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助我成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课第一框《知识助我成长》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为第六课《终身受益的权利》第一课时,属于开篇点题的关键课程,分为两部分:教育为人的幸福生活奠基与我们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具体而言,是为第二框题的铺垫,对整个教材的连贯性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通过本框题的教学,帮助学生掌握教育的涵义和作用,义务教育的地位、涵义和特征等知识点,明确“作为公民享有法律赋予的受教育权”本课是在探询教育与受教育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了解教育、受教育权、义务教育的含义,理解教育与受教育的重要性,进一步激发求知欲望,从而更充分地享受接受教育这一基本人权,并为下一节探寻“维护受教育权利,履行受教育义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知道教育的含义,以及教育对个人成长的作用,教育对个人、民族、国家的意义;受教育权的含义,义务教育的地位、含义和特征。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用所知识分析日常生活中和教材相关案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自觉接受教育的意义,树立“知识改变命运”理念。

[教学重点]

教育的作用;义务教育的特征。

[教学难点]

理解“知识改变命运”;“义务教育的免费性。”

[教学工具] 多媒体教学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方法]

新课程认为: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程序与方法比掌握知识内容重要,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老师应该“授之以渔”,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快乐的学习。因此,设计学法如下:

(1)情境探究法:同学们入情入境,主动思考,积极参与,自主探究。帮助学生理解“教育”、“受教权”、“义务教育”等概念。

(2)合作探究法:同学们彼此探讨、质疑、交流,互评互议,和谐互动,共同发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 3 )讨论法:用所学知识,对身边热点话题,发表见解。

[实践活动]

课前采访身边一个“知识改变命运”的成功人士。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位同学交流课前采访作业,教师巡视,发现较典型事例,中心发言。教师略加点评:××通过接受教育,学了知识,提高自身素质,改变命运。那么知识对我们每位学生呢?

运用苏明娟希望工程的代言人,“大眼睛”的例子——引出框题(板书)

活动一:学习什么是教育:

①教师问:教育和驴之间有关系吗?

②抽两个学生扮演:家长和朋友,表演小品。

③同位同学讨论,明确故事寓意。

④教师小结:孩子不读书,不接受教育会成一头驴。

⑤指导读书P58正文:理解什么是教育?教师点拨“目的、手段、社会活动”,强调这里主要是指学校教育。

活动二:学习教育的作用:

①续写故事:学号是单号学生写笛福孩子有了受教育机会……

双号学生,写笛福孩子没有受教育机会……

②单号双号学生交流续写故事,讨论:两种假设,导致两种结果。

③引出教育对个人成长作用,指导学习P57正文。

④教师点拨:一方面学会生活,另一方面为人生奠基。

活动三:学习“接受教育,掌握知识有什么益处”

游戏规则:(教师手上握有长短不一的两支粉笔,请一位同学选取一支,

如能抽到长的,即代表胜利)

内容:那一年,肖琴五年级,妹妹肖燕云二年级。要开学了,两个土家族小姑娘却在妈妈手里攥着的两根稻草前呆住了——“家里只供得起你们中的一个上学,这两根草一长一短,抽到长的去上学,短的留在家里做事……”

①学生抽签

②教师评讲:“知识改变命运”的理解。

③指导学习P60,教育对个人、国家的意义;教师点拨;

对个人:改变命运;对民族、国家:成就未来。

例如:一个小学文化的人和一个的大专的人数据比较

20元X 12个月=240元

1000元X 12个月=12000元

为此:一个人的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是有着皆然之别,接受不接受教育结果是天壤之别。个人命运也将发生巨大变化。甚至是国家,民族的未来。

活动四:学习“受教育权”

渴望的眼睛:苏明娟

现在的苏明娟过得好吗?

安徽某大学毕业,去年已被安徽一家银行录用。自己的力量回报社会。如果苏明娟最终没有得到接受教育的机会,现在她又会过得如何?

苏明娟的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

1同位两个同学讨论回答材料后两个问题;教师巡视。

2抽科代表或学习委员回答,教师适当评价、补充。

3指导学习P602—正文什么是受教育权?学生勾书,教师点拨:机会,物质帮助的权利。这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人权,任何人无权剥夺。过渡到下一个活动。

活动五:学习什么是义务教育?

①阅读材料,思考问题;

②学生交流、发表见解;

③假设小丽自己不愿上学行吗?引入P611—正文。

④什么是义务教育?勾书

⑤提问,义务教育只是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尽义务吗?

让学生讨论明确: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也要尽义务,所以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上面活动中,小丽爸爸没有权利拒绝孩子上学,就是小丽本人同样不能决定自己不上学。否则将受到法律制裁。

六:“你来断案”漫画:

1小李爸爸这样说吗?为什么?

2假如你是老师,你会如何说服小李的父亲?

3假如你是小李,你还能通过其他的方式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吗?

学习义务教育的显著特征

①抽三个学生表演:可适当补充情节。

②同位同学讨论回答后两个问题。

③假设小李在读二年级了,辍学还受处罚吗?强调只有义务教育有强制性。

④指导学习教材正文。强调免费性不是上学不交钱,而是不交学费,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杂费也免交了,今年,全国西部地区还实行“两免一补”政策。

联系身边:例如荥阳市,巩义市都已经实现,但是不管将来如何我们一定要珍惜受教育机会,改变自己命运,国家,民族未来,实现自己的梦想!!![教学总结]

你来做老师

我们在这一框学到了什么知识?抽学生回答;教师参照板书,补充、强调,目的:一是明确本节课学习的重要知识;二是树立“知识改变命运”的理念,培养学生自觉接受教育的意识。一句话:2个概念,3个特征。

[思维拓展]

材料(一)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从2005年起,免除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的书本费、杂费,并补助寄宿学生生活费

材料(二)从2006年秋季开始浙江省城乡义务教育免收学杂费

问:为何现阶段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所有学习费用不是全部由国家负担的?从以上两段材料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课堂作业]

1、义务教育只是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尽义务,我们只享受权利。

2、我现在上不上学是私事,与别人无关。

3、调查:身边哪些没有接受教育的学生与接受教育的学生生活和工作环境有什么不同之处。

[板书设计]

一、知识助我成长

1、教育为人的幸福生活奠基

(1)教育的含义

(2)教育的作用、意义(重点)

2、我们享有受教育权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