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
小学五年级下册《折形状》教学设计
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折形状》教学设计教师: EDDA工作单位:阳光镇阳光小学《折形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形状和结构”中的第1课《折形状》。
教材分析:《折形状》是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1课。
本课以把纸折成不同形状为例,研究它们的承受力,引导学生发现纸的形状与它们的承受力大小有关,从而发现薄材的弯曲变形可以增大其承受力。
知道人类正是在和大自然的接触过程中,受到了启发,将其原理广泛地应用在生产和生活之中。
通过本课的学习,初步训练学生能对常见事物的本质属性进行抽象、概括,形成科学概念的能力。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有五部分:第一部分,引导学生认识4种形状,指出物体都是由这4种基本形状构成的,课文用图片分别表示出锥、柱、台、球以及它们的分割体,表示出4种基本形状及它们的一些变体,供学生观察、研究。
第二部分,指导学生分析一些物体的形状以及这些形状的优势,课文分别展示了与乌龟、仙人柱两种生物形状相似的人造物,引导学生分析这些形状的好处,为下一步探究形状与承受力的关系做好铺垫,同时渗透了仿生学中模拟生物形状的建构方法。
第三部分,指导学生探究物体形状与承受力大小的关系。
课文以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你能用A4纸托起一块红砖吗?”为引子,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并借助卡通人之口,提醒学生按照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进行研究,即先预测、再实验。
课文插图中的制作场景意在启发学生把纸折成形状不同的纸筒,从而引导学生在猜测、实验、交流中,体会到材料的弯折可以增大其结构的承受力。
第四部分,指导学生进一步观察身边各种各样的物体,明白哪些地方应用了前面所学的科学道理,课文中提到的有柱状钢管、瓦楞纸、鸡蛋座、酒架、铁轨、空心水泥管,预示着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例子。
第五部分,指导学生认识蛋壳具有较大的承重力,加深学生对形状与承受力关系的认识,拓展学生的研究视野。
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
苏教小学科学五下《2.2.搭支架》word教案(3)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课堂实录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2.搭支架本课通过指导学生探究不同形状的支架稳固程度不同,三角形结构稳固、结实、所用材料最少;正方形和六边形结构可以在中间加上横粱,构成三角形,增加它的牢固程度;向学生渗透浅显的结构力学知识,使学生能够解释各种建筑结构的道理。
本课的教学内容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中各种支架结构的建筑,发现并提出问题,激起学生对什么样的支架最坚固的问题的研究。
第二部分是组织学生动手搭建各种平面支架,如三角形、长方形、梯形、五边形、六边形等,通过动手摇一摇,晃一晃,比较哪种形状的支架对稳固,从而使学生发现三角形的支架不容易变形、对稳固。
第三部分是指导学生运用三角形支架不容易变形的原理,进行搭建高塔(立体支架)的比赛,并用螺母作为重物测试各组高塔的承重力和稳定性,进一步体会三角形结构的稳定性。
第四部分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解释周围常见建筑的结构特点,进一步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好处。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我们尽可能选择学生身边的材料,用简便易行的方法指导学生搭建支架,可以给学生准备一些塑料吸管、打孔器、大头针、一个小纸盒和一些大小相同的螺母。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过程与方法●能够提出生产生活中与结构有关系的问题,并设法解释;●初步学会搭支架的方法。
知识与技能●知道不同三角形结构不容易变形;●了解三角形结构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自主设计、自主发现的乐趣;●意识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一、导入。
1.(教师先出示艾菲尔铁塔的图片,再出示文字介绍)提问:你们认识图中的建筑吗?它的结构有什么特点?2.学生回答。
3.教师介绍:艾菲尔铁塔建于1889年由建筑师艾菲尔所设计,全塔高307米,是巴黎及法国的标志。
塔楼分三层,一、二楼有餐厅、咖啡座等,三楼是眺望台,在天晴的日子可从此远眺七十公里以外的巴黎近郊地区。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第一节折形状闽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系科学教育陈乔芳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常见地四种形状知道物体地形状不同承受力地大小也不同知道不同形状在生活、生产中地广泛应用、过程与方法能够就纸地形状与承受力大小地关系提出问题,并通过实验搜集证据解决问题能够预测不同形状地物体承受力地大小初步学会改变纸地形状,增大承受力地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与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地乐趣欣赏自然界生物奇妙地形状和结构,体会科学知识就在身边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探究物体形状和承受力大小地关系、教学难点控制好不同形状地纸筒地承受力对比试验三、教学准备纸,双面胶,鸡蛋,等四、教学过程、实验导入大家看,老师手上有一张纸,一张薄薄地纸能够轻易地被拉伸,也容易弯曲,你看,它连自己地重量都不能承受.(老师演示:将纸放在两叠书之间,纸张会弯曲)那么我们能用这张纸托起我们地科学书吗?(提问,请同学上台演示,同学将纸张折成形状托起科学书)为什么把这张纸折起来,就能承受一本书地重量了呢?(把纸折起来,改变了它地形状,增大了承受力)很好,那我们今天这节课就一起学习一下折形状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认识四种基本形状我们知道物体有各式各样地形状,比如说乒乓球、书本、圣诞帽、冰激凌、水杯(放映一下图片分析图片地形状,点出四种基本形状)由锥,台,柱,球种物体地基本形状,同学们再看看这组图片,谁能说说这些物体都是由哪些形状构成地?(交流、分析),从这些图片我们可以看出生活中大多数物体是由锥,台,柱,球种物体地基本形状构成地,有没有同学想过这样地形状有什么好处呢?(增大承受力)没错,道理和这张纸一样,当我们折成圆柱形时,就可以承受一本科学书地重量,因为物体具有一定地形状可以增大物体地承受力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研究物体地形状与承受力地关系大家再想想,想承受这本科学书纸可以折成圆柱形,还能折成什么形状呢?(三角形……)三角形是一个平面结构,他自己都站不住,那它可以承受我们地科学书吗?(不行)所以我们应该怎么说(三棱柱)我们可以通过折形状比如说三棱柱,就可以支撑我们地科学书,同学们看这是什么形状?(三棱柱),为了简单记录呢,同学们看到这个面,这个叫横截面,从横截面看,他是一个什么形状啊,(三角形)老师先记录一下,所以我们可以折成横截面为三角形地纸筒,还有折成什么形状呢?(横截面为圆形地纸筒)还有吗?(横截面为正方形地纸筒,横截面为五边形地纸筒)这四个形状呢需要同学们一定会制作地,那剩下一个形状呢?需要同学们发挥你们地想象力,折成各种不同地形状.在这形状地时候需要注意一下几点: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纸张地高度统一为纸地一半纸张地厚度为两层纸纸张边缘需要留一个空隙来粘贴双面胶,使形状固定纸张不允许裁剪听明白了吗?那现在同学们就一起来折形状,老师给你们分钟地时间..老师看到同学们基本上都折好了,那现在老师请同学们说一说,你还折成其他什么形状呢?(横截面为六边形,七边形..地纸筒)形状是多种多样地,折完形状我们该干什么呀?放书本检验它是否像同学们说地能承受科学书地重量对不对?在做实验之前我们有一个非常重要地步骤,是什么呢?进行猜想.现在呢,同学们可以猜想一下你们折好地形状能承受几本科学书,把你们地猜想填入在这张表格中,然后再进行实验,实验结束之后呢,也要将实验结果填入到这张表格中.然后小组讨论一下,看看你们能从实验数据中能得出什么结论?好,现在小组进行实验.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老师巡视了一周发现,有同学是这么记录地,他说他用三棱柱承受了三本书倒了,她记录这个三棱柱能承受三本书,你们觉得对吗?(不对,为什么?因为它承受三本地时候已经倒了,说明它承受不了三本书地重量,只能承受两本书地重量)所以在记录地时候同学们要搞清楚这个问题...老师已经看到第二组已经完成了实验,其他小组也陆陆续续完成了实验,现在请小组汇报一下结果...,交流得出实验结论: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物体地形状不同,承受力不同.()、圆柱形地承受力最大,为什么呢?(圆形曲面在外力地作用下内力是沿整个表面均匀扩散和分布地,所以承受力最大)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边数越多,承受力越大、形状在生活和生产中地应用现在你们知道书本第页这些物体为什么会有不同形状了吗?(改变形状可以改变它地承受力)不仅在生活中应用形状改变承受力地性质,在生产中也广泛地被应用.(展示课本地图片)而且还可以节省材料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探究鸡蛋地承受力我们都吃过鸡蛋,鸡蛋是什么形状地?这个形状有什么好处(增大承受力)那你们想知道鸡蛋地承受力有多大吗?我们来看一段视频(播放一段鸡蛋承受一个人重量地视频,通过视频了解鸡蛋地承受力)说说这段视频地收获(鸡蛋地曲面结构使鸡蛋地承受力大大增加)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五、小结谁来说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大多数物体是由锥,台,柱,球种物体地基本形状构成地,改变形状可以改变物体地承受力,边越多承受力越大,圆柱形承受力最大....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六、板书设计主板书、种基本形状:锥,台,柱,球、物体地形状不同,承受力也不同、边数越多,承受力越大、圆柱形承受力最大副板书。
新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第2课《搭支架》教案教学设计
新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第2课(搭支架)教案教学设计由桂馥兰香于 2022-3-24 11:15 编辑〔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2.搭支架课程标准:了解猜测或推测与经探究证实的结论是不同的。
了解在探究的各个环节,需要探究者之间相互合作、交流与分享。
教学目的:过程与方法1. 能够分析稳固性结构的特点。
2. 能够比拟不同结构的稳固性。
3. 能够设计并制作立体支架。
科学知识1.了解不同的形状结构稳固性不同,了解三角形结构不简单变形。
2.了解三角形结构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1. 体验自主设计、自主发觉的乐趣。
2.意识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学习成果:估计学生能够:了解不同的形状结构稳固性不同,了解三角形结构不简单变形能够比拟不同结构的稳固性。
能够设计并制作立体支架。
了解三角形结构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学习成果评价概念开展层次1:了解不同的形状结构稳固性不同。
层次2:了解不同的形状结构稳固性不同,了解三角形结构不简单变形。
层次3:了解不同的形状结构稳固性不同,了解三角形结构不简单变形,并了解三角形结构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探究能力:层次1:不能够比拟不同结构的稳固性。
层次2:能够比拟不同结构的稳固性。
层次3:能够比拟不同结构的稳固性,并能够设计并制作立体支架。
教学材料:吸管、大头针、剪刀、透明胶、细线等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设计教学效果一、集中话题1. 出示书上的图片提问:这些物品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呢?他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吗?2. 分组商量,汇报想法,相互评议。
3.揭题:〔板书课题〕二、探究和调查1.谈话:下面我们就用桌上的塑料管来搭支架,各组同学相互合作搭出各种不同形状的支架,比拟哪种形状的支架最稳固。
用塑料管搭支架时我们可以用哪些连接方法呢?2.学生答复。
教师补充介绍连接方法。
3.学生动手搭支架。
4.汇报研究成果。
5.提问:你能使这些简单变形的支架也稳固吗?6.学生活动。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2.3.建桥梁word教案1
7.组织学生分组使用瓜皮,建造承受力大的桥梁。
8.分组展示结果,比较、发现其中的秘密。
三、回顾解释
1.提问: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用吗?今天的桥梁比古代的桥梁如何?说明什么呢?
2.回家后继续研究桥梁的秘密。有兴趣的可以使用其他材料搭建承受力大的桥梁。
通过观察、分类、讨论活动引发学生对桥梁的探究兴趣。了解常见的桥的特点。
同样的一个内容,就因为改变了教学方法,取得了截然不同教学效果。以前的教学过程虽然循循有序,然而是教师的表演,限制了学生的自主活动,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而在这一堂课中学生成了主角,他们的知识主要通过自己的操作、观察、分析、概括得来的,是自主、合作学习的结果。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使他们把学习看成一种乐趣。
研究三座桥的承受力大小差异。
教学难点
建“瓜皮桥”。
教学过程
反思与讨论
一、认识桥的特点,并按不同的标准给桥分类
1.出示一组有关桥的图片
谈话:它们都是什么桥?用什么材料建造的?
2.提问:桥梁的结构一般由哪几部分组成?
3.讨论、汇报,教师适时板书。
4.出示桥梁卡片
提问:这么多形态各异的桥梁,你们按不同标准给它们分类吗?
5.学生讨论并分类。
6.学生汇报分类结果及分类标准。
二、设计各种形状的桥梁
1.出示书上的三种桥梁图
谈话:请同学们猜测一下,你认为哪种形状的桥梁承重力最大,为什么这么认为?
2.学生讨论、猜测。
3.提问:实验时要注意写什么?
组织学生分组建造桥梁,并比较其承受力。
4.学生汇报结果。
5.提问:你觉得桥梁的承重力跟什么因素有关?
初步学会搭建几种桥梁。
小学五年级科学(苏教版)下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知识点整理
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1 折形状1、物体具有可见的形状和结构,不同的形状和结构,承受力的效果不同,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2、物体有各种形状,但大多数是由锥形、台形、柱形、球形四种基本的简单形状构成的。
这些形状又可以被切成一半或更小些,用来组成其他形状。
3、形状结构是指能够承受一定外力作用,不会发生形状和大小改变的构造。
改变物体的形状结构可以改变物体承受力的大小。
4、把薄的材料用不同的方式折叠或弯曲,可以提高材料的承受力。
而且折叠或弯曲的形状不同,其承受力也是不相同的。
5、圆柱形承受力最大,因为圆柱没有角,任何加在上面的重量都会均匀的分布。
6、材料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有关,像纸这样的薄形材料抵抗弯曲的性能都较差,增加厚度能显著提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材料越厚,抗弯曲能力越强。
7、细细的麦秆能够支持得住比它重得多的麦穗,是因为它是空心的。
其科学道理是圆筒形结构承受力强。
8、鸡蛋是一种薄壳结构,能把压力均匀地分散到各处。
9、纸包装箱用的材料叫瓦楞纸,它由三层或五层薄纸板构成,中间的一层或两层是瓦楞形的,这种结构使纸板的抗弯曲能力增强。
10、人们从一些动植物的形状中得到启发,设计了柱状钢管、瓦楞纸、薄壳结构的建筑等。
11、请说说为什么有些钢材或铝材要做成“T”“U”“L”“工”或“口”字形状?答:因为这些形状的改变在效果上等同于增加了薄形材料的厚度,而用的材料并没有增加,这样就达到了既省材料,又能有好的效果,一举两得。
2 搭支架1、通常,结构由支架构成,三角形支架最稳固、结实,所用材料也最少。
不稳定的结构,可以通过架梁的方式增加其三角形结构,使它变得稳定。
2、铁塔、高压线塔、石油井架、起重臂等都设计成三角形支架结构,都运用了三角形结构最稳定的原理。
3、被称为“钢铁巨人”的艾菲尔铁塔在法国巴黎。
4、三角形和四边形是最基本的框架,其中四边形框架容易变形,而三角形框架的稳定性最好。
3 建桥梁1、桥梁是由桥墩和桥面组成的。
苏教版 五年级科学下册 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
为了检测它们的承受力,纸筒上下两边要平, 胶带要把缝隙黏牢固,不能留缝。
形状 圆形筒
预测承角形筒
正方形筒
你知道吗?
圆形纸筒承受力最大!因为它没有角, 任何加在上面的重量都会均匀地分散开来。 所以圆筒的每一点承受力并不大,而整体却 能承受很大的力。
把薄的材料弯曲或折叠,可以提高材料 的承受力。折叠或弯曲的形状不同,其承受 力也不相同。 改变材料的形状,能改变材料的抗弯曲 的能力。
同学们,你们能说出下面物体是什么形状的吗?
圆锥体
圆柱体
立方体
大多数 物体都是 有这4种基 本形状组 成的。
球体 台
下面这些物体都是由哪些形状构成的? 这样的形状有什么好处?
你能用一张A4复印纸 托起一本书吗?(要 保证红砖离桌面15厘 米以上)你又是怎么 做到的?
卷成 筒的 A4纸
A4纸
我们来研究形状和承受力的关系,我们 该如何研究呢?
比一 比
看哪个小组搭的支架所用的材料最少,而且比较稳固。
知识拓展
课下留心观察身边常见的建筑物支架结构,说说它们有什么特点?
总结
1、支架的定义: 是指起到支撑作用的构架 2、支架的特点: 主要以三角形为主进行设计 3、支架的形状: 三角形,正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等等 4、搭建平面支架的步骤: (1)、画出设计草图。 (2)、选择制作材料和连接物,确定合适、牢固的连接方法。 (3)、测量支架的稳定性。 5、支架的稳固性:三角形支架最稳固、结实,所用材料也最少。 6、增加支架稳固的方法: 通过架梁的方式增加其三角形结构
[空心杆子抗弯能力最强]
在材料和横断面积相同的情况 下,同样的空心杆能够做得比实心 杆粗些;由于空心杆分布在外面的 材料比实心杆多,它的抗弯能力自 然要比实心杆强多了。人们受到启 发在建造房屋时,把一些高大的柱 子和一些杆子都做成空心的;在机 器制造业中,人们用钢管和铁管来 做承压抗弯的架子。杆件细而长时 才能做成空心的,粗且短时就没有 什么优越性了。
苏教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2.2.搭支架》精品教案(3)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课堂实录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2.搭支架本课通过指导学生探究不同形状的支架稳固程度不同,三角形结构稳固、结实、所用材料最少;正方形和六边形结构可以在中间加上横粱,构成三角形,增加它的牢固程度;向学生渗透浅显的结构力学知识,使学生能够解释各种建筑结构的道理。
本课的教学内容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中各种支架结构的建筑,发现并提出问题,激起学生对什么样的支架最坚固的问题的研究。
第二部分是组织学生动手搭建各种平面支架,如三角形、长方形、梯形、五边形、六边形等,通过动手摇一摇,晃一晃,比较哪种形状的支架对稳固,从而使学生发现三角形的支架不容易变形、对稳固。
第三部分是指导学生运用三角形支架不容易变形的原理,进行搭建高塔(立体支架)的比赛,并用螺母作为重物测试各组高塔的承重力和稳定性,进一步体会三角形结构的稳定性。
第四部分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解释周围常见建筑的结构特点,进一步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好处。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我们尽可能选择学生身边的材料,用简便易行的方法指导学生搭建支架,可以给学生准备一些塑料吸管、打孔器、大头针、一个小纸盒和一些大小相同的螺母。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过程与方法●能够提出生产生活中与结构有关系的问题,并设法解释;●初步学会搭支架的方法。
知识与技能●知道不同三角形结构不容易变形;●了解三角形结构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自主设计、自主发现的乐趣;●意识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一、导入。
1.(教师先出示艾菲尔铁塔的图片,再出示文字介绍)提问:你们认识图中的建筑吗?它的结构有什么特点?2.学生回答。
3.教师介绍:艾菲尔铁塔建于1889年由建筑师艾菲尔所设计,全塔高307米,是巴黎及法国的标志。
塔楼分三层,一、二楼有餐厅、咖啡座等,三楼是眺望台,在天晴的日子可从此远眺七十公里以外的巴黎近郊地区。
小学科学-形状与结构
教
学
过
程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让学生看一些拱桥的图片。问为什么桥要做成拱形,特别是在古代,材料还不是很多,强度也不是很好的年代。其原因在那里?同学们原意和老师一起来解开这个千古之谜吗?
二、拱形承受压测试。
1、实验:做一个纸拱,试试它能承受压力吗?
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3、要求:测试纸拱能承受多大压力。观察纸拱随着压力的增强,形状有什么变化。
2.实验一:
我们利用解剖的方法,观察瓦楞纸的结构是怎样的,看看各组成部分的厚薄和软硬。
三、形状与抗弯曲能力
通过上面的实验我们得出了一个最关键的问题就是:估计一下,什么样的形状有好的抗弯曲能力?
1.实验要求:不改变纸的长度,把纸折成不同形状,预测并实际测试它们的抗弯曲能力。
2.测度记录:
形状
预测抗弯曲能力
设 计
2.3拱形的力量
向下和向外传递承压
课后
反思
主备教师:参加教师:组长查签:
课题
第四课找拱形
备课时间
9.19
授课时间
9.25-9.29
教学时数
1节
第六周第2课时
教学类型
新授课
教学
目标
科学概念:圆顶形、球形等有和拱形相似的特点,可以承受很大的压力。
过程与方法:用已有知识对常见弧形结构承受力的特点作解释。发展观察、联想和逻辑推理能力。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增加物体的厚度可以明显地加强材料的抗弯曲能力,但这样就要增加材料的用量。同学们还能为工程师想想其它的办法吗?
二、瓦楞纸的研究
我们平时看到的很多物品的包装都用到一种纸,同学们知道这种纸的名字吗?(这种纸叫瓦楞纸)
最新小学五年级下册《折形状》教学设计
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折形状》教学设计教师: EDDA工作单位:阳光镇阳光小学《折形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形状和结构”中的第1课《折形状》。
教材分析:《折形状》是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1课。
本课以把纸折成不同形状为例,研究它们的承受力,引导学生发现纸的形状与它们的承受力大小有关,从而发现薄材的弯曲变形可以增大其承受力。
知道人类正是在和大自然的接触过程中,受到了启发,将其原理广泛地应用在生产和生活之中。
通过本课的学习,初步训练学生能对常见事物的本质属性进行抽象、概括,形成科学概念的能力。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有五部分:第一部分,引导学生认识4种形状,指出物体都是由这4种基本形状构成的,课文用图片分别表示出锥、柱、台、球以及它们的分割体,表示出4种基本形状及它们的一些变体,供学生观察、研究。
第二部分,指导学生分析一些物体的形状以及这些形状的优势,课文分别展示了与乌龟、仙人柱两种生物形状相似的人造物,引导学生分析这些形状的好处,为下一步探究形状与承受力的关系做好铺垫,同时渗透了仿生学中模拟生物形状的建构方法。
第三部分,指导学生探究物体形状与承受力大小的关系。
课文以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你能用A4纸托起一块红砖吗?”为引子,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并借助卡通人之口,提醒学生按照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进行研究,即先预测、再实验。
课文插图中的制作场景意在启发学生把纸折成形状不同的纸筒,从而引导学生在猜测、实验、交流中,体会到材料的弯折可以增大其结构的承受力。
第四部分,指导学生进一步观察身边各种各样的物体,明白哪些地方应用了前面所学的科学道理,课文中提到的有柱状钢管、瓦楞纸、鸡蛋座、酒架、铁轨、空心水泥管,预示着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例子。
第五部分,指导学生认识蛋壳具有较大的承重力,加深学生对形状与承受力关系的认识,拓展学生的研究视野。
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
苏教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造房子》精品教案教学设计
教案样本/年度:(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4.造房子教学资源开发本课以“造房子”为载体,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并建造“报纸”房屋,体验创造的艰辛与成功的快乐,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课文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向学生介绍古代和现代如何建造房子的;第二部分以小组为单位设计房子的图纸,计算建房所需要的材料,做好准备;第三部分是以小组为单位建造房子;第四部分是评比各组建造的房子,畅谈造房子的体会。
建设房屋应该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尤其是设计环节,更有难度。
学生对此的认识存在着误区,明显经验不足:生活中,学生们见过巍峨耸立的古堡,见过新颖别致的楼房,见过摩天大厦,对建设房屋是见怪不怪的。
在他们的看来,设计房屋不是什么复杂的事情,建造房屋不过是各种建材的有机堆砌而已。
经验不足造成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对房屋的设计重视不够,草草行事,对前期学习到的形状与结构知识联系不紧、运用不到位;在建造房屋中,随意修改原有设计……这样的结果,可能会影响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严重的可能会使学生在情感方面出现受挫感,影响学习信心。
为了使学生在“造房子”中学有所得,真正体验到创造的乐趣,教师需要在教学策略上多思考,尤其是要改变本课第一部分内容的教学重点,为学生设计和建造房屋打好基础。
本课教学目标如下:过程与方法●能够分析房屋的框架结构特点。
●能够与小组同学合作,运用结构知识设计房屋框架。
并能够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房屋结构设计。
●能够与小组同学合作,用报纸和报纸棒建造纸房子。
知识与技能●了解房子在结构方面的一些特点,如具有立体的框架结构等。
●知道框架结构可以影响房屋建筑的稳固与安全。
●会计算造房子的用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敢于大胆想象,尊重他人意见,愿意合作与交流。
●体会造房子的艰辛和快乐。
教学过程设计一、分析房屋建筑的内部框架结构1.教师指导学生观看房屋建筑图片,欣赏房屋建筑之美。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教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教案1.折形状单元分析本单元教学内容涉及到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有:科学探究1. 知道科学探究是为了解决与科学有关的问题而展开的一系列活动。
2. 知道在科学探究中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要以收集到的事实证据为基础,证据的收集可以有观察、实验等多种方法。
3. 知道猜想或推测与经探究证实的结论是不同的。
4. 知道在探究的各个环节,需要探究者之间相互合作、交流与分享。
5. 会根据需要,从各个渠道查阅有关资料。
6.能倾听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并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探究。
科学知识1.能用感官判断物体的特征。
2. 能根据特征对问题进行简单分类或排序。
3.能将材料的特性与用途相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想知道,爱提问。
2. 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注重证据。
3. 愿意合作与交流。
4. 认识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5. 喜欢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改善生活。
6. 乐于试用生活中的科技产品,关心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本单元的内容:1.折形状2.搭支架3.建桥梁4.造房子单元教学概念图:本单元试验1.折形状课程标准:能用感官判断物体的特征。
知道在科学探究中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要以收集到的事实证据为基础,证据的收集可以有观察、实验等多种方法。
教学目的:过程与方法1. 能够识别复杂形状由哪些基本形状构成。
2. 能够将自然界的生物形状与人使用的物品进行形状比较。
3. 能够开展实验探究物体形状与承受力大小之间的关系。
科学知识1.知道复杂形状是由简单形状构成,认识一些简单形状。
2. 知道改变物体形状,承受力大小也会改变。
3. 了解一些不易变形物体的承受力。
4. 知道改变形状,以增大承受力的方法应用很广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欣赏自然界生物奇妙的形状和结构,感叹它给人们带来的启示。
2. 体验与人合作完成任务的乐趣。
3. 意识到科学技术在解决生产、生活问题中的作用。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知道复杂形状是由简单形状构成,认识一些简单形状。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 《3 建桥梁》苏教版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建桥梁》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第三课。
教材简析: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工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的快节奏,各种桥梁已架设到祖国的大江南北。
人们为什么要建造桥梁不同的桥梁有什么作用,哪一种桥梁最坚固,这些关于桥的问题是学生心中的困惑。
本课的设计意图就是通过动手制作和查阅资料使学生掌握一些浅显的桥梁知识,激发研究桥梁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科技意识和科学探索精神。
教学理念:《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望,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
探究活动的设置要考虑到两点:一是考虑学生的发展需求,二是考虑学生已有的经验水平。
在综合考虑的基础上,提供它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
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比单纯的讲授训练更有效。
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会搭建一座桥梁。
2、能够收集有关桥梁的图片和资料。
科学知识:1、知道桥梁是由桥面、桥墩等组成的。
2、知道拱形桥、吊桥是承受力大而又结实的桥梁。
3、了解常见的桥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经历建桥梁的过程,体验造桥的艰辛和快乐。
2、意识到科学技术在桥梁建设中的作用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桥梁是由桥面、桥墩等组成的。
难点知道拱形桥、吊桥是承受力大而又结实的桥梁。
教学准备:每组两个木盒、两张卡纸、一段棉线、一卷胶带、四根吸管。
教师准备相应的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情景导入。
1、温故而知新,及时复习旧的知识,也是学习新知识的开始。
2、观看图片,自行分类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课题,并让学生小组交流收集到的各种桥梁的资料;并按自定的标准为这些桥梁分类。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 第二单元 形状与结构 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教学设计1.折形状【教学目标】1.认识常见的四种形状。
2.能够识别一些物体的主要形状。
3.能够通过实验探究物体形状和承受力大小的关系。
4.知道改变物体的形状,承受力的大小会改变。
5.知道改变形状增大承受力的方法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教学重点】探究物体形状和承受力大小的关系。
【教学难点】使蛋壳的切口尽量平直。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蛋壳、书若干。
学生材料:每组A4纸4-5张、双面胶1卷、剪刀1把、直尺1把、书若干。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探究用一张纸托起一个重物的方法1.出示一张A4的复印纸和一本科学课书,问:这是一张薄薄的纸片,连站不站不起来(教师演示给学生看),你们能不能想办法用这张纸托起这本课本呢?注意要保证课本离桌面15厘米以上。
2.提问:为什么现在一张纸可以承受一本书的重量?3.揭题:今天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折形状》。
(板书课题)二、认识四种基本图形1.谈话:说到形状老师这里准备了一些,你们认识吗?说说看。
小结:物体有各种形状,但大多数物体是由圆锥体、圆柱体、台体、球体等四种基本形状构成的。
2.观察我们的教室,说说教室里的一些物体是由什么形状组成的?3.说说下面这些物体都是由哪些基本形状构成的?这样的形状有什么好处?(课本16页下半页内容)小结:因为自然界中生物所具有的形状,有抵御风雨,增加自身承受力打得的优势,所以人们就根据它们的形状建造了房屋、金字塔,制作了帐篷、台灯等。
三、探究物体的形状与承受力的关系1.折形状(1)谈话:刚才我们只是简单的改变了纸的形状,就增加了它的承受力,下面我们就借助这张纸来进行研究物体形状和承受力间的关系。
这张纸可以折成圆柱型纸筒,除此之外,你还能把纸折成什么形状?(2)谈话: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我们现在来重点研究一下三角形纸筒、四边形纸筒、六边形纸筒、圆柱形纸筒,这四种形状的纸筒,看哪种承受力最大,好不好?(教师展示四种形状)(3)小组讨论回答:折纸筒需要什么材料?怎么折?折时注意什么?a、应为相同材料的纸,如A4纸,单层,且纸张大小相同(不变量),纸的形状不同(变量)b、为了保证实验的科学性,小组内所折的纸筒高度应该一样c、纸筒上下两边要平,胶带要把缝隙粘牢固。
南京市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全部教案(共4课时)
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全部教案(共4课时)1.折形状【教学目标】1.能够识别复杂形状由哪些基本形状构成,能预测不同形状的物体哪种承受力大些,能够开展实验探究物体承受力大小与形状的关系。
2.知道物体的形状不同,承受力的大小也不同;知道改变形状,以增大承受力的方法应用很广泛。
3.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注重证据,体验与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的乐趣,意识到科学技术在解决生产、生活问题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探究物体的承受力大小与形状的关系。
【教学难点】蛋壳实验时力度的控制。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纸、书、鸡蛋壳、双面胶。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观察身边的物体,研究各种形状的特点及作用1.谈话:(播放课件:快乐谷水上乐园)同学们,你们知道屏幕上的建筑在哪里吗?请你们仔细观察,这些建筑都有哪些形状呢?谁来说说?师板书生说的形状。
讲述:同学们说得好。
这些不同的形状在构成建筑物时,主要起什么作用呢?它们能经得起风吹雨打,说明它们很……?2.师:这些形状用立体图可以怎么表示呢?(稍停,让生思考)是不是可以这样表示呢?(课件展示:三棱柱、四棱柱、多棱柱、圆柱体)二、探究物体的形状与承受力大小的关系1.谈话:物体承受力的大小与它的形状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研究。
板书课题:形状与承受力2.预测师:这些不同形状的物体,它们的承受力大小一样吗?哪一种形状的承受力最大?说说你的理由。
3.组织分工、设计对比实验(1)师:(指各形状)同学们出现了不同的意见,要想真正说服自己和别人,怎么办?师:老师给你们提供彩色纸折形状、用沙子做重物。
请你们先小组讨论一下实验怎么做?既然是对比实验,要怎么设计比起来才公平?折形状时要注意什么?放重物时要注意什么?(课件展示)(2)学生发表意见、师补充。
师:各小组都讨论好了吗?哪个小组先来说说你们的设计方案?生小组汇报,师演示。
师:如果每个组都做这么多种形状,时间不够,怎么办?师:(展示实验记录单)你们每组选择两种最想研究的形状作承受力大小的对比。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2单元形状与结构【全单元】》精品PPT优质课件
《第2单元形状与结构【全单元】 》 精品PPT优质课件
2.1折 形 状
蛋壳为什么会有这么 大的承受力呢?
这两个形状哪一个承受力大一点?
长方体
圆柱
提醒:
1、折完的形状纸不能有重叠部分。 2、一张纸只能折一次,不能把纸弄皱了。 3、我们统一折的方向,统一用三条胶带固定。 4、用科学书实验室,书要一本一本、轻轻地、 慢慢地往上放,放在形状的中央。
点击练输入习标与题 拓展
填空题
1.古时候用(树枝、茅草)造房子;现在用(钢筋、水泥、砖块 )
建造平房大厦。
2.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不管是平房还是楼房,房子的主要功
能都是( 避暑御寒 )。
你做对了吗?
课堂感想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这节课还有什么疑惑? 说出来和大家一起交流吧!
谢谢观赏!
4.造房子
苏教版点击小输入学标题科学六年级下册 Nhomakorabea第一单元 我在长大 认识古代和现代的房子 设计并建造一座房子 认识古今中外的房子
认识古代和现代的房子 原始时代的房子
认识古代和现代的房子 古代的房子
认识古代和现代的房子 现代的房子
认识古代和现代的房子
人类在几千年前就开始造房子。古时候,人们用树枝 和茅草造房子;现在,我们用钢筋、水泥、砖块建造平房 和大厦。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不管是平房还是楼房,房 子的主要功能都是避暑御寒。
5、压倒后,把你的形状的最大承受 书的数量记在黑板上。
课堂感想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这节课还有什么疑惑? 说出来和大家一起交流吧!
谢谢观赏!
再见!
五年级科学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第2课
2.2 搭支架
课堂感想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这节课还有什么疑惑? 说出来和大家一起交流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
第一节折形状
闽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系科学教育陈乔芳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常见的四种形状
知道物体的形状不同承受力的大小也不同
知道不同形状在生活、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2、过程与方法
能够就纸的形状与承受力大小的关系提出问题,并通过实验搜集证据解决问题能够预测不同形状的物体承受力的大小
初步学会改变纸的形状,增大承受力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与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的乐趣
欣赏自然界生物奇妙的形状和结构,体会科学知识就在身边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探究物体形状和承受力大小的关系
2、教学难点
控制好不同形状的纸筒的承受力对比试验
三、教学准备
A4纸,双面胶,鸡蛋,PPT等
四、教学过程
1、实验导入
大家看,老师手上有一张A4纸,一张薄薄的A4纸能够轻易的被拉伸,也容易弯曲,你看,它连自己的重量都不能承受。
(老师演示:将A4纸放在两叠书之间,纸张会弯曲)那么我们能用这张A4纸托起我们的科学书吗?(提问,请同学上台演示,同学将纸张折成形状托起科学书)为什么把这张纸折起来,就能承受一本书的重量了呢?(把纸折起来,改变了它的形状,增大了承受力)很好,那我们今天这节课就一起学习一下折形状
2、认识四种基本形状
我们知道物体有各式各样的形状,比如说乒乓球、书本、圣诞帽、冰激凌、水杯(放映一下图片分析图片的形状,点出四种基本形状)由锥,台,柱,球4种物体的基本形状,同学们再看看这组图片,谁能说说这些物体都是由哪些形状构成的?(交流、分析),从这些图片我们可以看出生活中大多数物体是由锥,台,柱,球4种物体的基本形状构成的,有没有同学想过这样的形状有什么好处呢?(增大承受力)没错,道理和这张A4纸一样,当我们折成圆柱形时,就可以承受一本科学书的重量,因为物体具有一定的形状可以增大物体的承受力
3、研究物体的形状与承受力的关系
大家再想想,想承受这本科学书纸可以折成圆柱形,还能折成什么形状呢?(三角形……)三角形是一个平面结构,他自己都站不住,那它可以承受我们的科学
书吗?(不行)所以我们应该怎么说(三棱柱)我们可以通过折形状比如说三棱柱,就可以支撑我们的科学书,同学们看这是什么形状?(三棱柱),为了简单记录呢,同学们看到这个面,这个叫横截面,从横截面看,他是一个什么形状啊,(三角形)老师先记录一下,所以我们可以折成横截面为三角形的纸筒,还有折成什么形状呢?(横截面为圆形的纸筒)还有吗?(横截面为正方形的纸筒,横截面为五边形的纸筒)这四个形状呢需要同学们一定会制作的,那剩下一个形状呢?需要同学们发挥你们的想象力,折成各种不同的形状。
在这形状的时候需要注意一下几点:
(1)纸张的高度统一为A4纸的一半
(2)纸张的厚度为两层A4纸
(3)纸张边缘需要留一个空隙来粘贴双面胶,使形状固定
(4)纸张不允许裁剪
听明白了吗?那现在同学们就一起来折形状,老师给你们5分钟的时间。
老师看到同学们基本上都折好了,那现在老师请同学们说一说,你还折成其他什么形状呢?(横截面为六边形,七边形。
的纸筒)形状是多种多样的,折完形状我们该干什么呀?放书本检验它是否像同学们说的能承受科学书的重量对不对?在做实验之前我们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是什么呢?进行猜想。
现在呢,同学们可以猜想一下你们折好的形状能承受几本科学书,把你们的猜想填入在这张表格中,然后再进行实验,实验结束之后呢,也要将实验结果填入到这张表格中。
然后小组讨论一下,看看你们能从实验数据中能得出什么结论?好,现在小组进行实验。
老师巡视了一周发现,有同学是这么记录的,他说他用三棱柱承受了三本书倒了,她记录这个三棱柱能承受三本书,你们觉得对吗?(不对,为什么?因为它承受三本的时候已经倒了,说明它承受不了三本书的重量,只能承受两本书的重量)所以在记录的时候同学们要搞清楚这个问题。
老师已经看到第二组已经完成了实验,其他小组也陆陆续续完成了实验,现在请小组汇报一下结果。
,交流得出实验结论:
(1)、物体的形状不同,承受力不同。
(2)、圆柱形的承受力最大,为什么呢?(圆形曲面在外力的作用下内力是沿整个表面均匀扩散和分布的,所以承受力最大)
(3)、边数越多,承受力越大
4、形状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现在你们知道书本第16页这些物体为什么会有不同形状了吗?(改变形状可以改变它的承受力)不仅在生活中应用形状改变承受力的性质,在生产中也广泛的被应用。
(展示课本的图片)而且还可以节省材料
5,探究鸡蛋的承受力
我们都吃过鸡蛋,鸡蛋是什么形状的?这个形状有什么好处(增大承受力)那你们想知道鸡蛋的承受力有多大吗?我们来看一段视频(播放一段鸡蛋承受一个人重量的视频,通过视频了解鸡蛋的承受力)说说这段视频的收获(鸡蛋的曲面结构使鸡蛋的承受力大大增加)
五、小结
谁来说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大多数物体是由锥,台,柱,球种物体的基本形状构成的,改变形状可以改变物体的承受力,边越多承受力越大,圆柱形承受力最大。
六、板书设计
主板书
1、4种基本形状:锥,台,柱,球
2、物体的形状不同,承受力也不同
3、边数越多,承受力越大
4、圆柱形承受力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