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7.1《燃烧和灭火》同步课时练习(有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7、1《燃烧和灭火》同步练习含答案
7.1《燃烧和灭火》同步练习1.下列不属于物质燃烧条件的是( )A.狭小的空间B.与氧气接触C.温度达到着火点D.物质具有可燃性2.2010年5月起,广州市的液化石油气瓶要统一加贴新标识。
新标识上要含有以下选项中的( )3.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A.甲烷B.二氧化碳C.氧气D.氮气4.卡拉OK歌厅的装修材料使用了许多吸音材料,如泡沫、海绵等。
它们燃烧后会产生大量的浓烟。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泡沫、海绵是可燃物B.泡沫、海绵的着火点很高C.燃烧的浓烟中含大量有毒气体D.着火时尽快用湿布捂住口鼻,撒向安全处5.某同学在研究物质燃烧的条件时,做了下图所示的实验;把一条粗金属丝绕成线圈罩在一支蜡烛的火焰上,火焰很快就熄灭了。
对这一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预先将金属丝加热,蜡烛就不会很快熄灭B.可燃物的温度降到了着火点以下C.金属丝有良好的导热性D.金属线圈内的气体温度升高了6.将少量大豆油倒入一个小铁盒中点燃,用坩锅钳把小铁盒放在冰冷的水面上,可观察到火焰立即熄灭。
该实验证明,达到灭火目的的原理之一是( )A.清除可燃物B.隔绝空气C.降温至着火点以下D.降低着火点7.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
”此话的意思是说:做人必须脚踏实地,事业才能有成;燃烧木柴需要架空,燃烧才能更旺。
从燃烧的条件看,“火要虚”的实质是( )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B.提高空气中的氧气含量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8.化学使人类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如打火机就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方便,下列有关打火机的主要燃料丁烷(C4H10)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性质上看:丁烷具有可燃性B.从变化上看:丁烷完全燃烧只生成水C.从组成上看:丁烷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D.从结构上看:一个丁烷分子由4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构成9.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只有在点燃或加热时可燃物才能燃烧B.只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可燃物就能燃烧C.只有含碳元素的物质才能燃烧D.只要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就能灭火10.下列灭火的措施中,采用降低温度至可燃物自身着火点以下的是( )A.木柴着火时,用沙子覆盖B.森林起火时,砍掉部分树木,形成隔离带C.房屋着火时,用高压水枪喷水D.煤气灶着火时,喷洒二氧化碳干粉11.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下列实验中白磷能够燃烧的是( )12.下列事故处理的方法,正确的是( )A.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扑灭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C.高层住房着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D.发现煤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气扇电源开关13.为确保生命安全,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正确的是( )A.进入深洞,燃着的火把熄灭后继续前进B.桌面上酒精灯内酒精洒出,着火燃烧,立即用湿抹布扑灭C.厨房内管道煤气(主要成分是CO)泄漏,马上点火燃尽D.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刻浇水灭火14.下图中图甲和图乙所示实验均可用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上册 第七单元 7-1 燃烧和灭火 同步练习(包含答案解析)
课题7.1 燃烧和灭火同步练习【基础篇】1、用嘴吹灭燃着的生日蜡烛,利用的主要灭火原理是()A、隔绝空气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清除可燃物D、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2、下列有关灭火原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清除可燃物B、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C、隔绝空气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3、森林火灾时,灭火队员砍伐树木开辟“防火隔离带”,其主要目的是()A、隔离空气B、隔离可燃物C、降低可燃物的温度D、促进烟尘的扩散4、下列图标与燃烧、爆炸无关的是()A.B.C.D.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油站严禁烟火B.高层楼房着火乘电梯逃生C.燃气泄漏关闭阀门打开排气扇D.灭火要同时破坏燃烧的三个条件6、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油着火,用水浇灭B、电器着火,用泡沫灭火器浇灭C、用明火检查液化气罐是否漏气D、在火场的浓烟中逃生,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势前行7、在野外游玩禁止乱扔烟头,以防发生火灾。
你认为烟头引起火灾的主要原因是()A、提供氧气B、改变可燃物的着火点C、提供可燃物D、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8、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得到以下实验事实: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A、①②B、②④C、①④D、③④9、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火善用之为福,不善用之为祸.下面是一些常用的灭火方法:①熄灭液化气灶火焰时,关闭阀门;②木材着火时,用泡沫灭火器灭火;③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④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⑤房屋着火时,用高压水枪灭火;⑥森林着火时,将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请你从灭火原理角度,选择一种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分类标准(1),包括事例(2)(填序号).10、2011年1月17日,某市发生天然气爆炸事故。
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第7单元课题1_燃烧和灭火)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 燃烧和灭火5分钟训练1.燃烧是指________与________发生的一种________、________的剧烈的________反应。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燃烧的概念,适合学生预习和预习后的自我测评。
答案:可燃物氧气发光发热氧化2.灭火的原理:(1) ________、(2) ________、(3) ________,三个条件只需具备一个。
思路解析:本题依据燃烧的条件设计灭火的原理。
答案: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隔绝氧气(或空气)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3.(1)泡沫灭火器的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
(2)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易燃物和易爆物时,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定,绝不允许违章操作。
思路解析:要考虑药品的价格、反应速率。
答案:(1)Al2(SO4)3+6NaHCO3====2Al(OH)3↓+6CO2↑+3Na2SO4(2)生产运输使用贮存10分钟训练1.灭火的主要方法有三种,下列灭火措施是利用了哪一种灭火方法?并简要说明与燃烧的哪个条件相对应。
(1)厨房油锅着火后用锅盖盖上。
(2)扑灭森林大火时设置隔离带。
(3)釜底抽薪。
(4)扑灭油井大火时用炸药在大火上方爆炸。
(5)消防队员用冷水浇灭燃着的可燃物。
(6)将沙土铺洒在燃烧的化学药品上扑灭火焰。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灭火的三种基本方法:①隔绝空气②降低温度,使之低于可燃物的着火点③将可燃物撤离燃烧区。
答案:(1)隔绝空气(2)将可燃物撤离燃烧区(3)将可燃物撤离燃烧区(4)隔绝空气(5)降低温度,使之低于可燃物的着火点(6)隔绝空气2.将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 )A.火柴梗温度达不到着火点B.火柴梗的着火点比火柴头的高C.火柴梗潮湿,不易继续燃烧D.火柴梗接触氧气少思路解析:火柴竖直向上,火焰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减小,燃烧不能得到充足的氧气,故易于熄灭。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七单元 课题一 燃烧和灭火 同步测试(含答案)
课题一燃烧和灭火同步测试(含答案)一、单选题1.下列图标中属于消防安全标志的是()A. ①③⑤B. ③④⑤C. ①②D. ②④2.下列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 酒和醋的酿造B. 动植物的呼吸C. 蜡烛燃烧D. 食物腐烂3.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A. 氨气B. 氢气C. 氮气D. 二氧化碳4.下列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中,只能得出“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的是()A. B.C. D.5.将酒精灯的灯芯拨得松散一些,可使燃烧更旺的原因是()A. 减少酒精的挥发B.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 增加空气中氧气的含量D. 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6.下列有关易燃、易爆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 在搬运时,要轻拿轻放,不能摔、砸或撞击B. 生产酒精的车间里,只要不影响工作,个人可以吸烟C. 煤矿矿井里必须采取通风、严禁烟火等措施D. 在有易燃物的工作场所,严禁穿化纤类服装7.有关如图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 向水中白磷通氧气,白磷会燃烧C. 热水的作用只是提供热量D. 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即可燃烧8.用化学原理解释下列词语,其中不合理的是()A. 钻木取火——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B. 釜底抽薪——清除可燃物C. 风助火威——为燃料提供足够的氧气D. 火上浇油——隔绝空气9.某物质的着火点为t℃,图中该物质燃烧得最旺的点是( )A. Q点B. P点C. N点D. M点10.老师为大家演示了一个兴趣实验,将一张浸有酒精的棉手帕点燃,然后甩动手帕,当大火熄灭以后,手帕完好无损,你认为手帕没有燃烧的原因是()A. 酒精燃烧产生了二氧化碳B. 棉手帕不是可燃物C. 温度没有达到棉手帕着火点D. 手帕没有与氧气接触11.下列关于灭火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木材着火用水泼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B. 扑灭森林火灾开辟隔离带——清除和隔离可燃物C. 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D. 不慎将酒精灯洒到桌面燃烧,用湿布覆盖——隔氧又降温12.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 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B. 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C. 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立即用湿布盖灭D. 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二、填空题13.燃烧与我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和灭火练习(含答案解析)
第七单元课题1焚烧和灭火一、选择——基础知识运用1.焚烧是生活中一种常有的现象。
以下相关焚烧和灭火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氢气能够在氯气中焚烧,说明焚烧不必定要有氧气参加B.碳、硫在氧气中焚烧比在空气中焚烧强烈C.锅里的油着火时可用锅盖盖灭,是由于隔断了氧气D.档案室内资料着火,立刻用泡沫灭火器灭火2.以下相关灭火原理的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A.消除可燃物B.使可燃物与其余物件隔绝C.隔断空气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3.在野外游乐严禁乱扔烟头,以防发生火灾。
你以为烟头惹起火灾的主要原由是()A.供给氧气B.改变可燃物的着火点C.供给可燃物D.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4.用嘴吹灭燃着的诞辰蜡烛,利用的主要灭火原理是()A. 隔断空气B.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消除可燃物D. 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5.某同学用如下图装置研究可燃物焚烧的条件,获得以下实验事实: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焚烧;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焚烧;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焚烧;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焚烧。
能证明可燃物一定达到必定温度(着火点)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A、①② B 、②④C、①④D、③④6.将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不易持续焚烧,其原由是()A. 火柴梗温度达不到着火点B. 火柴梗的着火点比火柴头的高C.火柴梗湿润,不易持续焚烧D. 火柴梗接触氧气少7.要将桌上燃着的酒精息灭,宜采纳的举措是()A. 用水泼灭B.投入冰块冷却降温C.用扇子扇灭D.用湿抹布或沙子盖灭8.对山林发生的重要火灾,以下方法合适的是()A. 砍掉或清理掉大火前方的枯竭树枝、树叶等可燃物B.组织人力从山下运水到山上灭火C.用棉被等盖在大火上以隔断空气D.打 119 火警电话,等候用水灭火9.家庭用煤经过从“煤球”到“蜂窝煤”的变化,其目的是()A. 增大可燃物的热值C.提升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二、解答——知识提升运用B. 提升可燃物的着火点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10.焚烧是指 ________与 ________发生的一种 ________、 ________的强烈的 ________反应。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7.1燃烧和灭火》同步练习题-带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7.1燃烧和灭火》同步练习题-带答案1.下列成语能体现用清除可燃物的原理灭火的是()A.抱薪救火B.杯水车薪C.火上浇油D.釜底抽薪2.汽油是一种易燃物,装有汽油的箱子应有如图所示标志中的()A.B.C.D.3.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A.夜晚发现家中燃气泄露,立即开灯检查B.炒菜时油锅起火,向锅中放入较多菜叶灭火,是降低了油的着火点C.篝火晚会时,木柴架空有利于燃烧,是因为增大了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D.干粉灭火器可以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物的失火4.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都能燃烧B.向水中白磷通氧气,白磷会燃烧C.热水的作用只是提供热量D.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即可燃烧5.向80℃的热水中加入一块白磷,白磷没有燃烧的原因是()A.白磷不是可燃物B.水的温度太低,没有达到白磷的着火点C.白磷的着火点升高了D.白磷没能与氧气接触6.赤壁之战是三国时期的著名战役,周瑜的军队点燃战船,熊熊燃烧的战船借助东风直冲曹军的大船,使曹军的木船燃起大火。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曹军的木船是可燃物B.东风为木船燃烧提供了热量,使木船燃烧得更旺C.自救时应该顺风跑离着火区D.起火后曹军砍断铁链隔绝了氧气,部分船才免于着火7.依据如图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
实验过程①:先通入空气,再点燃酒精灯,发现b中硫燃烧。
实验过程②:停止通空气,改通氧气。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B.该装置还缺少对尾气的处理C.去掉装置a就无法验证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D.对比①②两个实验过程b中的实验现象,证明氧气具有助燃性8.如图是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实验,得到了以下实验事实: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复习同步测试_7.1_燃烧和灭火_(有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复习同步测试 7.1 燃烧和灭火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12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36分,)1. 通常情况下,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如图所示的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燃烧与温度有关的是()A.③④B.②③C.①②D.②④2. 下列事故处理的方法中,正确的是()A.发现煤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气扇B.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扑灭C.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D.高层住房着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燃气灶上煮饭时,不一定要有人照看B.夜间察觉有煤气中毒的危险时,要及时开灯查找泄漏源C.增大氧气的浓度能促进可燃物完全燃烧D.可燃性气体在空气中遇到明火一定会引起爆炸4. 一场大火往往由一个小小的烟头引起.烟头在火灾发生中所起的作用是()A.提供可燃物B.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C.提供氧气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5. 自动灭火陶瓷砖在发生火灾时砖会裂开,喷出氦气和二氧化碳,从而扑灭火焰.此砖的灭火原理是()A.清除可燃物B.燃烧物与氧气隔绝C.降低燃烧物的着火点D.使燃烧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6. 近几年我国一些地区时有火灾发生.如果室内遭遇火灾时,下列自救措施不正确的是()A.尽快到达最近的可用出口的楼梯B.可将毛巾用水浸湿,捂在口鼻上作防毒面具C.遇房内浓烟弥漫时,可匍匐爬行逃生D.躲在衣柜内等待救援7. 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
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B.发现火灾立即拨打火警电话C.发生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迅速离开火灾现场D.高楼住宅发生火灾时,如果楼内有电梯,则迅速使用电梯逃生8. 一种新型的灭火陶瓷砖,在高温烘烤下,会喷出氦气和二氧化碳.其灭火原理是()A.清除可燃物B.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D.将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9. 根据化学实验常识,判断下列事故处理方法正确的是()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B.发现煤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风扇开关C.高层住房着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D.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浇灭10. 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B.燃放烟花爆竹时.远离人群和可燃物C.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D.不填将燃着的酒精灯碰倒,立即用湿布盖灭11. 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不可能发生爆炸的是()A.氮气B.一氧化碳C.甲烷D.氢气12. 如图中表示可燃物能燃烧的点是()A. B. C. D.二、填空题(本题共计 6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18分,)13.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把白磷放入的沸水中,白磷不会燃烧,原因是________.14. 近日,有媒体报道面条可燃,一些市民据此担心面条中加入了不安全的添加剂.仅从面条可燃就判断加入了添加剂是不科学的,因为面粉含有的主要营养素淀粉本身就是可以燃烧的,淀粉的化学式为,其完全燃烧的产物是________.15. 我们依据反应事实,通过比较、推理等方法可以总结归纳出灭火的规律并加以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图.所示的“火三角”可表示燃烧的条件,图中缺少的一个条件是________;图所示的灭火原理是:________;点燃篝火时,常将木柴架空以促进燃烧,是利用了增大________的方法.16. 下列灭火方法主要利用了隔绝氧气的原理的是________.煤气泄漏着火,关闭煤气阀门.熄灭酒精灯,用灯盖盖灭.棉花着火,用水浇灭.________.17. 根据燃烧的条件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甲所示的灭火原理是________.(2)如图乙所示的灭火方法中,利用“将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的原理熄灭蜡烛火焰的是________(填序号).(3)年月日,山西古交煤矿瓦斯爆炸事故造成人死亡,为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请列举一条煤矿安全生产的措施:________.18. 爆炸指在________空间里发生急剧的燃烧,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热使气体迅速膨胀的结果.三、解答题(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11分,)19.(11分) 白磷是着火点很低的自燃物品,回答下列有关白磷火灾的相应间题:(1)白磷着火时应该用低压水扑救,不能使用高压水冲击,为什么?(2)对于喷水冷却后已固化的白磷应如何处理?依据什么原理?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15分,)20.(15分) 为了探究燃烧的条件,小军查阅资料得知:白磷的着火点为,红磷的着火点为,五氧化二磷会刺激人的呼吸道.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将分别盛有少量白磷和少量红磷的两支试管,放入到盛水的烧杯中,另将少量白磷直接投入到烧杯的水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如下:①试管中的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②试管中的红磷不燃烧;③烧杯中的白磷不燃烧.(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2)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由现象①②得到的燃烧条件是________;由现象①③得到的燃烧条件________.(3)设计实验证明汽水中含有二氧化碳.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复习同步测试 7.1 燃烧和灭火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12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36分)1.【答案】D【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解析】根据各个实验条件分析:①中白磷在冷水中,不与氧气接触,不燃烧;②中的白磷在冷水中,与氧气接触,不燃烧;③中的白磷在热水中,不与氧气接触,不能燃烧;④中的白磷在热水中与氧气接触,燃烧.【解答】解:要证明可燃物燃烧与温度有关,必须保证其他变量相同,如可燃物相同,都与氧气接触.、③中的白磷在热水中,不与氧气接触,不能燃烧,不能说明燃烧与温度有关,④中的白磷在热水中与氧气接触,燃烧,不能说明燃烧与温度有关;故错误;、②中的白磷在冷水中,与氧气接触,不燃烧;③中的白磷在热水中,不与氧气接触,不能燃烧,不能说明燃烧与温度有关,故错误;、①中白磷在冷水中,不与氧气接触,不燃烧,②中的白磷在冷水中,与氧气接触,不燃烧;不能说明燃烧与温度有关,故错误;、②中的白磷在冷水中,与氧气接触,不燃烧;④中的白磷在热水中与氧气接触,燃烧,说明燃烧与温度有关,故正确.故选.2.【答案】C【考点】防范爆炸的措施灭火的原理和方法【解析】、可燃性气体与氧气混合达到一定程度时遇明火会发生爆炸;、家用电器着火,首先应切断电源;、隔绝氧气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时能够促进可燃物的燃烧.【解答】解:、发现实里煤气泄漏时,不能打开排气扇,因为煤气与氧气混合达到一定程度时遇明火会发生爆炸.故选项说法错误;、家用电器着火,首先应切断电源,为防止触电,不能用水扑灭,故选项说法错误;、油锅着火,可以用锅盖盖灭,因为这样可以隔绝氧气,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故选项说法正确;、高层住房着火,不能打开所有门窗,因为这样会促进燃烧.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3.C【考点】防范爆炸的措施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解析】、燃气灶上煮饭时,为防止发生危险,一定要有人照看;、根据煤气是可燃性气体分析;、根据促进燃烧的条件分析;、根据可燃性气体爆炸的条件分析.【解答】解:、燃气灶上煮饭时,为防止发生危险,一定要有人照看,故错误;、煤气是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遇明火有爆炸的危险,所以开灯查找泄漏源,是错误的;、增大氧气的浓度能促进可燃物完全燃烧,是正确的;、可燃性气体在空气中遇到明火,要在爆炸的极限范围内才会引起爆炸,故错误.故选.4.【答案】B【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解析】根据燃烧的条件(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即着火点)解答本题.【解答】解: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即着火点,烟头在火灾发生中所起的作用是温度达到着火点.故选.5.【答案】B【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解析】根据灭火的原理来解决本题.【解答】解:在高温烘烧下,砖会裂开并喷出氦气和二氧化碳,由于氦气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稳定,且不支持燃烧,所以起到隔绝空气,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离,不能燃烧,而熄灭.着火点不能降低,降低的是温度.故选.6.【答案】D【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解析】、根据湿毛巾可防止吸入有毒的气体或烟尘进行分析判断.、根据烟雾和有毒气体能随热气流上升,进行分析判断.、根据室内遭遇火灾石的处理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如果室内遭遇火灾时,可尽快到达最近的可用出口的楼梯,故该自救措施正确.、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可防止吸入有毒的气体或烟尘,故该自救措施正确.、烟雾和有毒气体能随热气流上升,遇房内浓烟弥漫时,可匍匐爬行逃生,能防止吸入烟雾,故该自救措施正确.、室内遭遇火灾时,躲在衣柜内等待救援易受伤害,要采取主动措施,故该自救措施错误.故选:.7.【答案】D【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防范爆炸的措施【解析】、根据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或遇电火花等可能发生爆炸,进行分析判断。
九年级化学7.1《燃烧和灭火》课时练习(有答案)
九年级化学7.1《燃烧和灭火》课时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图标表示“禁止燃放鞭炮”的是()2、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其主要的灭火原理是()A.隔绝空气 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清除可燃物 D.升高可燃物的着火点3、对山林发生的重大火灾,下列方法适合的是()A.砍掉或清理掉大火前面的干枯树枝、树叶等可燃物B.组织人力从山下运水到山上灭火C.用棉被等盖在大火上以隔绝空气D.打119火警电话,等待用水灭火4、人们常在可燃物建筑材料中添加阻燃剂以防止火灾,Mg(OH)2是一种常见的阻燃剂,它在380℃时分解成水蒸气和耐高温的MgO,并吸收大量的热。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Mg(OH)2分解吸热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Mg(OH)2分解吸热能降低可燃物的温度C.Mg(OH)2分解的产物能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D.MgCO3比CaCO3易分解,也可作阻燃剂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油站严禁烟火B.高层楼房着火乘电梯逃生C.燃气泄漏关闭阀门打开排气扇D.灭火要同时破坏燃烧的三个条件6、下列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中,只能得出“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的是()7、下列情况下所采取的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A.用泡沫灭火器扑灭木材厂处的火灾B.酒精灯不慎打翻失火,用湿抹布扑灭C.电器因短路失火时,用水浇灭D.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馆、档案馆等处火灾8、下列因素与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无关的是()A.可燃物本身是不是易燃B.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含量C.周围氧气的浓度D.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9、孔明灯燃气的火焰温度可达300℃,但纸质灯罩却没被点燃的原因是()A.纸张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B.空气不充足,纸张不会燃烧C.风将热量吹散使灯罩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D.风将热量吹散后灯罩的着火点降低了10、一辆客车夜晚行驶在公路上,发现油箱泄漏,车厢中充满了汽油,此时应采取的紧急措施为()A.洒水降温溶解汽油蒸气B.打开所有车窗,严禁一切烟火,疏散乘客C.让车内乘客集中到车厢后部D.开灯查找漏油部位11、一氧化碳能使人中毒的原因是()A.无色无味B. 会与氧气结合生成有毒的二氧化碳C.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使人缺氧而死亡D.燃烧后会生成有毒物质12、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变化之一,运用燃烧和灭火的知识是同学们应该具备的基本科学素养,下列灭火的措施或行为你认为错误的是()A.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B.电烤炉着火时,用水浇灭C.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用水浇灭D.不慎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扑盖1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夜晚发现家中燃气泄漏要立即开灯检查B.在加油站、加气站使用手机可能引发燃烧、爆炸C.逃离火灾现场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D.炒菜时,燃气灶的火焰呈黄色,锅底出现黑色物质,此时可将灶具的进风口调大1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可燃物遇到氧气不一定燃烧B.缓慢氧化不一定能引起自燃C.自燃不一定由缓慢氧化引起D.剧烈燃烧不一定引起爆炸15、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利用和控制燃烧。
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7单元课题1燃烧和灭火 同步练习(附答案)
第一单元卷3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以下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石蜡熔化 B.纸张燃烧 C.酒精挥发 D.玻璃破碎【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难度】易【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石蜡熔化的过程中只是石蜡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纸张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酒精挥发的过程中只是酒精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玻璃破碎的过程中只是玻璃的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应选B.【点评】此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假设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假设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化学课上,老师为了使大家对“化学变化〞的定义有更深的理解,又给大家补充了“镁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大家发现在实验过程中:“银白色的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同时产生了白色粉末.〞其中能够判断该变化是化学变化的依据的是〔〕A.发出耀眼的白光B.放出大量的热C.镁带不断减少 D.生成白色粉末【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难度】中【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根据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它的本质特征是有其他〔新的〕物质生成,分析过程要注意不要被变化过程中的现象所迷惑,要找到本质.【解答】解:判断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关键是看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选项A、B、C 均是描述了镁条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不能作为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而选项D有白色粉末生成说明有新物质生成,是判断发生化学变化的依据.应选:D.【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化学变化特征的理解,对于新物质的生成的判断是建立在颜色等现象变化根底上的,要通过现象的变化分析物质发生的变化的实质.3.以下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仪器是〔〕A.烧杯 B.试管 C.量筒 D.锥形瓶【考点】常用的化学实验仪器.【难度】易【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根本操作.【分析】首先知道能在酒精灯上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蒸发皿、坩埚、燃烧匙;可垫石棉网加热的是烧杯、烧瓶.然后根据题目要求选出正确答案即可.【解答】解:A、烧杯可垫石棉网加热,不可直接加热,故A错误;B、试管能直接加热,故B正确.C、量筒不能用于加热反响,否那么会因热胀冷缩使读数不准确,故C错误;D、锥形瓶底面积比拟大,加热需要垫石棉网;故D错误;应选B【点评】此题考查能用于加热的仪器,是根底知识,也是常考题型,希望同学们一定掌握好.4.有关蜡烛燃烧的现象描述正确的选项是〔〕A.在蜡烛火焰上方所罩的干而冷的烧杯内壁有白烟B.蜡烛燃烧放出热量、产生黄色火焰C.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D.蜡烛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考点】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难度】中【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蜡烛的火焰可分为焰心、内焰、外焰三局部,外焰温度最高,燃烧时发出黄色的火焰,在蜡烛火焰上方所罩的干而冷的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在蜡烛火焰上方所罩的干而冷的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而不是白烟,应选项说法错误.B、蜡烛燃烧放出热量、产生黄色火焰,应选项说法正确.C、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应选项说法错误.D、蜡烛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是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而不是实验现象,应选项说法错误.应选:B.【点评】此题难度不大,掌握蜡烛燃烧的现象并能灵活运用即可正确解答此题;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5.用托盘天平称量5.2g药品时,称量过程中,发现指针向左偏移,这时那么应〔〕A.增加砝码 B.添加药品 C.调节平衡螺母 D.减少药品【考点】常用的化学实验仪器.【难度】易【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根本操作.【分析】使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应遵循“左物右码〞,称量指定质量的药品,此时先调好砝码和游码,再向左盘增减药品至天平平衡;指针偏左,说明药品体质量大于砝码质量,应减少药品.【解答】解:用托盘天平称量5.2g药品,步骤应该是:调节天平平衡,先向右边托盘添加5g砝码,再将游码移至0.2g刻度处,然后向左边托盘添加药品;称量过程中发现指针偏左,说明药品的质量大于砝码的质量,故应减少药品,直至天平平衡.应选D.【点评】托盘天平的使用是中考热点之一,明确使用托盘天平称量一定量的药品质量药品时考前须知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6.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以下操作中正确的选项是〔〕A.为了防止管内液体外流,加热时试管不得倾斜B.所盛液体体积超过试管容积的C.加热过程中,不停移动试管使液体中下部均匀受热D.加热时,试管口可以对着自己,但不能对着别人【考点】物质的加热.【难度】易【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根本操作.【分析】根据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的考前须知考虑此题.【解答】解:给试管内液体加热的考前须知是:试管内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试管口不能朝着有人的地方,夹试管时从底部往上套,套到距试管口三分之一处.给试管加热要注意预热,否那么会因受热不均而炸裂试管.应选C.【点评】要熟记常见仪器的名称、性质和用途,不要在做实验时进行错误操作.否那么会带来一些不平安因素.7.将少量碳酸钠粉末放入试管中,可用〔〕A.镊子 B.药匙或纸槽C.胶头滴管 D.坩埚钳【考点】化学药品的取用.【难度】易【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根本操作.【分析】固体药品的取用:块状或颗粒状药品,试管横放,用镊子夹取放在管口,试管慢慢竖起使药品滑至底部;粉末状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入底部.【解答】解:碳酸钠为白色粉末状药品,取用时可使用药匙或纸槽送入试管底部.应选B.【点评】此题很简单,考查常见仪器的使用,了解常见仪器的名称、性质、用途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8.正确量取17mL水,应选用的仪器是〔〕①5mL量筒②20mL量筒③50mL量筒④胶头滴管.A.①④ B.②④ C.③④ D.④【考点】常用的化学实验仪器.【难度】易【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根本操作.【分析】量取液体时要用到量筒和胶头滴管,关键是如何选用量筒.选取量筒时,量筒的最大量程应大于或等于所量取液体的体积.【解答】解:由题意可知,量取17mL水,应该选用的仪器是量筒、胶头滴管.选取量筒时,选取一次量取全部液体的最小规格的量筒,所以要选20mL量筒.应选:B.【点评】了解具备根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化学探究活动的根底和保证.只有掌握化学实验的根本技能,才能平安、准确地进行化学实验.9.成语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以下成语所描述的变化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滴水成冰 B.木已成舟 C.聚沙成塔 D.百炼成钢【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难度】易【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正确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关键是判断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方法是比拟变化前后物质的差异:是只限于物质的状态变化,还是物质发生了根本变化.【解答】解:A、滴水成冰的过程中,只是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 错;B、木已成舟只是形状的变化,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C、聚沙成塔只是将沙子聚集起来,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D、百炼成钢的过程中,铁中的碳不断和氧气反响生成二氧化碳,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应选:D.【点评】解答此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10.以下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A.灯泡通电发光、汽油燃烧B.铁锅生锈、湿衣服晾干C.铁制成铁钉、水结冰D.牛奶变酸、煤燃烧【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难度】中【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确实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解答】解:A、灯泡通电发光属于物理变化、汽油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A正确;B、铁锅生锈属于化学变化、湿衣服晾干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C、铁制成铁钉属于物理变化、水结冰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D、牛奶变酸属于化学变化、煤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应选A.【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如果从分子的角度看〔针对由分子构成物质而言〕,在物理变化中原物质分子没有变,改变的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在化学变化中,原物质的分子变成了其他分子或微粒.11.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量筒摆放平稳,且学生面对刻度,他首先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9mL,倾出一局部液体后,又仰视读数为10mL,那么该同学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为〔〕A.等于9mL B.大于9mL C.小于9mL D.无法确定【考点】常用的化学实验仪器.【难度】中【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根本操作.【分析】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小,假设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大.根据量筒的读数与实际值的关系来判断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大小.【解答】解: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低,假设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高.该学生倾倒液体前俯视液面,其读数会比实际偏高,那么实际体积应小于19毫升;他倾倒液体后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小,实际体积应大于10毫升,那么该学生实际倾倒的液体体积小于9毫升.所以:A、等于9mL错误;B、大于9mL错误;C、小于9mL正确.D、无法确定错误.应选C.【点评】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俯视度数大,实值那么偏小,仰视度数小,实值已超出.12.某人用托盘天平称量5.4g食盐时〔1g以下用游码〕,称后发现砝码放在了左盘,食盐放在了右盘.所称食盐的实际质量为〔〕A.5.5 g B.5.4 g C.5.0 g D.4.6 g【考点】常用的化学实验仪器.【难度】中【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根本操作.【分析】根据天平的使用方法是左物右码,可知左盘的质量等于右盘的质量加游码的质量,即物体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如果放错了,还要根据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只不过砝码与物体位置交换了,列等式进行计算.【解答】解:由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可知:砝码质量=物体质量+游码的质量,所以物体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即:物体质量=5 g﹣0.4 g=4.6 g.应选D.【点评】在计算有关天平的题目时,要谨记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由此列等式计算,不管是左物右码还是左码右物,都可以算.13.把一根火柴梗平放在蜡烛火焰中,约1s后取出,可观察到火柴梗〔〕A.放置在外焰局部被烧黑最重 B.均匀地被烧黑C.放置在内馅局部被烧黑最重 D.放置在焰心局部被烧黑最重【考点】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难度】易【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蜡烛燃烧的火焰中,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解答】解:因为蜡烛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因此把一根火柴梗平放在蜡烛火焰中,约1s后取出,可观察到火柴梗放置在外焰局部被烧黑最重.应选:A.【点评】因为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因此放在蜡烛火焰中的火柴梗,在外焰的局部碳化的最明显,即放置在外焰局部被烧黑最重.14.某同学为了研究化学实验室中某块白色固体的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其中你认为不正确的实验方案是〔〕A.观察固体的颜色和外观 B.放入水中试其溶解性C.用嘴尝其味道 D.加热观察是否有变化【考点】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难度】易【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根本操作.【分析】研究化学实验室中某块白色固体的性质:可以设计实验方案,如:观察固体的颜色和外观;放入水中试其溶解性;加热观察是否有变化.【解答】解:A、观察固体的颜色和外观,说法正确,故A正确;B、放入水中试其溶解性,说法正确,故B正确;C、用嘴尝其味道,说法错误,因为不得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防止中毒或受腐蚀,故C错误;D、加热观察是否有变化,说法正确,故D正确.应选C.【点评】了解具备根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化学探究活动的根底和保证.只有掌握化学实验的根本技能,才能平安、准确地进行化学实验.15.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在实验室里进行如下操作,其中正确的选项是〔〕A.甲做完实验后,将剩余的试剂倒回原试剂瓶B.乙在点燃酒精灯时,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C.丙在取稀盐酸时,在无用量说明的情况下,量取了1﹣2mLD.丁直接用手将粉末状药品参加试管中【考点】常用的化学实验仪器;化学药品的取用.【难度】易【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根本操作.【分析】A、从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中,会污染瓶中药品去分析;B、根据点燃酒精灯的方法分析;C、根据药品的取用考前须知考虑;D、不能用手直接接触药品.【解答】解:A、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中,会污染瓶中药品,故错误;B、点燃酒精灯时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这样有着火的危险,故错误;C、取稀盐酸时,在没有说明用量的情况下,只取1~2mL,是正确的,故正确;D、直接用手将粉末状药品参加试管中会腐蚀手,还会对药品造成污染,故错误;应选:C.【点评】此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考前须知、掌握常见化学实验根本操作的考前须知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此题包括4小题,共55分〕16.〔15分〕将以下各仪器下的字母序号与其用途相对应的选项填在相应的位置上.〔1〕写出仪器的名称:a c d e f g .〔2〕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3〕用于较大量液体的反响容器是;〔4〕收集和储存少量气体的是;〔5〕用于搅拌的玻璃仪器是;〔6〕需要垫加石棉网才能加热的仪器是;〔7〕用于过滤液体的仪器是;〔8〕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9〕用于固定和支持各种仪器,一般常用于过滤、加热等实验操作的仪器是.〔10〕量取一定量液体除了图中某仪器,还需要.〔填仪器名称〕【考点】常用的化学实验仪器.【难度】中【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根本操作.【分析】结合初中化学所掌握的仪器的各种性能,对照此题的仪器图示和要求标准解答.【解答】解:〔1〕标号仪器分别是玻璃棒、试管、集气瓶、铁架台、胶头滴管、漏斗;〔2〕用于滴加和吸取少量液体的,应用挤压排气装置和储液装置的胶头滴管;〔3〕较大量的反响容器应具有较大的体积,应该是广口装的,是烧杯;〔4〕收集和储存少量气体的,应是便于拿取、便于封闭的瓶状装置,是集气瓶;〔5〕用于搅拌的玻璃仪器,应是较长的棒形装置,是玻璃棒;〔6〕烧杯需要垫石棉网才能在火焰上加热的,底面积较大,防止受热不均炸裂;〔7〕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用漏斗;〔8〕试管是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加热的玻璃仪器;〔9〕铁架台是用于固定和支持仪器,有夹持装置和稳定装置,底座较大;〔10〕量取一定量液体用量筒和胶头滴管,所以还需要的仪器是量筒;故答案为:〔1〕玻璃棒、试管、集气瓶、铁架台、胶头滴管、漏斗;〔2〕f;〔3〕b;〔4〕d;〔5〕a;〔6〕b;〔7〕g;〔8〕c;〔9〕e;〔10〕量筒.【点评】此题对一些常见的化学仪器的各种性能进行了综合考查,难度系数小.17.〔14分〕将相应序号填在以下横线上.A.物理性质 B.化学性质 C.物理变化 D.化学变化碳酸氢铵是一种固体,加热碳酸氢铵生成氨气、二氧化碳和水.氨气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加热时产生的水蒸气在试管口凝结成水珠.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不可燃烧,但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难度】难【专题】化学反响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理性质主要有: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等.化学性质主要有:可燃性、毒性、氧化性、复原性、稳定性等.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碳酸氢铵〔NH4HCO3〕是一种白色固体,颜色属于物理性质.故填:A;加热碳酸氢铵生成氨气〔NH3〕、二氧化碳〔CO2〕和水〔H2O〕属于化学变化.故填:D;氨气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属于物理性质.故填:A;水蒸气在试管口凝结成水珠,属于物理变化.故填:C;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属于物理性质.故填:A;不可燃属于化学性质.故填:B;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属于化学变化.故填:D.【点评】判断一种性质是否属于化学性质的方法是要分析这种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如果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判断一种变化是否属于物理变化的方法是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18.〔12分〕液体药品通常存放在里.取用细口瓶里的药液时,先拿下瓶塞,放在桌上,对准手心,瓶口试管口,使液体缓缓倒入试管.倒完液体后,应立即,把试剂瓶放回.【考点】化学药品的取用.【难度】中【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根本操作.【分析】根据液体药品的存放与取用方法进行分析.【解答】解:液体药品通常存放在细口瓶里.取用细口瓶里的药液时,先拿下瓶塞,倒放在桌上,标签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使液体缓缓倒入试管.倒完液体后,应立即盖紧瓶塞,把试剂瓶放回原处;故答案为:细口瓶;倒;标签;紧挨;盖紧瓶塞;原处.【点评】此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考前须知、掌握常见化学实验根本操作的考前须知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19.〔14分〕写出以下操作可能引起的后果:〔1〕把大块固体垂直投入试管中:〔2〕把烧杯放在铁圈上直接加热:〔3〕用同一支滴管取不同中药液:〔4〕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称量物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5〕用试管刷刷洗试管时,用力过猛:〔6〕把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考点】常用的化学实验仪器;仪器的连接与洗涤.【难度】中【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根本操作.【分析】〔1〕根据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2〕烧杯需要垫石棉网加热,否那么容易使烧杯破裂.〔3〕根据滴管取用试剂后需要清洗进行分析解答.〔4〕根据使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时,是“左物右码〞分析解答.〔5〕根据用试管刷刷洗试管时的考前须知进行分析解答.〔6〕根据实验室剩余药品的处理原那么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块状固体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把大块固体垂直投入试管中,会打破试管底部.〔2〕烧杯需要垫石棉网加热,把烧杯放在铁圈上直接加热,容易使烧杯受热不均匀而造成破裂.〔3〕滴管取用试剂后需要清洗,再吸取其他试剂,用同一支滴管取不同种药液,会污染试剂.〔4〕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如果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称量物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那么被称量的物体是质量偏小.〔5〕用试管刷刷洗试管时,应轻轻上下移动试管刷不能用力过猛,用力过猛会造成试管破损.〔6〕实验室里用剩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可随意丢弃,更不能带出实验室,应放入的指定的容器内;把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会污染试剂.故答案为:〔1〕打破试管底部;〔2〕烧杯破裂;〔3〕污染试剂;〔4〕被测物体的质量比该物体的实际质量偏小;〔5〕试管破损;〔6〕污染试剂.【点评】此题难度不大,考查化学实验根本操作中出现的错误以及可能造成的后果,熟知化学实验根本操作是解答此题的关键.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 燃烧和灭火5分钟训练1.燃烧是指________与________发生的一种________、________的剧烈的________反响。
人教版 九年级 上册 7.1 燃烧和灭火 同步练习(带答案)
燃烧和灭火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 电器着火用水扑灭B. 室内起火时打开门窗通风C. 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D. 用明火检查液化气罐是否漏气2.每年的4月15日是我国“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 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扑灭B. 在加油站张贴严禁烟火的标志C. 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要做灯火实验D. 高楼着火,不能乘坐电梯逃离3.如表所示灭火措施中,利用移开可燃物原理的是()将部分树木砍掉形成倒进CO2盖上灯帽用高压水枪喷水隔离带A B C DA. AB. BC. CD. D4.下列化学反应中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A. 动植物的呼吸B. 醋的酿造C. 酒精勾兑成酒D. 农家肥腐熟5.了解化学安全知识,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下列做法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A. 家中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B. 炒菜时油锅起火,立即用锅盖盖灭C. 乘坐公交车时,携带酒精、汽油等易燃易爆物品D. 为防止煤气中毒,室内用煤炉取暖时保证烟囱畅通6.如图是我们生产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图标,其中表示禁止吸烟的图标是()A. B.C. D.7.炒菜锅中的油着火时,熄灭的最好方法是()A. 浇水B. 撒沙土C. 盖上锅盖D. 使用灭火器8.实验桌上因酒精灯打翻而着火时,最简单、最好的扑灭方法是()A. 用嘴吹灭B. 用湿抹布盖灭C. 用水冲灭D. 用灭火器扑灭9.当发现家里煤气泄露时,你会立即采取的办法是()A. 打开排气扇B. 立即打119报警C. 关闭煤气阀门,打开门窗D. 向屋里各处洒水,使煤气被水吸收10.将下列各组气体的混合气点燃,可能发生爆炸的是()A. H2、CO2B. CO、CO2C. H2、O2D. N2、O211.学习化学使我们对一些图标有了认识,在加油站、油库、面粉加工厂、服装加工厂、煤矿矿井等地应标注的图标是()A. B. C. D.12.下列有关防火、防爆的安全知识说法正确的是()A. 汽车油箱着火应该用水灭火B. 晚上在家中闻到有天然气泄露的怪味时应立即开灯检查C. 棉纱厂要将堆积的棉纱经常翻动,目的是防止棉纱缓慢氧化引发自燃D. 蜂窝煤煤粉加工车间应紧闭门窗并少开通风设备,防止粉尘泄露污染空气13.下列物质和空气混合后遇到明火,不可能发生爆炸的是()A. 氮气B. 天然气C. 氢气D. 面粉粉尘14.点燃下列混合物,可能会发生爆炸的是()①氮气和氧气②氢气和空气③煤气和空气④面粉尘和空气⑤一氧化碳和氢气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C. ③④⑤D. ①②③④⑤15.下列气体混合物,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的是()A. H2、CO2B. CO、O2C. H2、COD. CO、N216.如图,将两只燃着的蜡烛罩上茶杯,一会儿高的蜡烛先熄灭,低的蜡烛后熄灭,同时还观察到茶杯内壁变黑。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复习_7.1_燃烧和灭火_同步练习(有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复习 7.1 燃烧与灭火同步练习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1.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
对下列事实或做法的解释正确的是()A.铁质水龙头表面镀铬可防锈–改变了金属的内部结构B.众人拾柴火焰高–可燃物越多,着火点越低,越易燃烧C.用明矾净水–明矾可降低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D.氧气能被液化贮存于钢瓶–分子间有间隔且间隔能改变2. 学校组织学生想、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篝火晚会结束后,同学们立即用附近的沙土覆盖余火.用上述方法灭火依据的原理是()A.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离B.撤离可燃物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D.降低可燃物的温度3. 野炊时把柴禾架空一些,以便柴禾燃烧的更旺.其原理是()A.加快柴禾散热的速度B.增加集聚的热量C.降低柴禾的着火点D.增大柴禾与空气的接触面积4. 下列事故处理的方法,正确的是()A.高层住房着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C.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扑灭D.发现燃气泄漏时,立即打排气扇5. 通常的火灾是用水扑灭的,对这一现象解释错误的是()A.水遇火蒸发而吸热,有助于降低正在燃烧的物质的温度,使温度迅速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B.水能起到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的作用C.水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D.水能直接降低正在燃烧的物质的温度,最终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6. 用一块棉布手帕浸泡在盛有质量分数约为的酒精溶液中,待均匀湿透后取出.将浸透的手帕舒展开,用镊子夹住两角,用火点燃(如图所示)当手帕上的火焰熄灭后,手帕完好无损.对于这一现象,下面解释正确的是()A.这是魔术,你所看到的是一种假象B.火焰的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C.手帕上的水和酒精的汽化吸热,使手帕的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D.酒精燃烧后使棉布的着火点升高7. 学习化学的重要目的是要善于用化学知识去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从化学角度B.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火焰C.发现燃气(天然气、煤气等)泄漏,点火检查泄漏处D.面粉加工厂、加油站严禁烟火8. 下列对意外事故的处理中,错误的是()A.家用电器着火时,应立即用水浇灭B.煤气泄漏时,应立即关闭阀门,开窗通风C.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时,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D.发生火灾时,应立即拨打火警电话,并采取必要的自救措施9. 燃烧与缓慢氧化的共同特点是()①氧化反应②发光③放热④化合反应.A.①②③④B.①③C.①④D.②③10. 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梗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A.火柴梗温度达不到着火点B.火柴梗着火点高C.火柴梗接触氧气少D.火柴梗潮湿,不易继续燃烧11. 如图所示,水中的白磷不会燃烧,而铜片上的白磷会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会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二是________.12. 日常生活中,灭火的方法很多,下列实例各自采用的原理是:炒菜时油锅着火了,盖上锅盖的原理是:________.菜炒熟了,关掉阀门的原理是:________.13. 家用燃气主要有天然气(主要成份)、管道煤气(主要成分是、、)和罐装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是、、、)等,为了防止燃气泄漏造成危险,可以在厨房中安装报警器(如图所示).(1)如果某家庭用的是天然气,报警器的位置应按________ (填“”或“”)图安装,原因是________.(2)如果厨房里发生燃气泄漏,能否开灯检查?________.(能或不能)(3)燃气燃烧不充分时火焰就会有黑烟,这时可调大气灶________ (填“空气”或“燃原因是什么?①________;②________.15. 物质燃烧需要满足的三个条件分别是(1)________; (2)________; (3)________.16. 张飞家使用了天然气为燃料的管道燃气.为防止燃气泄露造成危险,家中安装了如图所示报警器.请回答:(1)天然气在第一次通过管道运输到用户家时,必须先将管道内充满 ,填充 的目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排尽空气防止爆炸 .使天然气燃烧更旺 .使天然气与氧气完全隔绝(2)如果夜间听到报警器报鸣,你应该如何处理________..打开电灯检查 .打开排气扇 .开窗通风 .关闭阀门.17. 请关注以下两则新闻:①“西气东输”工程将给部分地区的居民送去质优价廉的天然气.② 年 月,河南太平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请用化学知识分析第②则新闻,你认为发生瓦斯爆炸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上面两则新闻说明,化学物质(如上述所说的天然气)可造福于人类,但有时也会给人类带来危害.请你再举出一种物质说明这个问题:________.18. 下列是生活中的一些灭火实例,试分析其灭火的原因(1)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________;(2)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可用水浇灭________;(3)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方的数林砍掉形成隔离带________.19.(10分) 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物相同,反应物的量不同,生成物可能不同,请举例说明.(2)使燃料充分燃烧通常考虑的因素有哪些?项实验实热水中未燃烧的白带火星的木条伸紫色石蕊试液在通入燃烧的蜡烛由低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复习 7.1 燃烧与灭火同步练习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10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30分)1.【答案】D【考点】水的净化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燃烧与燃烧的条件【解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铁在与水和氧气并存时易生锈,防锈就是破坏铁生锈的条件,据此解答;.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情况下不能改变,结合“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根据用明矾净水的原理解答;.微观粒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
2020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7单元《7.1 燃烧和灭火》同步练习题带答案
2020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7单元《7.1--燃烧和灭火》同步练习题带答案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吴宇森主导的电影《赤壁》中有这样的一个场面:吴蜀联军在船上装满枯枝浇足油,借着东南风向曹军驶去,接近曹军时点燃船上枯枝弃船而走.火借风势,火船宛如火龙一样冲向连在一起的曹军木船.一眨眼,曹军水寨已经烧成一片火海.下列关于火海形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东南风降低了木船的着火点B.枯枝和油为燃烧提供了充足的可燃物C.东南风为木船燃烧提供了充足的氧气D.相连的曹军木船没有及时隔离2.下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简图,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图1中的热水只是起提高温度的作用B.图2中的白磷换成红磷也会有同样的现象C.图1中的实验不能比较红磷和白磷着火点的高低D.图1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没有与氧气接触3.野外烧火时,通常把木柴架空一些才能燃烧更旺,其原因是()A.可以降低木柴的着火点B.使散热的速度加快C.使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变大D.便于提高温度4.天然气、石油气燃烧的反应是:CH4+2022CO2+H2O、C3H8+5023CO2+4H2O.现有一套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灶具,要改用液化石油气作燃料,应采用的措施是()A.减少空气的进入量,增大液化气的进入量B.增大两者的进入量C.增大空气进入量或减少液化气的进入量D.减少两者的进入量5.下列灭火措施中不恰当的是()①炒菜时,锅里的油起火应采取的最佳灭火措施是端下油锅;②秸秆、柴草着火,用水泼灭;③熄灭酒精灯最好用嘴吹灭;④电器着火,最先应当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⑤汽油着火,应该立即用水浇灭;⑥洒在实验桌上的酒精着火,应用湿抹布盖灭。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③⑥D.②③⑤6.将少量大豆油倒入一个小铁盒中点燃,用坩埚钳把小铁盒放在冰冷的水面上,可观察到火立即熄灭.该实验证明,达到灭火目的方法之一是()A.清除可燃物B.隔绝空气C.降温至着火点以下D.降低着火点7.当危险发生时,以下应急措施正确的是()A.地震发生时,在底楼的同学快速跑到空旷的地方B.火灾发生时,打开所有门窗通风C.煤气泄漏时,打开电灯检查漏气管道D.发现有人触电时,立即用手把触电者拉开8.液化石油气是一种常用的家庭燃料,泄漏时如果处理不当,常常会酿成悲剧.为了安全起见,最好在厨房安装报警器,如果报警器显示有液化气泄漏,应立即采取的措施是()A.赶紧打开厨房中的电灯,找出漏气部位B.关闭气源阀门,并打开门窗通风C.迅速跳窗,逃离现场D.在厨房内及时用手机拨打火警电话“119”9.将下列气体和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的是()A.二氧化碳B.甲烷C.氧气D.氮气10.2010年12月发生的义煤集团兼并重组的巨源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共造成26人遇难.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是我国目前安全工作的重点.为避免煤矿中瓦斯爆炸灾难事故的发生,下列措施切实可行的是()①加强安全管理,杜绝明火源②降低瓦斯气体的着火点③提高矿井中通风能力④将矿井中的氧气除去.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二.填空题(共5小题)11.化学变化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它对认识和确定物质的组成、结构等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某化学小组围绕燃烧与灭火的主题开展了相关活动,请你参与完成:(1)可燃物燃烧的必备条件是和.(2)改进后的装置(如图二)与图一相比,其优点是.欲使图二中的红磷着火,可将试管从水中取出并后才能对试管加热.(3)将装有某气体的大试管口朝下垂直插入水中,使试管罩住白磷(如图三所示),结果观察到了“水火相容”的奇观,则大试管所装气体可能是.(4)“水火不相容”是指水能灭,其实水有时也可以“生火”,比如钠遇水会立刻着火,因为钠遇水生成H2和一种碱,该反应是(填“吸热”或“放热”)反应.12.火灾会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下面是某同学在万一发生火灾时设计的应急方案(灭火和自救措施).①当火较小时,立即用各种灭火器材灭火;②室内失火时,打开门窗,尽量让浓烟从门窗排出.③在灭火或逃生过程中,用湿毛巾捂住口鼻.④因煤气泄漏引发火灾时,应先关闭天然气,再灭火.请根据该同学的应急方案,回答下列问题:(1)应急方案方案中,少一条不可缺少的措施,该措施是;(2)在灭火和自救措施中,有一条不够妥当,该措施是填序号)理由是;(3)方案补充:因电器、电线短路引发火灾时,应先,再灭火;(4)在灭火或逃生过程中,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其中的道理是.13.2011年10月16日、17日,相继发生陕西田玉煤矿“10•16”矿难事故和重庆奉节”10•17”矿难事故,瓦斯已成为导致我国煤矿特大恶性事故的“头号杀手”.(1)为了防止煤矿的矿井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常采取的安全措施是A.进矿井钱先做灯火实验B.放置灭火器C.通风并严禁烟火D.戴防毒面具(2)煤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后,由于井下情况非常复杂,事故处理专家针对矿井既有瓦斯又有明火且可能发生连续爆炸的情况,提出采用注水或注液氮的灭火方案,注入液氮可以灭火,利用的灭火原理是:①;②.(3)为了加快推进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我国己进行“煤炭地下气化”的科技攻关.具体方法是通过特制的鼓风机给地下煤层输送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生成两种可燃性气体.其化学方程式是.14.2011年1月17日,某市发生天然气爆炸事故.(1)从燃烧的条件分析:因为天然气具有性,所以泄漏后与接触,遇明火发生爆炸;(2)爆炸引发楼房着火,用高压水枪灭火,其原理是.15.(1)天然气燃烧时产生的热量高且产物都是无毒的.是一种理想的燃料.有位同学家中使用的燃料就是天然气,为安全起见.在厨房安装了天然气泄漏报警器.如果报警器显示有天然气泄漏,下列应急措施可行的有(填编号)a.检查并关闭气源阀门:防止气体进一步泄漏b.轻轻打开门窗通风c.立即打开电动机抽风,把泄漏出的天然气尽快排出室外(2)燃气热水器使用不当容易造成CO中毒伤亡事故.请回答:①CO使人中毒的原因是:CO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阻止空气中的(填名称)进入人体.②你认为,在烧木炭或使用燃气热水器等时,要注意的是(写一点):③CO虽然有毒,但有很多重要用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中一例:.三.解答题(共5小题)16.“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能力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对学生提出的最迫切要求。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与灭火》课时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与灭火》课时练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下列变化过程中,不包含缓慢氧化的是A.动植物的呼吸B.醋的酿造C.食物的腐烂D.水的蒸发2.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A.可燃物只要与氧气接触就能燃烧B.家用电器着火时,应先切断电源C.将木柴架空燃烧,是为了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D.扑灭森林火灾时,可设置隔离带将树木与燃烧区隔离3.不慎将少量酒精洒到桌面上着火了,用湿抹布覆盖能灭火的主要原因是A.降低着火点B.清除可燃物C.隔氧又降温D.产生二氧化碳4.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氧气可供给呼吸B.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易溶于水C.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D.焊接或切割金属时使用纯氧代替空气以获得更高的温度5.在一次家庭小实验中,当点燃装有半杯水的纸杯时,发现水面以下部分没有燃烧,其主要原因是A.纸杯着火点变低B.温度低于着火点C.与氧气接触面太小D.纸杯不是可燃物6.“清洁能之火,让奥运之光飞扬”,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传递火炬首次用氢气作燃料。
为确保火炬在极寒和大风等恶劣条件下持续燃烧,设计火炬需重点考虑的因素是A.持续不断地释放氢气B.温度不低于氢气的着火点C.火炬外壳隔热性能好D.氢气与空气保持充分接触二、填空题7.请用学过的知识回答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相关问题。
(1)酒精灯内的酒精不小心洒出,在桌面上燃烧起来,应采取的灭火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2)用嘴吹灭燃着的蜡烛,其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_。
(3)燃着的蜡烛扣上烧杯后,过一会儿燃着的蜡烛熄灭了,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_____。
(4)将煤制成蜂窝状,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8.燃烧与我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请回答下列问题:(1)酒精灯内的酒精不小心洒出,在桌面燃烧起来,采用的灭火方法是_______。
(2)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放入较多的蔬菜。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7.1 燃烧和灭火 第1课时 同步练习 有答案
第1课时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与原理一选择题1.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①②对比说明物质燃烧需要与空气接触B.①中使温度达到白磷着火点是利用了铜的导热性C.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D.①③对比说明红磷着火点高于白磷2.将棉手帕放入60%左右的酒精中浸湿,用坩埚钳夹住点燃,待火焰熄灭后,棉手帕依然完好。
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棉手帕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B.棉手帕接触不到氧气,不能燃烧C.被酒精浸湿后,棉手帕的着火点升高了D.酒精中的水蒸发使温度达不到棉手帕的着火点3.用嘴吹灭燃着的生日蜡烛,灭火原理主要是()A.隔绝空气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D.清除可燃物4.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图书着火,用干粉灭火器灭火B.煤气泄漏,迅速开灯检查,寻找泄漏点C.室内电器着火,未切断电源,用水灭火D.到溶洞探险用火把照明5.土星是太阳系里的气态行星,约含有92.4%的H2、7.4%的He和0.2%的CH4等,平均温度为-150 ℃。
它没燃烧成火球的原因可能有①可燃物种类太多②氦气含量太高③没有适宜的温度④没有支持燃烧的氧气,其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使用了相同的可燃物B.该实验只能得出燃烧需要氧气这一结论C.该实验的现象是铜片上的白磷不燃烧,红磷燃烧D.该实验说明燃烧需要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7.燃烧与人类的生活以及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A .釜底抽薪——移除可燃物B .电器着火——用水浇灭C .钻木取火——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D .架空篝火——使木材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8.下列对应的灭火方法不合理的是( )A .做实验时,不慎碰倒燃着的酒精灯,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用湿抹布盖灭B .电线老化而短路引起火灾——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C .炒菜时油锅着火——盖上锅盖D .图书馆内图书着火——用高压水枪灭火9.依据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同步练习 有答案
课题1燃烧和灭火一选择题1.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人类已有几十万年的利用燃烧反应的历史。
燃烧需要具备的条件是( )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温度达到着火点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2.近年频繁发生的有关化学品泄漏或爆炸事件一次次给我们敲响了安全警钟,操作不当就会存在安全隐患。
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别人B.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C.油库、面粉厂、纺织厂、煤矿矿井内都要严禁烟火D.夜间厨房发生煤气泄漏时,应立即开灯检查并打开门窗通风3.通常情况下,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如图所示的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燃烧与温度有关的是( )A.②④B.②③C.①③D.①④4.下列探究的燃烧条件的实验中,只能得出燃烧需要氧气的结论的是( )5.目前,许多烧烤店都改用机制炭作燃料,引燃机制炭可以使用固体酒精,盖灭机制炭可以使用炭灰,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酒精的燃烧是为了升高温度B.炭灰可以隔绝空气而使机制炭熄灭C.机制炭做成空心可以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D.酒精的燃烧会升高机制炭的着火点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燃烧都放出热量B.红磷常温下在空气中能自燃C.炒菜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D.木材燃烧必须达到木材着火点二非选择题1.燃烧是指___________与氧气发生的一种________、________的剧烈的________反应。
2.燃烧的条件:(1)________;(2)可燃物与____________接触;(3)达到燃烧所需的____________(也叫着火点)。
3.灭火的原理:(1)清除________或使________与其他物品隔离;(2)隔绝______________;(3)使温度降到________以下。
4.常用灭火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氧化碳灭火器的反应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7.1燃烧和灭火同步测试卷有答案-最新教学文档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7.1燃烧和灭火同步测试卷有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因素与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无关的是()A.可燃物本身是不是易燃B.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含量C.周围氧气的浓度D.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2. 一氧化碳能使人中毒的原因是()A.无色无味B.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使人缺氧而死亡C.会与氧气结合生成有毒的二氧化碳D.燃烧后会生成有毒物质3. 夜间发现液化石油气泄漏时,应采取的紧急措施是()A.向室内喷水,溶解液化石油气,防止其燃烧B.开灯,仔细检查泄漏源C.打开所有门窗通风,关闭气源阀门D.打电话报警,并请维修人员前来维修4. 下列变化属于缓慢氧化的是()A.白磷自燃B.食物腐败C.火药爆炸D.铁丝燃烧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燃烧都会产生热量B.在有易燃易爆物的工作场所,严禁穿化纤类服装C.煤井中必须采取通风,严禁烟火D.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即可燃烧6.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可燃物遇到氧气不一定燃烧B.缓慢氧化不一定能引起自燃C.自燃不一定由缓慢氧化引起D.剧烈燃烧不一定引起爆炸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或温度要达到着火点B.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C.自燃一定是剧烈的氧化反应D.发热发光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8. 在太空的国际空间站划燃火柴,火柴过一会儿会熄灭,原因是()A.氧气不够B.空间站温度太低C.在失重情况下,空气不流通D.达不到着火点9. 一辆客车夜晚行驶在公路上,发现油箱泄漏,车厢中充满了汽油,此时应采取的紧急措施为()A.洒水降温溶解汽油蒸气B.打开所有车窗,严禁一切烟火,疏散乘客C.让车内乘客集中到车厢后部D.开灯查找漏油部位10. 下列物质中允许旅客带上列车的是()A.酒精B.白糖C.橡胶水D.白磷11. 灭火时往可燃物上喷大量水的主要作用是()A.隔绝空气B.降低温度C.使水分解D.使水变成水蒸气以挥发第 1 页12. 要将桌上燃着的酒精扑灭,宜采取的措施是()A.用水泼灭B.投入冰块冷却降温C.用扇子扇灭D.用湿抹布或沙子盖灭13. 对山林发生的重大火灾,下列方法适合的是()A.砍掉或清理掉大火前面的干枯树枝、树叶等可燃物B.组织人力从山下运水到山上灭火C.用棉被等盖在大火上以隔绝空气D.打119火警电话,等待用水灭火14. 下列情况下所采取的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A.用泡沫灭火器扑灭木材厂处的火灾B.酒精灯不慎打翻失火,用湿抹布扑灭C.电器因短路失火时,用水浇灭D.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馆、档案馆等处火灾15. 冬天用煤火取暖时,容易使人中毒的是()A.一氧化碳B.二氧化碳C.二氧化硫D.碳氢化合物二、填空题16. 写出下图煤炉里燃烧过程中发生放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7.1 燃烧和灭火 同步习题(含解析)
7.1 燃烧和灭火同步习题一.选择题(共10小题)1.下列不是燃烧所需的条件是()A.可燃物B.可燃物与水接触C.可燃物与空气接触D.温度达到着火点2.寿宁粉丝含有淀粉,点燃粉丝,燃烧端朝上易熄灭,从燃烧的条件来看,主要原因是()A.没有与氧气充分接触B.热空气增大了粉丝的着火点C.温度没有继续达到粉丝的着火点D.粉丝还含有其他物质,阻止它继续燃烧3.小红对蜡烛燃烧过程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探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①中,蜡烛燃烧一会儿后,会熄灭,说明燃烧需要氧气B.实验②中,蜡烛燃烧一会儿后,看到白瓷板出现上黑色的小颗粒,说明蜡烛中含有碳元素C.实验③中,细木棍与火焰接触的两端颜色最黑,说明外焰温度最高D.实验④中,只能说明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这一性质4.下列关于燃烧的叙述错误的是()A.燃烧时有发光放热现象B.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C.燃烧一定是氧化反应D.温度低于可燃物的着火点就不可能燃烧5.下列变化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A.运动员急促呼吸B.粮食酿酒C.蜡烛燃烧D.镁条发黑6.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A.档案资料着火时,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B.发现煤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气扇电源开关C.遭遇火灾,如果火势较大,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报警D.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立刻用湿抹布扑灭7.如图所示,将白磷和红磷分装于Y形试管的2个支管中,管口系牢小气球,将2个支管同时伸入相同深度的热水中。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b、c两处均不燃烧B.红磷不燃是因为没有接触氧气C.此实验能验证燃烧所需的条件D.管口小气球可防止生成产物污染环境8.下列及其解释不相符的是()A.金属镁比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可燃物的性质不同B.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能够剧烈燃烧﹣﹣﹣﹣﹣﹣﹣氧气含量不同C.蜂窝煤比煤块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与氧气接触面积不同D.火柴头向下比向上放置燃烧个剧烈﹣﹣﹣﹣﹣﹣﹣火柴头向上放置与氧气接触面积小9.2020年6月13日,浙江温岭的槽罐车爆炸事故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化学7.1《燃烧和灭火》同步课时练习
一、选择题:
1、2020年6月13日,浙江温岭的槽罐车爆炸事故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下列有关易燃物和易爆物的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产:面粉加工厂应标有“严禁烟火”字样或图标
B.运输:为方便运输,将烟花厂建在市中心
C.使用:家用天然气泄漏时,用打火机检测泄露位置
D.贮存:为节约空间,应将易燃物和易爆物紧密堆积
2、防火安全重于泰山,每个公民掌握一定的消防知识很有必要。
下列有关灭火措施处理不当的是()
A.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B.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进行灭火
C.油罐着火时需要用水喷淋降温
D.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物的失火
3、(2020·上海)盖沙灭火的原理是()
A.降低温度B.取走可燃物
C.隔绝氧气供应D.降低着火点
4、下列各组混合气体点燃时,不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A. 氧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
B. 氧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
C. 甲烷和氧气的混合气体
D. 一氧化碳和氧气的混合气体
5、下列因素中,不是燃烧必要条件的是()
A. 可燃物
B. 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上
C. 气压
D. 一定浓度的氧气
6、将棉手帕放入60%左右的酒精中浸湿,用坩埚钳夹住点燃,待火焰熄灭后,棉手帕依然完好。
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棉手帕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棉手帕接触不到氧气,不能燃烧
C.被酒精浸湿后,棉手帕的着火点升高了
D.酒精中的水蒸发使温度达不到棉手帕的着火点
7、调查统计表明,火灾伤亡事故很多是由于缺乏自救常识造成的;缺氧窒息是致人死亡的首要原因.下列自救措施不合理的是 ( )
A.遇到到意外情况,可用掌握的知识进行有效处置,同时拨打电话求救
B.室内起火,不要急于打开门窗
C.所处烟雾较浓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时面逃离
D.在山林中遇火灾时,向顺风方向奔跑,脱离火灾区
8、2019年11月9日是第28个全国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日,主题是“防范火灾风险,建设美好家园”。
下列有关防火、灭火做法正确的是()
A.油锅起火立即用水浇灭
B.在山林中遇火灾时,尽量向顺风方向奔跑
C.在大火蔓延的前方砍伐出一条隔离带是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
D.电线老化短路起火,应立即用水扑灭
9、这是实验小组的同学制作的“纸火锅”(如图)。
“纸火锅”是用纸张代替金属材料做容器盛放汤料,当酒精燃烧时纸张不会燃烧。
对此现象,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 纸张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 纸张被水浸湿,导致着火点降低
C. 水蒸发时吸热,温度达不到纸张的着火点
D. 空气不充足,纸张不会燃烧
10、下列对应的灭火方法不合理的是()
A. 做实验时,不慎碰倒燃着的酒精灯,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用湿抹布盖灭
B. 电线老化而短路引起火灾——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C. 炒菜时油锅着火——盖上锅盖
D. 图书馆内图书着火——用高压水枪灭火
11、下列物质中允许旅客带上列车的是( )
A.酒精
B.白糖
C.橡胶水
D.白磷
12、(2020·东营)在使用酒精灯的过程中,对下列做法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A. 用酒精灯外焰给物品加热,原因是酒精与空气充分接触
B. 用火柴点燃酒精灯,原因是火柴提高了酒精的着火点
C. 用湿抹布盖灭失火的酒精灯,原因是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
D. 将灯芯拨得松散使酒精灯燃烧更旺,原因是增大了可燃物与空气接触面积
13、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A.熄灭酒精灯时,用嘴吹灭
B.通电的电热毯着火时,用水浇灭
C.篝火晚会时,把木柴架空,有利于木柴充分燃烧
D.只要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就能燃烧
14、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
”此话的意思是说:做人必须脚踏实地,事业才能有成;燃烧木柴需要架空,燃烧才能更旺。
从燃烧的条件看,“火要虚”的实质是()
A. 增大可燃物的热值
B. 提高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C. 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D. 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15、炒菜锅里正在加热的油燃烧起来,最佳的处理方法是()
A.立即向烧着油的锅里撒沙子并将锅离开火源
B.马上向烧着的油泼水
C.迅速盖上锅盖,关闭火源或将锅离开火源
D.赶快把燃着油的锅离开火源
二、实验与解答题:
16、《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曹操率百万水师乘船横渡长江,声势浩大,却被周瑜的火攻和孔明“借”来的东风弄得大败而逃。
用燃烧三要素回答以下问题:
(1)周瑜使用了“火箭”射进曹军的连环木船,“火箭”能使木船着火的原因是_________。
(2)起火后曹军的部分船只逃脱,这些船没被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孔明“借”来的“东风”不仅使火势吹向曹营,还为燃烧提供了____________,使火势烧得更。
17、水、燃烧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1)水是生命之源,生活中常用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燃烧与人类的生活以及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通常情况下,燃烧需要三个条件:氧气(或空气)、可燃物、。
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的方法,采用的原理是。
18、工业上进行金属切割或焊接时常使用到氧炔焰(乙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的火焰)。
(1)化学反应常伴随有能量变化,乙炔燃烧是化学能转化为________能;
(2)乙炔不充分燃烧,会产生________和水,可见乙炔不充分燃烧既浪费燃料又污染环境,
为了使乙炔充分燃烧,你的做法是________;
(3)在点燃乙炔(C2H2)前,必须________,以防止发生爆炸,请写出C2H2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19、面粉加工厂的车间里若悬浮着较多的面粉粉尘,遇明火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下面是模拟粉尘爆炸的一个实验:如右图,在小塑料筒里放入干燥面粉,点燃蜡烛,用塑料盖盖住金属筒,迅速鼓入大量空气,不久,便会听到“砰”的一声,爆炸的气浪将金属筒上的塑料盖掀起。
试问:
(1)在上述实验中,鼓入空气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情况下,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填序号) _____________。
①金属筒不加盖时②蜡烛没有点燃时③塑料筒中装的是煤粉时
(3)面粉厂为了避免爆炸事故发生,应采取的安全措施有_________ (写出一种即可)。
20、为了探究燃烧的条件,甲、乙、丙三位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在250mL烧杯中,注入200mL热水,并投入一小块白磷,烧杯口盖上薄铜片,铜片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干水的白磷,另一端放一小堆红磷.(信息点:①白磷的者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00℃;②当吸入或接触五氧化二磷粉尘时,能与粘膜表层、眼、皮肤的水分反应变成磷酸,对局部有强烈的腐蚀性刺激作用,严重者可引起中毒性肺炎、肺水肿.)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了,现象为,化学方程式为,而铜片上的红磷和热水中的白磷都没有燃烧,其原因分别为、,因此物质燃烧的条件是。
(2)若在甲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中看到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一段时间后,红磷也燃烧起来了,
可能的原因是;
(3)你认为应选择,同学的实验方案最好;用大烧杯罩上的目的是。
21、(2020•重庆)火是文明的起源,取火的方法经过了漫长的演变过程。
(1)古代人使用的“火折子”吹气即可燃,“火折子”的制作材料中有硫磺。
硫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1830年,法国人发明了摩擦火柴,将白磷、硫、KClO3、MnO2混合做火柴,摩擦生热使白磷燃烧,利用白磷燃烧的热量使KClO3分解,然后是硫燃烧。
该过程中KClO3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推测摩擦过程中白磷比硫先燃烧的原因是。
(3)19世纪中期,瑞典人创制出安全火柴,将红磷涂在火柴盒的摩擦面上,硫、KClO3、MnO2则藏于火柴头中。
火柴划燃的瞬间,火苗异常旺,对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推测不合理的是(填序号)。
A.火柴头里的硫比火柴梗燃烧更剧烈
B.MnO2分解产生氧气助燃
C.KClO3分解产生氧气助燃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B
3、 C
4、A
5、 C
6、D
7、D
8、C
9、 C 10、D 11、B 12、B
13、C 14、D 15、C
二、实验与解答题:
16、(1)提供热量,使木船达到着火点(2)移走可燃物(3)充足的氧气
17、(1)煮沸(2)温度达到着火点隔绝氧气(或空气)
18、(1)热
(2)一氧化碳;增大氧气的浓度
(3)检验纯度;2C 2H2+5O24CO2+2H2O
19、(1)使面粉充满整个金属筒,与空气混合均匀(2)①②(3)严禁烟火
20、(1)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4P+5O22P2O5 没有达到着火点;没有与氧气接触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并与氧气接触(2)白磷的量较多,燃烧后铜片温度升高(或白磷和红磷靠的较近)(3)丙;防止产生的五氧化二磷粉尘污染空气
21、(1)S+O点燃SO2
(2)2KClO32KCl+3O2↑白磷着火点比硫低
(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