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第四章第2节 政府间财政关系
政府间财政关系-财政学陈共(第十版)
财政关系理论 依据
财政关系制度 规范
转移支付
西方分级财政存在的理论
•最优分权理论 •依政府职能分权理论 •按受益原则分权理论 •偏好误识分权理论 •用脚投票理论
2021/7/14
Exit
第十四章 政府间财政关系及其制度规范
press 4
第一节 政府间财政关系及处理的理论依据
财政关系理论 依据
财政关系制度 规范
财政关系理论 依据
财政关系制度 规范
转移支付
3 模式和方式
模式 • 自上而下的纵向转移 • 地区间横向转移 • 纵向转移与横向转移相结合 方式 • 有条件的转移支付 • 无条件转移支xit
第十四章 政府间财政关系及其制度规范
press 12
第二节 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制度规范
财政关系理论 依据
财政关系制度 规范
转移支付
分税制改革
•必要性 •指导思想 •主要内容
2021/7/14
Exit
第十四章 政府间财政关系及其制度规范
press 13
第二节 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制度规范
第一节 政府间财政关系及处理的理论依据
财政关系理论 依据
财政关系制度 规范
转移支付
• 西方分级财政存在的理论 • 财政职能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分工 • 利益关系与行为目标的差异性 • 事权划分
2021/7/14
Exit
第十四章 政府间财政关系及其制度规范
press 3
第一节 政府间财政关系及处理的理论依据
press 17
第三节 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
1 概念
财政关系理论 依据
财政关系制度 规范
转移支付
• 含义: 政府一种不以取得商品或劳务作为补偿的 支出
我国央地政府间财政事权划分的理论分析
我国央地政府间财政事权划分的理论分析一、引言央地财政关系一直是财政学与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重要议题之一。
央地政府间的财政事权划分是央地财政关系的重要内容,涉及国家治理体系、政府权责分工、资源配置和社会公平等多个方面。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央地政府间财政事权划分问题愈发凸显,对此进行理论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我国央地财政事权划分的现状我国央地政府间财政事权划分是指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财政方面的权责分工关系。
在我国,央地政府间财政事权划分的根本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法》,同时也受到其他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的制约。
总体上看,我国央地财政事权划分总体上是遵循“中央统一决策、确保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地方自主管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则。
具体来看,在税收方面,中央政府享有直接税和部分间接税的征收权,地方政府则享有部分税收的征收权,并负责征收中央下放的税收;而在支出方面,中央政府主要负责国防、外交、安全、基础设施等重要领域的支出,地方政府则主要负责地方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支出。
中央政府还会向地方政府下达中央转移支付,用于支持地方财政。
中央政府享有财政事权的主导地位,地方政府则拥有一定的自治权。
三、存在问题我国央地政府间财政事权划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事权划分并不清晰,导致在实际操作中常常产生争执和矛盾。
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依赖于转移支付和自身税收,而中央政府则往往占据更多的税收收入,这导致了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相对不足,难以保障地方公共服务的供给。
由于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不足,地方政府往往会通过一些不当手段来牟取利益,造成财政部门腐败等问题。
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财政监管不够到位,导致地方政府在财政支出方面存在浪费和滥用的问题。
四、理论分析1. 责权统一原则在央地政府间财政事权划分中,应遵循责权统一原则。
即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开源节流、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等方面应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彼此之间互相配合、相互制约。
财政学11政府间财政关系
11 政府间财政关系
1
可编辑ppt
目标
了解财政体制 了解政府间职责的分工 了解政府间收入权限的划分 了解政府间转移支付的基本种类 了解中国现实的政府间财政关系以及存在的问题
2
11.1财政体制
可编辑ppt
政府间财政关系
规定政府各科层组织应承担的职责及其相应的财政 权力。
财政联邦制(Fiscal Federalism)
(2)现实 中国:社会保障省级统筹;义务教育存在地区差异 美国:巨富税(millionaire tax; New Jersey);并不 会撵走富人
11
可编辑ppt
11.2政府间的职责分工
经济稳定
宏观调控只能是中央政府的职责。这是因为:稳定 职能涉及总需求和总供给的调节。
全局性:避免“以邻为壑” 反周期性:须相机抉择
13
11.3政府间收入权限的划分
可编辑ppt
为什么中国地方政府至今没有发债权?
维护国家统一性
担心地方债务规模失控(拉美国家的经验教训)
税收划分
(1)按税种本身属性:税基流动性
(2)按受益原则
1994年分税制改革:
两个比重不断下降;(财政包干制)
无奈的财政部部长;(1991年12月)
朱副总理带队谈判,推动分税制改革。
亿RMB
%
亿RMB
%
总金额
89575
100
89575
100
中央政府支出
48323 53.95 15973 17.83
地方政府支出
41252 46.05 73602 82.17
5
11.2政府间的职责分工
可编辑ppt
事权划分
《 公共财政学》课程教学大纲
《公共财政学》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专业:经济类、管理类专业学时:51 学分:3一、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与要求本课程是本科经济类十门核心课程之一,注重以经济学的理论为基础来研究财政问题和构建财政学的理论体系,在讲授西方财政学基本理论的同时,紧密结合中国公共财政改革实践,强化学生的历史责任感,拓宽视野和思路,不仅让学生了解我国财政的实际情况,同时能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导论1、教学目的和任务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公共财政学的概念、了解公共财政学的产生和发展历史。
2、教学内容第一节公共财政学的概念和特点一、公共财政学的概念二、财政学与经济学的关系三、财政学的产生和发展第二节公共财政学的产生和发展一、古典学派的财政思想二、凯恩斯学派的财政思想三、供给学派、公共选择学派的财政思想第三节公共财政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一、规范分析法二、实证分析法3、教学重点与难点:公共财政学的概念第二章公共财政学的基础理论1、教学目的和任务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公共财政的职能、了解公共选择理论及政府失效。
2、教学内容第一节竞争市场的效率与市场失灵一、帕累托效率二、福利经济学基本定理三、市场失灵:外部效应与公共品、信息不对称、垄断、收入分配不公平第二节公共财政的职能一、资源配置职能二、收入分配职能三、稳定职能第三节公共选择与政府失效一、公共选择理论概述二、维克塞尔——林达尔机制三、直接民主决策机制四、集中决策机制五、间接民主决策机制六、公共选择理论的实践意义七、政府失效3、教学重点与难点:公共财政的职能第三章公共支出理论1、教学目的和任务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公共财政的职能、了解公共选择理论及政府失效。
2、教学内容第一节公共品理论一、公共品的涵义二、公共产品的最优供给理论三、公共产品最优供给理论对政府财政活动的指导意义第二节外部效应理论一、外部效应的涵义和分类二、外部效应的经济影响—效率损失三、私人部门纠正外部效应的机制及其缺陷3、教学重点与难点:公共产品的最优供给理论第四章公共支出概述1、教学目的和任务通过本章学习,了解财政支出的分类、掌握财政支出效益评价的方法、学会分析财政支出增长的原因2、教学内容第一节财政支出的意义与分类一、财政支出的意义二、财政支出的分类按支出的具体用途分类、按国家职能分类、按支出的最终用途分类、按经济性质分类第二节财政支出的原则一、量入为出原则二、优化支出结构的原则三、公平与效率兼顾原则第三节财政支出的效益评价一、财政支出范围的确定二、财政支出效益的特殊性三、评价财政支出效益的方法成本-效益分析法、最低费用选择法、"公共劳务"收费法第四节财政支出的规模和增长趋势一、财政支出规模的衡量二、财政支出规模的增长趋势三、财政支出增长的原因四、财政支出规模增长的控制3、教学重点与难点:财政支出增长的原因第五章购买性支出1、教学目的和任务通过本章学习,掌握财政购买性支出的内容、了解政府采购制度。
公共财政学
2、经济效率的实现条件
(1)生产效率:也称为生产的帕累托最优,其条件是生
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
MRTSLK = MRTSLK
(2)交换效率:也称为交换的帕累托最优,其条件是消
费者的边际替代率相等。 MRS = MRS (3)产品组合效率:也称为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 其条件是产品的边际转换率和边 际替代率相等。 MRTXY= MRSXY
市场提供公共产品
• 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
1、 局部均衡分析
(1)私人产品的局部均衡
(2)公共产品的局部均衡分析
2、一般均衡分析 3、林达尔均衡
私人产品的局部均衡
公共产品的局部均衡
一 般 均 衡 分 析
林达尔均衡
●
混合产品的有效供给
1、排斥性的公共产品
பைடு நூலகம்
2、拥挤性的公共产品
3、利益外溢的产品(准公共产品)
XY XY
第二节 市场失效及其表现
• 完全竞争市场的假定
1、人数众多的生产者和消费者 2、信息完全和对称 3、生产和消费不存在外部效应 4、边际成本递增 5、经济人完全理性 6、交易成本可忽略不计
市场失效及其表现
1、含义:市场失效,也称为市场失灵或市场缺陷,指那些为取得有效 的市场解决办法所需的条件不存在,或者以这样或那样的方 式相互抵触。 2、原因:(1)完全竞争市场所需条件不具备 (2)即便完全竞争的条件具备,但仍存在着诸如不提供公 共产品、收入分配不公等一系列问题,使资源配置偏 离帕累托最优。 3、表现:(1)市场不提供公共产品 (2)外部效应 (3)经济周期 (4)收入分配不公 (5)自然垄断 (6)不完全市场 (7)信息不对称
• 外部效应与资源配置效率损失
政府间的财政关系课件
责、权、利三者关系
财政责任是财力和财权分配的前提。 财权是完成财政权利的保证。 财力是实现财权和财政责任的基础。
所以,预算管理制度的核心是处理好三者关系。
我国的政府预算: 中央预算由国务院直属各部门预算组成; 地方预算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县(市)、乡镇
三级预算组成。
则认为,人们更关心的只是本地区穷人的状况,
不同地区对收入公平程度的偏好是不同的。如果
以分权的形式由各个地方政府在各地分别进行收
入的再分配,则可以满足各地的不同偏好,提高
社会福利。
政府间的财政关系课件
收入分配的公平不仅包括在个人之间的收 入再分配,还应包括地方政府之间的再分配。这 是因为各个地方政府由于财政能力和财政需求的 不同,提供相同的公共劳务水平,所需征收税收 的税率是不同的。这样,两个条件相同的人会由 于所处地区地方政府的财政状况的不同,承担不 同的税负,这不符合“同等福利水平税收负担相 同”的横向公平原则,因而中央政府有必要在各 地区间进行收入的再分配,以平衡地方政府的财 政能力。
美国经济学家特里西(Tresch) 由于信息不完全,中央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过程
中存在着失误的可能性,易造成对公共产品的 过量提供或提供不足。而地方政府来提供才是 最有效的。
政府间的财政关系课件
(5)“以足投票”理论
蒂布特(Tiebout ) 个人通过迁移到能提供他们最满意的公共服务与
税收组合的区域居住,其结果是各区域之间相 互模仿、学习,使社会福利最大化
中央级机关的经常性管理事务。 7、建立风险调节基金制度,建立必要的物资储备、组织特大自然灾害
救济等事务 8、执行国家有关民族宗教政策和法律、法规,支持民族地区及其他贫
财政学—名词解释
6、公共定价法:
公共定价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纯公共定价,即政府直接制定自然垄断行业(如通讯和交通等公用事业和煤、石油、原子能、钢铁等基本品行业)的价格;
二是管制定价和价格管制,即政府规定竞争性管制行业(如金融、农业、教育和保健等行业)的价格。政府通过公共定价法,目的不仅在于提高整个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而且更重要的是使这些物品和服务得到最有效的使用,提高财政支出的效益。
一是赤字不仅表现在预算的执行结果上,而且政府在安排国家预算时,就已有计划、有目的地留下赤字缺口;
二是这种赤字虽然是计划安排的,但这种赤字计划可能是有目的地要实施一种扩张性财政政策,也可能是由于支出具有强烈的刚性,在税收上不去的情况下,被迫留下的赤字缺口。
3、赤字依存度与赤字比率:
衡量财政赤字规模的指标有两个,分别反映不同的经济内涵。
第八章、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
1、财政平衡:
是指国家预算收支在量上的对比关系。这种收支对比关系不外是三种结果:
一是收大于支有结余;
二是支大于收有逆差,即赤字;
三是收支相等。
2、预算赤字(又称“财政赤字”):
是指在某一财政年度,政府计划安排的总支出超过经常性收入并存在于决算中的差额。这个概念包括以下两层意思:
2、国债发行市场:
是指国债发行场所,又称国债一级市场或初级市场,是国债交易的初始环节,一般是政府与证券承销机构如银行、金融机构和证券经纪人之间的交易,通常由证券承销机构一次全部买下发行的国债。
3、国债流通市场:
又称国债二级市场,是国债交易的第二阶段。一般是国债承销机构与认购者之间的交易,也包括国债持有者与政府或国债认购者之间的交易。它又分证券交易所交易和场外交易两类。证券交易所交易指在指定的交易所营业厅从事的交易,不在交易所营业厅从事的交易即为场外交易。
财政学11政府间财政关系
8
11.2政府间的职责分工
Tiebout模型(蒂布模型)
9
11.2政府间的职责分工
Tiebout模型与现实世界的差距
(1) 不考虑外部性(省际公路等)和规模经济; (2) 完全流动的个体(无迁移成本或迁移成本很低); (3) 个体对地方政府如何提供公共品具有完全的信息; (4) 数量足够多、类型足够丰富的社区——“Tiebout sorting”
11
11.2政府间的职责分工
经济稳定
宏观调控只能是中央政府的职责。这是因为:稳 定职能涉及总需求和总供给的调节。 全局性:避免“以邻为壑” 反周期性:须相机抉择 例子:房价调控为何不是由房价高地区的地方政 府发起?
12
11.3政府间收入权限的划分
收入:税权,债权,其他收入权限
地方政府是否应该拥有充分的财权?
21
11.5 中国的政府间财政关系
中国政府间财政关系:出路
(1)事权划分 写入宪法;与政府转型(服务型政府)联系起来 ;一些重要的政府职能(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等)集 中到中央政府。 (2)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 “省直管县”财政改革:减少政府层级。 (3)规范和完善政府间转移支付 提高分类拨款(一种特定的转移支付)的比重; 规范省以下财政转移支付 注意:转移支付与转移性支出的区别。
(1)收入划分之后,地方通常入不敷出
90.00 80.00 70.00 60.00 51.56 53.80 57.97 58.36 58.77 59.44 80.50
54.23
%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00
49.57
44.11 44.76 33.12 34.31 34.35 31.41
政府间财政关系公共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郭庆旺解析
算中确定 8. 省/地方税种的税率或税基只能在上级政府规
定的范围内变化 9. 上级政府规定税率和第税10基页/共41页
权重
1 0.8 0.6 0.5 0.4
0.3
0.2
0.1 0
2. 地方政府公共支出占国家公共支出的比 重
• 第一,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 国地方政府公共支出比重明显提高,从20世纪80年代平均 56.8%,上升到90年代平均69.7%,到本世纪初再创新高, 达到70.2%,比80年代初上升了23.6%。这表明,我国财政 分权程度越来越高。
机动车辆: 牌照税 驾驶证税
营业税
消费税
财产税
土地税
使用费
中央、省 中央
中央 省、地方 省、地方
中央、省 省、地方 省、地方
中央 中央、省、地方 中央、省、地方 地方
省 省 省 省
省 省 中央、省、地方
税率决定主体 中央 中央 中央、省、地方
中央、省 中央、省 中央
中央 省、地方 省、地方
中央、省 省、地方 省、地方
2024/2/11
第20页/共41页
(二)公共物品的层次性
• 全国性公共物品应由中央政府提供 • 区域性公共物品应由省(或直辖市、自治区)提供 • 地方性公共物品应由地方政府(市、县)提供 • 对于那些具有明显利益外溢的公共物品,或由上级政府提供,或由临近上下两级政府分担提供
2024/2/11
第21页/共41页
(三)基本原则
• 经济效率原则(economic efficiency principle) ——规模经济原则(principle of the economies of scale) ——政府间竞争原则(principle of intergovernmental competition) ——公共定价原则(principle of public pricing)
财政学(陈共第六版)选择题(有答案)
财政学(陈共第六版)选择题(有答案)第一章市场经济下的政府与财政一,单选1,现代经济是以市场为基础运行的社会再生产过程,因而被称之为(C)A 市场过程B 现代生产C 市场经济D 社会经济2,某一个体单位从事其经济活动对其他个体单位产生了有利或不利的影响是指(A) A 外部效应 B 外部作用 C 经济作用 D 经济活动3,三元经济系统指:家庭,政府和(B)A 要素市场B 企业C 商品市场D 社会4,用来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产品和服务称为(B)A 公共商品B 公共产品C 公共服务D 社会产品5,收入分配的主体是(D)A 社会B 银行C 税收D 政府二,多选:1,政府的经济作用表现在(ABD)A 融入并影响现代经济的运行过程B 利用国家权力干预经济运C 强制干预微观经济立体的活动D 实施宏观调控2,导致政府失灵的原因有(ACD)A 内部性B 外部性C 垄断性D 政治性3,公共产品特征(BC)A 非盈利性B 非排他性C 非竞争性D 非垄断性4,财政的要素(ABCD)A 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国家B 财政分配的客体是一部分国民收入C 财政分配形式是实物形式,力役形式,价值形式D 财政分配的目的是满足国家实现其职能的需要5,公共财政的特征(ABCD)A 公共性B 非盈利性C 法治性D 民主性6,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是(ABCD)A 在市场上有众多的买者和卖者B 各种资源都能够自由地通过市场转移C 生产者和消费者具有完全信息D 生产者所提供的同种产品是同质的第二章财政职能一,单选题1,财政职能以政府与(B)的关系为基本立足点.B 市场C 社会D 税收2,判断资源配置优劣的标准是(C)A 福利最大化B 利润最大化C 帕累托最优D GDP最大化3,可就业人口的就业率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比例是指(D)A 低失业B 高就业C 消灭失业D 充分就业4,提高财政配置工具的使用效率主要方法是(C)A 降低政府开支B 提高经济建设资金C 降低税收成本D 加快资金循环二,多选题1,市场失灵可以分为(ABC)A 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失灵B 市场在收入分配方面的失灵C 市场在监督方面的失灵D 市场在宏观方面的失灵2,国民收入分配包括两个基本的层次(BC)A 工资分配B 初始分配C 再分配D 福利分配3,经济增长用(ABCD)衡量B GDPC 人均GNP水平D 人均GDP水平4,经济活动的两个准则是(CD)A 赢利准则B 守法准则C 公平准则D 效率准则5,在正确认识和处理收入差距与效率关系时,应注意(AB)A 收入差距的扩大应建立在要素分配的基础上B 收入差距要适度C 共同富裕D 允许非法暴富6,经济稳定包括(ABD)A充分就业 B 物价稳定 C 经济持续增长 D 国际收支平衡7,国际收支逆差导致(AC)A 该国外汇储备减少B 该国外汇储备增加C 本国货币对外币汇率下降D 本国货币对外币汇率上升第三章财政支出结构与规模一,单选:1,政府从个人和企业购买原材料和土地,劳动力,资本的生产性服务并由政府直接使用的支出称为(A)A 购买性支出B 转移性支出C 生产支出D 基础支出2,政府在公民之间再分配购买力的支出称为(C)A 分配支出B 福利支出C 转移性支出D 购买力支出3,社会性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上升而快速(D)A 不变B 减少C 不确定D 递增二,多选1,根据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从静态角度将财政支出划分为(ACD) A 补偿性支出 B 投资性支出 C 消费性支出 D 积累性支出2,按国家职能将财政支出分为(ABCD)A 经济建设费B 国防费C 社会文教费D 行政管理费3,财政支出按国家职能分类的意义在于(ABCD)A 能够了解国家执行了怎样一些职能B 能够了解国家侧重了哪些职能C 对一个国家的支出结构纵向分析,可知道该国的职能的演变D 对若干国家的支出结构横向分析,可揭示各国职能的差别4,财政支出分析的主题大致可分为(ABC)A 结构分析B 总量分析C 效益分析 D资金分析5,公共支出的性质可划分为(CD)A 预防性支出B 创造性支出C 消耗性支出D 转移性支出6,财政支出的国际分类方法(CD)A 经济分类B 国际分类C 理论分类D 统计分类7,置换效应包括对以前的(AB)的置换A 财政支出水平B 私人部门支出C 国防支出D 教育支出8,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ACD)A 经济性因素B 环境性因素C 政治性因素D 社会性因素第四章财政支出效应分析一,单选:1,人们在有目的的实践活动中"所得"与"所费"的对比关系是指(C)A 效用B 利益C 效益D 得失2,政府项目使用的直接投入物的成本(A)A 直接成本 B直接费用 C 间接成本 D 直接消耗3,政府项目所导致的产出增加或生产率提高并由该项目产品的直接使用者享有的效益是指(D)A 直接利益B 直接收益C 间接利润D 直接效益4,最常用的成本--效益分析决策标准是(A)A 净现值标准B 成本最小化C 利润最大化D 配置最优二,多选1,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BCD)A 考虑资源在公私部门的配置采用机会成本分析法B 一些支出项目如电站投资,其效益是经济的,可以采用成本——效益法C 一些支出项目如军事,成本易于计算,效益不易衡量,采用最低费用选择法D 一些支出项目如公路邮电,成本易于衡量,效益不易计算,通过这些支出所提供的商品或劳务可以部分或全部进入市场交易,可采用"公共定价法"2,政府项目目标的确定要考虑哪些因素(ABD)A 众多目标的选择B 目标实现的时间转移C 外部效益干扰对目标的判断D 目标之间发生的冲突3,市场价格不能反映其成本的原因(ABCD)A 垄断存在B 税收因素C 资源处于闲置状态D 经济发展劳动力过剩4,选择决策标准主要有(ACD)A 内部收益率标准B 外部收益率标准C 净现值标准D 收益——成本比率标准5,最低费用选择法的特点(CD)A 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目标B 多项严格假定C 只计算每项备选项目的有形成本D 不用货币单位来计量备选的财政支出项目的社会效益6,从定价政策来看,公共定价包括(AB)A 纯公共定价 B管制定价 C 厂商定价 D 地方政府定价7,政府采购的特点(ABCD)A 资金来源的公共性B 资金用途的非营利性C 采购活动的政策性D 采购制度的规范性8,政府的采购行为必须遵循原则是(ABCD)]A 竞争原则B 公开原则 C使用商业标准原则 D透明原则9,政府采购范围从采购对象的性质角度可分为(BCD)A 武器B 货物C 服务D 工程10,政府采购模式可分为(ACD)A 集中采购模式B 自由采购模式C 分散采购模式D 集中和分散相结合11,政府采购合同的类型有(AB)A 固定费用合同B 成本加比例费用合同C 固定费用加比例费用合同D 固定费用加激励费用合同第五章购买性支出一,单选1,财政用于国家各级权力机关,行政管理机关,司法检察机关和外事机构行使其职能所需的费用支出指(C)A 政府指出B 非生产支出C 行政管理支出 D财政支出2,财政用于文化,教育,科学,卫生等事业单位的经费支出指(B)A 教育支出B 文教科卫支出C 文化支出D 政府指出3,用于国防建设和人民解放军方面的费用指(B)A 军事支出B 国防支出C 政府指出D 财政支出二,多选1,下列对社会消费性支出表述正确的是(BC)A 社会消费性支出是生产性消费支出B 社会消费性支出是社会再生产正常运转所必须C 社会消费性支出本质是满足纯社会共同需要D 社会消费性支出是转移性支出2,我国行政管理支出包括(ABD)A公法检支出 B 国家安全支出 C 国防支出 D 行政支出3,行政管理支出增长率很快的主要原因(AB)A 行政人员数量增加B 行政人员报酬提高C 行政业务费增加D 行政修缮费,设备购置费提高4,直接影响行政管理规模的因素是(ABCD)A 经济总体增长水平B 财政支出规模C 政府机构的设置D 行政管理支出本身的效率5,安排投资规模应注意(ABD)问题A 投资规模适度B 投资结构合理C 注重投资竞争性D 注重投资效益6,与政府投资相比,非政府投资具有怎样的特点(ABCD)A 营利性B 短期效应C 自身积累社会筹资D 忽略社会效益7,影响政府投资在社会总投资中所占比重的因素主要有(BC)A 政治制度差异B 社会经济制度的差异C 经济发展阶段的差异D 文化差异第六章转移性支出一,单选1,国家和社会依据一定的法律和规定,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予以保障的一项重大社会政策是指(B)A 国家再分配B 社会保障C 社会福利D 国家保障2,社会保障的实施主体是(A)A 国家B 社会C 企业D 家庭二,多选1,下列哪些属于转移性支出(AC)A 社会保障支出B 科学教育文化卫生支出C 税式支出D 国防支出2,社会保障支出的特征(ABCD)A 覆盖面的社会广泛性B 参与上的强制性C 制度上的立法性D 受益程度的约束性3,社会保障体系框架主要构成是(ABCD)A 社会保险B 社会福利C 社会救助D 社会优抚和安置4,财政补贴的内容从补贴同社会经济运行过程的关系来看,可分为(BCD)A 生产环节补贴B 流通环节补贴C 消费环节补贴D 分配补贴5,财政补贴的形式有(BD)A 货币补贴B 实物补贴C 国家补贴D 社会补贴6,下列关于财政补贴表述正确的是(BCD)A 财政补贴与社会保障支出一样与价格直接相关B 财政补贴可以纠正不合理的价格结构和纠正市场缺位C 财政补贴是各国运用调节经济的手段D 我国的财政补贴主要是价格补贴7,下列表述正确的是(CD)A 由于税式支出是一种隐蔽型财政补贴支出,因此税式支出不可估B 税收抵免是指是指准许企业把一些合乎规定的特殊支出,以一定的比率或全部从应税所得中扣除,以减轻其税收负担.在累进税制下,纳税人的所得越高,这种抵免的实际价值就越大.C 加速折旧使税负前轻后重,使政府损失了一部分收入的"时间价值"D 照顾性税式支出在于扶持国家希望发展的亏损或微利企业以及外贸企业第七章财政收入结构与规模一,单选1,财政分配的对象都是社会产品中剩余产品或与其对应的(C)A 产值B 利润C 价值D 收益2,政府以国家信用为依托取得的财政收入是(B)A 存款B 公债C 税收D 罚款二,多选1,关于财政收入表述正确的是(BD)A 财政分配的对象是社会产品B 我国现阶段财政收入形式由税收,国有资产收益,国债和其它收入构成C 专项收费是指国家机关为居民或各类组织机构提供某些特殊服务时所收取的手续费和工本费D 在许多国家,财政收入的90%以上要靠税收来保证,以至于可以近似地用税收收入的分析来观察整个财政收入的状况.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BC)A 农业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不高B 工业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源泉C M是财政收入根本D C也是财政收入的来源3,关于财政收入规模表述正确的是(AD)A 正常环境下,财政收入绝对规模会随着财源的扩大而保持上升势头B 正常环境下,财政收入相对规模呈现出上升状态C 中国财政收入相对规模的变化轨迹基本平稳D 中国财政收入相对规模的变化呈马鞍形4,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有(ABCD)A 经济发展水平B 分配政策C 价格水平D 税收征管水平5,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B)A 经济对财政规模形成根本约束B 由于价格上涨产生的实际财政收入增长现象称为"通货膨胀税"C 税收制度缺陷是造成税收流失的罪魁祸首D 税收征管因素对税收收入影响的弹性系数起决定作用6,财政收入规模的衡量方法(AB)A 绝对规模B 相对规模C 数量规模D 质量规模第八章税收原理一,多选:1,关于税收概念,以下表述合理的有(ABD)A 税收是国家调节经济的一个重要手段.B 税收是人们为享受公共物品支付的价格.C 税收体现了征纳双方平等交换关系.D 税收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形式.2,关于税收"三性"理解正确的有(AD)A 税收"三性"是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的主要特点.B 税收强制性的依据是国家所有权.C 税收固定性意味着征税对象和征税数额是固定的.D 税收无偿性指的是国家不向纳税人直接支付任何报酬.3,有关税收基本术语表述正确的是(CD)A 纳税人是最终负担税款的人.B 税收属于社会再生产的交换环节.C 税收的客体是税法规定的标的物.D 税目反映了征税广度,税率反映了征税深度.4,下列关于税率表述正确的是(AB)A 名义税率是纳税人实际纳税时适用的税率.B 实际税率是纳税人真实负担的有效税率.C 在实行比例税率条件下,边际税率不同.D 在实行比例税率条件下,平均税率与边际税率一致.5,下列表述正确的是(CD)A 我们常说的个人所得税中的800元是起征点.B 按课税对象的性质可将税收分为商品课税,资源课税和财产课税.C 从价税课税,收入弹性大.D 价内税容易造成对价格的扭曲.6,宏观税负的制约因素(AB)A 经济发展水平B 政府职能范围C 征管水平D 财政收入.7,关于税负转嫁的表述正确的是(ACD)A 税负转嫁只是税收的一部分,税收归宿覆盖全部税收.B 税负转嫁有利于国家取得收入.C 税负转嫁是商品货币经济的必然产物.D 商品货币经济的存在不等于税负转嫁的实现.8,下列表述正确的是(BC)A 需求弹性越大,税负前转容易后转难B 需求弹性越小,税负前转容易后转难C 供给弹性越大,税负前转容易后转难D 供给弹性越小,税负前转容易后转难9,以下哪些税种体现了利益说的特征(ABC)A 燃油税B 社会保险税C 车船使用税D 营业税10,下列表述正确的是(BD)A 税收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均产生税收超额负担B 征收人头税或所得税会产生税收收入效应C 纳税成本可以用货币计量D 目前,我国税务效率还可以在提高第九章税收制度一,多选1,对我国税制发展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B)A 1950年税制建立,为我国税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B 十年动乱期间的"简化税制"的改革将已经建立的税制破坏殆尽C "利改税"建立了分税制的税收管理体制D 94年税改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原税制过于繁缛2,对现实世界性税改浪潮的评价正确的是(BD)A 目前的减税浪潮是由于各国互相跟风的结果B 直接的降低税率减轻了企业和个人的负担,刺激了投资和消费C 减税有利于增强各国的税收竞争力D 税制改革更有利于公平税制的建立3,关于WTO原则对税制改革的要求(ABCD)A 国民待遇B 互惠待遇C 关税减让D 透明度4,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D)A 没有商品交换就没有流转税的存在B 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都是对全部流转额课税C 生产型增值税的税基对购进固定资产的价款做了部分抵扣D 消费型增值税的税基对购进固定资产的价款做了全部抵扣5,下列属于一般纳税人或按一般纳税人纳税的是(BD)A 非企业性单位B 从事成品油销售的加油站C 不经常发生增值税应税行为的企业D 从事批发或零售货物的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在180万元以上的6,下列各项中,应视同销售货物行为征收增值税的是(AC )A 将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B 动力设备的安装C 销售代销的货物D 邮政局出售集邮商品7,下列行为属于增值税的混合销售行为的是(CD)A 医院提供治疗并销售药品B 邮局提供邮政服务并销售集邮商品C 商店销售空调并负责安装D 汽车修理厂修车并提供洗车服务8,关于增值税税率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C)A 销售粮食,食用植物油适用13%的税率B 出口货物均为零税率C 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的税率也为17%D 6%或4%的仅适用于小规模纳税人9,消费税不同应税产品的纳税环节包括(BCD)A 批发环节能B 进口环节C 零售环节D 生产销售环节10,下列应交纳消费税的是(ABC)A 烟B 汽车轮胎C 汽油D 邮票11,下列应交纳营业税的是(ABD)A 金融保险B 娱乐服务C 销售机器设备D 交通运输12,以下属于所得范畴的是(ABC)A 工资薪金B 工商企业利润C 股息利息D 成本费用13,企业下列支出中,可以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据实扣除的有(AC)A 新产品,新工艺B 业务招等费C 差旅费D 意外灾害损失有赔偿的部分14,下列单位中,不属于企业所得税纳税人的是(BD)A 私营企业B 银行储蓄所C 事业单位D 个人合作伙伴15,下列各项中属于个人所得税居民纳税人的是(AD)A 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但一个纳税年度中在中国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B 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且不居住的个人C 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超过6个月不满1年的个人D 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个人.16,下列个人所得,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不得减除费用的有(AD)A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B 稿酬所得C 劳务报酬所得D 偶然所得.17,将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区分为居民纳税义务人和非居民纳税义务人,依据的标准有(AD)A 境内有无住所B 境内式作时间C 取得收入的工作地D 境内居住时间18,下列各项中,适用5%-35%的超额累进税率计征个人所得税的有(ABCD)A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B 个人独资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C 对个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所得D 合伙个业的生产经营所得.19,下列收入中,可以直接作个人所得税应税所得额的有(AB)A 外币存款利息B 企业债券利息C 出租房屋的租金D 金融债券利息20,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C)A 资源税有一般资源税和级差资源税两种类型B 遗产税,赠与税是静态财产税C 印花税,证券交易说均为行为税D 行为税对任何行为课税第十章国有资产收益一,多选1,若研究国家的产权制度内容和公共产权与私人产权的关系,将国有资产分为(AB)A 国家投资形成的资产B 国家间接拥有的资产C 经营性国有资产D 非经营性国有资产2,关于国有资产的表述正确的是(BD)A 实行国有资产运营就是使国有资产在一般竞争性领域同民间资本竞争B 实行国有资产运营就是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C 实行国有资产运营就是使国有资产占领整个国民经济的领域D 由于经营性国有资产具有运动性和增值性,所以实行国有资产运营主要是对经营性国有资产而言3,下列哪些是国有资产的产权(ACD)A 所有权B 债权C 经营权D 处置权4,国有资产管理的主要内容是(ABCD)A 国有资产产权界定B 国有资产产权登记C 国有资产占有和使用D 国有资产收益及处置的管理5,下列哪些是国有资产的收入(ABD)A 利润B 租金C 税收D 股息红利6,国有资产改革对财政收入的影响主要是(AC) A 转让收入增加B 上缴利润不确定C 税收增加D 财政收入减少。
财政学原理
《财政学原理》复习资料第一章公共需求1.公共需求是当众多个人作为一个整体时所产生的需求。
有三层含义:(1)公共需求并非是一种抽象的需求,而是个人所具有的真实需要;(2)这种需求并非是单个人的需求或少数人的需求,而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多数人的需求;(3)公共需求是一种整体需求。
与私人需求的相比,公共需求主要有两大特点:第一,受益外部性,即在一个人或少数人的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其他人也可从中受益。
第二,需求整体性,即这种需求不可能分散或单独得到满足。
2.用于满足公共需求的物品是公共商品。
公共商品有两个基本特征:第一特征是非排他性,第二特征是非竞争性。
3.依据公共商品的“公共”程度将公共商品分为两类:(1)纯粹公共商品:完全用于满足公共需求,并具有完全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2)混合商品:在满足公共需求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私人需求,且具有一定的排他性或一定的竞争性。
纯粹公共商品混合公共商品国防、外交、公共安全、罪犯改造、法律法规、基础科学研究、社会文明及意识形态传播、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传染病防治、自然现象预报、自然灾害的防治、货币发行、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信息、商品质量信息、消费者权益保护、无线广播电视服务等。
教育、交通、通讯、能源、城市公共服务、消防服务、社会保障、有线电视广播、文体节目表演、产品质量认证、企业信誉评级,地质勘探等。
4.公共选择的基本问题就是如何从个人偏好得出社会偏好,公共选择应遵循的原则是:所做出的决策或选择应达到社会整体效用的最大化或促使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不断提高。
第二章效率与市场5.资源配置机制由四个主要“部件”组成:(1)决策机制:即资源配置决策权在经济主体之间进行分配的制度和机制。
(2)信息机制:即资源配置信息的收集、分析、传输、反馈的渠道和机制。
(3)动力机制:即诱导经济主体作出资源配置决策的动力来源、动力传递以及动能释放的系统,主要包括利益激励机制和目标约束机制。
财政学各章讨论分析题及答案
讨论分析题答案第一章财政学导论请联系实际,举出一些现实生活中的财政现象与财政问题。
评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充满着各种政府收支活动现象。
从老百姓的生活小事到国家大事,大量地依靠着政府提供的财力来举办或维持运转,最典型的事例是行政管理、国防、治安、以及司法和执法。
我们手里有钱可以在市场上买到食品、衣服、图书,甚至可以买到住房和汽车,但即使有钱也买不到由行政管理、国防、治安、以及司法和执法所提供的国土安全和社会秩序,这些与我们百姓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政府不但有支出行为,还有收入行为。
人们的许多活动必须向政府缴纳各种税费,这些税费收入就成为各级政府用于各项活动的经费来源。
例如,就工商企业而言,因为工商企业是商品生产和经营的主体,他们不仅享用政府提供的公共工程和公共服务,同时也要向政府缴纳各种税款。
居民个人一方面享受政府提供的各种服务,同时也是纳税人。
第二章市场、政府与公共财政2002年,南京市下关区一户人家在接受保洁服务时,因所谓的种种原因拒缴应付的费用,令这户人家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为了区区每月5元的垃圾费却收到了法院的传票,这户人家被南京市容部门告上了法庭,这是我国首例“垃圾官司”。
很多人对南京市容部门这一做法不太理解,认为为了每月5元钱,有必要如此兴师动众吗?南京市容部门说出了他们的苦衷,其负责人认为某些市民是在恶意拖欠或拒缴垃圾费。
有关人士介绍,在南京市区500多万人口中,约有90万户居民,按每户每月5元的垃圾费收取,南京市一年收取的居民生活垃圾费为5000多万元,然而南京居民垃圾费的收取率仅为15%左右,这说明还有近50万户南京居民在拖欠或拒缴垃圾费,这50万户居民是潜在被告。
这50万户居民都企图免费搭车。
讨论分析题:谁该给公共产品买单?评析:从这样的官告民的案件中,看出了公共产品的尴尬:谁该给公共产品买单?如果每个南京市民都企图免费搭车,那么南京市容部门将没有足够经费来维持运转,那么也就没有能力来提供保洁服务这一公共产品。
财政学—4
第二节 行政管理费和国防费 新世纪,我国坚持走和平化发展道路,奉行防御 性国防政策。
1、维护国家安全统一,保障国家发展利益; 2、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加强以信息化为主要标志的军队质量建设; 4、贯彻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 5、坚持自卫防御的核战略; 6、营造有利于国家和平与发展的安全环境。
第三节 文教卫支出
Expenditures for culture, science and health
东北师范大学商学院
Business School of NENU
第一节
社会消费性支出的性质
一、社会消费性支出的属性 (the nature of public consumption) 二、社会消费性支出项目 (the items of public consumption)
第二节 行政管理费和国防费
(三)国际比较
6000 5000 国防费(亿美元) 4000 3000 2000 1000 186 0 美国 俄罗斯 英国 法国 德国 日本 中国 578.8 428.9 311.4 453.9 306.5 4953.3
图4-2 2005年度部分国家国防费的比较
东北师范大学商学院 Business School of NENU
1392.4 2025.7 4407.7
703.7 965.5 2417.0
52.9 47.7 54.8
433.4 760.5 1548.1
32.6 37.5 35.1
120.9 202.2 287.1
9.1 10.0 6.5
35.9 51.6 94.8
2.7 2.5 2.2
财政学4财政职能
第二节 收入分配职能
一、收入分配职能的含义 财政收入分配职能,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及相关
政策的制定、调整和实施对国民收入及财富分配产 生影响,实现社会分配公平的目标。 二、收入分配职能的内容 1.调节部门及产业之间的收入分配。2.调节企业 之间的收入分配 3.调节地区之间的收入分配。4.调节居民的个人 收入分配。 三、收入分配职能的实现手段 1.税收。2.转移支付。3.购买性支出。4.各种 收入政策。
案例
财政助力社会保障(观看视频)
思考与讨论——
你觉得财政在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方面能起多
大作用? 财政在实现公平与效率方面,主要是对公平 影响大还是对效率影响大?
思 考
涨工资要上头领导重视,下面职工积极配合。以公 交集团为例,公司董事长已将提高职工收入提上议 事日程,对职工而言,就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行车 安全搞上去了,服务工作到位了,工资上涨 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更多代表对工资上涨的信心 来自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加强企业 工资分配调控和指导,建立健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和支付机制。”代表们认为,完善的工资增长机制 将是收入稳步递增的关键。代表们同时认为,缩小 地区、行业之间的分配差距将会是建立合理工资机 制的重要一 环。 程水根代表认为,针对职工工资,必须建立起 工资增长的长效机制,职工工资必须与企业效益成 正比,这就要求建 立起强有力的监督机构和监督
案例、贫富差距与财政职能
据媒体报道,中国目前的基尼系数为0.45,占总人口20%的最
贫困人口占收入和消费的份额只有4.7%,而占人口20%的最富 裕人口占收入和消费的份额高达50%。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数据 显示,城市居民收入最低的1/5人口只拥有全部收入的2.75%, 仅为收入最高的1/5人口拥有收入的4.6%。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官员说,如加上福利,电力、烟草等行业职工的平均工资,是 其他行业职工平均工资的5-10倍。某市电力集团公司一名普通 职工的月工资不到6000元,但加上奖金、住房公积金及各种补 贴后,其年薪可达到15万元,相当于全国职工年均工资的10倍。 西安市一家烟草公司配送中心一名职员每年基本维持将近 60000元的收入——这包括基本工资9600元,效益工资约36000 元,通讯、交通、菜篮子等各种补贴约4800元,公积金存款约 10000元。这还不包括当年的年终奖金。而从农村到城市打工 的民工有的一个月只有400、500元收入,而且劳动条件极其艰 苦,劳动强度很大。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5年的城镇居 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10493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是3255元。
《财政学课件》-政府间财政关系
▪ 应提高沿江港口建设规模和等级,促进向大 型化、深水化、专业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2021/3/18
15
2.2 收入分配职能分工
▪ 存在不同看法:中央——公平是全国性目标, 不同地区间居民收入差距也不能太大 地方——不同地区对公平偏 好是不同的
20XX年复习资料
大学复习资料
专 业: 班 级: 科目老师: 日 期:
第十六章 政府间财政关系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overnments
2021/3/18
2
本章结构
▪ 1、财政体制(我国传统财政理论中将政府间
财政关系称为“财政体制”)
▪ 2、政府间职责的分工 ▪ 3、政府间收入权限的划分 ▪ 4、政府间转移支付 ▪ 5、我国的政府间财政关系
▪ 蒂布“用脚投票” (1956年)Tiebout. 1956. A pure theory of local expenditures.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64 (October): 416-424.
▪ 居民成本——税收,收益——地方公共产品
▪ “用脚投票” :1、能使个人效用和社会福利最大化; 2、促进政府间的竞争,提高公共产品提供效率。
• 单一制 • 联邦制 • (实际上还有)邦联制(邦联制是一种复合制的
国家形式,比联邦制松散,是主权国家的联盟, 通常根据条约组建,但常会随后制订一部共同宪 法。如独联体、英联邦)
• 主要区别及其影响
2021/3/18
5
2 、政府间的职责分工
▪ 请回忆第一章财政职能 P33-36
中级经济师-财政税收专业知识与实务-政府间财政关系
中级经济师-财政税收专业知识与实务-政府间财政关系()是指各级政府的财政资金来源与各自的支出责任或事权范围相对称,使各级政府在履行各自的职责时有必要的财力作保障。
A.地方政府均衡B.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均衡C.纵向均衡D.横向均衡正确答案:C 本题(江南博哥)考查政府间收支的调节制度。
纵向均衡是指各级政府的财政资金来源与各自的支出责任或事权范围相对称,使各级政府在履行各自的职责时有必要的财力作保障。
1994年,我国启动分税制改革,总的指导思想是()。
A.坚持统一政策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B.坚持实事求是与灵活应用相结合的原则C.坚持统一规划与综合整治相结合的原则D.坚持整体设计与逐步推进相结合的原则E.坚持效益优先与分配公平相结合的原则正确答案:AD 本题考查1994年我国分税制改革的指导思想。
1994年我国启动分税制改革,总的指导思想是坚持统一政策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坚持整体设计与逐步推进相结合的原则。
按税种划分收入范围,确定哪些税种归中央,哪些税种归地方,哪些税种由中央与地方共享,这种税收收入划分方式称为()。
A.分割税制B.分割税种C.分割税率D.分割税额正确答案:B 本题考查税收收入划分的方式。
分割税种,即按税种划分收入范围,确定哪些税种归中央,哪些税种归地方,哪些税种由中央与地方共享。
按照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属于地方事权,中央为帮助地方应对和处理影响区域大、影响面广的突发事件而设立的专项转移支付指的是()。
A.应急类专项转移支付B.共担类专项转移支付C.引导类专项转移支付D.救济类专项转移支付正确答案:A 本题考查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
应急类专项是指按照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属于地方事权,中央为帮助地方应对和处理影响区域大、影响面广的突发事件而设立的专项转移支付。
财政分权管理体制的基本内容和制度保障是()。
A.政府间事权的划分B.政府间财权的划分C.政府间收入的划分D.集权和分权的程度正确答案:A 本题考查政府间事权的划分。
地方财政学 资料
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有哪些类型拨款类型主要有有条件拨款、无条件拨款和分类拨款三大类。
(一)无条件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目的: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提供无条件拨款的最主要的目的是解决横向的与纵向的财政不平衡问题,既保证地方政府作为一个整体能平衡预算,同时缓解地方政府间财政能力的差异,保证每个地区都能提供基本水平的公共服务。
分类:(1)无条件政府间转移支付按照拨款数额是否固定又分为无条件整额拨款和税收努力相关性无条件拨款。
如果无条件政府间转移支付是一笔数额固定的款项,那么它就属于无条件整额拨款。
税收努力相关性无条件拨款,该形式是财政拨款的数额不是固定的,而是由上级政府根据接受财政拨款的下级政府的行为来决定拨款的具体数额。
通常是根据下级政府自有收入的情况来确定拨款的数额,所以这类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也被称为税收努力相关性无条件拨款。
具体的财政拨款数额与税收努力程度呈正相关关系。
(二)有条件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目的:它主要用来执行转移支付的政策和意图,比如用于外溢效应的项目,教育、环境保护、社会保障等。
分类:根据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是否需要下级政府提供相应的配套资金,可以区分为有条件配套的财政拨款和有条件非配套的财政拨款。
•(1)有条件非配套的财政拨款•上级政府向下级政府提供一笔固定数额的补助,并指定其具体用途,但不要求下级政府提供配套资金。
这种拨款可以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的来源,提高下级政府对指定项目投资的积极性。
•(2)有条件配套的财政拨款•上级政府不仅指定财政拨款的具体用途,而且还要求接受财政拨款的下级政府按照规定的配套率提供一定的配套资金用于上级政府指定的用途,否则就不能得到该项财政拨款。
•有条件配套的财政拨款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为有条件封顶的配套财政拨款和有条件不封顶的配套财政拨款。
•①在有条件不封顶的配套财政拨款方式中,上级政府不规定接受财政拨款的下级政府可以获得的财政拨款的最高限额,只要下级政府按照设定的条件提供配套资金,就一直可以按配套率从提供财政拨款的上级政府那里获得相应数额的财政拨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联邦制国家和单一制国家政府间职责比较
联邦制国家 1.中央与地方的事权都是由宪法 分别授予的。各级政府有充分的 自治权。 2.倾向于财政分权化制度 单一制国家 1.地方政府的事权由中央政府以 法律授予的。地方政府虽然有自 治权,但中央政府仍然有监督权。 2.倾向于财政集权化制度
特 性
优 点
1.事权划分,防止中央政府集权 专制。 2.各级政府能够因条件不同而加 以调节其财政政策,达成公平。
缺 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四)政府间的财权划分
税收收入的划分原则、方式与做法 在国家(政府)的各种权力中,课税权是政府最重
要的权力之一。由公共产品层次性特点所决定,公 共产品的有效提供依赖于各层级政府的共同努力。 因此,按照各级政府职责范围的大小合理划分课税 权,以形成有效率的政府间税收安排,对各级政府 履行职责、依法行政具有重要意义。
3. 财政分权的优点与缺陷 便于地方政府能够根据当地居民的偏好提供公共品 和服务;有利于促使地方政府对各地居民负责,促 进政府间竞争;有利于地方政府在公共品提供中的 创新更具灵活性 有时会导致资源的无效配置 原因包括:辖区间效益或成本外溢, 规模经济, 低效的税制。
(三)政府间的职责划分
第二节 政府间财政关系
主要内容
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内涵
西方财政分权理论
中国政府间财政关系现状与问题 中国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改革与完善 省以下财政体制问题
一 、 政府间财政关系理论
( 一)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内涵
1.财政管理体制与政府间财政关系 广义上的财政;狭义的财政体制 预算管理体制是处理一国财政收支管理权责在上下 级政府间分配的财政关系的制度。包括:确定预算 管理主体和级次,预算收支的划分原则和方法,预 算管理权限的划分,预算调节制度和方法,核心是 各级预算主体的独立自主程度以及集权和分权的关 系问题。
1. 政府的基本职责 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调节收入公平分配 调控经济稳健运行 2. 政府间职责划分的依据 受益范围 规模经济 偏好差异 中央与地方的比较优势
3. 财政职能与政府间的职责划分 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在政府间的分工; 财政的公平收入分配职能在政府间的分工; 财政的稳定发展职能在政府间的分工。 4. 政府间的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 中央与地方政府的支出责任
收入组织的效率 5. 注重资金的向下转移 6. 允许和鼓励地方创新
本章思考题
1.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内涵及本质。 2.财政分权理论及启示。 3.政府间的职责划分的依据有哪些?
4.比较分析联邦制国家和单一制国家事权和支出
责任划分。 5.分析分税制体制的成效、问题与进一步改革的 思路。 6.讨论省以下财政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
(二)中国现行财政间财政关系—分税制
1. 分税制财政体制实施的背景 2. 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 3. 分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和支出划分
中央与地方的收入划分 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数额的确定
原体制的处理
分税制的转移支付
(三)我国现行政府间转移支付体系
政府间财政关系在我国主要指中央与地方政府
(省、市、县、乡)及地方各级政府间的财政关 系。 狭义的财政体制 = 预算管理体制 = 政府间财 政 关系 2. 政府间财政关系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二)财政分权理论
1. 西方财政分权理论(Tiebout,Oates,Musgrave) 公共产品理论 集权、分权理论 财政联邦主义(传统财政分权理论,TOM模型) 俱乐部理论 2. 财政分权的目的 为了让地方政府更有效地为辖区居民提供公共品和 服务
本章推荐参考书
1.高培勇,《公共部门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2004年版 2.邓子基,《财政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刘怡,《财政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4.安秀梅,《财政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5.杨之刚,《财政分权理论与基层公共财政改革》,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6.政府间财政关系课题组,《政府间财政关系比较研 究》,中国财经出版社2004年版 7.沙安文,乔宝云,《地方财政与地方政府治理》, 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代价
(二)省以下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改革进展
1. 各级地方政府的财政需要基本得以保证 2. 纵向财力差距过大
3. 部分地区基层财政较为困难
(三)深化省以下改革值得注意的问题
1. 事权划分的原则 2. 事权决定财权 3. 要重视事权与财力的匹配
4. 注意和现行税制改革结合,并且考虑税制结构和
税收分割的一般做法 1.与宏观经济稳定密切相关的税种划归中央政府。 2.与收入再分配紧密相关的税种划归中央政府。 3.税基流动性大的税种应划归中央。
4.税基在全国范围内分布不均衡的税种应划归中央。
5.税收体系中的主体税种应划归中央 。
(五)转移支付制度
在多级财政体制中,本级政府直接筹措的收入主 要包括税收、收费和举债,而对来自其他政府的 收入则称之为政府转移支付收入。常见的流向是 从高一级政府流向低一级次的政府,但也存在同 级的转移支付,或从较低层次政府向较高层级的 政府的转移支付。一般只把上对下的转移支付称 为狭义的转移支付。目的是弥补地方财政缺口, 纠正外部性,体现上级政府宏观调控经济的意图 。类型有有条件拨款(专项拨款)、无条件拨款 (一般性拨款)、分类拨款。
1.不便于就国家整体政策进行考 虑,容易导致各级政府间不均衡 发展。 2.地方职权强化,影响国家整体 政策,容易造成无效率。
1.事权集中,便于中央政府统一 管理。 2.由中央政府统筹全国财政,可 就全国性政策加以考虑,达成效 率。
1.中央政府控制全国事权,容易 流于集权专制。 2.难以考虑各地方政府的不同条 件,容易造成不公平。
的快速增长
(二)分税制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各级政府间事权不尽明确,越位与缺位并存 2. 政府间收入划分有待规范 3. 地方税权严重不足
4. 转移支付制度既不规范,效果又差
5. 省以下体制尚待规范
(三)分税制体制的完善思路
1. 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的事权范围与各级预算主体
的支出职责 2. 逐步调整和规范收入划分 3. 健全完善地方税体系,逐步实现地方财政自求平 衡 4. 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5. 完善省以下分税制体制
四、省以下财政体制 ----问题与出路
(一)省以下财政分权的制约因素
1. 各地发展不均衡, “一刀切”出现了不少问题 2. 国家整体税制改革和税种建设方面 3. 地方税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地方税收 4. 中央的强制性税收制度变迁经常以牺牲地方税为
二、 中国政府间财政关系
(一)中国政府间财政关系沿革
1. 新中国成立后至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政府间财政关系—统收
统支体制
2. 1953~1979年间的政府间财政关系—“统一领导、分级管
理”体制
3. 1980~1993年间的政府间财政关系—“划分收支、分级包
干”体制
4. 1994年以来的政府间财政关系—分税制财政体制
(1)中央对地方的税收返还,包括两税返还、
所得税返还等 (2)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包括一般补助 和专项补助 (3)省以下转移支付制度、地区间横向援助 等
三、分税制体制的成效、 问题与进一步改革的思路
(一)分税制改革的成效
1. 政府间财政关系趋向规范 2. 有利于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和资源的优化配置 3. “两个比重”逐步上升,中央财力有所增强 4. 调动了地方组织收入的积极性,促进了地方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