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外伤患者护理常规

合集下载

手外伤中医护理常规

手外伤中医护理常规

手外伤中医护理常规
定义:因外伤导致手部的组织损伤、功能障碍,常伴有深部肌腱、神经、血管损伤及骨折。

临床表现:肢体疼痛、伤口渗血、功能障碍。

证型:气滞血瘀
一、一般护理
1、保持病室环境整洁,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室内严禁吸烟。

2、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5~10cm,功能位固定。

二、病情观察
1、严密观察患肢末梢循环,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

2、手部肌腱修复或肌腱移植手术病人,注意保护好石膏外固定,以维持手指在修复肌腱松弛位置上,禁止被动牵拉患指。

三、给药护理
中药以活血化瘀、通经活络,行气止痛为法,日一剂,分二次温服。

四、临证护理
1、不寐时,对患者讲解不良情绪对睡眠的影响,劝导患者不能思虑过度。

2、便秘时,遵医嘱予以中药泡水代茶饮。

通腑合剂内服或中药保留灌肠。

3、剧烈疼痛时,遵医嘱予以曲马多足三里注射。

4、血压偏高时,嘱其卧床休息,起床宜缓慢,防跌倒,放松心情。

五、饮食护理
给予清淡饮食,忌辛辣、肥甘刺激之品,戒烟酒。

六、情志护理
因疼痛等原因而产生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时,应及时予以疏导。

七、健康指导
1、向患者解释手外伤的相关知识,强调严禁吸烟的重要性。

2、调情志,慎起居,避风寒,防外感。

3、饮食宜清淡,忌辛辣刺激之品,多食蔬菜水果,防便秘。

4、指导患者功能锻炼,告知不可过急,要循序渐进,力量由小到大,缓慢进行,不可用力过猛;在开始锻炼之前先做物理疗法,如理疗、按摩等。

出院后仍须坚持,定期复诊,直至完全康复。

手外伤手术后护理措施

手外伤手术后护理措施

一、概述手外伤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损伤之一,由于手部结构的复杂性,一旦发生外伤,不仅给患者带来疼痛和不便,还可能影响其日常生活和工作。

因此,手外伤手术后的护理至关重要,合理的护理措施能够促进伤口愈合,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手术成功率。

本文将详细介绍手外伤手术后的护理措施。

二、心理护理1. 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恐惧、焦虑等心理,护理人员应耐心倾听患者诉说,了解其心理需求,给予心理支持,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2. 鼓励患者与家人、朋友沟通,分享自己的感受,减轻心理压力。

3. 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普及手外伤相关知识,提高患者对术后护理的认识。

三、体位护理1. 术后患者应保持舒适卧位,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2. 根据手术类型,指导患者采取合适的体位。

如手部骨折患者,应保持患肢抬高,高于心脏水平,促进静脉血和淋巴液回流,减轻肿胀。

3. 定期帮助患者变换体位,防止压疮发生。

四、伤口护理1. 术后伤口应保持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2. 按照医嘱定期更换敷料,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3. 伤口愈合期间,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影响伤口愈合。

4. 指导患者正确清洁伤口,保持伤口周围皮肤清洁。

五、饮食护理1. 术后早期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如稀饭、面条等。

2. 待肠胃功能恢复后,可逐渐增加营养,如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食物,以促进伤口愈合。

3. 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加重疼痛、肿胀。

六、功能锻炼1. 术后早期,根据医生指导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防止关节僵硬、肌肉萎缩。

2. 术后逐渐增加锻炼强度,避免过度用力,以免影响伤口愈合。

3. 功能锻炼应循序渐进,避免造成二次损伤。

七、观察病情1. 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如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

2. 观察手指末梢血液循环,如皮肤颜色、温度、弹性等。

3. 注意患者疼痛程度,如有疼痛加重,及时通知医生。

4. 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手外伤患者护理常规之欧阳学创编

手外伤患者护理常规之欧阳学创编

手外伤患者护理常规一、执行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二、术前护理1.急诊手外伤者出血较多时,立即通知医师进行局部加压包扎止血。

2.积极作好术前准备。

(1)患者受伤后即开始禁食、禁饮,争取手术最佳时间。

(2)协助完成术前各项检查。

(3)给予心理疏导,稳定患者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3.遵医嘱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

三、术后护理1.了解术中及麻醉情况。

遵医嘱进行各项指标监测。

2.术后取平卧,抬高患肢。

以利静脉回流,减轻肿胀。

3.评估患者疼痛程度,遵医嘱使用止痛剂。

4.严密观察伤口渗液,出血等情况,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

5.行血管吻合术者参照断指再植术护理常规(局部保温,使用解痉抗凝药物汇等)。

6.神经吻合者注意观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了解指端是否有麻木感、感觉恢复的欧阳学创编情况等,注意避免损伤、烫伤及冻伤。

7.遵医嘱用药及饮食指导(宜清淡饮食,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8.遵医嘱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血管吻合后固定2周,肌腱缝合后固定3-4周,神经修复后根据有无张力固定4-6周,组织愈合后尽早拆除固定开始主动和被动功能锻炼,并辅以物理治疗,促进功能早日恢复。

上肢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护理常规适用于:骨干骨折、肱骨髁上骨折。

尺桡骨干骨折,colles骨折,锁骨骨折等上肢骨折后手术治疗的护理。

一、执行骨科一般护理常规。

二、术前护理:1.护理与处置:2.观察要点及护理措施:欧阳学创编三、术后护理欧阳学创编四、出院指导1.药物:遵医嘱用药。

2.饮食:普食。

3.运动与休息:遵医嘱活动,注意劳逸结合。

4.特别指导:(1)继续进行功能锻炼,防止关节僵硬或萎缩。

(2)如出现患肢疼痛不适,及时来院复诊。

下肢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护理常规适用于:股骨颈骨折、臀骨干骨折,胫腓骨骨折等下肢骨折后手术治疗的护理。

一、执行骨科一般护理常规。

二、术前护理:1.护理与处置欧阳学创编2.观察要点及护理措施:三、术后护理欧阳学创编欧阳学创编四、出院指导1.药物:遵医嘱用药。

手外伤护理常规

手外伤护理常规

手外伤护理常规手外伤多由外力所致,主要包括皮肤、肌腱、血管神经的损伤及手部的骨折、脱位、离断等,患者往往有不同程度的疼痛症状。

特点是病情急迫,患者无心理准备。

可分为:1、开放性损伤:此类损伤常合并出血、疼痛、肿胀、畸形和功能障碍等。

2、闭合性损伤:闭合性损伤由于皮肤完整,而皮下组织在损伤后严重肿胀,容易导致皮肤将肿胀的软组织紧紧地勒住,使得局部的血液循环障碍,部分患者甚至会因此导致远端肢体或软组织的坏死。

治疗原则上给予彻底清创缝合、复位、手部功能锻炼,避免并发症等。

一、术前护理1、休息与心理护理:手外伤患者起病急骤,应及时处理和沟通,尽快安抚患者情绪;并介绍麻醉情况、手术过程、功能锻炼及术后可能出现的肢体功能异常等情况,使其做好心理护理,积极配合治疗。

嘱患者卧床休息。

2、术前检查指导:了解患者的个人史、家庭史、过敏史等,做好药物过敏试验,并协助医生做好术前检查。

做好术区皮肤清洁等术前相关准备工作。

3、饮食护理:有消瘦、贫血、低血压等全身情况较差者,静脉输注营养物质。

4、用药护理:评估手部损伤程度,正确评估患者疼痛部位、性质、持续时间等,及时采取适当的镇痛措施,并注意用药后不良反应的观察与处理。

根据出血情况,建立静脉通道及时补液,积极备血。

5、适应性训练:训练床上大小便,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尿壶和便盆的方法,以适应术后体位和排便方式的改变二、术后护理1、体位:术后患者以平卧位为主,禁止患侧卧位,抬高患肢10°-20°。

根据病情指导下床时间,起立时,患肢用前臂吊带或三角巾悬于胸前,减轻患肢肿胀。

2、引流管护理:评估管道脱落风险。

防止引流管脱出.折叠,保持引流的通畅;观察并记录引流液颜色.性状.量.3、用药护理:遵医嘱抗感染、抗痉挛、抗血栓、补液治疗,以促进再植指(肢)及皮瓣尽快成活。

4、病情观察:(1)行断指(肢)再植及皮瓣移植患者,患肢制动应减少不必要的刺激,注意再植指(肢)末端及皮瓣血运情况,如皮肤温度、感觉、运动、肿胀及毛细血管充盈时间等,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第三章 手外伤及断肢护理常规

第三章 手外伤及断肢护理常规

第三章手外伤及断肢/指再植病人的护理一、手外伤损伤原因及特点1. 刺伤尖锐物体,如钉、针、竹尖、小木片、小玻片等刺伤。

2. 切割伤因日常生活中刀、玻璃、切纸机、电锯等切割所致。

3. 钝器伤钝器砸伤引起组织挫伤、皮肤裂伤,严重者可导致皮肤撕脱,肌腱、神经损伤和骨折。

4. 挤压伤门窗挤压可仅引起指端损伤,如甲下血肿、甲床破裂、远节指骨骨折等。

5. 火器伤由鞭炮、雷管爆炸伤和高速弹片伤所致。

(一)评估要点1.术前评估:①健康史一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工作性质等;外伤史:受伤原因、手外伤性质等;既往史:既往有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病史。

②身体状况评估全身情况和患肢疼痛、功能障碍,X 线检查结果等情况。

手部检查应系统而全面,从皮肤、肌腱、神经、血管和骨关节5个方面进行损伤检查,以便在术前对手部重要组织的损伤全面了解和正确判断,为其处理作好充分的思想、物资和器材准备。

皮肤损伤:检查伤口的部位和性质;估计皮肤缺损的面积;判断皮肤活力:通过皮肤的颜色与温度、毛细血管回流试验(手指按压皮肤时呈白色,放开手指,皮肤颜色由白很快转红表示活力良好,恢复慢或不恢复表示活力不良或无活力)以及皮肤边缘出血状况判断。

肌腱损伤:肌腱断裂表现为手的休息位发生改变,如屈指肌腱断裂时该手指伸直角度加大,伸指肌腱断裂则表现为该手指屈曲角度加大,而且该手指的主动屈指或伸指功能丧失。

还会出现一些典型的畸形,如指深、浅屈肌腱断裂,该手指呈伸直状态。

神经损伤:手部的运动和感觉功能分别由来自臂丛神经根组成的正中神经、尺神经和桡神经支配。

正中神经损伤主要表现为拇指对掌功能障碍及拇、示指捏物功能障碍,呈“猿手”畸形;尺神经损伤主要表现为环、小指掌指关节过伸、指间关节屈曲,呈“爪形手”畸形;桡神经损伤可表现为拇指背侧及手的桡侧感觉障碍,呈“垂腕”畸形。

血管损伤:手部血液循环状况和血管损伤可通过手指的颜色、温度、毛细血管回流试验和血管搏动来判断。

手外伤护理常规

手外伤护理常规

手外伤护理常规一、手外伤术前护理常规1、对于手外伤患者,延误时间越短,其成活率越高。

护理人员应立即按常规做好准备工作,护士应立即执行医嘱,以最快的速度使患者尽早进入手术室,争取时间。

2、严重创伤可引起机体生理、心理不同程度的变化,甚至出现情感障碍,而手外伤多为突发事件,短时间内患者和家属都难以接受现实,产生恐惧不安的心理,护理人员要因人而异,针对不同患者给予不同的心理疏导。

3、告知患者麻醉医生及主管医生将于手术前与其及家属见面,讲解手术及麻醉的相关事宜,并需要患者及家属签字.4、向患者讲解术前必要准备(1)术前剪指(趾)甲,去除内衣,更换清洁的病号服,并排空二便,取下假牙、眼镜、手表、项链等随身物品。

(2)术区备皮,女性患者于术日不得化妆及涂抹指(趾)甲油5、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轻其心理负担。

6、使患者掌握术后用石膏固定的体位及注意事项。

二、手外伤术后护理常规1、整理好床单位接病人:与麻醉医生交接病人,询问该患者的麻醉恢复情况,有无特殊注意事项,并按手术要求和麻醉清醒程度安置好体位,头偏向健侧。

2、观察病人:(1)观察患者意识清醒程度,遵医嘱吸氧、监测生命体征。

(2)观察患者带液体情况,注意液体名称、剩余量、滴速、穿刺部位固定情况等,留置针、镇痛泵者应注意管道是否通畅。

(3)观察伤口渗血情况,敷料是否清洁干燥,如需卧床患者应提前告知家属准备好便器。

全麻患者术后应特别注意有无排尿。

(4)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观察指端皮肤颜色、温度、肿胀、感觉运动及切口渗血情况,如有情况异常应及时与医生联系。

(5)做好疼痛护理,根据患者疼痛程度,对其进行疼痛评估度给予相应的处理。

3、做好各项护理记录,包括手术返回时间、手术名称、麻醉恢复情况、带液体情况,以及患者的生命体征、渗血情况、术后用药等情况。

4、如用石膏固定,按石膏固定常规护理。

5、用药:遵医嘱应用抗炎止血营养药,根据药物性质及患者情况调节滴速,并告知患者所用药物名称及作用。

手外伤的护理常规

手外伤的护理常规

手外伤的护理
一、护理评估
1、神志、面容、表情及精神状况。

2、伤口护理。

二、护理措施1、术前护理
(1)骨科手术前准备。

(2)备皮。

2、术后护理
(1)同骨科术后护理。

(2)加强营养,合理安排饮食,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3)观察生命体征及患肢感觉、运动、肌力、温度、末梢血液循环等情况,如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4)疼痛时给予镇痛剂。

(5)观察皮肤受压情况,定时局部减压,预防压疮发生。

(6)指导患者行功能锻炼,以主动为主,被动为辅为原则。

(7)患肢制动,保持功能位,并将患肢抬高,以利减轻肿胀。

加强功能锻炼,注意恢复手的灵活性,练习伸指、握拳、对掌等功能。

(8)观察伤口渗血情况,如渗血多时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三、健康指导要点
1、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2、根据伤口情况逐渐行手腕部功能锻炼。

四、注意事项
密切观察肢体末梢血液循环情况。

护理记录。

手外伤患者的手术护理

手外伤患者的手术护理

手外伤患者的手术护理手外伤(hand injuries)多为综合伤,常同时伴有皮肤、骨、关节、肌腱、神经和血管损伤,完全或不完全性断指、断掌和断腕等也有发生。

据统计,手外伤占外科急诊总数20%,占骨科急诊总数的40%。

一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意外致伤,顾虑手术效果,易产生焦虑心理。

应给予耐心地开导,介绍治疗方法及预后情况,并给予悉心地护理,同时争取家属的理解与支持,减轻或消除心理问题,积极配合治疗。

2.体位平卧位,患手高于心脏,有利于血液回流,减轻水肿和疼痛。

3.症状护理手部创伤常伴有明显疼痛,与手部神经末梢丰富、感觉神经末端的位置表浅(特别是在桡侧与尺侧)、腕管内容相对拥挤有关。

剧烈的疼痛会引起血管痉挛,还可引起情绪、凝血机制等一系列的变化,因此,应及时遵医嘱使用止痛药。

4.病情观察包括生命体征及患肢局部情况,尤其应警惕失血性休克,正确使用止血带。

二术后护理1.体位平卧位,抬高患肢,以利静脉回流,防止和减轻肿胀。

手部尽快消肿,可减少新生纤维组织的形成,防止关节活动受限。

2.饮食宜高能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高铁、粗纤维饮食。

3.局部保温应用60~l00W照明灯,距离30~40cm照射局部,保持室温在22~25℃(当室温接近30℃时可免用烤灯),使局部血管扩张,改善末梢血液循环。

术后3~4日内进行持续照射,以后可以在早晨、夜间室温较低时照射,术后1周即可停用。

4.用药护理及时、准确地执行医嘱,正确使用解痉、抗凝药物,如罂粟碱、妥拉苏林、右旋糖酐-40,以降低红细胞之间的凝集作用和对血管壁的附着作用,并可增加血容量,减低血液的黏稠度,利于血液的流通及伤口愈合;用药过程中,需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如出血倾向等)。

5.病情的观察与处理(1)全身情况:伤员经受创伤和手术后,失血较多而致低血压。

而低血压容易使吻合的血管栓塞,直接影响肢体的成活。

因此,术后要及时补充血容量,纠正贫血。

(2)局部情况:手部皮肤颜色、温度、毛细血管回流反应、有无肿胀等。

手外伤护理常规

手外伤护理常规

手外伤护理常规观察要点1、创口部位、性质、损伤程度。

2、扎止血带的时间,观察患肢皮肤的情况:色泽、温度等,若出现皮肤青紫或肿胀等情况,应及时松解止血带等。

3、观察患者伤口疼痛程度。

4、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发现休克的早期症状,以便及时处理。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及相关因素1、自理缺陷与手外伤有关。

2、疼痛与手外伤有关。

3、有皮肤受损的危险与神经损伤后手部感觉、运动障碍有关。

4、知识缺乏,缺乏相关疾病及功能锻炼知识。

5、焦虑与手外伤有关。

6、潜在并发症:手部血液循环障碍。

护理措施1、常用物品放置患者床旁易取到的地方,协助患者生活护理,做好基础护理。

2、减轻或消除疼痛的刺激:维持良好的姿势与体位,妥善保护好患肢,避免过度转动直接压迫,必要时根据医嘱使用止痛药。

3、告诉患者尽量避免导致皮肤受损的危险因素,注意预防保暖。

4、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患肢血运情况,患者1至7天严格卧床,平卧位,7至10天可侧卧,一般患肢抬高20-30度,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肢体肿胀。

需要烤灯的患者患敲烤灯保暖,用60至100w罩灯局部照射,照射距离为30-40cm。

5、正确指导患者功能锻炼:一般术后即可开始被动活动关节,每日3至4次。

在不影响骨折愈合的前提下,2周后可逐新增加活动范围及次数。

当神经功能开始恢复时,即应进行主动活动。

6、告知患者及家属,禁止饮酒、吸烟(包括被动吸烟),忌辛辣刺激性食物,以防止血管痉挛的发生。

7、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可能的治疗办法及成功病例。

健康教育1、讲究卫生,及时修剪指甲,保持伤口周围皮肤清洁干燥。

2、注意加强营养。

3、术后功能锻炼:主动练习法一般可在术后3-4周开始,主动充分的屈曲和伸直手臂的各关节;为患者提供并指导其进行有助于改善关节活动度、肌力及手部协调运动的练习。

4、坚持康复训练,定时复查,不适随诊。

手外伤常规术前、术后护理

手外伤常规术前、术后护理

手外伤【2 】常规术前.术后护理
术前护理:
1.按骨手外科一般护理常规及骨手外科术前护理常规.
2.留意患肢有无骨折.脱位.神经.血管.肌腱毁伤等.
3.急诊手外伤,如出血较多,有掉血性休克症状,应立刻树立静脉通道,改正休克,通知大夫进行简略包扎止血,并紧迫进行术前有预备.
术后护理:
1.按骨手外科一般护理常规及骨手外科术后护理常规护理.
2.血管吻合者参照断指再植术护理.
3.神经的吻合应留意不雅察神经功效恢复情形.指端是否有麻痹感.感到恢复等,留意避免毁伤.烫伤及冻伤.
4.肌腱吻合者,术后3天或视病情可嘱患者作轻度的伸屈指肌腱运动,防止肌腱粘连.
5.指点患者早期运动,术后3日开端进行手指功效锤炼,指掌关节伸屈与肩关节的上举外展与内收愚昧运动,肘关节屈伸运动(植皮者不宜早期运动),功效锤炼时留意运动度,避免血管.神经.肌腱吻合口断裂.
6.出院指点:①避免再次毁伤(碰伤.冻烧伤等);②余同骨手外科出院指点.
7.重要护理诊断:痛苦悲伤—与创伤有关
肢体感到障碍—与毁伤有关.。

手外伤护理常规

手外伤护理常规

手外伤护理常规一、术前护理(一)急诊病人的护理1.充分暴露病人伤侧肢体,脱去或剪开伤侧衣袖,彻底清洗去除污垢,保证清洁。

2.观察伤肢有无活动性岀血,根据出血部位不同可在手指根、上臂缚止血带,要作好衬垫,记录时间。

对已经应用止血带的病人应详细了解使用时间和使用后肢体情况。

止血带应每隔1小时放松5~10分钟,以免引起肢体缺血性肌痉挛或坏死。

3.观察手部损伤情况,如皮肤的完整性、出血、肿胀、伤口的污染程度以及有无畸形、缺损等,观察手指感觉及主动运动功能。

4.观察上肢各关节的活动情况,了解有无骨折或关节脱位。

5.监测血压、脉搏、呼吸和体温,注重病人的全身情况及生命体征变化。

(二)手部手术病人的护理1.心理护理意外伤残,剧烈疼痛,易导致病人情绪危机,使其产生紧张、焦虑、烦躁等心理变化。

护理人员要经常巡视病房,多与病人交谈,帮助病人正确面对事实,尽快进入病人角色。

耐心细致地讲解手术过程及术前、术中、术后注意事项。

讲解功能锻炼是康复的关键,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建立病人安全感和信任感,从而以最佳心态接受治疗。

2.术前准备由于手外伤病人多为体力劳动者,手部表皮较厚,且常有污垢存在,必须彻底清洗,保证清洁。

手术前2天开始用温水浸泡刷手,2次/天,30分钟/次。

术前1天剪除指甲,将手术范围内的汗毛剃净,清洁备皮区的皮肤,可用无菌纱布包扎。

瘢痕组织备皮时,可用蘸上汽油的棉签轻轻挖除缝隙污垢,用小剪刀剪去汗毛,以免刮破皮肤。

带蒂皮瓣移植病人,断蒂前用温水清洁皮瓣周围皮肤,用盐水棉球擦拭创面,酒精棉球消毒创面周围的皮肤,然后盖上无菌敷料。

二、术后护理(一)一般护理病室保持安静、整洁,温度、湿度适宜。

协助病人洗漱、更衣、床上擦浴、洗头等,鼓励其进行力所能及的自理活动。

(二)饮食护理早期以清淡饮食为主,待胃肠功能恢复以后,可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以维持正氮平衡,蛋白质在热量的总量中应占20%~30%,才能达到营养效果。

手外伤患者照护需求

手外伤患者照护需求

手外伤患者照护需求
手外伤是指手部遭受外力或其他因素所致的损伤,包括切割伤、烧伤、挤压伤等。

手部是人体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器官,如何正确照护手外伤患者,对于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以下是手外伤患者照护的需求:
1. 及时治疗伤口:手部伤口易受到感染,应及时清洗伤口,涂上药膏进行消毒和防止感染。

对于较深的伤口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医生的治疗。

2. 保持手部清洁:手部伤口需要保持干燥,避免受到外界污染和刺激。

照护者应帮助患者清洁手部,更换干净的纱布,避免使用毛巾等粗糙的物品擦拭手部。

3. 维持手部活动:手部伤后易出现僵硬和肌肉萎缩等情况,影响手部的功能。

照护者应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手部功能锻炼,帮助患者恢复手部的灵活性和力量。

4. 提供营养支持:手部伤后,患者需要增加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摄入,促进伤口愈合和恢复。

照护者应提供营养丰富的食物,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5. 心理支持:手部受伤后,患者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影响康复进程。

照护者应给予患者关爱和支持,帮助患者克服心理障碍,增强康复信心。

总之,手外伤患者需要全面的照护和支持,包括治疗伤口、保持手部清洁、维持手部活动、提供营养支持和心理支持等方面。

只有综
合考虑这些需求,才能更好地促进患者的康复和恢复。

手外伤患者的护理

手外伤患者的护理

【关键词】手外伤
手外伤多为综合伤,常同时伴有皮肤、骨、关节、肌腱、神经和血管损伤,完全或不完全断指、断掌和断腕等也有发生。

据统计,手外伤占外科急诊总数的20%,占骨科急诊总数的40%。

我科从2005~2006年共接治手外伤236例,预后均比较理想。

现将临床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1 术前护理
1.1 心理护理意外致伤后,因顾虑手术效果,患者易产生焦虑心理。

所以应给予耐心地开导,介绍治疗方法及预后情况,并给予悉心的护理,同时争取家属的理解与支持,减轻或消除心理问题,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1.2 体位平卧位,患手高于心脏,有利于血液回流,以减轻水肿和疼痛。

1.3 症状护理手部创伤常伴有明显疼痛,因手部神经末梢丰富、感觉神经末端的位置表浅(特别是在桡侧和尺侧),腕管内容相对拥挤有关。

剧烈的疼痛会引起血管痉挛,还可引起情绪、凝血机制等一系列的变化,因此,应及时遵医嘱使用止痛药。

1.4 病情观察包括生命体征及患肢局部情况,尤其应警惕失血性休克,正确使用止血带。

2 术后护理
2.1 体位平卧位,患肢抬高,以利静脉回流,防止和减轻肿胀。

手部尽快消肿,可减少新生纤维组织的形成,防止关节活动受限。

手外伤护理常规

手外伤护理常规

手外伤护理常规
【定义】外伤致手和腕部骨折、脱位及软组织损伤而导致手部功能障碍和畸形称为手外伤。

【护理评估】
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自理能力、合作程度及生命体征。

2、评估患手感觉、运动及末梢血液循环情况。

【护理诊断】
1、恐惧与焦虑与手术有关
2、疼痛与手术和创伤有关
3、有感染的危险与组织损伤有关
4、功能锻炼主动性差与手术创伤及疼痛有关
5、知识缺乏与缺乏术后康复知识有关
【护理措施】
1、执行骨科护理常规。

2、术前妥善处理流血伤口,严密观察患手感觉及术后观察敷料渗血情况。

3、术后观察敷料渗血情况。

4、抬高患肢,可稍高于心脏水平,以利于静脉回流,减轻肿胀。

5、观察患手末梢血液循环情况。

6、观察患手感觉、运动功能恢复情况。

健康宣教:
1、指导患手功能锻炼及寒冷季节注意保暖。

2、手外伤的病人大多数是青壮年,意外的创伤不仅给患者肉体上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心理上也遭受了严重打击。

因此,要特别重视心理护理,主动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与病人做好交流,要关心体贴病人,了解其疑虑的原因和需求。

及时疏泄积累的紧张和焦虑。

向患者介绍同类病例的预后效果,增强患者的信心。

同时做好患者家属的沟通,多给患者以温暖和关心。

要告知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对治疗效果的影响,尽量使患者情绪稳定,消除悲观情绪,保持良好心态配合治疗。

手外伤护理措施

手外伤护理措施

(1)疼痛:1、保持环境安静舒适,耐心听病人主诉,给予适当安慰,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提高痛阈。

2、转移注意力,可聊天、看些小说、漫画等分散注意力。

3、保持情绪稳定,焦虑的情绪易引起疼痛加深。

4、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止痛药物。

(2)生活自理障碍:1、护士根据病人的情况,做好基础护理。

2、协助患者换衣,吃饭,洗漱,翻身等事情。

3、鼓励患者在床上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3)感染或有感染的危险:1、指导患者做好个人卫生,保持皮肤的清洁,床单元的干净。

2、各种操作严格执行无菌技术,避免交叉感染。

3、给病人供给足够的营养、水分。

4、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及有无感染的临床表现(如发热,尿液混浊、
脓性排泄物等)。

(4)躯体移动障碍:1、协助患者洗漱,进食、排泄及个人卫生活动等。

(5)有皮肤受损的危险:1、保持皮肤的干燥,清洁
2、翻身、拍背注意观察皮肤的情况
(6)潜在废用综合征的危险:1、定时变换体位,开始时动作要缓慢,以后可逐渐提
速。

2、进行力量、耐久力和协调性的运动训练,以促使肌肉和运动
器官协调灵活,减少因跌倒而导致骨折的危险。

(7)知识缺乏:1、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多讲讲知识。

2、查阅相关资料、。

手外伤病人的护理

手外伤病人的护理
手外伤病人的护理
手外伤是临床常见的损伤,手是重要的劳动器官,受伤的机率 较大,手的解剖比较精细,功能特殊外伤后可造成皮肤、血管、 神经、肌腱、骨和关节的损伤,造成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严 重影响病人的生活和工作。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手的解剖
• 皮肤、皮下 • 肌肉、肌腱 • 血管 • 神经 • 骨、骨关节、韧带
术后护理要点:
皮瓣移植的观察要点
• 肤色是反映皮瓣移植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 • 主要观察移植组织肤色是否红润、苍白、红紫。因人体各部位肤色不一样,
观察时注意既要与供、受皮区周围肤色相比,又要与受皮区肤色相比。 • 正常皮瓣颜色红润,无明显肿胀。 • 若皮肤颜色变浅或苍白,提示动脉血供不足,有栓塞或痉挛。 • 颜色大片或整片变深应考虑静脉血回流受阻。随着血栓加重,继而变为红紫
或黑紫。 •
皮瓣术后护理要点
• 术后体位:是保证皮瓣的血供和静脉回流、促进皮瓣成活的重要 措施之一。
• 术后保持患肢高于心脏,抬高患肢10°~15°,维持功能位或根 据手术部位适当调整。以保证动脉供血又利于静脉回流。禁止患 侧卧位,防止皮瓣受压或牵拉,避免皮瓣痉挛导致皮瓣缺血坏死。
• 1. 一切护理操作动作要轻柔,避免造成疼痛刺激。
• 2. 注意患肢保暖。
• 3. 戒烟:对有吸烟嗜好者,入院后即应戒烟,并使病

人知道卷烟中尼古丁等物质即容易损害内皮细胞,

又是血小板吸附剂,已造成吻合血管栓塞与痉挛。

同时严禁其他人员在病房内吸烟。
健康指导
• 1讲究卫生,及时修剪指甲,保持伤口周围皮肤清洁 • 2注重营养,以利神经、血管的修复 • 3坚持康复训练,改善手部功能 • 4避免再次损伤(烫伤、碰伤、冻烧伤等 • 5定期复诊①神经损伤病人,3周时复查一次,此后每隔3个月复

手外伤康复护理常规

手外伤康复护理常规

·定义:手外伤是常见的外伤,是复合性的骨骼损伤与软组织损伤同时存在,制动后失用性变化和搬痕挛缩而导致手部功能损害。

二、主要功能障碍
手外伤的功能障碍主要是运动和感觉功能丧失或异常,主要因搬痕挛缩、肌腱粘连、肿胀、关节僵硬、组织缺损、伤口长期不愈等造成。

三、康复护理措施
(一)心理护理
在早期与病人接触时,医护人员必须了解病人呈现出尝试挣扎或重新调适自己的生活方式,把握时间,使病人尽早适应。

(二)肌腱修复术后的康复护理措施
术后1~3周:开始手指的被动运动,并了解手术创口情况,消肿、止痛、抬高患肢,屈肌腱修补后做被动屈指,伸肌腱修补后做被动伸指运动。

第3周:做患指的主动运动并逐步增加用力的程度和幅度。

第4周:不再限制腕与掌指关节的姿势,并开始肌腱的主动运动。

第5周:增加关节功能和抗阻练习。

6~12周;强化肌力,矫正关节挛缩,也可用矫形支架进行被动训练。

术后12周以后:利用不同的握法和握力进行功能训练。

(三)感觉训练
手的感觉恢复顺序是痛觉、温度觉、振动觉、移动性触觉、辨别觉,早期主要是痛、温、触觉和定位、定向的训练。

后期主要是辨别觉训练。

训练时间不宜过长、过多,每日3次,每次10~15分钟为宜,
(四) ADL 和作业训练
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适当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训练,如梳洗、书写、编织、剪纸、打结等训练,使患手恢复实用能力。

六、康复护理指导
1.手指应固定于功能位
2.避免健指一同固定
3.按摩患肢
4.早期进行功能训练。

手外伤患者护理常规之欧阳音创编

手外伤患者护理常规之欧阳音创编

手外伤患者护理常规一、执行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二、术前护理1.急诊手外伤者出血较多时,立即通知医师进行局部加压包扎止血。

2.积极作好术前准备。

(1)患者受伤后即开始禁食、禁饮,争取手术最佳时间。

(2)协助完成术前各项检查。

(3)给予心理疏导,稳定患者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3.遵医嘱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

三、术后护理1.了解术中及麻醉情况。

遵医嘱进行各项指标监测。

2.术后取平卧,抬高患肢。

以利静脉回流,减轻肿胀。

3.评估患者疼痛程度,遵医嘱使用止痛剂。

4.严密观察伤口渗液,出血等情况,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

5.行血管吻合术者参照断指再植术欧阳音创编 2021.03.11 欧阳音创编 2021.03.11护理常规(局部保温,使用解痉抗凝药物汇等)。

6.神经吻合者注意观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了解指端是否有麻木感、感觉恢复的情况等,注意避免损伤、烫伤及冻伤。

7.遵医嘱用药及饮食指导(宜清淡饮食,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8.遵医嘱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血管吻合后固定2周,肌腱缝合后固定3-4周,神经修复后根据有无张力固定4-6周,组织愈合后尽早拆除固定开始主动和被动功能锻炼,并辅以物理治疗,促进功能早日恢复。

上肢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护理常规适用于:骨干骨折、肱骨髁上骨折。

尺桡骨干骨折,colles骨折,锁骨骨折等上肢骨折后手术治疗的护理。

一、执行骨科一般护理常规。

二、术前护理:1.护理与处置:欧阳音创编 2021.03.11 欧阳音创编 2021.03.11欧阳音创编 2021.03.11 欧阳音创编 2021.03.112.观察要点及护理措施:三、术后护理欧阳音创编 2021.03.11 欧阳音创编 2021.03.11四、出院指导1.药物:遵医嘱用药。

2.饮食:普食。

3.运动与休息:遵医嘱活动,注意劳逸结合。

4.特别指导:(1)继续进行功能锻炼,防止关节僵硬或萎缩。

(2)如出现患肢疼痛不适,及时来院复诊。

下肢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护理常规适用于:股骨颈骨折、臀骨干骨折,胫腓骨骨折等下肢骨折后手术治疗的护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外伤患者护理常规一、执行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二、术前护理1.急诊手外伤者出血较多时,立即通知医师进行局部加压包扎止血。

2.积极作好术前准备。

(1)患者受伤后即开始禁食、禁饮,争取手术最佳时间。

(2)协助完成术前各项检查。

(3)给予心理疏导,稳定患者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3.遵医嘱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

三、术后护理1.了解术中及麻醉情况。

遵医嘱进行各项指标监测。

2.术后取平卧,抬高患肢。

以利静脉回流,减轻肿胀。

3.评估患者疼痛程度,遵医嘱使用止痛剂。

4.严密观察伤口渗液,出血等情况,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

5.行血管吻合术者参照断指再植术护理常规(局部保温,使用解痉抗凝药物汇等)。

6.神经吻合者注意观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了解指端是否有麻木感、感觉恢复的情况等,注意避免损伤、烫伤及冻伤。

7.遵医嘱用药及饮食指导(宜清淡饮食,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8.遵医嘱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血管吻合后固定2周,肌腱缝合后固定3-4周,神经修复后根据有无张力固定4-6周,组织愈合后尽早拆除固定开始主动和被动功能锻炼,并辅以物理治疗,促进功能早日恢复。

上肢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护理常规适用于:骨干骨折、肱骨髁上骨折。

尺桡骨干骨折,colles骨折,锁骨骨折等上肢骨折后手术治疗的护理。

一、执行骨科一般护理常规。

二、术前护理:1.护理与处置:可编辑修改 12.观察要点及护理措施:三、术后护理可编辑修改 2可编辑修改3四、出院指导1.药物:遵医嘱用药。

2.饮食:普食。

3.运动与休息:遵医嘱活动,注意劳逸结合。

4.特别指导:(1)继续进行功能锻炼,防止关节僵硬或萎缩。

(2)如出现患肢疼痛不适,及时来院复诊。

下肢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护理常规适用于:股骨颈骨折、臀骨干骨折,胫腓骨骨折等下肢骨折后手术治疗的护理。

一、执行骨科一般护理常规。

二、术前护理: 1.护理与处置2.观察要点及护理措施:三、术后护理可编辑修改 4四、出院指导1.药物:遵医嘱用药。

2.饮食:普食。

3.运动与休息:(1)继续进行功能锻炼,防止关节僵硬或肌肉萎缩。

(2)注意劳逸结合。

4.特别指导:(1)行走训练:开始需扶助行器或拐杖行走,需有人陪伴,防止跌倒,患肢逐渐负重。

(2)有异常情况随时就诊。

内固定取出术患者护理常规一、术前护理1.饮食:普食。

术前4小时禁水,12小时禁食。

2.备皮:患侧切口上、下20cm处。

3.检查:备齐各项常规检查报告、患肢X线片。

二、术后护理1.按照一般外科术后护理常规及麻醉后护理常规。

2.卧位:四肢手术后抬高患肢20°-30°,以利于静脉回流。

可编辑修改 53.切口:一般切口采用加压包扎,如渗血较多,及时更换敷料。

4.患肢血液循环:密切观察患肢末梢血压、温度、肤色、运动,如有异常及时5.手术后一般10-14日拆线。

三、康复指导1.指导患者及时恢复功能锻炼,目的是恢复局部肢体功能和全身健康,防止并发症,活动应在医护人员辅助下,活动量由轻到重,范围由小到大,强度由弱到强,时间由短到长。

2.鼓励患者术后早期床上活动,尽早下床,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肺部并发症。

脊柱损伤患者护理常规一、一般护理1.检查:颈椎损伤者颈部用沙袋或颈围、颈托制动,胸腰椎骨折后腰骨垫枕起固定作用。

2.轴线翻身:指导患者绝对卧硬板床休息并解释原因。

指导患者练习并掌握轴线正确的翻身方法。

3.床上使用便器:指导患者掌握床上使用便器方法,并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4.饮食:根据受伤情况决定进食时间。

5.疼痛: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和性质,解释引起疼痛的原因,并指导患者采用放松方法减轻疼痛,遵医嘱使用止痛剂。

6.合并症:最常见合并症为脊髓损伤,脊髓损伤会造成全瘫或不全瘫。

二、预防并发症1.预防压疮(1)由于患者长期卧床骶尾部、足跟部等骨突部位易发生压疮,可用50%乙醇按摩骨突处,保持床单位整洁、干燥,卧气垫床,每2小时翻身一次。

(2)每次大小便后及时清洁局部皮肤,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3)指导患者加强营养,增强抵抗力。

2.预防呼吸系统并发症协助患者轴线翻身每两小时一次,并给以叩拍胸背,防止附积性肺炎。

3.预防泌尿系统并发症指导患者多饮水,大小便后及时清洗外阴,留置导尿患者注意留置导尿护理。

三、功能锻炼长期卧床患者应积极进行主动或被动的四肢锻炼,加强肌力训练,病情稳定后尽早开始起床、离床。

可编辑修改 6全身多处挫伤患者护理常规一、概念挫伤:多为表浅软组织损伤。

表现为局部破损、肿胀、触痛或皮肤红、青紫。

二、护理及观察要点1.体位:挫伤多为表浅软组织损伤,体位以自主体位为主。

2.发热:创伤性炎症所致的发热,体温一般不超过38.5℃。

3.疼痛:患者常因疼痛、精神紧张心率加快,应给予心理护理,遵医嘱使用止痛药。

4.心理情绪:观察患者情绪反应,指导患者采用放松方式缓解紧张。

5.对于有开放创口的患者应及早进行清创缝合术,以清除异物,闭合创口,防止感染和有效止血。

开放性创伤遵医嘱使用破伤风抗毒素。

6.饮食:普食,指导患者加强营养,增强抵抗力。

腘窝囊肿切除术患者护理常规一、术前护理1.备皮:准备患肢切口上、下20cm。

2.饮食:普食,术前4小时禁水、12小时禁食。

3.检查:准备各项常规检查报告,患肢X线。

4.心理情绪:观察患者情绪反应,指导患者采用放松方式缓解紧张,讲解术后功能锻炼的方法意义。

二、术后护理1.观察生命体征,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2.肢体:抬高患肢20°-30°,以利于静脉回流。

3.伤口:观察切口出血情况,伤口敷料渗出情况。

渗出增多及时处理。

4.功能锻炼:麻醉期过后,指导患者积极进行踝泵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组织水肿。

三、康复1.循序进行下肢功能锻炼,直至下肢行走自如为止。

2.不适随诊。

可编辑修改7截肢术患者护理常规一、术前护理1.术前检查:实验室查血、血常规、配血、X线检查、心电图等。

2.心理护理:术前向患者做好解释使其具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帮助患者正视肢体已被截除的事实。

3.功能锻炼:指导患者进行非患肢训练运动以助术后活动。

4.饮食:摄取充足的营养,如糖尿病患者需给予特殊饮食指导。

术前4小时禁水,12小时禁食。

5、术前备皮:准备患肢切口上、下20cm。

二、术后护理1.生命体征:遵医嘱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2.伤口:伤口敷料需保持完整、干燥、清洁,如伤口敷料被血液浸透应及时更换,并用无菌棉垫加压包扎,如发现残端伤口有大量出血,并立即通知医生,做好输血及手术止血的准备。

3.疼痛:术后切口疼痛可遵医嘱使用一般止痛药,保证患者充足睡眠。

4.幻肢痛:(1)运用松驰疗法、心理疏导和精神安慰等方法,帮助患者正视肢体已被截除的事实。

指导患者采用听音乐,看报纸聊天等方法转移注意力,缓解术后疼痛。

(2)指导患者经常轻拍肢体残端,重复信息刺激,明确现有肢体长度,以缓解幻肢痛,但避免形成药物依赖性。

5.残肢护理:患肢伸直放置,防止关节挛缩。

保持残端敷料清洁干燥,强力绷带绑扎不可过紧,预防残端压伤及感染。

坐轮椅时,不应悬吊患肢,要有适当承托。

残端完全愈合后经常给予均匀的压迫、拍打、按摩,逐渐增加残端的负重,为安装假肢作准备。

6.预防残肢畸形(1)术后固定患肢维持残端处于伸展位。

(2)膝上截肢术后仰卧位可于残肢末端压重物,病情平稳后应经常自由伸展,避免粗畸形。

(3)膝下截肢术后,患者坐位时避免长时间将残端垂下床缘,以避免屈膝畸形。

7.健康教育:截肢后肢体的残缺使患者很难从心理上接受这个现实,帮助患者尽快适应角色的转换,反复向患者解释截肢的必要性,帮助患者走出困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审美观,清除自卑,正确面对人生。

三、出院指导可编辑修改81.功能锻炼:残端完全愈合后经常给予均匀的压迫、拍打、按摩,逐渐增加残端的负重,为装配假肢做准备。

残肢要继续进行功能锻炼,如肌肉的按摩、关节的屈伸活动等。

2.装配义肢一般在术后6个月,残端要穿袜套,防止磨损。

多处烧伤患者护理常规一、护理及观察要点1.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末梢循环情况,监测每小时尿量、颜色变化,掌握烧伤休克期补液知识并根据尿量监护指征调节补液速度。

记录24小时出入量,伤后1小时进行一次入量和出量小结。

2.严密观察有无呼吸困难,半卧位利于呼吸、翻身、拍背。

3.观察患者有无上腹不适、恶心、呕吐、腹胀黑便、便血等。

遵医嘱用药防止应激性溃疡等消化系统并发症。

4.评估疼痛,遵医嘱给予止痛药。

5.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调整室内光线,治疗与护理集中进行,减少一切干扰,遵医嘱使用镇静剂。

二、预防感染1.创面定时更换敷料,保持创面清洁,保持床单位清洁干净。

2.控制人员流动,减少感染机会。

病室紫外线消毒,地面用消毒液擦拭,定时通风换气。

3.遵医嘱应用抗生素。

三、营养1.向患者解释烧伤后营养对促进康复的重要性,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

2.根据患者的嗜好及吸食方法选择质量高易消化的饮食。

3.饮食多样化,提高营养价值,刺激患者食欲。

4.尽量避开就餐时间做任何医疗、护理操作,以免因疼痛等不适,影响患者食欲。

四、功能锻炼1.向患者解释肢体功能锻炼的重要性,鼓励患者在床上进行能力范围的活动。

2.对上下肢烧伤的患者要促进关节伸展,可采用牵引法,切不可用力硬拉,损伤深度组织。

3.功能锻炼时由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主动为主,辅以被动活动,渐渐增加强度。

五、心理护理1.鼓励患者面对现实,增强患者对生活的信心。

2.关心体贴患者,多与之交谈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可编辑修改93.鼓励家属或亲朋探视,使其感到未被抛弃,从而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

犬咬伤患者护理常规一、执行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二、协助医生正确处理伤口:伤口小而浅者,用络合碘、酒精进行局部消毒即可,其余均应立即行清创术,用大量生理盐水,3%过氧化氢溶液反复冲洗伤口,必要时可稍扩大伤口,并用力挤压周围软组织,设法将玷污在伤口上的涎液和伤口血液冲洗干净,不予缝合,以利引流,常规使用破伤风抗毒素注射液,预防破伤风的发生。

三、伤后及早注射狂犬病疫苗进行主动免疫,在伤后第3、7天皮内注射2点(每点0.1ml)。

第14、28天再分别皮内注射1点。

四、观察伤口及敷料有无渗出,及时更换敷料,保持伤口清洁和引流通畅。

五、遵医嘱按时应用抗菌药物并注意观察用药后的效果。

六、咬伤后患者常表现为焦虑、恐惧,护士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主动给予帮助。

七、尽可能将患者安置在单间病房,并保持安静、减少不良刺激。

八、评估患者疼痛的程度,可采取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减轻疼痛。

九、给予饮食指导:可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

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早发现狂犬病的先兆,如:发热、烦躁、恐水、怕风等,并及时通知医生。

十一、出院指导:定期门诊复查,嘱其按时接种狂犬病疫苗,向其宣教狂犬病的相关知识,如有异常情况及时就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