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三、汽化和液化教案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5.3汽化和液化教案教科版
3.汽化和液化教学目标三维目标要求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
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水的沸点。
3.知道蒸发可以致冷。
会对蒸发和沸腾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区别。
4.知道汽化是吸热过程,液化是放热过程。
5.会用汽化和液化的规律解释自然界或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物态变化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水沸腾时的温度特点。
2.经历实验探究的基本过程,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把生活现象和自然现象与物质的沸点联系起来,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2.了解电冰箱的基本原理及生产“无氟冰箱”的意义,有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一、教学重点1.知道什么是汽化,什么是液化。
2.了解沸腾现象,以及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点,知道什么是沸点。
3.知道什么是蒸发,能够正确区分蒸发和沸腾。
4.知道汽化是吸热过程,液化是放热过程。
会用液化和汽化的规律解释自然界或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现象。
二、教学难点知道汽化是吸热过程,液化是放热过程。
会用液化和汽化的规律解释自然界或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现象。
教学过程情景导入冬天在室外,气温很低,手冻得难受,这时往手上呵气,会使手感到暖和些。
从锅里拿刚出笼的馒头,手烫得难受,这里往手上吹气,又觉得不那么烫了。
那么,为什么呵气时感到暖和,而吹气又会减轻烫感呢?这是因为发生了液化和汽化,而液化放热、汽化吸热的缘故。
究竟什么是液化和汽化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探究吧!教学活动本节分为三个教学板块:(1)从液体到气体;(2)从气体到液体;(3)物态变化中的吸热和放热。
一、从液体到气体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作汽化。
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
蒸发是只在液体表面进行着的汽化。
沸腾和蒸发是汽化的两种方式。
1.沸腾创设情景:烧开水时如果不断加热会发现壶里的水会沸腾。
你在家烧过开水吗?水烧开时你发现了什么呢?对于沸腾现象,你了解哪些?你能描述一下沸腾现象吗?归纳小结:物理学中把液态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称为沸腾。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教案:第五章 3 汽化和液化-精选学习文档
《汽化和液化》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列举生活实例知道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2、通过列举生活实例知道汽化和液化的概念3、通过列举生活实例知道蒸发快慢与表面积、温度、气流有关,蒸发过程中吸热4、通过探究理解沸点的概念,知道沸腾过程中吸热和沸腾的特征5、通过观察实验知道液化过程放热教学重点1、通过探究理解沸点的概念,知道沸腾过程中吸热和沸腾的特征2、通过列举生活实例知道蒸发快慢与表面积、温度、气流有关,蒸发过程中吸热教学难点通过探究理解沸点的概念,知道沸腾过程中吸热和沸腾的特征教学用具蒸发皿、小瓶液化气、一茶杯冷水、一茶杯开水、毛玻璃2个、一瓶酒精、两只相同的温度计、棉球、烧杯、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共分12组)、两块相同的铁片、水、酒精、滴管、小扇子。
主要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汽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蒸发:是在液体表面上进行的汽化现象,它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1、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液体的表面越大,蒸发越快;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液体表面附近的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2、液体蒸发时需要从周围物体吸收热量,从而使自己及周围物体的温度降低.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必须满足的条件:1、液体必须达到一定温度(沸点)2、需要吸热物理学中,把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不同液体沸点是不同的液化: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液化是汽化的相反过程.发生液化的条件:降低气体的温度;压缩气体的体积;两者兼用气体液化时要吸热反馈练习1、物质由______转变为______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两种方式是_____和______2、沸腾是在______温度下,在液体______和______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在腾的过程中,需要______热,温度______.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______。
3、湿衣服晾一段时间会变干,这实际上是水的______过程,它是物态变化中的______现的一种,它可以在______温度下进行。
教科版2020年物理八年级上册第5章《第三节 汽化和液化》教案
《第三节汽化和液化》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沸腾,区别蒸发和沸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探究出液体沸腾时的规律;知道常见的液化现象。
3.知道液化的两种方法;知道汽化要吸热、液化要放热。
4.保持学生对自然界的好奇,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气体液化的方法。
教学难点“白气”不是水蒸气,而是很小很小的小液滴。
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生活中的几种常见情景:夏天,人游泳之后刚从水中出来会感到很冷,如果有风吹过,甚至会冷得打颤;而坐在岸边未下水的人却觉得很热,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制造金属工具时,为增加工件的硬度,常将烧红的工件放入水中进行淬火,此时会发出“吱吱”声,并在水面上冒出大量“白气”,“白气”的形成经历了哪些物态变化呢?秋天,草木上晶莹的露珠是怎样生成的呢?你能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来解释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探究《第三节汽化和液化》。
(板书设计)二、自学互研(一)从液体到气体自主阅读教材P102,完成下列各题:1.观察水的沸腾现象。
(1)用文字描述水沸腾时的现象__有大量的气泡上升,变大,在水面破裂__。
(2)沸腾是在一定__温度下__,在液体__内部和表面__进行的__剧烈__的汽化现象。
(3)区别蒸发和沸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方法指导:为了缩短水加热的时间,实验中可采取①提高水的初温;②减小水量;③加大酒精灯的火焰或加盖纸盖。
知识链接:液体不仅在沸腾过程中吸热,在蒸发过程中也吸收热量,并且使液体和它周围的物体温度下降。
友情提示:温度越低,液化现象越明显。
友情提示:温度降低时,温度高(沸点高)的气体先液化。
2.做一做:探究水沸腾的规律。
(1)按P102图533组装好器材。
(2)小组成员分工。
(一人计时,一人观察温度计示数,一人观察水的状态,一人记录实验数据)。
(3)进行实验,收集数据。
汽化和液化教案(通用5篇)
汽化和液化教案(通用5篇)汽化和液化教案(1)教学目标1.了解液体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蒸腾。
能比较两种方式的想同和不同。
2.能用分子运动观点解释蒸发现象,能借助实验分析液体蒸发的三个影响因素。
以及在实验中的应用,能够列举并分析增大蒸发和减小蒸发的事例,确认液体蒸发时,温度要降低,并以此来解释相关的现象。
3.理解液体沸腾的规律,确认液体沸腾是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液体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但要吸收热量。
能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说明沸腾的实质。
4.能根据实验数据做出液体沸腾的图像,能根据液体沸腾图像叙述液体沸腾的特点。
5.理解沸点概念。
能说出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
了解低沸点物质在实标中应用。
6.能用实例说明液化现象,确认气体液化时,要向外放出热量。
能说出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能列举液化现象以及液化在实标中应用的事例。
教学课时两课时(含实验)教学准备五组:铁架台。
酒精灯。
石棉网。
200ml烧杯。
酒精温度计。
硬纸板。
玻璃片。
一次性打火机。
30%酒精。
50ml注射器。
乙醚。
等。
棉签。
水。
视频仪。
投影片。
教学过程设计1.板书设计。
蒸发: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的汽化现象。
状态变化:液体气态。
蒸发能量变化:吸热。
影响因素:温度,液体表面积,风速。
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不同液体,沸点不同)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液化。
液化状态变化:气态液态。
能量变化:放热,影响因素:温度下降,体积压缩汽化吸热,液化放热,规律的应用。
低沸点物质的应用。
2.教学过程设计。
蒸发⑴分发器材,实验室上课无此步骤。
⑵让学生用棉签蘸30%酒精涂在手上,观察现象,讨论,归纳出蒸发概念。
⑶例举洗手后不擦干怎样使手快干,归纳出影响蒸发的因素。
⑷俗话说冷冷在风里,试用所学知识解释归纳出蒸发的能量变化。
⑸设凝,电风扇能对任何物体降温吗?⑹分组实验,水的沸腾。
注意观察现象,并描述。
a沸腾前,水的温度不断升高,沸腾时水的温度保持不变,同时有大量气泡从杯底及四周水中产生并迅速增大,汹涌冒出水面。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教案:第五章3汽化和液化
教案: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3 汽化和液化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主要包括汽化和液化的概念、过程以及相关现象。
汽化是指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包括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
液化是指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本节课将通过实验和实例让学生了解汽化和液化的特点,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汽化和液化的概念,掌握它们的特点和区别。
2.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和实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汽化和液化的概念及特点。
2. 蒸发和沸腾的异同。
3. 汽化和液化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实验器材(如酒精灯、烧杯、温度计等)。
2. 学具:笔记本、课本、实验报告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段关于夏天喝冰镇饮料时,饮料瓶冒“白气”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白气”的产生原因。
2. 知识讲解:(1)蒸发和沸腾的定义及特点。
(2)液化的概念及方法。
(3)汽化和液化的区别。
3. 实验演示:(1)蒸发实验:用酒精灯加热烧杯中的水,观察水蒸发的过程。
(2)沸腾实验:用酒精灯加热烧杯中的水,观察水沸腾的过程。
(3)液化实验:将热水蒸气导入冷烧杯中,观察“白气”的产生。
4. 实例分析:分析生活中常见的汽化和液化现象,如雨后空气中的雾、冬季呼出的白气等。
5. 随堂练习:(1)填空题:蒸发和沸腾都是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其中_____是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而_____需要在一定温度下才能进行。
(2)选择题:下列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_____(A. 雨后空气中的雾 B. 冬季呼出的白气 C. 烧水时看到的“白气” D. 冰棒上的“白霜”)。
六、板书设计汽化和液化1. 汽化:蒸发:在任何温度下进行,只在液体表面进行。
沸腾:需要在一定温度下进行,同时在液体内部和表面进行。
5.3汽化和液化—2020秋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教案:5.3 汽化和液化— 2020秋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一、教学内容1. 汽化:介绍汽化的概念、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以及汽化过程中的吸热现象。
2. 液化:介绍液化的概念、液化的方法(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以及液化过程中的放热现象。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汽化和液化的概念,掌握汽化和液化的特点和过程。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验证汽化和液化的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汽化和液化的概念、特点和过程。
难点:汽化和液化的原理以及在生活中应用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烧杯、酒精灯、温度计等)。
2. 学具:教科书、笔记本、实验报告表格。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夏天出汗后汗液蒸发、冬天呼出的白气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与物理知识的关联。
2. 知识讲解:利用多媒体课件,详细讲解汽化和液化的概念、特点和过程。
结合实验照片和示意图,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汽化和液化的原理。
3. 例题讲解:选取一些与汽化和液化相关的例题,如蒸发和沸腾的计算、液化的条件等,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即时巩固所学知识。
如:根据温度和压力的变化,判断物质的状态变化等。
5. 实验操作:安排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汽化和液化的现象。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验结果。
6. 课堂小结:7. 布置作业:设计一些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如:分析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运用汽化和液化的知识进行解释等。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5.3 汽化和液化一、汽化:1. 概念: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
2. 方式:蒸发和沸腾。
3. 特点:吸热。
二、液化:1. 概念: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2. 方法: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3. 特点:放热。
七、作业设计1. 题目:分析下列现象,运用汽化和液化的知识进行解释。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第3节汽化和液化教案
新课教学一、沸腾的概念
提问:“水烧开后会变成水蒸汽,同样是汽化现象,与蒸发
有何不同?”
通过这个问题的讨论导出沸腾的概念。
二、观察水的沸腾
让学生观察实验视频,观察水的沸腾
1.在活动前提出三个要求:
(1)观察水沸腾时的现象
(2)观察沸腾时水的温度是否发生变化
(3)记录数据,并描出水沸腾时温度和
时间的关系曲线。
2.观察水的沸腾现象(包括温度,声音,
水中的气泡等)
3.汇报实验数据和现象,绘制水的沸腾图像
4.分析图像,得出结论:
沸腾前,对水加热,水的温度升高;沸腾时,继续对水加热,
水的温度不变,实验中,水沸腾的温度是100 ℃.停止对水加
热,水停止沸腾.可见,沸腾需要吸热.
三、沸点知识
1、向学生介绍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在标准大气压下,
根据生活经验找
出新的问题,发
现沸腾与蒸发的
不同。
让学生观察实
验可以缩短实验
时间,为去实验
室做实验做准备
同时也可以提高
学习积极性;另
一方面,学生亲
自观察实验过
程,可以更好地
了解水的沸腾的
特点。
通过实验,引起
学生好奇心,激
发学习兴趣。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教案:第五章3汽化和液化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教案:第五章 3 汽化和液化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以我的口吻来设计这样一节幼儿园的科学活动:一、设计意图:我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让孩子们能够理解并掌握汽化和液化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活动的设计方式采用了直观演示和实际操作的方式,让孩子们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和体验。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理解汽化和液化的概念。
2. 让孩子们能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汽化和液化的过程。
3.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孩子们能够理解汽化和液化的概念。
难点:让孩子们能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汽化和液化的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热水、冷水、玻璃片、硬币、吸管等。
2. 学具:每个孩子准备一个记录本,用来记录实验结果。
五、活动过程:1. 引入:我会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引入,将一杯热水放在孩子们面前,然后用一块玻璃片覆盖在杯口上,过一会儿,热水蒸发,玻璃片上会出现水珠,从而引出汽化的概念。
2. 讲解:我会简要讲解汽化的概念,汽化是指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
3. 实践操作:让孩子们自己尝试用吸管将杯中的热水吹凉,观察热水的蒸发过程,并记录下来。
4. 讨论:让孩子们分享自己的实验结果,讨论汽化的过程。
5. 液化的讲解:我会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将一块硬币放在玻璃片上,然后用冷水冲洗硬币,硬币上的水珠会凝结成水滴,从而引出液化的概念。
6. 实践操作:让孩子们自己尝试用冷水冲洗硬币,观察硬币上水珠的凝结过程,并记录下来。
7. 讨论:让孩子们分享自己的实验结果,讨论液化的过程。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让孩子们能够理解汽化和液化的概念。
难点:让孩子们能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汽化和液化的过程。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这次活动,我发现孩子们对汽化和液化的概念有了初步的理解,并且通过实际操作,他们能够观察到汽化和液化的过程。
但是我也发现,有些孩子在实验操作中,对细节的观察不够仔细,这是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需要改进的地方。
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5.3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新版)教科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3节“汽化和液化”,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汽化和液化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汽化和液化的定义,知道它们是物质状态之间的相互转化。
2. 汽化和液化的条件:讲解汽化和液化的条件,让学生明白在什么情况下物质会发生汽化和液化。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 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汽化和液化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汽化和液化的基本概念、条件、过程及案例分析等。
强调汽化和液化在现实生活或学习中的价值和作用,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汽化和液化。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具体包括:
1. 科学思维:通过观察实验和分析数据,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思考问题的能力,使其能够从现象中总结规律。
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科学探究:引导学生参与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分析结果的能力,使其能够主动探索物理现象。
3. 科学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汽化和液化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有正确的认识,增强其学习物理的兴趣和责任感。
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在讲解汽化和液化的能量变化时,我发现部分学生对于吸热和放热的概念并不是很清晰,这导致了他们在解决问题时出现了一些混淆。因此,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详细地讲解吸热和放热的概念,并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加深理解。
此外,在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的环节,我注意到有些学生参与度不高,这对于他们的学习效果肯定有一定的影响。针对这个问题,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多地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比如通过提问、小组竞赛等方式,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八年级物理上册3.3 汽化和液化教案
《3.3 汽化和液化》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
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
3、知道蒸发可以致冷。
过程与方法:1、观察沸腾时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化沸腾时的温度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乐于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教学重难点:重点:难点:1、探究“水的沸腾”实验过程2、蒸发制冷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师:炎热的夏天,我们将湿衣服晒在太阳下面,一会就变干了,衣服上的水到哪里去了?师:大家一边思考,一边动手来试试课本85页的“想想做做”,塑料袋要尽量透明,使滴入的酒精清晰可见。
为了使塑料袋排尽空气,可以使塑料袋想拧麻花一样拧紧后,再把口用细线扎紧,只要将有酒精的塑料袋一角浸入温水中,塑料袋便马上鼓起。
生:观察现象师:酒精到哪里去了?生:被汽化了师:对汽化了,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汽化。
板书:液态汽化板书:液态气态液化新课讲授:师:好! 今天让我们首先学习一下汽化现象。
沸腾和蒸发是汽化的两种形式。
这两种现象在生活中很常见,首先进入水沸腾现象的探究活动吧!沸腾探究活动水的沸腾现象你认真观察过水的沸腾吗?你能描述一下吗?生:有气泡, 水在剧烈的动,烫手!师:不错哦!我们自己动手验证一下他们说的对吗?实验前先给大家提醒一下,当水温上升到90℃时,随着加热,每隔1 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
填在课本的表格中。
动手实验:小组配合,注意观察实验现象,认真记录数据。
读数要迅速准确,实验结束后在方格纸上绘出图像来。
生:小组配合,动手实验。
师:看看我这里水沸腾了,请一个同学帮我读读数据。
生:师:实验结束了,通过几个问题,看看大家实验过程中观察的是不是仔细:1、水在沸腾前后液面的情况如何?说明沸腾现象是剧烈的还是平和的?2、沸腾时汽化在哪些部分发生?气泡有什么变化吗?3、水沸腾后如果继续加热,是不是温度会越来越高?4、酒精灯不见了,水还沸腾吗?这是为什么?生:回答问题。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3.3汽化和液化
3.3汽化和液化(教案)一课时二次备课内容【教学目标】1.知道物质的液态和气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了解汽化和液化2.能通过实验观察水的沸腾现象,了解沸点的概念3.能区别沸腾和蒸发,知道蒸发可以致冷.4.能通过实验,用图像描述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情况。
知道沸腾图像的物理含义。
5.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分析概括和表达能力【教学重点】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和表述,总结出沸腾的特点。
【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分析法、讨论法、探究法【教学用具】塑料袋、酒精、铁架台、温度计、烧杯、石棉网、酒精灯、硬纸板、一张光滑的厚纸、热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生活中我们发现,洒在地上的水过一会不见了,晾在太阳下的湿衣服不久后也变干了。
地上和衣服上的水到哪里去了呢?本节我们就来解开这个迷?.二、进行新课(一)观察交流老师演示课本3.3—1的想想做做: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塑料袋像拧麻花一样拧紧,尽量把塑料袋中空气排尽,然后再把口用线或橡皮筋扎紧.将塑料袋沉入80 ℃以上的热水中,让学生看到什么变化?拿出来凉一会儿,再让学生看有什么变化?.根据观察Array完成学案(一)教师启发、鼓励学生都参与讨论和辩论,通过小组讨论,得出结论。
(二)实验探究探究课题: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我们每天要喝开水,把冷水烧开,也就把水烧沸腾。
现在回忆一下烧水时的有关情况,水沸腾有什么现象?有什么特征?请同学们看课本59页实验,分组实验探究,并完成学案(二)(学生们操作,教师巡回指导、注意温度计和酒精灯的正确使用方法,查看记录,参与学生们的交流)(三)应用展示请同学们自学课本60页小资料“几种液体的沸点”和“想想做做”完成学案(三)(四)、自学思考蒸发是另一种形式的汽化现象,蒸发有哪些特点呢?请同学们自学课本60-61页“蒸发”完成学案(四)(五)自学发现液化是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人们是如何把物质由气态转化为液态呢?请自学课本61页液化,并让学生完成学案(五)(六)知识拓展我们学习了汽化和液化,你还想了解与它们有关的更多知识吗?自学’STS’<电冰箱与臭氧层》,并完成学案(六)(七)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了液化和汽化,汽化有两种形式:蒸发和沸腾.汽化过程要吸热.液化过程要放热.三、布置作业:P63动手动脑学物理:1,2,3.【板书设计】. 汽化和液化一、汽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吸热过程)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放热过程)二次备课内容二、汽化的方式(1)沸腾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液体在沸腾过程要吸热.(2)、蒸发蒸发——在任何温度下,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液体在蒸发过程中吸热,有致冷作用三、. 使气体液化的两种途径:(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教学反思】:。
八年级上册物理教科版【教案】5.3 气化和液化
第3节汽化和液化第1课时汽化教材分析一、课标分析认识物体的汽化过程,知道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认识蒸发快慢的影响因素和沸腾的条件,了解汽化过程中的吸热现象,能用汽化的知识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二、内容和地位分析本课时主要内容包括汽化的概念、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汽化是常见的自然现象,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密切,能准确地表现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发展理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常见的热现象中的物理学道理。
学情分析学生从生活中认识各种各样的汽化现象,学会区别蒸发和沸腾,对本课时内容的学习有一定的基础,会认识生活中的现象,但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探究其内在运行的规律仍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目标1.知道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知道蒸发现象。
知道蒸发快慢与表面积、温度、气流有关。
知道蒸发过程中吸热及其应用。
2.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归纳总结和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现象的能力。
初步认识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问题。
核心素养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重点:液体的汽化。
难点:沸点的概念。
教学过程续表续表归纳:同一种物质的沸点是可以变化的,沸点与大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气压越低,沸点越低。
例1如图所示的是水的沸腾图像,下列对此图像的理解正确的是(D)A.水在AB段沸腾,吸收热量,温度升高B.水在AB段沸腾,吸收热量,温度不变C.水在BC段沸腾,吸收热量,温度升高D.水在BC段沸腾,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四、蒸发并回答问题。
汽化体。
种汽化现象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现象很缓慢。
种汽化现象只续表3.蒸发和沸腾的区别与联系例2关于蒸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A.在0 ℃时,水不会蒸发B.蒸发只发生在液体表面C.没有表面的液体不会蒸发D.晶体也能发生蒸发现象热皮肤吸收热量使体温下降以感觉特别冷。
3. 汽化和液化-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3.汽化和液化-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物质状态变化的基本规律,明确液化和汽化的概念。
2.掌握气体液化和液体汽化时的条件以及相应的物理现象,学会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验探究能力,通过实验了解汽化和液化的实际应用。
教学重难点1.液化和汽化的概念及基本规律。
2.燃气液化、加农炮原理、松下低温技术等实际应用。
教学过程导入(3分钟)教师介绍气态、液态、固态三种状态的概念,并通过引导学生讨论物质状态变化的规律,激发学生的思考。
探究实验(30分钟)1.实验一:汽化的条件。
教师将水放入锅里进行加热,让学生观察水的状态变化,并结合实验现象让学生总结出水汽化的条件。
2.实验二:液化的条件。
教师向学生展示丙烷罐装燃气,让学生通过调节水龙头的水流大小,观察丙烷瓶上的压力表并理解液体液化的条件。
3.实验三:固体不定形和变形的探究。
教师导入并展示一块硬糖,着重让学生发现固体不定形和变形的现象。
拓展应用(15分钟)1.燃气液化。
教师向学生讲解燃气液化的原理,并让学生探究燃气液化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加农炮原理。
教师向学生简要讲解加农炮的原理,并让学生探究加农炮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松下低温技术。
教师向学生讲解松下低温技术的原理,并让学生探究松下低温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总结(5分钟)将教学内容进行简单总结,并向学生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在家庭作业中深入思考和回答。
课后作业1.回顾本课所学液化和汽化的概念和基本规律。
2.思考一下还有哪些物质可以液化或汽化?3.自行寻找一种基于液化或汽化技术的实际应用,并写出相关的解决方案。
教学反思本课程通过实验探究、探究应用等教学方式,切实使学生掌握了液化和汽化的概念及基本原理,帮助学生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通过模块化的教学设计和学生参与式的课堂氛围,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验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3 汽化和液化 教案
纳出水沸腾的条件及规律。
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
蒸发:在液体表面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
(五)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蒸发需要吸热。
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发生液化的条件:降低气体的温度;压缩气体的体积;究。
让学生描述沸腾现象,探究水的沸腾。
提示:实验成功的关键是要缩短水沸腾前加热的时间,既能节约能源,又能减少污染,用什么方法可以做到这一点呢?归纳:烧杯小一些,加热水少一些;烧杯上加一带孔的纸盖。
实验时探讨以下问题:1.水在沸腾前后液面的情况如何,说明沸腾现象是剧烈还是平缓?沸腾时汽化在哪些部位发生?2.沸腾时温度如何变化?3.水沸腾过程中会产生哪些现象?4.水沸腾后移去酒精灯,沸腾是否会继续进行,这是为什么?总结归纳: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液体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沸腾过程是一个吸热过程。
提示归纳: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纯水沸腾时的温度是100℃,水不太纯,气压的高低,温度计不太标准等都可以影响水沸腾时的温度。
沸水吸收了石棉网的余热,所以水沸腾还能继续一段时间。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沸点表,并回答问题,通过阅读沸点表你发现了哪些规律或者说得到了哪些结论?2.在白色透明塑料袋,滴入几滴酒精,排尽空后封口,并将其放入热水中,观察学生思考:液态的酒精变成了气态的酒精。
观察老师所做的实验现象,思考发生的原因并试着给予解释。
列举汽化现象的实例:思考——讨论——交流——归纳总结出汽化现象可分为两类: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描述沸腾现象。
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讨论:怎样设计能既节能又节省时间?学生安装实验仪器。
分组进行实验,依据老师提出的问题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数据。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代表汇报实验结果。
讨论和交流:学生对于实验中发现的一些问题进行讨论交流:如:水沸腾时的温度为什么不是100℃而是98℃?各组水沸腾时的温度为什么不同?当酒精灯熄灭,停止加热,沸腾并没有立刻停止。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第3节汽化和液化教案 (1)
汽化和液化(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目的)1、知识与技能: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2、过程与方法:观察沸腾现象,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乐于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二、教学重点:水沸腾时温度变化以及沸腾时的特征三、教学难点: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特点四、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归纳总结法五、教具仪器:铁架台、酒精灯、烧杯、温度计、纸盖(带孔)、火柴、钟表六、提出问题:水在沸腾时有什么特征?水沸腾后如果继续加热,是不是温度会越来越高?实验目的:观察水沸腾时的现象和水沸腾时的温度情况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按实验装置图安装实验仪器,用酒精灯给水加热至沸腾.实验步骤:1.按装置图安装实验仪器.2.用酒精灯给水加热并观察.3.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1min 记录一次温度,并观察水的沸腾现象.4.完成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观察现象:看到什么?沸腾前水的温度变化?沸腾后如果继续加热,是不是温度越来越高?实验结论: 1.物质可以由液态变成气态叫汽化,因此水的沸腾是在水的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2.水在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做沸点.3、沸腾的条件(1)达到沸点(2)继续吸热4、沸腾的特征:虽然不断吸热,但是温度保持不变七、思维拓展1、同学们,想一想实验过程中怎么设计能使实验时间缩短?2、纸的着火点大约是183℃(也就是说,当纸的温度达到183℃时,它会自动燃烧起来),同学们思考一下:用纸锅能否烧开水?八、小结:1、水沸腾时的现象:水中出现大量的气泡,且不断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
2、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3、水沸腾时的条件:(1)温度达到沸点(2)继续吸热4、水沸腾时的特征:虽然不断吸热,但是温度保持不变九、板书设计实验: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实验目的:实验过程;实验结论;九、作业:课堂练习:导学第65页第4题课后作业:导学第64页课标导练十、课后反思:整节课效果很好,就是实验加热水的时间有点儿长,不过实验现象很明显,学生们一直情绪都非常激动,不过这个课也确实要准备一番,看到学生们上课的劲头,觉得自己累并快乐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 《汽化和液化》【课本章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四节【学习任务分析】:本课讲述的蒸发是汽化的一种形式,蒸发过程要吸热及现象解释是学习的一个难点,另一个难点是关于液化产生的条件及“白汽”形成的原因。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和认识液化现象是本课的重点。
如何引导学生把握重点,相信蒸发过程要吸热以及水蒸气遇冷,温度降低到一定时,就会液化这两种现象,除了设计好演示和随堂小实验外,还应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充分发挥想象,相互交流启发,展开讨论,并引导他们分析、归纳,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学生特征分析】:八年级学生已经学会了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掌握了两种相反的物态变化方式---熔化和凝固,同时也具备了初步的探究实验能力。
他们对物理现象具有直觉的兴趣;对物理活动具有操作的兴趣;对物理知识具有因果关系的认识兴趣;对物理知识具有概括性的认识兴趣。
他们喜欢活跃的课堂形式,热忠于讨论、归纳、分析、争辩等思维活动,兴趣广泛,求知欲强,探究和讨论的风气较浓厚。
但他们易于用生活观念代替物理概念,学习物理的思维障碍表现为凝固性、片面性和干扰性障碍。
为了克服学生的思维障碍,教学中多让学生接触真实、具体的物理情境,提高从真实、具体的物理情境中获得信息的辩识能力,让学生暴露出错误观念并加以纠正。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知道蒸发现象。
(2)知道蒸发快慢与表面积、温度、气流有关。
(3)知道蒸发过程中吸热及其应用。
(4)知道液化现象。
(5)懂得应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现象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索,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归纳总结和应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现象的能力。
(3)初步认识应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保持学生对自然界的好奇,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2)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3)关心科学发展前沿,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乐于了解日常活动中的物理道理【教学设计说明】:1.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学过程活动化的观念。
本节内容处在物理知识的启蒙阶段,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八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从激发学习兴趣出发,在整个教学活动中,采用以小组合作的探究实验,通过观察、讨论、发表见解,既体验成功,也增强了学生合作、互助的能力,还可弥补班额较大时对弱势学生关注的不足。
同时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多动脑、动手、动眼、动口,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性。
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2.教学中渗透科学思想和方法教育,还注重能力的培养。
由各种看得见摸得着的现象引入蒸发和液化,体现了学习物理知识的新理念:生活---物理---生活。
如:从学生熟悉的晒衣服的例子中,猜测出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最后又用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来解释干手器等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
但要从现象中得出结论,还需通过实验来认识。
教学中着重引导学生设计实验,从中观察并分析得出结论,培养了学生自主思维的能力。
本节课也体现了学习物理知识的认知过程—由简单到复杂、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程。
物理课堂教学除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外,还应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本节课力图体现这一点。
如:“蒸发吸热”和“液化现象”由学生用简单的器材进行实验探索,以帮助学生逐步了解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观察和实验法。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使学生初步了解控制变量法。
初步认识科学及其相关技术对于社会发展、自然环境及人类生活的影响。
如:利用“坎儿井”的图片,在教学中渗透了节水的观念,使学生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能在个人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所贡献。
3.采用“情境—活动”课堂教学模式。
把教学活动的重点放在指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上。
利用学生生活经验创设的情境,引导学生参与积极思维、主动探索、动手实验等一系列活动来获得新知。
同时应用媒体画面展现生活实例来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这样既增长知识,又培养能力,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
在结尾部分采用抢答活动,不仅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还可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多媒体手段的应用】:利用多媒体手段自制课件,为学生提供生动丰富的信息资料。
本节课运用课件教学既可增加课堂容量,增强直观性,又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设备和用具】:多媒体演播室、自制《汽化和液化》教学光盘、烧杯、酒精、水。
【学生自备器材】:一把金属小汤勺、一次性灯火机、碘酒、滴管、硬纸片、酒精、棉签两根、温度计两支、冰块少量。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汽化:师:大家好,很荣幸能来到美丽的大连(用水写“大连”),我来自福建著名的武夷山脚下,欢迎大家到武夷做客(用酒精写“武夷)。
今天看到同学们个个精神抖擞,老师真的很开心,相信同学们能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师:嗨,黑板上的几个字怎么啦?生1:消失了。
师:到哪儿去啦?生2:变成气体了。
师:对,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
〈板:汽化和液化〉我们将像这样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
(板)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二)引入蒸发师:刚才大家看到黑板上的字消失了这种汽化现象就是蒸发。
你能举出生活中的蒸发现象吗?生:地上的水逐渐消失。
师:很好,有没有同学会说只有夏天地上的水会干,而冬天却不会变干呢?所以,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板)一、蒸发1.什么叫蒸发师:刚才黑板上先写的字更迟消失,说明什么呢?说明蒸发有快慢。
下面我们就研究同种液体蒸发快慢的问题。
大家请看这是一件刚洗过的湿衣服。
〈情景:一件湿衣服〉(三)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师:你如何让这件湿衣服尽快变干,有哪些方法呢?知道的同学请举手。
生:在阳光下晒干得快,用电吹风吹。
生:拧干,摊开来。
生:挂在通风处。
生:用电熨斗熨;烘干机烘。
生:甩干后干得快。
师:非常好,刚才大家提了好多的方法让衣服更快变干,现在请同学们把这些方法进行归类,并猜测一下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可能有哪些呢?生:温度高低,表面积大小;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液体多少。
师:蒸发快慢与这些因素到底有什么关系?用什么方法来研究?比如要研究蒸发快慢与温度的关系该怎么办呢?能不能同时改变这些因素来研究它们间的关系呢?像校运会上要比赛100米的成绩,要分成甲乙丙丁组,而不让12岁的同学和18岁的同学一起比呢?师:那该怎么研究呢?请大家讨论一下。
(讨论,再提问)生:只让一个因素改变,而保证其他因素都不变。
师:很好,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即只让其中一个因素变化,而控制其他因素都不变,来研究它们间的关系,现在提供给同学们的器材有:三个酒瓶盖、打火机、碘酒、滴管、硬纸片等,你该怎么设计每个研究实验的步骤呢?请大家议一议(讨论,再提问)。
生:在两个瓶盖上都滴两滴碘酒,让它们的面积一样,一个用打火机加热,一个不加热,观察哪个碘酒干得快。
师:他说的这几个因素有没有控制好,请注意用打火机加热时别让碘酒烧着了。
师:如何让表面气流不同呢?生:用纸片扇。
师:能不能两个瓶盖靠很近扇呢?(师演示)生:不能师:如何让碘酒表面积不同呢?生:一个瓶盖滴一滴,一个瓶盖滴两滴(或用棉签抹开)师:这样能行吗?(生齐答:不行)请再想一想该怎么办?生:都滴两滴,一个瓶盖晃动一下让表面积更大。
师:回答得很好,现在就根据你们的设计方案开始实验。
比一比哪组同学实验完成得快,且观察得仔细。
请第一、二组研究蒸发快慢与温度的关系;第三组研究蒸发快慢与表面积的关系;第四组研究蒸发快慢与表面空气流动快慢的关系。
师:如果实验完成快的小组可以根据你们的兴趣再研究别的因素。
(学生实验完成后,请举手),师:同学们还可以对刚才的实验过程反思一下,你的操作步骤是否合理,有没有什么新的发现?(学生汇报)得出结论师:很好,这组同学观察的很仔细。
(板)2.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高低;液体表面积大小;液体表面附近空气流动快慢。
师:要加快液体蒸发可以怎么做呢?生:……师:生活中很多时候是希望蒸发快些,可有时又尽量使蒸发慢些。
师:(图片、录像片段)日常生活中为了让蔬菜保鲜,人们常将蔬菜用保鲜袋包起来并放入冰箱。
这是采用了哪些方式来减慢水分的蒸发呢?师:大家知道我国是个水资源紧张的国家,画面上谁能想象这里曾经是黄河的河道?在酷热的新疆,为了减慢水的蒸发,人们利用埋于地下很深的暗渠道输水--坎儿井。
坎儿井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尽管如此我国西部地区仍然严重缺水,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可见水是多么重要的资源,同学们一定要从小树立节水意识。
(四)蒸发吸热师:除了水能蒸发外,各种液体都能蒸发。
液体蒸发过程还有什么特点呢?接下来请同学们观看一个“乙醚蒸发”的实验,大家猜一猜,随着乙醚的蒸发,将会发生什么现象?(播发录像)生:可能乙醚会消失…………〈现象〉:烧杯与泡沫块粘在一块儿,并且杯底的水结冰了。
生:哇!师:为什么杯底水会结冰呢?想要知道原因吗?请同学们用棉签沾些酒清擦在你的手上,说出你的感觉。
(感到凉)接下来再跟老师一起按实验步骤一步步来做个有趣的实验。
(教师边演示,学生边做)[学生实验]:(1)取两支相同的温度计在室温下观察示数是否相同?(2)将其中一支温度计的玻璃泡浸没酒精中,观察示数有否不同?(3)再将这支温度计从酒精中取出,并与空气中的那支温度计相比较,观察示数有何不同?结论:液体蒸发要吸热,蒸发有致冷作用。
简单分析“杯底水结冰”的原因:因为乙醚蒸发时要从周围吸热,使水的温度降低达到凝固点而结冰。
师:生活中有蒸发吸热的现象吗?在坐的同学有会游泳的吗?说说当你刚从游泳池上岸时,有什么感觉?生:游泳上岸感到凉,因为身上的水在蒸发时要从身体吸热,使体表温度降低感到凉。
(五)液化师:回答得很好,生活中还有许多蒸发的现象,请同学们课后收集有关蒸发应用的实例,下节课来汇报。
关于汽化的另一种方式沸腾现象的研究,我们下节课专题讨论。
刚才讨论了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那么物质能不能从气态变成液态呢?[演示]:电热棒烧开水下面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一个实验,杯里的水已经开了,从导管口喷出了什么?再认真观察导管口附近这段有什么特征?你还观察到了什么?生:是水蒸气〈引导学生观察〉:在导管口位置什么也看不到,在离导管口一小段距离的位置才看到“白汽”,同学们看到的“白汽”到底是什么呢?冬天嘴里会呼“白汽”,而夏天却不会,这是为什么呢?请同学们先跟老师一起用汤勺做两个小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