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一周测试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5小题,共50分)1.《礼记》载,“诸侯不敢祖天子,大夫不敢祖诸侯”。

这主要反映了西周A.按地域分割政治权力 B.宗法制与郡县制相结合C.维护嫡长子的特殊地位 D.天子拥有绝对专制权威2.“从理论上讲,秦汉以后的皇帝跟西周和西周之前的王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不是天下的共主而是独主,是国家所有人惟一的君主。

”材料中“共主”到“独主”的变化反映了A.集体统治到君主专制的转变B.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过渡C.诸侯割据到国家统一的实现D.地方分权到中央集权的建立3. “最高命令称上谕:一种是明发上谕,一种是寄信上谕。

寄信上谕是清代特有的,……直接由皇帝军机处寄给受命令的人。

譬如给江苏巡抚的上谕,直接寄给巡抚,旁人谁也不知道。

……后来凡是紧要的事,差不多都用寄信上谕发出了。

”清朝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A.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B.做好政令的保密工作C.提高行政效率D.加强对官员的监察4.苏格拉底认为雅典城邦不能够由公民自己来治理,而是要由“知道如何统治的人来治理”。

这一看法是针对A.直接民主的弊端B.民主范围的扩大C.参政方式的平等D.贵族统治的专横7.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提出:“在一个国家里,总是有一些人以出身、财富或荣誉著称。

不过,如果他们和平民混杂在一起,并且和其他的人一样只有一个投票权,公共的自由将成为对他们的奴役,而且他们不会有保卫这种自由的任何兴趣,因为大多数的决议将会是和他们作对的。

”下面的民主实践可能受到孟德斯鸠上述思想影响而出现的是A.英国下议院B.法国参议院C.德国帝国议会D.美国资产阶级共和制8.据统计,19世纪40年代下半期,广州对英国的贸易总额由3100万元下降到1600万元,来广州的美国商船由93艘下降到70艘。

这一现象说明A.中国的自然经济尚未开始瓦解B.当时爆发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C.五口通商改变了中国外贸布局D.世界市场形成后对华贸易减少9.五四运动被称为创造一种新的现代的文明以挽救中国。

湖北省荆州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查历史试题含答案

湖北省荆州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查历史试题含答案
展的缩影,具有历史学、社会学和区
域史的研究价值。(3 分)
பைடு நூலகம்
①材料中列举了劳动力结构和收入结 可用来检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
构,其中副业的占比分别是“41.4%” 放了劳动力及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乡
和“30%”,尤其“房租”成了主要收入 镇企业等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积极
来源
作用。(3 分)
②材料中提及“科技园”、“房租”等
总之,五四运动后,工人阶级以其日益壮大的阶级力量、团结联合的斗争方式、底层艰 难的生活环境、新型的指导思想等多面形象引起了知识阶层的广泛关注,成为一股不可忽视 的社会力量。 示例二 论题:民国初期,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工人阶级队伍迅速壮大。 说明:①辛亥革命推翻封建统治,南京临时政府颁行实业政策,人民掀起“爱用国货”反帝 运动,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无暇东顾,一系列有利条件促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说明:① 五四运动后期,工人阶级成了这场反帝爱国运动的主力军,工商学的联合斗争迫 使北洋军阀让步,最终取得五四运动的初步胜利。从此,工人阶级登上中国历史舞台。
②随后马克思主义得以在中国广泛、迅速地传播开来,知识界开始大规模研究劳工阶层, 包括其劳动条件、工资情况、生活状态、罢工等政治、经济斗争,这些都加深了知识阶层对 工人阶级的认识和了解。
影响:对英国而言,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英国凭借其强大的海上优势和工业水平,确 立了“世界工厂”和贸易帝国的地位,最终建立起世界霸权;对世界而言,19 世纪中期,以 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工业革命的先进技术和生产方式扩展到世界其它地区,大 大推动了世界经济的近代化进程;对亚非拉而言,19 世纪世界经济体系本质上是资本主义体 系,虽客观上有利于殖民地、半殖民地区的工业化进程,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给亚非拉带 来了深重的民族灾难,加剧亚非拉地区的贫穷和落后等。(6 分。回答 1 点可得 2 分、回答 2 点可得 4 分、回答 3 点可得 6 分。其他答案符合题意、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2021年高三上学期开学初检测历史试卷含答案

2021年高三上学期开学初检测历史试卷含答案

2021年高三上学期开学初检测历史试卷含答案总分:100分1.西周铜器铭文中有“应监”、“艾监”等称呼。

在西周王朝的政治体制中,监是由王朝中央派出,负责监督地方的特殊官员。

下列官职(或机构)的职能与西周的“监”最为接近的是A.汉武帝时的刺史 B.唐代的门下省 C.宋代的通判 D.明朝的内阁2.先秦诸子百家既相互辩难,也相互影响。

儒家与法家主张的共通之处是( ) A.重农抑商 B.强调制度与秩序C.厚古薄今 D.重视道德与人伦3.据记载,唐代中后期,长安胜业坊出现卖蒸饼的店家,宣平坊内有卖油的油坊,延寿坊有鬻金银珠玉者等。

这表明A.唐朝取消了对商业的时间限制B.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了坊市格局C.当时城市职能发生了根本变化D.唐朝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4.儒家学说倡导“宽刑慎杀”,强调执法有准、量刑有据。

明初朱元璋说,“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

这表明朱元璋( )A.力图为专制集权确定理论基础 B.试图以重刑迅速稳定社会C.放弃了儒家的治国理念 D.执法无准、量刑无据5.宋初,中书省长官“中书舍人”除特命外,不再起草诏令,而是由皇帝差遣的“知制诰”(或临时差遣的“权知制诰”)负责起草。

这一变化A. 精简了官僚机构B. 理顺了职官权责C. 削弱了宰辅权力D. 提高了行政效率6.钱穆在《国史新论》记载:“唐代制度,在下有……为政府公开选拨人才;在上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

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

”材料中“这两种制度”分别是A.察举制、三公九卿制 B.九品中正制、三省六部制C.科举制、三公九卿制 D.科举制、三省六部制7.针对皇帝频频越过中书省直接向六部官员下达诏令的现象,有朝臣说:“事不出中书,是为乱政。

”由此可知,该朝臣( )A.反对中央集权B.主张建立内阁C.主张加强相权D.反对三省六部制8.唐宋时期,地方官任职避亲、避籍渐成定制。

该制度旨在( ) A.瓦解宗法体系B.防止地方势力膨胀C.健全地方行政机构D.完善地方监察制度9.《金史》记载:“赞曰:章宗在位二十年,承世宗治平日久,宇内小康,乃正礼乐,修刑法,定官制,典章文物粲然成一代治规……亦可谓有志于治者矣。

2021-2022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周练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21-2022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周练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周练历史试题含答案1.历史学者艾弗瑞·克罗斯比在1972年提出“哥伦布大交换”这个观念。

它是指东半球与西半球之间生物、农作物、人种(包括黑奴)、文化、传染病、甚至思想观念的突发式大交流。

它产生的最重要影响是( )A.开始各文明之间交流B.引发了地理大发现C.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D.各种文明交流增多2.“即使哥伦布没有发现美洲大陆,达·伽马没有绕好望角航行,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其他人也会这么做。

总之,西方社会已经达到起飞点,即将起飞。

”最能说明上述观点的依据是( )A.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B.传播基督教思想的需要C.转口贸易利润的刺激D.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3. 1609年,应荷兰东印度公司的邀请,格劳修斯发表了《论海上自由》,主张海洋应该为人类共同所有、自由利用,“每个国家均可自由地(通过海洋)穿行到另外一个国家,并可自由地与之进行贸易活动”。

下列评述正确的是( )A.为荷兰海外殖民扩张活动进行了辩护B.标志着资本主义自由放任政策的开始C.直接导致了第三次英荷战争的爆发D.对英国的殖民霸权提出了严重的挑战4.16世纪时有一欧洲国家的国王说:“在朕的领土上,太阳永不落下。

”这一国家后来还兼并了葡萄牙,被后世称为“第一个日不落帝国”。

这个国家是( ) A.英国 B.西班牙C.法国 D.荷兰5. 16世纪的一位英国人曾说过,以前的农民及其一家都睡在地板上,厨房里仅有一两口锅;而到16世纪末,一位农夫可能拥有“在橱柜里摆有一套精致的锡铅合金餐具,三四张羽绒床,好几套床罩和挂毯,一个印制的盐罐,一罐酒……以及一打羹匙”。

这一现象说明( )A.工业化推动了农业的商品化B.世界性的贸易体系开始形成C.商贸中心转移推动了英国经济快速发展D.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6.当商品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时,生产者逐渐与生产资料分离,马克思将这一过程称为资本原始积累。

下图所示资本原始积累特点最典型的国家是( )A.荷兰 B.英国C.俄国 D.美国7.曾经有人向拿破仑推销一项新技术发明,以便渡海作战,攻入英伦三岛,扫除称霸欧洲的最大障碍,但未被拿破仑采纳。

2021年高三历史上学期期初检测试题

2021年高三历史上学期期初检测试题

2021年高三历史上学期期初检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38题每题1.5分,39-43题每题1分)1.读表1,据此不能得出的认识是( )AC.政区层级的调整促进了地方自主性 D.二级制和三级制是古代政区层级的主体2.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

”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C.制度法令的统一 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3.史载,东晋时,太尉郗鉴为女择婿,遣人至朝廷重臣王导的家中“遍观子弟”。

王氏子弟各自修饰,以图被选,只有王羲之“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被郗鉴认为是理想的女婿人选,“遂以女妻之”。

这主要反映了当时( )A.女性地位低下B.婚姻讲究门第C.择婿方式独特D.大臣拉帮结派4.古希腊城邦雅典的公共墓地主要用于埋葬牺牲的战士,城邦为他们树立墓碑,刻上所有牺牲者的名字,但并不写明他们的家世。

这旨在强调( )A.城邦公民的平等 B.军事对城邦的重要性C.共同的宗教信仰 D.血缘对城邦维系的作用5.公元前123年的罗马《索贿罪法》规定,主持审理贪污受贿案件的裁判官应按照法定程序,从拥有一定财产的居民中挑选50名陪审员,组成审判团参与审判。

由此建立起来的陪审制( )A.照搬了希腊的司法制度 B.标志着罗马法律的日趋完备C.反映了罗马政体的改变 D.体现了罗马司法程序的进步6.1811年,英国政府准备对美战争,派人拿着议会批准的100万英镑军费的批文前往英格兰银行要求预付,银行审计长发现上面未盖国王印章,拒绝支付。

此事反映出当时英国( )A.议会不能支配政府财政 B.国王掌控实权C.银行担心政府违约失信 D.宪政制度确立7.1895年,一位中国外交官对当时四个欧美国家的政体分别作了如下评述,其中对德国的评述是( )A.“举国听于议院,势太偏重”B.“君主能以事下会议而不能独断”C.“议院主议法,政府主行法,察院主断法”D.“上议院主用世爵,参以选举,君权仍重”8.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颁布“向各国宣战懿旨”。

2021年高三第一周周测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2021年高三第一周周测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2021年高三第一周周测文科综合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12、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这段话体现的是A.民本思想 B.仁政思想 C.礼法并重 D.礼治为先13、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在清代被列为禁书,其主要原因是该书A.将人性与天理对立起来 B.质疑孔子的权威性C.主张儒、佛、道三教合一 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14、“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

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

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A.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 B.佛教开始传入中国C.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 D.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15、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理论由先秦法家奠定,经汉朝儒生发展而成。

这两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分别是A.荀子、董仲舒 B.荀子、孟子C.商鞅、孟子 D.韩非子、董仲舒16、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替百姓打算,唯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为君主参谋,专替君主打算。

这一家是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17、“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

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

”这首诗反了A.孟子的“仁政”B.董仲舒的“独尊儒”C.王阳明的“心学”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18、1945年7月英国举行大选,被视为反法西斯战争英雄的在任首相丘吉尔及其所在的保守党惨败,工党获胜组阁。

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A.反法西斯战争已经接近最后胜利 B.工党提出了实行社会福利等改革纲领C.人们担心丘吉尔强烈反苏导致战争再起 D.英国大国地位的衰落引起选民强烈不满19、xx年2月,美国总统奥巴马针对日益严重的国内经济经济危机,签署了经济刺激计划。

在70多前,美国曾施行了类似的政策,史称A.马歇尔计划 B.布什计划 C.里根计划 D.罗斯福新政20、世纪60年代后期,布雷顿森林体系出现危机,美国一度出动军用飞机紧急空运黄金供应伦敦黄金市场,美国的黄金储备因此遭受损失。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含解析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含解析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含解析【试卷综析】本试卷是高三文科综合试卷,历史部分的考查以主干知识为载体,以能力测试为主要目标,在注重考查学科核心知识的同时,突出对高考要求的四大能力的考查。

试题重点考查:分封制、宗法制、察举制、君主专制、监察制度、古代商业的发展及其商业政策。

儒家思想的发展等主干知识;注意考查学生阅读分析材料,调动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是份考查能力的好试卷。

【题文】12.《左传》记载,晋国赵鞅率军与郑国交战,临战发表誓词:“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

”这反映出当时晋国( ) A.分封制度受到冲击 B.郡县制度全面推行C.宗法等级秩序变动 D.国家政权趋向松散【知识点】A1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及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答案解析】 A 解析:材料信息“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

”反映当时出现按军功授爵,且出现“郡、县”说明分封制遭到破坏。

B项出现于秦朝,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D项表述不符合故选: A【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有效信息的准确解读。

【题文】13.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故天子诸侯之传世也,继统法之立子与立嫡也……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而终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藉,而争之易生,其弊将不可胜穷。

”这段话主要说明了( )A.嫡长子继承制的特点B.嫡长子继承制是历史的继承C.嫡长子继承制的弊端D.嫡长子继承制的优越性【知识点】A1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及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答案解析】 D 解析:材料主要说殷周时期王位如何世袭,一是立嫡一是立贤,立贤优于立嫡,但殷周还是立嫡,原因是立贤“争之易生,其弊将不可胜穷”相反就是立嫡具有优越性。

故选:D【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准确正确。

【题文】14.《汉书·武帝纪》记载:“元光元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

2021年高三12月第一次周考文综历史试题

2021年高三12月第一次周考文综历史试题

2021年高三12月第一次周考文综历史试题xx-12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24.在罗马人那里,私有制和私法的发展没有在工业和贸易方面引起进一步的后果,因为他们的生产方式没有改变。

但当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社会内部逐渐发展起来时,详细拟定的罗马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

这一材料不能说明A.罗马法中有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纠纷的内容B.法律程序严谨、详尽C.罗马法得到恢复并树立威信的原因之一是它所包含的平等、公正等法律观念D.罗马法因具有资产阶级性质得以在近代推广25.“从某种意义上说,哥伦布的远航不是第一次,而是最后一次对美洲的‘发现’。

它的划时代意义源于欧洲对它的回应方式。

因此,哥伦布的重要性首先可归因于欧洲形势的改变,而不是他到达了一个‘新’大陆。

”这一说法A 肯定了“欧洲中心论”的影响,但否定了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事实B 批评了“欧洲中心论”,也否定了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事实C 肯定了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事实,也肯定了“欧洲中心论”D 肯定了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事实,但批评了“欧洲中心论”26.“它促成了西方现代文明的兴起和西方世界现代化进程的格局的……几个世纪以来,被誉为西方文化的世俗化决定性阶段……,体现了一种新的无所不包的近代精神,………世界现代文明各种特征发展的起点,”这一事件指的是A.新航路的开辟B.文艺复兴运动C.启蒙运动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27.1872年的法国,全国每个企业平均雇佣工人只有2.9人,工业中仍然是小生产者占绝对优势,大企业较少。

虽然法国当时有产业工人300多万人,但在总人口比例中不占优势。

材料说明A 法国尚未完成工业革命B 法国具备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C 法国开始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D 巴黎公社失败具有必然性28.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认为,文明是在提出艰难挑战的环境中诞生和成长的。

苏联的社会主义挑战,对资本主义文明也是一个刺激和推动。

2021年高三第一次周测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三第一次周测历史试题 含答案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48分)1. 《汉书·地理志》载:“秦遂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

”材料中的“周制”是指A.郡县制B.分封制C.王位世袭制D.行省制2. 隋唐时期,不利于商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是A.国家分裂 B.草市兴起 C.海禁政策D.市坊分区3. 明代有一个笑话,说是朝廷宴请外国元首和使节,结果宴会所用580 件官窑瓷器全部被使节们顺手牵羊带走了。

这个笑话主要反映了当时A.政治非常开明 B.政府重视海外贸易C.制瓷技术精湛 D.奉行对外开放政策4. “它标示的不只是这场战争胜败的严峻性,更因为它标示着以商品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作为中国的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线,是显而易见的。

”材料中的“它”是指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 D.抗日战争5. 一位学者自述∶因为爱看地方戏曲,才对民间传说有大概的领略;又因为社会上流行思想革命,我才大胆提出打破传统学说的见解;也因为征集歌谣的缘故,而注意到许多风俗材料。

这位学者的行为最可能受到的影响是A.鸦片战争前的程朱理学 B.晚清时期的中体西用说C.民国初年的新文化运动 D.文革时期的破旧立新说6. 春联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学艺术形式,春联内容的演化折射出历史的沧桑巨变。

下列春联,反映了我国20 世纪50 年代后期社会状况的是A.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B.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C.斧头开辟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D.抗战胜利一元复始、和平建国万象更新7. 《中国对外开放的新里程碑》中写道:“如果说1971 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从此登上世界政治大舞台,那么,30 年后,()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

”括号里面的内容应是A.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 B.亚太经合组织首脑非正式会议在上海召开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8. 公元前8~前6 世纪,希腊出现了两百多个城邦。

2021届人教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综合检测:中国古代史

2021届人教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综合检测: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史一、选择题1.《左传》记述:“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

有学者认为:“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

既然周天子投土投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士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

”该学者认为A. 西周的分封制与宗祛制互为表里B. 宗法制与分封制蕴含着家国对立的隐患C. 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基础D. 士与庶民是宗法制下的最底层2. 白狄鲜虞氏所建的中山国处于赵、燕、魏之间。

在河北平山中山1号墓出土的三篇铜器铭文中有大讲忠、孝、仁、义、礼、信的内容。

在中山王方壶铭文中也“古之圣王务在得贤,其次得民。

故辞礼敬则贤人至,宠爱深则贤人亲,籍敛中则庶民附”的记录。

由此可知A. 鲜虞氏将儒家思想作为治国指导思想B. 反映出礼乐制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C. 体现了中山国文化对华夏文化的认同D. 战国时期已经实现了高度的民族融合3. 《史记·项羽本纪》记载“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表达了楚地人再少也要复仇的强烈愿望。

陈胜起义建立的政权也以“张楚(张大楚国)”为号。

这说明A. 楚国旧地对秦的统一缺乏认同感B. 秦并没有建立起全国郡县制管理C. 秦的暴政不是秦灭亡的根本原因D. 楚国旧地人民企图重新统一全国4.汉武帝见公孙弘既“习文法吏事”,又能“缘饰以儒术”,任命其为丞相并令其直接参与更定律令的工作,这主要说明A. 精通法是选官的依据B. 当时丞相职权的多样化C. 官员实践经验有助立法D. 汉代法律儒家化的趋向5. 汉代传承儒家经典出现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两大学派。

今文经学视孔子为教育家、政治家,六经是孔子“托古改制”的工具。

古文经学家视孔子为史学家,六经都是前代的史料,孔子只是前代文化的保存者。

今文经学在西汉受到尊崇,主要原因是它A. 反映了儒生改变地位的愿望B. 适应了现实政治的需要C. 指明了教育发展的未来方向D. 提倡了经世致用的主张6.南朝齐武帝宠信出身寒微的纪僧真,纪僧真想获得士大夫身份,齐武帝让纪僧真去拜见当时的士族领袖。

2021年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周测试题

2021年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周测试题

1.APEC 是通过成员间的一系列会议,在自愿的基础上协商一致,以声明、宣言的形式做出承诺,推动合作。

这种承诺,各成员没有义务和责任来履行,因为它不是立法式的或指令性的硬性规定,对成员不具强制性。

这表明A PEC 具有A.开放性B.互补性C.松散性D.过渡性2.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发达国家由于资金、技术、市场和经营管理方面占据绝对优势,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一些发展中国家与富国的差距继续拉大。

这表明经济全球化A.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弊大于利B.导致文明之间的冲突日益加剧C.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D.不利于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3.《国语•鲁语上》说:“先王制诸侯,使五年四王、一相朝。

终则讲于会,以正班爵之义,帅长幼之序,训上下之则,制财用之节,其间无由荒怠。

”这表明 A.诸侯五年朝觐周王四次 B.诸侯应向周王申报财产 C.分封制以礼乐制为基础D.分封制具有制度性保障4.1948 年以来的40 多年里,发达国家的平均关税已从36%减到4.7%,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平均关税在同期也下降到13%,达成关税减让的商品达10 万多种。

同期内,世界贸易总额增长了10 倍以上。

这主要是由于A.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B.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C.国际贸易体系的建立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5.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库特纳和理查德•N•库珀认为:“从长远看,地区主义可能是对世界的一种有利的发展,地区内实行自由贸易和地区间实行有管理的贸易,可能是通向世界自由贸易的漫长道路。

从国别经济一下子跨一大步到世界经济,可能是步子太大了,难以跨越,有必要先采取一些较小的中间步骤,准贸易集团与有管理的贸易相结合,可能正是一种必要的中间步骤。

”这表明A.经济全球化是个极其缓慢的过程B.贸易自由化有利于地区经济发展C.全球化是资本扩张的区域性行为D.经济区域化是全球化的必经阶段6.中国古语有“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欲治其国,必先齐其家”等说法,这些说法本质上反映了A.忠孝观念是统治者治国之本B.家国同构是古代社会显著特征C.齐家治国是孝子的最高追求D.儒家思想渗透于社会各个领域7.有人评论说:“《诗经》使诗成为表达商人、周人宗族伦理情感和乡土情蕴的最好形式,举凡是他们的念亲、爱国、思旧、怀乡等各种喜怒哀乐之情,都可以在这里得到最好的表达。

2021年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一.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

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墨子·告子》载:“诸侯朝天子曰述职。

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这段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A.西周初期分封制 B.战国时期兼并战争 C.西周末王室衰微 D.春秋时期诸侯争霸2. 秦朝实行的郡县制、雅典的梭伦改革都对当时社会产生了巨大的进步影响,它们共同特点是A. 加强了中央集权B. 缓和了社会矛盾C. 打破了世袭特权D. 推进了民主进程3. 徐天麟在《西汉会要》中说:“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其亦有意于矫前世之弊矣。

”这一评价主要是指A.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B.汉代实行察举制C.重用侍从以削弱相权 D.汉初郡国并行制4. 右图描绘了中国古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

它反映出当时A.铁器开始使用 B.注重精耕细作C.牛耕尚未推广 D.仍旧刀耕火种5.《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对中国某幅名画评价道:“这是一幅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风俗长卷。

画家成功地描绘出汴京城内及近郊在清明时节社会上各阶层的生活景象。

……”下列所述现象不可能在该幅画中出现的是A.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有铺席买卖B.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房罢而机工散者又数千人C.大店小铺林立,货郎走街串巷;街上客商成群,商品琳琅满目D.买卖昼夜不绝。

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

五更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

6. 在古代的中西方交往中,中国有三张“名片”:一是丝绸,二是瓷器,三是茶叶。

这主要表明古代中国①自然经济长时间内没有根本性突破②东西方的交流渠道不畅通③古代手工业发展水平在世界领先④在对外贸易中中国一直居出超地位A.①②③B.②④ C.①③D.②③④7. 康有为在《拟免跪拜诏》中说:“汉制,皇帝为丞相起(立);晋、六朝及唐,君臣皆坐;唯宋(群臣)乃立,元乃跪,后世从之。

山东省青岛市2021届高三第一学期期初调研试题历史【含解析】

山东省青岛市2021届高三第一学期期初调研试题历史【含解析】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信息“对这些企业逐户核定利润指标,规定当年增产增收指标,允许在完成计划后提留少量利润,作为企业基金,并允许给职工发放少量基金”说明,四川省委和省政府在尝试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故B正确;材料的时间信息是“1978年10月”,十一届三中全会还未召开,而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故AC错误;材料和对外开放无关,故D错误。
山东省青岛市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周公提出了明德慎罚、敬天保民的治国理念。孔子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荀子》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这反映了
A.儒家伦理道德始于西周B.儒家学说主流地位的确立
C.古代民本思想源远流长D.建立和谐人际关系很重要
15.二战后,欧共体、加勒比共同体、南非共同市场以及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等一体化经济组织纷纷出现,而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逐渐转向贸易保护主义。这反映了
A. 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B. 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
C. 发展中国家经济崛起D. 经济民族化发展特点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欧共体、加勒比共同体、南非共同市场以及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等一体化经济组织和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反映了经济民族化发展的特点,故D正确;材料不是强调经济全球化进程,故A错误;材料体现不出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故B 错误;材料中还有发达国家,故C说法错误。
9.下表为我国 1949年一1952年粮食和棉花的亩产量 (单位:斤),导致产量变化的原因是
A. 生产关系的变革B. 三大改造的完成C. 生产力迅速发展D. 人民公社的建立
【答案】A
【解析】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含解析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含解析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含解析本试卷共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1至6页,第Ⅱ卷7至8页。

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为100分。

第I卷(选择题60分)注意事项: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Ⅱ卷答在答题纸规定位置内,超出部分无效。

4.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将试卷答题纸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

共60分。

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

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五谷之神。

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A. 狂热的图腾崇拜B. 农业为立国之本C. 迷信落后的思想D. 对商业的不重视【答案】B考点:重农思想。

本题主要考查准确理解材料信息得到历史结论的能力,考查的是对小农经济的理解。

“社稷”一词代指国家,体现了农业与国家的关系及在国家中所占的地位,故选B。

2.“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

……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

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

”这说明小农经济具有()A.脆弱性B.落后性C.封闭性D.稳定性【答案】A考点:小农经济的特点。

题干反映的是小农辛勤劳动还会受到水旱灾害的影响以及横征暴敛之苦,小农卖田宅和卖子孙来抵债的现象存在,所以体现的是其脆弱性,故选A。

3. “(春秋战国时期)完全的、自由的土地所有权,不仅意味着毫无阻碍和毫无限制地占有土地的可能性,且也意味着把它出让的可能性。

”此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手工业的进步B.铁器牛耕的使用C.诸侯国的改革D.商品经济的发展【答案】B考点:古代中国经济。

题干描述了春秋战国时期土地所有权的变化,即这时土地属于个人所有,可以自由地买卖转让,这种土地私有制的出现,和生产工具的进步有直接密切关系,即生产关系的变革和生产力的发展密切相关,最能体现生产力发展的是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的改进,由于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大量的荒地被开垦出来,才有土地私有制的出现,即题干所述现象,答案为B。

辽宁省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一模考试试题(含解析)

辽宁省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一模考试试题(含解析)

辽宁省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一模考试试题(含解析)答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1.据《史记》记载:周公长子伯禽被封到鲁地,三年后向周公“报政”,周公问:“何迟也?”伯禽答:“变其俗,革其礼,丧三年然后除之,故迟。

”这表明分封制A. 确立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B. 导致各路诸侯割据混战C. 推动了周文化向周边地区传播D. 扩大了周政权统治区域【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变其俗,革其礼,丧三年然后除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的实行推动了周文化向周边地区传播。

故答案为C项。

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分封制导致各路诸侯割据混战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材料未体现分封制扩大了周政权统治区域,排除。

【点睛】通过分封制,周的文化形式因此覆盖了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周文化具有惊人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2.《汉书·武帝记》记载:元朔元年,有司奏“令二千石(郡守、刺史等级的官员)举孝廉,所以化元元(平民百姓)移风俗也”,且“非有实行可见,不容谬举”。

这说明察举制A. 具有严格的选举程序B. 解决了官员空缺的问题C. 兼有社会教化的功能D. 使地方获得自主用人权【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可知,汉武帝时期规定郡守、刺史等地方官应向朝廷举荐孝廉,在对荐举作出严格规定的同时,突出了“化元元、移风俗”的作用,反映的察举制在选拔统治人才的同时,兼具社会教化的功能, C项正确。

察举制是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以品德为标准,采取推荐的方式选拨人才,不能体现选举程序的严格,排除A。

题干强调察举制在选拔统治人才的同时,兼具社会教化的功能,与解决官员空缺无关,排除B。

察举制实行时受中央对举荐规定的限制,排除D。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点睛:理解题干信息“令二千石举孝廉,所以化元元,移风易俗也”是解决本题的关键,逐一分析排排除选项即可知道答案。

3.黄宗羲《明夷待访录》记载:“东汉太学三万人,危言深论,不隐豪强,公卿避其贬议……郡县公议,请名儒主之……太学祭酒,推择当世大儒,其重与宰相等,或宰相退处为之……祭酒南面讲学,天子亦就弟子之列,”据此可知,东汉时的太学A. 发挥了一定的與论监督职能B. 是国家的最高学府C. 是社会是非公道的判定机构D. 限制了君主的集权【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危言深论,不隐豪强,公卿避其贬议……郡县公议,请名儒主之”可知,太学可以舆论监督政治、官员,故A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太学是国家的最高学府,排除B;材料表明太学可以舆论监督政治、官员,但无法体现是社会是非公道的判定机构,排除C;太学可以舆论监督政治、官员,与限制君主的集权无关,排除D。

2021年高三第一次周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试题含答案

2021年高三第一次周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试题含答案

2021年高三第一次周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试题含答案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著名学者柏杨认为,“嬴政大帝给中国历代王朝奠定了权威性的规范,使得以后几百个帝王只能在他所想到的圈子里作小小的修正,而无力作巨大改变。

”其中“权威性的规范”主要指的是A.三公九卿制度B.分封制度C.行省制度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2.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基本上推行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它贯穿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始终。

主要原因是①它有利于维护封建专制主义国家的经济基础②它有利于稳定民心,维护政治稳定③它有利于巩固君主地位,促进社会开放④它有利于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产生A、①②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3.宋明理学是儒学发展的一个阶段,带有明显的佛学化特点。

以下各项反映了宋明理学这一特点的是A.宣称“仁义”是最高的道B.确定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C.提出“存天理,灭人欲”D.提出“尊王攘夷”,强调“华夷之辨”4.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近代百年第一次民族反思是由中日甲午战争引发的。

”这次“反思”使先进人士认识到必须()A.唤醒民众进行反侵略斗争B.彻底批判儒家传统思想C.学习西方的政治文明D.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5.《辛丑条约》的作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完全确立的标志,主要是因为该条约的签订导致( )A.清政府在财政上完全受制于帝国主义B.清政府在军事上完全受制于帝国主义C.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D.形成帝国主义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6.恩格斯说:“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大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下列各项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①蒸汽机广泛使用②化工业兴起发展③太阳能开发利用④电子产品普遍使用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7.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最主要原因()A、中苏关系恶化,社会主义阵营瓦解B、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C、美国的经济政治力量下降D、中日关系正常化的影响8.列宁说:“在战争结束了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拉着拐杖走动了!”这根“拐杖”所起的作用是()A.赢得了一战胜利B.建立了完善的工业体系C.巩固了工农联盟D.完成了向社会主义过渡9.1977年10月12日,国务院发出了恢复高考的文件。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钦州市第四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第一周测试卷
一、选择题,请选出最佳选项。

(共12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宋史》记载权臣吕惠卿之弟温卿以不法闻,大理正张近受诏治理,哲宗皇帝谕之曰:“此出朕命,卿无畏惠卿。

”张近对曰:“法之所在,虽陛下不能使臣轻重,何惠卿也?”材料体现了宋代()
A.司法实践中官员的法治意识B.司法事务独立于皇权之外
C.理学坚定了司法官判案立场D.礼法合一的传统受到破坏
2.在宋代,客户是指无常产者,绝大多数是佃户。

据统计,北宋初年客户约占总人口的40%,此后逐年下降,到宋神宗熙宁年间下降到30.4%。

这一变化反映了()
A.自耕农经济得到一定发展B.佃户成为耕作的主力
C.地主对农民剥削有所减轻D.土地所有权更迭频繁
3.有学者运用现存明朝进士登科史料中的有效样本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从明代初期到后期,平民家庭出身的进士占进士总人数的比例从75%跌至45%,而官员家庭出身的比例从24%提高到53%。

这主要反映出()
A.平民弃儒从商现象的普遍B.选官考试程序的不公
C.科举制度僵化程度的加深D.恩荫入仕机会的增多
4.明天启年间,入内直宦官刘若愚对批红情形描述如下:“凡每日奏文书,自御笔亲批数本外,皆众太监分批,遵照阁中票来字样,用朱笔楷书批之,间有学的偏旁偶讹者,亦不妨改正。

”据此分析可知,明朝()
A.内阁票拟权得到一定维护B.内阁制是宦官专权的根源
C.皇帝决策时重视宦官智慧D.批红权与票拟权相互制衡
5.都统多尔济奏称:“今准夷荡平,回部向化,请令内地商人各随所愿,裹带茶叶、布匹等项,前往青海贸易,使柴达木等远处贫困蒙古得以牲只售换,于边疆生计,大有裨益。

”经军机大臣议复,
乾隆同意实行。

这则材料体现出清朝前期()
A.西北地区商业获得较大发展B.边疆地区力图扩大地方权力
C.新疆开始归属中央政府管理D.通过加强经济交流稳定边疆
6.康熙年间,一种以古代书籍尤其是经书作为考证对象的治学方法——考据兴起。

至乾嘉时期,考据成为专门的学问,学者们从古籍中寻章摘句,辨析考证,并形成著名的乾嘉学派。

考据学的兴盛反映了当时()
A.学术研究氛围的宽松B.儒家学说影响力式微
C.思想文化控制的严苛D.经世致用潮流的盛行
7.康乾时期,部分官员向皇帝单独呈送奏事进言的密封报告,皇帝亲手批阅后返回,不经过其他中转、收发环节,形成了奏折制度。

该制度()
A.不利于皇帝获取信息B.滋生因循守旧的风气
C.有利于提高决策效率D.弱化了对官员的控制
8.下表反映的是清朝人口与耕地变化情况。

上表表明清朝该时期()
A.南北人口结构趋向平衡B.精耕细作的农业传统受到破坏
C.国家赋税收入日趋减少D.人口增长给社会带来巨大压力
9.明清时期出现“典卖现在之产,稀图未然之益,合什伯小分为一大股”的典卖地产投资工商业的现象。

而山东人刘滋世卖田20余亩还债,以所余10两白银经商,结果起家致富,20年后,“田连阡
陌,家累数万金”。

材料说明()
A.商人购田阻碍扩大再生产B.土地经营市场化现象开始出现
C.出现地权与资本相互转化D.政府已逐渐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10.明清时期,江南苏湖地区桑蚕业和棉纺织业发达,“民间于秋成之后,家家纺织,赖此营生,上完国课,下养老幼”。

这说明()
A.江南地区的粮食作物生产不发达B.苏湖地区出现了专业的手工工场
C.蚕棉业是当地农民重要生活来源D.家庭手工业内部的分工更加明确
11.相较于程朱理学,王阳明提出“良知”说,反对教条主义的束缚。

此外,他还提出了人人皆可为圣人的“成圣”论,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社会阶层的意识形态界限。

据此可知,王阳明的心学() A.摆脱儒学思想束缚B.彰显人的自我意识
C.动摇社会等级观念D.批判君主专制统治
12.明清之际的早期启蒙思想家在对传统价值观进行反思和批判的同时,积极倡导一种新的思想,新的价值导向——经世致用。

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A.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B.受欧洲启蒙思想的影响
C.反映了当时中国资产阶级的要求D.提出了反对封建制度,改造社会的主张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北宋)规定州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使其互相牵制。

后来,又把全国州郡划分为15路,陆续在各路设转运使、提点刑狱(管司法兼监察)、按抚使(管军事,有时也兼管民政)、提举常平(管长平仓救济、农田水利等)等四司,统称“监司”,也都由文臣担任,只有安抚使使用武人。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元朝的中央和地方行政机构基本仿照汉法,以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地方分裂为前提。

地方行政机构是行中书省,简称行省,长官为丞相。

全国分十个行省,即岭北、辽阳、河南、江北、陕西、四川、甘肃、云南、江浙、江西、湖广。

由中书省直辖的山东、山西、河北、蒙古等地称为腹里,有关事务由中书省下辖的六部掌管。

中书省和行中书省以下的行政区划为路、府、州、县,其长官均称达鲁花赤。

基层行政机构,农村有社、乡、都,乡设里正,都设主首。

城市有隅、坊,设隅正、坊正。

至元七年二月,元政府下令全国各地以自然村编社,50~100家为一社,设社长,专管农业。

元朝明令限制蒙古贵族在封地内自行派遣官吏之权,不允许其在封地内横征暴敛。

——摘编自朱绍侯、张海鹏等《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宋代为加强地方管理采取的主要措施。

(9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元朝地方行政机构改革的特点。

(8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宋元时期地方行政机构改革的意义。

(8分)
14.(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据《古今中外历史大事年表》整理上表为17世纪40年代~20世纪初中外历史事件简表。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政治经济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

(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
答案
1..A2.A3.C4.A5.D6.C7.C8.D9.C10.C11.B12.A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1)措施:抽调地方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任用文臣担任地方官;设通判监督;设转运使,将地方大部分的财政收入收交中央;地方分权相互制约等。

(2)特点:继承中国传统地方行政机构管理;中书省、行省制具有创新性;带有民族特色;注重基层管理。

(3)意义:有效地防止了地方分裂,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有利于组织地方经济发展;行省制是我国省制的开端,初步奠定了明清以后的地方政治格局;对后世具有深远影响。

14.
论题:17世纪以来中外历史发展迥然不同。

阐述:17世纪和18世纪,明朝灭亡,清军入关,中国封建王朝进行了更替,清朝时封建专制制度达到顶峰,而英、美、法等国资产阶级则逐步掌握了政权,资本主义加速发展。

19世纪40年代,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英国极力对外扩张,为工业品的销售开辟海外市场,并掠夺原料,腐朽落后的中国成为其侵略目标。

1840年,英国以林则徐虎门销烟为借口,悍然挑起鸦片战争,由于中英两国社会制度的差距较大,1842年英国打败中国后,迫使中国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被动地开始了近代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