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服装及其他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的服装及其他》教学设计

倒过来设计教学法,就是教学一篇课文,并非由课文前面的“预习提示”到课文内容,再到课文后面的“思考和练习”的顺序进行;而恰恰相反,则是先看课后习题,再为着解决问题去学习课文,最后看课文前面的提示,进行验证,教学的次序正好“倒过来”。

课文书后练习

一、逻辑顺序常常带有一定的灵活性,如说明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可以由因及果,也可以由果及因。课文是由果及因地说明了古代服装与封建礼制之间的关系,如果改成由因及果地说,文章的顺序应如何调整呢?试具体地说一说。

二、课文多处使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找几个例子,说一说它们的表迏效果。

三、本文介绍古代文化知识时多用口语,让人读起来觉得轻松愉快,试从文中找出一两个例子。

四、说明文讲究用词的准确、严密,试具体说说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运用的好处。

1.不但如此,在统治阶级内部,也有极大讲究,例如龙袍,只有皇帝才能穿,绣着凤的衣服,只有皇后才配穿…… 2.明太祖杀了很多功臣,其中有几个战功很大的,被处死的罪状之一是僭用龙凤服饰。 3.唯一区别的办法是用衣裳的质料、色彩、花饰来作为等级地位的标志;特别是花饰,官服的前胸绣有动物图案,文官用鸟,武官用兽,又按品级分别规定哪一级用什么鸟,什么兽,是一点也不能含糊的。

4.至于古代服装,除了在博物馆可以看到一些以外,人们只能在舞台上看到了。

五、阅读下面的文章,试与课文“古代服装”部分作比较,说说它们在说明内容和说明方法上的异同。

裘和袍是御寒的衣服。古代穿裘,毛是向外的,否则不容易看见裘毛的色泽。在行礼或接见宾客的时候,裘上要加上一件罩衣,叫做裼(xī)衣,否则被认为不敬,裼衣和裘,颜色要相配,所以《论语·乡党》中说:“缁(zī,黑色)衣,羔裘;素衣,麑(ní,小鹿)裘;黄衣,狐裘。”平常家居,裘上不加裼衣,庶人穿犬羊之裘,也不加裼衣。

袍是长袄,据说里面铺的是乱麻。一般说来,穷到穿不起裘的人才穿袍。汉以后有绛纱袍、皂纱袍,袍成了礼服了。

上古时代还不懂得种棉花。所谓“絮”,所谓“绵”,只是丝棉。因此,上古所谓布并不是棉织品,而是麻织品或葛(葛麻,一种草本植物)织品。帛则是丝织品的总称。布与帛也形成了低级衣服与高级衣服的对比,贫贱的人穿不起丝织品,只能穿麻织品,所以“布衣”成了庶人的代称。最粗劣的一种衣服称为“褐(hè,粗布或粗布衣服)”,这是用粗毛编织的,所以贫苦的人称为“褐夫”。

这种教学方法,对学生来说,能激发学习兴趣。学生先看这课后练习题,心里有个谱,为着解决这些问题去阅读,去学习,就能产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强烈的探究欲念,学习的积极性也将得到充分发挥。

学生带着问题学,目标明确,思维指向集中,能够迅速而准确地把握文章内容。

由习题到课文而提示,学生对课文既全面领会,又选点深化,以至巩固强化,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归纳总结,进而掌握规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受课文前面“提示”或老师的一些规定所限制,不产生思维定势,而采用超常的思维方法,思路开阔,往往能产生新的见解。

对教师来说,很容易找到一篇课文的突破点、切入口,因为课后习题是要求解决的重点、难点,即是应该突破之点,由此切入课文,引发学生思考,便少走弯路,节省时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有的放矢,因为学生为着解决问题去学习课文,遇到不懂的地方便提出,教师能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讨论或自己直接点拨,做到对症下药。这样的教学结果,教师对学生不是授之以“鱼”,而是授之以“渔”,因为学生为着解决问题去学习,在学习实践中,自会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书目

教学目的

1.了解有关书目的种类和用途方面的知识,认识学会使用书目对查找书籍和检索资料所起的作用。

2.学习和掌握下定义的说明方法,复习分类和举例的说明方法。

教学设想

1.课文内容浅显,“思考和练习”设计得比较具体,可以自学、讨论为主,边读边练,教师作适当的点拨和答疑工作。

2.我国大多数中学生进行科研的能力都比较差,很少有人会运用图书资料,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到图书馆参观,接触一下各种目录的索引,或者到图书馆里去上课。

3.本文写作时间较早,有些内容已经落后于当代目录学的研究状况,教师可适当地作些补充,如“机器可读书目”(MARC全称Machine Readable Catalogue,也译成计算机管理的图书馆目录的磁带目录),使学生能适应图书管理发展的形势。

4.实物教具:目录屉、目录卡片、有代表性的书本式目录。

教学时数:两教时。

第一教时:自学全文,理清结构编写说明提纲,把课文中所论及的目录学知识系统化、简化。学生质疑、答疑。讨论课文一、二部分。

第二教时:讨论课文三、四部分。学习下定义的说明方法。练习。

第一教时

1.导入新课

解题。提问:“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书目”中的破折号起什么作用?这个题目是用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构成的?

学生回答,明确:破折号表示后面的是解释,说明部分,是把前面形象的比喻还原为朴实的事物。破折号前连用了两个比喻,一个是知识宝库,把知识领域比作珍藏宝物的库房;一个是把书目比作打开宝库的钥匙,后一个比喻是以前一个比喻为基础的。

题中把“书目”比作“钥匙”,文章的第四节中又说:书目是“引出知识迷宫的线索”,这样的设比有没有根据?

学生略作思考后,教师自答:把书目比作钥匙是西方知识界习惯的说法,人们称书目为“一切科学的钥匙”。德国柏林图书馆入口处有一句话:(写在小黑板上)

迷宫是古希腊神话中结构复杂的建筑物,常指克里特岛上的米诺斯王宫。西方多用以比喻不掌握线索便无法解释或掌握的复杂的结构和布局。书目在欧洲得到广泛应用后,人们又把它比作引出知识迷宫的线索了。

这里是用典,不过用的是洋典故。

指导预习:明确预习要求

(1)着眼于大处,从整体上把握,编写出全文结构提纲。

(2)本文中有一些较生疏的带专门性的名词术语,划出来,或课内查检,或提问。

讨论结构提纲

指名将拟好的提纲抄到黑板上,进行讨论。

提纲一:

(1)说明什么是书目及其作用(1—4自然段)

①书目的形式和内容。

②书目的重要作用。

(2)说明书目的历史和种类(5—12自然段)

①书目的历史。

②书目的种类。

(3)说明怎样使用书目(13—18自然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