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冷战的开始历史选修共17页

合集下载

人教版选修3历史教案 4-2 冷战的开始

人教版选修3历史教案 4-2 冷战的开始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2014年高中历史 4-2 冷战的开始同步精品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课程标准:美苏的冷战。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目标:1、识记:美国对苏联的遏制战略;丘吉尔铁幕演说;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经济互助委员会;华沙条约组织;对德国的分区占领;柏林危机的概况;德国的分裂。

2、理解:情报局、经互会、华约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抗衡西方资本主义阵营的措施;柏林危机是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尖锐对抗的产物。

3、运用:通过“冷战”的讲述,使学生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全面分析国际关系问题,进而提高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国际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综合比较:美国对苏联采取除战争以外的冷战政策,而苏联也采取相应的对抗措施,从事形成两大对立的北约与华约组织,引导学生分析比较一战前出现的同盟国与协约国两大集团的异同。

2、问题探究:通过对冷战的讲述,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影响,从中汲取必要的历史经验教训。

3、论从史出:通过相关材料的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冷战政策的表现和实质,从而认识到美苏两种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抗与较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对立使美苏战时同盟不复存在,代之以对抗和争夺。

2、冷战是造成国际局势紧张和威胁世界和平的重要因素。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美国冷战政策的表现及苏联相应的反击措施。

难点:对战后美苏之间冷战的对峙状态的理解。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本课是在讲述第1课雅尔塔体系下形成的美苏两极格局基础上,进一步讲授美苏之间对峙的主要方式及其具体措施问题,即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遏制社会主义苏联的冷战政策及苏联相应的对抗。

此外,本课还就双方对峙的重点和前沿──欧洲的德国及其首都柏林所体现的激烈冷战的状况作为典型例证予以展现。

★教学过程及要点:〔新课导入〕利用多媒体导入:先在多媒体打出下面两段材料,引导学生分析:材料一:谁解放领土,谁就把自己的社会制度推行到他们的军队所到之处。

最新人教版高三历史选修3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最新人教版高三历史选修3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最新人教版高三历史选修3电子 课本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60页 0078页 0158页 0218页 0254页 0307页 0357页 0384页 0414页 0437页 0461页 0503页 0554页 0606页 0608页 0623页
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 2 旷日持久的战争 4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1 巴黎和会 3 华盛顿会议 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2 局部的反法西斯斗争 4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6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8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影响 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 2 冷战的开始 4 两极格局的结束 1 朝鲜战争 3 中东问题的由来与发展 5 南亚次大陆的冲突 7 海湾战争
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ຫໍສະໝຸດ 大战最新人教版高三历史选修3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1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最新人教版高三历史选修3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2 旷日持久的战争
最新人教版高三历史选修3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3 同盟国集团的瓦解
最新人教版高三历史选修3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高中历史 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3课件冷战的开始

高中历史  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3课件冷战的开始

二、两极世界的形成 1、杜鲁门主义
“从波罗的海的斯德丁到亚得里 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 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 在这条线的后面,坐落着中欧和 东欧古国的都城……所有这些名 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 力范围之内,不仅以这种或那种 形式屈服于苏联的势力影响,而 且还受到莫斯科日益增强的高压 控制。”
思考: 两大军事政治 集团的形成有 何影响?
东西方冷战 进一步加剧,标 志以美苏为首的 两极格局形成
三、“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美苏采取分裂 德国政策
美、英、法三国占领 区先后合并,成立德 意志联邦共和国。 苏占区单独成立了德意志 民主共和国
1948年柏林被分为东 两部分。1961年民主 国政府为防止公民自 外流和西方势力入侵 沿西柏林四周筑起了 条由水泥墙、钢丝网 瞭望塔组成的封锁线 这条封锁线被称为柏 墙。柏林墙的建立阻 了东西柏林之间市民 来往,成为德国分裂 象征。
1949年,美国 等12国的代表在华盛 顿会签订了《北大西 洋公约》,建立了北 大西洋公约组织,图 为12国代表集会签约。
小结
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为遏制苏联和共产主义采 取了哪些政策? 1、政治上:杜鲁门主义——冷战的开始
2、经济上:马歇尔计划——冷战的发展
3、军事上: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冷战的加剧
“冷战” 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 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
二、两极世界的形成
1、杜鲁门主义
2、欧洲经济援助计划(欧洲复兴计划或马歇尔计划)
马歇尔计划
1947年6月5日,美国国 务卿马歇尔借出席哈佛大学 毕业典礼并接受名誉学位的 机会,提出美国帮助欧洲复 兴的建议,即“马歇尔计划”。

【课标导航】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三:4.15《“冷战”的形成》ppt课件

【课标导航】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三:4.15《“冷战”的形成》ppt课件

3.华约的建立 1955 (1)成立: _____年,苏联与 _____ 7国政府首脑在华沙 东欧
缔结互助条约,成立华约组织。

资本主义 (2)影响:以美、苏为首的 _________和社会主义两大 阵营的“冷战”对峙局面最终形成。 华约组织是与北约组织相抗衡的军事集团,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保障世界和平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安全、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遏制”理论对战后初期美国对苏联战略的确
立和执行产生了直接的重大影响,为杜鲁门主义的形成提 供了理论基础,成为杜鲁门以后美国历届政府的一项基本 对外政策。 3.丘吉尔的 “铁幕”演说 1946

富尔顿
(1)正式发表: _____ 西欧 年3月,丘吉尔在美 美国 国_______发表演说。 (2)主要内容:公开美国、 _____与苏联 及东欧之间的矛盾,号召西方国家联合起

2.乔治· 凯南的“遏制”理论

乔治年, · 凯南 __________主张 (1)正式提出:1946 经济封锁 以武力为后盾,采用军事包围、 _________、颠覆、局部武装干涉等方式
遏制苏联。 (2)重大影响:“遏制”理论为美国准备对 强硬 政策 苏联实行的_____ _____提供了理论依据。

经互会是一个以苏联为首的政治经济组织,有
利于打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封锁;但是,它在实际上把
苏东国家变成了以苏联计划经济为主导的封闭的经济体系。
四、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 1.柏林危机 苏联 德国 _____,企图把西德拉入西方阵 (1)原因:美国竭力分裂

营,加强遏制_____的力量。 美国 柏林 (2)爆发:1948年 6月, _____在西占区单独发行新货

高中历史选修3 第2讲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_1129111058

高中历史选修3 第2讲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_1129111058

1.材料一在希特勒进攻苏联之日当晚,丘吉尔就发表广播演说,向全世界宣称:“我们要对俄国和俄国人民给予力所能及的一切援助。

”第二天,美国代理国务卿威尔斯发表声明,支持苏联。

罗斯福在审阅这个声明时,用铅笔加上了一句结束语:“在今天,对美洲各地的主要危险是希特勒的军队。

”……这时美国得到种种情报表明,日本准备进攻苏联的滨海各州。

对此国务院远东司提出一个备忘录,认为苏联抵抗德国的时间越长、越成功,显然就越有利于美国。

因此它建议美国应公开表示要援助和同情苏联,以挫败日本的侵苏步骤。

材料二根据美国历史学家德怀特·杜蒙德估计,美国全部租借援助截止1945年底达到490.961 25亿美元,其中对英联邦援助约307.53亿美元、苏联约111.41亿美元、法国23.77亿美元、中国13.35亿美元、巴西3.19亿美元、荷兰1.78亿美元、比利时0.82亿美元、希腊0.76亿美元、挪威0.37亿美元。

——以上材料均摘自丛军《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对苏联援助政策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美对苏联实行援助的原因。

(6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对外援助的特点和影响。

(9分) 解析:(1)根据材料一“希特勒进攻苏联之日当晚”可知苏德战争爆发,苏、英有了共同的敌人,根据材料一“美国得到种种情报表明,日本准备进攻苏联的滨海各州”“认为苏联抵抗德国的时间越长、越成功,显然就越有利于美国”直接叙述即可。

(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受援的国家很多,可得出其广泛性,由“对英联邦援助约307.53亿美元、苏联约111.41亿美元、法国23.77亿美元、中国13.35亿美元……希腊0.76亿美元、挪威0.37亿美元”可得出“有侧重性”;第二小问,联系世界反法西斯势力增强等叙述即可。

答案:(1)原因:苏德战争爆发;苏、英同为抗德的主要国家;增强苏联对抗德国的能力有利于美国;美国受到了德国和日本法西斯侵略的威胁。

4.2《冷战的开始》PPT课件(新人教选修3)

4.2《冷战的开始》PPT课件(新人教选修3)

• (3)军事方面:北约组织的建立(冷战政策的支柱) • 背景:①西方国家对法西斯威胁的阴影挥之不去和“恐苏 症”而寻求美国的支持 • ②第一次柏林危机 • 1948年,西方国家将在德国占领区合并,实行货币改革。 苏联切断西方占领区同西柏林间的水陆交通,并发行了新 货币,这就是“柏林危机”。 • 内容: • 1949年4月美国联合加拿大、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国, 成立了一个以美国为首的军事联盟,即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建成北约NATO)设在布鲁塞尔的北约盟军总部。 • 任何一个缔约国的领土完整、政治独立或安全遭受威胁, 各缔约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 击。”各缔约国可以“采取视为必要之行动,包括武力之 使用。” • 影响:
思考
• 阅读课本引言,回答探究的主要问题: • 1、美苏冷战的局面是如何形成的? • 2、美苏冷战局面形成的原因和特点是什么?
• 一、“冷战”政策的提出
• • • • • (一)原因 1、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国家利益的对立 2、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 (二)提出 1、1946年,凯南八千字电报
• 2、1946年,邱吉尔发表铁幕演说——“冷战”第一枪 • 1946年3月,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美国的富尔敦发表演说 ,称苏联进行扩张,“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 下来。在这条线后面,座落着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都城…… 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 ……”。
6、学习建议: • 本课重点介绍了美苏冷战局面的形成和冷战的表现,学习 时注意从深层上寻找形成原因和实质。 • 通过回顾十月革命胜利后西方国家对苏俄的进攻和封锁、 绥靖政策等史实,理解二战后冷战局面出现的必然性。 • 注意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分析、对比冷战双方全面 对抗的史实,认识这种对抗给国际关系带来的严重危害。 7、课时安排: 1课时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4.2 冷战的开始(共30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4.2 冷战的开始(共30张PPT)

二战后世界形势变化的最大特点是( ) A.美国经济、军事实力增强 B.西欧严重削弱
√C.苏联成为唯一能与美国相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D.国际关系格局演变成美苏两极格局
二 战后,美苏由同盟关系变为对立关系的 主要原因是( )
A.美苏失去了合作的基础 B.两极格局的实质决定的
√C.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冲突
——丘吉尔《和平砥柱》
三、美国冷战政策和苏联的对抗措施
探究二:美国为达到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目的具体采取 了那些措施?苏联又采取了哪些对抗措施?请仔细阅读教 材,完成下表。
领域
美国
政策措施 苏联
政治 杜鲁门主义
九国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经济 马歇尔计划
经济互助委员会
军事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华沙条约组织
——杜鲁门咨文(节选)
②内容:“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或
实质:是以维威护胁美了国和安平全,、都反与苏美反国共安为全幌有子关,”干涉各国内政,全
③ 球扩影张响,:称是霸美世国界向全球扩张的宣言书; 是冷战开始的标志
2、经济上: 马歇尔计划
【资料回放】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 至经济健全的常态,没有它就没有政治的 安定,没有牢固的和平。……任何愿意协 助完成恢复工作的政府将得到美国政府的 乔治·卡特里克·马歇尔 充分合作。任何图谋阻挠别国复兴的政府,都不能指望得到我 们的援助。此外,任何为了政治或其他目的而企图延长人类痛 苦的政府、政党或集团,都将遭到美国政府的反对。
㈠美国的冷战政策
1、政治上: 杜鲁门主义 (冷战之门的开启)
①背景:英国请求美国承担对希腊、土耳其的援助
材料一:“在目前世界历史中,几乎所有国家都必须在两种生活 方式中选择一种” 材料二:“美国的政策必须支持自由国家人民,反对少数武装分子, 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 材料三:“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什么 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

人教高中历史选修3 4.2冷战的开始 (共34张PPT)

人教高中历史选修3 4.2冷战的开始 (共34张PPT)
②目的: 军事上遏制苏联
③性质:资本主义阵营遏制社会主义阵营的军事集团
④影响:A 对苏联和东欧形成了包围圈,使欧洲成为
美国防御的最前线 B 冷战政策的主要支柱
小组探究三
二、美国的冷战政策和苏联的对抗措施
(二) 苏联的对抗措施
1. 政治:九国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1947年) 影响:
① 加强了各国的团结,在反击美国冷战政策 方面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条--线-后遏面制,苏坐联落、着称中霸欧和世东界欧(古美国国外的交都官城乔。治华·沙凯南、柏
林提、出布遏制拉理格论、)维也纳、布达佩斯、贝尔格莱德、布加
勒在②苏斯联特19的和46高索年压非,控亚丘制—吉下—尔。所”有发这表些铁名幕城演及说其居民无一不处 —-揭开冷战—序—幕丘吉尔《和平砥柱》
小组探究二
3.军事:华沙条约组织(1955年)
①背景: 巩固东欧地区、抗衡北约 ②性质: 与北约相抗衡的军事政治集团 ③影响:
A 成立之初在保障世界和平和社会主义安全,反 对帝国主义侵略方面起了积极作用;后来成为苏 联粗暴干涉东欧各国事务的工具(“布拉格之春”)
B 东西方之间最终形成了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 标志着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②影响:A 对打破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恢复各国
经济起了积极作用 B 苏联把它变成推行苏联经济模式的工具, 严重损害了成员国的经济利益
二、美国的冷战政策和苏联的对抗措施
(二) 苏联的对抗措施
3.军事:华沙条约组织(1955年)
①背景: 巩固东欧地区、抗衡北约 ②性质: 与北约相抗衡的军事政治集团 ③影响:
② 美苏冷战的激化
2.概况: 朝鲜战争(1950—1953年)

人教高中历史选修3 4.2冷战的开始 (共22张PPT)

人教高中历史选修3 4.2冷战的开始 (共22张PPT)

3、军事上: 1955年5月 华约组织
①背景: 巩固东欧地区、抗衡北约
②性质: 与北约相抗衡的军事政治集团 ③影响:
A 成立之初在保障世界和平和社会主义安全,反对 帝国主义侵略方面起了积极作用
B 标志着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冰岛
中立国
北约成员国

华约成员国





北约
联 邦 德
民 德



法 国 瑞士
险。 4、冷战局面是美国推行强权政治和霸权政策的结果 5、愈演愈烈的对抗造成国际局势的紧张、动荡
积极影响:
1、美苏两国未发生大规模的直接武装冲突,从而避免 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2、客观上促进了科技的发展
美苏采取分裂 德国政策
美、英、法三国占领 区先后合并,成立德 意志联邦共和国。
苏占区单独成立了德意 志民主共和国
《北大西洋公约》,以美 国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 美国冷战政策的主要支柱。
反击“冷战”政策,加强 对东欧的控制
反击美国“冷战”“政策, 加强对东欧的控制
《华沙条约》,以苏联为 首的军事政治集团,标志 冷战对峙局面最终形成。
合作探究二:
四:“冷战”对二战后的国际关系产生了什么影响 ?
消极影响:
1、造成了一些国家的分裂和领土纠纷 2、加深了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对立。 3、局部冲突不断,国际危机频繁,使人类面临着 战争危
响极其目的是什么?
1、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2、加强美国对西欧的的控制。 3、遏制共产主义,从而称霸世界。
小结
“马歇尔计划”和“杜鲁门主义”有什么联系 和区别?
联系: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 模运用,实质都是要遏制苏联,稳定资本主义秩 序,确立美国的霸权地位

2014版高中历史选修三课件第四单元4.2冷战的开始

2014版高中历史选修三课件第四单元4.2冷战的开始

拓展1Leabharlann • 阅读材料: • 材料 杜鲁门(1945~1953年任美国总统)上 台后曾一再声称,“我们赢得的胜利把领导世 界的持续重担放到了美国人民的肩头”,“全 世界应该采取美国制度”,“不管我们喜欢与 否,未来的(国际)经济格局将取决于我们”。 • ——吴于廑等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
• (1)杜鲁门上台后面临的国际政治经济背景如 何? • (2)他提出的对外政策的实质是什么?
• 3.
军事——成立华约组织:1955年5月,苏、保、 匈、波、罗、 友好合作互助条约 • 捷、阿和民主德国在华沙签订了 《 》,通称《华沙条约》。 军事政治 莫斯科 根据条约,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总部设 在 。华约组织是与北约组织相抗衡的 帝国主义 集团,华约组织成立之初在保障世界和平和社 军事集团 会主义国家的安全,反对 侵略方 面起了积极作用。随着华约组织的成立,东西 方之间最终形成了两个对立的 。
• 2.
影响 • (1)柏林危机加快了德国的分裂,1949年9月,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宣 • .告成立,定都波恩; 10月,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 .成立。 朝鲜战争 • (2) 在亚洲,1950年爆发了 ,两 东方 大阵营的对抗扩及 。
• 3.
• •
• •
对冷战形成的认识 (1)战后冷战局面的形成,是美国推行 霸权政策 强权政治 和 的结果。 (2)冷战的局面不断升级,导致形成以美苏为首 的两大政治军事集团。不过,双方在争夺的重 欧洲 点地区 并没有兵戎相见,但在世界其他地 区局部热战并未避免。 动荡不安 (3)冷战造成了国际的紧张局势和世界 的 。 名师点拨:德国的分裂及朝鲜半岛的对峙根源 于美苏之间的冷战。
• 2.经济——马歇尔计划:战后初期,西欧出现 严重经济困难,并由此引起法、英、意等国 工人运动 的高涨。西欧各国资产阶级急需复兴经济,以 稳定自己的统治。1947年6月,美国国务卿马 歇尔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说,提出 欧洲复兴计划 • “ ”,史称“马歇尔计 西欧 经济 划”。“马歇尔计划”解救了一些 国家 的燃眉之急,促进了 恢复,巩固了西欧的 政治经济 资本主义秩序。美国借此把从 .上控制 遏制共产主义 西欧、“ ”与维护本国制造 商、出口商的利益联系在一起。

高中历史 1:4.2 冷战的开始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

高中历史 1:4.2 冷战的开始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

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何认识冷战的性质及影响?
1.性质 (1)冷战一开始就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是两种社会 制度尖锐对立的表现。二战后,共产主义运动在欧洲蓬勃开 展,东欧诞生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它们走向了社会主义 道路;西方感到这是“共产主义扩张”的反映,威胁了资本 主义制度,它希望东欧仍“保持战前的社会结构”,即幻想
2.经济
6国代表在莫斯科建立 经济互助委员会 。 3.军事 成立华约组织,东西方之间最终形成了两个对立的
军事集团 。
(2)为抗衡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苏联积极同 东欧人
民民主国家 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3)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承认和支持亚洲新兴社会 主义国家。 (4)1950年《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的缔结,标志 苏联 着以 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最终形成。
[特别提醒]
冷战贯穿于雅尔塔体系始终,美苏之间
在多处热点问题上出现全面对抗,战略态势互有变化,但 从未面对面地爆发战争;美苏争夺的重点一直在欧洲,不 仅在政治上, 而且扩及经济、军事、思想等领域。
考查点
马歇尔计划的背景及影响
马歇尔计划对欧洲的复兴发挥了重要作用,它 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知识点
(2)美苏争夺势力范围,肆意践踏国际法,干涉别国内
政,甚至不惜大举用兵,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如苏联入 侵阿富汗,美国发动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 (3)冷战也导致了美苏战后在政治上采取一系列破坏民 主与法制的行为,如苏联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盛行,美国
迫害进步人士等。
(4)冷战在人们的心理文化方面也投下了阴影,冷战思
二、冷战之门的开启 1.政治 杜鲁门主义,它宣告了美国在全世界范围的扩张,也 是 冷战 开始的标志。
2.经济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第四单元第2课 冷战的开始(共44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第四单元第2课 冷战的开始(共44张PPT)

B.联合国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欧洲联盟
5、1947年3月,杜鲁门总统声称:无论在 何地爆发革命、发生动乱,都与美国的安全有 关,美国政府都应进行干预。杜鲁门主义的出 台:
①标志美国推行冷战政策;②表明美国推
行霸权主义;③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④导 致苏美对抗,最终形成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 团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A、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B、北约的成立
C、“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D、马歇尔计划的提出
3、二战后初期,美国“冷战”政策的表现有:
①杜鲁门主义的提出;②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③北约的建立;④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下列国际组织与两极格局的形成有直接关系
的是
A.国际联盟
材料六
二、冷战爆发的原因:
总结:二战后冷战爆发的原因有哪些?
A、美国为什么要“战”? ⑴必要性: 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
②国家利益的冲突:美视苏为其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根本) ⑵可能性: ①西欧诸国衰落,期望美国担当起抵制苏联,保护自由国家 的重任 ②美国空前强大,(政治,经济和军事)企图称霸世界,“遏制共产主 义B、”为什么用“冷”战的方式? ①二战的深刻教训和战后的和平思潮、反战思想。
对西欧:
A、 经济上: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巩固了西欧资本主义秩序 B 、政治上:西欧各国受制于美国。
对美国:
A、经济上:西欧成为美国的海外市场(维护本国制造商出口商的利益) B、政治上:控制了西欧;稳定了西欧资本主义阵营;遏制了苏 联的向西扩张。
对苏联:
使苏联感到进一步加强对东欧地区控制的必要。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习题:4.2《冷战的开始》 Word版含答案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习题:4.2《冷战的开始》 Word版含答案

第2课冷战的开始新提升·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二战后昔日的反法西斯盟友逐渐走向对立,形成两大阵营对峙的局面,两大阵营的领导者分别为()A.英国和苏联B.法国和中国C.美国和苏联D.美国和英国【解析】两大阵营的领导者分别是美国和苏联。

【答案】 C2. “划分欧洲势力范围的最后一幕,在1961年8月13日凌晨上演。

……在柏林的苏联占领区和另三个西方国家占领区之间,立起铁丝网,隔离起来,另外还围绕整个柏林修筑起围墙。

围墙两边的家庭从此各自一方。

”上述材料所反映的时代背景是() A.十月革命B.二战爆发C.美苏冷战D.苏联解体【解析】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德国分裂的史实,这与美苏冷战有关。

【答案】 C3.下列关于德国分裂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①“柏林危机”爆发②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立③美英占领区合并④两方占领区币制改革⑤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成立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④⑤②C.③④①②⑤D.④③①⑤②【解析】本题是一道排序选择题,考查对历史事件的完整掌握。

只要记住事件发生的时间即可。

【答案】 C4.1946年,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指出:苏联“狂热地坚信,它同美国之间不存在有永久性的妥协办法。

它坚信,如果苏联政权要得到巩固,那么搞乱我国社会的内部和谐,破坏我国传统的生活方式,以及损害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权威,这种做法是可取和必要的”。

其本质意图是()A.苏联是个很狂热的国家B.苏联与美国有很大的矛盾C.苏联必然会危害美国的利益D.美国应该对苏联采取遏制的政策【解析】从题干中把握时间信息,了解背景,掌握材料的核心观点。

二战后,因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不同,形成美苏争霸、对峙。

【答案】 D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捷克斯洛伐克贝奈斯总统领导的民主联盟曾被视为东西方之间可能的桥梁,但在预定举行的大选中将面临失败的共产党人在1948年2月夺取了政权。

从当时国际环境看,这一变化反映出的是()A.美苏两国关系日趋紧张B.冷战由捷克斯洛伐克问题而引发C.两极格局形成导致欧洲的分裂D.马歇尔计划激化了欧洲国家的内部矛盾【解析】根据所学史实,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国际关系起主导作用的是两极格局,正是由于苏联的插手才会使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做出夺取政权的行动。

高中历史第四章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和平演变文本素材北师大版选修

高中历史第四章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和平演变文本素材北师大版选修

和平演变定义和平演变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于社会主义国家所采取的一种"超越遏制战略",以促使社会主义国家崩溃瓦解。

“和平演变〞就是一种非暴力的衍生变化过程。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利用武力侵略不能将社会主义国家消灭的情况下,通过采用技术交流、文化交往等方式影响社会主义国家人们的心理、行为方式,进而使社会主义国家的生活方式、国家运行变成资本主义式的,从而在不动声色中消灭社会主义国家。

渊源这个词汇出现于二战后5-60年代的冷战时期,由美国国会议员杜勒斯在20世纪50年代初提出。

由于它所进行的过程中并没有发生战争,所以叫"和平演变". 西方国家以贷款、贸易、科技等各种手段诱压东欧国家,促使它们向西方靠拢,向资本主义“和平演变〞。

按照尼克松的解释,“和平演变〞战略的一个根本思路是“寻找一种方法越过、潜入和绕过铁幕〞,在两制度之间进行一场“和平竞赛〞,“这种竞赛将会促进他们的制度发生和平演变〞,以使“共产主义从内部解体〞。

从以往的实践来看,和平演变大致有以下几条途径:第一个途径是进行以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为核心的思想渗透。

美国在西欧设立两个专门对东欧和苏联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政治和文化渗透的大型播送电台——“自由欧洲电台〞和“自由电台〞。

这两个电台公开成认,其主要任务和目的是从美国利益出发,通过向苏联、东欧国家的人民特别是青年“传播国际以及苏联、东欧国家内发生的重大信息〞,介绍西方社会的成就、生活及价值观念,促进苏联、东欧的“言论自由〞和“人权原那么受到尊重〞,即“尊重人权和民主原那么、尊重言论自由〞“促进自由交流思想〞。

第二个途径是分化瓦解,诱压兼施,煽动民族情绪,支持社会主义国家内部的反对派,并且运用经济手段来诱压社会主义国家接受西方条件,动辄以“经济制裁〞相威胁。

美国等西方国家随时密切注视着东欧、苏联等国的内部动向,例如,当1980年波兰团结工会成立以后,“美联社〞“路透社〞“自由欧洲电台〞等都大加吹捧。

2019-2020学年度高中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历史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第15课 “冷战

2019-2020学年度高中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历史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第15课   “冷战

2019-2020学年度高中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历史第四单元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第15课“冷战”的形成岳麓版习题精选第一篇第1题【单选题】下列对雅尔塔体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美国依此取得了世界霸主地位②在雅尔塔会议等确定的基本原则上建立③改变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④是美苏两国实力均衡的重要体现⑤具有一定的进步性⑥具有大国霸权主义和强权色彩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③④⑤⑥D、②③④⑤⑥【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世界两极格局的瓦解对世界形势和国际关系产生的最大影响是A、核战争消失,各国注重发展经济,增强实力B、缓和与紧张共存,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两大主题C、美、日、西欧的矛盾突出,昔日盟友变成了对手D、社会主义运动受挫,力量对比有利于西方【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右图是反映古巴导弹危机的漫画。

漫画中的两个人物是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左)与美国总统肯尼迪。

从漫画中可以提取的正确历史信息是( )A、美苏两国力量平衡B、美苏两国相互制衡C、苏联掌握使用核武器的主动权D、美国拥有制约苏联的绝对实力【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1963年,华盛顿和莫斯科之间设立了专门热线,以确保危急时刻两个超级大国的首脑能够迅速沟通,同年,两国同意禁止在大气层中进行核试验。

以下对美苏这些做法的影响分析正确的是( )①促成了古巴导弹危机的和平解决②缓和了美苏两国之间的紧张关系③动摇了美苏在世界上的霸主地位④推动了不结盟运动的正式诞生A、②B、①②C、③④D、①②④【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有人认为,尽管“冷战”期间,美苏进行着激烈的意识形态的对抗。

但是,“冷战”也包含着强大的稳定因素。

其中“强大的稳定因素”主要是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B、第三世界崛起C、美国和苏联势均力敌D、欧洲走向联合【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给我们的最主要的教训是A、改革应从本国的实际出发,坚持社会主义原则B、社会主义国家要警惕西方的“和平演变”C、社会主义的改革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社会主义国家要注重民主和法制建设【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丘吉尔在二战后极力鼓吹欧洲联合,但在表述英国与欧洲大陆的关系时却用“with”一词而不用“of”一词。

高中历史冷战的开始优秀教学PPT1 人教课标版

高中历史冷战的开始优秀教学PPT1 人教课标版

波茨坦的不安
杜鲁门正在试制 原子弹 的中途. 他没 有披露这一点, 但是斯大林已经从他 的间谍那里获得了消息. 斯大林为杜 鲁门秘而不宣而狂怒。
斯大林决心获得他认为苏联所应得的:德国的 赔款 与 对 未来安全的保证.
杜鲁门决心要在东欧促成 自由选举 以鼓舞这些国家早日 复兴. 斯大林则有其他打算并且希望这些国家保持弱小以 成为他的 缓冲区.
一直执着于生命的简约格调,只愿用一颗淡然的心看云卷云舒,看季节更迭。许多不合时节的事物,必然会被光阴遗落,就像曾经繁茂的秋叶,待生命枯竭,终将脱离叶脉的相系相牵。而我,一直在这里,抖落一身的负累,永恒以树的姿态站立于季风中,昂首向着那无边温暖的碧蓝晴空。 夜幕降临了,春雨柔柔的亲吻着薄如蝉翼的纱帘,有节奏的淅沥在窗棂上,更增添了无限的意念。意念中的我,在幸福和恬淡中,漫捻心弦化为若水般的轻柔曼妙在深情的雨夜里。此刻,窗外的雨不再是清冷的秋雨了,在我的眸里是一种柔软,似撒娇少女的情怀,是怜、是爱、是柔、是润在我的心里是一种憧憬,憧憬着一份美好的未来,与你相拥在花雨飘飞的时节,让爱情肆意的怒放在油纸伞下,青石边,丁香小巷这样的心境,这样的时光,这样的时刻,心不经意间便醉了、醉了、醉在这如曼妙轻盈舞步的秋雨中
有人曾说,会白首不相离。可是终究一口空言,转眼,便抛之彼岸。可是,我却一直相信着。然后,在追逐的沿途,荆棘布满,却一直从未低头 原来有些等待是不值得的,那么多年换来的却是沧海桑田,我们只是沧海一粟,不能左右命运给予的奇迹与苦楚,面对些许,能做的也许只剩下了等待,可是等待却又是需要勇气,更要有勇气来承担与等待而来的结果大相径庭的结果。
波茨坦会议期间,邱吉尔输掉了大选,所以新首相艾德礼 顶替了他的位子。
1945年的7月17日到8月2日,盟国在距离柏林25千米的一 处名为波茨坦的港口举行了会议。 1945年5月,德国投降了。但太平洋战争仍在继续,盟国 不得不寄希望于雅尔塔会议所达成的共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