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皮影艺术以及它的当代性思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皮影艺术及它的当代性思索
据历史学家考证,皮影艺术发祥地在陕西,史料记载西汉时宫妃抱太子在窗前玩耍,剪桐木作人形,映在窗上表演,这便是皮影戏的起源。皮影的原形是用纸剪的,后来采用羊皮或炉皮制作。它是先把皮子削薄,雕出形象,再染上色和上油,然后通过灯光照射,在慕上放映出皮影人影象进行表演的民间戏曲。
皮影艺术始于汉,盛于隋唐,真正让皮影戏成为百戏中的正剧,当在宋代时期。而浙江的皮影艺术兴起与宋室南迁有关。因南宋定都临安,这使陕西皮影戏“北上南下”,大批北京艺人南下临安,偏都营生。北方的技艺与南方文化的融合,开拓出黄河流域“东奔西走”的畴域。革新后的皮影艺术在临安大受青昧。
浙江皮影戏又叫“皮囡囡”、“羊皮戏”。其盛行在海宁、桐乡一代。现存的海宁皮影戏是南宋皮影文化的典型代表。浙江皮影戏一般在年节和民俗活动时演出,名目繁多。大多为祈求蚕桑获得好的收获,就演“蚕花戏”。村中发现有偷盗行为,查获后要罚款并要求演“禁格戏”,内容为“《封神演义》、《西游记》等。求神拜佛要演”还愿戏。各种名目的迎神赛会要演“神戏”。小孩过周要演周发戏,结婚时要演暖房戏等以此来表演故事的民间艺术。浙江皮影与北方皮影差别在于北方皮影均为镂空雕刻,而浙江皮影在造型上很少雕刻,重在彩绘,人物五官和服饰多采用新鲜色彩组成,形成具江南特色的“绘革派”。
由于海宁西部为盐官县,隶属临安府,皮影戏便在海宁扎根,成为浙江皮影的代表。海宁皮影艺术流传了近八百年的岁月,早已和当地的生活习惯与文化特征结合在一起。影人造型别致,制作精美,单线平涂具有水乡剪纸艺术朴素鲜亮的风格,带着浓郁的蚕乡特点。海宁皮影戏的唱腔声分为“戈阳腔”,和“海盐腔”两个腔,“戈阳腔”唱武打戏,“海盐腔”专唱文场戏,既有高亢粗放,又有优美抒情。曲调十分丰富,有一百多个。并且剧目丰富,有近三百多个,好多剧目是其它剧种没有的。如《聚宝盆》,《后玉蜻蜓》等。海盐皮影造型上也颇具特色,其脸谱既接近于京剧,又不是全相同。它从忠奸贤义的不同性格,喜怒哀乐的不同表情加以夸张塑造。影片和服饰有水乡蓝印花布和剪纸的风味,装饰性强,色彩鲜亮,别具一格。南宋时海盐皮影戏的发达与广泛流行使雕刻影人成为人们的职业,并且出现了“社“的组织。到明请时,浙江皮影戏随着都市经济文化的繁华,继续发展。到民国时期,浙江皮影戏随着中国影戏在大都市的衰落而转向乡间发展。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省文化厅在出面组建了地方国营的浙江皮影剧团。对剧本、唱腔、音乐、布景和演出技巧进行改革创新,并招收培养年轻艺术人才,使海宁艺术登上了大雅之堂。
面对浙江皮影艺术的博大精深。“新年影戏票暴光,金鼓对对闹夜宵,艳说长安传子弟,董衣高唱戈阳腔。”这是当年皮影戏盛况的真实写照,而如今在一天天的岁月流逝中,浙江皮影戏渐渐衰落。上世纪连年的战争和建国初期的过多政治运动是浙江海宁皮影遭毁灭性打
击的重要因素。在当下文明的今天,浙江皮影艺术这种乡土传统文化,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以及电影艺术的崛起,人们开始忽视皮影艺术的发展形态。浙江皮影艺术在今天走向另一种发展形式。影戏开始走与旅游开发相结合的路子,如浙江桐乡乌镇的旅游业日益崛起,使桐乡皮影戏声名远扬。这是商品社会影戏生存方式的一种新的形式。在浙江海宁市分别设有“江南民族风情倌”,“桐乡市乌镇皮影戏馆”和“南京太子庙秦淮人家酒店”。这些为皮影戏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生存空间,有益于皮影戏的传承。在旅游区的表演为艺人提供了就业机会,使其稳定的收入,从而安心地从事皮影戏的表演与雕刻。旅游区乘客流量大,通过在演区的展演扩大皮影戏的影响。唤起更多人对他的喜爱,从而让皮影戏得到更到的发展。但这种民俗旅游在各种现实环境所实施效果也不能完全作为皮影戏的保护与传承。首先简单、重复的演出不利于皮影戏艺人艺术的提高和发展,更谈不上创新。根据报道,海宁市的三个民俗旅游点常年表演的只有几个剧目,在馆内基本不演传统戏,只演一些打斗,热闹简短的“武戏”。在这些地方的演出只是些非常简单的重复操作的“即兴创作”。这些剧目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劳动,不存在创新问题。而且相对稳定和优越的环境会使艺人形成一种惰性。其次微薄的收入,吸引不了年轻人投入影戏的学习与研究。据了解旅游景区艺人的收入在1200人民币左右,这是无法吸引年轻人的加入。
民俗旅游的开发对影戏的传承与发展起不到实质性作用,它只是作为一种直接的经济利益刺激,在短期内给在困境中无一为生的皮影戏一条生路,从而延长影戏的生存期。因此我认为民俗旅游的开发除了地方政府、开发商、直接参与演出的艺人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外,事实上它对于皮影艺术的保护与传承并无多大用处。甚至就保护和传承来说是不值得提倡和推广。因此在保护开发影区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分寸,注意继承和创新的关系,绝不能搞政绩工程,不能纯粹把它当作发展地方经济的资源、项目。所以浙江政府官员想以民俗旅游开发方式来促进皮影戏的保护和抢救,继承和发展,这恐怕是行不通。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影艺术铺天盖地,浙江皮影艺术可以利用影像化的方式进行传播与保护。通过影像化的传播可以将浙江皮影艺术嫁接并转化成一定的物质形态,有利于长期的保存,进而世代相传。如著名导演张艺谋的电影作品《活着》加入了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元素——皮影艺术,与余华的原著小说相比,电影增加了主人公福贵作为皮影艺人这一重要身份。一方面,将皮影嵌入影片,增加了影片的色彩和旨趣,令观众欣赏到皮影这一现代社会中难得一见的“民俗奇观”;另一方面,以皮影为载体串起几十年的中国历史,具有一定象征意义,也使影片更加朴实厚重。浙江海宁、桐乡乌镇皮影资源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如果把这些资源很好地和影像化结合,必定会取得社会关注。而对影像化作品而言,本身就担负着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和先进文明的根本任务;浙江皮影流传于民间,是影像化创作的生活背景和不竭源泉;给影像化作品注入神秘色彩的同时更渗透了民族文化的厚重与淳朴。用影像化的方式对浙江皮影艺术的保护和传播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的。首先影像化传播是现场的、真实的,它的传播覆盖力和渗透力是不可估量的。其次通过摄像机的镜头来表现具体
画面、声音、内容和主题,综合运用画面的表现元素和镜头的造型功能,最后通过电视画面大小的变化、拍摄方向的不同、多角度的拍摄,直观展示我们古老而宝贵的历史文化,使人们对浙江皮影艺术感知得更加亲切和直接。
影像化的载体除了电影还包括电视新闻报道,各种文艺大赛以及综合节目、公益广告、专题记录片等。另外有很多地方盲目追崇对皮影艺术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像“文化搭台,商业唱戏”的行为,打着宣传浙江皮影艺术的招牌,片面地维护传统艺术的外在形式。把发展当地的经济和提高地方知名度作为真实动机,过度的商业包装,甚至破坏了皮影艺术的内在精神蕴涵。
由宋王朝迁徙所留传下来的具有八百多年的历史的浙江皮影艺术,是我国在历史长河里积淀下来的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除了利用影像化的方式进行保护与传播,还可以通过建设皮影艺术博物馆,将浙江皮影艺术完整地呈现给世人看,不但让人们认识到什么是皮影艺术,它所折射出来的文化渊源和文化积淀是不可估量的。此外我们还可以将浙江皮影艺术的各种形象以特种邮票的方式发行从而实现对浙江皮影艺术的保护与传播。
今天的浙江皮影艺术除了做好保护与传播外,更多面临着如何发展?如何传承?
我认为皮影艺术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从根本上说就是传承人的培养问题。皮影戏的衰弱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从事这项工作的艺人无法养家糊口了,说得再俗点就是演戏赚不了钱,所以都不干了。因此要培养传承人,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吸引新生力量的加入。这就必须给传承人优势的经济效益和有利的社会保障,从整体上对他们提高收入,对有贡献的传承人一定的奖励。当然,为了皮影艺术更好的发展,在选皮影传承人时,浙江省文化厅可以与浙江省教育厅协商,在浙江旅游学校,甚至各类高校开设皮影戏的选修课,甚至还可以在各美术院校开设皮影艺术专业,以此来培养专业人才,从而弘扬皮影艺术的博大精深,并结合中国现当代多元化艺术,使皮影艺术的传承不只是局限于古人流传下来的精髓,而是有新时代的创新,从而让具有中华民族文化内涵并融合江南地域特色的皮影艺术发扬、发展、发达。
我们应该不断地扩大宣传力度,强调保护皮影艺术原生态价值的前提下,广泛依靠大众传媒、影像化传播力量,自觉形成浙江甚至全社会的保护氛围,从而使积淀了八百多年的优秀文明成果——浙江皮影艺术得到更好的保护、传播、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