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讲义
《罗斯福新政》 讲义

《罗斯福新政》讲义一、罗斯福新政的背景20 世纪 20 年代末,美国遭遇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经济危机,被称为“大萧条”。
这场危机给美国经济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股市暴跌、企业破产、银行倒闭、工人失业,社会陷入了混乱和绝望之中。
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传统的经济理论和政策已经无法应对。
当时的美国总统胡佛坚持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主张政府不干预经济,结果导致危机愈演愈烈。
1933 年,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就任美国总统,他决心采取一系列大胆的措施来拯救美国经济,这就是著名的“罗斯福新政”。
二、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一)金融领域1、整顿银行罗斯福上台后的首要任务就是整顿银行。
他宣布全国银行停业整顿,只有经过审核、财务状况良好的银行才能重新开业。
这一举措恢复了公众对银行的信心,防止了金融体系的进一步崩溃。
2、放弃金本位制美国放弃了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以刺激出口,增加国际贸易竞争力。
3、加强金融监管颁布了一系列金融法规,加强了对证券市场和银行体系的监管,防止过度投机和欺诈行为。
(二)工业领域1、制定工业复兴法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了公平竞争的原则,限制了企业的生产规模和价格水平,防止盲目竞争和过度生产。
同时,还规定了工人的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保障了工人的权益。
2、以工代赈政府出资兴办大量公共工程,如修建公路、桥梁、水坝、机场等,为失业工人提供了就业机会,同时也改善了基础设施。
(三)农业领域1、调整农业政策通过《农业调整法》,限制农产品的产量,减少过剩农产品,提高农产品价格,保障农民的利益。
2、政府补贴政府向减少耕地和牲畜的农民提供补贴,以鼓励农业生产的调整。
(四)社会保障领域1、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建立了养老保险、失业保险、救济等社会保障制度,为弱势群体提供了基本的生活保障。
2、举办公共福利事业兴办了学校、医院、图书馆等公共福利事业,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条件。
年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ppt课件

D.国家干预促进了经济发展
2、(2013·海南单科·19)美国在先进的科技和管理的推动下,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
国民收入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的340亿美元增加到1929年的830亿美元。其带来的
结果是美国(
)
A.消费不足问题更加突出
B.加紧占领殖民地取得海外市场
C.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强国
D.财政支出主要用于生产领域
2019
-
15
【知识拓展】
6、请综合考虑30年代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1)对资本主义各国:
①经济:经济衰退,生产力遭到巨大破坏。 ②政治:法西斯主义泛滥,民主制度摇摇欲坠。 ③思想:法西斯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④文化:现代主义文学艺术兴起(如幻想型电影得以发展)。 (2)对国际关系: 日趋恶化(抬高关税、货币贬值、法西斯对外扩张) (3)对苏联: ①经济:利用有利时机,从西方引进机器和资金,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 ②政治:利用共产国际,宣传资本主义走向崩溃,掀起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高潮。 (4)对中国: ①政治:日本不断加剧侵华,中国掀起抗日战争。 ②经济:国民政府掀起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和币制改革。
2019
-
16
【知识拓展】
二、罗斯福新政
1、内容及内在关系
:制定公平竞争法规, 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
工业:规定最低工资和 最高工时,允许劳资谈
2、罗斯福新政推行的是计划经济吗?其特点和实质是什么? 不是 实质:确保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政府干预)
3、罗斯福新政“新”在何处?
C.反映了民众逃避现实希求慰藉的心态 D.说明了现代主义艺术得到社会的认同
2019
-
6
【真题考向】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课件

探究2:面对今天全球危机,你能从罗斯
福新政中受到什么启示? ①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②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 ③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经济危机。
课堂检测5:、自由竞争和通过资本 主义经济本身自我调节的基本原则,实现国家对经济生活的 全面干预和调节。 ——《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现代 分册》
2.罗斯福新政 (1)目的:摆脱经济危机。 ◆(2)特点(新):加强国家对经济的 干预 和指导。 ◆(3)中心措施:国家对工业的调整 ,并 颁布了《 国家工业复兴法 》。 (4)局限性:新政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制 度的本质,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 的 经济危机 。
导火索:
焦虑不安的人们注视着华尔街股票的下跌 黑色星期四的华尔街 1929年10月24日的华尔街。街上的人们像热窝上的蚂蚁。当天有11个金融家自杀了。 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崩溃,这一天被称为“黑色星期四”。
1933年,国会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包括制定“公平竞争法 规”,确定各企业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防止盲目竞 争引起的生产过剩以及工人有权组织工会,以工代赈等内容,同 时还筹划大规模公共工程的兴建,以刺激消费和生产等。
工业方面
新政的中心措施
农业方面
缩减农业产量,稳定农产品的价格,政府以优惠贷款补偿农民的 损失,以复兴农业。
罗斯福政府先后颁布了70多个法案,全面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 对‚蓝鹰‛标志,罗斯福曾有一 番颇为生动的解释:‚在战争中,在 夜战的朦胧中,士兵们都在肩上戴着 一个明亮的标志,便于相互识别,以 免误伤自己人。根据同一原则,对于 那些与全国复兴计划合作的人们,也 必须随时都能互相识别。因此,我们 已为此目的提供了一种荣誉标志,设 计很简单,上面写有‘我们一定尽本 分’。我要求所有同我站在一起的人, 都突出地显示这一标志。这对实现我 们的目标是至关重要的。‛ ——罗斯福第三次‚炉边谈话‛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ppt课件演示文稿

探究题 一、1929—1933年经济危机 (创新题)(2010· 临沂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游行示威的汽车工人们
材料二 1930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对890种商品提高征税 的方案。由美国挑起的关税战,激起了其他资本主义国家 的恐惧和愤慨。有33个国家提出了抗议。到1931年底,有 25个国家采取报复措施,到1932年4月更增加到76国以上。
重难点 1.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教训启示 (1)繁荣和危机总是密切相关、同时并存的,要居安思 危,防患于未然,与时俱进。 (2)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及时调整经济发展的内部机 制和政策,适时调整生产关系,确保经济的持续发展。 (3)发展经济与改善人民生活相结合。 (4)各国政府应承担起各自的国际责任和义务,加强国 际合作,一旦危机发生,共同采取措施遏制危机,防止危 机的恶化。 (5)规范股市和信贷,防范金融投机。 (6)市场调节与国家干预相结合。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严重的经济危机。 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无法应对危机,资本主义国家纷纷 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德意日等国走上法西斯专政道路,而美 国则开始了罗斯福新政。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战后快速发展。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政 府政策的调整,战后“福利国家”建立,第三产业兴起,新 经济出现。
考点二 罗斯福新政 ①自由放任 ②罗斯福 ③金本位制 ④证券业 ⑤农业调整署 ⑥行政手段 ⑦全国工业复兴法 ⑧企业关系 ⑨劳资关系 ⑩以工代赈 11全面干预 12局部调整 13法西斯 14国家干 预经济 ☆高考资源库☆ 领域:金融领域。 措施:令银行休业整顿,逐步恢复银行信用;放弃金本位制, 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扩大联邦储备委员会权力;管制证 券业。 结果: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 差别:在国家干预的力度上有所不同。 说明: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在减退。
1929-1933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课件

背景 性质
战时共产主义不适应生产力
的发展
经济危机冲击了美国经济
无产阶级专政下的改革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改革
根本目 的
为恢复国民经济,建立社会 主义经济基础
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方式 侧重点 作用
以市场调节为主,国家放松 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 对经济的干预
以农业为主,用粮食税代替 以工业为核心,实行《全国
余粮收集制
二、“黑色星期四”
——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
1、爆发
(1)时间: 1929—1933年
(2)地点: 美国——资本主义世界
(3)特点: 时间长、范围广、破坏性大
2、资本主义国家为什么会集体爆发经济大危机? 带来怎样的严重后果?
下生面产是资一料个在严寒资的本冬家天的,掌衣握着之单中薄的,美为了追 求国更采多煤的工人利的益女,儿他和们她盲母目亲地的一扩段大对生话产:,造成 生女产儿的:“妈妈过,剩这”么,冷危的机天就,出为什现么。我们家
前 后 对 比, 结 论?
新政后:1936年工 业产值相当于1929 年的92.9%,国民 收入增加近300亿 美元,失业人数 1937年比1933年减
少了1200万;
取得很好效果,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
探究:
1.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和目的是什么? 2.“新政”会不会把美国变成社会主义 国家? 3.“新政”能消除经济危机吗?如何 评价?
与此同时,在密西西比河畔,农场主 们正在将一桶桶的牛奶倒入河水,把一 车车的大肥猪倒进河中。
仅1933年一年就有640万头猪被活活 扔到河里淹死,有5万多亩棉花被点火烧 光。
同样在英国,在法国,在荷兰,在 丹麦,整箱的桔子,整船的鱼,整袋的 咖啡豆被倒进大海,无数的奶牛、小羊 被杀死。巴西资本家则销毁了两个多万 袋咖啡。
课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优质课件

课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探讨教材第十五章“现代经济危机与政策应对”中的第二节“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具体内容包括大萧条时期的美国经济状况、经济危机的原因、罗斯福新政的主要政策及其影响。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大萧条时期美国的经济状况,掌握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
2. 理解罗斯福新政的核心政策,分析其对美国经济复苏的作用。
3. 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经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增强对国家政策制定的理性认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罗斯福新政政策的实施与影响。
教学重点:大萧条时期美国经济状况、经济危机原因及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大萧条时期的历史图片和资料,引导学生感受那个时期的美国社会现状,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经济危机?”2. 教学内容讲解(1)大萧条时期美国经济状况及原因。
(2)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金融改革、工业复兴、农业调整、社会保障等。
(3)罗斯福新政的实施过程及影响。
3. 例题讲解讲解教材中的例题,分析罗斯福新政政策对美国经济复苏的贡献。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新政对当前我国政策制定的启示。
六、板书设计1. 大萧条时期美国经济状况及原因2. 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3. 罗斯福新政的实施过程及影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大萧条时期美国的经济状况及其原因。
(2)分析罗斯福新政的核心政策,并评价其对美国经济复苏的作用。
2. 答案:(1)大萧条时期美国经济状况:失业率高、生产下降、银行倒闭等。
原因:过度投资、消费不足、金融体系不完善等。
(2)罗斯福新政的核心政策:金融改革、工业复兴、农业调整、社会保障等。
评价:新政政策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美国的经济危机,促进了经济复苏,为后来美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经济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是什么?2. 结合现实,分析我国政府在面对经济危机时应采取哪些政策措施?3. 了解其他国家在经济危机时期的政策应对,对比分析其优缺点。
第6课--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PPT课件

危 影响:经济危机引发各国的社会危机,
机 激化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加剧了 和 世界局势的紧张。
罗 背景:经济危机—政治危机
斯 直接目的:消除危机
福 新 政
最终目的:维护资产阶级统治 核心:《全国工业复兴法 》
特点: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大规模干预和指导。
影响:
1、1929年发生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 机的主要特点是( C )
A.新政使美国经济恢复过来
B.新政使美国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
C.新政使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 巩固和发展
D.新政目的得以实现,经济危机被 消除
2021
24
8、罗斯福新政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说明资本主义( C )
A由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向计划经济转变 B市场经济的削弱
C资本主义制度还有生命力,能够进行自 我调节
时间特别长
破坏性特别大
2021
1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经济危机的影响
经济危机引发各国的社会危机, 激化了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2021
12
二、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1882--1945年)
美国第32届总统,任 期12年零39天(1933-1945年)。
他是美国历史上任职时 间最长的总统。
2021
凡尔赛--华 盛顿体系
相对稳定 时期
经济危机
2021
3
第6课
经济大危机与罗斯 福新政
2021
4
一,经济大危机
1,背景/时间/特点
首先在美国爆发
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2021
5
股市是:
晴 雨 表
2021
6
导火线:纽约股市股价暴跌
经济大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
36
6、材料: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在总统就职演说中说: “……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 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 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原因:繁荣背后潜藏着许多矛盾
特点: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
影响: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
.
2
柯立芝总统
柯立芝总统时期
(1923—1929年) 出现了“柯立芝繁荣”。 大规模标准化的生产方式 渗透到无线电产品、电冰 箱、吸尘器等消费品的生 产中,这些产品的低廉价 格使得它们能够进入寻常 百姓家,美国在西方各国 中率先迎来大众消费的曙 光。
A.中心措施是国家对工业的调整
C
B.目的是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C.从根本上消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D.取得了一定成效
7、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
)B
A.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政府工作的重心
B.调整和巩固资本主义制度
C.彻底否定传统的资本主义经济政策
D5
A 8、美国罗斯福新政的作用不包括
.
20
你怎样看待美 国政府限制农产品 生产和销毁农产品 的措施?
一方面,解决了农产品产量
过剩的局面,对农业复苏起了一
定作用。其中获利最多的是大农
场主和大种植园主;
另一方面,采取毁灭粮食和
牲畜的办法保证利润,恰恰是资
本主义腐朽性的明证。
.
21
罗斯福与美国农民进行交谈
.
22
蓝 鹰 标 志
罗斯福政府成立“全国复兴署”,由它协调国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讲义

课时2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及影响。
2.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内容、特点及影响。
[主干梳理]考点一 经济大危机1.原因(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
(2)具体原因⎩⎨⎧①贫富差距拉大,导致生产相对过剩,供需矛盾激化。
②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刺激了市场的虚假繁荣。
③过度的股票投机活动,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
2.爆发:1929年10月,美国华尔街股价狂跌。
3.特点:范围广泛;持续时间相当长;破坏性特别大。
4.影响(1)对各国⎩⎨⎧①经济上: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出现经济衰退或萧条。
②政治上:社会危机加深;各国示威游行、罢工不断;德国法西斯势力影响猛增;日本军国主义势力趁机抬头。
(2)对世界: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的掠夺,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5.对策:胡佛固守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反对政府直接干预,导致危机恶化。
考点二 罗斯福新政1.背景:胡佛反危机措施失败;罗斯福当选总统。
2.措施(1)金融⎩⎨⎧①银行暂时休业整顿,恢复信用。
②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2)工业: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要求各行业制定公平经营章程。
(3)农业: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调整农产品结构,稳定农产品价格。
(4)社会福利:加强救济和社会保障;实行“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
(5)社会立法:签署《全国劳工关系法》,成立全国劳工关系委员会。
3.实质(特点):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局部调整生产关系,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4.影响(1)直接影响: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2)间接影响:缓和了社会矛盾,维护了民主,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
[巧学妙思][构图解史] 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爆发的原因社会化大生产←根本原因→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生产产品增多←重要原因→购买力水平低下分期付款←诱导因素→股票投机[图示历史]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思维导图] 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及影响[易错易误] 罗斯福新政的实质罗斯福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美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以使其适应社会生产的需要,它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即“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新政》讲义

《罗斯福新政》讲义在 20 世纪 30 年代,一场严重的经济危机席卷了全球,美国也未能幸免。
这场危机给美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工厂倒闭、工人失业、银行破产,社会陷入了一片混乱。
就在这危急时刻,富兰克林·罗斯福上台,推行了一系列被称为“罗斯福新政”的改革措施,为美国经济的复苏和社会的稳定带来了希望。
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十分严峻。
1929 年 10 月 24 日,美国股市突然暴跌,引发了一场严重的经济危机。
这场危机迅速蔓延,不仅影响了金融领域,还波及到了工业、农业等各个方面。
工厂大量倒闭,工人失去工作,农产品价格暴跌,农民陷入困境。
许多人失去了住房和储蓄,生活陷入了绝望。
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经济政策已经无法应对危机。
胡佛政府采取的自由放任政策未能阻止危机的恶化,民众对政府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
1933 年,罗斯福宣誓就任美国总统,他决心采取积极的措施来拯救美国经济。
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包括多个方面。
首先是金融领域的改革。
罗斯福宣布银行休假,整顿和重建银行体系,恢复银行的信用。
通过《紧急银行法》,对银行进行严格的审查和监管,淘汰了一批实力较弱、经营不善的银行,为金融市场的稳定奠定了基础。
其次是工业方面的改革。
罗斯福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了公平竞争的原则,限制了企业的盲目生产和垄断行为,保障了工人的权利,如规定了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等。
这一举措既有助于提高工人的生活水平,也促进了工业的有序发展。
农业方面,罗斯福政府通过《农业调整法》,采取措施减少农产品的产量,提高农产品价格,以解决农产品过剩的问题。
政府向农民提供补贴,鼓励他们减少耕种面积,从而稳定农产品市场。
在社会福利方面,罗斯福政府推行了一系列措施,以缓解民众的困境。
建立了联邦紧急救济署,为失业者和贫困家庭提供救济金和食品援助。
还实施了以工代赈的政策,通过兴办公共工程,如修建公路、桥梁、水坝等,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
罗斯福新政的实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1 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
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间的矛盾;
第二学习主题 第8课 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黑 色 星 期 四 的 华 尔 街
焦虑不安的人们注视着华尔街股票的下跌
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 崩溃,这一天被称为黑色星期四
第二学习主题 第8课 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1929年
1930年
1931年
1932年
对外贸易(百万美元)
进口 出口
●破坏性大
12279 11460
1933年
第二学习主题 第8课 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
1 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
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间的矛盾;
2 开始标志:
1929年10月下旬;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股 票价格暴跌;
寒冷的北风呼啸着,一个身穿着单衣的 小女孩蜷缩在屋子的角落里
妈妈,天气这么冷,你为什么不生起火 炉呢 小女孩在瑟瑟发抖。
妈妈叹了口气,说:“因为我们家里没 有煤,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有钱买煤。”
“妈妈,爸爸为什么会机和罗斯福新政
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
第二学习主题 第8课 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实质:在维护资本主 义制度前提下;生产关 系的局部调整
你认为罗斯福新 政新在哪里
①国家干预经济;克服放任自由的竞 争,减少或避免了经济危机的发生;
②对生产关系局部调整;使美国由私人垄断 资本主义走向美国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第二学习主题 第8课 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的就职演说
第二学习主题 第8课 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美国的罗斯福新政 1 目的: ◎直接: 为了尽快摆脱危机; ◎根本: 为了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2 特点: 全面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3 主要措施: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讲义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讲义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是指20世纪30年代初至中期,在全球范围内爆发的一场严重的经济衰退。
这次危机源于1929年美国股市崩盘引发的经济危机,随后波及全球,导致了大规模的失业、贫困和贸易萎缩。
在这一时期,美国总统罗斯福实施了一系列称为罗斯福新政的政策,试图挽救经济。
下面将分别介绍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金融危机、贸易保护主义和经济政策失误等多方面因素。
首先,股市崩盘引发金融危机,导致投资者信心受挫,信贷紧缩,企业破产数量激增。
其次,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不断出台加剧了全球经济的困境,各国相互征收高关税,导致国际贸易减少,经济循环放缓。
此外,一些国家的经济政策也存在失误,比如紧缩政策导致通货紧缩、失业率上升。
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罗斯福上任后,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来扭转局势,这就是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基于一项核心原则,即政府应该扮演更大的角色来解决经济危机。
新政的主要内容包括金融改革、劳工保护、农业调整和公共工程项目等。
首先,罗斯福采取了一系列金融改革措施,旨在修复破产银行、恢复信用和稳定金融市场。
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项政策是成立了美联储,以监管和规范银行业。
此外,罗斯福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提供紧急贷款,帮助贫困地区和企业度过难关。
其次,罗斯福推出了一系列劳工保护政策,旨在提高工人的工资和生活条件,以缓解失业问题。
这些政策包括最低工资法、工作时间限制、工会保护等。
这些措施极大地改善了工人的福利待遇,减轻了他们遭受经济危机打击的压力。
此外,罗斯福还采取了一系列的农业政策,旨在改善农民的收入和地位。
他实施了农业调整法,以减少农产品供应,提高价格。
此外,他还推出了一系列的农业援助计划,如向农民提供贷款和技术支持等。
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农民渡过了经济危机。
最后,罗斯福进行了大规模的公共工程项目,旨在刺激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机会。
第8课--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课件

手足无措 的普通百姓
第8课--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严重的政治危机 工人砸碎工厂的玻璃
示威者与警察发生冲突
美国纽约举行的盛大游行 第8课--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一、空前严重的世界经济危机(1929-1933)
1、爆发
(1)原因: (2)标志: (3)表现: (4)特点:
特点
具体表现
范围广 时间长
迅速扩展到资本主义世界以及许多殖民地、 半殖民地国家,农业、金融、商业、工业 等危机同时爆发。
直接原因:供需矛盾即生产和销售的矛盾
具体原因:①贫富差距扩大 ②过度信贷消费 ③股票投机过度 ④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第8课--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一、空前严重的世界经济危机(1929-1933) 1、爆发
(1)原因:
(2)标志: 1929年10月24日,纽约华尔街股市崩溃
第8课--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第8课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美国总统胡佛如果我当选总统保证如果我当选总统保证让每家工人锅里有两只嫩让每家工人锅里有两只嫩鸡车库里有两辆汽鸡车库里有两辆汽胡佛胡佛19291929第8课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第8课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pk如果竞选成功我保证将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最好的经济是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最好的政府是不干预经济的政府
第8课--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1933年3月5日,罗斯福就职后的第二天就下令全 国银行一律休假四天,随后国会通过《紧急银行 法案》:授权总统对银行进行审理,凡有偿付能 力的银行才允许开业,同时,由国家拨款30亿美 元贷款给大银行,支持其开业,并成立“联邦储 蓄保险公司”,对存款实行政府保险。
整顿银行业,克服金融危机
元。汽车、收音机、电冰箱、洗盲衣目机扩、钢大琴生、产电唱机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繁荣下去! 这个国家需要进行大胆的、坚持不懈 的试验,如果试验失 败,就再试行一种办法,最重要的是要进行试验
--罗斯福就职演说
罗斯福总统就职演说(1933年3月4日)
“我们必须行动起来,迅速行动起来”
罗斯福的改革思路
联邦储备银行
农业 33.5 农业调整法 工业 33.6 全国工业复兴法
农业调整署 全国工业复兴署
救济 33. 35.
联邦紧急救济法 全国劳工关系法
联邦紧急救济署 劳工关系委员会
劳工福利
35.
社会保险法
38. 公平劳动标准法
700 多个法令
几十个部门
社会立法:保障了新政的有效实施
【新政的特点、实质】
自由放任政策 矛盾
股票投机
工人待遇?
购买能力有限
产品相对过剩
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的特点
1929~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情况表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世界
工业下降 46.2% 40.6% 28.4% 16.5% 8.4%
1/3
外贸缩减 70% 69.1% 50% 48% 50%
2/3
罗斯福以“新政”赢得大选,并带领美国摆脱 危机困境。与胡佛政策相比,新政之“新”在何处?
【问题思考】
如何评价罗斯福新政?
●有的学者指出,新政的意义远远超出经济领域, 也超过一定意义上的改革,不论提出者自己是否意 识到,它造成了资本主义的一次深刻变革或者是一 种再生。 ●另一些学者指出,罗斯福新政的目的只是保护和 巩固资本主义制度,不应过分赞扬。
二、罗斯福“新政”
最好的经济是完全自 由的市场经济,最好 的政府是不干预经济 的政府。
如果竞选成 功,我保证 将为美国人 民实行新政!
票数
票数
1575 选民 2280 万票 万
59 选举 472 人票
胡佛
富兰克林·罗斯福
一种让人感动的精神:
➢他是一位身残志坚的美国总统, 他是继华盛顿、林肯后最受美国 公众欢迎的美国总统;他是唯一 一位连任四届的美国总统(19331945)。
方法繁荣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55.5% 52.2 32.0% 36.1% %
材料二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 摆脱危机,纷纷采取以邻为壑、 转嫁危机的办法。他们提高关 税,阻止外国商品进入本国市 场;实行货币贬值,让本国商 品打入别国市场,导致世界经 济进一步混乱,国际关系日趋 恶化。
愤怒的工人砸碎工厂的玻璃 纳粹独裁希特勒在发表演讲
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度过了经济危机 缓和了社会矛盾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迎来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课外延伸,启迪思维
你如何认识中西发展中的相互学习和借鉴?
当我们在困境中寻找希望的时候, 当我们在低谷中仰望山顶的时候, 我们可以用罗斯福的一句话共勉:
探究原因
具体原因
具体原因
具体原因
①贫富差距扩大 ②股票投机过度 ③分期付款膨胀
激化
激化 激化
根本原因
经济
④生产和销售 根源 ⑥资本主义
危机
矛盾
的基本矛盾
加剧
社会化大生产 资本家私有制
直接原因
⑤自由放任政策
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 政策原因 义快速发展
导火线:1929年10月24日,
纽约华尔街股票市场崩溃
【学有所思】
“美国梦”的发展对我们实现“中国梦” 有什么借鉴和启示?
【合作探究】
请同学们分别站在美国大萧条时 期的企业主,农民,工人及社会弱势 群体的角度说说你对新政的态度,并 依据新政史实阐明理由。
提示:1、是否有利于解决生产与消费的矛盾 2、新政举措与你所代表阶层利益有无冲突
罗斯福新政的立法措施
领域
措施
年月日 通过法令
成立管理部门
金融 33.3.9 紧急银行法
•
感情上的亲密,发展友谊;钱财上的 亲密, 破坏友 谊。20.11.132020年11月13日 星期五 8时42分32秒20.11.13
谢谢大家!
•
生活中的辛苦阻挠不了我对生活的热 爱。20.11.1320.11.13Friday, Novemb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20:42:3220:42:3220:4211/13/2020 8:42:32 PM
问题:3、为实现这个目标,新政采取 了哪些措施?
4、新政期间成立了新的政府机构,同 时还颁布了一系列法案。这一现象说明了 新政的什么特点?
【新政的特点、实质】
材料三:报纸咒骂罗斯福太迁就工人,是“ 敲富人竹杠”、“天天吃烤百万富翁”!《社 会保障法》出台后有人说“是从《共产党宣言 》第18页逐字逐句抄来的” ,甚至有人建议调 查一下罗斯福是不是共产党。
【时事链接】
2008年以来,发生在美国的次信贷危机犹如风暴席卷美国、 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美国经济处于“非常严重 的经济调整边缘”,全球正面临二战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
Franklin D. oosevelt 1882-1945
学习目标
1.了解1929~1933年资本 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 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 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罗斯福说:“在美国从来没有一个人比我对 资本主义有着更坚定的信仰!”
问题:5、这些人为什么骂罗斯福?他们与 罗斯福有没有根本的利益冲突?两者分歧在哪 里?说明新政的实质是什么?
【新政的特点、实质】
新政的特点: ■政府干预经济(调整产销矛盾)
• ■ 关注弱势群体 • ■ 通过立法形式 • ■ 协调发展…… • 新政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材料一: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 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 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 用。
探究:1、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 指的是什么?
2、“新应用”指什么?这种“新应用”能 永远纠正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吗?
【新政的特点、实质】
材料二:1932年罗斯福说:“我们到底 有没有实质的进步,不在于富人更富,而 在于穷人也能有足够的生存来源。”
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作用
项目 问题 主要立法 措施
金融
《紧急银行法》
工业 (核心)
农业
《农业调整法》
作用
社会
《联邦紧急救
福利
济法》
社会立法
《全国劳工关系 法》等700多个 法令
保障了新政 的有效实施
【问题思考】
1.为什么整顿财政金融是首要环节? ①危机首先从金融领域爆发;②只有恢复银行信用, 促进金融体系正常运作,才能为农业生产恢复与发展 提供前提保证。 2.为什么调整工业生产是中心环节? ①把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纳入国家有控制的轨 道;②有助于恢复经济,缓和阶级矛盾。 3.为什么要减少耕地面积和产量? 克服农业生产过剩,提高农产品价格和农民购买力, 促进农业复苏。 4.以工代赈比直接救济的优点? ①增加就业机会,稳定社会秩序;②刺激消费,增加 社会购买力;③改善基础设施,有利于经济长期发展。
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合作探究】根据教材P71最后三段内 容,结合以下资料,分析罗斯福新政 的影响。
材料一
材料二 新政的实施提供了很多就业
1200
100(0 1)摆脱了危 80机0 困境,美国经
1929
机会……。新政既保证企业家的利益,
也 有保利(证于2贫缓)困和一失危定业机程者时的代度最的上低阶缓生级和活矛水盾了平,,维
•
做一枚螺丝钉,那里需要那里上。20. 11.1320 :42:322 0:42No v-2013 -No v-2 0
•
日复一日的努力只为成就美好的明天 。20:42:3220:42:3220:42Friday, November 13, 2020
•
安全放在第一位,防微杜渐。20.11.1320.11.1320:42:3220:42:32November 13, 2020
【历史感悟】
罗斯福
邓小平
罗斯福与邓小平在对市场经济和国家宏观调控
关系方面的认识有何一致的地方?改革和发展中的 中国可以从罗斯福新政中得到哪些借鉴?
结合背景和内容,总结罗斯福新政给我们有怎样的启示?
罗斯福新政
本课小结
背景 内容
特点 实质 影响
经济危机,胡佛反危机措施失败
整顿财政金融体系 加强对工业计划指导(核心) 调整农业政策 社会福利 社会立法
•
科学,你是国力的灵魂;同时又是社 会发展 的标志 。下午8时42分 32秒下 午8时42分20:42:3220.11.13
•
每天都是美好的一天,新的一天开启 。20.11.1320.11.1320:4220:42:3220:42:32Nov-20
•
人生不是自发的自我发展,而是一长 串机缘 。事件 和决定 ,这些 机缘、 事件和 决定在 它们实 现的当 时是取 决于我 们的意 志的。2020年11月13日星期 五8时42分32秒 Friday, November 13, 2020
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表现
股市崩溃,银行倒闭 农产品价格猛跌
企业破产,市场萧条
危机时 代的美 国失业 率
失业人数激增,生活困难
探究原因
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快速发展
生产方式
机器化大生产
生产资料所有制
资本家私有制
矛盾
社会化大生产
分期付款
目的为何?
加剧 超前消费 榨取最大利润
生产日益扩大
狂热地
60济0 逐渐走出低谷1933
1935
400
1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