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育科研与教师成长和谐共振
教师演讲稿教科研伴我幸福成长
教师演讲稿教科研伴我幸福成长尊敬的各位领导、教师和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很荣幸能在这个重要的场合发表演讲,与大家一起探讨教科研的重要性以及其对我们幸福成长的影响。
教科研,作为教师的重要职责之一,是提高教学质量、推动学校发展的有效途径。
我在长时间的教学实践中深深体会到,只有不断进行科研,尝试创新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收效。
首先,教科研能使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教育的改革不断深化,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
而通过科研,教师们不断地接触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从而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其次,教科研能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只有不断深化对教学内容的研究,才能真正理解学科的本质和规律,更好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
通过教科研,教师可以深入学习各种教育教学理论,参与各种研究活动,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准。
除此之外,教科研对于学生的成长同样至关重要。
学生作为教师的培养对象,他们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教育教学成果。
通过教科研,教师们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个性、兴趣和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教师通过科研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提供更好的学习资源和方法,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愿,帮助他们在知识和技能的积累上取得更大的进步。
同时,教科研还能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科研,不仅是一种理论的思考和探索,更是一种实践的过程。
通过科研,学生们能够在实践中学会调查和分析问题、提出假设与解决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科研不仅可以让学生们接触学科的前沿知识,更能培养学生们的学术思维和研究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锻炼自己。
最后,教科研还能促进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与合作。
通过教科研,教师们能够更好地与同行们交流学术思想和教学经验,互相借鉴、切磋。
而学生们也能够通过科研项目的参与与老师们深入交流,获得更多的指导和启发。
通过这种交流与合作,教师和学生们能够互相借力,相互促进,形成更好的教学氛围和学习环境。
教育科研月活动校长讲话
教育科研月活动校长讲话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共同见证我校教育科研月活动的开幕。
教育科研月是我校每年一度的重要活动,旨在激发教师的教育科研热情,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我校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教育科研是学校发展的动力,也是教师发展的源泉。
教师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探索,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变化,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当今社会,社会变革日新月异,教育科研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只有积极投入到教育科研中去,才能及时了解各种教育新理念、新方法和新技术,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
教育科研不仅对教师个人发展重要,对学校整体发展也非常重要。
以科研为引领,以研究为动力,能够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创新与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推动学校的整体发展。
通过教育科研活动,可以加强学校和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教师之间的专业成长,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并且能够为学校的管理和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帮助学校科学谋划发展方向。
教育科研月的开展,不仅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要认真对待,更要求全校每一位教职工都积极参与。
作为一所教育机构,我们肩负着培养人才、传播知识的神圣使命,而教育科研活动就是提升我们的能力和素质的有效方式。
因此,每位教职工都应该积极投入到教育科研月的活动中去,主动提出问题,积极寻找解决方案,以推动我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此外,教育科研月的开展还需要学校提供充分的支持和保障。
学校要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条件,鼓励广大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活动,并及时反馈和总结活动成果。
同时,学校还应加强对教师进行培训和指导,提升他们的科研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教育科研工作。
只有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努力,才能使教育科研月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最后,我希望全体教职工在教育科研月的活动中能够发扬团结协作、开拓进取的精神,精心准备,精心安排,争取在这次活动中取得突出成绩。
让教育科研亲近教师
让教育科研亲近教师开展校本教育科研要以学校自身条件为基础,以学校教师为主力军。
针对学校现实存在的问题而开展有计划的研究活动。
这种活动是一种以改善提高学校教育质量,促进学校内部人的发展为主要目的的实践探索活动。
搞教育科研,不是选择一个很时髦的课题名称,布置几个人去完成,就可以等着收割,而是要成为一个系统,形成科研的“链”,才能体现出教育科研的生命和价值。
一、进行课题前期指导1.选好一个课题是关键选择一个课题,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
在“和谐教育”“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之后,当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教育学术研究中心教育实验专业委员会组织了全国“学校优质教育建设研究”,当时,我们申请这一课题的研究,主要的原因是:“和谐教育”第二个阶段整体改革实验取得阶段性成果,在通过认真地审视“和谐教育”第二阶段整体改革实验的得失后,发现在研究课堂教学方面还存在比较薄弱,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尤其是对教与学过程的优化方面,还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
因此,就确立了“和谐教育模式的构建——教与学过程的优化”的子课题研究,为了使学校这个课题深入开展,发动老师积极参与,当时19位教师参与校级课题的申报,确立了“语文阅读教学探究性学习”、“语文课堂教学优化外围支持系统研究”、“计算机与学科整合”等19个课题的研究。
2.推荐课题供老师参考老师们工作忙,对教育教学改革的信息了解并不是很多、很及时,再加上没有掌握一定的教育科研方法。
在选择课题时,往往感到很困难,或者过大,或者过小,或是是陈旧的课题。
在课题研究的前期,我们就提供一些贴近教师教学的实际,针对性比较强、容易取得成功的研究课题供老师们参考,老师们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问题,自主选择,或者加以改造。
3.指导课题研究前期的调查摸底课题前期的调查很有必要,只有摸清底细,课题的研究才有针对性。
老师们对这一点,往往忽视。
我们就采取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的办法。
在课题研究前,给老师讲解调查了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调查的方法,印发《教育调查研究法概述》等资料给每位老师。
如何引领教师走上幸福的教育科研之路
如何引领教师走上幸福的教育科研之路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从这句话不难看出:教育科研是教师的幸福之源。
实践证明,引领教师走上幸福的科研之路,能够加快实现“科研强师、科研兴教、科研名校”的办学目标,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够提升教师的职业价值和人生品位。
既然如此,作为科研管理者,如何引领教师走上幸福的教育科研之路?研训有道,科研有道,就是要探索引领教师走上幸福的教育科研之路的途径、方法与策略。
我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我的一些想法:高尔基说过:“在生活中,没有任何东西比人们的活动动机更重要更珍奇了。
”因为动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行动性质。
所以,要引领教师走上幸福的教育科研之路,途径之一:激发教师的科研热情,让发展成为教师的精神需求。
教师的科研热情从哪里来?要靠管理者提供引领与服务,主要采取目标引领、专家引领、机制引领、情感引领等策略来实施:目标引领。
指的是学校教育科研无论是个体研究,还是集体研究,都要围绕学校教育主题,在学校发展目标的引领下来进行。
这个目标就是教师的研究方向。
比如我们南一小学主题文化是“尚美”,就是崇尚、追求美。
指通过美育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体验美、创造美的能力。
那么“尚美教育”就是我们教师的研究方向。
(出示表这是我校“十二五”以来的课题研究项目,不难看出这些课题是围绕“尚美教育”这一主题进行的主课题与子课题研究。
可见目标引领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专家引领。
缺少专家引领,教师的研究很难做到“登泰山而小天下”,很难做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那么,“走出去、请进来”,让教师与名师对话、与专家对话,激发教师研究的热情。
(图片上看到的是我校领导、教师外出学习或邀请名师、专家到我校做讲座的照片,看来,专家引领必不可少。
)机制引领。
如何引领教师在教科研中成长
如何引领教师在教育科研中成长孟州市谷旦镇禹寺小学张国星基础教育改革的迫切任务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要完成这一任务就需破“应试教育”之旧,立素质教育之新。
因此,一方面要认请“应试教育”作为一种办学思想和模式所表现出的对基础教育的危害,另一方面要探索落实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新方法。
对此,广大小学教师责无旁贷,应成为研究教育教学实际问题,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主力军,这就要求教师应由经验型向专家型转变,由教书匠向研究型学者转变,做教育教学改革的有心人。
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多数中小学教师科研意识不强,有以下几种不良心态:守旧心态、惰性心态、恐惧心态、自卑心态、自满心态。
这些不正常的教育科研心态非常不利于教师的成长,是教师素质提高的绊脚石。
针对上述种种不正常的科研心态,应采取如下措施,引领教师在教育科研中成长,得到发展。
一、加强理论学习指导,改变“认知结构”,提高科研意识人对事物的认识是决定对事物采取何种态度、作何种反映的导向性因素。
一块石头,儿童可以看作玩具,村民可拿来铺路,而雕刻家可当作艺术用料。
这就是由于人们头脑中认知结构水平不同、优势不同而赋予同一事物的意义也不同。
因此,我们要改变教师对教育科研的不良心态,就必须首先改变教师头脑中的“认知结构”。
这就要求必须对教师进行教育科学理论教育。
要采取举办学术报告、学术讲座、讲习班等多种形式,普及教育科学基础理论知识,大力宣传教育科研的重要性、必要性,鼓励教师积极学习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管理学、教育哲学、教育评价、教法与学法等一系列教育基础理论。
要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武器,联系教师思想实际,引导教师弄清四个关系,树立四个观念:一要明确教育科研与振兴教育的关系,树立“科研兴教”观念;二是明确教育科研与教育改革的关系,树立“教育要改革,科研要先行”的观念;三是明确教育科研与提高教学质量的关系,树立“向科研要质量”的观念;四是教育科研与教师的关系,树立“教师是教育科研的主力军”的观念。
匠心打造 教师驱动教育科研的推动力
匠心打造教师驱动教育科研的推动力教育科研一直被认为是教育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在促进教育质量提升、培养高素质人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而在教育科研的背后,离不开教师的匠心和投入。
教师作为教育科研的推动力,通过独具匠心的教学实践和科学研究来促进教育的发展。
一、教师的领导力和责任感教师作为教育科研的推动力,首先要具备领导力和责任感。
作为学校的中坚力量,教师具有引导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发展的责任。
教师要通过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科研水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为推动教育科研做出贡献。
教师们应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创新思维教师作为教育科研的推动力,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创新思维。
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学科素养,研究最新的教育理论和方法,将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
只有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才能给学生带来更好的教育效果,同时也能从实践中总结经验,为教育科研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方法。
三、教师的实践经验和案例研究教师作为教育科研的推动力,应该注重积累实践经验和进行案例研究。
通过实际的教学实践,教师们可以总结出一些成功的教学经验和教育案例。
这些经验和案例不仅可以为其他教师提供借鉴,还能够为教育科研提供实证依据。
教师们可以将这些经验和案例进行深入研究,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并为教育科研提供更加可靠的理论支持。
四、教师的合作与交流教师作为教育科研的推动力,需要注重合作与交流。
教师们可以通过组织研讨会、学术交流等形式,与其他教师进行合作和交流。
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可以互相借鉴,还可以相互启发,促进教师们的成长和进步。
同时,教师们还可以与学校、教育研究机构等进行合作,共同推进教育科研的发展。
五、教师的持续学习和自我提升教师作为教育科研的推动力,需要进行持续学习和自我提升。
教师们应该利用各种资源,积极参加培训班、研修会等活动,不断学习最新的教育理论和研究成果。
教科研促教师成长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个重要的话题——教科研促教师成长。
教育科研是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提高教师素质、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途径。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的看法。
一、教科研是教师成长的摇篮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肩负着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的重任。
而教科研,正是我们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
通过教科研,我们可以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拓宽视野,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二、教科研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学质量是教育工作的生命线。
教科研可以帮助我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具体来说,教科研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教学质量:1. 教学内容优化:通过对教材、教法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教材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意见,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实际,满足学生需求。
2. 教学方法创新:教科研可以帮助我们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教学评价改革:教科研可以帮助我们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教科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育事业持续发展的基石。
教科研可以帮助我们实现以下目标:1. 提高教育教学能力:通过教科研,我们可以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2. 培养科研素养:教科研要求我们具备严谨的科研态度、科学的思维方式,这将有助于我们在教育教学中更好地解决问题。
3. 增强团队协作能力:教科研往往需要团队协作,这有助于我们培养良好的团队精神,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四、如何做好教科研1. 坚定信念,树立正确的教科研观念。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教科研的重要性,将其作为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
2. 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我们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3. 积极参与,投身教科研实践。
我们要主动参与课题研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科研能力。
依托教研共同体,助推青年教师成长
依托教研共同体,助推青年教师成长
教研共同体是一种集体性质的教育教学活动和研究组织形式,通过共享资源、交流经验、开展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在教育领域,教研共同体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
特别是对于青年教师来说,依托教研共同体,可以在实践中获得更多的支持和指导,助推他们快速成长,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青年教师是教师队伍中的生力军,他们通常具有较高的教学热情和创新意识,在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上还有待提高。
如何帮助青年教师在工作中获得更好的成长,是当前教育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教研共同体正是为此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和机制。
教研共同体为青年教师提供了资源共享和经验交流的机会。
在教研共同体中,教师们可以交流各自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经验,分享成功的教学案例和教学方法,共同探讨解决教学中的问题。
这种资源共享和经验交流不仅可以帮助青年教师快速积累丰富的教学资源,还可以让他们从他人的成功经验中学习,避免走弯路,更快地成长起来。
教研共同体为青年教师提供了专业发展和成长的指导和支持。
在教研共同体中,老师们可以互相观摩课堂教学,相互提出建设性意见和改进意见,相互帮助解决教学问题。
这种相互指导和支持可以帮助青年教师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引导他们不断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水平。
教研共同体为青年教师提供了合作研究和专业发展的平台。
在教研共同体中,教师们可以共同开展教育教学研究,进行教学方案的设计和改进,探讨教育教学的前沿问题。
这种合作研究和专业发展可以帮助青年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研究能力,不断丰富和拓展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教师科研教研成果分享: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教师科研教研成果共享:共同成长共同进步教师科研教研成果共享,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开展教育科研和教育教研活动所取得的成果和经验,与教育界和教育工作者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一种过程。
这种共享不仅有助于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同时也能为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与传播做出积极贡献。
教师科研教研成果共享的重要性在于,教师是教育教学的主体,他们的科研教研活动成果的共享对于提高整个教育教学质量至关重要。
另通过教师之间的共享与交流,能够促进教师之间的共同学习和成长,实现教育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
教师科研教研成果共享,既是教师个人成长的需要,也是整个教育系统发展的需要。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师科研教研成果共享的目标,教师需要建立起一套有效的共享平台和机制。
学校可以建立起科研教研成果展示和交流的平台,例如定期组织学术讲座、教学案例共享等活动。
政府和相关教育机构也可以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支持教师开展科研教研活动,并鼓励教师将成果进行共享,以促进教育教学的不断创新和进步。
除了建立共享平台和机制外,教师个人也应该主动参与到科研教研成果共享中来。
通过参加学术研讨会、撰写教育教学论文等方式,将自己的成果与他人共享。
也应该乐于接受他人的成果和经验,虚心向他人学习,从而实现共同成长与共同进步。
教师科研教研成果共享,是一种促进教师个人成长和整个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方式。
在共享的过程中,教育教学领域的优质资源将得到共享与传播,而教育教学水平也将得到整体提升。
我们应该高度重视教师科研教研成果的共享,鼓励并支持教师参与其中,共同实现教育教学事业的蓬勃发展。
教师科研教研成果共享对于教师个人成长和整个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是非常重要的。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共享自己的成果和经验,从他人那里学习到新的理念和方法,共同实现共同进步。
教师科研教研成果共享可以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教师在科研和教研活动中取得的成果,经验和教学实践中的案例可以帮助其他教师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中的重要问题,同时也能够鼓励其他教师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
教师科研和学科教学的协同
教师科研和学科教学的协同一、引言教师既是学科教学的主体,也是学科研究的主要力量。
教师科研和学科教学的协同发展,是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教师科研和学科教学的协同进行探讨。
二、教师科研和学科教学的价值教师的科研和学科教学不仅仅是为了促进单纯的学术研究和课堂教学,更重要的是使教育事业得以快速发展。
教师的科研成果可以为学科教学提供新的理论和实践依据,增加学科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学科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也可以启发教师去进行科研活动,以期取得积极效果。
三、教师科研和学科教学的互动关系教师科研和学科教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
学科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或者需求,可以启发教师去进行科研活动;而教师的科研成果可以为学科教学提供新的理论和实践依据,完善学科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促进学科教学的创新和发展。
四、教师科研和学科教学的相互支持教师科研和学科教学的相互支持是推动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教师能够在科研中汲取新的思路、新的方法和新的理念,从而优化学科教学的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需求,也可以为教师的科研活动提供重要的切入点和思考依据,使得科研成果能够更好地体现实践性和针对性。
五、建立有效的协同机制建立有效的协同机制是教师科研和学科教学协同发展的关键。
首先,需要建立科研和教学的联动机制,促进科研成果对学科教学的应用与推广。
其次,需要建立科研和教学的信息共享机制,使得科研成果能够更好地为学科教学提供支持与指导。
最后,需要加强教科研的培训和交流,提高教师的科研和教学能力,促进协同发展的深入推进。
六、结论教师科研和学科教学的协同发展是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其相互支持和互动关系的密切性,为教育事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推动力量。
建立有效的协同机制,是促进教师科研和学科教学协同发展的重要途径。
坚持以教科研引领教师专业化成长
如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类知识成倍增长,传统教育教学模式难以适应学校发展的新要求。
现代教育不能仅凭教师多年积累的经验,也不能依靠教师熬时间、拼体力取得成效,而是要更多地依赖对教育教学的科学研究。
近年来的教育改革实践也让我们充分认识到教育科研的重要性。
在学校,教育科研并不是教学工作的附属品,而是具有着举足轻重的必备品,它不仅是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重要途径,更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因此,武汉市蔡甸区幸福路中学教育集团一直非常重视教科研工作,坚持开展多样化教科研活动,并及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使集团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使教师在教科研的引领下获得了专业化的成长。
一、加强学习培训,转变教师教科研观念2010年起,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武汉市蔡甸区幸福路中学的教科研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但仍有部分教师参与教科研的意识淡薄,教学理念陈旧,学校教科研活动存在指令式、应付式的情况,没能真正解决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
为了转变教师观念,学校加强了学习培训工作。
根据学校及教师实际情况,在立足校本培训的同时,也专门邀请专家进校指导,或带领老师走出去学习,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不断提升教师的教科研意识。
如:新课程改革培训,明确“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新课改目标,要求老师把知识教活,促进学生智慧成长;把思想激活,促进学生精神成长,激励老师把研究作为工作习惯,打造各学科的特色课堂。
邀请武汉市教科院专家为教师进行“中学教师如何做课题研究”和“做真实课题研究”等专题培训。
通过培训学习,教师的教科研意识不断增强,教科研能力也有了较大提升。
二、健全管理制度,优化教科研工作成效1.修订集体备课制度,保障教科研工作的常态化实施为了落实并推进教师的常态化教科研工作,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科组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学校修订并颁布了《幸福路中学教育集团集体备课制度》,成立了集体备课领导小组。
让教育科研成为教师成长动力
让教育科研成为教师成长动力教师专业成长已成为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趋势,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
教师专业成长实际上是一个过程,是指教师通过自身主动学习,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技能,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情感、社会责任感不断成熟、不断提升,从而逐步成为学者型和专家型教师的发展过程。
一名教师成长为合格教师、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名师、专家型教师、教育家,离不开教、学、研,而“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最重要途径。
一、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催化剂教师要想成长为名师,就必须学会用探究的眼光看待事物,用科研的态度对待工作,也只有这样,他的认识才会上升一个层次。
这是因为,教师教育科研的问题一般来源于其教育教学工作,属于实践问题,而不是理论问题。
简单地说,就是实践—理论—实践的过程。
教师开展教育科研必然以研究教材为立足点,教师只有研究教材、吃透教材,才能准确把握教材背后的知识体系、能力体系和道德体系,教学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教师的教育科研必然以学生发展为着眼点,教师必须了解和研究每一个学生的需要及其发展的可能性,注意学生的差异性,教师只有研究学生,掌握他们身心发展规律,才能找到适合每一名学生的教育方法,才能促进每一名学生的发展;教师的教育科研必然以教学反思为落脚点,教师的反思就是对自己教育实践活动的反复思考,对于教学活动的成功之处,通过反思得以推广,对于教学活动的不足之处进行反思使之得以改进。
教师只有开展教育科研,才有希望成为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名师、专家型教师,才有希望成长为教育家。
教育科研确确实实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催化剂。
二、课题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一)课题研究能强化教师的科研意识教育科研意识就是对教育活动的有意识的追求和探索,是运用教育科学理论指导教育活动的自觉,是对所从事的教育活动的一种清晰而完整的认识。
教育科研意识由三个要素构成,即教育的信念与热情,教育的知识与经验,教育的眼光与智慧。
科研意识是教师教育科研素质中最基础的组成部分。
教科研促教师成长发言稿
教科研促教师成长发言稿尊敬的各位领导、教师同仁们: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站在这里,与各位一起分享和探讨教科研促教师成长的话题。
教科研是教师的重要职责,也是我们促进教师成长的有效手段。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教育发展日新月异,我们作为教师必须持续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素质。
首先,教科研可以丰富我们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通过调研、阅读文献、参加培训等方式,我们不断积累最新的教学资源和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使我们的教学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
对于教学中遇到的难题和问题,我们可以通过教科研的方式,与同事们进行深入研讨和交流,分享经验和解决方案,从而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其次,教科研有助于我们与学科前沿保持紧密联系。
教育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新的教育理念、方法和技术层出不穷。
只有通过深入教科研,我们才能及时了解最新的学科前沿信息,跟上时代的步伐。
我们要通过参加学术研讨会、学习高质量的教科研成果等途径,拓宽我们的视野,保持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将最前沿的教育思想融入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
最后,教科研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
通过教科研,我们可以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能力。
在教科研的过程中,我们要不断探索、创新和总结,并将这些总结应用于实践中。
只有不断地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我们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同时,教科研还可以帮助我们建立起一个良性的循环:研究实际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实践应用-总结反思-再次研究,这样不断循环往复,使我们的教学不断创新和改进。
教科研是教师成长的关键环节,也是提升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我希望各位教师能够充分认识到教科研的重要性,并将之融入到自己的日常教学实践中。
让我们共同努力,不断推动教科研工作,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
谢谢大家!。
教师的成长与教育科研的相互促进关系
教师的成长与教育科研的相互促进关系教师是教育事业中的中坚力量,他们不仅承担着培养学生的责任,同时也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与此同时,教育科研作为教师追求进步的重要方式之一,也对教师的成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本文将探讨教师的成长与教育科研之间的相互促进关系,并阐述如何利用科研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一、教师的成长对教育科研的促进教师的成长是教育科研的基石,只有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扎实的教学能力,教育科研才能更好地展开。
教师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积累了大量的教学经验,这些经验不仅可以为科研提供宝贵的实践案例,还可以为科研提供切实可行的研究方向。
一个经验丰富的教师能够更加深入地关注教学实际问题,并进行系统的科研研究,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教师的成长还可以促进教育科研的创新能力。
教师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试验和实践不同的教学方法,积累了许多教育改革的创新经验。
这些经验可以为教育科研提供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进一步推动教育的改革和创新。
教师通过科研的方式将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思考分享给他人,可以引领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二、教育科研对教师成长的促进教育科研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它可以帮助教师拓宽知识视野,提高专业素养。
教育科研促使教师关注最新的教育研究进展和理论变化,了解教育领域的前沿动态。
通过研读相关文献和关注学术交流,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和应用最新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为自己的教学探索提供更多的参考和支持。
教育科研还可以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通过系统的科研研究,教师能够培养科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
教师通过科研的方式不断深入研究和探索问题,可以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三、如何利用科研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1. 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和专业培训。
教师可以通过参加学术会议、研讨会和座谈会等方式,与同行交流思想、分享经验,开拓视野,了解最新的教育研究成果。
优秀教师与深度教育科研的结合
优秀教师与深度教育科研的结合教育是社会进步的关键,而优秀教师的存在则是教育事业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然而,仅仅是具备教学经验和教育理论并不足以成为一名出色的教师。
与此同时,深度教育科研的结合可以为教学工作带来巨大的改变和提升。
本文将探讨优秀教师与深度教育科研结合的重要性,并讨论如何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优秀教师的特质是多样的,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他们致力于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拥有深厚的学科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激发学生兴趣的能力。
然而,这些特质并不能保证他们能够持续地提供高质量的教学。
在这个信息快速发展的时代,知识和教学方法都在不断更新,优秀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适应这些变化。
深度教育科研提供了一个完美的平台,使教师能够扩展自己的教学能力。
通过开展深入的教育科研,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进而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同时,教育科研还可以提供教师们与其他教育专家和研究者进行合作的机会,促进教育领域的知识共享和创新。
那么,如何将优秀教师与深度教育科研结合起来呢?首先,学校和教育机构应当为教师提供充分的支持和资源,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教育科研。
这包括提供必要的经费和设备,为教师们创造开展科研的环境和条件,以及促进教师们与研究者、专家们的交流与合作。
同时,学校和教育机构可以设立一系列的奖励机制,激励教师们积极参与教育科研,提高其科研水平和学术造诣。
其次,教育科研与教学实践应当有机地结合起来。
教师们在开展教育科研的同时,应当将所得到的理论成果和研究经验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中去,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同时,教师们也应当将实际的教学问题和挑战引入到科研中去,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只有将科研和实践结合起来,才能够更好地实现教育的目标。
最后,教育科研需要与教师的职业发展相结合。
学校和教育机构应当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为教师们提供持续的教育和培训机会,使他们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和学术造诣。
教育科研的探索者 教师驱动教育进步
教育科研的探索者教师驱动教育进步教育科研一直被誉为教育事业的重要支撑,而教师作为教育科研的主力军,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作为教育科研的探索者,教师通过积极参与科研活动,推动并引领着教育的不断进步。
一、教师的科研重要性教师是教育科研的重要力量,他们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育情境,有着深入了解教育问题和需求的能力。
通过科研活动,教师能够将自己的实践经验与理论知识相结合,形成更具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方法和策略。
教师的科研成果可以为教育改革和教学实践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二、教师的科研途径教师在教育科研中有多种途径可以参与其中,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1. 自主课题研究: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教学需求和兴趣选择一个研究课题,通过系统的文献研究、实证研究等方式,探索和解决具体的教育问题。
2. 参与科研项目:教师可以积极申请参与各级各类的科研项目,通过与其他教师、学者、专家的合作,进行深入研究和交流,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和水平。
3. 发表论文:教师可以选择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写成论文,在学术会议或期刊上进行发表,与同行进行学术交流。
论文的发表不仅能够反映教师的科研水平,也可以为其他教师提供借鉴和参考。
三、教师科研的重要作用教师科研在教育事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推动教育改革:教师通过科研活动,可以发现和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提供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的建议,推动教育的创新与改革。
2. 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在科研探索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研究最新的教育理论、技术和方法,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3. 带动教师团队建设:教师参与科研活动可以带动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教师团队的建设和发展。
通过共同研究和合作,教师们可以相互借鉴、交流经验,共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4. 促进学科发展:教师的科研成果可以为学科的发展和进步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支撑。
教师通过科研活动,可以推动学科知识的积累、传播和创新,促进学科的繁荣。
科研与课堂紧密结合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其次,建立互助合作小组。构建合理小组是 合作学习成功的前提。分组设置应遵循均衡化 原则— — —教师在尊重学生意愿的前提下,应参 考班主任、班干部及课代表的意见,按照组内异 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宏观调控。并且每个班 级的人数、学生层次等应有所差异,教师在仔细 观察、分析的基础上,要综合考量学生的个性、 成绩、能力、思维特点等各个方面,根据学生具 体情况而进行合理分组。例如三人组或六人组, 三人组指将学生的座位编排为九小列,三大列, 每行九人,同桌三人为一小组,组员由三名不同 层次的学生组成,并由组长坐中间位置。六人组 是在三人组基础上形成的前后六人组,学生通 过小组合作及竞争完成课堂学习任务,实现教 育教学目标。
一、科研意识的培养 新课程标准的全面推广与教育理念的更新 决定了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若没有全新的教 育理念就不能适应当今教育的变革,也无法达 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是使教育者和受教 育者的认知结构更加趋于完善的一种职业。此 外,教师科研意识的培养与职业素养的提高有 助于现代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及学生核心素养 的全面提升。
“ 学 习 目 标 、学 法 建 议 、探 究 重 点(包 含 活 动 设 计)、反馈提升”四部分构成,以引导学生学有方 向、学有策略、学有深度、学有提升。
科研课题研究的最终目的是解决课堂中的 教学问题及创新课堂教学的方式,以促进师生 共同成长。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师生不断尝 试,不断调整课堂教学的互动、交流及学习模 式,有助于形成一个适合师生共同进步、共同成 长、共同感受成功的新型的授型” 向多元化的“科研型、专家型”转变,这一定位是 新时代教育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教师应扮演 学生学习资源的组织者与监控者、学生情感的 疏导者、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等角色。教师的 角色转变,有助于教师发挥学习过程中的组织、 引导作用,并及时反思、总结自己的教学实践, 提升自身的科研意识,为教育理论的发展与教 育实践的研究奠定基础。
让教育科研与教师成长和谐共振
让教育科研与教师成长和谐共振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主要意义和价值:1、对学生发展有意义,能更好实现对学生的教育和协助。
2、对学校发展有好处,提升办学水平,形成学校特色,扩大学校影响。
3、对教师有实际的协助,通过科研能促动教师的专业发展。
【晋职需要】教师的专业发展是科研的根本和直接目的。
一、研,然后知美----教育科研对教师自身的意义1、新知、新事、新人教育科研的根本目的在于创新。
“教育科研对于教师的意义和作用,在于‘新’。
‘新’什么呢?在于新知、新事、新人三个方面。
”①新知:通过研究,得到关于自己、关于学生、关于教、关于学、关于教材等方方面面的新的理解。
这是一个修正和更新、完善和丰富研究者原有理解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研究者原有知识背景、知识内容、知识结构都将随之而改变,并得以重新建构。
②新事:首先是做事的手段和方式有了新的突破,其次是由此产生或获得了新的实践效果。
③新人:新知的获得和新行动的出现意味着新人的诞生。
从终极意义上说,研究意味着人的新生,或者说新人的创生。
研究的一个重要任务是理解和研究自己2、研究和发现能够改变我们对教育的期望。
“其实,在教育学生之前,我们还要用学习资源好好教育自己。
在研究中有了新的发现,首先要用在自己身上,用这种新的发现来教育自己,改变自己。
如果你这样做了,你会发现,教师的生活就不但仅是‘春蚕’与‘蜡烛’的付出、燃烧和奉献,而且是持续接受学生与教材的滋养的成熟和成长,教育也就成了教师一边持续成长,一边持续追求和实现理想的过程。
”实际上,并非有研究就有幸福,有幸福感的研究是因为在研究中有了真正的发现和创造,研究者因为研究而生活在希望和理想中。
这样的研究使得教师自我欣赏和认同,这样的研究有新知,有新事,但更重要的是有新人。
体会到自己“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以后,教师的天天上课就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而是一个成长和创造的过程。
一个重要的思路和方法,那就是要把自身作为研究的对象,同时要使研究成为改造和发展自身的力量,让科研的过程成为自我更新和成长变化的过程。
让教育科研与教师成长和谐共振
让教育科研与教师成长和谐共振让教育科研与教师成长和谐共振没有教师的成长,就没有高品质的教育。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可以促进学校教育科研工作。
同样,学校教育科研工作也可以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我校树立了科研立校的指导思想,坚持以提升教师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为目标,以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为宗旨,从教师需要和学校发展出发,不断引领教师在科研的舞台上展示自我,加速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一、依托研修,让教师在团队+体验中成长。
打造学习型团队是开展教科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前提。
彼得圣吉教授在他写的《第五次修炼》一书中谈到:随着知识经济、信息社会的到来,学习型、研究型组织将逐步替代传统型组织。
因此,我们一直十分重视教师的研修,开展了整体推进式、分层发展式、团队帮带式、专业引领式等研究学习。
深入开展做魅力教师活动,引导教师在学习中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做学生欢迎的有文化有品位的教师,全面提高了教师的自身素养和文化内涵。
1、整体推进,全员培训我们通过自主学习同伴互助专业引领这一研修形式积极开展全员培训活动。
新课程与学科专题培训则在教师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针对教学实践开展行动研究。
鼓励教师根据学科特点和课程标准,关注教学问题,组织开展学科教学有效性的专题研讨,倡导教师间的专业切磋、经验共享与合作共长,以青蓝工程、同伴互助、教师论坛等形式为教师的相互交流学习搭建便捷、有效的平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2、分层研修,加速发展(1)骨干教师团队研修:充分发挥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的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以学科为单位建立先导小组,上好引路课,促使全体教师对新课程的通透理解,从而以点带面,带动全体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变革。
骨干教师更要在其过程中努力提高自我,学习先进经验和理论,在研中学,在学中悟,注重自身内涵的不断提升,在学科引领方面真正发挥作用,为组内教师服好务、做好指导工作。
(2)青蓝工程帮带研修: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作用,扎实开展青蓝工程,定期开展活动,建立相关考核制度。
让教师和教研一起成长(教师中心稿)
让教师和教研一起成长(教师中心稿)一、什么是我们的当务之急?社会进步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给教育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美好前景。
同时,传统的教育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受到强烈的冲击,旧的教育思想,教育组织形式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需要进行历史性的变革,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比如:过去只关注“成绩”、“成功”,现在更关注快乐地“成长”,成绩、成功是成长的副产品。
过去总认为“努力了才能成功”,现在意识到“成功了会更加努力”。
过去总担心“孩子会输在起跑线上”,现在认识到“不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让孩子输在终点线上”。
过去多用食指指责、抱怨,现在多用大拇指鼓励、欣赏。
过去有让孩子失学、让孩子留级、让孩子厌学,现在是要让教师在激动和享受中教、要让学生在欢乐和入迷中学、要让学校成为师生精神的家园。
现在和往后的孩子该怎么教?这就必须要教师走上教育科学研究之路,这就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教育科研是教师教育适应新时代的必然选择,是教师走内涵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教师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动力源泉。
二、在教研之路上我们该怎么做?我个人的浅陋见解是:整合“六气”,不断研究。
所谓“六气”,指的就是我们教师置身于教育科研工程中应该具备的六种品质——底气、志气、锐气、灵气、正气和大气。
教研之路上我们需要有“底气”。
“底气”是教师进行教育科研应具备的基本功,基本功越扎实,“底气”就越足。
“底气”不足,常感觉教研茫茫,无从下手;大凡科研型教师,其“底气”皆可谓之“足”,至少他们有“杀手锏”“回马枪”或者“三板斧”。
近几年来少数教师因底气不足而在教育科研上出现了些大、假、空、虚、抄的症状,这实际上是使我们教师自己的科研走上了尴尬。
如何医治“底气”不足之症呢?我们每个教师只有不断学习,不断积累,不断专研,不断硬化基本功。
方能在教研之路上底气十足,让思想之舟在教海里遨游。
教研之路上我们需要有“志气”。
目前在教育教学上确实有不少东西需要改革——教学观点、教材编写、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等,都需要调整、改革,需要创新,因此,我们首先要有勇气承认有这些症状,承认有这些问题,然后要有“志气”努力去改革之,创新之,而不是静坐以观,或来一个你上级叫“怎样”,我就去“怎样”,没有一点儿主动性,独创性,这就是没有“志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教育科研与教师成长和谐共振
没有教师的成长,就没有高品质的教育。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可以促进学校教育科研工作。
同样,学校教育科研工作也可以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我校树立了“科研立校”的指导思想,坚持以提升教师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为目标,以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为宗旨,从教师需要和学校发展出发,不断引领教师在科研的舞台上展示自我,加速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一、依托研修,让教师在“团队+体验”中成长。
打造学习型团队是开展教科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前提。
我们一直十分重视教师的研修,开展了整体推进式、分层发展式、团队帮带式、专业引领式等研究学习。
深入开展“做魅力教师”活动,引导教师在学习中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做学生欢迎的有文化有品位的教师,全面提高了教师的自身素养和文化内涵。
1.整体推进,全员培训。
我们通过“自主学习——同伴互助——专业引领”这一研修形式积极开展全员培训活动。
“新课程”与“学科专题”培训则在教师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针对教学实践开展行动研究。
鼓励教师根据学科特点和课程标准,关注教学问题,组织开展“学科教学有效性”的专题研讨,倡导教师间的专业切磋、经验共享与合作共长,以“师徒结对”、“同伴互助”、“教师论坛”等形式为教师的相互交流学习搭建便捷、有效的平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2.分层研修,加速发展。
(1)骨干教师团队研修:充分发挥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的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以学科为单位建立先导小组,上好引路课,促使全体教师对新课程的通透理解,从而以点带面,带动全体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变革。
骨干教师更要在其过程中努力提高自我,学习先进经验和理论,在研中学,在学中悟,注重自身内涵的不断提升,在学科引领方面真正发挥作用,为组内教师服好务、做好指导工作。
(2)“师徒结对”帮带研修: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作用,继续开展“师徒结对”活动,定期开展活动,建立相关考核制度。
青年教师撰写个人发展规划,努力提高师德修养,不断提高业务能力。
指导老师尽心尽责,做好带教工作,使青年教师不管是在课堂教学上,还是班级管理上都能得心应手。
(3)专业引领研修:在学校骨干团队的引领下,同时通过聘请有关学科教研员到我校做讲座,指导研修活动等,在活动中去发现问题并有针对性进行培训,帮助教师解决困惑,为他们搭建自我发展的平台,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使我校教师整体水平快速提高。
目前,一个学习型组织正逐渐形成,“享受研修快乐”的精神文化氛围萦绕
在教师工作和生活之中,教师的职业素养、文化素养都得到了提升,教师学习有效促进了自身的专业成长。
二、依托叙事,让教师在“实践+反思”中提高。
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思考,那么他的发展将大受限制,而叙事研究正好弥补这一缺陷。
学校建立和完善“学习—研究—实践—反思—提升”的教师专业发展之路。
通过“反思”,真正使教师成为研究的主体,使教师人人都可参与研究,使教科研回到教师手里,让教师在不断“实践+反思”中提高和发展。
一是实施培训——走近叙事。
虽说教学故事每天都发生于我们的周围,如何引导教师去认识、去发现、去撰写,这是我们工作的第一步。
学校以《走近叙事》为题,围绕什么是叙事,叙事的种类,如何认识叙事,写教育叙事时应注意的问题四个方面,组织教师从理论与具体案例两个方面进行了学习、培训、交流。
通过培训,老师们不但从思想上接受叙事,而且情不自禁地产生了我也能写的写作冲动。
二是完善机制——走进叙事。
为确保叙事活动不走形式,学校采取多种机制、多种方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不断深化叙事研究。
(1)提出数量要求。
学校从实际出发要求4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每两周撰写一篇叙事,上不封顶,篇幅可长可短。
(2)搭建叙事平台。
学校采用例会交流、《家校宝典》刊载、推荐发表、组内研讨、等多种途径搭建叙事研究交流平台,展示叙事研究成果,有效调动了教师进行叙事研究的积极性。
(3)完善激励措施。
学校及时通过各种会议,利用各种机会,充分肯定教师在开展教育叙事活动中的成功做法,及时反馈教师撰写叙事和录用情况,组织叙事评选活动,激励教师深化叙事研究。
广大教师对叙事显示出了极大的热情和创造力,教师的教学研究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变化。
随着叙事活动的深入开展,教师对教学工作思考的多了,对交流的多了,主动阅读教育书籍的多了,主动写作的多了。
迄今为止,发表在《校本研究网》的叙事已达800余篇,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专业精神的升华,促进了专业能力的提升。
三、依托研究,让教师在“对话+行动”中发展。
“在行动中研究,通过研究修正行动”。
学校坚持教研结合,不断整合、优化教科室职能作用,推进了教学研一体化的进程,引导教师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强化研究,在丰富多样的研究与实践中发展自我。
一是开展专题研讨。
学校在完善学校、教研组、教师三级教研体系的基础上,实行专题研讨制度,抓好学校教学研究的落实,尤其是教研组活动实效性的落实,
真正把教研的过程变成教师集体研究、成长的过程。
学校建立了每周一小时教研组活动制度,每周四下午四点至五点为教研活动时间。
各组教师根据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得与失、感悟与困惑,提前一周确定研讨活动主题。
其间,组内教师查阅文献资料、请教他人、实践探讨,为活动做充分准备。
活动中,教师围绕主题畅所欲言,交流、研讨、反思、总结,如果问题尚未解决,下次继续研究。
这样,教师人人参与,次次研有所获,实现了以小主题做大文章,让教师在问题的解决、经验的总结中提升自己的育人艺术。
二是倡导微型研究。
学校注重加强教育科研与教师教学工作的结合,倡导教师从小处着手,搞微型科研。
确立了上好一节课、开展好一次活动就是一次科研的思想,教师带着问题走进教育教学活动,带着思考去研究,带着经验去反思,实现了教育教学活动问题化、主题化和课题化,也实现了人人研究、主动研究,自主发展。
我们要围绕“课堂实际”,向全体老师征集“教学问题”,使“研究从教学实际的难题中来;解决实际问题;力求通过研究使教师与学生收到实效”的出发点最大可能地落到了实处。
保证了老师们研究的价值。
通过参与微型研究,我们宝小教师的专业成长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三是搞好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是学校教育科研的主要内容,也是教师解决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探索教育规律,提高自身专业化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
学校通过专家报告、校内培训、自主学习等途径,使教师掌握了科研的方法,并指导自己的研究实践,实现了在工作的过程的研究,在研究的状态下工作,提高了课题中心组成员、教研组长、骨干教师及全体教师的科研意识与科研水平,构建起了学校教育科研骨干队伍。
学校重视抓好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
一方面,建立课题研究的月培训与汇报交流制度,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相关学习,各子课题组通过公开课观摩、案例分析等活动相互交流,分析课题研究进展中的得与失,共同讨论研究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寻求解决的办法。
另一方面,及时记录研究过程的细小环节,保证了研究的实效性、科学性。
教科研就像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增添了有力的双翼,给教师带来自信和勇气,带来力量和智慧。
我们深深体会到,在教育这样一个不断丰富、不断完善、持续发展的世界里,我们要做的事还有很多,我们对教科研的探索是无止境的,我们教师的成长也是不停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