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儿科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儿科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23dc7e36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9a.png)
《儿科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一、前言儿科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临床儿科护理工作中最常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后期护理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本课程选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崔焱主编的《儿科护理学》(第6版)为教材,将护理程序有机地贯穿于教材始终,突出了医学模式和护理模式的转变,充分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突出了儿科护理专业的特点,力求反映当代儿科护理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适应儿科护理教学与临床的需要。
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大纲将教材内容按照按识记、领会、简单应用、综合应用四个层次来规定各章的考核目标与考核要求,以使考生便于理解及掌握好该门课程的重要内容。
在教学方法上,可采用讲授、示教、操练、讨论等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儿科护理学》教学模块、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一)教学模块《儿科护理学》教学包括两个模块。
儿科护理学I主要包括理论课教学和儿科临床基本操作的示教和操练,在学院完成。
具体教学单元和时数安排如下。
儿科护理学II为床旁教学实习,为期2周,内容包括儿科临床护理实践、儿科护理技术示教、儿科护理专题小讲课、儿科护理查房、儿科CBL教学、儿科护理临床进展讲座、儿科高级护理实践见习等。
(二)教学方法包括课堂多媒体教学、问题导向式教学、专题汇报和研讨、高仿真模拟的教学、床旁教学、在线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
(三)教学评价包括闭卷考试、技能考核、专题汇报、阶段测验、个案考核在内的多元化教学评价。
三、《儿科护理学》具体大纲内容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了解儿科护理学的任务和所涉及的研究范围及儿科护士角色与素质的要求。
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识记1.儿科护理学的任务和所涉及的范围。
2.儿科护士的角色与素质要求。
理解小儿年龄阶段的划分第二章儿童生长发育目的要求:1.了解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9be554e5580216fc710afd41.png)
【熟悉】病毒性心肌炎的病因
【掌握】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表现
【了解】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原则
【掌握】病毒性心肌炎的护理措施
第四节充血性心力衰竭
【熟悉】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因
【掌握】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
【了解】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原则
【掌握】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护理措施
第十一章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熟悉】生长激素缺乏症的病因
【掌握】生长激素缺乏症的临床表现
【了解】生长激素缺乏症的治疗原则
【掌握】生长激素缺乏症的护理措施
第十五章免疫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一节小儿免疫系统特点
【熟悉】小儿免疫系统特点
第二节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熟悉】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病因
【掌握】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临床表现
【了解】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治疗原则
【熟悉】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病因
【掌握】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临床表现
【了解】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治疗原则
【掌握】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护理措施
第二节儿童糖尿病
【熟悉】儿童糖尿病的病因
【掌握】儿童糖尿病的临床表现
【了解】儿童糖尿病的治疗原则
【掌握】儿童糖尿病的护理措施
第三节生长激素缺乏症
【熟悉】社会行为的发展
【熟悉】神经心理发育的评估
第四节 小儿生长发育中的常见问题及干预措施
【熟悉】体格生长偏离
【熟悉】心理行为异常
第三章 各年龄期小儿的健康指导
第一节 不同年龄期小儿的护理
【掌握】七个年龄期小儿的护理
第二节 小儿用药指导
【掌握】药物的选择
【掌握】给药方法
【掌握】药物剂量计算
《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教学内容
![《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教学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0fc9169b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40.png)
《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第一部分:导论本部分主要介绍儿科护理学的概念、发展历史、研究对象和意义,帮助学生初步了解儿科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第二部分:儿科护理学基础知识1. 儿童生长发育规律本节主要介绍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包括身高、体重、生理发育等方面的变化规律,帮助学生了解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为后续学习和实践提供基础。
2. 儿童生理与病理变化本节主要介绍儿童生理与病理变化的特点,包括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等方面的变化规律,帮助学生了解儿童生理与病理的差异,为儿科护理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3. 儿童心理与行为特点本节主要介绍儿童心理与行为的特点,包括婴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青春期等时期的心理特点和行为表现,帮助学生了解儿童的心理需求,并掌握相应的护理技能。
第三部分:常见儿童疾病护理1. 儿童常见传染病护理本节主要介绍儿童常见传染病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护理要点等内容,包括水痘、麻疹、流行性感冒等常见传染病的护理要点,帮助学生了解传染病的护理原则和方法。
2. 儿童常见慢性病护理本节主要介绍儿童常见慢性病的特点、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等内容,包括哮喘、糖尿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常见慢性病的护理要点,帮助学生了解慢性病的护理原则和方法。
第四部分:儿童护理技能1. 儿童生长发育评估本节主要介绍儿童生长发育评估的内容、方法和意义,包括测量身高体重、头围、评估发育水平等技能,帮助学生掌握儿童生长发育评估的标准和方法。
2. 儿童护理技术本节主要介绍儿童护理中常用的技术,包括给药、注射、换药、胃管护理、气管插管护理等技术,帮助学生了解儿童护理技术的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
第五部分:儿童健康促进1. 儿童生活方式指导本节主要介绍儿童生活方式的指导原则和方法,包括合理膳食、科学作息、适量运动等内容,帮助学生了解儿童健康促进的重要性和途径。
2. 儿童疾病预防本节主要介绍儿童常见疾病的预防方法,包括接种疫苗、卫生保健、环境卫生等内容,帮助学生了解儿童疾病预防的原则和策略。
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8391cb2ab307e87100f69625.png)
《儿童护理》教学大纲建桥学院护理系建桥护理护理系三年制专科护理专业《儿童护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任务1.性质儿童护理学是护理专业核心课程之一,主要内容包括儿科常见病护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课程任务主要任务是是学生树立“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理念,能运用护理程序,对儿科常见病患儿实施整体护理,为护理对象提供减轻痛苦、促进康复、预防疾病、保持健康的服务。
二、课程基本要求(一)知识教学目标1.了解科学常见病的基本医学人士,包括疾病概念、病因病理、发病机制、诱发因素。
2.熟悉儿科常见病的辅助检查和健康教育。
3.掌握儿科常见病的临场表现和治疗要点及儿科常见急危重症的急救原则。
4.了解儿科常见病的护理诊断,熟练掌握儿科常见疾病患儿的护理措施。
(二)能力培养目标1.具有对儿科常见病患儿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
2.具有对儿科常见病患儿的病情进行观察、和初步分析的能力,对儿科常见急危重症患儿进行初步应急处理和抢救配合的能力,以及向个体、家庭、社区开展健康教育的能力。
3.具有实施儿科常用诊疗护理操作技术的互利能力。
(三)素质教育目标1.树立全心全意为患儿服务的思想,以高度责任心和爱心关心、爱护、尊重患儿。
2.养成自觉按照护理程序思维方式,认真热情、积极主动地实施整体护理的工作意识。
3.培养刻苦勤奋的学习态度、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风气、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稳定良好的心理素质,在学习和实训中培养良好的敬业精神、职业道德和环境适应能力、创新意识。
四、学时分配建议五、教学大纲说明(一)本大纲的应用范围和使用方法1. 本课程实际学时为48节,部分内容归入集中技能训练和临床见习、部分内容,作为学生自学内容。
2.本大纲对知识的教学要求分为4个层次:①了解:能记住知识的内容。
②熟悉:能领会概念的还以和理解知识的内容。
③掌握:能深刻认识、分析知识的联系和区别。
④熟练掌握:能灵活地综合运用知识和解决临床护理问题。
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cb40271e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06.png)
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第一章:导论1.1 儿科护理学的定义和概述1.2 儿科护理学的发展历程1.3 儿科护理学的基本原理与核心价值观第二章:儿科生理、心理与发育特点2.1 儿童生理特点2.1.1 儿童生长发育2.1.2 儿童免疫系统发育2.1.3 儿童消化系统特点2.2 儿童心理特点2.2.1 儿童认知发展2.2.2 儿童情绪与行为表现2.3 儿童社会与情绪发育2.3.1 儿童社会交往能力2.3.2 儿童适应能力与应激反应第三章:儿科护理学基础3.1 儿童生命体征监测与评估3.1.1 儿童体温监测与评估3.1.2 儿童呼吸状态监测与评估3.1.3 儿童心率监测与评估3.2 儿童体格检查与评估3.2.1 儿童常见疾病体征检查3.2.2 儿童生长发育评估与监测3.2.3 儿童神经系统检查与评估3.3 儿童常见疾病和护理措施3.3.1 儿童呼吸系统疾病护理3.3.2 儿童循环系统疾病护理3.3.3 儿童消化系统疾病护理第四章:儿科护理技术4.1 儿童静脉留置与输液技术4.2 儿童各种导管的引流与管理4.3 儿童口腔护理与胃肠净化技术4.4 儿童伤口护理与换药技术4.5 儿童疼痛评估与缓解技术4.6 儿童药物治疗与给药技术第五章:儿童家庭护理与健康指导5.1 儿童疾病的家庭护理指导5.2 儿童常见疾病预防与控制5.3 儿童常见疾病的康复护理5.4 儿童生活方式与健康教育第六章:儿科临床实践6.1 儿科临床工作流程与管理6.2 儿童急诊与危重护理6.3 儿童急救技术与护理6.4 儿童慢性疾病管理与护理结语:以上是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的主要内容,通过系统地学习儿科护理学,学生将能够全面掌握儿童生理、心理与发育特点,了解儿科护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核心价值观,并具备各种儿科护理技术与护理实践能力。
这将有助于提高儿科护理的专业水平,为儿童的健康保健和疾病治疗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希望该教学大纲能够为儿科护理学的教学提供指导,并促进该领域的不断发展与创新。
儿科护理教学大纲
![儿科护理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44007d0f02020740be1e9b35.png)
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供护理、助产专业用)一、课程的任务儿科护理学是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护理、助产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小儿营养与喂养、儿童保健和疾病预防,患病儿童的护理与常用儿科护理技术操作等。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树立“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现代护理理念,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能运用现代护理理论和技术对健康及患病儿童进行整体护理,能对个体、家庭及社区进行保健指导与健康教育。
二、课程目标1.掌握小儿生长发育规律、营养与喂养、计划免疫知识。
2.了解儿科常见疾病的概念、发病机制、主要诊断检查及治疗要点。
3.掌握儿童常见疾病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4.熟悉儿科常见急危重症病人的急救原则。
5.具有对儿科常见病病人进行护理评估和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
6.具有对儿科急危重症病人进行初步应急处理和配合抢救的能力。
7.具有对儿童常见病病人的病情变化和治疗反应进行观察和分析的能力。
8.学会儿科常用护理技术操作及常用诊疗技术操作配合。
9.初步具备向个体、家庭、社区提供儿童保健服务和开展健康教育的能力。
10.具备与他人配合工作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
三、教学时间分配学时教学内容理论实践合计一、绪论 2 0 2二、生长发育 2 2 4三、小儿营养与喂养 2 2 4四、儿童保健和疾病预防 2 0 2五、住院患儿护理 2 0 2六、儿科常用护理技术 0.5 5.5 6七、新生儿及患病新生儿的护理 4 2 6八、营养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2 2 4九、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4 2 6十、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3 2 5十一、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4 0 4十二、造血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2 1 3十三、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2 1 3十四、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2 0 2十五、传染病患儿的护理 4 0 4十六、结核病患儿的护理 3 0 3十七、急病患儿的护理 3.5 0.5 4合计 44 20 64四、教学内容和要求教学参考学时单元教学内容要求教学活动参考理论实践(一)儿科护理学的范围熟悉理论讲授 2一、绪论(二)儿科护士的角色及素质要求了解多媒体演示(三)儿科护理的特点和理念熟悉(四)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掌握(一)生长发育的规律掌握理论讲授 2(二)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了解多媒体演示(三)体格发育掌握病例分析二、生长发育(四)感觉、运动功能和言语发育熟悉示教实践1 小儿体格测量方法熟练见习 2掌握技能实践(一)能量与营养素的需要掌握理论讲授 2(二)婴儿喂养掌握多媒体演示三、小儿营养与喂养实践2 小儿营养不良与喂养学会见习 2技能实践四、儿童保健和(一)不同年龄期小儿的保健特点熟悉理论讲授 2疾病预防(二)小儿计划免疫掌握(一)儿科医疗机构组织特点了解理论讲授 2(二)住院护理常规掌握多媒体演示(三)住院小儿及其家庭的心理护理熟悉角色扮演(四)小儿用药护理情景教学五、住院患儿的 1、药物的选择了解自学讨论护理 2、药物的剂量计算了解3、给药方法熟悉(五)小儿体液疗法1、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了解2、常用体液种类、成分及配制熟悉3、液体疗法熟悉(一)一般护理法理论讲授 0.51、一般测量法掌握多媒体演示2、儿童床使用法熟悉情景教学3、臀红护理法掌握自学讨论4、约束法掌握示教5、更换尿布法了解6、婴儿淋浴法熟悉六、儿科常用护理(二)协助检查诊断的操作熟悉技术(三)协助治疗的操作1、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掌握教学参考学时单元教学内容要求教学活动参考理论实践2、光照疗法掌握3、保暖箱的使用熟悉实践3 儿科常用护理技术操作熟练见习 5.5掌握技能实践(一)概述熟悉理论讲授 4(二)正常新生儿的特点及护理多媒体演示1、正常新生儿的特点掌握病例分析2、新生儿特殊生理状态熟悉角色扮演3、正常新生儿的护理掌握情景教学(三)早产儿的特点及护理自学讨论1、早产儿的特点掌握示教2、早产儿的护理掌握七、新生儿(四)患病新生儿的护理(新生及患病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颅内出血、新儿的护理生儿败血症、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新生儿破伤风)1、护理评估掌握2、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掌握3、护理目标了解4、护理措施掌握5、护理评估了解实践4 新生儿及患病新生儿的护理学会见习 2技能实践(一)营养不良理论讲授 21、护理评估掌握多媒体演示2、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掌握角色扮演八、营养性 3、护理目标了解自学讨论疾病患儿的 4、护理措施掌握情景教学护理 5、护理评价了解示教(二)小儿肥胖症1、护理评估熟悉2、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了解3、护理措施了解(三)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1、概述熟悉2、护理评估掌握3、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掌握4、护理目标了解5、护理措施掌握6、护理评价了解(四)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1、护理评估掌握教学参考学时单元教学内容要求教学活动参考理论实践2、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掌握3、护理措施掌握实践5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学会见习 2的护理病例分析(一)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熟悉理论讲授 4(二)口炎多媒体演示1、护理评估熟悉角色扮演2、护理诊断及合作问题熟悉自学讨论3、护理措施熟悉情景教学九、消化系统(三)小儿腹泻示教疾病患儿的护 1、护理评估掌握理 2、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掌握3、护理目标了解4、护理措施掌握5、护理评价了解实践6 腹泻患儿的护理熟练 2掌握(一)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理论讲授 31、解剖特点熟悉多媒体演示2、生理特点熟悉角色扮演(二)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自学讨论1、护理评估掌握情景教学十、呼吸系 2、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掌握示教统疾病患 3、护理措施掌握儿的护理(三)急性支气管炎1、护理评估掌握2、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掌握3、护理措施掌握(四)肺炎1、护理评估掌握2、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掌握3、护理目标了解4、护理措施掌握5、护理评价了解实践7 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护理熟练见习 2掌握病例分析(一)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理论讲授 41、心脏了解多媒体演示教学参考学时单元教学内容要求教学活动参考理论实践2、心率熟悉角色扮演3、血压熟悉自学讨论(二)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护理(室情景教学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病例分析未闭、法洛四联症)1、概述了解十一、循环 2、护理评估掌握系统疾病患 3、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掌握儿的护理 4、护理目标了解5、护理措施掌握6、护理评价了解(三)病毒性心肌炎1、护理评估熟悉2、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掌握3、护理措施掌握(一)小儿造血和血液特点理论讲授 21、小儿造血特点了解多媒体演示2、小儿血液特点了解角色扮演(二)小儿贫血概述熟悉自学讨论(三)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情景教学1、护理评估掌握2、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掌握十二、造血 3、护理目标了解系统疾病患 4、护理措施掌握儿的护理 5、护理评价了解(四)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1、护理评估掌握2、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掌握3、护理措施掌握实践8 贫血患儿的护理学会见习 1病例分析(一)小儿泌尿系统解剖、生理特点理论讲授 21、解剖特点熟悉多媒体演示2、生理特点掌握角色扮演(二)急性肾小球肾炎自学讨论1、护理评估掌握情景教学2、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掌握3、护理目标了解4、护理措施掌握5、护理评价了解十三、泌尿(三)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系统疾病患 1、护理评估掌握儿的护理 2、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掌握教学参考学时单元教学内容要求教学活动参考理论实践3、护理目标了解4、护理措施掌握5、护理评价了解(四)泌尿道感染1、护理评价估熟悉2、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掌握3、护理措施掌握实践9 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学会见习 1病例分析(一)小儿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理论讲授1、脑、脊髓了解多媒体演示2、脑脊液了解角色扮演3、神经反射熟悉自学讨论(二)化脓性脑膜炎情景教学1、护理评估掌握病例分析十四、神经 2、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掌握系统疾病患 3、护理目标了解儿的护理 4、护理措施掌握5、护理评价了解(三)病毒性脑膜炎、脑炎1、护理评估熟悉2、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掌握3、护理措施掌握(一)小儿传染病的护理管理掌握理论讲授 4(二)小儿常见传染病的护理(麻疹、多媒体演示水痘、猩红热、流行性腮腺炎、中毒角色扮演型细菌性痢疾)自学讨论十五、传 1、概述(病原学及流行病学)掌握情景教学染病患儿 2、护理评估掌握病例分析的护理 3、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掌握4、护理目标了解5、护理措施掌握6、护理评价了解(一)总论理论讲授 31、概述(病因及发病机制)熟悉多媒体演示2、诊断检查熟悉角色扮演3、预防熟悉自学讨论4、治疗要点了解情景教学(二)原发型肺结核病例分析十六、结 1、护理评估掌握核病患儿 2、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掌握的护理 3、护理措施掌握教学参考学时单元教学内容要求教学活动参考理论实践(三)急性粟粒型肺结核1、护理评估掌握2、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掌握3、护理措施掌握(四)结核性脑膜炎1、护理评估掌握2、护理诊断掌握3、护理目标了解4、护量措施掌握5、护理评价了解(一)小儿惊厥理论讲授 3.51、护理评估掌握多媒体演示2、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掌握情景教学3、护理措施掌握自学讨论(二)急性颅内压增高示教1、护理评估掌握十七、急 2、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掌握症患儿的 3、护理措施掌握护理(三)急性呼吸衰竭1、护理评估掌握2、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掌握3、护理措施掌握(四)充血性心力衰竭1、护理评估掌握2、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掌握3、护理措施掌握(五)心跳、呼吸骤停1、护理评估掌握2、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熟悉3、护理措施掌握(六)急性肾衰竭1、护理评估掌握2、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掌握3、护理措施掌握实践10 心跳、呼吸骤停学会技能实践 0.5 (CPR)五、大纲说明(一)适用对象与参考学时本大纲主要供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护理、助产专业教学使用,总学时为64学时,其中理论教学44学时,实践教学20学时。
《儿科护理学 》教学资料:教学大纲(范玲主编)
![《儿科护理学 》教学资料:教学大纲(范玲主编)](https://img.taocdn.com/s3/m/1aedaf21f46527d3240ce053.png)
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本大纲适用于3年制护理学专业)温州医学院护理学院儿科教研室《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Pediatric Nursing)一、课程说明课程代码课程总学时数 41/15周学时 3/1 学分3课程性质必修课使用专业护理专科1、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表2、课程教学内容与目标儿科护理学是一门研究小儿生长发育规律、儿童保健、疾病防治和护理,以促进小儿身心健康的学科。
其教学目的是熟悉儿科护理的基础理论,掌握小儿的一般护理和小儿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学会儿科常用的的护理操作技术,以适应临床儿科护理的需要。
3、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本课程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培养学生整体思维习惯和综合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的必不可少的学习内容。
它与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社区护理等课程有许多交叉之处,搞好儿科护理的理论教学,注意与其他临床课程的区别与联系,加强本学科课程与相关课程内容上的衔接及知识的渗透,将知识的传授与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重要的支撑作用。
同时,儿科护理学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实践操作方面与其他学科既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又有其独特的特点。
因此,注重儿科护理实践技能教学,对其他课程的实践教学具有明显促进作用,且使护生的知识技能结构合理,有利于形成完整的知识技能体系。
4、推荐教材及参考书推荐使用人民卫生出版社第2版《儿科护理学》(范玲主编)。
参考书:胡亚美,江载芳。
诸福堂使用儿科学。
第7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王慕狄。
儿科学。
第5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杨锡强,易著文。
儿科学。
第6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樊寻梅。
儿科学。
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3吴希如,秦炯。
儿科学。
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3薛辛东。
儿科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崔焱。
儿科护理学。
第3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朱念琼。
《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5dfdfc74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b4.png)
《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一)课程性质、地位与任务《儿科护理学》是研究小儿生长发育、儿童保健、疾病防治和临床护理的一门学科。
小儿疾病的护理强调连续性、整体性、系统性,将小儿保健、住院护理和家庭作用紧密融合在一起。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护理范畴的拓展,儿科护理学的教学以护理程序为框架,按护理评估、常见护理诊断、预期目标、护理措施和护理评价进行讲述。
注重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介绍,使学生理论结合实践,提高临床对患儿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
总之,《儿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主干课程之一,跟内科、外科、妇产科护理学几乎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小儿正常生长发育的规律及评估方法,熟悉儿科常见病的临床表现和护理,了解和认识现代儿科护理的观念及原则,为今后从事儿科临床护理及小儿保健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教学改革1.临床场景的设置及多媒体的应用相结合,使教学过程更加直观生动形象。
2.逐步探索理论结合实践教学新模式,增强学生的实践工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一)课程理论教学第一章绪论1学时第一节儿科护理学的任务和范围 0.1学时知识点:儿科护理学服务及研究的对象、任务、研究范围。
第二节儿童年龄分期 0.4学时知识点:儿童年龄阶段的划分,不同时期的特点及护理内容,以整体、动态的观点来考虑小儿的健康问题和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第三节儿科特点及儿科护理的一般原则 0.4学时知识点:儿科的基本特点;儿科护理的一般原则。
第四节儿科护士的角色与素质要求 0.1学时知识点:儿科护士的角色、素质要求。
第五节儿科护理学的发展与展望(自学)知识点:儿科护理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本章小结重点:小儿年龄分期、各期特点及护理要点;儿科特点及儿科护理的一般原则。
难点:小儿年龄分期。
思考题:1.儿童年龄分几期?哪个年龄段生长发育速度最快?2.儿科护理应遵循哪些原则?教学方法:理论讲授(CAI课件);讨论第二章儿童生长发育2学时第一节生长发育规律及影响因素 0.2学时知识点:生长、发育的概念;生长发育的规律;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52ab9bb2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88.png)
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第一章简介
1.1 学科背景
1.2 教学目标
1.3 教学内容概述
第二章儿童生长和发育的基本知识
2.1 儿童生理发育特点
2.2 儿童心理发育特点
2.3 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第三章儿童常见疾病的护理
3.1 儿童发热疾病护理
3.2 儿童肺炎的护理
3.3 儿童腹泻的护理
3.4 儿童呼吸道感染的护理
3.5 儿童急性阑尾炎的护理
3.6 儿童外伤的急救与护理
第四章儿童慢性疾病的护理
4.1 儿童哮喘的护理
4.2 儿童糖尿病的护理
4.3 儿童白血病的护理
4.4 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的护理4.5 儿童贫血的护理
第五章儿童特殊情况的护理5.1 新生儿护理
5.2 儿童手术后护理
5.3 儿童饮食与营养指导
5.4 儿童药物治疗的护理
第六章儿童心理护理
6.1 儿童焦虑的护理
6.2 儿童抑郁的护理
6.3 儿童行为障碍的护理
6.4 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护理第七章儿童健康教育
7.1 儿童健康管理的指导原则
7.2 儿童疾病预防与控制
7.3 儿童常见疾病的预防与保健
7.4 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第八章教学评价与考核
8.1 学生实习与临床实训评价
8.2 教学成绩评定的方式
8.3 教学考核的方法与要求
结语
通过本教学大纲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全面了解儿科护理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儿童常见疾病的护理能力,并能够开展儿童健康教育工作。
同时,学生还应具备相应的护理评价与考核能力,为将来的实践工作做好准备。
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2fdaf381168884868662d6b9.png)
1.认知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脑性瘫痪、癫痫、癫痫发作、癫痫持续状态的概念,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护理诊断、治疗要点、护理措施。
2.理解儿童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与成人的差异。
3.理解、分析儿童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
4/2
讲授案例
目标3
目标5
目标6
目标7
3.小于胎龄儿及大于胎龄儿的护理
4.新生儿重症监护
5.新生儿窒息
6.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7.新生儿颅内出血
8.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
9.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10.新生儿黄疸
11.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
12.新生儿感染性疾病
【重点与难点】
重点: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的特点及护理,新生儿疾病的临床表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3.泌尿道感染
【重点与难点】
重点:儿童正常尿量范围,少尿及无尿判断标准,急性肾炎
1.认知儿童正常尿量范围,少尿及无尿判断标准,急性肾炎病因、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肾病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
2.理解治疗要点。
3.理解病理生理特点,发病机制。
4/2
讲授案例
目标3
目标5
目标6
目标7
11
血液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内容】
1.儿童贫血
2.出血性疾病
【重点与难点】
重点:骨髓外造血、生理性贫血、缺铁性贫血、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血友病的概念,缺铁性贫血、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常见病因,缺铁性贫血、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血友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要点、护理措施。
难点:发病机制、辅助检查。
1.认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哮喘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要点、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儿科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儿科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096caad019e8b8f67d1cb920.png)
《儿科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儿科护理学课程编号: N2070001英文名称:Pediatric Nursing课程性质: 必修课总学时:48 讲课学时:39 实训学时:9学 分:3适用对象: 护理学专业本科先修课程: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本门课程以教育部高等学校护理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订的护理学本科专业规范为依据,以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以培养学生能力为重点,加强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思维方式、基本实践技能的同时,注重对小儿心理、情感发育问题的干预和认知行为的护理。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学生在完成本课程后能够叙述小儿各年龄阶段生长发育的规律和任务;复述小儿保健措施及预防接种程序;解释小儿各系统常见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识别小儿各系统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解释小儿各系统常见疾病的诊治要点;制定儿科常见疾病患儿的护理计划。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小儿,使学生树立全心全意为小儿健康服务的思想,以更好地胜任儿科临床护理工作及教学工作。
二、课程教学和教改基本要求本门课程主要内容有:小儿年龄分期、生长发育、营养及喂养、住院儿童的护理及小儿护理记录书写;儿童保健及预防接种;小儿各系统常见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治要点及护理。
生长发育;儿童保健;住院儿童的护理;儿童营养;小儿各系统常见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治要点及护理(包括新生儿及新生儿常见疾病患儿的护理,营养性疾病患儿的护理,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血液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小儿急性传染病的护理,危重症患儿的护理等。
教学方法要求理论联系实际,突出讲授重点,采用课堂讲授、录相、见习、实训等多种方法及启发式、讨论式、提问式等多种教学形式;并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动手能力,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强调人文知识向专业知识渗透,力求反映本学科教学、科研的先进成果;充分利用多媒体示教室等现代化设备。
完整版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完整版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a1dc274e770bf78a642954a8.png)
《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课程简介:1.儿科护理学是一门专科性较强的学科,主要研究从胎儿期至青少年时期的小儿生长发育规律、预防保健、儿童心理及智力发展、疾病治疗和护理,以及如何运用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以达到恢复和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一门临床护理学科。
儿科护理学是现代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儿童及其家庭为中心对儿童提供综合性的、广泛性的护理,是护理专业必修的课程。
2.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掌握小儿解剖、生理及心理的特点,掌握儿童保健和临床疾病护理的基本知识和护理技能,能够开展优生、优育、优教宣传,能利用护理程序对小儿实施整体护理。
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爱护、关心患儿,做好儿童身心全面护理,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3.教学活动以理论讲授、示教、实验、自修、电教、小组讨论、临床见习、角色扮演等方法进行,以理论考核、技能考核、课堂参与、个人作业等方式进行评价。
4.本课程总学时为54学时,其中理论41学时,实验13学时。
1实践项目及学时分配教学方法:理论讲授、技能实验、临床见习、个人作业、病例讨论、电教、自修等评价方法理论考试技能考试个人作业:书写护理病历、见习报告、讨论报告等。
课堂参与:出勤、发言的质量、讨论发言次数。
评价标准(百分制)1、评分比例理论考试60%技能考试20%个人作业10%课堂参与10%2、评价等级90分及以上优80分及以上良70分及以上中60分及以上及格不及格分以下60第一章绪论一、绪论:1h二、本章描述:本章主要介绍了儿科护理学的概念、任务和范围,儿科护士的角色任务及素质要求,以及儿科护理学的发展和展望。
2三、学习目标:识记目标:1.简述儿科护理学的定义、任务、范围。
2.陈述儿科护士的角色任务。
理解目标:3.展望儿科护理学的发展方向。
应用目标:4.从儿科护理学的任务、范围方面分析儿科护士应具备的素质。
四、教学方法:理论讲授第二章生长发育一、生长发育:5h二、本章描述:本章介绍了小儿生长发育的概念、小儿年龄阶段的划分、生长发育的规律和影响因素,描述了小儿体格生长与发育、认知发展、心理社会发展、游戏发展的有关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课程简介:1.儿科护理学是一门专科性较强的学科,主要研究从胎儿期至青少年时期的小儿生长发育规律、预防保健、儿童心理及智力发展、疾病治疗和护理,以及如何运用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以达到恢复和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一门临床护理学科。
儿科护理学是现代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儿童及其家庭为中心对儿童提供综合性的、广泛性的护理,是护理专业必修的课程。
2.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掌握小儿解剖、生理及心理的特点,掌握儿童保健和临床疾病护理的基本知识和护理技能,能够开展优生、优育、优教宣传,能利用护理程序对小儿实施整体护理。
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爱护、关心患儿,做好儿童身心全面护理,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3.教学活动以理论讲授、示教、实验、自修、电教、小组讨论、临床见习、角色扮演等方法进行,以理论考核、技能考核、课堂参与、个人作业等方式进行评价。
4.本课程总学时为54学时,其中理论41学时,实验13学时。
实践项目及学时分配教学方法:理论讲授、技能实验、临床见习、个人作业、病例讨论、电教、自修等评价方法理论考试技能考试个人作业:书写护理病历、见习报告、讨论报告等。
课堂参与:出勤、发言的质量、讨论发言次数。
评价标准(百分制)1、评分比例理论考试60%技能考试20%个人作业10%课堂参与10%2、评价等级90分及以上优80分及以上良70分及以上中60分及以上及格60分以下不及格第一章绪论一、绪论:1h二、本章描述:本章主要介绍了儿科护理学的概念、任务和范围,儿科护士的角色任务及素质要求,以及儿科护理学的发展和展望。
三、学习目标:识记目标:1.简述儿科护理学的定义、任务、范围。
2.陈述儿科护士的角色任务。
理解目标:3.展望儿科护理学的发展方向。
应用目标:4.从儿科护理学的任务、范围方面分析儿科护士应具备的素质。
四、教学方法:理论讲授第二章生长发育一、生长发育:5h二、本章描述:本章介绍了小儿生长发育的概念、小儿年龄阶段的划分、生长发育的规律和影响因素,描述了小儿体格生长与发育、认知发展、心理社会发展、游戏发展的有关知识。
三、学习目标:识记目标:1.能给生长、发育下定义。
2.复述胎儿期、新生儿期、围生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青春期的概念。
3.陈述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
4.列出影响小儿生长发育的因素。
5.列出体格生长的几个常用指标。
6.说出出生时各体格生长发育指标的概念、平均值、增长规律、体重及身长的计算公式、上部量和下部量的概念。
7.列出常用的体格生长评估的方法。
8.说出前囟的概念、正常值、闭合时间以及后囟的闭合时间。
9.描述脊柱三个自然弯曲的形成过程。
10.说出乳牙的数目、出牙时间、出牙顺序、换牙时间和顺序。
11.复述青春期生殖系统发育的3个阶段。
12.说出出生时脑重及发育情况。
13.复述小儿动作发育遵循的规律,粗、细动作的发育过程。
理解目标:14.解释测量前囟的意义。
15.举例说明小儿认知的发展过程、心理社会发展过程。
16.讨论游戏的功能。
应用目标:17.熟练完成小儿各项体格生长指标的测量方法。
18.比较男女生殖系统发育的时间和特点。
19.根据各年龄阶段游戏的发展特点,指导家长选择合适的玩具和游戏。
20.在护理实践中,运用小儿发展特点促进小儿健康成长。
四、教学方法:理论讲授技能实验:体格生长常用指标的测量自修:认知发展、心理社会发展、游戏发展第三章儿童保健一、儿童保健:1h二、本章描述:本章主要介绍了儿童保健的定义、我国儿童保健组织、不同年龄期的保健特点以及预防接种的有关知识,说明了儿童保健对于减少儿童发病率及死亡率的意义。
三、学习目标:识记目标:1、简述儿童保健的概念、我国儿童保健组织机构。
2、说出新生儿家庭访视的时间安排及访视内容。
3、复述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青春期的保健重点。
4、说出预防接种的概念。
5、描述主动免疫、被动免疫的概念。
6、列出几种常用免疫制剂。
理解目标:7、解释计划免疫的意义及程序。
8、陈述几种主要生物制品的特点。
应用目标:9、新生儿家庭访视时,对父母进行健康宣教。
10、应用各年龄期不同的保健重点对儿童实施健康保健。
11、结合预防接种时的注意事项,按步骤完成预防接种工作,并做好接种后反应的观察和处理。
四、教学方法:理论讲授自修:不同年龄期的保健特点。
第四章健康小儿的营养一、健康小儿的营养:5h二、本章描述:本章主要介绍了热能、营养素对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性及其需要量、婴儿喂养方法、儿童和少年的膳食安排及其注意要点。
三、学习目标:识记目标:1、说出小儿对能量需要的五个方面。
2、说出母乳喂养、混合喂养、人工喂养的概念。
3、叙述母乳喂养的优点。
4、列出母乳喂养的禁忌症。
5、复述小儿辅食添加的原则及顺序。
6、列出儿童、少年膳食安排及进餐的注意要点。
理解目标:7、解释各营养素对生长发育的重要性。
8、确认供能营养素间的适宜比例。
9、区别补授法和代授法。
10、讨论幼儿、学龄前儿童、学龄期儿童及少年的膳食安排要点。
应用目标:11、能正确指导母亲进行母乳喂养。
12、为人工喂养儿配制牛奶及计算奶量。
13、熟练完成小儿的人工喂养。
四、教学方法:理论讲授电教:母乳喂养、人工喂养的技巧。
技能实验:牛奶配制。
第五章小儿疾病的治疗及护理一、小儿疾病的治疗及护理:6h二、本章描述:本章介绍了住院儿童的主要压力来源、住院儿童的心理反应及护理,描述了小儿用药的特点和护理,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的常见原因、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液体疗法的护理,常用儿科护理技术操作及儿科护理病历的书写。
三、学习目标:识记目标:1、列出住院儿童的主要压力来源。
2、复述小儿常用药物的种类。
3、列出药物剂量的计算方法。
4、说出常用液体的种类,口服补液盐的成分。
5、说出儿科常用护理技术操作的目的。
理解目标:6、举例说明各期儿童对疾病认识的差异。
7、陈述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对住院的反应。
8、陈述各类药物的适应症及用药注意事项。
9、区别低渗性、等渗性、高渗性脱水的机制、常见原因及临床表现。
10、解释低钾血症的概念、常见原因、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11、解释常见酸碱平衡紊乱的概念、常见原因、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12、明确液体疗法中补液量、补液种类、补液速度。
应用目标:13、运用所学知识能采取有效减轻住院儿童压力的护理措施。
14、按步骤完成口服、注射、外用等给药法。
15、判断患儿的脱水程度。
16、能简易配制几种常用的混合溶液。
17、运用护理程序实施液体疗法的护理。
18、按步骤完成儿科护理技术操作。
19、按护理程序书写1~2份护理病历。
四、教学方法:理论讲授临床见习:口服、外用、注射给药法;与患儿沟通。
技能实验:常用混合溶液的配制、儿科常用护理技术操作。
个人作业:书写见习报告;书写一份儿科护理病历。
第六章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的护理一、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的护理:5h二、本章描述:本章描述了新生儿分类、足月新生儿和早产儿的特点及其护理措施,介绍了新生儿窒息与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新生儿肺炎、新生儿颅内出血、新生儿硬肿症、新生儿脐炎、新生儿黄疸、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破伤风、新生儿低血糖症、新生儿低血钙症等常见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常见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
三、学习目标:识记目标:1、列出新生儿的分类方法。
2、复述各种新生儿的概念。
3、描述足月儿、早产儿的特点。
4、说出足月儿常见的几种特殊生理状态。
5.描述各种新生儿疾病的概念、病因、临床表现。
理解目标:6、讨论足月儿、早产儿的常见护理诊断。
7、陈述各种新生儿疾病的发病机制、治疗原则。
8、陈述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9、区别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
应用目标:10、选择最佳护理方案为足月儿和早产儿实施护理。
11、运用所学知识提出新生儿常见疾病的常见护理诊断,制定并实施护理措施。
四、教学方法:理论讲授自修: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新生儿脐炎、新生儿破伤风、新生儿低血糖症、新生儿低血钙症。
第七章营养性疾病患儿的护理一、营养性疾病患儿的护理:3h二、本章描述:本章介绍了营养不良、小儿肥胖症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护理。
介绍了维生素D、A、B1、C的来源和生理功能,以及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维生素D 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维生素A缺乏症、维生素B1缺乏症、维生素C缺乏症、锌缺乏症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护理,并运用护理程序对病人进行护理、实施健康教育。
三、学习目标:识记目标:1、说出营养不良和小儿肥胖症的概念、病因。
2、复述各种维生素的来源、生理功能及缺乏的原因。
3、描述各种维生素缺乏病、锌缺乏病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理解目标:4、陈述营养不良、小儿肥胖症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5、陈述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及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的发病机制。
应用目标:6、运用所学知识提出营养不良和小儿肥胖症的常见护理诊断,制定并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
7、运用护理程序对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患儿进行整体护理。
四、教学方法:理论讲授自修:其他维生素缺乏、锌缺乏症。
第八章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一、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3h二、本章描述:本章描述了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介绍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感染性喉炎、急性支气管炎、小儿肺炎、支气管哮喘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原则、护理,并按照护理程序对病人实施护理。
三、学习目标:识记目标:1、复述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2、说出呼吸系统各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理解目标:3、解释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与本系统疾病之间的关系。
4、陈述小儿肺炎的病理生理、辅助检查。
5、陈述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
应用目标:6、应用护理程序正确评估患儿,提出常见护理诊断,制定护理目标,实施整体护理。
四、教学方法:理论讲授自修:急性感染性喉炎、急性支气管炎。
第九章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一、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4h二、本章描述:本章描述了小儿消化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介绍了口炎小儿腹泻、急性坏死性肠炎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护理,并运用护理程序对病人进行护理、实施健康教育。
三、学习目标:识记目标:1、复述小儿消化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
2、说出各种口炎的病原体、临床表现。
3、说出小儿腹泻的概念、病因、临床表现。
4、复述迁延性腹泻、慢性腹泻、生理性腹泻的概念。
5、说出急性坏死性肠炎的临床表现。
理解目标:6、陈述各种口炎的治疗原则。
7、解释小儿腹泻、急性坏死性肠炎的发病机制、治疗原则。
应用目标:8、运用所学知识提出口炎、急性坏死性肠炎的护理诊断,制定并实施护理措施。
9、能运用护理程序分析小儿腹泻有关病例,实施整体护理。
四、教学方法:理论讲授自修:急性坏死性肠炎临床见习:小儿腹泻个人作业:见习报告第十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一、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3h二、本章描述:本章介绍了小儿循环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先天性心脏病的血流动力学及其分类,临床常见的几型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手术指征以及先天性心脏病的护理,还描述了病毒性心肌炎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原则及其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