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地区黑鱼养殖技术
黑鱼怎么养 黑鱼的养殖技术
![黑鱼怎么养 黑鱼的养殖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1db44b83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fd.png)
黑鱼怎么养黑鱼的养殖技术【常见问题】黑鱼怎么养?【专家解答】近年来,养殖黑鱼的养殖户越来越多,黑鱼是中国常见的食用鱼,营养价值高,在市场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养殖黑鱼能够达到很好的经济效益,那么,黑鱼怎么养呢?就由本人带你去看看黑鱼的养殖技术。
一、池塘选择养殖黑鱼的池塘不要太大,一般面积以3亩—5亩为好。
池塘水深为1.5米—2.0米,底泥厚15厘米—20厘米,水源充足,排注水方便。
二、鱼种投放投放鱼种的规格是根据市场商品鱼规格而定。
目前,黑鱼个体重0.7公斤—2.0公斤的好销售,因此,放养鱼种的规格应为每尾75克—100克。
放养密度要依据饲料来源、饲养技术等因素确定,一般每亩投放鱼种2000尾—2500尾。
同时可套养花鲢鱼种400尾—500尾,鱼种规格为每尾100克—150克。
三、饲料投喂黑鱼是凶猛的肉食性鱼类,既吃活食也吃死食,主要以小鲫鱼等野杂鱼为食。
人工饲养时采取定时、定点驯化投喂方法。
每天投喂两次,上午10时、下午3时。
一般鱼种放养5天—7天后就能全部浮到水面抢食。
投喂时要仔细观察食台附近黑鱼吃食情况,如食台附近黑鱼少、抢食不激烈时,表明鱼已吃饱,可以停止投喂。
四、饲养管理黑鱼食性大,排泄物多,很快能使池塘水变肥。
肥水能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起来,很容易造成池塘水中缺氧,因此,要特别注意水中溶氧的变化。
一旦发生缺氧,要及时开增氧机。
若缺氧比较严重时,可以采取部分水面杀灭的方法,即在池塘边2米—3米的水面泼洒敌百虫,浓度为0.5ppm~1.0PPm.黑鱼抗病力强,在人工饲养过程中很少得病。
但秋季后期,如管理不善、饲料不足、水体环境严重不良等,黑鱼也会得病。
因此此阶段一定要小心观察,一旦发病应及时治疗。
黑鱼如何养殖方法黑鱼的养殖知识和技术
![黑鱼如何养殖方法黑鱼的养殖知识和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3fd39d29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e6.png)
黑鱼如何养殖方法黑鱼的养殖知识和技术黑鱼是非常常见的食用鱼,也被称为乌鱼、富贵鱼等。
由于黑鱼体型相对较大,生长速度快,市场价值非常高,而且营养丰富,深受人们的喜爱。
许多养殖户都养过黑鱼,那么,黑鱼养殖技术的整个过程需要注意些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养殖黑鱼方法1.黑鱼是一种淡水底栖性鱼类。
它通常生活在水生植物过度生长或泥底的水域,遍布河流、湖泊、水库、池塘、稻田等水域。
它对水体中的环境因素,特别是对溶解氧、水温和水质有很强的适应性。
当水中缺氧时,鳃腔内的辅助呼吸器官可以用来在水面上呼吸。
蛇头可以在0到41℃的温度下生存,16-30℃是其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最佳温度。
当泉水温度恢复到8℃以上时,它通常会在上层和中层水中移动。
2.黑鱼更是一种肉食性鱼类,以新鲜的小鱼和虾为主要诱饵。
在养殖的最初阶段,鱼种喜欢吃活饵,因此需要喂养和驯化。
在将鱼种放入池中后的第二天早上,要在池边投喂适量的死饵进行驯化,然后逐渐移到池边进行饲养。
在鱼习惯吃死饵后,应在正常时间喂食,即每天上午9点和下午4点分别喂食一次,每日喂食量约为鱼体重的5-10%。
也可以用人工饲料喂养,配方为:鱼粉40%、豆粕22%、酵母粉5%、豆饼10%、小麦粉10%、麦皮10.7%、盐2%、维诺鱼用高维0.1%、维诺霉清多矿0.1%、维诺复合益生菌0.1%。
喂食时,应确保时间、位置、质量和数量,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黑鱼怎么养3.日常管理水质控制:经常换水,在炎热的夏天每7天换1/3的池水,半个月换3/5的池水;此外,每30天向整个水池喷洒20毫克/升的生石灰水,以改善水质,并将池水的透明度保持在30-35厘米。
疾病预防:黑鱼具有很强的抗病能力,在人工养殖过程中很少生病。
但在深秋,管理不善也会导致疾病。
黑鱼的主要疾病有出血病、皮肤腐病、疥疮病、鳃腐病等,主要以预防为主,做到病前预防,有病早治。
黑鱼怎么养殖
![黑鱼怎么养殖](https://img.taocdn.com/s3/m/9b5b8380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ac.png)
黑鱼怎么养殖黑鱼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富含营养的淡水鱼类,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它的养殖方法简单,适应性强,是一种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养殖品种。
本文将介绍黑鱼的养殖过程和技术要点。
1. 确定养殖水域黑鱼的养殖水体应选择水质清澈、湿度适宜、水温稳定的水域。
最好选择池塘、湖泊或者深井等养殖水体。
养殖池塘的底泥应清理干净,确保无害物质存在。
2. 准备养殖设施根据养殖的规模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养殖设施。
常见的养殖设施有池塘、围栏和水族箱等。
确保水体容积足够,能够满足黑鱼的生长需求。
3. 选购种苗在正规的水产市场或养殖场选购饲养的种苗。
选择种苗时,要求体形匀称、色泽鲜亮、健壮活跃的个体。
检查种苗是否存在明显疾病、伤口或畸形等异常情况。
4. 调整水质在引水入池前,要进行调整水质的工作。
首先检测水质,确保水质符合养殖黑鱼的标准。
水温控制在24-28°C之间,PH值在6.5-8之间,氨氮含量低于0.1mg/L。
5. 合理投放种苗在调整好水质后,将选购的种苗合理投放到养殖水体中。
种苗的投放密度要根据养殖设施的容量和种苗的生长速度来确定。
投放种苗时,要避免造成损伤和惊吓,保证种苗的生长发育。
6. 合理投喂饲料黑鱼的饲料要选择优质的,成分符合黑鱼生长的要求。
一般可选择优质的鱼粉、豆粕、麸皮等作为主要饲料。
在日常投喂时,要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控制好饲料的投放量,以免造成浪费和水质污染。
7. 定期清理养殖水体定期清理养殖水体,是养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定期清除池塘杂草,清理污泥,保持水质清洁,避免黑鱼生长受到影响。
8. 防控疾病在养殖过程中,要加强疾病的防控工作。
定期检查黑鱼的身体状况,观察鱼体有无异常症状。
发现疾病或异常情况,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控,如调整饲料组成、加强水质处理等。
9. 生长周期观察黑鱼的生长周期通常为6-9个月,养殖过程中要定期观察黑鱼的生长情况。
对于生长较慢或出现异常情况的个体,要及时进行调整和处理。
黑鮶养殖的管理技术要点介绍
![黑鮶养殖的管理技术要点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81088fdf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80.png)
黑鮶养殖的管理技术要点介绍黑鮶又称黑鱼、黑石鲈、黑寨。
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我国黄、渤、东海都有,北方沿海终年可见。
肉质鲜嫩、洁白,脂肪少,软硬适口,尤适清蒸和做汤。
生长快,适应性好,是网箱养殖的较好种类。
黑鮶身体延长,侧扁。
体长一般为20~30厘米,体重100~300克。
吻较尖,下颌长于上颌。
眼大,高位。
背鳍一个,中间有缺刻,具13鳍棘、12软条。
尾鳍圆形。
身被细圆鳞。
背部及两侧灰褐色,具不规则黑色斑纹。
胸腹部灰白色。
背鳍黑黄色,其余各鳍灰黑色。
该鱼系冷水性近海底层鱼类,喜栖息于浅海岩礁间或海藻丛中。
不喜光。
春秋季可结成小群,作短距离洄游。
较耐低温,适温范围8~25℃,14~22℃生长最快。
5~6℃停止摄食,致死温度为1℃。
黑鮶为肉食性鱼类,属游泳摄食。
十分贪食,摄食量大,胃饱满度高。
低龄鱼的日摄食量可达体重的7.5%,饱食量达 11%左右。
生长较快,人工苗种养殖第二年可达250克,第三年达600~800克/尾。
寿命一般为5~8年,*体长50厘米,体重超过10千克,5龄以前生长快,5龄以后下降,8龄以后明显下降。
繁殖年龄为3~14龄,其中3~4龄鱼中雄鱼占优势,5~7龄则雌鱼占优势。
山东近岸产仔期在4~5月,盛期为5月上、中旬。
繁殖初期水温约11℃,盛期13~16℃。
通常在近岸。
内湾口外有礁石且潮流畅通、水质清新处产仔。
卵胎生,仔鱼自母体产出时即可自由游泳。
—1 —。
东北黑鱼养殖方法和技术
![东北黑鱼养殖方法和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7675364c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ea.png)
东北黑鱼养殖方法和技术1. 简介东北黑鱼,又称黑鱼或花鱼,是我国东北地区常见的淡水鱼类。
黑鱼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因此备受消费者的喜爱。
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增加,东北黑鱼养殖业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本文将介绍东北黑鱼养殖的方法和技术,帮助养殖者提高产量和效益。
2. 环境条件2.1 水质要求东北黑鱼对水质要求较高,适宜生长的水质特点如下:- pH值:6.5~7.5- 温度:20~25摄氏度- 溶氧量:5~8mg/L- 水质清洁保持水质清洁,定期进行水质监测和调节是养殖成功的基础。
2.2 地理环境东北地区四季分明,气温波动较大,因此选择适宜的养殖地点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选择温暖、阳光充足的地区建设养殖场是比较合适的。
3. 养殖池建设3.1 池塘选址选择路况便利、水源丰富的地区建设养殖场。
避免选择斜坡地或土质较差的地方,以免影响养殖效果。
3.2 池塘设计- 池塘大小:根据养殖规模确定,但一般要保证鱼的活动空间,建议平均每尾鱼投放空间为0.1~0.2平方米。
- 池塘深度:建议池塘深度控制在1.5~2.5米之间,以保持水温稳定。
池塘的设计要考虑到鱼类的生长特点,尽可能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
3.3 池塘装修在池塘底部铺设养殖专用的塑料膜或水泥,以确保池塘内水质清洁。
同时设置适当数量的池塘进出水管道,方便充水和水质调节。
4. 鱼苗养殖4.1 选购鱼苗选择优质的鱼苗是保证养殖效果的重要一环。
优质的鱼苗应具备以下特点:- 身体活动力强- 体色鲜艳- 头部齐整,无明显伤口4.2 鱼苗投放和管理- 鱼苗投放:将鱼苗平均分布于池塘中,避免过度密集,以免影响鱼类的生长和发育。
- 饲养管理:定期投喂合适的饲料,注意饲料量和饲养时间的控制,防止过度饲养引发水质问题。
同时,定期检查鱼苗的生长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 饲料管理5.1 饲料类型选择适宜的饲料种类,根据鱼类的生长阶段进行合理的配方。
常见的饲料类型有颗粒饲料、粉状饲料等。
北方地区黑鱼养殖技术
![北方地区黑鱼养殖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3b630e4c2b160b4e767fcf3b.png)
黑鱼养殖技术郑永山黑鱼的学名为乌鳢,它肉嫩味美,营养丰富,是深受消费者青睐的名优鱼类,市场销路好,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江河、湖泊、水库等水域均有黑鱼的分布。
目前,黑鱼已在南方省份实现了规模化养殖,但在黑龙江省养殖的规模还比较小,尚处于启步阶段。
一、鱼种培育1、池塘条件池塘面积以2~5亩为宜,池深达到2m即可。
鱼种入池前10d,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清塘消毒。
每亩池塘施腐熟发酵的粪肥100~150kg。
池塘注水0.6~0.8m。
2、鱼种放养每亩放养规格2~3cm的夏花鱼种4000~5000尾,放养规格3~4cm的鲢鳙鱼种500~800尾。
3、饲养管理在池塘固定一个3~4m2见方的饵料台(可用筛绢制做)。
饵料台在水面下30~40cm处。
饲料投喂鲜野杂鱼。
投喂前用3%~5%的盐水浸洗饲料鱼消毒10min,再将鲜鱼绞成肉泥,放在饵料台上即可。
日投喂量占鱼体重的10%左右。
每天喂2次,上、下午各喂一次,每次投喂的量以鱼2h内吃完为宜,否则应减少投喂量。
4、日常管理鱼种入池后要注意调节好水质,一般5~7d加一次新水,每次加水10~20cm,饲养后期如发现水色不佳还应换水。
二、成鱼养殖黑鱼的成鱼养殖可采取池塘主养、池塘套养和大中水面养殖三种方法。
1、池塘主养⑴池塘条件池塘面积以2~10亩为宜,面积不宜过大,池塘小有利于生产管理。
池深达到2~3m即可。
池塘注排水方便,水质清新无污染。
在池塘的进排水口设置防逃网。
在鱼池四周池埂上设置高约1m的围网,防止黑鱼逃跑。
在池边浅水处种植水草,种植水草的面积达到池水总面积的20%即可。
鱼种入池前一周,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彻底清塘消毒,并注水0.8~1m深。
⑵苗种放养每亩放养规格30~50g的鱼种400~500尾,规格100g 左右的鲢鳙鱼种100~150尾。
⑶饲养管理饲料:既可投喂鲜动物性饲料,也可投喂混合饲料。
鲜动物性饲料可以选择海、淡水小型野杂鱼,也可选择鸡肠子、猪肺子等畜禽下脚料和蚯蚓、蝇蛆等。
黑鱼养殖技术
![黑鱼养殖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38e702c48bd63186bcebbc26.png)
黑鱼又称乌鳢、乌鱼、蛇皮鱼、食人鱼、火头,财鱼等多种名字。
黑鱼产地:黑鱼在我国除西部地区少见外,各地的淡水江河、湖泊、沟塘、池沼中均产。
黑鱼形态:黑鱼体圆长,口大牙利,性凶猛,一身黝黑形似蛇皮的图案,身上有黑白相间的花纹,一对突出、发光的小眼,由于各地水色不同,使黑鱼体色稍有差异。
黑鱼的生活习性:黑鱼属肉食性鱼类,小黑鱼食水生浮游动物,稍大即食小鱼、小虾。
大黑鱼以食其他鱼类和青蛙为主,有时还食小黑鱼。
黑鱼喜栖于水草茂密的泥底或在水面晒太阳,有的黑鱼还经常藏在树根石缝中来偷袭其他鱼。
一、养殖前的准备工作。
1.养殖设施:土池塘、水泥池等。
水深要1-2米。
提水设备齐全。
2.水源:河水、水库水、地下井水等均可,水质宜中性或弱碱性。
3.面积:为了方便生产管理和销售,鱼池的面积宜小些,最好1亩左右,最大不要超过2亩。
4.最好有进排水口。
在池周边须设40-60厘米的网拦等防逃设施。
5.在池的四周水面种上水草(一般以不超过鱼池面积的20%为宜),作为隐避物,便于遮挡阳光、避暑、捕食,同时还能净化水质,调节水温。
6.在投放鱼种前必须做好池塘清整和消毒。
二、养殖技术。
1.鱼种放养:①鱼种规格:选用10厘米以上(最好10-14厘米,60克-100克)当年鱼种,鱼种要规格一致,无伤无病。
②鱼种来源:最好选择当地生产的鱼种。
③放养时间:当年最好在9月至10月上旬为好,可摄食恢复体质,提高越冬成活率。
年后放养应在3-4月。
④消毒:下塘前必须严格消毒,一般采用5%的食盐水浸泡10-15分钟或10PPM孔雀石绿溶液浸泡10分钟。
⑤放养密度:水深在1.2-1.5米,50-60克左右鱼种每亩投放8000-9000尾,80-100克鱼种每亩投放5000-6000尾,若平均水深降低则放养量相应降低。
2.饲养管理:投饵要坚持“四定”,即定质、定量、定时、定位。
在投喂前以击拍声为“信号”形成“感官”反应,把黑鱼集合到食场周围,容易形成抢食局面,提高摄食量,减少饵料浪费。
黑鱼如何养殖养殖方法介绍
![黑鱼如何养殖养殖方法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b4dc364c700abb68a882fb8a.png)
黑鱼如何养殖养殖方法介绍一、黑鱼池塘建造鱼池面积以10亩为宜,水深2米左右,塘埂高出水面50公分,池塘四周用竹竹篱笆或网片作为防逃墙,防止黑鱼趁雨季地面湿滑时逃逸。
水源要充足,水质要清新,池水溶解氧含量5毫克/升以上,透明度30公分以上。
选择东西走向、长方形池塘,池塘底部为泥土,池深2~2.5米,水深1.5~2米,进排水需设防逃设施,在养殖前15天施生石灰100~150千克/亩彻底消毒。
二、黑鱼鱼种放养1.池塘消毒:鱼种放养前半个月,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
间隔3天后注入新水,水深1.0米,待毒性消失后即可试水放入鱼种。
2.鱼种放养:鱼种放养必须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做好放养方案,以获得**的养殖效果。
黑鱼放养时间在7月初放养。
配套家鱼池主养成鱼,其中草鳊鱼种放养量按草鳊鱼单产能达175千克模式放养。
乌鳢养殖池鱼种放养情况见下(面积:3.5亩)。
(1)第二周期①7月18日放养乌鳢:规格为13~15克/尾,总放养21000尾,重276.15千克,单位面积放养量为6000尾/亩,78.9千克/亩。
②7月25日放养鳙鱼:规格为250克/尾,总放养140尾,重35千克,单位面积放养量为40尾/亩,10千克/亩。
两种模式的总放养尾数为21140,总重量为311.15,单位面积总放养量6040尾/亩,88.9千克/亩。
(2)**周期①7月20日放养乌鳢:规格为5克/尾,总放养13000尾,重65千克,单位面积放养量为3714尾/亩,18.57千克/亩;规格为10克/尾,总放养7000尾,重70千克,单位面积放养量为2000尾/亩,20千克/亩。
②7月25日放养鲢鱼:规格为100克/尾,总放养250尾,重25千克,单位面积放养量为71尾/亩,7.14千克/亩。
③7月25日放养鳙鱼:规格为150克/尾,总放养105尾,重15.75千克,单位面积放养量为30尾/亩,4.5千克/亩。
以上的总放养尾数为20355尾,总重量为175.75千克,单位面积总放养量1815尾/亩,50.21千克/亩。
黑鱼养殖技术大全
![黑鱼养殖技术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785acc8a87c24028905fc38a.png)
黑鱼养殖技术大全一、黑鱼养前准备1.池塘条件:鱼池面积以10亩为宜,水深2米左右,塘埂高出水面50公分,池塘四周用竹竹篱笆或网片作为防逃墙,防止黑鱼趁雨季地面湿滑时逃逸。
水源要充足,水质要清新,池水溶解氧含量5毫克/升以上,透明度30公分以上。
2.池塘消毒:鱼种放养前半个月,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
间隔3天后注入新水,水深1.0米,待毒性消失后即可试水放入鱼种。
二、鱼种放养鱼种放养必须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做好放养方案,以获得**的养殖效果。
黑鱼放养时间在7月初放养。
配套家鱼池主养成鱼,其中草鳊鱼种放养量按草鳊鱼单产能达175千克模式放养。
乌鳢养殖池鱼种放养情况见下(面积:3.5亩)。
(1)第二周期①7月18日放养乌鳢:规格为13~15克/尾,总放养21000尾,重276.15千克,单位面积放养量为6000尾/亩,78.9千克/亩。
②7月25日放养鳙鱼:规格为250克/尾,总放养140尾,重35千克,单位面积放养量为40尾/亩,10千克/亩。
两种模式的总放养尾数为21140,总重量为311.15,单位面积总放养量6040尾/亩,88.9千克/亩。
(2)**周期①7月20日放养乌鳢:规格为5克/尾,总放养13000尾,重65千克,单位面积放养量为3714尾/亩,18.57千克/亩;规格为10克/尾,总放养7000尾,重70千克,单位面积放养量为2000尾/亩,20千克/亩。
②7月25日放养鲢鱼:规格为100克/尾,总放养250尾,重25千克,单位面积放养量为71尾/亩,7.14千克/亩。
③7月25日放养鳙鱼:规格为150克/尾,总放养105尾,重15.75千克,单位面积放养量为30尾/亩,4.5千克/亩。
以上的总放养尾数为20355尾,总重量为175.75千克,单位面积总放养量1815尾/亩,50.21千克/亩。
三、养殖黑鱼喂什么?⑴黑鱼饲料分为两种,一是以小型野杂鱼为主的新鲜动物饲料,二是人工配合饲料:有浮性颗粒料、硬颗粒料和粉状配合料。
黑鱼的养殖技术 (细选2篇)
![黑鱼的养殖技术 (细选2篇)](https://img.taocdn.com/s3/m/fd27d224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f3.png)
黑鱼的养殖技术(细选2篇)黑鱼的养殖技术1黑鱼疾病的防治应坚持“以防为主”,在整个养殖期间,定期对水体进行消毒。
鱼种下塘1月后消毒1次,以后每隔半月消毒1次。
消毒药物有:二溴海因、二氧化氯、生石灰、漂白等,用量根据水质情况及药物使用说明而定。
定期在饵料中添加维生素、大蒜素、三黄散等,有利于增强黑鱼的体质和抗病能力。
在养殖期间要多注意观察,发现疫情及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
人工繁殖催产孵化设备其设施是利用四大家鱼繁殖用的设备,产卵池为圆形,直径8m,深1.5m鱼苗孵化设备是抛水式孵化缸,每只缸盛水500kg左右,滤水缸罩为60目;鱼巢是棕片和蚌壳。
亲鱼的选择及培育亲鱼选购于本场附近的河沟、湖泊中的天然捕获物,从3月1~10日选购运回亲鱼61kg,2冬龄以上,规格为80g/尾左右,体形正常,无病无伤。
购回的亲鱼放在池塘中培育,水温15℃以上时,投喂少量的小鱼虾、螺蚬肉、豆饼等,并经常巡塘观察,适当加注新水。
亲鱼的雌雄鉴别、配比及催产孵化雌雄鉴别:雌鱼个体明显小于雄鱼;雌鱼具有图形的泌尿孔和杏仁形的生殖孔,成熟时腹部膨大而柔软,生殖孔微红外翻;雄鱼只有一个泄殖孔。
雄雄配比及催产:亲鱼的雄雄比例为1:1.2配组。
池塘自然产卵没有注射催产药物,在4月上旬水温达18℃,发现沙塘鳢在池边水体上层游转时,即在池边布设棕片和吊挂大的蚌壳若干,并注水使池水呈微流以刺激亲鱼,让其在棕片和蚌壳中自然产卵。
在产卵池中催产的亲鱼,注射促排卵素2号(LRH—A)及绒毛膜(HCG),分2次注射,注射部位为胸绍基部,每年4月6日水温19℃时第一次注射LRH—A,间隔12小时第二次注射LRH—A与HCG的混合药物,注射后放人产卵池中,用微流水刺激亲鱼,并布设棕片和大的蚌壳,让其自然产卵。
孵化:卵淡黄色,圆形.,卵膜透明,粘性较强。
池塘及产卵池中的亲鱼产卵结束后,及时取出带有卵的棕片和蚌壳,并轻洗去泥浆、污物,移送至孵化缸,将棕片和蚌壳吊挂在水中。
介绍几种黑鱼成鱼的养殖方法
![介绍几种黑鱼成鱼的养殖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ecb1e6c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b6.png)
介绍几种黑鱼成鱼的养殖方法1. 流水养殖法黑鱼是流水鱼类,流水养殖法是黑鱼养殖的常用方法之一。
这种方法需要选择水流稳定,水体清澈,水质好的地方进行养殖。
在流水养殖池中加入适量的鱼饵,喂食量根据季节、水温等情况进行调整,同时掌握好水质控制,保持池水清洁,以便黑鱼有充足的空间进行游动和呼吸。
该方法的好处是水质好,环境卫生,利于黑鱼成长,但需要考虑水源问题。
静水养殖法是将水体封闭在养殖池内,静止不动的养殖方法。
对于初级鱼农来说,静水养殖法简单易行,并且周期较短,每年可以进行多次养殖。
静水养殖的关键是选择水源,水色清澈,水质好的情况下,定期进行鱼饵投喂,控制水温、水质,以及保持鱼池通风换气。
但静水养殖需要考虑鱼体密集,造成池水污染,需对鱼池进行定期清理,保持鱼池的卫生。
黑鱼适合与其他水产品进行复合养殖,可以有效提高养殖效益。
比如黑鱼和田螺、虾、蟹等进行同池养殖,碎小鱼、鲤鱼等可以用来给黑鱼当饵料,同时,它们的粪便也可以为黑鱼提供丰富的营养。
在复合养殖中,需要掌握好各物种之间的关系,注意各种鱼的生长规律和饵料的摆放位置,以便各类水产品之间达到互通有无、共同发展的目的。
农田养殖法是指将黑鱼放入人工开挖的农田池中进行养殖。
这种方法能有效利用农田资源,增加农户收入。
通过农田灌溉,同时为黑鱼提供水源,灌溉后,黑鱼可以在农田的积水区内游动,消费水草,虫子等,降低了农田水草等的生长速度,同时也为种田提供了有机复合肥。
总之,黑鱼的养殖方法多种多样,各有优缺点。
鱼农应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养殖方式,并定期进行检查,做好池水清洁,控制水温饵料等,并根据黑鱼生长情况进行调整。
黑鱼的养殖技术
![黑鱼的养殖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86efc05b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5b.png)
黑鱼的养殖技术黑鱼为经济价值较高的淡水名贵鱼类,有“鱼中珍品”之称,其营养十分丰富,含大量蛋白质,比鸡肉和牛肉所含蛋白质都高。
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黑鱼的养殖技术,希望能帮到你。
黑鱼的养殖技术(1)鱼种放养:①鱼种规格:选用10厘米以上(最好14-20厘米,60克-100克)当年鱼种,鱼种要规格一致,无伤无病。
②鱼种来源:最好选择当地生产的鱼种。
③放养时间:当年最好在9月至10月上旬为好,可摄食恢复体质,提高越冬成活率。
年后放养在3-4月。
④消毒:下塘前必须严格消毒,一般采用5%的食盐水浸泡10-15分钟或10ppm孔雀石绿溶液浸泡10分钟。
⑤放养密度:深在1.2-1.5米,50-60克左右鱼种每亩投放8000-9000尾,80-100克鱼种每亩投放5000-6000尾,若平均水深降低则放养量相应降低。
(2)饲养管理:投饵要坚持“四定”。
在投喂前以击拍声为“信号”形成“感官”反应,把黑鱼集合到食场周围,容易形成抱食局面,提高摄食量,减少饵料浪费。
饵料种类以鲜动物为主,主要是海淡水小杂鱼、虾为主。
淡水中有餐条、麦穗、沙里爬、幼鱼白、小鲫、小马非、鱼旁鱼皮、青稍、小青虾等,海水的有沙丁、青(黄)鱼古等各种小杂鱼。
吃食旺食,鱼饵量大约为鱼重的8%左右,高者可达10%以上。
吃食淡季为3-4%。
投饵方式采用“慢、快、慢”投喂效果好,饲料浪费少,大部分鱼吃饱后跑掉即可停喂。
天气的好坏、气压高低、水质孬好,鱼的摄食量是大不一样的。
(3)日常管理: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①巡塘:观察鱼的摄食、活动、水质变化,有无浮头预兆,有无病鱼等,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
②换水:黑鱼每天摄入高蛋白饵料,池水中氨的浓度较高,特别夏季水温高,水体很容易变坏。
为此需要及时更换水体,一般每周换去1/3,半个月换去4/5,具体看水质的变化灵活掌握,有条件的地方,最好保持微流水养殖,养殖期间水温以不高于30℃为好。
③防逃:黑鱼种放养初期,鱼种尚小,跳跃能力较差。
黑鱼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黑鱼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de442d90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38.png)
黑鱼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摘要:本文将介绍黑鱼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首先,我们会讲解黑鱼的基本特点以及适宜的养殖环境。
然后,会详细说明黑鱼养殖的准备工作和养殖过程中的关键点。
最后,我们还会强调一些黑鱼养殖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加理解和科学地养殖黑鱼。
正文:一、黑鱼的基本特点黑鱼,科学名称为黑线鳟,是一种生活于淡水中的鱼类。
其体型较大,体长可达60厘米以上,体色为黑褐色,具有美味且肉质鲜嫩。
黑鱼适应性强,能在较长时间内耐受低氧和低温等恶劣环境,因此成为了众多养殖户的首选养殖品种。
二、适宜的养殖环境黑鱼养殖需要选择合适的环境来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
首先,水质要求高,要保持水质清洁、氧气充足。
其次,适当的水温对于黑鱼的生长至关重要,最适宜的水温为20-30摄氏度。
此外,也需要注意避免酸碱度过高或过低的水质,对于黑鱼的生长有不良影响。
三、准备工作在开始养殖黑鱼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首先,选购优质的种苗,适当规模的养殖池塘或鱼塘也是必要的。
其次,要做好养殖设施的预防性疾病消毒工作,确保养殖环境的卫生。
此外,投放养殖用的饲料和添加剂都要经过专业人员的审核,确保无毒无害。
四、养殖过程中的关键点(一)选择合适的饲料:黑鱼适宜饲料的特点是营养全面、消化吸收高,建议采用草鱼饲料或者是自己配制饲料。
(二)合理的投喂量:投喂量要根据黑鱼的生长阶段和饲料的营养价值来确定,避免过度喂养或者不足喂养导致黑鱼生长不良。
(三)定期换水:养殖过程中,要经常换水以保持黑鱼养殖环境的卫生和稳定。
(四)疾病防控:黑鱼养殖中容易出现一些疾病问题,要及时监测疾病发生情况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确保鱼群的健康和养殖效益。
五、注意事项(一)注意黑鱼的饲料品质和饲养密度,保证饲料的安全性和养殖环境的合理利用。
(二)严格把控养殖过程中的水质管理,避免水质污染和寄生虫感染。
(三)养殖过程中要定期检查和清理养殖设备,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转。
(四)减少人工干预,尽量模拟自然环境,让黑鱼有更好的生长环境。
乌鳢(黑鱼)的成鱼养殖技术
![乌鳢(黑鱼)的成鱼养殖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1ea955ed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b1.png)
乌鳢(黑鱼)的成鱼养殖技术乌鳢养殖方式有粗放养殖和集约养殖两种,从技术方法上分,则有混养与单养两种。
粗放养殖多实行混养技术,集约养殖则采取单养技术。
(一)池塘专养由于人们长期把乌鳢作为养殖的害鱼而被杀害,致使养殖乌鳢的有关研究和实践都起步较晚,因而养殖技术还不成熟乌鳢养殖方式有粗放养殖和集约养殖两种,从技术方法上分,则有混养与单养两种。
粗放养殖多实行混养技术,集约养殖则采取单养技术。
(一)池塘专养由于人们长期把乌鳢作为养殖的害鱼而被杀害,致使养殖乌鳢的有关研究和实践都起步较晚,因而养殖技术还不成熟。
一些关键性的技术环节都在探讨之中。
下面我们介绍的养殖技术,是在实践中行之有效的,但又急需深入探讨、改进和提高的。
1.池塘条件。
养鳗池、养甲鱼池或一般的养鱼池,都可以作为乌鳢的养成池,不必另设专池。
以养鳗池,特别是室内养鳗池为最佳。
因为养鳗池设备最好,既能控制水温,又能造成微流水环境,水质良好。
池塘养殖面积大小不限,但多以0.5公顷以下为多,以便于管理。
池堤上围设有竹篱笆或尼龙纱xx,高1.5米,防止乌鳢鱼跳出。
池内通常设有进水口、排水口,水源相对丰富,以使在换水(静水养殖)或微流水的情况下,保持池水为11.5米的深度。
注水口由池堤顶端伸入池内,离池堤内壁30厘米左右,池中需有1/5左右的水面被水浮莲之类的漂浮水生植物所覆盖,以便水温较高时起遮阳作用。
放养前照样要清池消毒,放入的水需有较高的溶氧含量,PH 值为中性左右,养殖水温不宜超过30℃。
2.苗种放养。
苗种的规格以3-6厘米为宜,同一池中放养的鱼苗大小应基本一致。
放养密度,在静水池塘可10尾/平方米,在微流水池塘则应适当提高。
养殖过程中必定会出现个体大小差异,因此,仍须多次用不同xx目的拉xx进行过筛分级。
分池分养,同时随着鱼的生长,降低放养密度,最后达到23尾/平方米,在池塘数量有限的地方,则可用相应xx目的尼龙xx将池子xx成若干个分隔部分,放养不同规格的乌鳢(即经分级后进行分养)。
饲养黑鱼技术
![饲养黑鱼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62c9b0da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ed.png)
饲养黑鱼技术乌鱼,又名黑鱼、生鱼、鳢鱼、才鱼等,属鲈形目,鳢科。
在我国,鳢科鱼类有两属。
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店铺为大家精心推荐的乌鱼的饲养技术,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乌鱼的饲养技术分布于热带的非洲及亚洲等的淡水流域。
我国除西部地区陕西合阳洽川的黄河湾湿地较多外,其他西北地区就极少分布,银川黄河流域近几年黑鱼泛滥,各地有信佛者介用黑鱼放生,因而在陕西的部分水库中有放生点黑鱼,西安的沣河流域黑鱼也很多见,各地的淡水江河、湖泊、沟塘、池沼中均产。
乌鱼的形态特征形体长而圆,头尾相等,鳞细色黑,有斑点花纹,很像腹蛇,有舌、齿及肚,背腹有刺连续至尾部,尾部没有分叉,生长在北方。
身体前部呈圆筒形,后部侧扁。
头长,前部略平扁,后部稍隆起。
吻短圆钝,口大,端位,口裂稍斜,并伸向眼后下缘,下颌稍突出。
牙细小,带状排列于上下颌,下颌两侧齿坚利。
眼小,上侧位,居于头的前半部,距吻端颇近。
鼻孔两对,前鼻孔位于吻端呈管状,后鼻孔位于眼前上方,为一小圆孔。
鳃裂大,左右鳃膜愈合,不与颊部相连鳃耙粗短,排列稀疏,鳃腔上方左右各具一有辅助功能的鳃上器。
体色呈灰黑色,体背和头顶色较暗黑,腹部淡白,体侧各有不规则黑色斑块,头侧各有2 行黑色斑纹。
奇鳍黑白相间的斑点,偶鳍为灰黄色间有不规则斑点。
全身披有中等大小的鳞片,圆鳞,头顶部覆盖有不规则鳞片。
侧线平直,在肛门上方有一小曲折,向下移二行鳞片,行于体侧中部,后延至尾部。
背鳍颇长,几乎与尾鳍相连,无硬棘,始于胸鳍基底上方,距吻端较近。
腹鳍短小,起点于背鳍第4—5根鳍条下方,末端不达肛门。
胸鳍圆形,鳍端伸越腹鳍中部。
臀鳍短于背鳍,起点于痛鳍第15—16根鳍条下方。
尾鳍圆形。
肛门紧位于臀鳍前方。
鳔单室,细长,前端圆形,末端较尖,延至臀鳍基底上方。
胃呈囊状,幽门垂2个,粗长,约为肠1/3。
肠短双曲,长于体长二分之一。
黑龙江亚种主要特征为:背部颜色为深绿黑色,体侧有不规则黑绿色,背鳍和尾鳍与背部同色,胸鳍和臀鳍色浅。
黑鱼养殖技术
![黑鱼养殖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ef5c123d81c758f5f71f6765.png)
黑鱼养殖技术黑鱼的环境适应能力强,对池塘水质要求较低,可以高密度养殖,每亩池塘可放养鱼种8000~10000尾,产量可达4000~5000千克,黑鱼生长速度快,早春鱼苗当年即可养成商品鱼,黑鱼发病少,成活率高,成鱼运输简单,便于远距离销售。
黑鱼人工繁殖1、亲鱼选择:每年的5月中旬是黑鱼的繁殖季节,应选择成熟、健壮的雌雄性黑鱼以1∶1的比例做为亲鱼。
雌雄分辨的方法是,雌性黑鱼腹部膨大且松软,呈黑白色,卵巢轮廓明显,中央出现凹沟,生殖孔外突,呈粉红色;雄性黑鱼体色呈紫红色,背鳍上有自下而上、排列整齐的透明白色小圆斑,腹部发暗,生殖孔稍有扩大,微凹,呈三角形,淡粉红色。
催产前将雌雄鱼分别放入网箱中静养一天,不要投喂饲料,这样更有利于产卵。
2、亲鱼催产:雌鱼分两次注射,第一针为全剂量的1/3,相隔18~26小时,剩余剂量一次注入,雄鱼剂量为雌鱼一半,在雌鱼第二针时注入。
鱼体大多采用胸腔注射,与鱼体呈45deg;注射,进针的深度约为1厘米,常用的激素种类有鲤、鲫脑垂体,剂量为雌鱼4~8个/千克,雄性减半;或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雌鱼为16000~24000国际单位/千克,雄鱼减半。
3、鱼卵孵化①人工模拟自然环境孵化:注射催产剂后,雌雄按1∶1比例放入池中,让其自然产卵、受精、孵化。
鱼苗孵出后,利用黑鱼的护仔习性让其自由照管。
此方法省工、省时,缺点是鱼苗成活率低,生长发育不一致。
②人工网箱孵化:注射催产后,雌雄按1∶1比例,放入4~6米2网箱产卵、受精,后将亲鱼捞出,放入大塘。
将鱼卵投放40目网箱中,每箱投放1万粒受精卵,采用微流水方式孵化,孵化率高低取决于受精率和水质。
22~27℃,需32~48小时,经常检查,及时去除未受精卵。
4、苗种培育:出膜至2厘米以前,应放入用40目网布制成的1米;x;0.5米;x;0.5米规格的网箱饲养,密度2000尾/米2,出膜4~5天后,投喂轮虫或枝角类、桡足类等,采用少量多次的方法,每隔4小时一次,持续3~4天;以后投喂数量增加,次数减少,逐步过渡到1天2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鱼养殖技术
郑永山
黑鱼的学名为乌鳢,它肉嫩味美,营养丰富,是深受消费者青睐的名优鱼类,市场销路好,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江河、湖泊、水库等水域均有黑鱼的分布。
目前,黑鱼已在南方省份实现了规模化养殖,但在黑龙江省养殖的规模还比较小,尚处于启步阶段。
一、鱼种培育
1、池塘条件
池塘面积以2~5亩为宜,池深达到2m即可。
鱼种入池前10d,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清塘消毒。
每亩池塘施腐熟发酵的粪肥100~150kg。
池塘注水0.6~0.8m。
2、鱼种放养
每亩放养规格2~3cm的夏花鱼种4000~5000尾,放养规格3~4cm的鲢鳙鱼种500~800尾。
3、饲养管理
在池塘固定一个3~4m2见方的饵料台(可用筛绢制做)。
饵料台在水面下30~40cm处。
饲料投喂鲜野杂鱼。
投喂前用3%~5%的盐水浸洗饲料鱼消毒10min,再将鲜鱼绞成肉泥,放在饵料台上即可。
日投喂量占鱼体重的10%左右。
每天喂2次,上、下午各喂一次,每次投喂的量以鱼2h内吃完为宜,否则应减少投喂量。
4、日常管理
鱼种入池后要注意调节好水质,一般5~7d加一次新水,每次加水10~20cm,饲养后期如发现水色不佳还应换水。
二、成鱼养殖
黑鱼的成鱼养殖可采取池塘主养、池塘套养和大中水面养殖三种方法。
1、池塘主养
⑴池塘条件
池塘面积以2~10亩为宜,面积不宜过大,池塘小有利于生产管理。
池深达到2~3m即可。
池塘注排水方便,水质清新无污染。
在池塘的进排水口设置防逃网。
在鱼池四周池埂上设置高约1m的围网,防止黑鱼逃跑。
在池边浅水处种植水草,种植水草的面积达到池水总面积的20%即可。
鱼种入池前一周,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彻底清塘消毒,并注水0.8~1m深。
⑵苗种放养
每亩放养规格30~50g的鱼种400~500尾,规格100g 左右的鲢鳙鱼种100~150尾。
⑶饲养管理
饲料:既可投喂鲜动物性饲料,也可投喂混合饲料。
鲜动物性饲料可以选择海、淡水小型野杂鱼,也可选择鸡肠子、猪肺子等畜禽下脚料和蚯蚓、蝇蛆等。
畜禽下脚料的饲养效果不如野杂鱼。
投喂的饲料要适口,绞碎后投喂。
混合饲料的参考配方:鲜野杂鱼60%、麦麸40%。
投喂:在池塘内固定一个4 m2见方的饵料台。
饵料台可用筛绢制或密眼窗纱制做。
用木桩将饵料台固定在水面下30~50cm深的地方。
投喂时将饲料放在饵料台上即可。
日投喂量占鱼总重量的5%~10%。
每天喂二次、上、下午各喂一次,每次投喂的量以鱼2h内吃完为宜,否则应减少投喂量。
⑷日常管理
要经常清洗食台,每周消毒一次,每次用漂白粉250g
或强氯精50g。
鱼种入池后,5~7d加一次水,至夏季水深达到1.5~2m,并保持这一水深。
2、池塘套养
选择小型野鱼丰富的成鱼养殖池套养,不宜在鱼种池套养,否则黑鱼会摄食饲养的鱼种。
每亩放养规格30~50g 的鱼种10~20尾。
每亩可产500g左右的成鱼5~10kg,每亩增收100~200元。
3、大中水面养殖
黑鱼特别适合水草较多,小型野杂鱼丰富的湖泊和水库放养。
一般每亩水面放养规格2~3cm的鱼种10~15尾或规格30~50g的鱼种5~10尾。
2~3年后,黑鱼会在水域中自繁自育,控制好捕捞量,以后不需要投放鱼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