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思想对后世的影响以及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合集下载

道家及道教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意义和价值

道家及道教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意义和价值

道家及道教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意义和价值作者:思念淡然若水摘要:道家哲学是我们华夏民族土生土长的哲学思想,它最能反映我们华夏民族原始思维的特点,它是华夏文化的个性,是华夏文化中最有价值、最有生命力的精粹之一。

道家哲学具有辩证唯物主义的倾向,是中国文化理性思维的源泉,只不过一直以来,道家的思想都遭到了国人普遍的误解和忽视。

我想我们不应该仅仅通过现实社会中道教存在的状况来否定道家哲学与道教文化以及其在华夏五千年历史文明发展中所起的的作用,因此对于道家及道教文化我们应该用积极的眼光去阐发它、审视它和开发利用它,而不应该是盲目地否定它或忽视它的存在。

关键词:道养生自然和谐伦理生态道家文化不是化石,不是文物,更不是什么封建迷信,它是活生生的存在于我们的历史和现代社会之中的,它还在活动,还在具有生命力,还在努力地表现自我。

那么为什么它还能活着,还能受到一些人的欣赏和研究呢?因为它具有其自身存在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它能够使人们从中发现医治现代社会和民众心理顽疾的妙方,能够教会我们怎样与大自然和谐地相处,总之,它是我们的祖先通过世代的积累而流传下来的,它饱经沧桑、禁受住了岁月长河的洗礼,其间蕴含着的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和文化价值对于我们当代人解决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仍具有启迪的意义和价值。

(一)道家及道教文化已引起人们的重视截至目前,国内外已经有不少的学者开始认识到了道家文化的意义和价值,他们力图对道家文化的实现意义作充分的解释和发掘,从而为我们当代人所用。

英国的科学史家李约瑟博士就是这其中的一位,他在自己的著作《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指出:“中国如果没有道家思想,就会像是一棵某些深根已经烂掉了的大树。

这些树根今天仍然生机勃勃”。

而我们中国学者董光璧在其《道家思想的现代性和世界意义》的一文中指出:“在当代科学技术的社会危机中,道家思想的现代意义被科学人文主义者重新发现。

李约瑟、汤川秀树、卡普拉等人发现现代科学的世界观向道家思想归复的某些特征,并以此为契机试图建构一种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平衡的新的世界文化模式”。

道家思想的现在影响

道家思想的现在影响

道家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其深刻的哲学意义经过不断的传承与发展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对我们现在的社会造成巨大的影响和产生非常大的现代意义。

一、现代社会中的道家思想。

随着工业革命的大潮,人类对自然资源掠夺式的开发,破坏了生态平衡,导致了一系列的自然灾害的发生,诸如全球面暖,环境污染等,有很多已经开始威胁到人类自生的生存,这一切都是人类违背自然规律使然。

现在,人们已经开始意识到这一点,并开始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这与道家思想不谋而合,早在两千多年前,老子《道德经》中就有“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论述,“天人合一”的思想。

同样,道家还主张“和谐”,这一思想深深地渗透到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道家的这一表述深刻而富含哲学意味,“道法自然”把整个世界看做一个顺其自然发展的相互关联的整体,整体的和谐在于各自都按照自己的状况自然而然的发展,而不是靠外力的强迫。

二、现代科学中蕴含的道家思想。

随着现代科学的进步与发展,人类一步一步的靠近了真理,并通过这些发现的自然规律加以合理的利用,转化成为生产力,进一步提高了我们的生活品质,并推动了我们继续研究自然规律的热情,这一点,在道家思想里我们也能体会到古代道家的热爱自然,探索自然与当代人类在科学上的追求有着惊人的相似。

比如在医学上,现代人也追求科学的养生之道,就是遵循自然规律,道家思想中,“清静无为”、“返朴归真”、“顺应自然”、“贵柔”等主张对中医养生保健有很大影响和促进正是这一思想的体现。

它所提倡的形神兼养,正好符合现代医学上对于健康的定义,即身心健康,由此可见,道家思想具有科学性,有利于启示科学的研究。

三、现代经济规律中体现的道家思想。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无为”,道德经中有“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论述,这里就体现出一种“无为”的哲学思想,“自然无为”即顺应事物本来的发展规律,不要强制去干涉、改变事物的发展进程,这对于市场经济下的为政者无疑是一种重要的启示,在经济活动中,我们不能过度的去干涉一些正常的经济活动,能够让经济体在市场中合理的竞争,以求得生存与发展,从而避免扰乱经济活动的规律,促进经济的繁荣。

儒家道家对后世的影响

儒家道家对后世的影响

儒家道家对后世的影响
儒家和道家对后世的影响在中国文化领域是非常深远和广泛的。

以下是一些可以提到的影响:
1. 道家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 道家哲学的核心思想是“无为而治”和“道法自然”,这对中国
的政治治理和社会管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后世的政治家和统治者往往会借鉴道家的理念,试图实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政治方式。

- 道家注重个体的修养和内心的平静,这对后世的个人修身养性、追求心灵自由和内心平静的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 道家的学说中强调了自然界的平衡和和谐,这对中国的自然
观念、环境保护和生态意识产生了重要影响。

2. 儒家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 儒家强调道德伦理、社会责任和正直,这对中国社会的道德
观念和价值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思想对后世的道德观念、社会伦理、家庭伦理、教育制度等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 儒家教育思想强调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对中国古代
的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

- 儒家的政治理念,包括君主专制、礼制、官员选拔制度等,
对中国的政治体制和行政管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的政治思想也对中国及东亚地区的政治文化产生了广泛影响。

综上所述,儒家和道家的思想对中国社会、文化和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塑造了后世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葛洪及其人生哲学

葛洪及其人生哲学

葛洪及其人生哲学【摘要】葛洪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道家思想家,他的人生哲学深受道家思想影响。

在他看来,修身养性是最重要的,注重自我修养和提升。

他强调人生的意义在于追求道德和精神上的完美,而非功名利禄。

葛洪在道教中地位显赫,被誉为"太极宗师"。

他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在道教和中国哲学领域。

葛洪的人生哲学仍然具有现实意义,提醒人们追求内心的平静和精神的升华。

他的思想也为当代人提供了借鉴和启迪,指引人们在现代社会中探索自我、追求真理。

葛洪的人生观和道家思想仍然能够为当代社会带来启迪和启示。

【关键词】葛洪、人生哲学、生平、人生态度、哲学观点、道家思想、修身养性、人生意义、道教、影响、现实意义、当代价值1. 引言1.1 葛洪及其人生哲学概述葛洪(283-343年),字正一明,是东晋末年至南朝时期的著名道家思想家、学者和医药家。

葛洪以其深厚的学识和独特的人生哲学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

他的思想兼收并蓄,融合了道家、儒家、佛家等诸多思想,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哲学体系。

葛洪的人生哲学强调修身养性,注重个体修养和内在修炼,提倡安于自然、宁静养性,追求心灵上的超越和升华。

他认为,人应当顺应自然规律,遵循道的法则,融入大自然之中,才能达到心灵的平静和安宁。

在葛洪看来,人生的意义在于追求内心的和谐与宁静,实现心灵的平衡与升华。

他认为修身养性是人生的终极目标,只有通过自我修炼和内在培养,才能达到心灵的解脱和升华,实现真正的自我完善和超越。

葛洪以其独特的道家思想和人生哲学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思想遗产,对中国哲学和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的思想对今日社会依然具有启示意义,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借鉴。

1.2 葛洪的生平简介葛洪(283-343),字正一,号胶阳先生,汉族,祖籍中国山东,生于今河南济源县。

他是东晋末年至南北朝时期著名的道家思想家、医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

葛洪年少时就以才华横溢而知名,被誉为"开元才子"。

道教思想在中国文化中的传统和现代价值

道教思想在中国文化中的传统和现代价值

道教思想在中国文化中的传统和现代价值道教起源于中国,自古以来就深受人们的推崇和追捧。

它不仅是一种宗教信仰,更是一种哲学思想和生活方式。

道教的核心思想是“道”,追求心灵的宁静和自我完善,追求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共存。

在中国文化中,道教的传统价值可谓是不可替代的。

一、道教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价值1.追求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共存道教与儒家和佛家不同,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道教的修炼之道就是模仿大自然,追求自然之道,实现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共存,避免人类的种种污染和破坏。

由此可见,道教植根于中国的自然文化,强调以和谐为本,追求自我与大自然的和谐关系。

这种价值观念一直贯穿于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所有领域,包括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等。

2.尊重自然和谐的生活方式道教的修炼之道,是将自己完全融入到自然中,摒弃人类的傲慢和权利,追求自我与自然的完美结合。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教的这种价值观念体现在许多方面,如中国古代建筑、中国古代诗词、书画等,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中国园林。

中国园林是中国文化独特的艺术形式。

它是以尊重自然和谐为核心的艺术形式。

中国园林中的“水、石、植物”是具有中国文化特点的艺术表现形式,它们的构成不仅取决于传统美学价值观念,也与道教的自然哲学思想密切相关。

3.追求心灵的宁静和自我完善道教认为,人的心灵应该处于一种平静、宽容、自由的状态。

这种状态可通过修炼得到,达到心灵的宁静和自我完善。

在中国文化中,这种价值观念体现在中国传统文学艺术中。

中国古代诗词、书画、雕塑等艺术形式中,充满着追求自我完善和心灵宁静的意境。

这些艺术作品通过意境的描绘透露出一种平和、自然的情感,在中国文化中极具影响力。

二、道教思想在中国现代社会的价值1.弘扬传统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在当今世界竞争日益激烈的大环境下,国家文化软实力已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道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中国国家文化软实力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

在当今社会中,一些中华文化的符号,如太极拳、八卦图、各种卦象等,在国际上表现出极高的受欢迎程度。

道家思想当代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道家思想当代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道家思想对中国社会的积极和消极影响道家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极其重要的学派,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哲学以其博大精深的思辩内涵、反对独断的开放胸怀以及古朴恢宏、神奇玄妙的独特魅力,成为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发展的重要活水源头之一,经过几千年的传承繁衍辐射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对我国乃至世界东方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道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认为是集精华与糟粕,科学合理的东西与非科学合理的东西,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进步内容与落后的思想等于一体的,如果我们经过科学得到分析、阐释和改造,其积极的现代价值是十分明显的,在理论、现实、精神等各个层面都具有与现代的对接性。

所以,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一、理论层面上与马克思主义的契合融通性;探讨道家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相同相异、相通相融关系,既是推进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中国化,发展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的需要,同时也是使道家哲学思想文化获得提升、发展和发扬光大的需要。

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中国化,有赖与中国的经济、政治特点相结合,同时吸收包括道家思想在内的中国文化的有益养分,从而充实和丰富自身;另一方面,道家思想要实现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的创造性转化,也有必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其加以改造,使其获得新的生机与活力。

现在,道家思想的现代价值和意义得到愈来愈多人们的认同,而从某种意义上说,实现道家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或融合,正是使道家思想的现代价值获得充分体现的一条重要途径。

而道家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契合融通的根据,既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开放性,又在于道家思想中具有当代社会价值的合理因素。

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与包括道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从而丰富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使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包括道家文化实现创造性的转化,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则是当前紧迫的理论和实践课题。

二、现实层面上与社会实践的渗透亲和性在当代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道家思想还在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发挥着这样那样的作用,体现出重要的社会价值和积极影响。

道家思想在现代社会的作用

道家思想在现代社会的作用

道家思想在现代社会的作用引言道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它以老子的《道德经》为主要经典,强调“道”作为宇宙万物生成与运行的根本法则。

道家思想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内观自省,其内涵丰富,影响深远。

在现代社会,道家思想依然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本文旨在探讨其在多个方面的积极作用。

一、道家思想与现代管理1. 无为而治的管理理念:道家提倡的“无为而治”强调顺应自然规律,不过度干预,给予员工更大的自主权和创新空间。

这种管理方式有利于激发团队的创造力和凝聚力,提高组织效率。

2. 人才观:道家认为,人才应当各尽其能,各得其所。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这种思想体现在重视员工个人特长和职业发展规划,实行个性化管理。

3. 危机管理:道家强调预见和防范危机,主张“居安思危”,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这意味着通过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来减少不确定性,确保企业稳定发展。

二、道家思想与个人修养1. 内观自省:道家倡导通过内观自省来认识自我,达到心灵的平和与自我修养。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内观自省有助于人们减缓压力,提高自我认知。

2. 顺应自然:现代社会竞争激烈,道家思想鼓励人们顺应自然规律和内心的真实感受,调整生活节奏,追求工作和生活的平衡。

3. 道德修养:道家强调道德修养,认为道德是社会和谐与人际关系的基础。

在现代社会,这种思想有助于提升人们的道德水准,促进社会稳定。

三、道家思想与环境保护1. 天人合一的生态观:道家提出的“天人合一”理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在环保问题上,这一思想启示人们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2. 循环利用与节能减排:道家倡导的简朴生活与循环利用观念,与现代环保理念不谋而合。

通过节能减排,可以有效减轻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四、道家思想与心理健康1. 减压与放松:道家冥想和呼吸练习等修养方法,被广泛用于现代心理健康领域,帮助人们减压、放松心情,提高生活质量。

道家思想的当代启示

道家思想的当代启示

道家思想的当代启示道家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体系中的一派,对中国文化和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尽管已经过去了数千年,然而道家思想中的一些核心理念依然具有重要的当代启示作用。

本文将探讨道家思想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一、和谐共生的理念道家思想强调天人合一,主张和谐共生。

在当今世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气候变化、生态破坏等问题正严重威胁着人类的未来。

道家思想告诉我们,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生,而不是互相对立。

我们需要意识到人类不是自然的主宰者,而是其一部分。

只有尊重自然、保护环境,我们才能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并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美好的家园。

二、返璞归真的价值观道家思想主张返璞归真,回归内心的本真。

在当代社会,人们常常追求物质的欲望,追逐名利成就,这使得人们的心灵日益空虚。

然而,道家思想告诉我们,真正的幸福来自于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我们应该关注内在的价值观,修身养性,追求心灵的平静与满足。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拥有幸福的生活。

三、无为而治的智慧道家思想主张无为而治,即从容不迫地应对挑战,让自然的力量自行发展。

在当代社会,人们时常忙于追求成功和权力,却忽略了内心的平衡和宁静。

然而,道家思想告诉我们,不要过于执着于功利,而是要放下功利心,顺应自然的规律。

我们应该学会从容面对人生的起伏和变化,以平和的心态去应对各种挑战。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内心的平衡和和谐。

四、道法自然的行动原则道家思想主张“道法自然”,即按照自然的规律行事。

在当代社会,人们常常追求功利,忽略了与自然的关系。

然而,道家思想告诉我们,我们应该与自然和谐共生,按照自然的规律去行动。

我们应该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发展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五、自我修身的道德准则道家思想主张修身养性,注重培养个人的道德品质。

在当代社会,人们常常忽视个人的品德与修养,而追求物质和权力。

然而,道家思想告诉我们,修身是个人实现自我完善的关键。

我们应该注重内心的修养,陶冶情操,培养道德品质。

道教对生活的态度和其现代意义

道教对生活的态度和其现代意义

道教对生活的态度和其现代意义道教是一个以现实人生为出发点的宗教,在追求得道成仙的终极目标的过程中,致力于把现实世界建设成美好的人间仙境。

道教历来强调,“仙道”不离“人道”,修道者必须在社会生活中积功累德,成为社会公认的做人楷模,才有长生成仙的希望。

信奉道教,重要的是在生活中贯彻道教的精神,从而觉悟人生,提高境界。

古云“不离日用常行内,直到先天未画前”,就是说要即世间而超世间,不离生活而又升华生活。

我们认为,立足于生活,圆融于生活,服务社会,利益人群,这既是道教的优良传统,也是道教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的根本途径。

一、关注现实生活是道教的优良传统道教创立于社会危机十分严重的东汉末年,一开始就是以解脱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苦难的面貌出现的。

无论是张道陵创立的天师道,还是张角创立的太平道,都积极地以符水治病解除人们的疾苦。

面对当时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张角领导太平道教徒发动黄巾起义,试图推翻汉王朝的黑暗统治。

张鲁在汉中建立了割据政权,史称其政策宽惠,人民安居乐业。

从道教初创时期的活动就可以看出,道教从一开始就十分关注人们的现实生活,具有济世度人的优良传统。

道教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一直以度己度人为宗旨。

《墉城集仙录》卷一引圣母元君的话说:“夫重长生者,始于一身,次及家乡,至于天下。

为子尽孝,为臣尽忠,为上尽爱,为下尽顺,色味调和,与道合真也。

若止一身独愿长生,久住无为,逃避上下,不营忠孝,不存兼济,偏善乖道,自是失德。

纵能弃吾我之欢,忘色味之适,同枯木死灰,复何足贵?夫修道者,在适而无累,和而常通,永劫无穷,济度一切。

此之长生,乃可为重。

长生难得,由忠孝仁义。

忠孝仁义立者,功及于物,生白可延。

无此德者,独守山林,木石为偶,徒丧一生,后方堕苦,先罪未释,今又无功,遂失人道,生处边夷,或生飞沉,群丑异类,永与道隔,深可悲夫,”这段话清楚地说明,修道者必须在生活中积功累德,才有长生成仙的希望。

若只顾一己长生,离弃社会生活,则与枯木死灰无异,也就丧失了作为人的价值。

道家思想对现代生活的影响

道家思想对现代生活的影响

道家思想对现代生活的影响摘要道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丰富、博大精深。

本文旨在探讨道家思想如何影响现代生活,从而为人们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社会中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自我修养提供指导。

本文将首先概述道家思想的核心理念,随后分析其在现代生活中的具体影响,最后提出如何将道家思想融入现代生活的建议。

1. 道家思想的核心理念道家思想源远流长,其核心理念主要包括“道法自然”、“无为而治”、“虚其心,实其腹”等。

1.1 道法自然“道法自然”是道家思想的核心,强调人们应顺应自然规律,不违背自然规律而妄为。

这一理念鼓励人们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1.2 无为而治“无为而治”强调在治理国家或个人生活中,不应过度干预,而应顺其自然,让事物按其自然趋势发展。

这一理念在现代社会中,鼓励领导者实行宽松政策,给予市场更多自由发展的空间,同时也启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过度焦虑,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的起伏。

1.3 虚其心,实其腹“虚其心,实其腹”强调心灵的修养和内在的充实。

这一理念启示现代人,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不应忽视心灵的滋养,要注重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2. 道家思想在现代生活中的影响道家思想对现代生活的影响深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心理健康道家思想提倡内心的宁静与平和,对于现代人在面对生活压力时,有助于调节情绪、缓解焦虑,从而维护心理健康。

2.2 生活方式道家思想倡导简朴、自然的生活方式,现代人在追求绿色生活、低碳环保等方面,都可以从中得到启示。

2.3 教育观念道家思想强调个性发展、因材施教,对现代教育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促使现代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

2.4 政治治理道家思想的“无为而治”理念,对现代政治治理产生了积极影响,许多国家的政治家将其作为一种治国理念,实行宽松政策,提高国家治理效率。

3. 融入道家思想的建议3.1 提高自我修养现代人应注重内心的修养,培养宁静、平和的心态,从而更好地应对生活和工作中的压力。

道教的影响与现代社会主义

道教的影响与现代社会主义

道教的影响与现代社会主义道教简介道教是中国传统宗教之一,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成熟于东汉,至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

道教主张“道法自然”,强调顺应自然、无为而治,追求长生不老、羽化成仙的境界。

道教强调阴阳五行、八卦九宫等宇宙观念,将其应用于医学、养生、哲学、术数等领域,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道教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关系1. 尊重自然与可持续发展道教强调“道法自然”,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这一观念在现代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现代社会应借鉴道教的理念,注重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 无为而治与简政放权道教倡导无为而治,强调政府应减少干预,让民间自主发展。

这一观念对现代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现代社会应简化政府机构,降低行政成本,增强政府公信力,为民间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3. 人文关怀与共同富裕道教关注民生,强调人文关怀,提倡扶贫济困、互助互爱。

这一观念与现代社会主义追求共同富裕的目标相契合。

现代社会应关注弱势群体,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推动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4. 精神追求与精神文明建设道教追求长生不老、羽化成仙的精神境界,强调内心修炼、德行修养。

这一观念对现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积极作用。

现代社会应重视精神文化需求,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全民道德素质。

5. 医学养生与健康中国道教在医学养生方面有着丰富经验,如阴阳五行、八卦九宫等理论,对现代社会主义健康中国战略具有指导意义。

现代社会应挖掘道教养生文化,推广中医养生理念,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结论道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想观念对现代社会主义具有深远的影响。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应深入研究道教文化,挖掘其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契合点,为我国社会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道教文化中的封建迷信成分,加以批判和改进,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现代社会主义事业。

道家思想对后世的影响以及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道家思想对后世的影响以及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道家思想对后世的影响以及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摘要:道家思想源远流长,从老子的“天人合一”到“庄周梦蝶”的变化不断推到道家思想的成熟,也逐渐扩大了道家思想的影响。

在春秋战国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道家思想作为百家争鸣的一支重要学派,在时代的舞台上演绎自身的传奇,在后世社会的发展中影响深远。

在现在的社会中道家思想更能为我们提供学习和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辩证法、虚实相生、无为、寡欲哲学道家的哲学思想源远流长,老子充满智慧的辩证法思想和无为都为后世留下了毛贵的财富,其中“物极必反,月盈则亏”“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等著名的辩证词汇,不仅反映早期哲学思想所闪烁的光辉,更看到道家哲学的深邃。

道家倡导无为,但无为并不是简单的不做什么,而是不要过分的干预事物的发展,不要盲目的插手自己不该干的事情,违背了人的天性和自然规律最终会受到惩罚的。

其中“揠苗助长”的故事广为人知,这也反映了道家哲学的现实意义,在道家学派的另一位大师庄子那里,他更追求心灵与自然的和谐,追求灵魂的超脱,《庄子》中有很多的寓言故事,其中有一篇说庄子梦见自己变成蝴蝶翩翩起舞,睡醒之后却在思考是庄子变为蝴蝶还是蝴蝶变为庄子,其思想的深邃与旷达无人能及,《庄子》中有鲲、鹏那样的庞然大物,也有朝菌、蟪枯等微小之物。

但在庄子眼里,他们都是一个完整的世界,有自己的生存方式和自己追求的目标。

其中辩证法作为道家思想的精髓,在很多方面都有体现,庄子在自己的妻子去世后,竟然鼓盆而歌,这在常人看来是不合情理的举动,但在庄子看来这也许是一种解脱为什么他不能为这种解脱而高兴呢?老子作为辩证大师更是出类拔萃,其辩证法的思想令其他人难以望其项背。

道家主张寡欲,寡欲不是节制欲望,而是减少那些不必要的欲望,人的欲望越多就会一步步的踏入欲望的沼泽而难以自拔,消减欲望、知足者常乐更是为人处世的一种哲学,《庄子》中记载了楚王想请庄子担当宰相的故事,但是庄子却在名与利的诱惑下选择了自己要过的生活,那种闲适自由的田园生活,那种无所羁绊的生活为后世众多学者所向往。

道家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道家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道家思想对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
1、反对社会文明异化,守护人本然价值
老子强调道是因为在道家哲学中,道即是世界的本原和万物存在的根据,也是天地万物之本性,道存在的状态与本性的客观描述,意指万事万物非人为的、不受外力干涉的存在方式,自然而然。

“道法自然”要遵循万事万物本身的客观规律和主体自身本然的发展趋势。

道家思想深刻反映了反对社会文明异化,守护人本然价值的思想主旨。

2、反对急功近利,要修身养性,顺从内心
每当我们去旅游景点的道观参观时,不难发现道士往往悠哉悠哉,亦或喝茶畅谈,亦或挥墨弹琴,泰然处之,静心养性,这就是道家人的生活状态。

无为而自然,恬静而悠哉。

比如中原腹地郑州的中岳庙以及泰山山顶的碧霞祠,都是著名的道观景点。

如此仙风道骨,如此诗情画意,顺从内心,一心修仙,陶冶情操,远离尘世。

而现代人,脚步匆匆,心事重重,仿佛一分钟也不能耽搁,每个人神情紧张,去争分夺秒的改造这个世界,殊不知,这个世界也因人类的肆意妄为的破坏带来了负面反映。

现代人类也应该多学习道家思想中的心境,释放内心的自由,获得内心的愉悦。

3、反对违反自然规律,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道家讲的顺其自然运用到我们当今社会就是在发展经济,改造世界的时候一定要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不要盲目改造,讲究科学规划,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只有互相尊重,才能和谐共处,共享美好地球!。

道家对百姓生活的影响

道家对百姓生活的影响

道家对百姓生活的影响
道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百姓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道家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注重内在修养和道德品质的提高,这些思想不仅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对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道家对百姓生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饮食健康:道家注重饮食健康,提倡素食、少食等健康饮食习惯。

这种饮食习惯逐渐被人们所接受,成为现代人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之一。

2.环境保护:道家主张尊重自然、保护环境,认为人类应该与自然
和谐共处。

这种理念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了广泛认同,促进了环保事业的发展。

3.社会和谐:道家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倡导诚信、仁义等
美德。

这种思想在当今社会中被视为重要的价值观之一,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4.艺术审美:道家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发展也产生了影响。

例如,中
国的山水画、诗词歌赋等艺术形式都蕴含着道家的哲学思想和审美情趣。

总之,道家对百姓生活的影响是深远的,它不仅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对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道家思想与现代社会发展

道家思想与现代社会发展

道家思想与现代社会发展道家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核心是“道”与“德”。

道家思想注重自然的本来面目,推崇“无为而治”,追求“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

那么,道家思想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仍然有什么重要意义和参考价值呢?道家思想中的“道”是一个高度抽象的概念,往往以“无为而治”、“无为而无不治”的方式被描述。

其实,“道”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概念,就是“道法自然”。

在哲学上,它很容易联想到“自由主义”的思想,即最好的政策是尽可能少地干涉市场,让市场在自由的环境下尽可能地发展。

类似的,道家思想在思考政治、社会发展时,也更希望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的干涉,让其自由地运转。

这种“无为而治”的理念,在现代社会中仍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面对如今快速变化的社会,单一的政策往往难以适应不同人群的需求和变化的环境。

政府的职责不只是管理,更要承担起监管、协调和介入的角色。

在处理社会问题的时候,过度干涉可能会助长虚假恶性竞争和不健康的游戏规则,对社会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放任自流同样有悖于道家思想中“实行德行”的理念。

道家思想中所体现的“无为而治”精神,更多的是一个指引方向,而不是具体实现方法。

在个人发展上,道家思想强调的是“德性修养”,即修身养性的过程。

人生可以有多种境遇,但必须有一个追求“真、善、美”道德和价值的内在动力,从而建立一种做人的准则。

这种准则不局限于物质或力量的追求,而是要客观真实并具有普遍性。

当生活中困难与挑战摆在我们面前时,通过它们,我们能够逐渐发掘自身的潜能和能力,并不断完善自己。

从一定程度上,我们现代社会生活的复杂度快速增长,也会增加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无论是从个人的生命投资还是社会的长远利益考虑,德性修行都应成为我们追求价值的一个重要方向。

虽然当下的价值观缺乏道德束缚,甚至受到市场和消费主义的驱动,但我们仍然可以利用道家思想中的个体修行之道,坚定自己的信念,并将其转化为符合自身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做法。

道家思想可借鉴解决当今我国某些社会问题

道家思想可借鉴解决当今我国某些社会问题

道家思想可借鉴解决当今我国某些社会问题(左河水)一、道家思想的产生与影响道家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

道家思想起始于春秋末期的老子,但到秦时期还没有道家这一名称。

用“道”一词来概括由老子开创的这个学派是由汉初才开始的。

即西汉初年,汉文帝、汉景帝以道家思想治国,使人民从秦朝苛政之后得以休养生息。

道家在先秦时期的各学派之中,虽然没有儒家和墨家那么多的门徒,其地位也不如儒家崇高,但随着历史的发展,使道家提倡的“自然无为”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观念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道家思想以其独有的宇宙、社会和人生的领悟,在哲学思想上呈现出了永恒的价值与生命力。

道家思想的主流派有: 老子、庄子、黄老学派。

不同的学派之间思想侧重点也有所不同,或偏于治国,或偏于治身。

道家思想是一种哲学学派,道教则是一种宗教信仰。

道家思想渗透在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魏晋玄学是最明显的复兴思潮。

传入我国的佛教也受到了道家思想的较大影响,禅宗在诸多方面受到了庄子的启发。

道家思想主要是沿两条路线发展的:一条是“无为主义”的政治学,讲究清静无为,与世不争。

它盛行于战国和西汉初期的黄老学派,主张"无为而治"。

另一条是"任自然"的人生哲学。

就是“天人合一”,争取自然与人类的和谐统一。

人类生活在地球上,其实就是仰自然环境之鼻息,所谓“人能战胜自然”的这句话只是人们一句口号而已,其实应该称之为“人能适应自然”罢了。

人类盲目地去战胜自然,往往会让自己离自然的报复更近。

道家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朴素地说明了万物的本质。

何谓道?道即虚空,混沌,万物的起点。

而道家最终就是想通过自我思想的升华达到那种虚空无物的原始状态,包容一切而诠释一切,虽然看来不太可能,但是这种触及万物而回归本质的思路在老子的时代简直就是惊为天人的思想。

道家提倡养生,以“天人合一”来指导养生,讲究所谓“盗天地、夺造化、攒五行、会八卦”,与自然界同呼吸,养精固本,顺其自然。

浅谈对道家思想的认识

浅谈对道家思想的认识

从古代到当今社会各个领域,道家思想还在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政治、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

并产生重要的影响。

例如,西汉初年经济的恢复,兵法上的辩证法的成功运用,当代城市的合理规划。

以及对规律的正确运用等等。

由此可以看出,道家的思想文化并非空洞,而是有着重要的实用性,有着重要的社会价值。

一、道家的起源与本质论述道家的源头之一是以坤卦为首卦的《归藏》。

道家是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先秦诸子百家中重要一个思想学派。

以“道”为本主张无为,消极避世。

到了西汉初年,统治者用道家思想统治国家,养精蓄锐,积聚实力,使人民从秦朝暴政的摧残和长期的战乱中得以休养生息,过上安稳的日子。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文景之治”。

至汉武帝时期,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在思想领域一直处于正统地位。

尽管道家未被统治者采纳,但一直活跃在中国的思想领域。

佛教的某些教义也受到道家的影响,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佛教依附于道家得以发展,佛教的心性本体论路向的确立,就是以道家为主要载体的实体主义理路。

魏晋玄学也是揉合了道家思想形成和发展。

宋明理学在某些方面也受道家影响,例如把认知问题与身心超越及其交身立命联系起来,道家认为天下大乱的原因是多欲,多欲才导致乱折腾。

因此道家提出“罪莫大于多欲,祸莫大于不知足。

”这对理学的禁欲思想影响颇深。

道家地位虽不及儒家崇高,但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道家思想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在中国的思想文化界上呈现出重要的实用价值与旺盛的生命力。

中国著名的思想家鲁迅曾说:“道家是中国文化的根,阐述中国文化的本体概念”。

道家思想的核心概念是“道”,道家所主张的“道”,指万物的本质及其运动发展的规律。

天地万物皆处于运动变化之中,天地万物的本源就是道,道就是应该遵守的基本法则。

因此,道家把道作为价值判断的标准。

道家思想包括道教的历史景点、人物生平等诸多方面。

道家思想文化包含道教各个方面的内容,虽然内容多样,但教义始终如一,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道家思想承前启后,在对道家信仰的稳定中传承了下来。

探讨道家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探讨道家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探讨道家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第一章:道家思想的概述道家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派,其核心思想是道与无为。

道家倡导的是一种简朴、自然的生活方式,强调融入自然,追求心灵的真正自由。

道家思想尤其推崇无为而治,认为“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只有追求自然之道,不强求成功和胜利,才能达到真正的自由和平安。

近年来,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社会中,道家思想的应用价值逐渐凸显。

第二章:道家思想在建立理性思维和良好精神状态中的应用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面临着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和困扰,这些因素容易导致人们情绪不稳定,容易偏离正常思维轨迹和价值观。

相比于娱乐和刺激,道家思想强调的是内心的平衡和平静,寻求灵魂的宁静。

通过在生活中涵养积极乐观信念,注重内在修养和保持平衡的生活方式,逐渐转变意识和思维模式,使我们追求心灵的平稳、清晰明了,并且树立合理的生活目标,避免被外部环境和诱惑迷失。

第三章:道家思想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注重实效,重视管理层的权威性、规范性,但事实上,这种管理方式可能对于准确评估员工个体的贡献、发掘员工潜力以及推动创新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短板。

通过运用道家思想中的“无为而治”、“儒术无用论”等理念,从管理层面优化管理方式,为员工提供更自由的发展空间,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而有针对性的处理,实现更高效、更可持续的企业发展。

第四章:道家思想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许多心理问题一般都源自人与社会、工作、生活等因素之间的不协调或冲突,这些因素在影响心理健康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采用道家思想理念中的宁静清和,融入自然,将注意力放到日常生活本身的主题中,引导心理的平稳和安定。

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中,人们常常面临大量消极因素的压力,包括人际关系、工作、感情以及梦想生活等方面。

利用道家思想的融入自然、内在超越等思想方法,亦能实现一种身心完全愉悦和平静的境地。

第五章:结论道家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表现在建立理性思维和良好精神状态中,还表现在企业管理方面,心理治疗等不同领域。

中国古代道德伦理观念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和影响

中国古代道德伦理观念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和影响

中国古代道德伦理观念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和影响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国家,有着自己独特的道德伦理观念和价值体系。

这些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早已被深入人心,并且在中国的社会文化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现代社会中,这些理念和标准仍有一定的影响力,并对人们的行为、思想和价值取向产生启示和影响。

一、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重要哲学思想,自古至今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方式。

在儒家思想中,人的主体性十分重要,人需要学会如何处世、如何做人。

儒家主张要以人为本,重视人的自我实现,推崇中庸之道。

这些观念在现代社会中仍然有着很重要的启示作用。

比如,现代社会中,许多人都会被物质利益所牵引,忽视了自己的人性,而儒家思想强调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理念,则提醒我们在追求个人价值的同时还应关注以大局为重,才能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

二、道家思想的影响道家思想强调的是随遇而安、无为而治的态度,推崇官非、权力等观念,主张追求天人合一,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然之道。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承受各种压力,对未来充满不确定性,而这些道家思想则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

例如,在繁忙的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过于焦虑和紧张,追求更多的物质和金钱,却忽视了自身的心态和身体健康。

而道家思想中的“无为而治”,则提醒我们要保持内心的平静,保持与自然的和谐,才能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压力。

三、佛家思想的影响佛家思想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重要的宗教思想,主张摆脱世俗的束缚,以慈悲为本,追求内心的解脱和归一。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面临着各种生命的考验和选择,佛家思想则为我们提供了更宽广的精神空间。

例如,当我们遭遇挫折或失落时,很容易迷失在痛苦之中,这时候佛家思想中的“放下执念”等理念,则提醒我们保持宽容和慈悲之心,让自己更好地接受生命中的种种变化。

总之,中国的古代道德伦理理念对于现代社会而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不同的思想流派提供了多样的观念和启示,为人们提供了更深层次的精神支撑。

道家的思想和社会贡献

道家的思想和社会贡献

道家的思想和社会贡献道家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流派之一,它的主要哲学思想体系是道家思想,其主要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

道家思想不仅对中国古代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对现代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启示和贡献。

本文将从道家哲学思想、道家修身养性、道家艺术观、道家教育思想和生态文明构建等方面论述道家的思想和社会贡献。

一、道家哲学思想道家思想追求的是天人合一,实现自然和人类的和谐。

其核心思想是“道法自然”,认为宇宙存在着一种无穷无尽、无所不包的自然法则,这种法则是超越人类认识和思考的,无形无象。

道家哲学思想强调不要执着于物质世界,在内心世界中寻找真正的自我。

同时,还提出了“无为而治”的理念,认为在现代社会中,政治、经济等领域可能会失控,这时候应该充分利用自然循环,让事情自然而然地达到平衡。

二、道家修身养性道家思想主张人要抛弃欲望,追求心灵的自由。

通过修身养性,使自己的道德水平和精神素质更高。

道家修身养性的核心是养生。

它尤其注重饮食和保持身体卫生,强调享受自己感官的平衡,注重身体的健康和自然的生长。

此外,在生活中还要保持一种平静的情感状态,懂得平衡自己的身心健康和生活。

道家认为,只有通过修身养性,才能达到心灵的自由和心灵愉悦,成为一个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

三、道家艺术观道家艺术观强调艺术的自然与生命,追求艺术品的形式和感官上的美感。

道家认为,艺术是一种能体现美的形式,它不仅可以满足人类的审美情感,也可以迎合人类的自然需求,带来精神享受。

在艺术创作中,道家还有一个重要原则就是“无为而成”,并强调艺术家的自然创造力。

四、道家教育思想道家注意培养个体的人性和品性,使个体成为具备高度思考能力的精神领袖。

在道家教育思想中,强调的是教育的辅助作用,即通过开通人们思想的通道,掌握人性,培育人的创造性,促进人的成长与发展。

因此,道家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认知、自我发展和创造力。

五、生态文明构建随着人类对自然环境破坏的日益加剧,道家思想在构建生态文明方面也有着重要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家思想对后世的影响以及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摘要:道家思想源远流长,从老子的“天人合一”到“庄周梦蝶”的变化不断推到道家思想的成熟,也逐渐扩大了道家思想的影响。

在春秋战国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道家思想作为百家争鸣的一支重要学派,在时代的舞台上演绎自身的传奇,在后世社会的发展中影响深远。

在现在的社会中道家思想更能为我们提供学习和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辩证法、虚实相生、无为、寡欲
哲学
道家的哲学思想源远流长,老子充满智慧的辩证法思想和无为都为后世留下了毛贵的财富,其中“物极必反,月盈则亏”“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等著名的辩证词汇,不仅反映早期哲学思想所闪烁的光辉,更看到道家哲学的深邃。

道家倡导无为,但无为并不是简单的不做什么,而是不要过分的干预事物的发展,不要盲目的插手自己不该干的事情,违背了人的天性和自然规律最终会受到惩罚的。

其中“揠苗助长”的故事广为人知,这也反映了道家哲学的现实意义,在道家学派的另一位大师庄子那里,他更追求心灵与自然的和谐,追求灵魂的超脱,《庄子》中有很多的寓言故事,其中有一篇说庄子梦见自己变成蝴蝶翩翩起舞,睡醒之后却在思考是庄子变为蝴蝶还是蝴蝶变为庄子,其思想的深邃与旷达无人能及,《庄子》中有鲲、鹏那样的庞然大物,也有朝菌、蟪枯等微小之物。

但在庄子眼里,他们都是一个完整的世界,有自己的生存方式和自己追求的目标。

其中辩证法作为道家思想的精髓,在很多方面都有体现,庄子在自己的妻子去世后,竟然鼓盆而歌,这在常人看来是不合情理的举动,但在庄子看来这也许是一种解脱为什么他不能为这种解脱而高兴呢?老子作为辩证大师更是出类拔萃,其辩证法的思想令其他人难以望其项背。

道家主张寡欲,寡欲不是节制欲望,而是减少那些不必要的欲望,人的欲望越多就会一步步的踏入欲望的沼泽而难以自拔,消减欲望、知足者常乐更是为人处世的一种哲学,《庄子》中记载了楚王想请庄子担当宰相的故事,但是庄子却在名与利的诱惑下选择了自己要过的生活,那种闲适自由的田园生活,那种无所羁绊的生活为后世众多学者所向往。

水在道家思想中无处不在,老子说“上善若水,大智若愚”水对道家来说是不可
缺少的,水的阴柔、随和的天性,与道家提倡的那种“道”太相似了,总之世界上最好的品德就像水一样,太极图里的黑白两部分并不是相互激烈的对抗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太极图将水、阴阳、辩证法的关系说得恰如其分。

完美至极。

庄子关于水更是爱的无以复加○1,几乎所有的语言都有水的影子,鲲在水中生长,然后才变幻为鹏,《秋水》更是名篇,还有庄子的语言都离不开水,例如他与惠子关于“知不知鱼之乐”的辩论,“相濡以沫”“枯鱼之肆”等成语更是如此,谁对道家而言是至德至善之物,他们对水的喜爱令其他先秦诸子望洋兴叹。

军事:
道家主张无为在很多人看来就是避免、逃避战争,但是事实并不是那样的,老子就很支持反对非正义的战争,关于战争老子也有很多不同的看法,其中将辩证法运用到军事当中更是惊人之举。

《老子》中说“以正治邦,以奇用兵”,而《孙子兵法》更是讲求作战要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出奇制胜。

可见用奇兵来取得战争的胜利,是很多战略军事家共同认可的,而古今中外用奇兵克敌制胜的例子不胜枚举,以奇兵取得战争的胜利,用正道来治理国家○2可见道家思想是多么的灵活、深邃。

艺术:
道家的思想对后世的艺术影响深远,在绘画方面的贡献更加突出,道家所倡导的“虚实”为诗歌的美妙境界和中国绘画的内涵增添了积分哲学的韵味。

中国的古诗很讲究虚实,“虚实相生”更是诗人写诗的惯用手法,突出诗人所体现的意境。

有时写诗的好坏不是靠语言词藻的华丽堆砌,而是诗中所体现的意境,这样的例子很多,关于绘画更是如此,中国画更加讲究意境,中国画在很大部分上都有留白,这些留白极可能是江水,也可能是远山。

中国画不似西方画那样写实,画人物要生动形象。

而是更加讲究神韵。

关于虚实最为经典的例子就是“深山藏古寺”的由来,出题者以“深山藏古寺”为题,要求绘画者突出藏的意境,最初的想法都是如何将寺庙画的偏僻、破败,但是都不能很好的突出藏得意境,其中有一幅它在深山中画出寺庙飞檐的一角,但还是不能将“藏”的意境完全的表达出来,直到有副画中没有寺庙却有个担水的老和尚才将意境表现的淋漓尽致,有和尚担水那就肯定有寺庙,而且是个老和尚则说明寺庙的古老、破败,如果是新建的寺庙应该香火旺,有很多年轻的和尚
担水,用不着老和尚亲自担水。

这样一分析,“深山藏古寺”的意境就透过虚实而完美的表现出来,老和尚是实,古寺是虚,虚实相生将意境表现的完美至极。

欣赏中国话不懂虚实那就什么都看不懂了!
历史发展:
道家在春秋战国虽然算不上显学,但是在中国历史上却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秦朝灭亡后,西汉建立者在百废待兴、国家衰弱的情况下,汉高祖刘邦采取了道家的“无为”思想,减轻赋税、与民休息,待到汉文帝、汉景帝时更是沿用这种政策,这也造就了中国历史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以后每逢乱世、新的王朝建立之初,都会采用道家的“无为”的思想,与民休息、积蓄国力,像东汉之处的“光武中兴”、唐朝初期的“贞观之治”、清朝的“康乾盛世”都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了道家无为思想的巨大作用,但是道家思想而演化而成的宗教——道教,却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每当一个王朝末期,社会问题层出不穷、人民百姓生活苦不堪言、水深火热,忍受不了苛捐杂税的压迫,他们便起来反抗,而凝聚民心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宗教。

如汉末的黄巾起义,隋末的农民起义,清朝的“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没有道教的影响,却还是在沿用宗教凝聚人心的方式)“白莲教”等都与宗教息息相关,道教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在历史上与儒家、佛家共同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发展。

有人说:儒、释、道三家在中国历史上就好比是粮仓、百货商店、药店,国家的生存离不开粮仓,人民的生活离不开百货商店,但药店的存在让社会的发展更加协调、更加有序。

道家的许多人在王朝的交替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这也在一定的程度上推动了新王朝建立之初多采用道家“无为”的思想治理国家,这也为中国社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文化:
道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根深蒂固,自老庄创立道家无拘无束的学风以来,后世不断有人追求老庄的那种精神生活。

生活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对百姓而言是不幸的,对文人(尤其是推崇道家哲学的)来说那是幸福的,因为生在乱世当中,出入仕途的道路早已被名门望族所垄断,在仕途失意之后的文人更需要像庄子一样有闲适自在的生活,其中不乏名家,陶渊明的诗篇以及竹林七贤,有这些人的推
动,隐居成为当时高士、雅士的明智选择,他们不为名利所动,只愿兴起而动、兴至而归,完全一副“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豁达的精神状态,而后世对“隐居”更为看重,一般有学识的人在仕途不顺时都会选择隐居的生活,即使面对着家徒四壁的窘迫生活,他们还是自得其乐。

他们追求的是精神生活,而不是物质的名与利,他们在自然中完成人性的返璞归真,在自然中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在自然中净化自己的灵魂。

道家对中国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谁也不能否认中国人对庄子所描述的“鹏”的志向的向往,也不能否认庄子优美的文笔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对后世作家的影响,正如我们不能否认儒家学说对中国人行为规范形成的重要作用一样,我们也不能否认道家思想对中国人为人处世规则的重要影响。

对现世的积极意义:
时至今日,面对社会发展的突飞猛进,科技成果的日新月异,社会关系的错综复杂,现在的人面对更大、更多的生理心理上的压力,面临种种困境,道家学说的灵活性再一次为我们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道家主张“寡欲”、“适可而止”、“知足”对当今时代的人们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在现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面对扑面而来的种种名与利的的诱惑,有些人守不住内心的平静,被欲望所控制,永远不知道满足,一味的向他人、社会无止境攫取,最终走向穷途末路,欲望是动力也是洪水猛兽,如果我们可以支配自己的欲望,他便是动力,假使我们被欲望所支配,最终我们自己也会被洪水所吞没。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大潮中,想要掌好自己人生的航向就要学会修减欲望,减掉一些不该属于自己的欲望,知足就好。

还有在现代社会中有些特定的人群背负了很大很多的压力,在重压之下,他们会做出一些失去理智的行为,例如高考失意后选择轻生,失业之后变成精神病患者,凡此种种都表明他们的内心不够强大,不能很好的处理外界的压力,在重压之下随时就会崩溃。

道家认为生命是宝贵的,失去生命一切的将变得没有意义,换一种角度看待问题也许会有新的转机,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面对高考失意,可以选择的方式很多,不一定人生就非要通过高考来实现价值,还有很多种路可以选择,只是自己把自己关在狭小的空间之中看待问题很有局限性。

面对失业可以努力地在找工作,去好好地奋斗。

失业并不意味着奋斗梦想的结束。


种角度、换种方式,解决问题不一定就是一种办法。

事物的发展应该适应自然天性,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否则自然会惩罚人类盲目自大的愚蠢行为的,最终会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的,当今世界全球环境问题急剧恶化,温室效应导致两极冰雪消融、热带雨林的破坏导致温室效应的加剧,酸雨、沙尘暴、水土流失、大气污染等一系列难题成为人类面临的巨大挑战。

而道家主张与自然地和谐统一的思想无疑是最佳的选择方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做到可持续发展。

道家的哲学思想不仅指导如何治国安邦,更可以为人类的长远生存提供绝佳的方法指导。

道家思想的博大精深,道家思想永远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宝库,不管在以前还是以后道家思想都会在指导人们生活和处理环境问题上熠熠生辉。

参考文献:○1选自《与庄子一起赏鱼》
○2选自《我谈庄子》傅佩荣
社会工作1101班王晓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