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礼仪与现代礼仪之比较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礼仪的发展及与现代礼仪的关系

中国古代礼仪的发展及与现代礼仪的关系
良的传统礼仪被当做“封资修”货色扫进垃圾堆,礼仪受到 摧残,社会风气逆转。
• 1977年至今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礼仪建设进入全面复兴时 期,中国人开始重新树立正确的礼仪文化概念。
部分礼仪文化介绍
(一)祭神礼仪
• 祭神敬鬼活动
• 呼唤神灵、与神灵 沟通
• 现在被称为封建迷 信
(二)跪拜礼
• 源于古代生活习惯 • 渐渐产生不平等性 • 如今是极为伤自尊的
中国古代礼仪的发展
及与现代礼仪的关系
古代礼仪
现代礼仪
中国古代礼仪与现代礼仪文化转换的重要时段
• 1912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发 布了一系列革除“旧染污俗 “的政令,内容涉及剪发辫、 易服饰、废跪拜、禁缠足和倡 女权等方方面面。明令以官职、 先生、某君代替老爷、大人等 称谓,同时又废止了社交中的 社交中的跪拜礼,脱帽、鞠躬、 握手等心理苏逐渐成为中国的 “文明仪式”。
行为
(三)称呼礼仪
• 古代对此非常严格 •如今看情况吧
参考书目
• 参考书目: • 《中国人应知的文化常识》张应杭 蔡海榕 主编 •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辛伟伟 编著 • 《中国优秀礼仪文化》李荣建 著 • 《中国古代礼仪文明》彭林 著 • 《古代汉语中的礼貌称呼用语》白庆良 • 《试谈汉语中的称谓礼仪》张晶 • 《中国传统礼仪的蕴意及现代价值》管丽莉 • 《中国传统礼仪教育及其现代价值》张良才 • 《中国古代跪拜礼仪的基本形式与内涵演变》李为香 • 《唐代祭神文论略》严春华 • 《跪拜礼的前世今生》仰之 • 高中历史教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1949-1966 新中国成立之后,迎来了中国当代礼仪发展史上的革新
阶段。此间,摒弃了昔日束缚人们的“神权天命”“愚忠愚 孝”以及严重束缚妇女的“三从四德”等封建礼教,而尊老 爱幼、讲究信义、以诚待人、先人后己、礼尚往来等中国传 统礼仪中的精华,则得到继承和发扬。

古代礼仪的现代价值观

古代礼仪的现代价值观

古代礼仪的现代价值观一、现代礼仪是对传统礼仪的扬弃礼仪在中国最早是用于敬奉神明的。

礼字是一个“示”,祭祀的容器,是在庆丰收时用的,所以加上一个“丰”字。

行了礼,来年才会有好运,才能发展。

也有人考证“礼”字古时候通“履”字,意为鞋子,鞋穿上后更好走路,但大了不行,小了也不行,因此“礼”一定要适度。

后来随着礼的功能的增多,礼仪已成为一种社会秩序、社会等级制度,成为人际关系中一种固定的表现形式。

《礼记曲礼》中说:“礼者,所以定亲疏,别同异,明是非也。

”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极端低下,当时的人们就把许多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当着“神”和“天”的旨意,而“神”和“天”被认为是至高无上的主宰,于是人们因敬畏而对之顶礼膜拜,进行祭祀。

这就产生了最早也是最简单的以祭天、敬律为主要内容的“礼”。

进入奴隶社会,奴隶主为了维护其统治利益,将原始社会的宗教仪式发展成符合当时社会政治需要的礼制。

周公集“礼”之大成,提出“礼仪三百”,“威仪千三”。

当时的“礼”既是一种法律制度,又是一种仪式和规范。

随着奴隶社会的解体,人类进入了封建社会,礼仪制度进一步得到发展。

封建社会的礼制既有整套烦琐的为国家政治服务的礼仪制度,又有系列的社会交往中应遵循的行为规范,还有严格的家庭礼制。

可以说,封建社会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等级观念和以“三从四德”为中心的男尊女卑的观念对当时的政治和生活各个方面起着非常大的作用。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王朝,中国进入了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西方列强高唱着“圣经”和“西方文明”却任意瓜分中国的土地。

旧中国的统治者也喊着:“礼、义、廉、耻、忠、孝、仁、爱”,表面道貌岸然,实际也是虚伪残暴。

中国的传统礼仪,一方面存在着与现实生活相冲突的思想因素,另一方面也有与时代精神相一致的思想因素。

比如,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提倡的公忠、正义、仁爱、中和、诚信、礼让、敬老、尊师、自强、持节、明智、知耻、节制、廉洁、勤俭等基本的道德规范,虽然由于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及制度的限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基本内涵在今天仍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礼仪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礼仪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礼仪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异彩纷呈。

“诸子百家”的思想精粹、“经史子集”的文化大观,孕育了独特魅力的民族气质,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称号,所以中国传统的礼仪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着重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与现代礼仪的关系,明确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礼仪之间的差异,并阐述了如何在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礼仪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

我国素有礼仪传统,在古代及近、现代的典籍中,有浩繁的礼仪、礼节知识,现代社会,越是竞争激烈,越是要靠礼貌、谦和协调关系。

搜集、整理、学习和领会传统文化中“礼”的范畴和现代礼仪的规范,能不断提升大学生的礼仪修养水平,是当代大学生融入社会,取得他人认可、获得成功的金钥匙。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礼仪的影响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一种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

现代礼仪泛指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应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具体表现为礼节、礼貌、仪式仪表等。

1.中国传统文化是现代礼仪的基础,是形成礼仪的前提。

中华古国曾有“礼仪之邦”的美誉,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周之际,周公就制礼作乐,后来经孔子等人的提倡和完善,礼乐文明成为儒家文化的核心。

西汉以后,《仪礼》、《周礼》、《礼记》等礼乐文化的经典被先后列入学官,成为古代文人必读之书。

礼仪是“礼”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中国的“礼乐射御书数”传统六艺中,“礼”字第一,充分说明了中国人重视礼仪的传统。

《论语》上有一则故事,孔子警告儿子孔鲤说:“不学礼,无以立。

”意思是:如果说不学礼的话,是没有办法立足的。

《论语》中还提出了“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等行为规范,其目的在于养成以礼约束自己的行为习惯,并在头脑中形成一种固定的观念形态——凡是不合于“礼”的行为应该自觉摒弃。

东西方礼仪的差异

东西方礼仪的差异

在教堂举行的婚礼上,一般演奏两首婚礼进 行曲。新娘走向神坛时,奏的是庄重舒缓的 《婚礼合唱》,它选自理查德· 瓦格纳1848年谱 写的歌剧《洛亨格林》。新娘新郎走出教堂时 演奏的则是欢快的《结婚序曲》,选自菲利克 斯· 门德尔松1826年谱写的《仲夏夜之梦》。而 中国则没有这样的习惯。
在 中国婚礼上,主色调是红色,这是
• 东方文化 • 早期中国文化受地理环境的制约很

大。中国位于亚洲大陆的东南部, 西北面是茫茫的沙漠、草原和戈壁, 东南则是茫茫的大海。中国文化的 温床——黄河流域,土地比较肥沃, 但是气候条件比较恶劣。尽管先秦 诸子百家,相互诘难,殚精竭力, 却殊途同归,目的都是要建立一个 没有争斗的理想世界。 中国文化还具有另外的两大特征是 追求适用和仁爱特征。追求适用表 现在所有的实用的技术十分发达, 如农业科技和医学十分发达。仁爱 是由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者爱人” 表面出来,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 远。
葬俗礼习
中西方葬礼
• 西方葬礼 • 西方虽然民族众多,但是在基督教文化的
影响下,丧葬礼俗基本大同小异。西方葬 式主要是火葬、土葬两种。葬礼一般遵循 死者生前遗嘱、无论采用哪种葬式,均葬 于公墓。西方殡葬礼俗有洗尸、更衣、停 尸整容、送葬哭丧、宴谢、祭奠等程序, 基督教仪式几乎贯穿其中。西方的丧葬风 俗是简丧薄葬。
东方主食
• 中国人的早餐是以主食一般应吃馒头、豆包、稀
饭等,还要适当增加些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 豆浆、鸡蛋等,再配以一些小菜。午餐一般主食 就是在米饭、面制品中任意选择。副食品的种类 很广泛,如:肉、蛋、奶、禽类、豆制品类、海 产品、蔬菜类等。晚餐全家三餐中唯一的大家相 聚共享天伦,这一餐大家都煮得非常丰富。但是 中国人没有吃夜宵的习惯,而且一天遵循的是一 日三餐的习惯。

从传统到现代_中国当代礼仪服饰的思考

从传统到现代_中国当代礼仪服饰的思考

从传统到现代_中国当代礼仪服饰的思考从传统到现代:中国当代礼仪服饰的思考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一直以来都注重礼仪。

礼仪服饰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人们对于传统价值观的尊重和传承。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中国当代礼仪服饰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在过去,中国的礼仪服饰以华丽、繁复和庄重为主要特点。

男性通常穿着长袍、褂子、马褂等,女性则穿着旗袍、褙子、对襟衣等。

这些服饰不仅注重细节和装饰,更重要的是通过颜色、图案和款式来体现不同社会地位和身份的差异。

人们在重大场合或者重要节日中穿着这些传统礼仪服饰,以示尊重和庄重。

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国际交流的增加,中国当代礼仪服饰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现代礼仪服饰更加注重实用性和舒适性。

男性常常穿着西装、衬衫、领带等,女性则穿着连衣裙、套装等。

这些服饰虽然简洁大方,但仍然保留了一些传统元素,如颜色、图案等。

同时,人们在选择礼仪服饰时也更加注重个人品味和时尚感。

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虽然现代礼仪服饰的变化符合时代的要求和个人的需求,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方面,过分强调个人品味和时尚感可能导致人们忽视了传统文化和礼仪的重要性。

在一些重要场合,如婚礼、葬礼等,穿着得体的传统礼仪服饰能够更好地传达尊重和庄重的态度。

另一方面,现代化的礼仪服饰在某种程度上也削弱了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使人们更多地倾向于接受西方文化和时尚潮流。

因此,我们应该在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礼仪服饰的同时,也要注意平衡传统与现代、国内与国际的关系。

我们可以通过将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创造出既具有传统韵味又符合时代潮流的礼仪服饰。

同时,我们还应该加强礼仪教育,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尊重传统文化,使传统礼仪服饰在当代社会中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总之,中国当代礼仪服饰的变化是时代发展和社会变迁的必然结果。

在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同时,我们也要适应时代的需求和社会的变化,保持传统文化的独特性和魅力。

中国传统礼仪与现代礼仪之比较

中国传统礼仪与现代礼仪之比较

中国传统礼仪与现代礼仪之比较东台市富腾学校仲惠中国传统礼仪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标志,影响了上下五千年。

深入到现代礼仪教学中,不仅有助于民办中学对传统礼仪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礼仪文化底蕴,弘扬传统礼仪文化,而且民办中学自身的综合素质都将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但在我国高等院校的课程设置中,现代礼仪课程却作为独立的课程开设,大约开始于2 0世纪90年代初,迄今已有近二十年的历史。

现代礼仪其实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根据现代教学理念的革新和发展,使礼仪教育的结构基本趋于完善,其中现代礼仪至少包含有“社交礼仪”、“政务礼仪”、“商务礼仪”、“服务礼仪”、“国际礼仪”等五个较大的范畴。

这五个方面的内容侧重各有不同,基本构成各自完备的体系。

但中国的传统礼仪在我们的教材中谈及得却微乎其微。

传统礼仪还需要进一步发扬、光大。

在目前开设的现代礼仪教学中,从形式到组织手段,明显地看到,它是一门应用性、操作性极强的课,现代礼仪更多的是传授各种场合的言谈、举止,形式的东西多一点,给人的感觉好像是某人出席各种会议佩戴各种场合的装饰物一样,很多可有可无形式化的东西。

所以,很多教师并没有从真正意义上理解何为礼仪,而只是认为应付各种场合,多数教师运用起来比较虚假,言谈举止苍白无力,缺少真正意义上的礼。

所以,现代礼仪教育时常被认为是“低效教育”,不仅专门礼仪教育工作者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心血,而且其他学科的教育中常常也渗透着礼仪教育,但无礼的行为仍是高频率地出现。

相对于教育的付出而言,教育的效果却甚微。

古代礼仪教育,虽然就教育内容而言,包含着许多不合理的、消极的因素,有着一些腐朽的、封建的东西,但是,就其教育效果而言,却是实实在在的高效教育。

单从那些古时曾在中国游历过的外国人的描述中,以及中国“礼仪之邦”美誉的获得中,我们就可见一斑了。

在礼仪教育问题上,我们应该向古人取经。

古人非常重视尊老敬师、真诚待人的礼仪教育,以内在的道德修养为目标,以儒家文化的“礼”学为教育内容,通过各类庄严的仪式和礼仪的实践,使礼仪教育“知”“行”合—,为了更好地完善礼仪教学,针对学生目前的具体情况,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把一些优秀的传统礼仪文化有效地贯穿在现代礼仪教学中。

传统礼仪与现代社会传统礼仪在当代社会中的价值与应用

传统礼仪与现代社会传统礼仪在当代社会中的价值与应用

传统礼仪与现代社会传统礼仪在当代社会中的价值与应用传统礼仪是一种民俗文化的传承,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现代社会中,尽管形势变化万千,但传统礼仪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应用价值。

本文将探讨传统礼仪在当代社会中的价值与应用,并倡导传统礼仪的传承与弘扬。

一、传统礼仪的价值传统礼仪是一种宝贵的文化遗产,具有凝聚社会力量的作用。

传统礼仪蕴含着民族的智慧和道德规范,能够增强人们的团结意识和社会凝聚力。

在当代社会中,社会关系日趋复杂,人们容易陷入利益纷争和道德沦丧的境地。

而传统礼仪能够传达出尊重和关爱他人的价值观念,强调了亲情、友情和社会公德,有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其次,传统礼仪有助于培养个人修养和道德品质。

作为一种行为规范,传统礼仪要求人们在交往中保持恰当的礼貌和行为规范。

通过遵守传统礼仪,我们能够养成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提升个人的修养品质。

传统礼仪强调了敬老尊师、尊重他人和谦和待人的原则,有助于形成优秀的品格和健康的心态。

最重要的是,传统礼仪代表了一种文化传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礼仪的价值在于它不仅能够传承经典的道德观念,还能够传达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和气质。

传统礼仪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标志,它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和精神追求。

二、传统礼仪在当代社会中的应用在当代社会中,虽然传统礼仪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变革,但它仍然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和实践价值。

首先,在公共场合中,传统礼仪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道德风尚。

公共场合是人们交往和传递信息的重要场所,恰当的礼仪可以为社会交往提供明确的指导和规范。

例如,在参加会议、聚会、宴会等场合时,人们的言行举止应该符合礼仪规范,尊重他人的权益和感受,从而促进社会和谐。

其次,传统礼仪在家庭教育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传统礼仪的传承需要从家庭教育做起。

父母应该成为孩子们的榜样,教育他们遵守传统礼仪的规范。

例如,在与父母、长辈交流时,孩子们应该保持尊重和谦和的态度,传递出对家庭成员的关爱和尊重。

浅谈我国传统礼仪文化的思想内涵与当代价值

浅谈我国传统礼仪文化的思想内涵与当代价值

浅谈我国传统礼仪文化的思想内涵与当代价值传统礼仪文化的思想内涵体现在尊重、敬畏自然、敬重他人和追求和谐四个方面。

尊重是传统礼仪文化最基本的价值追求之一。

在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中,尊重体现在对长辈、师长、领导和老师等有地位的人表示敬意和敬重。

这种尊重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家庭和社会关系的理念,即家庭和社会关系中存在的不同身份和地位是需要互相尊重和保护的。

敬畏自然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思想观念。

传统礼仪文化中的尊崇自然思想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古人常常用“天人合一”来形容自己与自然界的关系,认为人类应该顺应自然的规律,而不是去征服和破坏自然。

敬重他人是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中最重要的价值观之一。

在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中,人们尊重他人的表现方式有许多,如遵守纪律、尊重他人的意见、对他人的健康和安全表示关心等。

追求和谐是中国古代文化中非常重要的思想观念。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认为人类与自然界、人与人之间、个体与集体之间应该保持和谐的关系,而不是互相对立和冲突。

传统礼仪文化在当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传统礼仪文化中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不仅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还有助于培养人们的道德品质和个人修养。

在当今社会中,礼貌、尊重他人和关爱他人等传统礼仪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对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都非常重要。

在各种价值冲突和道德问题日益严重的当下,传统礼仪文化可以弥补现代社会道德缺失的问题。

传统礼仪文化也有助于建立和谐社会。

在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日益增多,社会和谐成为了当代社会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传统礼仪文化中的追求和谐的价值观念对于缓解社会矛盾、建立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礼仪文化也需要与时俱进。

在当代社会中,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传统礼仪文化也必须适应新的社会需求。

传统礼仪文化要与现代价值观念相结合,在保留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新发展,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传统礼仪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发展,需要在传承的基础上注重创新,为现代社会提供更具时代特色的礼仪文化体系。

中国传统礼乐文明及其现代意义

中国传统礼乐文明及其现代意义

中国传统礼乐文明及其现代意义首先,传统礼乐文明强调关系的和谐与尊重。

传统礼乐文明中有一套完整的礼仪制度,人们在各种场合下都会遵循这些规范。

这些礼仪规范不仅要求人们以诚信为依托,更重要的是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人们在交往中要彼此尊重,注重礼貌和对对方的尊重。

这种尊重不仅仅来自于社会地位和身份的差异,更是对于他人人文价值和人格尊严的认可。

在传统礼乐文明中,人们通过遵循礼仪规范来塑造自己的人格品质,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

其次,传统礼乐文明强调个人修养和道德观念。

传统礼乐文明认为个人的修养和道德观念是社会和谐的基石。

中国古代的论语中有很多关于修身养性的教诲,强调了个人的道德品质和思想修养的培养。

在世俗利益和功名利禄的压力下,人们仍然坚持道德和正直的追求。

传统礼乐文明中的各种仪式和礼仪都是为了让人们更好地自律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

最后,传统礼乐文明对于现代社会的意义在于传承和发扬。

中国传统礼乐文明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它代表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和价值观念。

在当代社会中,人们对于和谐社会和稳定秩序的需求与古代一样迫切。

传统礼乐文明所强调的尊重、和谐和道德观念对于当代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传统礼乐文明的价值观念可以引导人们的思维和行为,培养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尊重和谐的思想可以促进人们之间的务实合作和有效沟通,提高人际关系的质量。

道德观念的培养可以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观,遵循公平、正义和诚信的原则,构建公平和谐的社会。

其次,传统礼乐文明可以提供一种解决社会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在当代社会,人们普遍感受到了信任缺失、道德荒漠等问题的困扰。

传统礼乐文明所提倡的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和道德观念可以帮助我们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通过培养良好的品德和道德修养,人们可以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为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最后,传统礼乐文明的传承和发扬对于中华文化的保护和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融合的理解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融合的理解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融合的理解以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融合的理解为标题中国传统礼仪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积淀下来的宝贵财富,而现代文化则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产物。

随着社会的变迁和时代的发展,传统礼仪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如何将传统礼仪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融合,既能保留传统文化的精髓,又能适应当代社会的需求,成为了一个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传统礼仪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融合需要在价值观念上进行平衡。

传统礼仪文化强调尊重长辈、尊重师长、尊重他人,倡导和谐相处和社会稳定。

而现代文化则更加注重个人的自由和个性的展示。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在尊重传统的同时,不失现代的个性,成为了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可以通过培养青年一代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让他们在尊重传统的同时,能够展现自己的个性和创造力。

同时,也可以通过教育和引导,让人们在个人自由的同时,能够注意他人的感受,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实现社会和谐与稳定。

在行为规范上,传统礼仪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相融合需要在细节上进行协调。

传统礼仪文化强调尊重、谦和、礼貌,讲究仪态端庄、言行得体。

而现代文化则更加注重个性和自由,讲究个人表达和个人主张。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在行为规范上找到平衡点,成为了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可以通过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让人们能够在个性表达的同时,也能够注意他人的感受,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同时,也可以通过教育和引导,提高人们的文明素养和礼仪意识,让传统礼仪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传统礼仪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融合还需要在交往方式上进行探索。

传统礼仪文化强调尊重和谦和,重视面子和人际关系的维护。

而现代文化则更加注重效率和直接性,倡导简洁和直接的交流方式。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在交往方式上找到平衡点,成为了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可以通过培养人们的沟通和交际技巧,让他们能够在注重效率和直接性的同时,也能够保持尊重和谦和的态度。

同时,也可以通过传播传统文化的精髓,让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传统礼仪文化的价值,从而在交往中更好地体现传统文化的特点。

古代礼仪与现代礼仪

古代礼仪与现代礼仪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古代礼仪与现代礼仪篇一:论传统礼仪与现代礼仪论传统礼仪与现代礼仪摘要:“礼”和“仪”这两个概念有所区别,“礼”是内在的,“仪”是外在的。

“礼”要通过“仪”来体现,“仪”是来表达“礼”的。

我国传统礼仪是古老文明的标志,伴随着现代文明进步与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渐渐地在西方文明的影响以及人们的生活变化中,我国的传统礼仪发展成了现在的现代礼仪。

我们是应该享受现代文明进步的同时,抛弃现代人浮躁的心理,保留祖先的传统美德,以促进社会文明的和谐发展;还是继续学习西方文明的行为习惯和思想,来改变现在国人的一些不良习惯与思想,发展普遍的现代礼仪。

到底传统礼仪与现代礼仪我们应该如何抉择,我想这是每一个过人都应该好好去思考的问题,这关系到我们国家在文明建设中的发展方向。

关键字:传统礼仪、现代礼仪、传承、抉择、发展。

一、传统礼仪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文明古国,一个礼仪之帮。

礼,在我国的社会交往中历来就成为一种文明的标志,一种身份的象征。

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从一个家庭到整个国家,我们所有的行为准则都是由“礼”来笼罩的。

我们中国幅员如此辽阔,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各地的风俗差别非常之大。

西方人是以风俗来划分国家的,如果按照西方人的观点,这么大的差别,就是不同国家了。

可是在中国,不(:古代礼仪与现代礼仪)管你的风俗有多么不同、方言有多大的差别,但是在“礼”这个层面上都是认同的。

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思维方式,一种行为准则。

所以,要了解中国文化,就非要了解“礼”不可。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伟大传统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众多优秀的传统美德。

它们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原动力,也是构成我们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精神意识,不断为我们的中国心输送着养分。

一个优秀民族,由于种种原因,哪怕物质上再贫乏,甚至遭人欺凌、压迫,但只要民族的精神意识不死,即便发展道路如何的曲折,但终有一天可以实现中兴。

婚礼习俗古今对比

婚礼习俗古今对比

婚礼习俗婚礼是一种宗教仪式或法律公证仪式,其意义在于获取社会的承认和祝福,婚礼也是一个人一生中重要的里程碑,属于生命礼仪的一种。

世界上最古老、延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广的婚礼是儒教婚礼、印度教婚礼、基督教婚礼,即三大文明圈的婚礼。

在大部分的文化里,通常都会发展出一些结婚上的传统与习俗,其中有许多在现代社会中已经失去了其原始所象征的意义,逐渐演变为世俗婚礼。

现在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古代的婚礼和现在的婚礼的不同之处和各种习俗。

古代:一、三书六礼:聘书:订亲之书,男女双方正式缔结婚约。

纳吉(过文定)时用。

礼书:过礼之书,即礼物清单,详尽列明礼物种类及数量.纳征(过大礼)时用。

迎亲书:迎娶新娘之书.结婚当日(亲迎)接新娘过门时用。

纳采:这是议亲的第一阶段,男方请媒提亲后,女方同意议婚,男方备礼去女方求婚,礼物是雁,雁是要活的。

雁为候鸟,取象征顺乎阴阳之意,后又有了新意,说雁失配偶,终身不再成双,取其忠贞。

问名:男方探问女方之姓名及生曰时辰,以吉兆,谓之问名,今称“合八字”。

纳吉:是把问名后占卜合婚的好消息再通知女方的仪礼,又叫“订盟”.这是订婚阶段的主要仪礼。

古俗,照例要用雁,作为婚事已定的信物.后发展到用戒指、首饰、彩绸、礼饼、礼香烛、甚至羊猪等,故又称送定或定聘。

纳征:是订盟后,男家将聘礼送往女家,是成婚阶段的仪礼。

这项成婚礼又俗称完聘或大聘、过大礼等。

后来,这项仪式还采取了回礼的做法,将聘礼中食品的一部或全部退还;或受聘后,将女家赠男方的衣帽鞋袜作为回礼。

聘礼的多少及物品名称多取吉祥如意的含意,数目取双忌单。

请期:送完聘礼后,选择结婚日期,备礼到女家,征得同意时的仪式。

古俗照例用雁,礼品一般从简,请期礼往往和过聘礼结合起来,随过大礼同时决定婚期.又称“乞日",今称“择日”.迎亲:就是新婿亲往女家迎聚的仪式.这项仪礼往往被看做婚礼的主要程序,而前五项则当成议婚、订婚等过渡性礼仪。

这些形式中有一部分出于社交关系的需要,如女家的“添妆”,到男家时的“开揖”、“闹洞房”等,都是确立社会关系的仪礼。

中国传统文化与职场礼仪的现代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与职场礼仪的现代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与职场礼仪的现代价值中国传统文化是五千年文明的结晶,包括诗词、歌赋、礼仪、宗教、道德经等多种方面。

其中,礼仪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一直被视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

随着时代变迁,职场礼仪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文将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仪与职场礼仪的现代价值。

一、传统文化中的礼仪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仪,重在尊重他人、谦虚谨慎、以及尊卑有序。

诸如鞠躬、敬茶、礼让等礼节举止,都是表达尊重和敬意的方式。

在传统文化中,礼仪被视为一种文明素养,德行高尚的人必然举止得体、言行端庄。

这也是中华民族一直注重“教子有方,治国必先修身”的原因之一。

“礼尚往来”,在传统文化中这是一种基本概念。

相信大家都听过那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职场上,一个人能够谦虚有礼、尊重他人,在工作与人际交往中都将产生很大的优势。

职业精英之所以能够成功,不光在于专业技能的精湛,更在于细致周到的服务和周到的人际关系处理。

二、职场礼仪的现代价值如今,随着人们的教育程度提高以及国力增强,传统文化中的礼仪在职场上也得到了很好的运用。

职场礼仪是指在工作及其他职业活动中体现的礼节和仪式,包括面对客户的言行举止、在职业场合使用的语言和得体的穿着打扮等方面。

它是一种去评价一个人职业素质的标尺。

1、营造工作氛围职场礼仪不仅是一种行为规范,同时也是一种意识,更是一种氛围。

文明礼仪能够使职场环境变得和谐、温馨。

在这个氛围中,人们的思维更加开放、当下创造力也会得到释放。

礼仪文化的传承能够营造出一种经典格调,使人们的工作场所变得更加雅致,这对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团队凝聚力、作用积极。

2、对未来有助益职场礼仪的重要性不仅限于现在,更涉及到未来的百年。

来自不同文化、语言、生活方式、背景的人们,都有可能成为未来的合作伙伴。

这时,在共同的礼仪文化之下交流与合作,涉及到的文化差异就不会成为工作间的摩擦与困扰。

因为其起到了纽带作用,各国间的文化和公司间的文化都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中国古代礼仪与风俗从封建礼教到现代社交习俗

中国古代礼仪与风俗从封建礼教到现代社交习俗

中国古代礼仪与风俗从封建礼教到现代社交习俗中国古代礼仪与风俗一直以来都被人们所重视和传承,从封建社会的礼教到现代社交习俗,这一传统文化一直贯穿着中国人民的生活。

本文将从封建时代的礼教开始,逐步讨论中国古代礼仪与风俗的演变,并对其在现代社交中的延续和影响进行分析。

一、封建社会的礼教与风俗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礼教被视为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

礼教规定了人们在各种场合下的举止、行为和言语,力求维护社会的和谐与尊严。

1.1 家庭礼教家庭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单位,因此家庭礼教在封建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根据《仪礼》的规定,家庭成员之间存在着明确的等级关系,例如长幼有序、男尊女卑、夫妻和睦等。

这些等级关系影响着家庭成员的言行举止,同时也强调了孝道、忠诚和家族荣誉感。

1.2 宴会礼仪宴会礼仪在封建社会中被视为一种重要的社交活动,它承载着人们之间的互动、交流和展示身份地位的需要。

在宴会上,举止得体、言谈有礼是至关重要的。

例如,在宴会上,长辈有优先就座的权利,晚辈则需要向长辈敬酒、行礼,以示尊敬和恭敬。

1.3 婚嫁礼俗婚嫁仪式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婚嫁过程中,涉及到一系列的礼仪和风俗,以展示双方家族的尊严和社会地位。

例如,在婚礼上,新郎新娘需要经过一系列的仪式,如拜堂和敬茶,并由长辈主持,以示长辈的权威和社会地位的尊重。

二、现代社交中的古代礼仪影响尽管中国社会已经进入了现代化的时代,但古代礼仪与风俗仍然在现代社交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对人们的行为和举止产生着影响。

2.1 家庭观念中国人民对于家庭观念的重视和传承可以追溯到古代。

家庭成员之间的尊重和关爱仍然是中国古代礼仪的核心价值观。

在现代社会,家庭观念仍然在人们的意识中存在,并且在社交互动中得到体现。

例如,尊敬长辈、关爱子女是社会公认的美德,在与家庭成员相处时体现出来。

2.2 社交场合的礼仪尽管现代社交趋向自由和开放,但仍然有一些古代礼仪被人们继承并追求。

辩论辩题的传统与现代

辩论辩题的传统与现代

辩论辩题的传统与现代正方辩手:辩题是传统与现代对比,我认为传统在某些方面是更优越的。

首先,传统代表着文化和历史的传承,它是我们民族的根基和精神支柱。

传统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可以给人们提供指引和榜样,使人们在现代社会中不至于迷失方向。

另外,传统的技艺和手艺也是我们宝贵的财富,它们代表了人类智慧和勤劳的结晶,不应该被现代科技所取代。

同时,传统也有着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例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仪之邦”、“和而不同”等理念,都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

传统的美德和道德规范可以帮助人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此外,传统在某些方面也有着现代所不具备的优势。

例如,传统的医学和养生方法,虽然可能不如现代医学技术那样先进,但却更加注重身心的平衡和调理,可以起到一定的预防和保健作用。

因此,传统在某些方面是不可替代的,它是我们文化的根基和灵魂,应该得到尊重和传承。

反方辩手:我认为现代在很多方面已经超越了传统,它更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和需求。

首先,现代科技的发展为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创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现代医学技术的进步使得人类寿命得以延长,疾病得到更好的治疗,这是传统医学所无法比拟的。

其次,现代社会的多元化和开放性使得人们有更多的选择和机会,不再受制于传统的束缚。

现代的教育体系更加注重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得每个人都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另外,现代社会的法制和民主制度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权利和保障,使得社会更加公正和平等。

这是传统社会所无法比拟的,现代社会更加注重个体的价值和权利。

总的来说,现代社会已经超越了传统,它更加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和需求,为人类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和机会。

名人名句:孔子曰,“君子终日乾乾,夜以继继。

”这句话表明了传统文化对于勤奋和不懈努力的重视,这种精神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意义。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过,“教育的目的不是灌输知识,而是点燃火焰。

”这句话强调了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这种理念在现代教育中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礼仪与现代社会

传统礼仪与现代社会

传统礼仪与现代社会关键字:传统礼仪现代社会西方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礼仪似乎在逐渐衰落,许多传统礼仪不被人们重视,我国礼仪的渊源是什么?传统礼仪对现代社会有何影响?古今人际交往礼仪有何不同?许多人已不了解。

为适应社会发展,我们还应积极借鉴西方礼仪,但在借鉴过程中,还应掌握一个度,仍应以传统礼仪为主。

我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礼作为中华民族的基质,也有着悠久的历史。

原始社会时期,我国的礼仪规范就已经初备雏形。

大约在奴隶社会的夏、商、周三代,我国的传统礼仪进入了飞速发展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学术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我国的礼仪也进入到了发展变革阶段。

秦统一六国后,实行中央集权制,奠定了封建体制的基础,中国由此开始了漫长的封建社会时期,中国古代的礼仪也随之进入了强化和衰落阶段。

辛亥革命后,西方文化大量传入中国,中国的旧有礼仪规范和礼仪制度逐渐被抛弃,新的礼仪标准得到推广和传播。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礼仪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许多落后的封建礼仪被淘汰,而一些优秀的传统礼仪被保存下来,发扬光大。

在对中华传统礼仪进行扬弃的基础上,中国现代礼仪还广泛地吸收了西方礼仪,真正做到了“中西合璧”。

中国人素来重视礼仪,中国的“礼乐射御书数”传统六艺中,“礼”字第一,充分说明了中国人重视礼仪的传统。

人与人交往,如何称呼对方,彼此如何站立,如何迎送,等等,都有礼的规定。

即使是吃饭,也应该在举手投足之际显示出自己的修养,称之谓食礼。

行为合于礼,是有修养的表现,反之则不能登大雅之堂。

然而,现代社会的人们,越来越缺乏礼仪素养,把那些在礼仪上不拘小节的人,认为“潇洒”;把身穿奇装异服,口讲粗话的人,认为“有个性”。

坐没有坐相,站没有站相,吃没有吃相,穿着邋遢,见了尊长连个招呼都不打,麻烦了别人连句感谢话也不说,在公共场所目无他人、任意所为,这都是没有修养的表现。

就这点来看,传统礼仪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礼仪与现代礼仪之比较
东台市富腾学校仲惠
中国传统礼仪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标志,影响了上下五千年。

深入到现代礼仪教学中,不仅有助于民办中学对传统礼仪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礼仪文化底蕴,弘扬传统礼仪文化,而且民办中学自身的综合素质都将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但在我国高等院校的课程设置中,现代礼仪课程却作为独立的课程开设,大约开始
于20世纪90年代初,迄今已有近二十年的历史。

现代礼仪其实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根
据现代教学理念的革新和发展,使礼仪教育的结构基本趋于完善,其中现代礼仪至少包
含有“社交礼仪”、“政务礼仪”、“商务礼仪”、“服务礼仪”、“国际礼仪”等五
个较大的范畴。

这五个方面的内容侧重各有不同,基本构成各自完备的体系。

但中国的
传统礼仪在我们的教材中谈及得却微乎其微。

传统礼仪还需要进一步发扬、光大。

在目前开设的现代礼仪教学中,从形式到组织手段,明显地看到,它是一门应用性、操作性极强的课,现代礼仪更多的是传授各种场合的言谈、举止,形式的东西多一点,
给人的感觉好像是某人出席各种会议佩戴各种场合的装饰物一样,很多可有可无形式化
的东西。

所以,很多教师并没有从真正意义上理解何为礼仪,而只是认为应付各种场合,多数教师运用起来比较虚假,言谈举止苍白无力,缺少真正意义上的礼。

所以,现代礼
仪教育时常被认为是“低效教育”,不仅专门礼仪教育工作者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心血,而且其他学科的教育中常常也渗透着礼仪教育,但无礼的行为仍是高频率地出现。

相对
于教育的付出而言,教育的效果却甚微。

古代礼仪教育,虽然就教育内容而言,包含着
许多不合理的、消极的因素,有着一些腐朽的、封建的东西,但是,就其教育效果而言,却是实实在在的高效教育。

单从那些古时曾在中国游历过的外国人的描述中,以及中国“礼仪之邦”美誉的获得中,我们就可见一斑了。

在礼仪教育问题上,我们应该向古人
取经。

古人非常重视尊老敬师、真诚待人的礼仪教育,以内在的道德修养为目标,以儒
家文化的“礼”学为教育内容,通过各类庄严的仪式和礼仪的实践,使礼仪教育“知”“行”合—,为了更好地完善礼仪教学,针对学生目前的具体情况,应该从以下几方面
把一些优秀的传统礼仪文化有效地贯穿在现代礼仪教学中。

一、学习古代礼仪,从尊老敬师教育入手
当代中学学生大部分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出生的,独生子女占了很大比重,其父
辈母辈把他们全身心的爱倾注在子女身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在教育方式上,缺乏
理性和正确的导向,使孩子逐渐养成“以我为中心”的意识。

同礼仪的核心思想——尊
重他人、关心他人、严于律己格格不入。

从而使其在思想品格上过早地出现某种缺陷,
形成一种对礼仪的抵制性,在一些独生子女家庭中,孩子被当作“小皇帝”供养,在教
育内容上,则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与盲目性。

中国古代非常强调尊老敬师礼仪教育,大
学阶段的礼仪应首先从尊老敬师教育人手,让学生懂得,尊老敬师,这既是现代社交之
基本礼仪要求,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尊老,固然源于伦理观中对父母之孝道的延伸,“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同时,也是因为社会需要老人的智慧和经验。

孔子日“今
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尊老自古以来就流传了
不少动人的佳话,“圯桥进履”就是其中之一。

敬师,则因为老师是为我们传授宝贵的知识和技艺之人。

正如《礼记》认为,师生
虽无血缘关系,然而没有老师的开导,即便血亲也不易和睦。

明末顾亭林对此曾解释道:“父子之亲,长幼之序,男女之别,非师不明。

教人以礼者,师之功也。

”故而古人对
老师也非常尊敬,有“举世不师,故道益离”之说。

而当今,我们有些刚入学的学生上
课迟到现象屡见不鲜,并且迟到之后毫无愧疚之色,大摇大摆地走进教室。

此外,回答
老师的问题时,连站都不愿站起来。

甚至有些学生到现在还弄不清什么是“尊重”二字,更不明白尊重他人就等于尊重自己这个道理。

针对上述,我们急需要导人传统礼仪——
尊老敬师。

使学生明白尊老敬师是一种高尚而优秀的品格。

新加坡和韩国对我国古代强调家庭礼仪教育这一观念的借鉴及其成果更能说明问题。

新加坡和韩国都非常重视尊老敬师礼仪教育,韩国小学从小就让学生胸前都挂着一个
“孝敬牌”。

牌的正面有父母像,背面有孝敬父母的格言与规定,学校要求学生每天对
照“孝敬牌”默想自己做得怎么样。

到学校,路过校长亦公室、老师办公室要行鞠躬礼,这种感恩教育让人钦佩,更促人深思。

新加坡在尊老敬师教育中,时时强调要为他人着想,教育小孩在玩耍时不得大声喧哗,要学会尊敬人,看电视也要注意音量调小以免影
响父母的休息。

尊老敬师教育往往可以从极其频繁和微小的事情人手,使孩子得到较好
的教育。

二、学习古代礼仪,立足儒家文化的教育内容
古代礼仪教育的内容和儒家文化息息相关。

儒家文化正是“礼”的文化,儒家实际
上也可以称为是“札家”。

儒家治国安邦的观点是“为政以礼”,对人民“齐之以礼”,
是通过教育的方法把礼的规范转化为人的内在的自觉行为。

孔子认为人“不学礼,无以立”。

在治国方面,他也反复强调“为国以礼”、“以礼治国”。

到了汉代,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建议,另外儒家很重视对人诚实中肯,襟怀坦白,“推心置腹,开诚布公”。

古人说得好:“诚于中而形于外。

”只有自觉地做到了“诚于中”——思想上尊重对方,才能“形于外”——态度诚恳,语言文明。

这既是社会交往的需要,也是我国礼仪优良传统之一。

儒家的礼治在封建社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而且与封建整体、社会等级制度和道德学说紧密结合起来,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英国着名哲学家、逻辑学家罗素说过一段话彳艮能反映儒家文化与古代礼仪的关系。

他说:“儒家很成功地使整个中国保持了优美的风度与完善的礼节。

……这种礼节并非仅限于上流社会,贫苦的人民也颇讲求。

”古代礼仪可以说是儒家文化的精神。

因此现代礼仪教育不能单方面重视国际礼仪规则的传授,更应基于我国国情,强调以儒家文化为基础来选择教育内容,这样,既能充分利用儒家文化注重修身的精神,又能在连续传承的文化中获取礼仪知识。

我们不能被古代礼仪传统中的腐朽之物蒙蔽,而放弃其精华。

较之西方的礼仪而言,立足于儒家文化的古代礼仪的精华更能得到国人的心理认可,更有助于礼仪知识的推广和礼仪行为的形成。

三,学习古代礼仪,注重传统仪式的辅助作用
传统仪式不仅具有中国风味,也可以使礼仪教育的成果得以巩固。

中国传统仪式在古代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种方面,《周礼·春官,大守伯》将礼分为五礼——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以吉礼敬鬼神、以凶礼哀邦国、以宾礼待宾客、以军礼摄不协、以
嘉礼亲万民,形成了礼无时不在,无时不有的覆盖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礼仪规范。

学习
传统礼仪并不是指学习礼仪的形式,传统礼仪仪式中的具体要求在相当程度上很精邃。

中国传统成人仪式就是作为正心、修身、自省的一种方式,另外,告诉人生不会一
帆风顺,如何对待失败,培养坚强的毅力,从失败走向成功,都可以从仪式中得到体悟,遇到困难不要怨天尤人。

要树立的理想人格是《左传》中所说的“三不朽”,即春秋时
鲁国大夫叔孙豹所称“立德”、“立功”、“立言”。

“立德”即树立高尚的道德;
“立功”即为国为民建立功绩;“立言”即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言论。

“三不朽”强调
的是内心修养与外部举止相融合,共同铸就完美人格。

重视礼仪修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
美德。

随着我国向现代化社会的迈进,社会对精神文明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我们中华民族的优
良传统礼仪不仅丰富多彩,更主要的是深刻揭示了社会生活中某些本质方面,具有先进
的思想内容,发挥积极作用的传统。

优良传统是总结和承袭符合事物客观规律的宝贵历
史经验。

它不仅是客观事物本质的反映,而且是经过社会实践的检验,被人们长期所接
受和遵循。

如果传统礼仪能在现代礼仪教学中贯穿始终,不丢弃中华民族温、良、恭、俭、让的精神风貌,那会对当今中学生学习礼仪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