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原理》期末试卷
社会学期末考试试卷
![社会学期末考试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cb5e4b07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6f.png)
社会学期末考试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学研究的起点是()。
A. 社会行为B. 社会结构C. 社会变迁D. 社会问题2. 社会互动的基本形式是()。
A. 合作B. 竞争C. 冲突D. 交换3. 社会化的主要机构不包括()。
A. 家庭B. 学校C. 宗教D. 医院4. 社会分层的依据是()。
A. 经济地位B. 政治地位C. 文化水平D. 所有以上5. 社会角色的扮演者在角色期望与个人实际行为之间存在差距时,可能会产生()。
A. 角色冲突B. 角色紧张C. 角色模糊D. 角色失败6. 社会控制的主要手段不包括()。
A. 法律B. 道德C. 习俗D. 暴力7. 社会变迁的动力是()。
A. 社会冲突B. 社会合作C. 社会稳定D. 社会革命8. 社会问题的特点不包括()。
A. 普遍性B. 社会性C. 客观性D. 主观性9. 社会研究的主要方法包括()。
A. 定性研究B. 定量研究C. 历史比较研究D. 所有以上10. 社会网络分析的核心概念是()。
A. 节点B. 边C. 路径D. 网络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社会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及其特点。
2. 描述社会化过程及其对个体的影响。
3. 阐述社会分层的类型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4. 说明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解决途径。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论述现代社会中信息技术对社会结构和个体行为的影响。
2. 分析社会变迁对传统社会价值观的挑战及其应对策略。
四、案例分析题(每题10分,共10分)请根据所提供的案例材料,分析并讨论社会问题的形成原因、影响范围以及可能的解决措施。
注:请在答题纸上清晰、规范地书写答案,保持卷面整洁。
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期末
![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期末](https://img.taocdn.com/s3/m/809d6edd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0e.png)
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期末一、选择题1. 社会学的创始人是以下哪位学者?A. 马克思B. 韦伯C. 杜尔凯姆D. 斯宾塞答案:C2. 社会结构指的是什么?A. 社会中的个体行为B. 社会中的群体互动C. 社会中的制度和规范D. 社会中的文化传统答案:C3. 社会化过程主要是指:A. 个体适应社会的过程B. 社会影响个体的过程C. 个体对社会的贡献D. 社会对个体的反馈答案:A4. 社会分层的主要功能不包括:A. 分配社会资源B. 维持社会秩序C. 促进社会公平D. 促进社会流动答案:C5. 社会问题通常具有哪些特征?A. 普遍性、争议性、危害性B. 特殊性、争议性、危害性C. 普遍性、共识性、危害性D. 特殊性、共识性、危害性答案:A二、简答题1. 简述社会资本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答案:社会资本是指个体或群体通过社会网络、社会信任和规范等社会关系所获得的资源和能力。
它的重要性在于能够促进合作、降低交易成本、增强社会凝聚力和促进社会稳定。
2. 描述社会运动的一般过程。
答案:社会运动一般包括动员阶段、组织阶段、行动阶段和结果阶段。
在动员阶段,人们意识到共同的问题或目标;组织阶段,参与者开始组织起来,形成运动组织;行动阶段,运动组织采取行动,如抗议、宣传等;结果阶段,运动可能达到目标或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
三、论述题1. 论述现代社会中家庭的功能及其变化。
答案:家庭在现代社会中的功能包括情感支持、经济合作、生育与抚养后代、社会化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的功能也在发生变化,例如,家庭结构趋向小型化,家庭成员间的情感联系可能更加紧密,同时家庭在经济合作和生育抚养方面的作用可能有所减弱。
四、案例分析题1. 阅读以下案例:某城市为了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决定限制私家车的使用。
请分析这一政策可能带来的社会影响。
答案:这一政策可能会带来以下社会影响:首先,可能会减少交通拥堵,提高公共交通的利用率;其次,可能会引起私家车主的不满,引发社会争议;再次,可能会促进公共交通设施的改善和公共交通服务的提升;最后,长期来看,可能会改变人们的出行习惯,促进环保意识的提高。
《社会学概论》期末综合练习题(二)
![《社会学概论》期末综合练习题(二)](https://img.taocdn.com/s3/m/bdca6ca1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8c.png)
《社会学概论》期末综合练习题(二)《社会学概论》期末综合练习题(二)一、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24分)1、社会学:是从变动着的社会系统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
2、社会需要:就是人们在一定的情景下,对客观事物产生的匮乏感,而要求得到满足的社会心理反应。
3、社会组织结构:是指组织各构成部分之间所确定的关系的形式。
即指一个社会组织由哪些部分组成,各部分在整个组织中所处的地位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4、社会控制:就是运用社会力量对人们的行动实行制约和限制,使之与既定的社会规范保持一致的社会过程。
二、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20分)1、“社会”一词源于( A )。
A、中国B、美国C、英国D、德国2、“镜中自我”的概念是(B)初次提出的。
A、米德B、库利C、布卢默D、托马斯3、第二次断乳是指青少年( B )。
A、心理上的矛盾 B 、心理上脱离各方面的监护C、心理上的紧张D、心理上与父母对立4、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需要重新走进课堂,拿起书本,这种现象是( D )。
A、再社会化B、特殊社会化C、重新社会化D、继续社会化5、注重对人的管理,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具有强烈的任务本位和机械主义色彩的管理思想属于( B )。
A、家长制B、古典管理理论C、行为科学管理理论D、现代管理理论6、提出社会分层三个标准的是( C )。
A、米德B、库利C、韦伯D、托马斯7、政治制度的政府、军队、法庭和监狱等属于(C)。
A、组织系统B、规则系统C、实用设备D、象征性的设备8、手段——目标论认为人们的行为方式中,“放弃文化目标,但遵从制度化手段”,此为(B)。
A、逃避行为B、形式主义C、遵从D、反叛9、社会的变迁,归根结底是由社会的(D)发生变动而引起的。
A、意识形态B、上层建筑C、生产关系D、经济基础10、提出“停止增加世界人口,限制工业生产发展,把地球资源的消耗量减少八分之七”是( C )中的观点。
《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题.doc
![《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题.doc](https://img.taocdn.com/s3/m/45935b147fd5360cba1adb9d.png)
《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题生活方式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群体屮,人们生活表现的类型化了的活动形式和特征。
社会工作是一种务实性的助人活动。
社会制度的基木特征:普遍性、变异性、相对稳定性、阶级性。
人口问题的实质是人口再生产与物质资料再生产不相适应。
社会保障的哲学、伦理学基础是人道主义。
城市社区通常按人口数量或功能进行分类。
亚文化群体是指一些与主体社会有显著差异的群体。
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经历了依赖关系、顺应关系、掠夺关系。
失业实际上是对劳动力资源的闲置,而劳动力资源的可再生产性则决定了这种闲置实际上是一种资源浪费。
阶级产生于社会剩余产品的出现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的建立。
社会分化是指社会中的个人或群体之间产生的,被社会认可了的区别。
组织目标的确定有两种模式,一种为集屮决策模式,一种为民主决策模式。
在个人层次上,社会群体是人进行社会化的必要条件。
目标是团结和鼓舞社会纟R织成员的力量。
道徳是靠人们的内心信念、社会舆论来促使人们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的。
正式控制是使用比较成型、比较正规的规则來约束人们的控制方式。
社区居民在社区文化的约朿下组织白己的生活。
人类生存环境包括白然环境和人T环境。
社会阶层是社会阶级内部的分层化和阶级外部的游离化。
社会分层的三个标准财富、声望、权力。
家庭制度、经济制度属于木原的社会制度。
内在控制对人的行为的直接控制力最来自他本身。
初级社会群体一般靠非正式的控制来维持。
在次级社会群体中,成员以共同的利益为H标,通常各白行使着特定的职能。
经济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基础和核心。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是人们交往的产物,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利人的社会区别于动物社会的特征是劳动。
人类需要历史发展的三个阶段:生存、享受、发展。
在屮国第一个讲解社会学的是康有为,在1891年。
社会保障主要是经济上、物质上的保障或帮助,是当社会成员遇有困难时的一种救援措施。
社会分层是社会分化的一个最重要形式。
从社会关系产生的基础看,社会关系可以分为血缘关系、业缘关系、地缘关系。
社会学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详解
![社会学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574368ba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74.png)
社会学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详解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A. 个人行为B. 社会行为C. 社会结构D. 社会变迁答案:C2. 功能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是()A. 马克思B. 韦伯C. 杜尔凯姆D. 斯宾塞答案:C3. 社会化过程中,个体学习社会规范和角色的阶段是()A. 儿童期B. 青春期C. 成年期D. 老年期答案:A4. 社会分层的依据是()A. 个人能力B. 社会地位C. 经济收入D. 政治权力答案:B5. 社会问题的特征包括()A. 普遍性B. 严重性C. 社会关注D. 所有选项答案:D...(此处省略其他选择题)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社会结构的功能和意义。
答案:社会结构是指社会中不同要素的组织形式和相互关系。
它具有以下功能和意义:(1)为社会成员提供角色和地位;(2)维持社会秩序和稳定;(3)促进社会整合和协调;(4)影响社会成员的行为和价值观。
2. 描述社会化的过程及其重要性。
答案:社会化是个体学习社会规范、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的过程。
它的重要性在于:(1)帮助个体适应社会生活;(2)传承文化和社会规范;(3)促进个体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3. 解释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解决途径。
答案: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经济不平等、文化冲突、资源分配不均等。
解决社会问题的途径包括:(1)政策干预和法律制定;(2)教育和宣传;(3)社会服务和支持;(4)社会参与和公民行动。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现代社会中社会不平等的表现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答案:现代社会中的社会不平等主要表现在经济、教育、健康和权力等方面。
这种不平等对社会的影响包括:(1)加剧社会阶层间的矛盾和冲突;(2)影响社会成员的心理健康和社会信任;(3)阻碍社会的整体发展和进步;(4)导致资源的不公平分配和利用。
2. 分析现代社会中社会控制的功能及其局限性。
答案:社会控制是指社会通过各种机制和手段来规范和引导个体行为的过程。
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
![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3558f64daef5ef7bb0d3c98.png)
社会学复习内容名词解释一:①社会角色:定义一: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角色是指,有人的互动行为所表现的特定社会地位、身份所决定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和模式行为,既指人们对具有特定地位和身份的人的行为的一种期望,也包括人们的相应行为,是构成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的基础并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内容。
定义二:指与人们的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们的行为期望,它是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定义三:指个人在社会关系位置上的行为模式,它规定着一个人活动的范围和权利义务,是社会对处于特定地位的人的行为期待。
②文化堕距:文化堕距:即文化滞后。
由于社会的非物质文化往往慢于物质文化而变迁,正是由于两者的不同步,从而产生了差距.③社会制度:人们在共同体的生活中形成的、指导人们的社会活动的稳定的规范体系。
社会制度包括政治法律制度、经济制度和思想文化制度等,这体现在对传播的控制方面即为传播制度。
④社区: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生活共同体二:①集合行为:是指人数众多的自发的无组织行为,又称集体行为或“大众行为”②社会解组:定义一:社会规范和制度对社会成员的约束力减弱、社会凝聚力降低的一种社会状态。
当社会发生急剧变迁时,旧的规范不适用了,新的规范又未建立起来,或某些规范功能发挥受到阻碍,或几种规范体系互相冲突,人们失去了行为准则,于是发生社会解组。
定义二:因为社会变迁,社会各组成部分之间联系微弱或者不协调,社会行为规范对社会成员失去约束,从而社会的组织程度低,以及处于无组织状态的现象。
社会解组有三种形式:一是失范,二是文化冲突,三是价值崩溃。
因此需要重建社会规范和秩序③社会流动:定义一:指一个自然人因着本身的个人成就或失败,从而达至社会阶层的转变。
它是社会结构自我调节的机制之一。
定义二:指社会成员在社会关系的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个地位移动.因此,社会流动被人们看作是社会变迁的指示器。
社会原理期末考试练习题及答案
![社会原理期末考试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bd9c359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7f.png)
一、单选题1、(),指一定社会中人们的社会关系发生结构性变化的过程。
A.社会持续B.社会结构C.社会变迁D.社会问题正确答案:C2、()是农耕经济、地缘生活条件下,基于血缘姻缘的人们形成的关系结合体。
A.社B.土地C.会D.社会正确答案:A3、()是人们在社会化过程中首要的学习内容,包括生活自理能力和谋生能力。
A.价值观念B.社会文化和制度C.基本生活技能D.社会角色正确答案:C4、在《社会组织》一书中,()首先提出了”初级群体”的概念。
A.荀子B.布迪厄C.费孝通D.库利正确答案:D5、居住在同一栋楼或楼层的邻居居民组成了()A.有限责任的社区B.被保护的社区C.扩大的有限责任社区D.面对面社区正确答案:D6、人的社会化的主要类型不包括()A.继续社会化B.再社会化C.基本社会化D.生产社会化正确答案:D7、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一股反全球化的浪潮滚滚而来。
这主要是因为全球化导致了:①全球环境的恶化②南北差距的进一步拉大③发达国家就业机会的减少④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掠夺()B. 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①③正确答案:C8、1971年尼克松宣称:美国将不接受以美元兑换黄金,外国人可以任意处置美元,外国银行家可以任意决定美元价值。
这表明()A.布雷顿森林体系发生动摇B.欧元出现导致美元地位下降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解体D.美国和西欧盟友关系严重恶化正确答案:A9、欧盟建立的背景是()A.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使欧洲各国急欲联合自保B.世界各国经济联系加强并且相互间消除了贸易障碍C.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使欧洲国家感受到竞争压力D.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各国之间经济竞争日益加剧正确答案:D10、下列哪个群体不是社会组织()A.家庭B.俱乐部C.长江水务管理局正确答案:A11、提出“差序格局”这个概念的是()A.齐美尔B.马克思·韦伯C.费孝通D.乔治·瑞泽尔正确答案:C12、传统乡村社会不具有的特征是()A.长老秩序B.流动性强C.熟人社会D.礼俗社会正确答案:B13、文化塑造我们的主要形式不包括()。
《社会学原理》期末试卷A
![《社会学原理》期末试卷A](https://img.taocdn.com/s3/m/c4aa9dfb0b1c59eef9c7b425.png)
A.要素不同,导致结构不同
B.要素相同,导致结构相同
C.要素相同,要素之间关系不同,导致结构不同
D.要素不同,要素之间关系相同,导致结构不同
4.孔德认为人们的思想或智慧要经历的三个阶段依次是(D)
3.家庭的结构主要有()
A.血缘家庭B.核心家庭C.主干家庭
D.联合家庭E.其他家庭
4.以下属于社会资源的有()
A.经济利益 B.政治权力 C.职业声望
D.生活质量 E.知识技能
5.实证主义方法论认为()
A.社会现象是纯客观的
B.只有被证实了的知识才是科学
C.自然科学的方法不适合社会科学
D.社会学研究应排除思辨哲学
E.通过发展中小城市和城镇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使之不盲目流向大城市
8.个人社会化的内容是()
A.教导生活技能 B.培养社会角色
C.传递社会文化 D.完善自我观念 E.提高生活质量
9.聚众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有()
A.骚乱B.狂欢 C.恐慌 D.赌博 E.斗殴
10.随机抽样的方法主要有()
A.简单随机抽样 B.分层抽样 C.系统抽样
A.神学、实证、形而上学阶段
B.形而上学、神学、实证阶段
C.实证、神学、形而上学阶段
D.神学、形而上学、实证阶段
5.从费孝通教授的学术经历可以看出(C)的重要性
A.家庭研究B.社会问题研究C.社区研究 D.民俗研究
6.根据不同文化在文化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可以把文化分为(A)
A.主文化、亚文化、反文化
4.社会流动
社会流动是指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个地位的移动。由于社会关系空间与地理空间有密切的联系,因此,一般把人们在地理空间的移动也归于社会流动。
《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库及答案(学校用)
![《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库及答案(学校用)](https://img.taocdn.com/s3/m/660db398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09.png)
《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库及答案(学校用)一、单选题1.当代社会分层的首要标准是()A、职业B、收入C、教育D、权力参考答案:A2.社会化的落脚点和结果是()。
A、培养社会角色B、传递社会文化C、完善自我D、教导生活技能参考答案:A3.当收入不足以支持人的基本生存所需要的营养时,即是()A、绝对贫困B、相对贫困C、物质贫困D、精神贫困参考答案:A4.1891年()在广州自办的长兴学舍开设“群学”课程。
A、康有为B、谭嗣同C、章太炎D、吴建常参考答案:A5.在所有的符号中,()是最重要、最系统的符号。
A、语言B、文字C、声音D、图画参考答案:A6.第一次使用社会学一词是在哪一书中()。
A、《实证哲学教程》B、《社会学原理》C、《社会学方法论》D、《经济与社会》参考答案:A7.霍桑实验提出了()A、“经济人”假设B、“社会人”假设C、“自动人”假设D、“自我实现人”假设参考答案:B8.为社区这一概念加上地域含义的学者是()A、滕尼斯B、帕克C、费孝通D、韦伯参考答案:B9.当一个人具备了充当某种角色的条件,并按照这一角色所要求的行为规范去活动时就是()A、社会角色的确定B、社会角色的表现C、社会角色的扮演D、社会角色的失调参考答案:C10.世界环境日是每年的()A、6月5日B、8月15日C、9月11日D、12月9日参考答案:A11.认为越轨行为是由个人内在的过程引起的学者是()A、罗伯特·默顿B、西塞·朗姆布罗索C、弗洛伊德D、汉斯·艾森克参考答案:C12.在所有的大众传媒中,影响最大的是()A、报纸B、杂志C、广播D、电视参考答案:D13.同辈群体的影响在()达到最高峰A、儿童期B、青春期C、中年期D、老年期参考答案:B14.下列行为属于中性越轨的是()。
A、男青年留长发B、犯罪行为C、吸毒D、侵吞公款参考答案:A15.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先决条件是()A、组织成员B、组织目标C、组织结构D、组织章程参考答案:A16.中年期的社会化偏重于()。
社会学原理期末复习
![社会学原理期末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92ea210b52ea551810a687fc.png)
社会学原理期末复习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 社会角色P5由社会地位所决定的社会期望与个体的行为模式之间的统一,这一定义包括以下三个基本思想:(1)社会角色与社会地位密切关联(2)角色是一种社会的客观期待(角色期待)(3)角色是一种个体的主观表演2. 继续社会化继续社会化指的是一个人在完成基本社会化后,为适应社会文化环境,继续学习社会知识,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的过程,继续社会化是一种成年期的社会化3. 群体领袖社会群体中提供了一些职位,从而使某部分人能对另外一些人行使权力,我们称这部分人为群体领袖4. 家庭暴力所谓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压制对方或以发泄敌对情绪为目的的直接或间接的身体接触行为,它包括推揉,拉扯,殴打,残害等诸种方式。
家庭暴力具有理性暴力和非理性暴力两重性。
5. 角色丛角色丛是指围绕主要社会地位而存在的诸多社会角色的有机集合。
为了说明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角色行为的多样性,社会学家用角色丛这个概念来描述与行动者的各个身份相联系的所有角色的集合。
6. 再社会化再社会化过程,就是有意放弃原已习得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重新确立和接受新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再社会化有两种基本类型:(1)非强制性的再社会化(2)强制性的再社会化7. 差序格局P96诸多研究表明,中国是一个以关系为本位的社会,人们的社会关系是以个人为中心而逐渐推出去的,整个社会就是由私人关系构成的网络,费孝通将此称为差序格局。
8. 同辈群体由一些年龄,兴趣,爱好,态度,价值观,社会地位等方面较为接近的人所组成的一类非正式初级群体。
同辈群体的成员不一定是亲密朋友。
9.角色失调P16人们的角色扮演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常常会产生矛盾,遇到障碍,甚至失败,这些就是角色扮演的失调现象,即角色失调。
角色失调有如下几种情况:(1)角色冲突(2)角色紧张(3)角色中断(4)角色失败10. 社会互动P80社会互动是指社会成员针对他人采取的行动或者对他人的行动作出反应的过程11. 社会群体P117社会学中的“社会群体”是有特殊含义的,它指的是社会成员之间按照一定社会关系组成的彼此有共同行为模式的共同体12. 社区P227在一定区域内共同生活的社会群体,社区具有以下本质特征:社会互动,地区和共同约束13. 社会行动社会运动是一种特殊的集合行为。
《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库及答案
![《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f4fdb40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51.png)
《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1 .为了使组织更有效地实现它的目标,必需使组织的结构和过程科学化和合理化, 这种观点来自于()A、科学管理理论B、人际关系理论C、组织行为理论D、权变理论答案:A2 .违反有关维护社会治安和公共秩序的规章条例的行为是()A、违例行为B、违法行为C、违规行为Dv违章行为答案:D3 .在美国社会学发展史上,对世界社会学发展最具影响力的,首推()Ax哥伦比亚学派Bx芝加哥学派C、哈佛学派Dx牛津学派答案:B4 .下列不属于人文区位学理论的是()A、同心圆理论B、扇形理论C、多核心理论D、类型学理论答案:D5 .根据韦伯对合法统治的分类,世袭制属于()Ax魅力型B、传统型C、法理型D、法治型答案:B6 .在《乡土中国》一书中提出了“差序格局”的概念,以说明中国传统社会中人际关系的特点,这位中国的社会学家是()。
Av许仕廉B、陈达Cv费孝通D、李景汗答案:C7 .文化传递理论把社会文化分为()A、主流文化和亚文化B、积极文化和消极文化C、正向文化和反向文化D、政治文化和经济文化答案:A8 .由于所处的社会经济地位和既得利益不同,人民对同一问题可能会有不同的价值评判标准和不同的立场、态度,因此在采取某种行为措施改变某一社会现象时,常常会引起矛盾和冲突。
这是()A、利益冲突理论B、价值冲突理论C、社会解组理论Dv社会失范理论答案:B9 .社会变迁的根本原因是()A、社会生产力的增长以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B、社会物质需要和利益冲突C、科学技术的进步D、文化的发展与传播答案:A10 .一对夫妇及其未婚子女生活在一起而组成的家庭是()A、核心家庭B、主干家庭C、联合家庭D、空巢家庭答案:A11 .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分类、比较,进而对某个或某类现象的性质和特征做出概括的一种分析方法是()A、问卷调查B、实地研究C、定量方法D、定性方法答案:D12 .在自然资源的分类中,天然气属于()A、矿产资源B、环境资源C、生物资源D、替代资源13 .社会分层是社会不平等的体现,它之所以在各个时代、各个社会中普遍存在,是因为社会运行过程的需要。
社会学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解析
![社会学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04eb2b9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09.png)
社会学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学科?A. 个人行为B. 社会行为C. 自然现象D. 经济现象答案:B2. 以下哪项不是社会学研究的基本单位?A. 个体B. 群体C. 社会结构D. 经济系统答案:D3. 功能主义理论是由哪位社会学家提出的?A. 马克思B. 韦伯C. 杜尔凯姆D. 斯宾塞答案:C4. 社会化是指什么过程?A. 个体适应社会的过程B. 社会适应个体的过程C. 个体与社会相互适应的过程D. 社会对个体的强制适应过程答案:A5. 以下哪项不是社会控制的方式?A. 法律B. 道德C. 习俗D. 个人意愿答案:D6. 社会分层的依据是什么?A. 个人能力B. 社会地位C. 经济收入D. 所有上述因素答案:D7. 社会运动通常是由什么驱动的?A. 个人利益B. 社会不公C. 政治斗争D. 经济竞争答案:B8. 以下哪项不是社会问题的典型特征?A. 普遍性B. 严重性C. 争议性D. 个人性答案:D9. 社会资本是指什么?A. 社会中的经济资源B. 社会关系网络C. 社会中的文化资源D. 社会中的技术资源答案:B10.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中,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区别是什么?A. 研究方法B. 研究对象C. 研究目的D. 研究结果答案:A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社会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答案:社会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和文献研究法。
观察法是通过观察来收集社会现象的数据;调查法是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收集信息;实验法是在控制条件下研究社会现象;文献研究法是通过分析已有的文献资料来获取信息。
2. 描述社会化过程中的三个主要阶段。
答案:社会化过程中的三个主要阶段包括初级社会化、次级社会化和继续社会化。
初级社会化通常发生在儿童时期,主要学习基本的社会规范和角色;次级社会化发生在青少年和成年早期,学习更复杂的社会角色和规范;继续社会化是终身过程,个体不断适应社会变化,学习新的角色和规范。
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5472f74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d5.png)
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学研究的首要问题是什么?A. 社会结构B. 社会功能C. 社会问题D. 社会行为答案:C2. 社会化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维持社会稳定B. 促进个体发展C. 形成社会规范D. 传播文化价值观答案:A3. 以下哪项不是社会分层的依据?A. 财富B. 权力C. 知识D. 年龄答案:D4. 社会资本是指什么?A. 个人的社会关系网络B. 社会的物质财富C. 社会的政治权力D. 社会的精神文化答案:A5. 以下哪种理论不属于社会学理论?A. 结构功能主义B. 冲突理论C. 符号互动论D. 行为主义答案:D...(此处省略剩余选择题)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社会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答案:社会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和文献研究法。
观察法是通过观察社会现象来收集数据;调查法是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获取信息;实验法是在控制条件下测试变量之间的关系;文献研究法则是通过分析已有的文献资料来获取知识。
2. 什么是社会化过程,它对个体的意义是什么?答案:社会化过程是个体学习社会规范、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的过程。
它对个体的意义在于帮助个体适应社会环境,形成社会角色,以及发展社会能力。
3. 解释社会结构和社会功能的关系。
答案:社会结构是指社会中的各种组织形式和关系模式,而社会功能是指这些结构所发挥的作用和影响。
社会结构为社会功能提供基础,而社会功能则是社会结构存在和发展的动力。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现代社会中社会问题的特点及其解决途径。
答案:现代社会中社会问题具有复杂性、全球性和动态性等特点。
解决社会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包括政府的政策制定、社会组织的参与、公民的意识提升以及国际合作等。
2. 分析现代社会中信息技术对社会结构和个体行为的影响。
答案:信息技术极大地改变了社会结构,促进了全球化和社会网络的形成。
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题
![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c5424286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e8.png)
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题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20分)1.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A. 个体行为B. 社会行为C. 社会结构D. 社会变迁2. 社会学的创始人是:A. 马克思B. 韦伯C. 涂尔干D. 孔德3. 社会结构的功能主义理论是由哪位学者提出的?A. 马克思B. 韦伯C. 涂尔干D. 帕森斯4. 社会化过程中,个体学习社会规范和角色的过程被称为:A. 社会学习B. 社会适应C. 社会化D. 社会参与5. 社会分层的三个基本维度是:A. 经济、政治、文化B. 财富、权力、声望C. 阶级、阶层、地位D. 教育、职业、收入6. 社会问题的特征包括:A. 普遍性、紧迫性、复杂性B. 局部性、长期性、简单性C. 特殊性、暂时性、简单性D. 普遍性、长期性、复杂性7. 社会控制的主要手段包括:A. 法律、道德、习俗B. 法律、教育、媒体C. 法律、道德、教育D. 道德、习俗、教育8. 社会变迁的动力包括:A. 技术进步、人口增长、文化冲突B. 经济变革、政治动荡、文化冲突C. 技术进步、经济变革、文化冲突D. 技术进步、人口增长、政治动荡9. 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步骤包括:A. 确定研究问题、收集数据、分析数据B. 确定研究问题、设计研究、收集数据C. 设计研究、收集数据、分析数据D. 收集数据、分析数据、撰写报告10. 社会工作的主要目标是:A. 促进社会公正B. 提高个体福利C. 维护社会秩序D. 促进社会和谐11. 社会资本是指:A. 个体的社会关系网络B. 社会的物质资本C. 社会的文化资本D. 社会的精神资本12. 社会运动的共同特征包括:A. 目标明确、行动一致、影响深远B. 目标模糊、行动分散、影响短暂C. 目标明确、行动一致、影响短暂D. 目标模糊、行动分散、影响深远13. 社会政策的主要功能是:A. 调节社会矛盾B. 促进经济发展C. 维护社会稳定D. 提高社会福利14. 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包括:A. 个案工作、团体工作、社区工作B. 咨询、治疗、教育C. 调查、研究、评估D. 宣传、倡导、服务15. 社会问题的研究方法包括:A. 定性研究、定量研究B. 实证研究、理论分析C. 历史研究、比较研究D. 文献研究、实地研究16. 社会结构的类型包括:A. 等级结构、网络结构、层级结构B. 等级结构、网络结构、功能结构C. 等级结构、层级结构、功能结构D. 网络结构、层级结构、功能结构17. 社会化的主要机构包括:A. 家庭、学校、媒体B. 家庭、学校、社区C. 家庭、学校、工作场所D. 家庭、社区、工作场所18. 社会控制的功能包括:A. 维护社会秩序B. 促进社会和谐C. 保障社会安全D. 所有选项19. 社会变迁的类型包括:A. 渐进性变迁、革命性变迁B. 技术性变迁、文化性变迁C. 渐进性变迁、结构性变迁D. 技术性变迁、制度性变迁20. 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原则包括:A. 客观性、系统性、可重复性B. 主观性、系统性、可重复性C. 客观性、系统性、可验证性D. 主观性、系统性、可验证性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A. 观察法B. 调查法C. 实验法D. 文献法2. 社会化的主要功能包括:A. 传承文化B. 维持秩序C. 促进个体发展D. 形成社会。
社会学原理考试试题(题库版)
![社会学原理考试试题(题库版)](https://img.taocdn.com/s3/m/5418b57e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3b.png)
社会学原理考试试题(题库版)1、名词解释价值中立性正确答案:是指研究者在选定了研究对象之后,必须放弃仸何主观的价值观念,严格以客观的、中立的态度进行观察和分析,介而保证研究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此外,价值中立性还包(江南博哥)括另一层含义,即事实领域与价值领域、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研究机构的区分。
2、问答题人为什么需要游戏?或者说游戏的作用?正确答案:1、促进少年儿童的社会化过程,大多数游戏都是对某种社会行为和社会角色进行模仿,有利于他们认识社会2、通过某种游戏技能的表现,激发人的情绪,给个人和他人带来欢乐,起到社会休闲娱乐的作用3、为社会人际关系提供一种良好的感情交流方式,特别是给家庭人员之间,男女之间增加交流机会3、问答题简述社区横向格局的特点。
正确答案:在地社区各社会单位和子系统以地缘关系为纽带互相联系互相依存在功能上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由此形成一个社区组织体系。
4、问答题简述进化论的社会分层理论。
正确答案:进化论是对功能主义和冲突论的折中,其代表是格尔哈特.伦斯基,《权力与特权:社会分层的理论》一书系统地阐述了他的社会分层理论。
进化论的观点认为,在社会分层制度的发展过程中,既有整合,又有竞争,两者可以结合起来对社会分层作更准确的分析。
实质上,他认为社会为了求得生存需要的基本资源是按照功能主义者的方式进行分配的,即吸引难得的天才担任重要的角色。
但另一方面,社会的声誉资源-即不是生存必需的资源-则是通过相互竞争的集团之间的冲突来分配的。
也就是说,社会分层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有必要地鼓励难得的天才,另一方面是由于竞争和冲突。
5、填空题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是()从开始的,产生于19世纪30年代.(孔德是西方社会学的创始人)正确答案:孔德6、名词解释解释性研究正确答案:试图对社会现象作出普遍的因果解释,以解答“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是对事物内部联系和本质特征的分析。
7、单选我国过春节时要做的放鞭炮、贴春联、吃饺子、串亲戚等活动属于()A、文化特质B、文化丛C、文化形态D、文化模式正确答案:B8、单选在我国,通常所划分的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或大区)——乡(镇或街道)——村(居民委)——邻里等七级,是按照()来划分的。
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试卷(参考答案)
![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试卷(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dec5f26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8c.png)
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试卷(参考答案)1. 请简述社会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社会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的科学,通过对社会现象、社会行为以及社会机构的研究,来揭示人类社会的本质和规律。
2. 请列举并简要解释社会学的主要理论流派。
- 结构功能主义:强调社会的稳定与秩序,关注社会制度和机构的功能。
- 社会冲突理论:强调社会的不平等和冲突,关注社会阶层之间的利益冲突。
- 符号互动主义:强调人们对符号和意义的解释,关注个体间的交互和意义构建。
- 女性主义社会学:强调性别的社会构建和不平等问题,关注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和权益。
3. 请说明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
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包括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两种主要方法。
定性研究采用观察、访谈等人类科学方法,以了解社会现象的深层意义和细节。
定量研究则使用统计分析和问卷调查等方法,通过量化数据来分析和验证社会学假设。
4. 请简述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和应用。
社会学研究领域广泛,涉及社会结构、社会化、社会变迁、社会问题等方面。
它在政治、经济、教育、犯罪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政府可以借助社会学研究了解社会问题的根源,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改革措施;企业可以通过社会学研究了解消费者需求和行为,优化市场营销策略。
5. 请简要解释社会学的重要性。
社会学的重要性在于它帮助我们理解社会现象和人类行为的本质及其背后的规律。
通过社会学的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社会问题的根源,推动社会持续发展和进步。
此外,社会学为我们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帮助我们更加客观地看待和分析社会问题。
6. 请简述你对社会学的认识和感悟。
社会学是一门非常有益的学科,它帮助我们深入了解人类社会的运作和问题,并提供了改善社会的思路和方法。
我认为通过研究社会学,我们可以更好地以及与人交往的方式,帮助我们实现自身价值并为社会做出贡献。
7. 请简要介绍一个你认为有趣的社会学研究案例。
一个有趣的社会学研究案例是斯坦福监狱实验。
该实验于1971年进行,通过模拟监狱环境,研究了人类行为在特定社会背景下的变化。
《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真题及答案
![《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真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3dfae80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fe.png)
1.社会学:(1)是研究社会现象、社会形式、社会组织、人类文化、社会进步、社会关系、社会过程、社会现象间的关系及社会行为的科学;(2)是关于社会良性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2.孔德: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最早提出和使用“社会学”一词,并力图将其建设成为一门研究社会的实证科学,被称为“社会学之父”。
3.社区:是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
一般包含四个层次:占有一定地域,存在与存在于一定空间内;存在离不开人群;社区中共同生活的人们由于某些共同的利益,面临共同的问题,具有共同的生产或其他活动;其核心内容是人们各种社会活动及其互动关系。
4.文化:是考察和理解社会的重要维度,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之一所获得的各种能力和习惯.5.现代化:从社会学角度而言,现代化是指社会在日益分化的基础上,进入了一个能够自我维持增长和自我创新,以满足整个社会日益增长的需要和全面发展的过程.6.马克斯·韦伯:德国社会学家,著有《经济与法》、《佛教与道教》在社会方法论方面,韦伯倾向于个体主义。
在社会研究中,运用一种叫“理想型”的逻辑工具,对所研究的对象一纯逻辑的分类和定性。
韦伯对世界多种宗教的经济伦理的研究是社会学理论的重要构成,他还把社会行为分为四种类型:目标合理行动、价值合理行动、激情的行动传统的行为。
7.社会角色:指与人们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的某种权利、义务的规范和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认得行为期望,它是社会群体和组织的基础。
8.抽样:按照一定的方式,从总体中抽取能代表总体的一部分元素,即样本。
然后根据样本中所包含的信息对总体的状况进行推算的过程。
1、简述社会学中国话的探索—社会学在传入中国后,学界一直致力于将社会学转化为本土的、适合中国或本土化的过程中,已取得以下几点经验:(1)立足于中国国情,在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历史背景中开展社会学研究;(2)把学习借鉴和自主创新有机结合起来;(3)把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有机结合起来。
社会学教程期末试题及答案
![社会学教程期末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541cdd7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0c.png)
社会学教程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学的创始人是以下哪位学者?A. 卡尔·马克思B. 埃米尔·涂尔干C. 马克斯·韦伯D.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2. 社会结构的构成要素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人口B. 规范C. 宗教D. 经济3. 下列哪项不是社会化的基本功能?A. 文化传承B. 个性发展C. 社会控制D. 经济发展4. 社会分层的主要功能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维持社会秩序B. 分配社会资源C. 促进社会公平D. 激励个人努力5. 社会问题的特征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普遍性B. 社会性C. 争议性D. 个体性6. 社会互动的基本形式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合作B. 竞争C. 冲突D. 独立7. 在社会群体中,哪种类型的群体是最小的基本单位?A. 初级群体B. 次级群体C. 参照群体D. 社会阶层8. 社会变迁的主要动力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技术革新B. 文化传播C. 人口增长D. 自然灾害9. 下列哪项不是社会控制的手段?A. 法律B. 道德C. 信仰D. 暴力10. 社会角色的失调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角色冲突B. 角色不清C. 角色中断D. 角色增强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社会化的过程及其重要性。
2. 描述社会互动中的“镜中我”理论。
3. 解释社会不平等的成因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现代社会中社会网络的作用及其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2. 分析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社会学教程期末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B2. D3. D4. C5. D6. D7. A8. D9. D10. D二、简答题1. 社会化是个体学习社会文化、规范和行为模式的过程,它对个体适应社会生活、形成社会角色和维持社会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2. “镜中我”理论是乔治·赫伯特·米德提出的,它认为个体的社会自我是通过与他人的互动中形成的,个体通过观察他人对自己行为的反应来认识自己。
社会学 期末试题及答案
![社会学 期末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67e39bd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c9.png)
社会学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社会学的定义是什么?A. 研究人类社会的科学B. 研究人际关系的科学C. 研究社会问题的科学D. 研究心理学的科学答案:A2.社会学的核心理论是什么?A. 功利主义B. 人类互动C. 结构功能主义D. 社会边界答案:C3.什么是社会化?A. 个体在社会中通过学习和适应获得特定的社会角色和行为B. 社会中的个体互相影响和塑造彼此行为和思维方式C. 个体通过社会关系和互动形成社会身份和认同D. 个体在社会中追求个人利益和满足答案:A4.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社会结构B. 社会变迁C. 社会问题D. 以上都是答案:D5.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包括以下哪些?A. 实地调查B. 实验研究C. 文献分析D. 以上都是答案:D二、简答题:1.请简述社会学的发展历程及其分支学科。
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最早起源于18世纪的欧洲,随着现代工业社会的出现而逐渐兴起。
最早的社会学思想家包括康德和孟德斯鸠。
随后,社会学逐渐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涉及的研究领域也扩展到社会结构、社会变迁、社会问题等方面。
现代社会学可分为结构功能主义、符号互动主义、社会冲突理论等分支学科。
2.请简要解释社会化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社会化是个体在社会中通过学习和适应获得特定的社会角色和行为的过程。
这个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家庭、教育、媒体、同伴、文化等。
家庭是个体最早接触到的社会化机构,家庭的价值观、行为方式对个体的社会化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教育是社会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学校教育可以帮助个体适应社会规范和价值观。
媒体通过传播信息和价值观也对社会化有一定的影响。
同伴关系也对个体的社会化产生影响,个体通过交往和互动与同龄人学习社会角色和行为方式。
文化也是社会化的重要因素,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社会化方式和价值观有所不同。
三、论述题:请根据你对社会学的理解,阐述社会学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和应用价值。
社会学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应用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 E
、 双重性D.过渡性
)
主干家庭
C.
)
职业声望
C. 整合性 E.
福建师范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社会学原理》期末考试 A 卷
答案务必写在答题纸上,否则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答案务必写在答题纸上,每小题 1分,共10 分) 1 •社会学一词最早是由(
)提出来的
A. 涂尔干
B.马克思
C.斯宾塞
D.孔德 2.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 )
A. 社会结构
B. 社会运行
C.社会制度
D.
社会整体结构及其运行规律
3.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与“浊浪掩红日,狂沙浸炊烟” 的意境迥异,从社会学的理论角度来看,它体现了( )
A. 要素不同,导致结构不同
B. 要素相同,导致结构相同
C. 要素相同,要素之间关系不同,导致结构不同
D. 要素不同,要素之间关系相同,导致结构不同 4. 孔德认为人们的思想或智慧要经历的三个阶段依次是 ( )
A. 神学、实证、形而上学阶段
B. 形而上学、神学、实证阶段
C. 实证、神学、形而上学阶段
D. 神学、形而上学、实证阶段 5. 从费孝通教授的学术经历可以看出(
)的重要性
A. 家庭研究
B.社会问题研究
C.社区研究
D.民俗研究 6. 根据不同文化在文化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可以把文化分为 ( )
A. 主文化、亚文化、反文化
B. 科技、规范、语言、价值
C. 文化元素、文化丛、文化模式
D. 文化区、文化区域、文化圈和边际文化
7. 把宗教、哲学、艺术、道德称为文化,把科学技术创造的物质 成果称为“浅薄的文明”的观点出自( )
A.德国部分古典哲学家
B.马林诺夫斯基
C.克罗伯
D. 傅立叶
8. 一般地说,家庭建立的基础是( )
A.生产关系
B. 婚姻关系
C.亲子关系
D.
抚养与赡养关系
9. 在19世纪30( )
A.孟德斯鸠
B.伏尔泰
C.圣西门
D.卢梭 10. 西方国家的逆城市化转变是指( )
A.农村人口流向城市
B. 城市人口流向卫星城
C. 城市人口流向农村
D.
城市人口流向卧城
二、多项选择题(答案务必写在答题纸上,每小题 2分,分)
1. 社会学研究社会结构的主要角度有(
自然环境、人口、文化 经济基础、政治上层建筑、意识形态 阶级结构
经济、政治、文化
阶层结构
2. 我国现代社会结构的主要特点是(
A.稳定性
B.封闭性
C. 3. 家庭的结构主要有( A.血缘家庭 B.核心家庭
D. 联合家庭
E.其他家庭 4. 以下属于社会资源的有( A.经济利益 B.政治权力 D.生活质量 E.知识技能 5. 实证主义方法论认为( A. 社会现象是纯客观的 B. 只有被证实了的知识才是科学 C. 自然科学的方法不适合社会科学 D. 社会学研究应排除思辨哲学 E. 必须遵循价值中立
6. 社会角色根据追求的目标可以归结为( A.功利性角色 B.表现性角色 C.规定性角色 D.开放性角色 E.自致角色
人
10分,共30 分)
西方社会分层理论述评
(1)韦伯的三位一体分层理论
因此,他主张从收入、权力、声望三个角度综合考察一个社
等
理
律。
(2 )帕累托的精英理论
(先赋条件),社会成员归属于哪个阶层,主要取决
或
简述社会化的内容与影响社会化的因素
(1)社会化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
一是衣食技能,即维持生存的能力。
二是职业技能,即谋生生
和
③完善自我观念;自我观念的完善包括两个方面:
心理状况的认识;二是对自我与他人、社会
会培
(2)影响社会化的因素
学校的影响,居住条件的影响,社会经济、政治、文
庭3. 简述科层制的含义与特征
科层制又称理性官僚制或官僚制。
他是由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
科层制的主要特征是:①内部分工,且每一成员的权力和责任都有明确规定。
② 职位分等,下级接受上级指挥。
③ 组织成员都具备各专业技术资格而被选中。
④ 管理人员是专职的公职人员,而不是该企业的所有者.
组织内部有严格的规定、纪律、并毫无例外地普遍适用。
组织内部排除私人感情,成员间关系只是工作关系
五、论述题(20分)
论述社会学的学科特征
1、整体性,整体性是社会学的一个基本特点,它实际上是辩证唯
物主义在社会学领域里的贯彻和表现,是关于客观世界的普
联系与辩证发展规律的具体运用。
早在19世纪中叶,西方社会学的创始人之一斯宾塞就已提出了“社会有机论”。
这一理论
的思想,即是把社会看作一个有机整体。
特别是马克思在研究人类社会时,也引进了“社会有机体”思想,并作了科学的解释,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形态理论,把整个社会划分为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三个基本子系统,从而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运动的基本规律。
2、综合性,社会学的整体性决定了社会学的综合性。
首先是研
究视角的综合性。
就是在研究社会时必须纵观全局,放开视
野,对任何社会现象、社会问题都不孤立地看待,而注意从这些现象
和问题与其他现象和问题的相互联系中去把握、去认识。
它要求运用不同的方法,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一个问题进行深入地探讨,既注意影响事物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也不放过那些影响事物发展的非决定性因素。
它是社会学的整体发挥特点在研究方法上的具体体现。
其次是研究方法的综合性。
社会学在研究社会的过程中不仅创造了一整套具有自已特色的研究方法,而且非常注意吸取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这就使社会学研究真正做到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结构分析与过
程分析相结合,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相结合。
3、现实性,社会学是直接面对社会现实,由于社会学研究现实社
会,因而它的研究领域就具有开放性和不断变化的特点。
因为社
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所以社会学的研究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同样,由于社会学研究的是具体的现实社会,所以社会学研究具有区域性和本土化倾向。
4、实证性,社会研究的这种实证性特征集中表现在它对社会调查的重视上,社会学在自身形成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调查资料,发展与完善了各种社会调查理论、方法、技术,从而使之成为社会学研究的基本特色,并为社会学大量使用定量分析方法提供了条件。
总之,立足于整体的
有机性,对现实社会进行综合的实证研究,是社会学的基本特
点,正是这些特点使社会学与其他学科区别开来。
在这些特
点中, 整
体性又是社会学的最基本特点,其他特点都是在这一特点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正因为如此,人们把它称之为“社会学的思维方式”或“社会学的世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