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与生活》课程作业讲评
3.经济生活试卷讲评课
怎样上好高中政治试卷讲评课(ppt1)黄州区一中吴程君试卷讲评课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要面对的一种课式,它既是对已学知识的归纳总结,又是对新知识的拓展提升。
试卷评讲课上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课堂是否高效、知识体系能否建立以及下次考试是否能够有效提分。
下面我将以今年的高考试卷和9月调考试卷中涉及《经济生活》的试题为例,跟各位老师探讨试卷讲评课。
不足之处,希望能得到您们的批评指正。
我认为试卷讲评课的基本步骤可以分为四步(ppt2),分别是:1.明确目标,做好课前准备。
2.考情分析,找准考点3.点评错题,突破难点4.变式训练,归纳提升一.明确目标,做好课前准备(ppt3)准确定位每节课的目标很重要,试卷讲评课也不例外。
我们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分为较低目标、基本目标、较高目标。
在一轮复习时的试卷讲评课,我们应该以基本目标为主,兼顾较高目标(ppt4)。
到二轮复习时目标就要作相应调整。
以2015年高考试题为例(ppt5)38.(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财政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巨大作用,财政预算的编制和管理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材料一2014年重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规定,“经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预算,非经法定程序,不得调整,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的支出必须以经批准的预算为依据,未列入预算的不得支出”。
为贯彻落实依法治国精神,按照新修订的预算法,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财政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支出预算执行管理的通知》,地方各级政府为预算法的落实进行了积极探索。
材料二2013年我国GDP增速为7.7%,2014年为7.4%。
2015年我国GDP增长目标调低为7%。
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对积极的财政政策做了加力增效的部署,其中,2015年财政预算拟安排财政赤字1.62万亿元,比去年增加2700亿元,赤字率从去年的2.1%提高到2.3%。
(财政赤字率指财政赤字与GDP之比。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单元过关讲评
请拿出你的单元过关试卷, 双色笔,还有你的激情。
1.影响价格的因素? 2.价格变动的影响?
学习目标
(带着目标努力,带着梦想飞翔)
1.理解影响价格的因素,价格变动的影响及影响消
费的因素。
2.掌握做题的方法及规律的总结。
3.激情投入,快乐学习。
合作探究(6Biblioteka 钟)内容:找出每个问题所考查的知识点,并标在 试卷的相应位置。
要求: 1、全体起立,快速将凳子轻轻放入课桌下。组长负责协调好, 全员参与,先一对一讨论(3-5分钟),然后组内共同讨论。 讨论重点,注重讨论的效率;讨论不出结果的暂时放过。 A帮B,将疑难问题解决,A层要搞好拓展总结。 2、讨论完的同学坐下,整理总结知识或做针对练习,注意解题 方法和规律的总结。 3、组长宏观调控,负责做好讨论结果的反馈;并做好展示、点 评、质疑的准备。
《经济学与生活》课程作业讲评(4)
《经济学与生涯》课程功课讲评〔4〕重庆电年夜近程教导经管导学部注:请同窗们留意上面的玄色字体是功课的参考谜底,绿色字体是对于相干咨询题的论述跟剖析,即解题思绪。
标题1:联合你对经济学的看法,扼要表白通货收缩的能够的天生缘故。
答题思绪:通货收缩指在纸币流畅前提下,因货泉供应年夜于货泉实践需要,也即理想购置力年夜于产出供应,招致货泉升值,而惹起的一段时刻内物价继续而广泛地下跌景象。
在当今的纸币本位制下,货泉的增发是直截了当缘故外,通货收缩的发生依然一个极为庞杂的过程,要依附于一系列的社会经济前提。
参考谜底:在当今信誉货泉轨制下,货泉的增发是通货收缩的直截了当缘故。
1、需要拉动型通货收缩。
因为社会总需要的添加而惹起的通货收缩它是指社会年夜众的花费需要与投资需要适度扩年夜的同时,商品跟劳务的增量供应遭到限度,从而推动普通物价水平回升的景象。
2、本钱推动型通货收缩。
由本钱的提高惹起的通货收缩,包含由人为的提高招致的产物本钱回升;局部把持企业提高把持产物的价钱,以此为原资料的产物本钱回升。
3、混杂型通货收缩。
理想经济生涯中,需要拉动与本钱推动的感化经常是混杂在一同的。
4、构造型通货收缩。
因为社会经济构造〔工业构造变更、花费构造变更、部分构造变更〕方面的因素而惹起的物价总水平差别水平的继续下跌。
标题2:扼要剖析我国比年外汇储藏范围的急剧扩展对经济的负面妨碍?答题思绪:外汇储藏作为一个国度经济金融气力的标记,事实上也是一把“双刃剑〞,并非多多益善,比年来中外洋汇储藏范围的急剧扩展对经济开展发生了一些负面的妨碍。
从对临时的经济增加、利差、机会本钱、微不雅调控、国际优惠存款的应用等多少个方面论述了外汇储藏范围过年夜的负面妨碍。
参考谜底:〔1〕侵害经济增加的潜力。
外汇储藏只能在短期内促进经济增加,必定范围的外汇储藏流入代表着响应范围的什物质源的流出,这种状况倒霉于一国临时的经济增加。
〔2〕带来利差丧掉,假定思索到汇率变更的危险,这一潜伏丧掉更年夜。
专题1《经济生活》教材内容解析作业
专题1《经济生活》教材内容解析作业1、以某个单元为例分析单元的主题是什么?教材是怎样处理生活逻辑与理论逻辑的关系的?2、就教材中某一重要观点(或重点、难点)谈谈你的理解。
3、以近几年某道高考试题为例,谈谈教学中怎样处理好教学与高考的关系?(请老师任选一题)对“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的理解“宏观调控的必要性”是《经济生活》重点内容之一,是所有老师教授时必须强调的重点,也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问题之一。
国家的宏观调控是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这个知识点的理解是全面认识市场经济的重要方面。
前两年的教材在分析这个知识点的时候,主要从“市场固有的弱点和缺陷”方面进行分析。
现在的教材调整为“市场调节的局限性,当然也把它作为了宏观调控的必要性之一。
我觉得仍然要把它作为“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的重要内容区分析理解。
首先,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有些部门和领域市场不能调节。
市场解决不了国防、治安、消防等公共物品的供应问题,这些不是以营利为目的的,是国家和政府根据社会的需要投资的。
枪支弹药和危险品、麻醉品也不能让市场来调节,经营者会很好的盈利,但社会利益会受到损害。
其次,市场存在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
这三个弊端都有各自的表现,分别从价值规律自发调节资源配置,生产者和经营者自发追逐利益,自发追逐利益可能不择手段等方面分析。
而且,教材还专门分析了市场调节弊端所导致的不良后果: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经济波动;市场自发调节难以解决收入上的公平分配问题。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市场调节有局限性,加强宏观调控,可以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在理解这一知识的的时候,同时还要注意两点:第一,加强宏观调控,不只是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更是有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
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目标要求必须发挥宏观调控的职能;第二,在分析市场调节有局限性的同时,必须首先肯定市场是市场经济的一种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
经济生活主观题方法讲评
措施类题答题步骤
1、落实主体,搭建框架
主 体
国家(政府) 企业(生产经营者) 个人(消费者、劳动者、 投资者、纳税人)
从不同主体的视角进行发散思维,考虑不同的主体在 解决某一问题中负有怎样的责任,该作出怎样的努力。
某班学生在“家电下乡” 跟踪专访中了解到如下情况: 农村自来水不通制约了洗 衣机的销量; 农村没通有线制约了彩电 的销量; 农村电压不稳制约了冰箱 的销量; 对假冒伪劣商品的担心制 约了农民的消费欲望。 同学们还了解到,农民希 望“家电下乡”产品的品种 要进一步增多,补贴能够进 一步增多,等等。 结合经济生活的知识,说 说如何解决上述问题?
一、图表现象类
• 1,审标题,抄标题(包括大标题与小标题) • 2,审表格(横向、纵向、看趋势、做比较; 分句概括,前后比较) • 3,审备注(描述现象/获得深层次信息) • 4,审答案(现象+深层次,答案无数据,深 层次来源:课本理论、大标题、其他材料)
第三单元主观题
• 材料一反映了2011年我国财政收入同比增 长较快,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保持较快 增长,财政收入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速 说明经济发展水平是财政收入的基础,我 国的分配结构不合理。 • 材料二反映出2011年我国税收收入较上年 同期有较大幅度增长,说明税收收入是财 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3、投资者: ①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择投资方式,量 力而行 ②要注意投资的回报率,又要注意投资 的风险性,科学、理性投资,投资应多 元化 ③既要考虑个人利益,也要考虑国家和 社会利益,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4、纳税人: ①树立法律意识和义务意识。 ②承担纳税义务,自觉诚信纳税。 ③增强对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监 督,以主人翁态度积极关注国家对 税收的征管和使用。
《经济学与生活》作业二讲评
《经济学与生活》作业二讲评结合教材案例分析题:(1500字以内)以下是央行调查统计司2010年3月的调查内容:企业家预期产品销售价格和成本继续上升。
1季度,5000户企业产品销售价格预期指数53.5%,较上季上升2.0个百分点;成本方面,企业原材料购进价格预期指数、生产资料综合价格预期指数分别为62.4%和61.6%,较上季上升1.4和1.5个百分点;均延续了上年初以来的上升趋势。
银行家物价预期指数持续高位运行。
1季度,银行家物价预期指数为66.0%,虽比上季略降0.6个百分点,但仍在较高位运行;其中,投资品价格预期指数为63.3%,比上季下降2.2个百分点,消费品价格预期指数为65.9%,比上季提高0.3个百分点,连续5个季度增长。
城镇居民预测下季物价上涨的比例略有下降,但季节调整后居民通胀预期仍显上涨,当前物价满意度继续下降。
1季度,预计下季物价上涨的居民为35.6%,预计物价不变和下降的居民分别占44.7%和8.0%。
剔除季节因素后,居民通胀预期继续上涨,未来物价预期指数为65.6%。
受此影响,居民当期物价满意指数降至25.9%,比上季再降2.3个百分点;其中认为目前物价“高,难以接受”的居民占比为51.0%,是1999年有调查以来的最高值。
请根据通货膨胀相关知识为控制通货膨胀寻找策略。
答:1.概念通货膨胀(Inflation)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
通货紧缩(deflation) :当市场上流通货币减少,人民的货币所得减少,购买力下降,影响物价之下跌,造成通货紧缩。
长期的货币紧缩会抑制投资与生产,导致失业率升高及经济衰退。
2.解决办法的核心:要保持一个“适当的”货币流通量。
3.美国的利率衡量办法已经不适用:在80 年代以前,美国用银行利率作为通货流通量的指标,利率上升说明大家对货币的需求殷切,意味着需要增加流通中的货币。
经济生活试卷讲评
一、考情分析
1、试题分析 (1)命题范围:《经济生活》 (2)重点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把握, 以及对选择题、非选择题(评析类)做题方法的 把握与应用。 (3)试题特点:突出对主干知识的考查;关注社 会热点,贴近现实生活。
2.成绩分析
优秀学生 赵月月2 刘丹丹2 选 择 题 马洁 4 周楠4 王娜4 杨飞4 王晓琳5宋铭辛5马辛迪5劳旖旎5袁方帅5 宋铭辛38 非选择题 马洪晨35 王晓林35 张鸿丽35 杨芳34 苏斐34 马洁34 刘泽睿33 王佳33 房昊32薄遵垠32陈帅31徐亮香31王震31 刘丹丹91 宋铭辛90刘泽睿马洁88赵月月88 王晓琳87 孟85萌 杨芳85 总 分 90以上2个,80以上16个,75以上12个
1、正确的地方及原因。
2、错误的地方及原因。不足的条件要不全。
遏制房价过快增长必须:
(1、)加强宏观调控,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提供保障 型住房)、法律手段、行政手段。 (2、)企业要遵循法律、道德规范,承担社会责任, 消费者要树立正确消费观。 3、最后得出结论,做出总结。
变式练习:
(要求:请同学们通过交流、互帮互学、澄清疑问, 并找出失分的原因及解决的方法。时间:5分钟 )
11、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就必须调整生产力与生产关 系不相适应的部分。生产力是人们生产的能力,反映 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生产力是不可调整的。但生产 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以调整。正确的说法是, 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的部分。 14、生产是消费的动力不对,应该是生产为消费创造 动力。
19、价值规律的作用之二提高劳动生产率,最后的结 果就是优胜劣汰。
20、同步富裕和同时富裕都是错误的。 21、题干说明的是价格影响需求,而不是供求影响价 格。
《经济学与生活》第五次作业
《经济学与生活》第五次作业第一篇:《经济学与生活》第五次作业第五次作业:案例分析题。
(共1道试题,每题100分)1、请看下面一段关于18世纪初,一个名叫伯纳德•曼德维尔的英国医生写的一首题为《蜜蜂的寓言》的讽喻诗中的一段话,讲的是一个蜜蜂群的兴衰史。
最初,这群蜜蜂追求豪华的生活,大肆挥霍浪费,结果整个蜂群百业昌盛、兴旺发达。
后来它们改变了这种习惯,放弃了奢侈的生活,崇尚节俭,结果整个社会凋敝,最后被敌手打败而逃散。
请回答:(1)试用所学相应的经济学理论解释这个寓言。
(2)这个寓言与当时英国崇尚节约的传统观念不同,这种矛盾被称为什么?我们应如何认识?(3)这个寓言对我们刺激经济发展有何现实意义?(每个要点需展开说明,500字以内)答:(1)这个寓言它认为节约无助于整个经济发展,奢侈地浪费才是致富之道。
凯恩斯从中受到了启发,并建立了以总需求分析为中心的宏观经济理论(总需求决定原理)。
在既定的收入中,消费与储蓄是成反方向变动的。
消费是总支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储蓄增加使消费减少,总支出减少,从而国内生产总值减少;反之,储蓄减少使消费增加,总支出增加,从而国内生产总值增加。
(2)这个寓言与当时英国崇尚节约的传统观念有悖,这种矛盾被称“节约的悖论”。
传统观念认为节俭是美德(储蓄增加是好的),而消费减少使国内生产总值减少,使经济衰退。
挥霍浪费是恶德(储蓄减少是恶的),而消费增加使国内生产总值减少增加,使经济繁荣。
这一传统观念就与寓言或上述理论相矛盾。
(3)过去我国的传统美德也是节俭,但近年来也逐渐认识到消费的重要性,政府也在努力寻找新的消费点。
这说明,看似荒谬的《蜜蜂的寓言》对我们刺激经济发展有现实启发意义。
当然,刺激总需求(经济)不仅仅消费,还刺激要刺激投资、增加政府支出和出口。
从长期来看,我们还要注意制度变革、资源增加和技术进步,这才是长期繁荣之路。
第二篇:西方经济学第五次作业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应如何解决收入分配问题?处理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一、什么是效率和公平?公平是指将社会的商品平均地分配给社会的所有成员,使得大家都有完全相同的商品。
经济学与生活(论述题及案例分析解题指导)
经济学与生活(论述题及案例分析解题指导)论述题1、试述什么是国内生产总值及如何理解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简称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
它不但可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更可以反映一国的国力与财富。
一般来说,国内生产总值共有四个不同的组成部分,其中包括消费、私人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额。
是我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核心指标。
是反映常住单位生产活动成果的指标。
2、什么是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治理通货膨胀的措施主要有哪些?通货膨胀(Inflation)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
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供远小于求)。
通货紧缩就是产能过剩或需求不足导致物价、工资、利率、粮食、能源等各类价格持续下跌。
治理通货膨胀最根本的措施是发展生产,增加有效供给,同时要采取控制货币供应量,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和量入为出的财政政策等措施3、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什么?为什么?厂商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必然把产量选择在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之点,即MR=MC,这就是厂商的利润最大化原则。
如果厂商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意味着厂商每多生产一单位的产品用于销售所增加的收益大于因多生产这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成本,厂商仍有利可图,因而会增加产量。
如果厂商的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意味着厂商每多生产一单位的产品用于销售所增加的收益小于因多生产这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成本,厂商会亏损,因而会减少产量。
无论是边际收益大于还是小于边际成本,厂商都会改变产量,以使利润增加,只有在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厂商才不会调整产量。
4、人民币升值的利弊分析。
人民币升值的弊端:第一、人民币升值,不利于出口,原来10亿美元能从中国买到的商品,人民币升值后,买相同质量和数量的商品,外国进口商就要多付出几百万美元甚至更多,无形之中降低了中国与其他出口国家的竞争力。
经济生活月考试卷讲评
并注意编号
2、答案组织要点化(序号化):每个要点自成一点,
3、答案表述术语化:采用教材政治术语; 4、答案结构逻辑化:各要点之间要有一定的主次、
先微观、后宏观等逻辑关系。
5、答案编写完整化:各要点要有观点+材料 6、字迹书写整洁化:要注意改卷老师的心理,以唤起
阅卷老师的同情心和印象分(外在美)
2、掌握方法、慎重作答
(1)直选法。最快捷
(2)排除法。 ①排谬(错误的) ②排异(无关的) ③排宽或排窄(外延大或小) ④排重(变相重复) (3)选优法。
选择题部分讲评小结:
1、落实基础知识。
理解、识记基础知识
2、在审题上下功夫。
抓关键词、关键信息、抓住行为主体、判 断主题思想,提高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2、考试时间及分值:90分钟 3、试题结构:选择题与主观题 100分
二、试卷分析
1、得分情况:最高分76,最低分41 。 2、学优生名单:唐娟 袁荣瑶 陈瑞 刘晓 君 陈晓阳 陈永娟 郭瑞星 邓祥超
3、答卷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重点):
四班特别提醒同学:
张齐 陈浩然 耿仁才 宋云燕 孙悦 曾荣萱 杨新程 陈广梁 陈家兴 (总分低于50分---共9人)
3、掌握好做题技巧与方法。
多运用排除法、比较法做题。
二、非选择题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1、卷面不洁、字迹潦草——端正态度 2、做题没有思路——审题,掌握解题方法 3、提取信息能力欠缺 ——明确设问及背景材料所隐涵有效的信息 4、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不透彻 ——落实落实再落实
政治主观试题答案组织要求注意“六个化” 1、解题过程程序化:答题都要遵循上面四部曲来行;
一、选择题
《经济生活》教材分析
生产要素市场
分析劳动、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市场的供求关系和价格决定。
消费者行为与生产者行为
探讨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决策过程及其在市场中的互动。
国际经济学
国际贸易
分析比较优势、贸易壁垒、自由贸易区等国际贸易现象和问题。
国际金融
研究汇率制度、国际收支、国际货币体系等国际金融问
在教材中加入实际的经济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 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加强实验环节
设计经济学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理解经 济学原理。
培养应用能力
强调对学生经济学应用能力的培养,提高他们在 实际工作中运用经济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THANKS
感谢观看
评价与反馈
教师和学生应定期对教材的使用效果 进行评价和反馈,以便不断完善和提 高学习效果。
05
教材的改进建议
内容更新与完善
更新数据和案例
确保教材内容与当前经济形势和 最新数据保持一致,增加最新的 案例分析,使教材更具现实意义。
增加政策解读
针对当前经济政策进行深入解读,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政策背景和影 响。
结构清晰
注重实践
教材的章节安排合理,逻辑清晰,有助于 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
教材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各种实 践活动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 活中。
缺点分析
部分内容过时
由于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教 材中的部分内容可能已经过时
,需要更新。
理论深度不够
对于一些深层次的经济理论, 教材可能没有涉及或只是简单 介绍,不能满足部分学生的学 习需求。
《经济生活》教材分 析
目录
经济生活试卷讲评
3、非选择题失分统计
题号 失分原因
26(2)
对于经济生活中政府如何做的问题存 在明显误区,答题漫天撒网,没有综 合性和条理性。
对于经济生活中没有具体明确主体的 28(2) 措施类题目缺乏准确的知识定位,导 致答题时思维混乱,逻辑性比较差。
12/22
1、答题程序:读、找、定、答 读——提取有效信息.首先,认真阅读材料及设问要求。可以先设 问、后材料,目标更明确。其次,进行信息筛选,找准关键词。这 是答题癿依据和切入点。 找——调劢运用知识:看到相关材料想到教材观点。 定——描述阐释事物:抓住主要概念,明确答案要点,整理出答 案提纲。 答——合理论证:根据答案提纲适当发散,形成答案。 2、答案基本结构:理论+联系材料 哲学题:原理+方法论+联系材料 3、答案要求:答案段落化、 段落要点化、 要点条理化、表述术语化 。
13/22
主观题答题核心技巧
26、材料一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 快,购房难问題曰益突出。部分房地产开发商捂盘销 售、待价而沽,投机性购房者兴风作浪、大肆炒作,致 使房价一路走高,普通百姓对此苦丌堪言。2002年 以来,国务院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癿调控政策措施,戔 至2012年初,调控已经初见成效。 材料二 李克强副总理指出:保障性住房是一项重要民 生工程,是党和政府癿神圣职责,要按照公正程序、 公开过程、科学决策癿原则,依法觃范操作,切实保 障丨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癿基本住房需求。 运用所学经济知识,说明政府为遏制房价过快上 涨应采取哪些措施。(12分)
16/22
有人认为:“只要政府多提供保障性住房就能有效地遏制房 价过快增长。”请你运用《经济生活》癿有关知识进行评析。 (12分) 这个观点是片面的。(1分) 解题思路: ①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影响。政府运用宏观调控的经 济手段多提供保障性住房,有利于缓解商品房的供需矛盾,有效 “政府多提供保障性住房有利于遏制房价过快 1、观点癿合理性: 遏制房价过快增长。(3分) 在哪?为什么? 增长。”——①供求影响价格;②经济手段 ②商品房价格过快上涨与市场调节的局限性有关。因此国家除了 “只要政府多提供保障性住房就能遏制房价过 运用财政等经济手段,还要通过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房 快增长。”——①还要政府宏观调控的其他手 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3分) 2、丌合理性: 段;②还需要房产商遵循法律、道德的规范和 在哪?为什么? ③要有效遏制房价过快增长,还需要房产商等遵循法律、道德规 消费者树立正确消费观)③需要充分发挥市场 范、承担社会责任和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理性消费,适度 的基础性作用。 消费(3分) ④要有效地遏制房价过快增长需要在遵循价值觃律癿前提下加强 3、总结:正确癿应该怎么样? 17/22 宏观调控和社会各界癿有力支持。(2分)——结论
《经济学与生活》作业一讲评
《经济学与生活》作业一讲评结合教材案例分析题:(1500字以内)根据美国政府发表的统计,全美国每年有17%左右的人搬了家。
搬家的人中有约60%是就地迁居,其余的是搬往外地。
这个比率从70年代以来没有什么大的变化。
美国人为什么喜欢搬家?答: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有的人因为工作变动,有的为了改善居住条件,有的想节省开支,有的为了照顾亲人,等等。
但主要原因是工作变动。
在美国搬家没有任何限制,没有户口制度,搬家不必经过任何人的批准,甚至也不需要到警察局去报告一声。
搬家也很方便,有专门的搬家公司,有的专管本市搬家,有的则经营往外地的搬迁。
搬家之所以方便,主要因为有住房市场。
首先,住房市场则可以用租金的不同来补偿条件的差异,因而各方可以有较广泛的选择机会。
第二,在住房市场条件下,通过房租水平的升降,供应和需求永远是平衡的。
句话说,在美国,你只可能感到房租贵。
而不会租不到房子住,所以即使你手头没有房子可以和别人换,也一样可以租到房子住。
当然,是不是要像美国那样完全通过市场来分配住房是有争论的。
理论和经验都证明市场分配可以避免浪费,但穷人的住房问题比较难解决。
大部分美国人并不祖房子,他们喜欢买房子住。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鼓励“居者有其屋”,所以在税收上给予优惠。
买了住房,会不会把一个人捆死在一地呢?不会。
当他想搬家时,可以把房子卖掉。
如果这是分期付款,而账还没有偿清,他可以把房子和债务关系一起出售。
但出售的价格和原订的房屋价格会有些出入。
小结:我们从美国人搬家的这件事中,可以看到:市场就提供了这样一种机会。
就业的灵活性使经济结构易于调整,但这必将引起人口的流动,如果没有住房市场,人口的流动将受阻。
谈了租房和买房的区别,强调了市场分配住房与计划分配的重大差别。
经济学作业解析
经济学作业解析在经济学作业中,学生需要分析和解决各种与经济领域相关的问题。
这涉及到应用经济理论和概念,使用合适的数据和方法进行研究,以产生准确的分析和结论。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经济学作业的解析进行详细讨论。
首先,经济学作业通常会要求学生运用相关的经济理论和概念来解答问题。
这需要学生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例如,作业可能涉及到供求关系、生产成本、市场结构等方面的问题,学生需要运用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和解答。
其次,经济学作业可能会需要学生进行数据分析。
经济学是一门实证科学,数据的运用对于经济问题的分析至关重要。
学生可能需要收集、整理和分析相关数据,并在作业中使用适当的经济指标来支持他们的观点和结论。
这要求学生对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的基本方法有所了解,并能够运用这些方法来分析和解释数据。
除了理论和数据分析,经济学作业还可能要求学生进行文献研究和综述。
学生需要查阅相关的学术材料,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并运用这些成果来加强他们的论证和分析。
在文献研究中,学生需要注意评估文献的质量和可靠性,并选择合适的文献来支持他们的观点。
此外,经济学作业可能会涉及到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
学生需要选定一个具体的经济问题或案例,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这种类型的作业要求学生具备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能够提出合理的假设,并通过数据和实证分析来验证这些假设。
最后,经济学作业的结论应该基于准确的分析和论证。
学生需要总结他们的发现,并得出可靠的结论。
这一部分应该在整篇作业的最后,以简明扼要的方式回顾和总结整个研究过程。
同时,学生还可以提出一些建议或未来的研究方向,以展示他们对经济问题的深入思考和理解。
综上所述,经济学作业是一项综合性的任务,要求学生具备经济理论、数据分析、文献研究和实证研究等多方面的能力。
通过对经济学作业的解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我们对经济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经济学与生活 课程说明
《经济学与生活》课程说明
一、课程概况
1.课程性质
《经济学与生活》是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各专业本科设置的通识课,在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2.课程特点
《经济学与生活》是一门实用性课程,它揭示了经济学规律对国家宏观政策、企业生产及个人生活的影响和作用,阐述了社会发展对经济理论的冲击和完善,剖析了经济学与生活的相互关系,是经济学科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3.学时学分
课内学时为36学时,学分为2。
一学期开设。
二、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经济学与生活》课程的内容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微观经济学中,涉及搬家、超级市场、旅游环境、能源等与老百姓日常生活联系的方面。
第二部分宏观经济学中,涉及银行、国民生产总值、通货膨胀等美国社会的宏观方面。
第三部分经济体制中,涉及个人和社会的致富之道、所有权漫议、金钱万能说等方面。
三、建议预修课程
《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学与生活》课程作业讲评(1)题目1:什么是经济发展?如何理解经济发展的含义?答题思路:经济发展不仅意味着国民经济规模的扩大,更意味着经济和社会生活素质的提高。
所以,经济发展涉及的内容超过了单纯的经济增长,比经济增长更为广泛。
一般而言,经济增长是指更多的产出,而经济发展不仅包括更多的产出,同时还包括产品生产和分配所依赖的技术和体制安排上的变革,意味着产出结构的改变,以及各部门间投入分布的改变。
就当代经济而言,发展的含义相当丰富复杂。
它更多地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实际福利的增长过程,不仅是社会财富量的增多,而且还意味着质的提升,即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变化,投入产出效益的提高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
发展总是与发达、与工业化、与现代化、与增长之间交替使用。
参考答案:经济发展指的是一个国家摆脱贫困落后状态,走向经济和社会生活现代化的过程。
经济发展不仅意味着国民经济规模的扩大,更意味着经济和社会生活素质的提高。
经济发展包括三层含义:①经济总量的增长,即一个国家或地区产品和劳务的增加,它构成了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②经济结构的改进和优化,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技术结构、产业结构、收入分配结构、消费结构以及人口结构等经济结构的变化;③经济质量的改善和提高,即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效益的提高、经济稳定程度、卫生健康状况的改善、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以及政治、文化和人的现代化进程。
题目2:什么是劳伦斯曲线和基尼系数?答题思路:洛伦兹曲线是用来衡量社会收入分配(或财产分配)平均程度的曲线。
基尼系数是根据洛伦茨曲线所定义的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
是比例数值,在0和1之间,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
参考答案:洛伦兹曲线是指在一个总体(国家、地区)内,以“最贫穷的人口计算起一直到最富有人口”的人口百分比对应各人口百分比的收入百分比的点组成的曲线。
洛伦兹曲线的弯曲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一般来说,它反映了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
弯曲程度越大,收入分配程度越不平等;反之亦然。
将洛伦兹曲线与45º线之间的部分A叫做“不平等面积”,当收入分配达到完全不平等时,洛伦兹曲线成为折线OHL,OHL与45º线之间的面积A+B叫做“完全不平等面积”。
不平等面积与完全不平等面积之比,称为基尼系数,是衡量一国贫富差距的标准。
实际基尼系数总是大于0而小于1。
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越平均。
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均。
题目3:根据需求弹性理论解释“薄利多销”和“谷贱伤农”这两名话的含义。
答题思路:需求价格弹性简称需求弹性,一般用来衡量需求的数量随商品价格的变动而变动的情况。
如果一种物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大于1,可以说这种物品的需求对价格来说是富有弹性的,也就是说需求量变化的程度大于价格变化的程度。
如果一种物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小于1,可以说这种物品的需求对价格来说是缺乏弹性的,也就是说需求量变化的程度小于价格变化的程度。
所以,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可以做到薄利多销,而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价格下降,却并不能带来更多的收益。
参考答案:(1)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需求量变化的程度大于价格变化的程度,其价格与总收益成反方向变动。
“薄利”就是降价。
降价能“多销”,“多销”则会增加收益总收益。
“薄利多销”是指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小幅度降价能使需求量有较大幅雅的增加,从而引起总收益的增加(2)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需求量变化的程度小于价格变化的程度,其价格与总收益成同方向变动。
谷,即粮食,是生活必需品,需求缺乏弹性,其弹性系数较小,在粮食丰收、粮价下跌时,需求增加得并不多,这样就会时总收益减少,农民受到伤害。
题目5:用所学的经济学原理说明下面的两种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原因。
答题思路:考察的是对于价格限制的理解。
最高限价,是对这些产品所规定的一个低于均衡价格的最大价格。
最低限价,也是支持价格,它总是高于市场的均衡价格的。
参考答案:(1)对。
因为在限制房租(即实行价格上限)的情况下,房东不愿意修理房子,也不愿意增加住房,一个城市就会变得破破烂烂。
(2)不对。
最低工资法保护已有工作的低收入者,使他们的收入有保证。
但增加了失业(即供给过剩),使另一些低收入者找工作更困难。
题目6:2011年3月底,国家发改委约谈了一些食品、日化类生产企业,了解情况,并明确表示,各类企业要加强社会责任,不得随意搭车涨价,更不许串通涨价、哄抬物价。
你对此的看法是什么?答题思路:食品、日化类产品都是群众生活必需品,其价格的变动直接影响群众的生活。
若部分食品、日化类生产企业是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以获得超额垄断利润为目的,以高于正常状态下可能实行的价格来销售产品,严重损害了消费者权益。
政府就会通过控制进入、价格和质量等手段对市场主体(主要是企业)进行微观干预,纠正市场失灵。
政府从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服务的公平供给出发,对价格水平和价格体系进行规制。
同时,若产品价格的上升,其它行业也会搭车涨价,从而引发物价总水平的上涨。
这会导致通货膨胀。
所以,政府也会出于抑制通货膨胀需要而制止企业随意搭车涨价,更不许其串通涨价、哄抬物价。
参考答案:无标准答案,本题考查学生理论结合实际的综合能力,分析需要有理有据,阐述清晰可。
《经济学与生活》课程作业讲评(2)注:请同学们注意下面的黑色字体是作业的参考答案,绿色字体是对于相关问题的阐述和分析,即解题思路。
题目1:无差异曲线中,无差异的含义是什么?无差异曲线的特征是什么?答题思路: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两种商品或两组商品的不同数量的组合对消费者所提供的效用是相同的,无差异曲线符合这样一个要求:如果听任消费者对曲线上的点作选择,那么,所有的点对他都是同样可取的,因为任一点所代表的组合给他所带来的满足都是无差异的。
无差异曲线中的无差异就是表示两种商品或两组商品的不同数量的组合对消费者所提供的效用是相同的,满足程度是无差别。
无差异曲线的特征:(1)较高的无差异曲线的偏好大于较低的无差异曲线。
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越大。
(2)无差异曲线被假设为向右下方倾斜。
在收入与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为了得到相同的总效用,在增加一种商品的消费时,必须另一种商品的消费。
两种商品不能同时增加或减少。
(3)除非消费者的喜好改变,否则无差异曲线不可能相交。
(4)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
题目2:孟子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请你用经济学的观点分析一下其中所蕴含的意义。
答题思路:孟子用人们生活中熟知的具体事物打了一个比方:鱼是我想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想得到的,在两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我宁愿舍弃鱼而要熊掌。
这也就是说任何时候选择都是有代价的,做任何事情都意味着要放弃某些东西。
参考答案:相对于人们的无限欲望而言,资源量总是有限的、不足的。
这种资源的相对有限性就稀缺性。
稀缺性决定了每一个社会和个人必须做出选择,被舍弃掉的选项中的最高价值者即是这次决策的机会成本。
也可以考虑消费者均衡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在既定收入条件下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消费者均衡是指在既定收人和各种商品价格的限制下选购一定数量的各种商品,以达到最满意的程度。
无标准答案,只要结合案例分析有理有据,阐述清晰可。
题目3:小敏下班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对自己的丈夫和父母大吐苦水:“我要发疯了!所有的工作都让我一个人做,当我是人还是机器?”请你用经济学中的“智猪博弈”分析一下小敏面对的问题。
如果你是老板,你该如何解决呢?答题思路:在博弈论经济学中,“智猪博弈”是一个著名的纳什均衡的例子。
假设猪圈里有一头大猪、一头小猪。
猪圈的一头有猪食槽,另一头安装着控制猪食供应的按钮,按一下按钮会有10个单位的猪食进槽,但是谁按按钮就会首先付出2个单位的成本,若大猪先到槽边,大小猪吃到食物的收益比是9∶1;同时到槽边,收益比是7∶3;小猪先到槽边,收益比是6∶4。
那么,在两头猪都有智慧的前提下,最终结果是小猪选择等待,大猪则只好亲力亲为。
改变这种结果,可以有减量方案、增量方案或是减量加移位的方案,看哪种效果更能达预期。
参考答案:小敏就是“智猪博弈”中的“大猪”,要想保住自己的工作,就不得不继续工作下去。
作为老板,就要杜绝“小猪”的搭便车现象,可实行减量加移位方案。
减量加移位方案即投食为原来的一半份量,但同时将投食口移到踏板附近。
结果呢,小猪和大猪都在拼命地抢着踩踏板,因为等待者不得食,而多劳者多得。
同学们在回答问题时需进行一定的分析说明和阐述,分析需要有理有据,阐述清晰可。
题目4:重庆一位李先生拥有一个尾数7位都是“8”的手机号,他将这个吉祥手机号码,以22万元天价转让给了一位福建来渝做陶瓷生意的老板。
还有不少地区以立法的形式认可公开拍卖“吉祥车牌号码”的做法。
你对此有何理解?答题思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1)数字的错觉。
对于某些数字的偏爱或忌讳,导致出现了“数字图腾”的崇拜;(2)经济学上的“钻石悖论”,为什么吉祥号码不是我们所必需的物品,反而价格如此昂贵;(3)声望效应,也是凡勃伦效应,某种物品会出现价格越贵,反而需求量增加。
参考答案:在不同的国家、地区或不同的消费群体中,由于民族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信仰的影响,往往存在对某些数字的偏爱或忌讳,例如我国人民一般喜欢“8”和“6”,认为“8”表发财,“6”代表六六大顺,吉祥如意。
正是出于对“吉祥号码”的崇拜,我国普遍存在着吉祥号码拍卖的现象。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是吉祥号码的需求和供给共同决定了它的高价位,这种供给和需求都是“物以稀为贵”的市场规律的正常表现。
吉祥号码作为奢侈性商品,对人们而言,是可有可无的,因此需求价格弹性非常大,即人们对价格很敏感。
同是由于吉祥号码的供给也相对有限,因而供给的价格弹性非常小。
因此极大的需求价格与极小的供给弹性共同作用,就促使吉祥号码的价格非常昂贵。
声望效应的存在。
由于人们进行挥霍性消费的心理愿望导致消费者对一种商品需求的程度因其标价较高而不是较低而增加。
无标准答案,只要分析有理有据,阐述清晰可。
题目5:你注意到,在你公司对面的那家餐馆,去吃饭的顾客并不多,有时候一天难得见看见人就餐,可是它却坚持了一年,还没关门歇业。
你对此如何理解呢?答题思路:本题考察的停止营业点的应用问题。
停止营业点,即在这一点上,价格只能弥补平均可变成本,这时所损失的是不生产也要支付的平均固定成本。
只有低于这一点,不能再弥补可变成本,生产者就会停止生产。
参考答案:做出短期决策时不用考虑固定成本或平均固定成本,只要考虑可变成本与平均可变成本。
在短期内,经营一家餐馆的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
固定成本就是餐馆房屋的租金、厨房设备、桌子、盘子、餐具等,这些成本是不随就餐人数的变化而变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