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经济发展历程、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产业经济发展历程、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产业,简而言之,即是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具有相互作用的经济活动组成的集合或系统。产业经济学研究的是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规律、产业本身的发展规律、产业与产业之间互动联系的规律以及产业在空间区域中的分布规律等等,这些都是产业经济学研究的具体对象。产业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经济学科。它以“产业”为研究对象,研究产业的形成、发展和调整,也研究和分析产业内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关系。它既涉及了偏向宏观的经济问题研究,如产业布局、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等;也涉及微观经济问题的分析,如企业的定价理论、企业的兼并、技术创新等。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在欧美产业经济学中即为产业组织,研究的是市场运行,主要关注企业行为,其与市场结构和市场演变过程具有密切关系,涉及相关的公共政策。我国50年代受苏联的影响,产业主要指计划经济中的行业和部门,没有明确的产业经济学名称。改革开放后受日本的影响,强调产业结构和产业政策。80年代末,欧美主流的产业组织理论引入中国,使得以产业组织和公共政策为主的欧美和以产业结构与政策为主的日本体系相结合。针对产业经济本身所具有的不同层次的具体行为规律,产业经济学又有不同的具体研究对象,包括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布局、产业发展、产业政策等等。
研究产业经济学,有利于建立有效的产业组织结构通过对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可以探求过度竞争或有效竞争不足的形成途径及消除方式;发现规模经济的形成原因及优点等等,从而根据不同的产业,分别制定正确的产业组织政策。研究产业经济学也有利于有效的产业组织的形成以及产业结构的优化,产业结构的合理均衡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而产业结构的升级则更是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必由之路。寻找产业结构不合理的成因,并以此制定有效的产业结构政策、调整产业的结构,也是研究产业经济学的意义所在。进一步而言,研究产业经济学,探寻产业升级的规律和带动经济起飞的主导产业,利用合理的产业政策加以保护和扶持,便可以实现产业结构向更高的水平演进,以增强整体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的发展。寻找产业合理布局的基本原则也是促使产业经济学研究进一步深入的动力之一。通过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可以探求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产业布局的一般规律,并据此制定正确的产业布局政策,实现产业布局的合理化。研究产业经济学也是产业政策实践的需要。通过产业经济学的研究,还有利于加强产业间的联系、发挥产业的协同效益,以及有利于确定合理的产业发展战略。
从理论上研究产业经济学,它的历史演进及流派大致经历三个阶段,形成了三个主要流派——哈佛学派,又被称为“结构主义学派”、芝加哥学派,又被称为“效率主义”、新产业组织理论,被称为“行为主义”。前两者以传统理论为基础,因此也称传统产业组织理论。产业经济学萌芽于英国,但完整的理论框架形成于美国。20世纪30年代,垄断乃至寡头发展,卡特尔、托拉斯等垄断组织普遍,垄断问题引起广泛讨论。在利用马歇尔冲突成果的基础上,斯拉法将马氏的垄断分析深化为不完全竞争理论、论述了规模经济与完全竞争的不相容性,即“斯拉法冲突”。随后,张伯伦和罗宾逊夫人进一步丰富了垄断竞争理论。哈佛大学梅森和其学生贝恩最早在哈佛开设产业经济学课程,哈佛成为产业经济学的研究中心,创立了哈佛学派。哈佛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以张伯伦的垄断竞争理论为基础,用结构—行为—绩效(SCP)分析方法来对特定产业进行分析,从而规范了产业组织的理论体系。从70年代后期开始哈佛学派受到了严厉批评。在这一过程中,芝加哥大学以施蒂格勒为代表的一些学者等对哈佛学派的观点展开了激烈抨击,并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产业组织理论核心——芝加哥学派。芝加哥学派对哈佛学派的批评包括对张伯伦的垄断竞争理论的批评。进入20世纪70年代,与前两个学派不同,新产业经济学派即不同意哈佛学派的观点,也不同意芝加哥学派的观点。因为哈佛学派所依据的关于垄断竞争的理论是有问题的,因为他们认为垄断
造成的垄断利润造成了社会的不公平,因此要对垄断实行严格管制;芝加哥学派则认为,只要不对产业横加管制,长期当中是中是不存在垄断利润的,因为市场是可竞争的,企业的规模扩大是规模经济的要求,并不主张对产业的行为加以过多干预。新产业经济学派认为,这些观点都是不全面的,他们只讨论了经济活动的某一方面,而没有考虑一些更为复杂的方面,只考虑了正规的市场交易活动,而没有考虑市场之外的另一些非市场化的交易活动。
研究产业经济学对当代中国的经济建设更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因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加速和工业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当代中国的经济建设正处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以及从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的转变过程中,经济系统面临的结构调整和转换、主导产业的选择、企业间的有序竞争等重要问题。国家需要掌握这类专业知识的人才来解决实际经济问题。因此,产业经济学这一学科的重要性也越来越被人们所意识到。我们应该通过浓缩产业发展的历史进程,梳理产业发展的脉络,总结影响产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并在对产业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特征研究中,探索产业发展的一般性规律,以便把握产业发展的主流趋势。
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国产业经济的发展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历史上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工。这次社会大分工形成了农业和手工业两大生产部门,形成和发展了中国古代的产业部门,并且在世界产业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早在公元前六世纪的春秋战国时代,中国就已出现了冶铁技术,中国的铸铁出现在公元前五世纪;我国劳动人民在汉代就创造了一整套的炼钢技术,而造纸术、火药、瓷器、印刷术等的发现、发明和使用,不仅造福于中国人民,而且对于世界人类具有重大贡献。历史以来,中国一向是农业大国,同时手工业的发展也居重要位置,直到17世纪中叶以前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很多工业技术发明都是由中国创造的。而欧洲才是近代工业的发源地,17世纪中叶开始于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为欧洲近代工业的兴起创造了适于现代工业发展的基本制度,资本主义制度成为欧洲近代工业发展的强大动力,18世纪末的工业革命浪潮把近代工业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由于受封建社会制度影响,中国近代产业起步远比欧洲国家晚得多,也晚于亚洲的邻国日本。中国近代产业发展历经磨难,在饱受近一个世纪的战争创伤中,中国近代产业艰难地发展。与亚洲的日本相比,1862年中国的“洋务运动”与日本的“明治维新”虽然处在同一时期,但结果是近代开始中国产业发展落后于日本。新中国现代产业发展历程可以被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53-1957年是新中国建国初期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也是新中国现代产业体系建立打基础的时期。这一时期产业发展的方向是基础工业,重点是能源、钢铁、机械、化工和军工等行业。现代工业体系建立的路径,主要是前苏联和其他东欧国家成套设备、技术的援助,发展的模式是重大项目带动和工业基地建设,产业布局方向集中在东北及广大内地;第二阶段是1958-1977年,即计划经济时期,也是政治运动的年代,产业在政治运动的动荡中艰难发展。1958年的“大跃进”,由于错误的引导带来了盲目发展的高潮,又由盲目的高潮跌入迷茫的低谷,加上天灾,导致中国经济发展遭受灾难性的破坏。当人们刚从艰难之中站立起来的时候,却又陷入了另一场新的政治灾难—“文化大革命”之中。这个时期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高度计划经济时期,中国的产业是在“农业以粮为纲”“工业以钢为纲”的方针指导下,沿着“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路径,通过政治运动推进的模式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是1978-2000年,即改革开放时期,也是中国产业发展的历史转折期。中国自“洋务运动”以来,经历了四次对外开放。第一次是“洋务运动”奠定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基础;第二次是“一五”时期开始以前苏联为代表的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援建的重大建设项目,奠定了中国现代工业基础;第三次是1973年开始以引进西方技术和成套设备为主,完善了中国现代工业体系建设;第四次是1978年以来的全面对外开放,推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形成,实现了与国际产业发展的接轨;第四个阶段是2001年以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