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四大院线研究

合集下载

2018美国电影院线行业发展对我国启示分析报告

2018美国电影院线行业发展对我国启示分析报告

美国电影院线行业发展对我国启示分析报告目录第一节美国院线:历经整合形成“三足鼎立” (5)一、镍币影院时期(1893-1913):高度竞争的新兴产业 (5)二、电影宫殿时期(1913-1948):行业垂直垄断 (6)三、传统影院衰落时期(1948-1963):垂直垄断瓦解 (7)四、多厅影院时期(1963-1988):新秀并起,行业重新洗牌 (9)五、巨型多厅影院时期(1988至今):横向整合,多方跨界融合 (10)第二节美国院线启示录:渠道为王,并购促进龙头崛起 (12)一、渠道为王 (12)二、并购促成龙头崛起 (13)三、善于发挥区域优势 (14)四、盈利方面多重化降低票房依赖 (14)五、加强技术升级把握时代需求 (18)六、提升服务质量,增大用户黏性 (19)第三节电影行业:2020年票房有望翻倍 (20)一、电影行业经历黄金十年增速陡降 (20)二、票房:短期进口片刺激,长期观影人次推动 (21)1、海外进口大片推动票房拐点向上 (22)2、长期来看票房驱动在于观影人数的提升,票价提升带动也不可忽视 (25)三、2020年票房有望实现翻倍增长,复合增速18.8% (31)1、2020年观影人次达到24.3亿,增长77.4% (31)2、2020年票价有望达到37.4元,增长12.6% (34)第四节院线行业:行业迎来整合,集中度加速提升 (35)一、院线处于电影产业链下游,分享57%票房 (35)二、历经起步、竞争,即将迎来整合 (37)三、集中度提升、新媒体影响有限 (38)1、集中度提升,分账比例不变 (38)2、新媒体观影基数大,但对院线影响有限 (41)第五节院线行业领先企业分析 (44)一、中国电影 (44)二、万达院线 (44)图表目录图表1:镍币影院兴起与发展的原因 (5)图表2:早期好莱坞五大院线形成过程 (6)图表3:四五十年代院线行业的多重冲击 (7)图表4:汽车影院发展原因 (8)图表5:汽车影院数量 (8)图表6:巨型多厅影院发展的原因 (10)图表7:各时期院线龙头公司变迁脉络图 (11)图表8:Regal 院线龙头公司变迁脉络图 (13)图表9:万达2013-15 年电影放映与卖品毛利率对比 (14)图表10:AMC201315 年电影放映与卖品毛利率对比 (15)图表11:国内票房分账比例 (16)图表12:美国票房分账比例 (16)图表13:中美三大院线票房收入占比比较 (17)图表14:中美三大院线食品饮料收入占比比较 (18)图表15:历年票房及同比增速 (20)图表16:历年观影人次及同比增速 (21)图表17:历年1-2 月票房及同比增速 (22)图表18:电影票房核心驱动力 (25)图表19:城镇人均观影人1.8 次 (26)图表20:人均观影人次空间很大(2016 年) (26)图表21:国内观影用户不同级别城市年龄分布图 (27)图表22:2015 年各国人均票价对比 (27)图表23:中美购基于买力平价的GDP对比 (28)图表24:美国票价增速与GDP增速基本同步 (28)图表25:中国票价增速与GDP增速波动较大 (29)图表26:2015 年不同类型的银幕消费情况 (30)图表27:各种类型的银幕票价对比(元) (30)图表28:观影人次的预测公式 (31)图表29:2008-2016 年国内人均GDP和人均观影人次比对 (32)图表30:2015 年全国主要城市人均GDP和人均观影人次对比 (32)图表31:各线城市人均GDP(万元) (33)图表32:2012-2016 年各级城市人均观影次数 (33)图表33:2017 年1—2 月平均票价和2016 年同期对比图(单位:元) (34)图表34:院线处于电影产业链下游 (36)图表35:院线和影院票房分账比例下降至稳态 (36)图表36:院线行业经历“起步-竞争-整合-领军”的发展阶段 (37)图表37:中国院线和影院分账比例高于美国 (39)图表38:中美制片和院线市场集中度 (39)图表39:阿里影业近三年亏损状态(万,HKD) (40)图表40:院线上市资产扩大(亿元) (40)图表41:2013-2017 年视频付费用户规模变化 (41)图表42:2013-2017 年视频付费市场规模变化 (41)表格目录表格1:20世纪70年代末,新四大院线情况统计 (9)表格2:中美院线行业龙头集中度对比 (13)表格3:2017年1-2 月份票房总量及其占比 (22)表格4:2016年3月与2017年3月进口片对比 (23)表格5:2017年3月开始值得期待的经典IP 衍生进口大片 (24)表格6:与前续影片的票房和银幕数对比 (24)表格7:2016年后院线行业并购加速 (40)第一节美国院线:历经整合形成“三足鼎立”纵观美国院线发展史,美国院线经历了四个重要的阶段:高度竞争-垂直垄断-垄断瓦解-洗牌重整,而后形成了Regal、AMC和Cinemark三大寡头占据市场51%份额的局面。

美国院线结构以及影院经营模式介绍

美国院线结构以及影院经营模式介绍

美国院线结构以及影院经营模式介绍说起全球电影市场,人们不约而同地会想到美国。

美国影院市场从1948年开始就进入了多厅时代,可以说全球多厅影院模式的起源就是来至于北美。

虽然当下北美的影院数量经过前期的扩展之后进入整合期,甚至数量在不断减少,但其集几十年运营之经验,加之成功有效的机制体制,造就了一个个电影神话和一个个长盛不衰的院线和影院成功实践。

这其中有很多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

美国院线的模式和结构美国的院线结构,和中国的院线制有很大区别。

严格意义上,他们不叫“院线”,而是“影院连锁公司”,其下影院都是公司主投,没有加盟。

这些公司可以是个人所有、合伙人所有,也可以是大型集团公司甚至市公司是所有。

有些影院公司的经营权会代代相传,传给下一代家庭成员,多年生生不息。

较小规模的地方连锁影院分布在美国各个地区,被称为“地方性影院公司”,根据他们自己的研究和观众喜好在其所在的具体地理位置发展。

美国影院公司根据市场走势自行决影院定位、提供何种食品、放映的电影类型等等。

所以,美国的影院都非常注重品牌建设,追求统一品牌。

这些影院经营者通常承担着所有的运营风险,同时也必须投入启动和运营影院所需的资金。

自由设计影院品牌,创建企业文化,制定规章制度,投入全部的时间和精力让影院实现盈利,所以从这方面来说,美国的影院商业化程度是比较高的。

影片采购为获取影片,美国的影院公司都设有“影片采购”部门,专门和制片方对接。

他们职责在于决定在哪里播放哪部影片,每周末监督电影放映总收入,根据与片方的商谈结果决定加入或去除哪些影片。

影片的采购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工作人员需要不断比较各类影片的历史数据,利用数据分析手段预估票房收入。

一般大型的电影公司会要求“预售”,需要在影片上映前几周预定;而对于小一点的电影公司,在影片上映的前几天预定就可以了。

其中,偶尔会有一些制片方要求影院方提供具体的排映计划或者控制3D、2D场次比例。

美国影院公司的影片采购部门会有专人对接旗下各个影院,收集影院的各项经营数据和顾客信息,从而判断何种影片产品更适合当地影院。

《2024年中美电影放映企业比较分析》范文

《2024年中美电影放映企业比较分析》范文

《中美电影放映企业比较分析》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化和科技的进步,电影行业持续发展并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中美两国作为全球电影市场的两大巨头,其电影放映企业具有显著的影响力。

本文将对中美电影放映企业进行比较分析,从企业规模、运营模式、市场策略、技术创新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企业和研究提供参考。

二、中美电影放映企业概况1. 中国的电影放映企业中国的电影放映企业主要以院线、电影院及在线流媒体平台为主。

其中,院线企业如万达院线、金逸影视等在行业中具有重要地位。

此外,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各大在线流媒体平台如爱奇艺、腾讯视频等也纷纷涉足电影放映领域。

2. 美国的电影放映企业美国的电影放映企业以大型院线公司为主,如AMC、Regal Cinemas等。

此外,各大在线流媒体平台如Netflix、Hulu等也在电影放映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三、企业规模与运营模式比较1. 企业规模中国和美国的电影放映企业在规模上均呈现出大型化的趋势。

然而,由于美国电影市场相对成熟,其院线企业在数量上可能较中国略少,但每家企业的规模较大。

此外,美国在线流媒体平台的用户基数和付费会员数量也较为庞大。

2. 运营模式中国电影放映企业的运营模式以院线为主,同时注重在线流媒体平台的开发。

院线企业通过与片方合作,将影片在自有影院进行放映,同时通过线上平台提供点播服务。

美国则以院线与在线流媒体平台并存的模式为主,其中在线流媒体平台在市场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四、市场策略与技术创新比较1. 市场策略中国电影放映企业在市场策略上注重品牌建设和宣传推广。

通过大规模的广告投放和营销活动,提高企业知名度和影片的票房。

美国企业在市场策略上更注重个性化和差异化,针对不同用户群体推出不同类型和风格的影片。

2. 技术创新在技术创新方面,中美电影放映企业均积极投入研发,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中国企业在数字化、智能化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如数字化影院、智能排片系统等。

美国企业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技术应用方面具有领先优势,为观众带来更加沉浸式的观影体验。

美国影视产业的经营模式分析

美国影视产业的经营模式分析

美国影视产业的经营模式分析一、产业背景介绍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美国电影业也已经成为了全球影视娱乐的领导者之一,其产值早已超过数百亿美元,且在全球范围内享有极高的声誉和影响力。

作为美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影视产业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精湛的技艺和深远的影响力而受到了全球观众的喜爱。

二、影视产业的经营模式影视产业是一个令人赞叹的行业,其经营模式实则并不复杂。

首先,美国电影和电视节目的制片公司是影视产业的核心部分。

这些公司负责筹集资金,为其创意和娱乐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并提供各种服务,包括制片、发布和推广,以产生收益。

其次,美国影视产业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它的分销和发行模式,这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广泛的影响力,进而推动其收益增长。

1.资金筹集影视项目通常需要大量的资金。

这些资金可能来自很多不同的来源,其中包括影视制片公司本身、影视基金、金融机构以及投资者。

很多制片公司会在推出影视项目之前,先发布一份招股书,来募集资金并融资,以用于项目的开发和制作。

这些招股书可以在各个领域中宣传其业务,并通过全国证券交易所的上市方式来获得资金稳定。

2.创意和项目的开发影视项目的开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它涉及从概念阶段到预制、制片和完成的全部流程。

制片公司会通过各种渠道来获取灵感和创意,包括来自编剧、制片人和导演的想法,以及影迷参与活动的观点和建议。

这些想法和创意被进一步精化并转化为具体项目,从而开展后续的投资和制作过程。

3.制片和制作影视制片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各种细节、技巧和专业知识。

制片公司通过各种合作伙伴来实现自己的目标,包括艺术家、演员、导演、摄影师和制片人。

这些合作伙伴也可以帮助制片公司来控制成本,对于保证电影/电视项目的质量也很重要。

在制片和制作的过程中,也会涉及到一系列与技术相关的最新进展,例如高清晰度、特效制作等等。

这些技术进展可以使影视项目更加真实和引人注目。

4.分销和发行影视分销和发行也是一项非常复杂的过程,其中涉及到多个角色和环节。

世界五大传媒集团及其对中国市场的开拓

世界五大传媒集团及其对中国市场的开拓

世界五大传媒集团及其对中国市场的开拓世界五大传媒集团是指美国的华纳兄弟传媒集团(WarnerMedia)、迪士尼公司(The Walt Disney Company)、康卡斯特公司(Comcast)、维亚康姆公司(ViacomCBS)和新闻集团(News Corporation)。

这些传媒集团拥有全球最大的娱乐产业,并在世界各地运营着电影制作、电视广播、音乐录音、出版和数字媒体等业务。

这些传媒集团对中国市场的开拓一直是它们战略规划的重要一环。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人口市场和潜在的巨大消费市场,吸引了世界各大传媒集团的注意。

下面我们以这五大传媒集团为例,介绍它们在中国市场的开拓情况。

首先是华纳兄弟传媒集团。

华纳兄弟在中国市场的发展较早,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就开始在中国引进外国电影,与中国合作制作电影。

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蓬勃发展,华纳兄弟加大了在中国市场的投资。

如今,华纳兄弟已经成立了华纳兄弟娱乐中国(Warner Bros. Entertainment China)公司,并在中国开设了数家影院。

其次是迪士尼公司。

迪士尼是全球最大的家庭娱乐公司,旗下拥有众多知名的品牌和角色。

迪士尼对中国市场的开拓始于1980年代,当时它首次引进了迪士尼动画电影,并买下了中国的迪士尼乐园。

随着年轻一代的迪士尼迷不断增多,迪士尼进一步扩大了在中国市场的业务。

迪士尼目前在中国开设了多家主题乐园,并与中国的合作伙伴合作制作电影。

第三个传媒集团是康卡斯特公司。

康卡斯特是美国最大的有线电视提供商之一,拥有NBC通用电视网络等。

康卡斯特进入中国市场的时间较晚,直到2017年才在中国成立了康卡斯特国际娱乐(Comcast International Media Group)公司,以进一步扩大在中国的影视业务。

维亚康姆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媒体公司之一,拥有诸多著名电视台和电影制片厂。

维亚康姆的中国市场战略主要包括引进其在中国市场运行的电视频道,并通过合作制作中国本土电视节目。

中美电影院线比较

中美电影院线比较

中美电影院线比较一院线制的概念1.由一个发行主体以资本和供片为纽带,与若干影院组合,实行统一品牌、统一排片、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的发行放映机制。

它是发行公司拥有影院的资产或与影院存在资产连接,二者有着共同的商业利益和目标的一种模式。

2.院线制度是电影市场竞争中的自然产物,是电影产业发展的必然,也是电影发行放映与市场相结合的必然。

例如美国的美国多功能院线、联美院线、索尼院线;香港的嘉禾院线、丽声院线;中国大陆的东方院线、中华院线等。

二院线制对电影产业发展的作用1.院线制的建立推动了电影现代市场组织形式的形成。

现代市场组织形式实际上是以院线为核心,以影片制作为发端,以影院的放映为终端,以发行串联起的电影产业的纵向市场组织形式,这种组织形式主要是以资产联接和签约形式为主的新型资本关系,并存在于电影市场行为的每一个环节。

2. 任何一个大型的电影企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要完成企业核心价值链的建构。

院线制的形成促使电影产业的核心价值链浮出水面并逐渐深入影响到整个电影产业,所谓电影企业的核心价值链是指以电影企业自由版权的影片为盈利基础和核心价值,主要分为银幕价值层面、其它媒介价值层面和娱乐时尚价值层面三个层次,这三个价值层面之间是一个递进关系。

3. 院线制打破了电影产业的传统营销方式,制片公司可以自由选择发行公司或者院线公司进行多种形式的交易。

院线制打破发行体制以后,营销方式也变得多元化。

电影的营销充分与电视、平面媒体以及互联网密切结合,为影片前期市场的开拓和上映氛围的营造创造了良好的销售环境,置人性广告大行其道,为电影的营销创造了另一个价值实现的平台和机会。

总之,不论是现代市场组织形式的建立,还是核心价值产业链的形成,还是现代化的营销制度,都是建立在院线制的基础上的。

三中国院线制的概况(一)国内院线制的产生和意义1.院线制的产生中国院线制的起步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当时政府命令促使国内电影发行业逐步走向由垄断到打破垄断、由发行单渠道到多渠道的道路,为院线制的出台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解析美国电影产业

解析美国电影产业
解析美国电影产业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本内容
基本内容
美国电影产业是全球最为发达和重要的电影产业之一,其背景和现状为我们 提供了探究其发展历程、制作工艺、市场现状和优势机遇的宝贵机会。
关键词:好莱坞、电影制片厂、 票房、明星
关键词:好莱坞、电影制片厂、票房、明星
好莱坞位于美国加州洛杉矶,是全球最为著名的电影制片中心之一。它拥有 着世界级的电影制片厂、导演、演员和制作团队,吸引了全球各地的人才和资源。 好莱坞的电影制作工艺和流程也以其精细和专业而著名,包括剧本创作、选角、 拍摄、后期制作和宣传发行等多个环节。
关键词:好莱坞、电影制片厂、票房、明星
总的来说,美国电影产业以其成熟的制作工艺、专业的团队和广阔的市场而 著名于世。通过不断地创新和改革,美国电影产业在未来的发展中仍将保持着其 独特的优势和潜力。
谢谢观看
关键词:好莱坞、电影制片厂、票房、明星
进入21世纪,美国电影产业继续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随着数字技术和互 联网的不断发展,电影制片厂开始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和合作方式。例如,他们通 过与互联网公司合作,推出流媒体服务和在线点播服务,以满足观众对于便捷和 个性化的观影需求。美国电影产业也面临着来自其他国家的竞争压力,如何在保 持本土市场的同时拓展国际市场,成为了美国电影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好莱坞、电影制片厂、票房、明星
然而,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美国电影产业在20世纪末期也 面临着许多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许多电影制片厂开始进行兼并和重组,以 提高制作效率和降低成本。同时,他们也开始更加注重市场营销和观众体验,例 如通过建立品牌、推出衍生产品和加强与影迷的互动等方式,来吸引更多的观众。
关键词:好莱坞、电影制片厂、票房、明星

美国电影行业市场分析及未来趋势研究

美国电影行业市场分析及未来趋势研究

美国电影行业市场分析及未来趋势研究
一、市场分析
1、行业概况
美国电影行业的生产活动主要发生在国外,市场表现出两个特点,一
是美国电影上映量居世界前三;二是投资回报率超低,低至0.5-1.5%。

据了解,在2024年,美国电影市场的总收入达到11.4亿美元,占全球市
场的10.2%,但出现了近十年来的最低点。

2、受众特征
根据美国电影行业2024-2024年的市场分析,有观影的受众年龄主要
分布在18-34岁,占总受众的47%;35-54岁占35%,55岁以上占18%。

受众素质方面,有观影的受众主要以高学历人群为主,本科以上学历占50%,博士以上学历占18%;就业方面,有观影的受众主要以就业人群
为主,就业人群占67%,学生占21%,其他占12%。

3、电影院网络
美国电影行业正在经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电影院的网络越
来越发达,目前,全美国的电影院超过4.2万家,包括大型影院和小型影院;二是观影方式的多样化。

以IMAX为代表的大型影院越来越受欢迎,
3D电影成为了购票的必看;视频点播网络也在不断发展,使得观众更加
方便。

二、未来趋势
1、传媒融合
由于传媒融合,越来越多的网络和实体形式成为观众经常使用的影响媒介。

美国五大电视网讲解

美国五大电视网讲解

“超级碗”(Super Bowl)是美国职业 橄榄球联盟的决赛,于每年二月的某个 星期天举行。“超级碗”是比赛双方所 争夺奖杯的名字,亦是比赛的名字。超 级碗赛事在美国有极高的电视收视率。 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和福克斯电视网已同 意共同出资80亿美元,将NFL比赛的转播 权再延长6个赛季。在此期间,这两个公 司将各转播两次超级碗比赛,这通常也 是一年中收视率最高的电视节目之一。 而ABC则从这两家公司手中获得了剩余的 两次转播权。这也保证了ABC必将分得 “超级碗”高收视率的一杯羹。
由于CBS电视台台标像眼睛,因此CBS电 视台也被称作"眼睛台",另一方面因为 CBS和ABC收视人群均偏向高年龄,所以 被叫做"老年台"。
"晚间新闻"和新闻报道节目"60分钟"(每周一 次)都是美国著名电视节目。后者曾连年列为 三大电视网收看率最高的10个节目之一,并 且是其中唯一的新闻报道节目。
CNBC财经电视台 CNBC的观众大多是属于具有影响力的企业界高层和商务精英阶层, 其口号是:让您生财有道的财经新闻频道。
王健林,男,1954年10月24日出生于四川省绵阳市,1989年起担 任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2015年8月19日,胡润全球华人富豪榜中,大陆首富王健林超过李 嘉诚成为全球华人首富,财富达2600亿元。
American Broadcasting Company ABC电视台全称为“美国广播公司”
美国广播公美国广播公司新闻栏目司(American Broadcasting Company, Inc 简称ABC)公司总部设在纽约,是美国三大商业广播电 视公司之一,所有者是迪士尼公司,其经费来自广告广播。
潘石屹这样评价妻子:正因为有了这么一位贤 惠与优秀的好太太,家务分工经常引起争端的 问题,在我的家里几乎不存在并且自己能取得 一些成就,应该说还是妻子成就了自己。 求变,是张欣不断前行的动力之一。从香港、 伦敦到纽约、北京;从工厂女工、剑桥学生到 华尔街精英、SOHO中国CEO,她用这样的生 命轨迹与跨度,证明生活中充满无限可能。

好莱坞八大影业公司

好莱坞八大影业公司

好莱坞八大(七大)影业公司好莱坞最早的八大影业是指米高梅(MGM)、派拉蒙(Paramount)、福克斯(20th Century Fox)、华纳(Warner Bros.)、联美(United Artists)、环球(Universal)、哥伦比亚(Columbia)和雷电华(RKO)八家,这八家电影公司创立组成的美国电影协会(MPAA)为所有在美国上映的影片分级,并为美国电影的利益进行游说。

当时的八大影业全是垄断企业,特别是前5家公司,不但垄断了电影制作、发行各个环节还拥有自己的院线,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迫于美国反垄断法而出售了自己的院线(但目前大电影公司又开始介入影院经营,如索尼已拥有美国最大院线20%的股份)。

由于失去院线加上电视普及的冲击,八大公司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并导致雷电华在50年代破产,但因为迪斯尼(Walt Disney)的崛起,填补了雷电华留下的空位。

之后好莱坞开始进入萧条期,20世纪70年代,原来的第一大公司米高梅逐渐衰落,而被联美收购,但联美的好日子尚未开始,就因为投资了影史上最最亏本的“巨片”《天堂之门》而破产,反而要米高梅来收拾残局,组成了米高梅/联美(MGM/UA),八大影业变为七大。

与此同时,一些小公司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建立并崭露头角,象三星(TriStar)、新线(New Line)、卡洛可(Carolco)、奥利安(Orion)等,但它们始终没有达到七大的规模,三星和新线直到被大公司收购才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初,好莱坞开始复苏——大购并开始了。

先是依旧衰弱的米高梅被CNN的母公司特纳广播收购,特纳已经有了新线和城堡岩(Castle Rock——《申肖克的救赎》、《绿色奇迹》等名片的制作公司)两家电影厂,并很快发现米高梅的烂摊子很难消化,于是特纳在留下米高梅唯一值钱的东西——世上最大的影片库来充实自己的电视节目后(这就是为什么许多米高梅/联美的老片的DVD是由华纳发行的原因),就把米高梅转手给了一家意大利金融财团,唯一让米高梅感到一丝希望的是特纳没有夺走007的版权。

美国电影产业的发展

美国电影产业的发展

美国电影产业的发展电影作为一种流行文化形式,一直以来为人们所喜爱。

自19世纪初以来,电影业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发展,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们加入其中。

而美国作为电影产业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其电影业的兴起与发展同样经历了漫长的历程。

一、电影产业的兴起19世纪末,电影业的鼻祖——爱迪生发明了第一台可播放电影的投影机。

此后,电影行业开始崛起。

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电影成为一种全球性的娱乐形式,早在20世纪初,美国电影业便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也成为了美国文化的一大象征。

美国电影业的兴起和发展与美国社会和文化变化、技术进步、商业化、政策支持等因素密切相关。

最初的电影制作是电影公司负责,它们购买或拥有电影的版权并在各地展映。

在1920年代,从好莱坞到纽约、芝加哥等地的影片发行商通过建立大量影院网络,加强网络覆盖,进一步加强了影院对电影的掌控和市场化。

二、好莱坞的崛起好莱坞一词来源于洛杉矶市中心西北方11英里的好莱坞高地地区,因为尽管当时的电影制片都是在纽约和新泽西的菲尔姆斯工作室制作的,一些电影公司在1910年代开始在这个地区购置土地和建造制片厂房,使得好莱坞地区获得了一个在白银屏幕上众所周知的声誉。

从20世纪20年代起,好莱坞成为美国电影产业的主导中心,一大批电影公司涌入该地区,电影制作逐渐成为重要的产业。

而好莱坞的崛起不仅让美国电影业一跃成为全球电影制作的领头羊,同时也成为“电影梦工厂”的代表。

三、技术的支持美国电影发展所依赖的技术创新是一个漫长且连续的过程。

从早期的黑白无声电影到现代数字电影,每一次技术的进步都推动着美国电影产业的发展。

1930年代是音响电影的时代,这标志着电影的视听效果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彩色电影技术,更是推动了电影产业的新型态——大片的产生。

1980年代数字电影技术的诞生彻底提升了电影制作的质量,而且实现了电影制作的数字化。

这些技术上的创新也正确地指明了美国电影业的未来方向。

电影院线简介演示

电影院线简介演示

跨国竞争与合作
跨国院线品牌进入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跨国电影院线品牌进入 中国市场,如美国AMC院线、英国百丽宫 院线等,这些院线凭借先进的经营理念、管 理模式和优质的服务在国内市场中赢得一定 市场份额。
合作与联盟
在跨国竞争的同时,国内电影院线企业也开 始寻求合作与联盟,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 补、协同发展等手段提升竞争力,加速行业 发展。
电影院线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数字化与智能化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影院线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成为未来发展趋势。智能化的售票、检 票、排片等方式能够提高运营效率,提升用户体验;数字化技术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 则能够丰富观影体验,吸引更多观众。
多元化与个性化
面对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电影院线也在寻求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发展路径。例如,开设特 色影厅、提供午夜场电影等特色服务,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提升市场竞争力。
06
电影院线案例分析
XX电影院线成功案例分析
影院规模
XX电影院线拥有10家以上大型影院,分布在主要城市的核心商 圈和社区。
票房收入该院线年票房收入稳定在 Nhomakorabea0亿元以上,且市场份额逐年提升。
特色服务
提供3D、IMAX等高端观影服务,以及会员优惠、积分兑换等增 值服务。
XX电影院线转型发展案例分析
转型背景
电影院线简介演示
汇报人: 2023-11-19
• 电影院线概述 • 电影院线运营模式 • 电影院线的收益来源 • 电影院线的市场竞争 • 电影院线的未来发展 • 电影院线案例分析
01
电影院线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电影院线是指按照一定的院线管理规则,由多个电影院组成的统一联合经营体 ,通过统一排片、统一经营管理、统一品牌形象等方式提供电影放映及相关服 务。

美国电影研究所简介

美国电影研究所简介

美国电影研究所简介(The American Film Institute)创建于1965年,当年约翰逊总统在签署国会《关于建立国家人文科学基金议案》时特别提到:"我们在要立一所电影研究所,汇聚电影业的著名艺术家、杰出教育家和有志从事20世纪电影艺术创作的青年男女。

"该所拥有一所校园和一个剧场,即位于洛杉矶的"高级电影电视研究中心"和位于华盛顿肯尼迪艺术中心的"国家电影剧场"。

美国电影研究所网页创建于1995年,并于1997年率先将整部的好莱坞经典名搬上WEB网。

它有3个最具特点的栏目:展播厅、教育、电影奖。

展播厅正在举办"百年百星"和"百年百片"的选举活动,为此特辟男、女25位传奇式明星的专集,包括卓别林、盖博、白兰度、方达、派克、嘉宝、褒曼、赫本、梦露、费雯莉等;百片候选行列则是人们非常熟悉的:《公民凯恩》、《卡萨布兰卡》、《教父》、《飘》、《阿拉伯的劳伦斯》、《绿野仙踪》、《辛德勒的名单》、《雨中曲》、《星球大战》、《阿甘正传》、《勇敢的心》等。

画廊也是网友们绝对不可错过的去处,特别是其中邓波儿那23幅天真可爱的镜头。

美国电影研究所的办所宗旨是教育与研究并重。

高级电影电视研究中心开设摄影、导演、剪辑、制片、策划、剧本和数字媒体技术7门研究生课程;它的专业培训也通过电影、电视、数字媒体等多种艺术形式对社会开放;它的校友包括众多电影业精英,如《恋爱中的莎士比亚》导演马歇尔·赫斯科威茨、《闻香识女人》的导演米特·布莱克等。

教育栏目中还有2个论坛,即“计算机沙龙”和“导演论导演”沙龙,及“女导演工作室”等5个工作室。

电影奖栏目中最有影响的是"终身成就奖",曾经授予过达斯汀·霍夫曼和伊斯特·伍德等。

The only national arts organization devoted to film, television and video, The American Film Institute serves as a point of national focus and coordination for the many individuals and institutions concerned with the moving image as art. Institute programs emanate from the AFI campus in Los Angeles and the AFI Theater in the John F. Kennedy Center in Washington, DC.。

美国影视分级制度及主要电视台简介

美国影视分级制度及主要电视台简介

美国影视分级制度及主要电视台简介美国电影分级制度电视节目分级制度美国的MPAA,它的全称为"The Motion Picture Association of America"即“美国电影协会”,总部设在加利福利(Encino,California)。

这个组织成立于1922年,最初是作为电影工业的一个交易组织而出现的。

如今它涉足的领域不仅有在影院上映的电影,还有电视、家庭摄影(home v ideo)以及未来有可能会出现的其他传送系统领域。

MPAA在洛杉玑和华盛顿为它的成员服务。

它的委员会的主要成员由也是MPAA的会员的美国最大的七家电影和电视传媒巨头的主席和总裁共同担任。

他们是:·迪斯尼公司(Walt Disney Company)·索尼声像(Sony Pictures Entertainment, Inc.)·Metro-Goldwyn-Mayer Inc.·派拉蒙公司(Paramount Pictures Corporation)·21世纪福克斯公司(Twentieth Century Fox Film Corp.)·环球影像(Universal Studios, Inc)·华纳兄弟(Warner Bros.)MPAA制定的影视作品的分级制度如下:·G级:(GENERAL AUDIENCES All ages admitted.)大众级,所有年龄均可观看大众级,适合所有年龄段的人观看——该级别的电影内容可以被父母接受,影片没有裸体、性爱场面,吸毒和暴力场面非常少。

对话也是日常生活中可以经常接触到的;·PG级:( PARENTAL GUIDANCE SUGGESTED Some material may not be suitable for children.)普通级,建议在父母的陪伴下观看,有些镜头可能让而用产生不适感.辅导级,一些内容可能不适合儿童观看——该级别的电影基本没有性爱、吸毒和裸体场面,即使有时间也很短,此外,恐怖和暴力场面不会超出适度的范围;·PG-13级:(PARENTS STRONGLY CAUTIONED Some material may be inappropriate for children under 13. )普通级,但不适于13岁以下儿童.特别辅导级,13岁以下儿童尤其要有父母陪同观看,一些内容对儿童很不适宜——该级别的电影没有粗野的持续暴力镜头,一般没有裸体镜头,有时回游吸毒镜头和脏话;·R级:(RESTRICTED Under 17 requires accompanying parent oradult guardian.)限制级,17岁以下必须由父母或者监护陪伴才能观看.限制级,17岁以下观众要求有父母或承认陪同观看——该级别的影片包含成人内容,里面有较多的性爱、暴力、吸毒等场面和脏话;)·NC-17级:(NO ONE 17 AND UNDER ADMITTED17岁或者以下不可观看 17岁以下观众禁止观看——该级别的影片被定为成人影片,未成年人坚决被禁止观看。

美国电影专业的十大名校汇总介绍

美国电影专业的十大名校汇总介绍

1. 南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该校的影视专业口碑是全美国最好的,学校资金充足,教学条件一流,知名好莱坞教授讲课。

《星球大战》的导演George Lucas、《美丽心灵》的Ron Howard和《阿凡达》的Jon Landau都曾在该校任教。

学校研究生的制片Producing专业竞争激烈。

每年全世界只收25个人培养,申请条件除了GRE以外都要求十分苛刻。

一年学费:$42000。

2. 加州艺术学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he Arts )该校是迪斯尼动画师的发源地,是由迪斯尼投资成立的,因此许多迪斯尼动画师都是由此校毕业。

这里是美国实验动画和独立动画产业中心,动画专业的天堂。

著名校友包括导演Tim Burton(《爱丽丝梦游仙境》)、Andrew Stanton(《海洋总动员》)。

一年学费:$37,684。

3. 美国电影学院(American Film Institute )一所非营利性质的学院,学校由国家艺术基金组织建立。

学校最早建立于一九六七年。

学校提供传媒科学与工程、艺术硕士课程(包括编辑、制片等)等课程。

地理位置优越,是学习和生活的好地方。

学校的师资力量雄厚,教师都是来自相关行业的精英人物,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专业知识。

学校为学生提供奖学金和财政援助,帮助学生减轻在就学期间的经济压力,符合条件的学生可以申请奖学金和财政援助,学校招收来自世界各地不同种族和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来推动全世界电影事业的发展。

一年学费:$71,506。

4. 艺术中心设计学院(Art Center College of Design )简称ACCD,1930 年成立,位于加州洛杉矶地区的帕萨迪纳,是美国著名的私立设计学校之一,致力于培养以视觉艺术为职业的工作者以及艺术家。

学校和世界很多大型的企业如耐克、环球电影公司、现代、索尼、诺基亚以及奥迪等有着密切的合作,这些企业也是学生学习期间研究和项目制作的主要赞助者,学生有非常便利的条件在上学期间就可以接触这些未来可能的雇主和客户。

十点了解美国的艺术院线

十点了解美国的艺术院线

十点了解美国的艺术院线导语:艺术电影既是一个电影的文化概念,又代表着一套独特的专业运作方式。

每个国家或区域都有一部分艺术家通过电影的形式完成艺术探索和自我表达,但这不代表他们不需要考虑“生存问题”。

本期“凡影周刊”策划的【一文】,将通过一些浓缩之后的信息介绍美国艺术影院的市场状况;【一图】则整理了在国际市场中,艺术电影“野火烧不尽”的发展状态;【一影】谈到了利用互联网技术宣传发行艺术电影的可能性。

原文作者:大卫·波德维尔策划:浅蓝大肥猫编译:浅蓝大肥猫正文:从十个维度来观察美国艺术影院一、数量艺术影院于二战后大量涌现,这源于当时外语电影在美国的迅猛发展,来自世界各地拥有多元文化形态的艺术电影,促进了美国本土艺术影院的建设。

艺术影院在初始阶段的发展,是因为受制于当时美国电影本身创作的乏力,一部分影院开始选择放映小发行商的进口影片,有时也会参杂放映具有艺术质量的本土电影,最终逐渐形成了有强烈偏好的固定观影人群,这部分人群同时又促成了更多的影院选择放映艺术电影。

目前,美国拥有57家不折不扣的艺术影院,以及226家经常放映外语片的影院,人口20万以上的城市至少有一家艺术影院,全美大概有1000块银幕作为主力在放映艺术电影。

二、分布放映艺术电影的大部分影院都地处都市中心,靠近中产阶级的核心活动区域,也有一些影院在郊区,为数不多的一批影院分布于小镇中,这些影院多数只有一两块银幕。

三、运营形态艺术影院的产权归属分别是个人所有的营利性影院,或者集体所有的非营利性影院。

一些文化艺术机构(比如美术馆、博物馆、大学)也设有艺术影院,还有的艺术影院干脆直接归属当地政府的文化中心所有。

多数影院是独立经营,但也有一部分影院形成了连锁经营模式,成为了艺术院线,譬如Landmark和Sundance。

四、建筑形式一种是类似剧院,建筑经典、历经沧桑、屡次翻修,是当地历史遗址和艺术表演中心。

一种类似酒吧,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电影院,双screener低垂,装扮一新,并可提供点心和贴标咖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美四大院线研究
美国院线营收构成
近年来,由于北美地区影院和银屏数量趋于饱和,Netflix、Hulu和
VoD(视频点播技术)等影片观看方式的兴起,影院窗口期的压缩,从而导致票房收入增长放缓,甚至出现下降之势,票房分成这部分收入也受到冲击。

院线营收主要来自三部分:票房分成、特许经营收入和影院广告,这三部分基本上占到一家影院运营商营收的95%左右。

其中,票房收入是最大的营收来源,但该部分的毛利却最低。

对于那些大型的院线来说,特许经营业务的毛利在80-85%左右,而放映业务的毛利只有45%-50%左右。

其他营收来源,比如说影院广告的毛利率很高,但在营收中占比较低。

近几年,随着北美票房增长放缓,票房分成收入的缩减,美国院线不得不增加其他业务的比例。

美国四大院线
Regal、AMC、Cinemark USA和Carmike是按营收计算的美国最大的四所院线。

1. 帝王娱乐Regal:美国院线龙头
∙1989年,Regal Entertainment(帝王娱乐)成立于田纳西州的诺克斯维尔(knoxville),在接下来的十几年时间里通过吞并小型院线而实现快速扩张。

现在的君豪娱乐已是美国第一大院线运营商。

2013年公司在42个州、关岛、塞班岛、美属萨摩亚群岛以及哥伦比亚地区拥有580家影院、7394块屏幕。

排名第二的AMC拥有4959块屏幕,而排名第三的Cinemark屏幕数量约为AMC的一半左右。

∙2013财年,君豪娱乐观影人数2.29亿人次,总营收30.38亿美元,运营利润3.4亿美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8亿美元。

近几年,票房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例逐年降低,2013年,该比例由两年前的
68.9%降至67.8%。

2013年,Regal放映收入21亿美元,毛利率为
47.7%,特许经营收入8.17亿美元,毛利率高达86.3%。

2. 美国多厅院线AMC
对于AMC,国内的读者并不陌生,2012年,大连万达以29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这家美国第二大院线运营商。

截至2013年12月30日,AMC在全美拥有344家影院、4959块屏幕。

2013年,AMC的观影人次约为2亿人次,营收同比增长3.6%至27.49亿美元,其中票房分成收入同比增长3.2%,而食品和饮料收入同比增长5.8%,平均票价增长了3.0%。

3. 喜满客影城(CNK)
Cinemark旗下品牌包括Cinemark旗舰店、Tinseltown USA、Century 和专营独立电影的CinéArts。

截至2013年12月31日,Cinemark共在
美国和拉丁美洲运营482家影院、5563块屏幕,其中在美国的40个州拥有334家影院和4457块屏幕。

Cinemark年观影人次2.77亿,在拉美12个国家拥有148家影院、1106块屏幕,是在拉美地区分布最广的院线。

2013年,Cinemark营收26.83亿美元,其中票房分成比例由2010年的65.62%降至63.59%,而特许经营收入比例则由30%增长至
31.45%。

2013年,Cinemark净利润为1.51亿美元,同比减少
13.24%。

美国票房疲软的当下,Cinemark也在积极扩展海外进行业务
推广,在巴西和阿根廷,Cinemark都已是当地最大的院线。

4. 卡麦克影院(CKEC)
Carmike Cinemas院线是北美第四大院线,截至2013年12月31日,在美国37个州拥有252家影院、2660块屏幕。

与其他大院线专攻大城市不同的是,Carmike院线的大部分影院都分布在人口在20万人口以下的农村或者郊区,而且大部分老影院都是6-8个厅。

2000年身负重责的Carmike申请了Chapter 11破产保护,随后,Carmike关掉了许多影院,对一些影院进行了翻修,在有市场潜力的地方重新选址。

经过此次变动,Carmike院线的影院数量由448家减少至300家,并在2002年摆脱了破产。

2013年,Carmike总营收增长18.9%至6.35亿美元,其中票房收入同比增长17.4%,特许经营和其它收入同比增长21.6%。

我们把这四家院线放在一起建了个投资组合,该组合过去一年模拟回报为
17.09%,而随着2015年美国票房有望创新高,这几只股票的表现也值得期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