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榜九进士,六科三解元

合集下载

【民间传说(十三)】雹神一榜九进士戏迷山大王

【民间传说(十三)】雹神一榜九进士戏迷山大王

雹神在一个村庄里有一位姓张的大财主,张财主虽然家有良田百亩但自己只留了几十亩家里种,其余的地全部租给了本村的相亲们,并且每年收取的地租比其他地主收的都要少两成,因此乡亲们都愿意租种他的地。

而且张财主还是一位乐善好施的人,只要村里的乡亲们有了困难他都会伸出援助之手,村里有了公共事他每次出的钱最多,因此乡亲们都跟他叫张大善人。

张善人不但乐善好施而且他还非常信仰各种神灵,在他家的院子里就设有一个神堂,神堂里面供奉着各种神仙,每逢各位神仙的供奉日老夫妻俩都会沐浴更衣后,恭恭敬敬给神仙们摆好供品上香叩拜,祝告各路神仙保佑他家平平安安顺顺利利。

其实张善人信奉各种神仙的事在村里乡亲们中还引起过争议,有人说他迷信整天给各路神仙上供,咱们也没发现他家有啥特殊的显现;有人听了这话赶紧反驳到可不能这样说,这些年来咱们那家没遭受过灾,你看人家张善人家那次不都是逢凶化吉地躲过去呀,虽然有人这样说但人们还是将信将疑地不敢相信。

话说张善人有一个穷邻居老李家,李家因为男人死的早家里只有一个瞎婆子拉扯着两个男孩过日子,要不是张善人看着母子三人可怜平时接济,她们母子三人早就过不下去了。

十几年过去后李家的两个男孩都已经长大成人了,张善人看着两个大小伙子很是喜爱,为了帮助这小哥俩就把自己家大田路西的一块地租给了他们种。

李家的小哥俩也争气,每年把张善人租给他们的地收拾得非常好,年年都能取得一个好收成,他们为了表达对张善人的感激之情,每次交租时总是捡最好的粮食交,而且每次总想多交点。

可是每次张善人看到他俩交来的粮食好总是以这个为借口少受一成租子以示对小哥俩的鼓励。

因此小哥俩对张善人非常感激可又找不到好的方法来报答,所以他俩每次下地干活时把自己地里的活干完,然后就自觉地看一看张善人家地里有该干的活了也给干喽。

有一天下午小哥俩把自己家的玉米地刚耪完,一看天还早就来到路东张善人家的玉米地里帮张善人家耪,小哥俩刚在张善人家的地里耪了一会天就渐渐地黑了下来,由于这时已经是傍晚了一开始小哥俩还没注意是阴天了,弟弟还以为是太阳落山了赶紧对哥哥说:“哥天黑了,咱们该回家给妈妈做饭了。

有关国学常识:解元曾是读书人的通称

有关国学常识:解元曾是读书人的通称

有关国学常识:解元曾是读书人的通称当谈起中国的科举制度,不少人会把“解jiè元”错读成了“解xiè元”。

元:第一。

解元:封建时代称地方科举考试第一名。

唐、宋科举制度规定,参加全国性科举考试的人必须经地方考试选送,这种地方考试称“解试”,解试第一名就称解元,由所在州郡发遣解送至京参加礼部会试,称“发解”。

这里,“解”取“发遣解送”之义,当然要读成jiè了。

明代的唐寅就是因为考中乡试第一名,而被人称作“唐解元”。

宋元以后,解元逐渐演变为对读书人的尊称或通称。

如元·王实甫《西厢记·惊艳》:“分明打个照面,疯魔了张解元。

”再如“董解元”。

董是金代戏曲作家,生卒年月、字号、籍贯均不详,因其为读书人,故人称董解元。

他根据唐代元稹的《莺莺传》创作了长篇讲唱文学《西厢记诸宫调》,为元杂剧《西厢记》所本,世称《董西厢》。

《幼学琼林》中提到了“解元”:“中状元,曰独占鳌头;中解元,曰名魁虎榜。

”与此相关的,说说“五魁首”。

明代科举分五经试士,每经所取第一名谓之经魁。

乡试中每科前五名必须分别是某一经的经魁,故称五经魁。

其后五经试士制虽废,但习惯上仍称乡试所取前五名为五经魁。

也叫“五经魁首”,亦省称“五魁”。

现在人们饮酒划拳时喊的“五魁首”就源于此。

《明史》中提到了“三解元”:“时无锡顾宪成、漳浦刘廷兰并为举首,负俊才,时人称‘三解元’。

”指的是魏允中、顾宪成、刘廷兰三位解元。

历史上,我国江苏无锡曾有过“一榜九进士,六科三解元”的盛事。

所谓“六科三解元”,是指明代隆庆四年和万历元年、四年、七年、十年、十三年中,无锡吴汝伦、顾宪成、周继昌在乡试中连获第一名,彰显出无锡文风之盛。

《唐摭言》中记载了一个与解元有关的故事。

唐僖宗时,江西节度使钟傅孜孜以求,努力荐贤。

乡考时,给学子们提供优越的食宿。

考试后,大会学子,除了赠以礼物之外,还颁给奖赏。

解元奖30万钱,解副奖20万钱,其余中举者奖10万钱。

古代科举考试排名名称

古代科举考试排名名称

古代科举考试排名名称科举考试最早开始于隋朝,是由隋文帝创立的。

科举考试是隋朝之后,到1905年之前,历朝历代用来选拔人才的一项制度。

1、凡应考生员(秀才)之试者,不论年龄大小,皆称儒童,习惯上称为童生。

院试由省学政主持,童生参加。

考中的称秀才,也叫生员,一般可称相公。

此二者只是预选形式,乡试、会试、殿试才是正式的科举考试。

2、乡试每隔三年在省城举行一次,参考者为秀才,考中的为举人,可称老爷。

举人第一名称解元,二至十名称亚元。

考期在八月,故又称“秋闱”。

3、会试是在乡试的基础上进行的,时间是在乡试后第二年春天,地点在京城礼部官衙,举人参加,考中后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4、会试合格后即参加由皇帝亲自主持或钦命大臣代理主持的殿试。

合格的统称进士,贡士才有参考资格。

殿试分三甲(三等)录取,一甲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殿试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称为进士。

隋朝于605年首次开的进士科,被视为科举的开始。

隋、唐时,“进士科”只是科举各科中的一科,考的是诗赋。

因为进士科是常科,考取又最难,故此最为尊贵,地位亦成为各科之首。

宋代以前,进士只需要通过在尚书省举行的“省试”。

自宋以后,进士一律要经过由皇帝主持的“殿试”一关复核和决定名次。

宋仁宗时,曾发生过一名通过省试,但在殿试被黜落的考生愤而投奔西夏的事情。

自此以后殿试都只定名次,而不会黜落考生。

在明朝和清朝,殿试录取考生为三等,称三甲。

一甲三人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称“进士及第”。

二甲若干(清朝时一般为七人),称“进士出身”。

三甲称“同进士出身”。

世人统称被录取者为进士。

进士是功名的尽头,就算是对名次不满意也不可以重考。

状元是中国科举制度中的最高荣誉,是在最后一关考试(唐朝时的省试,宋以后的殿试)中,得到进士第一名的名称。

状元亦称“鼎元”“殿元”。

科举各级考试知识点

科举各级考试知识点

科举各级考试第一级考试叫院试,考取的入府、州、县学,称为生员、秀才、童生,其中成绩好的享受国家的廪膳补助,称为廪生。

第二级考试叫乡试,每三年一次,秋季在各省城举行,凡本省秀才和监生均可考试,考中者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第三级考试为会试,每三年一次在京城举行,在乡试后一年的春天,各省举人可以参加,考中的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第四级考试为殿试,由皇帝主持,取中者统称进士,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取三名,依次称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

明清科举考试流程表历朝科举制度一览唐朝时期,唐太宗李世民特别重视选拔人才,设立御史府,每年都取进士补充国家的人才库。

一次李世民私自去视察御史府,看到许多新考取的进士鱼贯而出,便得意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其实,关于人才选拔,各朝各代都有自己筛选的方法。

秦朝以前:采用“世卿世禄”制度,后来逐步引入军功爵制。

世卿就是天子或诸侯国君之下的贵族,世世代代,父死子继,连任“卿”这样的高官。

禄是官吏所得的享受财物。

世禄就是官吏们世世代代,父死子继,享有所封的土地及其赋税收入。

汉朝:采用的是察举制与征辟制,前者是由各级地方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才。

由州推举的称为秀才,由郡推举的称为孝廉。

三国——两晋:魏文帝时,陈群创立九品中正,由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

晋、六朝时沿用此制。

唐朝:在唐朝,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

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

常设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

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为人重视,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

所以,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进士考时务策和诗赋、文章,明经考时务策与经义;前者难,后者易)。

宋朝:宋代的科举,大体同唐代一样,有常科、制科和武举。

宋代“重文轻武”,所以也很重视科举考试,但后期导致选官过冗过滥。

相比之下,宋代常科的科目比唐代大为减少,其中进士科仍然最受重视,进士一等多数可官至宰相,所以宋人以进士科为宰相科。

关于科举制度分哪几个等级

关于科举制度分哪几个等级

关于科举制度分哪几个等级关于科举制度分哪几个等级科举考试的等级可以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级乡试,其次级会试,第三级殿试。

成熟的科举制度分为童生、秀才、举人、贡士、进士、探花、榜眼、状元八个等级。

下面我为大家带来科举制度分哪几个等级,期望对您有所帮忙!科举制度分什么等级成熟的科举制度被分为八个等级,分别是:童生、秀才、贡士、进士、探花、榜眼和最高级别的状元。

两晋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的人才选拔方式,人才选拔权被世家大族牢牢把握,无法为朝廷招揽合适治国人才,因此统治者创立了以考试成果为标准的人才选拔方式。

科举制度萌芽于南北朝时期,经过历代统治者改革最终在唐朝变成完善、成熟的人才选拔体系。

科举意味分科取士,是中国古代独特的人才选拔制度,来自民间的读书人成为治理国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才库。

两晋时期,统治者为了获得世家大族的拥护,实行“九品中正制”的人才选拔方式,长期以来人才选拔的特权被世家大族牢牢把握,卖官鬻爵之风屡禁不止,真正的人才被挡在为官之门之外。

为了能够选拔真正能够治理国家的人才,隋朝的皇帝开创性地提出了“分科取士”的方法,开头实行考试的方式选拔人才。

科举制度从什么朝代开头1、中国科学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的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

他渊源于汉朝,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经隋、唐、宋、元、明、清。

2、依据史书记载,从隋朝大业元年605)的进士科算起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正式废除,整整绵延存在了1300周年。

3、科举是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为选拔人才资源,而设置的一种考试制度,让读书人参与的人才选拔考试,学而优则仕的一种制度。

4、科举制度始于隋朝,隋文帝杨坚创立。

隋文帝开头用科举考试来选举人才,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果选拔人才。

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科举制度简介周谷城在1939年说:“科举制 , 盖取分科目而举士人之义,这个制度创始于隋炀帝时代。

高中文化常识之科举制度详解

高中文化常识之科举制度详解

高中文化常识之科举制度详解明清科举考试流程表科举各级考试第一级考试叫院试,考取的入府、州、县学,称为生员、秀才、童生,其中成绩好的享受国家的廪膳补助,称为廪生。

第二级考试叫乡试,每三年一次,秋季在各省城举行,凡本省秀才和监生均可考试,考中者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第三级考试为会试,每三年一次在京城举行,在乡试后一年的春天,各省举人可以参加,考中的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第四级考试为殿试,由皇帝主持,取中者统称进士,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取三名,依次称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

历朝科举制度一览唐朝时期,唐太宗李世民特别重视选拔人才,设立御史府,每年都取进士补充国家的人才库。

一次李世民私自去视察御史府,看到许多新考取的进士鱼贯而出,便得意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其实,关于人才选拔,各朝各代都有自己筛选的方法。

秦朝以前:采用“世卿世禄”制度,后来逐步引入军功爵制。

世卿就是天子或诸侯国君之下的贵族,世世代代,父死子继,连任“卿”这样的高官。

禄是官吏所得的享受财物。

世禄就是官吏们世世代代,父死子继,享有所封的土地及其赋税收入。

汉朝:采用的是察举制与征辟制,前者是由各级地方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才。

由州推举的称为秀才,由郡推举的称为孝廉。

三国——两晋:魏文帝时,陈群创立九品中正,由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

晋、六朝时沿用此制。

唐朝:在唐朝,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

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

常设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

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为人重视,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

所以,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进士考时务策和诗赋、文章,明经考时务策与经义;前者难,后者易)。

宋朝:宋代的科举,大体同唐代一样,有常科、制科和武举。

宋代“重文轻武”,所以也很重视科举考试,但后期导致选官过冗过滥。

相比之下,宋代常科的科目比唐代大为减少,其中进士科仍然最受重视,进士一等多数可官至宰相,所以宋人以进士科为宰相科。

明清科举制度简表

明清科举制度简表

明清科举制度简表明清两代科举制度情况简表明清时代,秀才专指府(或直隶州)学、县学的生员,是读四书五经而进学者的专称。

要取得这种资格,必须在学道或称童子试获得取录。

不论年龄,应童子试的都称童生。

鲁迅小说《孔乙己》《白光》中的主人公孔乙己、陈士成在前清多次童子试均考不上,人已老了,还是童生,或称老童生。

若果县、府、院三试都录取了,进入府学、州(直隶州)学或县学的,称为进学,通名生员,即“秀才”的俗名。

生员除了经常到学校、学官的监督考核外,还要经过科考选拔(未取者有录科、录遗两次补考机会),方可参加本届乡试(各省举行的考试,取中者为举人)。

童子试关卡重重,有否其他途径入仕呢?其实,应试者有的是不经过童子试、科考的,也能参加乡试,方法是参加所谓“纳粟入监”。

这个制度始于明代中叶,一直行至清末。

“纳粟入监”就是化银子捐一个监生[jiànshēng],取得乡试入场资格(更多的是,有钱不学的人捐监后并不入场应试)。

这个途径,往往被看轻,但也总有意外:明代罗圭[guī]七次应考都不能通过童子试,捐监后却在乡试、会试中连获第一名。

乡试在秋天(中秋前後)举行,所以称为秋闱(闱是考场的意思)。

次年春季(在阴历二月或稍後)举行会试,称为春闱。

会试由礼部主持,又称礼部试、礼闱。

会试之后是殿试。

明清时代,正常情况下,这种科举考试每三年一次;遇有国家庆典,增加恩科。

《水浒传》有白衣秀才王伦。

什么是“白衣秀才”呢?难道他常穿白衣?其实,“白衣秀才是指“不第秀才”。

“不第秀才”之称,始用於宋代。

唐代对未中进士者通称秀才。

如: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科举时代的“元”

科举时代的“元”

科举时代的“元”作者:陶易来源:《月读》2013年第10期如今各地高考之后,人们最关注的焦点莫过于所谓的“状元”,横向按科目分,有文科状元、理科状元:纵向按级别分,有省状元、市状元、县状元乃至校状元。

众所周知,“状元”一词来源于我国的科举时代,最早是在唐代常科的礼部试后,进士第一名被称为“状头”或“状元”(参见《唐摭言》)。

宋代科举中不仅进士第一名可称作状元,二三名也都可称状元(参见《十驾斋养新录》卷十),但必须是全国性考试,而且要经过皇帝主持的殿试。

其时礼部省试第一只能叫作“省元”。

元代施行左右榜制,每次选拔两名状元。

自明代以后,状元每科只有一名(清顺治间曾多取两名满洲状元属例外)。

明清时代考取一个状元的比例大约在五十万分之一(清代全国约有秀才50余万),而且是每三年才出一个(清代增开恩科,乡会试平均2.32年一次),比如今的高考状元难度要大。

在通往殿试的各级考试中,第一名都有不同的称呼,但大多以“元”为名。

那么科举时代的“元”究竟有多少呢?笔者依据《苌楚斋随笔》等文献综合如下:1.状元唐代凡参加礼部试的常科考生(又称举子),考试之前必须到礼部投“状”(写有本人姓名籍贯及三代名讳的家庭状况表),居于首位的就叫“状头”;后来经礼部试合格后列名放榜,位居第一者称作“榜首”“状头”或“状元”。

中唐以前流行称状头,以后才多称状元。

自宋代起,殿试第一名起初仍称为榜首,后来多称状元,而且第二、第三名有时也可呼为状元。

到明初,朝廷才明确规定“状元”为一甲头名进士的专称,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探花的含义唐宋也不同)。

状元又别称为“殿元”(殿试之首)或“鼎元”(鼎甲之首)。

明清的状元还常称为“殿撰”,因为状元的起步官是翰林院修撰。

2.解元(府元)唐代常科先在各州府举行选拔考试,称“乡赋”或“取解试”,第一名称为“解头”“解元”或“府元”(参见《唐摭言》)。

明清省一级的科举考试称作乡试,中第者为举人,第一名叫解元。

一张图弄清古代科举制度古代科举考试排名名称全解析

一张图弄清古代科举制度古代科举考试排名名称全解析

一张图弄清古代科举制度古代科举考试排名名称全解析科举制度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是中国最早的“高考”。

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

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一千三百多年。

状元,这一至今仍充满魅力和活力并为众人羡慕的名词,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的发明和创造。

1科举制度科举考试共分为四级: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

(1)院试未考中前叫“童生”“童子”。

考中后称“生员”“秀才”。

(2)乡试每三年考一次,参考者秀才,及格者员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考期在八月,故又称“秋闱”。

(3)会试是在乡试的基础上开展的。

时间是在乡试的第二年春天,地点京城礼部官衙,考中后称“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4)殿试由皇帝主持考试,考中了就叫进士。

贡士才有参考资格。

殿试分三甲(三等)录取。

一甲赐进士及第,二甲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殿试第一名叫状元,二名叫榜眼,三名探花。

2科举历史“科举”为分科举人之意。

我国真正的科举制度始于隋文帝杨坚,继行于隋炀帝杨广。

隋朝统一全国后,隋文帝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隋炀帝爱好文学,置进士科,以“试策”取士,这是后代科举考试文字的开始,又设明经科,这标志着科举制正式诞生了。

从史书上看,杨广推广科举选仕制度,并非是政治作秀。

当年确实是出于选拔优秀人才的需要。

到了唐代,科举场上走出了“状元”。

进士第一就是状元,用今天的话来说是考场上的冠军。

这一至今仍充满魅力和活力并为众人羡慕的名词,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的发明和创造。

此后,“状元”就成了优秀学子的代名词。

具体说,古代“高考”成绩分三等:一二三甲。

一甲只取三名。

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称“三鼎甲”,都赐“进士及第”;二甲取若干名(根据官场需要),都赐“进士出身”;三甲取若干名,都赐“同进士出身”。

古代科举考试的规矩很多,而且相当复杂。

状元榜眼探花十大顺序是怎样的然后举人进士秀才顺序怎么排

状元榜眼探花十大顺序是怎样的然后举人进士秀才顺序怎么排

状元榜眼探花十大顺序是怎样的然后举人进士秀才顺序怎么排在任何朝代我们都是可以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现在我们参加的是高考,在以前是科举制度,在古代根据排名的不同,是有不同的称谓,状元榜眼探花十大顺序是怎样的,古代科举功名顺序是:童生、生员、秀才、亚元、解元、贡士、会元、进士、传胪、探花、榜眼、状元。

然后举人进士秀才顺序怎么排,第一名是状元,能高中是非常困难的事,中了更是大家眼中的佼佼者。

状元榜眼探花十大顺序是怎样的1、第一名:状元(一甲)状元是一个古今通用的词,都是代指第一名,由皇帝亲自主考,是科举考试中殿试的第一名。

2、第二名:榜眼(一甲)在科举考试中的殿试中取得进士考试第二名的称呼。

3、第三名:探花(一甲)在科举考试中的殿试中取得进士考试第三名的称呼。

4、第四名(二甲)在明清科举中进士赐“进士出身”,名额不定,在明清科举的状元榜眼探花十大排名顺序我们已经知道了,但是取得这样的成就难度和残酷性是很高的。

相信大家都学过《范进中举》这篇文章,他在55岁时才中了举人,直接高兴疯了,被他的老丈人打了好几个巴掌才缓和过来,这个故事看起来很搞笑,但是恰恰反应了当时科举考试的难度。

举人进士秀才顺序怎么排1、秀才秀才的考试每三年举行两次,主要有三道考核:县试、府试、院考。

经过三道考核合格,才能成为秀才,院考的通过率大概在百分之三左右。

2、举人选拔举人的考试也叫作乡试,基本上就是每三年举行一次,这个考试周期就很长,一次不中就得等三年后。

3、进士会试一般在乡试举行后的第二年三月举行,能来考会试的,基本上就是各路神仙,要么天资过人,要么战斗力超强。

看完这些考试流程,大家也会明白范进是为什么会疯掉的吧,高中状元是概率很小的事情,是难于上青天的。

古代的科举制度晋升表:各自找准自己位置!我是童生

古代的科举制度晋升表:各自找准自己位置!我是童生

古代的科举制度晋升表:各自找准自己位置!我是童生古代科举考试是众多人实现仕途梦想的路途,更是高官厚禄的第一步。

在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古代,考科举是必经之路,那么一个活在清朝的学生需要花多久才能出人头地呢?清朝科举制度几年一次呢?在古代,学位有这么几个等级。

第一等级为秀才。

秀才可以不跪官老爷,享有国家福利。

也算是进入上等人的阶段了。

第二等级为举人。

第三等级为进士。

通常来说到了这里也已经算是出人头地,该出任官员了。

秀才为府级考试选拔出的考生。

举人为省级考试选拔出的考生。

而进士则要通过在首都进行的考试。

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是八股文。

八股文主要测试的内容是经义,《诗》《书》《礼》《易》《春秋》,五经里选择一定的题目来进行写作。

题目和写作的方式都是有一定格式的。

八股文中有四个段落,每个段落都要有排比句,有排比的段落,叫四比,后来又叫八股。

八股文在当时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一个人能不能升官,能不能科举考试中进士升官。

由于皇帝看重八股文,八股文在当时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当时的人们都一门心思地扑在八股文上,只有八股文章才能敲开科举考试的大门。

大凡参加科考的,一般必须经历童试、乡试、会试、殿试等程序。

解决不了温饱问题的读书人,即所谓贫寒子弟,恐怕大都是难以走完这套科举考试程序的。

因为这个过程不仅烧钱,还费时间,还要有一定的人脉基础。

清代科举报考,有一定限制。

籍贯无误,家世清白,非出身倡、优、隶、皂之家,未居父母之丧者,方准应试。

除此之外,上自仕宦之家,下至寒微之士,均可报考。

当然,求学读书需要一定的经济条件,家境过于贫寒,自然无力攻读应试,但这并非政府规定的报考条件。

由于是公平竞争,许多寒微之士就是通过勤学苦读,取得了功名。

县试:在每年二月举行,由知县主持。

考生由五人联保,再另有本县一名有正式考试资格的人作保人。

没有人脉连第一关的县试都过不了。

府试时间大多在四月,府试过了才能参加院试。

院试包括岁试和科试两种考试。

童生通过岁试,称为生员,俗称秀才。

状元,会元,解元,进士,贡生,举人,秀才,一次性教你分清楚

状元,会元,解元,进士,贡生,举人,秀才,一次性教你分清楚

状元,会元,解元,进士,贡生,举人,秀才,一次性教你分清楚状元,榜眼,探花,是你一定不会陌生的三个称谓。

现代社会也泛指某个学生在某次考试中得了第一名,也指在某个行业或某个领域、甚至是某个范围内技术领先、成绩突出的人或组织。

其实在古代,“状元”一词还真大有说道。

那时,“中状元”称“大魁天下”或“魁星点斗”“独占鳌头”,意思是在科举考试中考取进士第一名,是古代读书人的最高荣誉。

古代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

殿试第一称状元。

一个人如果乡试、会试、殿试三次考试中均考得第一名,叫“连中三元”。

“状元”一词产生于唐代,状元一词要拆开理解,其中“元”是“首”的意思,如同“一元复始,万象更新”里的元,代表首个,或第一;而“状”字,则与旧时科举程序有关。

唐代科举考试是两级制,先在地方考得“贡生”(相当于后来的“举人”)资格后,才有资格参加在京城举行的考试,进一步考取“进士”。

进京考试的“贡生”先要到礼部填写包括自己身世和近况的个人资料,相当于现在的报考表,名曰“书状”或者“投状”。

因此,后来考得进士第一名的就是这些“投状”中的第一名,故称之为“状元”,或“状头”。

还有另一种说法是,在发布进士榜时,因为皇榜是自上而下挂在墙上,而进士名单则是依照名次自上而下,进士第一名自然在最前面,位于榜首,所以称之为“榜首”或者“状元”、“状头”。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状元”在宋代时并非指进士第一名,而是对于“殿试”三甲中“一甲”的统称,即“进士”前三名均可称为“状元”,也就是说宋朝时,每次殿试,“状元”有三个。

只是到明清之际,殿试一、二、三名分别称为“状元”、“榜眼”、“探花”。

自此,“状元”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一名,其地位也日益特殊(唐朝时,先后有11名状元后来当了宰相。

宋、明时,状元一般会被安排到翰林院去做编修,官封六至七品。

清朝时,状元也是在翰林院任职,但是却可以去外面当官,担任地方上的官员,比如说学政、知府、道员、按察使、侍郎等等,等到他们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之后,再另行安排。

中国古代科举图解

中国古代科举图解

中国古代科举图解谈谈我个人的感觉,因为我不是专门研究历史的,所以只能通过看到的一些资料加上自己的感悟给楼主解释一下,如果存在纰缪,还请高人指正。

科举制是分五个等级的考试: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通过了县试(府试),那么就取得了童生的身份,也就相当于现在的小学毕业的水平(当然从知识结构和专业程度来看是没有可比较性的,因为现在的小学分好多学科,而古时主要研习四书五经,只是做一种粗略的比较),这个阶段基本是初级知识分子,仅仅不是文盲,但是基本可以胜任普通百姓日常的需求(比如写信,看书)。

通过院试,那么就取得了生员(秀才)的身份,相当于现在的初中毕业的水平了,这相当于中级知识分子了,我想很多影视作品中也反映过秀才的社会地位,在古代虽然很多人读书考科举,但是占总人口的比例是不大的,大部分还是种地的农民,就是读书的人很多人家里穷,所以基本靠自学,学习效果并不理想,所以能自学到初中毕业水平的人也是不错了,所以他们是中级知识分子,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但是应该不是很高,只是一个“有点学问的知识分子”的形象。

通过乡试,取得了举人的学位,乡试基本相当于现在的高中毕业考试,第一名叫“解元”。

考过了获得举人的身份才能去参见会试,举人的社会地位就相对比较高了,因为他们已经半只脚踏进官场了,如果在随后的会试中顺利通过,就会取得贡生的身份,这样就可以做官了,但是贡生能胜任的官职不高,通常是训导之类的小官。

会试相当于高考,乡试又叫省市,是省内的考试,举人有资格参加全国的高考。

所以我们经常看到影视作品中有举人进京赶考这样的景象。

会试第一名叫“会元”,通过会试取得贡生(贡士)的身份,相当于现在的大学生,贡生才能最终的殿试。

贡生能够参加最终的殿试,殿试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

其他的能够被录取者都叫做“进士”,殿试相当于现在的公务员考试或者研究生入学考试,因为殿试取得了“进士”的身份,就能够被政府分配到各地做官(政府公务员),或者也可能进翰林院(研究院研究员)。

(完整)古代科举考试制度等级

(完整)古代科举考试制度等级

(完整)古代科举考试制度等级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古代科举考试制度等级)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古代科举考试制度等级的全部内容。

古代科举考试制度等级童生——刚开始学习的小孩。

秀才--最低级的考试合格者称为生员,也叫秀才.举人——生员(秀才)应三年一度的乡武,合格者称为举人。

进士—-举人参加在北京的会试殿试,合格者称为进士。

探花——殿试第三名称探花。

榜眼——殿试第二名称榜眼.状元-—南宋以后,殿试第一名称状元。

第一级府试,考取童生.第二级院试,考取生员(秀才),第一名称为案首。

第三级乡试(又叫秋闱),考取举人,第一名叫解元,发桂榜.第四级会试,考取贡士,第一名叫会元,发杏榜。

第五级殿试,分三甲;一甲第一名是进士,第二名是榜眼,第三名是探花。

赐进士及第。

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还有所谓的连中三元即同时获得乡试·会试·殿试第一名。

清朝后宫等级皇后(正室) X 1 (可分宫女10人)皇贵妃 (大姨太) X 1 (可分宫女 8人)贵妃(二姨太) X 2 (可分宫女 8人)妃(三姨太) X 4 (可分宫女 6人)嫔 (四姨太) X 6 (可分宫女 6人)贵人(五姨太) X不限(可分宫女 4人)常在(六姨太) X不限(可分宫女 3人)答应 (七姨太) X不限(可分宫女 2人)宫女 (丫环) X 应少过二千人居住方面,嫔以上分居东西十二宫,各有专房,贵人以下则住在一块.。

古代考试中的三元

古代考试中的三元

闲暇中,对我们古代的科举制度很感兴趣,按自己的理解大体整理了一下三元,不知道对不对呢!
一、院试
参加的人:童生
高等优秀者:秀才(免除一人的徭役,见到县长大人可以不下跪)
一、二等的参加录科
二、乡试(省考,三年一次在八月)
举人(原来的官死后有资格做)
第一名:解元--第一元
三、会试(在贡院条件艰苦)
参加的人:贡生
第一名:会元---第二元
四、殿试(皇帝)
三甲一甲:进士及第--状元、榜眼、探花----状元:第三元二甲:若干人赐进士出身
三甲:若干人赐同进士出身二甲三甲优秀者庶吉士。

古代有关科举的那些牌匾

古代有关科举的那些牌匾

古代有关科举的那些牌匾在著名景区或影视剧里,大家会看到一些古代的牌匾,其中与科举相关的较多,如“状元及第”“探花及第”“进士及第”等。

对这些高端牌匾,大家也还能说出个一二来。

但是,对“经魁”“文魁”“岁进士”“恩进士”等一些日常生活中在宗祠、古民居见到的古代科举牌匾,我们却知之甚少,模糊不清,甚至一无所知。

科举牌匾是古代对考生科考成功经历的记载,也是对科考成功的褒扬与赞赏,能在宗祠悬挂科举牌匾是一件极其荣耀的事情。

古代生员(俗称秀才)参加科举考试首先从乡试开始,然后是会试,再到殿试。

一路过关斩将。

过一关,就提高一级身份,就可多一块牌匾,就多一份荣耀。

展开剩余88%乡试,在逢子、午、卯、酉年的八月进行,故俗称“秋试”“秋闱”。

考试地点是各省省城,也可直接到顺天(今北京)参考。

顺天乡试虽然各省人都可以参加,但出于地方保护主义,第一名解元一定属于直隶省顺天府,而南方人最多能考到第二名,称为“南元”。

乡试发榜日期自康熙五十年之后形成定例,发榜在九月初五至十五之内,多选择寅、辰两天。

辰属龙,寅属虎,故称“龙虎榜”。

又因时值桂花飘香季节,故又称“桂榜”。

正榜从第六名开始写起,写到最后一名再提上来写前五名,从第五名倒写到第一名,名为“五经魁”或“五魁首”。

现在喝酒猜拳中的“五魁首”就是这么来的。

乡试成功的,被称为“举人”。

新科举人都会得到省财政拔付的牌坊银二十两,也有的地方干脆直接做好牌匾发给他们。

第一名写“解元”,第二名写“亚元”,第三、四、五名写“经魁”,第六名及以后的写“文魁”。

清朝每个省乡试的录取名额是固定的,依据文风优劣、人口多少、赋税轻重来决定。

顺治初年乡试录取名额分布为:顺天、江南160左右,江西、浙江、湖广、福建100左右,其他省递减,贵州最少,40名。

现在名校清华北大在湖南招生的总数每年约200人,而清代湖南的举人名额是45名,三年一次乡试,平均每年15人。

古代考中举人的数字还不到现在考北大清华的十分之一,举人难考,而其被授匾褒奖也就理所当然了。

中国古代各级考试的排名及名称

中国古代各级考试的排名及名称

中国古代各级考试的排名及名称一、县试:童生,由考生所在县的县官主持,考期多在每年的阴历二月。

通过县试的考生获得参加府试的资格,统称为童生。

二、府试:生员(秀才),由知府主持,考期多在每年的阴历四月。

通过府试的考生获得参加院试的资格,统称为生员或秀才。

院试是每三年举行两次,由皇帝任命的学台官到各地主考。

辰、戌、丑、未年的称为岁试;寅、申、巳、亥年,称为科试。

院试得到第一名的称为“案首”。

通过院试的童生都被称为“生员”,俗称“秀才”。

三、乡试:第一名:解元其余为举人,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季阴历八月初九、十二、十五三天举行,故又称秋闱。

主考官由皇帝委派。

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人叫举人,第一名叫解元。

四、会试:第一名:会元其余为贡生,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阴历二月初九、十二、十五三天举行,故又称春闱。

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五、殿试: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

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

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一榜)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二榜)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三榜)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

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一榜(进士及第):状元榜眼探花二榜(进士出身):二甲进士三榜(同进士出身):三甲进士。

关于古代科举制度的文学常识

关于古代科举制度的文学常识

关于古代科举制度的文学常识科举制度【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 【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干三百多年《诗话二则·推敲》“岛(指贾岛)初赴举京师”意思是说贾岛当初前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童生试】也叫“童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左忠毅公逸事》“及试吏呼名至史公”这里就是指童生试在这次考试中左光斗录取史可法为生员(秀才)当时史可法二十岁《促织》“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操童子业”是说正在准备参加童生试【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e)元【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祭妹文》:“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古时考中进士要披宫袍这里“披宫锦”即指中进士《祭妹文》:“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登科”是及第的别称也就是考中进士【进士】参见“殿试”条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儒林外史》第十七回:“读书毕竟中进士是个了局”贡士参加殿试录为三甲都叫进士据统计在我国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史上考中进士的总数至少是98749人古代许多著名作家都是进士出身如唐代的贺知章、王勃、宋之问、王昌龄、王维、岑参、韩愈、刘禹锡、白居易、柳宗元、杜牧等宋代的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苏轼等考中进士一甲即授官职其余二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状元】参见“殿试”条科举制度殿试第一名又称殿元、鼎元为科名中最高荣誉历史上获状元称号的有一千多人但真正参加殿试被录取的大约七百五十名左右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王维宋代文天祥都是经殿试而被赐状元称号的【会元】参见“会试”条举人参加会试第一名称会元其余考中的称贡士【解元】参见“乡试”条生员(秀才)参加乡试第一名称解元其余考中的称举人【连中三元】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凡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据统计历史上连中三元的至少有十六人欧阳修《卖油翁》中提到的“陈康肃公尧咨”陈尧咨与其兄陈尧叟都曾考中状元而陈尧叟则是连中三元【鼎甲】指殿试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如一鼎之三足故称鼎甲状元居鼎甲之首因而别称鼎元【贡士】参见“会试”条参加会试而被录取的称贡士【举人】参见“乡试”条参加乡试而被录取的称举人举人可授知县官职《儒林外史》第三回写范进中举后张乡绅立即送贺仪银和房屋范的丈人胡屠户也立时变了嘴脸吹捧女婿“是天上的星宿”而范得了消息高兴得发了疯说明古代中举后便可升官发财【生员】即秀才参见“童生试”条通过院试(童试)的可称为生员或秀才如王安石《伤仲永》“传一乡秀才观之”东汉时避光武帝刘秀讳而称秀才为茂才《阿Q正传》中称赵少爷“茂才公”表示讽刺【八股文】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文体也叫时文、制义、制艺、时艺、四书文、八比文这种文体有一套固定的格式规定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句数、句型也都有严格的限定“破题”规定两句说破题目意义;“承题”三句或四句承接“破题”加以说明;“起讲”概括全文是议论的开始;“入手”引入文章主体;从“起股”到“束股”是八股文的主要部分尤以“中股”为重心在正式议论的这四个段落中每段都有两股相互排比对偶的文字共为八股八股文由此得名八股文的题目出自《四书》、《五经》八股文的内容不许超出《四书》、《五经》范围要模拟圣贤的口气传达圣贤的思想考生不得自由发挥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八股文起到了束缚思想、摧残人才的作用【金榜】古代科举制度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书写故而称黄甲、金榜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考中进士就称金榜题名【同年】科举时代同榜录取的人互称同年《训俭示康》:“同年曰:‘君赐不可违也’”【校】夏代学校的名称举行祭祀礼仪和教习射御、传授书数的场所【庠xiang】殷商时代学校的名称《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序】周代学校的名称《孟子·滕文公》:“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古人常以庠序称地方学校或泛指学校或教育事业【国学】先秦学校分为两大类:国学和乡学国学为天子或诸侯所设包括太学和小学两种太学、小学教学内容都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主小学尤以书、数为主【乡学】与国学相对而言泛指地方所设的学校【稷下学宫】战国时期齐国的高等学府因设于都城临淄稷下而得名当时的儒、法、墨、道、阴阳等各学派都汇集于此他们兴学论战、评论时政和传授生徒孟子和荀子等大师都曾来此讲学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重要园地【太学】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行政机构和最高学府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监)或两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制度也有变化但都是教授王公贵族子弟的最高学府就学的生员皆称太学生、国子生《张衡传》:“因入京师观太学”《送东阳马生序》:“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国子监jian】参见“太学”条汉魏设太学西晋改称国子学隋又称国子监从此国子监与太学互称都是最高学府兼有教育行政机构的职能如明代设“国子监”而《送东阳马生序》中则称之为“太学”【书院】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是: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善化的岳麓书院、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和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明代无锡有“东林书院”曾培养了杨涟、左光斗这样一批不畏阉党权势、正直刚硬廉洁的进步人士他们被称为“东林党”【学官】古代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的统称如祭酒、博士、助教、提学、学政、教授和教习、教谕等【祭酒】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战国时荀子曾三任稷下学宫的祭酒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唐代的韩愈、明代的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事》的作者)都曾任过国子监祭酒【博士】古为官名现为学位名称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三国志·吕蒙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送东阳马生序》:“有司业、博士为之师”【司业】学官名为国子监或太学副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副校长协助祭酒主管教务训导之职【学政】学官名“提督学政”的简称是由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院试并督察各地学官的官员学政一般由翰林院或进士出身的京官担任《促织》:“又嘱学使俾入邑庠”学使即学政的别称《左忠毅公逸事》:“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指左光斗任京城地区的学政【教授】原指传授知识、讲课授业后成为学官名汉唐以后各级学校均设教授主管学校课试具体事务【助教】学官名是国子监或太学的学官协助国子祭酒和国子博士教授生徒又称国子助教【监生】国子监的学生或由学政考取或地方保送或皇帝特许后来成为虚名捐钱就能取得监生资格《祝福》中的“四叔”就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则是一个吝啬鬼的典型【诸生】明清时期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生员有增生、附生、廪生、例生等统称诸生《送东阳马生序》“今诸生学于太学”则是指在国子监学习的各类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榜九进士,六科三解元
乾隆年间,有一年京城放榜,无锡人一下子中了九位进士,一时传为佳话。

大臣们啧啧称奇,皇帝却心中起疑。

可是查下来,并没有作弊之事。

尽管这样,皇帝还不放心,特派钦差到无锡私行查访,弄个究竟出来。

无锡县令得到消息,心中发愁。

他对师爷说,朝廷派人来查访,准是来找茬,真查出些什么,我怎对得起无锡百姓?
师爷安慰说,水来土掩,兵来将挡,办法总归是有的。

只需如此如此,这般这般。

第二天一早,无锡街头原来的闲散之人全不见了,换上手捧书本的读书人。

那钦差一身便装,搭一只商船沿古运河来江南。

一路顺风扯篷,逆风拉纤,七天七夜便到无锡地界。

船刚进石塘湾,他就听到一片读书声。

放眼望去,几个放牛娃骑在牛背上正读得起劲。

越近无锡城,读书之声越加响亮。

钦差下了船,见街头人人捧书在读,似乎读书是第一要紧的事情。

钦差住进一个客栈。

半夜又听得琅琅读书声。

深更半夜怎会有人读书?也太夸张了吧!钦差披衣循声走到一个磨坊。

原来有母女俩正在边推磨边背诗。

钦差问,深更半夜怎么在背书?
妇人答,背诗可以提精神。

又问,听说你们无锡人都喜欢读书?
妇人答,是啊,父母从小就教导,只有读书才可以过上好日子,只有读书可以去各种烦恼。

钦差道,答得好哇答得好,那我考你一副对联。

杭州断桥桥不断……
那女儿抢着说,我来接下联:无锡锡山山无锡。

钦差心服,立马回京复旨,称无锡文风习习果然名不虚传。

皇帝大喜,重赏了无锡县官,钦赐“一榜九进士,六科三解元”石坊立在无锡城中心的大街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