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数量关系解题技巧总结
事业编数量关系答题技巧
![事业编数量关系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7a60d986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6f.png)
事业编数量关系答题技巧1. 哎呀呀,事业编数量关系答题技巧之一就是要学会“偷梁换柱”!比如说在算一个复杂的式子时,咱能不能找个简单的类似形式来替换它呢?就像你想搬个大石头觉得费力,那咱换个小点的石头先试试嘛!2. 嘿,一定要记住“以小见大”这个技巧哦!比如碰到一个大难题,就从它的小部分开始分析呀,这就好比吃蛋糕,一口一口来嘛!还记得之前那道很难的行程问题吗,从一小段路程入手是不是就清晰多啦?3. 哇塞,要善于“化整为零”呀!别被庞大的数字吓到,分成小块来解决。
就好像打游戏打大 boss,咱一点点削减它的血量不就好办啦!像那道很多数字的计算题,分成几个小步骤算不就好啦!4. 注意啦,“顺藤摸瓜”的技巧可不能忘!根据已知条件一步步推下去,就像沿着藤找到瓜一样。
比如说知道甲比乙大 5 岁,乙又和丙有啥关系,这不就能慢慢推出甲乙丙的情况啦!之前做过的那道年龄问题不就是这样解决的嘛!5. 哈哈,要懂得“借鸡生蛋”呀!有些看似很难的题,借用一下其他题目的方法或者思路可能就豁然开朗了呢!就好比你没笔写字,借别人一支用用不就好啦!那道几何题用之前做过的函数题思路来试试,说不定有惊喜哟!6. 哟呵,“见缝插针”也很重要呢!不放过题目中的任何一个小细节,可能那就是解题的关键哦!好比在一堆草里找一根针,仔细点就能发现呀!想想上次那道逻辑题,不就是因为注意到了一个小细节才做出来的嘛!7. 切记要用好“举一反三”哦!做完一道题,想想类似的题型怎么做,下次遇到就不怕啦!这就像学会了做一道菜,其他类似的菜也能试着做做啦!之前会做的那道工程问题变个数字变个条件,咱不也能应对嘛!8. 最后呀,“以不变应万变”才是王道!不管题目怎么变,掌握好基础的方法和思路就能搞定!就跟武林高手一样,有了深厚的内力,啥招式都不怕!不管遇到啥样的数量关系题,咱都有底气去应对,对吧!我的观点结论就是:掌握这些事业编数量关系答题技巧,绝对能让你在考场上如鱼得水,轻松应对!加油吧!。
国考数量关系解题技巧
![国考数量关系解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8f375f7a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66.png)
国考数量关系解题技巧
国考数量关系解题技巧包括以下几点:
1. 熟练掌握基本数学概念和运算规律,如数的大小比较、数的四则运算、百分数、比例与均分、极限与导数等。
2. 理解数量关系的概念和含义,掌握常见的数量关系类型,如总数关系、比例关系、均分关系、层次关系等。
3. 熟练运用基本数学公式和符号,如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符号,以及比例、均分、极限等数学符号。
4. 善于归纳总结,通过实例理解概念和关系,形成自己的解题方法和经验。
5. 多做真题和模拟题,熟悉考试形式和规律,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6. 注意思维逻辑性和灵活性,能够从不同角度和方法寻找答案,避免死板思维和单一方法。
7. 考前复习要全面,重点要加强对重点和难点知识的学习和理
解。
国考数量关系解题技巧
![国考数量关系解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52c57b7c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cb.png)
国考数量关系解题技巧
国考数量关系是公务员考试中的一个重要模块,其难度相对较高,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和解题能力。
以下是一些数量关系解题技巧:
1. 利用整除思想解题:在数量关系中,经常出现一些数据具有
整除性质,如公倍数、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等。
利用这些整除性质,可以快速求解问题。
2. 利用比例思想解题:比例是数量关系中的一种重要关系,通
常用倍数、分数等形式表示。
利用比例关系,可以求解一些复杂的问题。
3. 利用倍数特性解题:倍数特性是数量关系中的一个特殊性质,即如果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倍数,那么这个数乘以另一个数等于原数。
利用这个特性,可以快速求解一些倍数问题。
4. 利用代入排除法解题:在数量关系中,有时候无法确定最优解,可以通过代入排除法来求解问题。
即把不同的选项代入题目中,逐步排除,最终找到正确答案。
5. 利用图形特征解题:数量关系还可以通过图形特征来求解,
如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图形的特征,可以用来求解一些数量关系问题。
以上是一些数量关系解题技巧,当然,在实际考试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
因此,考生需要加强对数量关系题目的练习,提高解题能力和速度。
2023事业单位行测辅导:数量关系解题方法1500字
![2023事业单位行测辅导:数量关系解题方法15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2029a1d1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65.png)
2023事业单位行测辅导:数量关系解题方法1500字2023事业单位行测辅导:数量关系解题方法数量关系是事业单位行测考试中的一个常见题型,需要考生在一定的时间内通过计算、比较和推理等方式,解答与数量关系相关的问题。
为了帮助考生提高数量关系解题能力,以下将介绍一些解题方法和技巧。
一、理清问题,明确思路在解数量关系题之前,首先要对问题进行仔细阅读和理解,明确题目的要求和条件。
可以逐句阅读,将关键信息标记出来,帮助理清思路和确定解题方向。
二、确定变量,建立表达式在数量关系题中,常常涉及到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因此,要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条件,确定变量,并通过建立表达式,来描述这些变量之间的数学关系。
可以使用字母代表变量,并通过等式或不等式来表达这些关系。
三、利用数据关系,建立方程在数量关系题中,常常给出一些具体的数据,比如给出了某个变量的具体取值,或者给出了一些变量之间的比较关系。
可以利用这些数据关系,建立方程来解决问题。
四、进行计算,整理结果在建立了方程之后,可以通过计算来求解未知量的值。
需要注意的是,要仔细进行计算,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同时,在计算的过程中,还要灵活运用数学运算的法则和技巧,比如可以化简、约分或配平等,以简化计算过程。
五、检查答案,筛除错误在计算出结果之后,要进行答案的检查。
要检查是否符合题目的要求和条件,同时也要检查计算过程是否有错误或者遗漏。
可以通过代入原方程进行验证,来确保答案的正确性。
六、灵活运用解题技巧在解数量关系题的过程中,还可以灵活运用一些解题技巧,来提高解题效率和准确性。
比如:1. 利用逻辑关系:在数量关系题中,常常涉及到逻辑推理。
可以通过分析题目的信息和条件,利用逻辑关系来推断出一些隐藏的信息,从而解决问题。
2. 制作表格图表:数量关系题可以通过制作表格、图表等形式来表达和分析问题,从而更直观地理解和处理问题。
3. 利用近似估算:在一些复杂的数量关系题中,计算过程较为繁琐,可以利用近似估算的方法,进行简化处理,提高解题效率。
事业单位笔试中如何高效解决数量关系题
![事业单位笔试中如何高效解决数量关系题](https://img.taocdn.com/s3/m/1c65ad5c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8e.png)
事业单位笔试中如何高效解决数量关系题数量关系题在事业单位笔试中经常出现,解决这类题目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方法。
本文将从整体策略、具体解题方法和实践步骤三个方面来介绍如何高效解决数量关系题。
一、整体策略在面对数量关系题时,我们要树立正确的解题思路和策略。
首先,要有合理的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其次,要注重细节,善于捕捉题目中的关键信息。
最后,要善于使用数学公式和方法,同时灵活运用解题技巧。
二、具体解题方法1. 审题:在解决数量关系题时,首先要仔细审题,理解题目所求,明确问题的具体要求。
2. 给变量赋值: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和要求,给出变量的定义和赋值。
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问题,并为进一步解题做好准备。
3. 建立方程或不等式:根据题目所给条件,利用数学关系建立相应的方程或不等式。
这是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关键步骤。
4. 求解方程或不等式:根据所建立的方程或不等式,运用合适的数学方法求解未知数的值。
可以通过消元、代入、加减、乘除等操作来求解。
5. 验证解答:在求解完方程或不等式后,一定要验证所得解是否符合原始的条件。
只有通过验证,才能确保解是正确且有效的。
三、实践步骤1. 针对具体问题,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意和要求,明确解题目标。
2. 根据题目所给条件,给出问题的变量定义和赋值。
3. 根据条件和变量,建立数量关系方程或不等式。
4. 运用数学方法和技巧,求解方程或不等式,得到未知数的解。
5. 验证解答是否满足原问题的条件。
6. 如果解答正确,将解答结果表述清楚,并用合适的方法和形式给出答案。
7. 如果解答错误,检查求解过程是否有误,重新进行计算,直到得到正确答案为止。
通过上述整体策略、具体解题方法和实践步骤,我们可以有效地解决事业单位笔试中的数量关系题。
在解题过程中,要保持清晰的思维和逻辑,严谨地应用数学知识和技巧,灵活地运用不同的解题方法,才能高效地解决数量关系题,取得好的成绩。
总结起来,事业单位笔试中解决数量关系题需要我们具备分析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
事业单位中的数量关系题解题方法
![事业单位中的数量关系题解题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5ac5ded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ad.png)
事业单位中的数量关系题解题方法数量关系题是数学中常见的一类题型,在事业单位的招聘考试中也经常出现。
解题方法是解决这类题目的关键,下面将介绍一些事业单位中的数量关系题解题方法。
一、等量关系的题目解题方法等量关系是数量关系题中最常见的一种。
解这类题目,可以通过列方程或者利用已知条件与未知数之间的等量关系进行运算。
举个例子:甲乙两人共有15支铅笔,若甲多1支,那么乙就少10支,求甲共有几支铅笔。
解题步骤:1. 假设甲有x支铅笔,则乙有15-x支铅笔。
2. 由已知条件可得方程:x+1=15-x-10。
3. 解方程可得x=12。
4. 综上,甲共有12支铅笔。
二、比例关系的题目解题方法比例关系题中,常用的解题方法有比例代入法和比例求解法。
(一)比例代入法的解题步骤:1. 确定两个相关物品的比例关系。
2. 将已知条件代入比例关系中,求解未知数的值。
举个例子:小明两天去了工地5次,小红三天去了工地6次,两人的去工地的次数成比例,求小明一周去工地多少次。
解题步骤:1. 确定比例关系:小明的工地次数/小红的工地次数 = 2/3。
2. 假设小明一周去工地x次,那么小红一周去工地的次数为(3/2)x。
3. 代入比例关系并求解,得到x=10。
4. 综上,小明一周去工地10次。
(二)比例求解法的解题步骤:1. 确定两个相关物品的比例关系。
2. 利用已知条件,建立比例关系的等式。
3. 求解等式中的未知数,得出结果。
举个例子:A、B两个工程队按比例混凝土,A队用了24吨,B队用了40吨,两队的混凝土总共有280吨,求A、B两队按比例混凝土的尺寸。
解题步骤:1. 确定比例关系:A队的混凝土尺寸/B队的混凝土尺寸 = 24/40。
2. 假设A队的混凝土尺寸为x,B队的混凝土尺寸为(40/24)x。
3. 利用已知条件,建立等式:x+(40/24)x=280。
4. 解等式可得x=120。
5. 综上,A队按比例混凝土的尺寸为120,B队按比例混凝土的尺寸为200。
事业编行测答题技巧:攻破数量关系
![事业编行测答题技巧:攻破数量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e2c4b37eb84ae45c3b358ce1.png)
事业编行测答题技巧:攻破数量关系
在事业单位行测考试中,数量关系是大多数考生都比较头疼的一个部分。
考生首先应该要知道,如果想学好数量关系这一部分的知识,拿到分数,就必须要知道它要考什么?怎么考?考生又该如何应对。
数量关系分为两个部分:数学运算、数字推理。
考生要想做好数学运算,必须要掌握重点知识考察点。
从方法上来说,代入排除法、整除特性法、方程法、特值法、比例法、公式法等。
从题型来说,计算问题、工程问题、利润问题、容斥问题、最值问题、行程问题等。
建议大家从以下几点进行备考:
一、自己练题。
在选择套题的时候,要注意的一点是,最好是拿真题来做。
目的是要大家了解该项考试难度和常考题型等。
二、自己选择一些课程或者书籍来学习具体的分a章节的知识点。
一方面,能够更加清晰的来学习知识点。
另外一个方面,能够更多掌握一个题目的多种解题思路。
三、复习一些培训讲义。
通过复习,让自己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做题更快更准,不用走弯路,浪费时间。
四、大量做题。
考生必须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才能使自己学到的知识进行锻炼,才能真正转化为自己的知识。
五、做完整套题。
通过完整试卷练习,能让大家找到感觉,不仅是对时间上有所规划,更能通过套题练习,培养自己的心里素质,不至于因紧张而发挥失常。
六、调整心态。
考试考的不仅是实力,还有心态。
一个好的心态,能让你有更好的发挥。
2024年省事业考数量关系解题思路
![2024年省事业考数量关系解题思路](https://img.taocdn.com/s3/m/e4b32ecf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ac.png)
数量关系解题思路总结代入排除法使用范围1.看题型:多位数、年龄、余数、不定方程。
2.看选项:(1)选项信息充分;选项为一组数。
(问法:分别/各)(2)剩两项:只代其中一个。
2.使用方法(1)先排除:奇偶、倍数、尾数。
(2)再代入:①从简原则:方便计算的数,整十、整百的数。
最值原则:问最大,从最大开始代入;问最小,从最小开始代入。
对于生活中的问题,注意用生活思维。
随笔练习1.一群学生分小组在户外活动,如3人一组还多2人,5人一组还多3人,7人一组还多4人,则该群学生的最少人数是( )。
A.23 C.88B.53 D.158【答案】B。
解析:题干正面计算复杂,使用代入排除法。
求的最少从最小的开始代入。
代入A项当学生人数为23时,23-4=19,不是7的倍数,不满足题意,排除。
代入B项:当学生人数为53时53-2=51,可以被3整除;53-3=50,可以被5整除;53-4=49,可以被7整除,满足题干所有条件当选。
故本题选B。
(二)倍数特性思想1.整除型如果A=B×C(B、C均为整数),那么A能被B整除,且A能被C整除。
使用范围:平均分配物品、平均数。
三量关系(A=B×C):行程问题、工程问题、经济利润问题。
2.余数型若总数=ax+b,则(总数-b)一定能被a整除。
(a,x均为整数)3.比例型若a/b=m/n(m、n互质),则a是m的倍数,b是n的倍数;若a=m/n*b(m、n互质),则a是m的倍数,b是n的倍数;若a=m/n*b(m、n互质),则a=m/(m+n)*(a=b)。
比例型适用于:题干特征:分数、百分数、比例、倍数。
对象特征:描述对象为不可分割的整体,整数才有意义。
如人、车、年龄等。
随笔练习1.在某公司年终晚会上,所有员工分组表演节目。
如果按7男5女搭配分组,则只剩下8名男员工;如果按9男5女搭配分组,则只剩下40名女员工。
该公司员工总数为( )名。
A.446B.488C.508D.576【答案】B。
数量关系答题技巧汇总
![数量关系答题技巧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5f9c4ae5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4f.png)
数量关系答题技巧汇总
1.理清题意:在开始答题之前,要先认真阅读题目,理解题目所要求的关系,并注意细节。
2. 利用图形:对于数量关系题目,尝试画出图形,以便更好地理解问题。
可以使用草图、表格或图表等。
3. 寻找规律:在数量关系问题中,通常有一些规律可循,通过寻找规律可以更快速地解决问题。
例如,是否存在倍数关系、奇偶性、等差/等比数列等。
4. 反证法:如果一道题目不好解决,可以尝试使用反证法,即先假设一个错误的答案,然后通过推理证明其错误,找到正确答案。
5. 逆向思维:有些数量关系问题需要倒推,即从答案开始逆向思考,反推出可能的原因,以便找到正确答案。
6. 多解法比较:对于数量关系问题,有时存在多种解法,可以通过比较不同解法的优缺点来确定最佳解法。
7. 细节判断:注意题目中的细节,例如计算过程中是否应该保留小数、是否需要对负数进行特殊处理等。
8. 实际应用:将数量关系问题与实际应用场景联系起来,可以更好地理解问题,并解决实际问题。
- 1 -。
事业编行测答题技巧:数量关系备考技巧
![事业编行测答题技巧:数量关系备考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5435756a6529647d2628521b.png)
----
2015 年北京事业单位招聘2015年北京事业单位考试题库
来源:中公北京事业单位考试网
事业编行测答题技巧:数量关系备考技巧事业单位行测考试中的数量关系类题型主要测查的是考生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
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主要涉及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
常见的题型
有:数字推理、数学运算等。
从数量关系考察题型上来说,计数问题、比例问题考查较多,是复习的重点。
基础运
算问题、行程问题与时间问题虽然不是经常出现的题型,但考生仍不能忽视。
数量关系备考技巧:
1.熟练掌握数学运算的各种题型及其相应解法。
2.灵活运用各种解题方法和速解技巧。
3.勤加练习,在做题中注意总结方法技巧,提高答题速度,争取在10分钟内答完10 道题或 15 分钟内答完15 道题。
数量关系答题注意点:
1.考场上应该优先选做那些题干较短、思路明确、有速解技巧的题目,再根据时间情况选做其他题目。
2.答题时应该优先考虑是否有速解技巧,如果没有,再定位题型,套用该题型的相关解
法求解。
3.读完题后,如果一时找不到解题思路,感觉计算量很大或是一分半钟内解不出来,应该果断放弃。
例题:小李的弟弟比小李小 2 岁,小王的哥哥比小王大 2 岁、比小李大 5 岁。
1994 年,小李的弟弟和小王的年龄之和为15。
问2014 年小李与小王的年龄分别为多少岁( ) 。
A.25 ,32
B.27 , 30
C.30,27
D.32 , 25
答案:B
---。
行测数量关系快速解题技巧
![行测数量关系快速解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b753e6e6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81.png)
行测数量关系快速解题技巧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数量关系一直是让众多考生头疼的部分。
题目难度较大,时间又紧张,往往让人感到无从下手。
但其实,只要掌握了一些快速解题的技巧,就能在这一部分取得更好的成绩。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分享一些实用的行测数量关系快速解题技巧。
一、整除法整除特性是数量关系中非常好用的一个技巧。
当题目中出现比例、分数、百分数或者倍数等特征时,我们可以考虑运用整除法来快速解题。
例如:某单位组织员工参加培训,男员工人数是女员工人数的2 倍。
如果总人数为 51 人,那么男员工有多少人?我们可以根据“男员工人数是女员工人数的 2 倍”这一条件,得出总人数是女员工人数的 3 倍。
因为总人数为 51 人,51 能被 3 整除,所以女员工人数能被 3 整除。
假设女员工人数为 x 人,那么 x 能被 3 整除,男员工人数为 2x 人,所以 2x 也能被 3 整除。
51÷3 = 17,所以女员工人数为 17 人,男员工人数为 2×17 = 34 人。
二、代入排除法当题目中选项信息充分,或者通过直接计算比较困难时,代入排除法往往能发挥很大的作用。
比如:一个三位数,各位数字之和是18,百位数字比十位数字大1,个位数字比十位数字大 2,这个三位数是多少?我们可以从选项入手,逐一进行代入。
A 选项,假设这个三位数是549,各位数字之和为 5 + 4 + 9 = 18,百位数字 5 比十位数字 4 大 1,个位数字 9 比十位数字 4 大 2,符合条件。
B、C、D 选项依次代入,发现不符合条件,所以答案是 A 选项。
三、特值法在一些题目中,如果涉及到多个未知量且它们的具体数值对结果没有影响时,我们可以通过设特值的方法来简化计算。
例如:一项工程,甲单独做需要 10 天完成,乙单独做需要 15 天完成。
两人合作,需要多少天完成?我们可以设这项工程的工作量为 30(10 和 15 的最小公倍数),那么甲每天的工作效率为 3,乙每天的工作效率为 2,两人合作每天的工作效率为 3 + 2 = 5,所以两人合作完成这项工程需要的时间为 30÷5= 6 天。
2024必备行测数量关系技巧全总结
![2024必备行测数量关系技巧全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3287dfb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d7.png)
2024必备行测数量关系技巧全总结数量关系是公务员考试中的常见题型之一,需要考生对数字、比例、图表等进行分析和计算。
以下是2024年必备行测数量关系技巧的详细总结。
一、基础技巧:1.记忆数字:在数量关系题中,需熟悉常用的数字、比例关系、容量单位等,减少计算过程中的出错概率。
2.快速计算:掌握常见的计算技巧,如快速乘除法、平方根的近似值等,以提高解题速度。
3.数据转换: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将不同的数据形式互相转换,以便进行比较和计算。
4.精确度估算:在计算过程中,对数据的精确度有一定的估计,以便预估计算结果的大小。
二、问题解决技巧:1.比较大小:对于给定的数量关系,通过比较大小来确定答案。
可将各个选项转换成相同的单位,进行大小的比较。
2.算术平均数:在一组数据中,若知道其中一个数据的平均值和总数,可通过计算得出其他数据的和,并据此计算其他数据。
3.比例关系:根据给定的比例,计算未知数量的值。
可通过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来计算角度和边长的比值。
4.百分比:将百分数转换成小数,并通过乘法或除法计算出具体数值。
5.单位换算:根据不同的单位进行换算,例如时间、长度、面积、体积等。
三、逻辑推理技巧:1.逆向思维:根据问题的答案,倒推出可能的条件和前提。
通过排除已知条件和选项之间的矛盾关系,来确定正确选项。
2.解方程:用未知数代表问题中的数据,将问题转换成方程组,再通过求解方程组得出结果。
3.统计分析:对给定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找到问题中的规律和特点,以便解决问题。
4.图表分析:根据图表中的信息,通过计算和比较来解决问题。
注意理解图表中的数据和单位,不要误解题意。
四、实际应用技巧:1.代入法:将给定的数值代入到问题中进行计算,以便得到正确的结果。
2.对称关系:利用对称图形和对称线的关系,计算未知数据的值。
3.最大最小值:通过求解问题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来确定答案的范围。
4.统一单位:将不同单位的数据换算成相同单位,以便进行比较和计算。
2023年事业单位行测技巧:数量关系常用解题方法
![2023年事业单位行测技巧:数量关系常用解题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6982347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4f.png)
2023年事业单位行测技巧:数量关系常用解题方法1500字数量关系是事业单位行测中的一个常见题型,涉及到数字、比例、概率等数学概念和计算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解题方法:1. 理解题意:首先要清楚题目所描述的情境和要求,理解题目的含义对正确解题至关重要。
仔细阅读问题,理解问题所给的条件和要求,正确把握关键信息。
2. 绘制图表:对于涉及到比例、数量关系的问题,适合使用图表来进行解题。
绘制适当的图表,如表格、柱状图、饼状图等,可以更清晰地表示数量关系,有助于问题的理解和计算。
3. 建立方程式:根据问题所给的条件,建立适当的方程式。
方程式可以是线性方程、比例方程、概率方程等,通过建立方程式将题目转化为数学问题,以便进行求解。
4. 利用逻辑推理:对于数量关系题目,经常涉及到逻辑关系的推理。
通过分析问题中的逻辑关系,找出规律和推理方法,可以快速解答问题。
5. 运用数学工具:事业单位行测中常用的数学工具有比例、百分数、平均数、概率等。
熟练掌握这些工具及其计算方法,可以更快速地解决数量关系问题。
6. 穷举法:对于一些特殊的数量关系问题,可以通过穷举法进行求解。
即列出所有可能的情况,并逐一验证,找出符合条件的解答。
7. 运用逻辑推理法:数量关系题目往往涉及到逻辑关系的推理。
通过观察数据之间的规律和关系,运用逻辑推理,分析问题,可以得到正确答案。
8. 逻辑推理法:对于一些隐含条件的问题,可以通过逻辑推理来解题。
通过观察数据之间的关系,运用逻辑推理,推导出隐含条件,从而解答问题。
9. 注意计算细节:在解题过程中,要注意计算细节,尤其是小数点的处理、单位的换算等,避免因计算错误导致答案错误。
10. 注意逆向思维:对于一些较难的数量关系问题,可以尝试逆向思维。
即从问题的答案入手,反推出符合条件的数据,以达到解题的目的。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解题方法,通过理解题意,建立方程式,运用逻辑推理等方法,可以更有效地解答数量关系问题。
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进行练习,熟练掌握解题方法,提高解题的能力和效率。
事业单位中的数量关系题解析
![事业单位中的数量关系题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098c0ba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40.png)
事业单位中的数量关系题解析事业单位中的数量关系题是指在事业单位人员招聘或晋升考试中常见的一类题目,考察考生对数量、比例、百分比等概念的理解和使用能力。
在本文中,将对事业单位中的数量关系题进行详细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解题方法和技巧。
一、数量关系题概述数量关系题是在事业单位招聘或晋升考试中常见的一类题目。
这类题目通常涉及到人员、物品、时间等方面的数量关系,要求考生通过已知条件,推断或计算出未知的数量。
解此类题目通常需要运用百分比、比例、加减乘除等基本数学知识,并善于分析问题,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
二、解题方法与技巧1. 读懂题目,理清思路在处理数量关系题时,首先要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所涉及的各种关系。
在读题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用图表或表格形式表示出来,以便更好地理清思路。
2. 抽象化计算在实际解题过程中,可以将数量关系抽象为代数表达式或方程式,从而简化计算过程。
例如,将总人数表示为N,将A类人员占比表示为a,可以得到A类人员数量为N*a。
3. 利用已知条件解题根据题目给出的已知条件,利用已知条件与未知数量之间的关系,可以计算出未知数量。
例如,已知总人数为N,其中A类人员占比为a%,B类人员占比为b%,则可以得到A类人员数量为N*a/100,B类人员数量为N*b/100。
4. 灵活运用百分比计算在解题过程中,经常会涉及到百分比的计算。
为了方便计算,可以将百分数转化为小数进行运算,最后再将结果换算为百分比形式。
例如,将75%转化为0.75,计算完成后再乘以100,将结果转化为百分比形式。
5. 注意单位换算在涉及到物品数量、时间等单位的转换时,需要注意单位的换算。
如果条件中给出的单位与要求计算的单位不一致,需要进行单位换算。
例如,如果要求计算总工作小时数,而给出的条件是每天工作时间为8小时,需要将天数转化为小时,再进行计算。
三、实例分析以下是一个实例分析,通过具体题目来演示解数量关系题的方法和技巧。
快速解数量关系最牛十招
![快速解数量关系最牛十招](https://img.taocdn.com/s3/m/7686fe48dd3383c4ba4cd2ce.png)
快速解数量关系最牛十招数学运算作为公事员考试行测最难,费时最多的题目之一,是咱们许多考生最容易舍弃的板块但同时数学又是最有技术性可言的,换句话说,行测中最有可能秒杀的题目确实是数学运算部份。
而事实上,行测中数量关系部份绝大多数题目要求每一名考生要在一分钟之内快速解出,没有技术确实是不行的。
本文对数量关系部份的答题技术作了如下总结:一、解题时整体把握,抓住出题人思路。
【例1】将A、B、C三个水管打开向水池放水,水池12分钟能够灌满;将B、C、D三个水管打开向水池放水,水池15分钟能够灌满;将A、D两个水管打开向水池放水,水池20分钟能够灌满。
若是将A、B、C、D四个水管打开向水池放水,水池需( )分钟能够灌满。
A.25B.20C.15D.10解析:选择D。
此题出题人考的是考生整体把握的能力,A、B、C三个水管打开向水池放水,水池12分钟能够灌满,而此刻加入D管,帮忙A、B、C三个水管放水,因现在刻必然低于12分钟,因此此题选D。
二、题干信息与选项成比例或倍数关系:想倍数,想整除。
【例2】一列客车长250米,一列货车长350米,在平行的轨道上相向行驶,从两车头相碰到两车尾相离通过15秒,已知客车与货车的速度之比是5:3。
问两车的速度相差多少?A.10米/秒B.15米/秒C.25米/秒D.30米/秒解析:选择A。
此题问的是两车的速度相差,因此,做题时找与问题直接相关的数据,客车与货车的速度之比是5:3,而B、C比值正好是5:3,推断别离为客货车速度,而两车速度相差为10米/秒。
【例3】学校有足球和篮球的数量比为8∶7,先买进假设干个足球,这时足球与篮球的数量比变成3∶2,接着又买进一些篮球,这时足球与篮球的数量比为7∶6。
已知买进的足球比买进的篮球多3个,原先有足球多少个?A.48B.42C.36D.30解析:选择A。
足球和篮球的数量比为8∶7,A、B选项方才为8:7,推断它们别离为足球与篮球的数量,而且只有48是8的倍数。
数量关系考试技巧-公考
![数量关系考试技巧-公考](https://img.taocdn.com/s3/m/9150a352d4d8d15abf234e21.png)
数量关系考试技巧数量关系4大解题思维:1、代入排除法:考试遇到多位数问题、年龄问题、余数问题、不定方程及没有思路的题目,都可以用把选项代入题干的方式运算。
代入时,可以结合最值代入、数字特性等方法。
2、方程法:方程法三要素:找等量关系、设未知数、解方程。
关键步骤找等量关系要注意题干中的和、差、倍、比关系和两个条件间的不变量。
3、数字特性:3和9整除特性:当且仅当各个位数之和是3/9的倍数。
4、赋值法:题干中无具体数值,且出现了分数、小数、百分数的时候,考虑用赋值法。
数量关系4大重要题型:1、工程问题:核心公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总量,题干中给了大量的完工时间,为工作总量赋值;题干中给了效率比、效率关系和人数,为工作效率赋值。
2、经济利润:利润=收入-成本,总收入=单价×销量,利润率=利润÷成本3、等差数列:通项公式:a n=a1+(n-1)d,求和公式:S n=中位数×n=平均数×n=(a1+a n)×n÷24、最值问题:分为最不利构造、数列构造和多集合反向构造。
最不利构造的答案=最不利的情形+1;数列构造四步:①排序②设问③构造④加和;多集合反向构造三步:①反向②求和③作差数量关系10条性价比超高公式或口诀:1、浓度公式:浓度=溶质÷溶液2、行程问题基础公式:路程=速度×时间3、行程问题等距离平均速度公式:平均速度=2v1v2÷(v1+v2)4、相遇追及公式:S相=(v1+v2)t相,S追=(v1-v2)t追5、牛吃草公式:y=(N-x)T(y-原有的草量,N-牛数,x-长草速度,T-时间)6、植树问题:单边线性植树棵数=总长÷间隔长度+1,单边环形植树棵数=总长÷间隔长度,单边楼间植树棵数=总长÷间隔长度-1 双边植树棵数=单边植树棵数×27、方阵问题:实心方阵总人数:n×n,最外圈人数4n-4,相邻两圈差8人。
事业单位中的计算题技巧分享
![事业单位中的计算题技巧分享](https://img.taocdn.com/s3/m/9e1cdebf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6a.png)
事业单位中的计算题技巧分享事业单位考试是一个具有一定难度和竞争性的考试,其中计算题是一个重要的考察内容。
无论是数量关系题、逻辑推理题还是数据分析题,掌握一些计算技巧能够帮助我们更高效地解题。
本文将分享一些在事业单位计算题中常用的技巧,希望能对大家的备考工作有所帮助。
一、数量关系题的技巧在事业单位考试中,数量关系题是出现频率较高的一类题型。
这类题目通常涉及数字之间的关系,需要我们通过分析和计算找出正确的答案。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技巧:1. 特殊取数法:对于给定的问题,我们可以先选择一些特殊的取值进行计算,以便更好地理解问题和分析数字之间的关系。
通过特殊取数可以简化计算过程,提高解题的效率。
2. 逆向计算法:有些时候,我们可以从答案出发逆向计算,以确定所需的条件或数字。
这种方法常用于求解未知数或确定某一条件的取值范围。
3. 数字拆分与合并:当面对一些复杂的数字运算时,我们可以将数字进行拆分或合并,以简化计算过程。
例如,将大数拆分为相对较小的数求和,或将多个数字合并为一个百分数进行计算。
二、逻辑推理题的技巧逻辑推理题在事业单位考试中也是常见的一类题型。
这类题目要求我们根据给定的条件进行推理,推断出正确的结论。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技巧:1. 构造逻辑关系图:在解答逻辑推理题时,可以通过构造逻辑关系图的方式,将各个条件和结论进行可视化展示。
这样可以更清晰地把握各个信息之间的关联,从而更容易找到正确的答案。
2. 排除法:当给出多个选项时,我们可以通过逐个排除不符合条件的选项,来确定正确答案。
这种方法需要我们在推理过程中保持清晰的思维,灵活运用各种已知的条件进行对比和分析。
三、数据分析题的技巧数据分析题在事业单位考试中属于较为复杂的题型,需要我们对给定的数据进行仔细分析和计算。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技巧:1. 数据分类与整理:在解答复杂的数据分析题时,我们可以将给定的数据进行分类和整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分析。
通过将数据进行分组和排序,可以清晰地展示数据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回答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敏感度训练1、现在有10颗树,以怎样的栽植方式,能保证每行每列都是4颗?(画出种植图)化学与数学的结合题型2、水光潋影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后人追随意境,写了对联: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在以下两式的左边添加适当的数学符号,使其变成正确的等式:我们首先应该掌握的数列及平方数自然数列:1,2,3。
奇数数列:1,3,5。
偶数数列:2,4,6。
素数数列(质数数列):1,3,5,7,11,13。
自然数平方数列:1*,2*,3*。
*=2自然数立方数列:1*,2*,3*。
*=3等差数列:1,6,11,16,21,26……等比数列:1,3,9,27,81,243……无理式数列:。
等平方数应该掌握20以下的,立方数应该掌握10以下的;特殊平方数的规律也的掌握:如,15,25,。
的平方心算法。
数量关系数量关系测验主要是测验考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与计算的能力,体现了一个人抽象思维的发展水平。
数量关系测验含有速度与难度的双重性质。
解答数量关系测验题不仅要求考生具有数字的直觉能力,还需要具有判断、分析、推理、运算等能力.知识程度的要求:大多数为小学知识,初中高中知识也只占极少部分。
一、数字推理数字推理的题型分析:1、等差数列及其变式2、等比数列及其变式3、等差与等比混合式4、求和相加式与求差相减式5、求积相乘式与求商相除式6、求平方数及其变式7、求立方数及其变式8、双重数列9、简单有理化式10、汉字与数字结合的推理题型11、纯数字排列题目二级等差数列的变式1、相减后构成自然数列即新的等差数列 25,33,(),52,632、相减后的数列为等比数列9,13,21,(),693、相减后构成平方数列111,107,98,(),574、相减后构成立方数列1,28,92,(),4335、平方数列的隐藏状态10,18,33,(),92二级等比数列的变式1、相比后构成自然数列(或等差数列)6,6,12,36,144,()2、与交替规律的结合(相比后构成循环数列)6,9,18,27()8,8,12,24,60,()3、常数的参与(采用+,-,*,/)11,23,48,99,()3,8,25,74,()也可称做+1,-1法则其他例题我会尽快编出,供大家参考.(2)数字推理常见的排列规律(3)(1)奇偶数规律:各个数都是奇数(单数)或偶数(双数);[自然数列,质数数列等](4)(2)等差:相邻数之间的差值相等,整个数字序列依次递增或递减。
(5)(3)等比:相邻数之间的比值相等,整个数字序列依次递增或递减;(6)(4)二级等差:相邻数之间的差或比构成了一个等差数列;(7)(5)二级等比数列:相邻数之间的差或比构成一个等比数理;(8)(6)加法规律:前两个数之和等于第三个数;(9)(7)减法规律:前两个数之差等于第三个数;(10)(8)乘法(除法)规律:前两个数之乘积(或相除)等于第三个数;(11)(9)完全平方数:数列中蕴含着一个完全平方数序列,或明显、或隐含;(12)(13)2.数学运算(14)数学运算题主要考查解决四则运算等基本数字问题的能力。
(15)数学运算的试题一般比较简短,其知识内容和原理多限于小学数中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16)(17)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步骤:(18)实际问题(数字应用题)------------- 数学模型(19)推理(20)演算(21)实际问题的解----------还原说明-----数学模型的解(22)(23)数学计算的题型分析(24)1.四则运算、平方、开方基本计算题型(25)2.大小判断(26)3.典型问题(27)(1)比例问题(2)盈亏问题(3)工程问题(4)行程问题(5)栽树问题(6)方阵问题(7)“动物同笼”思维模型(8)年龄问题(9)利润问题(10)面积问题(11)爬绳计算又称跳井问题(12)台阶问题(13)余数计算(14)日月计算(15)溶液问题(16)和差倍问题(17)排列组合问题(18)计算预资问题(19)归一问题(20)抽屉原理(21)其他问题(28)数字计算的解题方法(29)1.加强训练提高对数字的敏感度(30)2.掌握一些数学计算的解题方法及技巧(31)3.认真审题把握题意(32)4.寻找捷径多用简便方法(33)5.利用排除法提高做题数字计算的规律方法概括一.基本计算方法(1)尾数估算法(2)尾数确定法(3)凑整法是简便运算中最常用的方法,即根据交换律、结合律把可以凑成10、20、30、50、100。
的数放在一起运算,从而提高运算速度。
基本的凑整算式:25*8=200等。
(4)补数法a、直接利用补数法巧算b、间接利用补数法巧算又称凑整去补法(5)基准数法当遇到两个以上的数相加且这些数相互接近时,取一个数做基准数,然后再加上每个加数与基准数的差,从而求和。
(6)数学公式求解法如:完全平方差、完全平方和公式的运用考查。
(7)科学计数法的巧用二.工程问题的数量关系工作量=工作效率x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量/工作时间总工作量=各分工作量之和此类题:一般设总的工作量为1;三.行程问题(1)相遇问题甲从a地到b地,乙从b地到a地,然后两人在途中相遇,实质上是甲乙一起走了ab之间这段路程,如果两人同时出发,那么:ab之间的路程=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甲的速度*相遇时间+乙的速度*相遇时间=甲乙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问题的核心是速度和时间的问题(2)追及问题追及路程=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甲乙速度差*追及时间追及问题的核心是速度差问题(3)流水问题顺水速度=船速+水速逆水速度=船速—水速因此船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水速= (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四.植树问题(1)不封闭路线(a)两端植树,则颗树比段数多1;颗树=全长/段数+1(b)一端植树,则颗数与段数相等;颗数=全长/段数(c)两端不植树,则颗数比段数少1。
颗数=全长/段数-1(2)封闭路线植树的颗数=全长/段数五,跳井问题或称爬绳问题完成任务的次数=井深或绳长-每次所爬米数+1 六,年龄问题方法1:几年后的年龄=大小年龄差/倍数差-小年龄几年前的年龄=小年龄-大小年龄差/倍数差方法2:一元一次方程解法方法3:结果代入法,此乃最优方法甲对乙说:当我的岁数是你现在岁数时,你才4岁。
乙对甲说:当我的岁数到你现在岁数时,你将有67岁。
甲乙现在各有()。
A.45岁,26岁B.46岁,25岁C.47岁,24岁D.48岁,23岁甲-4=甲-乙,67-甲=甲-乙七,鸡兔同笼问题1,《孙子算经》解法:设头数为a,足数是b。
则b/2-a是兔数,a-(b/2-a)是鸡数。
2,《丁巨算法》解法:鸡数=(4*头总数-总足数)/2 兔数=总数-鸡数兔数=(总足数-2*头总数)/2鸡数=总数-兔数著名古典小说《镜花缘》中的米兰芬算灯用的也是鸡兔同笼问题的解法。
八,溶液问题溶液=溶质+溶剂浓度=溶质/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此类题涉及的考查类型:(1)稀释后,求溶质的质量分数;(2)饱和溶液的计算问题;注意:一种溶剂可以同时和几种溶质互溶。
有关溶液混合的计算公式是:m(浓)×c%(浓)+m(稀)×c%(稀)= m(混)×c%(混)由于m(混)=m(浓)+m(稀),上式也可以写成:m(浓)×c%(浓)+m(稀)×c%(稀)= [m(浓)+m(稀)]×c%(混)此式经整理可得:m(浓)×[c%(浓)-c%(混)]=m(稀)×[c%(混)-c%(稀)]九、利润问题利润=销售价(卖出价)-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销售价-成本)/成本=销售价/成本-1销售价=成本*(1+利润率)成本=销售价/(1+利润率)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减投资损失)+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利润=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1、资本金利润率是衡量投资者投入企业资本的获利能力的指标。
其计算公式为:2、资本金利润率=利润总额/资本金总额X100%3、企业资本金利润率越高,说明企业资本的获利能力越强。
2、销售收入利润率是衡量企业销售收入的收益水平的指标,其计算公式是:销售收入利润率=利润总额/销售收入净额X100%销售收入利润率是反映企业获利能力的重要指标,这项指标越高,说明企业销售收入获取利润的能力越强。
3、成本费用利润率是反映企业成本费用与利润的关系的指标。
其计算公式为: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X100%十、预资问题对预资问题的分析,我们会发现此类问题与比例问题是相通的。
按照比例问题的解法对预资问题同样适用。
十一、面积问题解决面积问题的核心是“割、补”思维,既当我们看到一个关于求解面积的问题,不要立刻套用公式去求解,这样解会进如误区。
对于此类问题的通常解法是“辅助线法”,即通过引入新的辅助线将图形分割或者补全为很容易求得面积的规则图形,从而快速求的面积。
十二、和、差、倍问题求大小两个数的值1、(和+差)/2=较大数2、(和-差)/2=较小数和差问题的基本解题方法是:1、(和+差)/2=较大数较大数-差=较小数(和-差)/2=较小数较小数+差=较大数2、一元一次方程解法1、南京长江大桥共分两层,上层是公路桥,下层是铁路桥。
铁路桥和公路桥共长11270米,铁路桥比公路桥长2270米,问南京长江大桥的公路和铁路桥各长多少米?2、三个小组共有180人,一、二两个小组人数之和比第三小组多20人,第一小组比第二小组少2人,求第一小组的人数3、甲、乙两筐苹果,甲筐比乙筐多19千克,从甲筐取出多少千克放入乙筐,就可以使乙筐中的苹果比甲筐的多3千克?4、在一个减法算式里,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等于120,而减数是差的3倍,那么差等于多少?1分析:和差基本问题,和1127米,差2270米,大数=(和+差)/2,小数=(和-差)/2。
解:铁路桥长=(11270+2270)/2=6770米,公路桥长=(11270-2270)/2=4500米。
2分析:先将一、二两个小组作为一个整体,这样就可以利用基本和差问题公式得出第一、二两个小组的人数和,然后对第一、二两个组再作一次和差基本问题计算,就可以得出第一小组的人数。
3分析:从甲筐取出放入乙筐,总数不变。
甲筐原来比乙筐多19千克,后来比乙筐少3千克,也即对19千克进行重分配,甲筐得到的比乙筐少3千克。
于是,问题就变成最基本的和差问题:和19千克,差3千克。
4分析:被减数=减数+差,所以,被减数和减数与差的和就各自等于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的一半,即: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