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现状及拯救方法
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与解决方案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最深厚、最灿烂的文化宝库之一,是我们民族的瑰宝和文化根基。
但是,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我们的传统文化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日益盛行的娱乐文化、低俗化与商业化等,这些问题导致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遇到了很大的困难。
本文将探讨中国传统文化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一、传统文化的基础思想受到挑战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思想是儒家思想,其核心是礼义文化和中庸之道。
这些思想强调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家庭、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并以道德规范为指导行为。
但是,在现代社会中,这些理念的受欢迎程度正在逐渐下降,特别是在一些城市和年轻人中,这些规范已经不再被重视。
解决方案:加强传统道德教育,让更多人了解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并将其与现代社会相结合。
例如,可以在教育体系中加强儒家思想的教育,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接受这些思想。
同时,在现代娱乐产业中,也应该加强道德规范和良好的文化影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传统文化的形式受到破坏传统文化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民族特色,传承了几千年的历史,然而,现代生活方式和商业化趋势的出现导致许多文化传统被破坏和向商业化方向演变。
例如,中国传统戏曲、民乐等艺术形式的观众及参与者日益减少,甚至失去了传承的基础。
解决方案:保护传统艺术形式和文化遗产,加强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推广,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和欣赏这些文化遗产。
例如,可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探索新的表现形式,推出更多适合现代社会需要的新型传统文化产品,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和传承。
三、文化创新不足导致传统文化面貌老化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不仅是传承,更是创新,但是当前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新兴文化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仍存在巨大的挑战,也导致了传统文化呈现老化的面貌。
解决方案:鼓励和支持文化创新,培养新型文化创新人才,开展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现代产业等领域的有机融合,推动传统文化创新发展。
同时,要加强对当代青年及中小学生的文化熏陶和传承意识培养,引导他们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思想,将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的人文理念相结合。
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困境及建议
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困境及建议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困境1.教育体制不完善:现代教育系统注重理论知识和应试能力,传统文化教育较为薄弱,导致学生对传统文化了解匮乏,传统文化无法得到有效传承和发展。
2.社会价值观念转变: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社会价值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同度降低,传统文化传承遇到了巨大困难。
3.媒体影响力的削弱:现代社会媒体的普及和快速发展,使得年轻人更多关注流行文化和时尚潮流,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下降,传统文化传承面临挑战。
4.城乡差异化:传统文化在城市和农村的传承发展存在差异,城市化进程导致传统文化在城市中逐渐失去土壤,传统文化的传承面临更大的困境。
5.商业化倾向:部分传统文化被商业化利用,以商业目的进行传播,使得原本纯粹的传统文化变得商业化,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髓被淡化,传承受到威胁。
6.人才流失: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者和传统手艺人逐渐减少,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不高,在传承者的培养和传承方面存在困难。
7.文化多元化: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国文化相互影响,传统文化面临着来自外来文化的竞争和冲击,传承发展困难。
8.法制保护不完善:传统文化在法律保护方面存在不足,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规范,使得传统文化在保护和传承上受到阻碍。
9.传统文化资源的整合和利用困难:传统文化资源分散且存在散失现象,整合和利用困难,制约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10.传统文化传承者的老龄化:传统文化传承需要时间和精力的投入,但传承者多为年长者,他们的离世导致了传统文化传承的中断和困境。
二、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建议1.加强教育体制改革:在教育体系中加大传统文化教育的力度,增加传统文化课程的设置,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同。
2.加强社会宣传和推广: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兴趣。
3.加强传统文化研究与保护:加大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和保护力度,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对传统文化资源的整合和保护。
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困境及建议
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困境及建议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历史、艺术和哲学。
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文化面临着一系列的困境。
本文将列举十个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1. 教育体制改革困境:传统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逐渐被弱化,学生接触和了解传统文化的机会减少。
建议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将其纳入课程设置,并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市场经济冲击困境:市场经济的发展导致商业化对传统文化的侵蚀。
建议加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倡保护传统文化的市场化运作,通过创新和推广传统文化产品,提高其竞争力。
3. 信息时代转型困境:传统文化在互联网时代面临着宣传和传播渠道的变革。
建议积极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平台,推广传统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和参与其中。
4. 年轻人兴趣转移困境: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逐渐减少,更倾向于追求时尚和流行文化。
建议通过创新传统文化形式,融入年轻人的审美需求,吸引他们主动参与。
5. 传承人才缺失困境: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专业的人才,但传承人才日益减少。
建议加强传统文化专业人才的培养与选拔,设立奖学金、创作基金等激励机制,吸引更多人从事传统文化研究和传承工作。
6. 城乡差异困境:传统文化在城市和农村之间存在差异,农村地区传统文化的传承面临着更大的困难。
建议加强农村地区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通过组织文化活动、开展传统技艺培训等方式,提高农村地区人民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7. 文化多元化冲击困境:全球化进程中,各种文化相互融合,传统文化面临着多元化的冲击。
建议保持对外开放的姿态,积极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元素,推动传统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8. 资金支持不足困境: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但目前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
建议加大对传统文化的资金投入,设立专项基金,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推动传统文化的发展。
9. 保护政策不完善困境:传统文化的保护政策还不够完善,缺乏有效的法律和制度保障。
中国传统文化传承问题及解决方案
中国传统文化传承问题及解决方案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积淀,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根基和灵魂。
然而,在现代社会,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中国传统文化面临许多挑战和问题,传承困难成为了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
本文将从传统文化传承的现状、问题分析和解决方案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现状1.传承途径单一:很多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都集中在一些专业的艺术团体和学校中,而在普通百姓家庭里传承的很少。
这导致传统文化只在狭窄的范围内传承,无法惠及更广泛的受众。
2.丧失原汁原味:在现代社会,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和商业化的发展,放弃了传统文化的原汁原味,改变了传统文化的形式和内涵,导致传统文化传承后的真实性受到了质疑。
3.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中国传统文化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一些年轻人更加喜欢追随西方的文化,导致中国传统文化的受众范围不断缩小。
二、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问题解析1.价值观念的变迁:在现代社会,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了变化,西方文化的冲击也让中国传统文化的地位受到了挑战,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和普世价值在社会中的地位受到了侵蚀。
2.少数民族文化传承问题:在现代社会,很多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面临着消亡的危机,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
3.教育资源的不足: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中,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资源相对不足,导致了一些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不够深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也变得越来越少。
4.传承方式的单一:传统文化的传承方式主要集中在一些专业团体和学校中,而在普通百姓家庭里传承的很少,这导致传统文化只在狭窄的范围内传承,无法惠及更广泛的受众群体。
三、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解决方案1.加大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政府要加大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出台更多的政策和法规,保护和传承好中国传统文化,逐步形成一个完善的传统文化传承保护体系。
2.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学校应该增加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课程,让学生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内涵,培养和增强学生的传统文化情感。
中国文化存在的问题
中国文化存在的问题介绍: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面临着一些与时俱进的挑战。
虽然中国取得了经济和科技的巨大发展,但一些问题依然存在于其文化体系中。
本文将罗列出当前中国文化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一、对传统价值观念过度追求中国文化中强调尊重长辈、传承孝道等传统价值观念是其宝贵之处。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对这些价值观念的过度追求却可能造成一些负面影响。
例如,由于对长辈尊敬的要求过高,使得年轻人在某种程度上缺乏独立思考和自主决策能力;另外,对孝道的过分重视也可能导致家庭关系紧张甚至压抑个体发展。
因此,我们需要重新评估并平衡传统价值与现代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
二、教育系统过分强调应试教育随着近几十年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教育被看作是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竞争力的关键。
然而,中国教育系统过分依赖应试教育,重视知识记忆和考试成绩,而缺乏培养学生创造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等方面的教育。
这种模式导致了学校超负荷的压力、学生之间激烈的竞争以及对实践技能和创新精神的忽视。
因此,改革教育体制、推动素质教育是迫在眉睫的任务。
三、文化产业倡导浮躁消费观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文化产业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但是,在追求商业利益的过程中,一些文化产业过度强调娱乐性和商业性,导致内容质量下降,许多作品只为迎合市场需求而不注重艺术价值或传播正能量。
这种浮躁的消费观对年轻人尤其有影响,他们更容易受到低俗内容和虚假炒作吸引。
因此,建立舆论监管机制、鼓励优秀原创作品的制作和推广,对于培养良好的文化氛围至关重要。
四、历史认知存在片面性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多元文化。
然而,在一些情况下,历史观点和解读仍然存在于传统框架中,并且缺乏综合性和全球视野。
这导致了对某些事件或人物过分强调,同时忽略了其他重要的历史事件和文化表现形式。
因此,扩大历史教育范围、加强跨学科研究是必要的,帮助人们更全面地理解并传承中国丰富多样的历史与文化。
五、文化保护与创新发展平衡不足保护是传承文化的基础,但过度保护也可能削弱其活力。
中国传统文化传承问题及解决方案
中国传统文化传承问题及解决方案传统文化在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
然而,在当今社会,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和西方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传承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这些问题包括文化价值观念的淡化、传统习俗的减少、传统艺术的失传等。
为了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解决方案。
一、问题分析1.文化价值观念淡化随着社会的变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许多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我们的价值观念有所改变。
一些年轻人对传统道德和礼仪越来越淡化,而更多的是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
这导致传统文化在一些人群中失去了地位和影响力。
2.传统习俗减少一些传统节日和习俗在现代社会逐渐减少,很多年轻人对传统节日没有太多的了解和参与。
这些习俗的减少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3.传统艺术失传中国传统艺术如戏曲、书法、绘画等在现代社会也受到了较大冲击。
一些传统艺术传承人逐渐减少,导致了一些传统技艺的失传。
二、解决方案1.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教育,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传统文化的价值。
在学校教育中加入传统文化的内容,开展传统文化讲座和活动,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了解。
2.传统文化活动的丰富多样组织各种形式的传统文化活动,如传统节日庆典、民俗表演等,吸引更多的人参与。
传统文化活动可以增加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了解,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保护。
3.保护传统手工艺保护和传承传统手工艺,加强对传统手工艺人的支持和培训。
通过各种形式的展览和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传统手工艺的魅力,鼓励年轻人继承和发展传统手工艺。
4.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加强对传统文化保护的政策支持和法规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政府部门需要出台更多的政策支持和法规保护。
5.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传承传统文化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互联网、移动应用等,将传统文化内容进行数字化、现代化的传播。
通过新媒体平台,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中来。
中国传统文化传承问题及解决方案
中国传统文化传承问题及解决方案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积累的宝贵文化遗产,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然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着许多问题,如传承不易、衰退和遗失等。
本文将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问题出发,分析相关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一、问题分析1.传承不易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丰富多彩的内容,如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家思想、中医药、书法、绘画、古典音乐、古典舞蹈等,这些传统文化对后代的传承需要长期的学习和实践。
然而,随着社会的变迁,传统文化的传承变得越来越困难,很多年轻人甚至不了解或者对传统文化缺乏兴趣。
2.衰退和遗失一些传统文化形式,如传统手工艺、民间习俗、传统节日等,由于现代化的影响,逐渐衰退和遗失。
一些老手艺人年龄偏大,年轻一代缺乏传承,导致传统手工艺的衰落。
此外,一些传统节日和习俗也在现代社会中逐渐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和魅力。
二、问题原因1.社会变迁随着社会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消费习惯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许多人对传统文化缺乏了解和认同,对于古老的传统有一定的距离感和陌生感。
2.教育缺失在现行的教育体系中,传统文化的传承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支持。
学校教育更加注重理工科和应试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上存在一定的限制和不足。
3.社会环境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较快,人们的精力和时间都主要集中在工作和生活的琐事上,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和传承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容易被忽视和边缘化。
三、解决方案1.加强教育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是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关键。
应该通过改进教育体系和课程设置,加大传统文化教育的力度和深度,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不仅要在学校课程中加入传统文化的教育内容,还要通过文化活动、讲座等形式进行传统文化的普及和推广。
2.推动政策政府应该通过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对传统文化进行保护和扶持。
例如对于传统手工艺人员给予补贴和奖励,对传统文化项目给予支持和资助等。
当今中国文化存在的问题
当今中国文化存在的问题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其文化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力。
然而,当今中国文化也不免存在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源于社会变迁、全球化以及快速发展等多种因素。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当今中国文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措施。
一、传统文化与现代价值观之间的冲突中国是一个富有传统文化底蕴的国家,它包含着许多优秀的思想和价值观念。
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全球化的融入,现代生活方式和西方价值观在年轻一代中逐渐流行起来。
这导致了传统文化与现代价值观之间的冲突。
例如,在互联网时代,个人主义和自由思想成为了广大青年的追求,而传统的集体主义和尊老敬老观念则显得过时。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既保留传统文化的精髓,又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
我们可以通过加强对传统文化知识的普及教育来增强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同时,也需要在现代教育体系中融入更多的创造性思维和个人发展方面的内容,使传统文化与现代知识体系相互结合。
二、商业化对文化艺术的冲击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商业化已渗透到各个领域,包括文化艺术。
一些传统文化艺术形式被商业利益驱动,导致了艺术价值被丧失的情况。
例如,在电影制作领域,商业片占据了主导地位,而传统优秀的艺术片难以获得资源支持。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增加对文化艺术的投资,并建立完善的评估体系来保护艺术作品本身的内在价值。
政府可以提供更多资源和政策支持给那些有潜力和独特性质的非商业类作品,并鼓励广大群众参与到文化艺术创作之中。
三、娱乐至上与精神追求不足随着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娱乐消遣需求也在增加。
然而,在追求娱乐享受的过程中,很容易忽略对精神层面的追求。
这导致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缺乏思考和情感表达的空间。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需要加强文化教育和精神教育。
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和批判思维,并提供更多与文化艺术相关的课程。
同时,政府也可以鼓励并扶持更多高质量的文化活动和公共设施,让人们有更多机会去欣赏、参与和推广优秀的文化艺术作品。
中国文化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中国文化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传统文化的国家,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关注。
然而,正如任何其他文化一样,中国文化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探讨中国文化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盲目追求西方文化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在某种程度上,中国年轻一代对西方文化表达了浓厚的兴趣。
其中包括崇尚西方价值观念、追求西方审美标准以及模仿西方生活方式等。
这种盲目追求导致了对本土传统文化缺乏认同感和自豪感。
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教育。
学校应将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中,并鼓励学生通过参观博物馆、展览和其他相关活动来了解和体验中国传统艺术形式。
同时,政府部门可以组织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以保留并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二、商业利益主导下的文化娱乐产业今天,中国的文化娱乐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然而,商业利益主导下的演艺圈和影视圈普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唯利是图、只看中明星充电量而不注重作品质量、缺乏原创等。
这些问题导致了消费者观众群体对文化娱乐产品的失望感和审美疲劳。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政府采取行动来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法规,限制过度商业化倾向,并加强对文化艺术从业者的培训。
同时,我们需要鼓励和支持原创作品,在电影、音乐和演艺等领域提供更多机会给有才华的年轻人。
三、知识传承与教育改革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家族价值观、社会礼仪以及师徒关系。
然而,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导致了人们对传统知识和技能的需求减少。
此外,教育体制中追求高分数和应试教育导致学生对传统文化缺乏了解。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我们应该鼓励学校引入更多传统文化课程,并为学生提供更多参观博物馆、艺术展览的机会。
此外,政府还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来吸引年轻人参与,并激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四、尊重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传统音乐、戏剧艺术和手工艺等。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缺乏妥善的保护措施和缺乏意识,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失传的危险。
中国文化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国文化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多样文化遗产的国家,在全球范围内享有盛誉。
然而,我们也必须正视当前中国文化领域存在的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对社会价值观念、教育体系以及市场经济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就几个重要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商业化导致文化质量下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化已渗透进中国文化领域。
在追求商业利益的驱动下,大量电视节目、电影、音乐等娱乐产品趋向于低俗和功利化。
如何保持艺术真实性和独立性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首先需要加强政府监管力度。
相关部门应制定相关法规和标准,明确艺术品质和创作伦理,并建立有效机制来审核、评估娱乐产品。
同时,更多支持优秀原创作品、人才培养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也是必要的。
第二,培养人民对高质量文化产品的需求。
加强与公众之间的互动和参与,促进公众艺术教育,提升观众的审美水平和鉴赏能力。
只有这样,社会需求从商业化驱动转向真正关注作品本身的价值。
二、传统文化面临衰退和遗失中国拥有悠久灿烂的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应该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然而,许多传统技艺、戏曲表演等已经因缺乏认同感和经济利益而垂危。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采取综合措施来推广和保护传统文化。
首先,通过教育体系增强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在学校课程中加入相关内容,并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重要性的意识。
其次,政府应该给予更多政策支持和财政资金用于文化项目的修复、整理与保护工作。
同时,积极开展海内外交流合作,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吸引更多人参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三、价值观念问题引起社会关注近年来,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冲击下,中国社会出现了一系列价值观念方面的问题。
这些问题包括道德沦丧、个人主义盛行以及浮躁追求等。
如何维护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所倡导的核心价值观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大力推进核心价值观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现状
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现状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首先,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影响力。
中国传统文化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价值观念,在当代社会仍然被广泛关注和传承。
例如,中国传统的尊师重教观念在教育领域得到体现,学生还是尊敬老师的传统。
中国传统的尊老爱幼风尚在现今社会仍然被重视,许多学校和社区都设立了爱老助老的活动,让年轻人和老年人之间的互动更加密切。
此外,传统节日和习俗也依然在中国社会中存在并得到重视,比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都是独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节日,人们通过庆祝和传承这些习俗来弘扬传统文化。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影响,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和习俗逐渐被冲淡或转变。
与此同时,一些新兴的文化和价值观念也不断涌现,对传统文化的影响不可忽视。
比如,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年轻人的文化消费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他们更倾向于追求新潮的文化产品和娱乐活动。
这些因素都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然而,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仍然是积极的。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文化自信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传统文化的价值,并积极参与传承和弘扬。
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支持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比如设立传统文化保护基金、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等。
同时,一些传统文化领域也得到了更加广泛的认可和重视,比如传统医药、传统音乐、传统工艺等都在国内外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发展现状是既有挑战又有机遇。
传统文化仍然对于中国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力,但也面临着现代社会和文化多元化的冲击。
传统文化的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通过政府的支持、广大民众的参与以及传承者的不断探索和创新,才能实现传统文化的活力与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状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状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历经千年传承,承载着丰富的哲学思想、道德准则和艺术表现。
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和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中国传统文化所面临的现状也备受关注。
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中依然占有重要地位,但与新兴文化的冲突不可避免。
现如今,中国传统文化在传承方面面临着一些挑战。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兴趣逐渐减弱,不少优秀传统技艺濒临失传,许多传统节日庆典也变得淡化。
传统文化的普及和弘扬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有效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政府和社会各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学校加强了对传统文化的教育,将传统文化知识纳入课程设置,并举办各种文化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
其次,各地政府加大了对传统文化项目的资助和支持,鼓励各地开展文化节庆、传统技艺展示等活动,提升传统文化的关注度和影响力。
再次,传媒和文化机构积极倡导传统文化的传播,制作相关影视作品、书籍、展览等,使传统文化更加贴近现代人的生活。
除了传承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还需要面对现代价值观的冲击和碰撞。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外来文化对中国的影响越来越大,传统文化的地位受到一定的冲击。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与碰撞成为当下亟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如何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纳外来文化的优秀之处,实现文化创新和发展,是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
为了维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参与到文化传承与弘扬的行动中来。
每个个体都是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守护者,只有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实现传统文化的持续传承并融入现代社会。
让我们共同努力,让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焕发新的光彩,传承发扬下去。
我国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国家文化建设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然而,在我国文化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探讨我国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商业化导向商业化是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最明显的问题之一。
在商业利益驱动下,一些传统艺术和文化形式受到了过多的商业包装和娱乐因素影响,导致其真正的内涵被淡化甚至丧失。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强调教育与传承:通过加强教育环节以及相关政策法规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工作,培养更多有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从业者。
2. 建立公共艺术空间:鼓励创建公共艺术空间,提供给各类传统艺术表演和社区艺术活动使用,创造更为纯粹和自由的舞台。
二、城乡差异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农业文明国家,城乡差异也成为制约我国文化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
在大城市中心地区,文化资源相对丰富,而农村地区则面临着文化资源匮乏和传承困境。
应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考虑以下对策:1. 跨区域合作:通过跨区域合作机制,将优秀的艺术家或者人才引入农村地区,以带动当地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并提高生活品质。
2. 建设基础设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农村地区创建多功能社区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公共场所,提供更多的文化娱乐和教育机会。
三、知识产权保护在信息时代背景下,知识产权保护越来越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在我国文化领域存在着盗版侵权和假货泛滥的问题。
这种现象不仅损害了原创作者和企业的利益,也阻碍了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繁荣和可持续发展。
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执法力度:加大对盗版产品和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违法成本,以减少盗版现象的发生。
2. 提升创新意识:鼓励原创和创新,加强知识产权教育宣传,培养人们的担当精神和版权意识。
四、文化与科技融合随着科技的快速进步,文化与科技融合已经成为全球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但在我国仍存在文化与科技脱节、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文化传承与保护的现实问题及对策
文化传承与保护的现实问题及对策文化,如同流淌在我们生命中的血液,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命脉,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然而,在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浪潮中,文化传承与保护面临着诸多现实问题,这些问题如不加以重视和解决,我们珍贵的文化遗产可能会逐渐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中。
一、现实问题1、商业化过度侵蚀在市场经济的驱动下,一些文化遗产被过度商业化开发。
例如,某些古老的城镇为了吸引游客,大规模修建仿古建筑,却失去了原有的历史韵味和文化内涵。
商家们只注重眼前的经济利益,过度营销,导致文化遗产的本质被扭曲,真正的文化价值被忽视。
2、民众保护意识淡薄很多人对文化传承与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他们认为文化遗产与自己的日常生活无关,缺乏主动参与保护的积极性。
比如,在一些古村落,居民随意拆除古建筑,用来建造现代房屋,对传统文化景观造成了不可逆转的破坏。
3、传承人才匮乏许多传统技艺和民间艺术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困境。
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缺乏兴趣,不愿意投身于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事业中。
比如,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传统戏曲、手工艺等,由于缺乏传承者,正逐渐走向衰落。
4、城市化进程的冲击随着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导致农村传统文化的传承出现断层。
许多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文化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千篇一律的城市景观。
5、文化保护法律法规不完善尽管我国已经出台了一些文化保护的法律法规,但仍存在漏洞和不足之处。
对于一些新型的文化破坏行为,法律缺乏明确的规定和有效的制裁手段,使得文化保护工作在法律层面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二、对策1、加强监管,合理开发政府应加强对文化遗产商业化开发的监管,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
在开发过程中,要注重保护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不能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牺牲文化内涵。
例如,可以通过限制开发规模、规范商业经营活动等方式,确保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2、加强教育,提高民众意识通过学校教育、社会宣传等多种途径,普及文化传承与保护的知识,提高民众的文化自觉和保护意识。
传统文化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传统文化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遗产的国家,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仅是国家的瑰宝,更是影响和塑造了世界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随着现代化的推进,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某些问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的对策进行探讨。
一、传统文化的传承面临严峻挑战在现今社会中,由于物质文化的消费和现代化的影响,很多人的精神世界正在发生着变化。
传统文化在这种情况下就面临着失去传承的威胁。
具体表现在:1.很多传统文化载体,如传统戏曲、乐器等文化遗产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被人们遗忘,甚至不再有人继承。
2.现代文化的快速发展以及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年轻人对传统文化越来越缺少了兴趣和理解。
解决方案:1.加强传统文化的宣传,通过音乐、电影等文化载体来具体呈现传统文化。
2.加强传统文化遗产维护的力度,将文化遗产保护好,并加强对文化遗产的开发和利用。
3.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在中小学课程中增加传统文化课程。
二、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冲突在现代社会,传统文化的某些价值观念和现代社会的一些规则和价值观念发生了冲突。
例如传统文化强调家长权威、长辈的权威和尊重等观念,而现代社会则强调平等、民主、自由等价值观。
这种冲突往往会导致两种文化之间的难以调和甚至撕裂。
解决方案:1.加强文化教育,提高人们的文化认识和理解。
2.制定相关法律,完善法律体系,增强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保障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合法性和存在价值。
3.加强传统文化的解读和梳理,通过新的文化载体来传播传统文化,并增加与现代社会的沟通和交流。
三、传统文化与其他文化之间的融合关系融合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传统文化也应该在融合进程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然而,在与其他文化融合的过程中,传统文化也存在一些问题。
如:1.在文化融合的过程中,传统文化需与外来文化进行融合,但融合中可能导致其部分特征的消失。
2.文化交流中,部分不符合传统文化的观念可能会出现,导致文化自身矛盾。
中国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中国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遗产的国家,在其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
这些问题既包括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方面的困境,也包括对当代文化创新与多元性的追求上存在的挑战。
本文将就中国文化发展所面临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解决办法。
一、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困境1. 快速城市化带来的压力: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的古建筑被毁或改造,传统村落逐渐消失。
这使得传统文化在城市生活中地位较低,以及年轻一代对于传统文化知识缺乏兴趣等问题日益突出。
2. 文物保护不力:尽管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来保护重要的文物遗产,但在实施层面仍然存在问题。
一方面是缺乏专业人才和技术手段;另一方面是监管不到位、管理混乱等原因导致文物破坏和盗掘事件频发。
3. 传统艺术形式衰落:一些传统艺术形式,如京剧、曲艺等,在年轻人中的受欢迎程度逐渐下降。
这与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娱乐方式的多样化有关。
同时也需要注意到,这些传统艺术形式在保护与创新之间寻求平衡,以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其中。
二、对当代文化创新和多元性的追求上存在的挑战1. 娱乐消费主导:在当前社会环境下,娱乐消费日益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大部分娱乐内容倾向于商业化和低级趣味,忽视了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
这导致一些优秀的非主流文化难以得到认可和支持。
2. 缺乏原创力与独特性:当今世界正经历着全球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时代,中国应该努力发展具有本土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文化产业。
然而,在很多领域中仍然存在缺乏原创性和独特性的问题。
这不仅局限了中国文化的发展空间,也使得其在全球舞台上缺乏竞争力。
3. 文化产业发展不平衡:虽然中国文化产业总体上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但地域发展不平衡依然存在。
一些大城市文化资源集中,而小城镇与农村地区则面临着差异化、个性化文化产品供给不足的问题。
解决以上问题和改进不足之处:1. 加强教育与宣传:通过教育方式广泛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加深公众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中国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中国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传统的国家,一直注重文化建设。
然而,在当前社会环境下,中国文化建设面临着许多问题和困难。
本文将从全球化、商业化以及教育系统问题等方面探讨这些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一. 全球化对传统文化的影响全球化是当代社会不可忽视的现象,它带来了经济繁荣和科技进步,同时也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全球传媒逐渐侵入市场,海外流行文化在年轻人中广泛传播。
这导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接触到外来文化,而忽视了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
为应对这一挑战,我们需要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推广。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传统艺术表演、展览和体验活动。
学校也应该加大对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和技能的普及力度。
此外,通过开发具有创新精神的传统文化产品,可以吸引年轻一代的兴趣。
二. 商业化对文化的冲击近年来,商业化对中国文化产业带来了显著影响。
由于市场需求和商业利益的引导,甚至出现了以商业利益为导向的改编、创造和传播文化产品。
这种过度商业化现象使得真正优秀的作品难以突破商业壁垒,有时还会导致庸俗化和平庸化。
为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应该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文化产业的监管。
同时鼓励企业与艺术家合作,共同打造具有高质量和深度内涵的文化产品。
此外,在教育领域也需要注入更多关于商业道德和审美素养方面的教育内容,提高公众对真正优秀、有价值的文化作品的认知水平。
三. 教育系统问题教育是塑造社会价值观念和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然而,当前中国教育系统存在着一些问题,直接影响到了文化建设。
首先是课程体系问题。
目前,在学校课程中对传统文化的关注仍然不足。
这导致学生对于自己国家文化的认知程度较低,难以形成深刻的文化认同感。
其次是教育方法问题。
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重视知识型人才培养,而往往忽视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精神。
改革教育方法,增加实践活动、社区服务等非学科性课程是一个解决办法。
此外,师资队伍建设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困境及建议
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困境及建议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财富,是民族文化的根基和灵魂。
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冲击下,传统文化传承发展面临着一些困境。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这些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传统文化价值观转变困境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价值观也在发生转变,这给传统文化的传承带来了困难。
许多年轻人更加追求物质享受和个人利益,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度下降。
为了应对这一困境,我们应该加大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以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参与。
可以通过举办传统文化展览、演出等活动,让年轻人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脱节困境传统文化的发展与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
许多人过于追求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忽视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创新传统文化的形式与内容。
例如,在现代音乐中融入传统乐器的演奏,或是在现代建筑中运用传统建筑风格的元素等。
这样既能保留传统文化的特色,又能使其与现代生活相融合。
三、传统文化传承机构缺乏支持困境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有专门的机构和组织来进行,然而,目前许多传统文化传承机构面临着经费不足、人才流失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困境,政府应该加大对传统文化传承机构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经费和人力资源。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传统文化传承人的培训和激励,吸引更多人才投身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四、传统文化教育缺失困境在现今教育体系中,传统文化的教育地位相对较低,学校教育更注重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培养,忽视了传统文化的传承。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应该加强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将传统文化纳入学校教育的内容之中。
可以通过开设传统文化选修课程、组织传统文化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五、传统文化传承方式单一困境传统文化的传承方式主要依赖于口头传承和师徒传承,这种方式存在着传承效率低、传承范围狭窄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困境,我们可以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互联网、移动应用等,将传统文化的知识和技艺进行数字化传承。
中国文化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中国文化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中国文化的发展历史悠久,博大精深。
然而,在当下社会背景下,我们也需要正视中国文化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中国文化目前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一些应对之策。
一、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传统文化,但随着时代的变迁,这种传统文化与现代价值观之间产生了冲突。
其中一个主要问题是如何平衡保护传统文化的需要与推动现代社会进步的需求之间的关系。
例如,在一些传统节日或习俗中,存在过于浓重地强调尊老、敬神等观念,而忽视了性别平等、环境保护等现代价值观。
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适度更新传统节日和习俗,使其更具包容性和现代意义。
同时加强教育系统中传授传统文化知识,培养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并启发他们灵活运用这些价值观以及符合当代社会需求。
二、商业化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近年来,商业化因素对于中国文化的冲击逐渐显现。
商业活动驱动着一些传统习俗和文化节日的变质,将其转变为盈利工具而非真正的文化传承。
比如,在一些重要节日上推广商业品牌,并丧失了它们原本所蕴含的深意和纪念价值。
应对这个问题需要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保护中国传统文化免受商业利益的侵害。
同时,提倡公众积极参与和学习传统文化,增加大众对于真正有意义的文化内容的认知度,以减少商业利润和商标操纵对中国文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三、缺乏多元性和包容性在过去几十年里,飞速发展的中国已成为一个多民族、多元文化共存国家。
然而,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仍然存在着缺乏多元性和包容性这样一个问题。
许多地方还存在种族歧视、地域偏见等现象,并且传媒中也经常出现对其他国家或地区进行刻板印象呈现。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加强教育系统中对多元文化的普及,教育新一代拥有开放心态和尊重不同文化的意识。
同时,倡导传媒行业树立正确的国际视野,提供包容性、客观公正的信息和报道。
四、缺乏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国是一个底蕴深厚的国家,拥有众多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文化现状及拯救方法我不是文学家,不是政治家,也不是思想家,只是一个平凡的普通高中生。
所以我个人的一些观点,有不成熟的地方,有体会和不同观点的欢迎批评指正,还请大家见谅。
先谈谈我个人对于中国文化现状成因的一些笼统的思考。
我认为中国的文化发展到现在,不如人意的根本原因在于它的发展就像是重复一个英雄英年早逝的过程。
古代的文化自不必讲,到了新文化运动时期,以科学、民主、自由、平等等字眼为主导的文化思潮和活动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问题在于,新文化运动仿佛就像是政治革命,新文化推倒旧文化,这旧文化是什么?虽然是时局的需要,但是新文化运动提倡的完全之革命,在摒弃了传统文化的糟粕同时,也使得我们的传统文化连带着遭受重创。
我认为现在人们的传统道德观念淡薄,与那时候传统文化的传承瞬间断裂有着很大的关系。
略过国民党时期的一些文化观点,五四运动之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兴起,而后不管是政治上的,文化上的都深深地打上了马克思主义的烙印。
在五四运动之后到文化大革命,我认为中国的文化可以统称为“革命文化”,绝大多数的文化活动都可以找到“革命”这两字的影子,反革命文学等文化现象不讲,正面主流的要么和新民主革命挂上钩,要么和社会主义革命挂上钩,延续着新文化的主要思想,当时中国的文化将目光聚焦到了阶级斗争和政治斗争上去,即便有一些或者一段时间文化的聚焦点转移到经济发展、关注民生、歌颂祖国赞美党等等上去,过程中如“百花齐放、百家齐鸣”时有过其他文化思潮,但这些东西却全部处在政权斗争、阶级斗争的背景之下,总体还是那样一直延续到文化大革命结束。
文化大革命结束,全国人民从上之下,开始了反思,随后中央开始发出改革开放的号召。
随后的改革开放中,人们又在不自觉中重复了宛如新文化运动的举动,将这“革命文化”中“跟不时代的东西和阻碍社会发展的东西”全部遗弃的同时,也使得“革命文化”中的民主、科学、革命意识等许多近现代文化的精华遭受打击。
我认为,正是因为改革开放初期,民主、科学、革命意识等许多近现代文化的精华就遭受如此打击,直接导致了后来的中国出现法轮功这种邪教组织、目前很多地方官员不得人心以及很多百姓在面对贪官恶霸时敢怒不敢言的现状。
然而中国文化的悲催在于,支撑了我天朝几千年的古典传统文化被新文化运动腰斩,以科学、民主和革命意识为主导的近现代文化又被改革开放中的外来文化给摧残得体无完肤之后,文化底蕴虽在,文化思想和氛围却混乱了。
这个时候,随着网络科技和电脑的普及,各种文化、各种思想数不甚数地直接展现在中国民众的眼前,加上市场经济的发展,拜金主义等等负面思想也纷至沓来,于是中国的文化再也形不成一个有主导影响力的正面代表。
自古以来,无论是我中国,还是西方欧美国家,宗教都是与古典传统文化相伴相生的,但是西方国家的政治和文化革命从未伤及宗教的根本,也从未对古典传统文化赶尽杀绝,所以人家西方国家的宗教直到现在仍然对民众的思想行为起着很关键的约束作用,而我们中国呢?古典传统文化差点被赶尽杀绝,直到现在还处在一个残废的状态,而且在几十年的革命斗争中早已伤及宗教传承根本。
最关键的问题在于,现在中国人民对于加入宗教的兴趣是否有那么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到现在,绝大多数的人们已经习惯了利益至上的原则,即便加入了宗教,若是有那么多的清规戒律,让人忍受不了,干脆不遵守或按照自己的意愿有的遵守有的不遵守,那还谈什么改造社会?浅析中国文化现状及拯救方法喀什农三师中学高二(一)班杨柳我不是文学家,不是政治家,也不是思想家,只是一个平凡的普通高中生。
所以我个人的一些观点,有不成熟的地方,有体会和不同观点的欢迎批评指正,还请大家见谅。
一、中国文化现状分析当代中国文化是包含着浓厚传统、又有自身发展所形成的现代性因素以及西方现代文化因素和后现代思潮影响的文化。
构成中国当代文化的各种因素虽尚未融合为有机整体,但都有其特定的地位和作用,并规定着中国当代文化的态势。
1.中国当代文化构成中的传统文化因素。
“传统是一个民族、一个社群延续、积累下来的经验和成果,没有传统的民族是不可想象的,没有传统的文化是无法存在的”。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长期的封建农业社会中形成的,其中既有维护统治阶级的制度和意识形态,亦有支撑中华民族生存的各种文化形式和精神。
作为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制度和意识形态已经崩溃,封建文化体系已经解体,但渗透于社会各个层面的封建意识并未立即消亡,仍影响着中国人的社会生活,是现代化建设的一种阻力。
而支撑中华民族生存的文化各种形式和精神,一方面,被注人新的时代精神而仍然存活在广大民众生活中;另一方面,却在西方文化的浸染下变型,甚至迷失、沉没。
从传统文化在当代文化构成中的地位来看,它仍然是中国当代文化的根基,当代所有的文化因素和现象都是附着在这个根基上并发挥作用的。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内容十分丰富。
一是“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
“天人合一”不仅是关于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学说,也是人们善待自然的一种积极态度,更是体现中华民族博大胸怀的精神境界。
它孕育于先秦,后经历代思想家们的发挥并不断注人新的时代内容,到北宋张载正式提出“天人合一”的命题,由此积淀成了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成了人们不懈追求的人生理想,至今仍是人们如何正确对待自然、扩展胸怀的思想资源。
二是“刚健有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旧新之谓盛德,崇尚的积极进取精神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的人生信条,它已积淀成了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性格,体现着中华民族不畏艰险、自强不息的精神。
三是“以人为本”的观念。
这一观念早在西周“维新”已经产生,经历代思想家们的不断阐发,逐渐深人人心。
“以人为本”的实质是强调“人是目的”的精神,即在人与神、人与物的关系中强调人的地位和作用,关注人的生命及其意义。
四是“贵和尚中”的和谐观。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强调以“中”、“和”为度的万事万物的和谐,视“中”为“大本”、“和”为“达道”,即所谓“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和”既是万事万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又是人们处理各种关系应把握的“度”。
今天仍是中国人对待各种关系所持的基本观念和态度。
除此之外,历史上积淀下来的治国安邦的政治智慧、富民理财的管理经验,以及许多富有民族精神的民间文化等,都还存活在当代文化中,也是我们的宝贵财富。
在中国当代文化构成中的传统文化因素,同时还有过时没落的封建意识,以及在农耕生活中形成的落后观念等。
它渗透于社会的各个层面,表现形式十分复杂,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政治生活层面,如唯上、唯长意识,等级观念,特权意识等,特别是残留至今的官本位意识,严重阻碍了民主政治建设;二是经济生活层面,如官商不分,家长制等阻碍着市场经济的进程;三是社会生活层面,其中特别是浓厚的小农意识,如臣民意识,血缘意识,目光短浅等阻碍着社会生活的民主化、社会化等。
2.当代文化构成中的现代性文化因素。
中国当代文构成中的现代性文化因素或成分是在中国现代化,包括近代化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随着社会现代化成长起来的。
这个形成过程,无疑曾受到过西方文化的影响,但主要还是中国自身工业化进程的产物,它既不是传统的简单延伸,也不是西方文化的照搬,而是既选择、改造传统,注人新的时代精神,又选择、引进、改造西方文化的内容,并在民族文化的形式下融中西为一体的现代性文化因素。
中国文化的现代性文化因素虽然尚未得到充分发育,成为中国文化构成的主流,但却代表着中国文化发展的方向。
这种文化因素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集中体现的是现代文化精神。
一方面,文化理性精神,它是随中国工业化过程成长起来的。
“理性主义文化模式是以理性和科学文化知识为基础,体现着理性精神、契约精神、人本精神的自由自觉的、创造性的文化模式。
”中国当代文化构成中的现代性文化因素虽未发展成为成熟的文化模式,但已融人了其中的主要内容,并且已经或正在成为人们的自觉文化意识,诸如对科技的日益重视、平等观念的增强、以及对人文精神的自觉等,都体现着文化理性精神的存在和发展。
这种文化理性精神正在将人们的生存状态提升到自由自觉和创造性的生存状态。
现代工业文明的逐步确立,正在发展起一个多元的开放的价值体系和思想体系。
在这一价值体系中所形成的技术理性和人本精神已成为工业文明的两大主导精神。
这种文化理性精神,培养了人们的创造性和主体精神,已经或正在成为中国当代文化中最具有活力并代表未来方向的要素。
另一方面,交往意识和交往视野。
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以及自由平等交往关系的逐步建立,“鸡犬之声相闻,而老死不相往来”的传统已被彻底打破,面对由工商业发展所形成的开放世界,交往意识日益强烈,在实践上交往的广度和深度都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同时这种交往意识和交往实践蕴涵着中国传统道德的意义,与西方以金钱为核心的交往意识和方式有所不同。
随着交往意识的强化和交往实践的发展,人们的交往视野不断扩大,它已经突破了日常生活交往的局限,对其他交往、特别是经济交往日益重视,甚至国际交往意识也日益强烈。
交往意识的强化和交往视野的扩展,已为中国当代文化带来了新的生机,也是当代中国文化转型的一种重要机制。
3.当代中国文化构成中的西方文化因素。
自近代开始,西方文化陆续传人中国。
有的是在枪炮下强加于中国的,有的是中国人为富国强兵主动引进的,有的则是商品交换带给中国的。
不同历史时期引进西方文化的内容和方式也有所不同,“五四”前以引进西方科技为主,之后在继续引进科技、兴办实业的同时,人文、经济、政治等思想的引进占有突出地位,从20世纪80年代起,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对西方文化又开始全面引进,从高科技、经济体制、管理方式等领域到人文、经济、政治等思想领域,再到文学艺术领域,乃至生活方式、交往方式、价值观等等,几乎所有西方文化都已进人中国,可以说西方有的,中国都有,与西方的差别,仅仅在于规模和影响程度不同而已。
从近代西方文化进人中国到今天的全面引进,西方文化已经成了中国当代文化构成中的重要因素。
西方文化引进中国,使中国社会具有了现代化气息,但尚未与中国原有传统以及中国自身形成的现代性文化因素融为一体,大多漂浮于表面,导致了中国的现代化呈现出某种浮躁现象。
西方文化大量涌人,难免鱼龙混杂、泥沙俱下,而其中的精髓却并未被消化,特别是科学和民主精神,尚未成为我们的自觉意识,因而当今人们从表面上看来好像已经生活在“现代化”中,其深层的文化心理还没有完成向现代化的转变。
如何把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传统融为一体,特别是将其文化精髓消化为中国文化的内在精神,仍然任重而道远。
4.后现代文化思潮的影响。
西方后现代文化是在反思现代性的过程中兴起的,后现代主义的现代性批判,代表着当代西方社会中试图否定、超越现代性的思想潮流,解构一切、消解一切是其主要特征,其主要目标是批判西方现代化所产生的负面作用和存在的弊端,试图通过对现代性的批判和消解,超越现代性,进人后现代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