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新技术新项目管理制度-上海第十人民医院

合集下载

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准入制度

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准入制度

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准入制度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医学科技的进步,医院需要引进新技术和新项目,以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

然而,由于新技术和新项目的风险较高,医院需要建立一套准入制度,以确保引进的新技术和新项目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以下是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准入制度的一些建议。

首先,医院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新技术、新项目引进计划。

该计划应该明确新技术、新项目引进的目标和方向,确定引进的优先级和时间节点。

同时,医院还应建立一个专门的技术评估团队,由相关科室的专家组成,负责对新技术、新项目进行评估和筛选。

其次,医院应对引进的新技术、新项目进行风险评估和效果评价。

风险评估主要包括对新技术、新项目可能存在的医疗风险、安全风险和经济风险进行评估和预测,以评估引进新技术、新项目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效果评价主要包括对新技术、新项目的临床效果、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评价,以评估引进新技术、新项目的有效性和价值。

再次,医院应制定严格的准入标准和程序。

准入标准应根据风险评估和效果评价的结果确定,包括对新技术、新项目的相关要求和指标进行规定。

准入程序应包括申请、评估、审批、试点和全面推广等环节,以确保新技术、新项目的引进过程透明公正,并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此外,医院还应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和合作。

医院可以与高校、科研机构、医疗器械企业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科研与临床试验,加强新技术、新项目的研发和应用。

同时,医院还可以组织专家进行相关培训和学术交流,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技术熟练度。

最后,医院应建立健全的跟踪监测机制和质量控制体系。

引进新技术、新项目后,医院应对其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掌握其使用情况和效果,发现和解决问题。

同时,医院还应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对新技术、新项目的操作和应用进行规范和监督,确保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综上所述,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准入制度的建立对于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至关重要。

新技术新项目

新技术新项目

XXX第X人民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准入及医疗技术分类管理制度为促进我院持续发展,提高学科整体医疗技术水平,进一步规范新技术、新项目的申报和审批流程,完善新技术项目的临床应用质量控制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根据卫生部2009 年颁布的〔2009〕18号《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试用)》文件精神,结合我院的实际,特制定我院新技术、新项目临床应用管理制度。

一、新技术、新项目是指在我院范围内首次应用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技术,包括:(一)、使用新试剂的诊断项目;(二)、使用二、三类医疗器械的诊断和治疗项目;(三)、创伤性诊断和治疗项目;(四)、生物基因诊断和治疗项目;(五)、使用产生高能射线设备的诊断和治疗项目;(六)、其它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重大影响的新技术、新项目。

二、我院对新技术项目临床应用实行三类管理。

(一)、第一类医疗技术项目:安全性、有效性确切由我院审批后可以开展的技术。

(二)、第二类医疗技术项目:安全性、有效性确切,但涉及一定伦理问题或者风险较高,必须报省卫生厅批准后才能开展的医疗技术项目。

二类医疗技术目录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本辖区情况制定并公布,报卫生部备案。

四川省卫生厅首批公布的二类技术目录(见附件 5)(三)、第三类医疗技术项目:安全性、有效性不确切,风险高,涉及重大伦理问题,或需要使用稀缺资源,必须报卫生部审批后才能开展的医疗技术项目。

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申报流程:(一)、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临床、医技科室,项目负责人应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职称的本院职工,认真填写《XXX第X人民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申报表》(附件1),经科室讨论审核,科主任签字同意后报送医务科。

(二)、在《申报表》中应就以下内容进行详细的阐述:1、拟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目前在国内外或其它省、市医院临床应用基本情况; 2、临床应用意义、适应症和禁忌症; 3、详细介绍疗效判定标准、评价方法,对有效性、安全性、可行性等进行具体分析,并对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进行科学预测。

项目组制度促信息化建设成功——访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信息管理处处长李萍

项目组制度促信息化建设成功——访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信息管理处处长李萍
方 式 。即 住 院 医生 在提 出 申请 后 ,需 审 批 这 一 申请 的 医
/一l目 | 毋 | ∥| 口 一 }
}。 § _ * ¥|
目前 ,上 海 十 院 整 个 系 统 架 构 的 核 心 是 涵 盖抗 菌 药 物 使 用 各 项 规 则 的 知 识 库 ,例 如 与 旰 肾 功 能 有 关 的 , 与 各 类 人 群 相 关 的 ,与 手 术 预 防 相 关 的 ,与 诊 断 治 疗 相 关
周知 ,抗 生 素 的 三 级 管 理 最 重 要 的 是 住 院 医 生 。住 院 医 生 在 开 具 ‘ 代 类 ’的 抗 生 素 时 ,需 要 上 级 医 生 授 权 , 高 特 殊 用 药 需 权 威 的 专 家 来 审 批 。而 在 医 院 中 有权 审 批 特 殊 用 药 的 专 家 并 不 多 , 而这 些 专 家 平 时 较 忙 ,有 些 专 家 可 能 不 在 医 院 而 在 外讲 课 ,那 么 这 种情 况 在 系 统 中怎 么 去 处 理 。在 项 目组 中 ,我 们 充 分 沟 通 和 考 虑 了 各 个 医 生 的流 动 性 可 能 ,信 息 管 理 处 出 方 案 ,引 入 了手 机 审 批 的
的 ,与 病 人检 验 指 标 等 等 相 关 的 各 项 知 识 库 。 在 系 统 实
际 使 用 的 过 程 中 , 知 识 库 条 目可 以通 过 知 识 库 管 理 工 具 根 据 具 体 需 求 进 行 实 时 的 更 新 与 添 加 。知 识 库 引 擎 通 过 从 电 子 病 历 、检 验 系 统 、手 术 系 统 和 麻 醉 系 统 等 系统 中 获 取 数 据 ,运 用 后 台 知 识 库 得 出应 用 抗 菌 药 物 的 最 佳 方
的 总 结 了 这 一 系 统 的 宝 贵 经 验 ,把 项 目组 这 种 形 式 作

难度·技术·效率三足鼎立成就持续卓越的医疗服务

难度·技术·效率三足鼎立成就持续卓越的医疗服务

—首届中国医院绩效大会特辑(下)—封面报道Cover Story医疗新技术、日间手术、高难度手术的管理如何更进一步,并转化为绩效“国考”的指标优势?DIP相较DRG是否更接地气,又应如何发扬?本场分论坛呈现出更深一度的精彩!文/本刊记者黄柳在绩效“国考”的具体指标指引下,医院核心业务一一医疗服务的考量被置于多维度的体系之中,细致而具体。

但究其根本,我们不难找到其中的三个支点,那就是难度、技术与效率。

2020年12月26日•由《中国医院院长》杂志主办的首届中国医院绩效大会”分论坛一:“难度•技术•效率:卓越医疗服务的三个支点”,来自全国不髙省份、地区的资深医院管理者共同交流探讨了绩效管理与服务的相关热点、难点与实践经验’金昌晓:优化流程改善就医体验“进无止境”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在2020年夏天发布的“2018年度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国家监测分析”,也在首次绩效“国考”中摘得全国第四的上佳成绩。

从医院党委书记金昌晓在论坛上的演讲内容来看,“国考”优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医院长期、系统地优化诊疗流程以及持续不断改善患者就医体验的坚持。

长抓不懈出实绩,金昌晓介绍,北医三院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中包含了智慧医金昌晓宅委书记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服务、住院管理中心服务、全面预约服务以及优化就医流程等专项。

以智慧医院服务为例,医院嵌入了手机即时通信工具的住院一站式服务,构建起诊疗一体化服务,应用人脸识别技术快捷创建电子就医卡,多渠道共享获取电子票据,住院患者线上订餐等功能。

深入诊疗环节,构筑更加高效、安全与满意的闭环。

金昌晓特别介绍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成立的以患者为中心、多学科团队合26首届中国医院绩效大会作的住院管理中心。

通过前期调研,流程节点分析,识别问题以及确认风险,医院构建起这一多科室(职能处室、医技科室、临床科室)合作创新管理模式。

在此基础上,二次住院以及入院后停手术的情况减少,患者术前平均住院日也得到进一步的压缩。

新技术和新项目准入制度

新技术和新项目准入制度

新技术和新项目准入制度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新技术和新项目准入制度为加强医疗技术管理,促进我院医疗科技进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技术临床管理办法》、《关于取消第三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审批有关工作的通知》和四川省卫生计生委《关于取消第二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审批有关工作的通知》、四川省卫计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技术管理的通知(2016年)》等有关规定,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新技术和新项目准入制度。

(一)凡引进本院尚未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均应严格遵守本准入制度。

(二)新技术、新项目为我院重点监管类医疗技术。

开展国家卫计委《限制临床应用的医疗技术(2015版)》内项目应备案。

(三)立项1、医院鼓励研究、开发和应用新的适用医疗技术;禁止使用已明显落后或不再适用、需要淘汰或技术性、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和社会伦理及法律等方面与保障公民健康不相适应的技术。

科室可以根据业务发展需要,结合自身设备、技术条件,提出开展新技术、新项目。

2、拟开展国家卫计委《限制临床应用的医疗技术(2015版)》内项目,根据四川省卫计委《关于规范推广限制临床应用的医疗技术有关工作的通知》精神,必须在已备案开展限制临床应用医疗技术的医疗机构在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以“对口支援”、“帮扶托管”、“医师多点执业”等形式帮扶下,根据我院医疗业务需求立项。

3、各科室计划开展医疗新技术项目前,应核准和落实医疗新技术主要负责人和主要参加人员,填写相关申请材料。

4、申请新技术、新项目,科室必须制定相应的患者安全保障措施和风险处置预案。

(四)论证医院技术临床运用管理委员会全面负责新技术项目的理论和技术论证,并提供权威性的评价。

包括:提出医疗技术准入政策建议;提出限制类使用技术项目的建议及相关的技术规范和准入标准;负责限制类使用技木项目技术评估,并出具评估报告;对新技术准入项目实施效果和社会影响评估,以及其他与技术准入有关的咨询工作。

医院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制度

医院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制度

XX医院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制度为深入规范医院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和完善新技术旳准入、评估,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和医疗技术水平,根据卫生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措施》(卫医政发[2023第18号])结合我院旳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章医疗技术旳分类及分级第一条医疗技术分为三类。

第一类医疗技术是指安全性、有效性确切,医疗机构通过常规管理在临床应用中能保证其安全性、有效性旳技术。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由医院根据功能、任务、技术能力实行严格管理。

第二类医疗技术是指安全性、有效性确切,波及一定伦理问题或者风险较高,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以控制管理旳医疗技术。

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临床应用管理及目录公布、调整。

第三类医疗技术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卫生行政部门加以严格控制管理旳医疗技术:1.波及重大伦理问题;2.高风险;3.安全性、有效性尚需经规范旳临床试验研究深入验证;4.需要使用稀缺资源;5.卫生部规定旳其他需要特殊管理旳医疗技术,根据卫生部临床应用管理规定及目录公布、调整。

第二条医疗新技术是指我院尚未开展旳技术,包括:1.使用新试剂旳诊断项目;2.使用二、三类医疗器械旳诊断和治疗项目;3.创伤性旳诊断和治疗项目;4.生物基因诊断和治疗项目;5.使用产生高能射线设备旳诊断和治疗项目;6.其他也许对人体健康产生重大影响旳新技术项目。

第三条我院医疗新技术根据其安全性、临床应用成熟度和应用范围分为三级。

第Ⅰ级医疗新技术是指技术成熟医疗技术,即国际、国内或自治区内已经有多家医疗机构在开展,并被上级医疗卫生部门确认安全、技术成熟旳技术;第Ⅱ级医疗新技术是指技术尚未成熟医疗技术,即国际、国内或自治区内已经有医疗机构在开展,但仍未被上级医疗卫生部门确认安全、技术仍处在需深入验证阶段旳技术;第Ⅲ级医疗新技术是指完全新技术,即自主创新或国内仍未开展旳医疗新技术。

第二章新技术临床应用准入审批第一节医疗新技术准入申请准备第四条开展医疗新技术临床应用前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必须向医院医务部申报,经审核同意后方可实行。

医院基建项目管理制度范本

医院基建项目管理制度范本

医院基建项目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医院基本建设项目的管理,确保建设项目的安全、质量、进度和投资控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医疗机构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新建、扩建、改建等基本建设项目的管理工作。

第三条医院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应遵循合法、合规、科学、效益的原则,确保项目的安全、质量、进度和投资控制。

第四条医院基本建设项目的管理组织应建立健全项目管理制度,明确项目管理职责,加强项目管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第二章项目立项和前期工作第五条医院基本建设项目应根据医院发展规划和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论证,编制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报医院决策层审批。

第六条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应包括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内容、建设规模、投资估算、资金来源、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内容。

第七条医院基本建设项目在前期工作中应做好选址、环境影响评价、建筑设计、施工图设计等工作,确保项目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第三章项目招投标和施工管理第八条医院基本建设项目应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采用招标方式确定施工单位。

招标文件应明确项目要求、质量标准、进度要求等内容。

第九条医院基本建设项目施工管理应建立健全施工组织机构,明确施工管理职责,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确保施工安全、质量和进度。

第十条医院基本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应做好工程变更管理,变更内容应经医院决策层审批。

第四章项目验收和投入使用第十一条医院基本建设项目完成后应进行验收,验收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进行。

验收合格后,项目方可投入使用。

第十二条医院基本建设项目验收应成立验收组,验收组成员应包括医院管理层、项目管理人员、施工单位代表等。

第十三条医院基本建设项目验收合格后,应做好项目的投入使用和后期管理工作,确保项目发挥应有的效益。

第五章投资控制和财务管理第十四条医院基本建设项目应建立健全投资控制制度,确保项目投资控制在预算范围内。

人民医院检验科制度(4篇)

人民医院检验科制度(4篇)

人民医院检验科制度一、检验科简介人民医院检验科作为医院的重要科室之一,担负着实验室诊断工作的重任。

本科室主要承担医院病患的各项检验工作,包括临床化验、微生物学检验、免疫学检验等。

二、检验项目管理为了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我们在检验项目管理方面采取了以下措施:1. 规范化的操作流程:针对不同的检验项目,我们制定了详细的操作规范和流程,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

2. 质量控制体系:建立了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包括内部质控和外部质控。

我们定期参加国家和地区组织的质量控制评比活动,并及时调整和改进实验室的操作流程。

三、检验设备管理检验设备是保障检验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

为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我们采取以下管理措施:1. 设备验收和维护:每一台新设备在正式投入使用之前都需要进行验收,并建立相应的设备维护计划。

维护人员按照计划进行设备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

2. 设备故障处理:一旦发现设备故障,我们会立即进行处理。

在处理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操作指南进行,确保故障能够迅速修复,并进行相应的记录和报告。

四、标本采集管理标本采集是检验工作的第一步,对于标本的采集和处理我们采取以下措施:1. 标本采集规范:为了保证标本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我们制定了标本采集规范,包括采集器械的选择、采集方法、保存条件等。

我们也定期对临床医生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标本采集技术水平。

2. 标本保存与处理:我们建立了标本保存和处理的标准操作流程,包括适宜的保存温度、保存时间等。

在标本处理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确保标本的质量。

五、信息管理系统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错误率,我们引入了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检验结果的电子化处理和管理。

1. 样本信息录入:在接收到样本后,我们将样本信息录入系统,并生成样本条码,以保证每个样本都能够准确追溯。

2. 结果录入和审核:检验结果通过仪器自动生成,并由技术人员进行审核。

在审核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医院院级科研项目管理办法

医院院级科研项目管理办法

院级科研项目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大力推进“科教兴院”,培养优秀的中青年科研队伍,进一步提高医院的科研水平,促进我院学科人才发展,保证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和经费的有效使用,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鼓励医务人员通过所在科室部门申请院级项目.第二章课题申报要求第三条为了鼓励广大中青年医务人员科研积极性,在项目立项中酌情优先考虑中级职称(含中级)以下(除3311临床项目外)且没有获得过院级以上课题立项的中青年医师、医技人员,不包括尚未完成规培人员及专职科研人员.第四条院级项目分为一般项目、国基金培育项目、3311中长期临床研究项目等.资助金额为:院级一般项目1—3万元,国基金培育项目5万元,3311临床研究项目20—30万元,其它项目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各课题均应通过申报、评议、审批的程序方可立项。

第五条院级课题择优资助有利于学科建设、有利于医院发展、有利于带动地区医疗水平提升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

第六条申请时间:院级项目申报时间原则上每年一次,具体时间视通知而定。

第七条申报条件:院级一般项目:1、中级及以下职称的中青年医师、医技人员。

2、经过评审具有研究价值和发展前景且未获得过各类上级单位科研项目资助的。

国基金培育项目:1、资助下一年度拟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我院职工(不包括尚未完成住院医师规培的人员.但包括已与我院签约,拟于8月底前入职我院的硕士、博士生)。

2、申报者原则上须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至少有1篇与申报内容相关的SCI论文发表。

3、优先资助符合下一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申报者(实际根据基金委申报指南要求)。

4、原则上目前有10万元人民币以上可使用科研经费者不得申报,如需申报,必须详细说明理由。

不符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条件者不得申报。

3311临床研究项目:1、“3311临床研究项目"为长期临床研究项目,主要支持具有一定的临床基础,针对单一问题扩大规模的临床单中心研究,或研究方案切实可行的临床多中心研究,支持回顾性或者前瞻性研究。

1.医院科研工作管理制度

1.医院科研工作管理制度
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绝报送有关资料。
第二十八条推广与应用
(一)发表的科研成果论文和学术性研究成果论文,应在科教科备案;
(二)对取得的重要科研成果,将采取不同形式组织交流推广,使科技成果尽快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第七章 科研课题费用支出
第二十九条科研课题费用由医院承担支出,不计入科室支出。
费用范围:
第五章 项目结题
第二十一条 项目的结题或验收工作由科教科按项目来源部门的要求组织完成。在项目合同/任务书约定的完成时间内,项目负责人应当按要求将结题材料提交至科教科,科教科对结题材料的完整性、规范性进行审核后,提交项目来源部门。
第二十二条 项目负责人必须确保项目按期结题,逾期不结题的项目负责人,视情况予以如下处理:
第十九条 科研项目原则上按合同/任务书进行实施,若涉及改动研究内容与考核指标、终止计划实施、延长时间、更换题目或项目负责人变动等情况,项目组须向科教科提交书面报告,详细说明理由,提出调整方案或拟采取的措施,经科教科审查后上报项目来源部门,获得批准后再行调整。
第二十条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需要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涉及实验性临床医疗的科研项目,应确保患者在参与临床研究、调查和试验前,获得书面知情同意,并确保不发生损害医院、受试者权益及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情况。
(一)项目应在研究期限截止时完成结题验收,如无法按期结题,应按规定办理延期结题手续,原则上每个项目只能申请延期一次,延长期限不超过一年。延期申请获批后,在延长期限到期时完成结题手续的,视为按期结题。但对于办理延期手续的项目负责人,在该项目未结题前,不能再申报同一来源相同类别的项目;
(二)已办理过延期手续的项目不能再申请延期,如延期后仍不能完成结题指标的项目,项目负责人应主动提交项目终止申请。项目超期后,主动申请终止并经项目来源部门批准后,项目负责人自项目终止获批之日起1年内不能参与限项项目的申报,该项目不得用于今后的职称评聘、考核评优等。因未主动提交项目终止申请,被项目来源部门强制终止项目而给医院造成不良影响的,取消2年所有类别的科研项目申报资格,该项目不得用于今后的职称评聘、考核评优等;

第一人民医院2021十八项核心制度

第一人民医院2021十八项核心制度

第一人民医院2021十八项核心制度1、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新技术新项目准入制度、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及临床用血分级管理制度,均属于十八项核心制度。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2、实行医院总值班制度。

总值班人员接受相应的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参加值班,严格履行总值班职责,做好交接班记录。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3、临床输血查对执行和查对者应具备注册执业医师或护士资格。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4、接触急诊患者的所有医护人员均可开通绿色通道的流程。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5、所有知情同意书的签署,医师签字时间均需在患者签字前。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6、下列不属于十八项核心制度的是()。

[单选题] *A、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B、首诊负责制度C、病案管理办法(正确答案)D、三级查房制度E、分级护理制度7、患者病情复杂,()次门诊诊治仍未能明确诊断,由诊治医师建议患者就诊上一级医师或建议门诊疑难病会诊、住院治疗,并做好有关病历记录。

[单选题] *A.1B.2C.3(正确答案)D.4E、58、凡属于危重患者抢救范围的患者可列入急会诊,急会诊先可通过电话紧急邀请,被邀请的会诊科室如属同一院区,必须于接到会诊邀请后()分钟内到达,抢救须随请随到。

[单选题] *A.10(正确答案)B.15C.20D.25E、309、查对制度规定应当至少使用两种身份查对,我院规定至少使用()此两种身份查对方式查对。

[单选题] *A、姓名+出生年月日(正确答案)B、姓名+住院号C、姓名+性别D、姓名+床号E、住院号+出生年月日10、我科多久进行一次疑难检验病例讨论() [单选题] *A.不清楚B.一个月至少一次(正确答案)C.没有特别规定D.一个季度至少2次E.一年至少5次11、危急值报告审核人负责危急值的进一步核查(夜间或紧急情况下可单人双次核对),在确认无误的基础上()分钟内向临床医师报告。

医疗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

医疗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

医疗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为提升我院医疗技术水平,进一步规范临床类医疗新技术、新项目的申报和审批流程,完善新技术、新项目的临床应用质量控制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根据卫健委《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令第 1 号)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一、本制度适用于本院各临床科室、医技科室、临床类与医疗相关的新技术、新项目管理。

二、医疗新技术、新项目是指在本院内首次应用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技术(包括侵入性的诊断和治疗项目),以及新的医疗器材的应用以及专门针对某种疾病进行治疗的新的治疗方案,包括下列方面:(一)在国际、国内首创的技术项目;(二)国际、国内已成功开展而本院首次应用的技术项目;(三)使用涉及新原理、方法学试剂的诊断项目;(四)新的生物基因诊断和治疗项目;(五)创伤性的诊断和治疗项目;(六)使用新的产生高能射线设备的诊断和治疗项目;(七)新开展的组织、器官移植技术项目;(八)其他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重大影响的新技术及项目。

三、准入原则:医疗新技术、新项目应当遵循科学、安全、先进、实用、合法以及符合社会伦理规范的原则,并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应申报类目和接受部门:(一)凡申请国家﹑市﹑院临床科研课题和单纯引进新耗材新试剂、超药品说明书治疗项目、任何临床实验进入临床观察病人阶段的研究项目、接受外单位委托我院设计的临床治疗项目不在申报范围,该类项目均向科教科或对口职能管理部门申报。

(二)除上述类目,凡各科室要求开展的各项临床新技术、新项目,均向医务部申报,包括下列各项:1.国际、国内已成功开展而本院首次应用的技术项目。

2.与外单位合作的临床项目。

3.本院首次开展的新手术(事先一个月报)。

4.邀请国内﹑国外﹑市内专家,来院进行示教诊疗项目以及具有培训性质的诊疗技术学习班(事先一个月报)。

邀请国外专家由院部报市卫健委审批。

5.新开展的创伤性检查项目。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跨区域协管县级医院管理实践探索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跨区域协管县级医院管理实践探索

HOSPITAL REFORM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跨区域协管■ 叶红梅①② 滕宏飞① 傅 近①②陈蓓敏①② 翁责茗② 应秀珍② 于 靖①②【摘 要】医疗联合体是实现分级诊疗与优化医疗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将优质资源 下沉至宁海县第一医院,探索大型三甲综合性医院跨区域协管县级医院可行路径。

通过重组宁海县第一医院组织 架构、输出优秀医院管理团队与管理理念、加强人才培养及引进等措施,有效提升了宁海县第一医院综合实力。

同时,宁海县第一医院病种结构得以不断优化,学科建设实现新的突破,医院管理逐步规范化、精细化。

【关键词】 医联体 协管 公立医院改革中图分类号 R197.3文献标识码 B DOI 10.19660/j.issn.1671—0592.2020.12.15Exploration on the management practice of Tenth People's Hospital of Tongji University in cross-regional management of county-level hospitals/ YE Hongmei, TENG Hongfei, FU Jin, CHEN Beimin, WENG Zeming, YING Xiuzhen, YU Jing// Chinese Hospitals. -2020,24(12):43-45【Abstract 】 Medical cluster is an important means to realize hierarch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and optimize the allocation of medical resources. Tenth People's Hospital of Tongji University will sink high-quality resources to the Ninghai County First Hospital to explore a feasible path for large-scale tertiary general hospitals to manage county-level hospitals across regions. By reorganizing th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of Ninghai County First Hospital, exporting excellent hospital management teams and management concepts, strengthening talent training and introduction, etc., the comprehensive strength of Ninghai County First Hospital has been effectively improved. At the same time, the disease structure of Ninghai County First Hospital has been continuously optimized, new breakthroughs have been achieved in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and hospital management has gradually become standardized and refined.【Key words 】 medical cluster, assist-management, public hospital reformAuthor's address : Tenth People's Hospital of Tongji University ,No.301, Yanchang Zhong Road, Shanghai, 200072, PRC纟日建区域性医疗联合体是深化医改的重要步骤和制度创新,也是促进大型综合性医院转型发展、快速提升基层医院综合服务能力的有效方式之一[1—3]。

医院新技术、新项目管理制度

医院新技术、新项目管理制度

新技术、新项目管理制度为加强医疗技术管理,促进卫生科技进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和人民身体健康,进一步规范我院医疗新技术、新项目的临床应用及其管理,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执业医师法》、《护士法》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过去实施情况,特对我院《医疗技术新技术、新业务准入管理制度》[2006年试行]进行修订为《医疗技术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

现公布实施。

1.新技术、新项目的概念凡是近年来在国内外医学领域具有发展趋势的新项目(即通过新手段取得的新成果),在本院尚未开展过的项目和尚未使用的临床医疗(包括预防、诊断和治疗等)、护理新手段,称为新技术、新项目。

2.新技术、新项目的分类分级对拟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严格按照《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规定,实行分类、分级管理。

医疗技术分为三类:第一类医疗技术是指安全性、有效性确切,医疗机构通过常规管理在临床应用中能确保其安全性、有效性的技术。

第二类医疗技术是指安全性、有效性确切,涉及一定伦理问题或者风险较高,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以控制管理的医疗技术。

第三类医疗技术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卫生行政部门加以严格控制管理的医疗技术:(1)涉及重大伦理问题;(2)高风险;(3)安全性、有效性尚需经规范的临床试验研究进一步验证;(4)需要使用稀缺资源;(5)卫生部规定的其他需要特殊管理的医疗技术。

手术分为四级:一级手术是指风险较低、过程简单、技术难度低的普通手术;二级手术是指有一定风险、过程复杂程度一般、有一定技术难度的手术;三级手术是指风险较高、过程较复杂、难度较大的手术;四级手术是指风险高、过程复杂、难度大的重大手术。

根据新技术、新项目的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安全性,引进我院实施性质水平分为国家级、省级、市级、院级。

国家级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新成果,在国内医学领域里尚未开展的项目和尚未使用的医疗、护理新业务。

省级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新成果,在省内尚未开展的新项目和尚未使用的医疗、护理新业务。

医院科研项目管理办法

医院科研项目管理办法

医院科研项目管理办法第一条为规范我院科研项目的管理,充分利用有限的科技资源,加大对我院科技力量扶持、培养,促进医院整体科研实力的不断提升,扩大医院学术影响力,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中规定的科研项目包括:1、国家、省、部级科技攻关项目和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市厅级科技计划项目;3、XXX科研计划项目;4、院级科研基金专项;5、横向项目。

二、申报条件与要求第三条科学研究以国家及省级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指南为重点,着重研究对人民健康危害较大的和临床第一线亟待解决的防病治病的关键问题,适当安排一定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医药卫生管理学理论研究。

第四条参加申报科研项目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申请项目的主持人,一般应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或硕士研究生毕业及以上学历;2、旨在解决当前医药卫生工作中的关键、疑难问题,应用前景广泛,或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对卫生事业的管理有积极促进作用;3、水平较高,是海内研究较少或外洋正在研究的课题,成果鉴定须有由XXX提供的项目查新报告;4、科学性强,勇于创新,具有科学、严谨的课题设计方案、技术思路和可行性;5、能够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第五条申报要求:1、重点(省市级)专科每周期(2年)内申报1项省级以上课题,其它专科申报1项市级以上课题,课题申报与科主任年度综合目标考核挂钩,具体参照科教部科主任年度综合目标考核评分标准执行。

2、博士要求每周期(2年)内至少申报一项省级以上课题,项目申报可获得省医学级领军人才经费支撑,并可作为省医学领军人才后备梯队培养。

具体参照人力资源部相关制度执行。

三、评审程序第六条科研计划项目的评审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有利于卫生科技事业发展的原则。

具体参照《XX市中心医院同济XX科研立项评审办法》执行。

第七条医院科研项目的评审遵循以下程序:1、根据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国内外医学技术的发展状况,针对我市人民群众亟待解决的医学关键性问题,按上级有关部门要求,结合科技项目指南,及本科工作特点,积极参加科研项目的申报工作。

医疗技术管理工作制度

医疗技术管理工作制度

医疗技术管理工作制度医疗技术管理工作制度(通用13篇)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中,我们可以接触到制度的地方越来越多,制度是一种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规章或准则。

想学习拟定制度却不知道该请教谁?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医疗技术管理工作制度,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医疗技术管理工作制度篇1一、为加强医疗技术管理,促进卫生科技进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二、凡引进本院尚未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均应严格遵守本准入管理制度。

三、新医疗技术分为以下三类1、探索使用技术,指医疗机构引进或自主开发的在国内尚未使用的新技术。

2、限制度使用技术(高难、高新技术),指需要在限定范围和具备一定条件方可使用的技术难度大、技术要求高的医疗技术。

3、一般诊疗技术,指除国家或省卫生行政部门规定限制度使用外的常用诊疗项目,具体是指在国内已开展且基本成熟或完全成熟的医疗技术。

四、医院鼓励研究、开发和应用新的医疗技术,鼓励引进国内外先进医疗技术;禁止使用已明显落后或不再适用、需要淘汰或技术性、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和社会伦理及法律等方面与保障公民健康不相适应的技术。

五、医院由医务处牵头成立医院新技术管理委员会(由医院主要专家组成)及科室医疗新技术管理小组(由科室主任及专家3—5人组成),全面负责新技术项目的理论和技术论证,并提供权威性的评价。

包括:提出医疗技术准入政策建议;提出限制度使用技术项目的建议及相关的技术规范和准入标准;负责探索和限制度使用技木项目技术评估,并出具评估报告;对重大技术准入项目实施效果和社会影响评估,以及其他与技术准入有关的咨询工作。

六、严格规范医疗新技术的临床准入管理制度,凡引进本院尚未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首先须由所在科室进行可行性研究,在确认其安全性、有效性及包括伦理、道德方面评定的基础上,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指导临床实践,同时要具备相应的技术条件、人员和设施,经科室集中讨论和科主任同意后,填写"新技术、新项目申请表"交医务处审核和集体评估。

医院新技术及新项目准入制度

医院新技术及新项目准入制度

医院新技术及新项目准入制度为了加强对我院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的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医学科学的发展,根据卫生部关于印发《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的通知等有关规定,结合我院实际,制定医疗新技术准入制度。

一、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临床医技科室新技术的应用及其管理。

二、医疗新技术应用准入的申报应当遵循科学、安全、先进、合法以及符合伦理学规范的原则。

三、医院伦理委员会、学术委员会,负责新技术项目是否准入开展的审批,并以书面形式下发准入通知。

医务科负责医疗新技术应用准入后的日常管理工作。

四、医疗新技术的定义:指在我院首次应用于临床诊断、治疗的技术项目。

五、医疗新技术的准入项目按相关部门规定的分类法管理。

医疗技术准入项目分为:第一类:探索性使用技术,指医疗机构引进或自主开发的在国内尚未使用的新技术;第二类:限制性使用技术(高难、高新技术),指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公布的,需要在限定范围和具备一定条件方可使用,其技术难度大、要求高的技术项目;第三类:一般诊疗技术,指除国家或省卫生行政部门规定限制使用外的常用诊疗项目。

六、医院应当积极探索临床诊疗新技术,但严禁应用不成熟、风险较大、疗效不确切、行业内有争议的项目。

七、医疗新技术准入申请必须提供下列相关材料:1、《宁阳县中医院医疗技术准入审批、授权表》;2、申报新技术相关的技术规范、操作规程;3、引进推广的新技术应附有技术来源的相关资料;4、限制性使用的新技术项目,提交拟开展限制性使用新技术项目相关的技术条件、设备条件和技术人员情况;5、探索性使用的新技术项目还需提交开展探索性使用新技术项目的可行性报告;八、负责医疗新技术准入日常管理的科教科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30日内,提交院伦理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对申请项目进行科学性、安全性、先进性、合法性以及是否符合社会伦理规范等方面进行技术项目准入评审。

对申请项目出具书面评审意见,并上报上级行政主管部门。

医院投资项目管理制度

医院投资项目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医院投资项目管理,提高投资效益,确保投资项目的顺利实施,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所有投资项目,包括新建、改扩建、技术改造等项目。

第三条医院投资项目应遵循以下原则:(一)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利于医院长远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二)坚持科学决策,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三)严格执行项目审批程序,确保项目合法合规;(四)强化项目管理,确保项目按期、优质、高效完成。

第二章投资项目申报与审批第四条医院投资项目申报应按照以下程序进行:(一)项目申报单位提出项目建议书,经所在科室、部门审核同意后,报送医院科教科;(二)科教科对项目建议书进行初步审查,必要时组织专家进行论证;(三)医院领导组织召开项目评审会议,对项目进行综合评审;(四)医院领导根据评审意见,对项目进行审批。

第五条项目审批权限:(一)总投资500万元以下的项目,由医院院长审批;(二)总投资500万元(含)至1000万元的项目,由医院院长审批,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三)总投资1000万元(含)以上的项目,由医院院长审批,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

第三章项目实施与管理第六条项目实施单位应按照以下要求进行:(一)严格按照批准的项目方案组织实施,确保项目按期完成;(二)建立健全项目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责,加强项目协调和监督;(三)加强项目资金管理,确保资金使用合理、合规;(四)加强项目合同管理,确保合同履行到位。

第七条项目实施过程中,应定期向医院领导汇报项目进展情况,及时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第八条项目验收与评价第九条项目实施完毕后,由医院组织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十条项目验收合格后,医院对项目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一)项目实施情况;(二)项目经济效益;(三)项目社会效益;(四)项目环境效益。

第四章奖励与处罚第十一条对在项目申报、审批、实施过程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新技术新项目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规范医院新技术新项目的申报和审批流程,完善新技术新项目的临床应用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根据卫生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试用)》、《上海市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管理办法》,结合我院的实际,制定新技术新项目管理制度。

一、新技术包括项目:
(一)使用新试剂的诊断项目;
(二)使用二、三类医疗器械的诊断和治疗项目;
(三)创伤性的诊断和治疗项目;
(四)生物基因诊断和治疗项目;
(五)使用产生高能射线设备的诊断和治疗项目;
(六)组织、器官移植技术项目;
(七)其他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重大影响的新技术项目。

二、其中,属于在本市范围内首次应用于临床的新技术,以及必须经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核准后方可临床应用的现有技术,其申报流程遵照上海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颁布的“申请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须知”进行(详见附1)。

三、我院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申报流程(详见附2):
(一)属于医院范畴的新技术新项目,指已经在外院开展,我院尚未开展的上述项目。

拟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拟开展的新项目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安全性、创新性和效益性,符合社会伦理规范。

(二)申报医院新技术新项目的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必须填写《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开展申报表》(详见附3),送医务科备案审批。

在《申报表》中应就以下内容进行详细阐述:①此拟开展的此新技术、新项目目前在国内外及本市其他医院的临床应用基本情况②临床应用的意义、适用症及禁忌症③详细介绍疗效判定标准、评价方法,对有效性、适宜性、可行性等进行具体分析,并对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进行科学预测④技术路线,技术操作规范和操作规程⑤拟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科室技术力量、人力配备、设备和设施等各种支撑条件⑥详细阐述可预见风险以及应对可预见风险的处理预案。

(三)拟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所需的医疗仪器、药品等须提供《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产品合格证》等各种相应的批准文件复印件。

四、我院新技术新项目准入审批流程:
并已有相应的收费标准者,由医务科及分管院长审批授权。

(二)对于有创技术或项目;医疗风险较大、易致死致残,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疗效及效益尚不明朗;或存在其他特殊情况者,由医务科及分管院长进行初步审核后,委托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成员2~3名做出书面意见,经医务科汇总,给予审核意见。

若所申请的新技术新项目较为复杂,或涉及医学伦理问题,必要时召开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和/或医院伦理委员会专题会议,经集体讨论后给予审核意见。

(三)对于各科室所提出的新技术新项目的准入申请,无论批准与否,医务科均予以书面答复,说明理由或注意事项。

四、我院新技术新项目临床应用管理流程:
(一)医务科作为主管部门,对于全院的新技术新项目进行全程管理和评价,制定医院新技术新项目管理档案。

对全院开展的新项目新技术不定期进行督查,及时发现医疗技术风险,并敦促相关科室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以避免医疗技术风险或将其降到最低限度。

(二)在新技术新项目临床应用过程中,应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并注意保护患者安全,及时履行告知义务。

(三)原则上,每年3月底前各科室上交当年度的经科室讨论,并由科主任签字确认的《新技术新项目开展申请表》。

(四)各科室在开展新技术、新项目过程中所遇各种问题,均应及时向医务科汇报。

每年11月各科室将当年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情况做出书面汇总,填写《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开展汇总表》(详见附4)。

《汇总表》中详述开展例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目前所面临的问题等。

医务科针对汇总情况进行有重点的抽查核实。

(五)各科室严禁未经审核自行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临床应用,否则,将视作违规操作,由此而引起的医疗或医学伦理上的缺陷、纠纷、事故,将由当事科室或个人承担。

五、出现以下情形之一的,应立即中止新技术新项目的临床应用,并及时向医务科汇报:
(一)开展该项技术的主要专业技术人员发生变动或者主要设备、设施及其他关键辅助支持条件发生变化的;
(二)发生与该项技术直接相关的严重不良后果的;
(三)发现该项技术存在确认的医疗质量和安全隐患的;
(四)发现该项技术存在伦理道德缺陷的;
六、本制度从2008年6月1日起试行,由医务科负责解释及补充完善。

医务科
附1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申报“上海市医疗新技术临床试用/专项技术临床应用准入”流程
一、本流程依据上海市卫生局《上海市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管理办法》、上海市卫生监督所《申请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须知》,并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

二、“新技术”即指在本市范围内首次应用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技术,包括:
(一)使用新试剂的诊断项目;
(二)使用二、三类医疗器械的诊断和治疗项目;
(三)创伤性的诊断和治疗项目;
(四)生物基因诊断和治疗项目;
(五)使用产生高能射线设备的诊断和治疗项目;
(六)组织、器官移植技术项目;
(七)其它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重大影响的新技术项目。

“专项技术”即指经卫生行政部门核准后,医疗机构方可临床用的现有技术项目。

专项技术的项目目录、准入标准和应用规范,由上海市卫生局公布。

三、市“新技术临床试用准入”申报流程:
1、相关科室将拟申请“新技术临床试用准入”事宜报告医务科登记备案。

2、相关科室填写“上海市医疗新技术临床试用准入申请书”上各项内容(该申请书可于医院网站医务下载网页或由上海市卫生监督所网站下载)。

3、相关科室拟写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包括开展该项技术的相关设备和设施情况、学科和人员资质条件以及其它支撑条件、技术需求状况和成本效益分析等内容)。

4、相关科室提供国内外有关该项技术研究和试用情况的检索报告和技术资料。

5、相关科室提供“新技术”所涉及的医疗器械、药品的相应批准文件。

6、医务科对上述材料进行审核,并送交院长签名,院办敲章。

7、医务科/相关科室将“申请书”送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审核、签字、敲章,将上述材料及医院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副本及其复印件送上海市卫监所受理大厅。

8、上海市卫生局将先后下发“受理申请决定书”、“新技术临床试用准入论证通知书”。

相关科室根据“论证通知书”中的要求,将“上海市医疗新技术临床试用准入申请书”复印件(有医院公章)及项目评审费送交上海市医学会。

9、医务科/相关科室在接到“医疗新技术准予临床试用通知书”后,执通知原件、复印件及医
新技术、新项目申请流程
新技术、新项目开展申报表项目名称:
附4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新技术、新项目开展汇总表项目名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