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文阅读设题陷阱共27页文档

合集下载

高考现代文阅读选择题设题陷阱及解题技巧

高考现代文阅读选择题设题陷阱及解题技巧

现代文阅读选择题设题陷阱及解题技巧例析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章(统称科学文章)阅读题一般采用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其选项无论正确还是错误一般不会照搬原文,而是对原文作适当的改写,或似是而非,或似非而是。

考生如能了解其设题陷阱,掌握相应的解题技巧,必能使自己如虎添翼,在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现结合2005年高考科学文章阅读题,对其设题陷阱一一解读,并提出相应的解题对策。

科学文章阅读题一般有4种题:词句理解,信息筛选,文意理解及推断题。

下面按照这四种题的先后顺序加以例析。

一、词句理解题这种题往往设在对文中某一重要概念的理解上,其陷阱常常有:1、偷换概念,张冠李戴,即在选项表述中暗暗地改换了概念,将说明甲概念的用在了说明乙概念上。

例如天津卷第5题C项:[试题]文化的浅显层次是指一个群体在一个时期内的活动规范、方式。

[原文有关信息]显性文化反映了文化的更深层次,即一个群体在一个时期内的活动规范、方式。

[分析]原文说的是“显形文化”,而选项却偷换为“文化的浅显层次”,这显然是偷换了概念。

2、以偏盖全,扩大概念,即在选项表述中把对某一事物、某一现象的说明扩大为对这类事物、这类现象的全部的概括。

例如全国卷II第5题A项、C项、D项:[试题] 从原文看,以下对“植物睡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指植物的叶子为适应外界环境而自动闭合起来的现象。

B.指含羞草、合欢等植物晚上把叶子自动闭合起来的现象。

C.指所有豆科植物都具有的晚上把叶子闭合起来的现象。

D.指豆科植物和捕绳草等所具有的叶子闭合起来的现象。

[原文有关信息]自然界有许多植物的叶子会运动,比如含羞草、合欢等豆科植物白天张开叶子,晚上会合上叶子“睡眠”;捕蝇草的叶子能闭合起来,捕食苍蝇等昆虫。

像含羞草、合欢等植物的这种“睡眠运动”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关注,可是植物为什么会睡眠,却一直是个不解之谜。

[分析]原文说“含羞草、合欢等豆科植物”,只是表明含羞草、合欢等属于豆科植物,并不意味着所有的豆科植物,更不意味所有“植物”,所以C、D两项说“所有豆科植物”、A项说“植物”,显然是以偏盖全,扩大了概念的范围。

科技文阅读设题陷阱共29页

科技文阅读设题陷阱共29页

科技文阅读设题陷阱
6、法律的基础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公平和实用。——伯克 7、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歌德
8、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9、上帝把法律和公平凑合在一起,可是人类却把它拆开。——查·科尔顿 10、一切法律都是无用的,因为好人用不着它们,而坏人又不会因为它们而变得规矩起来。——德谟耶克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语文科技文阅读解题技巧

语文科技文阅读解题技巧

语文科技文阅读解题技巧揣摩命题陷阱,做到知己知彼明确此类题目是在玩文字游戏,命题者改造原文设置错部分定语或状语(复句的部分分句),从而改变句意。

(1)设误的常用五种方法:添:添加定语或状语,删:删除句子而改变句意。

换:换用别的的词语代替,造成似是而非。

调:调换词语或句子顺序,从而改变句意。

凑:将意义有关或无关的几个词语(句子)杂糅凑合而造成错误。

(2)仔细辨别干扰项逻辑错误,特别关注选项中处于定语或状语位置的类似词语是否等值转换:㈠偷换概念:通过漏字,添字,改字,换序等方法扩大、缩小或转移概念。

尤要注意代词的指代。

㈡以偏概全:以部分代整体(或相反),以个别代一般(或相反),以特殊代普遍。

重点关注:a表数量多少的词语(少数,部分,几个,大多数);b表范围大小的词语(凡,全,都,所有;部分等);c表程度轻重的词语(特别,十分,稍微等);d表频率高低的词语(通常,总是;有时,偶尔等)㈢混淆时态:(已然与未然)已经,曾经,过去;现在,目前;将要,尚未等㈣混淆模态:(可能与必然)一定,必将;可能,估计,如果,未必等㈤正话反说:即肯定和否定颠倒。

㈥顺序错乱:时间先后错位,逻辑事理先后错位,空间位置错乱。

㈦颠倒因果:“因”与“果”错位;或“条件”与“结果”错位。

㈧强加因果:即两件事无因果关系,却强行说成有因果关系。

㈨无中生有:即原文无此信息。

㈩答非所问:即选项回答的不是题干中的问题,或没有答全题干中问题的几层意思。

另外,别让以下几点成为答题盲区:(1)记住:不能只看选项本身的错对,注意选项是否答非所问;(2)记住:题干中有“根据”、“证据”、“原因”等字样,选项与题干之间要能构成因果关系;(3)记住:有的选项要选最佳答案,而非正误选择;(4)记住:题干涉及几层意思,选项中则要答全几层意思。

科技文命题陷阱,主要集中在选择题错误选项的设置上,本人对2004年各地高考试题进行分析,粗略归结出十种陷阱:(一) 偷梁换柱。

科技文阅读分析题陷阱设置

科技文阅读分析题陷阱设置

(五)强加因果。所谓强加因果,就是选项中把原文没
有因果关系的信息说成是有因果关系,导致逻辑不当。如2004 年全国高考试卷(广西、海南等省用)第9题: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地球上生命的历史也就是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与它们所在 的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历史。 B.化学药品中那些有害甚至致命的物质严重污染了空气、土 地、河流、海洋,这是对环境最可怕的破坏。 C.适应化学药品需要若干个世纪,而人生太短暂,所以人类 能够适应化学药品的想法是根本行不通的。 D.无论化学药品的毒性有多大,有些害虫总有办法演化出具 有抗药性的超级品种。 此题答案为C,原文讲‚即使经过漫长的时间,人们能够 奇迹般地适应了它们,也无济于事,因为各个实验室还在源源 不断地冒出新的化学药品,并投入使用‛,由此可见,人类能 够适应化学药品的想法行不通的原因是新药品不断出现,而选 项却说是‚人生太短暂‛,显然是强加的原因。
(八)瞒天过海,是指命题人故意遗漏文中的重要信息,
以期瞒过考生的眼睛达到干扰的目的。如2004年江苏卷第7题 下列对‚气冰‛这一概念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是天然气和水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与介质混合产生 的晶体物质。 B.是细菌分解海底古生物尸体所产生的以甲烷为主要成分的 天然气,在介质中生成的固体结晶水合物。 C.是天然气和水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混合时产生的晶 体物质。 D.是天然气被水分子形成的笼型结构接纳,在地壳深处的空 隙中与介质生成的笼型固体结晶水合物。 据原文可知,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和水混合时产生的 晶体物质,外貌极似冰雪,点火即可燃烧,故称之为‚气冰‛, 形成气冰的主要元素是‚天然气‛和‚水‛,B项故意缺少了 ‚水‛这个重要元素,导致答案有误。
社科文阅读的基本解题方法
通读→筛选→比较→排除,是高考科 技文阅读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下面具体说 明。

科技文命题的陷阱

科技文命题的陷阱

科技文命题的陷阱,主要集中在选择题错误选项的设置上,根据对各年中考试题进行分析,可以粗略归结为以下几种陷阱:1.张冠李戴所谓张冠李戴,是选项把原文中对象为A的概念说成是B,从而导致对象不当。

2.以偏概全以偏概全是就概念数量范围而言的,命题人往往改变原文中数量表述的范围,将部分改成全部、局部改成整体,以达到干扰考生的目的。

我们在做题时,要注意有关范围的表述,判断是“个别”“部分”还是“全部”,不能以偏概全。

3.是非颠倒所谓是非颠倒,也可称为“指鹿为马”,就是选项中的内容故意对原文的信息进行反说,原文是肯定的,在选项中变成了否定;原文是否定的,在选项中反而变成了肯定。

4.强加因果所谓强加因果,就是选项中把原文没有因果关系的信息说成是有因果关系的,从而导致逻辑不当。

5.已然与未然或偶然与必然有意混淆(偷换概念)即有意把原文中的设想或推测说成已经发生,如将“将来如此”说成了“已经如此”;或把原文中的“可能”有意说成“必然”,把“偶尔”说成“往往”,经常是在“必然如此”还是“可能如此”上做文章。

6.无中生有指选项所述的信息在原文中找不到依据,命题者故意主观臆断来迷惑考生。

7.挂一漏万指命题人故意遗漏文中的重要信息,以期达到干扰的目的。

8.答非所问选项故意与题干所问的问题不一致,造成“驴唇不对马嘴”,以干扰考生。

9.喧宾夺主所谓“喧宾夺主”是指选项中所列的内容在文中都能找到依据,但只有一个是主要原因,其他项虽不算错,但都是次要原因,这样放在一起干扰考生,起到喧宾夺主的作用。

⒈整体与部分(以偏概全)指从范围上对内容进行了随意扩大,即有意把原材料中对某类事物的一部分所作的判断扩大到某类事物的全体。

(也可能缩小)特别注意重要词语前边的修饰与限制词,例如“一些”“有些”“几乎”“除……之外”“到……为止”“绝大多数”“全都”“全部”“有时”“凡”“全”“都”“所有”“一切”“各种”等。

可以用笔画出来,或者作特殊的标志。

高三复习用--科技文阅读十大雷区

高三复习用--科技文阅读十大雷区
【对应文段】现在虽然尚未实现利用自我组织化技 术制造出钨丝上的光子结晶,其技术实用化仍然需 要一些时间。但是,在构建精细加工理论研究方 面,采用自我组织技术,降低加工费用,推出更 多更好的环保产品的研究,正在不断取得进展。
【试题】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D.运用精细加工理论,采用自我组织化技术,人们制造出 了钨丝上的光子结晶。
科技文阅读解题方法探究

高考科学类文章并不注重考查 考生对科技知识的了解或掌握 情况,而是从语文阅读理解的 角度,考查考生对“高浓度信 息”的快速阅读理解与把握的 能力。 科学类文章阅读的考查核心是 思维能力,主要是分析、判断 和推理能力。

考纲解读:
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3、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
【试题】下列表述符合本文意思的一项是: B.装有人造肌肉的机器人能在各个领域发挥作用, 是因为人造肌肉具有灵活性。
雷区一 整体与部分
• 指从范围上对内容进行了随意扩大,即有 意把原材料中对某类事物的一部分所作的 判断扩大到某类事物的全体。(也可能缩 小)
对策:特别注意重要词语前边的修饰与限制词
真题探究2-1:
态度 5、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 象
解题步骤:
第一步,通读原文,整体感知
第二步,审题明确,筛选范围
第三步,查对原文,筛选整合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具体做法: 第一步 勾画——读原文, 读题干,读题肢。 第二步 比照——联系上下文 划区比照题肢,比照互证邻里 试题的题干、题肢。 第三步 分析——为比照做补 充。如四个题肢都在原文中可 以找到依据,选谁就要分析。
【试题】下列表述符合本文意思的一项是: D.人造肌肉使类人机器人在军事和民用方面代替传 统机器人完成了任务。

科技文阅读设题陷阱的七种类型-2019年文档

科技文阅读设题陷阱的七种类型-2019年文档

科技文阅读设题陷阱的七种类型一、以偏概全在选项中,相关信息相比原文中的语意有所扩大。

在做题时,要特别注意以下一些词语:一些/有些/几乎除……外/到……为止/大多数/全都/全部。

例1:2010江西卷第6题A项:竞技庆典是古罗马文化中最为流行的全民娱乐方式,罗马人都从中得到乐趣。

解析:A项相关信息在第五段,“西塞罗虽然在一封信中批评了庞培的竞技庆典,但他只是轻描淡写地表示,这样的表演对于一个有教养的人来说毫无乐趣可言。

”可见,并不是“罗马人都从中得到乐趣”。

例2:2010全国卷2第6题C项:只有既是属于自己文化的,又是在对方的文化中经过某种变形的话语,才是两种文化的交流中唯一能够相互沟通的话语。

解析:文中第三段说:“当然也还可以寻求其他途径,例如可以在两种话语之间有意识地寻找一种中介。

”说明两种文化的交流中还可以选择其他中介,选项说是“唯一”,以偏概全。

二、曲解原文对原文语句故意作出错误的解说,或将已然和未然(注意词语:已经/未来、将来)错乱,或将必然和或然(注意词语:可能、大概、也许、差不多/一定、必定、必然、绝对、肯定)混淆。

例1:2010福建卷第10题D项:诗是先有文字,后来配乐用于仪式的演唱,而歌产生是先有音乐,后来才有语言的。

解析:D项中“而歌产生时是先有音乐,后来才有语言的”不正确,文章第五段“歌的语言和音乐的融合是原生态的存在”“歌产生时,音乐与语言是相伴相随的”,选项对原文作了错误的理解。

例2:2010江苏卷第15题A项:一个人能否最大程度地见到“美”与“和”,天赋的高低具有决定作用。

解析:原文中相关语句是:“各个人所见到的美与和的程度又随天资境遇而不同”,这句话并不能说明“天赋的高低具有决定作用”,选项是对原文的错误解读。

三、有意缺失故意漏掉原文中必不可少的信息,导致信息不全或不准确。

例1:2010四川卷第6题A项:用纸托裱画作的装裱方式我国古代珍贵名画能够幸存至今。

解析:原文中最后一段的表述是:“书画装裱能够更好地表现书画的艺术魅力,使书画得以长期保存,对繁荣传统文化发挥着独特作用。

高考现代文阅读之科技文阅读题出题陷阱

高考现代文阅读之科技文阅读题出题陷阱

高考现代文阅读之科技文阅读题出题陷阱高考科技文阅读题的考点内容非常明确,在做科技文阅读题时,考生不仅要读懂所给的材料,而且还要明白命题意图,清楚题目所设的陷阱有哪些,才能很容易地识破陷阱,从而会轻而易举地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

结合高考实例,笔者总结出科技文阅读题设置陷阱的以下十种主要类型,与考生共享。

一、以偏概全主要指空间错位,即以部分替代整体,以局部替代全局;或者以全局替代局部,以一般替代个别,从而使考生作出错误的判断。

如2004年湖南卷第8题“关于中医学与西医学的比较”,B项:“中医学能治疗包括中风在内的所有疑难杂症,西医学对这些病则感到束手无策。

” 对应阅读材料中原文是“对包括癌症、中风在内的多种令现代医学棘手的疾病有着较好的疗效”,比较一下,原文中的“多种”却在选项中成了“所有”,犯了将部分替代为整体的错误。

因此,在阅读文章时,一定要特别注意重要词语前边的修饰与限制词,例如“一些”“有些”“几乎”“除……之外”“到……为止”“绝大多数”“全都” “全部”等,见到这些词时,就用笔划出来或者做特殊标志。

二、无中生有是指所给选项中所说的内容在原材料中未涉及,也不能从原文中推断出来。

比如2004年上海卷第2题的A项:“不久前《参考消息》等3份中国报纸以其发行量巨大、国际影响深远而在全球日报发行量统计中名列前茅。

”根据原文来看,三种报纸排名依据均为“发行量”,未提及“国际影响深远”,所以A项“国际影响深远”的说法文中没有事实材料,是凭空臆造的。

因此,考生在做题时要仔细检查所给选择项的内容是否能在文中找到依据,或者是否能根据原文合理地推断出来。

三、张冠李戴主要指命题人在解释概念,或转述文意时,故意弄错对象,迷惑考生,使考生误入歧途。

比如2004年湖南卷第9题B项:“中医学使用青藏高原特有的药物治疗,有西药所不及的功效。

”而原文叙述的是“中国传统医药学……有现代医药学所不及的奇特功效”,而B项中把“中医学”的帽子戴在“中国传统医药学”的头上。

高考科技文陷阱

高考科技文陷阱

陷阱四:关系失当
方法:注意关键词:和、与、并

方法探究5
【对应文段】降低能耗强度的根本途径是改善产业结 构和提高能源效率。我们有巨大的经济增长潜力,但不改 变资源依赖型发展环境、速度导向型增长方式,就不能建 立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机制。十一五《纲要》提出未来五年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的目标,实现这一 目标需要全社会的行动,但各个市场主体的行为主要受经 答非所问 济力量的驱动。
表范围的:多数、全都 表示时间的:已经、将要
关 键 词
表示可能性的:可能、大概、或许 表示主次的:主要、次要
连词:并且、和、与
表示对象、结果的:措施、目标等
科技文阅读解题步骤
1、速读明旨 2、审读选项 3、查找原句 4、比较异同
标画关键 圈定文段 作好标记 判断正误
无中生有 【试题】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上海卷) A.不久前《参考消息》等3份中国报纸以其发行量巨大、 国际影响深远而在全球日报发行量统计中名列前茅。
陷阱七:无中生有
方法:
抓关键词:和 与
陷阱类型
①以偏概全 ②混淆时间 ③主次不分 ④ 关系失当 ⑤ 答非所问 ⑥ 歪曲事实
⑦ 无中生有
【试题】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07年全国卷Ⅱ )
D.一种生物物种的灭绝,就会使10—30种生物物种灭绝,从而 使人类可以利用的生物资源越来越少。
歪曲事实
陷阱六:歪曲事实
方法:抓表示事情结果的词, 看选项于原文表述是否一致,
方法探究7
【对应文段】根据世界报业协会2003年6月13日发表的全 球日报发行量排行榜,中国有3份报纸进入前20名:《参 考消息》以日发行量270万份排在第9名,《人民日报》以 日发行量186万份排在第18名,《羊城晚报》以日发行量 150万份排在第20名。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报纸消费国 日销量达8200万份。仅次于中国的是日本,日销量是7080 万份。

2022届高三语文复习【科技与文化类论述文阅读题设陷方法】专练卷附答案解析

2022届高三语文复习【科技与文化类论述文阅读题设陷方法】专练卷附答案解析

2022届高三语文复习【科技与文化类论述文阅读题设陷方法】专练卷【考点研究】设陷方法的主要类型:序号类型解读一曲解文意曲解文意指选项对词句的理解与原文意思发生了偏离,曲解了作者所要阐述的观点或所要表达的意思。

二篡改原文错项故意更换、添加、删除个别关键词导致因一字或一词之差而背离原文的意思。

三张冠李戴将原文中甲的观点说成乙的观点,或将甲的属性说成语的属性,偷梁换柱,混淆对象。

四无中生有即原文无此信息,干扰项的内容在原文根本找不到依据,或原文中并无某种意思而凭空捏造出此意,纯属命题者故意用来迷惑考生。

五范围不清范围不清指选项对原文论述内容的范围进行随意扩大或缩小。

六因果混乱因果混乱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因果颠倒,二是强加因果,三是原因不全。

七说法绝对指原文的说法在范围程度上有所保留,而选项夸大其词,把相对的情况说成绝对的情况。

八答非所问指题干问了一个问题,而选项回答的是另一个问题。

九混淆时态指命题者故意把原文中的“已然”与“未然”混淆。

【考点】1.《中国古代“机器人”》2.高崇明《生物伦理学十五讲(节选)》3.话题:低碳发展4.王东杰《括号内的声音:一种网络汉语修辞的潜能》5.张志宏《信息化时代人的精神困境与文化救赎(节选)》6.张凡《健康丰富的文化为城市添彩(节选)》7.《揭开“翻脸不认人”的面纱》【考题对接】一、《中国古代“机器人”》中国古代“机器人”提起机器人,人们往往认为是当代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产物。

殊不知,“机器人”在中国古代早已有之,“机器人”是中国人最早发明的。

对于中国机器人的始祖,有很多人说是西周时期偃师制作的能歌善舞的伶人。

在《列子·汤问》一书中这样描述:西周穆王姬满西巡归途,能工巧匠偃师前来献技,偃师带来了一个用木料、皮革、胶漆和颜料精心制作的机械木人,它栩栩如生,可以疾走,可以缓行,宛如真人。

如此人造天工,堪比现代机器人。

可信乎?有很多人不信。

确实很难相信。

因为《列子·汤问》中的故事,大多属于虚构,乃神话奇谈,不可当作信证。

高中语文高考科技文阅读十大“雷区”知识精讲

高中语文高考科技文阅读十大“雷区”知识精讲

高中语文高考科技文阅读十大“雷区”解答高考科技文阅读题的基本思路是“采集有效信息,比照题干要求,判断选项正误”。

综观高考试卷中的科技文阅读试题我们可以发现,命题者将选项的干扰点基本都设置在如下十大“雷区”上。

(注:根据需要摘选部分试题)1. 部分与整体命题者设计选项时在事物的范围上设置干扰,故意将阅读材料中对部分事物情况的判断表述为对与其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所有事物情况的判断。

如:【有效阅读信息】不是所有输入信号都能激发神经细胞产生自己的信号。

神经元就像个微处理芯片,它通过突触接收大量的信号,并且不断地把从突触接收到的输入信号进行整合。

但不同的是,微处理器有许多输出途径,神经元则只有一个,就是它的轴突。

所以,神经元对输入信号的反应方式只有一个:要么通过轴突激发一个冲动,向回路中相邻的一个神经元发出信号,要么相反,不发出信号。

(浙江卷第 9 题)下面是对神经元工作原理的简单概括,恰当的一项是A. 神经元通过突触接收信号,并对信号进行整合,再通过轴突激发一个冲动,向四邻的每一个神经元发出信号,或不发出信号。

剖析:根据原文,神经元对输入信号的两种可供选择的方式之一是“通过轴突激发一个冲动,向回路中相邻的一个神经元发出信号”,而 A 项却将其表述成了“向四邻的每一个神经元发出信号”,这就犯了将“部分”表述为“整体”的错误。

2. 已然与未然“已然”是事物已经产生的情况,“未然”是事物即将出现的情况。

命题者设计干扰项时,有时会故意将“即将出现的情况”表述或推断为“已经产生的情况”。

如:【有效阅读信息】摩根承认,现在还难以区分出陨石撞击和“凡尔纳爆炸”留下的遗迹。

为此,还需要找到存在气体释放管道的痕迹。

摩根相信,相关的管道痕迹就埋在喷流出来的洪流玄武岩的岩石下面。

有朝一日,或许这些证据能在地震图片和重力勘测中显示出来。

(天津卷第 10 题)根据本文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C. 陨石撞击地球与“凡尔纳爆炸”现象不同,因此,我们现在可以根据撞击遗迹确定其属何种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