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_微测辐射热计焦平面阵列

合集下载

采用原位微真空传感器的微测辐射热计红外焦平面列阵

采用原位微真空传感器的微测辐射热计红外焦平面列阵

温度的网络化预测方法 [ . J 兵工学报,20 ,91: 】 08 2()
】 一】 0】 06.
瞳墨置圈
度 的仪 器 。 因此 , 件 的可 靠 性就 不 能 完全 得 到 保 证 。 器 本 发 明 提 供 一 种 具 有 原 位 真 空 敏 感 能 力 的 微 测 辐 射 热计 红 外 焦 平 面列 阵。 电信 号 被 施 加于 其 测 辐测 热 当 计 材料 时 ,该 材料 会 被 加 热 , 而 产 生与 真 空 度 有关 的 从 可 变 电阻 。 种 给 定材 料 的变 率 取 决 于从 该 材 料 到周 围 一 环 境 的热 传递 效 率 。在 良好 的真 空 中 ,热 传递 较 差 ,因 此 热量 会 保 留在 材 料 中 , 度 上 升就 较 快 ,而 电 阻 的变 温 率就 会 变 得较 大 ,反 之亦 然 。通 过 读 出这 种 可变 电阻 的 幅值 ,便 可 以 确 定 其 真度 。 本 专 利 说 明 书共 1 ,其 中有 1 7页 0张插 图 。
参考 文献
[ 韩玉阁,宣宜 民.坦克 动力舱 内的热特性 [. 1 】 J 红外 】
技 术 , 20 , 23: 32. 00 2 () 2- 7
【 毕小平,赵 以贤,等.坦克装 甲车辆冷 却性 能的集 2 ] 成化预测模型 [. J 兵工学报,20 ,74: 7-8 . 】 0 6 2() 5 850 [ 毕小平, 3 】 王普凯, 环境温度和压力对坦克柴油机 等.
采 用 原 位 微 真 空 传 感 器 的微 测 辐 射 热 计 红 外 焦 平 面 列 阵
美 国专 利 US359 78 19
(2 0 0 8年 7月 1 l 权 ) 0 E授
微 测 辐 射 热 计 红 外 探 测器 一 旦 被 确 定 用 于 某 一 项 具 体应 用 , 们就 要 用 芯 片级 或 晶 片级 技 术 以真 空方 式 它 封 装在 非 常 小 的封 壳 内。但 是 ,目前 在 市场 上 还 买 不到 用 于 监 测 已封 装 好 的微 测 辐 射 热 计 红 外 探 测 器 的 真 空

传热学第8章答案

传热学第8章答案

第八章1.什么叫黑体?在热辐射理论中为什么要引入这一概念?2.温度均匀得空腔壁面上的小孔具有黑体辐射的特性,那么空腔内部壁面的辐射是否也是黑体辐射?3.试说明,为什么在定义物体的辐射力时要加上"半球空间"及"全部波长"的说明? 4.黑体的辐射能按波长是怎样分布的?光谱吸收力λb E 的单位中分母的"3m "代表什么意义?5.黑体的辐射按空间方向是怎样分布的?定向辐射强度与空间方向无关是否意味着黑体的辐射能在半球空间各方向上是均匀分布的?6.什么叫光谱吸收比?在不同光源的照耀下,物体常呈现不同的颜色,如何解释? 7.对于一般物体,吸收比等于发射率在什么条件下才成立?8,说明灰体的定义以及引入灰体的简化对工程辐射传热计算的意义.9.黑体的辐射具有漫射特性.如何理解从黑体模型(温度均匀的空腔器壁上的小孔)发出的辐射能也具有漫射特性呢? 黑体辐射基本定律8-1、一电炉的电功率为1KW ,炉丝温度为847℃,直径为1mm 。

电炉的效率为0.96。

试确定所需炉丝的最短长度。

解:5.67×341096.010*******⨯=⎪⎭⎫ ⎝⎛+dL π得L=3.61m8-2、直径为1m 的铝制球壳内表面维持在均匀的温度500K ,试计算置于该球壳内的一个实验表面所得到的投入辐射。

内表面发射率的大小对这一数值有否影响?解:由40100⎪⎭⎫⎝⎛=T C E b =35438 W/2m 8-3、把太阳表面近似地看成是T=5800K 的黑体,试确定太阳发出的辐射能中可光所占的百分数。

解:可见光波长范围是0.38~0.76m μ40100⎪⎭⎫⎝⎛=T C E b =64200 W/2m可见光所占份额()()()%87.44001212=---=-λλλλb b b F F F8-4、一炉膛内火焰的平均温度为1500K ,炉墙上有一着火孔。

试计算当着火孔打开时从孔向外辐射的功率。

该辐射能中波长为2m μ的光谱辐射力是多少?哪种波长下的能量最多?解:40100⎪⎭⎫⎝⎛=T C E b =287W/2m ()310/51/1074.912m W e c E T c b ⨯=-=-λλλT =1500K 时,m m 121093.1-⨯=λ8-5、在一空间飞行物的外壳上有一块向阳的漫射面板。

光学读出热成像焦平面阵列的制作技术

光学读出热成像焦平面阵列的制作技术

第36卷,增刊红外与激光工程狮年9月1Vr01.36Suppl e m e nt1116盈I_ed and L.a s er E ngi I l oef i ng S印.2(X y7光学读出热成像焦平面阵列的制作技术冯飞,李珂,杨广立,闰许,熊斌,王跃林(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上海200050)摘要:光学读出热成像是一种新型的红外成像技术,它基于双材料效应和光学原理实现像转换与像增强,具有高性价比的潜在优势。

光学读出热成像焦平面阵列由可动微镜阵列构成,其制作技术是光学读出热成像技术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目前,国内外的研究者已发展了基于表面微机械、一体微机械以及表面,体微机械工艺的3种制作技术,前两者各有优缺点,而基于表面/体硅微机械工艺的制作技术则兼顾了前两者的优点。

关键词:光学读出热成像;焦平面阵列;微机械工艺中圈分类号:TN2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76(2007)增(探测与制导).0483—04Fabr i cat i on t e chnol ogy of opt i caU y r e adabl e t her m al i m agi ngf ocal pl a ne ar r ayFE N G Fei,U K e,Y A N G G u粗g—l i,Y A N X u,ⅪoN G B i I l,W蝌G Y ue—l i n(Sh鲫ghai I I l s t it I I t e o f M i cm syst cm柚dInfom l at i叽慨hnol ogy.(耻∞∞A cadcm y0f Sci∞ccs,Sh锄gh ai200050,C h i l l a)A bs t r act:O pt i cal l y r e am bl e m e m a l i m a gi ng,a noV el i n缸ar ed i m agi II g t e cl l I l ol ogy bas ed o nbi l l l at er i al ef!I’e ct and opt i ca l pri nc i pl e,has pot e nt i a l r ne r i t of l l i gh peI f bnnan ce pri ce r at i o.opt i ca l l y r eadab l e t l l e呻al i m a gi ng f oca l pl a l l e anr ay(oR一Ⅱ一H'A)consi st s of m oV abl e rni croⅡl in.or蝴y.’nlef abr i c撕on t echn ol ogy of O R—T I—FP l A is on e of t l le i m pom m t r es ear ch subj ect s.N ow t hI’ee f al试cal i ont ccl l l l ol og i es of O R—TI—FPA,w l l i ch ar e bas ed on sum l c e r nj cr om achi I l i ng,bu l k m i crom achi ni ng卸ds疵饥ul l(IIlicm m acll illing pr oces s,haV e be en deV el oped.T he f om er t w o t echnol ogi es ha V e t11eir m er i t s aI l d di sadV an住唱e s,aI l d tl l e l at t er com bi nes t l le m er i t s of t he f o加er t w o.K ey啪rds:opt i cal l y r eadabl e m e衄al i m ag她;Focal pl aI l e ar r ay;M i cr om acl l i l l ing pr oces sO引言红外成像技术在军事、民用领域均有十分广泛的应用。

采用CMOS N势阱层的低成本红外微测辐射热计焦平面列阵

采用CMOS  N势阱层的低成本红外微测辐射热计焦平面列阵

列 阵像元 的 蚀刻效 率,研 究人员 决定 将孔 径宽
度 增加 到 1# ,这 样可 使像元 尺 寸达 到 7. 0m 4m a
×7# 。如 果将布线 用 的面积 包括进 去,列 阵 4m
的最 后的像 元尺寸 就成 为 8# ×8# ,而 占 0m 0m 空 因子 为 1% 。通 过使 用 先进的 C S工艺 和 3 MO
表 面或 块体 微 切削 加工技 术来 完成 的 。
表 面微 切削非 致 冷探 测 器大 多 基 于磺 测辐 射热 计 的方法 即红外辐射 将传感器材 料加热,
从 而 改变 传感 器 材料 的 与 电阻温 度系 数 (C ) T R 有关 的电阻 。 种方法允 许实施小 的像元 尺寸, 这 如 5 ×5# 但 这些 探测 器通 常 需要在 完 0m 0m 成C S MO 制各之后 淀积 一些具有 高 T R的奇特 C 材料 ,这样就 会 使 后 C S加工变得 复 杂化 , MO
近 ,但该探 测器 列 阵的性 能则 要 比 C S整体 MO
微 切削加 工 的热 电方法 的高 。
属 的 T R一般 是很 低 的 。因此 ,虽然与 光子探 C
测器 相 比较 ,表 面 微切 削加 工 的微测 辐射 热计
2 n势 阱微测辐射 热计 结构
图 1 出 了 n势阱微 测 辐射 热计 的 一幅透 示
最 熟悉 的并 已被 广 泛使用 的一种微 测辐 射热计
材料 ,就 具有 约 2 一3 / 的高 T R ; % %K C 然而 , V 并 不 是 制 备 I 的标 准材 料 ,它 需要 昂贵 O c 的 专用 设备 。像 非 晶硅 碳 化物 和多 晶硅 一锗这
来 实施这种 红外 探 测器 的情况 。他们 之所 以选 用 n势 阱层 ,是 因为 n势阱层 的 T R 比较高 , C 达 0 %一0 5 / 。本 文报告 一个 采 用 n势 阱 . 5 %K 6 微 渊辐射热 计方 法的 1 1 元 非致 冷微 测辐射 6 6 x

传热学第八章答案

传热学第八章答案

第八章1.什么叫黑体在热辐射理论中为什么要引入这一概念2.温度均匀得空腔壁面上的小孔具有黑体辐射的特性,那么空腔内部壁面的辐射是否也是黑体辐射3.试说明,为什么在定义物体的辐射力时要加上"半球空间"及"全部波长"的说明 4.黑体的辐射能按波长是怎样分布的光谱吸收力λb E 的单位中分母的"3m "代表什么意义5.黑体的辐射按空间方向是怎样分布的定向辐射强度与空间方向无关是否意味着黑体的辐射能在半球空间各方向上是均匀分布的6.什么叫光谱吸收比在不同光源的照耀下,物体常呈现不同的颜色,如何解释 7.对于一般物体,吸收比等于发射率在什么条件下才成立8,说明灰体的定义以及引入灰体的简化对工程辐射传热计算的意义.9.黑体的辐射具有漫射特性.如何理解从黑体模型(温度均匀的空腔器壁上的小孔)发出的辐射能也具有漫射特性呢 黑体辐射基本定律8-1、一电炉的电功率为1KW ,炉丝温度为847℃,直径为1mm 。

电炉的效率为。

试确定所需炉丝的最短长度。

解:×341096.010*******⨯=⎪⎭⎫ ⎝⎛+dL π得L=8-2、直径为1m 的铝制球壳内表面维持在均匀的温度500K ,试计算置于该球壳内的一个实验表面所得到的投入辐射。

内表面发射率的大小对这一数值有否影响解:由40100⎪⎭⎫⎝⎛=T C E b =35438 W/2m 8-3、把太阳表面近似地看成是T=5800K 的黑体,试确定太阳发出的辐射能中可光所占的百分数。

解:可见光波长范围是~m μ40100⎪⎭⎫⎝⎛=T C E b =64200 W/2m可见光所占份额()()()%87.44001212=---=-λλλλb b b F F F8-4、一炉膛内火焰的平均温度为1500K ,炉墙上有一着火孔。

试计算当着火孔打开时从孔向外辐射的功率。

该辐射能中波长为2m μ的光谱辐射力是多少哪种波长下的能量最多解:40100⎪⎭⎫⎝⎛=T C E b =287W/2m ()310/51/1074.912m W e c E T c b ⨯=-=-λλλT =1500K 时,m m 121093.1-⨯=λ8-5、在一空间飞行物的外壳上有一块向阳的漫射面板。

Qwiptech QWIP Chip TM焦平面阵列

Qwiptech QWIP Chip TM焦平面阵列
瞬 间象 素可 以忽 略不计 ;

读 出结 构 : i MO ,I P M S —C S 1 m S D x 集成模 式 : 闪 , 快 集成 一读 出
光学 ( 有效 )占空 因数 : 0 9% 量子 有效性 ( A 带 R膜层 ) :≥7 % 5 象 素暗 电流 : P 5a
性 能

光谱响应 : 1~54 .5 m
阵列 格式 : 2 30×2 6元 素 5
F A尺 寸 ( 面 ) 1. P 侧 : 3 3×1.mm 33
F A尺 寸 ( 角线 ) 1 mm P 对 :7
先进 的快 闪式 S —C S读 出 ; i MO 极短 的响应 时 间 , 1 从 m ~5 m; 功耗 低 ; 磁通量 好 ( p ~ 1 p /单元 ) 1A 5A ; 2点 校正后 , 留非均 匀性很 稳定 ; 残
1 MK, 可 以按 用户要 求设计 。 5 也 经营状 况
可操作性 :>9 % 9
校正 非均匀性 :优于 00 % .5
响应率 :> 1mV K 5 /
输 出电压 : V 3 工作温 度 : 5 ~6K( 6 8 建议温 度 ) 集 成模式 :快闪 ( 性集成模 式 ) 柔
可使用 。
行少;
任选

非均匀性( 未修正) <5 : %
象 素读 出率 :≤ 5 MHz 出线 对 /输
集成 时 间 : 1 e 2x c s
单 片 或 集 成 在 一 个 长 寿 命 真 空 杜 瓦 瓶
光学性 能
E IE C 电磁干扰 / M/ M ( 电磁兼容性) M L : I

S D4 1D, SF C 5JA级 , N 0 8— T 6 U C 1 E 50

光电成像原理与技术----总复习

光电成像原理与技术----总复习

光电成像技术的实现途径及应用 射线与X射线成像技术 射线成像技术 X射线成像技术
紫外成像技术 真空型紫外成像技术 紫外变像管 固体型紫外成像技术 紫外探测器
微光夜视技术
微光像增强器技术 像增强器、ICCD等 BCCD、EBCCD、EMCCD
近红外成像技术
真空型近红外成像技术 红外变像管 固体型近红外成像技术 CCD、红外探测器
光电转换器件作为光学成像系统图像接收器,构成光电成像系统, 该系统所涉及的理论知识和技术问题。光电转换器件是系统的核心
光电成像技术已深入到人们日常生活、国民经济、国防建设的各 个领域,是人类文明和发展的基本需要。
光电成像原理, P4
光电成像技术的意义和作用
信息获取是信息传输、处理、显示和存储的前 提,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首要步骤。人类感知 世界首先靠自己的感觉器官,眼睛具有对信息并 行处理功能,它所获得的信息占总获得信息量的 80%以上。
固体成像器件
CCD成像器件
➢ 光敏面阵列、电荷耦 合转移电路构成的集 成块
图 3 IPX-VGA210-L型摄像机
帧/场转移面阵CCD摄像器件
光电成像原理, P27
固体成像器件
CMOS成像器件
➢ 光敏面阵列、二维移位寄 存器构成的集成块
1 光敏元阵列
CMOS像敏元阵列结构 1-垂直移位寄存器;2-水平移位寄存器; 3-水平扫描开关;4-垂直扫描开关;5-像 敏元阵列;6-信号线;7-像敏元。
出刚离去的飞机、坦克和人等所留下的热痕轮廓
计算机图像处理软件改善图像质量,且系统大都设置视频输出,便于通 过电视观察、录象和与通用视频计算机接口系统的连接。




红外焦平面阵列

红外焦平面阵列

红外焦平面阵列红外测量技术2009-12-08 21:07:23 阅读110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1、红外焦平面阵列原理焦平面探测器的焦平面上排列着感光元件阵列,从无限远处发射的红外线经过光学系统成像在系统焦平面的这些感光元件上,探测器将接受到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进行积分放大、采样保持,通过输出缓冲和多路传输系统,最终送达监视系统形成图像。

2、红外焦平面阵列分类(1)根据制冷方式划分根据制冷方式,红外焦平面阵列可分为制冷型和非制冷型。

制冷型红外焦平面目前主要采用杜瓦瓶/快速起动节流致冷器集成体和杜瓦瓶/斯特林循环致冷器集成体[5]。

由于背景温度与探测温度之间的对比度将决定探测器的理想分辨率,所以为了提高探测仪的精度就必须大幅度的降低背景温度。

当前制冷型的探测器其探测率达到~1011cmHz1/2W-1,而非制冷型的探测器为~109cmHz1/2W-1,相差为两个数量级。

不仅如此,它们的其他性能也有很大的差别,前者的响应速度是微秒级而后者是毫秒级。

(2)依照光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原理划分依此条件,红外探测器可分为光子探测器与热探测器两大类。

光子探测器是基于光子与物质相互作用所引起的光电效应为原理的一类探测器,包括光电子发射探测器和半导体光电探测器,其特点是探测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对波长的探测选择性敏感,但光子探测器一般工作在较低的环境温度下,需要致冷器件。

热探测器是基于光辐射作用的热效应原理的一类探测器,包括利用温差电效应制成的测辐射热电偶或热电堆,利用物体体电阻对温度的敏感性制成的测辐射热敏电阻探测器和以热电晶体的热释电效应为根据的热释电探测器。

这类探测器的共同特点是:无选择性探测(对所有波长光辐射有大致相同的探测灵敏度),但它们多数工作在室温条件下[6]。

(3)按照结构形式划分红外焦平面阵列器件由红外探测器阵列部分和读出电路部分组成。

因此,按照结构形式分类,红外焦平面阵列可分为单片式和混成式两种[7]。

南理工光电子器件习题集

南理工光电子器件习题集

《光电子器件》(第2版)习题集汪贵华编南京理工大学2014年3月1.什么是光谱响应特性曲线?什么是光谱匹配系数?其有何意义? 2.什么是器件的最小可探测辐射功率和比探测率?它有何意义? 3.一正方形半导体样品,边长1mm ,厚度为0.1mm ,用能量为3eV ,光强为0.96mW/cm 2的光照射在该正方形表面,其量子效率为1,设光生空穴全部被陷而不能运动,电子寿命τn =10-3s ,电子迁移率μn=100cm 2/V.S ,光照全部被半导体均匀吸收,求:(1) 样品中电子空穴对的产生率(/cm 3.S )及每秒产生电子空穴对数(/s );(2) 定态时样品中的光电子数及浓度(个/整个样品,个/cm 3); (3) 样品光电导率及光电导(Ω∙Ω11cm );(4) 若样品加30V 的电压在正方形侧面,求光生电流; (5) 光电导的增益。

4.填充下列表格:5.光敏电阻的暗电阻为600K,在200lx的光照下亮暗电阻之比为1:100,求该电阻的光电导灵敏度。

6.某光电导器件的特征曲线如图1,用该器件控制一继电器,使用30V 的直流电源,器件在400lx的照度下有10mA的电流即可使继电器吸合,无光照时释放,试画出控制电路,计算暗电流和所需串联电阻。

Array图1 光敏电阻随光照度的变化关系7.试述光生伏特效应。

要求画出能带图并推导有关公式。

8.用波长为0.83μm,强度为3mW的光照射在硅光电池,设其反射系数为15%,有效量子效率为0.8,并设这些光生载流子能到达电极。

(1)求光生电流;(2)当反向饱和电流为10-8A时,求T=300K时的开路电压。

(3)太阳能光电池效率低的原因是什么?论述提高太阳能光电池的效率的方法。

9.已知2CR太阳能光电池的参数为UOC=0.54,ISC=50mA,要用若干个这样的光电池合起来对0.5A,6V的蓄电池充电,应组成怎样的电路,需要多少个这样的电池(充电电源电压应比充电电池电压高1V左右)。

俄罗斯非制冷微测辐射热计红外热成像系统的发展状况

俄罗斯非制冷微测辐射热计红外热成像系统的发展状况
Ba e n M ir b l m ee s n Ru sa s d o c o o o t r s i i
WU hn ,L i — n ,B ii I N n Z e g U Ja mig AI _ ,T A Yig n Pj
( u mi s tt o hs sKu m n 5 2 3 C ia K n n I tue fP yi . n ig6 0 2 , hn g ni c
第3 卷 第8 3 期 2 1 年 8月 01
红 外 技 术
I fa e e h o o y nrrdT c n lg
、0 _ N O 8 ,l33 . Au g. 201 1
( 综述 与评 论 >
俄罗斯非制冷微测辐射热计红外热成像系统的发展状况
吴 铮 ,陆剑鸣 ,白丕绩 ,田 萦
( 昆明物理研究所,云南 昆明 6 0 2 ) 523
摘要:简单介绍 了俄罗斯在非制冷微测辐射热计红外热成像 系统领域的基本状况 , “ 旋风 ”中央科学
技术研 究所完全能代表俄罗斯在该领域的发展水平, 详细介绍 了该研究所开发 的多款非制冷微测辐射 热计红外热成像 系统,最后分析 了 俄罗斯在非制冷微测辐射热计红外热成像系统领域 的发展特 点。 关键词 :俄罗斯; “ 旋风 ”中央科 学技术研 究所;微测辐射热计;非制冷红外热成像系统
中图 分类 号 :T 1 文 献标识 码 :A N2 6 文章 编号 : 1 0 .8 12 1)80 4 —7 0 18 9 (0 o .4 30 1
De eo m e t t t s fUn o l d Th r l m a i g S se v lp n a u c o e e ma S o I g n y t m
i t d c d i l. T e Cy l n C n r l n t t o c e c n e h o o y r p e e t h s i ’ n r u e smp y o h c o e e ta I si e f S in e a d t c n l g e r s n s t e Ru sa S u t d v lp n a lv l n t e ied e eo me t l e e i h f l .A a i t f u c o e i fa e h r l ma i g s se s b s d n v r y o n o ld n r r d t e ma i g n y tm a e o e

传热学-第八章 热辐射特性

传热学-第八章 热辐射特性

§ 8-3 固体和液体的辐射特性
发射率 前面定义了黑体的发射特性:同温度下,黑体发射热辐 射的能力最强,包括所有方向和所有波长;
真实物体表面的发射能力低于同温度下的黑体;
因此,定义了发射率 (也称为黑度) :相同温度下,实际 物体的半球总辐射力与黑体半球总辐射力之比:
E E 4 Eb T
c2 T
5
0
1
d T
0
内所发射的辐射力:
Eb 1 2 Fb 0 2 Fb 0 1 Eb
图8-7 特定波长区段内的黑体辐射力
11


立体角
定义:球面面积除以球半径的平方称为立体角,单位:sr(球面度)
dAc rd r sin d d 2 sin d d 2 r r
0.76 0.38
Eb dλ=0.45Fb0.380.76 Eb

E 0.380.76 E
§8-4
实际物体对辐射能的吸收与辐射的关系
上一节简单介绍了实际物体的发射情况,那么当外界 的辐射投入到物体表面上时,该物体对投入辐射吸收 的情况又是如何呢?
Semi-transparent medium
吸收比为
吸收的总能量 1 投入的总能量


0
( , T1 ) ( , T2 ) Eb (T2 )d


0
( , T2 ) Eb (T2 )d
f (T1 , T2 , 表面1的性质, 表面2的性质)
32
如果投入辐射来自黑体,由于 b ( , T2 ) 1 ,则上式可为
第八章 热辐射基本定律 和辐射特性
1
§8-1 热辐射的基本概念

热波成像原理

热波成像原理

热波成像原理,实际上是指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原理。

红外热成像是利用物体本身发出的红外辐射来进行成像的一种技术。

下面详细介绍其工作原理:
1. 红外辐射原理:
所有温度高于绝对零度(-273.15°C)的物体都会自发地向外发出红外辐射,这种辐射强度与物体的温度和辐射率(或称黑体辐射系数)有关。

物体温度越高,其分子或原子的热运动越剧烈,发出的红外辐射就越强。

2. 探测与转换:
热成像相机内部装有红外探测器,如微测辐射热计或焦平面阵列(FPA),它们能够捕捉到物体发出的红外辐射能量。

探测器将接收到的红外辐射转化为微弱的电信号。

3. 成像过程:
探测器产生的电信号经过放大和处理后,会被转换成可视图像。

这种图像被称为热像图,其中的不同颜色代表不同温度。

热像图的颜色通常是通过伪彩色编码来呈现,例如暖色调(红色、黄色、白色)代表高
温区域,冷色调(绿色、蓝色、黑色)则表示低温区域。

4. 温度分辨率:
热像仪能够分辨非常微小的温差,通过采集大量像素点的数据,可以形成高分辨率的温度分布图像,从而揭示物体表面的热分布状况。

5. 应用:
热成像技术广泛应用于军事侦察、夜间监视、建筑诊断、工业设备维护、医疗诊断、消防救援、环境研究等诸多领域,因为它可以非接触地探测物体的温度分布,从而提供宝贵的温度信息和诊断依据。

总结起来,热波成像原理就是通过检测和量化物体发出的红外辐射,将看不见的红外能量转化为可见的热图像,从而揭示物体的热状态和温度分布。

红外焦平面阵列PPT共44页

红外焦平面阵列PPT共44页
红外焦平面阵列

6、黄金时代是在我们的前面,而不在 我们的 后面。

7、心急吃不了热汤圆。

8、你可以很有个性,但某些时候请收 敛。

9、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蹩脚 的工人 总是说 工具不 好)。

10、只要下定决心克服恐惧,便几乎 能克服 任何恐 惧。因 为,请 记住, 除了在 脑海中 ,恐惧 无处藏 身。-- 戴。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测辐射热计红外焦平面列阵

测辐射热计红外焦平面列阵

测辐射热计红外焦平面列阵
杨亚生
【期刊名称】《半导体技术》
【年(卷),期】1999(24)2
【摘要】非制冷测辐射热计红外焦平面列阵设计为桥式结构,器件制作采用微机械加工技术。

工作波段为8~12μm,热阻达107K/W量级,噪声等效温差为0.1K。

【总页数】4页(P5-8)
【关键词】测辐射热计;桥式结构;热阻;红外焦平面列阵
【作者】杨亚生
【作者单位】重庆光电技术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215.03
【相关文献】
1.采用CMOS N 势阱层的低成本红外微测辐射热计焦平面列阵 [J], 高国龙
2.非制冷测辐射热计焦平面列阵现状 [J], 邵式平
3.微测辐射热计型非制冷红外焦平面探测器技术新进展 [J], 邓荣春;卢杰;徐立中;胡荣群
4.采用原位微真空传感器的微测辐射热计红外焦平面列阵 [J], 高
5.非晶硅测辐射热计的性能将可超越红外焦平面技术 [J], 岳桢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1 T
2
2
0 T e j t
2

1/ 2
幅值 T t
C 1 T
0 T
2

1/ 2
幅角 tan T arctan T
是温升与辐照通量之间的相角,说明器件温
升滞后调制辐射功率的程度。
0 ,当 t T时,
H
T
上升到稳定值的 1 e 1 63% ,所以称
T 为热敏器件的热时间常数。
三、热敏器件的最小可探测功率 1、热敏器件的辐射功率 由斯忒番—玻耳兹曼定律,若器件的温度为T ,接 收面积为 A ,将探测器近似为黑体,当它与环境 处于热平衡时,辐射的总功率为:
对于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
1 dRT 1 B B B /T T R 2 e 2 AT RT dT R e T T
、B C、材料常数 A
B又称为热灵敏指标。B值并不是一个严格 的常数, 而是随温度的升高而略有增大。 对于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
RT1 R e B / T1 RT2 R e B /T2
2、红外热辐射计与其他传感器的区 别
原理上:辐射计:利用入射的红外光使辐射计 探测材料温度发生变化来探测的。 传感器:利用其他敏感量来测量。 a) 探测对象:一个是红外光(热辐射),另一个 是其他的敏感量(如声音、压等)。 b) 材料上:辐射计:利用电导率随着温度变化的 材料。传感器:如压力传感器可利用压电陶瓷 等。
D
Af
PNE
1 2
10 2 1.8 10 cm Hz /W 5 16 kT
1
1 2
D* T , f , f 或 D * , f , f
一、热敏电阻 1、热敏电阻的原理、材料、结构 ①定义:凡吸收入射辐射后引起温升而使电阻值 改变,导致负载两端电压的变化,并给出电信 号的器件,叫做热敏电阻。 ②原理:半导体材料对光的吸收有本征吸收、杂 质吸收、晶格吸收、自由电子吸收等,并且不
T0 :与时间无关的平均温升; T :与时间有关的温度变化;
e C
d T dt
H T 可以分解为两个方程
① C
d T0 dt d T dt
H T0 0 T0 H T 0e j t
R25 RT e
1 1 B 298 T
B、电阻温度系数 T
1 dRT RT dT
1 / C

表示温度每变化 1 ℃时,热敏电阻的实际 阻值的相对变化。
对于正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
1 dRT 1 AT T AR e A 0 AT RT dT R0e
1982,Kruse通过计算表明硅微型机械加 工的微型辐射计可以达到接近室温下IR探测器 的性能,并提出了他们作为一个两维的凝视型 焦平面阵列的构造。
1982,Arch和Heiser对微机械加工的Si3N4 微型辐射计做了大量的测量。测得的D* 为 109cmHz1/2/W , D*足够在凝视焦平面中产生一 个很好的噪声等效温差 。
第八章 微测辐射热计红外成像 器件
8.1 引言 8.2 微测辐射热计的工作原理 8.3 微测辐射热计的噪声 8.4 微测辐射热计的信噪比 8.5 微测辐射热计的读出电路 8.6 微测辐射热计的结构设计、制备以及 封装
1、什么是红外热辐射计
一种探测入射红外光引起自身温度升高的传感
器。使用一种电导率随着温度变化的材料来测 量温度的改变量。这样通过温度的改变量来测 定入射红外光的大小。
以热敏电阻探测器常用半导体材料。
④结构及外形:
热敏电阻
的结构
热敏电阻 的几种外 形
⑤热敏电阻的特点 A、热敏电阻的温度系数大,灵敏度高,热敏 电阻的温度系数常比一般金属电阻大10~ 100倍。 B、结构简单,体积小,可以测量近似几何点 的温度。
C、电阻率高,热惯性小,适宜做动态测量。
D、阻值与温度的变化关系呈非线性。 E、不足之处是稳定性和互换性较差。
3、光热探测器对光辐射的响应过程 ①吸收光辐射能量使器件自身温度发生变化。
②依赖某种温度敏感特性把辐射能引起的温度变 化转换为相应的电信号,达到探测的目的。 4、光热探测器的特点 利用热敏材料吸收入射辐射的总功率产生温升来工 作的,而不是利用某一部分光子的能量,所以各种 波长的辐射对于光热探测器的响应都有贡献。在很 宽的波长范围内,响应灵敏度与波长无关,但受热
同程度地转变为热能,引起晶格振动的加剧,
器件温度的上升,即器件的电阻值发生变化。
③材料:金属材料与半导体材料热敏电阻
金属材料组成的热敏
电阻具有正温度系 数,而由半导体材料 组成的热敏电阻具有 负温度特性。 白金的电阻温度系数大约为±0.37%左右;半导
体材料热敏电阻的温度系数大约为-3%~-6%,所
Gt t C
0
H
② C
0e 0e j t T H t j C H j C
3、对热平衡方程的解的讨论
C R C ,称为热敏器件的热时间常数 ①设 T H
一般为毫秒至秒的数量级,它与器件大小、形状
和颜色等有关。 ②如果只考虑与时间有关的项,即有:
一、光热效应 1、光热效应:当光照射到理想的黑色吸收体上时, 黑体将吸收所有波长的全部光能量,并转换为热 能,称为光热效应。
2、光热探测器原理: 热能增多导致吸收体的物理、机械性能变化,如:
温度、体积、电阻、热电动势等,通过测量这些 变化可确定光能量或光功率大小。由光热效应制 成的光探测器统称为光热探测器。
所以此时温升与热导无关,而与热容 C 成
反比,且随 增高而衰减。 结论:光热探测器常用于低频调制辐射的场合, 尽量降低 T ,减小热容量。
C、 0 时,方程的解为 T
0
H
1 e

t
T

T 由初始零值开始随时间增加,当 t 时 T 达到稳定值

热 对 流:
热对流是第二种热传递方式。。 在阵列中热对流不是一种很重要的热传递方式。
如果热成像阵列包装并未抽空,则从热敏感元件 流经大气的热损失往往是热传导而不是热对流。
热 辐 射:
热辐射是第三种热传递方式。 敏感元件向周围辐射热量,周围环境也向其辐
射热量。对热成像阵列这是理想状况。 如果主要热损失是辐射性的,则阵列是受背景 限制,这种限制对于工作性能影响是非常大。
1983年,带有微机械加工的测辐射热计的 红外成像仪演示于众(Wood 1983)。 1992年,240×336元阵列的NETD值为 39mk(Fno=1, 30Hz帧速),被用于一个便携式 的非致冷摄像机上 。
§8.2 基本原理
成像元件是受单元探测器吸收的辐射光所 影响。 入射光能量下温度增加的热流量公式,温 度的增加依赖于探测机构。 最重要的探测器件是电阻型测辐射热计。
1 2
4、归一化探测率(比探测率)
D
*
Af
PNE
1 2
5 16 kT
1 2
1 2
例如:T 300 , K 、 =1、 A=100mm 2 、 f 1Hz
PNE
*
16 A kT 5 f 11 5.5 10 W
2、热敏电阻探测器的参数 ①电阻—温度特性 指热敏电阻的实际阻值与电阻体温度之间的关系 A、表达式 正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 RT R0e AT 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 RT R e B T
R、 0 R分别为背景环境下的阻值,是与电阻
的几何尺寸和材料物理特性有关的常数。
A 、 B为材料常数。
③考虑温升的幅值 T
C 1 T
2
0 T
2

1/ 2
A、温升 T 与吸收系数 成正比,所以,几 乎所有的热敏器件都被涂黑。 B、温升 T 与工作频率 有关, 增高,温
升 T下降。
低频时 T 1
T C 1 T
H T
H 热传导系数
1 R H
称为热阻
所以,在热平衡状态下有:
e C
d T dt H T
2、热平衡方程的解 设入射辐射为: e 0 1+e j t 包含有与时间无关和有关两部分辐射,所以
e C
d T dt H T 的解也包含两部分
1. 热红外传感器的基本结构
支撑腿 传 感 器
红外辐射引起的温度变 化可由以下方式测得:
面积A
信 号 辐 射
支撑衬底
电阻变化(辐射计) 热电结(TE传感器) 热释电效应 气体压力变化 … 等
2. 热传递的三个方式
热 传 导:
1)热量敏感区沿支撑物向衬底; 2)相邻像素之间横向热流通; 3 )如果阵列没有固定在一个抽空的封装 盒里,热量会流向周围的大气。
时间常数的制约,响应速度较慢。
二、温度变化方程——光辐射引起温升的过程 1、热平衡方程
e :入射于探测器的辐射通量(辐射功率)。
:探测器光敏面对光辐射的吸收系数。
e:探测器实际吸收的辐射通量,分为两个部分
①转化为内能,表现为温度升高
C d T dt
C 称为热容
②与外界热交换:传导、辐射、对流
a)
8.1 引言
1881年Langley在别人建立的辐射计原理基础上 构造出第一个辐射计。以后的工作就在于对辐射计 的改进上。 1978年Johnson提出了适用的硅微型隔热结构作为 室内温度热红外传感器。 1979年Johnson和Higashi构造了原型传感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