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上的基本范畴之“道”
关于“极高明而道中庸”深意的解读
关于“极高明而道中庸”深意的解读展开全文中国哲学史上有一个论题一直受到学者们的重视,这就是关于“极高明而道中庸”的论题。
“中庸”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哲学最重要的范畴之一。
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对“中庸”作了深刻的阐述。
比如,孔子发挥了《周易》中的阴阳平衡、协调的思想,突出了关于“中庸”的理念。
依照先秦儒家的解释,“中”可解释为“正”,其本意乃是“当为矢者正也”,即是箭射中靶心,达到正确结果。
而“庸”可解释为“用”“常”,所谓的“中庸之道”,主要是指用中为常道,而走极端便是非常道,所以,“中庸之道”亦即“中正之道”。
首先,孔子把“中庸之道”视为是待人处事的最高准则。
孔子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
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中庸》)意思是说,道德修养高的贤者为人处事皆是遵循中庸之道,而没有道德修养的粗俗低等的人,却都是违背中庸之道而行事的。
为什么要以“”中庸之道“”为待人处事的最高准则呢?因为在孔子看来,中庸之道已经把行为道德要求都包含在内了,是最高最精妙的处事境界,可是,中庸这一最高道德准则大家缺乏践行它已很久了!他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中庸》)所以,孔子认为,必须强调君子是依中庸之道而行事的。
其次,孔子认为太过和不及都不好,都是违背中庸之道。
世上的人,往往要么太过要么不及,总是很难做的恰到好处,太聪明的人常做得太过了,而愚笨的人常做得不及,这皆是由于对中庸之道不了解,没有把握好,贤者与不肖的人也一样的,就像人们每日都在吃喝,但却很少人真正能品出真味一样,人们都想依道德准则处事,但都违反中庸之道,因为缺乏自觉性。
孔子说:“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
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肖者:与贤者相对,指不贤的人。
)不及也。
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中庸》)在孔子看来,中庸之道没有能实行好、没有能彰显出来,是因为太聪明的人或所谓的“贤者”,处事太过了,而愚笨的人或所谓“不肖”者处事不及,所以没有能依照中庸之道处事而出现偏差。
“有之”“无之”——《老子》第11章“有”“无”新解-马晓政
内容提要:、40章外,其他章节的“有”式与西方哲学中国哲学家惯于《老子》“习惯于精中国哲学这种独特的言说方式往往令其不知所云。
②,故从篇章起码依据章内语汇较章外相似词条而言,:“有和无而此范畴的创有是中国哲学本体论或宇宙论中的一对的用例有第有”“无”《中国哲学史主要范畴概念简释《中国哲学范畴通论而对第相资”说。
老子》所说的道视有。
它实在也很重视有相生。
’第十一章“道统有无的辩证关系如冯友兰据不同的断句方式李零、刘笑依帛书本无欲、的原旨,属于诠如第3章”……从这之论的观点面临着崩塌的可能,而第观念的影响,强调实,所谓‘前者引《亦必由于时涉及“11章,、34、38章,该类词条频现》中处于重要地位然而,作为概念的从又(手有”几乎都是动词常义有身”,18有功”,24“有国”就“无无无”于语篇但是作为条件二的”和“无的统计对于理解该即语篇的旨趣在于有”“无”就图举而言,存在着多种解释的可能性其中,体用论的面向似最为接近文本释之。
但此依然不符合图便将便利与作用分割为二必须将其与前三例联系起在图5中,而结论又将这种功用所带来不断去除多余原料的过程成品部件,四、关于“有之”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确定不是在指向的物体存在摔坏的或者无底的杯子说成有是可用的,物体基于有用才能提供便利、饮水的便利挥其作用。
杯子而言,,而不知用为纠偏对治,有关造车等过程便生动地呈贯穿在条件一中各个物的制作过程中,把一团陶土上面多余的泥土揉开才能”的过程正因为在制作的过而不是依旧充实,所以才指向的是加工过程必须在圆木中间而就是这样一个必须如此加工的步骤使得车得以74虚心”与本章题旨联系起来,不能立人心之正。
以此观造车上升到“道德之本范俗世、立法天下的必要性“无之在者能够认清辨明并进行排除发展,庄子明确提出回之口道:坐”这一实践工夫将外在肢体以及内在心智之羁绊摒弃掉相关内容,无身,吾有何患的修行方法75它有着廓除出发,有喜情假作真时真亦假”。
然而而持久之情欲好乐者皆付出:“鹪鹩巢让此生轻松自在。
中国哲学史大纲(参考)
3.论述董仲舒的性情论?
4.谈谈董仲舒在儒学中的地位。
第十二讲:
1.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有什么不同?
2.谈谈谶与纬的区别?
第十三讲:
1.谈谈王充的元气论。
2.王充的效验思想。
3.比较王充和董仲舒的人性论。
第十四讲:
1.玄学是如何产生的?
2.谈谈王弼的“以无为本”思想?
3.如何理解“得意忘言”?
2.《易传》的“三才之道”包括那些内容?
3.如何理解“一阴一阳之谓道”?
第九讲:
1.荀子的“性恶论”与孟子的“性善论”有什么不同?
2.荀子对于当时谬误学说的批评?
3.谈谈“虚一而静”的内容?
第十讲:
1.为什么说韩非子是法家的集大成者?
2.韩非子是如何论述道和理的。
3.谈谈韩非子的历史观?
第十一讲:
1.谈谈董仲舒德天人感应思想?
2.解释方以智的“质测”与“通几”,并论述二者的关系。
3.论述方以智“随、泯、统”思想。
第二十九讲:
1.论述王夫之的“气者理之依”思想。
2.王夫之是如何看待能、所关系的。
3.谈谈王夫之的人性论。
4.谈谈王夫之的历史观。
第三十讲:
1.论述颜元的理气思想。
2.颜元的格物说有什么特点。
3.谈谈颜元的功利主义思想。
第二十五讲:
1.论述陆九渊“心即理”的思想。
2.谈谈陆九渊与朱熹思想的不同。
第二十六讲:
1.谈谈王阳明的“心外无理”思想?
2.论述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
3.谈谈王阳明的“致良知”思想。
第二十七讲:
1.谈谈罗钦顺的“理一分殊”思想。
2.论述王廷相“理载于气”思想。
中国哲学史试题名词解释!10
中国哲学史试题答案要点名词解释阴阳:本义是指日照的相背,后用以指两种互相对立的气或世界上两种最基本的矛盾势力或属性。
二五行:水火木金土五种物质,《尚书*洪范》对五行的特性作了说明,周太史史伯提出了“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的命题”。
三四端:孟子的用语,他认为人生下来就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是仁、义、理、智四种道德观念的萌芽,是人的最基本的道德品质。
是孟子说明天赋道德和论证人性本善的根据。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正是由于“四德”是由“四端”发展而来,而“四端”是人一生下来就有的,所以“仁义理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可见,孟子是一个先验道德论者。
四白马非马:公孙龙的用语,“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
命色者非命形也,故曰白马非马。
”看到了“”和“白马”两个概念的区别,但否认了两者的联系。
这是他多元客观唯心主义世界观,是形而上学逻辑思想,否认概念之间的联系。
五参验韩非的用语,强调必须考察认识、言论与客观事物和规律是否符合,才能确定是非,只有比较各种言论、判断,才能确定哪种言论或判断是正确的。
六兼爱:兼爱学说是墨子整个思想体系的核心,兼相爱是以交相利为基础的,也是以交相利为基本内容的。
墨子认为社会一切祸乱产生的根源在于人们之间不能相爱。
墨子将他的兼爱也称仁义,注重效果以利人作为具体内容的,体现其功利主义原则,反对孔子以恢复周礼为仁,以注重主观动机的忠怒为仁。
君子小人都可以通过兼爱大道仁。
“兼”是“天下之大利”所产生的根源,墨子主张“为彼犹为己也”,冲破了旧的宗法关系,认为爱人不应有亲疏远近之“别”。
兼爱思想代表小生产者的要求,具有进步作用但所谓兼爱实际上也是主张所谓人类之爱的一种抽象形态,其根本出发点仍旧是从观念出发是不能实现的。
七三表法:墨子的用语,“古者圣王之事”,“百姓耳目之实”,“国家百姓人民之力”,是墨子从唯物主义认识论立场出发,提出判断是非真伪的标准。
中国传统哲学
中国传统哲学一、中国哲学的基本内容从总体内容来看,可以分为宇宙论或天道论,人生论或人道论,致知论或方法论,修养论,政治论,五部分。
其中宇宙论、人生论、致知论为其主干。
人生论是中国哲学之中心部分,其发生也较早,中国哲学中的人生论,可析分为四个部分:1.天人关系论,即关于人与本根之关系,人在宇宙中之位置的论究。
2.人性论,即关于人性之研究。
3.人生理想或人生最高准则论,即关于理想生活之基本准则之理论。
4.人生问题论,即关于人生的各种问题如义与利,兼与独,损与益,动与静等等讨论。
中国人生论之立论步骤常是:由宇宙论而讲天人关系,进及于性论,再由性论而讲生之最高最高准则确立后,便推行其原理以讨论人生各种问题。
二、人与宇宙的关系三种基本观点:天人合一,天人相分、天人相胜,但天人合一为主流。
天人合一: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知其性者,则知天矣。
”(尽心)张载:天人异用,不足以言诚;天人异知,不足以尽明。
所谓诚明者,性与天道不见乎小大之别也。
(正蒙诚明)程颢:“人与天地一物也,而人特自小之,何耶?”“天人本无二,不必言合。
”(语录十一)天人相分:与孟子不同,荀子强调天人的分别。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修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
……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
”(天论)天人相胜:唐代刘禹锡提出的学说,大凡入形器者,皆有能有不能。
天,有形之大者也;人,动物之尤者也。
天之能,人固不能也;人之能,天亦有所不能也。
故余曰:天与人交相胜耳。
天论上)三、中国哲学的精神传统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中国哲学作为中华文明的智慧体现,体现了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时代主题和时代精神,中国哲学在其发展过程中不仅丰富了人类文明的智慧宝库,而且形成了自己的思想特色,塑造了自己的精神传统,这是中华文明进一步发展所应继承的宝贵思想资源。
1.天人合一的整体自然观。
极简中国哲学史——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笔记 (1)
极简中国哲学史首先,哲学是什么呢?胡适先生给哲学下了一个定义:“凡研究人生切要的问题,从根本上着想,要寻一个根本的解决。
这种学问,叫做哲学。
”老子孔子之前的两三百年,战祸连年,百姓痛苦;社会阶级渐渐消灭;生计现象贫富不均;政治黑暗,百姓愁怨。
这时候就出现了几种典型的时代思想:第一,忧时派。
第二,厌世派。
第三,乐天安命派。
第四,纵欲自恣派。
第五,愤世派(激烈派)。
这些思想乍看各有不同,其实都是非常消极的。
大家去看《诗经》的《伐檀》和《硕鼠》两篇,诗人已经渐渐有一点独立的精神了。
这就好比是革命的种子,这些种子发芽了,首先就是老子和孔子俩。
好,今天就讲这些。
附录:《伐檀》《硕鼠》《伐檀》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河水清且涟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
河水清且直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坎坎伐轮兮,置之河之漘兮。
河水清且沦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砍伐檀树声坎坎啊,棵棵放倒堆河边啊,河水清清微波转哟。
不播种来不收割,为何三百捆禾往家搬啊?不冬狩来不夜猎,为何见你庭院猪獾悬啊?那些老爷君子啊,不会白吃闲饭啊!砍下檀树做车辐啊,放在河边堆一处啊。
河水清清直流注哟。
不播种来不收割,为何三百捆禾要独取啊?不冬狩来不夜猎,为何见你庭院兽悬柱啊?那些老爷君子啊,不会白吃饱腹啊!砍下檀树做车轮啊,棵棵放倒河边屯啊。
河水清清起波纹啊。
不播种来不收割,为何三百捆禾要独吞啊?不冬狩来不夜猎,为何见你庭院挂鹌鹑啊?那些老爷君子啊,可不白吃腥荤啊!《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
逝将去女,适彼乐国。
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
中国哲学史重点
目录1.谈谈你对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对象和基本问题的认识。
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产生与发展的历史。
以中国历史上所产生的哲学思想及其发展过程为研究对象,以整个中国哲学的历史演化过程为研究范围,以揭示中国哲学思想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为基本任务。
首先,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对象,体现着一般哲学史学科的总体特征;其次,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对象,体现着中国哲学认识和把握世界的特质。
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自己特定的自然环境,经历了自己特定的历史发展进程,塑造了具有自己民族特质的思维方法和表达方式。
这使得中国中国哲学具有自己特定的话语体系、基本范畴、问题意识和思维内容。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同样是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
中国哲学以其独特的方式回答了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以及有没有统一性的问题。
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中,哲学基本问题主要体现在天与人、心与物、道与气(器)、形与神等关系的回答上,其主要内涵是如何获得关于天道和人道的认识以及如何表达这样的认识。
2.你怎样认识中国哲学的精神气质?(1)“天人合一”的整体自然观;(2)真理与价值相统一的致思路经;(3)“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4)阴阳相生的辩证法传统;(5)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6)以和为贵的和谐理念;3.为什么要学习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史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得智慧结晶,是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核。
(1)有助于提高理论思维能力;(2)有助于提高精神境界;(3)有助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4.怎样学习中国哲学史?(1)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2)注重研读哲学经典文本;(3)注重全面学习和理解;(4)注重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第一章中国古代哲学的诞生5.为什么说中国先民的宗教信仰中包含了中国哲学的萌芽?宗教信仰是同两种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是灵魂观念;二是万物有灵的观念。
在这两种观念的基础上,才产生图腾崇拜和自然崇拜,最后上升到神灵崇拜为核心内容的宗教信仰。
透过先民的宗教信仰和“绝地天通”的两次宗教改革,我们可以看到存在于先民的宗教信仰中灵魂与人、灵魂与外部世界,以及神与人、神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中国哲学史(选修课)
二、《易传》的辩证法思想 《系辞上》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新之谓盛
德” ,“生生之谓易。” “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
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 “一阴一阳之谓道。”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
象,四象生八卦。” “刚柔相推而生变化” 。
“太和”
附:《周易》筮法
合计数为一根则是乾卦,为两根时兑 卦,三根是离卦,四根时震卦,五根 是巽卦,六根是坎卦,七根是艮卦, 八根是坤卦。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 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 名。”
“有生于无”,“玄之又玄”,“无 为而无不为”
(二)辩证法思想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 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反者,道之动”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第三节 老子
一、老子生平 老聃,姓李,名耳。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
人。春秋末周守藏史,道家始祖。 《道德经》:精深的道家哲学体系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
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
利”
二、哲学思想
(一)道的概念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 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551年~前479年,是鲁国陬邑昌平乡阙里人(今 山东曲阜)。其父叔梁纥。 有教无类,六经 颜子、曾子、子夏 二、哲学思想 (一)仁学 仁者爱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亲亲、尊尊、爱有差等 (二)中庸之道 适中不偏 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三、义利观 君子谋道不谋食,因民之所利而利之
“以出六极之外,而游无何有之乡”。
读书心得——《中庸》的古典生命哲学思想及其教育意蕴
读书心得——《中庸》的古典生命哲学思想及其教育意蕴《中庸》是先秦儒学的哲学纲领,相传为孔子之孙子思所作。
毫不夸张地说,《中庸》仅用3 544 个汉字就直抵中国思想的核心①。
《中庸》首章开宗明义:“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三句话提纲挈领,环环相扣,“从生命自然观的角度回答了教育何以发生、如何发生以及教育发生的基础等问题”。
其中,承接“天命之谓性”和“修道之谓教”的“率性之谓道”清晰地回应了人究竟该如何“教”的问题,蕴含着十分丰富而深刻的古典生命及其教育哲学意蕴,至今仍有宝贵的启迪与借鉴价值。
《中庸》虽旧,其命维新!一、“性”与“道”“性”与“道”是“率性之谓道”的关键词,也是《中庸》一以贯之的思想主线。
言“性”主要是讲天命的下贯,天是宇宙万物本源性的存在;言“道”主要是讲天命的完成,是对天命的积极接受与回应,两者实际上是在讲“人”与“天”的关系。
“‘性’与‘道’乃是‘教’之发生的通‘道’”。
“不知性则不知中庸所自来,不知道则不知中庸之所由在。
”那么究竟什么是“性”“道”?关于“性”,《哲学大辞典·中国哲学史卷》指出,“性一般指人性,亦有天性、本性等涵义”。
许慎《说文解字》解“性”:“人之阳气性,善者也。
从心,生声。
”(《说文解字》卷十)另外,人们还分别从天、理、五行说、心、生等多重视角解读“性”:一是从天的视角而言:性被看作是天命下贯而成的产物。
如荀子言:“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
”王夫之言:“性者天道。
”二是理学的视角:性是天理的秉受,即“性即理也,所谓理,性是也”。
“性,即理也。
在心唤做性,在事唤做理。
”(《朱字语类》卷五)。
三是用汉代五行说解释性:“天命,谓天所命生人者也,是谓性命。
木神则仁,金神则义,火神则礼,水神则信,土神则智。
”(东汉郑玄)四是心学的视角:“性即心”;“心之体,性也”;“知是理之灵处,就其主宰处说,便谓之心,就其禀赋处说,便谓之性”(《传习录》上)。
中国哲学史名词解释
中国哲学史名词解释尚同:上天“选择天下赞阅贤良圣智辩慧之人,立以为天子”,立以为三公、万国诸侯,以至左右将军、大夫和乡里之长,社会成员自下而上尚同于天子之“义”;并且“上有过,规谏之”。
社会成员的意愿层层上达,庶几天子及其以下的各级官吏按共同的“义”行事,从而实现“天下治”。
并且,天子的行为是否合于天下之义,必须据其是否尚同于天。
这就阻断了最高统治者自行又自断其政的可能性。
“夫既尚同于天子,而未尚同乎天者,则天灾将犹未止也。
故当若夫寒热不节,雪霜雨露不时,五谷不熟,六畜不遂,疾灾戾疫,飘风苦雨,荐臻而至者,此天之降罚也,将以罚下之人之不尚同于天者也。
”尚同是与尚贤相辅而行的行政管理原则.墨子认为,政令不一,只能导致社会纷乱.尚同与尚贤一样,是"为政之本".墨子的尚同思想是高度的集权主义,实施自上而下的控制与有效管理.四端:四端是儒家称应有的四种德行。
是孟子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他对先秦儒学理论的一个重要贡献。
孟子的“四端”是指:“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孟子认为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种情感是仁义礼智的萌芽,仁义礼智即来自这四种情感,故称四端。
在《孟子·公孙丑上》和《告子上》均有论述。
天殷周人指最高的人格神,宇宙的主宰。
春秋之际社会动荡,天命观发生动摇。
孔子既承认主宰之天,以文之灭兴决定于天,又指自然之天。
墨子非命,却提出“天志”以赏善罚恶。
老庄以道生天地,否定了天的至上性,认为天即道之自然。
荀子以天为自然,认为“天行有常”,主张“明天人之分”,“制天命而用之”,反对“错人而思天”。
西汉董仲舒讲天人感应,又以天为最高的神灵,万物的主宰。
东汉王充则认为天是自然的物质实体。
唐刘禹锡提出天人不相预,反对天命论。
北宋张载认为天即太虚之气。
程颢提出“天者,理也,”否定了天的人格意义,代之以绝对精神。
王守仁则以心规定天,“心即天,言心则天地万物皆举之矣。
《中国哲学史》讲义教案
《中国哲学史》讲义教案第一章:绪论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对象、范围和意义。
让学生掌握中国哲学史的基本脉络和主要派别。
1.2 教学内容研究对象和范围:中国哲学的历史演变、思想体系、代表人物和著作。
意义:哲学对中国文化和社会的影响,以及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1.3 教学方法讲授:讲解中国哲学史的基本概念和主要派别。
互动:引导学生思考哲学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1.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中国哲学史的理解和思考。
第二章:先秦哲学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先秦哲学的形成背景和发展脉络。
让学生掌握先秦时期主要哲学流派和代表人物。
2.2 教学内容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社会变革。
主要流派: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阴阳家。
代表人物:孔子、老子、墨子、韩非子、荀子等。
2.3 教学方法讲授:讲解先秦哲学的背景、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
互动:引导学生了解各流派的主要观点和影响。
2.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先秦哲学的理解和思考。
第三章:汉唐哲学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汉唐哲学的特点和发展脉络。
让学生掌握汉唐时期主要哲学流派和代表人物。
3.2 教学内容特点: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道教和佛教的兴起。
主要流派:玄学、儒学、道教、佛教。
代表人物:董仲舒、王充、郭嘉、王弼、朱熹等。
3.3 教学方法讲授:讲解汉唐哲学的特点、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
互动:引导学生了解各流派的主要观点和影响。
3.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汉唐哲学的理解和思考。
第四章:宋明哲学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宋明哲学的形成背景和发展脉络。
让学生掌握宋明时期主要哲学流派和代表人物。
4.2 教学内容背景:封建社会的衰落、儒家思想的困境。
主要流派:心学、理学、气学、朴学。
代表人物: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王阳明等。
4.3 教学方法讲授:讲解宋明哲学的背景、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
互动:引导学生了解各流派的主要观点和影响。
4.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宋明哲学的理解和思考。
无为而治——精选推荐
⽆为⽽治“道常⽆为”的思想内涵与历史意义内容摘要:胡适之先⽣说过:“⽼⼦是中国哲学的⿐祖,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位真正的哲学家。
”两千五百多年前,中国古代最伟⼤思想家、哲学家⽼⼦坐⽽论“道”,提出和建⽴⼀整套以“道”为核⼼的道家哲学思想体系,并且提出了著名的“道常⽆为⽽⽆不为”的思想。
两千多年以来,围绕着⽼⼦的道学思想尤其是深邃的“道常⽆为”的思想,历代的学者名家都做了认真⽽深刻的研究和探讨,其中不乏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与认识。
本⽂将采⽤追根朔源的⽅法,通过以论述和分析“道”为基础,进⽽展开对“道常⽆为⽽⽆不为”思想内涵的深⼊研究,并且进⼀步总结出其历史意义,从⽽使读者对于⽼⼦“道常⽆为⽽⽆不为”的思想有着清晰⽽深刻的认识。
关键词:⽼⼦道⽆为⽆不为历史意义⼀.关于“道”的基本思想内涵“道常⽆为”思想是⽼⼦道学思想的⼀部分,想要深刻认识和研究⽼⼦的“道常⽆为”思想内涵,我们必须从整体上全⾯认识和把握⽼⼦关于“道”的思想内涵,从⽽能够从宏观上以更⾼的⾓度和视野把握“道常⽆为⽽⽆不为”的思想内涵。
“道”是⽼⼦哲学思想的最⾼范畴,也是其最基本最核⼼的概念。
纵观《道德经》五千⾔,“道”字共出现了达67次之多,分布在《道德经》⼋⼗⼀章的三⼗⼀章之中,是⽼⼦反复强调得最多的词汇。
《道德经》五千⾔,前⼈⼀般总结为道经与徳经,不可否认的是“道”与“德”⾃都是这部哲学经典的基本范畴,然⽽深⼊地研究和⽐较下来会发现“道”才是最根本的。
“德”是“道”在客观事物之中的具体的体现,是各类事物的质的规定性,同时也是具体的客观事物得⾃于道的,古称其为“德”。
所以⽼⼦也说:“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道德经》⼆⼗⼀章)“按照《说⽂》的解释,道dào 形声,字从⾡,从⾸,⾸亦声。
“⾸”指"头",“⾡”指“⾏⾛”。
“⾡”与“⾸”联合起来表⽰“从头开始⾏⾛”,⽽“从头开始⾏⾛“的不难想到⾃是指道路了。
”①同样在甲⾻⽂和⾦⽂之中,“道”字都是“⾏”之中夹⼀“⾸”,指⼈⾏⾛于道中,这也是最初的含义。
道_道家与道教
关键词:道;道家;道教;中国传统文化
“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含义极 其广泛的范畴和概念。不只是道家、道教讲“道”,中国 古代哲学史上的许多学派,都有自己的“道”论,例如儒 家、墨家等。不过,道家与道教讲“道”的地方最多“,道” 是道家与道教中的最高范畴。以至于在中国哲学史或 思想史语境中一谈及“道”字,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中国 哲学史上最著名的经典著述《老子》中所论述的“道”。 《老子》,又名《道德经》,是我国道家学派和道教的立足 经典。也因于此,老子被誉为道家的宗师、道教的教主。 《老子》一书洋洋洒洒五千言,以“道”为核心,建构了上 至帝王御世,下至隐士修身,蕴意无限的哲学体系。可 见道对道家和道教来说是其立世之本,但是它们三者 彼此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因缘关系呢?本文拟就此问 题进行探讨,着重辨析道家之“道”与道教之“道”,以期
追求、根本信仰是“道”,认为“道”是化生宇宙万物的本 原。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道教被认为是与儒学和佛教 共同主导了中华传统思想几千年。它的学术思想形成 可简单的归纳为四个来源:①渊源于道家的学术思想; ②发生于政治社会的演变;③促进于外来宗教的刺激; ④基本与神秘学术的迷恋。
试论《易传》的基本哲学范畴
试论《易传》的基本哲学范畴长期以来,《周易》被人们看作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大道之源。
当然,由于《周易》有经传两部分,因此,当把经传当成一个整体来看待时,这句话是不错的。
实际上,《周易》被人们当成古代哲学的大道之源的根本还在于《易传》所蕴含的丰富哲学思想。
因此,我们对《易传》的基本哲学范畴进行梳理辨析,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易传》的哲学思想、《易经》的哲学价值及其在中国哲学史中的地位。
笔者拟就《易传》中以下几个基本哲学范畴略作探讨,以求方家教正。
一、太极太极是《易传》的重要范畴。
语出《易传,系辞》“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从这段话本身来看,太极一方面与二仪、四象、八卦一道作为筮法的一个基本范畴,用来指称大衍之数或奇偶未分状态,并作为六十四卦的最初根源。
从这一方面看,它不具有哲学意义。
另一方面,太极又包含着宇宙生成论和宇宙本体论的内涵,揭示了一种宇宙生成的基本模式,这又使它具有了哲学的内涵,成为一个哲学范畴。
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易传》认为《易经》是一部可以预测未来、决断吉凶的筮书,而《易经》之所以能预测未来、决断吉凶,是因为《易经》是整个宇宙、整个世界的缩影,整个宇宙和世界生存发展变化的奥妙全在其中。
它指出“《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
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系辞》),正说明这个道理。
《易传》的太极作为一个基本哲学范畴对后世产生了积极影响。
《吕氏春秋·大乐》中讲“音乐之所由来远矣,生于度量,本于太一,太一,出两仪,两仪出阴阳,阴阳变化,一上一下,合而成章。
”还说“万物所出,造于太一,化于阴阳。
”这一说法与《易传》中太极的含义极其相似,如出一辙,联系到《吕氏春秋》是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我们有理由相信,它关于太一的思想当是对《易传》太极思想的继承、运用、发挥和发展。
太极关于宇宙生成说的涵义在汉代以后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发展。
古代中国哲学中的道家思想及其影响
古代中国哲学中的道家思想及其影响中国哲学历史悠久,有众多的流派,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
其中,道家思想以“道”为核心,强调自然、无为而治、谦让等观念,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就道家思想及其影响作一阐述。
一、道家思想的基本概念道家思想以道为核心。
道之为物,万物归一,无形无质,同时包容着一切物质形态和存在状态。
道家认为,万物都是由道而来,而道则表现为无形无物的神秘力量。
只有理解这种力量,才能认清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达到不拘泥于形式、自然而然的境界。
道家还提出了“无为而治”的观点。
他们认为,人们无须刻意去干预或改变自然,而是应该像自然一样顺其自然。
这种观点在某种程度上认为人工干预自然只会带来后果的负面影响。
因此,道家一直主张保持自然的直觉,认真地观察、体验和感知自然世界。
道家更提倡谦让和自我审查。
他们认为,人的自我完善是最高境界。
谦虚、谦让则为可贵的道德价值观,自我审查和自我反省则为修身养性不可或缺的需要。
二、道家思想的影响道家思想的影响贯穿中国历史的各个阶段,推动着中国哲学思想进一步整理和发展。
此外,道家思想更影响了中国建设文化、社会、政治、经济和科技等诸多方面的遍地。
1.影响中国哲学道家思想对中国哲学史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
作为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一组,道家思想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研究的深入推动难以忽略。
同样以哲理思想为核心,儒家和道家二家却在分析、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角度和思想方式上存在较大的不同。
道家思想更注重内在体验、思考及宇宙规律的感悟。
2.影响中国文化道家思想影响了中国历史上的文化传承。
在中国文化史上,耐德与马蒂巴德作品中记载,道家思想的影响延续至语言、文化以及习俗等方面。
例如,中国古人形容自然美好尊为大道,人们遵从大道自然、顺应时的变化对中国整个社会提供了肯定意义。
3.影响中国社会道家思想也影响了中国社会的生活、风俗和风气。
自然、平和的境界与社会之间关系良好,既不悖自然也不逆和谐。
中国哲学史
在中国哲学以人为本的精神中,包含着尊重他人、尊重民意、与人为善、利 群利他、忧国忧民、严于律己、推己及人、向往高尚人格等合理思想,曾对 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发生极大的影响。
中國哲學簡史
中國哲學精神
内在超越
价值观的基本态度。 与以人为本的精神相一致。 所谓“内在”,是指肯定人生的价值,肯定在人性中存在着自我完善 的内在根据,因而不必否定人生的价值,不必寄希望于外力的拯救与 超拔;所谓“超越”,是指设定理想的价值目标,以此作为衡量自我 完善的尺度,作为意义追求或形上追求的方向。在中国哲学中,超越 性与内在性是联系在一起的,并不同彼岸世界相联系,因而没有神性 的意味。
中國哲學簡史
中國哲學精神
有容乃大
兼容性 中国哲学家有覃思精察、析入毫芒的头脑,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 怀。他们善于发扬本民族哲学的优良传统,也善于取他山之玉攻自家之石, 学习、借鉴、吸收、融会外国哲学的理论思维成果,并且进一步发展中国哲 学,使之获得新的理论形态。 东汉时期佛教的传入,传入多年以后,发展成了我们中国的佛教。 基督教和西方近代科学传入,它促使中国哲学出现了一种新的思维。 西方进化论的传入,与中国的“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的传统哲学相 结合,促进了中国近代哲学的转型,丰富了中国哲学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使中国的思想资源进一步丰富,使中国哲学获得新的 理论形态,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 人性本善
孟子提出大量论证,来支持性善说。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 非人也; 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 (《孟子· 公孙丑上》)
一切人的本性中都与生俱来“四端”,即儒家极其强 调的仁、义、礼、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哲学史上的基本范畴之“道”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中国古代哲学萌芽于殷周,西周初年的《尚书·洪范》就提出五行学说,以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作为构成世界最基本的事物。
殷周时期的《周易》,就有了原始的“阴阳”观念,《易经》从人们生活经常接触的自然界中选取了天(乾)、地(坤)、雷(震)、山(艮)、火(离)、水(坎)、泽(兑)、风(巽)八种东西作为说
明世界上其他更多东西的根源,体现了朴素的唯物主义,同时,它又以上述八卦来说明自然
现象和社会关系,体现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到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成为
中国哲学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在此基础上,中国哲学在其两千多年的发展中出现了许多的
哲学家和哲学流派,他们各自体现了时代的精神面貌,成为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不同基因,
至今仍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我们认为,“道”是中国哲学历史上以一贯之的基本范畴。
在下面的文字中,我们将对它的起源、涵义以及作用等做一详细地讨论。
“一阴一阳谓之道”(《周易·系辞传》)。
戴震解释为:“一阴一阳,流行不已,生生不息。
主其流行者,则曰道;主其生生言,则曰德。
”(《孟子私淑录》卷上)又说:“道,犹行也;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谓之道。
..行亦道之通称。
”(《孟子字义疏证》卷)“道”本指人
行走的道路,后引申为道理、过程、规律。
天有天之道,地有地之道,人有人之道。
儒家之
道是“天”这一神秘创造力生养万物的发展过程。
朱熹也把“道”视为形而上者,把“阴阳之气”
视为形而下者。
道家之“道”更有特点:“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
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老子》第二十五章)“道”是不可以任何名言概念来加以限定或范围的。
魏晋玄学家多把“道”解释成“无”,也就是无终始,无局限,具有无限的创造性、可能性。
“道”并不是一个静止不变的实体,而是大化流衍、运动变化的
历程。
“道”是由阴阳刚柔等多重力量交互作用而成的由潜在到现实、由否定到肯定、由无到有、由一到多(或者相反)的运动。
“道”又涵盖了事物彼此之间、事物与事物之全体间的多
重关系。
在包括老子在内的整个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道”的概念总是道理、道德与道义的统一,因
此它对于人类的道德、政治、法律、科学、生产中全部理论与实践的活动都具有根本的方法
论意义上的指导作用,所以“道”也具有“方法”的含意。
可以说,“道”就是中国人的理念、中
国人的逻辑和中国人的方法论。
从老子的哲学思想中,我们不难理解,中国古人的“天命说”
完全是科学的和积极的,它指的就是人类天赋的生命、天赋的幸福与天赋的自由,它是客观
确定的、永恒不移的和可以为人类所预测和掌握的。
只有为人类自己的罪恶所制造的“命运”
才是邪恶的、反复无常的、不可预测和不可把握的。
在中国古人看来,“天命”即宇宙赋予的
生命,它为天所生,为天所养,天是人的父母,而人是天的儿子。
天为人类提供一切,一切
都合乎于人的目的和愿望。
只要人类不违背天意,不违背上天为人类所确立的道德与正义的
法则(人人皆兄弟,是上天为它的子民所确立的最基本的道德与正义的原则),那么,人类
就能确保自己与生俱来的自由与幸福。
在中国古人看来,当人们遵循道德与正义,那么一切
人就都是自己的兄弟。
人们之所以成为不共戴天的敌人,只是因为人们违背了上天为人类所
确立的道德与正义,违背了上天为人类所确立的人人皆兄弟的伦理基础。
“道体”在道家哲学中是深奥的形上本体,包孕有无,尤以玄秘为特点。
故《庄子·大宗师》说:“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王弼释“道”为“无”,解为“无不通也,无不由也”,“寂然无体,
不可为象”。
可见“道”不是实有层的实事实理,而是作用层的空灵智慧,不可能用理性思考、
概念语言来把握,不固定在任何单一的位置上。
这启发人们透过无穷,接纳现实世界相依相待、迁流不息、瞬息万变、复杂多样的生活,以开放的心灵破除执着,创造生命。
从这些特
点来看,我们很难把“道体”解释为“实体”。
毋宁说,“道体”是“无”体、“空”体、“虚”体。
这当
然是就它的空灵性、包容性、无限性、创造性、流衍性、相对性、整全性等特点而言的。
这
里的相对性是说,“道”正是在一切事物的相对相关中显现出来的。
以上我们简略考察了“道”的原型观念,它不是让人们孤立地来观察、捕捉、衡量与确立其实
在与性质的存有。
这些观念大体上表达了有机自然主义的哲学所强调的化生性、连续性、无
形性、功能性、整体性、直观性、辩证性的特点,表明了中国人的宇宙观,中国人的思维、
行动和审美方式。
我们的古代文化中并不是不存在那种作为近代科学产生之基础的系统化、体系化的哲学思想,我们的古代文化中也并不是没有那种作为近代社会形态产生之基础的伦理、政治、法律、经
济的观念,我们的古代文化中也并不是不存在一种能够不断地促进科学技术进步的正确的思
维方法,相反,正是它们的存在使得许许多多的发现与发明源源不断地从中国产生出来,尽
管在秦汉及其以后的时代里,这些都从政治的层面上消失了,它们完全失去了以前的主流地位,但是它们作为中国的一种真正的文化传统仍然在许许多多的中国人的心灵中发挥着作用,这使得中国人做出了一些在整个世界面前感到光荣的发明与发现,为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作
出了巨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