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笔谈 功能性便秘的诊断和分型

合集下载

外科功能性便秘临床诊疗精要

外科功能性便秘临床诊疗精要

外科功能性便秘临床诊疗精要功能性便秘(FC)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功能性肠病,表现为持续困难的、不频繁的或不完全的排便感,不符合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2006年5月通过并发表了功能性便秘罗马Ⅲ标准,是目前全球用于功能性便秘诊断、治疗的共识性文件。

功能性便秘罗马Ⅲ诊断标准:必须包括下列2个或2个以上的症状:①至少有25%的排便感到费力。

②至少有25%的排便为块状便或硬便。

③至少有25%的排便有排便不尽感。

④至少有25%的排便有肛门直肠的阻塞感。

⑤至少有25%的排便需要人工方法辅助(如指抠、盆底支持)。

⑥每周少于3次排便。

如果不使用泻药,松散便很少见到。

诊断肠易激综合征依据不充分。

患者须在诊断前6个月出现症状,在最近的3个月满足诊断标准。

(一)疾病分类为了便于临床治疗功能性便秘方案和药物的选择,目前大多采用根据结肠动力学特点而进行的分型,分为慢传输型便秘、功能性出口梗阻型便秘和混合型便秘。

这种分型的依据是以结肠或肛门直肠动力障碍特点为基础的。

1.慢传输型便秘是最常见的类型,系指由于结肠动力障碍,使内容物滞留于结肠或结肠通过缓慢的便秘,结肠测压显示结肠动力降低,导致结肠内容推进速度慢、排空迟缓。

同时可能伴有其他自主神经功能异常所致的胃肠功能紊乱如胃排空迟缓或小肠运动障碍。

患者主诉多为排便次数少、粪便质地坚硬、无便意。

用闪烁照相术或不透X线标记物法检查提示结肠通过时间延缓可确立诊断。

因此有人称之为结肠无力,它是功能性便秘最常见的类型。

治疗上首选促肠动力药。

2.出口梗阻型便秘具有正常的结肠传输功能,由于肛、直肠的功能异常(非器质性病变)如排便反射缺如,盆底肌痉挛综合征或排便时肛门括约肌不协调所致,包括横纹肌功能不良、直肠平滑肌动力异常、直肠感觉功能损害、肛门括约肌失协调症以及盆底痉挛综合征等。

患者主诉是排便困难,肛门直肠阻塞感,排便时需要用手协助。

多发生于儿童、妇女和老年人。

治疗上可优先考虑生物反馈治疗。

功能性便秘的辨证分型与证治

功能性便秘的辨证分型与证治
实 能 促 进 肠 蠕 动 , 缓 肠 平 滑 肌 ; 黄 、 泻 叶 能 兴 奋 性 收 缩 弛 大 番
1 1 肠 胃积热 型 .

症 见 大便 干结 , 日一 解 , 胀 腹 痛 , 干 数 腹 口
大肠 引起 腹 泻 _ 。也 有 人 对 麻 仁 丸 的药 理 作 用 进 行 了 一 系 列 2 J 的研 究 : 鼠 小 肠 、 肠 推 进 实 验 , 木 的移 动 长 度 、 进 率 , 小 大 炭 推 与 给 药 前 比较 有 非 常 显 著 性 差 异 ; 增 加 豚 鼠离 体 回 肠 的 频 能 率 、 大振 幅 和 平 均 振 幅 , 增 强 平 滑 肌 的 收 缩 力 , 增 加 家 最 可 能
的 范 围 之 内。
排 出 , 的疏 泄 使 脾 胃升 清 降 浊 功 能 正 常 发 挥 , 的 精 气 温 煦 肝 肾 濡 养 而 职 司 二 便 , 而 使 大 肠 传 导 功 能 正 常 , 便 润 畅 。 倘 若 从 大 过 食 辛 辣 炙 爝厚 昧 , 肠 积 热 ; 大 或情 志郁 结 , 气 不 通 ; 阳 虚 腑 或 阴 盛 , 寒 凝 聚 , 气 遏 阻 ; 病 后 、 后 、 倦 内伤 , 化 失 阴 腑 或 产 劳 运 调 , 便 难 下 , 大肠 传 导 功能 失 常导 致 便 秘 。 临床 上 中 医 辨 粪 使 证 以肠 胃积 热 、 郁 气 滞 、 血 两 虚 、 虚 火 旺 、 肝 气 阴 阳虚 阴 盛等 证
型 最 为 常见 。
1 常 见 证 型 辨 治
在 单 昧 药 物 的 治 疗 机 制 研 究 上 , 人 研 究 了 白术 、 黄 、 有 大 枳 实 、 泻 叶 等 中药 的药 物 作 用 机 制 , 为 白 术 有促 进 胃肠 道 番 认 分 泌 的 作 用 , 胃肠 道 腺 体 的分 泌 功 能 旺 盛 , 动 增 强 _ ; 使 蠕 l 枳

《便秘的分度与临床策略专家共识》解读

《便秘的分度与临床策略专家共识》解读

此外,共识还对腹腔镜下子宫分碎术的临床应用进行了总结和探讨。该手术 的临床应用主要包括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子宫发育异常等多种良性疾病的治 疗。专家们针对各种疾病的治疗方案、操作技巧、术后处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 述,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加全面的指导和参考。
综上所述,《实施腹腔镜下子宫分碎术的中国专家共识》对于规范腹腔镜下 子宫分碎术的操作技术、掌握适应症及禁忌症、保证手术安全、提高治疗效果等 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相信,在广大临床医生的努力下,通过不断的学 习和实践,腹腔镜下子宫分碎术将为更多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和健康福祉。
参考内容二
基本内容
便秘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硬和排便 困难等症状。中医在治疗便秘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次演示将梳理专家共识, 探讨便秘的中医诊疗方法。
一、问题提出
便秘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发病率较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 况造成一定影响。临床上,便秘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硬和排便困难等症 状。中医认为,便秘与脾胃功能失调、肝气郁结、肾气虚衰等因素有关。
二、原因分析
1、脾胃功能失调: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若脾胃功能 失调,则容易导致大肠传导功能失常,从而引起便秘。
2、肝气郁结:肝主疏泄,可调节全身气机。若肝气郁结,则气机不畅,大 肠传导失司,形成便秘。
3、肾气虚衰:肾主水,可维持水液代谢平衡。若肾气虚衰,则容易导致肠 液枯竭,使粪便干燥,引发便秘。
参考内容三
基本内容
本次演示主要介绍了《实施腹腔镜下子宫分碎术的中国专家共识》的主要内 容以及如何正确解读,从而为更好地理解其意义和作用提供参考。
《实施腹腔镜下子宫分碎术的中国专家共识》是中国专家在腹腔镜下子宫分 碎术领域达成的共识,该共识主要规范了该手术的实施范围、操作技术、安全规 范、培训及临床应用等,为临床医生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功能性便秘诊断标准、报警征象、检查项目、饮食干预、药物治疗及要点总结

功能性便秘诊断标准、报警征象、检查项目、饮食干预、药物治疗及要点总结

功能性便秘诊断标准、报警征象、检查项目、饮食干预、药物治疗及要点总结婴幼儿VS 儿童青少年功能性便秘诊断标准功能性便秘是除外肠道或全身性器质性病因及药物性因素引起的便秘,1 岁以上便秘儿童 95% 属于功能性便秘。

长期便秘可能导致腹痛、肛裂、忍便不排和大便失禁,9—13% 患者还存在泌尿系统症状。

不仅影响患儿生活质量,对患儿家庭也会造成困扰。

根据婴幼儿和儿童青少年功能性便秘的诊断标准对比:年龄<4岁的儿童至少符合以下 2 项条件,持续时间达 1 个月:(1)每周排便≤2 次;(2)大量粪便潴留史;(3)有排便疼痛和排便费力史;(4)排粗大粪便史;(5)直肠内存在有大量粪便团块。

(6)能控制排便后每周至少出现 1 次大便失禁;(7)粗大粪便曾堵塞抽水马桶。

年龄>4岁儿童青少年便秘每周至少发生1次, 时间持续1个月以上, 且符合以下2项或多项条件, 但肠易激综合征诊断依据不足:①4岁以上儿童每周在厕所排便≤2次;②每周至少出现 1 次大便失禁;③有粪潴留姿势或过度克制排便病史;④有排便疼痛或困难的病史;⑤直肠内存在大粪块;⑥粗大粪块曾堵塞抽水马桶。

便秘报警征象足月新生儿胎粪排出时间 > 48 小时、在生后第 1个月就开始出现便秘、有先天性巨结肠家族史、生长迟缓、胆汁性呕吐、严重的腹胀、甲状腺功能异常、肛门异位、无肛门、提睾反射缺如、下肢肌力肌张力、反射减弱、脊椎后背毛发、臀裂偏移、肛门瘢痕。

常规直肠指诊可发现婴儿的肛门狭窄。

如果肛管过紧、直肠壶腹空虚,直肠指诊后有气体和粪便喷射性释放,提示先天性无神经节性巨结肠。

检查项目1、没有报警症状,不建议对便秘患儿常规进行牛奶蛋白过敏试验、甲状腺功能减低症、乳糜泻和高钙血症的实验室筛查。

2、儿童存在椎管闭合不全证据或存在肛周/下肢神经功能障碍证据时行腰骶椎正侧片检查,不做为功能性便秘的常规评估。

如高度怀疑神经功能障碍考虑行 MRI 以评估是否存在脊髓栓系和脊髓肿瘤。

中医如何治疗功能性便秘

中医如何治疗功能性便秘

中医如何治疗功能性便秘功能性便秘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指的是在没有器质性病变的情况下,由于肠道蠕动减弱、排便习惯不良、饮食结构不合理等因素导致的排便困难、粪便干硬或排便次数减少。

功能性便秘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引起肛肠疾病、结肠癌等并发症。

因此,及时有效地治疗功能性便秘是非常重要的。

1.中医认为功能性便秘的原因中医认为,功能性便秘的发生与肝、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发病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导致脾胃失和,脾胃虚弱,运化失职,导致水谷精微不足,肠道失于濡润,大便干燥难下。

二是情志不畅,忧思郁怒,导致肝郁气滞,肝失疏泄,气机不畅,肠道蠕动减弱,大便积滞不出。

三是久病耗伤,或年老体衰,导致肾阳不足,阴血亏虚,津液不足,命门火衰,水液代谢失常,肠道湿寒内生,大便冷滞难行。

1.中医对便秘的分型根据中医理论,功能性便秘可分为实秘和虚秘两种类型,并针对不同类型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和药物。

实秘(指便秘伴有热症),实秘可进一步分为热秘、气秘和冷秘。

热秘表现为大便秘结、腹胀腹痛、口干口臭等症状。

气秘表现为大便干结、肠鸣矢气、腹中胀痛等症状。

冷秘表现为大便艰涩、腹痛拘急、手足不温等症状。

虚秘(指便秘伴有虚症),虚秘可分为气虚秘、血虚秘、阴虚秘和阳虚秘。

气虚秘表现为大便不干硬、排便困难、便后乏力等症状。

血虚秘表现为大便干结、面色无华、头晕目眩等症状。

阴虚秘表现为大便干结、形体消瘦、头晕耳鸣等症状。

阳虚秘表现为大便干或不干、排出困难、四肢不温等症状。

1.治疗功能性便秘的原则和方法中医治疗功能性便秘的原则是辨证施治,根据不同的证型选用相应的方药或针灸、推拿等方法,调和气血、化湿清热、滋阴降火、通利肠道,从而达到缓解症状、改善肠道功能、防止并发症的目的。

3.1中药调节一是疏肝理气,通畅气机。

对于因情志不畅而导致的肝气郁结型便秘,应以疏肝理气为主,用药如柴胡疏肝散、逍遥散等。

同时要注意情志调养,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忧思郁怒。

便秘的中医辨证分型、治发及方药

便秘的中医辨证分型、治发及方药

6月28日每日一问“便秘得辨证分型、治法及方药”2、5、1肠道实热证:主症:(1)大便干结。

(2)舌红苔黄燥.次症:(1)腹中胀满或痛。

(2)口干口臭。

(3)心烦不寐。

(4)小便短赤。

(5)脉滑数。

2、5、2肠道气滞证:主症:(1)欲便不得出,或便而不爽,大便干结或不干(2)腹满胀痛。

次症:(1)肠鸣矢气。

(2)嗳气频作.(3)烦躁易怒或郁郁寡欢。

(4)纳食减少.(5)舌苔薄腻。

(6)脉弦。

2、5、3 肺脾气虚证:主症:(1)大便并不干硬,虽有便意,但排便困难.(2)用力努挣则汗出短气。

次症:(1)便后乏力。

(2)神疲懒言。

(3)舌淡苔白。

(4)脉弱。

2、5、4 脾肾阳虚证:主症:(1)大便干或不干,排出困难。

(2)脉沉迟。

次症:(1)腹中冷痛,得热则减。

(2)小便清长。

(3)四肢不温。

(4)面色白光白。

(5)舌淡苔白.2、5、5 津亏血少证:主症:(1)大便干结,便如羊粪。

(2)舌红少苔或舌淡苔白。

次症:(1)口干少津。

(2)眩晕耳鸣。

(3)腰膝酸软。

(4)心悸怔忡。

(5)两颧红。

(6)脉弱。

3、1 辨证治疗3、1、1 肠道实热证:治法:清热润肠。

主方:麻子仁丸(《伤寒论》)。

药物:火麻仁、芍药、杏仁、大黄、厚朴、枳实。

3、1、2肠道气滞证:治法:顺气导滞。

主方:六磨汤(《证治准绳》).药物:沉香、木香、乌药、枳实、槟榔、大黄。

3、1、3 肺脾气虚证:治法:益气润肠.主方:黄芪汤(《金匮翼》)加味。

药物:炙黄芪、麻子仁、陈皮、白蜜、枳实、生白术、莱菔子。

3、1、4 脾肾阳虚证:治法:温润通便.主方:济川煎(《景岳全书》)。

药物:当归、牛膝、肉苁蓉、泽泻、升麻、枳壳。

3、1、5 津亏血少证:治法:滋阴养血,润燥通便。

主方:润肠丸(《沈氏尊生书》).药物:当归、生地、火麻仁、桃仁、枳壳、肉苁蓉。

1、实秘(1)热秘主症:本病得主症(大便干结)+证候得特征症状(腑气不通:腹胀腹痛,热证:口干口臭,面红心烦,或有身热,小便短赤)+舌脉:(舌红,苔黄燥,脉滑数)治法:泻热导滞,润肠通便代表方:麻子仁丸(《伤寒论》)常用药物:火麻仁30,枳实15,川朴15,大黄10(后下),杏仁10,芍药15,郁李仁30,生地15,槟榔15。

功能性便秘诊断及治疗的临床进展

功能性便秘诊断及治疗的临床进展

功能性便秘诊断及治疗的临床进展摘要】功能性便秘(FC)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消化系统疾病,它的发病与排便动力学异常、精神心理因素等多因素相关。

准确有效的检查方法有助于明确诊断,有利于进一步治疗。

生物反馈技术作为治疗功能性便秘的首选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一些其它治疗方法,如:胃肠动力药应用也较为普遍。

本文就功能性便秘的发病机制、诊断、及各种治疗方法的疗效进行综述。

【关键词】功能性便秘生物反馈莫沙必利【中图分类号】R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1-0350-03功能性便秘(FC)是一种以持续性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粪质干硬为主要症状的,并且排除了继发性便秘的功能性疾病。

流行病学表明便秘非常常见,一般女性多于男性,老年多于青壮年。

国外资料报道,便秘发病率在年轻人中为3 % ,中年人为8 % ,老年人为20 %[1]。

我国人群总的便秘患病率为9.18%,其中男性7.28%,女性11.24%老年便秘总患病率为11.5%[2]。

功能性便秘与结肠黑变病、泻剂性结肠、结肠癌等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颅内高压等疾病的发病几率,加重精神和心理负担. 因此功能性便秘的研究日益重要。

1. 发病机制正常情况下,肠内容物刺激肠壁产生正常蠕动,内容物下降至直肠后形成粪便。

直肠黏膜受粪便充盈扩张的机械性刺激,产生冲动,经盆腔神经、腰骶脊髓传入大脑皮层,又经传出神经将冲动传出,使直肠收缩,肛门括约肌松弛,腹肌及膈肌收缩而将粪便排出肛门。

而功能性便秘患者常存在生活习惯及饮食结构不合理、盆底肌功能失调、精神压力大、滥用药物、先天性异常等情况。

此外,一系列研究表明肠神经系统病变[3],乙酰胆碱[4]、P物质[5]、一氧化氮(NO)[6]等肠神经递质异常, Cajal细胞分布和功能异常[7]以及水通道蛋白功能及分布异常[8]等均可能干扰正常的排便生理,导致便秘的发生。

2.分类根据结肠动力学特点,功能性便秘分为3型:出口梗阻型便秘(outlet obstruction constipation,OOC) 是指全结肠转运时间正常或轻度异常, 但内容物在直肠停留时间过长[9]。

便秘的分型与中医辨证治疗

便秘的分型与中医辨证治疗

便秘的分型与中医辨证治疗一.分型便秘在临床上分实、虚两大类型。

实证表现身热面赤,唇干口臭,苔黄燥,脉数而有力。

病因多为阳盛体壮,平素过食辛辣、烧、烤、炸等厚味,致胃肠积热;或外感热病传里结于大肠,造成大便干燥坚硬,治宜泻热攻积、荡涤积滞,用急下存阴法。

凡阳明腑实、腹满胀痛、内热肠燥、自汗、口渴,具备痞、满、燥、实四大症者,可用大承气汤下之,中病即止,不可多服。

虚证多面色无华,形神不足,肌瘦乏力,气促汗出,心悸头晕,舌质淡嫩,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所谓虚证乃本虚标实,或虚而挟实,便秘没有纯虚的。

病因多与年老体衰,或病后、术后、产后气血两亏,致脾虚运化无权,肠道传送无力,血亏津少,不能濡润肠道,如患有高血压、冠心病更应引起警惕。

治宜滋阴养血、润肠通便,用“增水行舟”法,以增液汤、麻仁丸等化裁,使其生津润肠,肠得润便即通。

如久卧床铺,很少活动,食少无便意,肠少蠕动,可用益气宣肺润肠,如提壶揭盖法。

因肺与大肠相表里,不仅增液也应疏导,如下水道不通,徒放清水无益。

便秘影响食少,食少又难疏导,互为因果关系。

药用:黄芪15克、沙参12克、杏仁9克、陈皮6克、麻仁6克、鸡内金9克、黑芝麻12克、槟榔6克,水煎服。

这样即能达到理气以通塞,增液以行滞的目的。

对老年人、久病体弱虚证便秘者,既不能用硝、黄猛攻,也不应用参、茸峻补,不然后果难以预料。

便秘一症不可图一时之快任意攻下,番泻叶也不宜久服,不然易损伤肠膜,使便秘加重,排便更缠绵难愈。

便秘初愈,亦应多食胡萝卜、菠菜、蜂蜜、香油、香蕉等,即可痊愈。

还可以使用润滑性泻药,但不宜长期用甘油或石蜡油:每次10-30毫升口服。

花生油、豆油或香油:每次15-30毫升口服。

蜂蜜:每次20-30毫升,用温开水一杯化开,清晨空腹时服用二.习惯性便秘习惯性便秘是指大便次数比健康时减少,粪质坚硬,并有不适的感觉,肠道、肛门无器质性病变。

主要因腹肌萎缩,无力增加腹压,使粪便停留在结肠时间较长,粪便中的水分大量丢失,以致其干硬难以排泄。

功能性便秘

功能性便秘

功能性便秘的罗马III诊断标准
1.必须包括下列2项或多项: a.排便期间,排便费力至少占25%。 b.粪便中团块或硬粪至少25%。 c.排便不尽感至少25%。 d.肛门直肠的梗阻感至少25%。 e.手工操作易于排便至少25%。 f.每周排便<3次。 2.不用缓泻药,很少出现松软大便。 3.IBS诊断依据不足。诊断前症状至少出现6个 月,近3个月症状符合以上标准。
(三)特殊检查方法(1)
胃肠通过试验(gastrointestinal transit test , GIT) : 建议在至少停用有关药物48 h 后服用不透X线标志物20个 小时后, 拍摄腹部X线平片1 张(正常时多数标志物已经抵 达直肠或已经排出) , 选择48 h 摄片的目的是有可能观察到此时的标志物分布, 如多数已经集中在乙状结肠和直肠区域之内或尚未到达此 区域, 则分别提示通过正常或过缓, 如在72 h 再摄片1 张, 则多数标志物仍未抵达乙状结肠或 直肠或仍留在乙状结肠、直肠, 则分别提示通过缓慢或出 口梗阻型便秘。 胃肠通过试验是一种简易方法, 可以推广应用。如果延长 到5~6 d 拍片1 张,其准确性可能增高, 但可行性较差, 因 多数患者难以坚持而自行用泻药。
3.精神因素 相当一部分功能性便秘患 者发病前曾有心理障碍。 Kumar 等(1989) 证实,精神 紧张可使肛压升高,即内 括约肌反射性活动增强。
二、分型
(一) 慢传输型便秘(结肠型便秘)
主要是指粪便在结肠通过缓慢,水分被肠粘膜大量 回收,导致大便干燥,排出困难。 1、 结肠无力性便秘:见于老年体弱,肠平滑肌衰弱 者。 2、 排便动力缺乏性便秘:膈肌、腹肌、提肛肌衰 弱,见于多妊、多产、肥胖或急剧消瘦等。 3、 肠壁刺激匮乏性便秘:见于食入纤维素过少、 活动太少、人为抑制便意、精神抑郁者。 4、肠蠕动抑制性便秘:如长期应用泻剂等药物抑 制肠蠕动。

功能性便秘的诊断与治疗

功能性便秘的诊断与治疗

调研分析 中外健康文摘临床医师 2008年7月第5卷第7期 W orld Hea lth D igestM edical Peri odical 功能性便秘的诊断与治疗■王飞岭 余 叶(新疆农二师库尔勒医院 841000)【摘要】功能性便秘是指非肠道器质性疾病导致的便秘,是由各种病因所致的一种临床常见症状。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儿科消化系统疾病普随之发生改变。

饮食结构的变化及精神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其发病率呈现增加的趋势。

[1]【关键词】功能性便秘;临床诊断【中图分类号】R256.35 【文献标识码】A1 功能性便秘发生的机理1.1 大肠传导功能失常 中医学认为便秘的主要机理是大肠传导功能失常。

《素问灵兰秘典论》“水谷者,常并居于胃中,成槽粕而俱下于大肠,”“大肠者,传导之宫,变化出焉。

”便秘的形成,多有脏腑正气亏损,组织器官变性,内邪滋生。

1.2 脾胃虚损,气阴不足 便秘病位在大肠,与肺脾肾关系密切。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气机升降之枢。

脾统血,阳明胃腑为多气多血之腑。

脾胃虚损,气阴不足,诸邪从生,可见血瘀。

2 慢性功能性便秘的诊断、分型2.1 便秘的诊断 排除器质性疾病导致的便秘后,根据罗马Ⅲ[2]的诊断标准。

所有病例均应符合下例标准:(1)排便困难、硬便;(2)每周完全排便<3次,每天排便<35g;(3)全胃肠或结肠通过时间延长。

2.2 便秘的分型 根据导致慢性便秘的肠道及肛门直肠功能和动力学特点,将慢性便秘分为:慢性传输型[3、4、5],出口梗阻型和混合型三种类型。

3 慢性功能性便秘的治疗3.1 饮食治疗3.1.1 水的摄入 粪便中水的含量和细菌的数量是影响粪便软硬度及排便次数的2个主要因素[6]Gasha rri n i等[7]证实便秘患者经过饮用3周矿泉水后,通过H2-乳果糖呼气试验测得他们的口-盲肠通过时间较前显著减少,并能改善腹胀等症状;Cuo mo等[8]提出碳酸盐饮料可以减少饱 感,增快胆囊排空时间,改善便秘。

功能性便秘的诊断与治疗

功能性便秘的诊断与治疗

功能性便秘的诊断与治疗目的分析研究功能性便秘的诊断方法与治疗措施。

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2006年1月-2007年4月收治的排便困难患者106例,其中男性45例,女性61例,年龄为2岁-75岁,患者主诉有上腹饱胀不适、嗳气、反胃、恶心、腹痛、排气等症状,通过诊断鉴别,106例患者被诊断为功能性便秘,医务人员采取个别化治疗,不同症状的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治疗,并给与不同的药物治疗,采取饮食辅助治疗,鼓励患者进行体育锻炼。

结果106例患者由于便秘出现的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

结论功能性便秘的原因不是很明确,诊断必须要根据病史,分析便秘的原因,配合指诊作出便秘的诊断,需要的话可进行胃肠道X线钡剂和结肠镜检查,用来排除器质性疾病,方能确诊功能性便秘;治疗方法宜采取整体治疗综合措施,进行个体化治疗方案。

标签:功能性便秘;诊断鉴别;治疗措施便秘是临床上较常见的症状,一般可表现为大便干结、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等,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的生活节奏和饮食习惯也在不断变化,不良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导致便秘患者越来越多,已严重影响到人们的身心健康。

便秘的诱发原因较多,如全身疾病、神经源性疾病等,此类称为继发性便秘。

引起便秘的原因不存在器质性的病变则称为功能性便秘,也可称为习惯性便秘,没有结构异常或代谢障碍,外肠易激综合征的慢性便秘除外,便秘患者滥用泻药导致泻剂性肠病和结肠黑变已越来越引起大家的关注,由于结肠黑变和结肠癌有一定的关联,因此功能性便秘的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

1.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6年1月-2007年4月收治的排便困难患者106例,其中男性45例,女性61例,年龄为2岁-75岁,平均年龄为45岁,患者主诉有上腹饱胀不适、嗳气、反胃、恶心、腹痛、排气等症状,病程为3-12个月,平均病程为4.5个月,患者均有排便困难、粪便坚硬、排便次数减少、排便不尽感。

1.2诊断标准根据功能性便秘的罗马III诊断标准,需要排除肠道及全身器质性病因及其他因素导致的便秘并符合以下标准:Ⅰ诊断前至少6个月中最近3个月有症状发作1.必须符合以下2项或2项以上:(1)至少25%的排便感到费力(2)至少25%的排便为干球状便或硬便(3)至少25%的排便有肛门直肠阻塞感或梗阻感(4)至少25%的排便需要手法帮助(如用手指助便、盆底支持)(5)至少25%的排便感到费力(6)便次<3次/周 2.在不使用泻药时很少出现稀便3.没有足够的证据诊断IBS1.3排除标准①肛门疾病,如肛裂、会阴前肛门、无肛术后或肛门直肠外伤后肛门狭窄。

关于功能性便秘患者诊疗的分析

关于功能性便秘患者诊疗的分析

关于功能性便秘患者诊疗的分析便秘是由多种病因所引起的常见临床症状,其定义因不同人群理解差异有所不同,目前的定义已从狭隘的排便频率减少到包括排便困难更广义的范畴。

如便秘患者无明显器质性病变或继发于代谢病、系统性疾病或药物因素影响,而以功能性改变为基本特征,则为功能性便秘。

当前国际上广泛推荐使用的罗马Ⅲ标准提出的便秘共识定义包括[1]:①排便费力,排干球粪或硬粪,有便意但排不出,排便频率减少或排便不尽感;②每周完全排便<3次,每次排便量<35g或超过1/4的时间有排便费力;③全胃肠或结肠通过时间延长等。

功能性便秘的诊断便秘只是症状,而不是疾病。

便秘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①外在因素:主要包括纤维性食物或水分摄入不足,排便习惯不良,久坐、久卧缺乏运动等;②肠道病变:如胃肠占位、慢性肠道炎症、缺血性肠病、胃肠道狭窄等;③系统性疾病:甲状腺和甲状旁腺疾病、糖尿病、尿毒症、硬皮病等;④神经系统疾病:帕金森病、骶神经肿瘤、自主神经疾病、脑肿瘤等;⑤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如长期服用阿片类、抗胆碱药、抗痉挛药、抗抑郁药、降压药、利尿药等;⑥功能性疾病:功能性便秘、功能性排便障碍、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2]。

功能性便秘的诊断是以症状为基础的,首先应排除可能引起便秘症状的器质性因素、药物因素等,防止延误病情。

详细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可为功能性便秘的进一步诊断提供重要的信息,临床上,应从患者便秘症状的特点半排便频率、粪便性状、排便困难程度、便意等半、伴随症状、基础疾病、饮食结构及用药情况等多个方面进行详细问诊,并辅以详细的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及辅助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

一般而言,便秘患者的病史在6个月及其以上,主要症状性质近期没有发生变化或恶化,同时无体重下降、便血或粪潜血阳性、有结肠新生物史、有炎症性肠病或结、直肠肿瘤遗传史、腹部包块或贫血等报警症状者,满足罗马Ⅲ标准的,即可诊断为功能性便秘。

目前临床和科研上广泛采用罗马Ⅲ功能性便秘的诊断标准,见表1。

便秘的分型和治疗

便秘的分型和治疗

一、儿童便秘的诊断标准
1.新生儿/幼儿 FC罗马Ⅲ诊断标准(G7)
新生儿-4岁幼儿,至少出现以下症状中2条,达1个月。
(1)每周排便2次或小于2次; (2)在自己能控制排便后每周至少有一次失禁发作; (3)有大便潴留的病史;
(4)有排便疼痛和费力史; (5)直肠内存在大量粪便团块; (6)粪便的最大直径曾经堵塞过厕所。
在必要时使用刺激性泻剂。 ✓ 如超过1周仍不能纠正便秘,应仔细寻找病因。 ✓ 凡长期滥用刺激性泻剂者,须逐渐停用,并加服膨松剂
或渗透性泻剂。
➢容积性泻剂:
✓ 又称膨松剂,麦麸为最常见的膨松剂。 ✓ 不被人体吸收,进入肠道吸水后形成柔软的凝胶,改善
粪便的硬度,有利于排便。 ✓ 服后1至数天有效,无全身作用,可调整剂量以最小量长
一、Bristol 大便分级
➢Bristol分级以粪便含水量为标准。 ➢粪便含水量与其滞留结肠的部位、结肠传输时间
及机体水分是否充足有关:
✓ 4级长条形软便含水约70% ✓ 大便干燥患儿2及3级干硬条形便含水约40-60% ✓ 1级干硬球形粪便含水<40%。
➢根据Bristol 大便分级可大致判断便秘的类型。
同时除外肠道或全身性器质性病因及药物性因 素,可确诊为FC。
二、儿童便秘的分型与分级
1、儿童便秘的分型
慢传输型便秘 Slow transit costipation ,STC
出口梗阻型便秘 outlet obstructive constipation, OOC
混合型
慢传输型便秘 Slow transit costipation ,STC
➢DF摄入过多的副作用:
✓ 增加肠道蠕动和产气量,引起腹部不适感; ✓ 抑制胰酶活性,减少小肠内某些酶类(如分解甘油三脂、

功能性便秘的合理诊断及治疗

功能性便秘的合理诊断及治疗

功能性便秘的合理诊断及治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 831118)【中图分类号】R256.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028(2015)7-0362-01随着社会老龄化,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饮食习惯的改变等因素的产生,功能性便秘(FC)已成为影响现代人生活质量的主要良性病之一,同时长期便秘与大肠癌的发病关系密切。

因此(FC)的合理诊断及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

1 FC的诊断及分型:国际上对FC的诊断多采用罗马II标准:即慢性便秘患者缺乏确切的病因,又无可解释症状的器质性疾病证剧,同时在过去的12个月中,至少达3个月(不必连续)出现下列症状(具备下述2个或2个以上条件):.>1/4的时间有排便费力;>1/4的时间有粪便呈块状或硬结;>1/4的时间有排便未尽感;>1/4的时间有排便时肛门直肠阻塞感;>1/4的时间有排便需要手法帮忙(如手指抠,抵住骨盆底);>1/4的时间每周排便<3次,无细便,也不符合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根据结肠动力学特点:.FC通常分为慢传输型便秘(STC),出口梗阻型便秘(OOC)和混合型便秘(MC)三型。

STC系由于结肠动力障碍,使肠内容物滞留于结肠或结肠通过缓慢的便秘。

又称结肠无力。

这是FC最常见的类型。

治疗上首选促动力剂。

OOC系具有正常的结肠传输功能,而由于肛直肠的感觉或动力异常所致。

治疗上可选择生物反馈训练治疗。

MC系既有结肠慢传输特点,同时又存在肛直肠的感觉功能或动力异常,或两者均不典型。

治疗因人而异。

2 发病机制FC是多种因素起作用的综合机制。

STC是FC最常见的类型,大多数FC患者最常见的表现是结肠排空迟缓,测压研究显示结肠动力降低是造成这些患者排空迟缓的原因。

肠电活动研究表明,便秘患者空腹及餐后结肠推进性电活动明显降低,表现为频率减慢,持续时间缩短,乙状结肠的顺应性降低,肠壁对肠内容物的最大耐受量明显低于正常人。

功能性便秘的诊断与治疗体会

功能性便秘的诊断与治疗体会

功能性便秘的诊断与治疗体会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临床中功能性便秘的诊断类型以及相应的治疗方法。

方法:本院近年来共收治116例功能性便秘患者,并以此作为研究资料,对患者的临床疾病类型进行分析,并对相应的治疗方法进行讨论。

结果:临床中功能性便秘主要包括慢传输型、出口梗阻型、混合型三种。

而针对不同类型的功能性便秘患者采用针对性的治疗方法之后,其取得的治疗效果较为显著。

结论:临床中功能性便秘的发病机理差异相对较大,因此在诊断的过程中应对其致病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以期得到较为显著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功能性便秘;梗阻;治疗措施现阶段,功能性便秘是临床中发病率相对较高的疾病之一,且随着人们生活习惯以及饮食结构的不断变化,其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1]。

该类疾病的出现不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健康,更使得其生活质量大幅降低。

功能性便秘通常是由于非脏器病变引起的,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集中在大便干结、排便障碍等。

本院近年来通过对所收治的功能性便秘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对其病情的诊断以及相应的治疗方法进行研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现作出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自2013年10月~2014年11月期间,本院共收治功能性便秘患者116例,其中男性患者76例,女性患者40例,年龄分布在19~5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2.7岁。

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集中在每周排便的次数低于4次、不同程度的大便干结、排便不尽等。

1.2诊断以及治疗方法根据临床医学对于功能性便秘的诊断标准,将其分为慢传输、出口梗阻以及混合三种类型。

一般而言,慢传输型是功能性便秘当中发病率较高的类型,其致病因素通常集中在肠道神经递质发生异常。

对于出口梗阻型患者而言,其发病机理主要集中在患者的括约肌功能紊乱、阀值降低等,而混合型则是指以上两种类型的便秘同时出现。

在对慢传输型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应主要依靠常规治疗手段为主,着力于改善患者的生活以及饮食习惯,积极的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并适当的参加体育锻炼,从而能够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功能性便秘的诊断及治疗进展

功能性便秘的诊断及治疗进展

功能性便秘的诊断及治疗进展摘要】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便秘越来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

经调查研究发现,便秘与生活习惯、饮食、精神心理等因素有密切关系,长期便秘会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的变化,如不予以重视,及时处理,将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所以对便秘患者首先要进行严格的检查,明确诊断,然后进行综合性治疗。

【关键词】功能性便秘 ; 诊断; 治疗 ;进展【中图分类号】R256.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0-1695-01便秘是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表现为:大便量少,硬、排出困难、或合并一些特殊症状,如直肠坠胀,排便不尽等。

根据是否有器质性病变和功能性分为器质性便秘和功能性便秘(FC)[1],其中结直肠及肛门功能异常导致的便秘被称为功能性便秘(此型较多见),在临床上称为一个独立的疾病,又称习惯性便秘、特发性便秘、单纯性便秘。

1诊断及分型1.1诊断标准:诊断标准采用罗马Ⅱ标准[2],即排除肠道本身和全身器质性变及其他因素导致的便秘,并符合以下标准:在过去12个月中至少12周连续或间断出现以下2个或2个以上症状:(1)>1/4的时间有排便费力;(2)>1/4的时间有粪便呈团块或硬结;(3)>1/4的时间有排便不尽感;(4)>1/4的时间在排便时有肛门阻塞感或肛门直肠梗阻;(5)1/4的时间有排便时需用守法协助;(6)>1/4的时间有每周排便<3次。

1.2分型:目前国际上多采用按便秘发生的部位和结肠动力学特点将便秘分为三型[3],即(1)慢性传输型便秘(STC),指由于结肠动力障碍,肠内容物滞留于结肠或排出缓慢的便秘,结肠传输实验可确诊;(2)出口梗阻型便秘(FOOC),只由非器质性因素所致肛门、直肠功能异常,而结肠功能正常的便秘;(2)混合型便秘(CSOC):兼有上述两型的特点。

中医学认为便秘主要分为五型,即肠道实热型、肠道气滞型、脾胃气虚型、脾肾阳虚性、阳虚肠燥型。

2治疗FC的治疗原则是缓解症状,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标本兼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消化病杂志2013-10-09分享
作者:北京协和医院方秀才柯美云
大部分慢性便秘患者为功能性疾病,功能性疾病引起的便秘包括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功能性排便障碍(functionaldefecation disorders,FDD)和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

诊断应首先排除器质性疾病、代谢性疾病和药物因素导致的便秘,FC的诊断要符合罗马Ⅲ功能性便秘的诊断标准,FDD的诊断要求在符合功能性便秘诊断的基础上有排便障碍的客观证据,IBS-C的诊断要符合IBS的诊断和分型标准:对排除器质性疾病的“度”的拿捏取决于患者的年龄、便秘症状的程度和伴随症状、是否有警报征象、拟诊疾病、既住接受检查的情况以及患者对疾病的担心程度,还耍考虑到患者对进一步检查的耐受程度和经济负担。

医生根据个人经验作出清晰的判断量得尤为重要。

可以说,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对拟诊为功能性疾病的便秘患者,相当一部分不需要进一步的辅助检查,不需要每年复查一次结肠镜或结肠造影。

对诊断为功能性疾病的便秘患者,要明确告知他们随诊注意事项,注意对警报征象的监测,警惕在功能性疾病的基础上新发肿瘤和炎症性肠病等。

功能性便秘可以和结直肠盆底的形态改变并存,且从便秘症状的具体表现、病程和疾病发展情况,根难区别孰因孰果,如不协调性排便和直肠前突。

因此,对存在结肠冗长、直肠前突、内套叠、直肠脱垂和盆底下降等形态改变的患者,如有结肠传输延缓、肛门直肠排便功能异常的证据,应同时诊断功能性便秘和形态改变。

在沿用出口梗阻型便秘的同时,建议具体描述患者功能和形态改变。

这样的诊断,也有利于从全面的角度有效治疗便秘,如以单纯手术治疗直肠前突,不纠正不协调性排便,便秘难以得到根本的改善,术后直肠前突也势必复发。

根据功能性便秘患者肠道动力和肛门直肠功能改变的特点将功能性便秘分为3型:
①以结肠传输延缓为主要表现的功能性便秘,主要症状为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硬、捧便费力。

此型便秘即为慢传输型便秘。

②以排便障碍为表现的功能性便秘,主要症状为排便费力,排便时肛门直肠堵塞感,排便费时,需要手法帮助排便,排便不尽感等,即功能性排便障碍。

此型便秘既往称之为出口梗阻型便秘。

罗马Ⅲ:功能性胃肠病,将此型便秘归入功能性肛门直肠病中,强调其诊断应在符合功能性便秘的基础上有肛门直肠排便功能异常的客观证据(表2),并进一步分为不协调性排便和直肠推进力不足2个亚型。

不协调性排便是指在试图排便过程中,盆底肌不协调性收缩成括约肌基础静息压松弛率小于20%,但有足够的推进力。

直肠推进力不足是
指在试图排便过程中,直肠推进力不足,伴或不伴盆底不协调性收缩/栝钓肌基础静患压松弛率小于20%。

③混合型:同时存在结肠传输延缓和肛门直肠排便功能异常引起便秘的证据。

在临床实际工作中,有相当部分慢性便秘患者被诊断为FC,但没有接受结肠和肛门直肠功能评估检查,其FC诊断属于“广义的功能性便秘’范畴,而明确有结肠传输延缓的FC 属于“狭义的功能性便秘”,即慢传输型便秘。

FDD与出口梗阻性便秘也并非同义词,后者包括了除FDD以外,肛门直肠和盆底形态改变所引起的便秘,如直肠前突、直肠内套叠,这些患者可以伴有或不伴有明显的肛门直肠排便功能的异常,也就是说引起“出口梗阻”的原因可以是功能性的(不协调性排便),也可以是形态改变所致(如直肠前突),或二者同时存在。

表3可以帮助读者比较理解以上的内容。

因此,不能强求以FDD取代出口梗阻性便秘一词。

在近期发表的几宗新药治疗慢性便秘的临床药物试验中(特别是促分泌药和促动力药),均沿用了慢性特发性便秘(idiopathic constipation)一词。

特发性便秘是指无明确病因的慢性便秘。

理论上讲,特发性便秘和功能性便秘属于同义问。

美国著名学者Michael Caailleri在Therapeutic Advances in Gastroenterology杂志撰文,专门阐述在临床药物试验中纳入特发性便秘的重要性。

Camilleri认为,按照罗马Ⅲ标准,功能性便秘诊断标准纳入慢性便秘患者参加药物试验,其中以排便障碍为主要表现者对泻剂、促分泌药和促动力药反应差,势必会影响疗效的评价,因而他提出了特发性便秘的判断标准:
(1)慢性便秘表现为:a.至少25%的排便为球粪或硬粪,b.每周排便少于3次;
(2)不用泻剂时很少出现稀便;
(3)不符合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4)不符合排便障碍的诊断标准,即缺乏以下几项:a.排便费力程度为3~4级(用5
级标准,0指没有,4级最重),b.至少25%的排便需要手法辅助(如用手指协助排便、盆底支持)。

由此可见,特发性便秘是特指慢性便秘中没有明确病因、以排干硬粪和排便次数减少为主要表现的一组患者,相当于“狭义的功能性便秘”。

从诊断标准看,FC和IBS-C的鉴别要点在于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主要症状是腹痛和腹部不适,这种腹痛、腹部不适在发作或加重时伴有排便次数减少和/或粪便形状的变干,在排便后有所改善。

按罗马Ⅲ诊断标准,如果便秘患者符合IBS的诊断,则不再诊断功能性便秘,实际上,89.5%的IBS-C患者同时符合FC的诊断,而在符合FC诊断标准的患者中,43.8%符合IBS-C的诊断。

44.8%FC患者也存在一定程度的腹痛、腹部不适”只是多数患者(76.1%)疼痛发生频率≤1次/月,或其他症状达不到诊断IBS-C的标准。

反而,IBS-C患者的便秘症状的个数和严重程度并不比FC患者轻。

前瞻性研究表明,在诊断为FC和IBS-C 的患者中,各有1/3的患者在1年后其诊断发生转换,这使得单纯依据罗马Ⅲ诊断标准区分FC和IBS-C、研究各自的病理生理和相互转换的机制更具挑战性。

(参考文献略)
摘自:方秀才,柯美云.慢性便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临床消化病杂志.2013,25(4):221-2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