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缺陷及策略

合集下载

浅谈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问题及对策

浅谈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问题及对策

浅谈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问题及对策随着经济发展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变化,商业银行的放贷风险也随之增加。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信贷项目可能会产生不良资产。

如何有效地处置不良资产已经成为商业银行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就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一、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识别首先,商业银行要正确地识别不良资产,并对其进行核销或处置。

不良资产是指由对方资不抵债、担保物不足、被执行或被诉讼等情形所产生的债权。

商业银行应该经常对贷款质量进行评估,识别哪些贷款已经出现了偿还能力不足、担保物不足等情况,并根据不同贷款的风险程度和特点,确定不同的处置策略。

商业银行有多种不良资产处置方法,其中包括以下几种:1、核销:将不良贷款在银行账户上全部核销,资产减值损失记在当期损益中。

但要注意,核销处理不良贷款只解决了资产减值问题,未解决对方的还款问题,如果对方实力较强,仍可能被继续追缴债务。

2、委外:将不良贷款转让委托给第三方机构进行处置。

委外方式好处在于银行可以将不良贷款交给专业机构进行处置,能够更好地利用市场优势,并且委外方通常有比较完整的不良贷款处置流程和有效的不良贷款催收手段。

3、追偿:该方式是银行根据担保人、主借款人等利益方不良贷款处置前提下,利用法律手段对不良贷款进行追偿。

商业银行存在不良资产,既涉及到银行贷款收回的实际问题,也可能对银行经营、信誉、市场份额等方面造成影响。

为有效处理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对策:1、加强风险管理:要加强对信贷风险的管理,采取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减少不良贷款的发生。

2、十分谨慎的放贷:加强对贷款的审查和风险控制,确保贷款的安全性、合法性以及可回收性。

3、加强不良资产管理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的不良资产管理体系,包括制定和实施不良资产处理规程、加强内部控制与审计。

4、加强合作:与专业催收机构合作,合理分配利益,避免双方利益冲突,实现合作互赢。

总之,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管理应指导银行避免不良资产的产生和规避不良资产对银行经营的不利影响。

商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缺陷及策略

商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缺陷及策略

商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缺陷及策略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和发展,商业银行持有的不良资产也逐渐增多,不良资产“堆积”严重制约了商业银行贷款资金的有效利用,加大了银行资金的风险和成本。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商业银行采取了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方式,将不良资产转化成证券进行销售或交易,以获取流动性资金,缓解资金压力,降低成本风险。

但是,在实践中,商行不良资产证券化也存在一些缺陷,本文将就商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商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存在的问题1.不良资产标的选择不合理商业银行在选择不良资产标的时,应该注重基础资产的质量、流动性和评估公正性,但是目前商业银行在标的选择上,更多的是考虑标的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状态和政策环境,忽视了基础资产质量的重要性。

这种选择方式可能会导致不良资产证券化的风险因素加大。

2.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管理机制存在不足商业银行在进行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缺乏一个全面、科学的不良资产管理机制。

商业银行在面对不良资产时,没有严格的风险评估、收益分析和资产调整的方法,导致了金融市场对不良资产证券化缺乏理性评估,并且向投资者传递出不确定的信息。

3.信用评级机制不健全信用评级是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关键环节,商业银行应该对不良资产进行评级,以便不良资产可以更好地被市场认可。

但是,当前我国信用评级机制不健全,信用评级机构评级标准不严格,评级时经常出现“套牌”现象,使得评级成绩缺乏可信度,阻碍了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发展。

二、商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缺陷的解决策略1.加强不良资产标的的自身质量管理商业银行在进行不良资产证券化时,应加强不良资产标的的自身质量管理,提高基础资产的质量、流动性和评估公正性。

可以通过加强资产评估、标准化风险评估与定价、完善不良资产交易市场等手段,提高不良资产质量及流动性,有效降低证券化风险。

2.建立全面、科学的不良资产管理机制商业银行在进行不良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应该建立全面、科学的不良资产管理机制,做到投入产出核算、分类计量、监控和分析等全方位管理。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定价问题研究》范文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定价问题研究》范文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定价问题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威胁银行业稳定的重要因素。

为解决这一问题,商业银行采取了多种手段,其中不良资产证券化(NPL Securitization)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处置方式。

然而,在不良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定价问题一直是核心和难点。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定价问题,分析其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二、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概述不良资产证券化是指将商业银行持有的不良资产(如贷款、抵押品等)打包成证券,并通过在金融市场上发行这些证券来实现资产价值的最大化。

这一过程可以有效地转移银行的风险,提高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同时为投资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投资渠道。

三、不良资产证券化定价的现状及问题(一)现状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定价主要依据市场供求关系、资产质量、未来现金流预测等因素。

然而,由于不良资产本身的特殊性质,如信息不对称、缺乏历史交易数据等,使得定价过程复杂且具有挑战性。

(二)问题1. 定价方法不统一:目前,商业银行在不良资产证券化定价过程中使用的方法多种多样,缺乏统一的标准。

这导致同一种资产在不同的银行或不同的市场环境下可能得到不同的定价,影响了市场的公平性和效率。

2. 信息披露不充分:不良资产的信息披露往往不充分,使得投资者难以准确评估资产的价值。

这增加了投资风险,也影响了定价的准确性。

3. 缺乏专业人才:不良资产证券化需要专业的团队进行尽职调查、估值和风险管理。

然而,目前市场上缺乏具备这些能力的专业人才。

四、解决策略(一)统一定价方法为解决定价方法不统一的问题,监管部门应出台相关政策,规范商业银行在不良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定价方法。

同时,应加强市场教育,提高市场对不同定价方法的认知和接受度。

(二)加强信息披露商业银行应加强不良资产的信息披露,确保投资者能够充分了解资产的质量、风险等因素。

商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缺陷及策略

商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缺陷及策略

商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缺陷及策略资产证券化是作为一种在国外有着多年的成功经验的金融创新工具,资产表外化的方式转移了银行自身的风险,同时还可以提高资产的流动性,现以来一直被视为解决银行不良资产的有效途径,并在国外某些国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一、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现状及其证券化含义据银监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年末,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4293亿元,不良贷款率1.14%,同期外资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只有0.53%。

尽管从数据简单看,不良贷款余额与比率延续往年“双降”局面,但几千亿的不良贷款处置压力依然很大,而且不良资产的反弹压力依然存在。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是商业银行将缺乏流动性但具有未来现金流收入的应收账款等不良资产汇集起来,组成一个资产池,然后利用金融工程的分割重组技术对资产进行结构性重组,将其化为可以在金融市场上出售并流通的证券的过程。

二、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目前存在的问题(一)市场中介机构发展不成熟如果各中介机构不完善,就会严重影响资产的信用评级和科学定价,而这两方面作为资产证券化的核心环节必然直接影响投资者收益。

目前来看,由于整个不良资产证券化在我国还属于新兴领域,因此与之配套的机构都还没有发展成熟。

评级机构运作不规范就不能达到透明准确的结果,这样就会使被证券化的资产面临来自各方的风险。

(二)涉及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法律制度不够健全资产证券化就其过程而言,参与主体多、结构复杂。

如果这其中没有一套比较完善的成熟的法律体系来保证,那么就很难让其顺利进行。

虽然我国《公司法》、《证券法》等也是与之相关法规,但真正直接针对不良资产的法律框架还是空白,甚至还与当前存在的一些法律法规有冲突,证券风险有可能转移到投资者手中。

所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资产证券化在我国顺利地开展。

(三)税收、会计等外部环境不配套税收制度的是否完善直接关系着进入资产池的不良资产的盈利性、流动性,关系着证券化整个过程当中产生的成本和收益,会计原则的制定也决定了它是否能被当做一种表外融资的方式。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障碍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障碍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障碍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商业银行体系积累了大量的不良资产,极大的影响了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不利于金融业的发展。

通过证券化方式处置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是国际通用的有效途径。

本文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不良...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商业银行体系积累了大量的不良资产,极大的影响了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不利于金融业的发展。

通过证券化方式处置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是国际通用的有效途径。

本文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现状,指出不良资产证券化障碍,最后提出促进资产证券化的一些政策性请。

(一)缺乏规范的信用评级机构信用评级是资产证券化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对不良资产进行准确评级可以提高交易透明度,引导投资者做出决策。

目前,我国的资信评估机构缺乏独立性,出具的评估结果无法使人信服,这会增加证券发行成本,证券化后的产品在市场上缺少需求者,不良资产证券化的运行体系无法顺利推行。

(二)缺乏机构投资者我国的资本市场管制较多,没有健全的法律法规,金融产品较少,这些导致企业融资渠道单一,主要依赖银行贷款,银行的不良资产随之扩大。

需被证券化的不良资产的数量呈上涨趋势,但是由于资本市场不健全以及保险、证券、银行分业经营的限制,使得金融市场上缺乏大的机构投资者,资产证券化市场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资产证券化运行体系不畅通。

(三)资产定价存在一定困难对于证券发行价格,如果定价过低,缺乏对投资者的吸引力。

如果定价过高,相对应的风险就将被积累起来,导致发行失败。

因此,SPV应对不良资产的未来现金流进行较准确地测算,同时参照市场风险收益率,对不良资产支持证券进行定价。

(四)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不良资产证券化是创新金融产品,涉及很多新的法律问题,但是我国目前相关的法律法规,如证券法,公司法等,都未对不良资产证券化问题作出任何规定,找不到资产证券化的相关法律依据。

我国目前相关法律的缺陷和不足,导致市场主体的行为很难规范,市场参与者的合法权益难以真正得到维护。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面临的障碍及对策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面临的障碍及对策

2 2 特殊 目的实体缺位。 .、 特殊 目的实 体是 联 系 原 始权 益 人 和投 资者 的中 介 ,在 资 产证 券 化 中起 着 很 重要 的作 用 。在 中国 早期证券化实践 中,要么没有特设 目的实 体 ,要 么利 用 发达 国 家 的特 殊 目的 载体 。 我 国要推行不 良资产证券化 ,必 须要建立
证 券化 ,特别是不良资产证券化 中非常重 要 的一个环节 ,它 不仅关乎资产证券化能 否开展下去 ,更关系到资产支持证券能否 被投资者所了解进而销售出去 。尽管我国 信用评级机构很多 ,但是缺乏被公众认可 的、独立 的、有统一评判标准的信用评级
机 构
三 、我 国商业 银 行实 施不 良资产证 券 化 的对策 思考
【 章摘 要 】 文 不 良贷 款 问题 直接 影 响 了我 国 商业 银行 的核心竞争力。通过证券化方式转 换 、处 置 商 业银 行 的 不 良贷 款 资 产 ,以 金 融 产 品和 业 务创 新提 高 商业银 行 资产 的流 动性 ,是 国 际通 用的 有 效途 径 。本 文 分析 了我 国 商业银 行 实施 不 良资产 证 券化 的重 要 意 义 ,指 出 了不 良资 产 证 券 化 发展 面临 的 障碍 ,并对 推 进 商 业银 行 不 良资产 证 券 化 的提 出 了对 策 思 考 。 【 关键 词 】 商 业银 行 ;不 良资 产 ;资 产 证 券 化

的负债率一直比较高 ,而 自有资本 占主要 风险 资 产 的 比重 却 比较 低 。提 高 资 本 充 足 率 ,要 么增 加银 行 的 资 本 ,要 么 减 少风 险 资产量。在 中央财力有限、银行经营状 况 不尽人意的情 况下,增加银行资本并不现 实 ,通过运用资产证 券化方式来降低风 险 资产 额 ,是 提 高 资 本 充足 率 最 为理 想 的途 径之一 。 第 三 , 为 消 除 商 业 银 行 不 良债 权 的 再 生 奠 定 了 良 好 的 基 础 。 在 证 券 化 过 程 中 ,资 产 管理 公 司 作 为特 设 机 构 ,可 以参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简介】曹梦樵(2000-),男,天津人,本科在读,从事金融研究。

1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介绍资产证券化是指以基础资产未来所产生的现金流为偿付支持进行债务融资的行为,将缺乏流动性的信贷资产通过重构,实现其风险和收益的分离,进而使其可以在市场上出售和流通。

对于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基础资产就是不良资产。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以不良贷款为主,即客户在约定的还款期限到达后仍无法偿还本金利息导致银行产生不良贷款。

自2002年起银行正式将信贷资产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五大类,其中次级贷款、可疑贷款、损失贷款为不良贷款。

商业银行为解决处理不良资产,发起人将流动性较差的不良资产进行组合真实出售给特殊目的机构(Special Purpose Vehicle ,SPV ),SPV 通过对不良资产进行重组,使这组不良资产产生可预见的相对稳定的现金流,再经过信用增级、信用评级等运作从而将其在证券市场中进行流通和出售。

通过上述的介绍可以看出,不良资产证券化是一项结构非常复杂的交易,在其发展实践中会不断地遇到新问题,同时与国外发展已久的证券市场不同,我国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应不断吸收国内外的先进经验促进资产证券化的发展与完善。

2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存在的问题2.1流动性不足在二级市场流动性不足换手率低是资产证券化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国信贷ABS 的年均换手率仅为35%,企业ABS 的年均换手率仅为39%,而企业债的年均换手率达1067%,金融债则为1779%,二者巨大的差距体现出投资者对于不良资产支持证券依旧存有较大的疑虑,而且不良资产支持证券本身发展时间较短,存在较多问题亟需改善,结构复杂,具有较高的投资风险,当前二级市场投资者对其接受度较低。

同时我国现行大部分不良资产支持证券是在银行间市场发行流通的,投资人非常的单一,外部的个人投资人无法参与进来成为投资主体,使得银行间市场与证券市场隔离开来,缺乏流动性。

商行资产证券化缺陷.doc

商行资产证券化缺陷.doc

商行资产证券化缺陷资产证券化最早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是国际金融自由化、一体化、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的情况下,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相互竞争又相互补充、彼此融合的结果。

资产证券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及盈利模式以及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等存在影响。

一、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1)商业银行证券化过程中金融中介机构服务质量差,信用评级机构缺乏。

由于我国商业银行资产的证券化过程是一项涉及到银行风险与收益的重大系统工程。

就我国当前金融中介机构以及资产评估行业的发展现状来看,我国的金融中介机构的服务质量不高,信用评级机构运作不规范,很难满足我国当前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对他们提出的要求。

(2)商业银行证券发行机构的运作过程不规范。

为了保证商业银行证券化资产的价格能够真实的反映出其客观收益率以及安全性,为了最大限度的降低证券化资产的违约风险,就要提高商业银行资产的公开性与透明度,从而保证其投资者能够真实、及时、准确的掌握该证券发行部门的运营状况,从而形成一个有效的价格形成机制;除此之外,还应当加强法律关于商业银行证券化资产在债权追偿方面的规范与约束,从而保证商业银行证券化资产的持有者享有充分的债权收益索取权,以此来保证支持ABS的稳定以及投资者的确定性收益。

(3)有关银行资产证券化现行的法律尚不完善。

商业银行资产的证券化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已经发展的比较成熟了,我国在这一方面的现行法律不可避免的会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从而为这种良好融资模式的进一步发展设置了法律上的发展障碍。

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证券化是一种金融创新,它在发展过程中将会涉及到证券、担保以及非银行金融机构等多个部门,而且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运行系统,如果缺乏良好的法律制度来规范相关利益者之间各种纷繁复杂的关系,就很难保证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过程的良性运作,从而导致其操作风险的增加,并进一步引发更大范围的金融危机。

(4)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的外部环境需要培养。

科研课题论文: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发展进程的不足及政策性建议

科研课题论文: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发展进程的不足及政策性建议

74420 证券投资论文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发展进程的不足及政策性建议一、我国资产证券化概述根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定义,资产证券化定义为:通过把缺乏流动性但是具有稳定现金流的资金汇集,形成资产池,再经过重组,转变为可流通证券的融资性过程。

2002年,中国人民银行公布《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按照风险的大小,将银行贷款分别以下五类: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贷款,其中后三项构成我国的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

我国目前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尚处于试点阶段,发展程度相对较低。

根据Wind数据统计,自2004年到20xx 年,我国资产证券化总计2500亿元;相比较美国市场,差距十分明显。

二、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不足及相关建议1.技术体系方面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由于其特殊性质,使得其业务具有高度技术化,与其他金融创新相比,专业化更强,所以在进行证券化操作时,需要强有力的技术保障体系。

所以说,技术支撑体系方面的建立和完善能够有效地推动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发展。

但是,我国现今在技术体系方面的建设很薄弱,没有建立完整的体系且存在层层阻碍,要想发展证券化首先需要解决技术体系的不足。

(1)资产重组。

在我国,相比其他金融创新,投资者对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热情不高,对其认知需要一定的过程。

所以说,在组建资产池时,需要放入有一定内资价值且产生一定现金流的资产作为保障,必要时需要将一定的优质资产放入进行捆绑,以此来吸引国内投资者。

并且在构建资产池时,选择的资产证券化品种应该以相对简单且具有相对较高的保障的品种,因为风险系数较高且结构复杂的品种对投资者的吸引力相对较小支持。

此外,在设计证券化时,应该根据投资者的相应偏好情况相机设计。

(2)破产隔离。

破产隔离对证券化极其重要,决定了证券化的成败。

设立法人SPV,然后发行资产支持证券是实现破产隔离的一个关键方法,SPV的设立与发起人是相互独立的,不具有产权联系。

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

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

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摘要: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缓慢增长阶段,银行解决不良资产的方式也面临优化和完善。

不良资产证券化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内外部环境变化和其自身的因素,产生了一些问题,需要进行针对性解决。

对此,笔者整理分析了近年来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相关文献,并对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进行总结,以期为不良资产证券化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银行资产;不良资产;资产证券化1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存在的问题1.1不良资产证券化缺乏流动性银行资产证券化在市场的流动性不足导致很多二级市场对其接受度较低,“不良资产证券化是一项结构非常复杂的交易[1]”,目前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尚没有完整的体系和制度加以约束,并且由于其内部结构的复杂性,使得不良资产证券化缺乏流动性。

1.2信用增级方式需调整完善不良资产证券化需要信用增级以优化信用评级,在证券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利用信用增级的方式提高信用评级,能间接吸引投资者从而提高其市场价值,在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主要通过以下两种结构进行信用增级,分别是优先吸收结构和次级吸收结构,优先级较次级的风险较小,但这种信用增级方式并不能满足当下的增信需求,需要不断调整完善增信结构。

1.3存在利率风险不良资产证券化受利率影响,银行需要对政策导向、利率变化等进行评估分析,以保证不良资产证券化的风险降低,不然银行可能要承担一定的成本风险,所以银行在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同时需要对市场环境做出及时反应,以减少潜在的利率风险。

1.4投资主体范围不够广泛由于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导致资产证券化的投资范围相对较为狭隘,这是不良资产证券化投资主体受限的原因之一,还有很多企业对于不良资产证券化的认知不够,认同度不高,所以在市场上很多投资者处于观望状态,还不能及时有效进行投资活动。

除此之外,信息不平衡也使得不良资产证券化较为局限和片面,诸如保险公司等机构对于资金投资方向等信息了解较为全面,而银行对于社会资金的投资渠道则存在信息收集不全面、不广泛等,这也使得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市场需求不足。

商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缺陷及策略

商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缺陷及策略

《商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缺陷及策略》xx年xx月xx日CATALOGUE目录•引言•商行不良资产证券化概述•商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缺陷•国内外商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发展状况•商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策略•研究结论与展望01引言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规模不断扩大银行面临较大的经营风险和资产损失不良资产证券化成为解决不良资产问题的一种策略背景介绍研究商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商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策略的意义、可行性和局限性探讨商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发展趋势和未来研究方向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方法与内容通过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对商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现状、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商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策略的意义、可行性和局限性,构建相应的分析框架运用金融工程和风险管理的方法,提出商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具体策略和建议,并进行实证分析02商行不良资产证券化概述不良资产证券化是指商业银行将其不良资产(如逾期贷款、不良投资等)打包成证券化产品,通过向投资者发行债券或信托计划等方式,实现融资和资产处置。

不良资产证券化是一种新型的融资方式,能够帮助商业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优化资产负债表结构,同时为投资者提供高收益的投资机会。

不良资产证券化定义不良资产证券化运作流程商业银行筛选和打包不良资产,形成资产池;投资者购买证券,成为债权人;商业银行将资产池委托给特殊目的机构(SPV),并由SPV发行证券;商业银行负责管理和处置不良资产,并按照约定向投资者支付本息。

不良资产证券化特点不良资产证券化的主要特点是:能够将风险转移给投资者,提高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具有高收益、高风险的特点,需要投资者具备较高的风险承受能力;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流动性较强,能够满足投资者短期资金需求。

03商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缺陷商行不良资产证券化过程中,银行和投资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投资者难以准确评估资产池中不良资产的真实质量和风险水平。

银行和投资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由于不良资产涉及商业机密等原因,相关信息披露不足,投资者难以了解资产池中不良资产的具体状况和风险点。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发展进程的不足及政策性建议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发展进程的不足及政策性建议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发展进程的不足及政策性建议【摘要】由于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发展存在诸多不足,本文从监管政策、市场需求和风险控制三个方面提出政策性建议。

加强监管政策制度建设以规范市场秩序;拓展市场需求渠道,提高证券化产品吸引力;加强风险管理和控制,确保投资者利益。

展望未来,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有望迎来更加健康持续的发展,但仍需根据政策建议持续完善和优化发展模式。

通过本文提出的政策性建议,可以促进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市场的稳步发展,推动金融行业的进一步创新和发展。

【关键词】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发展进程、监管政策、市场需求、风险控制、政策性建议、监管政策制度、市场需求渠道、风险管理、发展前景、政策建议。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发展起步较晚,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

虽然我国相关监管政策逐步完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监管政策不够完善、市场需求不足以及风险控制不到位是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发展中面临的主要挑战。

加强监管政策制度建设、拓展市场需求渠道,以及加强风险管理和控制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旨在深入分析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现状及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相关政策性建议,以期为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1.2 研究意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是当前我国金融领域中备受关注的议题,其发展不仅关系到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的改善,还有助于提升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对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发展进程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研究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发展进程有助于深入了解我国金融机构在资产质量管理方面的挑战和困境,探讨如何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和工具来化解不良资产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

这对于提升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和风险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发展进程能够为监管部门提供决策参考,帮助完善监管政策,规范市场秩序,防范金融风险。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问题与对策论文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问题与对策论文

摘要随着经济不断发展,银行业规模迅速扩大,但商业银行的监管和相关制度建设相对滞后,导致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量持续增加,不良资产率一路飙升。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整体状况,发现存在的诸多不利因素,并且深入探究阻碍因素出现的内在原因,以问题为导向,致力于提出安全稳健的促进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有效对策。

一方面要找准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过程中暴露的问题,千方百计采取有效措施化解不良资产证券化的问题;另一方面希望通过研究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课题,进而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建议,为今后相关人员研究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提供借鉴,对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发展起到极大地推动作用。

关键词:不良资产证券化,商业银行,资产质量AbstractAt present, China's economy is developing rapidly and the scale of banking industry is expanding rapidly. However, the supervision and related system construction of commercial banks are relatively lagging behind, which leads to the continuous increase of non-performing assets of commercial banks and the soaring rate of non-performing asset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overall situation of the bad securitization of China's commercial banks, finds out the existence of a number of adverse factors, and probes into the internal causes of the hindering factors, taking the problem as the guide, we are committed to putting forward safe and sound countermeasures to promote the bad securitization of commercial banks. On the one hand, by analyzing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securitization of commercial banks, we can further effectively alleviate the problems of the securitization; on the other hand, we can put forward some pertinent suggestions, it is hoped that this paper can be used as a reference for the future research on the securitization of commercial banks. The study of the problem of securitization in commercial banks will great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ecuritization in commercial banks in China.Key words: Securitization,Commercial banks,Asset quality目录摘要 (Ⅰ)Abstract (Ⅱ)目录 (Ⅲ)前言 (1)1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概述 (2)1.1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概念 (2)1.2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意义 (3)1.3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现状 (3)2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存在的问题 (4)2.1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组成结构单一 (4)2.2不良贷款的存量持续攀升 (4)2.3国有商业银行与国企界限不清 (5)2.4不良资产证券化相关机制尚不完善 (6)2.4.1社会信用体系不完善 (6)2.4.2对应处理不良资产的相关法律不健全 (6)2.4.3商业银行贷款运行机制不够严谨 (6)3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成因 (7)3.1商业银行内部因素 (7)3.1.1商业银行的贷款运行机制不够完善 (7)3.1.2银行考核和决策机制不完善 (7)3.1.3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周期性下滑 (7)3.2商业银行外部因素 (8)3.2.1 政府干预银行运作 (8)3.2.2 经济周期存在波动 (8)4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花的对策 (10)4.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10)4.2优化制度和交易结构 (10)4.3建立更完善的估值与定价体系 (11)4.4提升商业银行专业人员综合能力 (12)结论 (13)致谢 (14)参考文献 (15)前言商业银行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稳定器和推动剂,商业银行的稳健运行至关重要,随着世界经济不断发展,银行业规模迅速扩大,商业银行产生了种类繁多的业务,然而发展的过程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不良资产持续发酵,金融市场风险加剧,暴露出存在诸多隐患,成为了危害商业银行稳健运行的重要因素,商业银行的监管和相关制度建设相对滞后,使得我国商业银行所有用的资产质量逐步变低,金融风险逐渐加剧,其中,影响最深的部分是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总额不断变大,不良资产率高居不下不断提升,严重阻碍了银行业乃至国家经济的发展。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障碍及对策探讨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障碍及对策探讨

四、现代风险导 向审计应用的实践 综 上 所述 ,无 论 采取 何 种 审 计模 式 ,部 应 引 入现 代 风 险导 向 现 代 风 险 导 向审 计的实 行是 一种 执 业理 念的 改 变 ,尽 管 它 有 审 计 的 新理 念 ,将 这 种 理念 贯 穿 于 整个 审 计过 程 ,不 仅 单 纯依 赖 很多优越之处,但 目前我国 c a 行业总体 水平不高 ,H大多数 账 目报 表或 者 内 部控 制 系统 ,并 且 自始 自终保 持 专 业怀 疑 ,做 出 p
袱 。不 良资 产的 处 置 问 题 亟待深 入探 索 ,资 产证 券 化 是 一 个有 效 行 经 营状 况 影 响 和 金 融 监 管机 制 等 。
的 方式 。资 产 证券 化 是 指将 缺 乏 流动 性 但 能 够 产生 预 期 稳 定现 金 流 的资 产 ,通 过 结 构性 重 组 ,转 变 为可 以 在 金融 市 场 上 发 行和 交

从业人 员对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实质和技术特点尚未把握的情况 更 多专 业判 断 。通 过 把 风 险 导 向审 计 中 j动 控制 风险 的理 念和 方 三
下 还 不 宜 全 面推 行 。但 我 们 可将 制 度 基 础审 计与现 代 风 险 导向审 法融入到其他审计模式中 , 弥补其他审计模式中忽略审计风险的 计 有 机 结 合 ,根据 被 审 单位 的性 质 、规 模 等具 体 情 况 ,采 用 不 同 缺 陷 , 过 不 断探 索 ,不断 实 践 ,总结 经 验 ,逐 步提 高 应 用能 力 , 通 的 审计 模 式 。 存我 国 现阶 段 , 考 虑选 择 以下 两种 混 合审 计 模 式 最 终 提 升 整 个 行 业水 准 。 可
统 一 的组 织 形 式和 行 为 规 范 ,独 立 性 不 强 ,出具 的 评 估结 果难 以 使 人信 服 。这 会 直接 导 致 证 券 发行 成 本 的增 加 ,证 券 化后 的 产 品

浅谈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问题及对策

浅谈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问题及对策

浅谈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问题及对策
随着我国互联网金融和微观金融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需要及时处理不良资产的问题。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主要方法有:出售、转让、资产证券化和资产重组。

然而,如何
处理不良资产,还需要考虑到许多因素,如贷款风险分析、资产拍卖、债权转让等。

因此,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制定有效的不良资产处置对策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商业银行需要制定详细的风险管理制度,加强对贷款审批的监管。

随着金融的
发展,各类贷款产品不断涌现,品种繁多,风险性不尽相同。

因此,商业银行需要制定更
为细致的贷款审批制度,严格把关风险控制,确保向有信誉保障的客户借贷。

其次,对于不良资产的处理,商业银行需要制定精准的处置计划。

根据资产的性质、
规模、市场需求等因素制定具体的处置方案,以确保资产可以得到有效的流转,最大限度
地减少损失。

同时,商业银行还应当合理配置专业的不良资产管理人员,确保不良资产处
理能够得到及时的跟进和处理,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最后,商业银行需要加大对资产证券化的支持力度。

资产证券化是指将一定的资产打
包成证券产品出售。

这种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银行不良资产和损失,提高银行的资产
效益和流动性。

然而,资产证券化仍存在风险,商业银行应当对风险进行严格控制。

综上所述,商业银行处理不良资产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到许多因素。

商业银
行应当制定精准的不良资产处置对策,切实加强贷款审批制度的监管,并精准制定处置计划,加大对资产证券化的支持。

只有这样,商业银行才能够有效地减少不良资产带来的损失,确保银行的健康发展。

浅谈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问题及对策

浅谈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问题及对策

浅谈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问题及对策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面临的不良资产处置问题日益严峻。

不良资产包括逾期贷款、呆帐和资产处置压降等,对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和金融稳定产生了不利影响。

商业银行需要采取一系列对策来有效处置不良资产。

商业银行应加强风险管理和控制。

银行在放贷时应严格评估借款人的信用状况,并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体系,及时发现和预测不良资产的风险。

银行应加强内部控制,规范贷款业务流程,提高贷款审批的透明度和准确性,以降低不良资产的风险。

商业银行应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

银行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处置不良资产,如出售、转让或租赁等。

银行可以与资产管理公司合作,将不良资产转让给专业机构进行处置,减少风险并提高资产回收效率。

银行还可以通过追偿和诉讼等方式来减少不良资产的损失。

商业银行应加强客户关系管理。

建立稳定和长期的客户关系有助于降低不良资产的发生和处置成本。

银行应通过加强与借款人的沟通和合作,帮助借款人度过困难时期,防止贷款违约。

银行还应加强对重点客户的监控和管理,及时发现信贷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置。

商业银行应加强内外部监管。

内部监管是指银行自身对不良资产的识别和处置进行监控和管理,并加强内外部风险管控。

外部监管是指相关监管机构对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处置进行监督和指导。

商业银行应遵守监管要求,及时报告不良资产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以保证金融体系的稳定和顺畅运行。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商业银行、政府和监管机构共同努力解决。

商业银行应加强风险管理和控制,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加强客户关系管理,并加强内外部监管,以有效处置不良资产,保证金融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风险及其防范策略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风险及其防范策略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风险及其防范策略在金融全球化的文明演进过程中,适应依法治国和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我国商业银行加快改革和发展步伐,加大不良资产的处置力度,以期提高商业银行资产质量,促进稳健发展。

然而,我国商业银行在处置不良资产的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以及这些问题所诱发的风险,应当引起极大的关注,在法治视界下厘清这些问题、风险及解决对策就显得更加迫切和重要,以及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一、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存在的问题及风险(一)法律法规与适用问题及风险与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转让相关的法律法规主要有《商业银行法》、《合同法》、《金融企业国有资产转让管理办法》、《贷款通则》《不良金融资产处置尽职指引》、《金融企业国有资产评估监督管理暂行办法》、《金融不良资产评估指导意见(试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例》、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商业银行借款合同项下债权转让有关问题的批复》(银办函【2001】648号)等等。

单从文件目录上看,似乎我国并不缺乏不良资产处置的法律规定。

但实事上,这些法律法规,对于林林总总的不良资产项目,仍然不能适应不良资产转让行为,以及这些法律规定之间,存在一定的法律冲突,导致适用法律的困境。

例如,《金融企业国有资产转让管理办法》第60条规定,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转让不良资产和债转股股权资产的,国家相关政策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这样语焉不详的表述,导致商业银行银行处置不良资产是否需要遵循该《办法》,就很难得出直接的判断。

同时,殊值关注的是2009年4月海口会议精神,最高院印发了《关于审理涉及金融不良债权转让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纪要》对适用的不良债权转让适用范围、案件受理、诉权等方面作出了规定,但从该项规定很难确认,股份制商业银行进行不良债权转让时是否也适用该《纪要》。

这样的结论兹事体大,因为从司法实践而言,纪要的司法审判精神对案件裁判的影响是深远的。

(二)不良资产结构性交易存在的问题及风险不良资产结构性交易的一般路径是:商业银行作为不良资产转让方,对其不良资产组建成一个资产包,资产管理公司作为受让方,按照买卖双方商定的转让价格进行交易。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存在的问题及风险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存在的问题及风险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存在的问题及风险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运作中难免会积累一些不良资产。

不良资产的存在给商业银行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与风险。

本文将重点分析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风险,并探讨应对之策。

一、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存在的问题1.不良资产准确识别的问题商业银行在面临不良资产处置时,首要问题就是准确识别不良资产。

然而,不良资产的定义及判定标准并不明确,使得商业银行在识别不良资产上存在困难。

不良资产的评估与分类如果不准确,将给处置过程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

2.不良资产处置方式的选择商业银行在面临不良资产处置时,需要选择合适的处置方式。

然而,市场上处置不良资产的方式繁多,如转让、拍卖等,银行需要权衡利弊,并选择最适合自身情况的方式。

但由于各种处置方式存在不同的限制和条件,选择过程相对较为复杂。

3.不良资产处置的周期长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周期通常会较长。

不良资产处置需要经历识别、评估、转让等一系列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时间。

特别是在市场环境不好的情况下,银行很难迅速地处理掉不良资产。

这样一来,不良资产将会长期存在银行资产负债表上,影响银行的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

二、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存在的风险1.信用风险商业银行在不良资产处置过程中面临着信用风险。

由于不良资产的处置往往需要与其他金融机构合作,商业银行需要相互信任并建立合作关系。

若合作方违约,商业银行将面临丧失处置渠道的风险,进而导致资产无法顺利处置。

2.流动性风险商业银行在不良资产处置时还可能面临流动性风险。

不良资产的处置涉及到资金的调配,如果处置过程中遇到融资困难,将会导致银行资金流动性不足的问题。

这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将会带来较大的经营风险。

3.经济风险商业银行在不良资产处置过程中还会因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而面临经济风险。

如果处置时点选择不当,有可能使得不良资产的价值下降,导致处置收益不高。

特别是在经济不景气时期,商业银行处置不良资产的风险会进一步加大。

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SWOT分析

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SWOT分析
Ab ta t Ba e n t ed f i o fc mme ca a k ’n n p r sr c : s d o h e i t n o o n i ri l n s o . e . b f r n s e e u i z t n, u i g S OT n lss me h d i o mi g a t sc rt ai i o sn W a ay i to n ma a e n sr fr n e n c o d n o C i e emae il a n g me ta e ee c ,a d a c r i g t h n s tra n — t n l o d t n,t e p p r c mp e e s ey a ay e u e ir— i a c n ii o o h a e o r h n i l n lz d s p r i v o t n f r rt s o i e ec mme ca a k ’n n p ro m— i a d i e i ii f s e n o e Chn o s r il n s o - e r b f
第 8卷
第 1 期
大连 海事 大学 学报 ( 社会 科 学版 )
J un l f ainMai meU i ri S ca S i csE io ) or a l r i nv s y( oil ce e dt n o D a t e t n i
Vo . No 1 18. . Fe b.2 0 09
实 际的不 良资产 率应 在 4 %左 右 , 0 如果 只靠 银 行 用
其利 润消化 不 良资 产 , 么 1 那 0年后 , 国有银 行 的不
良资产仍 有 1 % , 样 , 行 的 不 良资 产 既 得 不 到 5 这 银

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的障碍与对策

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的障碍与对策

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的障碍与对策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作为分散金融风险,提高金融资产流动性的重要手段,20世纪70年代以来已经在国际金融市场获得了迅速发展。

而我国自1999年以来,就国内商业银行实施不良资产证券化的问题,也在积极进行探讨与研究。

2003年1月23日,信达资产管理公司一直致力推出的资产证券化项目,历经一年多的酝酿、谈判,终于与德意志银行达成了共识,双方签订了资产证券化协议,标志着我国资产证券化取得了较大进展。

但同时更应该看到,目前我国在进行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障碍,制约着资产证券化的发展。

一、当前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的主要障碍1.资产支持证券的供给不足资产证券化最为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被证券化的资产必须具有良好的未来预期收益,要有未来持续的现金流量作为保证。

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资产证券化的根本动机是解决国有银行的不良信贷资产问题,而这些不良信贷资产基本上是以国有企业负债及由此形成的企业资产形式存在,且多数是信用贷款,没有任何形式的抵押和担保;即使有担保或抵押,大都也是厂房、机器设备等,难以转化为现金流的资产。

因此,当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大部分不良信贷资产难以满足资产证券化的条件,甚至与资产证券化的质量要求相去甚远。

2.资产支持证券的需求不足资产证券化业务作为一项金融创新,短时间内还不为大众投资者所熟知,加之在运作过程存在着一定的信息不对称,因而广大个人投资者往往对此缺乏热情。

从国际经验来看,资产证券化业务的投资主体主要是一些机构投资者,包括养老基金、保险基金、商业银行、共同基金以及外国机构投资者。

而我国的资本市场发育程度依然较低,从目前我国证券市场的投资结构来看,市场投资的主体主要是分散的个人投资者,有实力参与证券投资的机构投资者数量很少,加之我国对保险基金、商业银行资金、外资进入证券市场仍有较严格的限制,这直接制约了资产证券化的发展。

3.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资产证券化发展缺乏法律规范与保障资产证券化的过程牵涉到众多的交易主体,包括商业银行、资产管理公司、投资银行、担保机构、信用评级机构、机构投资者等,其交易结构复杂,必须有相应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来规范其运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缺陷及策略
资产证券化是作为一种在国外有着多年的成功经验的金融创新工具,资产表外化的方式转移了银行自身的风险,同时还可以提高资产的流动性,现以来一直被视为解决银行不良资产的有效途径,并在国外某些国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一、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现状及其证券化含义
据银监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年末,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4293亿元,不良贷款率1.14%,同期外资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只有0.53%。

尽管从数据简单看,不良贷款余额与比率延续往年“双降”局面,但几千亿的不良贷款处置压力依然很大,而且不良资产的反弹压力依然存在。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是商业银行将缺乏流动性但具有未来现金流收入的应收账款等不良资产汇集起来,组成一个资产池,然后利用金融工程的分割重组技术对资产进行结构性重组,将其化为可以在金融市场上出售并流通的证券的过程。

二、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市场中介机构发展不成熟
如果各中介机构不完善,就会严重影响资产的信用评级和科学定价,而这两方面作为资产证券化的核心环节必然直接影响投资者收益。

目前来看,由于整个不良资产证券化在我国还属于新兴领域,因此与之配套的机构都还没有发展成熟。

评级机构运作不规范就不能达到透明准确的结果,这样就会使被证券化的资产面临来自各方的风险。

(二)涉及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法律制度不够健全
资产证券化就其过程而言,参与主体多、结构复杂。

如果这其中没有一套比较完善的成熟的法律体系来保证,那么就很难让其顺利进行。

虽然我国《公司法》、《证券法》等也是与之相关法规,但真正直接针对不良资产的法律框架还是空白,甚至还与当前存在的一些法律法规有冲突,证券风险有可能转移到投资者手中。

所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资产证券化在我国顺利地开展。

(三)税收、会计等外部环境不配套
税收制度的是否完善直接关系着进入资产池的不良资产的盈利性、流动性,关系着证券化整个过程当中产生的成本和收益,会计原则的制定也决定了它是否能被当做一种表外融资的方式。

而现行的针对资产证券化方面的税收政策明显存在着过多的税收环节和过高的税率,这样就会加大发行者的融资成本,违背了商业银行证券化的初衷。

(四)投资主体范围不够广泛
造成投资主体范围狭窄可能存在两方面原因:一方面可能是由于我国法规规定,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投资者只能是银行、基金、资产管理公司等机构投资者;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各方对不良资产持观望态度,许多投资者对不良资产的认知度并不高。

然而事实情况是我国保险公司、社保基金等这些机构掌握了大量的社会资金急需寻找投资的渠道。

这种一定程度上的信息不对称还直接导致了我国用于证券化的不良资产存在有效需求的不足。

(五)监管部门不明确、体系不统一
资本市场在我国向来都会受到严格监管,作为新型的融资方式,对资产证券化的监管也是毋庸置疑的。

一项资产是否能够被成功证券化,中间涉及到的因素很多,比如说税收、法律、担保等。

这中间环节之间的衔接和监管非常重要,因而监管的业务分工也就显得很重要。

目前来看,监管部门之间的职能分工既存在交叉也存在真空,体系不太统一,缺乏法律规范,缺乏协调性。

三、对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建议
(一)加强中介服务机构的建设
一方面加强对国内金融服务机构的整治,尽快统一评级标准,扶植一批有前途的金融服务机构,且独立于政府,以市场化方式运作,在这个过程中特别要克服不良资产不能科学定价的难题。

另一方面要加强人才培养。

人力资本是商业银行最重要的资源,证券化过程中涉及到的资产评估等环节作为新兴的行业都急需专门的人才,因此这部分人才的培养也迫在眉睫。

(二)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建设
法律制定者必须对现行的关于资产证券化的法律制度认真研究,找到其中需要修改和补充的地方,有冲突和不适应的地方要尽快修改。

没有法律制度的保障,任何一项金融创新都不可能走上规范之路。

另外,由于国外资产证券化的经验比较丰富,我们要大胆引进国外的成功经验、成熟做法和相对稳定的制度,制定出与我国资产证券化相适应的法律法规。

(三)尽快完善税收、会计方面的政策
完善的会计资产证券化会计处理方法,是保证资产证券化标准化、规范化的重要环节,税收问题又是关系到投资者收益和投资积极性最重要的因素。

我国应参照国际会计标准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资产“真实出售”标准,制定资产证券化过程中销售、融资的会计处理原则。

同时政府还要提供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以降低融资成本。

(四)扩大投资者的范围
一方面,国家要扩大投资者的范围首先就是要放松市场准入,只有外部环境比较良好,企业年金、养老基金、保险基金等才会主动逐步进入到资产证券化市场,进而逐步培育较大的市场主体。

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和中介机构自身也要加强宣传,引导和培育更多合格的机构投资者参与到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市场。

某些情况下,还可以吸引外国投资者进入。

(五)建立统一的监管体系
证监会在我国拥有相对完备的监管体系,而且相对丰富的监管经验也使我们相信,它可以承担起整个监管过程中的主体责任,当然这其中还需要银监会等相关部门积极予以配合,才能保证整个监管过程公正、协调的展开,银监会在2009年12月颁布的《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风险暴露监管资本指引》量化了对资产证券化业务的监管标准就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