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壳的运动和变化知识点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
2.3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一)地质的作用 1.地质作用的概念由自然力引起的地壳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各种作用统称为地质作用。
2.地质作用的分类按照能量来源的不同,地质作用可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内力作用 外力作用 能量来源 能量来自地球内部,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其次是重力能 表现形式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震等 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团结成岩作用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形成高山或盆地,使地表变的高低不平把高山削低,把盆地填平,使地球表面趋向平坦内、外力作用的关系 在空间上相互联系,在时间上同时进行。
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点,往往是某一作用占优势。
一般地说,内力作用对地壳的发展变化起着主导作用 ※ 判断某种现象和作用是内力作用还是外力作用,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看其是否属于自然界的原因,二是看其能量来源是来自地球内部,还是来自地球外部。
(二)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力作用 1.岩浆活动 概念上地幔上部物质在高温高压条件下,成为熔融状态的岩浆,岩浆在在内压力作用下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向上运动分 类 侵入活动 岩浆上升到一定位置,由于上覆岩层的外压力大于岩浆的内压力大于岩浆的内压力,迫使岩浆停留在地壳之中冷凝而结晶喷出活动 岩浆冲破上覆岩层喷出地表,形成火山 影响 形成了各种岩浆岩,也伴随着地震和其他形式的地壳运动2.地壳运动(1)地壳运动的类型水平运动 垂直运动岩层运动方向 平行于地球表面 垂直于地球表面,即上升或下降影响 对岩层的影响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抬升或者下沉对地貌的影响 常形成巨大褶皱山系、裂谷或海洋 引起地表高低起伏或海陆变迁举例喜马拉雅山脉形成、大西洋扩张、东非大裂谷形成 台湾海峡形成、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的升降变化互相关系水平运动和升降运动相伴发生,在不同区域和不同时期两者常有主次之分,但就全球而言,以水平运动为主(2)褶皱概念 岩层因受力而发生弯曲,称为褶曲。
最新高中地理第三节地壳的运动和变化(第1、2课时岩浆活动)
冷却、凝固
侵入地壳上部或喷出地表
岩浆岩
喷出:玄武岩
侵入:花岗岩
岩浆
2、常见岩浆岩
侵入型岩浆岩:花岗岩 喷出型岩浆岩:玄武岩、流纹岩
3、火山
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火山
(1)、火山爆发
岩浆沿着地壳的线状裂隙流出—— 宽广的 玄武岩高原。如东非高原、印度德干高原、美 国西部的哥伦比亚高原、冰岛等。
岩浆沿着地壳的中央喷出口或管道喷出— — 火山。如我国长白山的白头山天池。
第三节:地壳的运动和变化
第一节 岩 石 圈 与 地 表 形 态
青藏高原 雪山连绵 黄土高原 千沟万壑
长白山天池
风蚀蘑菇
一、地质作用:
1、概念: 由自然力引起的地壳的物质组 成、内部结构和地表形态发生 变化的各种作用的统称。
2、分类: 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从能量来源、表 现 形式等方面 对比内、外力作 用?
类 岩层形态
地
貌
型 (一般形态) 原始地貌 侵蚀地貌
岩层新 老关系
背 斜 向上拱起 山 岭
中心较老 山 谷 两翼较新
向 斜
向下弯曲
山谷
山岭
中心较新 两翼较老
背斜、向斜构造的实践意义
1、背斜是良好储油储气构造 2、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 3、背斜是隧道的良好选址 因为背斜岩层的走向呈天然拱形,结构稳定,且不 易储存地下水,便于施工。 4、背斜顶部地带岩石破碎,易开采,适宜建采石场。
喜马拉雅山脉主峰
阿尔卑斯山脉
安第斯山脉
4、断裂构造
(1)、断层的形成:当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
压力和张力,超过了岩石的承受能力时,岩体就 会破裂。岩体发生破裂后,如果两侧的岩体沿断 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就形成了断层。
高中地理列表归纳地壳变动与地表形态知识点
高中地理列表归纳地壳变动与地表形态知识点一、地壳的变化地壳自形成以来,本身的物质和能量不断地发生循环和转化,地壳结构及其表面形态也不断地发生变化,这都是地质作用的结果。
二、地质作用1. 概念:由于自然界的原因,引起地壳表面形态、组成物质和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的作用。
三、地壳运动与板块构造地壳运动是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
按照运动的方向,可以把地壳运动分为两类,即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当一个地区隆起时,相邻地区就会凹陷。
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相伴发生,常常交替进行。
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有主次之分。
但从全球范围来看,以水平运动为主,以垂直运动为辅。
1. 地壳运动的类型2. 板块构造学说地球的岩石圈分六大板块,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和地震,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漂移在软流层上。
板块向同一方向运动的为消亡型,向相反方向运动的为生长型。
板块张裂地区往往形成裂谷或海洋(如大西洋、东非大裂谷)。
板块挤压处(消亡边界)地区又分为两种情况:一为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如喜马拉雅山系、阿尔卑斯山系的形成);二为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大陆边缘受挤压隆起为岛弧和海岸山脉,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形成海沟。
大褶皱山系,大岛弧链几乎都是消亡边界。
如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安第斯山脉、日本群岛、马来群岛均由两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山脉、岛弧链和海沟。
四、地质构造与地貌内力作用使地表形成一个粗略的轮廓,在外力的作用下使得这一“粗毛胚”塑造出了更多的地表形态。
1.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2. 外力作用与地貌如下图表示外力作用的五种表现形式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1)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动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
(2)风化作用:岩层经温度变化(物理风化)、化学破坏(化学风化)、生物生长活动(生物风化)变成松散、碎屑状沉积物,残留地表形成风化壳,为侵蚀作用提供条件。
(3)流水作用和风力作用的比较:。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
风力作用
风力的侵蚀、搬运、沉积作用。 风力的侵蚀、搬运、沉积作用。 侵蚀 作用 风蚀、风积地貌 地貌。 风蚀、风积地貌。
风蚀蘑菇
沙丘
风蚀柱
风积水蚀(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
V型谷
山前冲积扇
冲积平原
地上河----黄河 地上河 黄河
河口三角洲
石钟乳石笋
天坑
冰川作用
主要是冰川的侵蚀作用。 主要是冰川的侵蚀作用。 侵蚀作用 冰川侵蚀地貌。 冰川侵蚀地貌。
风化作用
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流水侵蚀作用-峡谷:三峡、瀑布、岩溶地貌( 桂 流水侵蚀作用 峡谷:三峡、瀑布、岩溶地貌( 峡谷 林山水)、黄土高原支离破碎的地表,红色沙漠。 )、黄土高原支离破碎的地表 林山水)、黄土高原支离破碎的地表,红色沙漠。 流水沉积作用-冲积平原、冲积扇、河口三角洲、 流水沉积作用 冲积平原、冲积扇、河口三角洲、洪 冲积平原 积平原、江心沙洲。 积平原、江心沙洲。 流水搬运作用-黄河水 流水搬运作用 黄河水 风力侵蚀作用-风蚀蘑菇、 风蚀城堡等雅丹地貌。 风力侵蚀作用 风蚀蘑菇、 风蚀城堡等雅丹地貌。 风蚀蘑菇 风力沉积作用-黄土高原 沙丘、 黄土高原、 风力沉积作用 黄土高原、沙丘、沙垄 冰川侵蚀作用-峡湾 冰蚀湖(北美五大湖) 峡湾、 冰川侵蚀作用 峡湾、冰蚀湖(北美五大湖)。 海浪侵蚀作用-海蚀崖 海蚀柱。 海蚀崖、 海浪侵蚀作用 海蚀崖、海蚀柱。
断 层
地堑
中间凹
面 两 侧 同 一 岩 层 位 置 比 , 对
来 确 定 岩 层 的 上 升 降 。 下
地
凹 中间
渭河谷地和华山西峰
火山、 火山、地震活动和地表形态 天池(火口湖) 天池(火口湖) 地震裂缝
火山结构
地理知识地壳构造运动
地理知识地壳构造运动地壳是地球上最外层的岩石壳,由固态岩石构成,覆盖在地幔之上。
地壳构造运动指的是地壳中岩石的变形和运动,包括构造形成和构造演化两个方面。
地壳构造运动是地球发展和演化的重要表现,对地球的形貌、地震、火山等现象产生深远影响。
一、地壳的构造形成地壳的构造形成主要包括隆起和坳陷两种地质过程。
隆起是指地壳岩石在地壳内部受到外力作用而上升,形成起伏不平的地形;坳陷则是指地壳岩石下沉,形成凹陷的地形。
隆起的形成通常与地壳的压缩性变形有关。
当板块之间发生相互挤压、挤压索力集中或岩石脆性破坏时,地壳岩石会向上隆起形成山脉或丘陵。
典型的例子包括喜马拉雅山脉的隆升,其形成是由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产生的。
坳陷的形成一般与地壳的伸展性变形有关。
当地壳岩石受拉力作用时,会发生断裂滑动,导致地壳下沉形成坳陷地形。
亚马逊盆地和尼罗河三角洲就是坳陷地形的典型代表,它们的形成是由于地壳伸展引起的。
二、地壳的构造演化地壳的构造演化是指地质构造发生变化的过程,通常包括造山运动、地壳运动和破坏性地质灾害等。
造山运动是指在地质时期某一特定区域发生的地壳抬升、变形和隆升等现象。
造山运动一般与板块碰撞有关,岩石通过挤压、变形和隆升等过程形成山脉和山地。
地壳运动是指地壳内岩石的变形和运动过程。
常见的地壳运动包括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
垂直运动主要包括隆起和坳陷,而水平运动则包括褶皱、断裂和滑动等。
破坏性地质灾害是指地壳的运动引发的地震、火山爆发和地面塌陷等自然灾害。
这些灾害常常给人类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和生命安全损失,因此对于地壳构造运动的研究和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三、地壳构造运动的影响地壳构造运动对地球的形貌、地震、火山等现象产生重要影响。
首先,地壳构造运动塑造了地球的形貌。
山脉、高原、盆地等地貌特征的形成与地壳的构造运动密切相关。
比如喜马拉雅山脉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造成的,而亚马逊盆地则是地壳伸展产生的。
其次,地壳构造运动引发了地震、火山等自然灾害。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
基础自主梳理
核心考点探究
技能专项提升 真题重组集训
图Ⅰ中①、②、③所对应的地质构造依次是 ( )。 A.向斜、背斜和断层 B.断层、向斜和背斜 C.背斜、向斜和断层 D.背斜、断层和向斜 解析 根据岩层形态可以直接判定①、②、③处的地质构 造分别是背斜、向斜与断层,故C项正确。 答案 C
基础自主梳理
(2)地质构造是单纯内力作用形成的,而地表形态是 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仅依据地表形态判断 地质构造是不一定准确的。
基础自主梳理
核心考点探究
技能专项提升 真题重组集训
误区警示
(1)风化作用就是风力作用 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温 度、水以及生物等的影响下,发生崩解和破碎等破坏作 用,叫做风化作用。风化作用与风无关,而风力作用则 是指风的侵蚀、搬运、堆积等作用,故风化作用与风力 作用是外力作用。 (2)“V”型谷分布在流水侵蚀强烈的河流上游的山 区、“U”型谷分布在冰川侵蚀强烈的山区、“宽谷”分布在 地势平坦、流速较慢的河流下游。
波
浪
波浪遇倾斜海岸, 速度减慢
沙滩
冰川在移动过程中 冰 川 融化,其中夹杂的
物质发生堆积
冰碛地貌、冰碛湖等
基础自主梳理
核心考点探究
技能专项提升 真题重组集训
【融会贯通】
不同区域的主导性外力作用判断 (1)干旱、半干旱的地区以_风__力__作用为主,多_风__力__侵__蚀__地 貌和_风__力__沉__积__地貌。 (2)湿润、半湿润地区_流__水__作用显著,多_流__水__侵__蚀__地貌和 _流__水__沉__积__地貌。 (3)高山地区多_冰__川__作用,多角峰、冰斗、“U”形谷、冰 碛丘陵等地貌。 (4)沿海地区多_海__浪__作用,常见海蚀柱、海蚀崖和河滩等 地貌。
高一地理上册《地壳的运动和变化》知识点
高一地理上册《地壳的运动和变化》知识点高一地理上册《地壳的运动和变化》知识点一.地球的内部圈层3.地质构造: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变形、变位,称为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是研究地壳运动的性质和方式的依据。
常见的两种基本构造类型--褶皱和断层。
(1)褶皱:成因水平岩层受地壳水平运动产生的水平挤压力发生弯曲叫褶曲,一系列褶曲叫褶皱基本形态背斜①岩层形态:一般是岩层向上拱起②岩层新老关系: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③地形表现:一般情况下成为山岭,但不少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基本形态向斜①岩层形态:一般是岩层向下弯曲②岩层新老关系:一般是岩层较新,两面岩层较老③地形表现:一般成为谷地,但不少向斜槽部受到挤压,物质坚实,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岭(2)断层:成因受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或张力,岩层发生断裂错开基本形态地垒①岩层形态及特点:两条断层之间的岩块相对上升,两边岩块相对下降,上升的岩块称地垒②地形表现:相对上升的岩块常形成状山地,如我国的泰山、庐山地堑①岩层形态及特点:两条断层之间的岩块相对下降,两边岩块相对上升,相对下降的岩块称地堑②地形表现:相对下降的岩块常形成狭长的凹陷地带,如东非大裂谷,我国渭河谷地和汾河谷地等二.全球构造理论--板块构造学说(1)大陆漂移说年代和创立者1912年,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
证据大西洋两岸的地质构造、大陆形状、气候、古生物等的相似性。
基本论点①二三亿年以前,地球上只有一块联合古陆,它的周围是一片广阔的海洋。
②在地球自转所产生的离心力和天体引潮力的作用下,联合古陆开始分离。
③较轻的硅铝层组成的陆块,像冰块浮在水面上一样,在较重的硅镁层上漂移,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形成了现在的海陆分布。
(2)海底扩张说年代20世纪50年代证据①海底岩石的年龄很轻,一般不超过2亿年。
②离海岭(大洋中脊)愈近,年龄愈轻,离海岭愈远,年龄愈老,并在海岭两侧呈对称分布。
地球表面变化知识点总结
地球表面变化知识点总结地球作为一个充满活力的行星,在漫长的岁月中经历了许多变化。
这些变化涉及到地质、气候和生物等多个方面,对地球表面的形貌和组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地球表面变化的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帮助读者更好地认识地球的变化过程。
地球的地质变化地球的地质变化是指地球表面的地形和地质组成发生变化的过程。
这些变化来源于地壳运动、岩石变质、火山作用和地表侵蚀等地质过程。
地质变化对地球表面形态的塑造起着重要作用,影响着地球上的山脉、盆地、平原等地形地貌的形成。
1. 地壳运动地壳运动是地球表面发生变化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地球的地壳是由若干块状的板块组成,它们之间通过构造运动相互摩擦、碰撞、隆起和下沉,导致地壳产生变形和断裂。
这些地壳运动引起地震、火山喷发和地表变动等地质现象,对地球表面的形态和构造产生深远影响。
2. 岩石变质岩石变质是地球地质变化的一个重要过程。
在地壳运动的作用下,地质构造发生变动,导致岩石受到压力和温度的影响而发生变质。
变质岩在形成过程中经历了矿物成分的改变和晶体结构的重组,形成了片理、褶皱和岩浆岩等特征,影响了地球表面的地质组成。
3. 火山作用火山作用是地球地质变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地球深部存在着大量的岩浆,当岩浆受到挤压和温度升高时,会发生喷发现象,形成火山喷发。
火山作用不仅对地球表面形成了火山口、熔岩地带和火山岩等地貌,还影响了地球的大气和气候变化。
4. 地表侵蚀地表侵蚀是地球地质变化的重要过程之一。
地表侵蚀是指地表的土壤和岩石受到水流、风蚀和冰川作用而发生破坏和移动的过程。
地表侵蚀不仅导致了地表的土地沉积和溶解,还影响了地球表面的地形和地貌形成。
地球的气候变化地球的气候变化是指地球表面的天气、气温和降水等气候要素发生变化的过程。
气候变化涉及到大气环流、海洋循环和太阳辐射等多个因素,对地球表面的生态、水文和农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大气环流大气环流是地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
岩石圈共分为六大板块,其中只有太平洋板块全为大洋。
边界类型 地貌
生长边界
海洋、海岭 裂谷、断层
陆—陆 山脉、高原
消亡
边界
海岸山脉、
陆—洋 岛屿、海沟
举例 东非大裂谷(非洲板块内部张裂) 大西洋(非洲板块、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张裂形成) 红海(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 喜马拉雅山(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抬升) 阿尔卑斯山(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抬升) 落基山脉(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抬升) 亚洲东部的岛屿及海沟(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 安第斯山脉(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抬升)
岩浆岩
重冷 融却 再凝 生固
岩浆
沉积岩
变质作用 外力作用
变质岩
课堂小测
A
风力侵蚀
C
流水侵蚀
B
风力沉积
流水沉积——冲积扇
流水沉积——三角洲
A
流水侵蚀 (溶蚀,石灰岩,云贵高原)
B
冰川侵蚀 (高山、高纬)
地质作用
由自然力引起的地壳的物质组成、内部 结构和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各种作用,统 称为地质作用。
能量来源
内力 地球内部 作用 外力 太阳辐射能 作用 和重力能
表现形式
结果
岩浆活动、地壳运动、 使地表变得
变质作用等
高低不平
风化、侵蚀、搬运、 使地表起伏状
沉积、固结成岩
况趋于平缓
一、造成地表形态变化内力作用
在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等活动,对地表影响也较大。 两大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
2、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的变形变位。 地质构造类型:褶皱与断层 构造地貌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笔记
一、地质作用——类型及影响二、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地表形态岩浆活动——火山地貌:火山锥、火山口、火山通道变质作用地壳运动——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资料P511、地质构造:褶皱(背斜和向斜)和断层(地垒和地堑)判断背斜和向斜:依据地表出露的岩层新老关系:背斜——新老新;向斜——老新老依据岩层剖面形态:岩层上拱为背斜;岩层下曲为向斜不能依据地表形态判断地质构造2、构造地貌及实例:褶皱地貌:背斜成山/背斜成谷——向斜成山/向斜成谷断层地貌:裂谷、陡崖、块状山(高地)、谷地3、研究地质构造的意义:找水、找矿、开矿(透水或瓦斯爆炸)、工程建设三、主要外力作用及其地貌资料P50(1)不同区域的主导性外力作用不同①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地貌和风力沉积地貌。
②湿润、半湿润地区流水作用显著,多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沉积地貌。
③高山地区多冰川作用,多角峰、冰斗、“U”形谷、冰碛丘陵等。
④沿海地区多海浪作用,常见海蚀柱、海蚀崖和沙滩等地貌⑤“V”型谷一般分布在流水侵蚀强烈的河流上游的山区;“宽谷”( )分布在地势平坦、流速较慢的河流下游;“U”型谷分布在冰川侵蚀强烈的山区。
(2)河流堆积地貌类型、分布、成因及特点山麓冲积扇——山前——山区河流流出山口,水流变慢,泥沙沉积——以出山口为顶点呈扇形,冲积扇顶端到边缘地势逐渐降低,堆积物颗粒由粗变细(分选性),河漫滩平原——河流中下游——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地势平坦、宽广三角洲平原——河流入海口——河流入海时,流速减慢,泥沙堆积在河口前方,形成三角洲——多呈三角形,地势平坦,河网稠密四、板块运动1、板块构造学说(内容、六大板块名称、板块边界类型)2、板块运动与全球地貌五、地壳物质循环1、岩浆与岩石—由岩浆冷却凝固只能形成岩浆岩;岩石重熔都可形成岩浆2、岩石与岩石—各类岩石在外力作用下都能形成沉积岩;各类岩石在变质作用下都能形成变质岩;各类岩石都不能形成岩浆岩3、地层新老关系的确定:“覆盖者新,被覆盖者老;插足者新,被插足者老”1.(08上海).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回答:地质剖面图上,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____、____、____。
科普地球上的地壳运动
科普地球上的地壳运动地球上的地壳运动地壳是地球上最外围的岩石层,它包裹着地球的表面。
地壳虽然薄如纸张,但是却经历了漫长的地质历史,经历了许多形态上的变化和地壳运动。
本文将为您介绍地球上的地壳运动的基本概念、原因以及影响。
一、地壳运动的基本概念地壳运动是指地球上地壳的形变和位置的改变。
它包括水平方向上的运动(水平地壳运动)和垂直方向上的运动(垂直地壳运动)。
水平地壳运动主要包括地壳的平移、构造变形以及板块运动;而垂直地壳运动主要指地壳的隆升和沉降。
二、地壳运动的原因地壳运动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以下是地壳运动的主要原因。
1. 板块构造理论根据板块构造理论,地球上的地壳被划分为若干个大型板块。
这些板块像拼图一样相互连接,靠地壳底层的岩石圈构造力量推动着它们运动。
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导致地壳的变形和运动。
2. 岩石圈运动岩石圈是地球上最外围的岩石层,包括地壳和上部的地幔。
地幔中的岩浆运动和岩石圈的对流都会对地壳产生影响,导致地壳的变形和运动。
3. 构造应力地壳中存在着构造应力,它是由地球内部的板块运动、岩浆运动等因素产生的应力。
当构造应力超过了岩石的抗压能力时,地壳就会发生破裂、变形甚至运动。
4. 地震和火山活动地震和火山活动是地壳运动最常见的表现形式之一。
地震是地壳内部能量的释放,火山活动则是地幔中岩浆的喷发。
地震和火山活动会导致地壳的震动和地表的变形。
三、地壳运动的影响地壳运动对地球上的生态环境、经济和人类社会都有以下重要影响。
1. 地质灾害地壳运动导致了地球上各种地质灾害的发生,如地震、火山喷发、塌陷等。
这些灾害对人类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甚至威胁到生命安全。
2. 土地变迁地壳运动会导致地球表面的土地出现不同程度的隆升和沉降,地壳运动的剧烈程度还可能导致大片土地的浸没或者隆起。
3. 土壤和水资源分布地壳运动会改变地球表面土壤和地下水的分布情况。
地壳的运动可能导致某些地区的土壤下降,或者使得地下水资源涌现到地表。
高考地壳运动知识点
高考地壳运动知识点地壳运动是地球表面的一种地质现象,它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结果,对地球的形貌和构造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高考中,地壳运动是地理学科的重要知识点之一,了解地壳运动的原因和影响对于理解地球科学的基本概念至关重要。
一、地壳运动的定义和分类地壳运动是指地球表层岩石和土壤的迁移和改变现象,包括构造变动和地貌变化。
地壳运动根据产生的方式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两种。
1. 内力作用内力作用指地球内部的能量释放导致地壳变动,包括构造运动和火山地震活动。
构造运动主要体现在地壳的抬升、下沉和挤压变形等方面。
火山地震活动则是地壳运动最为明显的表现之一,通过大地震的发生和火山喷发可以表明地壳在内力作用下的运动。
2. 外力作用外力作用是指地壳运动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发生的变动,如海洋潮汐、冰川作用等。
这些外力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改变地壳的形态和结构,特别是在地壳边界的地区会产生比较显著的效应。
二、地壳运动的原因地壳运动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地球内部能量的不断释放。
地球的内部有着巨大的热能和地热能,这些能量在地壳运动中得以释放。
由于地壳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地球内部的热量传导、地热资源和地震活动等都是地壳运动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地壳运动的影响地壳运动对地球的形貌和构造产生了深远影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形成地球的地型地壳运动产生了地球的各种地形,如山脉、高原、盆地、河流等。
这些地形的形成和变动与地壳运动密切相关。
2. 促进地球环境变化地壳运动也对地球环境的变动起到了一定作用。
比如火山喷发会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硫和灰尘,对大气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3. 催生地震和地质灾害地壳运动是地震和地质灾害的主要原因之一。
地壳运动引起的地震会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破坏和不便,还可能引发次生的灾害,如地震引发的滑坡、泥石流等。
四、地壳运动的研究方法和意义地壳运动是地质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了解地壳运动对于预测地震、防止地质灾害以及利用地热资源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021年高中地理第十一,十二课时:地壳的运动和变化
褶皱构造的基本形态:向斜和背斜。
一般情况下: 背斜成山 向斜成谷
岩层中间向上隆起,中心的岩层老,两侧岩层新。 岩层中间向下凹陷,中心的岩层新,两侧岩层老。
头脑风暴 乙
甲
北
1判断下面的褶皱哪部分是背斜,哪部分是向斜?为什么
甲:向斜 乙:背斜
2形成的山岭是背斜山岭还是向斜山岭?原因是什么? 受外力作用情况下,背斜成谷,向斜成山 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物质疏松破碎,易被侵蚀,成为谷地; 向斜槽部受挤压作用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成为山岭
薄弱地带向上的运动
岩浆活动和火山是一回事吗?
2,地壳运动(构造运动)
地壳运动的基本形式:
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 主,垂直运动为辅。
1、水平运动:
运动形式——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平行与地球表面方向的运动
2、垂直运动:
运动形式——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垂直于地球表面方向的运动, 即上升或下降
褶皱的形成和基本形式
外力 作用
太阳能
风化、侵蚀、 搬运、堆积、
削低高山,填平洼 地,使地表起伏状 况趋向于平缓
练习
1,读“地貌示意图” 回答:
由于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是 D,由于流水沉积作用
形成的是 ;由A于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是 ;由
于风力C沉积作用形成的是 。
B
2.被风“吹来”的高原是…………(A )
A.黄土高原
B.内蒙古高原
被风、流水、冰川等搬运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沉积、堆积的过程。
三角洲
冲积平原
冲积扇
流水沉积作用
新月型沙丘
深厚黄土层 的来源
风力沉积
冰川堆积
海浪堆积 沙滩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
D.该地质构造主要是由外力作用形
成的 4.下列地貌的形成与图示构造无关的是 A.泰山 C.庐山 B.渭河平原 D.黄土高原 (D )
)
解析
关闭
答案
二、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①岩浆:上地幔上部,岩石在高温高压下 形成的高温粘稠的熔融物质,岩浆中含 有一定量的水汽和二氧化碳。 ②岩浆活动
岩浆沿着岩石的裂隙 向上运动并冷凝而成岩浆岩 的过程
a 、侵入活动:上覆岩层迫使岩浆停留在地壳中冷凝结晶。 b、喷出活动:岩浆突破上覆岩层喷出地表形成火山。
山谷、山岭和悬崖。
看图说事
2.将图中岩层按老到新排列
⑥⑤④③②① 3.如果在甲、乙、丙三地选一地挖隧道,从地质构造的角度,应 该选择哪一个?
甲地
4.如果在甲、乙、丙三地找石油和天然气,可能在哪一个地方找 到?如果要找水呢?
找石油和天然气在甲地
找水在乙地
(2016福建福州检测)油页岩属于非常规油气资源 ,以资源丰富和-36考点一 开发利用的可行性而被列为21世纪非常重要的接替能源。下图示 意油气资源在地层中的分布。读图,完成第1~2题。
小结:
构 造 运 动 与 构 造 地 貌
背斜 内力作用 山岭
褶皱 向斜 内力作用 谷地 断块山
断层 组合
上升岩块 下降岩块 找石油、天然气 找水 工程建设等
谷地或低地
应用
错力 位或 拉岩 张层 力受 ,水 发平 生方 岩向 层上 变的 形挤 或压
看图说事
背斜
向斜
断层
1.你在图中能够看到几种地形地貌呢? 它们是怎样形成的呢?
探究1: 假如你们是地质学家,从事石油勘探和地下 水寻找等方面的工作,请你解释说明储油和储水 分别是哪种地质构造?(是背斜?还是向斜?)
高三第一轮复习地壳的运动及变化
汇报人:
汇报时间:20XX/XX/XX
YOUR LOGO
目录
CONTENTS
1 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 2 地壳运动概述 3 地壳运动的基本规律 4 地壳运动与地质灾害 5 地壳运动的历史与未来趋势 6 高三第一轮复习重点与难点解析
单击此处添加章节标题
地壳运动概述
地壳运动的概念
添加标题
地球观测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 地球观测技术不 断进步,如卫星 遥感、地震监测 等。这些技术将 有助于我们更准 确地监测地壳运 动,预测未来趋
势。
添加标题
程, 预测未来可能发 生的地震、火山
等地质灾害。
添加标题
人类活动对地壳 运动的影响:人 类活动如开采、 工程建设等可能 对地壳运动产生 影响。未来,我 们需要更加关注 人类活动对地壳 运动的影响,采 取措施减少潜在
地壳运动与地质灾害
地震及其成因
地震的定义和分类 地震的成因和机制 地震波和震级 地震的分布和危害
火山喷发及其成因
火山喷发的定义和类型 火山喷发的成因: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 火山喷发的过程和现象 火山喷发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
滑坡、泥石流及其成因
滑坡定义、分类及特点 泥石流定义、分类及特点 滑坡与泥石流的成因分析 滑坡与泥石流的地质灾害影响
YOUR LOGO
地壳运动的基本规律
地球自转与离心力作用
地球自转:地壳运动的基本规律之一,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作用是地壳 运动的主要驱动力。
离心力作用:由于地球自转,地壳各部分受到的离心力大小不同,导致地 壳发生运动和变化。
地壳运动的基本规律:地壳运动的基本规律包括地球自转、离心力作用、 板块构造等,这些规律共同作用,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各种地貌和地质构造。
小学生地形变化知识点总结
小学生地形变化知识点总结
地球上的地形变化多种多样,包括地壳运动、地表风化侵蚀、河流湖泊形成、地震、火山
喷发等多种因素导致的地形变化。
小学生在学习地理科目的时候,需要了解这些地形变化
的知识点,下面我们就来总结一下地形变化的知识点。
1. 地壳运动
地壳是地球表面的硬壳,由岩石构成。
地壳运动是指地壳板块相对运动的现象,包括地震、火山喷发等。
地壳运动是地球上地形变化的重要原因。
2. 地表风化侵蚀
地表的风化侵蚀是指地面表层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的物理和化学变化,包括风力侵蚀、
水力侵蚀、冰川侵蚀等,在地形变化中起着重要作用。
3. 河流湖泊形成
河流湖泊是地球上最常见的地形特征之一,它们是由地表水在长时间里的冲刷和沉积作用
形成的。
小学生需要了解河流湖泊的形成原因和特征。
4. 地震
地震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是指由地壳内部岩石裂变和错动所引起的地面振动。
地震是
造成地形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5. 火山喷发
火山喷发是地球上的一种自然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
火山喷发造成的熔岩喷发和
火山灰的堆积,会对地表造成重大的地形变化。
6. 地貌特征
地球上的地貌特征多种多样,包括高山、丘陵、平原、盆地、河谷、峡谷等。
小学生需要
了解这些不同的地貌特征是由地质构造和地表风化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
总之,地形变化涉及地壳运动、地表风化侵蚀、河流湖泊形成、地震、火山喷发等多种因素。
小学生在学习地理科目的时候,需要了解这些地形变化的知识点,这有利于他们更好
地认识地球的地表形态和地理环境。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内力
珠穆朗玛峰
我国地理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考察时,发 现岩石中含有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的 化石。这一发现说明了什么?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
青藏高原
雪山连绵
黄土高原
千沟万壑
白头山天池
风蚀蘑菇
一、地质作用:
1.概念: 由自然力引起的地壳的物质
组成、内部结构和地表形态 发生变化的各种作用的统称。
(3)研究地质构造有什么意义?
1.上图为某地层示意图。从P点向下钻井, 当钻头位于①②③层时,可能分别探测到(D) A.天然气、水、石油 B.水、石油、天然气 C.石油、天然气、水 D.天然气、石油、水 返回
(3)研究地质构造有什么意义?
①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
②在进行大型工程建设时是否要考虑地质构造呢? a.修建地下隧道,应选择向斜部位,还是背斜部位? 为什么? 隧道应在背斜处修建。因为背斜处,岩层向上拱 起,为穹形构造(类似于石拱桥)比较稳定。在这里 开凿隧道,不易塌方、渗漏,能保证工程的安全稳定, 且便于施工。 b.水库等大型工程选址应注意什么? 水库等大型工程选址,应避开断层带,以免诱 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
2.分类: 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从能量来源、表 现 形式等方面 对比 内、外力作用?
地质作用
能量来源
表现形式 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 变质作用
对地表的影响
内力作用
地球内能
使地表高低 起伏 使地表趋于 平坦
太阳辐射能 风化、侵蚀 外力作用 和重力能 搬运、沉积
二、地壳运动: 1 .运动方式:
图 示 运动方式 产生结果
断 裂!
(2)断 层:
(2)断 层: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__知识点
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地壳的运动和变化知识点一、地质作用1.地质作用概念:由自然力引起的地壳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各种作用。
2.地质作用按能量来源不同,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内力作用:主要是由地球内能引起的,主要是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能量。
内力作用表现形式:岩浆活动、地壳运动、变质作用;外力作用:外力作用能量来源是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风力、流水、冰川)。
表现形式:风化、侵蚀、搬运、沉积。
二、.岩浆活动:岩浆活动:人们认为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
岩浆活动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岩浆上升到一定位置,在地壳中冷凝而结晶,岩浆侵入地壳形成花岗岩;另一种是岩浆冲破上覆岩层喷出地表,形成火山,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玄武岩。
1、常见的岩石变质岩受到地壳运动和岩浆活动等影响,在一定温度、压力下,原来的成分、结构发生了改变,形成了新的岩石大理石、板岩石英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内力作用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外力作用可夷平地表。
(2012·山东卷)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
图中甲地层褶皱后,该区域先后发生了 ( )。
A.沉积作用、侵蚀作用、岩浆侵入B.岩浆侵入、侵蚀作用、沉积作用C.岩浆侵入、沉积作用、侵蚀作用D.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岩浆侵入三、地壳运动地壳运动又称构造运动,一般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地壳运动的结果称为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分为褶皱和断层,褶皱分为背斜和向斜,断层分为地垒和地堑。
地质构造示意图岩层形态地表形态实践意义内力作用外力作用褶皱背斜中心岩层向上拱起形成山岭顶部受到张力作用,容易被侵蚀成为谷地良好的油气构造,开凿隧道通常选背斜,原因:背斜成拱形,安全稳定,不易积水。
向斜中心岩层向下弯曲成为谷地槽部受挤压不易侵蚀反成山岭良好的储水构造断层地垒中间岩块上升,两侧岩块相对下降形成块状山地,如华山、庐山、泰山工程建设遇断层要避开,以免诱发地震、滑坡、渗漏、坍塌等地质灾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沙垄
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
黄土高原
河流入海口——河口三角洲
9.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内力作用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外力作用可夷平地表。
上升冷却凝固
②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外力作用②
③变质作用 ④重熔再生
世界两大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
6.板块构造运动: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整个岩石圈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一些活动带分割成了许多单元,这些单元叫做板块。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全球岩石圈共分为六大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其中,只有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被称为大洋板块。
3.岩浆活动:人们认为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岩浆活动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岩浆上升到一定位置,在地壳中冷凝而结晶,岩浆侵入地壳形成花岗岩;另一种是岩浆冲破上覆岩层喷出地表,形成火山,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玄武岩。
4.地壳运动又称构造运动,一般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地壳运动的结果成为地质构造。地质构造分为褶皱和断层,褶皱分为背斜和向斜,断层分为地垒和地堑。
7.外力作用:主要包括风化、侵蚀、搬运、沉积作用。在干旱、地势较高的地区,风对地表的侵蚀作用十分明显。在气候湿润的山区,以流水侵蚀对地表的破坏作用最大。
8.流水作用与风力作用。
外力作用
风力作用
流水作用
侵蚀作用
风蚀沟谷
瀑布、峡谷
风蚀洼地
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
风蚀蘑菇、风蚀城堡
云贵高云的喀斯特地貌沉积作用 Nhomakorabea沙丘
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 知识点
1.地质作用概念:由自然力引起的地壳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各种作用。
2.地质作用按能量来源不同,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主要是由地球内能引起的,外力作用能量来源是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内力作用表现形式:岩浆活动、地壳运动、变质作用;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
工程建设遇断层要避开,以免诱发地震、滑坡、渗漏、坍塌等地质灾害。
地堑
中间岩块下降,两侧岩块相对上升
形成狭长的凹陷地带,如陕西的渭河平原、东非大裂谷
4.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急剧释放的表现。地震按成因分类:构造地震、火山地震、人为地震,其中地壳的构造运动,特别是断裂构造运动是引起地震的最主要的原因,即地震的主要类型是构造地震。地震释放的能量的大小用震级表示,一次地震发生只有一个震级。地表受到地震影响破坏的程度用烈度表示,一次地震发生可以有多个烈度。
地质构造
示意图
岩层形态
地表形态
实践意义
内力作用
外力作用
褶皱
背斜
中心岩层向上拱起
形成山岭
顶部受受张力被侵蚀成为谷地
良好的油气构造,开凿隧道通常选背斜,原因:背斜成拱形,安全稳定,不易积水。
向斜
中心岩层向下弯曲
成为谷地
槽部受挤压不易侵蚀反成山岭
良好的储水构造
断层
地垒
中间岩块上升,两侧岩块相对下降
形成块状山地,如华山、庐山
5.板块运动与地貌
板块相对移动
边界类型
对地貌的影响
举例
张裂
生长边界
裂谷和海洋
东非大裂谷、红海、大西洋
碰
撞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
消亡边界
巨大褶皱山系
喜马拉雅山(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
阿尔卑斯山(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
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碰撞
消亡边界
海沟、岛弧和海岸山脉
安第斯山(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碰撞)、马里亚纳海沟、亚洲东部岛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