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爆魔鬼经济学 读书笔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爆魔鬼经济学

请把那本《超爆魔鬼经济学》递给我一下——对对,就是中信出版社2010年4月出版的那本、英文名叫《Super Freakonomics》,由列维特和都伯纳写的《超爆魔鬼经济学》,封面有个大大的、在此灼热难耐的夏天诱人至极的、被打爆开的苹果的那本《超爆魔鬼经济学》!

好吧,这个暑假,猥琐猪要远离推理、远离小说、远离文学……那么何不看看这本书呢?抛开那封面、封底、书腰……甚至连扉页都不放过的各种好评之词不说,光听这有点叛逆的书名和那令人垂涎欲滴的苹果(我承认动机不良……),也得见识见识书里有些什么可“超”可“爆”的内容。

翻开书发现,前三十几页全是“专家推荐”,一共有五篇文章,分别来自比尔盖茨、梁小民、王则柯、王福重以及陈晓民。这五篇文章加上类似于“第二版出版前言”的“写在前面”一文一起组成了本书的第一大块(当然,这里可没有算上最前面的那个小测试),可以合称为“前言”。不过,本应是出版社苦心设计排版的这几十页,我却只看了比尔盖茨的推荐和“写在前面”。

我想,前言的目的基本有三:一、挑逗读者兴趣;二、介绍章节分布;三、为文章定性或定义。对于第一点,既然我都买了这本书,那么兴趣固然有了,再看你N多个专家指手划脚苦口婆心唠唠叨叨地给我说书的好处岂不多余?之所以看看比尔大叔的推荐文,一是因为他的排在第一个,翻页不费力;二是他的文章最短,一口气可以拿下。读后感是:盖茨有些自说自话,与其说是在对没读过原文的读者介绍内容大意,更像在和作者交流其中问题,还不如放在后记里。

“写在前面”算是真正的“前言”,其中作者就大致定义了一下何谓“魔鬼经济学”。首先,这是一个作者自己发明的词汇(freakonomic),目的是为了给本书阐述的内容用一个术语来进行界定,正因为在字典里找不到这么个贴切的词可以用来概括本书所设事物的集合,作者自己就拼凑出“魔鬼经济学”一词。第二,既然有了这个词,那么它所要包含的集合是什么呢?据猥琐猪理解,大概是以下一句话:本书所要阐述的,是一些与经济学既相关又不相关、对人们日常生活既必要又不必要的的知识领域。与经济学相关意指:作者在写作这本书时,主要是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采用了经济学上处理数据的方法、评价事物的原则和证实观点的手段,本书涉及的问题都与经济学息息相关;与经济学不相关是指:本书不是经济学教材或辅导书,而是一本老少咸宜、普及知识的书,所以书中很少引用专门的经济学术语,尽管涉及了很多经济学的知识点。必要是指:这本书中涉及的问题都是当前非常热门的话题,至少能扩充你的视野和思路;不必要则指:好吧,你即使不买这本书,也不会有多少损失。你可能会问:那么为什么要在freakonomic前面再加上super呢?——因为之前作者已经出了一本叫《魔鬼经济学》,所以为了不把这本的标题变得向天朝的课本一样中规中矩,就用了super freakonomics这标题。

以上就是整个“前言”部分的内容。接下来的两百五十来页才是重头戏:正文部分。今天先看到这里,之后持续更新~

这两天,我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儿响叮当之势开始了对《超爆魔鬼经济学》正文部分的攻略。正文分七部分,结构如下:导言+第一章~第七章+结语。目前我看完了导言和第一章。

导言,对作者而言是抛砖引玉,对读者而言是热身运动。除了再次强调一下“写在前面”里提到的东西外,导言的大部分篇幅由4个作者自认为能起到颠覆读者常识的话题组成,并在这些话题后分别给出了一些论证。

话题一:酒后步行比酒后驾车危险。

话题二:电视提高了印度女性的人权平等意识。

话题三:从环境污染和危险性上看,马车的危害大大超过汽车。

话题四:鲨鱼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致命。

最后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是:一、不要完全相信一直在培养你常识的媒体,因为媒体在考虑真实性之前,是优先考虑盈利问题的(有关鲨鱼食人报道的过分渲染);二、在大部分问题上,统计学的数字并不能说明问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来没人记录过酒后步行的事故率);三、主观臆断往往是不准确的,尤其是当你试图比较两种因时间或空间的原因而无法同时存在的事物时(由于时代原因已经被淘汰掉的马车和早已普及的汽车的危害比较);

四、要学会发现事物的相互联系(印度妇女通过电视接触到了国外的自由思想)。

下面进入第一章,这一章的题目很长,而且还颇具吸引力:“遏制气候变暖:火山爆发?用烟囱捅破天?还是架一根18英里长的管子?”

从题目就可以看出本章讨论的问题和作者将要提出的超出常规的解决方法了吧?我在阅读时感觉真像在看国家地理的专题片,估计术语“地球工程学”比“经济学”出现的频率还高了许多。不过,从中我还真学到了很多外延知识。

首先,我认识了一个很牛的人,其大名叫Nathan Myhrvold,中文翻译成内森梅尔沃德。当这个家伙还是个小屁孩时,看了一个科幻电视剧《神秘博士》(Dr. Who),于是树立伟大理想,决心做一个像神秘博士一样全能的科学家(如果当时他看的是茶水博士,现在搞不好就混到人工智能领域去了……)。(P41)后来,他不知道从哪里了解到北欧维京人的事,硬拽着爸妈带他去纽芬兰最北部度了一次假。(P52)这个孩子被火山和地壳的各种神奇现象点燃后,14岁高中毕业,经过一阵子学习后进入普林斯顿大学深造,23岁时拿了一个学士学位和两个硕士学位,之后又晃悠到剑桥去从事量子力学研究。(P40)在普林斯顿读研究生时,圣海伦火山(位于华盛顿附近)爆发了,由于威力巨大,使得3000英里外的他的大学宿舍窗子上都有火山灰,于是这个家伙想:“擦!地球工程学什么的,果然最有爱了!”从此在心中埋下了要玩转地球的种子。(P51)之后,虽然他很长一段时间在微软当CEO

跟着盖茨BOSS混(P40),不过等到赚够了钱以后(上了《福布斯》富豪榜),他终于可以退出微软,自己捣鼓起自己儿时的梦想来。

于是,我了解到一个公司:由Nathan Myhrvold创办的名叫“高智发明”的公司。这个公司很牛,不仅是因为有一个牛老板,而且其成员个个是异想天开又富于实践精神的。激光射蚊子、温控海洋阻止飓风形成、送人造卫星上天以及帮老美搞国防都不在话下。现在,这么个很牛的公司终于用他的牛眼盯上了二十一世纪最牛的环境问题——气候变暖上。于是,才有了本章后面那些奇思妙想。

第一章起始,作者并未开门见山,而是爆料:20世纪70年代中期,人们关心的反而是全球变冷问题。从这一信息入手,文章逐渐过渡到正轨。作者此时引用了一个经济学用语:外部效应(通过汽车防盗装置来解释)。原来,全球变暖的主因正是人们现代化生活中无意识产生的各种负外部效应所致:使用空调导致发电,发电需要燃煤导致温室气体增多;或是吃牛羊等反刍动物的肉导致该类动物被农场大规模放养,而其排泄物含有远大于汽车排放的温室气体……从这些并非危言耸听的例子出发,作者回顾了一下至今为止人们采取的或常识中应该要采取的,控制气候变暖的措施:少吃牛羊肉,每周拿一天时间不吃汉堡,使用太阳能发电,推动限时禁车法律发展,少开空调,通过高额税费来抑制消费和提供补偿(将征税所得在因环境变化而利益受损害的人们中间分配(P33)),以及杜绝碳排放……但是,这些措施真如人们认为的那样“有效”吗?前面出现的那个Nathan Myhrvold以及他的那帮子天才团队成员发现:一、地球是个球,所以即使一个国家完全没有碳排放,也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其它国家排放的温室气体的影响(P34);二、已经意识到要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发达国家在向发展中国家提要求时底气不足(发展中国家会反驳:“嘿,你们分文未付就一路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