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
2-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9年修订版
第一章 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样品种类及相应的用途(一)
HIV抗体检测的样品包括:
• 全血、血清、血浆 • 唾液、尿液 • DBS样品
样品种类及相应的用途(二)
• 抗凝全血可用于CD4+和CD8+T淋巴细胞测定。 • 血浆可用于HIV-1病毒载量、基因型及耐药检测。
DBS样品可用于HIV-1基因型及耐药检测。 • 全血、血浆、淋巴细胞富集液、外周血淋巴细胞
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 (2009年修订版 )
2009年修订版
与2019年版比较: • 本次主要对以下 6 个方面内容进行了修改、
增补和完善。
修订版(一)
① 在样品的采集和处理中,增加了滤纸干血 斑样品(DBS)的采集和处理,用于 CD4+/CD8+T淋巴细胞测定样品、尿液和 唾液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确证试验(二)
⑤ HIV抗体确证试验结果的判定 ⑥ HIV抗体确证试验结果报告 ⑦ 发出确证报告的同时要做好检测后咨询。 ⑧ HIV抗体确证报告的反馈和上报 ⑨ 疑难样本的仲裁
HIV抗体确证试验结果的判定
• HIV-1抗体阳性 • HIV-2抗体阳性 • HIV抗体不确定 • HIV抗体阴性
HIV抗体确证试验结果报告(一)
(PBMC)及DBS样品可用于HIV核酸的定性检 测。 • PBMC、全血、淋巴细胞富集液等可用于HIV-1 分离培养。斑 • 尿液和唾液
采集和处理样品(二)
• 血液:抗凝全血、末梢全血、血浆、血清、 淋巴细胞富集液、PBMC
• 注意:根据检测要求选用适当的抗凝剂,如
复检试验
• 如果抗原抗体联合试剂检测呈阳性反应, 而抗体试剂检测为阴性反应,则应考虑进 行 HIV-1 p24抗原或核酸检测,必要时进 行随访。
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
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National Guideline for Detection of HIV/AIDS(2015年修订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二○一五年十二月前言艾滋病在我国的流行已数十年,随着感染者和临床病人的不断增加、感染人群的变化,艾滋病检测工作量逐渐加大,对监测和检测的需求也不断增加,承担艾滋病检测的实验室已遍及全国各级医疗、疾病预防控制、采供血、妇幼保健机构,出入境检验检疫、军队等各个系统。
为了尽早发现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及早提供咨询、治疗,同时为适应基层艾滋病检测工作需求,在新的形势下,根据《关于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管理工作的意见》、《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1998—2010年)》、《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二五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办发[2012]4号)》、“四免一关怀”等国家艾滋病防治重要方针政策和十三五防治工作重点,在广泛征求各省、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意见的基础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艾滋病专家及省级专家的参与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9年版)》进行修改、增补和完善,制定出《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15年版)》(以下简称《规范》),使其既能满足目前艾滋病检测工作的实际需求,又能体现检测技术的发展。
本次《规范》修订工作立足于我国目前检测状况,结合发达国家使用的指南,主要对以下几个方面内容进行了修改、增补和完善:(1)完善了不同的检测策略,并将其整合为独立的一章;(2)增加了HIV-1新发感染检测一章;(3)新增了补充试验概念,其内容包括抗体确证试验(WB,RIBA/LIA等)和核酸试验(定性和定量试验);(4)增加了第4代试剂(抗原抗体联合检测试剂)的检测流程;(5)增加了核酸检测流程;(6)完善了检测报告。
将抗体筛查和复检报告整合为 HIV抗体筛查检测报告,增加了HIV-1核酸检测报告和婴儿艾滋病病毒感染早期诊断检测报告,取消了流行病检测HIV抗体检测报告单、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数和阳性人数统计报表、艾滋病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和艾滋病防治工作人员职业暴露事故汇总表;(7)取消了实验室生物安全一章和艾滋病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一章。
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解读
样品的保存
1 用于抗体和抗原检测的血清或血浆样品,短期(1周) 内进行检测的可存放于2~8℃, 一周以上应存放于-20℃ 以下。 2 用于核酸检测的血浆和血细胞样品4天内进行检测的可 存放于4℃,3个月以内应存放于-20℃以下。3个月以上 应置于-70℃以下。 3 艾滋病检测筛查实验室检测的筛查阳性样品应及时送 确证实验室,筛查阴性样品,可根据具体需要决定保存时 间,建议至少保存1~2个月。特殊用途或专项项目的样 品根据具体要求确定保存时间。 4 艾滋病检测确证实验室收到的筛查阳性样品,无论确 证结果如何,均应将剩余的样品保存至少10年,特殊用 途或专项项目的样品根据具体要求确定保存时间。
筛查检测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ELISA多为单纯HIV抗体检测试剂。HIV抗原 抗体联合检测试剂可同时检测血液中HIV-1P24抗 原和HIV-1/2抗体。HIV抗原或抗体包被于固相载 体,加入待检样品和酶标记的HIV抗原或抗体, 加底物显色,用酶标仪测定结果。有效试验的阴 性和阳性对照必须符合试剂盒规定。
确证试验(WB试验)
HIV抗原多为全病毒裂解抗原,用SDS-PAGE(SDS-聚丙烯 酰胺凝胶)按其分子大小进行电泳分离,然后通过电转移法 将凝胶中的HIV蛋白转移至硝酸纤维薄膜上。这类试剂的 抗原条带全,包括膜区抗原gp160、gp120和gp41,核 心抗原p55、p24和p17,聚合酶抗原p66、p51和p31, 另外还有HIV-2型特异性抗原。当NC膜上的抗原与血清 中的HIV抗体反应,在酶结合物的作用下显色,就显示了 不同的抗体条带
明胶颗粒凝集试验(PA)
将提纯后的HIV抗原连接到有色明胶颗 粒上,制成致敏颗粒。当加入的检测标本 中有HIV抗体存在时,即可使致敏颗粒凝集, 出现肉眼可见的浅色凝集环(斑);而若 标本中无HIV抗体,致敏颗粒即在重力作用 下沉人U型板底,形成一个深色红点
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
肖瑶
性艾中心参比实验室 xiaoyao@
章节
1. 样品采集和处理 2. HIV抗体检测 3. HIV-1新发感染检测 4. HIV-1抗原检测 5. HIV 核酸检测 6. 艾滋病病毒感染实验室检测策略 7. HIV-1基因型耐药检测 8. CD4+和CD8+T淋巴细胞检测 9. HIV-1的分离培养 10. 附表1-7
不区分抗原抗体的检测试剂
有反应 抗体检测*
无反应
均有反应 一有反应,一无反应
均无反应
补充试验
HIV-1核酸试验 或P24抗原试验 或2-4周后随访
报告HIV抗体阴性 P24抗原阴性
图3 使用不区分抗原抗体联合检测试剂的筛查检测流程
*抗体检测:双份或双孔检测
区分抗原抗体检测试剂
抗体有反应 抗原有反应
HIV核酸定性与定量、基因型检测和HIV-1分离培养。
尿液和口腔黏膜渗出液
尿液:推荐使用专用采尿管,保持尿液稳定。尿液样品可采集随机 尿,女性经期应取中段尿。 口腔黏膜渗出液:使用试剂盒提供的容器收集样品。存放时间和是 否冻存以试剂盒说明书为准。口腔黏膜渗出液应采集口腔渗出液,不 是唾液。
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7)取消实验室生物安全和艾滋病检测实验室质量管 理两个章节。 附表的检测报告仅供使用实验室参考
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样品种类及相应的用途 全血、血清、血浆、唾液、尿液以及干血斑样品可用于HIV抗体
检测。 血、血清、血浆可用于HIV抗原检测。 抗凝全血可用于CD4+和CD8+T淋巴细胞测定。 血浆、DBS 可用于HIV-1病毒载量、基因型、耐药检测 淋巴细胞富集液、外周血单核淋巴细胞(PBMC)及全血可用于
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
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艾滋病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病毒性感染,对个人和社会都具有极大的危害。
为了有效预防、控制艾滋病传播,提高艾滋病检测技术水平,本文档旨在提供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的主要内容,以便各地开展规范的艾滋病检测工作。
本规范旨在明确艾滋病检测技术的要求、方法和结果判断原则,提高检测质量,为防治艾滋病的科学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本规范适用于全国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血液中心等开展艾滋病检测的相关单位。
检测前要求:开展艾滋病检测的单位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条件,包括合格的人员、设备、实验室设施等。
检测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掌握艾滋病检测技术和相关政策法规。
检测中要求:艾滋病检测应遵循科学、规范的原则,使用经国家认证的试剂和仪器。
检测过程中应建立严格的质控体系,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要保护受检者的隐私权和知情权。
检测后要求:检测结束后,应将检测结果及时告知受检者,并为其提供相应的咨询和转介服务。
同时,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定期向上级主管部门报送艾滋病疫情信息。
血清学检测:常用方法包括HIV抗体筛查试验和确认试验。
抗体筛查试验包括ELISA、化学发光或免疫荧光等方法;确认试验常用免疫印迹法。
病毒载量检测:用于监测HIV病毒在体内的复制情况,常用方法有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核酸序列依赖性扩增(NASBA)等。
细胞学检测:通过观察淋巴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水平,评估患者的免疫状态。
常用方法包括流式细胞术、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等。
病理学检测:通过活检或尸检观察艾滋病患者的组织病理学变化,对疾病诊断、病情监测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血清学检测: HIV抗体筛查试验阳性,需进行确认试验。
确认试验阳性者即可判定为HIV感染。
病毒载量检测:病毒载量高于正常范围即可判定为HIV感染。
细胞学检测:根据淋巴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水平,评估患者的免疫状态。
细胞计数低于正常范围可能提示病情加重或治疗不理想。
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
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National Guideline for Detection of HIV/AIDS(2009年修订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二○○九年九月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National Guideline for Detection of HIV/AIDS (2009年修订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二○○九年九月II前言艾滋病在我国的流行已有二十余年,随着感染者不断增加、感染人群的变化和临床病人的日益增多,艾滋病检测工作量逐渐加大,新的监测和检测需求也不断增加,艾滋病检测实验室已遍及全国各级医疗、疾病预防控制、采供血、妇幼保健机构,出入境检验检疫、军队等各个系统。
近几年,为了适应基层艾滋病检测的需要,一些没有条件建立规范的艾滋病检测实验室的乡镇卫生院,也陆续建起了艾滋病检测点。
遍布全国的实验室网络为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了重要而坚实的基础。
在新的形势下,为了更加有效地支持艾滋病监测、咨询检测(包括VCT和PITC)、新生儿感染早期诊断和抗病毒治疗工作,根据《关于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管理工作的意见》、《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1998—2010年)》和“四免一关怀”等重要方针政策,在向各省、市征求意见基础上,在“全国艾滋病检测实验室审评和技术指导专家组”的参与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4年版)》进行修改、增补和完善后,制定出《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9年版)》,使其既能满足目前艾滋病检测工作的实际需要,又能体现检测技术的发展。
本次主要对以下几个方面内容进行了修改、增补和完善:(1)在样品的采集和处理中,增加了滤纸干血斑样品、快速检测样品的采集和处理,用于CD4+/CD8+T淋巴细胞测定样品、尿液和唾液样品的采集和处理;(2)在HIV抗体检测中,增加了免疫荧光法和化学发光法,进一步明确了不同情况下的检测策略;(3)在HIV核酸检测中,增加了HIV感染产妇所生婴儿HIV感染早期诊断检测流程和适用于窗口期的集合核酸检测方法;(4)根据临床治疗需求,增加了HIV-1的耐药检测;(5)进一步完善了艾滋病检测实验室安全防护和艾滋病检测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使其更加符合目前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需求,更加具有可操作性;(6)考虑到技术发展和新的需求,增加了HIV-1新近感染检测和HIV-1的分离培养技术。
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试行)
样品的采集和处理—样品的接受
样品由经过培训的工作人员接受。 核对样品与送检单,检查有无破损和溢漏,
记录有无严重溶血、污染等情况。 自发荧光的样品不可用荧光测试。 消毒处理被污染的盛器和物品。
HIV抗体检测—试剂
1、筛查试剂要求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批准 批批检合格 临床评估质量优良 在有效期内 2、确认试剂要求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批准 种类:免疫印迹、条带免疫、免疫荧光 常用试剂:免疫印迹
HIV抗体检测确认试验流程图
免疫印迹法(HIV1/2混合型)
阴性反应 HIV-1阳性反应 不确定反应
出现HIV-2指示条带
阴性报告 HIV-1阳性报告
免疫印迹法(HIV-2)
阳性反应
阴性反应
报告HIV-2血清学阳性 不确定反应 必要时测核酸
阴性反应
每3个月随访一次,共2次,仍属可疑,则作阴性报告;如随访期间出现阳性反应则报告阳性
《全国艾滋病检测工作规范》 卫生部1997年9月颁布
《全国艾滋病检测工作管理规范》 卫生部待颁布
《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试行) 中国CDC2003年5月颁布
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试行)
包括: 1、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2、HIV抗体、抗原检测 3、HIV核酸检测 4、艾滋病检测实验室安全防护 5、艾滋病实验室质量管理 6、艾滋病确认实验室质量考评办法 7、HIV诊断试剂临床评估方案
3、操作: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 4、结果报告和解释:
*P24抗原阳性必须经过中和试验确认 *P24抗原阳性仅作HIV感染的辅助诊
断依据,不能确诊 *P24抗原阴性只表示本试验无反应,不能
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15年修订版)
附件1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National Guideline for Detection of HIV/AIDS(2015年修订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二○一五年十二月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National Guideline for Detection of HIV/AIDS(2015年修订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二○一五年十二月前言艾滋病在我国的流行已数十年,随着感染者和临床病人的不断增加、感染人群的变化,艾滋病检测工作量逐渐加大,对监测和检测的需求也不断增加,承担艾滋病检测的实验室已遍及全国各级医疗、疾病预防控制、采供血、妇幼保健机构,出入境检验检疫、军队等各个系统。
为了尽早发现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及早提供咨询、治疗,同时为适应基层艾滋病检测工作需求,在新的形势下,根据《关于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管理工作的意见》、《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1998—2010年)》、《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二五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办发[2012]4号)》、“四免一关怀”等国家艾滋病防治重要方针政策和十三五防治工作重点,在广泛征求各省、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意见的基础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艾滋病专家及省级专家的参与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9年版)》进行修改、增补和完善,制定出《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15年版)》(以下简称《规范》),使其既能满足目前艾滋病检测工作的实际需求,又能体现检测技术的发展。
本次《规范》修订工作立足于我国目前检测状况,结合发达国家使用的指南,主要对以下几个方面内容进行了修改、增补和完善:(1)完善了不同的检测策略,并将其整合为独立的一章;(2)增加了HIV-1新发感染检测一章;(3)新增补充试验概念,其内容包括抗体确证试验(WB,RIBA/LIA等)和核酸试验(定性和定量试验);(4)增加了第4代试剂(抗原抗体联合检测试剂)的检测流程;(5)增加核酸检测流程;(6)完善了检测报告。
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19年修订版)
4
4.5.1样品包裹必须在具有处理感染性材料能力的实验室内、由经过培训的工作人员打开,打开包裹时应穿戴防护衣、戴口罩和防护眼镜,在生物安全柜中打开,用后的包裹应及时进行消毒。
4.2.1.8 样品采集后处理、保存、运输的时限和条件,因不同的检测项目而异,应参见不同检测项目要求。
4.2.1.9 采血完成后的穿刺针头必须丢弃于放置尖锐危险品容器内,妥善处理,防止发生职业暴露。
4.2.2滤纸干血斑
4.2.2.1 根据需要,可将采集的各种血液样品制备成滤纸干血斑,用于检测。最常用的是用抗凝全血、末梢全血和血浆制备滤纸干血斑。
4.2.2.5 血斑充分干燥后,将其放入密封袋中,每张干血斑单独保存,避免血斑之间的相互污染,同时放入干燥剂及湿度指示卡,密封包装,保存备用。
4.2.3尿液和口腔黏膜渗出液
4.2.3.1尿液:推荐使用专用采尿管,保持尿液稳定。尿液样品可采集随机尿,女性经期应取中段尿。
4.2.3.2口腔黏膜渗出液:使用试剂盒提供的容器收集样品。存放时间和是否冻存以试剂盒说明书为准。口腔黏膜渗出液应采集口腔渗出液,不是唾液。
4.4.2.1 第一层容器:直接装样品,应防渗漏。样品应置于带盖的试管内,试管上应有明显的标记,标明样品的唯一性编码或受检者姓名、种类和采集时间。在试管的周围应垫有缓冲吸水材料,以免碰碎。
4.4.2.2 第二层容器:容纳并保护第一层容器,可以装若干个第一层容器。要求不易破碎、带盖、防渗漏、容器的材料要易于消毒处理。
二○ 年 月
前 言
艾滋病在我国流行已数十年,随着感染者和临床病人的不断增加、感染人群变化,艾滋病检测工作量逐渐加大,对监测和检测的需求也不断增加,承担艾滋病检测的实验室已遍及全国各级医疗、疾病预防控制、采供血、妇幼保健机构,出入境检验检疫、军队等各个系统。为了尽早发现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及早提供咨询、治疗,同时为适应基层艾滋病检测工作需求,在新的形势下,根据《关于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管理工作的意见》、《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1998—2010年)》、《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二五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办发[2012]4号)》、“四免一关怀”等国家艾滋病防治重要方针政策和十三五防治工作重点,在广泛征求各省、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意见的基础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艾滋病专家及省级专家的参与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9年版)》进行修改、增补和完善,制定出《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15年版)》(以下简称《规范》),使其既能满足目前艾滋病检测工作的实际需求,又能体现检测技术的发展。
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15年修订版)印刷版(终版)
4
4.5.1样品包裹必须在具有处理感染性材料能力的实验室内、由经过培训的工作人员打开,打开包裹时应穿戴防护衣、戴口罩和防护眼镜,在生物安全柜中打开,用后的包裹应及时进行消毒。
2
《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诊断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 WS -293有效版本。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CD4+T淋巴细胞检测质量及保证指南》(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3年版)。
《HIV-1病毒载量测定及质量保证指南》(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3年版)。
《HIV-1基因型耐药检测及质量保证指南》,(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3年版)。
4.2.1.4 血清:根据需要,用不含抗凝剂的真空采血管抽取5~10ml静脉血,或一次性注射器抽取静脉血,转移至无抗凝剂的试管中,室温下自然放置1~2小时,待血液凝固、血块收缩后再用1500~3000r/min离心15分钟,吸出血清,置于合适的容器中,备用。
4.2.1.5 淋巴细胞富集液:将采集的抗凝全血1500~3000r/min离心15分钟,吸取血浆层下的淋巴细胞富集液,置于合适的容器中,备用。
本次《规范》修订工作立足于我国目前检测状况,结合发达国家使用的指南,主要对以下几个方面内容进行了修改、增补和完善:(1)完善了不同的检测策略,并将其整合为独立的一章;(2)增加了HIV-1新发感染检测一章;(3)新增了补充试验概念,其内容包括抗体确证试验(WB,RIBA/LIA等)和核酸试验(定性和定量试验);(4)增加了第4代试剂(抗原抗体联合检测试剂)的检测流程;(5)增加了核酸检测流程;(6)完善了检测报告。将抗体筛查和复检报告整合为HIV抗体筛查检测报告,增加了HIV-1核酸检测报告和婴儿艾滋病病毒感染早期诊断检测报告,取消了流行病检测HIV抗体检测报告单、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数和阳性人数统计报表、艾滋病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和艾滋病防治工作人员职业暴露事故汇总表;(7)取消了实验室生物安全一章和艾滋病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一章。
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
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生物安全篇)第八章实验室生物安全1 范围本章规定了艾滋病实验室安全防护和职业暴露预防。
适用于全国各级各类艾滋病实验室的安全防护和职业暴露预防。
2 规范性引用文件《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4年5月31日颁布,2004年6月1日起实施。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 19489-2008,2009年7月1日起实施。
《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WS 233-200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2002-12-03发布,2003-08-01实施。
Guidelines for the Safe Transport of Infectious Substances and Diagnostic Specimens.WHO 1997.《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2-11-15发布,2003-04-01起实施。
3 HIV的生物危害第一类、第二类病原微生物统称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属第二类病原微生物,是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
4 HIV相关检测的生物安全级别4.1 HIV抗体检测(包括筛查和确证实验)、抗原检测和相关的免疫学检测应在符合Ⅱ级生物安全实验室(BSL-2)要求的艾滋病检测实验室中进行。
4.2 HIV分离培养、浓缩、中和试验、细胞培养及研究工作及其它需要应用活病毒的研究工作,应在Ⅲ级生物安全实验室(BSL-3)中进行。
4.3 HIV核酸提取和检测均应在符合Ⅱ级生物安全实验室(BSL-2)要求的艾滋病检测实验室中进行。
4.4 HIV病毒株应保存在符合Ⅲ级生物安全实验室(BSL-3)要求的艾滋病实验室;HIV阳性样品,包括全血、血清、血桨和其他组织(液)、核酸提取物应保存在符合BSL-2要求的艾滋病实验室。
5 生物安全保证措施5.1 建立安全制度实验室主任是实验室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对实验室工作和环境的安全负责,负责制定全面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并监督落实。
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9
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National Guideline for Detection of HIV/AIDS(2009年修订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二○○九年九月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National Guideline for Detection of HIV/AIDS (2009年修订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二○○九年九月II前 言艾滋病在我国的流行已有二十余年,随着感染者不断增加、感染人群的变化和临床病人的日益增多,艾滋病检测工作量逐渐加大,新的监测和检测需求也不断增加,艾滋病检测实验室已遍及全国各级医疗、疾病预防控制、采供血、妇幼保健机构,出入境检验检疫、军队等各个系统。
近几年,为了适应基层艾滋病检测的需要,一些没有条件建立规范的艾滋病检测实验室的乡镇卫生院,也陆续建起了艾滋病检测点。
遍布全国的实验室网络为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了重要而坚实的基础。
在新的形势下,为了更加有效地支持艾滋病监测、咨询检测(包括VCT和PITC)、新生儿感染早期诊断和抗病毒治疗工作,根据《关于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管理工作的意见》、《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1998—2010年)》和“四免一关怀”等重要方针政策,在向各省、市征求意见基础上,在“全国艾滋病检测实验室审评和技术指导专家组”的参与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4年版)》进行修改、增补和完善后,制定出《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9年版)》,使其既能满足目前艾滋病检测工作的实际需要,又能体现检测技术的发展。
本次主要对以下几个方面内容进行了修改、增补和完善:(1)在样品的采集和处理中,增加了滤纸干血斑样品、快速检测样品的采集和处理,用于CD4+/CD8+T淋巴细胞测定样品、尿液和唾液样品的采集和处理;(2)在HIV抗体检测中,增加了免疫荧光法和化学发光法,进一步明确了不同情况下的检测策略;(3)在HIV核酸检测中,增加了HIV感染产妇所生婴儿HIV感染早期诊断检测流程和适用于窗口期的集合核酸检测方法;(4)根据临床治疗需求,增加了HIV-1的耐药检测;(5)进一步完善了艾滋病检测实验室安全防护和艾滋病检测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使其更加符合目前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需求,更加具有可操作性;(6)考虑到技术发展和新的需求,增加了HIV-1新近感染检测和HIV-1的分离培养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修改、增补和完善
(1)完善了不同的检测策略,并将其整合为独立 的一章;
(2)增加了HIV-1新发感染检测一章; (3)新增补充试验概念,其内容包括抗体确证试验
(WB 、RIBA/LIA等)和核酸试验(定性和定量 试验) (4)增加了第4代试剂(抗原抗体联合检测试剂) 检测流程 ; (5) 增加核酸检测流程。
核酸检测
HIV核酸定性检测
适应范围:
(1)诊断婴儿早期感染:见第六章中“婴儿HIV-1感染早期 诊断相关的检测策略及结果报告”。
(2) 诊断急性HIV-1感染。针对对HIV-1抗体筛查阴性、近 期有流行病学史的个体,或确证结果不确定的样本,核酸定性 检测可用于诊断HIV-1急性期感染。
(3) 确定艾滋病病毒感染。针对HIV-1抗体筛查阳性或确 证结果不确定的个体,结合流行病学史和临床病史,核酸定 性检测可用于HIV-1感染诊断。艾滋病晚期患者可能出现HIV 抗体反应不确定,可根据HIV核酸定性检测结果,结合临床 病史和CD4+T淋巴细胞计数等情况,进行综合判断,确定临 床诊断。
其它实验:
检测日期
试剂厂家 批号
有效日期
检测结果
筛查结论
HIV感染待确定□
检测者 检测单位(公章):
有反应□ 无反应□ HIV抗体 阴性□
______ 年月日 年月日
有反应□ 无 反应□
审核 者
备注:
年月日 有反应□ 无反应□
免疫印迹试验(WB/RIBA)
不确定
阴性
阳性
出现HIV-2指示带
核酸试验或2~4 周后随访
HIV抗体检测
样品:血清、血浆、全血、滤纸干血斑、口腔黏膜 渗出液和尿液。
试验 :ELISA、 化学发光、 快速、 免疫印迹试验 (WB)、 条带/线性免疫试验(RIBA/LIA)、 放射免疫沉淀试验 免疫渗滤试验 免疫荧光试验(IFA)
增加各个试验的原理
HIV抗体检测
补充试验:
通过检测样本中是否存在艾滋病病毒抗体、抗原或 者核酸而确定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检测方法。补充试验包 括抗体确证试验(免疫印迹试验,条带/线性免疫试验, 特定条件下的替代检测,免疫层析或免疫渗滤试验)和 核酸试验(核酸定性和核酸定量试验)
《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 2015年 修订版》简介
肖瑶
性艾中心参比实验室 xiaoyao@
章节
1. 样品采集和处理 2. HIV抗体检测 3. HIV-1新发感染检测 4. HIV-1抗原检测 5. HIV 核酸检测 6. 艾滋病病毒感染实验室检测策略 7. HIV-1基因型耐药检测 8. CD4+和CD8+T淋巴细胞检测 9. HIV-1的分离培养 10. 附表1-7
用于该检测策略的三种试剂,至少 有一种样品S/CO比值≥试剂说明书 中给出的特定阈值,可报告“HIV
抗体阳性”,无需再做免疫印迹试
验;否则,应进一步作免疫印迹试
验,结果按照免疫印迹试验报告的 要求进行,见图6。此流程也可用 于发光试剂试验
筛查阳性反应样品 酶免或发光试剂 根据S/CO值判断
高S/CO值 报告抗-HIV阳性
特定条件的用于确证的三种酶联免疫、三种快速试验或酶联加快
速试验报告。见附表4。
HIV抗体确证检测报告
如果出现HIV-2指示带,根据情况进一步检测HIV-2。 HIV-2检测有两种方法,使用能够区分HIV-1和HIV-2的抗体确证试剂,根
据试剂盒说明书直接判定结果; 使用以检测HIV-1抗体为主的抗体确证试 剂,只有1条HIV-2指示带,当检测结果出现HIV-2指示带时,根据具体情 况决定是否进一步检测HIV-2: (1)HIV-1抗体阳性,报告HIV-1抗体阳性,不推荐再检测HIV-2; (2)HIV-1抗体不确定或阴性,需再用单纯的HIV-2抗体确证试剂或能区分 HIV-1与HIV-2感染的确证试剂检测。
国内常用的方法 NucliSens Esay Q HIV-1 v1.1采用国际单位(IU/ml) NASBA( Esay Q和NASBA的拷贝数关系基本为1:1) Amplicor Cobas(拷贝数约为1.2~1.5国际单位) bDNA方法(拷贝数约为0.8~1.0国际单位) 不同方法的关系与HIV的亚型有关。
图2 使用抗体检测试剂的筛查检测流程 *两种试剂可以是原有试剂加另一种试剂,也可以是两种不同试剂。
筛查试验结果的报告
使用抗体检测试剂的筛查检测流程及结果报告 用试剂1进行初筛,结果无反应,报告“HIV抗体阴性”;结果有反
应,不能出具阳性报告,必须进入复检试验。对初筛有反应的样品,用 原有试剂双份或双孔进行复检试验(或者两种试剂复检),如均无反应, 报告“HIV抗体阴性”;如均有反应或一个有反应一个无反应,进行补充 试验(见第二章4.2.4), 报告HIV感染待确定。临床诊断筛查检测流程 见图2。
报告HIV-1抗 体阴性
报告HIV-1抗 体阳性
根据情况进一步 检测HIV-2
图5 免疫印迹试验流程
HIV抗体确证检测报告
HIV抗体WB及 RIBA/LIA试验结果报告使用附表2(HIV抗体确 证检测报告) (1)符合HIV-1抗体阳性判断标准,报告“HIV-1抗体阳性”, 并按规定做好检测后咨询和疫情报告。符合HIV-2抗体阳性判断 标准,报告“HIV-2抗体阳性”,并按规定做好检测后咨询和疫 情报告。 (2)符合HIV抗体阴性判断标准,报告“HIV抗体阴性”。如疑 似“窗口期”感染,建议进一步做HIV核酸检测或2-4周后随访, 尽早明确诊断。 (3)符合HIV抗体不确定判断标准,报告“HIV抗体不确定”, 在备注中应注明“2-4周后复检”或尽快做核酸检测。 (4) HIV抗体确证检测报告应在收到样品后的7个工作日内发出。
HIV核酸定性与定量、基因型检测和HIV-1分离培养。
尿液和口腔黏膜渗出液
尿液:推荐使用专用采尿管,保持尿液稳定。尿液样品可采集随机 尿,女性经期应取中段尿。 口腔黏膜渗出液:使用试剂盒提供的容器收集样品。存放时间和是 否冻存以试剂盒说明书为准。口腔黏膜渗出液应采集口腔渗出液,不 是唾液。
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户籍地址
_____省_____市_____县_____乡(镇、街道)_____村_____(门牌号) 筛查
复检(第一 次)
复检(第二次)
ELISA□
PA□
检测方法
ELISA□ PA□ ______
化学发光□ RT□
其它实验:化学发光□ ELISA□ PA□
化学发光□
RT□
RT□
其它实验:______
联系电话
_____省_____市_____县_____乡(镇、街道)_____村_____(门牌号)
_____省_____市_____县_____乡(镇、街道)_____村_____(门牌号)
检测结果(带型)
日期
阳性□
阴性□ 不确定□
复核者
报
签发者
告 日
期
备注:
年月日
特定条件下的替代检测
三种酶联免疫试验、三种快速试验或酶联免疫加快速 试验流程
低S/CO值 补充试验
图6 三种酶联免疫试剂试验流程
三种快速试剂检测策略
是指应用3种快速试剂的检测策略。 一种策略是不限定试剂类型,即三种快 速试剂可以是血液检测试剂,也可以是 口腔黏膜渗出液检测试剂;三种快速试 剂至少应检测两种不同的生物样本,如 血液或口腔黏膜渗出液或尿液,且至少 有一种血液快速试剂。另一种策略是限 定三种快速试剂均为血液快速试剂,且 至少应包含二种不同原理的试剂。
试剂1 无反应报告阴性,有反应用 试剂2和试剂3复检,若均有反应,报告 “HIV抗体阳性”;若均无反应或者一种 有反应,需进一步做抗体确证或核酸试 验。检测流程见图7。
报告HIV抗体阳性
补充试验
图7 三种快速试剂试验流程
报告HIV抗体阴性
核酸检测
定性和定量
HIV核酸定量检测主要基于靶核酸扩增RT-PCR和信号放大 扩增两种方法。
样品的保存
用于抗体和抗原检测的血清或血浆样品,短期(1周)内进行检测的可存 放于2~8℃, 一周以上应存放于-20℃以下。
用于核酸检测的血浆和血细胞样品4天内进行检测的可存放于4℃,3个月 以内应存放于-20℃以下。3个月以上应置于-70℃以下保存。
口腔黏膜渗出液样品应即刻使用,需要保存应以产品说明书为准。
修改、增补和完善
(6) 完善了检测报告。 A: 抗体筛查和复检报告整合为 HIV抗体筛查检测报告 B: 增加HIV-1核酸检测报告,婴儿艾滋病感染早期诊断
检测报告 C: 取消了流行病检测HIV抗体检测报告单、艾滋病病毒
抗体检测数和阳性人数统计报表、艾滋病职业暴露 个案登记表和艾滋病防治工作人员职业暴露事故汇总表
替代检测:特定条件下三种酶联免疫试验、三种快速 试验或酶联免疫加快速试验
特定条件:高流行地区(流行率大于5%)、高危人群 (如男男同性恋,吸毒人群)、三种试剂均经过使用地 区中心实验室评价。
试剂-1
有反应
无反应
试剂1双份或双孔检测或两种试剂*
均有反应 一有反应,一无反应
均无反应
补充试验
报告HIV抗体阴性
附表2
送检单位
送检样品
姓名 国籍
身份证号 现住址
户籍地址 检测方法
WB RIBA/LIA
其他 结论
检测者 检测单位(公章)
HIV抗体确证检测报告
全血□ 血浆□ 血清□ 口腔黏膜渗出液□ 尿□ 其它:_____
编号: 送检日期 年 月 日
送检人群
年龄
性别
职业
民族
婚姻 状况
文化 程度
□□□□□□□□□□□□□□□□□□
(7)取消实验室生物安全和艾滋病检测实验室质量管 理两个章节。 附表的检测报告仅供使用实验室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