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概念设计中的新思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概念设计中的新思维

摘要:本文根据多年建筑设计经历,对当前建筑设计提出了新的设计方法,并从元概念出发提倡了一种新的建筑设计思维。从而让的建筑设计更具艺术性,且让人们的生活环境更加抽象化、层次化、条理化。

关键词:建筑设计慨念设计创造性新思维

1 建筑设计的特性及特点

(1)建筑设计大体上是一种模仿性的工作。建筑设计从思维的层面看,实质是设计的规则和组合技能的运用。大脑只能做那些它内在已有的(包括即时输入的)和可以组合的东西。

(2)建筑设计是建筑构成因子(要素)达到某种均衡的过程和产物构成建筑的诸要素涉及实现功能、经济、文化艺术、形式、技术、材料等方面。从艺术的角度看,建筑的实用交通与其他艺术门类(如绘画)相比,总体上制作所耗的代价之高之广不可比拟,而资源的有限显然决定了大部分建筑以实用经济为第一原则。

2 建筑设计创新思维

(1)建筑构成因子(要素)创新取向和建筑设计创新中“度”把握。显然,选择何种建筑构成要素创新和“度”的把握,是决定能否达到某种令人满意的均衡状态的关键。例如:使用者留驻时间短、无大量必备

的器具放置的功能空间自然在构成上有较大的造型创新余地。这是一条建筑设计创新的操作规则。

(2)利用少见的差异方式。由直接的尺度夸张(超尺度)、变异(简化、扭曲等等)来获得以前由于经济或技术原因而没有或很少见的形式,实现与否取决于接受的可行性。

(3)利用任何其他门类中的事物形态作为模仿对象。关键是发现现象内在的构成结构的相似性,并在抽象层次归纳出操作规则。

(4)组合的规则。构成因子与不同层面的事物集合相联系,将一种构成因子的(甚至不同层面)事物集合中的个体相替代,并加入到组合过程中,从而生成创新的结果。需要依据人群的生理—心理和文化特性制定相关抽象层次的操作规则。

(5)创新思维规则应否修正的评价规则。如果有全新的构成因子加入,可能需要对创新思维规则加以修正。

(6)创造性的思维方式:1)将原词汇的语境改变为相关的但属性差异大的语境。如将自然博物馆入口做成期望龙大口状;2)将原词汇加以变异,简化并改变其部分属性。如将原建筑词汇“窗”的形态简化、变异,并改变其材料,放弃其空虚属性应用于墙体作为装饰图样;3)将不同的词汇加以重新组合。可依照其部分属性的相似性;不同“词汇”(在建筑中指有独立意义构件、单元体)有不同的组合,当它们具有共同的隐喻意义时,可以增强其原有的隐喻性。4)充分体现概念与相关形

态的隐喻意义和准确性,尽可能地使观者在生理—心理上有认知效应。5)科技作为工具。工程技术、材料、太阳能,人工环境控制、信息技术等均有极大影响。6)构成模式空间维度的变异,可形成新的形态构成。7)利用抽象的几何学关系(单元体或其组合)或数学的特性作为控制整体形式或单元体组合的潜规则。如此在繁杂中增强秩序,将视觉形态控制在人的美感系统所接受的范围;8)功能分离,各自有独立性。9)概念的颠倒与混淆。如内外之分的颠倒,空间维度的变异等等。

10)建筑语汇图式的变异与重新组合。如将入口做成放大的变异的窗子样子,门为它的一部分,作为窗格的局部,用较高的台级表达“墙”的意义等;11)“解构”是在“拆毁”概念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读解方法与策略。首先,要进行原等级关系的颠倒和打破界线。突破原有系统,打开其封闭的结构,排队其本源和中心与二元对立,然后对系统全面置换。将分解后的系统的各种因子显现出来,并使原有的因子与外在因子自由组合,使之相互叉和重叠,产生出新的意义载体组合;12)把新的小的因素放大,并加以充分的认识和利用也是一种创造性的途径。任何部位的建筑构件均可看作一种特定空间位置中的有意义形态。如柱头,我们把它看作传统的经典构件,也可以将其变异为现代的构成形态。利用几何形特别是某种曲线面几何形作为建筑形态主体是有效的方式;13)原型的提出取与创造性使用。原型法——先发现及设定原型及其格式塔结构维度,然后以各维度为纽带向外与那些有相似或依某个原理而相关的维度的本体,达成本体之间的联结。从而从原型生成种种不同的变异体。建筑师柯布西埃的“多米诺”建筑原型和

现代建筑流动空间的原型——密斯设计的巴赛罗纳德国展览馆的空间构成模式。再如任何从原型机器到各种经过改进的新机型,以及由此为基础与体现其他概念的机器(或部件单元)的新组合等。非单纯循环的最初单元可以认为是一种原型,其后的循环在某种程度上对应重复着相似的特性。

(7)建筑设计创造性思维的算法模型。把建筑设计看作是由一系列程序控制的生成过程。一些建筑师采用的程序要比其他人的程序有效得多。以“计算视角(Computing Perspective)”来看待世界以及其中现象的方式,发现事物现象中的逻辑关系和结构——这可以被看作是某种控制程序,并建立起模型,对于理解复杂事物现象是非常有用的。算法是对行为——包括某些到达预定目标的步骤的精确且有限的说明,表现为一系列规则指令。那么,我们需要用算法表达方式构思设计行为;用生成与过程构思展示设计行为;用不同的抽象层面来构思算法;按照算法进行设计过程。在建筑设计思维的任何一个层面,都可以先在抽象层次确定某抽象概念,如建筑造型采用“雕塑感”形式,或者某种“实体”与“线形虚体”相组合的形式,等等,然后进行下面所表达的过程。如此以相同的方式在次层面进行相似的过程。便如:在建筑中某种功能空间与其周边某主要功能空间可能有视觉功能上的冲突,需要将其掩蔽。所以这时就用到了“遮挡——三维的空间限定”的概念。在构成建筑物功能系列关系网络中某些概念之间已被设定为不相容或相容度很小,故可以依标识有功能概念的空间排列关系(如相连接与否),可判断是否需要引入“遮挡”瓜。这种功能概念的空间

序列关系在建筑设计资料手册中已有列出。算法模型为:

(a)如果已确定”遮挡——三维空间限定”概念,那么:

1)由上述抽象概念列出其基本格式塔结构维度;

2)由上述格式塔结构维度引出相关子概念集合;

(b)子概念集合中如有遮挡作用的形态概念(一种命名,名称,如“假山”、“屏风”灾之类)集合(可以包括有物理遮挡作用的具有三维尺茺、层次的物态。对人来说,可先找出具体的物态如假山);

1)那么激活假山的形态抽象特征——其构成的格式塔结构维度,如“层次”(构成特性)、视觉“不可进入性”、“多维性”等等,选择相似的或由之衍生的构成结构模式;

2)搜寻具有上述格式塔结构维度的与下述所选择的构成结构模式相匹配的实体材料,有不同差异度材料选择(有不同质地等诸多格式塔结构维度集合及其与上一抽象层面相似的“抽象概念——具象形态”对应构成结构);

(c)从材料、形态构成诸方面以不同者替代,从而得到创新的具遮挡作用的物态。

3 结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