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说课稿——《能量的转换》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能量的转换》优质说课稿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能量的转换》优质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能量的转换》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
本单元主要让学生感知到生活中各种能量的存在,以及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教材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和实验,引导学生发现能量的转换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
本单元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他们对生活中的能量现象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深度和广度上,还需要进一步拓展。
学生在学习本单元时,需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观察、思考、分析和总结。
此外,学生还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研究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法等,以提高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能量形式,认识能量的转换现象,知道能量守恒定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学会探究能量转换的规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培养他们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量的转换现象,能量守恒定律。
2.教学难点:能量转换规律的探究,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能量转换的规律。
2.运用观察法、实验法、分析法等,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等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能量转换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能量的转换现象,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3.课堂探究: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能量转换过程,分析能量转换规律。
4.成果分享: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总结能量转换的规律。
5.知识拓展: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能量转换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苏教版(2017)小学科学六年下册《能量的转换》说课(附反思、板书)课件
[意图解析:这一课有很多碎片化的实验,串起这些实验的核心词就是“能 量转换”。在板书中,教师延续了前一课的板书形式,在思维导图中以 箭头表达能量转换的情况,更新学生的知识结构。而且,也可以让学生 在思维导图上,画出更多的箭头,表达能量之间的转换。]
七、说板书设计
根据六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 出。
从学生的年龄结构和心理特征来看,经过多年的科学学科教学训练 ,六年级的小学生心智相对成熟,有很强的求知欲,会学着像科学家一 样思考,有较强的分析、归纳、推理等逻辑思维能力。
三、说教学目标
1.通过体验活动,认识到一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换成另一种形式,能量 可以多次转换。 2.能针对具体情境,说出能量形式发生的变化。 3.懂得看似平常的现象往往蕴藏着科学道理。
目录
一、说教材 二、说学情 三、说教学目标 四、说教学重难点 五、说教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七、说板书设计 八、说教学反思
一、说教材
《能量的转换》是新教材苏教版(2017)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 单元的课文。本课通过观察、实验引领学生探究各种形式的能量之间是 如何转换的,专注于能量转换的探究,为他们今后学习能量守恒定律打 下感性认识的基础。本课教学内容由三个活动组成。
板块二、研究不同能量的转换 1.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换 (1)示飞旋扣子:这是我们的一种传统玩具,师演示玩法 (2)学生分组玩飞旋扣子,观察是什么力量让扣子动起来的 (3)交流,绳子缠绕时具有的势能,转化为扣子运动的动能,还有声 能
2.动能与热能的相互转换 (1)体验活动:搓手,分析:( )能转换成( )能; (2)硬币游戏:将瓶口和硬币放入水中浸湿,把硬币放在瓶口上,用双 手紧紧握住瓶子,观察硬币的变化; (3)分析:硬币为什么会被顶起来?为什么要浸湿?能量在怎么传递? 能量在怎么转换?这个实验还能怎么设计?
小学说课稿范文-小学科学《能量的转换》说课稿范文
小学科学《能量的转换》说课稿范文一、说教材《能量的转换》是《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神奇的能量》的第二课(放映幻灯1),在本单元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放映幻灯2)通过第一课《各种各样的能量》的学习,学生对能量以及能量形式有了初步的了解后,本课进一步引领学生探究各种形式的能量之间是如何转换的,为第三课《能源》第四课《节约能源和开发新能源》建构坚实的科学知识基础,也为他们今后学习物理学最普遍的定律之一――能量守恒定律打下感性认识基础。
四课之间是层层递进的逻辑关系。
本课将指导学生认识能量最基本的特点----能量的转换。
教学内容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认识什么是能量的转换。
第二部分:认识能量转换的过程。
第三部分:做一个简单的能量转换玩具。
第四部分:拓展活动――画能量转换的卡通画。
(放映幻灯3)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结合六年级学生的实际,遵循课标精神,我确定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让学生建立能量转换的概念,知道一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能量。
这是本课学习的重点。
2.科学探究:(1)、能根据现象进行猜想、推测,并能通过实验验证发现规律,亲历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2)、指导学生探索,能针对具体情境说出什么形式的能量转换成了什么形式的能量。
这是本课学习的难点。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乐于合作,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2)、懂得看似平常的事物里往往蕴藏着科学道理,并能不断地提出一些问题,自己设计研究方案去解决问题。
二、说教学策略、方法以及教学准备“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本课教学的指导思想是在启发性原则和主体性原则的指导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力图体现以活动组织教学,通过营造有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历一个发现问题、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去认识能量的转换。
为此特做如下教学准备:录音机、火柴、缝衣针、花生、凉水、不锈钢汤勺、软木塞、大扣子、长1米左右的线绳。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3课《能量的转换》优质说课稿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3课《能量的转换》优质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能量的转换》。
第一单元的主题是“神奇的能量”。
本单元由《什么是能量》《各种各样的能量》《能量的转换》《电磁铁》四课组成。
在总体认识能量的基础上,具体体验机械能、热能、电能、声能、光能、化学能、电磁能等各种各样的能量在日常生活中的客观存在,并认识到这些能量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电磁铁就是电能转换成磁能的一种装置。
第3课主要引领学生探究各种形式的能量之间是如何转换的。
为了更好地教学,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准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本课通过观察、实验引领学生探究各种形式的能量之间是如何转换的,为今后学习物理学最普遍的定律之一能量守恒定律打下基础。
本课教学内容由三个活动组成。
活动一,通过动手做动能与势能、热能、电能、化学能的转换实验,认识到一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能量。
活动二,用火柴点燃酒精灯,体验能量可以连续转换。
活动三,针对一个具体的生活情境,了解能量可以多次连续转换,能量的转换在生活中很常见。
二、说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1)知道一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能量。
(2)知道能量可以多次转换。
2.科学探究:通过观察、体验,能针对具体情境说出什么形式的能量转换成了另一种什么形式的能量。
懂得看似平常的事物里往往蕴藏着科学道理。
3.科学态度: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愿意合作与交流。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乐于把科学探究中获得的知识、方法运用于新的情境中。
三、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探究各种形式的能量之间是如何转换的。
2.难点:针对具体情景,说出什么形式的能量转换成了另一种什么形式的能量。
四、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过与能量相关的知识,比如能量概念,这为本节课学习奠定了基础。
但能量是比较抽象的概念但又普遍存在,看不见它,所以小学生难以从直观、形象化的角度来进行观察和认识。
《能量的转换》说课稿(省级获奖实验说课案例)
《能量的转换》说课稿选题缘由1.根据新课标的要求需要六年级学生了解,一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能量,并且能具体说出哪种形式能量之间的转换。
2.在教学中教师往往按照课本的实验,通过燃烧花生米加热烧杯里的水,并测量水温来让学生说说能量是如何转换的,这种形式实验的现象并不明显。
3.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成为社会主流,让学生了解水利这种洁净可持续利用的能源,可以转化为其他多种形式的能量就显得尤为重要。
实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水力发电是利用势能转换为电能的形式。
2.技能目标:能利用模拟的水利发电设备发电。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多种能量之间存在相互转换的关系,懂得看似平常的事物里往往蕴藏科学道理。
实验器材:小水轮简易发电机小灯泡捣米臼等实验教学内容1.利用水力发电设备模拟,高处的水具备的势能转换为电能的过程。
2.讲解高处水的势能—水车的动能—发电机的电能的过程。
实验教学过程一、观察小水轮在水的带动下转动的过程。
介绍组装好的小水轮是由几个部分组成的,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水轮转动的快慢和水流的高度有关。
二、模拟小水轮转动,带动发电机工作从而发电的过程。
1.教师组装小水轮和发电设备。
2.学生用水桶将水从高处倒入小水轮的叶轮上。
3.观察小水轮的转动带动发电机转动从而产生电流,让小灯泡亮起来的过程。
实验原理:利用了水流从高处落下的重力势能,将能量转换为发电机的动能,通过发电机的转动产生电流带动小灯泡发光。
实验创新之处1.改变了课堂教学中仅靠播放视频,图片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水力发电的原理,学生通过教师的演示讲解更为直观的了解了能量之间的转换。
2.小水轮加发电机的装置实质上是水力发电的应用,学生进一步了解了科学原理是要应用于生活的。
3.加深了六年级新生对不同能量的认识,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
实验效果评价纵观整个实验教学过程,初设的教学目标基本达成,学生在模拟环节收获了知识,体验了快乐,同时意识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培养了他们热爱科学,不断探索的科学素养,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苏教版科学六下《能量的转换》说课稿(2)
苏教版科学六下《能量的转换》说课稿 (2)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能量的转换》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能量的概念、能量的转换和能量的守恒定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能量的种类、能量的转换过程以及能量转换的原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材中设置了丰富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掌握能量转换的知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对能量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深度和广度上还需要进一步拓展。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从生活中的实例中发现能量转换的现象,从而理解能量转换的原理。
此外,学生需要掌握实验操作技能,通过实验观察能量转换的过程。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能量的概念,掌握能量的转换原理,能够分析生活中的能量转换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探究能量的转换过程,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树立节能环保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量的概念,能量的转换原理,能量转换的实例分析。
2.教学难点:能量转换原理的理解,实验操作技能的掌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探究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等,辅助教学,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能量转换现象,如火力发电、太阳能热水器等,引导学生关注能量转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能量的概念:介绍能量的定义、单位、分类,使学生对能量有全面的认识。
3.讲解能量的转换原理:阐述能量转换的规律,引导学生理解能量转换的本质。
4.实验探究:安排学生进行实验,观察能量转换的过程,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能量转换的知识。
5.案例分析:分析生活中典型的能量转换实例,如电动汽车、风力发电等,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
6.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对能量转换知识的理解。
苏教版科学六下《能量的转换》说课稿
苏教版科学六下《能量的转换》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科学六下《能量的转换》这一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验和探究活动,了解能量的转换现象,认识能量转换的基本原理。
教材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现象中发现能量转换的规律,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有关力的知识,对物体运动和力的作用有一定的了解。
同时,学生在生活中也积累了一些关于能量转换的经验。
但学生对能量转换的深层次原理的理解还有待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能量的转换现象,认识能量转换的基本原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对生活的作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量的转换现象及其基本原理。
2.教学难点:能量转换的深层次原理的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探究法、讨论法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一个生活中的能量转换现象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能量的转换现象及其基本原理。
3.实验探究: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能量转换的现象。
4.讨论交流: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引导学生探讨能量转换的原理。
5.知识拓展:介绍能量转换在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认识科学对生活的作用。
6.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能量转换的原理。
7.布置作业:设计一些有关能量转换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应简洁明了,突出能量转换的原理,可用流程图、示意图等形式展示。
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包括实验、讨论等环节。
2.学生理解度: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批改等方式,了解学生对能量转换原理的理解程度。
3.学生实践能力:评估学生在实验操作、问题解决等方面的能力。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5.2《能量的转换》说课稿2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5.2《能量的转换》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5.2《能量的转换》是一节关于能量转换的实验课。
本节课通过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探讨不同形式能量之间的转换关系,引导学生理解能量转换的原理,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对能量的概念和能量转换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学习。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理解不同形式能量之间的转换关系。
2.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
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积极探究的学习态度。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探讨不同形式能量之间的转换关系。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能量转换的原理,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实验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2.问题驱动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现象,引发学生对能量转换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验设计: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设计实验方案,探讨不同形式能量之间的转换关系。
3.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4.数据分析:引导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总结能量转换的规律。
5.知识拓展:通过讲解和讨论,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能量转换的原理,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
6.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能量转换的重要性和应用。
《能量的转换》说课稿
《能量的转换》说课稿漳州市通北中心小学曾坤宗一、分析教材,确定三维教学目标,体现课标精神。
《能量的转换》是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5单元《神奇的能量》的第2课,旨在让学生在了解能量和能量表现形式基础上,认识能量的重要特点——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进一步引领学生探究各种形式的能量之间是如何转换的,并为下一课的学习奠定基础,为今后学习物理学中的“能量守恒定律”打下感性基础。
本课的教学内容分为三个层次安排:一是认识什么是能量的转换;二是感受能量是如何转换的;三是让学生自制一个简单的能量转换玩具,感受能量的转换过程。
这样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使学生逐步认识和感受、体验能量的转换。
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结合我校六年级学生的实际,为贯彻落实《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要求,我确定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具体能量转换活动,知道一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能量。
(2)认识到能量转换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且是经常发生的。
2.过程与方法(1)能根据现象进行猜想、推测,并通过实验去验证,亲历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
(2)指导学生探索,能针对具体情境说出什么形式的能量转换成了什么形式的能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乐于合作,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2)能不断地提出一些问题,自己设计研究方案去解决问题。
二、结合学情,制定有效教学策略,突出课标精神。
经过对学情的分析,我认为,通过学习《各种各样的能量》(第1课),学生对能量的形式具有感性的认识,懂得了生活中能量的存在及作用,同时学生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观察对能量的转换有比较零散模糊的认识,如何组织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活动,使学生充分理解能量是如何转换的,是本节课重点。
为此,我把本课安排两个课时教学,第一课时主要让学生认识什么是能量的转换,以及感受能量是如何转换的,并明确能量转换是可以连续不断地进行,复杂的;第二课时主要是让学生展示自制的玩具,并分析、表述玩具的能量转换过程,交流各自家中的物体是如何进行能量转换的,最后再画能量转换的卡通画。
小学科学《能量的转换》说课稿
小学科学《能量的转换》说课稿学校科学《能量的转换》说课稿一、说教材《能量的转换》是《科学》六班级下册第五单元《奇妙的能量》的其次课(放映幻灯1),在本单元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放映幻灯2)通过第一课《各种各样的能量》的学习,同学对能量以及能量形式有了初步的了解后,本课进一步引领同学探究各种形式的能量之间是如何转换的,为第三课《能源》第四课《节省能源和开发新能源》建构坚实的科学学问基础,也为他们今后学习物理学最普遍的定律之一能量守恒定律打下感性熟悉基础。
四课之间是层层递进的规律关系。
本课将指导同学熟悉能量最基本的特点----能量的转换。
教学内容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熟悉什么是能量的转换。
其次部分:熟悉能量转换的过程。
第三部分:做一个简洁的能量转换玩具。
第四部分:拓展活动画能量转换的卡通画。
(放映幻灯3)依据教材的编排意图,结合六班级同学的实际,遵循课标精神,我确定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1.科学学问:让同学建立能量转换的概念,知道一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能量。
这是本课学习的重点。
2.科学探究:(1)、能依据现象进行猜想、推想,并能通过试验验证发觉规律,亲历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2)、指导同学探究,能针对详细情境说出什么形式的能量转换成了什么形式的能量。
这是本课学习的难点。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乐于合作,逐步培育同学的科学素养。
(2)、懂得看似平常的事物里往往隐藏着科学道理,并能不断地提出一些问题,自己设计讨论方案去解决问题。
二、说教学策略、方法以及教学预备"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本课教学的指导思想是在启发性原则和主体性原则的指导下,充分调动同学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力图体现以活动组织教学,通过营造好玩的问题情境,让同学经受一个发觉问题、试验验证、得出结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去熟悉能量的转换。
为此特做如下教学预备:录音机、火柴、缝衣针、花生、凉水、不锈钢汤勺、软木塞、大扣子、长1米左右的线绳、DVD教学资料。
小学科学说课稿——《能量的转换》
---------------------------------------------------------------最新资料推荐------------------------------------------------------ 小学科学说课稿——《能量的转换》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能量的转换》说课稿黄山市屯溪区大位小学吴玲芳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的说课内容是《能量的转换》。
本节课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实验教学过程、课后反思等几个方面来阐述。
一、教材分析:本课是粤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单元第 13 课,学生(通过第一课《各种各样的能量》的学习,学生对能量以及能量形式有了初步的了解后,本课进一步引领学生探究各种形式的能量之间是如何转换的,为后面的知识建构坚实的科学知识基础,也为他们今后学习物理学最普遍的定律之一能量守恒定律打下感性认识基础。
二、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有一些生活经验,对学科学的方法有一定的基础,知道对事物先观察,然后进行综合分析。
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强,有一定的合作精神和团体意识。
这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在前面学习了能量及其形式之后的一节内容,学生已经知道了各种能量,在这个基础上再进一步了解能量的之间的转换。
1 / 9能量的转化是一个很抽象的知识,所以需要学生自己动手实验,结合相关的视频辅助学生理解,将抽象的内容进行分解,变成具体的知识,让学生容易理解和吸收。
三、实验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目标:让学生建立能量转换的概念,知道一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能量。
这是本课学习的重点。
2、能力目标:(1)、学生会组装小水轮的试验装置。
(2)、能根据现象进行猜想、推测,并能通过实验验证发现规律,亲历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
(3)、通过实验,大多数学生能知道水力发电站的主要设备,了解其工作原理。
(4)、通过实验,大多数学生知道三峡大坝建那么高那么大的原因以及作用。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5.2《能量的转换》说课稿1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5.2《能量的转换》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5.2《能量的转换》这一课,主要让学生认识能量的转换,了解不同形式的能量及其相互转换的规律。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从生活中的实例中发现能量转换的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基础知识,对生活中的能量现象有所了解。
但在能量转换方面的认识还不够系统,对能量转换的规律和原理的理解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实例中发现能量转换的现象,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不同形式的能量,认识能量转换的规律,学会用能量转换的原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量转换的规律和原理。
2.教学难点:能量转换现象的观察和解释。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生活实例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能量转换实例,如摩擦生热,引出本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探究: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不同形式的能量,如机械能、热能、电能等,并通过实验演示能量转换的现象,让学生理解能量转换的规律。
3.应用:让学生运用能量转换的原理,解释生活中的能量转换现象,如燃料燃烧、太阳能电池等。
4.总结: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总结能量转换的规律和原理,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5.拓展:布置一些相关的思考题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能量转换的规律和原理。
可以设计成一幅能量转换的流程图,包括不同形式的能量及其转换关系。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5.2《能量的转换》说课稿4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5.2《能量的转换》说课稿4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5.2《能量的转换》是一节以探究能量转换为主题的科学课。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探究各种实例,使学生了解能量转换的原理,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探究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能量转换的概念,二是能量转换的实例。
在教材中,编者通过丰富的图片、生动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能量转换的现象,从而达到理解能量转换的本质。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能量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本题中,要求学生深入理解能量转换的原理,还需要对他们进行引导。
此外,学生对于实际操作、观察、思考、探究的能力还需要在课堂上进行培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能量转换的概念,能够识别和分析生活中的能量转换现象。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思维水平。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使他们认识到科学对于生活的重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量转换的概念及其在生活中实例的分析。
2.教学难点:能量转换原理的理解,以及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探究。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实验器材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生动的实例,如跳伞运动员从空中降落的过程,引出能量转换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能量转换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能量转换的本质。
3.实例分析:分析生活中常见的能量转换现象,如水力发电、燃料燃烧等,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掌握能量转换的原理。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能量转换现象,并交流讨论成果。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能量转换的规律,提高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
6.课后作业:布置一道有关能量转换的实践作业,如观察家里的用电器,分析它们是如何进行能量转换的。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5.2《能量的转换》说课稿3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5.2《能量的转换》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5.2《能量的转换》是本册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能量转换的基本原理,通过观察和实验,使学生能够理解各种能量形式之间的转换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于能量的概念和能量转换的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深度和广度上还需要进一步拓展。
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但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培养和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能量转换的基本原理。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3.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能量转换现象。
四. 说教学重难点1.能量转换的基本原理。
2.各种能量形式之间的转换关系。
3.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能量转换现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和总结能量转换的规律。
2.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各种能量转换现象,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学生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出能量转换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能量转换的基本原理,引导学生理解各种能量形式之间的转换关系。
3.观察与实验:学生进行观察和实验,使学生能够通过实践,发现和总结能量转换的规律。
4.总结与提高:引导学生总结能量转换的规律,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能量转换现象。
5.练习与拓展:设计一些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可以设计成能量转换的流程图或形式,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
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实验报告,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价。
《能量的转化》说课稿
《能量的转换》说课稿罗平县马街镇戈背完小方得余《能量的转换》说课稿马街镇戈背完小方得余一、说教材。
我上课的题目是《能量的转换》,此课选自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教育出版社,第五单元第2课,本课的教学内容分为三个层次安排:—是认识什么是能量的转换;二是感受能量是如何转换的;三是让学生自制一个简单的能量转换玩具,感受能量的转换过程。
这样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使学生逐步认识和感受、体验能量的转换。
二、说学生。
本课针对的是小学六年级学生,之前已经学习了第五单元第一课《各种各样的能量》,在此基础上来学习《能量的转换》,知道了各种各样能量的名称,在这样的基础之上来进而学习本课。
三、说教法。
本课首先对学生进行知识复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感知能量的转换,再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做一做来说一说能量是如何转换的,然后说一说自然界中各种能量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最后布置课后练习。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1、情景再现:看日光灯开关。
说一说,是什么形式的能量让灯亮起来?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日光灯〉电能→光能、热能2、提问: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各种各样的能量,你能说出几种?(电能、光能、热能、化学能、机械能)(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各种能量)3、谈话:一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能量,这就是能量的主要特征之一能量的转换。
(板书课题:2.能量的转换)4、提问: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看电视、搓手,是什么形式的能量转换成什么形式的能量? (看电视:电能→光能、声能,搓手:动能→声能、热能)(二)、探究能量如何转换1、教师做点燃一根火柴活动。
思考,是什么能量转换成什么能量?生汇报:人体中的化学能→光能、热能。
2.演示实验:燃烧一粒花生米。
(1)实验要求:(2)加热前后水温的变化?(3)能量如何转换的?花生米中的化学能→光能、热能。
(三)、做“飞旋的扣子”游戏,体会能量转换过程1.谈话:我们每个人都有许多玩具,我们小时候的玩具“飞旋的扣子”可是非常时尚的。
能量的转换说课稿
《能量的转换》说课稿说课人:bm03一、说教材1.教材体系《能量的转换》是《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神奇的能量》的第二课,在本单元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通过第一课《各种各样的能量》的学习,学生对能量以及能量形式有了初步的了解后,本课进一步引领学生探究各种形式的能量之间是如何转换的,为第三课《能源》第四课《节约能源和开发新能源》建构坚实的科学知识基础,也为他们今后学习物理学最普遍的定律之一——能量守恒定律打下感性认识基础。
四课之间是层层递进的逻辑关系。
2.教学内容本课将指导学生认识能量最基本的特点----能量的转换。
教学内容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认识什么是能量的转换。
第二部分:认识能量转换的过程。
第三部分:做一个简单的能量转换玩具。
3.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建立能量转换的概念,知道一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能量。
这是本课学习的重点。
过程与方法:(1)、能根据现象进行猜想、推测,并能通过实验验证发现规律,亲历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2)、指导学生探索,能针对具体情境说出什么形式的能量转换成了什么形式的能量。
这是本课学习的难点。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乐于合作,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2)、懂得看似平常的事物里往往蕴藏着科学道理,并能不断地提出一些问题,自己设计研究方案去解决问题。
4.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够理解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换。
教学难点:知道能量能够转换其它形式的能量,并以不同表现形式。
二、说教法1、学情分析1.教学方法2.教学准备三、说教学程序(一)、创设情境,游戏引入请大家做个游戏,和我一起搓搓手,你有什么样的感觉?同学们边做游戏边思考。
学生搓手,然后描述自己的感觉。
引出课题(板书课题:能量的转换)2、认识能量的转换。
出示3幅图片我们已经知道能量有很多种形式,提问:你们知道这三幅图中能量有没有发生转换?是怎样转换的?学生观察描述。
师:能量是从一种形式转换成了另一种形式。
小学科学《能量转换》说课教案稿范本范本
小学科学《能量的更改》授课稿范文一、说教材《能量的更改》是《科学》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五单位《独到的能量》的第二课(放映幻灯1),在本单位中起到继往开来的功效。
(放映幻灯2)经过第一课《各样各样的能量》的学习,学生对能量和能量模式有了开端的认识后,本课进一步引领学生研究各样模式的能量之间是如何更改的,为第三课《能源》第四课《节俭能源和开发新能源》建构牢固的科学知识基础,也为他们今后学习物理学最宽泛的定律之一——能量守恒定律打下感性认识基础。
四课之间是层层递进的逻辑关系。
本课将指点学生认识能量最基本的特质---- 能量的更改。
教育内容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认识什么是能量的更改。
第二部分:认识能量更改的经过。
第三部分:做一个简单的能量更改玩具。
第四部分:拓展活动——画能量更改的卡通画。
(放映幻灯3)依据教材的编排意图,结合小学六年级学生的实质,依据课标精神,我判断了以下三维教育目标。
科学知识:让学生建立能量更改的见解,知道一种模式的能量能够更改成另一种模式的能量。
这是本课学习的重点。
1.科学研究:1)、能依据现状进行猜想、推断,并能经过试验考据发现规律,亲历一个完满的科学研究经过,2)、指点学生研究,能针对详真相境说出什么模式的能量更改成了什么模式的能量。
这是本课学习的难点。
.感神态度和价值观.:1)、乐于合作,渐渐培养学生的科学涵养。
2)、懂得看似平时的事物里经常贮备着科学真谛,并能不断地提出一些问题,自己策划研究计划去办理问题。
二、说教育计策、方式和教育准备“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本课教育的指点思想是在启迪性原则和主体性准则的指点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力求表现以活动组织教育,经过创办幽默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历一个发现问题、试验考据、得出结论并办理问题的经过去认识能量的更改。
为此特做以下教育准备:录音机、火柴、缝衣针、花生、凉水、不锈钢汤勺、软木塞、大扣子、长1米左右的线绳。
三、说教育经过对于本课的教育,我首要部署5个环节组织教育。
能量的转换优秀教学教案说课稿
《能量的转换》教案教者:周凤官教学目标:1知道能量能够转换成其它形式的能量并以不同表现形式,并知道能量的具体转换过程。
2能够学会用卡通图解释能量转换的过程。
3能制作简单的能量转换的玩具。
教学重点:知道一种形式的能量能够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能量。
教学难点:理解各种形式的能量之间是如何转换的。
教学准备:三角架、石棉网、盛有水的烧杯、温度计、火柴、花生米、纽扣、线、记录单等。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上节课中,我们已经认识到各种各样的能量都有着不同的作用,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认识能量方面的知识。
下面请同学们说说生活中的两个例子(1)打开电视看节目2冬天天冷了,两只手互相搓搓。
(在搓手的时候,同学们会感觉到手里慢慢有点热,其实是由我们体内的化学能转换成了和声能、热能了。
)这里都发生了什么样的能量形式的变化?其实,能量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它可以从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课题(能量的转换)二、实验探究1认识能量之间的转换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小实验来研究“能量是如何转换的?”(教师点燃花生米,给烧杯中的水加热。
)提问:猜测一下,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说明了什么?(用温度计量一下加热前后的温度,给学生看,引导学生回答:水温会上升,产生了热能。
)2大胆猜测一下,这个过程中,都发生了哪些能量的转换?(指出:花生米里的能量是化学能)(全班交流得出:点燃花生米,给烧杯中的水加热后,花生米中的化学能转换成了光能和热能,使水温升高了。
)板书:化学能→光能、热能3教师指出:花生米燃烧后把其中的化学能转换成了光能和热能,那生活中的水也是由烧水的材料煤、木柴等燃烧后化学能转化成热能的。
刚才我们通过实验验证了我们的猜测。
4教师指出:生活中的电水壶烧水,电水壶等本身没有能量,而是把电能等转化成热能,是转换能量的设备。
生活中能量的转换,有的只转换了一次,有的是转换了多次的。
就像链条一样。
5解决问题:(1)师生共同研究书中P56页的图片,请学生们观察并描述图中能量转换是如何进行的?(2)全班汇报交流结果。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能量的转换》说课稿
《能量的转换》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五单神奇的力量第二篇课文《能量的转换》,下面就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本课主要旨在让学生们理解各种能量之间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可逆的一个过程叫做能量转化。
通过具体能量转换活动,知道一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能量,更好的培养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的爱上科学,走进科学,用科学来打造我们美好的未来!二、说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能透过一些装置的工作过程分析出能量是怎样转换的,同时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周围能量转换的装置,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各种形式的能量可以通过不同的装置被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量,能举出2个以上能量转换的实例,让同学们成功的合作制作转马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实验、思考和玩游戏的时间,更加深刻的理解《能量的转换》这节课。
三、说学情本节课主要是在学生认识能量及其形式的基础上,继续引领学生探索各种形式的能量之间的是如何转换的,为今后他们学习物理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培养学生关心新事物的精神。
四、说教学重难点重点:明白生活中能量转换的装置,知道一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能量难点:理解各种形式的能量可以通过不同的装置被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量。
四、说教法和学法本课的教法主要是指导学生探索,根据情景,说出什么形式的能转化成了另一种形式的能,明白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打开电视机电能就能转换成光能和声能;搓搓手动能就可以转化成生能和热能;划一根火柴人体中的化学能可以转换成光能和热能,而探究飞旋扣子的秘密的过程中就会明白动能可以转换成热能。
学生要能根据现象进行猜想、推测,并通过实验去验证,亲历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从而认识到能量转换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且是经常发生的,理解各种形式的能量之间是如何转换的。
五、说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电暖气图片):同学们看,这是什么?怎样使用?说一说这里存在着哪些能量?2.师生互动交流生:为什么通电暖宝就会热;为什么电能变成了热能……师:人们为了更好地利用能量,就会用一定的装置来实现能量的转换。
小学科学《能量的转换》说课稿
四课 匣 之间是层层递进的逻辑关系 岳 。
本课将指导学生认识 片 能量最基本的特点---- 招 能量的转换。
教学内 容分为 栽 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
认识 蛀 什么是能量的转换。
第二部 诬 分:
认识能量转换的过程。
官 第三部分:
做一个简单的能 民 量转换玩具。
第四部分 丘 :
拓展活动画能量转换 勇 的卡通画。
小学科学《能量的转换》说课稿
小学科学《能量的转换》说课稿 一、说教材 《能量的转换》是《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神奇的能量》的第二课,在本单元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通过第一课《各种各样的能量》的学习,学生对能量以及能量形式有了初步的了解后,本课进一步引领学生探究各种形式的能量之间是如何转换的,为第三课《能源》第四课《节约能源和开发新能源》建构坚实的科学知识基础,也为他们今后学习物理学最普遍的定律之一能量守恒定律打下感性认识基础。
这 柒 是本课学习的难点。
3.情 湛 感态度和价值观.:
、乐于 遇 合作,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 亢 素养。
、懂得看似平常 嘉 的事物里往往蕴藏着科学道 庭 理,并能不断地提出一些问 者 题,自己设计研究方案去解 恿 决问题。
二、说教学策略、 代 方法以及教学准备 教 酥 无定法,贵在得法。
本课 星 教学的指导思想是在启发性 骗 原则和主体性原则的指导下 亡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医 ,激发求知欲望,力图体现 钞 以活动组织教学,通过营造 靡 有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经 积 历一个发现问题、实验验证 梗 、得出结论并解决问题的过 携 程去认识能量的转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推荐------------------------------------------------------ 小学科学说课稿——《能量的转换》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能量的转换》说课稿黄山市屯溪区大位小学吴玲芳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的说课内容是《能量的转换》。
本节课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实验教学过程、课后反思等几个方面来阐述。
一、教材分析:本课是粤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单元第 13 课,学生(通过第一课《各种各样的能量》的学习,学生对能量以及能量形式有了初步的了解后,本课进一步引领学生探究各种形式的能量之间是如何转换的,为后面的知识建构坚实的科学知识基础,也为他们今后学习物理学最普遍的定律之一能量守恒定律打下感性认识基础。
二、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有一些生活经验,对学科学的方法有一定的基础,知道对事物先观察,然后进行综合分析。
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强,有一定的合作精神和团体意识。
这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在前面学习了能量及其形式之后的一节内容,学生已经知道了各种能量,在这个基础上再进一步了解能量的之间的转换。
1 / 9能量的转化是一个很抽象的知识,所以需要学生自己动手实验,结合相关的视频辅助学生理解,将抽象的内容进行分解,变成具体的知识,让学生容易理解和吸收。
三、实验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目标:让学生建立能量转换的概念,知道一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能量。
这是本课学习的重点。
2、能力目标:(1)、学生会组装小水轮的试验装置。
(2)、能根据现象进行猜想、推测,并能通过实验验证发现规律,亲历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
(3)、通过实验,大多数学生能知道水力发电站的主要设备,了解其工作原理。
(4)、通过实验,大多数学生知道三峡大坝建那么高那么大的原因以及作用。
(5)、通过实验,大多数学生能理解水的能量能进行转换成我们需要的能量。
(6)、乐于合作,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7)、部分同学懂得看似平常的事物里往往蕴藏着科学道理,并能不断地提出一些问题,自己设计研究方案去解决问题。
四、实验内容和实验准备实验内容:---------------------------------------------------------------最新资料推荐------------------------------------------------------ 让小水轮转起来(小水轮模拟涡轮机)实验环境:自制演示教具、学生分组实验教具实验方法:教师演示和小组分组实验相结合实验准备: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利用小组器材和演示器材辅助教学。
三、说实验教学过程情境导入:播放视频 1介绍三峡水利大坝的新闻视频(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求知欲,从而激发他们进一步研究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思维,为本课重难点突破做好铺垫)。
播放视频2水力发电站的工作原理视频(为后面的实验用小水轮模拟涡轮机做铺垫)。
有部分学生看视频后提出涡轮机每分钟要达到 1000 转才能发电。
也就是要转得非常快。
)实验过程:1、小组讨论(猜想):小水轮的转数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怎样使小水轮转得更快?(小组讨论很热烈。
五年级学生有独立的思考能力,有一些的生活经验,平时玩转风车玩具,就和这个实验有些类似,所以学生经过讨论回答这样的问题难度不大,虽然不是一组就能回答全面,相互补充就可以完整3 / 9了。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水位差水流量水的冲击点) 2、思考:水位差是大还是小,水流量是大还是小,水的冲击点离叶片的边缘是近还是远小水轮转得更快?(学生很快就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经验做出判断。
对水冲击点的距离有两种不同的声音,这是老师最喜欢的。
)刚才都是同学们的猜测,那是不是一定就正确呢?我们用什么方法证明同学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学生知道用试验的方法证明。
教师简单介绍对比试验,有快有慢,有大有小。
自然引导出做试验证明猜想的正确性。
) 3、演示实验分小组讨论第一个实验,(怎样做这个实验,实验中要注意什么?)讨论好请一个同学当老师的小助手到讲台前做演示实验。
其他同学观察并提出质疑大家共同探讨,使后面小组实验时实验更规范,实验效果更明显。
实验结束后老师引导学生对第一个对比实验进行小结:体现水位差的大小与小水轮转得快、慢的实验,必须只有什么条件发生变化,其他的条件是不能变的?引导学生知道只有水位差能变,其他的都不能变。
第一个实验清楚了,后面的两个实验就很简单了,学生很快就知道只有哪个条件能变,哪些条件不能变。
---------------------------------------------------------------最新资料推荐------------------------------------------------------ 第二、三两个实验就可以放开让学生自己动手做演示实验,其他学生观察指出不足之处。
4、动手操作,分组实验,感知能量转换的过程:这部分是本课的重点,我采用美国杜威先生做中学的教学思想,以合作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根据书上的提示四人一组完成小实验。
各小组长领取实验材料后进行分工合作实验。
这个小实验经过前面大家的探讨和演示实验后变得简单易操作,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这便是真正的科学教育。
(学生实验,老师边巡视,边指导,做好实验的小组很快整理好了实验器材,坐着等其他小组。
) 5、思考:刚才大家都做了这三个实验,实验结果和刚才同学们的猜想是不是一样的呢?(大多数一样,可能也有个别实验效果不明显,实验失败的。
老师要让学生说,找到实验失败的原因。
)那你们在实验中遇到什么困难没有?觉得实验时要注意什么?(学生说自己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培养学会总结反思的习惯)如何利用现有的条件,使小水轮转得最快?(学生结合刚才的实验很快就能得出结论。
5 / 9部分同学可能就会将知识迁移联想到三峡大坝为什么要建那么高、那么大?蓄水那么多了。
)四、小结同学们知道了发电的大致过程,也模拟实验了其中的一部分。
我们开始是带着了解的心态看三峡大坝视频的,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再次看这段视频,你是不是有更多的收获呢?(学生再次看这个视频就不仅仅只停留在宏伟壮观这个表面的现象了,通过学习,他们知道了,三峡大坝为什么建那么大,那么高,知道了为什么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力发电站。
)五、知识拓展,学以致用(结合本地的特点和生活实际进行拓展,使学生感受到科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1、我们生活在新安江畔,根据今天所学的知识,你认为新安江适合建水力发电站吗?说说理由?(新安江的水量不多,水流平缓,也就是水位差小,所以不适合建水力发电站。
)播放视频 3,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建水力发电站所需要的条件。
2、如果我们用风使小水轮快速转起来发电,那是什么发电呢?还可以利用什么进行发电?六、课外作业:利用水的能量还能做什么?以上作业可以和家长交流,也可以上网查阅资料,把你得到的结果写在科学记录本上,下节课我们再进行交流。
增加学生的课外知识和对探究科学的态度。
七、教学资源:---------------------------------------------------------------最新资料推荐------------------------------------------------------ 第一个视频是百度视频搜索下载的一个关于三峡大坝的新闻;第二、第三个视频是教师用书配的视频,原先是一个视频,通过狸窝视频转换器将一个视频截取为两个视频;学生实验的小水轮器材是网上购买的,需要学生自己组装;脸盆、抹布、两个矿泉水瓶(每个瓶盖有一个洞)学生自带;教师的小水轮教具自己用木头制作。
评价方法或工具:在组织教学中主要用的是评价语言对小组和个人进行表扬,有时候是肢体语言对学生进行表扬,比如摸摸头,竖起大母子等对学生表示赞赏。
对表现优秀的、实验操作规范的小组发笑脸,最后评选出优秀小组。
五年级学生自尊心比较强,自己想表现比别的同学好,通过表扬性评价,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和荣誉感,让学生有成就感。
教学反思:《让小水轮转起来》是粤教科技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各种各样的能量》这一单元中的第13 课。
通过本课的实验教学,我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1、巧设问水力发电站离学生的生活比较远,学生的知识储备比较少,也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但如果照本宣科,教学就会显得枯燥无味,知识比较抽象,学生也难以理解。
7 / 9我先利用学生感兴趣旅游,问都去哪些地方旅游?引出湖北省宜昌市的景点三峡大坝,然后利用教材驱动页图来引出该课的学习任务,简明的对话引发学生思考及探究的热情,利用一系列问题串联整节课的教学,整堂课衔接自然,学生学得轻松自如。
2、突主体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主体活动,尽可能创设轻松、和谐的氛围,让学生大胆猜想,积极交流、讨论,进行实验设计,做模拟实验等来获得结论,不仅培养了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使学生对概念的认识和理解更加深刻和全面,从而实现有意义的学习,主动建构知识。
3、重引导突出思维训练,小水轮的模拟对比实验,我一步步引导:对比实验需注意什么?通过学生的演示实验让学生自己找到实验的注意事项以及实验操作的规范性。
在这堂实验课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学生的实验器材太小,实验现象有的不是特别明显。
水的冲击点也不好控制。
学生自带的矿泉水瓶,瓶盖的孔有的不光滑,造成水流分散,影响实验效果。
而且用力不均匀,实验效果也受到影响。
以后要想办法改进,特别是水流量的控制,需要换一个装置,类似于自来水的水龙头来控制,可能效果会更好。
科学课要求老师必须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在备课中对出现各---------------------------------------------------------------最新资料推荐------------------------------------------------------ 种问题的预设等,对老师的要求很高。
总之,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要加强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以上是我对《能量的转换》这节课的说课。
谢谢!9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