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知识归纳
地理一轮复习第十六单元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练习含解析
![地理一轮复习第十六单元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练习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082cbf6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46.png)
第十六单元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考点1能源资源的开发练好题·考点自测[2019四川遂宁三诊]读2018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发电量及其构成表(单位:亿千瓦时),完成1—3题。
省级行政区山东江苏内蒙古A四川总发电量5608。
24933。
54828。
34369。
63498。
6全国排名12345构成火电5367.74477.34138.43260.1447.8水电4。
332。
634。
7146.52982。
2其他236.2423。
6655.296368。
61。
A省级行政区最可能是()A。
山西B。
广东C。
河北 D.贵州2。
江苏总发电量大,但水力发电量却远小于四川,主要影响因素是()A.径流量B。
地形 C.市场D.政策3.有关内蒙古电力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A.水力发电量将会大幅增加B。
火力发电站很多建在煤矿附近C。
电力大量供应京津唐地区D.其他发电量的主体是风电和太阳能发电[2018海南地理卷,2—3,6分]煤炭占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比例长期在60%以上。
近年来,为化解煤炭产能过剩和石油主要依赖进口等问题,我国大力发展煤制油技术和产业,成功解决了煤制油过程中高耗水、高污染和转换效率低等问题。
目前已在内蒙古、山西、宁夏、陕西、新疆、贵州等地布局了一批煤制油企业,规划2020年之前形成3 000万吨/年的产能。
据此完成4—5题.4.在地表水匮乏地区,煤制油企业长期用水宜采用的方式是()A。
循环用水 B.开发地下水C.远程调水D.建地下水窖5。
发展煤制油产业,可以()A.解决我国能源不足的问题B。
减少我国对新能源开发的压力C.促进我国煤炭产业的绿色转型升级D。
增强我国主导国际石油市场的能力6。
[2019安徽省安庆市二模,24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蓬塔谢拉风电场在智利北部奥瓦耶市远郊,距离其首都圣地亚哥320千米。
中国某电力公司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投资总额近1。
5亿美元,建立了蓬塔谢拉风电场,装机容量80兆瓦,年均发电量可达282吉瓦时,可满足13万户家庭的用电需求,同时每年还能减少15.7万吨碳排放。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十五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1讲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讲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十五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1讲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讲](https://img.taocdn.com/s3/m/6a094fdf0b4c2e3f56276305.png)
第1讲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考点一山西煤炭资源开发评价1. 能源概述(1)概念:能源资源是指为人类提供能量的天然物质,是一种综合的自然资源。
能源在国民经济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是国民经济中优先发展的行业。
(2)能源分类①可再生能源:包括________、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等。
②非可再生能源:主要是________、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
2. 山西能源资源开发条件3. 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面临的问题(1)煤炭外运能力不足:煤炭运输量大;地理位置比较封闭,不利于晋煤外运。
(2)水资源短缺:降水量相对较少;人口增加,生活用水、工农业耗水量日益增加。
命题角度区域能源资源开发[经典例题](2016·全国卷Ⅲ)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为建设生态文明,我国大力开发风能等清洁能源。
风电建设成本高于煤电、水电。
2009年5月,甘肃酒泉有“陆上三峡”之称的1 000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项目获国家批准,其中的80%集中在被称为“世界风库”的瓜州县。
下图示意瓜州等地年大风(≥8级)日数。
(1)分别与煤炭、水能相比,指出开发风能的优势。
(2)说明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有利的自然条件。
(3)分析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的不利区位条件。
(4)为保障电网的稳定性,还规划在瓜州建设规模较大的热电站作为调节电站。
试解释为大型风电场配建调节电站的原因。
[思维建模]1. 文字信息获取我国大力开发风能等________能源。
风电建设成本高于煤电、水电。
为保障电网的________,还规划在瓜州建设规模较大的热电站作为________。
2. 图像信息获取瓜州地理位置、年大风日数和图例等信息。
3. 推理分析4. 知识调用此处需要调用的知识是生态环境问题和能源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是教材中“山西能源基地建设(人教必修三)”相关知识的拓展和迁移。
[小试牛刀](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归纳]1. 针对性归纳:能源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分析方法(1)资源条件评价:可从储量大小、分布范围大小、种类多少、质量高低等方面评价。
区域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区域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5ef39853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9d.png)
特点
自然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稀缺性和价值可变性的特点,开发利用需要考虑资源的可持续性 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区域自然资源的现状和潜力
每个地区都拥有独特定合理的开发利用计划至关重要。
区域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 利用
自然资源是指地球上存在并可利用的各种物质和能源,区域自然资源的综合 开发利用是指最大限度地利用地区内的自然资源来满足人类的需求。
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定义
定义
区域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是指通过合理规划和综合利用地区内的各种自然资源,实现资 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分类
综合开发的意义和目标
1 意义
综合开发能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2 目标
综合开发的目标包括保护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可持续发展以及改善人民生活 质量。
综合开发的原则和方法
原则
• 协调发展 • 可持续发展 • 综合治理
方法
• 合理规划 • 科学管理 • 技术创新
成功案例分析
通过分析一些成功案例,可以更好地了解区域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的经 验和教训。
结论和建议
结论
区域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建议
在综合开发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公平分配和协同发展的原则。
高考地理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一讲 能
![高考地理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一讲 能](https://img.taocdn.com/s3/m/696847a5a1c7aa00b52acb84.png)
• (2)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限制条件的评价
• ①煤炭外运能力不足:由于全国对能源的需求迅速增长, 山西煤炭外运量增大;山西省西、南两面是黄河,向东是 太行山,向北是干旱的荒漠,地理位置比较封闭,不利于 煤炭外运。
• ②水资源短缺:
[1个示范例] • (2014·浙江高考)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2)题。 • 材料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
• (1)北海是世界上重要的油气产地。简述北海油气田开采 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 (2)若图中P处发生原油泄漏,其扩散的方向是________, 原因是受________影响。对受影响国家造成直接危害的产 业部门是________。
• 【解析】 图中显示了北海及其周边国家,图中有油田分 布、国家分布、海陆分布、海水深度以及荷兰的位置等信 息。第(1)题,图中显示,北海海域油气资源丰富,从开 采条件的角度看,浅海大陆架,开采难度小;周围大部分 是能源需求量大的发达国家,市场广阔。但北海位于西风 带内,风浪大,增大了海上油气开采的难度。第(2)题, 石油泄漏后扩散的方向主要受洋流影响,石油污染直接影 响渔业部门。
太• 阳2.能非可再生能源
• (1)类型: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等矿物能源。
•
(2)特点:数量有限,用一点少一点,若开发利用不当, 容易造成_________的煤破炭坏、。石油、天然气
生态环境
• 小贴士:能源的分类标准有多种,如下图所示:
• 知识点二 资源开发条件
资源 煤炭资源丰富,_开__采__条__件__好__。煤田多为中厚煤层, 状况 埋藏浅,适于_____露__天__开和采大规模机械化开采
• 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地理一轮复习教师用书:3 第3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36讲 含解析
![地理一轮复习教师用书:3 第3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36讲 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5b223ba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08.png)
[最新考纲]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考纲解读][思维导图]1.理解产业转移的原因和规律。
2.掌握产业转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
考点一产业转移的规律和影响因素1.产业转移(1)概念: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
(2)分类:区域产业转移和国际产业转移。
(3)产业转移的目的:降低生产成本,扩大销售市场,追求更高的利润。
2.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1)劳动力因素劳动力数量、质量和价格差异导致产品成本差异。
劳动力充足、素质高且价格较低廉的国家和地区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
(2)内部交易成本因素包括工业联系、地方服务、生产组织和职工培训等的资金投入。
(3)市场因素市场饱和或市场满足不了自身发展需要,促使企业转移到市场广阔的国家或地区。
(4)其他因素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原生产地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等。
提示产业转移的实质就是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以降低生产成本,获取较多的利润,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1.产业转移的规律(1)转移主体:先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和轻工业转移,然后是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重工业转移.(2)转移方向:由发达国家或地区向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地区转移。
2.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3.中国产业转移路线示意图考情速查命题揭秘2016·全国文综甲卷,3~4 2016·全国文综乙卷,1~3 2016·全国文综丙卷,4~6 2015·海南地理,3~5以某类工业的转移为素材,对产业转移的方向和原因进行设问。
以文字信息为主,图形提供辅助信息,多结合工业知识设置问题.以选择题为主,难度中等偏低。
考向一国内产业转移的规律和影响因素(2016·全国文综乙卷)我国是世界闻名的陶瓷古国。
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产品远销海内外。
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2003年,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陶瓷产业向景德镇等陶瓷产地转移.据此完成1~3题。
第二十四讲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二十四讲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38a2650cde80d4d8d05a4f04.png)
第二十四讲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把握考纲有的放矢】1.理解我国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差异。
2.学会分析能源基地建设、发展的条件。
3.理解能源基地开发过程出现的问题和相应的治理措施4.了解流域开发的地理背景及方向。
5.掌握流域开发的基本内容,理解流域开发的主要措施。
6.学会评价流域开发条件及方式的方法。
【重视课本夯实基础】知识点一能源分类1.按照能源资源的形成和来源分类(1)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核能,重力能,化学能等(2)来自天体间的引力能——月球、太阳和地球之间引潮力引起的潮汐能))2.按照能源资源的性质分类在人类历史时期可以不断再生或者可以循环再现的能源,称为可更新能源或可再生能源,如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等。
反之,称为不可更新能源或非可再生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铀矿等矿物能源。
3.按照能源的基本形态是否改变分类从自然界可以直接取得的天然能源,称为一次能源。
由一次能源加工转换成人们所需要的另一种形态的能源,称为二次能源,如电力、汽油、焦炭等。
4.按照利用能源的技术状况分类已被人类利用多年,目前仍在大规模使用的能源,称为常规能源。
近若干年才开始被人类利用或过去已被利用现在又有新的利用方式的能源,称为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
知识点二能源资源的开发1.开发条件评价的内容区域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规模和方向由区域能源开发条件所决定,具体如下所示:区域能源资源开发条件,区域资源集群状况市场开发前景,区域资源开发利用规模和方向交通等基础设施2.山西煤炭资源开发条件评价(1)优势条件(2)山西煤炭资源开发面临的问题①煤炭外运能力不足a.煤炭运输量大:由于全国对能源的需求迅速增长,山西生产的煤炭大部分输出省外。
b.受所处地理位置的影响。
山西省地理位置比较封闭,向西有黄河,向东是太行山,向南是黄河,向北有干旱的荒漠,不利于晋煤外运。
②水资源短缺a.原因:山西地处季风气候与非季风气候的过渡地带,降水较少;随着人口的增加、灌溉农业和耗水工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消耗量日益增加。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29讲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29讲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69a52e58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ab.png)
产业链条
煤炭生产—原煤输出
煤—电—铝、煤—焦—化、煤— 铁—钢
5.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读图,回忆下列知识。
(1)能源的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影响 ①露天矿表土的剥离、井矿巷道的建设、矿区道路的铺设等,都需要大面积开 挖地表,排弃大量土石,如果处理不当就会造成 生态 问题。 ②燃煤发电、洗煤、炼焦等重化工的发展,易造成 大气 污染、 水 污 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
(2)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方法与手段 ①加强技术 创新 ,提高煤炭化工业
③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 ④治理“三废”(废气、废水、废渣)
发电
除尘
【关键能力突破】 资源型区域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问题
原因或影响
应对措施
经济发展过分依赖当地的 促进经济结构多元化和产业转
【知识体系导学】
考点一 能源资源的开发
【必备知识落实】 1.能源结构与分类 读中国与世界主要能源消费结构图(2007年),回答问题。
(1) 结 构 : 我 国 能 源 以 A 煤炭 、 石 油 为 主 ; 世 界 能 源 以 B 石油 、煤炭、天然气为主。
(2)分类: ①可再生能源:包括 水能 、风能、 生物能 、潮汐能、__石__油___等。
答案:A
解析:山西省在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过程中,主要有三条产业链,即煤—电— 铝、煤—焦—化、煤—铁—钢,故选A。
2.形成该地产业链的主导因素是( )
A.原料
B.市场
C.交通
D.劳动力
答案:A
解析:该地的产业链均是以当地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为基础,因此主导因素为 原料,故选A。
3.山西省建设坑口电站,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主要是为了( ) A.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优化产业结构 B.增加附加值,降低能源运输成本 C.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减少用工数量 D.降低大气污染,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
高中地理必修3第三章知识点
![高中地理必修3第三章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6f855ff20242a8956bece4b1.png)
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陕西省为例1、两类能源: 可再生能源: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非可再生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2、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 : ①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储量丰富、分布范围广、煤种齐全、煤质优良、开采条件好。
(大同煤田—优质动力煤,河东煤田—优质主焦煤)②市场广阔:我国能源需求量大,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
③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3、能源基地建设: ①扩大煤炭开采量②提高晋煤外运能力:三条外运铁路主干线(大秦线、神黄线、焦日线)③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建设坑口电站;发展炼焦业。
2000年以后,山西对外电力输出增长迅速,此举对本省的有利影响是:①缓解运输压力②减轻大气污染③提高经济效益。
4、三条产业链: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5、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 山西省产业结构由以煤炭开采业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原料工业逐步超过采掘工业而占到主体地位,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6、环境的保护与治理①提高煤的利用技术②调整产业结构③“三废”的治理第二节:河流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1、人类文明的发源地:尼罗河文明两河文明黄河——长江文明印度河——恒河文明2、田纳西河概况:位于美国东南部,是密西西比河支流俄亥俄河的一条流程最长、水量最大的分支,属于二级支流;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的西坡,在肯塔基市附近注入俄亥俄河。
3、不同地段的保护:山地:河流的发源地,保护好植被生态河谷平原:人类活动比较集中的地区,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
河流:流域中开发利用的主要部分,注意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水质的保护。
4、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①地形:多山,地形起伏大,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陆路交通不便,河流航运作用十分突出。
②气候:亚热带地区,冬末春初降水多。
③水系:支流众多,水量丰富,大部分可通航,并通过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可通往全国大部分地区;地形起伏大,河流落差大,受气候影响,水量很不稳定。
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305529db28ea81c758f578e5.png)
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训练2资源开发条件能源基地建设1.山西省的煤炭市场十分广阔是因为()①我国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②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煤炭需求量大增④煤层厚、埋藏浅,适于露天开采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2012·南昌一模)读“山西省煤炭产业的几种方式图”,完成2~4题。
2.建设坑口电站的积极意义是()A.减轻交通压力B.减少环境污染C.提高能源利用率D.促进煤炭资源开发3.关于山西省利用煤炭资源发展有色冶金工业的目的,不正确的是()A.延长产业链B.提高附加值C.增加就业率D.降低碳排放4.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对交通和生态的压力都比较大,其原因是煤炭()A.发热量低B.应用广泛C.有害成分少D.分布不平衡5.下列对山西能源基地环境治理的说法正确的是()A.露天矿表土的剥离、矿区道路的铺设极易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和水污染B.燃煤发电、洗煤、炼焦等重化工业的发展极易造成生态退化C.随着科技的进步,能源的开发和综合利用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小D.要解决山西省的环境问题,能源开发利用必须与生态环境治理同步6.(2012·绍兴高二期中检测)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合理开发和利用煤炭资源直接影响到山西省乃至全国的可持续发展。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从地理位置、市场和交通三方面简析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
(2)“晋煤外运”和“晋电东送”是山西省两种主要能源输出方式。
试简要评价山西省输煤和输(火)电两种能源输出方式的优缺点。
(3)简析煤炭资源的开采可能引发的主要生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
7.在水能、风能、生物能、煤炭、石油、天然气中,非可再生能源有()A.2种B.3种C.4种D.5种(2013年汕头质检)读我国南方某县农村生活用能构成图及农村秸秆利用方式比例图(图3-1-1),回答8~9题。
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开发
![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开发](https://img.taocdn.com/s3/m/ae79d9e7f78a6529657d536a.png)
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河开发河流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为例[目标定位] 1.学会分析某流域综合开发的条件。
2.了解流域综合开发的基本内容和综合治理措施。
一、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1流域概况:位于美国的东南部,发源于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西坡,是②______ 支流俄亥俄河一条流程最长、水量最大的分支。
2.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1) 地形:起伏较大,③ _____ 资源丰富。
陆路交通不便,④ ________ 作用突出。
(2) 气候:属于⑤ _______________ 气候,⑥ ___________ 降水多,夏秋季降水少,对农业生产不利。
(3) 水系:发达,支流众多,水量丰富,大部分可通航,河流⑦ _____ 大,流量很不稳定(冬春多,夏秋少),不利于航运。
⑷矿产资源:主要有⑧ _____ 、铁、⑨____ 、磷、锌、云母等。
二、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1.开发早期,人口较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不大。
2.19 世纪后期,流域内人口激增,对流域内资源进行大规模掠夺式开发,带来⑩ _____________ 、植被破坏、? ________ 等一系列问题。
三、流域的综合开发及效果1.流域开发的目标把河流的? ____ 作为流域开发的核心,并结合资源条件对流域进行综合开发,同时对流域内生态环境进行恢复和治理。
2.具体措施:在干、支流上修建了71座大小水坝,在? _____________、发电、? _____ 、提高水质、旅游、土地利用等方面实现了统一开发与管理。
3.效果:根治了____________ ,农林牧渔业、工业和旅游业得到了迅速发展,____________ 明显改善,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反思归纳】1.河流水文特征的分析思路要掌握一条河流的水文特征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提出合理的开发和整治措施,首先要认识到河流是地形和气候综合作用的产物,然后从地形、气候特征等方面分析河流以下特征:____________ (1)流向:由决定;(2)河网密度:与、降水多少均有关;(3)流量:与降水、地形和____________ 有关;(4)结冰期:长短与有无由________ 决定;(5)含沙量:与__________ 状况、河流______ 条件、流域内的___________ 有关;(6)水能蕴藏量:取决于_______ 和地势落差两方面。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与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复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与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e6766ad250e2524de5187e74.png)
在的 ,其它河流中上游地区的森林开发不当也会引起这
一
问题 。
新高考的考查思路一般是通过创设的背景材料( 可 以是实地 ,也可以是虚拟的地区) ,要求学生学会从所
给的材料中提取有用的信息 ,结合已具备的地理思维能
、
大
下 游地 区
性 减 少
对其进行归纳比较 ,不失为学习这部分内容的好方法。 新课 程下的高考考查重点是学生的四大能力 ,注 重的是能力的延伸和迁移 ,强调的不是记住某个案例 中 的具体地理事物或现象,而是以此案例为基础 ,教会学 生如何分析区域的开发条件或某一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 原因,了解这一问题造成的危害,针对这些问题 ,分析 采取哪些有效措施进行有效治理或保护。如通过19 年 98 长江流域的洪灾 ,人们深刻认识到对上游森林资源过分 开发 ,必然会造成当地的水土流失 ,进而影响到 中下游 的河道通畅度 ;再加上上游地区涵养水源的能力降低 ,
力,调动和运用所学过的地理规律 、原理 ,进行分析 、
判断 、推理 ,最终解答试卷中的问题。针对这些地理方
法和学科思维的要求 ,教师在进行本部分 内容的教学 时,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与这方面的要求进行对接。比 如在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形成原因时 ,要学会从 自 然 、人为原因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而水土流失的自然成 因必然是 “ 有起伏的地形 、有一定量的降水”等;人为 原 因主要是哪些不合理的开发方式导致了 “ 自然植被的 破坏”。在清楚了这一问题的基础上 ,如何保护或治理 也就容易理解。
传 统 产 业 的 衰 落 治理 环 境 污染 ,加 强 改造 传 统 产业 , 大力扶 持 新 对 策 环境 管理 .营 造绿 色 产业 ,实现 产业 结构 多元 兴
《自然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 知识清单
![《自然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 知识清单](https://img.taocdn.com/s3/m/1c799db1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5b.png)
《自然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知识清单一、自然资源的概念与分类自然资源,简单来说,就是自然界中能够被人类利用的物质和能量。
它涵盖了广泛的范畴,包括但不限于土地、水、森林、矿产、气候等。
从属性上划分,自然资源可以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
可再生资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在合理利用和保护的前提下,可以持续为人类提供服务。
不可再生资源,像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其形成需要漫长的地质年代,一旦开采消耗,在短期内难以再生。
还有一种分类方式,将自然资源分为实物资源和环境资源。
实物资源是那些具有明确物质形态的资源,比如土地和矿产。
而环境资源则侧重于生态环境所提供的服务功能,例如清新的空气、宜人的气候条件等。
二、自然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1、提供物质基础自然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
例如,一个地区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就有可能发展起采矿业以及相关的加工业,从而带动当地经济的增长。
土地资源的质量和数量也直接影响着农业的发展规模和产出水平。
2、促进产业形成丰富的自然资源往往能够催生特定的产业。
比如,森林资源丰富的地区,木材加工产业可能较为发达;水资源充足的地方,可能会发展水利发电或者水产养殖等产业。
3、吸引投资和劳动力自然资源丰富的区域通常更能吸引外部的投资和劳动力流入。
投资者看中资源带来的潜在经济利益,而劳动力则为了获取与资源开发相关的就业机会。
4、增加财政收入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以为当地政府带来可观的财政收入。
通过税收、资源出让等方式,政府有更多的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提供等,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三、不同类型自然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1、土地资源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优质的耕地能够保障农业的高产稳产,为区域提供充足的粮食和农产品。
同时,适宜建设的土地对于工业和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它决定了产业布局的空间和城市扩张的规模。
2、水资源水是生命之源,也是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要素。
充足的水资源不仅能满足居民生活和农业灌溉的需求,对于工业生产,尤其是那些高耗水的产业,如造纸、化工等,更是至关重要。
201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17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201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17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324e17543b3567ec102d8a08.png)
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地理
进入导航
第三部分·考点17
系列丛书
自 主 课 堂
第一课时· · · · · ·· · · · · · · · · · ·· · · · 基础全面排查 ····· ····
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地理
进入导航
第三部分·考点17
系列丛书
二、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1.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1)自然背景及开发原则
系列丛书
3.河流开发整治措施的分析思路 对某河流的治理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 (1)修建水利工程:效益从防洪、发电、航运、供水、 水产养殖等方面说明,其中前两方面易于理解,对航运有 利是因为水利工程使上游水深增加、水流变平缓且流量季 节变化小而实现的。
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地理
进入导航
第三部分·考点17
进入导航
第三部分·考点17
系列丛书
解析:本题考查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及农业 发展的有利条件。根据气候类型图可判断,诺克斯维尔市 地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然后根据大气运动及北美 洲地形分析其气候形成的原因以及对该地区河流水文的影 响。田纳西河流域虽然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但夏 秋季降水较少,光照充足,适宜种植棉花,从而成为美国 著名的棉花带。
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地理
进入导航
第三部分·考点17
系列丛书
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地理
进入导航
第三部分·考点17
系列丛书
2.实例分析(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环境要素 田纳西河 对其他环境要素 流域特征 的影响 多山,地 地形 形起伏较 大 陆路交通不便, 发展航运 蕴藏着丰富的水 能 流域开发方 向 修建船闸和 水库 水能开发, 建水电站
精品人教版地理必修3课件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3章整合提升可编辑
![精品人教版地理必修3课件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3章整合提升可编辑](https://img.taocdn.com/s3/m/86714088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de.png)
(3) 分 析 河 北 省 发 展 钢 铁 工 业 的 利 弊 。 利 __促__进__区__域__经__济__发__展__;__增__加__就__业__
_机__会__;__带__动__相__关__产__业__发__展__(_任__答__2_点__)____。
弊 加__剧__水__资__源__短__缺__;__造__成__环__境__污__染__和__生__态__破__坏__;__加__大__能__源__、__交__通__压__力______
向多元化发展,形成三条产业
五大传统工业部门是:煤炭、 链:
生产结构
地 理
钢铁、机械、电力、化学
煤—电—铝
必 修
煤—焦—化
③
煤—铁—钢
人
教
版
返回导航
·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项目
德国鲁尔区
山西能源基地
煤炭开采成本提高,煤炭能源 存在问题 地位下降,世界性钢铁过剩,
传统产业衰落,环境问题明显
产业结构单一,煤炭运力不 足,环境问题突出。
·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解析】 第(1)题,考查常见能源的特征,需要注意题目中的“分别”二 字,即风能要分别与煤炭和水能进行比较,得出其优势。第(2)题,注意题目中 的限定词“自然条件”,也就是只能从自然因素入手分析。风力发电对风电场 面积、风能密度等要求较高。分析时应结合瓜州的地形、气候及可利用土地等 进行考虑。第(3)题,可从需求、交通、市场及距离、资金和技术等角度考虑。 第(4)题,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保障电网的稳定性”,因此可以看出为大型风 电场配建调节电站主要是为了避免风电不稳定而导致的电力不稳的情况。
_(_任__答__2_点__)___。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十四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考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十四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考](https://img.taocdn.com/s3/m/61b8cc2f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b7.png)
学案导学
基础1 资源开发条件
1.能源的分类。
(1)可再生能源:包括__水__能____、风能、生__物__能____、潮汐能、
__太__阳__能__等。
栏
(2)非可再生能源。
目
①类型:主要包括__煤__炭__、石油、_天__然__气_等矿物能源。
链
②特点:数量有限,若开发利用不当,容易造成生_态__环__境___
栏
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逐步形成了以_铁__路_____运输为主、 目
___公__路___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
链 接
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1)建设_坑__口__电__站_: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
(2)发展炼焦业:为___冶__金__工__业___发展提供能源,向外输出 ___焦__炭___。
学案导学
【想一想】
山西煤炭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但如何正 确对待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是摆在人们面前的问题。据此完 成(1)~(2)题。
(1)山西省产生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是 ( D )
栏
A.露天开采 B.矿区道路的铺设
目 链
C.井矿巷道的建设 D.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接
(2)山西能源基地经济发展的关键是( B )
栏 为主的特征,不利于可持续发展,今后要调整产业结构,如大 目 力发展新兴产业,同时要结合当地污染严重的问题,积极消除 链
接 污染,美化环境。
学案导学
基础5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
1.形成的优势条件。
丰富的___煤__炭___、充沛的__水__源____,便利的水陆交通
栏
运输,广阔的市场。
目
链
2.衰落的表现。
典型区域的能源综合开发及循环利用 3.结合我国能源消费大国的现状,考查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587eadec9b89680203d825f6.png)
14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依标托纲:1.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2.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自主回顾:1.能源的分类(1)可再生能源:包括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等。
(2)非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
2.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条件(1)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2)市场广阔。
(3)位置适中,交通便利。
3.山西能源基地建设1).扩大煤炭开采量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逐步形成以铁路运输为主,公路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
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1)建设坑口电站: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
(2)发展炼焦业:为冶金工业提供能源,向外输出焦炭。
4.能源的综合利用与环境的保护、治理1)能源的综合利用2)工矿区生态环境建设3)“三废”的治理治理措施:①以技术创新为先导;②改变传统的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模式;③提高煤炭的综合利用技术和废弃物利用技术;④推进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4).调整产业结构(1)调整原有重化工业,使其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2)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降低重化工业比重。
区域能源资源开发评价内容区域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的规模和方向是由区域开发条件等所决定的,其评价内容与思路如下:5.比较重庆和拉萨发展太阳能的自然条件。
拉萨地处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晴天多,地面接受的太阳辐射强度大,位于我国太阳能丰富带。
重庆阴雨天多,多雾,日照时数少,位于我国太阳能资源贫乏带。
6.评价酒泉建设风电基地的区位条件。
酒泉位于我国西部地区,其建风电基地的有利条件是距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强劲;经济落后,人口稀疏,土地利用率低,地价便宜;不利条件是经济落后,人口较少,对能源需求量小。
7.分析上海建设海上风电场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有利因素:地处沿海地带,受冬夏季风影响;经济基础好,科技研发力量强;可以利用海洋空间,节省土地资源。
区域资源资源的开发利用
![区域资源资源的开发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d4d90af6770bf78a6429540f.png)
作为著名的“林城”的名片作用,只有保护森林资源,发
展森林观光等生态旅游业,才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答案:B
单项选择题 2008年9月16日至19日,第二届中国(太原)国际煤炭与能源 新产业博览会在山西太原召开,我国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是 本届大会的议题之一。据此回答1~2题。 1.目前我国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这 包括( ) ①资源回收率低 ②转换和消耗效率低 ③煤炭勘探大大 超过开采步伐 ④煤炭生产、转换和消费过程中温室气体的排 放增速快 A.①②③ B.①②④
一、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评价 1.资源优势。
储量丰富 分布范围广 煤质优良 开采条件好 已探明储量为 2 700 亿吨,按 2002 年生 产规模算,可采 560 年 全省 40%的土地下有煤田分布 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的特 点 煤田多为中厚层,埋藏浅,适于露天开 采和大规模机械化开采
冬末春初多降水,________ 夏秋 ________ 降水相对较少。
发达 ,它是密西西比河的 3.水系:该河水系________ 二 ________ 级支流,其航运可通全国大部分地区,但是不利的方 地形起伏大、河流落差大 面有(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水量不稳定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矿产资源:主要的资源有
煤、铁、铜 磷、锌、云母 ,成为影响流域综合开发的重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素。
五、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
1.防洪:在田纳西河干支流了建成了具有防洪库容的 水库33座,形成了统一有效的防洪调度系统。每年8月1日放 冬春 雨水较多,此时腾出库容为迎接 水,是因为该地________ 冬春 多雨季节的到来而做准备。 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知识归纳
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1、能源分类
可再生能源(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
非可再生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和核能)。
2、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
①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储量丰富、分布范围广、煤种齐全、煤质优良。
②市场广阔:一是我国对能源的需求进一步增加;二是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会改变。
③位置适中:输煤输电距离近。
④交通比较便利:北中南三条运煤铁路分别是大秦线、神黄线、焦作—兖州—日照线。
3、能源基地建设:
(1)面临挑战:①人均资源量少;②人均能源消耗量低;③单位产值能耗高;④以煤炭为主能源消费结构;⑤能源安全受到威胁。
(2)采取措施:①扩大煤炭开采量;②提高晋煤外运能力,以铁路为主,公路为辅;
③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一是建设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二是发展炼焦业。
4、能源的综合利用
(1)变革原因: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效益低下、生态环境问题严重。
(2)变革模式:结合铁矿、铝土矿等资源优势,构建三条产业链:煤—电—铝、煤—铁—钢、? 煤—焦—化。
(3)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①山西省产业结构由以煤炭开采业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②原料工业逐步超过采掘工业而占到主体地位,
③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5、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1)开展矿区土地复垦:通过工程和生物措施,充分利用厂矿的人力、财力和科技优势,建立集约经营的高效蔬菜、水果及肉蛋奶生产基地。
(2)提高煤的利用技术:推动以洁净煤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3)调整产业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是生态环境问题根源所在,①对原有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②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技术产业和旅游业。
(4)“三废”的治理:①废渣:回收再利用;②废气:消烟除尘,营造防风林带;③废水:沉淀净化。
【拓展知识】我国能源紧张的原因与解决措施
1、原因:经济发展速度快,能源需求量增加迅速;高能耗工业发展快,加速了能源紧张;能源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能源勘探、开采跟不上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国际石油价格上涨;我国缺少石油储备体系。
2、解决措施:采用多元化进口石油战略;建立石油储备体系;加大能源勘探、开发力度,提高能源产量;加快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川气东送等工程建设;稳妥发展核电;因地制宜发展沼气、太阳能、风能、海洋能等新能源;加大技术革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强宣传,提高公民的节能意识;实现产业升级,适当限制耗能大的工业的发展。
【答题思路】分析原因——紧扣供需关系说矛盾
解决措施——从开源节流展开述要点
第二节? 河流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1、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1)重要性:决定了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
(2)河流概况:密西西比河的二级支流,发源阿巴拉契亚山西坡,在肯塔基市注入俄亥俄河。
(3)开发注意:①山地:河流的发源地,保护好植被生态;②河谷平原:人类活动比较集中的地区,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③河流:流域中开发利用的主要部分,注意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水质的保护。
(4)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①地形多山,起伏大,水力资源丰富,河流航运作用十分突出;②气候温暖湿润,降水丰富,冬末春初降水多,夏秋降水相对较少;③水系支流众多,水量丰富,河流落差大,水量不稳定;④矿产方面,煤、铁、铜等丰富。
2、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
(1)18世纪下半叶:农业发达,人口较少,对自然环境影响不大。
(2)19世纪后期:人口急增,对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带来土地退化,植被破坏,环境污染等生态环境与社会问题。
(3)20世纪30年代初:田纳西河流域成为美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
3、流域的综合开发
(1)开发的核心:河流的梯级开发。
(2)开发项目:防洪、航运、发电、旅游、供水、养殖等。
(3)成效:根治了洪灾,农林牧渔业、工业、旅游业得到迅速发展,生态环境改善,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⑷田纳西河两岸形成“工业走廊”的原因:大规模的水电和核电使田纳西河流域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流域内炼铝、化学等高耗能工业的发展。
【知识拓展】流域的开发包括流域土地等资源的开发和河流的开发,河流开发从两方面考虑,一是筑坝建站,开发水能。
一般在河流中上游山区河段,这里地形坡度较大,河流有较大落差且水流急,当有一定流量时就拥有相当丰富的水能资源,水能开发可采取一级开发或梯级开发方式,要因地制宜。
二是利用水资源,发展航运、灌溉等。
发展航运要求河道平缓,流量较大且较稳定,无结冰期或结冰期较短,区域有运输需求,河流方向与经济走廊方向基本一致等,多在河流中下游河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