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空气中菌落总数测定方法

合集下载

国标菌落总数检测方法

国标菌落总数检测方法

国标菌落总数检测方法一、引言菌落总数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通过菌落计数方法,测定在样品中存在的微生物总数。

它是评价食品、水质和环境卫生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国标菌落总数检测方法是指根据国家标准规定的菌落总数检测方法进行微生物总数的测定。

本文将详细介绍国标菌落总数检测方法的原理、步骤及其应用领域。

二、原理国标菌落总数检测方法基于菌落形成的原理,通过将待测样品进行适当稀释,并在寒暖培养条件下培养一定时间,然后对形成的菌落进行计数。

根据国家标准,通常采用平板计数法和膜过滤法两种方法进行菌落总数的检测。

平板计数法是将适量的待测样品均匀涂布在含有适宜培养基的平板上,然后在适当温度下进行培养,最后对菌落进行计数。

该方法适用于微生物菌落较多的样品,如食品和水样等。

膜过滤法是将待测样品通过特定的膜过滤器,过滤到含有适宜培养基的培养皿中,然后在适当温度下进行培养,最后对膜上形成的菌落进行计数。

该方法适用于微生物菌落较少的样品,如空气和药品等。

三、步骤1. 样品制备:将待测样品按照国家标准要求进行适当稀释,以确保在培养过程中菌落呈现合适的数量。

2. 平板计数法:将稀释好的样品用无菌棉签均匀涂布在含有适宜培养基的平板上,然后倒扣放置在恰当温度下进行培养。

3. 膜过滤法:将稀释好的样品通过无菌膜过滤器过滤到含有适宜培养基的培养皿中,然后倒扣放置在恰当温度下进行培养。

4. 培养:根据国家标准要求,将培养皿或平板在适当温度下培养一定时间,以促使菌落的生长和形成。

5. 计数:在培养时间结束后,使用显微镜或菌落计数器对菌落进行计数,然后根据国家标准计算出菌落总数。

四、应用领域国标菌落总数检测方法广泛应用于食品、水质和环境卫生等领域。

在食品行业中,菌落总数的检测可以评估食品的卫生状况和微生物污染程度,有助于保障食品的安全性;在水质监测中,菌落总数的检测可以评估水质的卫生状况和微生物污染程度,有助于确保饮用水的安全性;在环境卫生监测中,菌落总数的检测可以评估环境卫生状况和微生物污染程度,有助于维护公共卫生和环境健康。

菌落总数的测定方法

菌落总数的测定方法
• 做平板菌落计数时,可用肉眼观查,必要 时用放大镜检查,以防遗漏。在记下各平板 的菌落数后,求出同稀释度的各平板平均菌 落总数。
2、菌落总数的快速测定方法
1. 适用范围用于各类食品及饮用水中菌落总数的测 定。
2. 方法原理 将培养基、凝胶和酶显色剂等加载在试纸片,经加样、
培养后,细菌菌落在纸片上显现出红色菌斑,通过技 数报告结果。 3. 操作方法 (1)无菌称取样品25g(或25mL)放入含有225mL无菌水 的玻璃瓶(均质袋)内,经充分振摇(均质)做成 1:10的稀释液。用1mL灭菌吸管吸取1:10稀释液1mL, 注入含有9mL灭菌生理盐水的试管内,用1mL灭菌吸管 反复吸吹制成1:100的稀释液、。以此类推,做出 1:1000等稀释度的稀释液,每个稀释度更换一支灭菌 吸管。
(二)仪器设备
培养基箱,恒温水浴锅,天平,三角瓶,灭菌培 养皿,灭菌皿试管,玻璃珠,均质机,灭菌刀,镊 子;酒精灯。
(三)培养基和试剂
1.营养琼脂培养基:按GB 4789.28中4.7规定。 2.磷酸盐缓冲稀释液:按GB 4789.28中3.22规定。 3.生理盐水。 4.75%乙醇。
(四)检验程序
一﹑菌落总数的概念
• 1.菌落总数
菌落:指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繁 殖而形成的能被肉眼识别的生长物,它是 由数以万计相同的细菌集合而成。
菌落总数:指一定数量或面积的食品 样品,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细菌培养,使每 一个活菌只能形成一个肉眼可见的菌落, 然后进行菌落计数所得的菌落数量。通常 以lg或1ml或lcm2样品中所含的菌落数量来 表示。
• (3) 另取1mL灭菌吸管,按上条操作顺序,做10倍递增稀 释液,如此每递增稀释一次即换用1支1mL灭菌吸管。
• (4) 根据食品卫生标准要求或对标本污染情况的估计,选 择2~3个适宜稀释度,分别在做10倍递增稀释的同时,即 以吸取该稀释度的吸管移1mL稀释液于灭菌平皿内,每 个稀释度做两个平皿。

空气中细菌含量的检测

空气中细菌含量的检测

空气中细菌含量的检测
空气中细菌含量的检测有两种方法即:空气采样器法和平板暴露法。

(一)空气采样器法
用空气微生物采样器,在鸡舍内四周和中央采样,采样1或2分钟,然后将琼脂平板置于37℃温箱中培养24小时,观察并计数平板的菌落,求出5个采样点的平均菌落数。

计算公式为:
(二)平板暴露法
将普通琼脂平板或血液琼脂平板,水平地放在鸡舍内四角和中央各1个,将平皿盖打开,扣放在平皿底的底边,根据鸡舍内的污染程度,暴露10~20分钟,然后盖好平皿,将平皿放在37℃温箱中培养24小时,观察并计数平板上的菌落数,求出5个平板中的平均菌落数,据测试,5分钟内在100平方厘米面积上降落的细菌数,相当于10升空气中所含的细菌数,因此,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A=平板面积(平方厘米)
T=平板暴露于空气中的时间(分)
N=平均菌落数
(三)鸡舍空气中细菌允许量
一般认为:在有鸡的情况下,鸡舍每立方米空气中微生物(细菌和霉菌)不应高于25~30万个,笼养雏鸡每立方米空气中微生物总数不应超过13万个,其中大肠杆菌群不应超过1900个。

否则,可引起临床大肠杆菌病,必须采取预防措施。

空气中细菌含量的测定

空气中细菌含量的测定

实验室空气中细菌含量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测定实验室空气中沉降菌的含量,了解实验室的洁净程度。

二.实验原理
空气中漂浮着各种微生物,将盛有无菌培养液的平民放于监测点上,暴露5min,空气中的细菌便会落在培养基上,然后在37摄氏度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h,计数每个培养皿表面的菌落数,由于一个菌落是由一个细菌繁殖而来,菌落总数便可认为是细菌总数。

三.实验材料
琼脂,锥形瓶,无菌水,电热炉,培养皿,卧室灭菌锅,烘箱,37℃生化培养箱,超净工作台
四.实验方法
称取2.35g琼脂,加热溶解到100ml无菌水,存放于锥形瓶中,用封口膜和牛皮纸包装好锥形瓶。

准备五个培养皿,用牛皮纸包好,和锥形瓶一起放进卧室灭菌锅中灭菌,温度121℃,时间30min。

于无菌工作台上,每个培养皿倒进10ml培养基,待冷却凝固。

分别置于室内同一平面五个不同的点(四角加中央),打开皿盖,暴露15min,盖好平皿盖,37℃恒温箱中培养24h,
五.计算方法
按照奥梅梁斯基氏计算法,面积为100平方厘米的培养基表面5min沉降下来的细菌数相当于10L空气中所含菌落数来计算
细菌数(m³)=N*100/A*5/T*100/10=50000N/AT
(A:平板面积cm2、T平板暴露时间min、N:平板菌落数)。

菌落总数的检测方法

菌落总数的检测方法

菌落总数的检测方法一、菌落总数介绍:菌落是指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繁殖而形成的能被肉眼识别的生长物,它是由数以万计相同的细菌集合而成。

当样品被稀释到一定程度,与培养基混合,在一定培养条件下,每个能够生长繁殖的细菌细胞都可以在平板上形成一个可见的菌落。

菌落总数就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如需氧情况、营养条件、pH、培养温度和时间等)每克(每毫升)检样所生长出来的细菌菌落总数。

按国家标准方法规定,即在需氧情况下,37℃培养48h,能在普通营养琼脂平板上生长的细菌菌落总数,所以厌氧或微需氧菌、有特殊营养要求的以及非嗜中温的细菌,由于现有条件不能满足其生理需求,故难以繁殖生长。

因此菌落总数并不表示实际中的所有细菌总数,菌落总数并不能区分其中细菌的种类,所以有时被称为杂菌数,需氧菌数等。

菌落总数测定是用来判定食品被细菌污染的程度及卫生质量,它反映食品在生产过程中是否符合卫生要求,以便对被检样品做出适当的卫生学评价。

菌落总数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食品卫生质量的优劣。

二、检验方法菌落总数的测定,一般将被检样品制成几个不同的10倍递增稀释液,然后从每个稀释液中分别取出1mL置于灭菌平皿中与营养琼脂培养基混合,在一定温度下,培养一定时间后(一般为48小时),记录每个平皿中形成的菌落数量,依据稀释倍数,计算出每克(或每ml)原始样品中所含细菌菌落总数。

基本操作一般包括:样品的稀释--倾注平皿--培养48小时--计数报告。

国内外菌落总数测定方法基本一致,从检样处理、稀释、倾注平皿到计数报告无何明显不同,只是在某些具体要求方面稍有差别,如有的国家在样品稀释和倾注培养进,对吸管内液体的流速,稀释液的振荡幅度、时间和次数以及放置时间等均作了比较具体的规定。

检验方法参见:GB4789.2-9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SN0168-92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行业标准出口食品菌落计数》三、说明(一)样品的处理和稀释:1.操作方法:以无菌操作取检样25g(或25ml),放于225mL灭菌生理盐水或其他稀释液的灭菌玻璃瓶内(瓶内预置适当数量的玻璃珠)或灭菌乳钵内,经充分振要或研磨制成1:10的均匀稀释液。

菌落总数检测方法

菌落总数检测方法

菌落总数检测方法菌落总数检测是一种常见的微生物检测方法,它可以用于食品、饮用水、医药制品等领域的微生物质量控制。

菌落总数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产品的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因此,了解菌落总数检测方法的原理和操作流程对于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至关重要。

菌落总数检测方法的原理是通过将待检样品进行适当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含有适当培养基的琼脂平板上,然后在一定的温度下培养一定的时间,最后根据菌落的数量来计算样品中微生物的数量。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不需要复杂的设备和技术,适用于大批量样品的检测。

菌落总数检测方法的操作流程主要包括样品的制备、琼脂平板的制备、涂布和培养、计数和结果分析等步骤。

首先,对待检样品进行适当的稀释,以确保在琼脂平板上形成可数的菌落。

然后,制备含有适当培养基的琼脂平板,并进行涂布和培养。

在培养结束后,对菌落进行计数,并根据计数结果进行样品的微生物数量统计和分析。

在进行菌落总数检测时,需要注意一些关键的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首先,样品的制备和处理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定进行,以避免外界环境的污染。

其次,在琼脂平板的制备、涂布和培养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温度、湿度和时间等因素,以确保菌落的正常生长和形成。

最后,在菌落计数和结果分析时,需要仔细进行,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除了传统的琼脂平板法外,菌落总数检测方法还有其他一些新的技术和方法。

比如,膜过滤法、光学密度法、生物发光法等,这些方法在一定的情况下可以替代传统的琼脂平板法,具有更快速、更灵敏的特点。

但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都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定进行操作,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菌落总数检测方法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微生物检测方法,它对于食品、饮用水、医药制品等领域的微生物质量控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了解菌落总数检测方法的原理和操作流程,掌握关键的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对于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具有重要的意义。

希望本文所述内容能够对菌落总数检测方法有所了解,为相关行业的微生物质量控制工作提供一些帮助。

公共场所空气中细菌总数检验方法

公共场所空气中细菌总数检验方法

公共场所空气中细菌总数检验方法1 定义撞击法(impacting method)是采用撞击式空气微生物采样器采样,通过抽气动力作用,使用空气通过狭颖或小孔而产生高整气流,使用悬浮在空气中的带菌粒子撞击到营养琼脂平板上,经37°、48h培养后,计算出每m3空气中所含的细菌菌落数的采样测定方法。

自然沉降法(natural sinking method)是指直径9cm的营养琼脂平板在采样点暴露15分钟,经37°、48h培养后计数生长的细菌菌落数的采样测定方法。

2 仪器和设备2.1高压蒸汽灭菌器。

2.2干热灭菌器。

2.3恒温培养箱。

2.4冰箱。

2.5平皿(直径9cm)。

2.6制备培养基用一般设备:量筒,三角烧瓶,pH计或精密pH试纸等。

2.7撞击式空气微生物采样器。

3培养基3.1营养琼脂培养基3.1.1成分;蛋白胨牛肉浸膏10g氯化钠3g琼脂15~20g蒸馏水1000ml3.1.2制法将上述各成分混合,加热溶解,校正pH至7.4,过滤分装,121℃20min高压灭菌。

用自然沉降法测定时,倾注约15ml于灭菌平皿内,制成营养琼脂平板。

撞击法参照采样器使用说明制备营养琼脂平板。

4操作步骤4.1撞击法4.1.1选择有代表性的位置设置采样点。

将采样器消毒,按仪器使用说明进行采样。

4.1.2样品采完后,将带核辐射营养琼脂平板置36±1℃恒温箱中,培养48h,计数菌落数,并根据采样器的流量和采样时间,换算成每m3空气中的菌落数,以CFU/m3报告结果。

4.1.3选择撞击式空气微生物采样器的基本要求。

(a)对空气中细菌捕获率达95%。

(b)操作简单,携带方便,性能稳定,便于消毒。

4.2自然沉降法4.2.1设置采样点时,应根据现场的大小,选择有代表性的位置作为空气细菌检测的采样点。

通常设置5个采样点,即室内墙角对角线交点为1采样点,该交点与四墙角连线的中点为另外4个采样点。

采样高度为1.2~1.5m。

空气中菌落总数测定方法

空气中菌落总数测定方法
2、设备与材料
2.1生化培养箱37±1℃
2.2恒温水浴锅46±1℃
2.3培养皿
3、试剂
3.1 PCA培养基(121℃,灭菌15分钟)
4、检验程序
4.1把灭菌好的PCA平板记数琼脂倒在一次性平皿中,冷却后盖上盖子。
4.2将平皿放在托盘中带进要检区域。根据房间面积的大小,选点:
4.2.1小于50㎡的房间应设(1~3)个点;50㎡~100㎡设(3~5)个点;100㎡以上至少设5个点。在对角线上或梅花式均匀分布。
6菌落计数的报告:
菌落总数= 50000 N/AT
N-细钟
一直从事休闲食品功能保健食品生产配方工艺研究工作近16年熟悉国内外食品法律法规对新产品开发有较扎实功底熟悉sciso9001gmphaccpbrc等质量管理体系
***食品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
FW-QC-QI-007
版号
A1
文件名称:空气中菌落总数的测定
页次
1/1
生效日期
2009.04.01
1、范围
适用于平和坊食品有限公司室内空气中菌落总数的测定。
4.2.2采样点应避开通风口,离墙壁距离应大于0.5m。
4.2.3采样点的高度:距离地面0.5m~1.5m之间。
4.3打开平皿盖子放置10分钟,盖上盖子。
4.4将平皿放于37±1℃培养箱培养24±2小时。
5菌落计数方法:
可用肉眼观查,必要时用放大镜检查,以防遗漏。在记下各平板的菌落数后,求出各平板平均菌落总数。

空气中细菌含量的检测

空气中细菌含量的检测

平皿沉降法:采样时将普通琼脂培养基或血琼脂培养基5个,分别置于室内同一平面五个不同的点(室内四个角及中央),打开皿盖,让平皿暴露15~30min后盖好平皿盖,置于37℃温箱中培养,次日观察平皿菌落,计数五个平皿生长菌落数,根据5min内100cm2培养基中降落细菌数相当于10L空气中所含细菌数而计算1m3空气中的细菌数。

计算公式为:细菌数(CFU)/ m3=N×100/A×5/T×1000/10=50000N/AT
注:A:平板面积(cm2);
T:平板暴露时间(min);
N:平板平均菌落数(CFU);
摘于医学检验专业2003年版《微生物检验学》
1,培养基的配制
称取10g蛋白胨、3g牛肉浸膏、5g氯化钠、20g琼脂,充分混合后,加入到1000毫升蒸馏水中,用盐酸和氢氧化钠调节溶液的ph值为7.4-7.6,过滤除去沉淀后,分装在5个250毫升三角烧瓶中,放入高压蒸汽灭菌锅中,在121摄氏度下灭菌15分钟。

取出后置于暗处备用。

2.制作平皿
加热使测定所用的培养基融化,待冷至50-60摄氏度时,倾入培养皿,每皿注入15-20毫升,一共制作5块。

盖上皿盖
3细菌含量的测定
(1)利用微生物在空气中能随尘粒下沉的原理,将盛有培养基的平皿平放,移去平皿盖,在空气中暴露五分钟,培养皿距离地面1米,距离墙壁最近不可小于30cm,
室中中央及周角各放一平皿。

(2)培养:放入37摄氏度恒温箱中培养24小时。

公共场所空气微生物检验方法细菌总数测定

公共场所空气微生物检验方法细菌总数测定

公共场所空气微生物检验方法细菌总数测定随着人们对公共场所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对公共场所空气中微生物的检测也越来越重视。

其中,细菌总数是衡量空气中微生物含量的一项主要指标。

下面将详细介绍公共场所空气微生物检验方法中的细菌总数测定步骤。

1.样品采集首先,确定采样位置。

根据公共场所的具体情况,如是否有空调、通风设备等信息,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采样点位。

一般来说,可选择通风良好、人员流动频繁的位置进行采样。

然后,采用采样器具进行空气采样。

空气采样器具常用的有空气生物分析仪、洒雾器等。

根据采样器具的具体操作手册,按照规定的操作步骤进行采样,同时注意采样时间和采样量的控制。

2.样品处理采样完成后,将采样器具中的采样物转移到适当的载体(如培养基、液体培养基)中。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载体。

对于空气样品,一般选择液体培养基,如生理盐水。

将采样管中的液体转移到含有生理盐水的试管中。

3.稀释操作将采样物进行稀释,以便于接种和计数。

稀释液的选择可依据之前的实验经验,一般选用营养琼脂或平板培养基。

将采样物中的适量细菌悬浮液取出,用移液管分别转移到不同稀释管中,依次进行系列二次稀释。

每次稀释后,需充分摇匀。

根据之前的实验经验,每一次稀释可选用10倍、100倍、1000倍等稀释倍数。

4.接种和培养将稀释液分别接种到含有固体培养基的平板上,均匀涂布。

然后将接种后的平板培养基放置于恒温培养箱中,选择适宜的培养温度和时间。

一般来说,菌落计数应在培养48小时后进行。

5.计数和结果分析计数时,将培养出的菌落进行清点,并将数量记录下来。

根据菌落的大小、颜色和形态等特征,可初步判断不同菌种的存在情况。

最后,将不同菌种的菌落数量进行统计和分析,并将细菌总数计算出来。

需要注意的是,在细菌总数测定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如温度、湿度等,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另外,细菌总数的测定结果应与相关标准进行比较,以评估空气中微生物的含量是否符合要求。

总结:公共场所空气微生物检验方法中的细菌总数测定步骤包括样品采集、样品处理、稀释操作、接种和培养、计数和结果分析等。

空气中细菌菌落总数公式

空气中细菌菌落总数公式

空气中细菌菌落总数公式以空气中细菌菌落总数公式为标题,我们来探讨一下空气中细菌菌落总数的计算方法。

在研究细菌菌落总数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细菌菌落是什么。

细菌菌落是指在寒凝琼脂培养基上,经过一定时间孵育后,由同一种细菌单个细胞扩散生长而形成的一群细菌。

通过观察细菌菌落的形态、大小、色素等特征,可以初步判断细菌的种类。

那么,如何计算空气中细菌菌落总数呢?我们可以使用一个简单的公式来估算。

根据空气中细菌菌落总数的公式,总数(CFU/m³)=平均菌落计数×稀释倍数。

在实验室中,我们通常会采用空气采样器,将一定体积的空气通过菌落计数器进行采样和计数。

平均菌落计数是指在琼脂培养基上培养一定时间后,对菌落进行计数并取平均值。

为了获得准确的结果,我们通常会重复多次实验,取平均值来减小误差。

稀释倍数是指将空气样品进行稀释,目的是降低菌落计数,使其适合在琼脂培养基上进行计数。

稀释倍数的选择要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进行合理调整,以确保能够得到可靠的结果。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首先会选择合适的采样时间和采样点位,以确保样品的代表性。

然后,使用空气采样器采集一定体积的空气样品,并将样品传递到菌落计数器中。

接下来,我们将样品涂布在琼脂培养基上,放入恒温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在培养过程中,细菌会逐渐生长并形成可见的菌落。

当菌落生长到一定大小后,我们使用菌落计数器进行菌落计数。

通过记录不同培养皿上的菌落数,并取平均值,就可以得到平均菌落计数。

然后,我们将空气样品进行稀释,将其转移到琼脂培养基上,再次进行培养和计数。

通过记录稀释倍数,就可以得到细菌菌落总数。

需要注意的是,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环境温湿度、空气流动情况、采样时间等。

因此,在进行实验和计算时,我们需要控制这些因素,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细菌菌落总数的计算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空气中微生物污染的程度,对于环境监测和卫生保健具有重要意义。

空气中菌落总数测定方法

空气中菌落总数测定方法

空气中菌落总数测定方法空气中菌落总数测定方法是评估环境中微生物污染程度的一种方法。

空气中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它们对人类健康和生物环境都具有一定影响。

因此,了解空气中微生物的总数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空气中菌落总数测定方法。

1.培养法:培养法是目前最广泛使用的一种空气中菌落总数测定方法。

该方法依赖于菌落在富营养培养基上的繁殖,通过计数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成单位(CFU)来估计空气中的微生物总数。

常用的培养基有厌氧培养基和好气培养基。

测定步骤大致为:收集空气样本→灭菌并将空气样本传递到培养基上→培养一定时间→用显微镜或裸眼观察菌落的形成(需要进行稀释)→根据菌落数量进行计数。

2.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是另一种常用的测定空气中菌落总数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测量菌落中主要的色素如叶绿素等的吸光度来估计菌落的数量。

测定步骤包括:将收集到的空气样本溶解在适当的溶液中→将溶液置于分光光度计中测量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样本中菌落的数量。

3.过滤法:过滤法是通过将空气样本通过微孔过滤膜将其中的微生物捕获,在过滤膜上的菌落形成后进行计数。

该方法适用于空气中微生物浓度较低的情况。

测定步骤为:用特制的采样器收集过滤膜→将过滤膜放置在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菌落形成后计数。

4.PCR法:PCR法是一种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进行空气中菌落总数测定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提取空气中微生物的DNA并进行PCR扩增,通过计数扩增产物的数量来估计菌落的总数。

PCR法具有快速、灵敏和高效等特点。

综上所述,根据不同的实验条件和需要,可以选择适当的方法来测定空气中菌落的总数。

这些方法各有特点,可以相互验证,以获得准确的结果。

同时,不同方法的选择还需要根据实验室设备和人力资源等因素来考虑,以确保实验的有效进行。

如何测定菌落总数

如何测定菌落总数

如何测定菌落总数一、菌落总数介绍:菌落是指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繁殖而形成的能被肉眼识别的生长物,它是由数以万计相同的细菌集合而成。

当样品被稀释到一定程度,与培养基混合,在一定培养条件下,每个能够生长繁殖的细菌细胞都可以在平板上形成一个可见的菌落。

菌落总数就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如需氧情况、营养条件、pH、培养温度和时间等)每克(每毫升)检样所生长出来的细菌菌落总数。

按国家标准方法规定,即在需氧情况下,37℃培养48h,能在普通营养琼脂平板上生长的细菌菌落总数,所以厌氧或微需氧菌、有特殊营养要求的以及非嗜中温的细菌,由于现有条件不能满足其生理需求,故难以繁殖生长。

因此菌落总数并不表示实际中的所有细菌总数,菌落总数并不能区分其中细菌的种类,所以有时被称为杂菌数,需氧菌数等。

菌落总数测定是用来判定食品被细菌污染的程度及卫生质量,它反映食品在生产过程中是否符合卫生要求,以便对被检样品做出适当的卫生学评价。

菌落总数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食品卫生质量的优劣。

二、检验方法菌落总数的测定,一般将被检样品制成几个不同的10倍递增稀释液,然后从每个稀释液中分别取出1mL置于灭菌平皿中与营养琼脂培养基混合,在一定温度下,培养一定时间后(一般为48小时),记录每个平皿中形成的菌落数量,依据稀释倍数,计算出每克(或每ml)原始样品中所含细菌菌落总数。

基本操作一般包括:样品的稀释--倾注平皿--培养48小时--计数报告。

国内外菌落总数测定方法基本一致,从检样处理、稀释、倾注平皿到计数报告无何明显不同,只是在某些具体要求方面稍有差别,如有的国家在样品稀释和倾注培养进,对吸管内液体的流速,稀释液的振荡幅度、时间和次数以及放置时间等均作了比较具体的规定。

三、说明(一)样品的处理和稀释:1.操作方法:以无菌操作取检样25g(或25ml),放于225mL灭菌生理盐水或其他稀释液的灭菌玻璃瓶内(瓶内预置适当数量的玻璃珠)或灭菌乳钵内,经充分振要或研磨制成1:10的均匀稀释液。

菌落总数计数方法

菌落总数计数方法

菌落总数计数方法菌落总数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培养基和培养方法,将微生物在培养基上生长形成的一个个可见的菌落进行计数,从而得到微生物在样品中的数量。

菌落总数计数方法是微生物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菌落总数计数方法。

首先,最常用的方法是平板计数法。

平板计数法是将待测样品经过适当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含有培养基的平板上,然后进行培养,待菌落生长后进行计数。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适用于各种微生物的计数,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含有大量细菌的样品,需要进行适当的稀释,以避免菌落过多导致计数困难。

其次,滤膜计数法也是一种常见的菌落总数计数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水样、空气样等液态或气态样品的微生物计数。

首先,将待测样品通过滤膜过滤器过滤,然后将滤膜放置在含有培养基的平板上进行培养,待菌落生长后进行计数。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但需要注意滤膜的选取和过滤条件的控制,以确保计数结果的准确性。

另外,膜过滤计数法也是一种常用的菌落总数计数方法。

这种方法同样适用于水样、空气样等液态或气态样品的微生物计数。

首先,将待测样品通过膜过滤器过滤,然后将膜放置在含有培养基的平板上进行培养,待菌落生长后进行计数。

这种方法操作简便,计数结果准确,但需要注意膜的选择和过滤条件的控制,以确保计数结果的准确性。

最后,荧光染色计数法是一种新兴的菌落总数计数方法。

这种方法利用荧光染色剂对微生物进行染色,然后通过荧光显微镜或自动计数仪进行计数。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计数速度快,适用于各种微生物的计数,但需要注意染色条件的控制,以确保计数结果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菌落总数计数方法有多种多样,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和注意事项。

在进行菌落总数计数时,需要根据样品的特点和实验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以确保计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希望本文介绍的菌落总数计数方法能够为相关科研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空气中细菌的测定

空气中细菌的测定
(三)仪器
高压蒸气灭菌器
恒温培养箱
玻璃平皿或一次性灭菌平皿,9cm
六级筛孔撞击式空气微生物采样器
环境卫生学
(四)试剂 营养琼脂培养基 (五)操作方法 布点要求 采样点选择根据采样点面积及环境状况,选择有代表性的位置设置采样点。室内面积不
足50m2的设置1个采样点, 50~200m2的设置2个采样点,200m2以上的设置3~5个采样点。采 样点按均匀布点原则布置,室内1个采样点的设置在中央, 2个采样点的设置在室内对称点上,3 个采样点的设置在室内对角线四等分的3个等分点上,5个采样点的按梅花布点,其他的按均匀布 点原则布置。采样点距离地面高度1.2~1.5m,距离墙壁不小于1m。采样点应避开通风口、通风 道等。 采样器准备 ① 仪器的清洁消毒:根据采样点的洁净要求,对仪器表面进行不同程度的清洁或消毒处理。 ② 采样装置的清洁灭菌:取下采样装置上的盖子和端盖,用酒精棉球火焰灭菌约1min,然后将其
置于储存盒内。同一点应重复采样3次,按上述各步骤进,于恒温培养箱中,37 ℃培养24h后计数菌落数。 菌落计数 计数培养后每皿所生长的菌落数,并求出同一点重复采样的平均菌落数。 空气中细菌总数的计算 根据平皿菌落计数结果,用下列公式换算成每立方米空气中的菌落数,以
移回采样装置上,冷却。
环境卫生学
采样 ① 按仪器说明书操作,将采样时间的旋钮调到选定的采样时间档上。选择直流或交流电源,打开
电源开关,设定好采样时间。 ② 将采样的平皿盖略松开,打开已冷却的端盖,将无菌采样平皿置于采样装置座的平皿托架上,
旋紧端盖。 ③ 按下计时开关,仪器便开始采样和计时,调节流量(28.3L/min),采样5~15min。 ④ 设定的采样时间归零后,仪器自动关机,采样结束。旋开端盖,立即将平皿盖盖上,将平皿倒

空气落菌检测方法

空气落菌检测方法

空气落菌检测方法 Hessen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
实验室作业指导书
1.试剂和材料
普通营养琼脂,按中的条配制。

培养皿等。

2.采样
布点:面积小于30平方米的车间,设一对角线,在线上取3点,即中心1点,两端在距墙1米处各取1点;面积大于30平方米的车间,设东、南、西、北、中5个点,其中东、南、西、北均距墙1米。

采样高度:与地面垂直高度80-150CM。

采样方法:用直径为9CM的普通营养琼脂平板,开盖在采样点上暴露5分钟,合上盖送检培养。

3.培养:37℃培养24小时。

4.结果计算:
空气中细菌菌落总数(CFU/M3)=50000N/AT
式中A----------平板面积,CM2
T-----------平板暴露时间,min
N-----------平均菌落数,CFU/皿
5、注意事项:
采样后必须尽快对样品进行检验,待检时间不得超过6小时,若样品保存于0-4℃条件下,待检时间不超过24小时。

1.落菌数:30个以下,空气污染程度:清洁,评价:安全;(清洁区车间)
2.落下菌数:30-50个,空气污染程度:中等清洁;(一般清洁区车间)
3.落下菌数:50-70个,空气污染程度:低等清洁,评价:应加注意;
4.落下菌数:70-100个,空气污染程度:高度污染,评价:对空气要进行消毒;
5.落下菌数:100以上,空气污染程度:严重污染,评价:禁止加工。

空气细菌培养的采样方法

空气细菌培养的采样方法

1 空气细菌培养的采样方法检测空气细菌总数的细菌培养法平板暴露法。

此法简便,目前大部分医疗单位采用。

在消毒处理后,操作前进行,室内面积≤30m2对角线内、中、外处设3点,内外点布位距墙壁1m处,室内面积>30m2设4角及中央5点,4角的布点部位距墙壁1m处。

基本原理是:空气中细菌等微生物可随尘粒一起下降,在室内各采样点处放好营养琼脂平板,采样高度距地面0.8~1.5m,采样时,将平板盖打开,暴露5min或10min,盖好平板。

将平板置于37℃恒温箱培养48h计算菌落数。

2 细菌数的计算方法细菌总数(cfu/m3=4500N/A×T)式中A=平板面积(cm2) T——平板暴露时间(min) N——平均菌落数(cfu)这个计算公式是根据在面积100cm3的培养基表面,5min内能落下的细菌相当于10L 空气中含的细菌数而推算出来的。

3 空气消毒效果和污染状况的评价空气消毒效果的比较应在消毒前后取样进行培养,如消毒后空气中细菌数明显下降,说明消毒效果好,下面规定适用GB15982——1995规定:Ⅰ类区域细菌总数≤10cfu/m3,并且未检出致病菌为消毒合格;Ⅱ类区域细菌总数≤200cfu/m3并且未检出致病菌为消毒合格;Ⅲ类区域细菌总数≤500cfu/m3并且未检出致病菌为消毒合格。

Ⅰ类环境包括层流洁净手术室和层流洁净病房只能采用层流通风才能空气中的微生物减到此标准以下。

Ⅱ类环境包括普通手术室、产房、婴儿室、早产儿室、普通保护性隔离室、供应室洁净区、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采用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或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器,这类均为有人房间,必须采用对人无毒无害且可连续消毒才能使空气中的微生物减到此标准以下。

Ⅲ类环境包括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供应室清洁区、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房室和房间,采用紫外线消毒,化学消毒剂熏蒸或喷雾消毒。

据统计,目前世界上有41种主要传染病,其中经空气传播的就有14种,占首位[1]。

空气及平面菌落计数

空气及平面菌落计数

我手中有一份资料,具说是防疫站标准,我就按这个做的.你可以参考一下. 一、空气采样及检验方法1培养基:普通营养琼脂平板,按GB4789.28中3.7条配制2采样(空气沉降法)2.1布点:面积小于30平方米的车间,设一对角线,在线上取3点,即中心一点,两端在距墙1米处各取一点;面积大于30平方米的车间,设东、西、南、北、中5个点,其中东、西、南、北点均距墙1米。

2.2采样高度:与地面垂直高度80-150厘米。

2.3采样方法;用直径为9厘米的普通营养琼脂平板在采样点上暴露20分钟盖上送检培养。

3培养:于37℃培养24小时。

4检测频率:每周空气质量标准:生车间、熟车间、成品车间:低于100个半成品库、成品库:低于10个二、设备的采样与检验方法根据生产过程所要求的重点卫生部位,实验室对其进行涂抹采样,进行细菌总数检验。

1采样方法1.1涂抹法(适用于表面平坦的设备和工器具产品接触面)取经过灭菌的铝片框(框内面积为50平方厘米)放在需检查的部位上,用无菌棉球蘸上无菌生理盐水擦拭铝片中间方框部分,擦完后立即将棉球投入盛有10毫升无菌生理盐水的试管中,此液每毫升代表5平方厘米。

1.2贴纸法(适用于表面不平坦的设备和工器具接处面)将无菌规格纸(5×5厘米,纸质要薄而软)用无菌生理盐水泡湿后,于需测部分分别贴上两张,两张纸面积共50平方厘米,然后取下放入盛有10毫升无菌生理盐水的试管中,此液每毫升代表5平方厘米。

2检验方法2.1细菌总数的检验将上述样液充分振摇,根据卫生情况,相应地做10倍递增稀释,选择其中2-3个合适的稀释度作平皿倾注培养,培养基用普通营养琼脂,每个稀释度作2个平皿,每个平皿注入1毫升样液,于37℃培养24小时后计菌落数。

结果计算表面细菌总数(cfu/cm2)=平皿上菌落的平均数×样液稀释倍数/30×22.2致病菌的检验沙门氏菌,参照GB4789.4进行金黄色葡球菌,参照GB7918.5进行4.检验合格标准:细菌总数10-100个∕cm2,5.关键点:细菌总数≤10个∕cm2一般区域:细菌总数≤100个∕cm2三、人员手表面细菌污染情况的检验1. 采样方法:用一支蘸有无菌生理盐水的棉拭子涂擦被检对象手的全部,反复两次,涂擦的时候棉拭子要相应地转动,擦完后,将手接触部分剪去,将棉拭子放入装有10毫升无菌生理盐水的试管内送检培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和坊食品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
FW-QC-QI-007
版号
A1
文件名称:空气中菌落总数的测定
页次
1/1
生效日期
2009.04.01
1、范围
适用于平和坊食品有限公司室内空气中菌落总数的测定。
2、设备与材料
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生化培养箱37±1℃
2.2恒温水浴锅46±1℃
2.3培养皿
3、试剂
3.1 PCA培养基(121℃,灭菌15分钟)
N-细菌个数,个
A-平皿的面积=63.6cm2,
T-放置时间=10分钟
4、检验程序
4.1把灭菌好的PCA平板记数琼脂倒在一次性平皿中,冷却后盖上盖子。
4.2将平皿放在托盘中带进要检区域。根据房间面积的大小,选点:
4.2.1小于50㎡的房间应设(1~3)个点;50㎡~100㎡设(3~5)个点;100㎡以上至少设5个点。在对角线上或梅花式均匀分布。
4.2.2采样点应避开通风口,离墙壁距离应大于0.5m。
4.2.3采样点的高度:距离地面0.5m~1.5m之间。
4.3打开平皿盖子放置10分钟,盖上盖子。
4.4将平皿放于37±1℃培养箱培养24±2小时。
5菌落计数方法:
可用肉眼观查,必要时用放大镜检查,以防遗漏。在记下各平板的菌落数后,求出各平板平均菌落总数。
6菌落计数的报告:
菌落总数=50000N/A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