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高教版课件 文学类考研必备

合集下载

文学理论教程 ppt课件

文学理论教程  ppt课件

PPT课件
12
文学活动本质论
• 文学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必 然与人类的其他活动不同,在性质上必然 有其独特之处,而从总体上来研究文学活 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殊性质,这就形成 了“文学活动本质论”。
PPT课件
13
文学创作论
• “世界”就是我们所指的社会生活,社会 生活是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但社 会生活本身还不是文学,社会生活的原料 必须经过作家的艺术创造,才能变成文学 文本,而研究作家如何根据生活进行艺术 创造的过程和规律,就形成了文学创作论。
及批评传统》
文学发展论 文学创作论 作品构成论 文学接受论 文学本质论
文学理论任务与文学活动结构关系相对应 文学活动结构关系规定了文学理论的任务
本书的逻辑线索
PPT课件
11
文学发展论
• 文学活动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它有 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它是随着时代的发 展而发展的,从而显示出不同历史阶段的 不同的特征,那么文学发展的根由是什么 呢? 我们今天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那么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文学发展又有何规律 呢? 这就构成了”文学活动发展论”。
PPT课件
14
作品构成论
• 作家创作出来的文学文本在阅读、研究和 批评中变成了作品,文学作品是一个复杂 的结构,其中像题材、形象、语言、结构、 类型、风格等都是作品构成中的重要问题, 而研究作品的构成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这 就形成了作品构成论。
PPT课件
15
文学接受论
• 作家笔下的文字作为文本如果被束之高阁, 不与读者见面,那还是死的东西,还不是 活的审美对象,文本一定要经过读者的阅 读、鉴赏、批评,才能变成有血有肉的活 的生命体。
PPT课件

第八章文学理论PPT课件

第八章文学理论PPT课件
第八章
• 真善美是文学创造的价值原则,以及三者之间的联系
• 文学的真实(“真”的提出,真实性事衡量文学创造成就 的首要标准,是一切优秀文学作品的共同的价值追求及审 美品格)
• 艺术真实的内涵与四大特征(内蕴性,主观性,假定性, 诗艺性)以及他们的内容
• 艺术概括的含义以及艺术概括的价值意义
• 情感评价以及他的三种相对表现(积极与消极,高尚与低 俗,美好与丑恶)
2020年9月28日
30
人文关怀
• 是一种崇尚和尊重人的生命、 尊严、价值、情感、自由的 精神,它与关注人的全面发 展、生存状态及其命运、幸 福相联系。
2020年9月28日
31
第三节
美的创造
• 是文学审美价值追求的最后
完成,体现为内容形式化与
形式内容化的互动过程,结
果是一部作品艺术形式的诞
生。
2020年9月28日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36
2020年9月28日
19
假定性
• 作家对生活现象进行加工提炼, 通过想象予以变形与再造,创 造具有逼真魅力的虚拟情境。 这就带有假定性的特征,即 “以假为真”、“假中见真”。
2020年9月28日
20
诗艺性
• 文学创造活动渗透着多种多 样的诗化的艺术化手法。
2020年9月28日
21
艺术概括
• 作家依据自己的体验和认识,以主 体的审美价值追求能动介入的方式, 观照和描述特殊的即富有特征的事 物,并予以开掘、补充、提炼的创 作过程,使之主体与客体相统一, 创造既有独特个性又有普遍意义的 形象,从而取得“在特殊中显出一 般”艺术方法。
2020年9月28日
16

《文学理论大纲》课件

《文学理论大纲》课件

文学理论的历史与发展
古代文学理论
中世纪文学理论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理论
启蒙运动时期文学 理论
现代贺拉斯等为 代表,提出了悲剧、喜 剧、史诗等文体的理论 和创作原则。
以基督教神学为基础, 强调文学的道德教化和 精神净化作用,代表人 物有奥古斯丁等。
以人文主义为核心,强 调文学的真实性和自然 性,代表人物有薄伽丘 、达芬奇等。
文化研究
文化研究方法将文学作品置 于更广泛的社会和文化背景 中,以探讨作品与社会、文 化之间的互动关系。
文学作品的创作过程
创作心理
创作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包括构思、想象、 情感体验等,这些心理活动有助于作家创
造出具有感染力的作品。
创作动机
作家在创作文学作品时,通常受到 某种动机的驱使,如表达情感、传
递信息、探索人性等。
后现代主义文学理论
总结词
对现代主义文学理论的批判和超越
详细描述
后现代主义文学理论对现代主义文学理论进行了深入的批判和反思,并试图超越其限制 。这一流派关注文学作品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强调对传统叙事和文学价值的质疑和颠覆

女性主义文学理论
总结词
关注女性在文学作品中的地位和声音
VS
详细描述
女性主义文学理论旨在揭示和纠正文学作 品中女性形象的刻板印象和偏见,强调女 性的地位和声音。这一流派关注女性作家 的创作和批评实践,以及她们如何塑造和 挑战传统的文学规范和价值观。
A
B
C
D
修改与完善
作家在完成初稿后,通常会进行多次修改 和完善,以提高作品的质量和表达效果。
写作技巧
作家在创作过程中运用各种写作技巧,如 修辞手法、叙事技巧、人物塑造等,以提 高作品的艺术效果。

文学理论教程全部[优质PPT]

文学理论教程全部[优质PPT]

二、文学作为文化
三、文学作为审美
四、文学作为惯例
惯例,在这里是指人们 在使用文 学概念时有意或无意地遵循或建立 地某种未经言明而又约定俗成地 规范。
五、文学界定地困难及解决办法
第二节 文学的一般意识形态性质
一、文学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
社会结构,这里指由人类社会生 活过程的各种要素或各个方面的 总和构成的总体组织。
第四章 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
第一节 文学概念辨析
一、文学概念三义
广义文学是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 作品的统称,包括今天所谓文学和政治、 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
狭义文学才识指今日通行的文学,即包 含情感、虚构和想象等综合因素的语言 艺术行为和作品,如诗、小说、散文等。
介乎广义文学与狭义文学之间又难以归 类的口头或书面语言作品,可以称为折 中义文学。
(1)文学创作论
(2)作品构成论
作品 (中介)
(3)文学接受论
作者
读者
文学活动模式图
第二节 文学活动作为人类活动的性质
一、人类生活活动的性质
生活活动是以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 存、繁衍和发展的活动系统的总称。
二、人类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
(一)生活活动特性导致人与 对象的诗意情感关系
(二)生活活动特性导致人的 自觉能动的文学创造
二、文学理论的对象和任务
三、文学理论应有的品格
(一)文学理论的实践性
(二)文学理论的价值取向
第二节 文学理论的形态
一、文学理论形态多样化的依据
二、文学理论几种基本形态
文学哲学 文学心理学 文学符号学 文学信息学 文学社会学 文学价值学 文学文化学
复习要点
[基本概念]

文学理论ppt

文学理论ppt

典型人物
意境(抒情性作品的至高追求)
刘勰《文心雕龙》 王昌龄《诗格》 晚唐司空图《诗品》 情:离别 清王国维(大成) 1景中藏情式eg李白《送孟浩然》送别景 情中见景eg《登幽州台》情 招贤之景(台上燕昭王招贤的场景) 1情景交融 <表现特征> 情景并茂式eg《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收蓟北(景)+涕泪满裳(景)
2、主观评价隐藏在场面情节人物中 逼真性 1、酷似对象、不夸张变形
理想型
社会 主义 2、平凡的人和事、熟悉的陌生人 1自我表现 现实 文学 1超越现实 浪漫主义 2主观创造想象 表现性 2突出抒情表现功能,常直抒胸臆 18c末 幻想 1夸张变形情感的逻辑
虚幻性 2超凡的人和事 象征型 :写A不是A,超越A的

文学高级形象3种
1叙事性文学中的典型(尤其是现实主义文学)
2抒情性文学中的意境 (中国古代诗歌)
画面与情
实境
3象征形文学中的意象 (中国古代文论独创) 刘勰《文心雕龙》 王昌龄《诗格》
虚境 晚唐司空图《诗品》 清王国维(大成)
典型的审美特征(叙事文学至高的 美学追求)
1“总特征”eg:阿Q的总特征是“精神胜利法"
实(如在目前):景(真境)、形(事境)、境(物境) 2虚实相生 <结构特征> 虚(见于言外) 原有画面在联想中的延伸扩大 (境) 情(境)、神(境)、意(境) (意) eg叶绍 翁 《游园 不值》
3韵味无穷 <审美特征>
意象(象征型文学的至高追求)
中国首创的一个审美范畴 最早源自《周易.系辞》 1心理意象 1表现审美理想不够充分的 1本质特征:哲理性(用形象直接 表达哲理的意象艺术)eg艾略特 《荒原》卡夫卡《变形记》 2表现特征:象征性eg《变形记》 中大甲虫、余光中《夸父》

《文学理论Ⅱ》课件

《文学理论Ⅱ》课件
《文学理论Ⅱ》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文学理论概述 • 文学作品的构成要素 • 文学作品的解读方法 • 文学批评实践 • 文学理论的应用与影响
01
文学理论概述
文学理论的定义与目的
总结词
文学理论是对文学的本质、特征、创作、传播和接受的系统研究,旨在揭示文学的内在规律和价值。
详细描述
文学理论是对文学的深入探讨和思考,它不仅关注文学作品的文本本身,还关注文学与文化、社会、 历史等方面的关系。文学理论的目的在于揭示文学的本质特征,探究文学创作的内在规律,以及理解 文学在人类文化和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
04
文学批评实践
文本选择与背景了解
文本选择:
01
选择具有挑战性的文学作品,能够引发深 入思考和讨论。
03
02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能够反映文学 发展历程和特点。
04
背景了解:
了解作者的生平、创作背景和文学流派。
05
06
了解作品的主题、风格和技巧,以及作品 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文本解读与批评观点
文学理论的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
在未来,文学理论将继续关注新的文学现象和 文本,不断更新和发展自身的理论体系和方法
论。
文学理论将继续关注全球化和跨文化交流的问题,加 强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的研究和理解。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文学理论也在 不断发展和演变,呈现出多元化、跨学科、综 合性等趋势。
人物与角色
总结词
人物是文学作品中的虚构形象,角色则是人物在特定情境中 的身份。
详细描述
人物是文学作品的中心,是作者通过语言塑造的虚构形象。 角色则是人物在特定情境中的身份和地位,能够反映社会关 系和文化背景。

《文学理论教程》课件

《文学理论教程》课件

戏剧
以表演为主,通过对话、 动作和舞台布景来展示情 节和人物。
文学作品的创作过程与技巧
创意构思
作家在创作过程中首先需 要确定主题和情节,并构 思出主要人物和情节线索 。
叙事技巧
作家运用不同的叙事技巧 ,如倒叙、插叙、伏笔等 ,来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 吸引力。
修辞手法
作家运用比喻、拟人、排 比等修辞手法来丰富语言 表现力和增强作品的艺术 效果。
古典主义文学理论
总结词
强调理性、秩序和规范,重视作品的教化功能。
详细描述
古典主义文学理论主张文学作品应遵循一定的规范和标准,强调理性、秩序和 完美,重视作品的教化和道德作用。它强调作品的结构和形式,追求作品的完 整性和统一性。
浪漫主义文学理论
总结词
强调个性和情感,重视对自然和人类心灵的探索。
详细描述
浪漫主义文学理论强调个性和情感,主张文学作品应表达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的感 受。它追求自由、个性和创新,反对传统束缚和规则,重视对人类心灵的探索和 表达。
现实主义文学理论
总结词
强调对现实的客观描写和反映,追求真实和细节的再现。
详细描述
现实主义文学理论主张文学作品应客观地反映现实生活,通 过对现实生活的细致描写和刻画,揭示社会和人性的真相。 它追求作品的真实性和可信度,注重细节描写和对人物心理 的刻画。
02
文学理论的核心概念
文学作品的构成要素
语言文字
文学是由语言文字构成的,是表 达思想、情感和意义的基本工具 。
意象与象征
文学作品中的意象和象征是表达 深层含义和情感的常见手法。
文学作品的类型与风格
01
02
03
小说
以叙述为主,通过人物、 情节和环境来反映社会生 活。

《文学理论Ⅱ》课件

《文学理论Ⅱ》课件

文学与自然科学
探讨文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联系,例如生态批评、科 技写作等,分析文学作品如何反映和影响人们对自然 和科技的理解。
比较文学研究
跨国别文学比较
比较不同国家的文学作品,分析各国文学的特色和共性 ,以及各国文学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借鉴。
跨时期文学比较
比较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学作品,分析文学风格的演变和 文学思潮的更迭,以及文学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环境伦理学
环境伦理学研究人与自然之间的道德 关系,提出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伦 理原则。
新媒体时代的文学理论挑战与创新
新媒体时代的挑战
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给文学理论带来了挑战,需要重新审视文学的本质、功能和价值。
创新与变革
新媒体时代激发了文学理论的创新和变革,出现了跨学科、跨媒介的研究方法和视角。
THANKS
人物关系
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互动,对情节发展和主题表达有重要 作用。
语言与风格
语言
作品所使用的文学语言,包括叙述语言、人物语言等。
风格
作品所表现出的独特艺术特色和个性,包括修辞、表现手法和文风等。
03
文学批评方法
形式主义批评
总结词
专注于文学作品本身的内在结构和形式 ,强调文学语言的特殊性和技巧。
文学与文化研究
要点一
文化语境下的文学研究
探讨文学作品如何反映和塑造特定的文化语境,以及文化 语境如何影响文学作品的解读和评价。
要点二
跨文化比较
比较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分析文化差异对文学创 作和接受的影响,以及文学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跨学科研究
文学与社会科学
将文学与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学科相结合,从 多角度分析文学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和问题。

文学理论精品课课件全套,共266页

文学理论精品课课件全套,共266页

(2)写景型
一般分为两种: 其一,借景抒情。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
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其二,托物言志。 于谦《石灰吟》:千锤万击出深山, 烈火 焚烧若等闲。碎骨粉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
(3)抒情型
即直抒胸臆。通过抒发作者个人的思想感 情,来折射一个时代的精神。因为作者之 情往往正是其彼时彼地的生活境况、时代 环境的反映。
其一,不同时代的作家对同一对象的反映 不同。如施耐庵《水浒传》、俞万春《荡 寇志》。产生于清道光年间以小说反小说 的《荡寇志》,秉承金圣叹“惊恶梦”的 意愿,演化为攻杀剿灭梁山泊众头领的故 事情节。
其二,相同时代的作家对同一对象的反映 不同。如现代作家知识分子题材小说。
其三,同一作家对同一社会生活的反映会
表明两个问题:一是“文学”还没有从历史、 哲学、演讲术等一般文化现象中分离出来, 获得独立地位;二是它还没有被赋予特殊的 审美性质。
2.狭义的文学观(魏晋以来、西方18世纪后)
凭借虚构、想象,塑造艺术形象以表现人 性情感的语言的艺术作品。——审美的文 学观
诗歌:《诗经》,《楚辞》,唐诗,宋词;
学(其中包括文学理论)等 人文——人类文化——精神文化——生活方式 2.文艺学在人文科学中的位置
独特——着眼于人的审美活动和文学艺术活动。 关键——人必须在审美中才能得到净化,走向文明。
二、文学理论的体系
(一)文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1.从文学实践到文学理论,大致经历三个环节:
文学实践→批评中介→理论总结 (见教材P3黑格 尔语) 2.文学理论著作的两种类型: 有原创性体系的著作:《诗学》《美学》《艺术 哲学》《文心雕龙》《沧浪诗话》《艺概》; 面向文科大学生的教材类体系:《文学概论》等 。

《文学理论导论》课件

《文学理论导论》课件

跨文化交流促进了文学理论的 多元性和包容性,有助于打破 文化壁垒和偏见。
文学理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
文学理论与其他学科如心理学、社会学、历史学等的交叉研究有助于拓展研究领域 和深化理解。
通过跨学科的方法和视角,可以更全面地揭示文学与社会、文化和心理等方面的联 系。
交叉研究有助于打破学科壁垒,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文学理论的创新发展。

新媒体形式如网络文学、电子书 等对传统文学理论提出了挑战, 需要重新审视文学的本质和定义

数字技术为文学研究提供了更多 数据分析方法和可视化工具,有 助于深入挖掘文本内涵和文学现
象。
全球化与跨文化交流对文学理论的挑战
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文化之间 的交流与碰撞对文学理论提出 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需要关注跨文化语境下的文学 现象,探索文学的跨国界传播 和影响。
文学理论的历史与发展
总结词
文学理论经历了从古典到现代、再到后现代的发展历 程,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详细描述
古典时期的文学理论主要关注文学作品的道德教化和审 美愉悦功能,强调作品的艺术性和形式美。到了现代时 期,文学理论开始关注文学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和心 理状态,注重作品的内在意义和象征性表达。而后现代 时期的文学理论则更加多元化,关注文本的游戏性和不 确定性,强调读者的参与和解读。随着全球化的发展, 跨文化交流和比较文学研究逐渐成为文学理论研究的重 要方向。
文化交流
探究不同文化之间的文学交流和影响,理解其对 文学发展的意义。
跨文化比较
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进行比较,探究其 共同点和差异。
世界文学
关注世界各地的文学作品,理解其多样性和共性 ,以更全面地理解文学的本质和意义。

文学理论全套教学课件

文学理论全套教学课件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
最好还是将“文学理论”看成是对文学的原理、文学 的范畴和判断标准等类问题的研究,并且将研究具体 的文学艺术作品看成文学批评或看成“文学史”。
集优秀的作家与批评家为一身——弗吉尼 亚·伍尔芙
英国女作家,被誉为二十世纪现代主义与 女性主义的先锋。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她 是伦敦文学界的核心人物,同时也是布卢 姆茨伯里派(Bloomsbury Group)的成 员之一。最知名的小说包括《达洛维夫人》 (Mrs. Dalloway)、《到灯塔去》(To the Lighthouse)、《雅各的房间》 (Jakob's Room)。
现在一定已经存在着一个人数众多的现代人阶层了。 他们自1922年以来已经将十版《尤利西斯》抢购一空。 这本书对于他们一定具有某种意义,甚至揭示出他们 以前所不曾知道或者不曾感觉到的东西。他们并没有 感到这本书的难以忍耐的乏味,而是从中得到了帮助, 受到了教益,清醒了头脑,改变了态度,进行“重新 积淀”,显然,他们是突然被带进了某种求之已久的 境界,否则他们就只可能带着最黑暗的仇恨才能专心 致志地从第一页读到第七百三十五页而不酣然睡去。
第二编 文学活动
第一节:活动与文学活动
《俄》帕乌斯托夫斯基 《金蔷薇》
每一分钟,每一个在无意中说出来的字眼,每一个无 心的流盼,每一个深刻的或者戏谑的想法,人的心脏 的每一次觉察不到的搏动,一如杨树的飞絮或者夜间 映在水洼中的星光——无不都是一粒粒金粉。
我们,文学家们,以数十年的时间筛取着数以百万计 的这种微尘,不知不觉地把他们聚集拢来,熔成合金, 然后将其锻造成我们的“金蔷薇”——中篇小说、长 篇小说或者长诗。
文学理论应有的品格
一,文学理论的实践性
《典论 论文》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傅毅之于班固, 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与弟超书曰:“武仲以能属 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夫人善于自见,而 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里 语曰:“家有弊帚,享之千金。”斯不自见之患也

《文学理论教程》PPT课件

《文学理论教程》PPT课件

文学本身发生危机,文艺学的
合法性危机显现;
文学理论教学脱离实际;淘花/专用3 近年来文学理论界的争论
关于“文学是审美的意识形态”的
争论; 关于“文艺学知识建构的历史性与 学理性”的论争; 关于“底层经验与文学表述的可能 性”的论争。
文学史
文学批评文学理论淘花/专用 19文学批评是文艺学的分支之一,指分析和评 价具体文学作品、作家和文学现 象的学科。它主要以作家、作品、 文学运动从历时的视角探讨各民族文 学和世界文学发展的具体历 史的学科。它以文学的产生、 发展、演变的状况以及文学 发展的经验和规律为研究对 象。
第一个:
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的过程
第二个:
文学生产据: 文学作为人类的一种创作是一种精神活 动,是复杂的多层次的系统活动。从文 学创作到文学作品产生以再到文学接受, 这是一个活动过程。这个活动过程可以 成为多种视角所观照、多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 文学哲学 文学心理是文学理论的一个基本形态。文学创作是 对社会生活的反映,即作家作为主体反映 作为客体的生活,作品和读者接受中也有 不少是哲学层面的问题,反映论是马克思 主义的哲学视角,是概念,
有它的意义和与之对应 的知识领域。文学的概 念源于文学观念质属性 进行抽象而形成的、具 有一定象的
认识和觉悟;而文学概念, 则是对于文学本质属性进行 抽象而形成的、具有一定的 内涵和外延的词语形式。
文学理论教程
文艺理论教研室
教过学习,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 立场、观点、和方法,系统地理解 和掌握文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培养运用文学理论去阅读、欣赏、 分析和评价古今中外文学作品和文 学现象的能力,为学习中外文学史 和从事文学实践活动及语言教学、 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与心理学在一个共同的出发点, 即对于人类自身存在的理解与把握, 文学与心理学都可以说是一门“人 学”。古今中外的文学理论,总是自 觉不自觉地倾向于从心理学作为一门现代科学学科来源于 瑞士语言学家R•索绪尔和美国哲学家 C•S• 皮尔士,是研究一切交际活动中 的语言和非语言、数字、电码,而且 一切构成现象世界的视觉、听觉对象 等都是符号,如动作、仪式、装饰、从信息学的角度来研究文学活 动的一个新学科。 20 世纪 50 年代法 国的亚伯拉罕•A•莫尔斯的《信息论 与审美感知》用信息论的观点和方 法研究文艺美学和审美现象,形成 了信息论美学。淘花/专用23文学理论的任务

文学理论第十章 PPT

文学理论第十章 PPT

鲍德里亚 杰 姆 逊
三、文学生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当代文学生产的两重性
当代文学生产的两重性与作家身份的两重性
文学生产作为文化事业的公益性与作为文化 产业的商业性
当代文学生产的新特点
❖生产规模庞大 ❖受众群体广大 ❖文化品位趋向通俗化 ❖依托文化市场运作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学生产的经济 效益与社会效益
毛泽东:“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基本原则
相互理解,彼此尊重,在平等交流和对话中 扩展民族文学的国际视野。
以我为主,合理选择,在开放与引进中坚持 应有的批判态度和主体立场。
兼收并蓄,融合创新,在跨文化交流中推进 民族文学的繁荣发展。
复习要点
基本概念
文学生产,文学消费,文学传播, 文化产业,文化市场,文学媒介, 图像化转向,网络文学, 文学的民族性,文学的世界性
网络文学与当代文学发展
网络文学的意义
第一,方便而快捷,使优秀文学作品得以更广 泛持久地传播。
第二,创作低门槛,充分满足平民大众对文学 写作与消费的精神需求。
第三,文学与图像、声音、动画的结合改变着 文学的书面语言特性,孕藏着形成新的艺术样 式的可能性。
网络文学的存在问题与改进对策
问题
滥用网络的开放性与自由空间,过于放纵,管 理无序。
“浅表审美化”
在表面的审美化中,一统天 下的是最肤浅的审美价值:不 计目的的快感、娱乐和享受。
沃尔夫冈·韦尔施
三、文学与网络文化
网络媒介的特点与网络文学的快速发展
❖ 信息传输和复制快捷 ❖ 多媒体化 ❖ 传播者与受众之间双向互动 ❖ 网络的开放性与大众化 ❖ 匿名传播方式
网络媒介的特点
网络文学的兴起与快速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区分了人的生活活 动与动物的生命活动
精选课件ppt
13
“动物和它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 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 就是这种生命活动。”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人的活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劳动过程 结束时所取得的成果在劳动开始时就已存在 于劳动者的观念中了,已经以观念的形式存 在着了。”
精选课件ppt
3
康德
18世纪德国著名哲学家、古典唯心主 义创始人
主要著作:《纯粹理性批判》(1781) 《实践理性批判》(1780)
《判断力批判》 (1790)
审美判断(趣味判断):无利害感; 没有概念的普遍性;没有目的的合目 的性;没有概念的必然性
康德 Immanuel Kant
1724 —1804
主要著作:《黑格尔哲学批判》、 《基督教的本质》、《未来哲学 原理》
人本主义人类学原则,坚持反映 论和审美意识的观点。但没有看 到社会实践在人类活动中的作用。
费尔巴哈 Feuerbach Ludwig 1804—1872
精选课件ppt
6
卢卡契
西方著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
主要著作:
《历史与阶级意识》(1923)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
精选课件ppt
1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石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来源与发展 文学活动论 文学反映论 艺术生产论 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 艺术交往论
精选课件ppt
2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来源与发展
康德 黑格尔 费尔巴哈 “西方马克思主义”
精选课件ppt
4
黑格尔
德国古典唯心主义辩证法哲学的 集大成者、客观唯心主义者
主要著作:《精神现象学》、 《逻辑学》、《法哲学原理》、 《历史哲学》、《美学》等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黑格尔 Friedrich Hegel 1770—1831
精选课件ppt
5
费尔巴哈
德国古典哲学最后一个伟大代表、 唯物主义哲学家
《心灵与形式》(1911)
《现实主义论文集》
《审美特性》
:审美反映
卢卡契 Georg Lukacs 论;艺术发生于劳动与巫术统一论;
1885—1971
情感与认识世界统一论
精选课件ppt
7
葛兰西
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文艺理论家
主要著作:《狱中札记》(1947) 《狱中书简》(1947)
17
文学反映论
➢ 毛泽东
“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 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 映的产物。……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 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 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 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 在这点上说,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 相形见绌,它们使一切文学艺术的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惟一源泉。”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 志意识形态》
精选课件ppt
16
文学反映论
➢ 列宁:文艺反映生活,也反作用于生活
托尔斯泰的思想,是我们的农 民起义的弱点和缺点的一面镜 子,是家长制农村的软弱和勤 劳庄稼汉的习以为常的懦弱的 反映。
——列宁:《列夫·托尔斯泰 是俄国革命的镜子》
精选课件ppt
列夫·托尔斯泰
“文化霸权”理论
➢ 文化霸权是支配者与反支配者之 间文化能力的较量。无产阶级通 过取得文化的领导权而取得统治 权。
➢ 历史内容与美的形式的统一 葛兰西 Antonio Gramsci ➢ 坚持真善美的统一文学批评标准
1891—1937
精选课件ppt
8
本雅明 法兰克福学派著名理论家
主要著作:《德国浪漫派的艺术批评 的概念》、《德国悲剧的起源》、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等
本雅明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论
➢ 古典艺术的终结和现代艺术的费解
➢ 独特的艺术生产论:艺术技巧(技 术)是艺术生产力的代表
➢ 传统艺术“光晕”的消失
本雅明 Walter Benjamin 1892—1940
精选课件ppt
9
阿多诺
阿多诺 Adorno 1895 —1973
法兰克福学派著名理论家 主要著作:《启蒙的辩证法》、
——马克思:《资本论》
精选课件ppt
14
文学活动论
人的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文学艺术是人的精神性生活活动,也 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文学是“人学”
精选课件ppt
15
文学反映论
文学反映论的哲学基础
文学活动是人的主体对于客体的认识与反 映。
➢ “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 生活决定意识。”
精选课件ppt
21
马克思“艺术生产”概念的内涵
艺术生产指实际的艺术创作过程
就成为一种艺术生产 ➢ 马克思考察了资本主义经济发
展后,把文学活动理解为“艺 术生产”
精选课件ppt
20
马克思“艺术生产”概念的内涵
艺术生产不专指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艺 术现象
“当艺术生产一旦作为艺术生产出现,它们 (指艺术形式—引者)就再不能以那种在世 界史上划时代的、古典的形式创造出来。”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新音乐哲学》、《否定的辩证 法》、《美学理论》等 阿多诺否定性文论:通过文艺来 彻底否定和抗议资本主义的异化 现实,即对资本主义的工业文明 和受其支配的大众文化采取不妥 协的批判态度。
精选课件ppt
10
弗洛姆
弗洛姆 Erich Fromm 1900—1980
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家
主要著作:《逃避自由》、《心理 分析和伦理学》、《现代人及其未 来》、《爱的艺术》等。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精选课件ppt
18
“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 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 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精选课件ppt
19
艺术生产论
经济学的观点
➢ 文学活动是人的活动之一种 ➢ 文学活动进入现代资本社会后,
精神分析文论:毕生的宗旨是认识 人、改造人、美化人。
➢ 以“生产性的爱”为核心的人学 ➢ 展示人类普遍经验的艺术象征论 ➢ 社会无意识和文学
精选课件ppt
11
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五个基本观念
文学活动论 文学反映论 艺术生产论 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 艺术交往论
精选课件ppt
12
文学活动论
马克思主义把文学理解为 人的一种活动,建立“文 学活动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