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站安全管理制度
泵站管理制度(合集8篇)
![泵站管理制度(合集8篇)](https://img.taocdn.com/s3/m/a2374c46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5e.png)
泵站管理制度(合集8篇)泵站管理制度第1篇一、努力学习业务,提高技术水平。
二、认真学习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提高自身素质。
三、积极主动地对机电设备搞好日常维护、保养,保持其良好运行状态。
四、做好泵站运行检修或其它记录,内容要详实具体。
五、经常巡视建筑物,观察是否有裂缝、倾斜和其它危及建筑物安全等情况。
六、积极搞好站容站貌和室内外卫生,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环境。
泵站管理制度第2篇管理对象泵站主要责任人泵站司机监管部门安全生产办公室、生产技术办公室监管人员安检员、采掘检查人员编号dyyn-cmd-泵站-ol管理标准1.乳化液泵站压力不得低于30mp,不得高于35mp(管路的最高压力值);2.泵站油箱蓄能器不漏液,安全阀、卸载阀动作压力不大于31.5mp,压力表准确可靠,误差不超过0.1mpa;3.喷雾泵的喷雾喷头畅通,水压在4mp—6mp之间。
管理措施1.压力变化大,不得开泵,必须察明原因后方可作业;2.采煤队维修钳工必须每天对泵站进行一次检查、维护;3.泵站司机经常检查泵站压力,发现蓄能器、安全阀、卸载阀损坏,必须立即停泵,不得使用;4.泵站维修班长每天检查泵站压力,发现泵压力不稳定时,必须立即停泵、进行修复,在压力恢复正常前,告知泵站司机不得使用此泵;5.泵站司机在接班后必须检查喷雾泵压力是否正常、喷头是否畅通,发现问题,必须立即向班组长汇报;6.泵站维修工每天必须检查喷雾泵的完好情况,发现喷雾泵压力低,必须立即处埋。
泵站管理制度第3篇管理对象乳化液泵站司机管理责任人班段长监管部门安全生产办公室、机电办公室监管人员安检员、机电检查人员工作任务乳化液泵站检修编号dyyn-cmd-乳化液泵站司机-01所需工具防护用品安全帽、防尘口罩、自救器、手套、工作服、矿工靴、矿灯管理标准1.掌握熟悉乳化液泵站工作原理。
严格执行维修工艺标准,保证乳化液泵运转安全可靠;2.保持作业现场整洁,按规定佩戴好劳动保护用品;3.根据工艺流程精心操作乳化液泵,注意观察仪表、声音、温度是否正常,各种生产记录要正确、清楚、可靠;4.关心周围安全生产情况,班前、后要认真检查乳化液泵,保证正常运转;5.发生事故立即报告当班班长,要保护好现场,并向事故调查人员如实介绍事故情况。
泵站运行安全管理制度
![泵站运行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1622d358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d3.png)
泵站运行安全管理制度
是指为了确保泵站的安全运行,避免事故发生而建立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
1. 泵站安全责任制度:明确泵站相关人员的安全职责,包括泵站负责人、泵站操作人员、维修人员等,确保每个人对泵站安全有清晰的责任认识。
2. 泵站操作规程:制定泵站操作规程,明确每种泵的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安全操作要求等,确保泵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操作。
3. 泵站维修制度:制定泵站维修制度,明确维修人员的操作程序、安全注意事项、维修过程中的控制措施等,确保维修的安全和质量。
4. 泵站事故应急预案:制定泵站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各种事故的处理流程、责任分工、应急措施等,以便在事故发生时迅速采取措施,减少损失。
5. 泵站安全检查制度:定期进行泵站的安全检查,包括设备运行状态、安全设施的完好程度、操作人员的合规操作等,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
6. 泵站安全培训制度:对泵站相关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7. 泵站安全记录与报告制度:建立泵站的安全记录和报告制度,记录泵站的运行情况、事故发生情况、安全隐患整改情况等,及时进行反馈和汇报。
通过实施以上安全管理制度,可以提高泵站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障设备和人员的安全,减少事故的发生,保护环境和财产安全。
泵站安全管理制度
![泵站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d36aa0e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33.png)
泵站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泵站的安全管理工作,加强泵站的安全生产监管,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泵站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第三条泵站安全管理应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强化责任意识,落实安全措施,全面提升泵站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第四条泵站安全管理制度的内容包括:安全管理组织体系、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安全风险评估、应急救援预案、设备管理和维护、安全事故报告和处理等。
第五条泵站安全管理应遵循科学、预防的原则,采取综合措施,全面提高泵站的安全风险防范和抗灾能力。
第二章安全管理组织体系第六条泵站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组织体系,明确安全管理职责和权限。
第七条泵站应当设立安全生产管理部门,专门负责泵站的安全工作,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第八条泵站应当建立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由泵站领导班子成员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定期召开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会议,研究泵站的安全生产工作。
第九条泵站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明确安全管理职责和权限。
第十条泵站应当配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管理设施和设备,提供良好的办公条件和工作环境。
第三章安全生产责任制第十一条泵站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实行属地管理和分级负责制。
第十二条泵站领导干部是泵站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要带头树立安全意识,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责任。
第十三条各部门负责人是本部门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要认真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建立健全本部门的安全管理制度。
第十四条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要加强安全监督,认真履行安全管理职责,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
第十五条泵站员工是安全生产的直接责任人,要严格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和工作制度,保障安全生产。
第四章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第十六条泵站应当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
第十七条泵站应当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培训,提升员工的安全操作技能和应急处理能力。
第十八条泵站应当组织开展安全生产知识考核,对安全知识学习不达标的员工进行再培训。
泵站运行安全管理制度(3篇)
![泵站运行安全管理制度(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43b00aa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c0.png)
泵站运行安全管理制度第一条操作人员带电作业,必须持证上岗(华北电网工作网作业许可证或河北省安全生产监督局特种作业许可证)执行发证机关制定的相关安全条例,确保人身安全,泵站运行要严格准守操作规范,不许违章作业。
第二条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严格遵守两人值班,值班期间严禁饮酒。
要保证随时都能开泵排水,并定时检查水位。
交班时要交接清各种工具及各项设备仪表运转情况,并要双方签字留存。
第三条机电设备在运行中,严禁站外人员进入泵房。
第四条泵站工作人员要按规定人数坚持每天早、午、晚、夜对本站一切设备各巡视一次,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和妥善处理;每日按相关要求填写各项记录。
第五条汛期下雨排水期间,泵站人员必须全部到岗。
第六条对于各项目安全防范实物设施,要经常检查,确保实效,定期检查防火、防盗器具和设施的可靠性。
第七条站长负责主持本站全面工作的安排布置以及站内工作人员考勤,负责完成本站阶段性工作和全年性工作总结,负责落实各项相关规章制度的执行。
泵站运行安全管理制度(2)是指为了确保泵站的安全运行,避免事故发生而建立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
1. 泵站安全责任制度:明确泵站相关人员的安全职责,包括泵站负责人、泵站操作人员、维修人员等,确保每个人对泵站安全有清晰的责任认识。
2. 泵站操作规程:制定泵站操作规程,明确每种泵的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安全操作要求等,确保泵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操作。
3. 泵站维修制度:制定泵站维修制度,明确维修人员的操作程序、安全注意事项、维修过程中的控制措施等,确保维修的安全和质量。
4. 泵站事故应急预案:制定泵站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各种事故的处理流程、责任分工、应急措施等,以便在事故发生时迅速采取措施,减少损失。
5. 泵站安全检查制度:定期进行泵站的安全检查,包括设备运行状态、安全设施的完好程度、操作人员的合规操作等,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
6. 泵站安全培训制度:对泵站相关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泵站安全运行管理制度
![泵站安全运行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fb6f3a5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e7.png)
一、总则为保障泵站安全、高效、稳定运行,防止事故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泵站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泵站所有运行、维护、管理人员及外来工作人员。
三、安全责任1. 泵站站长对本泵站的安全运行负总责,负责组织、协调、监督本制度执行。
2. 运行、维护、管理人员应根据岗位职责,认真履行安全职责,确保泵站安全运行。
3. 外来工作人员进入泵站必须遵守本制度,服从管理,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四、安全管理措施1. 人员培训与教育(1)对新员工进行岗前培训,使其熟悉泵站运行规程、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
(2)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3)组织员工参加安全生产知识竞赛,提高安全技能。
2. 设备管理(1)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维护,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2)加强设备巡检,发现隐患及时处理。
(3)严格执行设备操作规程,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3. 电气安全管理(1)定期对电气设备进行检修、试验,确保电气设备安全可靠。
(2)加强电气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操作技能。
(3)严格执行电气设备操作规程,防止电气事故发生。
4. 消防安全管理(1)定期进行消防设施检查,确保消防设施完好。
(2)加强消防知识培训,提高员工消防意识。
(3)严格执行消防设备操作规程,确保消防设备有效。
5. 应急预案(1)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明确事故处理流程。
(2)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急处置能力。
(3)确保应急预案的实效性,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五、监督检查1. 泵站站长负责对泵站安全运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 运行、维护、管理人员应定期对泵站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3.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应立即制止,并追究相关责任。
六、奖惩1. 对在安全运行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经济处罚或纪律处分。
泵站运行安全管理制度(三篇)
![泵站运行安全管理制度(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4918197f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57.png)
泵站运行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泵站运行安全管理制度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及上级文件的要求,旨在保障泵站安全运行,确保人员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促进泵站高效稳定运行。
第二章泵站运行安全管理机构和责任第二条泵站运行安全管理机构由泵站负责人、安全生产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及其他相关人员组成。
第三条泵站负责人是泵站运行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对泵站的安全生产工作负总责,履行安全相关的领导和管理职责。
第四条安全生产负责人负责制定和组织实施泵站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协调处理安全生产工作中发生的各类问题和突发事件。
第五条技术负责人负责制定和完善泵站技术管理制度,组织技术改造和设备维护,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
第六条其他相关人员包括泵站操作人员、巡检人员、保安人员等,负责泵站的运行监控、巡视检查、安全值守等工作。
第三章泵站运行安全制度第七条泵站运行安全制度包括泵站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技术管理制度、设备维护管理制度、应急预案制度等。
第八条泵站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为泵站制定运行安全的基本规定和流程,包括工作岗位责任、工作安全规范、事故防范措施、安全培训和考核等内容。
第九条泵站技术管理制度为泵站制定运行技术管理的基本规定和流程,包括设备维护计划、设备检修标准、设备故障处理等内容。
第十条泵站设备维护管理制度为泵站制定设备维护的基本规定和流程,包括设备维护责任分工、维护计划、维护记录等内容。
第十一条泵站应急预案制度为泵站制定应对突发事件的基本规定和流程,包括应急组织机构、应急处置措施、应急演练等内容。
第四章泵站运行安全管理措施第十二条泵站运行安全管理措施包括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安全生产管理控制、设备维护监督和应急演练等。
第十三条泵站人员应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了解泵站的运行安全管理制度和相关操作规程,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第十四条泵站安全生产管理控制包括岗位责任制、工作安全规程和事故防范措施,通过操作规程和标准化作业来规范泵站运行,减少事故的发生。
泵站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泵站安全生产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7a53706e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a7.png)
一、总则为加强泵站安全生产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预防事故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站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1. 泵站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泵站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泵站安全生产工作的全面领导,组织制定和实施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协调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2. 泵站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泵站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负责泵站安全生产日常管理工作,组织实施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对泵站安全生产进行监督检查。
3. 泵站操作人员泵站操作人员负责泵站日常运行操作,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确保泵站安全稳定运行。
三、安全生产责任制1. 泵站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对本站安全生产负总责。
2. 泵站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对本站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负直接责任。
3. 泵站操作人员对本站安全生产操作负直接责任。
四、安全生产规章制度1. 泵站操作规程泵站操作人员必须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泵站安全稳定运行。
2. 机械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3.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对泵站操作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其安全生产意识和技能。
4. 应急预案制度制定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5. 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定期对泵站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五、安全生产措施1. 机械设备确保机械设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
2. 安全防护设施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如安全帽、安全带、防护眼镜等。
3. 安全警示标志在泵站醒目位置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提醒操作人员注意安全。
4. 安全操作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禁止违规操作。
六、奖惩制度1. 对在安全生产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安全生产规定,造成事故的个人和集体依法予以处罚。
七、附则1. 本制度由泵站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通过以上制度,旨在提高泵站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确保泵站安全稳定运行,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泵站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泵站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415362e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cb.png)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泵站安全生产管理,保障泵站生产安全,防止和减少事故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泵站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泵站全体工作人员,包括泵站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维修人员、安保人员等。
第三条泵站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第四条泵站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确保安全生产制度的落实。
第二章安全生产责任制第五条泵站安全生产责任制分为以下层次:1. 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2. 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3. 各岗位操作人员对本岗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
第六条各级负责人应履行以下职责:1. 组织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章制度;2. 制定和实施安全生产目标和计划;3. 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4. 定期检查安全生产情况,及时消除安全隐患;5. 组织事故调查处理,落实事故责任追究。
第七条各岗位操作人员应履行以下职责:1. 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2. 掌握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3. 严格执行操作程序,确保操作安全;4. 及时报告安全隐患和异常情况;5. 配合安全生产检查和事故调查。
第三章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第八条泵站应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技能。
第九条新员工入职前,必须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第十条定期组织在岗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其安全生产意识和技能。
第十一条对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操作人员进行专项培训,使其具备相应的安全生产管理能力和操作技能。
第四章安全生产检查与隐患排查第十二条泵站应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第十三条安全生产检查应包括以下内容:1. 检查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2. 检查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执行情况;3. 检查设备设施安全状况;4. 检查电气线路、消防设施等安全设施;5. 检查作业场所环境安全状况。
泵站安全管理制度
![泵站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a04174b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cb.png)
一、总则为了加强泵站安全管理,确保泵站设施、设备和人员的安全,防止事故发生,保障泵站正常、安全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泵站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1. 泵站站长负责泵站安全管理工作,组织实施本制度,并对泵站安全负总责。
2. 泵站副站长协助站长负责泵站安全管理工作,分管泵站设备、人员、安全管理等工作。
3. 泵站安全员负责泵站日常安全检查、隐患排查、事故报告及应急处理等工作。
4. 泵站操作人员负责泵站设备操作、维护及安全文明生产。
三、安全教育培训1. 泵站操作人员必须接受安全教育培训,熟悉本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应急预案和本制度。
2. 新员工入职前,必须进行岗前安全教育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3. 定期组织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技能。
四、设备安全管理1. 定期对泵站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2. 设备检修、更换时,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检修质量。
3. 设备操作人员必须掌握设备性能、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4. 设备出现故障,应及时上报,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五、安全管理措施1. 制定并落实泵站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操作人员按照规程操作。
2. 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度,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3. 加强电气设备安全管理,确保电气设备安全可靠运行。
4. 严格执行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确保有限空间作业安全。
5. 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六、事故处理与报告1. 事故发生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故扩大。
2. 保护事故现场,做好事故调查、原因分析及责任追究。
3. 按规定程序上报事故,不得隐瞒、谎报、迟报。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泵站站长负责解释。
3. 泵站全体员工必须遵守本制度,共同维护泵站安全。
泵站运行安全管理制度正式版
![泵站运行安全管理制度正式版](https://img.taocdn.com/s3/m/1879da8d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c5.png)
泵站运行安全管理制度正式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泵站运行,保障泵站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确保泵站设备稳定运行,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泵站运行安全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泵站工作人员,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维修人员。
第三条泵站运行安全管理制度的遵守是泵站运行的基础,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将受到相应的责任追究。
第四条泵站管理人员应当严格执行本管理制度,做好组织、协调、监督和管理工作,确保安全生产。
第二章泵站运行安全管理职责第五条泵站管理人员负责制定并组织实施泵站运行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制度的准确执行。
第六条泵站管理人员应当对泵站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第七条泵站管理人员负责组织定期检查泵站设备和安全设施,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第八条泵站技术人员负责搞好泵站设备的检修和保养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九条泵站维修人员负责及时处理设备故障和事故,并报告给管理人员。
第十条泵站工作人员应当仔细阅读并遵守本管理制度,加强自身安全意识,积极参与安全管理工作。
第三章泵站设备管理第十一条泵站管理人员应当制定设备维护计划,确保设备定期维护和保养,防止设备的损坏和故障。
第十二条泵站管理人员负责设备的检查和维修工作,及时发现设备问题并进行处理。
第十三条泵站技术人员应当定期检查设备运行情况,并做好检修和保养工作。
第十四条泵站维修人员应当及时处理设备故障和事故,并报告给管理人员。
第四章泵站安全管理第十五条泵站工作人员应当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设备和工具,确保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
第十六条泵站管理人员应当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并向泵站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
第十七条泵站管理人员负责组织泵站的安全检查工作,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
第十八条泵站工作人员发现设备故障或安全隐患应当及时报告给管理人员。
第五章泵站事故应急管理第十九条泵站管理人员应当组织制定泵站事故应急预案,明确事故应急处理流程和责任分工。
泵站运行安全管理制度范文(3篇)
![泵站运行安全管理制度范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c47a867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32.png)
泵站运行安全管理制度范文第一条操作人员带电作业,必须持证上岗(华北电网工作网作业许可证或河北省安全生产监督局特种作业许可证)执行发证机关制定的相关安全条例,确保人身安全,泵站运行要严格准守操作规范,不许违章作业。
第二条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严格遵守两人值班,值班期间严禁饮酒。
要保证随时都能开泵排水,并定时检查水位。
交班时要交接清各种工具及各项设备仪表运转情况,并要双方签字留存。
第三条机电设备在运行中,严禁站外人员进入泵房。
第四条泵站工作人员要按规定人数坚持每天早、午、晚、夜对本站一切设备各巡视一次,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和妥善处理;每日按相关要求填写各项记录。
第五条汛期下雨排水期间,泵站人员必须全部到岗。
第六条对于各项目安全防范实物设施,要经常检查,确保实效,定期检查防火、防盗器具和设施的可靠性。
第七条站长负责主持本站全面工作的安排布置以及站内工作人员考勤,负责完成本站阶段性工作和全年性工作总结,负责落实各项相关规章制度的执行。
泵站运行安全管理制度范文(2)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泵站运行安全,保护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公共设施运行稳定,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泵站运行安全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泵站及其相关设施和设备的运维管理。
第三条泵站运行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是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全员参与、层级管理。
第四条泵站运行安全管理应坚持法律法规为依据,科学合理、持续改进、防患未然的原则。
第二章泵站运行安全组织架构第五条泵站运行安全委员会是泵站运行安全管理的领导机构,由泵站负责人担任主任,成员包括各个相关部门负责人。
第六条泵站运行安全委员会负责制定和修订泵站运行安全管理制度、安全责任制和安全教育培训计划。
第七条泵站负责人是泵站运行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应当组织开展泵站运行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资源和保障。
第八条泵站运行安全监测部门负责对泵站运行安全进行监测、分析、预警和报告,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
第九条各个相关部门负责根据泵站运行安全管理的要求制定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并组织实施和监督。
泵站安全设备管理制度
![泵站安全设备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2cbdb17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7e.png)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泵站安全设备管理,保障泵站安全生产,预防事故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泵站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泵站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泵站所有安全设备的管理,包括但不限于安全防护设施、监测设备、应急救援设备等。
第三条泵站安全设备管理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确保泵站安全生产。
第二章安全设备管理职责第四条泵站站长是泵站安全设备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协调、监督安全设备管理工作。
第五条泵站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安全设备管理的具体实施,包括:(一)制定安全设备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二)组织开展安全设备检查、维护、保养和更新工作;(三)组织开展安全设备操作人员培训;(四)建立健全安全设备档案,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及时;(五)组织开展安全设备事故调查和处理。
第六条泵站各部门、班组应按照职责分工,配合安全管理部门做好安全设备管理工作。
第三章安全设备检查与维护第七条安全设备检查分为日常检查、定期检查和专项检查。
(一)日常检查:由班组长负责,对安全设备进行日常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二)定期检查:由安全管理部门负责,每季度至少组织一次对安全设备的全面检查。
(三)专项检查:根据泵站安全生产需要,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开展专项检查。
第八条安全设备维护保养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定期保养: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书和保养规程,定期对安全设备进行保养。
(二)及时更换:对损坏、失效的安全设备,应及时更换。
(三)记录完整:对安全设备的保养、更换等情况进行记录。
第九条安全设备检查与维护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整改,确保安全设备完好。
第四章安全设备操作人员培训第十条泵站安全设备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
第十一条新进操作人员应接受岗前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一)安全设备的基本知识;(二)安全设备的操作规程;(三)安全设备的维护保养;(四)应急预案。
第十二条操作人员应定期接受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泵站的安全管理制度及措施
![泵站的安全管理制度及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68c3145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58.png)
一、目的为确保泵站的安全运行,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泵站的所有员工及外来人员。
三、安全管理组织1. 成立泵站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泵站安全管理工作。
2. 泵站安全管理委员会下设安全管理办公室,负责日常安全管理工作。
3. 各岗位员工应明确自身安全职责,加强安全意识。
四、安全管理制度1. 人员管理(1)员工必须经过岗前培训,熟练掌握泵站设备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规程。
(2)新员工须参加安全教育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3)员工应定期参加安全知识培训和演练,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2. 设备管理(1)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设备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严禁违章操作。
(3)设备出现故障时,应及时停机检修,不得带病运行。
3. 安全操作(1)泵站内禁止吸烟、饮酒,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
(2)操作人员应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手套、防护眼镜等。
(3)操作人员应熟悉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确保消防设施完好。
4. 电气安全(1)电气设备应定期检查,确保绝缘良好。
(2)电气设备操作人员应具备一定的电气知识,严格遵守电气操作规程。
(3)电气设备出现故障时,应立即停机检修,不得带病运行。
5. 有限空间作业(1)有限空间作业前,应进行风险评估,制定安全措施。
(2)有限空间作业时,应配备必要的通风设备、检测仪器和救援设备。
(3)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应佩戴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毒面具等防护用品。
五、安全措施1. 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应急程序、应急物资等。
2. 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3. 加强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4. 对违反安全规定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确保制度落实。
5.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共同维护泵站安全。
六、附则1. 本制度由泵站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泵站运行安全管理制度
![泵站运行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a25c3453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36.png)
泵站运行安全管理制度1. 引言本文档旨在规范和保障泵站运行安全,确保泵站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泵站运行安全管理制度是泵站管理的基础,通过合理分工、明确职责、规范操作、严格执行等方式,确保泵站安全运行。
2. 泵站管理原则2.1 安全第一原则:将安全置于首要位置,确保作业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2.2 预防为主原则:寻求事故的先兆和潜在危险源,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预防。
2.3 综合治理原则:融合管理、技术、装备、环境、培训等多方面措施,系统治理泵站安全问题。
3. 泵站运行安全管理体系3.1 泵站安全责任制度3.1.1 泵站管理者应明确安全责任,并落实到具体岗位和人员,确保每个人都有明确的安全职责。
3.1.2 泵站管理者应定期进行安全督导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1.3 泵站管理者应对安全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考核,确保责任得到有效落实。
3.2 泵站安全生产管理制度3.2.1 设定泵站安全生产目标,明确各项生产活动的安全要求。
3.2.2 制定泵站安全作业规程,规范作业程序和操作流程,确保安全作业。
3.2.3 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和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
3.2.4 建立泵站安全检查制度,定期检查和评估设备的安全状况,并及时修复和维护。
3.3 泵站应急管理制度3.3.1 建立泵站应急预案,明确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和处置流程。
3.3.2 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3.3.3 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评估和修订,确保其科学有效性。
4. 泵站安全管理措施4.1 设备安全管理4.1.1 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状况和安全性能,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故障和隐患。
4.1.2 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状态。
4.1.3 设备安装、改造和维修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安全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
4.2 人员安全管理4.2.1 严格执行岗位操作规程,确保人员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操作。
泵站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范本
![泵站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342c0a18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98.png)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泵站安全生产管理,保障泵站安全生产,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泵站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泵站所有员工、承包商及进入泵站的相关人员。
第三条泵站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第二章安全生产责任第四条泵站安全生产实行逐级负责制,各级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总责。
第五条泵站主要负责人对本泵站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具体职责如下:(一)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安全生产责任。
(二)组织实施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技能。
(三)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四)组织制定并实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第六条泵站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安全生产工作负直接责任,具体职责如下:(一)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法规。
(二)组织实施本部门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三)组织开展本部门安全生产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四)配合完成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
第七条泵站员工应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提高安全意识和技能,履行以下职责:(一)熟悉本岗位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二)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三)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报告。
(四)参加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第三章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第八条泵站应定期组织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技能。
第九条新员工上岗前,应进行岗前安全教育和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第十条员工调换工作岗位或离岗半年以上重新上岗,应进行相应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第十一条泵站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档案,确保员工培训记录完整。
第四章安全生产检查与隐患排查第十二条泵站应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重点检查以下内容:(一)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
(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执行情况。
(三)安全生产设施设备运行状况。
(四)安全操作规程执行情况。
泵站运行安全管理制度范本(2篇)
![泵站运行安全管理制度范本(2篇)](https://img.taocdn.com/s3/m/024e3d9d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2b.png)
泵站运行安全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泵站运行安全,保护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公共设施运行稳定,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泵站运行安全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泵站及其相关设施和设备的运维管理。
第三条泵站运行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是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全员参与、层级管理。
第四条泵站运行安全管理应坚持法律法规为依据,科学合理、持续改进、防患未然的原则。
第二章泵站运行安全组织架构第五条泵站运行安全委员会是泵站运行安全管理的领导机构,由泵站负责人担任主任,成员包括各个相关部门负责人。
第六条泵站运行安全委员会负责制定和修订泵站运行安全管理制度、安全责任制和安全教育培训计划。
第七条泵站负责人是泵站运行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应当组织开展泵站运行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资源和保障。
第八条泵站运行安全监测部门负责对泵站运行安全进行监测、分析、预警和报告,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
第九条各个相关部门负责根据泵站运行安全管理的要求制定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并组织实施和监督。
第三章泵站运行安全责任制第十条泵站负责人应当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加强安全意识,确保安全管理措施的贯彻执行。
第十一条泵站运行安全委员会应当明确各个相关部门的安全责任,建立健全安全责任制。
第十二条各个相关部门负责人应当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加强对本部门职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第十三条泵站运行安全监测部门应当制定科学合理的监测计划和方法,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及时分析和报告。
第四章泵站运行安全培训第十四条泵站运行安全委员会应当制定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对新员工进行入职安全培训,对在岗员工进行定期安全培训。
第十五条新员工安全培训包括泵站基本设备的认识、操作规程的学习和事故应急处理的演练等内容。
第十六条定期安全培训应包括泵站运行安全管理制度的学习、常见事故案例分析和最新安全技术的学习。
第五章泵站运行安全措施第十七条泵站运行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要求,保证泵站设施和设备的安全可靠。
泵站工作安全制度
![泵站工作安全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131f6d10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0b.png)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泵站安全生产管理,保障泵站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防止事故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泵站工作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泵站所有工作人员及临时用工人员。
第三条泵站安全生产工作应当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依法管理、科学监管、全员参与”的原则。
第四条泵站安全生产管理实行责任制,各级领导、各部门、各岗位人员必须明确安全生产职责,落实安全生产措施。
第二章安全生产责任制第五条泵站站长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本泵站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第六条泵站副站长、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安全生产工作负责。
第七条泵站工作人员对本岗位安全生产工作负责。
第八条各级领导、各部门、各岗位人员必须按照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要求,履行下列职责:(一)认真学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提高安全生产意识。
(二)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确保操作安全。
(三)参加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安全生产技能。
(四)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五)对违反安全生产规定的行为进行制止和纠正。
第三章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第九条泵站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对全体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第十条新员工上岗前,必须经过岗前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第十一条定期对全体工作人员进行安全生产知识、操作技能、应急处置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安全生产素质。
第十二条对特殊工种、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专门培训,取得相应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
第四章安全生产检查与隐患排查第十三条泵站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定期对安全生产设施、设备、场所进行安全检查。
第十四条各级领导、各部门、各岗位人员应定期对各自负责范围内的安全生产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十五条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应立即采取措施消除,确保安全生产。
第十六条对无法立即消除的安全隐患,应制定整改计划,落实责任人,限时整改。
泵站运行安全管理制度
![泵站运行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ee82e21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3f.png)
泵站运行安全管理制度
是指在泵站运行过程中,为了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制定的一系列管理规定和措施。
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泵站运行安全岗位责任制:明确泵站的安全岗位职责和责任,包括泵站经理、作业人员、维修人员等各个岗位的安全职责和责任。
明确岗位间的协作关系和责任衔接。
2. 泵站设备安全管理:制定设备的安全使用规定,包括设备的维护保养、安全操作规程、设备检修和故障处理等。
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3. 泵站作业安全管理:制定作业的安全管理规定,包括作业的安全操作流程、作业员的安全培训和考核等。
确保作业的安全进行和人员的安全保障。
4. 泵站应急管理:制定泵站的应急管理措施,包括事故应急预案、人员疏散和救援措施等。
在突发情况下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理,最大程度地减少事故的发生和损失。
5. 泵站安全检查与监督:制定安全检查和监督制度,包括定期检查、随机抽查和自查自纠等。
对泵站的运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安全隐患。
通过制定和实施泵站运行安全管理制度,可以提高泵站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提高泵站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
第 1 页共 1 页。
泵站运行安全管理制度(3篇)
![泵站运行安全管理制度(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9c3d51f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18.png)
泵站运行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泵站运行安全管理制度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及上级文件的要求,旨在保障泵站安全运行,确保人员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促进泵站高效稳定运行。
第二章泵站运行安全管理机构和责任第二条泵站运行安全管理机构由泵站负责人、安全生产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及其他相关人员组成。
第三条泵站负责人是泵站运行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对泵站的安全生产工作负总责,履行安全相关的领导和管理职责。
第四条安全生产负责人负责制定和组织实施泵站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协调处理安全生产工作中发生的各类问题和突发事件。
第五条技术负责人负责制定和完善泵站技术管理制度,组织技术改造和设备维护,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
第六条其他相关人员包括泵站操作人员、巡检人员、保安人员等,负责泵站的运行监控、巡视检查、安全值守等工作。
第三章泵站运行安全制度第七条泵站运行安全制度包括泵站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技术管理制度、设备维护管理制度、应急预案制度等。
第八条泵站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为泵站制定运行安全的基本规定和流程,包括工作岗位责任、工作安全规范、事故防范措施、安全培训和考核等内容。
第九条泵站技术管理制度为泵站制定运行技术管理的基本规定和流程,包括设备维护计划、设备检修标准、设备故障处理等内容。
第十条泵站设备维护管理制度为泵站制定设备维护的基本规定和流程,包括设备维护责任分工、维护计划、维护记录等内容。
第十一条泵站应急预案制度为泵站制定应对突发事件的基本规定和流程,包括应急组织机构、应急处置措施、应急演练等内容。
第四章泵站运行安全管理措施第十二条泵站运行安全管理措施包括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安全生产管理控制、设备维护监督和应急演练等。
第十三条泵站人员应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了解泵站的运行安全管理制度和相关操作规程,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第十四条泵站安全生产管理控制包括岗位责任制、工作安全规程和事故防范措施,通过操作规程和标准化作业来规范泵站运行,减少事故的发生。
泵站安全管理制度
![泵站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17d54e83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63.png)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泵站安全管理,保障泵站设施、设备和人员安全,预防事故发生,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结合本泵站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泵站所有设施、设备和人员,以及与本泵站相关的工作。
第三条泵站安全管理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依法管理、科学防范”的原则。
第二章安全组织与管理第四条成立泵站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泵站安全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第五条设立安全管理部门,负责泵站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
第六条各部门、班组应设立兼职安全员,负责本部门、班组的安全生产工作。
第七条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会议,研究解决安全生产中的问题,部署安全生产工作。
第八条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职责,确保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人。
第三章安全教育培训第九条定期对全体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第十条新员工入职前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第十一条对特殊工种人员进行专项安全教育培训,确保其具备相应的安全操作技能。
第四章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第十二条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对泵站设施、设备、环境等进行全面检查。
第十三条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对发现的隐患及时进行整改。
第十四条设立安全隐患举报制度,鼓励员工发现安全隐患并及时报告。
第五章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第十五条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确保设备运行安全。
第十六条严格执行设备维护保养制度,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第十七条严格执行设备启停、操作、维护保养等各项规定。
第十八条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
第六章事故报告与处理第十九条发生事故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抢救,并按规定及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第二十条事故调查组应及时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查明事故责任,提出处理意见。
第二十一条对事故责任人和有关人员进行严肃处理,追究其责任。
第七章附则第二十二条本制度由泵站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泵站安全管理制度
L.1 安全防火制度
L.1.1经常组织全站职工开展消防活动,正确使用消防器具。
消防器材专人管理,按点放置,定期保养,不得移作它用。
消防器具使用后立即清理,及时恢复。
L.1.2易燃易爆物品应设专人保管,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的仓库要按其特性采取避光、隔离、限量、分散、分类等相应措施存贮,电气照明采用防爆装置,杜绝一切火种,库内存放一定数量的灭火器材。
L.1.3检修场所严格控制使用易燃易爆物品,需要多少领多少,使用后剩余的立即返还仓库。
使用易燃易爆物品的场所严禁一切火种,并准备好足够的灭火器材。
L.1.4用汽油清洗机件时,应距配电室、重要设施和使用明火操作的地方有足够距离,现场要通风良好,以降低汽油蒸汽的浓度;汽油容器应是不能打出火花的制品;清洗现场严禁吸烟和使用明火。
L.1.5 冬季气候干燥常伴有大风,应特别注意做好防火工作。
L.2 安全保卫制度
L.2.1 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和消防小组。
经常组织全站职工学习安全技术规程和安全知识,及时上报安全月
报。
L.2.2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每月活动一至二次,学习有关安全文件,检查安全隐患,落实整改措施。
消防小组每周活动一次,学习消防知识,落实消防工作,检查消防器材。
L.2.3泵站值班人员除按照运行值班制度做好有关工作外,还应负责厂房安全保卫,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厂房;抽排排水廊道积水;对干燥、保温设备、电源、定期巡视检查等工作。
L.2.4外单位人员参观泵站工程,应遵守有关制度,服从值班人员的指挥,参观人员应在安全区内,未经批准不允许对泵站工程进行任何摄影和录像。
L.2.5 泵站值班人员严格履行交接班手续。
对擅自离岗或履行职责不力造成的后果负责。
L.3 安全技术教育与考核制度
L.3.1 安全技术教育包括生产技术知识、安全技术知识和专业安全技术知识。
生产技术知识是指本单位水工建筑、机电设施的基本概况、性能、作用,工程设施运用程序、操作方法、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等知识。
安全技术知识是指本单位内有危险的设备和区域,危害产生的原因、特点以及进行安全防护的基本知识和注意事项,还包括有关机械电器设备的基本安全知识,有毒、有害
作业的防护;一般安全常识、消防规则;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以及伤亡事故的报告办法以及自救、互救知识等。
专业安全技术知识,是指某一特殊工作岗位的职工必须具备的专业安全技术知识。
包括压力容器、电气、焊接、起重、潜水、机动车辆驾驶等专业的安全技术。
L.3.2安全教育的形式和方法主要有:三级教育、特种作业人员的专门教育培训、经常性的安全教育。
安全生产教育主要内容和形式包括:学习有关安全生产文件、水利工程法规和本岗位本工种各种规章制度;利用简报、专栏、录像等进行安全生产知识的学习、教育;并在生产过程中,结合班前布置、班中检查、班后总结使安全技术教育经常化、制度化。
L.3.3安全技术教育的考核
根据国家经贸委颁发的《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规定,特种作业人员在独立上岗作业前,必须由地、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其指定的单位培训、考核、发证。
特种作业人员经考核合格后,应获得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统一印制,地、市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签发的《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后方可上岗操作。
特种作业人员每二年复审一次,未按期复审或复审不合格者,其操作证自行失效。
各单位还可根据实际情况对职工进行多种行式的月考
核、季度考核、年度考核。
努力提升职工的安全知识、技术素质。
L.4 事故处理制度
L.4.1事故发生后应立即采取措施,限制事故发展、扩大,消除事故对人身和其他设备的威胁,确保正在运行的机电设备安全运行。
L.4.2事故发生后,值班人员应尽快向站(所)长报告,站(所)长立即向职能部门汇报。
如遇重大人身伤亡、设备事故,还应迅速向上级分管领导汇报。
L.4.3处理事故时,运行人员必须坚守工作岗位,集中注意力保持设备的继续运行,发现对人身安全、设备安全有明显和直接的危险情况时,方可停止其它设备运行。
L.4.4值班人员处理事故时,必须沉着、冷静,措施正确、迅速。
凡是不参加处理事故的人员,禁止进入事故现场。
L.4.5值班员应将事故从发生到各阶段的处理情况,包括事故发生时间、操作内容等作详细记录(含音响、闪光、气味、表计指示、开关位置和动作过的保护装置)。
L.4.6 发生事故后,要注意保护现场,将已损坏的设备隔离。
L.5 事故调查与报告制度
L.5.1 发生重大设备事故、重伤、死亡、重大死亡事故,应立即报告上级主管部门,主管部门在24小时以内应向省
水利厅和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事故报告内容包括:发生事故的单位、时间、地点、伤亡情况和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分析等。
L.5.2发生事故的单位应当保护事故现场,任何人不得擅自移动和取走现场物件。
因抢救人员、国家财产和防止事故扩大而移动现场部分物件,必须作出标志。
清理事故现场时,要经事故调查组同意方可进行。
对可能涉及追究事故责任人刑事责任的事故,清理现场还应征得人民检察院的同意。
L.5.3发生重大设备事故、重伤、死亡、重大死亡事故后隐瞒不报,迟迟不报,故意破坏现场,或者以不正当理由,拒绝接受调查,以及拒绝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的,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追究刑事责任。
L.5.4事故调查组在查明事故情况后,伤亡事故处理工作应当在90天内结案,特殊情况不得超过180天。
如果对事故分析和事故责任人的处理不能取得一致意见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有权提出结论性意见。
仍不能达成一致意见,应报上一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处理。
伤亡事故结案后,应当公开宣布处理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