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武汉市元调语文试题及解答(word版)
2016-2017武汉市元调语文试卷及问题详解(word版)
2016-2017学年度市九年级元月调考语文试卷及评分标准2016~2017 学年度市部分学校九年级调研测试语文试卷第 I 卷(选择题共 30 分)一、(共 12 分,每小题 3 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组是()A.褴褛(lán) 褶皱荒谬绝伦(miù) 吹毛求疵.B.悲怆 ( cāng) 焦灼尽态极妍(yán)篷首垢面c.黏膜( nián) 雾霭潜滋暗长(qián) 钟灵毓秀D.膂力(lǚ)葳蕤飞珠迸玉(bèng) 悲天悯人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我们的教育总有一种速食的渴望,表现得很急切。
岂不知很多东西必须假以时日,方有收获。
所以,学习《诗经》,不能只是急于求得标准答案,而应在真诚品读中帮助学生去_______ 生命、____________生命、_________生命。
这才是教育应有的态度。
A.感受领悟思考 B.思考感受领悟 C.感受思考领悟 D.思考领悟感受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清照笔下的这种情境能直达读者的心灵深处。
B.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中,使人明显地感受到亡国之君的“愁”。
C.当王维写下“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的诗句时,世间便留下了一幅淡雅的水墨画。
D.白居易最可贵的一点是他对人有一种真正的同情,他的诗作《观刈麦》便是明证。
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的一项是()A.《蒹葭》诉说着最淡的情感:没有爱也没有恨,只是追求,有点彷徨,却不放弃。
无论客观环境有多艰难,主观心愿上一定相信有希望——“宛在水中央”。
B.“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子昂是在讲苍凉,讲历史上的苍凉时刻,里面充满了自负、骄傲,同时又充满孤独感。
C.东坡的伟大,在于他让你觉得艺术创作就是真性情:只要你有真性情,就可以写这样的字,也可以写这样的诗。
最新-度武汉市九年级元月调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2015-2016学年度武汉市部分学校九年级调研测试(元调)语文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共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字音或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A.袅娜褶皱蹂躏.(lìn) 膂.(lǚ)力B.驰骋浩瀚自艾.(yì) 黏.(nián)膜C.葳蕤雾霭无垠.(yín) 濡.(rú)染D.秀颀顿挫磕绊.(pàn) 虬.(qiú)枝2、依次填人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美,美,就是重视生活情趣,讲究生活质量,这体现了一种现代的生活理念和消费时尚。
②事后总结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谋划,可惜大多数经营者均未能到这一点,等到错误决策造成了重大的损失才如梦方醒,结果往往是下再大的功夫也。
A、崇尚追求观察一事无成B、崇尚追求认识无济于事C、追求崇尚认识无济于事D、追求崇尚观察一事无成3、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科学家发现改造基因能创造超级智能人后,科幻小说变成现实已为期不远了。
B、未来,武汉市民在享受城市交通便捷的同时,也能在家门前享受大自然美景。
C.在“每天都不一样”的今天,能鲜明地揭示出时代特征是评判一部作品好坏的重要标准。
D、备受市民关注的环东湖绿道由湖中道、湖山道、磨山道和郊野道四条主题绿道构成。
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A、昨日,光谷中心城的核心部分——“地下公共交通走廊及配套工程”全线开工。
B、重度污染天气期间,儿童、老年人和心脏病、肺病患者尽量待在室内,停止户外运动。
C、一年来,习主席讲述“中国故事”,表达“中国态度”,在国际社会刮起一股“中国风”。
D、中国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少问题,交通拥堵、工作与生活功能区隔分明、城市排水系统不完善致暴雨内涝……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5~7题。
长期接收碎片化知识的弊端你所接受的所有信息,决定了你的思维方式。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2017学年度上学期元月九年级调研考试语文试卷(有word答案)
武汉市部分学校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元月九年级调研考试语文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共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组是()A.褴.褛(lán)褶.皱荒谬.绝伦(miù)吹毛求疵.B.悲怆.(cāng)焦灼.尽态极妍.(yán)篷.首垢面C.黏.膜(nián)雾霭.潜.滋暗长(qián)钟灵毓.秀D.膂.力(lǚ)葳蕤.飞珠迸.玉([bèng)悲天悯.人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我们的教育总有一种速食的渴望,表现得很急切。
岂不知很多东西必须假以时日,方有收获。
所以,学习《诗经》,不能只是急于求得标准答案,而应在真诚品读中帮助学生去生命、生命、生命。
这才是教育应有的态度。
A.感受领悟思考B.思考感受领悟C.感受思考领悟D.思考领悟感受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莫道不消魂,帘郑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笔下的这种情境能直达读者的心灵深处。
B.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中,使人明显地感觉到亡国之君的“愁”。
C.当王维写下“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的诗句时,世间便留下了一幅淡雅的水墨画。
D.白居易最可贵的一点是他对人有一种真正的同情,他的诗作《观刈麦》便是明证。
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A.《蒹葭》诉说着最淡的情感:没有爱也没有恨,只是追求,有点彷徨,却不放弃。
无论客观环境有多艰难,主观心愿上一定相信有希望——“宛在水中央”。
B.“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陈子昂是在讲苍凉,讲历史上的苍凉时刻,里面充满了自负、骄傲,同时又充满孤独感。
C.苏东坡的伟大,在于他让你觉得艺术创作就是真性情:只要你有真性情,就可以写这样的字,也可以写这样的诗。
D.时隔千年,我们重读辛弃疾的《破阵子》,仍感到一种凛然杀气和磅礴之势,他本想以身许国,但南渡之后再无用武之地。
武汉2017届九年级元调模拟语文检测卷及解析
• C.《记钱钟书与〈围城〉》给我们详尽地介绍了《围城》这部 脍炙人口的作品是如何创作出来的?
• D.微博上,不同群体表现出来的特征各异:“70后”好为人师, 制造深度话题,“80后”从不袖手旁观,参与度较高,“90后” 则基本上是娱乐。
• 6.【答案】C
• 【解析】(特别提示:本题的C选项信息跨度大,综合性强,需要运用“切片比对分析法” 来解答。)C项,第一个逗号前的语句在第三自然段,就比原文语句少了“所”字,表达意 思是一样的;第二、三两句在第四自然段的开头句,作者的观点是否定的,选项是肯 定的,所以先切片,再运用“四比四看”,就能确定C选项混淆是非了。
• D.文化传统的差异决定了不同国家历史的差别,一些社会性质、 发展阶段相同的国家其历史也千差万别。
7.【答案】D 【解析】(特别提示:运用“比对数量法”解答。)D项,语句中的大部分词语出自
原文,但表意却不一样。选项的相关信息在文章的第二自然段的后半部分,可 通过比对数量来确定选项,原文是“特点就是差别,主要包括民族和文化传统两 方面”,其历史差别表现在两方面,选项只说了“文化传统”,并且“文化传统”只 是“差别”的表现形式,也不是“决定”“差别”。
• C.我们如果从传统的天下观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不把汉族的观念和情感当作 中国各民族的共性,在观察历史时不囿于传统的中原王朝的范围,那么对“炎 黄子孙”一类说法就能有科学的理性的认识。
• D.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利率的价格杠杆功能将进一步增强,推动金融资源 向真正有资金需求和发展前景的行业、企业,有利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 的决定性作用。
2016—2017学年度武汉市部分学校新高三起点调研考试语文试卷 试卷分析
2016—2017学年度武汉市部分学校新高三起点调研考试语文试卷试卷分析武汉市2017届新高三起点考试于9月8日——9日进行,其中语文考试已于8日9:00——11:30进行。
此次语文试卷的难度与今年的高考(1卷)相比,难度相对降低,在题型、分值方面与今年的全国卷一模一样。
以下我将从每个版块较为详细地对此次起点考试进行分析:一、一般论述文文章摘编自卢楚涵的《性灵文人砚》,按照以往的选材,是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任选一种,本篇选材是偏向人文社科类,文章只要论述了我国古代砚台的作用演变以及凝聚在其中的文化内涵,这也是中国传统文人文化中的特殊现象,很好地将“砚石之天然与文人之性灵逐渐融合成趣”。
从三个客观题来看,还是得注重文意的理解,快速提取有效信息,同时抓住细节。
第一、二题就是注重文题对照,把握住细节就可以得出答案。
第三题注重对文章相应段落文意的理解,难度不大。
综合来看,此次一般论述文的难度较低,在以后的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阅读的耐性和对文章有效信息提取的敏感度。
二、文言文阅读文段选材自《清史稿.阮元传》,仍然是考查人物传记,凸显对古代文学史学叙事技巧的理解和考查。
文段中人物关系并不复杂,叙述事件也相对集中,便于考生理解文意和快速提取有效信息,虽然文中有个别语句较难理解,但是学生可以理解大意,不影响做题。
题型考查相对没有大的变化。
(一)断句题。
还是重在理解大意,此次主要选择的是传主阮元在处理云南盐政弊病的片段,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依托四个选项可以得出答案D。
(二)文化常识题。
难度较大,B两项相对较很好判断,D项很难判断,但是错点设置价值不大,可排除该项设错点的可能性,A项重在理解“署理”二字的含义,依托教材所学,有临时担任、暂时代理的意思,同时下文有这样的句子“寻实授”,可排除A项,得出答案C,是“运送粮食”而不是“物资”。
(三)文意理解分析题。
难度适中,关注细节,即对“方督师宁波时……在文颖馆行走”这几句话的理解,而C项张冠李戴,受到弹劾和斥责,以及最后被撤职的人是阮元,而不是刘凤诰,所以答案选C。
最新武汉九年级元调语文试卷(含答案)资料
2015-2016学年度武汉市部分学校九年级调研测试语文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共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字音或字形有误..的一项是A.袅.娜褶.皱蹂躏.(lìn)膂.(lǚ)力B.驰.骋浩瀚.自艾.(yì)黏.(nián)膜C.葳蕤.雾霭.无垠.(yín) 濡.(rú)染D.秀颀.顿挫.磕绊.(pàn) 虬.(qiú)枝2.依次填人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美,美,就是重视生活情趣,讲究生活质量,这体现了一种现代的生活理念和消费时尚。
②事后总结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谋划,可惜大多数经营者均未能到这一点,等到错误决策造成了重大的损失才如梦方醒,结果往往是下再大的功夫也。
A.崇尚追求观察一事无成B.崇尚追求认识无济于事C.追求崇尚认识无济于事D.追求崇尚观察一事无成3.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科学家发现改造基因能创造超级智能人后,科幻小说变成现实已为期不远了。
B.未来,武汉市民在享受城市交通便捷的同时,也能在家门前享受大自然美景。
C.在“每天都不一样”的今天,能鲜明地揭示出时代特征是评判一部作品好坏的重要标准。
D.备受市民关注的环东湖绿道由湖中道、湖山道、磨山道和郊野道四条主题绿道构成。
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A.昨日,光谷中心城的核心部分——“地下公共交通走廊及配套工程”全线开工。
B.重度污染天气期间,儿童、老年人和心脏病、肺病患者尽量待在室内,停止户外运动。
C.一年来,习主席讲述“中国故事”,表达“中国态度”,在国际社会刮起一股“中国风”。
D.中国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少问题,交通拥堵、工作与生活功能区隔分明、城市排水系统不完善致暴雨内涝……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5-7题。
长期接收碎片化知识的弊端你所接受的所有信息,决定了你的思维方式。
2016届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新高三起点调研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绝密★启用前2016届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新高三起点调研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116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项是(3分)( )十年前的冬天,一列南去的火车将我带到徽州。
火车刚进入皖南山区,我便感觉雪下得比平原地区要大,车窗外已是一片莹白。
远山脚下, ,一直浮在那里,久久不散。
山谷中的溪流并未结冻,似有隐约的水流声传来。
A .风雪好像把缕缕炊烟冻僵了B .炊烟缕缕,好像被风雪冻僵了C .炊烟缕缕,风雪好像把它冻僵了D .缕缕炊烟好像被风雷冻僵了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 .衡量一个人是否有力量,主要不在于体力,而是取决于心劲儿,也就是内心的力量强大,内心的力量强大了,才算是真正有力量。
B .在欧洲大航海时代到来之前,曾有过中国大航海时代口在那个时代,中国是东西方之间海上贸易的发起者、主导者,打造了绵延数千公里的海上丝绸之路。
C .2015年6月1日,《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正式实施,其控烟力度被认为是目前国试卷第2页,共13页内与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最为接轨的一部地方性法规。
D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和体现了一定时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其内涵十分丰富。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一个给力的厨师是怎样炼成的呢?就是在师傅的指导下开始起步,经过日复一日的刻苦练习,用心揣摩,功夫到了,自然 ,烹制出各种美味佳肴。
②他舍弃过去 的办法,在新时代里按薪方式来制作《旋风九日》,同时坚持要让这部主旋律影片接受市场的检验。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九年级语文元月调研测试题(扫描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2016届九年级语文元月调研测试题2015—2016学年度武汉市部分学校九年级调研测试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共12分,每小题3分)1.D(绊bàn)2.B3.C(“能”与“好坏”搭配不当)4.D(“不少问题”后的逗号使用不规范)二、(共9分,每小题3分)5.D(“事物外在的联系”表述不当,碎片化信息缺乏的就是“事物之间的联系”。
)6.C(文中的信息是“这些获得的信息,因为它们缺少跟其他信息的‘联系’,因此难以被我们‘提取’”,而不是因为“新信息过多”难以“提取”。
)7.A(文中的信息是“碎片化信息,其实跟来源没有太大关系”。
)三、(共9分,每小题3分)8. A(舍弃)9. B10.B四、(14分)11.宣王若没有春居,几乎被天下所耻笑了。
(共4分。
“微、为、笑”理解正确,各1分,其余语意正确,1分。
)12.①老骥伏枥②清泉石上流③舍生而取义者也④能为国戍守边疆壮志难酬(此小题答案语意相近即可)(共10分,每空2分。
)附:【参考译文】齐宣王建造大宫室,面积超过百亩,堂上有三百扇门。
以齐国这样的大国,筹建了三年却没能建成,群臣没有人敢规劝齐王。
臣子春居问宣王说:“楚王抛弃先王的礼乐,因而礼乐变得轻狂,我敢问楚国还有贤君吗?”宣王说:“没有贤君了。
”春居说:“楚国朝廷中臣子数以千计,却无人敢于劝谏,请问楚国还有直臣吗?”宣王说:“没有直臣了。
”“现在您建造大宫室,其面积超过百亩,堂上有三百扇门。
以齐国这样的大国,建造了三年却没能建成。
群臣中没有人敢规谏,请问大王,齐国还有直臣吗?”宣王说:“没有直臣了。
”春居说:“我请您让我走吧。
”便快步退出。
宣王说:“春子!春子请回来!您为什么规劝我如此之晚呀?我愿意现在就停止修建宫室。
”他立即召来主管记录的掌书官,说:“记录下来:我不贤德,喜欢建造大型宫室,春子劝止了我。
”规劝君主不可不审慎。
无人敢劝谏宣王,这并不是他们不想劝谏。
春居想要劝谏宣王的愿望和别人是相同的,但他进谏宣王的方法和别人不一样。
2016期末试卷精选2016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高三元月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扫描版
武昌区2016年高三元月调考语文参考答案1.A(“对于地方人文道德建设有着决定性的作用”错,原文第二段说的是“乡贤文化无疑是人文道德建设的重要资源”。
)2.C(C项中“其审视评价的视角其实与一般文化别无两样”的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符,文中第四段说“评价乡贤文化应有切实的地方视角,以‘地方文化持有者的内部眼界’来……”,由此可知,审视评价乡贤文化的视角与一般文化是有区别的。
)3.C(“如果文献流失、文物毁灭,乡贤文化自然就会随之消亡”的说法过于绝对,文中说“文献和文物使乡贤的道德精神‘看得见’,其实乡贤文化之所以产生影响,除‘目染’之外,还在于‘耳濡”’,由此可知,文献流失、文物毁灭只会让乡贤文化无法“看得见”,并不会使其消亡。
)4. D(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虚词、特殊句式等断句。
如,句中的“圣怒”“夫卖直者退”等词语,都是断句的重要参考因素。
)5. D(御史,古代行政官职,自秦朝至清朝,专为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朝廷、诸侯的官吏。
)6.B(“后来是袁公替他们辩解,从而洗清了冤屈”错,根据原文,是认为他们不过是狂放不羁的青年,没有其他事情。
后来经过两台官员审查,没有发现什么问题,事情才停止。
)7.(10分)(1)事情交付四郡处理,四郡的官员推举袁公执笔(处理此事),袁公依法书写供状为石昆玉洗雪冤屈,同僚们都十分害怕。
(译出大意给2分;“下”“秉笔”“雪”,每译对一处给1分)(2)碰到别的御史触怒了皇帝,将要受到廷杖的责罚,各位御史都到内阁为这位御史求情,辅臣把皇帝的意思作为理由拒绝了。
(译出大意给2分;“诣”“以”“辞”,每译对一处给1分)【参考译文】袁公名可立,字礼卿,年轻时考中进士,(担任苏州府推官)治理苏州,官员考察时以政绩第一上报朝廷,被召入西台(官署名)。
这时候皇上有些厌恶大臣频繁地议论朝政,朝廷动不动就以“卖直沽名”压制正当的言论。
袁可立直言上疏道:“近年来,大臣们的言论很多,言辞激烈直率,以致触怒了皇上,因此罢黜的官员不下一百人,而且都说是‘卖直沽名’。
2016届武昌区元月调考语文参考答案
武昌区2016年高三元月调考语文参考答案1.A(“对于地方人文道德建设有着决定性的作用”错,原文第二段说的是“乡贤文化无疑是人文道德建设的重要资源”。
)2.C(C项中“其审视评价的视角其实与一般文化别无两样”的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符,文中第四段说“评价乡贤文化应有切实的地方视角,以‘地方文化持有者的内部眼界’来……”,由此可知,审视评价乡贤文化的视角与一般文化是有区别的。
)3.C(“如果文献流失、文物毁灭,乡贤文化自然就会随之消亡”的说法过于绝对,文中说“文献和文物使乡贤的道德精神‘看得见’,其实乡贤文化之所以产生影响,除‘目染’之外,还在于‘耳濡”’,由此可知,文献流失、文物毁灭只会让乡贤文化无法“看得见”,并不会使其消亡。
)4. D(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虚词、特殊句式等断句。
如,句中的“圣怒”“夫卖直者退”等词语,都是断句的重要参考因素。
)5. D(御史,古代行政官职,自秦朝至清朝,专为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朝廷、诸侯的官吏。
)6.B(“后来是袁公替他们辩解,从而洗清了冤屈”错,根据原文,是认为他们不过是狂放不羁的青年,没有其他事情。
后来经过两台官员审查,没有发现什么问题,事情才停止。
)7.(10分)(1)事情交付四郡处理,四郡的官员推举袁公执笔(处理此事),袁公依法书写供状为石昆玉洗雪冤屈,同僚们都十分害怕。
(译出大意给2分;“下”“秉笔”“雪”,每译对一处给1分)(2)碰到别的御史触怒了皇帝,将要受到廷杖的责罚,各位御史都到内阁为这位御史求情,辅臣把皇帝的意思作为理由拒绝了。
(译出大意给2分;“诣”“以”“辞”,每译对一处给1分)【参考译文】袁公名可立,字礼卿,年轻时考中进士,(担任苏州府推官)治理苏州,官员考察时以政绩第一上报朝廷,被召入西台(官署名)。
这时候皇上有些厌恶大臣频繁地议论朝政,朝廷动不动就以“卖直沽名”压制正当的言论。
袁可立直言上疏道:“近年来,大臣们的言论很多,言辞激烈直率,以致触怒了皇上,因此罢黜的官员不下一百人,而且都说是‘卖直沽名’。
2016武汉初三元调语文答案.pdf
2015—2016 学年度武汉市部分学校九年级调研测试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共 12 分,每小题 3 分)
1.D(绊 bàn) 2.B 3.C(“能”与“好坏”搭配不当) 4.D(“不少问题”后的逗号使用不规范)
二、(共 9 分,每小题 3 分)
5.D(“事物外在的联系”表述不当,碎片化信息缺乏的就是“事物之间的联系”。) 6.C(文中的信息是“这些获得的信息,因为它们缺少跟其他信息的‘联系’,因此难以被我 们‘提取’” ,而不是因为“新信息过多”难以“提取”。) 7.A(文中的信息是“碎片化信息,其实跟来源没有太大关系”。)
作文评分量表
类别
档次
题意表达
材料支撑
语言表达
得分区间
上档 一
下档
正确
恰当
优秀 合格
50 49-46
上档 二
下档
正确
缺陷
优秀 合格
45-42 41-38
上档
错误(与材料
三 下档
相关)
恰当
优秀 合格
37-34 33-30
四
上档
错误(与材料
缺陷
下档
相关)
优秀 合格
29-26 25-22
上档 五
下档
正确
错误
1
中考、(18 分)
13.(1)掐得很小心(状态)(2 分,答“掐得不坦然”可以得 1 分。)。(2)掐得很少(数量) (2 分)。(共 4 分,每点 2 分。) 14.老人明白了“施予者的注视会让承享者失去坦然的心情”这个道理。(4 分)(答“老人明 白了只需让紫苏长好,不要注视着邻人采摘紫苏”得 2 分。) 15.(1)乡下老人栽种紫苏供大家采摘品尝的善行,引来了人们对他的关心与尊重;(2)老 人在空地上栽种紫苏又引来了老妇人提供杏树苗给紫苏遮阳,并在紫苏的空隙处种下杏树; (3)两位老人种植紫苏和杏树的善行又“蔓延”成邻里的友善和乐。(共 6 分,每条 2 分。 能较全面地概述出本文所表现的善行的传递,即可得满分。) 16.感恩能让善行蔓延开来,感恩能在恩德中释放恩德。(“感恩”的特殊效果应落实在“蔓 延”或“释放”等行为上,语意相近即可,4 分。)
2017年武汉九年级元调语文及答案
2016—2017学年度武汉市部分学校九年级调研测试语文试卷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命制 2017.1.12亲爱的同学,在你答题前,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注意事项:1.本试卷由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组成.全卷共8页,七大题,满分12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2.答题前,请将你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并在“答题卡”背面左上角填写姓名和座位号。
3.答第I卷(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不得答在“试卷”上。
4.答第1I卷(非选择题)时,答案用0.5毫米黑色笔迹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5.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预祝你取得优异成绩!第I卷(选择题共30分)一、(共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组是()A.褴.褛(lán) 褶.皱荒谬.绝伦(miù) 吹毛求疵.B.悲怆.( cāng) 焦灼.尽态极妍.(yán)篷.首垢面c.黏.膜( nián) 雾霭.潜.滋暗长(qián) 钟灵毓.秀D.膂.力(lǚ)葳蕤.飞珠迸.玉(bèng) 悲天悯.人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我们的教育总有一种速食的渴望,表现得很急切。
岂不知很多东西必须假以时日,方有收获。
所以,学习《诗经》,不能只是急于求得标准答案,而应在真诚品读中帮助学生去_______生命、____________生命、_________生命。
这才是教育应有的态度。
A.感受领悟思考 B.思考感受领悟C.感受思考领悟 D.思考领悟感受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笔下的这种情境能直达读者的心灵深处。
B.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中,使人明显地感受到亡国之君的“愁”。
元调语文答案
2016-2017学年度武汉市九年级部分学校调研测试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共12分,每小题3分)1. B(悲怆——chuàng 篷.首垢面——蓬)2. C3. B(缺主语)4.D(“磅礴之势”之后的“,”改为“。
”,“用武之地”后的“。
”改为“,”。
)二、(共9分,每小题3分)5.C(杜甫被誉为“诗圣”并非因为杜甫的最高理想是成为“圣人”。
)6.C(李白也思考生命意义和价值,只是他与杜甫的角度不同。
)7.B(“所有的生命都是不可取代的”不是作者在本文中的观点。
)三、(共9分,每小题3分)8.C(带领)9. C10.A(张咨认为孙坚俸禄二千石,其职位与自己相等,不应该为他调拨粮草。
)四、(10分)11.政令法纪是国家的根本,因此(孙坚)能够创立东吴国。
共4分。
“植”、“是以”、“开”各1分,其余句意正确1分。
【参考译文】汉朝末年,长沙太守孙坚发兵讨伐董卓,到达南阳时,聚兵众几万人,行公文给南阳太守张咨,请求调拨军粮。
张咨说:“孙坚,不过是领二千石的太守,与我同等级,不应调拨军粮给他。
”张咨竟不发粮。
孙坚想见他,张咨又不肯见。
孙坚想:“我才起兵就遇到阻力,今后怎么建立威信呢?”于是假称得了急病,全军士兵震惊惶恐,到处招呼着请来巫医,祈祷神灵祭祀山川,孙坚又派亲信的人告诉张咨说,准备将军队交给张咨统领。
张咨贪图孙坚的军队,便立即率领步兵骑兵五百人,带着牛肉、美酒来到孙坚的军营。
孙坚躺在床上接见他,不久起身,设酒宴款待他。
酒喝得正畅快时,长沙主簿进来说:“先前大军来到南阳,前行的道路没人管理,军需物资没人准备,请求收审张咨!”张咨很害怕,想要离开,但四周布满士兵,无法突围。
一会儿,主簿又进来说:“南阳太守拖延了义军进兵,使贼人不能及时受到讨伐,请求拘捕张咨,按军法处治!”于是将张咨捆绑起来,在军门外斩首,南阳全郡为之震惊,从此对孙坚的要求无不照办,所要经过的郡县都准备好干粮款待孙坚的军队。
最新2016届湖北武汉市武昌区高三元月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乡贤的道德精神是可以“看见”的乡贤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宝贵资源。
费孝通先生说:“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在乡土性的中国,对传统文化的追怀必然要重视乡贤文化。
谁是乡贤?或者说谁有资格称为乡贤?大致来说,乡邑有道德声望和卓越建树的人方可称为乡贤。
有没有一个标准呢?因时代不同而标准不同,但总的说来,古代标准的尺度,权衡在地方人心,落实在乡贤祠的祭祀上。
一个乡邑中人,品学为地方所推崇,死后被题请祀于其乡,入乡贤祠,受春秋致祭,便称乡贤。
乡贤文化属于地域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是乡贤所创造的具有人文价值的物质成果和精神财富。
当我们称乡邑某前人为“贤”的时候,是包含道德层面的肯定和赞誉的,所以乡贤文化无疑是人文道德建设的重要资源。
清代史学家全祖望对乡贤文化的认知让我们很有启发,他辞官回乡以后,花了很大的精力对乡贤事迹深入发掘,为地方文化谱系建立永存的标识,其目的正如他在《感怀》诗中所说:“古人观世道,首重在人心。
天地纵多故,此志终昭森。
”这里的人心,是乡贤的道德高度,是一种至善大有、忠贞正直、悲天悯人、推己及物的典型人格。
当然,乡贤文化是一种地方性人文标识,我们评价乡贤文化应有切实的地方视角,以“地方文化持有者的内部眼界”来观察地方乡贤的道德风范和精神高度,并发掘出其地方文化根性。
就此而言,我们可以将乡贤大致分为“当地的贤达”和“与乡邑具有地缘关系的贤达”。
前者一般指乡邑士绅,他们在人格精神上保持高风亮节,在为人处世上谨慎谦退,在行为姿态上勇于担当,因此在地方享有很高的威望和信誉,是乡邑发展、稳定、和谐的主导力量。
很多地方的文化精英走出了乡邑,但他们从方言音声到性格风尚、观念行为都带有乡园烙印,其实践成果和道德文章可能在更广泛的范围产生影响,但都与其乡园有着天然联系,因此应注意乡贤文化与整个历史传统文化的关系。
举例来说,范仲淹的“先忧后乐”思想与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观念,表达出一个时代的文化精神和道德高度,具有历史的典型意义,如果将其放到吴文化的范畴中,他们都是苏州的乡贤,其思想观念都和苏州乃至江南之地域、人文密切相关,自然属于乡贤文化。
武汉市2017届元调语文模拟检测卷及解析(一)
8.下列句子加点的词在文句中的意思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见往事耳 B.及鲁肃过寻阳 C.当日知其所亡 D.妻乃引刀趋机而言
见:看见 及:到了 日: 第二天 引:拿起
8.D 【解析】:A.见往事耳 见:了解 B.及鲁肃过寻阳 及:到了……的时候 C.当日知其所亡 日: 每天 D.妻乃引刀趋机而言 引:拿起
1 .B
【解析】:毕肖(xiāo)改为: 毕肖(xiào) “催残” 改为:摧残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你若盛开,那是 在春日枝头上的一种情怀。盛开,是花朵潜伏 已久的梦,也是它不得不 的一种职责。盛开,总是美丽的。花朵 的盛开是 ,是热闹;生命的盛开是激情,是 。 A.含苞待放 施行 妖艳 前进 B.悄然绽放 履行 绚丽 奋进 C.悄然绽放 施行 绚丽 前进 D.含苞待放 履行 妖艳 奋进
• 7.D •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信息推断的能力。 • 【解析】:这道题犯了“曲解文意”的错误。原文是“由于使用 者不必从头学起即可操作科技黑箱,于是……”,选项改为“由 于科技黑箱使用简单方便,于是……”。“不必从头学起即可操 作科技黑箱”指的是使用者不必理解和掌握科技黑箱的知识,只 需按规则操作即可得到预期的结果,这不等于“科技黑箱使用简 单方便”。 • 这道题还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原文是“科技黑箱……更为 锋利”,选项改换为“科技……更加锋利”,“科技黑箱”与 “科技”在概念含义上是不同的,后者改变了所指对象,实际上 偷换了概念的具体内涵。 • 这道题还犯了“无中生有”的错误。选项增加了“直接后果”一 词,“后果”一词多用在坏的方面,而“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 剑”,指的是科学技术有好坏两面,但“结果“一词只呼应着坏 的一面,也可以说犯了“两面对一面”的错误。 • 【易错点拨】不能有效找出原文语句,进行有根有据的推断,往 往是凭感觉做题。
湖北省武昌区2017届高三元月调考语文试题(附答案)$756713
武昌区2017届高三年级元月调考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人类社会的长期发展中,人文科学以人类的精神世界及其积淀的精神文化为研究对象,运用意义分析和价值的解读方法来验证人类的情感、观念、精神和理念;社会科学以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综合文化研究的各种方法,考究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及其诸多表现,探索和发现人类社会及其诸领域的发展规律。
人文社会科学不仅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标尺,更是人类社会文明演进的催化剂,以其独到的价值理性的导向功能和工具理性的实效功能,探索指引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道路,提炼升华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理念,探索着人类自身的发展方向。
随着人类文明的演进、人类历史的发展,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已成为社会发展的“车之两轮,鸟之双翼”。
近代以来,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工具理性、技术理性至上的观念也相应而生并逐渐膨胀,直至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传统人文精神,稀释了价值理性的本真意义,从而遮蔽了人类的双眼,使人类社会步入了物质越丰富、精神越匮乏的悖论和怪圈。
这种现象提醒我们要重视对新型大学精神和大学理念的塑造。
客观而言,大学既是知识的宝库,又是精神的殿堂,它具有追求真理和传承善德的双重使命。
大学不仅应成为国家强大的智力资源宝库,而且应成为人类进步、社会发展的精神灯塔。
追求知识、崇尚科学,无疑是大学的重要使命,但“知识”与“科学”难以实现其自身价值的崇高性,无法解决其自身存在的意义问题。
“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只有得到大学之“道”的规范和引领,“知识”和“科学”才能成为人类的福祉。
同时,人文情怀是科学精神的不竭动力,唯有接受人文精神的引导,科学精神才能冲破功利主义的藩篱,摆脱唯我主义的束缚。
自古以来,那些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所具有的顽强的求真精神、崇高的献身精神、不懈的探索精神和无穷的创造精神,正是源于他们博大的生命情怀、无私的人生态度、高洁的人生志趣和崇高的人生理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李白的生命呈现的是自由形态,杜甫的生命呈现的是成熟与稳重。
B.李白的生命形态容易激发年轻人的勇气,杜甫的生命形态唤醒了中年人的悲悯心和 责任感。
C.杜甫的社会性很强,他思考的是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而李白却并不如此。
D.李白和杜甫的生命意境有着不同的源头, 前者源自老庄的思想, 后者源自孔孟哲学。
⑦村子虽然老了,承载不了青年人的梦,但村子却包容着老人,村子需要老人给它以 支撑,给它以微弱的呼吸。老人也依恋着村子,老人需要村子的气息,那些即使闭着眼也能 准确判断出长短的弄堂, 不用数也能知道级数的石桥, 不用舔就能尝到的略带湖水湿气的空 气??那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屋一堂,都是老人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
⑧当然,村子也有热闹的时候。年末岁初,那移居城镇的人,纷纷赶回村子。一辆辆 闪亮豪华的车子,穿越了亲情通道,他们要把一年积攒下来的孝心倾倒出来。村子里弥漫着 祥和、团圆和美满。安静、沉默已久的村子,突然间沸腾起来。涌动的人流,喧哗的人声,点缀着村子的角角落落。然而,这样的场景是短暂的。随着夜幕的降临,一拨拔的人便又回 到自己城镇的家中。村子又回到了空荡荡、冷清清的状态。如果不是那一堆堆代表孝心的物 品和一张张粉红的大钞的提醒.这一天亲情的眷顾,感觉就像是个美丽的梦幻。
杜甫的社会性很强,李白根本没有社会性。李白鼓励个人把社会性的部分切断,从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个人角度思考生命意义和价值。 儒家对于一个人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一定 是放在群体当中考虑,比如孝与忠,是在家族与国家里完成自我,如果抽离了家族和国家, 个人的意义无从讨论。李白不讨论这些问题,他只是一个决然的个人。 “天生我材必有用” , “我”是一个孤立的个体,而杜甫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行为都是把自己放到群体当中。
5.下列对李白被誉为“诗仙” 、杜甫被誉为“诗圣”的解释不准确 的一项是( )
A.李白是一个不遵守பைடு நூலகம்间规则的人,他追求的是个人化的自我解放。
B.李白的好酒,李白的游侠性格,都是不符合世俗的道德标准的。
C.作为“诗圣”,杜甫的最高理想是成为儒家学说所尊崇的圣人。
D.杜甫的个人生命风范是在群体生活中自我锤炼出来的。
⑤村子,失去一个个身强力壮的年轻人,也失去了他们的孩子。作为生存之根的村子,越来越空虚。在这里,时间失去了意义,空气也仿佛静止了一般,任凭外界风云变幻,斗转 星移,村子毫无知觉。失去了流动的人群,它也就失去了敏锐的感觉。村子中仅有的人,都 是些老人。
⑥生老病死,是自然界的规律。村子也进入了暮年。生活在村子里的人,都认为村子 始终是那个样子。如果改变,也不会如此明显,如此快速。夜幕降临了,曾经的万家灯火之 景不复存在。村子沉浸在一片黑暗中,无声的世界仿佛已经睡去。偶尔闪出的一点灯光,也 微弱得犹如风中的蜡烛,转眼就无力地黯淡下去,隐身于无边寂静中。
②遥远的时空里,一只寻找乐土的鸟儿,在空中飞过,它无意中看到一片繁荣的树林, 找到了一棵适于居住的大树,手是,鸟儿栖息于此,驻足安家,养育后代。村子的诞生,就 如这只鸟儿一样,无意的偶遇成就了一代代的人。村子,在形成之前,可能是一片杂草丛生的荒蛮之地,除了野草外,就是黑褐色的土地;也可能是一片茂密的丛林,枝繁叶茂间,野 禽出没;它们都是原生态的、自由的、随意的,无所谓繁荣与沧桑,也无关年轻与暮年。在 某天的某时,某人独行至此,或顺流而下,碰巧船搁浅到此。人,累了,渴了,也可能被这 边的美景吸引住了,于是,他停下脚步,放下行囊,在此安营扎寨,生儿育女。缕缕炊烟升 起的那刻,村子便诞生了。
⑨村子中的老人,越来越老。到这些老人都故去的那天,村子就失去了那股引导亲情 的绳索,在外的游子,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了。 13.用精练的语言概括出第①段的两层语意。 (6 分)
D.白居易最可贵的一点是他对人有一种真正的同情,他的诗作《观刈麦》便是明证。 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 的一项是( )
A. 《蒹葭》诉说着最淡的情感:没有爱也没有恨,只是追求,有点彷徨,却不放弃。无 论客观环境有多艰难,主观心愿上一定相信有希望——“宛在水中央” 。
B.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陈子昂是在讲苍凉,讲历史上的苍凉时刻,里面充满了自负、骄傲,同时又充满孤独感。
(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 《 (孟子)两章》
(3)出师一表真名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陆游《书愤》 )
五、(22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3—16 题。
老去的村庄
①人会老, 树会老, 万物会老, 凡是有生命的东西都会老。 就连那沉寂于低洼之处的小溪、 也会经不起日月的提炼,渐渐萎缩干涸;孤坐草丛之中的岩石,也抵不过风雨的侵蚀,日益 松散风化。老,是归宿,是终结,是面对时光潇潇洒洒地流逝而无可奈何的放弃。
A.感受 领悟 思考 B.思考 感受 领悟 C.感受 思考 领悟 D.思考 领悟 感受
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 的一项是( )
A.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笔下的这种情境能直达读者的心灵深处。
B.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中,使人明显地感受到亡国之君的“愁” 。
C.当王维写下“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的诗句时,世间便留下了一幅淡雅的水墨画。
圣与仙是非常不同的两种形态。在中国的整个思想极度成熟,文学达到登峰的时刻, 李白体现了老庄思想的最高完成,杜甫体现了孔孟哲学的最高完成。
整整一千年当中,很多人在讨论李白杜甫的优劣,这真是一个很大的精神浪费,他们 都是不可取代的。樟树与榕树哪种更好?它们是不同的生命,在自然世界里,一定要分好或 不好是荒谬的,人的世界也是如此。李白杜甫的生命分别抵达了不同的巅峰状态,如果非要 去比较优劣,会偏离对他们的真正认知。
三、 (共 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 8—10 题。
诈疾生法
汉末孙坚举兵诛董卓,至南阳,众数万人,檄南阳太守张咨请军粮。咨日:“坚,邻 二千石耳,与我等,不应调发。 ”竞不与。坚欲见之,又不肯。坚日: “我方 举兵,而遂见阻, . 何以威后?”遂诈称急疾,举军震惶,迎呼巫医,祷祀山川,而遣所亲人说 咨,言欲以兵付 . 之。咨心利其兵,即将 步骑五百人,持牛酒诣 坚营。坚卧见,无何,起设酒饮咨。酒酣,长 . . 沙主簿入白: “前移南阳道路不治军资不具请收咨。 ”咨大惧,欲去,兵陈四固,不得出。有 顷,主簿入白: “南阳太守稽停义兵,使贼不时讨,请收按军法从事。 ”遂缚于军门斩之,一 郡震悚,无求不获,所过郡县皆陈糗粮以待坚军。君子谓坚能用法矣。法者,国之植也,是以能开东国。
C.苏东坡的伟大,在于他让你觉得艺术创作就是真性情:只要你有真性情,就可以写这 样的字,也可以写这样的诗。
D.时隔千年,我们重读辛弃疾的《破阵子》 ,仍感到一种凛然杀气和磅礴之势,他本想
以身许国,但南渡之后再无用武之地。挑灯看剑,梦回沙场,满腔热血便倾洒在词作之中。
二、 (共 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 5—7 题。
D.孙坚杀掉张咨以后,打仗所过之处再也没有人敢不提供粮草了。
四、 (10 分) 11.将第三大题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分) 法者,国之植也,是以能开东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填空。 (6 分,每空 2 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杨慎《临江仙》 )
2016-2017学年度武汉市九年级元月调考语文试卷及评分标准
2016~2017 学年度武汉市部分学校九年级调研测试 语文试卷
第 I 卷(选择题共 30 分)
一、 (共 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或注音有误 的一组是()
A.褴 褛(lán)褶皱荒谬绝伦(miù)吹毛求疵.
虽然同时分享了大唐盛世时的诗歌高峰, 李白呈现出来的生命意境, 与杜甫呈现出来的 生命意境非常不同。很多人喜欢争辩李白好还是杜甫好,其实生命里面常常充满两难,为什么不可以同时喜爱李白与杜甫两个诗人?
在青春期, 很自然会喜欢李白。 李白的生命里所呈现出的自由形态,他的 《少年游》 《少 年行》中的青春形式,在正统文学当中不被鼓励.在整个文化体制中,受鼓励或赞赏的是经 过很多历练之后的成熟与稳重。 青年时对李白的爱好很容易理解, 因为那个时候很想背叛学校的教育,很想背叛家庭的规矩,很想像李白一样出走冒险。这未必是对李白绝对正确的理解,可是李白令人感觉到他的生命可以豁达到孤独地出走。那时候大家聚到一起,念的多是 李白的诗句。而对于杜甫的感动,是在进入中年的沧桑之后,开始明白他对人世间的悲悯, 以及他把个人放入群体当中,对使命与责任的承担。
C.前移南阳/道路不治/军资不具/请收咨
D.前/移南阳道/路不治/军资不具/请收咨
10.下列对文本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张咨不给孙坚粮草援助的原因是过去孙坚有二千石粮食不曾给他。
B.孙坚派人故意告诉张咨愿意交付兵权是为了引诱张咨前来。
c.孙坚诱杀张咨是为了建立自己的威信,举兵大计不再受阻。
B.悲怆 ( cāng)焦灼尽态极妍 (yán)篷首垢面
c.黏 膜( nián)雾霭潜滋暗长(qián)钟灵毓秀
D.膂 力(lǚ)葳蕤飞珠迸玉(bèng)悲天悯人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 的一组是( )
我们的教育总有一种速食的渴望,表现得很急切。岂不知很多东西必须假以时日,方有 收获。 所以, 学习 《诗经》 , 不能只是急于求得标准答案, 而应在真诚品读中帮助学生去_______ 生命、____________生命、_________生命。这才是教育应有的态度。
7.下列对作者分析不宜讨论李白杜甫优劣的原因的理解,不准确 的一项是( )A.李白和杜甫都是我国诗歌史上伟大的诗人,争论谁优谁劣是很大的精神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