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世南,越州余姚人”阅读答案附翻译
《虞世南,越州余姚人》阅读答案及翻译
《虞世南 , 越州余姚人》阅读答案及翻译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虞世南,越州余姚人。
性沉静寡欲,与兄世基同受学于吴顾野王余十年,精思不懈,至累旬不盥栉。
文章婉缛,慕仆射徐陵,陵自以类己,由是有名。
陈天嘉中,父荔卒,世南毁不胜丧。
文帝高荔行,知二子皆博学,遣使至其家护视,召为建安王法曹参军。
陈灭,与世基入隋。
世基辞章清劲过世南,而赡博不及也,俱名重当时,故议者方晋二陆 [ 注] 。
炀帝为晋王,与秦王俊交辟之。
大业中,累至秘书郎。
炀帝虽爱其才,然疾峭正,弗甚用,为七品十年不徙。
世基佞敏得君,日贵盛,妻妾被服拟王者,而世南躬贫约,一不改。
宇文化及已弑帝,间杀世基,而世南抱持号诉请代,不能得,自是哀毁骨立。
从至聊城,为窦建德所获,署黄门侍郎。
秦王灭建德,引为府参军,转记室,迁太子中舍人。
王践祚,拜员外散骑侍郎、弘文馆学士。
时世南已衰老,屡乞骸骨,不听,迁太子右庶子,固辞,改秘书监,封永兴县子。
世南貌儒谨,外若不胜衣,而中抗烈,论议持正。
太宗尝曰:“朕与世南商略古今,有一言失,未尝不怅恨,其恳诚乃如此!”贞观八年,进封县公。
会陇右山崩,大蛇屡见,山东及江、淮大水,帝忧之,以问世南,对曰:“汉文帝元年,齐、楚地二十九山同日崩,水大出,诏郡国无来贡,施惠天下,远近洽穆,亦不为灾。
今蛇见山泽,适其所居。
又山东淫雨,江、淮大水,恐有冤狱枉系,宜省录累囚,庶几或当天意。
”帝然之,于是遣使赈饥民,申挺狱讼,多所原赦。
帝尝作宫体诗,使赓和。
世南曰:“圣作诚工,然体非雅正。
上之所好,下必有甚者,臣恐此诗一传,天下风靡。
不敢奉诏。
”帝曰:“朕试卿耳!”赐帛 . 五十匹。
帝数出畋猎,世南以为言,皆蒙嘉纳。
尝命写《列女传》于屏风,于时无本,世南暗疏之,无一字谬。
帝每称其五绝:一曰德行,二曰忠直,三曰博学,四曰文词,五曰书翰。
世南始学书于浮屠智永,究其法,为世秘爱。
[ 4卒,年八十一,诏陪葬昭陵,赠礼部尚书,谥曰文懿。
黄昌字圣真,会稽余姚人也 阅读答案附翻译
黄昌字圣真,会稽余姚人也阅读答案附翻译(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作文大全、试题答案、职业规划、原文赏析、小学阅读、初中阅读、高中阅读、诗词阅读、文言文阅读、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essay writing, test questions answers, career planning,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primary school reading, junior high school reading, high school reading, poetry reading, classical Chinese reading,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黄昌字圣真,会稽余姚人也阅读答案附翻译黄昌字圣真,会稽余姚人也阅读答案黄昌字圣真,会稽余姚人也。
五绝之臣虞世南
五绝之臣虞世南五绝, 这是唐太宗对虞世南的称赞, 即“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
唐太宗说, 一个人只要有其中一绝, 就足可称为名臣, 而虞世南是这五绝都具备了。
皇帝对自己的臣子给予如此高度的评价, 在中国的历史上,是不多见的。
因此, 认识这位虞世南, 于官于民, 显然都是有价值的。
虞世南出生于南朝陈武帝永定二年( 558 年) , 越州余姚( 今浙江省余姚市) 人。
余姚虞氏是当地一个望族, 从三国时起直到唐代, 虞氏就出了许多名士, 如三国时的经学家虞翻, 东晋时的文学家虞喜, 南朝宋朝时的书法家虞稣, 等等。
虞世南的祖父虞检, 任南朝梁朝始兴王的咨议,父亲虞荔, 任南朝陈朝的太子中庶子, 叔叔虞寄任南朝陈朝的中书侍郎。
虞寄无后, 便将他过继过去, 所以虞世南的字叫伯施。
从字面上看, 大约便是伯伯送给的意思。
虞世南和他的哥哥虞世基,成人后都是当时文坛上的大腕级人物。
虞世南的天赋如何, 我们不得而知, 但他在学习上的勤奋, 史书上却是多有记载的。
小时, 他随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七世孙智永法师学习书法。
智永和尚不仅是王羲之的七世孙, 也是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二人书法的传人, 在当时的书法界享有很高的地位。
虞世南跟这样的名师学习, 已是得天独厚, 而他为了学成书法, 其刻苦用功, 也非常人所及: 数年之间竟不下楼一步, 仅写废了的毛笔,就装了一大瓮。
晚上上床睡了, 学习仍不停止, 一有心得, 就用手指在被子上划, 结果被子也被他划烂了好几床。
经过这样刻苦的学习,他的书艺终至大成。
后来, 他和哥哥虞世基一道又跟随顾野王学习了十多年。
古语云: 名师出高徒。
这个顾野王, 也是一个了不起的大学问家。
顾野王( 519—581) , 字希冯, 吴郡人, 博学多才, 既是个大画家, 又是个训诂学家, 还是个大史学家。
进入南朝陈朝后, 任国史博士, 主修梁史。
他著的《玉篇》一书, 是我国现有的一部最早的楷书字典, 也是我国文字训诂学的重要著作。
2023年上海市松江区高三下学期高考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松江区2023年度第二学期二模试卷高三语文(满分150分,完卷时间150分钟)2023.4一、积累运用10分1.按要求填空。
(5分)(1)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__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2)______________,泣孤舟之嫠妇。
(苏轼《_______》)(3)在《<论语>十二章》中,反映了“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选择。
(5分)(1)《红楼梦》的哲学意味正是:人类的诗意生命应当生活在泥浊世界的彼岸。
人生只是到人间走一遭的瞬间,最高的诗意应该是“质本洁来还洁去”。
如黛玉、_____等,离世时不带地球上的浊泥与尘埃。
(2分)A.巧姐B.李纨C.晴雯D.袭人(2)学校电子图书馆“科学史文章”栏目将选编《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现面向全体学生征集该文的内容摘要。
小松提交的稿件中有一处不符合摘要要求,请选出这一项并说明理由。
(3分)【甲】为了更多的读者了解我国历史上的“浑盖”之争,【乙】本文以我国古代关于宇宙结构模式各学说的出现时间为线索,梳理这场论争的经过,分析了论争的影响、意义、特点及其所体现的科学原则,【丙】“浑盖”之争的实质是有关宇宙结构问题的论证。
【丁】全文思路清晰,首尾呼应,结构完整。
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6题。
(16分)材料一①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
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
②本书所谓经典是广义的用法,包括群经、先秦诸子、几种史书、一些集部;要读懂这些书,特别是经、子,得懂“小学”,就是文字学,所以《说文解字》等书也是经典的一部分。
③我国经典,未经整理,读起来特别难,一般人往往望而生畏,结果是敬而远之。
我们理想中一般人的经典读本——有些该是全书,有些只该是选本节本——应该尽可能地采取他们的结论:一面将本文分段,仔细地标点,并用白话文作简要的注释。
《蝉》虞世南部编版语文(人教版统编版)五年级下册
3、诗词创作最讲究炼字,你最欣赏诗 中的哪一个字或几个字?请举例说明并 说出理由。
(1) “出”字,把蝉声传送的意态形象化了,仿 佛使人感到了蝉鸣的响度与力度,突出了蝉声的 远传。
(2)“疏”字,体现了梧桐树枝干的高挺清拔, 与末句“秋风”相应。
(3)“自”字、“非”字,一正一反,相互呼应 ,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 ,表现出一种雍容不迫的风度气韵。
这一句从哪些方面写蝉?运用了什么手法?
流响出疏桐
翻译:声音从稀疏的梧桐树枝间传出
赏析:写蝉声之远传 。“疏”字,体现 了梧桐树枝干的高挺清拔,与末句“秋风” 相应。流响”状蝉声的长鸣不已,悦耳动 听,着一“出”字,把蝉声传送的意态形 象化了,体现蝉鸣的响度与力度。虽只写 声,但读者从中却可想见人格化了的蝉那 种清华隽朗的高标逸韵。 (比兴)
后人评价
三首咏蝉名作
虞世南“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清华人语) 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患难人语) 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牢骚人语)
• 这三首诗由于作者地位、遭际、 气质的不同,虽同样工于比兴寄 托,却独具特色,被称为唐代文 坛“咏蝉”诗三绝。
合作探究 理解诗情
1、诗人是从哪些角度来写蝉的?诗 人笔下的蝉有什么样的特点?表现出了 怎样一个蝉的形象?
角度:形态、食性、声音 形象:品格高洁
2、“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一句论蝉,诗人运用了什么手法? 说明了一个怎样的道理?
诗人借蝉咏怀说明了“品格高洁的人,不需 要某种外在的凭借(如权势地位),自能声 名远扬” 。
垂緌饮清露
翻译:蝉垂下像帽带一样的触角吮吸着清 澈 甘甜的露水 。
赏析:“緌”古人帽带下垂部分,蝉头部伸出的触 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故说“垂緌”。蝉生 性高洁,栖高饮露,故说“饮清露”。“垂緌” 暗示显宦身份,显贵的身份地位在一般人心目中, 是和“清”有矛盾甚至不相容的,但在作者笔下, 却把它们统一在“垂緌饮清露”的形象中。“贵” 与“清”的统一,正是为三四两句的“清”无须 藉“贵”作铺垫 。
虞书遗韵—浅述虞世南书风的传承
虞书遗韵———浅述虞世南书风的传承胡迪军虞世南(558—638年)字伯施,越州余姚人(今属慈溪市观海卫镇鸣鹤场),虞荔之子。
少与兄世基同受学于顾野王,十年精思不懈,文章瞻博。
入隋为秘书郎,入唐为员外散骑侍郎、弘文馆学士,贞观七年(663年)授秘书监,封永兴县子,次年进封县公,世称虞永兴或虞秘监。
世南貌儒谨而中抗烈,议论持正。
唐太宗李世民重其才,称其有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卒赠礼部尚书,谥文懿。
虞世南青年时期从王羲之七世孙智永禅师习书法,尽得二王之法,其楷书笔致圆融遒丽,外柔内刚,初看似温和有余,再看则筋骨内含。
论者以为如裙带飘扬,而束身矩步,有不可犯之色。
他的书法上接魏晋之绪,下启盛唐之风,与欧阳询同步书坛,并称“欧、虞”,为初唐书法巨匠。
后人对虞世南的书法评价很高,如唐李嗣真《书后品》云:“虞世南萧散洒落,真、草惟命,如罗绮娇春,鵷鸿戏沼,故当子云之上。
”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云:“虞永兴尝自谓于道字有悟,盖虞书发笔处出锋如抽刀断水,正与颜太师锥画沙、屋漏痕同趣。
”清刘熙载《书概》云:“永兴书出于智永,故不外耀锋芒而内涵筋骨。
”清包世臣《艺舟双楫》云:“永兴如白鹤翔云,人仰丹顶。
”虞世南著有文集三十卷,《北堂书钞》一百七十三卷,其中《书旨述》、《观学篇》、《笔髓篇》等几篇书学理论论述精到,尤为世人所重。
传世书法作品有《夫子庙堂碑》、《汝南公主墓志》、《破邪论序》及刊入《淳化阁帖》中的《去月帖》、《大运帖》、《潘六帖》等。
在初唐时期的书坛上,虞世南与欧阳询可谓是旗鼓相当的两位书坛巨擘,欧阳询比虞世南年长一岁,二人同在隋朝为官,又同时从窦建德的东夏王朝归降秦王李世民,并一同参加太宗时期设立的弘文馆任书学教师,主持书学(唐代六门国学之一),二人既是同僚又是好友。
在当代,欧阳询在书法上的地位要超过虞世南,但事实上,在整个唐代,虞世南的书风影响远在欧阳询之上,这点我们可以从唐人的评论中获知。
高中语文 课外古诗文《新唐书 虞世南传》原文及翻译
《新唐书·虞世南传》原文及翻译新唐书原文:虞世南,越州余姚人。
性沉静寡欲与兄世基同受学于吴顾野王十余年精思不懈至累旬不盥栉文章婉缛慕仆射徐陵陵自以类己由是有名。
陈天嘉中,父荔卒,世南毁不胜丧。
文帝高荔行,知二子皆博学,遣使至其家护视,召为建安王法曹参军。
陈灭,与世基入隋。
世基辞章清劲过世南,而赡博不及也,俱名重当时,故议者方晋二陆[注]。
炀帝为晋王,与秦王俊交辟之。
大业中,累至秘书郎。
炀帝虽爱其才,然疾峭正,弗甚用,为七品十年不徙。
世基佞敏得君,日贵盛,妻妾被服拟王者,而世南躬贫约,一不改。
宇文化及已弑帝,间杀世基,而世南抱持号诉请代,不能得,自是哀毁骨立。
从至聊城,为窦建德所获,署黄门侍郎。
秦王灭建德,引为府参军,转记室,迁太子中舍人。
王践祚,拜员外散骑侍郎、弘文馆学士。
时世南已衰老,屡乞骸骨,不听,迁太子右庶子,固辞,改秘书监,封永兴县子。
世南貌儒谨,外若不胜衣,而中抗烈,论议持正。
太宗尝曰:“朕与世南商略古今,有一言失,未尝不怅恨,其恳诚乃如此!”贞观八年,进封县公。
会陇右山崩,大蛇屡见,山东及江、淮大水,帝忧之,以问世南,对曰:“汉文帝元年,齐、楚地二十九山同日崩,水大出,诏郡国无来贡,施惠天下,远近洽穆,亦不为灾。
今蛇见山泽,适其所居。
又山东淫雨,江、淮大水,恐有冤狱枉系,宜省录累囚,庶几或当天意。
”帝然之,于是遣使赈饥民,申挺狱讼,多所原赦。
帝尝作宫体诗,使赓和。
世南曰:“圣作诚工,然体非雅正。
上之所好,下必有甚者,臣恐此诗一传,天下风靡。
不敢奉诏。
”帝曰:“朕试卿耳!”赐帛五十匹。
帝数出畋猎,世南以为言,皆蒙嘉纳。
尝命写《列女传》于屏风,于时无本,世南暗疏之,无一字谬。
帝每称其五绝:一曰德行,二曰忠直,三曰博学,四曰文词,五曰书翰。
世南始学书于浮屠智永,究其法,为世秘爱。
卒,年八十一,诏陪葬昭陵,赠礼部尚书,谥曰文懿。
(《新唐书·虞世南传》卷一百一十五列传第二十七)译文:虞世南,是越州余姚人。
《旧唐书·虞世南传》
《旧唐书·虞世南传》《旧唐书·列传第⼆⼗⼆·虞世南传》虞世南,字伯施,越州余姚⼈,隋内史侍郎世基弟也。
祖检,梁始兴王谘议;⽗荔,陈太⼦中庶⼦,俱有重名。
叔⽗寄,陈中书侍郎,⽆⼦,以世南继后,故字⽈伯施。
世南性沈静寡欲,笃志勤学,少与兄世基受学于吴郡顾野王,经⼗余年,精思不倦,或累旬不盥栉。
善属⽂,常祖述徐陵,陵亦⾔世南得⼰之意。
⼜同郡沙门智永,善王羲之书,世南师焉,妙得其体,由是声名籍甚。
天嘉中,荔卒,世南尚幼,哀毁殆不胜丧。
陈⽂帝知其⼆⼦博学,每遣中使⾄其家将护之。
及服阕,召为建安王法曹参军。
寄陷于陈宝应,在闽、越中,世南虽除丧,犹布⾐蔬⾷。
⾄太建末,宝应破,寄还,⽅令世南释布⾷⾁。
⾄德初,除西阳王友。
陈灭,与世基同⼊长安,俱有重名,时⼈⽅之⼆陆。
时炀帝在籓,闻其名,与秦王俊辟书交⾄,以母⽼固辞,晋王令使者追之。
⼤业初,累授秘书郎,迁起居舍⼈。
时世基当朝贵盛,妻⼦被服拟于王者。
世南虽同居,⽽躬履勤俭,不失素业。
及⾄隋灭,宇⽂化及弑逆之际,世基为内史侍郎,将被诛,世南抱持号泣,请以⾝代,化及不纳,因哀毁⾻⽴,时⼈称焉。
从化及⾄聊城,⼜陷于窦建德,伪授黄门侍郎。
太宗灭建德,引为秦府参军。
寻转记室,仍授弘⽂馆学⼠,与房⽞龄对掌⽂翰。
太宗尝命写《列⼥传》以装屏风,于时⽆本,世南暗疏之,不失⼀字。
太宗升春宫,迁太⼦中舍⼈。
及即位,转著作郎,兼弘⽂馆学⼠。
时世南年已衰⽼,抗表乞骸⾻,诏不许。
迁太⼦右庶⼦,固辞不拜,除秘书少监。
上《圣德论》,辞多不载。
七年,转秘书监,赐爵永兴县⼦。
太宗重其博识,每机务之隙,引之谈论,共观经史。
世南虽容貌懦曌,若不胜⾐,⽽志性抗烈,每论及古先帝王为政得失,必存规讽,多所补益。
太宗尝谓侍⾂⽈:“朕因暇⽇,与虞世南商略古今,有⼀⾔之失,未尝不怅恨,其恳诚若此,朕⽤嘉焉。
群⾂皆若世南,天下何忧不理!”⼋年,陇右⼭崩,⼤蛇屡见,⼭东及江淮多⼤⽔。
太宗以问世南,对⽈:“春秋时⼭崩,晋侯召伯宗⽽问焉,对⽈:‘国主⼭川,故⼭川崩竭,君为之不举,降服、乘缦、彻乐、出次、祝币以礼焉。
《蝉》虞世南部编版语文(人教版统编版)五年级下册
3、诗词创作最讲究炼字,你最欣赏诗 中的哪一个字或几个字?请举例说明并 说出理由。
(1) “出”字,把蝉声传送的意态形象化了,仿 佛使人感到了蝉鸣的响度与力度,突出了蝉声的 远传。
(2)“疏”字,体现了梧桐树枝干的高挺清拔, 与末句“秋风”相应。
(3)“自”字、“非”字,一正一反,相互呼应 ,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 ,表现出一种雍容不迫的风度气韵。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诗人简介
虞世南:唐代诗人(558年- 638年),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之一,字伯施 ,越州余姚人, 人称“虞永兴”,唐初政治 家,诗人,书法家,文学家。 为人沉静寡欲,志性刚烈, 议论正直,深得唐太宗器重。 太宗称他德行、忠直、博学、 文词、书翰为五绝。
垂緌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合作探究 理解诗情
1、诗人是从哪些角度来写蝉的?诗 人笔下的蝉有什么样的特点?表现出了 怎样一个蝉的形象?
角度:形态、食性、声音 形象:品格高洁
2、“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一句论蝉,诗人运用了什么手法? 说明了一个怎样的道理?
诗人借蝉咏怀说明了“品格高洁的人,不需 要某种外在的凭借(如权势地位),自能声 名远扬” 。
这一句从哪些方面写蝉?运用了什么手法?
流响出疏桐
翻译:声音从稀疏的梧桐树枝间传出
赏析:写蝉声之远传 。“疏”字,体现 了梧桐树枝干的高挺清拔,与末句“秋风” 相应。流响”状蝉声的长鸣不已,悦耳动 听,着一“出”字,把蝉声传送的意态形 象化了,体现蝉鸣的响度与力度。虽只写 声,但读者从中却可想见人格化了的蝉那 种清华隽朗的高标逸韵。表面上赞美了蝉的高洁品格,实 际上抒发了诗人追求心地纯洁的胸怀。 阐明了一个道理: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 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扬。
[新唐书虞世南传]虞世南传阅读理解及答案
[新唐书虞世南传]虞世南传阅读理解及答案(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虞世南,越州余姚人。
性沉静寡欲,与兄世基同受学于吴顾野王余十年,精思不懈,至累旬不盥栉。
文章婉缛,慕仆射徐陵,陵自以类己,由是有名。
陈天嘉中,父荔卒,世南毁不胜丧。
文帝高荔行,知二子皆博学,遣使至其家护视,召为建安王法曹参军。
陈灭,与世基入隋。
世基辞章清劲过世南,而赡博不及也,俱名重当时,故议者方晋二陆。
炀帝为晋王,与秦王俊交辟之。
大业中,累至秘书郎。
炀帝虽爱其才,然疾峭正,弗甚用,为七品十年不徙。
世基佞敏得君,日贵盛,妻妾被服拟王者,而世南躬贫约,一不改。
宇文化及已弑帝,间杀世基,而世南抱持号诉请代,不能得,自是哀毁骨立。
从至聊城,为窦建德所获,署黄门侍郎。
秦王灭建德,引为府参军,转记室,迁太子中舍人。
王践祚,拜员外散骑侍郎、弘文馆学士。
时世南已衰老,屡乞骸骨,不听,迁太子右庶子,固辞,改秘书监,封永兴县子。
世南貌儒谨,外若不胜衣,而中抗烈,论议持正。
太宗尝曰:朕与世南商略古今,有一言失,未尝不怅恨,其恳诚乃如此!贞观八年,进封县公。
会陇右山崩,大蛇屡见,山东及江、淮大水,帝忧之,以问世南,对曰:汉文帝元年,齐、楚地二十九山同日崩,水大出,诏郡国无来贡,施惠天下,远近洽穆,亦不为灾。
今蛇见山泽,适其所居。
又山东淫雨,江、淮大水,恐有冤狱枉系,宜省录累囚,庶几或当天意。
帝然之,于是遣使赈饥民,申挺狱讼,多所原赦。
帝尝作宫体诗,使赓和。
世南曰:圣作诚工,然体非雅正。
上之所好,下必有甚者,臣恐此诗一传,天下风靡。
不敢奉诏。
帝曰:朕试卿耳!赐帛五十匹。
帝数出畋猎,世南以为言,皆蒙嘉纳。
尝命写《列女传》于屏风,于时无本,世南暗疏之,无一字谬。
帝每称其五绝:一曰德行,二曰忠直,三曰博学,四曰文词,五曰书翰。
世南始学书于浮屠智永,究其法,为世秘爱。
卒,年八十一,诏陪葬昭陵,赠礼部尚书,谥曰文懿。
(《新唐书?虞世南传》卷一百一十五列传第二十七)二陆:西晋文学家陆机与弟陆云的并称。
虞世南:《笔髓论》《书旨述》
虞世南:《笔髓论》《书旨述》虞世南(558-638),字伯施,越州余姚(今浙江余姚)人。
父虞荔,兄虞世基,叔父虞寄,均名重一时。
虞寄无子,世南过继于他,故字伯施。
隋炀帝时官起居舍人,唐时历任秘书监、弘文馆学士等。
与欧阳询齐名,并称‘欧虞',或称其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为初唐四大家。
俱为后世宗法。
传世碑帖有《孔子庙堂碑》、《破邪论》等,旧摹墨迹本《汝南公主墓志铭》等。
书法理论著作有《笔髓论》、《书旨述》。
编有《北堂书钞》一百六十卷、《群书理要》五十卷、《兔园集》十卷等,另有诗文集十卷行于世,今存《虞秘监集》四卷。
他不但书法冠绝一时,而且为人正直,性情刚烈,他议论持正,敢于进谏,曾借陇右山崩等自然灾害,劝谏太宗整顿刑狱,救济灾民;又借星象变异,劝告太宗戒骄戒躁,慎终如故;太宗准备厚葬高祖时,他援引前代典法,主张薄葬;太宗晚年喜好田猎,他又劝谏“时息猎车”,以免扰民。
唐太宗为此赞叹道:“群臣皆若世南,天下何忧不理!”并称赞他有“五绝”:“一曰博学,二曰德行,三曰书翰,四曰词藻,五曰忠直。
有一于此,足谓名臣,而世南兼之。
”是“当代名臣,人伦准的。
”李世民初即位时,虞已年近七十。
当时他就请求告老,未获允准。
直到贞观十二年(638)才同意他退下来,当年五月他就病死了,终年81岁。
太宗为他的死“哭之甚恸”,让他陪葬昭陵,赠他礼部尚书,赐他谥号文懿,还把他的像画在凌烟阁上,虞世南真可说是“备受哀荣”的了。
虞世南年轻时曾向绍兴智永法师学习书法。
智永是晋代书圣王羲之的七世孙,藏有王羲之传世真迹,虞世南因此尽得王书真髓,成为一代大家。
他晚年自撰自书的《孔子庙堂碑》被称为我国书法艺术的瑰宝,以致黄庭坚有“千两黄金哪购得”之叹。
虞世南的书法圆融遒逸,风神萧散,自开面貌,秀丽中含筋骨。
他偏工行草,而晚年正楷可与王羲之相先后。
相传他勤于学书,卧时常在被中划腹练习,作字不择纸笔,都能如字。
传书之作有《孔子庙堂碑》、《汝南公主墓志》、《晗仁寺碑》、《论道帖》等。
新部编版(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诗歌学习辅导系列(一):虞世南《蝉》赏析
新部编版(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诗歌学习辅导系列(一)——蝉唐·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译文】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响亮的声音从挺拔疏朗的梧桐树枝间传出。
蝉正是因为在高处发声它的声音才能传得远,并非是凭借秋风的力量。
【注释】垂緌(ruí):古人结在颔下的帽缨下垂部分,蝉的头部伸出的触须,形状与其有些相似。
清露:纯净的露水。
古人以为蝉是喝露水生活的,其实是刺吸植物的汁液。
流响:指连续不断的蝉鸣声。
疏:开阔、稀疏。
藉:jie,凭借。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咏物中尤多寄托,具有浓郁的象征性。
句句写的是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而句句又暗示着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释,咏物的深层意义是咏人。
诗的关键是把握住了蝉的某些别有意味的具体特征,从中找到了艺术上的契合点。
首句“垂緌饮清露”,“緌”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故说“垂緌”。
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故说“饮清露”。
这一句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处处含比兴象征。
“垂緌”暗示显宦身份(古代常以“冠缨”指代贵宦)。
这显贵的身份地位在一般人心目中,是和“清”有矛盾甚至不相容的,但在作者笔下,却把它们统一在“垂緌饮清露”的形象中了。
这“贵”与“清”的统一,正是为三四两句的“清”无须藉“贵”作反铺垫,笔意颇为巧妙。
次句“流响出疏桐”写蝉声之远传。
梧桐是高树,着一“疏”字,更见其枝干的高挺清拔,且与末句“秋风”相应。
“流响”状蝉声的长鸣不已,悦耳动听,着一“出”字,把蝉声传送的意态形象化了,仿佛使人感受到蝉声的响度与力度。
这一句虽只写声,但读者从中却可想见人格化了的蝉那种清华隽朗的高标逸韵。
有了这一句对蝉声远传的生动描写,三四两句的发挥才字字有根。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全篇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
它是在上两句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诗的议论。
文言文双文本阅读:虞世南(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文言文双文本阅读:虞世南(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虞世南,越州馀姚人。
出继叔陈中书侍郎寄之后,故字伯施。
性沉静寡欲,与兄世基同受学于吴顾野王馀十年,精思不懈,至累旬不盥栉。
文章婉缛,慕仆射徐陵,陵白以类己,由是有名。
陈天嘉中,父荔卒,世南毁不胜丧。
文帝高荔行知二子皆博学遣使至其所护视召为建安王法曹参军。
时寄陷于陈宝应,世南虽服除,仍衣布饭蔬;寄还,乃释布啖肉。
陈灭,与世基入隋。
世基辞章清劲过世南,而赡博不及也,俱名重当时,故议者方晋二陆。
大业中,累至秘书郎。
炀帝虽爱.其才,然疾峭正,弗甚用,为七品十年不徙。
世基佞敏得君,日贵盛,妻妾被服拟王者,而世南躬贫约,一不改。
宇文化及已弑帝,间杀世基,而世南抱持号诉请代,不能得,自是哀毁骨立。
从至聊城,为窦建德所获,署黄门侍郎。
秦王灭建德,引为府参军,转记室①,迁太子中舍人。
王践祚,拜员外散骑侍郎、弘文馆学士。
时世南已衰老,屡乞骸骨,不听,迁太子右庶子,固.辞,改秘书监,封永兴县子。
后星孛虚、危,历氐,馀百日,帝访群臣。
世南曰:“昔齐景公时,彗见,公问晏婴,婴曰:‘公穿池沼畏不深,起台榭畏不高,行刑罚畏不重,是以天见彗为戒耳。
’景公惧而修德,后十六日而灭。
臣愿陛下勿以功高而自矜,勿以太平久而自骄,慎终于初,彗虽见,犹未足忧。
”帝曰:“诚.然,吾良无景公之过,但年十八举义兵,二十四平天下,未三十即大位,自谓三王以来,拨乱之主莫吾若,故负而矜之,轻天下士。
上天见变,其为是乎?秦始皇除六国,隋炀帝有四海之富,卒以骄败,吾何得不戒邪?”(节选自《新唐书·虞世南列传》)材料二:贞观初,太宗引为上客。
因.开文馆,馆中号为多士,咸推世南为文学之宗。
授以记室,与房玄龄对掌文翰②。
尝命写《列女传》以装屏风,于时无本,世南暗书之,一无遗失。
贞观七年,累迁秘书监,太宗每机务之隙,引之谈论,共观经史。
世南虽容貌懦弱,如不胜衣,而志性抗烈,每论及古先帝王为政得失,必存规讽,多所补益。
虞世南——《蝉》
三一文库()〔虞世南——《蝉》〕*篇一:《蝉》-虞世南《蝉》yúshìnán【唐】虞世南chuíruíyǐnqīnglù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这首托物寓意的小诗,是唐人咏蝉诗中时代最早的一cānliúxiǎngchūshūtóngjūgāoshēngzìyuǎnfēishìjiaqiūfēng首,很为后世人称道。
写蝉餐清风饮晓露,栖于梧桐树上,声因高而远,而非是依靠秋风,寓意君子应象蝉一样居高而声远,而不必凭借、受制于它物。
作者清高自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以蝉自喻,一只不甚起眼的蝉来自况,也可见其老成谨慎,以及有自知之明。
诗的主要意思:“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蝉的头部伸出的触须好guànyīng像下垂的冠缨,它品性高洁,栖高处饮清露。
它那悦耳动听的长鸣声,就出自那棵远处的高挺清拔的梧桐树上。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蝉由于栖息在高高的梧桐树上,它的叫声自然能传得很远很远,并不像一般人以为的那样是藉助于秋风的传送。
(这一独特的感受揭示了一个píngjia真理: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自能声名远播。
)这首诗叙事、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充分显示出了诗人寓情于景的艺术才能。
作者简介:虞世南,字伯施。
(558——638),享年81岁。
越州余姚(今浙江)人。
在隋,官秘书郎。
入唐,为秦府记室参军,zúshìw?nyì迁太子中舍人。
历弘文馆学士、秘书监。
卒谥文懿。
为人沉静寡欲,志性刚烈,议论正直,深得唐太宗器重。
太宗称其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为五绝。
虞世南幼年学书于著名书法家僧智永,妙得“二王”及智永笔法,故其书笔致圆融丰腴,外柔内刚,血脉畅通。
论者以为如裙带飘扬,而束身矩步,有不可犯之色。
与欧阳询、xuējì褚遂良、薛稷号称初唐四大书法家。
蝉 小学五年级诗词释义及赏析
蝉小学五年级诗词释义及赏析[唐]虞世南垂缕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作者简介:虞世南(558-638),字伯施,越州余姚(今属浙江)人。
唐代书法家文学家。
能文辞,文辞典丽;工书法。
编有《北堂书钞》。
字词释义:①缕:指蝉腹下的针喙。
②饮清露: 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
③流响:指蝉长鸣不已,声音传得很远。
④藉: 凭借, 依靠。
诗词赏析:这首诗借物咏怀,立意高远。
诗人句句写蝉的形象、习性和声音,实则句句暗示自己高洁的品行。
诗的首向意为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吮吸着纯净甘甜的露水。
“垂缕”两个字表面写烊的形象,实则暗示其显贵的身份,因古人常以“冠缨”指代达官贵人。
“饮清露”表面写蝉的习性,(古人不知道蝉靠吸食树汁存活,以为它风餐露宿,)实则暗示要杜绝腐败、追求清廉。
诗的次句意为声音从挺拔疏朗的梧桐树枝间传出。
这句诗写蝉的鸣声。
“流响”形容蝉鸣不已、悦耳动听。
“出”字把蝉声的传送形象化了,使人感受到蝉声的响度与力度。
诗的第三、四句意为蝉声远播是因为居于高树上,而不是依靠秋风。
这两句诗是全诗的点睛之笔,是在前两句诗的基础上引出的议论。
蝉声远播,一般人往往认为是借助了秋风的传送,诗人却别具匠心,强调是由于“居高”才能致远。
品格高尚的人,自能声名远扬。
诗人以高洁的蝉自比,表明了其瘫容不迫的风度气韵。
知识链接:在狱咏蝉[唐]骆宾王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这首诗歌咏蝉的高洁品行,诗人以蝉喻己,抒发了自身品行高洁却身陷困境的哀怨悲伤之情,表达了其渴望辨明无辜、昭雪沉冤的愿望。
古诗虞世南,越州余姚人翻译赏析
古诗虞世南,越州余姚人翻译赏析文言文《虞世南,越州余姚人》选自高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虞世南,越州余姚人。
性沉静寡欲,与兄世基同受学于吴顾野王余十年,精思不懈,至累旬不盥栉。
文章婉缛,慕仆射徐陵,陵自以类己,由是有名。
陈天嘉中,父荔卒,世南毁不胜丧。
文帝高荔行,知二子皆博学,遣使至其家护视,召为建安王法曹参军。
陈灭,与世基入隋。
世基辞章清劲过世南,而赡博不及也,俱名重当时,故议者方晋二陆[注]。
炀帝为晋王,与秦王俊交辟之。
大业中,累至秘书郎。
炀帝虽爱其才,然疾峭正,弗甚用,为七品十年不徙。
世基佞敏得君,日贵盛,妻妾被服拟王者,而世南躬贫约,一不改。
宇文化及已弑帝,间杀世基,而世南抱持号诉请代,不能得,自是哀毁骨立。
从至聊城,为窦建德所获,署黄门侍郎。
秦王灭建德,引为府参军,转记室,迁太子中舍人。
王践祚,拜员外散骑侍郎、弘文馆学士。
时世南已衰老,屡乞骸骨,不听,迁太子右庶子,固辞,改秘书监,封永兴县子。
世南貌儒谨,外若不胜衣,而中抗烈,论议持正。
太宗尝曰:“朕与世南商略古今,有一言失,未尝不怅恨,其恳诚乃如此!”贞观八年,进封县公。
会陇右山崩,大蛇屡见,山东及江、淮大水,帝忧之,以问世南,对曰:“汉文帝元年,齐、楚地二十九山同日崩,水大出,诏郡国无来贡,施惠天下,远近洽穆,亦不为灾。
今蛇见山泽,适其所居。
又山东淫雨,江、淮大水,恐有冤狱枉系,宜省录累囚,庶几或当天意。
”帝然之,于是遣使赈饥民,申挺狱讼,多所原赦。
帝尝作宫体诗,使赓和。
世南曰:“圣作诚工,然体非雅正。
上之所好,下必有甚者,臣恐此诗一传,天下风靡。
不敢奉诏。
”帝曰:“朕试卿耳!”赐帛五十匹。
帝数出畋猎,世南以为言,皆蒙嘉纳。
尝命写《列女传》于屏风,于时无本,世南暗疏之,无一字谬。
帝每称其五言绝句:一曰德行,二曰忠直,三曰博学,四曰文词,五曰书翰。
世南始学书于浮屠智永,究其法,为世秘爱。
卒,年八十一,诏陪葬昭陵,赠礼部尚书,谥曰文懿。
“君子藏器”虞世南
“君子藏器”虞世南大凡一个地方为人们所喜欢、所熟悉、所牵挂、所留恋,不外乎以下几个因素:或风光旖旎,引人向往;或文脉绵瓞,发人深思;或名人荟萃,令人景仰。
余姚这个地方比较特殊。
论自然风光,她有龙泉山、客星山,有四明湖、白水冲,山明水秀、风景秀丽、古迹荟集、亭阁俨然;论人文胜迹,一个河姆渡遗址就让余姚闻名中外,声名远播;论历史人物,更是灿若星辰,不可胜数。
在这些要素中,只要拥有其中任何一个,都让人羡慕不已。
而余姚却全部拥有,可以说上苍格外眷顾。
从秦代以来,余姚涌现了许许多多彪炳史册的历史文化名人,如东汉时期高风亮节的严子陵、明代著名哲学家王阳明、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黄宗羲、中日文化交流使者朱舜水,等等,余姚因此而享有“姚江人物甲天下”、“东南最名邑”和“文献名邦”的美誉。
在自古至今余姚诸多历史人物中,我最早知道的是唐人虞世南。
在余姚,坊间流传一句话:“一部余姚志,半部虞氏史。
”虞氏家族在当地千年不衰,涌现出一大批杰出人才,对余姚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中名气最大的当属虞世南。
最早知道虞世南这个名字,还是在读初中的时候。
那时候,我发疯一样迷上了唐诗,想方设法搜集唐诗来读。
记不清在哪儿了,我读到了虞世南的诗《蝉》:垂缍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这首诗是唐人咏蝉诗中最早的一首,很为后人所称道,诗的最后两句更是有名,至今还常常被人引用(虽然引用者未必知道它的作者和原诗的名字)。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这是全篇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
它是在上两句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诗的议论。
一般人认为,蝉声远传是借助于秋风的传送,诗人却别有会心,强调这是由于“居高”而自能致远。
寓意君子应像蝉一样品格高洁而声名远播,而不必凭借、受制于它物,正像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所说的那样:“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
”表达了诗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表现了一种雍容不迫的气韵风度。
清代著名诗人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
破邪论序
《破邪论序》
虞世南(558-638),字伯施,越州余姚(今浙江余姚)人,隋炀帝时官起居舍人,唐时历任秘书监、弘文馆学士等。
与欧阳询齐名,并称‘欧虞',或称其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为初唐四大家。
俱为后世宗法。
传世碑帖有《孔子庙堂碑》、《破邪论》等,
《破邪论序》收入《虞秘监集》及历代书法论著中,传世刻本有款署“太子中书舍人虞世南撰并书”“太子中书舍人吴郡虞世南撰并书”二种。
明王世贞《弇州山人续稿》中曾这样论述,“世南书迹本自稀,而楷法尤不易得,不者唯《破邪论序》,稍大者《孔子庙堂碑》而已,《破邪》积能之极,几夺天巧,所以不入二王室,犹似不能忘情于蹊迳耳。
”
此帖历来转辗翻刻者不少,如《玉烟堂帖》、《停云帖》、《清鉴堂》等诸法帖,尤以《越州石氏本》为最佳。
他不但书法冠绝一时,而且为人正直,性情刚烈,他议论持正,敢于进谏,曾借陇右山崩等自然灾害,劝谏太宗整顿刑狱,救济灾民;又借星象变异,劝告太宗戒骄戒躁,慎终如故;太宗准备厚葬高祖时,他援引前代典法,主张薄葬;太宗晚年喜好田猎,他又劝谏“时息猎车”,以免扰民。
唐太宗为此赞叹道:“群臣皆若世南,天下何忧不理!”并称赞他有“五绝”:“一曰博学,二曰德行,三曰书翰,四曰词藻,五曰忠直。
有一于此,足谓名臣,而世南兼之。
”是“当代名臣,人伦准的。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虞世南,越州余姚人”阅读答案(附翻
译)
“虞世南,越州余姚人”阅读答案(附翻译)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虞世南,越州余姚人。
性沉静寡欲,与兄世基同受
学于吴顾野王余十年,精思不懈,至累旬不盥栉。
文章
婉缛,慕仆射徐陵,陵自以类己,由是有名。
陈天嘉中,父荔卒,世南毁不胜丧。
文帝高荔行,知二子皆博学,
遣使至其家护视,召为建安王法曹参军。
陈灭,与世基
入隋。
世基辞章清劲过世南,而赡博不及也,俱名重当时,故议者方晋二陆[注]。
炀帝为晋王,与秦王俊交辟之。
大业中,累至秘书郎。
炀帝虽爱其才,然疾峭正,
弗甚用,为七品十年不徙。
世基佞敏得君,日贵盛,妻
妾被服拟王者,而世南躬贫约,一不改。
宇文化及已弑帝,间杀世基,而世南抱持号诉请代,不能得,自是哀
毁骨立。
从至聊城,为窦建德所获,署黄门侍郎。
秦王
灭建德,引为府参军,转记室,迁太子中舍人。
王践祚,拜员外散骑侍郎、弘文馆学士。
时世南已衰老,屡乞骸骨,不听,迁太子右庶子,固辞,改秘书监,封永兴县子。
世南貌儒谨,外若不胜衣,而中抗烈,论议持正。
太宗尝曰:“朕与世南商略古今,有一言失,未尝不怅
恨,其恳诚乃如此!”
贞观八年,进封县公。
会陇右山崩,大蛇屡见,山
东及江、淮大水,帝忧之,以问世南,对曰:“汉文帝
元年,齐、楚地二十九山同日崩,水大出,诏郡国无来贡,施惠天下,远近洽穆,亦不为灾。
今蛇见山泽,适
其所居。
又山东淫雨,江、淮大水,恐有冤狱枉系,宜
省录累囚,庶几或当天意。
”帝然之,于是遣使赈饥民,申挺狱讼,多所原赦。
帝尝作宫体诗,使赓和。
世南曰:“圣作诚工,然
体非雅正。
上之所好,下必有甚者,臣恐此诗一传,天
下风靡。
不敢奉诏。
”帝曰:“朕试卿耳!”赐帛五十匹。
帝数出畋猎,世南以为言,皆蒙嘉纳。
尝命写《列女传》于屏风,于时无本,世南暗疏之,无一字谬。
帝每称其五绝:一曰德行,二曰忠直,三曰博学,四曰文词,
五曰书翰。
世南始学书于浮屠智永,究其法,为世秘爱。
卒,年八十一,诏陪葬昭陵,赠礼部尚书,谥曰文懿。
(《新唐书?虞世南传》卷一百一十五列传第二十七) [注]二陆:西晋文学家陆机与弟陆云的并称。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帝高荔行高:推崇
B.而赡博不及也赡:丰富
C.故议者方晋二陆方:正直
D.与秦王俊交辟之辟:征召
5.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虞世南忠直诚恳的一组是(3分)()
①世南躬贫约,一不改②世南抱持号诉请代
③有一言失,未尝不怅恨④宜省录累囚,庶几或当
天意
⑤世南以为言,皆蒙嘉纳⑥上之所好,下必有甚者
A.①③⑥B.②④⑤C.①②⑤D.③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虞世南生性沉静,清心寡欲,和哥哥虞世基一起在吴郡顾野王门下学习十多年,他终日专心学问,从不
懈怠,有时甚至几十天也不梳洗。
B.虞世南和哥哥世基一起在隋朝任职。
虞世南在文章清劲上不如世基,但他学问渊博,也不像哥哥那样善
于用花言巧语来博得皇帝的喜爱。
C.面对陇右一带山崩,江淮一带闹水灾的情况,虞世南劝太宗借鉴汉文帝时陇右地震,采取郡国不来贡献,给民众以恩惠的办法来稳定局面。
D.在皇上作宫体诗叫虞世南依韵唱和这件事上,虞
世南认为皇上作的诗诗体不雅正,担心自己唱和的诗一旦传于世,会引起不好的影响。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屡乞骸骨,不听,迁太子右庶子,固辞,改秘书监。
(5分)
(2)帝然之,于是遣使赈饥民,申挺狱讼,多所原赦。
(5分)
参考答案:
4.C(方:比,与……相比。
)
5.D(①是说虞世南安于贫困,有节操的;②是说虞世南对待兄长的深厚情谊的;⑤是说皇帝听从虞世南劝谏的。
)
6.D(“此诗一传”,指皇帝写的宫体诗一旦传开,不是“自己唱和的诗”。
)
7.(1)虞世南多次上表请求退休,皇帝不接受他的请求,并升任他为太子右庶子,虞世南坚决推辞,又改任秘书监。
(译出大意给2分,“乞骸骨”“听”“辞”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
(2)皇上认为他说的对,于是派遣使者赈济灾民,辨明而从宽处理讼案,大多予以赦免。
(译出大意给2分,“然”“赈”“狱”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参考译文:
虞世南,是越州余姚人。
他生性沉静,清心寡欲,
和他的哥哥虞世基一起在吴郡顾野王门下学习,前后十
多年,终日专心学问,从不懈怠,甚至几十天不洗脸梳头。
他的文章委婉多彩,他很崇拜仆射徐陵的文章,徐
陵也说虞世南的文风颇象自己,因此虞世南得以文章著名。
陈朝天嘉年间,他的父亲虞荔逝世,虞世南由于过
分悲伤,损害了身体,几乎坚持不住。
陈文帝敬重虞荔
的品德高尚,又了解到他的两个儿子都很博学,派人到
他家里帮忙照顾,召任虞世南为建安王的法曹参军。
陈
朝灭亡,和哥哥世基在隋朝任职。
世基的文章清劲,超
过了世南,但丰富广博不如世南,二人在当时都有很高
的声望,评论者将他兄弟二人比作晋朝的陆机、陆云兄弟。
在隋炀帝杨广作晋王的时候,和秦王杨俊递相征用
他们。
大业年间,虞世南多次变动官至秘书郎。
隋炀帝
虽然喜欢他的才能,但对他刚正的性格很头痛,所以并
不怎么重用他,七品官当了十年也得不到升迁。
虞世基
机敏而善于奉承,隋炀帝很喜欢他,于是日益尊贵显赫,妻妾的穿戴和王公贵族一样,虞世南家里却清贫节俭,
但他一点也不改变自己的节操。
宇文化及杀死隋炀帝后,又将杀虞世基,虞世南抱住虞世基嚎啕大哭,并请求代
兄而死,宇文化及不允许,虞世基被杀,虞世南悲痛过分,瘦得只剩下一把骨头。
他随宇文化及来到聊城,被
窦建德俘获,任他为黄门侍郎。
秦王李世民消灭了窦建德,任他为王府参军,转为记室,又升任太子中舍人。
秦王李世民即皇帝位,封他为员外散骑侍郎、弘文馆学士。
当时虞世南已年老体衰,多次上表请求退休,皇帝
不接受他的请求,并升任他为太子右庶子,虞世南坚决
推辞,又改任秘书监,封爵为永兴县子。
虞世南外貌儒
雅谨慎,从外表来看,似乎连身上的衣服也不能承受,
但内心意志坚强,议论政事坚持正确意见。
太宗李世民
曾说:“我和虞世南讨论古今之事,即使有一句不合适
的话,都会惆怅怨恨得不行,他的态度竟是这样诚恳!”
贞观八年,虞世南进封永兴县公。
当时陇右一带发
生山崩地震,大蛇不断出现,山东和江淮一带大水成灾,太宗为此忧虑,问虞世南该怎么办,虞世南回答说:
“汉文帝元年,齐地楚地的二十九座山同日发生山崩,
大水从地下涌出,汉文帝下令,各郡国不要来朝贡,给
天下人以恩惠,使得远近的人都欢乐融洽,也没有造成
灾害。
现在蛇出现在山岭沼泽,这正是它生活的地方。
还有山东长期下雨,江淮一带闹水灾,恐怕有无罪而被
捉拿入狱的冤情存在,应当检查在押囚犯,或许还能符
合天意呢。
”皇上认为他说的对,于是派遣使者赈济灾民,辨明而从宽处理讼案,大多予以赦免。
皇上曾经作了首宫体诗,叫虞世南接续原韵唱和,
虞世南说:“圣上作的诗确实好,但诗体不雅正。
上面
有所好,下面必更有甚者,臣恐怕这诗一传开,天下就
会风靡起来。
所以不敢奉诏唱和。
”皇上说:“我是在
试你的。
”赏赐给他布帛五十匹。
皇上多次外出打猎,
世南为此上疏劝谏,都受到赞扬和采纳。
皇上曾叫把《列女传》写在屏风上,当时没有作依据的本子,虞世南便默写了一遍,结果没有一个字写错。
皇上常称赞他有五绝:一是德行,二是忠直,三是博学,四是文词,五是书法。
虞世南开始跟随僧人智永学习书法,穷究其要领,他的
墨迹为世人所收藏珍爱。
去世时,享年八十一岁,皇帝下诏陪葬昭陵,追赠
礼部尚书,谥号文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