4).投影图: a.以晶轴全高为100; b.确定投影面(001); c.对称关系: 对称面:—— a/2;
b a 0 50 0 75 25
50 25 0 50
1.1 The packing of equal-sized spheres
能量最低原则:球体堆积密度愈大,系统内能愈小
密堆积的形式
六方密堆积 ABAB… 立方密堆积 ABCABC… 体心堆积
A3 hcp Hexagonal Closest Packing
A1 ccp
Cubic Closest Packing FCC Face-centered cubic
: Cl:
1 1 1 1 1 1 [[000]],[[ 0]],[[0 ]], [[ 0]] 2 2 2 2 2 2
堆积方式:ABCABC,立方密堆积, 晶胞参数:a=0.564nm.
a). 求NaCl晶体的理论密度;(b).画出(111) 例题:(a). 面原子排布;(c).指出四面体空隙的位置。 解题:(a).NaCl的分子量为M=58.5g/mol
A2
bcc
Body centered cubic
密堆积的空隙
四面体空隙 三顶一 二垂直二
八面体空隙 一四一 上三下三
空隙数目:
n×8 = 2n 4
空隙数目: n×6/6 = n
3.原子和离子的配位数 一个原子或离子邻近周围的原子或异号离 子的个数称为原子或离子的配位数:CN 例:NaCl晶体中,Na+周围有6个Cl-,即CN=6 半径对配位数的影响: (1).正负离子半径与配位数的关系
北京工业大学2017年《基础英语》硕士考试大纲_北京工业大学考研大纲
北京工业大学2017年《基础英语》硕士考试大纲一、考试要求基础英语考试大纲适用于北京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0502)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考试内容以英语语言基本功,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考察为主。
二、考试内容本考试包括四部分内容:阅读理解、词汇选择、翻译和写作。
(一)阅读理解阅读理解部分测试考生通过阅读获取有关信息的能力,考核学生掌握相关阅读策略和技巧的程度。
既要求准确性,也要求一定的速度。
阅读速度为每分钟150个单词。
题材包括社会、科技、文化、经济、日常知识、人物传记等。
体裁包括记叙文、描写文、说明文、议论文、广告、说明书、图表等。
(1)能读懂一般英美报刊杂志上的社论和书评。
(2)能读懂有一定难度的历史传记和文学作品。
(3)能理解所读材料的主旨大意,分辨出其中的事实和细节;能理解字面意义和隐含意义;能根据所读材料进行判断和推理;能分析所读材料的思想观点、语篇结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
(4)能在阅读中根据需要自觉调整阅读速度和阅读技巧。
(二)词汇词汇部分测试考生掌握英语专业本科基础阶段规定的认知词汇;正确熟练地使用规定词汇中的高频词汇及学术词汇,如惯用搭配等。
(三)翻译翻译部分包括汉译英和英译汉。
汉译英测试考生运用汉译英的理论和技巧,翻译国内有影响力的或与英语学习有关的报刊杂志以及一般文学作品的节录的能力。
译文要求忠实原意,语言通顺,符合英语表达习惯。
英译汉测试考生运用英译汉的理论和技巧,翻译国外有影响力的报刊杂志上有关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方面的论述以及文学原著节录的能力。
译文要求忠实原意,语言流畅,符合汉语表达习惯。
(四)写作写作部分考察考生是否能够综合运用语言文化知识,撰写内容充实、语言通顺、用词恰当、表达得体的文章。
文章体裁不固定,文章长度约400单词。
三、参考书目1、《英汉翻译基础教程》,穆雷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8年。
2、英语专业八级同等水平的考级参考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工业大学2017年《材料科学基础》硕士考试大纲一、考试要求
材料科学基础考试大纲适用于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0805)材
料科学与工程和(085204)材料工程(专业学位);激光工程研究院(0803)光
学工程与(085202)光学工程(专业学位);以及固体微结构与性能研究所(0805)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此课程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重
要基础理论课,是理解并学习各种材料其结构、加工工艺与性能之间联系的基础。
材料科学基础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各类材料共性基础知识部分(原子结构与结合
键、晶体结构、晶体缺陷、相图与相平衡、材料的凝固)、金属材料基础知识部
分(金属晶体中位错、表面与界面、塑性变形与再结晶、金属晶体中扩散、固态
相变、金属材料强韧化)和无机材料基础知识部分(无机材料化学键结构与晶体
结构、无机材料的缺陷、无机材料的相图与相变过程、无机材料的基本制造加工
原理、无机材料的机械性能、无机材料的光学和电学性能),要求考生对其中的
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有深入的理解,系统掌握各类基本概念、理论及其计算和分
析的方法,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分为材料共性知识、金属材料基础知识和无机材料基础知识三大部
分,总分150分。
其中,材料共性知识部分所有学生均需作答,共105分;金属
材料基础知识部分和无机材料基础知识部分考生需根据自己的专业背景二选一
作答,不能混做,共45分。
题型一般包括名词解释、填空、判断正误、问答、
计算、分析题等。
(一)材料共性知识部分
1.原子结构与结合键
(1)熟练掌握电离能、电子亲和能、电负性、金属间化合物、电子化合物等
概念,熟练掌握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理解光的波粒二象性、测不准原理、泡利不
相容原理、洪特规则、能量最低原理、电子能带结构理论;
(2)熟练掌握各种结合键的概念、特点、代表材料,通过结合键及原子间作
用力和键能分析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
2.晶体结构
(1)掌握空间点阵、晶胞、空间群等晶体学基本概念,三大晶族与七大晶系
分类,理解晶体的宏观对称性;
(2)熟练掌握简单立方、体心立方、面心立方、密排六方等结构的堆积方式、
配位数、致密度、晶胞原子数、点阵常数与原子半径之间的关系,熟练掌握各种
结构中晶向指数和晶面指数的表征,晶向族、晶面族的确定,晶面间距的计算,
晶带定律的应用。
3.晶体缺陷
(1)熟练掌握晶体缺陷的分类,点缺陷的平衡浓度计算,固溶体的分类、概
念、特点、形成条件及影响因素,缺陷反应方程计算;
(2)熟练掌握各类位错的定义及相关的基本概念,如滑移、滑移面、滑移方
向、滑移系、临界分切应力、全位错、不全位错、位错密度等;掌握刃位错、螺
位错的特点及其柏氏矢量的概念、确定与表征方法,掌握发生位错反应的条件及
其产物;
(3)熟悉各类面缺陷及体缺陷的定义及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4.相图与相平衡
(1)熟练掌握组元、组织、相、相平衡等重要概念的区别,理解相平衡时系
统的特点,相律的计算,能够根据冷却曲线建立相图;
(2)熟练掌握各类二元基本相图的分析,熟练掌握匀晶、包晶、共晶、亚共
晶、过共晶、共析、亚共析、过共析转变的概念、表达式、平衡结晶过程及组织特点,熟练利用杠杆定律计算相组成物和组织组成物;
(3)熟练掌握作为二元相图的典型代表—铁碳相图的分析,包括但不限于各
特性点和特性线的温度与碳浓度、相区名称、不同转变过程的组织特点等;
(4)熟悉三元系相图的表示方法、直线法则、杠杆定律、重心法则。
5.材料的凝固
(1)熟练掌握晶体材料结晶与长大过程中相关的重要概念,如过冷度、均匀
形核、非均匀形核、正(负)温度梯度、成分过冷、相变潜热、伪共晶等;(2)熟练掌握纯金属的结晶过程,形核的热力学条件与结构条件,熟悉晶体
长大机制,温度梯度对晶体生长形态的影响;
(3)熟练掌握固溶体结晶的成分起伏、结构起伏和相起伏的概念,掌握显微
偏析、宏观偏析等非平衡结晶过程对材料性能的影响,深入理解成分过冷的形成过程及不同温度梯度对晶体形貌的影响;
(4)掌握铸锭组织的特点、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
(二)金属材料基础知识部分
1.金属晶体中位错
(1)熟悉位错弹性力学性质与位错能量;
(2)掌握位错运动特点、位错运动的驱动力、阻力及对金属材料组织和性能
的影响;
(3)熟悉主要位错源及位错增殖发生临界条件;
(4)掌握面心立方金属晶体中的位错;
(5)熟练掌握位错与其它晶体缺陷交互作用及对于金属材料性能影响。
2.表面与界面
(1)熟悉表面与晶界结构(小角度晶界、大角度晶界)、晶界的能量;
(2)熟练掌握晶界的平衡偏析产生原因、影响因素及对于金属材料性能影
响;
(3)熟练掌握晶界的迁移机制、影响因素及对于金属材料性能影响;
(4)熟悉相界面界面结构及界面能对于显微组织形貌影响。
3.塑性变形与再结晶
(1)熟悉金属材料变形机制;
(2)熟练掌握金属多晶体塑性变形特点及细晶强化机制;
(3)熟练掌握合金塑性变形特点及固溶强化及第二相强化机制;
(4)熟练掌握塑变过程中的位错交互作用及缺陷强化机制;
(5)熟悉塑性变形对金属材料组织、结构、性能的影响;
(6)熟悉冷变形金属的回复与再结晶及晶粒长大过程、影响因素及应用;
(7)熟悉金属热加工及超塑性机制、特点及应用。
4.金属晶体中扩散部分
(1)熟练掌握扩散宏观规律、扩散的微观机制及相关问题计算。
(2)熟悉扩散热力学分析、扩散系数及影响因素。
(3)熟悉反应扩散过程及反应扩散层结构确定。
5.固态相变部分
(1)掌握固态相变一般特征。
(2)熟练掌握成分不变的相变、钢在加热时转变及共析转变、马氏体转变、
贝氏体转变、脱溶转变相变过程,以及在金属材料领域的应用。
6.金属材料强韧化部分
(1)熟练掌握金属材料强化类型、基本原理及在金属材料中的应用。
(2)熟练掌握金属材料韧化机理及在金属材料中的应用。
(三)无机材料基础知识部分
1.无机材料化学键结构与晶体结构
(1)熟练掌握离子键、共价键、混合键、范氏键和氢键的定义,与材料性能
之间的主要关系;
(2)熟练掌握鲍林规则、推算结构的方法和牢记相关数据;
(3)熟练掌握基本无机材料的结构特点,能够画出相关结构示意图;
(4)熟练掌握硅酸盐结构的分类和特点,无机玻璃的定义、通性和结构特点,
了解相关材料的结构与应用之间的关系;
(5)掌握碳及含碳材料的结构与应用;
(6)学会计算和推算无机材料密度的方法。
2.无机材料的缺陷
(1)熟练掌握缺陷的分类、定义和表达方式;
(2)学会分析缺陷与材料性能的关系。
3.无机材料的相图与相变过程
(1)熟练掌握基本相图的分析,包括SiO2、SiO2-Al2O3、CaO-SiO2、
MgO-Al2O3、ZrO2-CaO、MgO-Al2O3-SiO2;
(2)能够利用相关相图来讨论相变过程,例如,石英各相、莫来石和尖晶石、
硅酸钙各相、锆石各相和堇青石的形成和相变过程,进而可以推测材料结构的形成和性能的变化规律;
(3)掌握玻璃材料的相变过程、结构和性能特点,学会通过相图设计组成和
分析玻璃及其缺陷的形成过程;
(4)掌握玻璃分相现象的定义、表述、结构特点和应用;
(5)掌握普通陶瓷的相变过程和岩相分析;常用耐火材料和硅酸盐水泥熟料
各相的特点和基本分析判别方法。
4.无机材料的基本制造加工原理
(1)粘土陶瓷、玻璃、微晶玻璃、硅酸盐水泥熟料;
(2)掌握成型、烧结、扩散、熔化、冷却和后加工的定义、控制和测量。
5.无机材料的机械性能
(1)掌握单晶和多晶陶瓷断裂机制,材料脆性断裂的特点;
(2)非晶材料的断裂和性能特点;
(3)掌握无机材料增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6.无机材料的光学和电学性能
(1)掌握基本光学性能的定义、与材料组成结构的关系;
(2)掌握基本电学性能的定义、与材料组成结构的关系;
(3)了解陶瓷和玻璃着色的原理和生产技术;
(4)了解陶瓷压电性能的控制和应用。
三、参考书目
1.《材料科学基础》,徐恒钧主编,刘国勋主审,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2年出版。
2.《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郭福等译,化学工业出版社,2016年出版,
(译自于,Fundamentals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4th Edition,William
D.Callister Jr.,John Wiley&Sons Inc.,2013)。
3.《金属学与热处理》,崔忠圻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1989年出版(第
二版为2011年出版)。
4.《陶瓷导论》,清华大学新型陶瓷与精细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译,高等
教育出版社,2016年出版,(译自于,Introduction to Ceramics,2nd Edition,Kingery, W.D,John Wiley&Sons Inc.,1976)
文章来源:文彦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