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定律解题的规律与方法
学案4:1.1.3 分离定律的常规解题方法
![学案4:1.1.3 分离定律的常规解题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af0c582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12.png)
分离定律的常规解题方法一、考纲导读:1.掌握分离定律的验证方法2.掌握基因分离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3.掌握基因分离定律中的有关题型及方法归纳二、重点知识讲解:1.分离定律的验证方法:(1)测交法:杂种F1与隐形类型相交,后代出现两种基因型和表现型的个体,比例为1:1(2)自交法:杂种F1自交,后代出现显性和隐性两种表现型的个体,比例为3:1(3)花粉鉴定法: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花粉遇碘呈现不同的颜色。
杂种非糯性的水稻花粉是减数分裂的产物,遇碘呈现不同的颜色,且比例为1:1,从而直接证明了杂种非糯性的水稻在减数分裂产生花粉时产生了两种配子。
2.纯合体和杂合体的判定:判断原则:(1)自交法。
如果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则此个体为杂合体;若后代中不出现性状分离,则此个体为纯合体。
自交法通常用于植物。
(2)测交法。
如果后代既有显性性状出现,又有隐性性状出现,则被鉴定的个体为杂合体;若后代只有显性性状,则被鉴定的个体为纯合体。
测交法通常用于动物。
例1:纯合的黑色短毛兔与褐色长毛兔杂交,F1全为黑色短毛兔,让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产生F2。
欲判定F2中的某一黑色长毛兔是否为纯合子,选用与它交配的兔最好是() A.长毛兔B.短毛兔C.黑色兔D.褐色兔例2:狗的卷毛是由一个显性基因控制的,直毛是由于它的隐性等位基因控制。
有两只卷毛狗交配,产生出一只卷毛雄狗,你用什么方法,判定这只卷毛雄狗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
3.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判定:判断原则:性状甲×性状甲→F1出现性状乙,说明甲是显性性状,乙是隐性性状;性状甲×性状乙(亲本必须是纯合体)→F1全为性状甲,则甲是显性性状,乙是隐性性状。
例4:已知牛群有角和无角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和a控制。
(1)让有角牛与无角牛进行杂交,生出4头有角牛,根据上述能否确定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2)为了确定有角和无角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用上述自由放养的牛群(假设无突变发生)为实验材料,再进行新的杂交实验,应该怎样进行?4.杂合子Aa连续自交,第n代纯合体、杂合体的比例分析:以一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Aa)连续自交为例,有以下的遗传图解:总结:由上图可知,一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Aa)连续自交,子n代的比例:注:上例以Aa为亲代,其自交所得F1为子一代,n值取其自交次数。
基因分离定律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基因分离定律的解题思路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fa036d9fab069dc502201f4.png)
基因分离定律的解题思路和方法1、遗传题型分类及解题思路[正推型]已知亲代的基因型或表现型,推后代的基因型或表现型及比例。
此类问题比较简单,一般用棋盘法或分支法图解可推知。
需注意的是显性性状个体有两种可能性需确定。
若一显性个体的双亲或子代中有隐性个体,则它必为杂合子,但无隐性个体不一定为显性纯合子。
[逆推型]已知后代的表现型或基因型,推亲代的基因型或表现型。
思路一:由性状入手突破。
在已知显隐性关系的基础上,隐性个体一定是隐性纯合子,其亲代和子代的细胞中,至少有一个隐性基因。
思路二:由比例入手突破。
利用典型比例关系去分析:①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中,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则亲代一定是杂合子(Bb),即Bb×Bb→3B__:1bb;②若后代显性个体与隐性个体的比为1:1,则亲代为测交类型,即Bb×bb→1Bb:1bb;③若后代性状只有显性性状,则双亲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即BB×Bb或BB×bb或BB×BB。
2、解题方法第一步:确定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
若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个体杂交,子代只表现出其中一个亲本的性状,则此性状为显性性状;若两个性状相同的个体杂交,子代出现性状分离,则子代中不同于双亲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第二步:根据性状推基因型,结合比例推基因型(见思路一、二)。
第三步:遗传概率的计算通常有以下两种方法:①用分离比直接计算,如人类的白化病遗传:Aa×Aa→1AA:2Aa:1aa,杂合的双亲再生正常孩子的概率是3/4,生白化病孩子的概率是1/4。
②用配子的概率计算,先计算亲本产生几种配子,求出每种配子产生的概率,再用相关的两种概率相乘。
如白化病遗传,Aa×Aa→1AA:2Aa:1aa,父方产生A和a配子的概率各为1/2,母方产生A和a配子的概率也各为1/2,因此再生一个白化病孩子的概率为1/2a×1/2a=1/4aa。
高中生物专题《分离定律的解题规律和概率计算》
![高中生物专题《分离定律的解题规律和概率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7f5d988c03d8ce2f01662366.png)
精心整理分离定律的解题规律和概率计算一、分离定律的解题思路1.分离定律解题依据—六种交配组合(_a)。
(Aa),即Aa×Aa→3A_∶1aa。
(2)若子代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1∶1,则双亲一定是测交类型,即Aa×aa→1Aa∶1aa。
(3)若子代性状只有显性性状,则双亲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即AA×AA或AA×Aa或AA×aa。
二、杂合子连续自交问题(1)规律亲代遗传因子组成为Tt,连续自交n代,F n中杂合子的比例为多少?若每一代自交后将隐性个体淘汰,F n中杂合子的比例为多少?概率=(某性状或遗传因子组合数/总数)×100%(2)概率计算的原则①乘法原理: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出现的几率为各个独立事件几率的乘积。
也就是一件事情需要分几步进行,每一步计算出概率后相乘,即为这件事情的概率。
例如,生男孩和生女孩的概率都分别是1/2,由于第一胎不论生男还是生女都不会影响第二胎所生孩子的性别,因此属于两个独立事件。
第一胎生女孩的概率是1/2,第二胎生女孩的概率也是1/2,那么两胎都生女孩的概率是1/4。
②加法原理:互斥事件中有关的事件出现的几率,等于各相关互斥事,他“无中生有为隐性”;如图乙。
②若父母都有病,出生小孩有无病的,则该病为显性遗传病,可以记为“有中生无为显性”;如图甲。
③若父母无病,出生小孩有患病的,有不患病的,则不患病小孩为杂合子的概率为2/3,因正常小孩遗传因子组成只能为1/3AA和2/3Aa两种.(2)应用多指是一类由常染色体上的遗传因子控制的人类遗传病。
已知某女患者的家系图,试回答下列问题(设A、a是与该病有关的遗传因子):①据图谱判断,多指是由__________性遗传因子控制的遗传病。
②写出Ⅲ中女患者及其父母所有可能的遗传因子组成:女患者。
是率为或Aa、Aa、aa。
Aa1-答案①显②AA或Aa Aa Aa③AA、Aa、aa④2/3四、自交和自由交配1.概念(1)自交是指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交配,植物是指自花传粉。
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解题方法
![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解题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5bd130deff9aef8941e0693.png)
二,自由组合定律 (一)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结果(P12 第2题。) (二)首先看一对,然后再相乘。 1.求配子的种类AaBb,AABBCc 求产生配子的比例:产生AB,ABC的比例。 2.求基因型的种类和比例: AaBbXAaBb,AaBbXaabb, AaBbCcDd。。。。。。自交。 3.求表现型的种类和比例 AaBbXAaBb, AaBbCcDd。。。。。。自交。 P14第2题,第4题。
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解题方法
一,分离定律 (一).根据表现型写基因型(解题时从隐性性状入手) P8第2题。 (二).一对性状的可能杂交组合,后代基因型,表现型 的种类和比例 (三).显隐性性状的判断 1.根据定义判断 2.根据3:1判断 3.根据“无中生有,有中生无”判断(P8第4题) (四)子一代自交N代后,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分离定律的解题规律及实践应用
![分离定律的解题规律及实践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8f111346168884868762d64d.png)
2.预防遗传病 人类的遗传病,有些是由显性遗传因子控制的显性遗传病,有些 是由隐性遗传因子控制的隐性遗传病。 (1)根据性状分离现象,判定某些遗传病的显隐性关系。如图甲, 两个有病的双亲生出无病的孩子,即“有中生无”,则该病肯定是显 性遗传病;如图乙,两个无病的双亲生出有病的孩子,即“无中生 有”,则该病一定是隐性遗传病。
答案:bb、Bb、Bb。
2.两只白羊生了两只白羊和一只黑羊,如果它们再生一只小 羊,其毛色是白色的概率是多少?
解析:两只白羊的后代中出现了性状分离,则新出现的黑色为 隐性性状,双亲均为杂合子,设用 A、a 表示遗传因子,则双亲的 遗传因子组成均为 Aa,子代白羊的遗传因子组成为 AA 或 Aa,黑 羊的遗传因子组成为 aa。
3.指导优生工作 在医学实践中,对有关遗传病的基因型和发病概率作出科学的 推断。从而防止或减少某些遗传病的出现。人类的某些单基因遗传 病可能是由显性基因或隐性基因致病的。
1.下列各项实验中应采取的最佳交配方法分别是 ( ) ①鉴别一只白兔是否为纯合子 ②鉴别一株小麦是否为纯合 子 ③不断提高水稻品种的纯合度 ④鉴别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 性关系 A.杂交、测交、自交、测交 B.测交、自交、自交、杂交 C.杂交、测交、自交、杂交 D.测交、测交、杂交、自交
全为显性
AA×aa
Aa
Aa×Aa
: :aa= : :1 显性 :隐性= :1
Aa×aa
:aa= :1
显性 :隐性= :1
aa×aa
aa
全为隐性
(2)由子代推断亲代的遗传因子组成与性状表现(逆推类)
①分离比法:运用上表直接逆推,如
后代显隐性关系
双亲类型
结合方式
显性 :隐性= :1 都是杂合子 Aa×Aa→
11 分离定律解题方法总结 (实用)
![11 分离定律解题方法总结 (实用)](https://img.taocdn.com/s3/m/3f9a7ed88762caaedd33d474.png)
5
② 、7个体为正常,正常个体的 基因型和几率为1/3(AA), 1/3(Aa), 1/3(aA),则7个体是杂合子的几率 为:1/3+1/3=2/3(互斥事件)。
9 6 78
10
正常男女
有病男女
在人类,正常(A)对白化病(a)是显性,求下面家
系中有关个体出现的几率。
①、9个体患病的几率? ②、7个体为杂合子的几率?
亲本基因型 后代基因型 后代表现型 交配方式
杂交组合 及比例
及比例
AA×AA
AA
全为A_
自交
AA×Aa AA×aa
AA:Aa=1:1 Aa
全为A_ 全为A_
杂交 杂交
Aa×Aa Aa×aa
AA:Aa:aa= A_:aa=3:1 自交
1:2:1
Aa:aa=1:1 A_:aa=1:1 测交
aa×aa
aa
例10、用黄色公鼠a分别与黑色母鼠b和c交配,在 几次产仔中,母鼠b产仔9黑6黄,母鼠c的仔全为 黑色。那么a、 b、c中为纯合体的是
A.b和c
B.a和c
B
C.a和b
D.只有a
例11、一对双眼皮的夫妇一共生了四个孩子,三个 单眼皮和一个双眼皮,对这种形象最好的解释是
A.3:1符合基因的分离规律 B.该遗传不符合基因的分离规律
1234
③、10个体为有病男孩的几率?
9
③ 、10个体有病的基因型为(aa)5, 6 7 8
7个体和6个体为杂合子的几率均
10
为2/3,他们形成a配子的几率均 为1/2,10个体可能是男孩的几率 是1/2。则10个体为病男孩的几率
正常男女 有病男女
=2/3×1/2×2/3×1/2×1/2
分离定律的一般解题思路
![分离定律的一般解题思路](https://img.taocdn.com/s3/m/cc0ea19efad6195f302ba67e.png)
三 概率计算的方法
1 用公式计算
概率=某性状或遗传因子组合数/总组合数 X100%
2 用配子的概率计算:先计算出亲本产生每种 配子的概率,再根据题意用相关的两种配子 概率相乘,相关个体的概率相加就可
Hale Waihona Puke 例题:一对夫妇均正常,且他们的双亲也正 常,但双亲都有一个患白化病的兄弟。求 他们婚后生白化病孩子的几率是多少?
答案:(1)3∶1 (2)5∶3 (3)8∶1 (4)5∶1
即时应用
如果在一个种群中,基因型AA的比例占25%, 基因型Aa的比例占50%,基因型aa的比例 占25%。已知基因型aa的个体失去求偶和 繁殖的能力,则随机交配一代后,后代显 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比例为?
若自交呢?
两种自交类型的解题技巧 (1)杂合子Aa连续自交n次,杂合子比例为(1/2)ⁿ,纯合子比例为1- (1/2)ⁿ ,显性纯合子比例=隐性纯合子比例=[1- (1/2)ⁿ]×1 / 2。 (2)杂合子Aa连续自交,且逐代淘汰隐性个体,自交n代后,显性个体中, 纯合子比例为(2ⁿ-1) /(2ⁿ+1),杂合子比例为2/(2ⁿ+1) 。 两种随机交配类型的解题技巧 (1)杂合子Aa连续随机交配n次,杂合子比例为1/2,显性纯合子比例为 1/4,隐性纯合子比例为1/4。 (2)杂合子Aa连续随机交配n代,且逐代淘汰隐性个体后,显性个体中, 纯合子比例为n/(n+2),杂合子比例为2/(n+2)。
子代所出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②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出现不同性状→子代所出现
的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2)根据子代性状分离比判断: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 →F2 性状分离比为 3∶1→分离比占 3/4 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3)假设推证法:以上方法无法判断时,可以用假设法来判断 性状的显隐性。
1.1 分离定律解题方法总结 (实用版)
![1.1 分离定律解题方法总结 (实用版)](https://img.taocdn.com/s3/m/d5dc3f3aeefdc8d377ee320d.png)
B.甲、乙分别与隐性类型测交
D.甲×乙得子代自交
A
三、杂合子Aa连续自交,第n代的比例情况
Fn 所占 比例 杂合 子
1 2n
纯合子
1 1 n 2
显性纯 合子
1 1 n 1 2 2
隐性纯 合子
1 1 n 1 2 2
显性性 隐性性 状个体 状个体
1 1 1 1 n 1 n 1 2 2 2 2
例2、猪的白毛对黑毛为显性,要判断一只白毛猪 是否是纯合子,选用与它交配的猪最好是
A.纯种白毛猪 B.黑毛猪
C.杂种白毛猪
D.以上都不对
B
例3、小麦抗锈病对易染病是显性。现有甲、乙两种 抗锈病的小麦,但有一种是杂合子。下列方法中对鉴 别、保留纯合子抗锈病小麦最好的是( ) A.甲×甲、乙×乙
C.甲×乙
六、基因分离定律的概率计算
1、用分离比直接计算
如人类白化病遗传:Aa×Aa→1AA:2Aa: 1aa, 则 杂合双亲再生正常孩子的概率是3/4, 生白化病孩子的概率为1/4, 再生正常孩子中是杂合子的概率为2/3。
2、用配子的概率来计算 方法:先算出亲本产生几种配子,求出每种 配子产生的概率,再用相关的两种配子的概 率相乘。
二、显性纯合子BB与杂合子Bb的鉴别方法
区分显型纯合子与杂合子,关键是掌握一条 原则,即纯合子能稳定遗传,自交后代不发生分 离,杂合子不能稳定遗传,自交后代往往发生分 离。
显性纯合子BB与杂合子Bb的实验方法
1、测交法
待测个体×隐型纯合子 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 纯合子 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 杂合子
组合 序号
杂交组合类型
后代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皱粒 圆粒
分离定律解题的规律与方法
![分离定律解题的规律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b236853852458fb760b5610.png)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答案
B
自我·检测区
第3课时
4.视神经萎缩症是一种显性遗传病。若一对夫妇均为杂 合子,生正常孩子的概率是 A.25%
解析
( A ) C.32.5% D. 75%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B.12.5%
设控制这一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分别为 A 与 a。
因为夫妇均为杂合子,由此可知,该夫妇的遗传因子组 成均为 Aa,那么后代出现 aa 的概率为 1/4,即 25%。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学习·探究区
第3课时
(4)概率计算中的两个原则 ①乘法原则: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对独立的事件同时出现的概率 等于各自概率的积。如:已知不同配子的概率求后代某种遗传 因子组成的概率。 ②加法原则:两个或两个以上互斥事件同时出现的概率等于各 自概率的和。如已知双亲的遗传因子组成(或性状表现)求后代 某两种 ( 或两种以上 ) 遗传因子组成 ( 或性状表现 )同时出现的概 率等。
解析 两只白羊的后代中出现了性状分离, 则新出现的黑色为隐性性 状,双亲均为杂合子,设用 A、a 表示遗传因子,则双亲的遗传因子 组成均为 Aa,子代白羊的遗传因子组成为 AA 或 Aa,黑羊的遗传因 子组成为 aa。 方法一:用分离比直接推出 3 Aa×Aa→AA∶Aa∶aa=1∶2∶1,后代为白色的概率为4。 方法二:用配子的概率计算 1 Aa 亲本产生 A、a 配子的概率都是2,则 1 1 1 ①后代为 AA 的概率=2×2=4; ②后代为 Aa 的概率= A(卵细胞)概率×a(精子)概率+ a(卵细胞)概 1 1 1 1 1 3 率×A(精子)概率=2×2+2×2=2;所以,后代是白色的概率是4。 3
②隐性突破法:如果子代中有隐性个体存在,它往往是逆推过 程中的突破口。因为隐性个体是纯合子 aa ,遗传因子只能来 自 父母双方 , 因此亲代遗传因子组成中必然都有一个 a 遗传 因子。 ③填充法:先根据亲代性状表现写出能确定的遗传因子,显性 性状遗传因子组成可用 A__来表示,隐性性状遗传因子组成只 有一种 aa 。根据子代中一对遗传因子分别来自 两个亲本 ,推 出未知部分即可。
分离定律的题型及解题思路
![分离定律的题型及解题思路](https://img.taocdn.com/s3/m/d082e24ffd0a79563d1e7230.png)
色与红色〕外,还应具B备栏的中. 杂两合个黑条色个件体是全:为同一性别,并且 21 ①____________________与__红,色个②体_性__别_相_同_________________。
〔1〕假设B栏是A栏的杂交后代,且A栏黑牛只有一种基因型,
那么A栏牛的基因型为Bb
为
。
,B栏牛的基因型 BB、Bb、bb
〔2〕假设A栏是B栏的杂交Bb后代,且B栏黑牛只有一种B基B因和b型b ,
那么B栏牛的基因型为
为
。
,A栏牛的基因型
〔3〕黑假色设、红B色栏个是体A全栏为的纯合亲子本时,B栏种黑色牛与除红必色种须牛具分有别为相双对亲性中的状一方 〔黑
.
13
例6.果蝇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现将纯种灰身
果蝇与黑身果蝇杂交,产生的F1再自交产生F2,将F2中
所有黑身果蝇除去,让灰身,果蝇自由交配,产生F3,问
F3中灰身与黑身果蝇的比例是 8:1
。
假设将上题改动如下,重新计算结果
〔1〕让F2灰身果蝇进行自交〔即基因型相同的个体杂交〕
那么F3中灰身与黑身果蝇的比例是5:1
合子
bb×bb→bb
.
11
例 5.已知黑斑蛇与黄斑蛇杂交,子一代既有黑斑蛇,又有黄斑 蛇;若再将 F1 黑斑蛇之间交配,F2 中有黑斑蛇和黄斑蛇。下列结论 中正确的是( A )
A.所有黑斑蛇的亲代中至少有一方是黑斑蛇 B.蛇的黄斑为显性性状 C.F1 黑斑蛇的基因型与亲代黑斑蛇的不同 D.F2 中黑斑蛇的基因型与 F1 黑斑蛇的基因型相同
3.根据遗传系谱图中的显隐性判断 假设双亲正常,子代有患者,那么为隐性遗传病〔无中生
有〕。
假设双亲患病,子代有正常者,那么为显性遗传病〔有中
高中生物必修二_思路方法规律(一) 分离定律的解题规律和概率计算
![高中生物必修二_思路方法规律(一) 分离定律的解题规律和概率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958b5ecf4693daef5ef73d58.png)
思路方法规律(一)分离定律的解题规律和概率计算一、分离定律的解题思路1.分离定律解题依据—六种交配组合2.由亲代推断子代(解题依据正推)(1)若亲代中有显性纯合子(AA),则子代一定为显性性状(A_)。
(2)若亲代中有隐性纯合子(aa),则子代中一定含有隐性遗传因子(_a)。
3.由子代推断亲代(解题依据逆推法)(1)若子代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3∶1,则双亲一定是杂合子(Aa),即Aa×Aa→3A_∶1aa。
(2)若子代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1∶1,则双亲一定是测交类型,即Aa×aa→1Aa∶1aa。
(3)若子代性状只有显性性状,则双亲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即AA ×AA 或AA ×Aa 或AA ×aa 。
二、杂合子连续自交问题(1)规律亲代遗传因子组成为Tt ,连续自交n 代,F n 中杂合子的比例为多少?若每一代自交后将隐性个体淘汰,F n 中杂合子的比例为多少?①自交n 代⎩⎪⎨⎪⎧杂合子所占比例:12n 纯合子TT +tt 所占比例:1-12n ,其中TT 和tt 各占1/2×⎝ ⎛⎭⎪⎫1-12n②当tt 被淘汰掉后,纯合子(TT)所占比例为:TT TT+Tt =1/2×⎝⎛⎭⎪⎫1-12n1/2×⎝⎛⎭⎪⎫1-12n+12n=2n-12n+1杂合子(Tt)所占比例为:TtTT+Tt=1-2n-12n+1=22n+1。
(2)应用①杂合子连续自交可以提高纯合子的纯合度也就是提高纯合子在子代中的比例。
解答此题时不要忽略问题问的是“显性纯合子比例”,纯合子共占1-1/2n,其中显性纯合子与隐性纯合子各占一半,即1/2-1/2n+1。
②杂合子、纯合子所占比例可用曲线表示如下:三、遗传概率的计算1.概率计算的方法(1)用经典公式计算概率=(某性状或遗传因子组合数/总数)×100%(2)概率计算的原则①乘法原理: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出现的几率为各个独立事件几率的乘积。
分离定律的解题方法
![分离定律的解题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8db9834cfc789eb172dc8fc.png)
分离定律的解题方法作者:陆平来源:《中国校外教育·高教(下旬)》2015年第12期[关键词]:显隐搭架基因概率分离定律分离定律的解题思路如下(设等位基因为A、a):判显隐→搭架子→定基因→求概率一、判显隐(判定相对性状中的显隐性)用以下方法判断出的都为隐性性状:1.“无中生有”即双亲都没有而子代表现出的性状;2.“有中生无”即双亲具有相对性状,而全部子代都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3.一代个体中约占1/4的性状。
注意(2)、(3)使用时一定要有足够多的个体前提下适用。
二、搭架子(写出相应个体可能的基因型)1.显性表型则基因型为A_(不确定先空着,是谓"搭架子");2.隐性表型则基因型为aa(已确定);3.显性纯合则基因型为AA(已确定);三、定基因(判定个体的基因型)1.隐性纯合突破法根据分离定律,亲本的一对基因一定分别传给不同的子代;子代的一对基因也一定分别来自两位双亲。
所以若子代只要有隐性表型,则亲本一定至少含有一个a。
2.表型比法四、求概率1.概率计算中的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1)加法原理(“条条大路通罗马”)当一个事件出现时,另一个事件就被排除,这样的两个事件称为互斥事件,这种互斥事件出现的概率是它们各自概率之和。
例如,肤色正常(A)对白化病(a)是显性,一对夫妇的基因型都是Aa,他们孩子的基因型可能是:AA、Aa、aa,概率分别是1/4、1/2、1/4。
然而,这些情况都是互斥事件,所以,一个孩子表现正常的概率是:1/4(AA)+1/2(Aa)=3/4。
上例中无论子代是AA还是Aa都可实现正常的目的,适用于各自概率相加。
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
(2)乘法原理(“万事俱备”)当一个事件的发生不影响另一个事件的发生,这样的两个独立事件同时或相继出现的概率是它们各自概率的乘积。
例如,生男孩和生女孩的概率各为1/2,由于第一胎不论生男孩还是生女孩,都不影响第二胎所生孩子的性别,因此属于两个独立事件,所以一对夫妇连续生两胎都是女孩的概率是1/2×1/2=1/4。
基因分离定律的解题思路及应用
![基因分离定律的解题思路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5a599421a76e58fafab003e5.png)
专题02 基因分离定律的解题思路及应用【理论预习】一、判断显隐性的方法方法1:具有相同性状的个体杂交,后代出现新的表现型,则该表现型为,如红花X红花→白花(或红花、白花),则白花是性状。
方法2:具有相对性状的个体杂交,后代只有亲本一种表现型,则该表现型为。
如红花X白花→红花,则红花是性状。
方法3:在后代满足大样本时,若子代性状分离比为3:1,则分离比为3的性状为性状。
二、纯合子和杂合子的判断方法1:自交法。
即让待测个体自交,若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若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
该方法主要用于植物,而且是最简便的方法。
方法2:测交法。
即让待测个体和隐性纯合子杂交,若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
动物通常用该方法,而且在描述时,需要让待测个体与多只异性异性个体杂交,以保证后代个体足够多。
三、杂合子连续自交将具有一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Aa,逐代自交n次,F n中纯合子比例为,杂合子比例为。
如图,a表示曲线图,b 表示曲线图,c表示曲线图。
【想一想】例题1:下列鉴定生物遗传特性的方法中,不合理的是A. 鉴定一只灰毛兔是否是纯合子用测交- 1 -B. 区分狗的长毛与短毛的显隐性关系用正反交C. 不断提高小麦抗病系的纯度宜用连续自交D. 测定杂种豌豆F1的遗传因子组成宜用正反交例题2:小麦抗锈病是由显性基因控制,让一株杂合子小麦自交得F1,淘汰掉其中不抗锈病的植株后,再自交得F2,继续淘汰不抗锈病的植株,从理论上计算,子三代中不抗锈病占植株总数的()A.1/16 B.1/9 C.1/10 D.1/6【练一练】1.若让某杂合子连续自交,下图中能表示自交代数与纯合子所占比例关系的是( )2.某水稻基因型为Aa,让它连续自交,从理论上讲,F3中纯合体占总数的比例是( )A.1/4 B.1/8 C.7/8 D.13.家兔的黑毛对褐毛是显性,要判断一只黑毛兔是否是纯合子,选用与它交配的最好是( )A.纯种黑毛兔 B.杂种黑毛兔C.褐毛兔 D.长毛兔4.一杂合子(Aa)植株自交时,含有隐性配子的花粉有50%的死亡率,则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 AA:Aa:aa=l:2:1B. AA:Aa:aa=l:2:0C. AA:Aa:aa=2:3:1D. AA:Aa:aa=2:2:15.果蝇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现将纯种灰身果蝇与黑身果蝇杂交,产生的F1代再自由交配产生F2代,将F2代中所有黑身果蝇除去,让灰身果蝇自由交配,产生F3代。
分离定律算法
![分离定律算法](https://img.taocdn.com/s3/m/1d1a772c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28.png)
分离定律算法分离定律算法是一种用于简化布尔代数表达式的算法。
它是化简布尔代数表达式的一种重要方法,可用于简化逻辑电路设计中的门电路等。
本文将介绍分离定律算法的原理、步骤和例子。
1. 原理分离定律算法是建立在布尔代数中的两个基本定律上的。
这两个基本定律是:(1)交换律:AB=BA,A+B=B+A(2)结合律:A+(B+C)=(A+B)+C,A(BC)=(AB)C利用这两个基本定律,就可以得到分离定律:(3)分配律:A(B+C)=AB+AC,(A+B)(C+D)=AC+AD+BC+BD分离定律的基本思路是,将一个代数式根据分配律展开,并去掉其中的公因子,从而化简表达式。
2. 步骤分离定律算法的具体步骤如下:(1)读入布尔代数表达式。
(2)根据分配律,将该表达式展开。
(3)去掉每一项中的公因子。
(4)将去掉公因子的项合并,得到化简后的表达式。
3. 例子假设有一个布尔代数表达式为:(A+B)(A+C)按照分离定律算法的步骤,可以将其展开:(A+B)(A+C)=A(A+C)+B(A+C)然后去掉公因子,得到:A(A+C)+B(A+C)=A+AC+AB+BC最后合并项,化简得到:A+B+C(其中,AB+BC可以用化简公式继续化简。
)这样就得到了原表达式的简化形式。
总之,分离定律算法是布尔代数中一种重要的化简方法,能够简化逻辑电路设计中的门电路等。
通过应用分离定律算法,不仅可以减少逻辑电路中电路元件的数量,提高电路设计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还能够降低电路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因此,学习和掌握分离定律算法对于电子电路工程师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分离定律的常见题型及解题规律
![分离定律的常见题型及解题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e5da78fbb0717fd5360cdc7a.png)
分离定律的常见题型一、性状显隐性的判断1、根据子代性状分析:黄花×白花→黄花(为显性性状);黄花自交后代既有黄花又有白花(为隐性性状)2、根据子代性状分离比进行判断: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2性状分离比为3:1 →分离比为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3、若以上方法无法判断,可用假设法练习1:(双选)大豆的白花和紫花是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实验中能判断显隐性关系的是( )A.紫花×紫花=紫花 B.紫花×紫花=301紫花+101白花C.紫花×白花=紫花 D.紫花×白花=98紫花+102白花练习2:南瓜果实的黄色和白色是由一对遗传因子(A和a)控制的,用一株黄色果实南瓜和一株白色果实南瓜杂交,F1既有黄色果实南瓜也有白色果实南瓜,让F1自交产生的F2性状表现类型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①②可知黄果是隐性性状 B.由③可以判定白果是显性性状C.F2中,黄果遗传因子组成为aaD.P中白果的遗传因子组成是aa二、纯合子和杂合子的判断方法:1、测交法(已知显隐性)若测交后代无性状分离,待测个体为若测交后代有性状分离,待测个体为2、自交法(已知或未知显隐性)若自交后代无性状分离,待测个体为若自交后代有性状分离,待测个体为3、花粉鉴定法: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花粉遇碘呈现不同的颜色。
取出花粉粒用碘液检测。
若一半蓝色,一半红褐色,则待测个体为;若全为一种颜色,则待测个体为对于动物来说,可用测交法鉴别;对于植物,自交法更简便练习3.采用下列哪组方法,可以依次解决①~④中的遗传问题( )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为纯种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④检验杂种F1的遗传因子的组成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B.测交、杂交、自交、测交C.测交、测交、杂交、自交D.杂交、杂交、杂交、测交练习4、紫色企鹅的羽毛颜色是由复等位基因决定的:P1深紫色、P2中紫色、P3浅紫色、P4白色。
分离定律的解题思路
![分离定律的解题思路](https://img.taocdn.com/s3/m/f30bc7fb910ef12d2af9e78a.png)
15、分别具有显性和隐性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 其子代显性和隐性个体之比为52∶48。以下哪项 推论是正确的 A.两个亲本都有显性遗传因子 B.两个亲本都有隐性遗传因子 C.一个亲本只有显性遗传因子 D.前三项推论都不正确
16、番茄果实的红色形状对黄色为显性。现有两 株红色番茄杂交,其后代可能出现的的性状正确 的一组是 ①全是红果 ②全是黄果 ③红果∶黄果=1∶1 ④红果∶黄果=3∶1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
√
√
√
√
√
5.下列关于遗传因子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 A.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B.具有显性遗传因子的个体都为显性类型 C.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是成单存在的 D.具有隐性遗传因子的个体都为隐性类型 6.用纯种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作杂交实验时,需要( ) A.以高茎作母本,矮茎作父本 B.以矮茎作母本,高茎作父本 C.对母本去雄,授以父本花粉 D.对父本去雄,授以母本花粉 7.人的卷舌对非卷舌是显性,一对能卷舌的夫妇生了一个 不能卷舌的孩子,这对夫妇和孩子的遗传因子型依次是: ( ) A.Rr、Rr、rr B.RR、RR、rr C.Rr、采用以下哪一组方法,可以依次解决①- ④中的遗传学问题( ) 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纯种 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 区分显隐性 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 度 ④检验杂种F1的遗传因子组成
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 B.测交、杂交、自交、测交 C.测交、测交、杂交、自交 D.杂交、杂交、杂交、测交
18、野生猴中毛色白色极为少见。某科研小组捕 获到一只白色雄猴,要想在短期内利用这只雄猴 繁殖更多的白猴以满足科研需要,最佳方案是 ( ) A.让白色雄猴与棕色雌猴交配,再从F1互交产 生白猴 B.让白色雄猴与棕色雌猴交配,F1中就能出现 白猴 C.让白色雄猴与棕色雌猴交配,再从F1中选出 雌猴与白色雄猴疒交配产生白猴 D.让白色雌猴与杂合棕色雌猴交配,即可产生 白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 实验(一)》
第三课时 分离定律中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第3课时
第 3 课时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Ⅲ)
[学习目标]
本 1.回顾已学知识,强化对分离定律的认识和理解。
课
栏 2.结合实例归纳分离定律的解题思路与规律方法。
目 开
3.结合实践,概述分离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
关 [学习重点] 分离定律的解题思路与规律方法。
F1 的性状表现和
本
组合 亲本性状表现 植株数目
课 栏
紫花 白花
目 开
一 紫花×白花 405
411
关
二 紫花×白花 807
0
三 紫花×紫花 1 240 413
解析 组合二可根据定义判断法,组合三可根据性状分离法 或分离比法。
学习·探究区
第3课时
2.题型 2:显性性状的个体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的判定
(1)测交法
先计算出亲本产生每种配子的概率,再根据题意要求用相
开
关
关的两种配子概率相乘、相关个体的概率相加即可。
学习·探究区
第3课时
【示例 4】 两只白羊生了两只白羊和一只黑羊,如果它们再 生一只小羊,其毛色是白色的概率是多少?
解析 两只白羊的后代中出现了性状分离,则新出现的黑色为隐性性
状,双亲均为杂合子,设用 A、a 表示遗传因子,则双亲的遗传因子
对的遗传因子发生__分__离___,_分__离___后的遗传因 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_配__子__遗传给后代。
知识·储备区 [情景导入]
第3课时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图中是我国秦岭发现的第一只棕色大熊猫“丹丹”,丹丹的
父、母亲是正常的黑白毛,为什么丹丹是棕色的呢?我们运
用分离定律就可以顺利地分析并解决这个问题。
知识·储备区
第3课时
1.分析与归纳分离定律的实质
(1)分析
本 课
亲本
栏
DD
目
开
配子
关
成对 dd
成单
子一代
Dd
子二代
1/4DD高 1/4Dd高 1/4Dd高 1/4dd矮
分离定律的内容
第3课时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 __成__对__存__在__,不相__融__合___;在形成配子时,成
应采用的简便遗传方法分别是___自__交___、___测__交___。
本 解析 动物一般用测交法确定纯、杂合,植物因为要保留原
课 栏
来的品质,一般用自交法确定纯、杂合。
目
开
关学习·探究区第3来自时3.题型 3:分离定律中的推断问题(以 A、a 为例) (1)由亲代推断子代的遗传因子组成与性状表现(正推型) 该种题型需要牢记以下六种交配方式后代的遗传因子组成
开
关 程中的突破口。因为隐性个体是纯合子 aa ,遗传因子只能来
自 父母双方 ,因此亲代遗传因子组成中必然都有一个 a 遗传
因子。
③填充法:先根据亲代性状表现写出能确定的遗传因子,显性
性状遗传因子组成可用 A__来表示,隐性性状遗传因子组成只
有一种aa 。根据子代中一对遗传因子分别来自 两个亲本 ,推
学习·探究区
第3课时
探究点一 分离定律的解题思路与规律方法
1.题型 1:相对性状中显隐性性状的判定
本 课
(1)定义判断法: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子亲本杂交,子一
栏
代杂合子表现出的性状为 显 性性状,未表现出的为 隐
目
开
性性状。
关
(2)性状分离法:两个表现相同的个体交配后,若子代出
现性状分离,则亲代表现出来的性状就是 显 性性状,性
答率案×A(34精子)概率=12×12+12×12=12;所以,后代是白色的概率是34。
学习·探究区
第3课时
和性状表现的比例,然后对号入座即可。
本
子代遗传因子组成及比 子代性状表现及比
课
亲本
栏
例
例
目
开
AA×AA
AA
全为显性
关
AA×Aa
AA∶Aa= 1∶1
全为显性
AA×aa
Aa
全为显性
Aa×Aa AA∶Aa∶aa=1∶2∶1 显性∶隐性= 3∶1
Aa×aa
Aa∶aa= 1∶1
显性∶隐性= 1∶1
aa×aa
aa
状分离出现的另一个性状就是 隐 性性状。
(3)后代分离比法:两个表现相同的个体交配后,若子代 出现性状分离比为 3∶1,则“3”对应的性状为 显 性性 状,“1”对应的性状为 隐 性性状。
学习·探究区
第3课时
【示例 1】 下表是豌豆花色的遗传实验结果,根据组合__二__和__三__
能判断出显性花色的类型。
组成均为 Aa,子代白羊的遗传因子组成为 AA 或 Aa,黑羊的遗传因
本 子组成为 aa。
课 方法一:用分离比直接推出
栏 目 开
Aa×Aa→AA∶Aa∶aa=1∶2∶1,后代为白色的概率为34。
关 方法二:用配子的概率计算
Aa 亲本产生 A、a 配子的概率都是12,则
①后代为 AA 的概率=21×21=41; ②后代为 Aa 的概率= A(卵细胞)概率×a(精子)概率+ a(卵细胞)概
全为隐性
学习·探究区
第3课时
(2)由子代推断亲代的遗传因子组成与性状表现(逆推型) ①分离比法:运用上表直接逆推,如
显显性性∶∶隐隐性性==31∶∶11⇔⇔亲亲本本::AAa×a×Aaaa
本 F1全为显性⇔亲本: AA ×A 或aa
课 栏
全为隐性⇔亲本: aa×aa
目 ②隐性突破法:如果子代中有隐性个体存在,它往往是逆推过
目 开
为显性性状,双亲的遗传因子组成为 B_,孩子是单眼皮,根据
关 隐性纯合可判断为 bb,两个遗传因子分别来自父亲和母亲,所
以双亲均为杂合子。
学习·探究区
第3课时
4.题型 4:遗传概率的计算
(1)用经典公式计算
本
概率=(某性状或遗传因子组合数/总组合数)×100%。
课 栏
(2)用配子的概率计算
目
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
本 课
待测个体×隐性纯 合子→结果分析
纯合子
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
栏
杂合子
目
开 关
(2)自交法
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
待测个体 ⊗ 结果分析若后为代纯有合性子状分离,则待测个体
为杂合子
学习·探究区
第3课时
【示例 2】 为鉴定一株高茎豌豆和一只黑色豚鼠的纯合与否,
出未知部分即可。
学习·探究区
第3课时
【示例 3】 人类的单眼皮和双眼皮是由一对遗传因子 B 和 b
决定的。某男孩的双亲都是双眼皮,而他却是单眼皮。该男孩
本 及其父母的遗传因子组成依次是___b_b___、___B__b___、__B__b____。
课 栏
解析 双亲均为双眼皮,而孩子却为单眼皮,由此判断双眼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