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农药的安全使用及其几点思考(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着近几年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对农业产业的重视和投入的加大,农民对农田投资力度也大大提高。作物病虫害也日趋加重,化学防治凭借着高效、低成本的特点在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中占据重要地位,许多农民朋友甚至将化学防治作为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唯一手段。特别是近十年,需求量逐年上升,以水稻病虫为主的病虫害大面积发生流行,化学农药(本文统称农药在短期内应用达到前所未有的份额,其控制蔓延为害力度也超过了其他防治方式,起到了重要保护生产的作用。但是,随着农药使用频率及使用份量的逐年加大,不仅造成了农副产品价值低廉,而且严重污染了生态环境;不仅增加了农民负担,而且造成了农产品中农药残留超标;不仅影响产品质量,而且影响人畜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安全。今年来,虽有不少低毒微度的环保农药的推广使用,以及生物农药的生产运用,但成本过大,多数农民认识不足,推广难度较大。因此如何搞好化学农药安全使用工作,解决农药使用带来的一系列副作用,指导农民科学合理的使用农药,提高安全用药意识和科学用药水平,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1化学农药的作用与药害
1.1农药的发展以及作用
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农药的发展历史大致经历了4个阶段: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40年代,这一时期主要以天然植物农药及无机农药为主;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仿生合成的有机物作为化学农药的开始,并有无机农药和植物性农药的加工厂,并在生产上大量使用,主要3六、滴滴涕等高毒农药;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有机合成农药进入高级阶段,一些高效农药逐步推广使用;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探索安全农药发展与世界农药加工业一致至今,新的高效安全农药正在加速发展[1]。化学防治作为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手段,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1.2农药的药害
1.2.1药害及症状
农药对农业的生产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如果使用农药方法不当,或者未严格按照要求施药,或者不懂得科学使药,从而引起农作物或种子生长发育不正常、产生不良的生理症状或造成其产品质量下降等,如产生的各种斑点和各种畸形,黄化、枯萎、裂果、落叶、落果、灼伤等。同时也给作物带来或多或少的不利影响,如果这种不利的影响加重,引起作物出现不正常的反应,造成减产和品质下降,即为药害。
药害有轻有重、有急有缓,有隐有实。如丁草胺在水稻本田初期施用造成褐斑,代森锰锌浓度高会引起稻叶边缘枯斑。有时斑点也表现在茎枝和果实上,如梨小果时施用代森锰锌易出现果面斑点。植物的各个器官都可能产生畸形这种药害,常见的畸形有卷叶、丛生、根肿、畸形穗、畸形果等,如番茄喷洒高浓度的萘乙酸会出现卷叶,农药量多后阻碍了叶绿素的合成出现叶片黄化或新梢发黄,如速灭杀丁在西瓜上施用引起;适用于麦田的苯磺隆飘移到其他作物上所出现黄化等[2,3]。不一一列举。
从药害症状表象的比率大小分为轻度药害和严重药害,从药害症状表现时间分为急性药害和慢性药害。施药后l0d内所表现的斑点、失绿、落花、落果等症状,称为急性药害;施药后数l0d以后出现的黄化、畸形、小果、劣果等症状,称为慢性药害[2,3]。从产品质量残留带来的间接收入影响分为隐象药害和表症药害,农产品或农副产品出口价格差异对农民自身种植积极性的影响,或其对我们自身健康的影响称为隐象药害,而我们对产品使用所直接表现出来的中毒等现象成为表症药害。
1.2.2引起农作物发生药害的主要因素
1.2.2.1药剂性质。一般讲,抗生素类和仿生农药不易产生药害,如鱼藤精、阿维菌素类、拟除虫菊酯类等;油剂、乳剂易产生药害,可湿性粉剂次之,乳粉及颗粒剂比较安全。除草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不当易引起药害。一般无机杀菌剂最易产生药害,有机合成杀菌剂药害可能性较小;植物性杀菌剂最安全,不易出现药害。同一类药剂中,药剂的水溶性愈大,药害愈重。如硫酸铜水溶性强,易产生药害,与石灰混合配
成波尔多液后,不溶于水,对作物较安全。农药质地好坏对作物影响很大,如可湿性粉剂的可湿性能差时,粉粒粗大,在水中沉淀速度快,如不及时搅拌,药液下部浓
农家之友2009年第8期(总第267期工作研究❽
度大,喷后容易产生药害。在不同的农药剂型中,易造成药害的排列顺序为:油剂>乳油>水剂>可湿性粉剂>粉剂>颗粒剂[4]。
1.2.2.2作物耐药力及自身特性对农药的敏感程度不同。不同的植物对药剂的反应是不同的。高粱、樱桃、梨、十字花科蔬菜对倍硫磷敏感,莠去津对豆类作物很易产生药害,不能使用;杀螟腈对瓜类也容易产生药害,也不宜使用。敌百虫、嘧啶氧磷对高粱有药害。蜡质层厚、茸毛多、细胞壁厚、气孔少的耐药力强,反之耐药加弱。
不同作物,同一作物的不同品种,同一品种的不同发育阶段,对药剂的敏感程度也有很大差异,如高粱、玉米对敌敌畏、敌百虫、杀螟松极为敏感;双子叶植物对苯氧乙酸类药剂很敏感;瓜类对有机氯农药较敏感;白菜、桃、李对铜制剂很敏感;一般来说,禾本科、柑橘、苹果、葡萄、梨等作物耐药性较强,而豆科、茄科、葫芦科、桃、李等作物耐药力较差[5]。
作物的休眠期耐药力差;拔节期、孕穗期、花期的耐药力也差,施药时应加以注意。不同作物对农药表现敏感性和耐药力的强弱不同。如敌百虫普遍用于防治多种作物病虫害,而对高粱很敏感,容易产生药害。总的来说,幼苗期、孕穗期、开花期等生育期和幼嫩组织耐药力差,易发生药害。我们尽量不要在开花期用药,应提早用药[5]。
1.2.2.3环境条件的影响。高温下作物代谢旺盛,药物的活性也强,易侵入植物组织而引起药害。光照和温度直接相关,故强光照也是造成药害的重要原因。湿度过大,某些药剂也易引起药害,如波尔多液在多雾天,露水大时施用就易导致药害。另外,土壤理化性质,砂土地、贫瘠地、有机质含量少的地块由于作物长势弱、抗逆性差
而导致药害,特别是这类田块的土壤对药剂的吸附性差,施用除草剂或用杀虫、杀菌剂处理土壤时更易出现药害,而且使土壤碳氮比例失调[6-8]。
1.2.2.4药技术的差异对药害产生的影响。农民掌握的知识单一,多数农民文化知识跟不上生活的需求,尤其是在农药正确使用方面的欠缺最大。不懂混配原则,造成混用不当;不同药量要求,造成剂量过大;喷使不均,在田块的同一位置上造成重复喷使;不同最佳使用时期,盲目跟随别人喷药,造成使药间隔时间缩短等。以及在植物敏感期使用等,均易造成药害。不懂识别药剂知识,药剂变质,杂质过多,填加剂、助剂不适或用量偏小或偏大,影响了乳化性能或喷雾质量,甚至理化性状改变,也是造成药害的一个原因。
2合理使用农药的基本原则
2.1购买农药,看准标签,储运喷施,远离食品。通过在农资销售门店观察和田间询问等调查方式,经在襄樊黄龙等16个乡镇调查,在农民购买农药时,有34%的农民不看标签,忠信农资销售人员的言语,拿到药就付帐;有25%的是跟心理从购买的;有31%的人看读标签,其中又有60%的农民只看防治对象和用药方法,对质量、日期等没有认识。总计下来只有8%的农民对农药标签有充分认识和别辨的能力。有50%以上的农民使用过假药或过期农药。农村留守的多是老龄农民及妇女儿童,参与农药购买的人自然落在老人和妇女的肩上。而他们大多是没有文化知识,没有出门打工的机会。不懂农药的储运方法,容易引起食物中毒。也有边喷施农药边抽烟或饮水止渴引起中毒的。所以我们要学会认识标签的方法和掌握安全储运知识,有条件的植保、农技站等相关部门组织人员给农民做培训。
2.2配制农药,专用器具,水量充足,浓度适准。农药剂型和规格不同,有效含量则也不同,使用时必须根据有效含量,来准确称取药剂,然后再准确计算稀释至所需的使用浓度和每亩施药量。在实地使用液体农药时,常常用药瓶上的塑料盖头作为量取药液的量器,这样很难做到准确计量,也不安全。特别是氯虫苯甲酰胺、溴氰菊酯、甲黄隆等一些超高效农药和植物生长调节剂,亩用量很少,如氯虫苯甲酰胺每亩施用有效物质在1克左右,如果用量过多,一是浪费,另外就有可能产生药害。对这一类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