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美术教育与美术馆教育的结合研究
“九年一贯”中小学美术教学有效衔接的措施
十一、注重学生个体差异
1.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教学方案。
2.设立分层教学目标,提供不同难度的学习任务,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3.对学习困难的学生给予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十二、加强美术教育的科研工作
1.教学内容的选择应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注重各学段之间的衔接与过渡。
2.小学阶段以基础造型、色彩、构图为主,适当融入民间美术、手工制作等内容;初中阶段则在巩固基础上,拓展至素描、水粉、速写等专业技能,以及美术史、艺术鉴赏等领域。
3.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兴趣与发展需求,适时调整教学内容,使之更具针对性与实用性。
四、加强学段间的交流与合作
1.定期组织小学与初中教师开展联合教研活动,共同探讨教学衔接的有效策略。
2.建立小学与初中学生的艺术交流活动,如联合举办美术作品展览,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与借鉴。
3.鼓励学段间教师互访,了解各学段教学特点,为教学衔接提供实际参考。
五、优化教学资源配置
1.统一规划九年一贯制美术教学资源,确保各学段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
3.定期对学生的美术学习进行档案记录,跟踪学生的成长轨迹。
十三、提升教师的艺术教育理念
1.定期组织教师学习美术教育的新理念、新方法,提升教师的教学观念。
2.鼓励教师参与国内外艺术教育研讨会,拓宽国际视野,提高教学水平。
3.建立教师艺术成长档案,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和艺术修养。
十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1.整合校园文化资源,将美术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形成独特的艺术教育特色。
2.加大对美术教育的经费投入,保障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美术有效课堂教学策略和方法研究
组织学生之间进行互评,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 学习,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评价反馈
及时给予学生评价反馈,指导学生如何改进自己 的作品和创作方法。
教师评价和总结
教师评价
教师根据学生的作品和表现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总结经验
对评价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归纳出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为今 后的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同流派和风格的美术作品,拓宽视野。
03
互动教学平台
借助互动教学平台,如在线画廊、艺术论坛等,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作
品和观点,与同龄人进行交流和互动,提升美术素养和鉴赏能力。
THANKS
感谢观看
学习效果不佳
由于缺乏有效的评估机制和个性化 的教学方案,学生的学习效果难以 得到准确衡量和及时反馈,影响了 教学效果。
教师教学水平和风格
教学水平参差不齐
中小学美术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 力存在差异,部分教师缺乏系统的教 学方法和经验,难以提供高质量的教 学。
教学风格单一
缺乏教学反思
部分教师缺乏对自身教学实践的反思 和改进意识,难以及时发现并解决教 学中存在的问题。
个性化表达
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 达思想和情感,培养学生 的个性化表达能力。
04
有效课堂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
案例选择
选择与课程内容紧密相关 、具有代表性和启发性的 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
案例呈现
通过多媒体、实物展示等 方式呈现案例,引导学生 观察、分析和思考。
案例讨论
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和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 力具有重要意义。
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研究
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研究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学校教育中,美术教育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不仅对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还对于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综合素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然而,在小学美术教育的实际情况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改善美术教育质量提供一些思考和建议。
首先,小学美术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个难题是课程设置和内容的不合理性。
在当前的教育体系中,很多学校对美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往往将其作为一门次要的学科对待,只是将一些基础的造型技巧传授给学生。
然而,美术教育不仅仅是简单的技巧训练,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因此,针对小学生的心理和兴趣特点,我们需要重新审视美术教育的课程设置,将学科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给学生提供更加多样化的艺术体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其次,小学美术教育的教师队伍和师资力量也面临一定的挑战。
当前,我国的美术教师队伍存在着结构不合理、缺乏专业培养和培训机会等问题。
很多学校的美术教师是非美术专业毕业的,对于美术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的了解和掌握程度有限。
此外,由于长期缺乏相应的培训和进修机会,应用新技术和新教育理念的能力也较弱。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美术教师的培养和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
同时,建立起良好的师资培养机制,为有潜力和兴趣的教师提供进修和研究的机会,以推动美术教育变革与发展。
此外,小学美术教育的评价标准和方式也值得我们关注。
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很多学校的评价体系更注重知识的输入和成绩的输出,对于学生的艺术表现和创造能力往往只是附带性的评价。
这样的评价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
因此,我们需要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美术教育评价体系。
评价应该突出学生的创造力、独特性和想象力的发展程度,不仅仅是对技术的评判,更要注重学生表现出的思维方式和艺术思想。
新时代美育背景下美术馆对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影响
新时代美育背景下美术馆对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影响摘要:在新时代美育背景下,美术馆、美术展览日益盛行,逐渐成为主流美育场所,美术馆、美术展览有具有极其丰富的文化资源。
美术展览所呈现出的作品具有一定空间和审美价值,可以引发观者情感上的共鸣,它的形态、门类、风格丰富,具有完整的专业体系。
同时美术教育在当今受到了极高的重视,是艺术学科中的一级学科,尤其是对中小学的学生来说,能有效的参观美术展览对他们今后的美术学习会有较大的帮助。
关键词:中小学美术教育;美术馆;新时代美育;馆校合作;经历了数年的积累和革新,在新时代美育背景下,美术馆的建立、美术展览的盛行并高速发展,素质教育的提出使美术展览的教育职能已经渗透到目前中小学的教育中去,学校的教育模式慢慢转化为以人为本,德智体美将全面推进,但仍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
一、社会大环境对美术馆的影响(一)美术馆、美术展览分布不均根据资料所示,中国美术馆、浙江美术馆、广州美术馆、江苏省美术馆等知名美术馆都分布在一线城市、省会城市、二线城市,即美术馆资源分布不均,尤其是上海、广州等地,美术馆的设施建设十分完善,功能齐全,中小学生以学校为单位,可以就近利用当地的资源,进行艺术熏陶和美术教育,无形之中,学生在参观、聆听中获得了美术知识,艺术修养得以提升,使学生爱上美术学科。
然而在偏远城市、县级乡镇,鲜有馆展建设,学生缺乏社会资源,难以直接接触到大规模的展览,较城市的学生来说,审美能力和眼界难以得到拓展。
(二)展馆设施和展览形式没有跟上时代步伐早期的美术展览仅仅是张贴画作供人们参观,为了为了节省成本,多为临时展览,因此多处展厅并无特色,布置简陋灯光昏暗,且社会影响力较小,专业气息过于浓厚,无法在人民群众间普及,从而导致现阶段吸引不到中小学生去参展,老师组织学生去参展,学生就只是当做任务,在参观的过程中走马观花,只知其表,难以了解作品所传达的文化内涵,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社会,网络技术应和美术馆、美术展览的设计相结合,在展览的形式上能够吸引学生,使学生产生对美术的兴趣。
中小学美育改革创新优秀案例(美术)
中小学美育改革创新优秀案例背景:近年来,学校以打造“艺术校园”为重点进行校园建设,同时为了秉持上级教育有关部门对艺术展演的要求,以及上级部门对传统文化进课堂的要求和学生对学习传统文化相关艺术的客观需求,充分展示我们学校的美育成果和良好的精神风貌,遵循学校的艺术展演规划,我们决定举行风筝的制作与绘画。
概述:本文是一篇关于中小学生美术方面教育改革的案例。
本案例是基于学校对未来美术教育规划改变,因此对学校的教育方式进行的相关改良及结果估计。
学校需要做出的改变有在教授美术科目为即将到来的风筝制作实践课做好时间和空间上的安排,以及在准备方面为调动学生积极性而策划的校内班级评比的小活动的安排;而针对学生个人方面,学校计划开展美术社团,让有兴趣的学生进行更有深度的学习;在教学方面,具体改善教学制度,吸引学生的上课兴趣,培养学生的美术能力,增加学生对美术及相关传统文化的了解;在家校联合方面,鼓励家长帮助孩子培养在美术,特别是传统艺术方面的兴趣,并且帮组孩子复习以增强其相关实力。
作者认为,在案例实行之后,学生的美术技巧和对美术的兴趣都会有所提升,同时也能对传统文化进行更深刻的理解,从而建立文化自信。
一、活动方案与相关策划(一)学校的相关做法1、学校内部进行美术活动的预选为了筛选出一些美术技巧熟练,同时对风筝画很有兴趣的同学,学校可以进行班级之间的综合评比,力求在评出一二三名,为学校的风筝画提供发展建议和方向的同时,也尽可能做到每个人、每个班级都有所奖励,以尽可能鼓励更多同学来参加相关活动。
并且使失败的同学不要气馁,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抗挫折心理,从而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有利学生全面发展,同时也能展示学校相关教育风采,并且能推举出学校的高水平艺术生,为学校在未来争得更多荣誉2、为美术活动提供场地,时间和原材料希望学校能对这个活动尽量重视一些,为我们提供一处专门的艺术教室,来保证这个活动的顺利实施。
与此同时,这堂课至少要占用三个课时进行相关的讲解和绘画分享,再到最后的放风筝观赏评比环节,而且还可能要占用学校的大课间时间,还请学校能稍微提供协助。
浅谈少儿美术教育在美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教育文档
浅谈少儿美术教育在美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美育被明确地列入教育大纲,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思想的重大发展和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少儿美术教育的目的不是把所有学生培养成艺术家,而是把提高学生的审美文化素质、发展创造性思维,陶冶其情操作为方向,为推动美育发展起着突出的作用。
少儿美术教育美育地位作用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美育占有重要地位。
美育要通过各种艺术以及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来进行。
21世纪是个信息化的时代,社会的发展与人们观念的更新促使教师必须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以发展的眼光看学生。
而少儿美术教育对学生进行美育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就是直观性,包括对自然美的直观,社会美的直观,艺术美的直观。
美术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欣赏、绘画、工艺三大类课业非常直接地体现着这种直观性。
当前,美育被明确地列入教育大纲,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思想的重大发展和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少儿美术教育的目的不是把所有学生培养成艺术创作家,而是把提高学生的审美文化素质、发展创造性思维,陶冶其情操作为方向,为推动美育发展起着突出的地位和作用。
一、少儿美术教育在美育中占有重要地位美育一般通过艺术审美的方式达到教育目的。
而美术教育对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感受能力具有特别的作用。
美术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寓知识技能于兴趣之中,是学生各显其能,发挥想象,并能与老师互动交流的课堂。
教师从兴趣入手,充分利用美术学科的特点优势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打开学生心灵进行美育的好时机。
如在美术教室注意环境布置营造气氛,经常耳濡目染于优美的作品中,不知不觉地从小就培养起对美的爱好。
老师在教学中除了运用实物教具和挂图等简单手段,还运用音乐、幻灯、投影仪、电视录像、多媒体等电教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可以带领学生到美术馆观看展览,选择周边有特色的景物开展写生活动。
1.应用多媒体辅助美术教学,增强少儿美术教育在美育中的吸引力。
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较而言,现代多媒体教学的实效性强,有省时、省力、直观、灵活、生动、节奏快、容量大等特点。
地方美术资源融入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策略研究
地方美术资源融入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策略研究近年来,我国教育领域对于美术教育的重视程度有所提升,美术课堂也逐渐成为学校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如何充分利用当地的美术资源,让学生更好地感知和理解当地的文化、风土人情,成为了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围绕地方美术资源融入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策略进行研究,探讨如何有效地将地方美术资源融入美术课堂教学,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文化修养。
一、地方美术资源的特点地方美术资源是指某一地域内的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创作和文化艺术遗产,包括当地的民间工艺、传统绘画、雕塑、建筑等。
这些资源承载着丰富的地方文化内涵、历史传承和民间智慧,是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极其宝贵的教育资源。
地方美术资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地域性强:地方美术资源受到地域文化、历史和自然环境等的影响,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文化烙印。
2. 传统性浓厚:地方美术资源通常承载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是民间智慧和工艺技艺的结晶,具有传统性浓厚的特点。
3. 生活化:地方美术资源往往与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贴近生活,贴近人民群众,蕴含着丰富的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
基于以上特点,我们有必要探讨如何将地方美术资源融入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并制定相应的策略来解决这一问题。
二、地方美术资源融入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策略为了更好地融入地方美术资源,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 探索当地文化和历史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和历史,通过讲解当地的习俗、建筑特色、传统工艺等内容,让学生对当地的文化产生认同感和浓厚的兴趣。
2. 实地考察和调研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走进当地的博物馆、美术馆、古迹等,让学生亲身感受和观摩当地的艺术品和文化遗产,激发学生对地方美术资源的浓厚兴趣。
3. 开展艺术活动和体验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模仿、创造等方式,参与到当地的艺术活动中,让学生亲身体验地方美术资源所展现的艺术魅力,增强学生对地方美术资源的实践性认识。
小学绘画教育改革创新优秀案例
小学绘画教育改革创新优秀案例案例一:美术课程与实践相结合
在某小学,为了提升学生的绘画水平和艺术创造能力,学校进
行了一次小学绘画教育改革创新的尝试。
他们将美术课程与实践相
结合,通过实地考察、参观美术馆和艺术家工作室等活动,激发了
学生的艺术兴趣和创造潜能。
在课堂上,老师引入了绘画技巧的教学,并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展示个人风格和创意。
在这个案例中,
学生通过实践和探索,提高了绘画技能,培养了艺术创造力。
案例二:绘画与跨学科融合
在另一所小学,绘画教育改革创新注重将绘画与其他学科融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学校开设了绘画与自然科学、文学、历史等
学科的跨学科课程,让学生在绘画中了解和体验其他学科的知识和
文化。
例如,通过绘画动植物,学生研究自然科学知识;通过绘画
历史场景,学生了解历史事件。
这种跨学科融合的绘画教育方法,
激发了学生的研究兴趣,培养了他们的综合素养。
案例三:多样化的教学资源与方式
还有一所小学通过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和方式,进行了绘画教育改革创新。
学校积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引入了电子白板、电脑软件等教学工具,丰富了绘画教学的内容和形式。
同时,学校还注重与社区、艺术家、家长等合作,邀请专业画家来学校讲课,组织绘画比赛,并举办绘画展览。
这种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和方式,激发了学生对绘画的热爱和创造力,提高了教学的效果。
以上是三个小学绘画教育改革创新的优秀案例。
这些案例通过不同的方法和策略,激发了学生的艺术兴趣和创造潜能,提升了绘画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希望这些案例能够给其他小学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中小学美术新课标的研究与教学实践
自我完善。强调以儿童个人 的主观感觉 . 联想和想象 土稚 、 巧儿) 。明代苏州出现“ 塑真” ,此后有无锡惠 山泥人 , 天津 能 自主发展 , 来进行造型, 在游戏中体验艺术生活的快乐, 抒发情感 , 表达艺术 泥人张等彩塑兴起 ,成 为中国民间泥塑艺术的代表。民间泥塑 作 品主要用 于儿童耍玩 、 河南 民间 的泥 泥狗 、 叫叫 .北京 思 想 如 泥 的“ 兔儿 爷” 无锡 的“ 花囡”、 大阿福 ” 。泥泥 狗是淮 阳泥 、 小 “ 等 塑中有特色的一种, 其它的“ 草帽老虎” “ 、猴头燕尾” “ 、 四不象” 、 “ 歪嘴斑鸠 ” “ 、 甩尾连鱼” “ 、 猴骑猫”
国画教学使学生对 国画的分类 、 技法常识 、 诗书画印相结合 素材 , 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 , 丰富学生学习生活 , 大学生的艺术 的独特风格 、 扩 乃至各种装裱形式:教师的教学应着眼于内心 的释 视野。 美术教育是陶冶情操的教育。 一件美术作品 , 既能表现儿童 放, 鼓励学生好奇心 的张扬 , 自由 自在的野外写生 , 如 随心所欲的
二JL 画审美趣 味与发展 童
儿童行为情感可表现为美术及其活动充满兴趣和热情 , 主动 特性是其它教育所不能取代的。下面结合我们的实践经验及研 接受和学习, 儿童画是一种情感抒发和体验 的方式。无论是家长 究对 中小学美 术新课标的研究与教学实践工艺( 手工 )儿童画 、 还是教师你都会发现儿童在从事美术活动中那种愉快表现 , 、 似乎 教法 、 素描 、 水彩 、 中国画的看法。 笔下 的绘 画、 色彩都有故事来源 , 都是 自己情感经历 的真实记录,
大 学 时 代 一 0 6年 O B2 0 5
中小 学 美术 新 课标 的 研 究 与教 学 实践
文 淑 娟 0
浅谈美术馆公共教育与中小学美育的互动
进 美术馆 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的建设。
-
-
1 3— 3 -
教于乐的形式来进行艺术教育 。莞城美术馆 还与莞城图书馆合作 ,把学生们活动完成 的画作投稿到 图书馆
主办的 “ 我绘更精彩”绘画比赛中,通过举 办这样 的夏令营活动 ,丰 富孩子们 的暑期生活 。 接 下来,莞城美术馆还将实施 “ 百万学 生进美 术馆 ”工程,定期组织更大规模 的学生参观体验 活动 , 其 中对特殊群体如新莞人儿童 、残疾 儿童、单亲家庭儿童 、偏远镇 区儿童等 中小学生 也将安排特别 的专场 参观体验活动 ,同时配 以专业 的讲解 、艺术 体验 、知识 问答等互动活动,普及艺术知识 ,以培育学 生的艺 术气质 、健美心灵和 高 尚情 操。 莞城美术馆开馆三年多来 ,美术馆课堂 也进行 了三年 多,受到 了各个合作学校 的领导和老师们 的大力 支持和 赞扬 ,也成 为了学生们心 中 “ 生动 、最有 意义 、最有收获 的美术课 ”。 最 第 二, “ 走出去 ”,把独特 的艺术课 堂带进校 园。 光 “ 请进 来 ”还不够 ,莞城美术馆还 “ 主动 出击 ”,走 出美术馆 的展厅 ,到学校去 ,把独特 的艺术课
中小学美育产生 良好 的互动 ,是现代美术馆工 作的一 个重要课题 。 虽然 目前 国 内美术馆 的公共教 育仍处 于起 步和探索 阶段 ,以致有些地 区的美术馆还 处于一种 曲高和 寡
的窘境 ,但 值得欣慰 的是 ,当前 我 国的各 大美术馆 都越 来越重视 公共艺术 教育 ,学校也 日益加强 了与美 术
小学教科研课题:《小学美术生命教育》课题研究方案
小学课题申报\小学劳技课题申报《小学美术生命教育》课题研究方案《小学美术生命教育》课题研究方案一、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理论基础20世纪以来,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对人才素质和教育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我们要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强调“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就是要让学生得到生动、活泼、主动、健康的发展。
联合国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为:“健康不仅是没有身体缺陷和疾患,还要具有完整的生理和心理状态与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心理健康是指具备正常的智力、健康的情绪、积极的意志、行为适度、统一的人格、和谐的人际与社会关系、符合年龄特征的心理和行为等,这是优质人才的必备条件。
社会急剧发展所产生的种种消极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少年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也损害着青少年的生命发展,使得个别青少年学生对自己的生命生出越来越多的困惑,甚至做出轻贱生命的行为。
如何才能让青少年学生善待“生命”,更好地“生活”和获得身心的健康发展,这是对国家的挑战,也是对当代教育的巨大挑战。
因此,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以“为了每一为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赋予了生命教育必要的人文关怀。
中小学阶段,特别是初中阶段,是学生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怎样理解人生的意义,什么是科学的生命观,都是极为重要的人生问题。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教育应该是教育的永恒主题。
因此,教育的最高目标应当是唤醒人的真正人性和使人彻悟人生,成为自己生命的真正主宰。
要达到这一最高目标的唯一途径就是实施生命教育,最好的方法是学科教学渗透生命教育。
为了有效地落实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帮助青少年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活和生命质量,我们有必要开展生命教育;为了加大实施素质教育力度,真正地实践新课程改革、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我们有必要开展中小学学科教学渗透生命教育的探索与实践研究。
新时期面向中小学美术教学的高师美术教育
艺术教育94■ 张玉磊新时期面向中小学美术教学的高师美术教育文章指出,应时代要求,遵循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国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教学要具备宽口径、厚基础的“大美术”思想,注重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与人文素质相结合的综合能力,积极探讨教学形式、方法的多样化与灵活性,实施教师队伍的专业化要求与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
美术教育 人文素质 教师专业化 教学评价内容摘要:关键词:当前我国高等美术教育合乎时代要求的教师教育专业性特色不明显,响应时代美术教育创新课题号召的活力不足,高等美术教育理论体系不够完善,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也亟须制定恰当的整体规划与指导方案。
2001年教育部制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出台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美术教学内容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部分,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形成开放又综合的美术课程架构。
2005年教育部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2009年8月正式下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2010年8月28日—30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程培训在绍兴文理学院举行,笔者参加了这次课程培训。
我国高等美术教育培训的中小学美术教师,应该具备较高的人文综合素养、美术专业的基本技能、美术专业解读与创造能力、课堂组织能力、语言表述能力等基本素质与技能。
总结近年来的教学实践,笔者对本专业教学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与人文素质相结合的综合能力综合性学习是美术课程的特征,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融、与社会生活的密切结合已成为美术教育改革的重心,也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突破点。
中国传统的美术教育教学普遍注重造型基础、技艺传承,写实绘画的训练,能够强化学生的观察力和感受力,协调眼、脑、手的配合性,但因文化素养的薄弱,学生创作常因缺乏新颖充实的文化内涵而显得苍白无力。
关于中小学美术课程教学类文献综述
关于中小学美术课程教学类文献综述1. 引言1.1 研究背景美术教育作为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创造力和综合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在当前教育环境下,中小学美术课程教学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教育理念也在不断更新,美术教育也需要不断探索适合时代需求的教学模式。
中小学美术课程教学的研究背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美术课程教学理念和模式也在不断更新,如何更好地融入学生的学习需求是当前研究的重点之一。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在美术教育中的应用也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
面对学生审美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多元化的文化需求,如何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也是当前研究的重要内容。
通过对中小学美术课程教学的研究,可以更好地指导实践,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中小学美术课程教学的深入分析和探讨,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通过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全面评估和监测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为美术教育的改进和发展提供可靠依据。
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发现成功的教学模式和经验,为教师提供借鉴和参考,促进美术课程教学的不断进步和创新。
通过本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当前中小学美术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为未来的教学改革和发展提供有益建议和借鉴。
1.3 研究意义中小学美术课程在学生的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学习美术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力、想象力以及表达能力。
对中小学美术课程教学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小学美术课程教学的研究可以了解当前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不足之处,为教师提供改进教学策略和方法的参考。
研究中小学美术课程教学还可以促进学科的发展和提升教学质量,有利于培养更多具有艺术素养和审美情趣的学生。
对中小学美术课程教学的研究还可以为教育决策者提供有益的参考意见,帮助他们更好地制定教学政策和课程设置。
美育融合课题研究报告
美育融合课题研究报告美育融合课题研究报告一、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教育的要求的提高,美育融合教育逐渐引起了广泛关注。
美育融合课题研究旨在探讨如何将美育与其他学科及活动相融合,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造力。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明确美育融合的定义和特点,探索美育融合的实施方法和效果,为美育融合教育的推广和实践提供参考。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实证研究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
首先,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梳理和分析,明确美育融合的定义和特点。
然后,选择一所中小学作为案例研究,通过观察和访谈的方式,调查美育融合教育的实施方法和效果。
四、研究结果通过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美育融合是将美育与其他学科、活动相融合的一种教育模式。
通过融合,可以使学生在学习其他学科的同时,也能够接触到美育的内容和方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造力。
2.美育融合的实施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根据不同的学科和活动进行不同的融合方式。
例如,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诗词朗诵、阅读名著等方式来融入美育的元素;在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几何图形的画画等方式来融入美育的内容。
3.美育融合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通过美育融合教育,学生可以全面发展各个方面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和创造力。
五、研究结论美育融合是一种有益于学生发展的教育模式。
通过将美育与其他学科和活动相融合,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造力。
在实施美育融合教育时,需要选择适合的融合方式,根据学科和活动的不同进行相应的操作。
六、研究建议为了促进美育融合教育的发展和实施,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美育水平和融合教育的能力。
2.推动课程改革,将美育融合教育纳入到学校的课程体系中,并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和教材。
3.建立美育融合教育评价体系,从多个层面和角度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4.加强学校与社会的合作,通过与美术馆、图书馆等机构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美育资源和学习机会。
中小学习美术教育的手段与方法
中小学习美术教育的手段与方法中小学美术教育一直被认为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文化修养。
然而,如何有效地进行中小学美术教育一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中小学美术教育的手段和方法,希望对教育者和学生有所启发。
首先,为了提高中小学生的美术水平,培养他们的艺术创造力,可以通过开展生动有趣的美术课堂活动来实现。
例如,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绘画创作,通过观察和模仿真实的物体、风景和人物,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此外,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美术实践活动,如素描、水彩绘画、造型等,使学生能够动手实践,体验美术创作的乐趣和挑战,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和技能。
其次,中小学美术教育可以结合学科融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创新能力。
例如,可以与语文、历史、地理等学科相结合,通过绘画创作来表达和理解学科知识。
比如,在学习地理时,可以让学生通过绘图的方式展示地理景观、地貌特征等,既巩固了地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审美能力。
此外,可以将美术教育与科技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美术创作,提升学生的艺术表达和数字技术能力。
再次,中小学美术教育可以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教育者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优秀的艺术作品,通过分析、比较和评价,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同时,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画廊等艺术展览,让学生亲自感受和体验艺术作品,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
最后,中小学美术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育者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自由创作,让他们敢于尝试新的艺术表达方式和创意,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
同时,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美术比赛、展览等活动,展示和交流自己的作品,通过实践来验证和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和表达能力。
综上所述,中小学美术教育是一项重要的教育任务,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艺术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文化修养。
关于如何在美术馆博物馆中实施中小学美术教育的探讨
关于如何在美术馆博物馆中实施中小学美术教育的探讨美术馆和博物馆是宝贵的教育资源,为中小学生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学习环境。
在这些文化场馆中实施中小学美术教育,可以帮助学生观察、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培养他们对艺术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下面将探讨如何在美术馆、博物馆中实施中小学美术教育。
首先,根据学生的年龄和程度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
美术馆、博物馆中的艺术作品种类繁多,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和兴趣特点,选择适合他们的艺术作品进行教学。
对于小学生而言,可以选择一些形象明确且富有趣味性的艺术作品,比如卡通形象、动物主题等。
对于中学生而言,则可以选择一些内容丰富,艺术性较强的作品,如名画、雕塑等。
其次,美术馆、博物馆中的艺术作品应与课程内容相结合。
通过将艺术作品与学科知识相结合,可以增强学生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欣赏。
例如,在教授《古代文明》课程时,可以带领学生参观与古代文明相关的艺术品,如壁画、雕塑等;在教授《色彩学》课程时,可以带领学生观看与色彩运用相关的艺术作品,帮助他们理解色彩的表达方式。
此外,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艺术作品,可以进行互动式的教学活动。
例如,提前准备一些相关问题,带领学生观察、思考和讨论艺术作品。
学生可以通过互动的方式,不仅增加对艺术作品的了解程度,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绘画能力,组织一些绘画活动,让学生通过模仿、创作等方式,真正亲身体验艺术的魅力。
另外,教师需要进行多媒体技术的引导和使用。
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学生对艺术作品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解。
教师可以使用电子投影仪或平板电脑等设备,将作品的细节放大到屏幕上,帮助学生更好地观察和分析作品。
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和展示相关的艺术作品和资料,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最后,需要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及时反馈。
美术馆、博物馆中的展览通常是临时性的,所以学生在游览过程中可能会感到一定的时间压力。
因此,教师应努力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适当地安排一些有趣的活动和游戏,增加学生的互动性和参与感。
中小学美育教育的现状及构建新模式的探讨
中小学美育教育的现状及构建新模式的探讨李蓓蓓安徽艺术职业学院摘要:国家在义务教育阶段推行素质教育,其中,美育教育对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
当前,中小学美育存在一些问题,导致中小学生身心发展不平衡。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本文着重分析 了中小学生审美教育的现状,分析了其成因,在构建中小学审美教育新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中小学 美育教育 现状 原因 新模式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 )07-0168-03在中小学生自己个性发展中,美育教育工作能够 有效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对学生的人格发展问题进行不断完善,提升学生的创造学习能力,所以,在现阶 段素质教育中,美育教育属于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O 作 为基础教育的重要阶段,许多中小学加大了美育的力 度,但效果不理想,导致学生的审美问题出现一些偏 差,如“土味”语言、“ 土味”视频的被追捧等等,造成了 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协调。
一、中小学美育教育现状美育思想教育,也称为审美文化教育,是中小学教 师教学实践活动中通过学习音乐、美术、体育等美育课 程或活动,促使我国中小学生的心灵、体态、语言及行 为等得到美化的教育,可以使中小学生的审美创造力 及自身审美修养得到有效提升。
不过,从目前发展来 看,中小学生的美育教育管理方面还存在着诸多不足,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审美认知偏差美,是一种人类追求的状态,包括外在、外貌等外 在美,也包括心灵、气质、言行等内在美,审美认知应从 内到外,全面完善。
然而,在这个阶段,外在美是中小学 生唯一关注的点,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着装,追求外观, 浪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导致忽视了学习。
当前美与丑的界限变得模糊,尤其是网络上、电视上对审美能力标准的颠覆,以丑为美博取眼球,这对我 国中小学生的审美教育带来严重社会影响。
从本质上 讲,中小学生对外在美的追求是没有错误的。
2024年小学美术课题研究计划(二篇)
2024年小学美术课题研究计划一、总体目标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进一步转变教师观念,树立新的教学质量观、教学方法观、教学方法观、学生观。
成就一批有一定的教育理论水平、教学研究能力和教学实践能力,能撰写经验型论文和科研论文的中青年骨干教师。
是学校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再上一个台阶。
2、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培养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自主性,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和坚持性;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3、探索并形成一套适合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和策略,力争能在更大范围推广应用。
二、阶段目标1、准备阶段工作目标:(1)制定课题研究方案,申报课题,开题论证,修定课题方案。
(2)搜集国内外关于自主学习的资料,了解自主学习研究的进展情况。
(3)按照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结合学校原有课题《自主创新教育》的研究成果,形成各学段学生自主学习的预设目标。
(4)开展调查研究,弄清各学段学生原有自主学习的情况,并对照自主学习的预设目标及国内外自主学习的研究情况确定本课题研究的若干个支撑点。
(5)对课题组成员、子课题负责人进行培训,各子课题负责人制定子课题研究计划。
2、实施阶段工作目标:(1)如何指导小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有哪些;怎样认识指导与自主之间的关系;从他主学习转向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有没有基本的规律与原则可以遵循。
(2)追因调查:弄清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应对。
(3)验证研究:在实践中不断验证并修定小学生自主学习的目标。
(4)课题研究中期评估。
(5)下阶段课题研究规划。
3、总结阶段工作目标:(1)搜集实验中积累的资料,从中总结经验、寻找规律,筛选出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
通过面上推广深化、拓展和完善本课题研究。
(2)结题汇报活动。
三、采取措施(一)继续提高美术教师的认识水平(二)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1、情境教学2、合作分工,取长补短(三)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创造四、保障措施(一)组织保证领导组成员:党建盛杨凤根安彦卿李红霞张玉艳罗虹邓荷娥课题负责人:王冬梅成员:王冬梅严慧艳课题:小学生自主学习美术的指导策略研究制度保证(1)定期召开课题组成员工作例会。
浅析美术史融入小学美术课堂实践研究
浅析美术史融入小学美术课堂实践研究美术史是美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是一种学科知识的积累,更是一种审美情感和艺术修养的培养。
在小学美术课堂中,通过融入美术史的教学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艺术发展的历程,激发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本文将浅析美术史融入小学美术课堂实践的研究,探讨如何有效地将美术史知识融入小学美术教育中,并给出相应的实践建议。
一、美术史融入小学美术课堂的重要性美术史是指人们对美术发展历程的研究和总结,它包括艺术风格、艺术家及其作品、艺术流派等内容。
美术史的融入可以让学生了解不同时期的艺术特点和风格,认识不同艺术家的生平和作品,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激发他们的创作潜能,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和文化修养。
美术史还能帮助学生建立对艺术的认识和理解,促进他们对美术价值的认同和表达。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并不十分完善,正是这个时候对美术史进行教学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美术史的融入,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对艺术的认知框架,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
将美术史融入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是十分必要的,但如何有效地融入美术史,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美术史融入小学美术课堂的方式1. 故事式讲解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可以采用故事式的讲解方式,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和有趣的插图,向学生介绍不同时期的艺术家及其作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美术史知识。
比如可以通过小故事来介绍莫奈的《睡莲》,梵高的《向日葵》,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等作品,让学生从中感受不同艺术家的艺术追求和表现方式。
2. 艺术家作品展示在美术课堂中,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些著名的艺术家作品进行展示,让学生在观赏作品的同时了解艺术家及其作品的背后故事,探究他们的创作意图和艺术特点。
通过作品展示,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不同时期的艺术特色和风格,激发他们对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3.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到美术馆、画廊等实地考察,让他们亲身感受艺术作品的魅力和艺术氛围,了解不同时期的艺术流派和风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美术教育与美术馆教育的结合研究
在对中小学生的美术教学中,美术馆教育与传统的学校教育和家庭美术教育相比有非常突出的优势,有助于学生美术水平的提升。
出于这点考虑,中小学校可以在对学生进行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加强与美术馆的合作,让学校与美术馆联合起来共同实现对学生的美术教育。
馆校合作;美术馆教育;中小学美术教育
通过学校与美术馆的合作,能够把最基础的美术教育与公共的美术教育相结合,加强美术馆与学校之间的联系,让美术的理论与实践更加完美地结合。
学校应该秉承严谨的教学态度,尊重学生的个体发展,为学生提供自由的学习模式,促进美术教育水平的整体提升。
怎样做到美术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完美结合,成为中小学美术教育需要讨论的问题。
一、美术馆教育对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作用
(一)促进中小学生智力发展
中小学是学生智力发展的重要阶段,是思考问题的能力与实践能力的综合表现,这里的智力包括了学生的感受能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等方面的综合体,其中以思维与创造力为核心内容。
美术馆中有非常多的艺术表达形式,通过美术馆教育,可以让学生提升多种认知能力,有助于完成他们智力结构的形成。
学生在进行美术作品欣赏
时,是需要通过思维来体会美术作品的意境与志趣,通过思考来体会作品的主旨内容,获得美的享受。
对学生视觉的感官练习,还能提升学生的思维活动空间,让学生的大脑在生理上平衡发展,让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所提升。
并且,学生在对美术作品进行评价时,他们会在结合大脑的感受力、观察力等方面对自己记忆中的画作进行评价,促进智力发展。
(二)促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美术馆中的艺术作品,在内容上都比较符合正确的世界观与价值观,能够与社会环境相结合,除了能够给观赏者带来视觉上的美感之外,还能传递出正确的审美情感。
这对于世界观与价值观正在不断养成的中小学生来说,起到了净化精神和陶冶情操的作用,能够自觉抵制外界的网络不良因素对自我精神的影响,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三)提高中小学生视觉教养及审美能力
美术馆中的艺术作品不仅在意义上,在绘画上也有非常强的视觉效果,对于各种艺术风格的把握以及各种色彩的运用,能够给观赏者艺术上的审美享受。
中小学生多接触这样的艺术作品,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审美观点以及审美高度,实现视觉教养的养成。
(四)有利于文化和知识的传承
美术馆的意义并不单单在于一个美术作品呈现的空间,最重要的是在于美术馆中美术作品呈现出来的文化内涵。
美
术馆中收藏的艺术作品很多都有非常高的历史研究价值,是艺术家对生活和社会的认识和理解,能够流传下来一定是被社会所认可,有着非常重要的社会意义,整个美术馆作品就是社会文化的浓缩,中小学生在感受美术作品时,能够感受到美术作品传递出来的精神,向其传递正确的社会价值观点。
二、中小学美术教育存在问题
(一)教学方法滞后
在对中小学生的美术教育中,教学模式与教学理念比较古板,注重培养学生的模仿能力与写实能力,却忽视了对学生创造性能力的养成,长时间的模仿与写生练习,让学生失去了对作品的创造性能力,没有办法发挥自己的个性与创造力,不利于学生智慧的养成。
(二)教材内容偏差
虽然中小学的美术教材已经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进行了改编和修订,但是,在内容上还是没有摆脱知识重于实践的教育体系。
在教材的编写上虽然已经关注了学生的理解能力,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训练,但是,却忽视了教学内容过于成人化与专业化,让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并且体现出美术教育的功能不全面。
(三)重技轻理
很多美术教师都是经过专业培训的,实践经验比较强,
在教育学生上也比较关注的是学生的美术技能训练,却忽视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这样就减少了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展,是传统教育的缺失,不利于学生美术的全面发展。
这样也就失去了对学生进行美术教育的意义,让学生机械的进行技术训练,也不能创作出属于学生自己的美术作品。
三、发展和完善与基础教育相结合的美术馆教育
(一)美术馆与中小学的合作的形式
第一,活动组织者与参与者的形式。
这种形式美术馆成为了活动的策划者与组织者,然后中小学校根据提供的活动类型选择适合自己学生参与的活动。
例如,山东省某市美术馆为该市的中小学生提供了非常大的场地和活动时间,为学生开办了造型活动,其中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粘土造型还有剪纸造型等,在这个过程中,美术馆提供了专业的技术指导人员对学生的手工艺品加工过程进行指导,让学生可以发挥想象而不拘泥于现有的作品,从而制作出非常多有个性、有美感的艺术作品。
第二,邀请学校教师直接参与到美术馆的活动规划中来。
学校教师参与到美术馆的活动策划中来,成为美术馆活动的主导者之一,这样能够让美术馆与学校成为真正的合作伙伴关系,同时也能让教师直接参与到活动中,有助于加深对美术馆的了解。
例如,在1992年美国举行了一个关于“透
过美术的学习”的活动方案,在方案策划的时候有10多名小学美术教师参与其中,美术馆方面派出专业人士对这些美术教师进行辅导,最终在共同的努力下制作出活动的方案,在活动中,这些教师也成为了咨询者,通过对其他人的讲解,加深自己对活动的理解和印象。
在活动结束之后,教师可以把活动的一些影像资料带给学校的学生们,让他们对活动也有一定的了解,从而达到互动的目的。
第三,教师主导的美术馆教育。
学校的美术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实际内容策划、组织学生到美术馆参观和了解,这样的主导力量就是学校的教师,然后通过与美术馆方面的练习,提供可参观的时间与空间,满足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需求。
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教师了解学生的需求,根据教材的内容对学生进行美术作品欣赏,并且还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参观日程与参观内容的选择,满足学生的需求。
为了保证活动的正常进行,教师也应该与美术馆方面联系,把自己的活动内容与美术馆方面沟通,看能够提供什么样的场地,在活动上能否有专业的美术人员对作品进行讲解,然后指定正确的活动流程,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与接收。
学校与美术馆确定了活动主题和路线之后,就要对如何开展进行探讨,最后双方达成共识,要完成一次有意义的美术馆教育活动。
(二)加强馆校合作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在美术馆教育过程中,更注重的是学生的感受与
体会,让学生可以加深对艺术的理解和修养。
所以,在整个学习中,需要有专业的人员进行指导,给学生对作品进行详尽的讲解,让学生可以更好的了解作品内容。
同时,还要注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了解作品和学习中来,主动去探索每一件作品的内容与思想,让美术馆成为他们汲取知识的海洋,在参观完美术馆后,对自己在美术的创作上有更深的了解与体会,成为很好的学习资源之一。
第二,注重审美的培养。
每一件艺术作品背后都具有非常重要的艺术意义,让学生可以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够读懂每一个艺术品真正传递出来的价值所在,这也是美术馆教育需要学生掌握的重要职责之一。
深入了解艺术作品的文化意义,对学生的审美教育有着非常直接的意义。
第三,美术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统一。
美术馆教育的内容应该与学校的美术教育内容相辅相成,在学校教育之后利用美术馆教育让学生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然后形成开放性、系统性的统一,把课程与学生的学习相互结合,学校的教育内容与美术馆内容相结合,让学生的学习效果更佳,满足学生的艺术培养,美术馆为学生提供更加有利的开放性学习空间,推进素质教育的正常进行。
(三)美术馆课程开发
要想真正发挥美术馆教育的作用,教育部门可以将美术馆教育纳入到正常的美术教育活动中,并且按照正常的课程
实施,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定期举行到美术馆的参观活动,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
这样能够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水平,主动参与到美术馆参观活动中,变被动为主动,形成一股良好的学习氛围。
学校也要多组织到美术馆的活动,以建设校园文化为主题,帮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美术馆参观中。
很多发达城市的学校与当地的图书馆已经形成了合作关系,对学生的欣赏水平提升有非常大的成效,所以,可以定期开展学校的活动,多组织班级学生到美术馆参观作品,或者是让学生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到美术馆中进行参观,到了学校把自己的所看、所想与其他同学进行分享。
美术馆也可以走进学校,把一些优秀的作品的复制品送到学校并且配备一些专业的人员对作品进行讲授,这样利用美术课的时间完成了相互合作,成为现阶段一项非常有效的教育方式,对于美术馆也是一种非常好的推广形式。
总之,加强学校与美术馆之间的合作可以使中小学生的鉴赏能力有一个质的飞跃,这不仅需要美术馆与学校有很好的合作方式,制定出合理的活动方案,同时,还要结合中小学生的学习情况,使中小学生的美术教育走向可持续发展的
道路,并有健康的发展前景。
但是,美术馆与学校之间的合作不仅仅是这种单一的模式,还应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找到最适合学生学习的发展方法,结合学生的年龄和学习特点,为学生提供最好的帮助,让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从而达到更加合理的教育合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