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正常但肝区回声密集严重吗
肝脏弥漫性病变超声表现
(四)淤血肝
(1)二维超声
1)肝脏大小:体积增大 2)肝静脉增宽: >10-12mm, 3)下腔静脉增宽>18mm 4)肝内回声:密集增强,增粗 5)门静脉:可正常 6)肾静脉、下肢静脉增粗
(2)CDFI:下腔静脉及肝静脉内血流颜色变暗,流速 减低。
(四)淤血肝
(四)淤血肝
(四)淤血肝
3、诊断要点:
门脉海绵样变性:门脉及分支部分或全部受阻,其周围形成 大量侧枝循环,出现网状扭曲、交叉血管,类似海绵状结构
肝脏失去正常形态,体 积常有缩小。肝脏表面 不光滑,呈凹凸状。肝 内回声增强,增密,分 布不均匀
门静脉增宽,CDFI示门静脉内血流速度较低。常<20cm/s。
门静脉海绵样变性,门静脉正常结构消失 CDFI动态显示红蓝相间的血流信号。
CDFI示红蓝相间的血流信号,PWD检测到门静脉血流频谱。
(1)肝脏形态失常 (2)表面不平整 (3)内部回声:分布不均,增粗增强 (4)CDFI:门脉高压
在我国长江以南血吸虫流 行地区较为常见。
人或动物接触疫水感染, 幼虫进入门脉发育为成虫, 产卵,随血流进入肝脏, 在门脉及汇管区停留,引 起嗜酸性脓肿及假性结节。 血管纤维化,形成血吸虫
概述 常见疾病及超声表现 鉴别诊断
肝脏弥漫性病变:是指由各种因素导致的肝实质、纤 维结构及脉管系统的变性或损害,包括各型肝炎、脂 肪肝、肝纤维化、肝硬化、肝淤血、肝寄生虫病、各 类肝脏的理化损害以及部分罕见的肝脏疾患等。
脂肪肝 肝硬化 血吸虫肝硬化 淤血肝
弥漫性脂肪肝 非均匀性脂肪肝
3)门静脉管壁:增厚变亮 4)常脾大、脾门静脉增宽 5)晚期:可有门静脉高压的征象。
(三)血吸虫肝硬化
超声报告描述
11肝肝多多发发性性囊囊肿肿肝肝脏脏::形形态态大大小小正正常常,,包包膜膜光光滑滑,,边边缘缘锐锐,,肋肋下下未未及及,,肝肝区区回回声声分分布布欠欠均均匀匀,,探探及及数数个个液液性性暗暗区区,,较较大大的的11..00X X00..77C C M M,,门门脉脉主主干干内内径径11..00C C M M22前前列列腺腺增增生生前前列列腺腺横横径径44..33C C M M,,前前后后径径33..22C C M M,,上上下下径径33..11C C M M,,形形态态饱饱满满,,体体积积增增大大,,回回声声尚尚均均匀匀33肝肝轻轻度度弥弥漫漫性性损损伤伤肝肝脏脏::形形态态大大小小正正常常,,包包膜膜光光滑滑,,边边缘缘锐锐,,肋肋下下未未及及,,肝肝区区回回声声稍稍密密,,分分布布均均匀匀,,44左左肾肾小小结结石石肾肾脏脏::双双肾肾形形态态、、大大小小正正常常,,边边界界清清楚楚,,结结构构尚尚清清,,肾肾盂盂、、肾肾盏盏不不扩扩张张,,左左肾肾中中极极可可见见00..44X X00..33C C M M 强强回回声声光光团团,,右右肾肾未未见见结结石石及及肿肿物物图图像像。
55肝肝右右叶叶钙钙化化灶灶、、脾脾厚厚正正常常上上限限肝肝脏脏::形形态态大大小小正正常常,,包包膜膜光光滑滑,,边边缘缘锐锐,,肋肋下下未未及及,,肝肝区区回回声声分分布布欠欠均均匀匀,,肝肝右右前前叶叶可可见见00..44X X00..33C C M M 强强回回声声光光斑斑,,门门脉脉主主干干内内径径11..00C C M M。
脾脾脏脏::厚厚44..00C C M M,,肋肋下下未未及及,,回回声声未未见见异异常常。
66、、肝肝右右叶叶钙钙化化灶灶肝肝脏脏::形形态态大大小小正正常常,,包包膜膜光光滑滑,,边边缘缘锐锐,,肋肋下下未未及及,,肝肝区区回回声声分分布布欠欠均均匀匀,,肝肝右右后后叶叶探探及及00..55X X00..4455C C M M 强强回回声声光光斑斑,,门门脉脉主主干干内内径径11..00C C M M。
肝颗粒回声增粗的原因
肝颗粒回声增粗的原因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应该是对整篇文章进行简要介绍和总览。
根据标题"肝颗粒回声增粗的原因",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内容来编写1.1概述部分:概述部分:肝颗粒回声增粗是一种常见的医学现象,特指胃内出现回声异常增强的情况。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患者出现肝颗粒回声增粗的情况,这种现象往往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本篇文章旨在探讨肝颗粒回声增粗的原因,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合分析和归纳,我们将针对多个因素进行阐述,以便更好地了解该现象的成因和可能的影响因素。
在早期的研究中,一些学者已经提出了一些可能的原因,但是尚未达成共识。
在接下来的正文部分,我们将深入探讨两个可能的原因,以及它们对肝颗粒回声的影响。
通过详细分析这些原因并提供相关的研究结果,我们希望能够为医生们提供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指导。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对本文所探讨的原因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我们相信,通过更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肝颗粒回声增粗的原因,并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通过本篇文章的阅读,我们希望读者能够对肝颗粒回声增粗的原因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并为相关领域的医学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进而推动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和发展。
(请根据实际情况修改和补充概述部分的内容,保持连贯性和准确性)文章结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读者清晰地了解整篇文章的组织和内容安排。
本文的结构如下:1. 引言1.1 概述: 这部分简要介绍了肝颗粒回声增粗的现象和相关背景知识,引起读者的兴趣。
1.2 文章结构: 这一部分将详细说明文章的整体结构和内容安排,帮助读者了解文章的组织方式。
1.3 目的: 这一部分明确了撰写本文的目的和意义,为读者提供明确的阅读期望。
2. 正文2.1 肝颗粒回声增粗的原因1: 在本节中,将详细讨论第一个导致肝颗粒回声增粗的原因,并介绍一些相关专业知识和实例。
2.2 肝颗粒回声增粗的原因2: 在本节中,将详细讨论第二个导致肝颗粒回声增粗的原因,并提供相关的研究数据和医学观点。
2020年春季《超声规培理论课程》考核试卷(A2型)
2020年春季《超声规培理论课程》考核试卷(A2型)1. 女性,39岁。
以气急、乏力,活动后晕厥就诊。
超声诊断为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超声所见不包括室间隔与左室后壁非对称性肥厚,两者比值>1.3~1.5增厚的室间隔心肌回声增强,呈“毛玻璃”样改变SAM征阳性左室流出道狭窄,内径<20 mmEPSS增大(正确答案)2. 肝脏形态饱满,边缘变钝,肝脏近腹壁的前1/3区域回声增强,呈密集的细小点状回声,深部回声减弱,最可能的诊断是淤血肝脂肪肝(正确答案)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急性肝坏死3. 女性,45岁。
体检时于心尖区听诊,可闻及第一心音亢进及舒张期附加音,超声检查显示左房内可探及一椭圆形略高回声团,舒张期摆向二尖瓣口,收缩期回到左心房,并于二尖瓣口可录及到舒张期的射流频谱,流速2.1 m/s。
可能的诊断为二尖瓣狭窄二尖瓣关闭不全左房血栓左房黏液瘤(正确答案)二尖瓣脱垂4. 患者男性,46岁,活动后心悸、气短1年余,听诊主动脉区可闻及收缩期喷射样杂音,临床拟诊断主动脉病变,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则用二维超声对风湿性主动脉病变和先天性主动脉病变进行鉴别诊断时,不包括以下哪项二维超声心动图观察有无主动脉瓣增厚、钙化二维超声心动图观察主动脉瓣数目观察瓣膜交界处有无粘连、融合观察其他瓣膜,尤其是二尖瓣有无增厚、钙化、粘连等病变CDFI或频谱多普勒观察主动脉瓣口有无狭窄、反流(正确答案)5. 患者男性,近两年来有心慌、憋气,进行性加重,二维超声见心脏扩大,左室扩大明显呈球形,室间隔及左室后壁似乎变薄,但测值属正常范围,室壁运动普遍减低,各瓣膜无增厚,EPSS明显增大,呈高容量、低动力型血流动力学表现,心尖部可见附壁血栓光团,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二尖瓣轻度反流,最可能诊断为冠心病,心肌硬化型冠心病并左心衰扩张型心肌病(正确答案)甲亢性心脏病尿毒症性心脏病6. 患者女性,18岁,无月经来潮,因周期性腹痛就诊,无发热。
超声检查:子宫体正常,子宫下方相当于阴道位置可见82mm×53mm边界清楚,椭圆形液性暗区,内透声不好,有较多细弱回声光点。
肝功能正常代表什么
肝功能正常代表什么肝脏是人体内重要的代谢器官之一,担负着多种生理功能。
肝功能正常代表着身体的健康状态和代谢平衡,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体现。
首先,肝功能正常代表着肝脏的排毒功能正常。
肝脏能够从血液中过滤和清除多种有害物质,尤其是代谢产物和毒素。
肝脏通过一系列酶的作用,将这些有害物质转化为无毒、可排除的物质,然后经过胆道排泄。
当肝功能正常时,肝脏能够有效地清除血液中的毒素,维持身体内部环境的稳定。
其次,肝功能正常代表着肝脏的合成和分解功能正常。
肝脏是体内多种重要物质的合成和分解场所。
例如,肝脏能够合成蛋白质和合成胆固醇,从而维持身体正常的营养和代谢。
此外,肝脏还能够分解代谢产物,如尿素等,使其经过尿液排出体外。
只有肝功能正常,肝脏才能够正常进行这些合成和分解反应,从而保持机体的正常代谢功能。
第三,肝功能正常代表着肝脏的解毒功能正常。
肝脏能够将血液中的一些药物、毒素和有害物质进行解毒。
解毒是将这些有害物质转化为无毒、可排泄的物质。
肝脏通过多个解毒酶的作用,将这些有害物质转化为无毒化合物,然后经过胆道或尿液排出体外。
只有当肝功能正常时,肝脏才能够有效地进行解毒,保护身体免受外部有害物质的侵害。
最后,肝功能正常代表着肝脏的代谢和储存功能正常。
肝脏是体内多种物质代谢和储存的重要器官。
肝脏能够储存多种营养物质,如葡萄糖、维生素和矿物质,以供身体需要时使用。
此外,肝脏还能够参与糖、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过程,维持正常的能量和物质平衡。
只有当肝功能正常时,肝脏才能够正常进行这些代谢和储存过程,为身体提供足够的能量和物质。
综上所述,肝功能正常代表着身体健康和代谢平衡的正常状态。
只有当肝脏的排毒功能、合成和分解功能、解毒功能以及代谢和储存功能正常时,人体才能够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肝脏的健康,注意保护肝功能,避免过量饮酒、减少药物滥用和给肝脏足够的营养支持,以保持肝功能正常。
肝脏形态规则要点
肝脏形态规则,大小正常。
包膜光滑,实质回声中等,光点细,分布均匀,肝内管系清晰,走行自然。
门静脉主干mm。
胆囊充盈良好,mmxmm 大小,壁厚mm ,光滑,腔内暗区清晰。
胆总管上段内径mm,内清晰。
胰腺轮廓清晰,胰头mm,胰体mm,胰尾mm,边缘光滑,实质回声均匀,主胰管未见扩张。
脾脏轮廓清晰,厚mm,肋缘下未探及,包膜层光滑,实质回声低,光点细匀,脾静脉内径mm。
双肾形态大小正常,包膜光滑,实质回声低,光点细匀。
双侧集合系统规则连续,未见异常分离及强光团。
双侧输尿管未见扩张。
膀胱充盈良好,内壁光滑,腔内暗区清晰,未见异常强光团及赘生物。
肝、胆、胰、脾、双肾、膀胱声像图未见明显异常。
盆腔探查:膀胱充盈良好,子宫轮廓清晰,前/后位,宫体mm x mm x mm大小,浆膜光滑,肌层回声中等,光点细而均匀,宫腔线居中、清晰。
双侧附件区未见明显异常块质。
左侧卵巢mmxmm大小,右侧卵巢mmxmm大小,内回声未见异常。
盆腔未见积液。
子宫、附件声像图未见明显异常。
右下腹探查:阑尾区因气体干扰,显示不清:右下腹为探及明显局限性混合性包块回声。
阑尾区显示不清,建议其他检查。
右下腹探查:阑尾区见一mmxmm大小混合性包块,境界欠清晰,形态不规则,内呈高、低回声夹杂,并见少许不规则暗区。
右下腹混合性包块考虑:阑尾周围脓肿可能。
盆腔内子宫后方可探及前后径约mm无回声暗区,内清晰。
盆腔积液。
左/右侧附件区见一mmxmm大小类圆形暗区,壁完整光滑,內回声清晰,后回声增强。
左/右侧附件区未见异常块质。
左/右侧附件囊肿。
盆腔探查:膀胱充盈良好,子宫轮廓清晰,前/后位,宫体mm x mm x mm大小,浆膜光滑,肌层回声中等,光点细而均匀,宫腔线居中。
宫底部宫腔内见不规则强回声后伴“彗尾征”,FUD值正常。
宫内置环,环位正常。
盆腔探查:膀胱充盈良好,子宫轮廓清晰,前/后位,宫体mm x mm x mm大小,浆膜光滑,肌层回声中等,光点细而均匀,宫腔线居中。
肝功能正常说明什么
肝功能正常说明什么
肝功能正常是指肝脏能够正常进行代谢、解毒、排泄等重要功能,并且没有出现明显的异常指标或病理变化。
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对于维持正常的生理代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肝功能正常的说明如下:
首先,肝功能正常意味着肝脏能够正常地合成和分解蛋白质。
肝脏是人体内最重要的蛋白质合成和分解器官之一,它能够合成多种重要的蛋白质,如凝血因子、免疫球蛋白等。
肝脏还能够分解人体内过多的氨基酸和尿素,避免因积聚产生中毒症状。
其次,肝功能正常意味着肝脏能够正常代谢脂肪和胆固醇。
肝脏能够分解脂肪酸和胆固醇,参与胆汁的生成和排泄,从而促进脂肪和胆固醇的代谢。
正常的肝功能有助于预防脂肪肝和高胆固醇引起的疾病。
再次,肝功能正常意味着肝脏能够正常解毒和排泄废物。
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解毒器官之一,能够将大部分入体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并通过胆汁、尿液和肠道排出体外。
肝脏还能够合成和排泄胆红素,保持正常的血液循环。
此外,肝功能正常意味着肝脏能够正常合成和存储能量物质。
肝脏能够合成葡萄糖,参与糖原的合成和分解,维持血糖水平的平衡。
肝脏还能够合成肝糖原,储存能量,当机体需要时释放。
总而言之,肝功能正常是人体正常代谢的保障,它能够正常进
行蛋白质合成和分解、脂肪和胆固醇的代谢、废物的解毒和排泄、能量物质的合成和储存等重要功能。
只有保持肝功能的正常,人体才能够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
因此,我们应该通过合理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以及定期体检和检测肝功能指标,保持肝功能的正常。
肝脏弥漫病变超声表现
淤血型肝病
• 病因:右心衰竭,下腔静脉回流受阻,继而肝静脉回流受阻。
• 超声表现:全肝体积增大,形态饱满,三支肝静脉内径明显增宽, 并可见肝静脉搏动,下腔静脉内径明显增宽
• 典型表现:飞鸟征
脂肪肝
• 病因:各种原因造成的肝细胞脂肪变形,如:肥胖伴高血压症、 酒精型肝病,某些中毒型肝病。
• 超声表现:肝脏大小正常或增大,肝实质回声密集、增强,分布 可均匀或不均匀,远场回声可衰减,肝内血管走向欠清晰。有时 可在门静脉或胆囊旁见不规则低回声区,多考虑为脂肪缺失。
• 正常肝脏左叶厚<6cm,长<9cm,右叶斜径10-14cm
• 正常肝脏回声呈灰阶中等细小光点,分布均匀,肝内管道结构清 晰,肝内胆管与门静脉平行伴行,肝门部肝动脉较细,穿行于门 静脉和胆管间。
彩色多普勒检查:
• 门静脉为入肝血流,肝静脉为离肝血流, • 肝动脉呈三相波高阻频谱。
肝脏弥漫病变常见类型
肝脏弥漫病变超声表现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超声科 唐胜滢
肝脏解剖
• 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实质脏器 • 大部分位于右上腹,小部分位于左季肋部 • 上界与膈同高,平右侧第三肋,下界不超过右肋弓,剑突下3cm • 表面覆以包膜 • 分为膈面和脏面
肝脏解剖
• 两叶:左叶和右叶
• 八段:左外叶(左外上、左外下)、左内叶、尾状叶、 右前叶(上段、下段)、右后叶(上段、下段)
• 脂肪肝 • 肝炎 • 慢性血吸虫病肝 • 淤血性肝病 • 肝硬化
肝炎
• 由病毒、药物或自身免疫引起的肝实质弥漫型炎症改变
• 病理变化:肝细胞变型坏死为主,伴炎症细胞浸润,肝细胞再生 和纤维组织增生
• 按病程长短分:急型肝炎、慢型肝炎
• 按感染类型分:病毒型肝炎、药物型肝炎、自身免疫型肝炎
怎么确定转氨酶高是脂肪肝
怎么确定转氨酶高是脂肪肝转氨酶高是指血液中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的水平升高。
在肝脏功能异常时,肝细胞受损会导致这些酶释放到血液中。
因此,转氨酶高可以是肝疾病的一个指标。
脂肪肝也是一种肝脏疾病,它的主要特征是肝脏积累过多的脂肪。
脂肪肝可以是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或酒精性脂肪肝(AFLD)。
转氨酶高是NAFLD最常见的表现之一。
如果转氨酶高持续存在,则需要对可能的脂肪肝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因此,当检测到转氨酶高时,需要进行以下操作:1. 确认转氨酶高的原因在许多情况下,转氨酶高与饮食、药物或病毒感染有关。
因此,应该排除这些原因,并确认是否存在肝脏疾病。
如果发现存在肝脏疾病,则应进一步检查,以确认是否存在脂肪肝,以及是否需要进行治疗。
2. 检查NAFLD的其他指标除了转氨酶高之外,NAFLD还有其他常见的指标,例如肝脏成像检查(例如超声波或磁共振成像),以及肝功能检查(例如血清胆碱酯酶和胆红素的水平)。
这些指标可以用于确认是否存在NAFLD,以及确定疾病严重程度。
3. 采取控制饮食和运动的措施对于一部分NAFLD患者来说,改变生活方式(例如改变饮食习惯和增加运动量)就足以缓解他们的症状。
脂肪肝患者通常需要通过适当的饮食和运动进行治疗。
饮食应该避免高脂肪、高糖、高胆固醇和高盐食物,以降低体重。
增加日常运动量有助于减轻脂肪肝症状。
4. 药物治疗在严重的NAFLD情况下,药物治疗是必要的。
当前可用的药物有胰岛素增敏剂、胆固醇吸收抑制剂、抗氧化剂和抗炎症药物。
在使用药物治疗之前,需要对病患进行评估,以确定治疗的合适程度和方法。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治疗脂肪肝应注意以下几点:1. 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除了控制摄入高脂、高糖和高热量食物之外,应该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和蛋白质的摄入量。
此外,还应避免饮酒和吸烟。
2. 增加运动量每周应该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例如快走、游泳和慢跑。
脂肪肝彩超报告单
脂肪肝彩超报告单姓名:XXX 性别:女年龄:45岁日期:XXXX年XX月XX日临床诊断:脂肪肝超声检查所见:1. 肝脏形态大小正常,包膜光整,肝实质回声增强,内见多发点状、片状高回声区,分布不均匀,较大者约1.5cm×1.0cm,边界清楚,后方回声衰减良好,CDFI示其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
2. 肝内管外胆管未见扩张,胆囊大小正常,壁厚度正常,胆囊内容物清晰,未见明显异常回声。
3. 肝门静脉内径正常,血流速度正常,血流方向正常。
4. 胆囊、胆总管、胰腺、脾脏、左肾、右肾形态大小正常,包膜光整,内部未见明显异常回声。
结论:肝脏多发点状、片状高回声区,考虑为脂肪肝改变。
脂肪肝是指肝细胞内脂肪含量过高,导致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的一种疾病。
脂肪肝的形成主要与不良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肥胖、酗酒等因素有关。
脂肪肝的超声表现主要为肝脏内多发点状、片状高回声区,这些高回声区是由于肝细胞内脂肪积聚而形成的。
脂肪肝的超声检查是一种常见的检查方法,其具有无创、无放射线、无痛苦等优点,可以很好地观察到肝脏内部的情况。
超声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脂肪肝的存在,指导临床治疗。
对于脂肪肝的治疗,首先需要调整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避免高热量、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适量进行运动,控制体重。
对于酗酒者,需要戒酒。
在临床治疗中,也可以采用一些药物辅助治疗,如抗氧化药物、降脂药物等。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定期复查超声,观察疾病的进展情况。
总之,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超声检查是其诊断和随访的重要手段。
对于脂肪肝患者,及时调整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积极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疾病的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希望患者能够重视脂肪肝的治疗,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疾病的发生和进展。
医学三基考试(超声诊断学)题库
医学三基考试(超声诊断学)题库及答案(过关必做)医学三基考试(超声诊断学)题库及答案1.妊娠超声检查中,不正确的选择是A.尽量选择低输出声强B.缩短对胎囊或胎儿同一位置的检查时间C.采用阴道探头探查胎儿脐带彩色血流D.采用脉冲多普勒E.减少妊娠期内超声检查的次数答案:C2.用7,10MHz高频探头,检查正常阴囊的主要内容物是:睾丸、附睾头及睾丸附件3.关于妇科超声检查方法不正确的是A.经腹超声检查,应使膀胱适度充盈B.经阴道超声检查,膀胱应充盈C.阴道探头应放入宫颈表面或阴道穹隆部D.经阴道超声检查的基本检查手法包括倾斜、推拉、旋转等E.经宫腔超声检查对宫内病变的观察较经阴道检查更为细致和全面答案:B4.眼部超声检查的探头频率应选择7.5,10MHz5.关于肝脏的检查前准备及检查方法正确的是:婴幼儿检查前应禁食3,5小时6.下肢静脉的静脉瓣功能不全,观察有无反流及其速度快慢,首选: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7.关于肾上腺扫查方法,错误的是A.仰卧经侧腰部扫查,右肾上腺在右肾上极的外上方寻找B.仰卧经侧腰部扫查,左肾上腺在脾、肾、腹主动脉之间查找C.仰卧经侧腰部扫查,右肾上腺在右肾上极的内上方找D.仰卧经背部扫查,于左肾上极的前方寻找左肾上腺E.仰卧经腹右肋缘下斜切扫查,在右肾上极与下腔静脉之间寻找右肾上腺答案:A9.腹膜后病变常规超声检查的适应证,包括:(1)腹膜后肿瘤;(2)血肿;(3)脓肿;(4)腹主动脉瘤、下腔静脉病11.贲门长轴扫查的部位是D.探头斜置于左季肋下近剑突部位12.目前公认的胰腺测量方法是B.以胰腺的厚径为准13.眼眶内异物不如玻璃体内异物显示清楚,通常采用以下哪种方法寻找和鉴别异物D.后运动试验14.M型超声心动图的二尖瓣水平波群可观察哪种结构的运动曲线E.二尖瓣前叶、后叶曲线15.干扰肾上腺显示的因素是C.间位结肠,5.0MHz20.外周血管的频谱多普勒检测,超声入射角如大于60。
超声报告模板
肝脏实质回声光点密集声像:肝左叶厚约cm,右叶斜后径约cm,肝脏切面形态正常,包膜光滑,实质回声光点密集,分布尚均,肝内管道结构显示尚清晰。
CDFI:肝内未见明显异常血流信号。
脂肪肝肝左叶厚约cm,右叶斜后径约cm,肝脏体积不大,包膜光滑,肝脏实质回声光点近场密集增强,远场稀疏衰减,分布尚均,肝内管道结构尚能显示,出肝面光带尚存在。
CDFI:肝内未见异常血流信号。
慢性肝损伤声像肝左叶厚约cm,右叶斜后径约cm,肝脏切面形态正常,包膜尚光滑,实质回声光点增粗,分布尚均,肝内管道结构显示尚清晰,肝静脉管径正常,肝内未见明确低强回声区,门静脉主干内径约cm。
CDFI:肝内未见明显异常血流信号。
肝硬化并少量腹水肝左叶厚约cm,右叶斜后径约cm,肝脏切面形态正常,体积不大,包膜欠光滑,实质回声光点增粗增强,分布不均,肝内门静脉系统未见明显扩张,肝静脉纤细,肝内未见明确包块声像。
门静脉主干内径约cm。
CDFI:门静脉内为入肝血流信号。
CDFI:门脉内为入肝血流,门静脉血流平均流速约cm/s。
于腹腔肠间探及片状无回声区,最大前后径约cm,内部透声好。
肝脏囊肿肝左叶厚约cm,右叶斜后径约cm,肝脏切面形态正常,包膜光滑,于肝左叶内探及一大小约×cm的无回声区,边界清,内部透声好,后方回声增强,CDFI:其内未见血流信号显示。
余肝脏实质回声均匀,肝内管道结构显示清晰。
肝左叶内稍低回声占位(考虑肝脓肿)肝左叶厚约cm,右叶斜后径约cm,肝脏切面形态正常,包膜光滑,于肝左叶内探及一大小约×cm的稍低回声肿块,边界清,壁增厚,内部回声欠均,肿块后方回声稍增强,CDFI:肿块内未见明确血流信号。
余肝脏实质回声均匀,肝内管道结构显示清晰。
肝左叶内稍强回声占位(考虑肝血管瘤)肝左叶厚约cm,右叶斜后径约cm,肝脏切面形态正常,包膜光滑,于肝左叶内探及一大小约×cm的稍强回声区,边界清,内部回声似筛状改变,后方回声无变化,CDFI:其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显示。
脂肪肝的超声诊断如何描述
脂肪肝的超声诊断如何描述一、超声诊断脂肪肝的超声表现特点是肝脏回声增强,使肝脏回声均匀,显影度较低。
肝内脂肪影响肝脏回声的表现是类似肝纹理的回声间隙消失,回声变得密集均匀,肝外周区腔积液不明显。
此外,还可见到肝实质内低回声脂肪浸润区,呈网格状分布,肝脏表面光滑,肝边缘整齐,还可能伴有肝硬化和肝癌等并发症。
二、治疗方法1.生活方式改变首先,要调整饮食结构,限制高脂肪、高热量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保持适量的运动,避免饮酒,控制体重。
这些生活方式改变对于轻度的脂肪肝是非常有效的。
2.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脂肪肝的重要手段,如可使肝脏内脂肪减少,改善肝脏功能,预防和治疗肝纤维化和肝硬化。
其中最常用的是利胆药,补充谷胱甘肽,抗氧化剂等。
3.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脂肪肝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这包括吸脂术、肝移植和药物介入治疗等方法。
但是这些疗法较为复杂,风险评估必须非常严格。
三、注意事项1.避免长期饮酒,控制体重,保持适量的运动量。
2.定期复查肝功能和腹部超声,随时监测肝功能扭转和肝癌的发生。
3.积极治疗相关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
4.合理饮食,避免进食高脂肪、高糖的食物,应多吃蔬菜水果,适当限制总热量和脂肪摄入。
5.保持心态乐观,避免情绪波动影响身体健康。
以上是脂肪肝的超声诊断如何描述,治疗方法,注意事项的相关内容,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
脂肪肝怎么回事脂肪肝是指肝细胞内脂肪含量增多,肝重量增加,肝组织中脂肪含量超过肝细胞重量的10%以上,且除外已知的其他肝病和药物因素引起的肝脏脂肪堆积。
它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肝病,危害极大,容易引发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等疾病。
目前临床上常见的脂肪肝主要分为两种类型: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
前者与大量饮酒有关,后者很大程度上与过度饮食以及缺乏运动有关,也就是俗称的“三高”(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病人。
治疗方法:1.改善生活方式: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应该注意控制饮食,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高糖饮食的摄入。
肝脏超声检查报告
肝脏超声检查报告
报告日期:xxxx年xx月xx日
检查号码:xxxxxx
患者姓名:xxx 性别:xx 年龄:xx岁
检查结果:
一、肝脏形态及大小:
患者肝脏形态属正常,大小正常。
肝实质回声均匀,边缘光滑,未见明显结节病变。
二、肝脏内部结构:
肝内血管走行清晰,未见异常扩张或狭窄。
胆囊未见明显异常。
三、肝脏血流:
肝脏血流情况正常,早期动脉期、门静脉期和门静脉期均显示血流光滑,无明显异常。
四、其他发现:
在胆囊区观察到一个直径约x.xx厘米的液性低回声结构,显示为无回声区。
根据其特征,高度怀疑为胆囊结石。
结论:
1. 肝脏形态正常,大小正常,肝实质回声均匀,无明显结节病变。
2. 肝脏内部结构显示正常,血管走行清晰。
3. 肝脏血流情况正常,未见异常。
4. 高度怀疑患者存在胆囊结石。
建议:
1. 针对怀疑的胆囊结石情况,建议进一步检查,如胆囊超声检查或其他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
2. 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相关治疗。
以上为本次肝脏超声检查的详细结果报告。
如对此报告内容有任何疑问,请及时联系相关医务人员进行解答和指导。
注意:本报告仅针对本次检查结果提供信息,并不代表其他潜在问题的筛查和排除。
如有疑虑或需要进一步的检查,请咨询专业医生。
正常
正常◎肝胆脾胰未见异常肝左叶厚000mm,上下径000mm,右肝斜径000mm。
肝形态正常,表面光滑,肝实质回声均匀,未见占位,血管走向自然,显示清晰,肝内胆管未见扩张。
门静脉主干内径000mm,内未见异常回声。
胆囊大小000x000mm,囊壁光滑,胆汁透声好,内未见结石和肿块,胆总管内径000mm。
脾厚000mm,脾长径00mm,脾静脉内径无扩张,表面光滑,脾内回声均匀,未见异常回声。
胰头厚000mm,胰体厚000mm,胰尾厚000mm,胰腺大小正常,内部光点分布均匀,胰管未见扩张。
◎肾输尿管膀胱前列腺未见异常左肾切面内径000x000mm,右肾切面内径000x000mm。
双肾外周滑,活动好,皮髓质分界清,其内未见光团及积液。
双侧输尿管未见扩张。
膀胱液性暗区内未见异常回声。
前列腺大小为00x00mm,光点分布均匀,边界规整,未见包块回声。
◎子宫附件未见异常子宫前位,切面形态正常,三径000x000x000mm,宫腔线居中,子宫内膜清,肌壁回声均匀,子宫边界规整。
双附件未见明显肿块回声。
盆腔未见明显液性暗区。
◎甲状腺未见异常左甲状腺00x00x00mm,右叶甲状腺00x00x00mm,双侧甲状腺内光点分布均匀,包膜光滑。
◎乳腺未见异常双侧乳腺形态轮廓正常,层次结构清晰,腺体组织回声正常,未见增厚,乳腺导管未见扩张,未见明显占位。
肝胆异常◎脂肪肝肝左叶厚000mm,上下径000mm,右肝斜径000mm,表面光滑,肝实质回声细密,远场衰减,未见占位,肝静脉变细,肝内胆管未见扩张,门静脉主干未见异常。
胆囊大小000x000mm,囊壁光滑,胆汁透声好,内未见结石和肿块,胆总管内径000mm。
脾厚000mm,脾长径00mm,脾静脉内径00mm,表面光滑,脾内回声均匀,未见异常回声。
◎脂肪肝肝左叶厚径00mm,长径约00mm,右叶斜径约00mm,形态正常,表面尚平,肝区回声增强、较密集、较粗,分布欠均匀,远场回声轻度衰减,未见占位性病变。
正常肝脏
胎儿生物测量:BPDcm(wd)、HCcm(wd)、ACcm(wd)、FLcm(wd)。羊水最大深度cm,羊水指数cm。CDFI显示:胎儿心律规则,胎心率bpm,房室瓣口未见明显反流,胎儿颈部见脐动、静脉血流信号环绕,可见双脐动脉血流信号,脐动脉PScm/s,RI,S/D。
CDFI显示:门静脉为入肝单向平坦波形血流频谱,峰值流速cm/s,肝静脉多普勒频谱形态异常,呈门脉平坦波形,峰值流速cm/s。
肝脏弥漫性肿大(结合临床病史考虑肝淤血)
血管瘤
肝脏形态、轮廓、大小正常,包膜光滑,肝左/右叶见个结节,较大一个约×mm,边界清晰规整,内部回声均匀,余肝实质回声均匀。肝内血管走行自然,未受推挤,肝静脉无异常表现,门静脉主干内径不宽约cm。
CDFI显示:门静脉为入肝单向平坦波形血流频谱,峰值流速cm/s。
轻/中/重度脂肪肝
非均匀性脂肪肝
肝脏形态、轮廓饱满,实质回声不均匀,前部密集增强,后部分衰减,右前叶局限性回声减低区,范围约×cm,界欠清,外形不规则,无明显占位效应,(肝左右叶回声弥漫性增强,左右叶回声变化不明显,左右肝实质见弯曲分界线,异常回声未见明显占位效应)。肝内血管显示模糊欠清,门脉主干内径不宽mm。
CDFI显示:门静脉为入肝/离肝单向平坦波形血流频谱,波峰减低,峰值流速cm/s,肝静脉频谱波峰低矮呈门脉样平坦波形,峰值流速cm/s。
肝实质弥漫性不均质改变(结合临床考虑慢性肝血吸虫病可能)
肝淤血
肝脏增大,形态轮廓饱满,实质回声密集,分布尚均匀,未见明显占位性病变。肝静脉走行自然,肝左、中、右静脉分别为:cm、cm、cm无异常表现,门静脉主干内径不宽约cm。
肝左叶低回声区光团,边界清
肝左叶低回声区光团,边界清
根据提供的信息,肝左叶低回声区光团,边界清,这种情况一般有以下几种可能性:
1. 肝囊肿:肝囊肿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肝病变,通常不会引起严重问题。
囊肿通常呈现为边界清晰的低回声区。
2. 肝内钙化:肝内钙化是指肝脏内部出现钙盐沉积的现象。
这种情况在B超上通常呈现为边界清晰的低回声区。
3. 肝实质回声异常:肝实质回声异常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肝纤维化、肝硬化等。
这种情况在B超上通常呈现为边界清晰的低回声区。
4. 肝肿瘤:肝肿瘤也有可能呈现为边界清晰的低回声区。
以上情况都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如做CT或MRI 等,以明确诊断。
同时,如果有肝炎、肝硬化等病史,建议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和B超检查,以监测肝脏的健康状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肝功能正常但肝区回声密集严重吗
导语:很多人都喜欢定期去做体检,而体检单中最基本的项目就是肝功能和腹部B超,有些朋友查出肝功能正常但肝区回声密集,心里很是担心,怀疑自己
很多人都喜欢定期去做体检,而体检单中最基本的项目就是肝功能和腹部B超,有些朋友查出肝功能正常但肝区回声密集,心里很是担心,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肝病。
对于这些朋友来说了解肝功能正常但肝区回声密集严重吗这个问题是比较迫切的,因此本文就来对此问题做相关介绍。
肝功能检查的目的在于探测肝脏有无疾病、肝脏损害程度以及查明肝病原因、判断预后和鉴别发生黄疸的病因等。
目前,肝功能在临床开展的试验种类繁多,不下几十种,但是每一种肝功能试验只能探查肝脏的某一方面的某一种功能,到现在为止仍然没有一种试验能反映肝脏的全部功能。
因此,为了获得比较客观的肝功能结论,应当选择多种肝功能试验组合,必要时要多次复查。
同时在对肝功能试验的结果进行评价时,必须结合临床症状全面考虑肝功能,避免片面性及主观性。
而大家常常在体检报告上看到的:肝功能正常,但肝区回声密集就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
对于功能正常,但体检显示肝脏回声密集的这种检查结果来说,朋友们都不必惊慌。
专家指出,肝脏回声密集有可能是弹性比较低,也有可能是以前有一些慢性的炎症,但如今已经康复了。
具体是什么情况,需要大家做一些更详细的检查,同时,为了让自己更加放心,我们也建议大家可以后期定期复查。
同时,需要要提醒大家的是,对于一些检查来说,切忌将一些结果夸大其词,并觉得有很大的危害,而进行不当的治疗,从而产生过度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