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林22号油茶配方施肥研究

合集下载

油茶新造林追肥试验

油茶新造林追肥试验
d o i :1 0 .3 9 6 9 / j .i s s n .1 0 0 3 — 5 7 1 0 .2 0 1 4 . 0 1 .0 0 5
To pd r e s s i n g t e s t o f n e w p l a n t a t i o n o f Oi l - t e a Ca me l l i a P ENG S h a o f e n g ,L UO J i a n ,C HE N L o n g s h e n g ,MA L i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CHEN Yo n g z h o n g ,W ANG Ru i ,J I ANG Yo u l a i 。

要 :为保证新 造油茶林营养 的及时补充 ,促进树体生长 ,对 油茶新造林进 行 了追肥 试验 ,结果表 明 :施 肥
能显著促进新造林植株生长 ,提 高叶片叶绿 素和 可溶性糖 的含量 ;施 肥处理 的抽新 梢率 和平均 新梢 数分别 为 8 3 . 3 %和3 . 8 ,分别 比对照高 3 1 . 6 %和 4 7 . 0 % ;施 肥处理叶片的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对照 ,分别 达 5 . 4 3 ms / g和 3 9 . 9 8 m g / g ;不同品种油茶苗造林后施肥效果不 同 ,其 中 ‘ 湘林 6 7 ’的施肥生长效果最好 ;施肥
油茶新 造林 追肥试 验
彭邵锋 ,罗 健 ,陈隆升 , 马 陈永 忠 , 王 瑞 , 蒋 又来。
( 1 . 湖南省林业科学院 , 湖南 长沙 4 1 0 0 0 4 ; 2 . 国家油茶工程技 术研究 中心 , 湖南 长沙 4 1 0 0 0 4 ; 3 . 邵阳县林 业局 , 湖南 邵阳 4 1 2 1 0 0 )
第4 l 卷, 第1 期

油茶丰产栽培技术规程湖南

油茶丰产栽培技术规程湖南

油茶丰产栽培技术规程湖南湖南是中国重要的油茶产区之一,油茶丰产栽培技术规程是指根据湖南油茶种植实际情况,结合科学栽培原理和经验总结,规定了油茶丰产栽培的一系列技术措施和要求。

以下是湖南油茶丰产栽培技术规程的主要内容。

一、品种选择湖南地区适宜种植的主要油茶品种有黄树脂、酱果、白果、湘油8号等。

规程要求选择抗逆性强、产量高、品质优良的品种。

二、优质苗木选取规程要求选择一年生、根系发达、干枝无病虫害的苗木,并进行砧木与接穗的配对。

三、地力准备规程要求选用富含有机质,排灌良好,土壤酸碱度适宜的耕地,并进行深翻、耙平等地力准备工作。

四、辅助栽培规程要求在油茶种植区域鼓励各式辅助作物进行外延栽种,提高油茶种植密度,利用辅助作物的互种,提早占地,抢占光、水、肥等资源。

五、密植技术规程要求油茶树行距为1.2米,株行距为0.8米,株密度达到8333株/公顷。

并要求获得高产量的油茶树适宜调整种植密度,提高单株产量。

六、施肥技术规程要求施肥要根据土壤和叶片养分含量分别进行正确的配方和施肥方法,以适应油茶生长需求。

通常采用基础施肥、营养生长期追肥和结实生长期追肥等施肥方法。

七、病虫害防治规程要求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包括清除树冠积尸落叶,消毒树冠,清洗病害树干等措施,防治油茶薄壳象甲、叶螨以及煤气菌核病等病虫害。

八、修剪整枝规程要求结合树冠分枝结构,按照保健疏枝、优势枝强化、平衡主干支撑等原则进行修剪整枝,以促进油茶树的正常生长和结果。

九、营养管理规程要求在树冠形成期和休眠期进行适时养护,给予充足水分和营养,以保持油茶树的健康生长。

十、灌溉技术规程要求油茶树供水要充分而不过度,要求采用合理的灌溉方式,包括地面灌溉、滴灌和喷灌等。

以上是湖南油茶丰产栽培技术规程的主要内容。

通过遵循这些规程,可以提高油茶的产量和品质,进一步发展湖南的油茶产业。

长林系列良种油茶搭配混栽在油茶基地的推广应用研究

长林系列良种油茶搭配混栽在油茶基地的推广应用研究

长林系列良种油茶搭配混栽在油茶基地的推广应用研究文章对岑巩县长林系列良种油茶的搭配混栽情况进行分析,为岑巩县未来油茶种植提供参考。

标签:长林系列品种油茶;搭配混栽;油茶基地1 引言油茶属茶科,常绿小乔木。

油茶榨出的油色清味香、营养丰富、耐贮藏,是优质的食用油,也可作为润滑油、防锈油用于工业;茶饼既可做农药,也可做肥料;果皮可以提炼制取栲胶;油茶树可提高土地蓄水能力防止水土流失。

总之油茶有着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效益;油茶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之一,在多个地区广泛种植。

其中就包括岑巩县。

岑巩县地处云贵高原向湘西过渡的斜坡地带,境内山峦重叠,水源丰富,林地面积1486.5平方千米。

岑巩县属亚热带温暖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春暖夏热、秋凉冬冷,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雨热同季,无霜期长。

历年平均气温15.7~17.1℃,年平均降雨量在1142.7毫米。

良好的气候条件为油茶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

2 采用长林系列良种油茶搭配混栽的基本概况岑巩县引进的油茶品種较多,有湘林系列的210、27、97、78号、长林系列40、4、53、47号及本地的认定良种,但通过近年来的观测,表现较好的主要是长林40号、4号及53号。

据统计,自2009年发展油茶以来,截至目前,2018年全县油茶初产面积约1.0万亩,油茶鲜果总产量约200万斤,茶籽总产量250吨,产值达400余万元。

且正逐步进入丰产期,产量逐年提升,产值逐年增加。

目前有五个基地正在申报有机认证,其经济效益将进一步提升,也将推动油茶产品融入贵安新区绿色经济带规划,搭借“快车”后油茶的价值和社会经济地位将进一步凸显。

3长林系列良种油茶搭配混栽的技术与方法3.1选地油茶种植最好选择海拔在800 米以下,土壤PH值在 4.5-6.5 之的酸性土壤,土层厚度在40cm 以上,土壤肥沃的地。

保证有充足的光照和适宜的坡度,土壤疏松,土层深厚,排灌方便。

种植前进行穴状整地,穴的规格为60cmx60cmx40cm,每穴施加有机肥3-5kg,也可以施加腐熟的农家肥等,还需要施加复合肥250g-500g/磷肥500g-750g/钾肥150g/氮肥150g,以达到改良土壤,增加肥力的目的,回填表土进行造林。

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全国油茶主推品种目录》的通知

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全国油茶主推品种目录》的通知

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全国油茶主推品种目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林业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17.06.27•【文号】林场发〔2017〕64号•【施行日期】2017.06.2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森林资源正文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全国油茶主推品种目录》的通知林场发〔2017〕64号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厅(局):为进一步加强全国油茶良种使用及管理,全面提升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质量与效益,根据《国家林业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油茶良种使用和管理工作的通知》(林场发〔2016〕113号)要求,在各地推荐上报、专家讨论审核的基础上,我局制定了《全国油茶主推品种目录》(以下简称《目录》,见附件)。

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对照执行,并提出如下要求。

一、高度重视油茶品种优化调整。

各地要把油茶品种优化调整作为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的重要举措来抓,结合本省区市实际,提出具体措施,认真抓好落实。

二、确保油茶良种苗木供应。

各地要严格按照“四定三清楚”的要求组织好油茶种苗生产,确保油茶品种优化调整落到实处。

要按照《目录》要求,对现有油茶采穗圃的品种限期进行改建和整合,对改建和整合后符合条件的采穗圃,确定为定点采穗圃。

定点采穗圃应优先繁育主推品种,实行分系育苗,禁止混系育苗。

主推品种穗条不足的省区市,不足部分暂时可以使用非主推良种进行补充。

三、进一步明确油茶新造林地品种配置。

油茶新造林地品种配置应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对经过规范试验并有成熟科研成果的配置模式,应明确提出配置方式。

对暂时没有科学配置依据的品种,原则上选用花期相遇,成熟期相近的3-5个品种进行配置栽培。

四、加强对油茶主推品种的宣传。

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督促育种单位进一步完善油茶主推品种的典型识别性状的描述,通过宣传册(页)、报刊、电视、网络新媒体等宣传途径广泛宣传油茶主推品种典型性状、优良特性及栽培、配置技术,给品种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提供技术服务和技术支持,让品种使用者能够识别品种并自觉使用主推品种。

10种不同油茶籽仁含油率与脂肪酸组成

10种不同油茶籽仁含油率与脂肪酸组成

第41卷第1期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Vol.41No.12024年 1月JournalofGuizhouUniversity(NaturalSciences)Jan.2024文章编号 1000 5269(2024)01 0059 05DOI:10.15958/j.cnki.gdxbzrb.2024.01.0910种不同油茶籽仁含油率与脂肪酸组成凡海清1,胡玉玲2,钟海雁3,杨健美1,何重云1,王 菁1,朱 勇 1(1.贵州大学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贵州贵阳550025;2.铜仁学院农村工程与规划学院,贵州铜仁554300;3.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04)摘 要:研究产自贵州、湖南和江西10种油茶籽仁含油率及其脂肪酸组成,为油茶选育与推广提供参考。

采用索氏抽提法和气相色谱法分别检测样品的含油率和脂肪酸组成。

结果表明,油茶籽仁含油率为26 79%±0 16%~54 98%±0 76%,其中,浙江红花(ZHH)油茶籽仁含油率最高,贵州松桃正大(岑软)油茶(GCR)最低;油茶籽油中含有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α 亚麻酸,其中,油酸是主要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70 82%±0 26%~84 13%±0 14%,引进品种(HYZ)油茶的油酸含量最高;亚油酸含量为4 62%±0 29%~16 2%±0 23%,GCR的亚油酸和α 亚麻酸含量最高;10种油茶籽油的棕榈酸含量为8 29%±0 04%~13 92%±0 26%;硬脂酸含量为1 38%±0 02%~2 80%±0 10%。

油酸和亚油酸含量呈负相关,二者之和介于84 67%±0 19%~89 28%±0 04%。

这些结果为油茶选育与推广提供参考。

关键词:油茶;含油率;脂肪酸;油酸中图分类号:TS222;S603.8 文献标志码:A 油茶(Camelliaoleifera)是亚热带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在我国分布于江西、湖南、贵州和浙江等南方地区,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油料作物[1]。

湖南省林业厅关于做好油茶育苗工作的通知-湘林种[2008]11号

湖南省林业厅关于做好油茶育苗工作的通知-湘林种[2008]11号

湖南省林业厅关于做好油茶育苗工作的通知正文:---------------------------------------------------------------------------------------------------------------------------------------------------- 湖南省林业厅关于做好油茶育苗工作的通知(湘林种[2008]11号)各市州林业局、省林科院:为确保全省油茶产业发展对优质种苗的需求,根据《湖南省油茶采穗圃管理办法(试行)》和《湖南省油茶苗木质量管理办法》,现就做好油茶育苗工作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根据《湖南省1000万亩油茶产业基地建设规划大纲》和“定点育苗、定单生产、全省调剂”的油茶种苗生产供应方式,结合各地申报情况和现有采穗圃穗条生产供应能力,第一批确定56处作为全省油茶产业发展的定点育苗基地,拟定2009年的苗木培育指导性计划为5200万株(详见附件)。

各市州要根据省厅指导性油茶新造林和育苗计划尽快落实到定点育苗基地,并督促育苗基地做好种子、肥料、嫁接材料和圃地准备工作。

二、定点育苗基地育苗只能使用省厅授牌的良种采穗圃所生产的穗条,良种穗条由省厅林木种苗管理站统一调剂。

三、各级种苗管理机构要加强对育苗基地的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管,特别是要对育苗基地的穗条来源、苗木质量和苗木流向做到全程监督。

四、各地要将育苗基地建设和指导性育苗计划的落实情况及时反馈给省厅林木种苗管理站,以加强沟通和协调。

附件:油茶良种苗木定点生产基地名单二○○八年十月二十八日附件:油茶良种苗木定点生产基地名单所属市州基地名称2009年指导性育苗计划全省合计56处5200万株省林科院省林科院试验林场200万株省种苗基地省油茶种苗繁育基地100万株张家界桑植两河口苗圃60万株永定区苗圃长沙市浏阳种苗中心300万株长沙县林科所宁乡三八育苗基地湘西自治州州森林生态研究试验站200万株泸溪县苗圃永顺县苗圃郴州市郴州市林科所400万株桂阳县苗圃苏仙区苗圃资兴市苗圃永兴县茶科所娄底市双峰恒宇苗圃240万株涟源农业综合开发园新化三湾苗圃场湘潭市湘潭市林科所100万株湘潭县乌石岳阳市岳阳市林科所400万株汨罗桃林林场平江献冲苗圃岳阳县新墙苗圃永州市祁阳林业科技园550万株东安县苗圃永州市林科所冷水滩区苗圃宁远县苗圃常德市常德市林科所400万株临澧县苗圃桃源县苗圃衡阳市衡阳市中心苗圃500万株衡东县林业技术推广中心衡阳南天山茶油业有限公司耒阳市苗圃衡阳县苗圃株洲市茶陵县虎踞林场550万株醴陵县苗圃攸县木材公司武陵源油茶种苗科技公司邵阳市邵东县黄草坪油茶场350万株邵阳县苗圃邵阳市林业推广站绥宁县苗圃益阳市赫山区林科所350万株森华公司(资阳区)安化县苗圃桃江县苗圃怀化市辰溪县板桥乡500万株鹤城区黄金坳镇溆浦县均坪镇麻阳县高村镇沅陵县林科所中方县花桥镇会同县连山——结束——。

油茶种植管理技术研究

油茶种植管理技术研究

油茶种植管理技术研究油茶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也是我国南方地区最为普遍的农作物之一。

油茶的种植管理技术对于提高产量、改善质量以及保护环境都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油茶的品种选择、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和施肥管理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以期能够帮助种植户更好地掌握油茶的种植管理技术。

一、品种选择油茶的品种选择对于油茶的产量和生长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品种选择时,一般要考虑油茶的适应性、抗逆性和产量等因素。

目前,在我国主要栽培的油茶品种有富硒油茶、三角梅油茶、黄秧油茶、滇油茶等。

富硒油茶是一种富含硒元素的油茶品种,其具有较好的抗病能力和适应性,可以在较贫瘠的土壤中生长,并且其所生产的油脂中含有较高的硒元素,对人体健康有着一定的益处。

三角梅油茶是一种早熟高产、抗旱抗病的油茶品种,适应性较强,适合在南方地区种植。

黄秧油茶是一种高产、高油、高脂品种,其产油率高,生长期短,适应性广。

滇油茶则是一种高产、抗旱、抗病的油茶品种,适合在云南等地种植。

二、种植技术1. 土壤选择:油茶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对土壤要求不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为宜。

油茶忌盐碱,适合种植在PH值在5.5-6.5之间的酸性土壤中。

2. 地块准备:在选择种植地块时,应该尽量选择地势较高、沟壑交错、排水良好的地方,并且进行耕地整地和排灌工程。

3. 植株密度:根据油茶的品种和养护水平,一般每亩种植密度在300-500株之间。

4. 植株培育:油茶的育苗要选择健康的种子,选择良种,进行嫁接培育,培植壮苗。

5. 浇水管理:油茶喜水,对于油茶的生长发育期,尤其是在幼苗期和开花结果期,需进行适量的浇水。

6. 修剪管理:及时对油茶进行修剪,保持植株的整洁,有利于排水、通风和光照,提高油茶的产量和质量。

三、病虫害防治1. 病害防治:油茶生长期间易受到红蜘蛛、潜叶蛾等病虫害的危害。

在预防和治理上,可以采用适量的化学农药进行喷洒,还可以使用生物防治等方法进行防治。

2. 藜芦防治:在油茶的生长期间,要注意及时清除地面的杂草,特别是对藜芦要进行有效防治,以免影响油茶的生长。

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油茶林抚育改造技术指南》的通知

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油茶林抚育改造技术指南》的通知

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油茶林抚育改造技术指南》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林业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11.11.18•【文号】林造发[2011]261号•【施行日期】2011.11.1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森林资源正文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油茶林抚育改造技术指南》的通知(林造发〔2011〕261号)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厅(局):加快推进现有油茶林抚育改造是实现油茶产业发展目标的重要措施,也是快速增加我国茶油总量、促进林农增收的有效途径。

根据《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09-2020年)》目标和国家实施森林抚育补贴试点的要求,为规范现有油茶林抚育改造技术指导,我局组织编制了《油茶林抚育改造技术指南》,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在实际工作中,要切实加强组织管理和技术服务,积极协调拓宽资金渠道,不断提高建设成效,以点带面,全面推进油茶林抚育改造工作。

各地在执行过程中有何问题和建议,请及时反馈我局造林绿化管理司。

附件:油茶林抚育改造技术指南国家林业局二〇一一年十一月十八日附件:油茶林抚育改造技术指南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促进全国油茶产业健康发展,提高现有油茶林的经营水平和效益,规范油茶林抚育改造技术指导,根据《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09-2020年)》目标,依据国家实施森林抚育补贴试点要求,特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现有油茶林分类:现有油茶林均指5年以上成龄油茶林。

根据现有立地条件、林分状况、产量水平等将油茶林分为三类:一类林为立地条件好,优良单株70%以上,林分达到标准栽植密度,大部分植株为中壮龄林,林相整齐,年均亩产油10公斤以上的林分。

二类林为立地条件较好,林分密度70株/亩以上,结实单株占50%以上,但树龄不一致,植株疏密不匀,年均亩产油7公斤以上的林分。

三类林为立地条件一般,林相不太整齐,老、残、病、劣株占2/3以上,年均亩产油7公斤以下的林分。

油茶林优质高效栽培管理关键技术探讨

油茶林优质高效栽培管理关键技术探讨

油茶林优质高效栽培管理关键技术探讨油茶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油茶林的种植和管理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

优质高效的油茶林栽培管理可以提高油茶的产量和品质,增加经济效益。

本文将探讨油茶林优质高效栽培管理的关键技术。

一、优选土壤和肥料油茶喜欢生长在酸性土壤中,pH值在4.5~5.5之间最佳。

应选择不受涝、不缺水的土地种植,同时应从土壤的保肥和补肥两方面采取措施。

首先,可通过优化栽培技术,加强土地管理,提高有利微生物数量,增加土壤肥力。

此外,还可以通过施用有机肥、磷、钾等肥料来提高土壤肥力。

在肥料使用上要根据不同生长期的需要进行合理配置。

二、科学选材油茶在不同生长阶段的性状有所不同,应根据树龄、气候条件和地形地貌等选择适宜的品种。

同时,在确定油茶种植品种时,应结合所处地区的气候、降雨、土壤等情况进行考虑。

三、精细化管理油茶林在生长过程中,要进行水分、光照、温度等方面的科学调控,特别是在花芽分化和花芽发育过程中,必须保证充足光照、合适的温度、适宜的水分,以充分发挥其生长潜力。

四、适时修剪修整在油茶林的栽培管理过程中,要注意定期修整,保持合适形状,促进分枝,保证枝间空气流通,充足光照。

适时修剪可使油茶树体分支更加均匀,增加树冠面积,提高光合作用强度,保证充分的光照和空气对树体的贡献。

五、病虫害防治油茶林在生长过程中,会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必须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

可采用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以及综合防治等方法。

总之,油茶林优良管理技术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为了提高油茶的产量和品质,农民朋友应不断完善油茶栽培技术,精细管理,同时采取防治措施,确保油茶的品质和产量。

油茶不同无性系叶片营养元素吸收情况评价

油茶不同无性系叶片营养元素吸收情况评价

木 良种 是提高林 业生产 力 的保 证 ,是实 现林业 可持
续 发展 的物质基础 。但 目前 ,油茶 良种选 育还未 有
统一 的 标 准 。左 继 林 等 以 各 无 性 系 的 产 油 量 、
号 、桂 软 I 号 、桂 软 2 1 2号 、桂 软 2 4号 、桂 软 2 3号 。
关键 词 :油 茶 ;无 性 系 ; 叶片 营 养
中 图分 类 号 :¥ 1 . 文 献标 识 码 :A 7 48
E au t no evsNure t Abopino fee tC mel lfr ln s v lai fL ae tins sr t fDi rn a laoe ea C o e o o f i i
的品质 ; 方 等[ 强调 油 茶 产 地 生 态 环 境 条 件 、 何 9 3 无 公 害油 茶林 生态 系统 管 理在 油 茶 评 价 中 的重 要性 ; 奚 如春 0等在 茶 油产 量 ( 5 g h 以上 ) 和油 _ 7 0k / m 脂 品质 ( 亚油 酸含 量 8 5 . %以上 )双 重 指标 体 系控
第3 9卷
第 2期
广
西




Vo . 9 NO 2 13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1 0 0年 6月
Gu n iFo e ty S inc a gx rs r ce e
J n.0 0 u 2 1
文 章 编 号 :10 —12 0 6 16—2 1 ( )0 6 —0 00 2 04 5
油 茶不 同无 性 系 叶 片 营养元 素 吸收情 况 评 价
C amel lie a s p r rc n s li oe r u ei l e .Bya ay ig t ep ic l lme t,teat l e au td n tins a f o o n lzn h rn i eee n s h ri e v la e u r t p c e

常德丘陵地区湘林22号油茶生长及果实经济性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常德丘陵地区湘林22号油茶生长及果实经济性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i n e d . Si g ni f i c a nt d i f f e r e nc e s we r e f ou nd i n GAEC a mon g t he p l a nt s g r o wi ng i n 3 l oc a t i on s wi t h di f f e r e nt e c ol o g i c a l t y p e s .Annu a l a v e r a g e t e mp e r a t u r e,s u ns h i n e du r at i o n,e f f e c t i v e a c c umul a t e d t e mpe r a t u r e 。a nd
o l e i f e r a g r o wi n g i n t h r e e l o c a t i o n s wi t h d i f f e r e n t e l e v a t i o n s i n h i l l y a r e a s i n C h a n g d e ,Hu n a n we r e me a s —
Ab s t r a c t : Th e g r o wt h a n d e c o n o mi c c h a r a c t e r s( GAEC)o f t h e f r u i t o f Xi a n g l i n 一 2 2 ,a c u l t i v a r o f C a me l l i a
摘 要 : 2 0 1 0 -2 0 1 2年 对 常德 丘 陵地 区 3个不 同海拔 高度 生 态类型 区栽培 的 湘 林 2 2号 油 茶 长 势
及 果 实经济性 状进行 测 定 , 利 用 多元 统 计 法 研 究 油 茶 生 长 及 果 实 经 济 性 状 与 海 拔 高度 、 年 平 均 气

油茶的种植及成林管理技术

油茶的种植及成林管理技术

提高,油茶越发得到人们的喜爱,无论在国内市场还是国外市场都呈现出一种供不应求的状态。

越来越多的农民想要通过种植油茶来提高生活质量,基于此,我们对于油茶的高产种植技术展开了研究。

一、油茶的种植技术1、林地的选择油茶具有喜酸性的特征,因此在PH值在5.0-6.5的酸性土壤中最宜生长,种植的林地一般选在红黄壤的地区。

还要保证种植油茶的土壤具有较好的保水性和排水性,尽量避免选择在砂性土以及排水不良的粘性土上种植。

选择的土地土层要深厚、疏松,要实现油茶的高产最好选择土层厚度在一米以上的土地,最好选择在缓坡上种植,因油茶还具有喜温性,因此选择在向阳坡或半向阳坡最为适宜,种植林地要面积充足,种植时最好连片种植,便于管理。

2、整地在选择合适的林地以后,种植前一个月要进行整地,油茶的种植土壤需要保持一定的透气、疏松以及熟化以后才能够进行种植,对种植的土壤进行开垦,保证杂草和石块处理干净。

翻耕土壤维持在30cm左右的深度,保持油茶种植的行距维持在3米左右,株距维持在2.5米左右,植穴呈60cm边距的立方体。

用机械对土地进行深翻,为了保证深翻能够完整,选地最好在缓坡。

3、施基肥在整地结束并做好植穴以后,要对翻耕过的土地施基肥,在穴位底部施用2千克的有机肥,肥料中应富含活性物质以及微量元素,与土壤充分混合,然后将含有腐殖质的表土回填进植穴中,覆土需高于水平地面20cm左右,可促进油茶高产。

4、造林①造林方法油茶造林主要有容器苗造林和裸根苗造林两种方法,容器苗造林与裸根苗造林相比成活率较高,其因为油茶畏寒,容器苗造林不受天气的影响,使得油茶能够更好的生长,但容器苗造林的成本较高。

而裸根苗造林的成本低廉但容易受到天气的影响,导致幼苗成活率较低,因此,为了使得油茶的成活率更高,达到提前结果的目的,还是建议使用容器苗造林的方式,提高油茶幼苗的成活率。

②造林时间油茶具有明显的喜温性,因此最适合造林的季节大约在立春到惊蛰期间。

若选择裸根苗造林的方式,要注意避开霜冻天气,且应当随起随造,提高油茶的成活率。

油茶种植与抚育管理技术精品

油茶种植与抚育管理技术精品

➢油茶根系发达,是喜酸性的阳性树种。 ➢根系直立,在pH值4.0~6.0的酸性红壤上生长良好,寿命 长达100年以上。
➢油茶属两性虫媒花,花期10~12月,果实次年10月成熟, 经济收益期达50~80年。
➢油茶实生树一般3~4年开花结果,嫁接树提早1~2年;造 林后4年开始挂果并有一定产量,7~8年后逐渐进入盛果期。 一般盛果期平均亩产茶果600~1500公斤。
经营管理粗放
四、油茶新品种栽植技术
立地选择 造林规划 造林整地 良种壮苗 栽植技术
立地选择
➢ 土壤: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的砂质红壤、黄壤、黄红壤; ➢ pH值:4.0~6.5; ➢ 水位、海拔:地下水位在地面1米以下,海拔500米以下; ➢ 坡度、坡向:山地造林以坡度小于25°的缓坡中下部的阳坡、半阳坡
及时补植及培蔸
➢ 抚育培蔸。对未栽正的或根系裸露的苗木要及时扶 正及培土,根基20cm范围内培成龟背型 。 ➢ 及时补植。发现缺株和病株,要以同龄壮苗补植, 并加强管理,使补植苗与林地幼苗生长基本保持一致。
覆土培兜
地表覆盖
➢覆盖保墒。采用稻草、腐殖 质、枯枝落叶、等苗蔸基部进 行地表覆盖,保水保墒。
虫媒花
抱子怀胎
1.2 油茶在我国的主要分布范围
四川 贵州 云南 陕西 浙江 安徽
重庆 0.4% 2.3% 1.2% 0.4% 5.3% 1.9% 福建
广西 1.1%
4.3%
12.2%
江西
24.7%
广东 3.3%
湖南 39.2%
河南
湖北
0.5%
3.2%
精品课件
油茶栽培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
◆ 低产林面积过大,总产量低;改造成效难持久

油茶优良品种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油茶优良品种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油茶优良品种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油茶,又称茶油树,是一种重要的油料作物,具有高产、油质优良的特点,被广泛栽培和利用。

为了进一步提高油茶的产量和品质,近年来国内外开展了大量的油茶优良品种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本文将从油茶品种选育、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综述,为油茶生产提供参考。

一、油茶优良品种选育1. 选育目标油茶优良品种选育的主要目标是培育高产、抗逆、油质优良的优良品种。

高产性是保障油茶生产的核心,抗逆性能够让油茶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油质优良则是油茶产值的重要保障。

2. 选育方法在油茶品种选育中,主要采用杂交育种、变异选育等方法。

杂交育种是通过选择不同的优良亲本进行杂交,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后代。

变异选育则是通过诱变剂或放射线照射等方法诱发油茶种子的变异,从中筛选具有优良性状的变异体。

3. 优良品种介绍目前国内外优良的油茶品种主要有南方优1号、蒙茶1号、宁茶1号等,它们具有高产、抗逆、油质优良的特点,适合在不同产地进行栽培。

二、油茶栽培管理技术1. 土壤要求油茶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最适宜的土壤是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壤土。

要避免盐碱地和水湿地进行栽培。

2. 植株配置油茶的植株配置对产量和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般来说,油茶的植株距离应在1.5米×3米至1.8米×4米之间,不同品种和栽培方式有所差异。

3. 施肥管理油茶对养分的要求较低,但及时合理的施肥可以提高产量和品质。

一般来说,每亩施用腐熟有机肥2000-3000公斤,磷肥10-15公斤,钾肥10-15公斤,氮肥根据地区和土壤类型适当施用。

4. 灌溉管理油茶栽培过程中要注意灌溉管理,要根据气候、土壤水分状况和植株生长需求进行适时的灌溉,尤其是在干旱地区和生长初期。

5. 病虫害防治油茶病虫害主要有蚜虫、蛾子、粉虱、茶毒蛾、茶青虫等,常见病害有茶树炭疽病、茶树白粉病等。

对于这些病虫害,可以采取化学药剂防治、生物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

湘林22号油茶配方施肥研究

湘林22号油茶配方施肥研究

肥处 理 中 , 处理 G的地 径 、 树 高和 冠幅 增 量较 大 。 分别比 C K 增加 0 . 6 3 a m、 1 . 6 3 m、 1 . 1 0 a m, 说 明合 理 配方 施 肥对 幼 龄 油
茶 冠 幅 的 增加 有 明 显 的 促 进 作 用 。 N肥 用量 一 定 , 无 P、 K 肥, 树 体 增长 不明显 。 说 明 在 此试 验 中单一 施 用N肥 不 是 施 得越 多越 好 , 而 必须 注意 养分 比 , 进 行配 方施肥 。 N、 P肥 用量
同水 平 设 计 施 肥 处 理 , 试 验共设置 1 0个 处 理 , 即 N: P 2 0 :
K s O= 0 . 5 : 0 : 0 ( A) 、 0 . 5 : 0 : 0 . 5 ( B) 、 0 . 5 : 0 : 1 ( C) 、 0 . 5 : 0 . 5 : 0 . 5 ( D) 、 0 . 5 : 1 : 0 . 5( E ) 、 1 : 0 . 5 : O . 5 ( F) 、 1 : 1 : 0 . 5( G) 、 1 : 0 : 0 . 5 ( H) 、 1 : 0 . 5 : 1 ( I ) 、 0
关 键词 油茶; 配方施 肥 ; 湘林 2 2号 中图分 类号 ¥ 7 1 4 . 8 文献标 识码 A
文 章编 号
1 o 0 7 — 5 7 3 9 ( 2 0 1 3 ) 1 4 — 01 6 5 — 0 2
油茶( C a me l l i a0 r a ) 为 山茶 科 山茶 属树 种 , 是 我 国 重
地 区栽植 的油茶 新 品种湘 林 号配方 施肥 试验 。
1 材 料 与 方 法
1 . 1 试 验地 概况
从表 1 可以看 出 , 9个处理 间试验油 茶的地 径 、 树高和 冠

油茶施肥技术

油茶施肥技术

1 油茶的需肥特点和施肥技术1.1 油茶幼林幼林期是指从定植后到进入盛果前期的阶段,油茶嫁接苗一般为 6~9a。

此时期的管理特点是促使树冠迅速扩展,培养良好的树体结构,促进树体养分积累,为进入盛果期打下基础。

幼树期以营养生长为主,施肥则主要以氮肥,配合磷钾肥,主攻春、夏、秋三次梢,随树龄大小使施肥量从少到多,逐年提高。

1.2 油茶成林良种油茶进入盛果期一般为 8~10a,经济收益期限长达 30~50a。

在盛果期内,每年开花结实量大,需消耗大量的营养成份,所以成林管理的主要工作是加强林地土、肥、水管理,恢复树势,防治病虫害。

据研究,油茶林每抽发 100kg 枝叶,需氮素 0.9kg,磷素 0.22kg,钾素 0.28kg;每生产 100kg 鲜果需氮素 11.1kg,磷素 0.85kg,钾素 3.4kg;每生产 100kg 茶油(1430kg 鲜果)需从土壤中吸收氮素 158.7kg,磷素 12.0kg,钾素 48.6kg。

盛果期为了适应树体营养生长和大量结实的需要,施肥要氮磷钾合理配比,一般 N:P2O5:K2O=10:6:8。

每年每株施速效肥总量 1~2kg,有机肥 15~20kg。

增施有机肥不但能有效改良土壤理化特性,培肥地力,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延长化肥肥效,而且还能提高果实含油量。

2 力源油茶专用复合肥特点南宁力源农资有限公司根据油茶的生长特性及不同时期对养分的需求特点,开发了三种油茶专用肥,以满足油茶从定植到盛果期对养分的需求。

油茶专用肥品种含量用途油茶油茶专用肥(Ⅰ)氮磷钾≥20%(7-10-3),有机质(氨基酸、腐殖酸)≥20%,中微量元素+核心料≥4%。

果后施肥或新植底肥,改良土质,促使作物根系生长。

油茶专用肥(Ⅱ)氮磷钾≥28%(20-4-4),有机质(氨基酸、腐殖酸)+中微量元素+核心料≥15%。

1~3年期幼林期及挂果期春天追肥。

油茶专用肥(Ⅲ)氮磷钾≥33%(13-9-11),有机质(氨基酸、腐殖酸)+中微量元素+核心料≥15%。

不同硒肥对油茶硒含量的影响试验

不同硒肥对油茶硒含量的影响试验

试验研究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4年第1期不同硒肥对油茶硒含量的影响试验郑志武1,颜送贵2,王光勇3,刘泰斌4,刘继军5,叶邦兴2,陈红敏5,刘晓梅1,文良军6(1.国有桃源县苗圃,湖南桃源 415700; 2.桃源县富硒产品研究所,湖南桃源 415700; 3.湖南省硒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湖南桃源 415700; 4.桃源弘颜功能肥料制造有限公司,湖南桃源 415700; 5.桃源县林业局,湖南桃源 415700; 6.湖南丰裕农林有限责任公司,湖南桃源 415700)摘要:油茶富硒是富硒茶油生产上的一大难题。

探索绿色、高效、经济、便利的油茶富硒肥料生产工艺及富硒油茶轻简栽培实用技术,助推桃源富硒油茶产业振兴。

2021年8月以来,应用5种配料的富硒肥料,在茶树开花与茶果膨大期分期施肥3次。

2年试验结果表明:5种硒肥均可提高茶油的硒含量,经2年3个基地2家检测单位4批次检测,茶油的硒含量平均达0.1115~1.1367 mg/kg,增幅达227.9%~2 755.9%;5种硒肥以油茶增硒型2号的增硒效果最好,茶油的硒含量平均达1.1367 mg/kg,增幅达2 755.9%。

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28050-2011《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规定[1],富硒茶油的硒含量应≥0.075 mg/ kg的标准水平[1]。

关键词:硒肥;油茶;硒含量0 引言2021年8月~2022年11月,桃源县富硒产品研究所、国有桃源县苗圃的科研人员,先后在夷望溪镇马石居委会唐家岗油茶基地、国有桃源县苗圃油茶采穗圃、湖南丰裕农林有限责任公司飞龙山油茶基地开展了油茶增硒攻关试验示范,作了5种硒肥的对比试验,达到了预期的增硒效果。

1 试验目的桃源县是全省重点打造的“湘西北油茶产业群”重点县之一[2]。

截至2023年,全县油茶种植面积 3.99万hm²[2],2021年茶油总产量6 200 t,平均产量 10.4 kg/667 m²。

常德丘陵地区湘林22号油茶生长及果实经济性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常德丘陵地区湘林22号油茶生长及果实经济性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常德丘陵地区湘林22号油茶生长及果实经济性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乔迺妮;吴超广;樊红科【摘要】2010-2012年对常德丘陵地区3个不同海拔高度生态类型区栽培的湘林22号油茶长势及果实经济性状进行测定,利用多元统计法研究油茶生长及果实经济性状与海拔高度、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等气象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3个生态类型区湘林22号油茶生长及果实经济性状差异较大;年降水量、年日照时数、年有效积温、年平均气温是影响湘林22号油茶生长及果实经济性状的主要气象因子,其中年降水量、年日照时数、年平均气温是主要限制因子.【期刊名称】《西北林学院学报》【年(卷),期】2013(028)005【总页数】5页(P120-123,148)【关键词】油茶;生长;果实经济性状;气象因子【作者】乔迺妮;吴超广;樊红科【作者单位】常德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常德415000;常德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常德415000;陕西省农村科技开发中心,陕西西安71005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49.4油茶(Camellia oleifera)为山茶科山茶属植物,是我国特有的食用油料树种,也是世界四大木本食用油料植物之一[1-3]。

茶油是深受群众喜欢的优质食用油,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90%以上,风味独特,耐贮藏,易被人体吸收,长期食用可增强免疫功能,预防和治疗常见心血管疾病,降低血清胆固醇等[4-6],具有东方橄榄油的美称。

因此,油茶种植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和生态效益,市场前景广阔,是适合常德丘陵地区种植的的低投入高产出的木本油料树种,为了抓好常德地区油茶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经过引种和适应性栽培研究,从众多油茶品种中筛选出适合常德丘陵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良种湘林22号油茶,但常德油茶各产区海拔高度不同,在栽培与管理措施相近的情况下,各丘陵地区油茶生长和果实经济性状差异较大,气象条件应该是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7],目前,有关气象综合因子对油茶生长及果实性状影响的研究还较少,尤其是立足于湘西北常德丘陵地区不同海拔高度气候条件下的研究尚未见报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湘林22号油茶配方施肥研究
摘要湘林22号油茶产量高,对土壤肥力要求很高,需肥量大,合理施肥是促使其生长、提高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为了探索湘林22号油茶不同生长期施肥配比及年施肥量,进行了配方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湘林22号油茶新品种栽植后第3年就开花;第4年树体已基本成形,进入始果期,为了幼树生长,全部疏掉花果。

施肥能明显提高初果期油茶单株产果量。

其中以n∶p2o5∶
k2o=1∶1∶0.5效果最好,即施尿素1 kg/株、钙镁磷肥1 kg/株、氯化钾0.5 kg/株。

关键词油茶;配方施肥;湘林22号
中图分类号 s714.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4-0165-02
油茶(camellia oleifera)为山茶科山茶属树种,是我国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因茶油含有丰富的油酸和亚油酸等不饱和酸而深受人们青睐,油茶、油棕、油橄榄、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食用油料植物。

但是由于油茶适应性强,栽培管理粗放,所以,油茶产量有逐渐降低的趋势。

配方施肥可防止地力衰退和提高油茶产量。

皮兵等[1]对湖南省不同类型土壤油茶幼林配方施肥进行了研究,潘晓杰等[2]研究了配方施肥对油茶中幼林营养生长的影响,黄崇熙等[3]提出了油茶丰产施肥模式,结果表明配方施肥有明显的增产、增益效果。

有关常德地区配方施肥对湘林22号油茶不同生长期施肥配比及年施肥量研究尚未见报道。

为此,开展了适合常德地
区栽植的油茶新品种湘林号配方施肥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08—2012年在湖南省常德职业技术学院油茶栽培基地进行,常德地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6.7 ℃,年降水量1 200~1 900 mm,无霜期272 d。

雨季集中在4—9月,年日照时数1 510~2 300 h,≥10 ℃积温为5 090.8 ℃,年平均相对湿度约84%。

土壤以红壤、红黄壤为主。

质地黏,ph值5.0~5.5,偏酸。

1.2 试验材料
所选材料为不同树龄的湘林无性系22号油茶,分别选取二年生油茶幼苗、四年生油茶苗、六年生油茶树作为试验材料。

供试肥料为尿素、钙镁磷肥、氯化钾。

1.3 试验设计
在土壤养分测定的基础上,按氮、磷、钾3种肥料的不同水平设计施肥处理,试验共设置10个处理,即n∶p2o5∶k2o=0.5∶0∶0(a)、0.5∶0∶0.5(b)、0.5∶0∶1(c)、0.5∶0.5∶0.5(d)、0.5∶1∶0.5(e)、1∶0.5∶0.5(f)、1∶1∶0.5(g)、1∶0∶0.5(h)、1∶0.5∶1(i)、0(ck),其中n∶p2o5∶k2o=0.5∶0∶0表示施肥料用量,即尿素0.50 kg/株、钙镁磷肥0、氯化钾0,其余处理以此类推,ck不施肥,3次重复,每个重复10株。

肥料采用环状沟施法施入,施肥时间为每年3月。

1.4 指标测定方法
施肥后当年9月调查地径差、树高差、冠幅差作为统计分析油茶营养生长的依据。

树高测定地面到顶梢的高度;冠幅测东西、南北2个方向,取其平均值。

每处理调查结果量,鲜出籽率、干出仁率、种仁含油率、产油量。

鲜出籽率采果后不超过3 d测定,种仁含油率采用索氏抽提法测定,产油量采用机械榨油方法测定[4-7]。

2 结果与分析
2.1 配方施肥对幼林树生长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9个处理间试验油茶的地径、树高和冠幅增量存在差异,各施肥处理的增量均大于ck。

说明施肥能有效地促进幼龄油茶树增长,但不同配方的效果不同。

施肥处理中,处理g的地径、树高和冠幅增量较大,分别比ck增加0.63 cm、1.63 m、1.10 cm,说明合理配方施肥对幼龄油茶冠幅的增加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n肥用量一定,无p、k肥,树体增长不明显。

说明在此试验中单一施用n肥不是施得越多越好,而必须注意养分比,进行配方施肥。

n、p肥用量一定时,树体增量随k肥量的增加而增大。

从各种肥料的肥效看,n、k肥有利于冠幅的扩大,但施入量不可过大。

2.2 配方施肥对初果期油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与ck相比,不同处理初果期油茶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处理g效果最好。

单株产果量2.8 kg,比ck增产1.0 kg。

施用钙镁磷肥对油茶幼林早期挂果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株施0.5 kg氮肥和不施用磷钾肥时,增产效果最低,单株结果量只
有1.9 kg,但钙镁磷肥的施用量增加到1 kg/株(1∶1∶0.5)时,单株结果量为2.8 kg,增产效果明显。

2.3 配方施肥对盛果期油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从表3可以看出,湘林22号油茶新品种栽植后第5、6年进入盛果期。

平均单株产量达到3.53 kg,鲜出籽率达29.12%,干出仁率达18.08%,种仁含油率达42.95%,产油量达0.14%。

由此表明,施肥对油茶结果量、鲜出籽率、干出仁率、种仁含油率、产油量产生不同的影响。

处理g效果最好。

3 结论与讨论
栽植油茶的目的是获得最大产油量,单独施肥对油茶产油量的影响不明显,而配方施肥则能显著提高产油量。

普通油茶嫁接苗幼林期一般为6~9年。

湘林22号栽植后第3、4年进入幼林期,时间短,营养生长快,施肥则主要以氮肥,配合磷钾肥,随树龄大小施肥量从少到多,逐年提高。

此时期的管理特点是促使树冠迅速扩展,培养良好的树体结构,促进树体养分积累,为进入盛果期打下基础。

普通油茶进入盛果期一般为8~10年。

湘林22号栽植后第5、6年进入初果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共同生长,必须协调二者关系。

增施n肥时,加强p、k肥施用。

油茶以往施肥不区分初果期和盛果期,靠经验仅施n肥而不注重p、k肥。

该试验中磷肥用量比经验施肥用量大,且表现为高水平比低水平总体效果要好,说明经验施肥中磷肥用量可能不足。

在今后的油茶林地养分管理中,平衡施肥应引起高度重视[8-10]。

在盛果期内,每年开花结实量大,需消耗大量的营养成份。

据研究油茶每生产100 kg鲜果需氮素11.1 kg、磷素0.85 kg、钾素3.4 kg;每生产100 kg茶油需从土壤中吸收氮素158.7 kg、磷素12.0 kg、钾素48.6 kg。

盛果期为了适应树体营养生长和大量结实的需要,施肥要氮磷钾合理配比。

由于各地油茶林的品种不一样,各地土壤养分含量有一定的差异,故在具体应用时应结合实际情况施肥[11-13]。

4 参考文献
[1] 皮兵,袁巍,程宁南.湖南省不同类型土壤油茶幼林配方施肥研究[j].湖南林业科技,2010,37(5):25-28,32.
[2] 潘晓杰,侯红波,廖芳,等.配方施肥对油茶中幼林营养生长的影响[j].中南林学院学报,2003,23(2):82-84.
[3] 庄瑞林.中国油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1-5.
[4] 黄崇熙,张津平,肖国民,等.油茶施肥模式对产量的影响及效益选择[j].经济林研究,1996(2):25-26.
[5] 唐光旭,张永生,唐丽湘,等.油茶栽培肥力配比的试验研究[j].经济林研究,1998,16(4):20-22.
[6] 胡冬南,游美红,袁生贵,等.不同配方施肥对幼龄油茶的影响[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5,20(1):94-97.
[7] 陈隆升,陈永忠.马力油茶配方施肥技术研究进展[j].林业科技开发,2011(1):6-10.
[8] 刘应珍,邹天才,郭嫚,等.不同配方施肥对油茶生长发育
及其生理特性的影响[j].贵州科学,2009(2):61-66.
[9] 唐光旭,张永生,唐丽湘,等.油茶丰产栽培肥力模式的研究[j].江西林业科技,1997(3):1l-17.
[10] 汪洪丽,郭晓敏,越中华.油茶生长量、产量与平衡施肥的研究[j].江西林业科技,2007(6):73-75.
[11] 刘欲晓,谭湘伟.优良无性系林配方施肥促丰产试验研究[j].湖南林业科技,2001,28(4):81-82.
[12] 潘德森,邓先珍,何传宪,等.油茶施肥效应试验初报[j].林业科技开发,1992(1):33-34.
[13] 陈永忠,彭邵锋,王湘南,等.油茶高产栽培技术研究——配方施肥试验[j].林业科学研究,2007,20(5):650-65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