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史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总复习提纲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第一节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1、[单选]中国经历了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其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2、[单选]乾隆朝后期,清王朝由盛转衰。

3、[多选]中国封建社会前后延续了两千多年,中国的封建社会的特点包括(1)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2)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3)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4)社会结构上是族权与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第二节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及近代中国的演变1、[单选]1842年,中英间签署《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2、[单选]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抢劫焚毁了有“万园之园”美誉的皇家园林——圆明园。

3、[单选]1894年11月,日军制造的连续4天大屠杀,造成30万中国居民死亡的旅顺大屠杀惨案。

4、[单选]1900年,俄国军队侵入中国东北,制造了江东六十四屯惨案。

5、[单选]1860年,《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是天津。

6、[单选]1860年,《北京条约》开放的陆路商埠是伊犁和喀什噶尔。

7、[单选]1858年清政府与英、法、美、俄签订《天津条约》,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

8、[多选]近代中国司法主权受到破坏,规定外国享有领事裁判权的条约是(1)1843年中英《五口通商章程》(2)1844年《望厦条约》9、[多选]控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的手段有控制中国通商口岸;剥夺中国关税自主权;对华倾销商品;资本输出。

第三节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1、[单选]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2、[单选]1841年战死虎门的广东水师提督是关天培。

3、[单选]1842年,在镇江战场战死的满族副都统是海龄。

4、[单选]中法战争期间,老将冯子材率领清军和民众取得“镇直关大捷”。

5、[单选]甲午战争中,战死于平壤的清军将领是左宝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总复习提纲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总复习提纲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总复习提纲一、★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两大历史任务:1、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2、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相互关系: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中国民族在近代主要是完成前一任务,在现代主要是完成后一任务。

两大任务是统一的,统一于解放和发展中国的社会生产力。

二、★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1、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基本特征:(1)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并且控制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2)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3)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4)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它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而且它的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5)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加上中国地域广大,以及在地方性的农业经济的基础上形成的地方割据势力的存在,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

后来,帝国主义国家还分别支持不同的政治势力以分裂中国,使中国处于不统一状态。

(6)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上所少有的。

三、中国封建社会的核心思想:儒家思想四、中国近代以来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最根本原因:社会制度的腐败五、义和团运动意义首先,义和团运动表现了中国人民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反侵略的伟大气魄和不敢屈服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顽强的反抗精神,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力量。

中国现代史复习要点

中国现代史复习要点

中国现代史复习提纲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目的:筹建新中国;时间:1949年9月地点:北平2.内容:制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共同纲领》)---临时宪法的作用。

二.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的标志)三.新中国成立的意义: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胜利。

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中国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的篇章。

四.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祖国统一大业基本完成):1951年10月。

第2课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一.土地改革:1.标志: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2.结果:到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3.作用(意义):①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②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③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走向恢复和发展。

二.抗美援朝(1950---1953年7月)(性质:反侵略的正义战争)1.原因:新中国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2.目的: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开赴朝鲜,抗美援朝。

3.英雄人物:黄继光、邱少云4.结束:1953年7月《朝鲜停战协定》的签定5.意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维护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为新中国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第3课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一.内政(《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会议的名称: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1954年9月北京;2.性质: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二、外交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①提出:1953年12月我国政府同印度政府代表的谈判中,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②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2.万隆会议(亚非会议):1955年,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周恩来对万隆会议的贡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中国近现代史复习提纲

中国近现代史复习提纲

中国近现代史复习提纲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史的起点?a政治上的变化:鸦片战争后,中国的领土、领海等主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逐步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沦为了半殖民地。

b经济上的变化:鸦片战争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中国占主导地位,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开始进入半封建社会。

c社会矛盾上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变为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d革命任务的变化:中国由反对本国的封建统治变为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反对本国封建统治双重革命任务,使得中国由此进入了旧民主主义时期。

所以,鸦片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史的起点。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性质:中国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基本特征:政治上,中国的领土主权、司法主权、关税自主权被侵占,由完全的独立沦为半殖半封国家;经济上,中国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瓦解,逐渐沦为了西方国家掠夺原料,倾销商品和资本输出基地,同时产生了外国资本主义经济,附属于外国的官僚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以及封建经济为主的多种经济并存;思想文化上,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出现和发展,提倡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以及发展资本主义,学习西方的先进文化。

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任务,是相互区别又相互紧密联系的。

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

因为不经过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就不可能推翻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反动统治,改变它们控制中国经济财政命脉,利用特权向中国大量倾销商品和资本输出,压迫中国民族工商业发展的局面,就不可能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专制政治制度,解放农村生产力,改扩大民族工商业的国内市场;就不可能达到民族的团结,社会的稳定,从而集中力量进行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现代化建设,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富裕幸福。

中国现代史复习提纲

中国现代史复习提纲
铁路 公路 民航 电视、报纸的普及 互联网的普及
迅速发展
五、教科文事业
载人航天 “三个面向”方针 “科教兴国”战略
民主政治建设: 民主政治建设: 三大基本政治制度的确立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 商制度
经济建设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工业化的起步: 工业化的起步:过渡时期总路线和一五计划 三大改造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 索与失误(1956-1976)
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曲折发展的十年(56-66)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 探索” 曲折前进” “探索”和“曲折前进”是这一阶段的两大特征。
一、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政治与外交
1、民主法制建设 、
拨乱反正 初步构想: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体制的改革》 政治体制改革 改进人大制度和政协制度
加强基层民主制度建设
规范政府行为:颁布《行政诉讼法》和《行政复议法》
通过1982年宪法
法制化建设
中共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1999年写入宪法
2、“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 、 一国两制”
一、毛泽东思想的发展(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思想) 毛泽东思想的发展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科学地提出了党的工作重心 的转移和党的总任务 《论人民民主专政》(49年):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 义的国家学说,为即将成立的新中国作了政治理论的准备。 《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科学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
1、工作重心的转移——十一届三中全会 2、改革:从农村 到城市
农村: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城市: 城市:国有企业改革
3、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实施”引进来”战略:形成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 局 海外投资 实施“走出 商品输出 去”战略 劳务出口 加入世贸:标志中国全面与世界接轨

中国现代通史复习提纲

中国现代通史复习提纲

专题六现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及思想文化政治:1.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2.“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大业3.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经济:1.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2.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3.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思想文化:1.毛泽东思想2.新时期的理论探索(邓小平理论)3.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江苏高考二轮复习知识点整理(专题六)▲专题概述:本专题讲述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中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

其中包含建国后中国的政治制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拓、外交关系的建立以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科技成果等。

※政治: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高考考纲聚焦】●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知识点整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一、新中国成立的条件:1、政治军事: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2、理论路线: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时间:1949年3月;地点:河北西柏坡;内容:工作重心的转移,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党的基本政策;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3、组织准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时间: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性质——具有临时守法性质的文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新中国的性质——新民主主义国家,即人民民主专政国家。

二、新中国成立的标志: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三、新中国成立的意义:1、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成为真正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2、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3、为国家政治建设的逐步展开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1、背景社会主义改造顺利进行;经济建设大规模开展;人民需要民主政治建设;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及《共同纲领》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

2、确立的标志: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国现代史复习提纲

中国现代史复习提纲

1 中国现代史复习提纲(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新中国成立和巩固政权的时期(1949——1952年)第一届政协会议成立开国大典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和历史意义新中国成立和政权巩固和平解放西藏巩固抗美援朝土地改革知识要点:1、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内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为主席;国旗;国歌;首都改名为北京;公元纪年;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1)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结束了屈辱历史,)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结束了屈辱历史,成立独立自主的国家;成立独立自主的国家;(2)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3)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新纪元”是指: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到此结束,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基本完成。

新中国的成立也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结束,中国开始走上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1)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有一支由党领导的革命军队开展武装斗争。

(3)有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共同战斗。

(4)有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作指导。

3、中国开始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标志是:新中国的成立4、新中国成立原因: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经过28年英勇斗争的结果。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这是历史的结论。

(28年指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5、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祖国大陆获得统一(意义)。

西藏谈判代表:阿沛·阿旺晋美(拓展:西藏和平解放以来,以达赖喇嘛为首的部分势力一直在搞分裂活动,这是不得人心的。

西藏问题的实质是主权问题,不是西方国家所谓的人权和宗教问题。

)6、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三年以来,三十年以来,一千八百四十年以来分别代表解放战争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主革命时期;各时期开始的标志:1946年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五四运动、鸦片战争;各时期的代表人物:董存瑞、李大钊、关天培7、巩固政权的措施:(1)西藏和平解放(2)抗美援朝(3)土地改革8、抗美援朝:A 、抗美援朝的原因:美国侵略军威胁中国的安全、朝鲜政府请求中国援助。

中国近现代史复习提纲最终版

中国近现代史复习提纲最终版

中国近现代史复习提纲最终版上篇1、近代中国历史轨迹发生改变的原因(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原因)㈠自身问题---①经济:地主土地所有制为重要组成部分的经济结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②政治: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③社会:族权与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④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核心,但后期统治者实行文化专制主义,主张严刑峻法。

(二)外部原因---资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入侵(19世纪末20世纪初)2、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特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政治:半殖民地⏹经济:半封建⏹思想文化:多元化3、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4、近代两大历史任务极其相互关系1)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2)两大任务的关系:两者的主题、内容不一样,不能互相替代;但又紧密联系,息息相关,不能分离。

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有利维护民族独立、促进人民解放。

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必由之路: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第一、二章1、资本-帝国主义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怎么看待?①军事侵略: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勒索赔款,抢掠财富;②政治控制: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扶植,收买代理人;③经济掠夺: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④文化渗透:披着宗教的外衣,进行侵略互动,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

对待: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对中国封建经济的基础起了解体的作用,同时又给中国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造成了某些客观的条件和可能。

因为自然经济的破坏,给资本主义造成了商品的市场,而大量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破产,又给资本主义造成了劳动力的市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提纲(完整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提纲(完整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提纲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主要矛盾中华民族和帝国主义的矛盾(民族矛盾),人民群众和封建主义的矛盾(阶级矛盾)。

其中中华民族和帝国主义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历史任务近代中国有两大历史任务,反帝反封建革命和完成近代化〔1〕反帝反封建革命反帝反封建革命是为了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总揽秩序,完成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从根本上说是解决生产关系的问题〔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2〕完成近代化完成近代化是为了改变中国经济文化的落后地位,完成国家富强,从根本上说是解决生产力的问题(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两大历史任务之间的关系:〔1〕民族独立是完成近代化的必要前提和根底没有民族独立,就不能完成近代化,所以只有革命才能为中国的近代化翻开新天地〔2〕完成近代化是民族独立的保证,近代中国落后挨打证明了这一点。

2.近代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1)社会制度腐败腐败是一个广泛的概念,既包含社会制度的腐败,也包含各级官员行为的腐败,二者可以同步,也可以不同步。

鸦片战争前夕,清朝政治日益腐败,以皇帝为首的皇家贵族奢侈无度;各级官吏更是争相仿效,以权谋私,肆掠民财,“官以贿成,刑以钱免〞的现象比比皆是。

2)经济技术落后尽管中国古代经济技术曾长期走在世界前列,但近代中国经济技术落后则是不争的事实。

此时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已经完成了两次科技革命,在动力、能源等领域出现重大创新和科技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稳固了资本主义制度;而此时的中国经济技术落后,生产工具简陋,手工劳动为主,根本没有新技术的产生和应用,社会生产力低下,清政府财政收入困难,由此导致军队武器装备落后。

3.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失败原因:1)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2)主观原因: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

A、农民是小生产者,缺少先进的革命理论作指导。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动摇了清王朝封建总揽的根底,有力地打击了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充分显示了农民阶级的革命性。

现代史复习提纲

现代史复习提纲

现代史复习提纲一、北洋政府时期(截止1927年)思想文化方面:1.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及其影响是什么?特别是对现代化的意义?(长期的背景积累—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阶级,直接原因)(现代化、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思想启蒙与思想解放、无产阶级)2.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出现的各种思潮,及其主要观点?马克思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实用主义、无政府主义、工读主义、新村主义、合作主义、“平民教育”、文化保守主义(《东方》杜亚泉)3.二十年代三次论战,及其影响?问题与主义、马克思与基尔特、无政府与马克思。

4.史学新成就是什么?研究方法、研究领域和新史料——李大钊、胡适和梁启超5.文学理论的成就是什么?主要文学创作?(非重点,大P:159)(鲁迅散文、郭沫若的诗集)军事战争方面:(北方)6.直皖战争和两次直奉战争的导火索、时间和经过、结果和影响?直皖战争:靳云鹏内阁和安福系问题、1920.7.14—18。

第一次直奉战争:梁士诒内阁倾日问题、1922.4—5。

第二次直奉战争:三角同盟、江浙战争、1942.9—11。

北京政变(南方)7.西南军阀的势力演变以及护法军政府与陈炯明争夺战。

桂系:陆荣廷—新桂系滇系:唐继尧—胡若愚、龙云、张汝骥川系:刘存厚—熊克武—刘湘、杨森、邓锡侯贵州:滇系—刘显示—袁组铭—周西成广东:中国国民党—重建军政府—陈炯明叛变—夺回广州—国共合作8.军阀混战对中国的影响,对现代化的影响?国内政治方面:(北洋)9. 直系军阀上台,曹锟贿选的经过?1923.1010.《中华民国宪法》(1923曹锟)与《临时约法》、《中华民国约法》、《训政纲领》、《五五宪草》、《中华民国宪法》(1947)、《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内容比较,中国宪政历史进程,及其对政治合法性、政治现代化和社会整合的影响?(中国宪政失败的原因)(见中国近代宪政)11.武力统一、好人政府、联省自治思潮、废督裁兵和国家主义的内容及其影响?(大p:150)12.北京政变、国民军、郭松龄反奉事件的起因、经过和发展?北京政变对政局的影响?13.善后会议对抗国民会议运动,双方的内容,以及国民会议运动的影响?《北上宣言》、《第二次对于时局的主张》14.北方的反奉倒段斗争主要的内容及其影响?关税会议事件、金法郎案、“八一三”事件、大沽口事件15.废除不平等条约运动的起因、经过和发展、影响?《对华宣言》“完全尊重主权、彻底放弃沙俄利益”17.吴佩孚、孙传芳和张作霖势力的联合过程?直鲁联军?(中国共产党)17.中国共产党成立前的准备,以及中共产党成立的过程。

中国近现代史复习提纲

中国近现代史复习提纲

中国近现代历史复习提纲学校姓名班级【一】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至1919年)一:沦陷史(屈辱史)。

四次大规模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直接原因是虎门销烟月结果:中国战败,签订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及附件影响:①中华民族危机出现,中国开始论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⑴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火烧圆明园。

(教材9页上的图片)⑵俄国共割占了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

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邓世昌的主要事迹,1895年4月,李鸿章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定了《马关条约》内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目的是镇压义和团运动。

《辛丑条约》(内容及其危害)影响:中华危机全面加深,中国完全论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探索史(抗争史)。

1.地主阶级:代表:林则徐... ②主张:改革内政,抵抗侵略;事实::虎门硝烟)。

魏源编著《海国图志》,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观点2、洋务派:(19世纪60—90年代)中央代表:奕 ;地方代表: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主张:学习西方科技,以维护清王朝统治(自强、求富)。

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民用工业。

“自强”:军事工业:江南制造总局(李鸿章)、福州船政局(左宗棠)、筹建海军。

“求富”:民用工业:上海机器织布局、轮船招商局、电报局、开平矿物局(李鸿章)、湖北织布官局(张之洞)、汉阳铁厂(张之洞)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3、农民阶级:⑴太平军抗击洋枪队:李秀成率领的太平军在青浦慈溪、金坛打败洋枪队。

⑵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老龙头车站(张德成)4、资产阶级。

1).维新派:①代表:康有为... 主张:以改良方式(即不推翻清王朝),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从而挽救民族和国家危亡。

1895年“公车上书”,1898年《定国是诏》,戊戌政变六君子2)革命派:①代表:孙中山... 1894年建立兴中会;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这是第一个全国资产阶级政党;1906年发表了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成为孙中山领导革命的旗帜;1911年10月10 日,领导发动了辛亥革命;1912年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②主张:以革命(即武力)的方式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中国现代史复习知识要点

中国现代史复习知识要点

中国现代史复习大纲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1949年地点:北平2、主要内容:A、通过了《共同纲领》(临时宪法的作用);B、选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C、决定了首都、,国歌、国旗;(北京、《义勇军进行曲》、五星红旗)D、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3、历史意义:为新中国的成立作了重要准备。

二、新中国成立 (重点)1、时间: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图)开国领袖:毛泽东(像)2、新中国成立的标志是开国大典3、历史意义:国内意义: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百年来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国家获得独立,人民当家做主,进入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国际意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三、人民政权的巩固1、西藏和平解放(重点)A、时间:1951年文件:《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B、西藏的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全部获得解放2、抗美援朝(1950——1953年)(重点)A、时间:1950年总司令:彭德怀军队:中国人民志愿军(誉为“最可爱的人”)目的:保家卫国,维护和平抗美援朝胜利结束的标志:中朝与美签订〈朝鲜停战协定〉B、涌现的英雄人物及事迹:邱少云(事迹:为了不暴露目标,严守潜伏纪律,忍受烈火烧灼)黄继光(事迹:用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口,完成收复高地任务)罗盛教(事迹:为救落水的朝鲜的少年,不幸牺牲)被誉为“最可爱的人”的原因:表现了爱国主义的精神,保卫世界和平的国际主义精神和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C、历史意义:维护了世界和平,提高了中国国际威望,为新中国建设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3、土地改革(关注三农问题)(重点)纪念土改65周年A、1950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B、土地改革目的: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解放农村生产力C、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和财产,分配给贫苦农民D、土地改革意义: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当家作了主人,大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巩固了新中国政权。

中国近现代史复习提纲

中国近现代史复习提纲

1、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

2、两对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3、两大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及其关系:这两个任务是相互区别又相互紧密联系的。

必须首先改编这种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从而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富裕幸福。

4、三种政治力量,三种建国方案:(1)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是反动势力——主张继续实行地主阶级、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军事独裁统治,使中国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道路。

——实质:实行反革命军师独裁统治,来维护帝国主义和地主阶级与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2)民族资产阶级,是中间势力、民主革命的力量之一——建立一个名副其实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以便使资本主义得到自由的和充分的发展,是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

——实质:这种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对于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专政的政治现实是一种批判,但在实际上却并不具备现实的可行性。

(3)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是进步势力、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中国人民应当在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下,首先进行一场新民主主义革命,以便建立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并且经过这个人名共和国,逐步到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一、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军事侵略:1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2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3勒索赔款,抢掠财富政治控制:1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2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3扶植、收买代理人经济掠夺:1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2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3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4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文化渗透:1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2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二、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原因1社会制度的腐败;2经济技术的落后三、洋务运动内容:1兴办近代企业;2建立新式海陆军;3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历史作用:1、在客观上对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

中国现代史复习提纲

中国现代史复习提纲

中国现代史复习提纲中国现代史复习提纲(共13个考点)撰稿人孙安秀【考点1】新中国成立(八下2-4页)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时间:1949年9月地点:北平内容:(1)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2)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3)大会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4)大会还决定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以表示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崇敬和缅怀。

作用: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多方面的准备。

2、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时间:1949年10月1日下午地点:天安门广场内容:①毛主席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中央人民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

(插图)②举行盛大阅兵式③举行盛大群众游行。

3、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国内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国际意义: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4、西藏和平解放背景:人民解放军在解放了西南各省以后,全国大陆只剩下西藏没解放。

人民解放军一面向西藏进军,一面力争西藏和平解放。

方式:和平解放▲时间:1951年(注意:今年是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人物:阿沛﹒阿旺晋美意义: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考点2】: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八下12页)背景(原因):(1)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根本原因)(2)新中国成立后,新解放区的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

起止时间:1950年——1952年底。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内容: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最新中国现代史复习提纲

最新中国现代史复习提纲

中国现代史一轮复习提纲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到三大改造的完成(1949~1956年)第二阶段: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的十年(1956~1966年)第三阶段:文革十年(1966~1976年)第四阶段: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主义建设(1978年至今)第一单元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49~1956年)一、建国初期的经济建设(一)国民经济的恢复(1949~1952年)1.措施:(1)没收官僚资本和外商企业,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2)土地改革,让农民获得土地;(3)取消列强在华经济特权。

2.意义:为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条件。

(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1953~1956年)1.指导方针:过渡时期总路线2.实施方略:一五计划(1)优先发展重工业①原因:重工业基础薄弱,强化国防的需要,学习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

②成果:提前超额完成,建成鞍山钢铁公司、长春一汽、沈阳机床厂、飞机制造厂、武汉长江大桥。

(2)三大改造①原因:适应工业化建设的需要,早日建成社会主义。

②措施:农业、手工业——建立生产合作社,变个体经济为集体经济;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变私企为国企。

③实质:生产关系的变革,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公有制。

④意义: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一转两确立)二、建国初期的民主政治建设(一)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1.背景: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京召开。

2.纲领:通过《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1.提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2.确立:1954年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3.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原则:社会主义原则和人民民主原则(2)性质: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确立:1954年宪法做出规定2.五个自治区: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注意先后顺序)三、建国初期的外交(一)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1.背景:(1)二战后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中国近现代史复习提纲

中国近现代史复习提纲

中国近现代史复习提纲第一单元清朝晚期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本单元时限从19世纪40年代鸦片战争到19世纪60年代太平天国运动失败,涉及两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及思想领域的变化等历史。

这一时期是中国社会的转型时期。

总体特征:中国从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鸦片战争的背景国内背景和国际背景的对比政治经济军事对外政策根本原因:工业革命"英国资本主义发展"通过侵略夺取更多的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客观条件:清政府腐朽没落,经济落后,政治腐败,军备废弛,闭关自守;但幅员辽阔,资源丰富,是一个潜在的巨大市场,必然成为列强侵略的对象直接原因:中国人民的禁烟运动激化了中英矛盾2、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目的: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林则徐虎门销烟:1839年6月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林是民族英雄3、鸦片战争的过程时间:1840—1842年标志:1840、6 英军封锁珠江口扩大:1841年初,英军武装占领香港岛战场:东南沿海地区对战争的态度:①主战派:林则徐等抗英;②妥协派:道光帝、琦善;③人民:三元里结果:1842年8月,英军驶抵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屈服求和,战争结束4、不平等条约(1)《南京条约》 1842、8 中英(2)《南京条约》附件 1843年组成:《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3)《望厦条约》 1844年中美巡查医院建教堂(4)《黄埔条约》 1844年中法自由传教法国佬5、鸦片战争的影响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社会性质: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根本的变化)社会矛盾:①中华民族与外国资本主义;②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革命任务:反封建、反侵略6、第二次鸦片战争原因: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借口:亚罗号事件;马神甫事件主角:英法直接出兵,美俄为帮凶经过:1857—1858 1859—1860结果:中国战败,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影响: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7、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19世纪50—80年代,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8、太平天国运动背景:①阶级矛盾激化;②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③自然灾害严重准备: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创立宗教理论(三合一:儒家大同思想、基督教思想、农民平均思想)金田起义、东乡称王、永安建制、定都天京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 1853年目的:建立“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内容:①土地分配制度;②产品分配制度;③核心是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结果:没有真正实行过\没有安定的环境;绝对的平均。

高考历史复习提纲(中国现代史).

高考历史复习提纲(中国现代史).

高考历史复习提纲中国现代史(政治部分)必修一专题四、专题五第1讲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通过了《共同纲领》,确立了中国历史上一个新型的国家,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诞生。

二、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1)建立发展①初步建立: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②正式确立: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③新阶段:1956年“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提出(2)职能:1949年至1954前代行人代会职能,1954年后起发挥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作用。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1)确立标志: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①内容:规定了国家性质;规定了根本政治制度;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及义务。

②特点: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③意义: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

是我国人民革命和斗争的经验总结,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法律保证,极大地调动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

(3)意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1)背景: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原则。

(2)建立:1954年宪法确认,先后建立蒙(1947)新桂宁藏五个自治区;(3)意义:满足了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愿望,实现了民族平等,也保证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三、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1、“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破坏(1)民主法制遭破坏的表现①各项法律名存实亡,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人身自由任意践踏(冲击、批斗、抄家、刘少奇冤案)。

②“全面夺权”的展开,各级党政机关遭到破坏,社会秩序遭严重破坏。

中现史复习提纲2

中现史复习提纲2

中国现代史复习提纲第一学习主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课标要求〗(1)讲述开国大典的史实,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2)简述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史实。

(3)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事迹,体会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4)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理解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

〖考点〗一、中国现代史的分期:过渡时期:1949.10 -1956.12十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民主主义建设时期)1956.12 - 1966.5十年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5 - 976.10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改革开放时期)1978、12-今二、过度时期(1949.10 -1956.12)新中国政权的建设和巩固(一)开国大典1、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朱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

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

3.开国大典上,54门礼炮齐鸣28响,有什么含义?54门礼炮,代表参加政治协商会议的54个民族(或纪念五四运动);28响,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年英勇奋斗,取得革命的胜利。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有什么历史意义?(1)国内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勾结封建统治者剥削压迫中国人民的历史,实现了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使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中华民族从此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国际意义:同时也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二)大陆的统一:西藏的和平解放.1951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达成,宣告西藏和平解放。

它标志着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

(三).新中国巩固政权的措施:开展三大运动,即(1)土地改革运动、(2)抗美援朝战争、(3)镇压反革命运动1、抗美援朝战争。

中国现代史复习提纲

中国现代史复习提纲

中国现代史复习提纲第一单元走向社会主义之路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筹建新中国(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一)时间:1949年9月地点:北平(注:不能写成北京)(二)内容:1、制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简称《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临时:从1949年-1954年](1)新中国的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2)新中国的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2、选举中央人民政府领导----毛泽东为政府主席3、确定:国旗为五星红旗;代国歌为《义勇军进行曲》;首都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

(三)作用: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好准备工作。

二、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的标志)(一)中央政府第一次会议(1949,10.1下午2时)1、接受《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2、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朱德为解放军总司令。

(二)大典盛况1、时间:1949年10月1日地点:天安门广场2、毛泽东宣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3、54门礼炮28响(54门:象征五四运动;28响: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英勇奋斗28年的历史。

1921—1949)(三)新中国成立的意义1、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胜利,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结束;2、中国人民站立起来,成为主人;3、中国历史揭开了新的篇章。

三、西藏的和平解放1951年10月西藏和平解放。

(标志祖国大陆获得统一,除港澳台外)问答题:为什么要和平解放西藏?(尊重汉藏名族感情,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减少对西藏的经济破坏,有利于西藏进步和发展,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

)第2课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一、土地改革1、时间:1950--1952年底文件(法律依据):《中国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2、作用(意义):彻底废除了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走向社会主义之路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筹建新中国(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一)时间:1949年9月地点:北平(注:不能写成北京)(二)内容:1、制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简称《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临时:从1949年-1954年](1)新中国的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2)新中国的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2、选举中央人民政府领导----毛泽东为政府主席3、确定:国旗为五星红旗;代国歌为《义勇军进行曲》;首都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

(三)作用: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好准备工作。

二、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的标志)(一)中央政府第一次会议(1949,10.1下午2时)1、接受《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2、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朱德为解放军总司令。

(二)大典盛况1、时间:1949年10月1日地点:天安门广场2、毛泽东宣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3、54门礼炮28响(54门:象征五四运动;28响: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英勇奋斗28年的历史。

1921—1949)(三)新中国成立的意义1、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胜利,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结束;2、中国人民站立起来,成为主人;3、中国历史揭开了新的篇章。

三、解放大陆1951年10月西藏和平解放。

(标志祖国大陆获得统一,除港澳台外)第2课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一、土地改革1、时间:1950--1952年底文件(法律依据):《中国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2、作用(意义):彻底废除了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

二、抗美援朝(1950---1953年7月)1、为保家卫国(目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抗美援朝。

2、总司令:彭德怀英雄人物:黄继光邱少云3、结束:1953年7月《朝鲜停战协定》的签定4.意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为新中国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5精神: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国际主义精神.三.补充:问答题:1.近年来,中央连续出台了指导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

回眸历史,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农村的政策先后作出过重大调整,在历史上产生了很大影响。

(知识拓展)回答:(1)列举20世纪50年代,我国在农村开展的重要运动。

(2)1978年,在我国什么地方率先出现搞“包产到户”的典型?随后在全国农村逐步实行了什么制度?(3)你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不断调整农村政策说明了什么?答:(1)土地改革(1950-1952),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5),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2)安徽凤阳小岗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农业是基础,涉及国计民生;中央能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农村政策等。

2、列举近代以来促进中国封建社会瓦解的三件大事.(了解)(1)政治上: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2)思想上:新文化运动,促使人们冲破封建思想的罗网,在近代中国掀起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暴(3)经济上:彻底废除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第3课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一、内政(《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会议名称: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时间1954年9月内容: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宪法内容: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说一说: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一部什么类型的宪法?它确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答案: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它规定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二、外交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首次提出:1953年12月中印谈判;(2)共同倡导:1954年中国、印度、缅甸(3)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4)意义:成为发展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

2、亚非万隆会议:1)召开:时间:1955年4月, 地点:印尼的万隆, 参与国:亚非29个国家2)特点:第一次由亚非国家自己举行的会议。

(没有欧洲的国家参与)3)万隆会议中心议题: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

4)万隆会议出现分歧时周恩来提出了什么方针?求同存异三、补充:“求同存异”的“同”和“异”各指什么?答:“同”指从反对殖民主义,保卫和平,争取民主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的共同利益出发,加强合作;“异”指各国的处境不同,及社会制度差异.第4课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一、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1、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一化三改):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一五计划:(1)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2)时间:1953---1957年;(3)内容: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完成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4)成就:一田(克拉玛依油田)、一桥(武汉长江大桥)、三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飞机制造厂、鞍山钢铁公司)、六路(三公路、三铁路)。

二、三大改造(1953---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实质是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1、探索时期的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与1953年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一化三改]区别开来)2、失误的表现(1958)(1)大跃进:标志:盲目求快-------大炼钢铁运动。

(2)人民公社化运动:特点:一大二公。

一大二公:一大就是规模大;二公就是公有化程度高。

3、失误的原因:违背客观经济规律,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

例题(08年中考)1954年,福建汉族农民杨白劳为地主王老五耕种土地。

1956年,杨白劳和王老五都成为人民公社的社员。

(1)错误:.1954年,福建汉族农民杨白劳为地主王老五耕种土地理由: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地主阶级被消灭(2)错误:1956年,杨白劳和王老五都成为人民公社的社员理由:1958年才出现人民公社三.补充题:材料分析题2008年,电视连续剧《金婚》在全国热播。

《金婚》以编年体的形式描写了一对普通的中国夫妇(佟志和文丽)50年的婚姻生活,同时也折射出新中国半个世纪以来的社会变迁。

请从下列镜头回放中,挖掘出相关历史信息,回答问题。

镜头1:《金婚》第4集中,1958年,庄嫂生下儿子取名“跃进”。

(1)庄嫂给儿子取名“跃进”,你可以从中推断出当时全国正在掀起什么运动?这一运动的主要失误之处在于?镜头2:《金婚》第12集中,男主角佟志和造反派小将们有这样一段对话:佟志说:最高指示,要文斗不要武斗!造反派小将们将佟志和文丽背靠背推向墙边站着,一边高喊:最高指示,打倒一切反动派!(2)请问:这一场景发生在哪一历史时期?镜头3:《金婚》第36集中,1991年,工厂要和港商合资,动员职工买股票。

(3)镜头3反映了改革开放后的社会现象,改革开放开始的标志是什么?(4)以上三组镜头反映了新中国的历史变迁,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哪些有益启示?[答案](1)大跃进;违背客观经济规律。

(2)文化大革命时期或1966~1976年(3)十一届三中全会(4)遵循客观经济发展规律;加强民主与法律建设;坚持改革开放。

第7课“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1966—1976年)一、文革的发动1、导火线:上海《文汇报》发表的《凭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2、开始标志:1966年5月16日,《五一六通知》。

3、炮打司令部:矛头指向刘少奇、邓小平二、全面内乱1、八届十一中全会后,红卫兵,造反派蜂拥而起2、1967年1月开始夺权,全面内乱3、两个反革命集团:①林彪反革命集团②四人帮: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4、最大冤案:刘少奇案。

三、文革结束(1976)1、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文革结束。

2、文革性质:“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3、危害:国家政权遭到严重削弱;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国民经济发展缓慢;教育科学文化事业遭到严重摧残。

例题(07年中考)1956年,我国农村实行人民公社化运动。

“文革”时期,包产到户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大江南北。

(1)错误:1956年,我国农村实行人民公社化运动理由:1958年才兴起人民公社化运动(2)错误:“文革”时期,包产到户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大江南北理由:“文革”结束后才实行改革开放,才出现“包产到户”四、文革中汲取的启示(理解)1、没有监督的权力导致腐败,必须建立与完善领导监督机制;2、反对个人崇拜和个人迷信;第8课铸起共和国钢铁长城一、国防(“两弹一星”——原子弹、导弹、人造卫星)1、核武器的发展过程:①1964 年10月,原子弹爆炸成功②1966年10月,导弹核武器实验成功③1967年6月,成功地进行了氢弹爆炸实验2、“东方红”卫星遨游太空过程:1970年4月,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顺利升入太空意义:从此,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两弹一星的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攀高峰的精神.3、解放军的发展:①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②1949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成立;③1966 年7月1日组建地地导弹部队我国“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①地地战略导弹部队;②海军潜地战略导弹部队;③空军战略轰炸机部队第9课新国中走向世界舞台一、重返联合国(1971)概况:1971 年10月第26届联大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中国在联合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意义:①中国正式作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登上国际政治舞台。

②在联合国组织内,我国为实现联合国宪章的宗旨、维护世界和平、加强各国友好合作、促进人类进步事业,做出了自己不懈的努力。

二、中美建交(1979)1、“乒乓外交”:1971 年,中国邀请美国乒乓球对访问中国2、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

3、1978年12月,中美双方发表《建交公报》4、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意义:①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和中国建交的前提)②对国际形势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例题(06年中考):1954年,……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