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润 滑 系 统

合集下载

7章流体静压润滑

7章流体静压润滑

§7-3 气体润滑轴承
以空气作为轴承的润滑剂有很大的优点,早 在1854年Him就已提出这种想法,但直到1897年 Kinsburg才证实了这一建议是可行的。目前,气 体轴承在工业中用得很多,已经有效地用于机床 主轴、测量仪器、透平机械、陀螺仪、牙钻等领 域。由于气体无污染,能用于任何温度,在某些 特殊领域中,气体轴承已成为惟一可应用的轴承。
Q ps h 3 η不变时,显然,当W∝ps时,Q ∝ Wh3。因此, 如果流量不变,则
1 W 3 h
所以,回复载荷随油膜厚度减小量的立方而增大。
3、补偿器的作用 如果补偿器C4为定压供油系统, 3 则当h4减小时,从凹槽中流出的流量随 h4 而减 小。如果流量减小,则节流器的压力降 pm ps 也减小。因为岐管压力pm为定值,凹槽压力ps4将 随h4的减小导致流量的减小而增大,即对轴形成 一个推力。 当h4减小时,与它相对的h2必然增大。又由于 节流器C2的作用,ps2相应减小,对轴形成一个拉 力,因此,轴同时受推和受拉而回到原位。
定 压 供 油 系 统
2、定量供油系统
系统的各油腔流量恒定,随油膜厚度变 化自动调节油腔压力来适应载荷的变化。定 量供油方式有两种:一是由一个多联泵分别 向油腔供油、每个油腔由一个泵单独供油; 二是集中由一个油泵向若干定量阀或分流器 供油后再送入各油腔。
定量供油系统
§7-1 立式推力轴承的分析
1、空载时通过节流器流入支承的一个油腔 的流量Qc d c4 pm ps
Qc
由以上可见,四种节流器的作用在于当特性 尺寸一定时,使流量Qc与压力差成正比。当Qc减 小时,压力差减小,因为供油压力pm为常量,故 油腔压力ps必然增大;当油膜厚度h减小时,流经 封油面的流量减小,这时油腔压力增大,使h恢复 到原来的厚度。这就是定压供油系统中使用节流 器的原因。

润滑系统

润滑系统
在启动新的上柴发电机前应通过加油口加注机油。加注时康明斯柴油发电机组应置于水平位置并注意观察油 位的变化。加完油要等一会儿再看油标尺上的油位,即等机油都流入油底壳后所看到的油位才是正确值。每个机 油滤清器处都应加满清洁机油,然后才能装在发动机上。
在选择机油过程中,一要选择合适的机油粘度,二要符合美国石油协会(AH)阶性能等级。康明斯柴油发电机 组要求使用多级粘度的机油,因为多级粘度机油适合的工作温度范围较广且消耗率比单级粘度机油约低30%。机 油的性能等级代表了机油添加剂的水平,对于重载荷的发动机,起保护作用的主要是机油中的添加剂,由于添加 剂随着时间的延续会逐渐消耗,只有选用足够等级的机油,才能保证发动机在整个换油周期内都能得到可靠的保 护。做好以上两步后,后面所需要做的保养工作就是检查机油油位,在检查机油位过程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
润滑系统
自动供给机油的循环装置
01 系统介绍
03 系统等级 05 润滑剂种类
目录
02 系统要求 04 润滑方式 06 使用问题
所谓润滑系统引,指的是向润滑部位供给润滑剂的一系列的给油脂、排油脂及其附属装置的总称。润滑系统 可分为五种,即循环润滑系统,集中润滑系统,喷雾润滑系统,浸油与飞溅润滑系统,油和脂的全损耗性润滑系 统。
系统介绍
润滑系统 润滑系统的设计要根据各种机械设备的特点和使用条件而定,它总是由几种主要元件如液压泵、 油箱、过滤器、冷却装置、加热装置、密封装置、缓冲装置、安全装置、报警器等所组成。
润滑系统的功用是向作相对运动的零件表面输送定量的清洁润滑油,以实现液体摩擦,减小摩擦阻力,减轻 机件的磨损。并对零件表面进行清洗和冷却。润滑系通常由润滑油道、机油泵、机油滤清器和一些阀门等组成。
1.检查发动机曲轴箱机油油位,保持机油油位在机油油尺“发动机停车”侧上的“加”和“满”的标记之间。

润滑系--说课课件

润滑系--说课课件

通过评价表反馈的信息,学生较好地掌握了本课的 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个别同学在动手操作 过程中有不积极的现象,所以,今后进一步完善课程 设计,丰富教学手段,积累教学经验,使学生在理论 知识学习和技能操作训练方面均得以加强。
第四课时
任务一、检查润滑油的油量和更换润滑油(80min)
任务二、掌握润滑系的组成及油路的循环路线(30min)
学生自主完成
14
三、教学过程
第二、三课时
任务实施110min
第四课时
要求:组内每位同学在任务操作时应独立完成一次操作。
合理调整 学生完成任务后,对工艺流程 做出记录。
设计意图
加深学生对知识、技能的巩固和理解,方便教师 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掌握。
10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知识学习15min
1 2 3
润滑系的作用 润滑系的组成 润滑方式

1 2 3
油量的检查
更换润滑油 拆装油底壳
自主学习技能点
学习资料 和任务指 导方案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分析任务15min
1、小组讨论,制定计划:
任务一的实施方案:检查润滑油的油量和 更换发动机润滑油的工艺方法。
教 学 重 难 点
难点
发动机润滑系 的油路分析。
二、教学策略
学情分析
文化基础薄弱,自主 学习习惯较差。
思维敏捷,对动手操 作有着浓厚的兴趣。
12级汽车维修专业学生
二、教学策略
环境整合:
教学整合:
采用理实一体 化教学模式。
1、教室搬到实训车间 2、分学习区和工作区 3、配有软件模拟实训、 维修车辆、发动机拆 装实训台 、维修工量 具、维修材料等设施。

汽车发动机的构造与维修(第二版)电子演示文稿润滑系构造与维修

汽车发动机的构造与维修(第二版)电子演示文稿润滑系构造与维修

9、我们的市场行为主要的导向因素,第一个是市场需求的导向,第二个是技术进步的导向,第三大导向是竞争对手的行为导向。21.8.1721.8.17Tuesday, August 17, 2021 10、市场销售中最重要的字就是“问”。15:21:1715:21:1715:218/17/2021 3:21:17 PM 11、现今,每个人都在谈论着创意,坦白讲,我害怕我们会假创意之名犯下一切过失。21.8.1715:21:1715:21Aug-2117-Aug-21 12、在购买时,你可以用任何语言;但在销售时,你必须使用购买者的语言。15:21:1715:21:1715:21Tuesday, August 17, 2021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1.8.1721.8.1715:21:1715:21:17August 17, 2021 14、市场营销观念:目标市场,顾客需求,协调市场营销,通过满足消费者需求来创造利润。2021年8月17日星期二下午3时21分17秒15:21:1721.8.17 15、我就像一个厨师,喜欢品尝食物。如果不好吃,我就不要它。2021年8月下午3时21分21.8.1715:21August 17, 2021 16、我总是站在顾客的角度看待即将推出的产品或服务,因为我就是顾客。2021年8月17日星期二3时21分17秒15:21:1717 August 2021 17、利人为利已的根基,市场营销上老是为自己着想,而不顾及到他人,他人也不会顾及你。下午3时21分17秒下午3时21分15:21:1721.8.17
结构与安全阀相同,当机油滤清器堵塞时,使滤清器短路,保证 机油供应。
7.3 润滑系统的检查与维间隙

润滑系统的结构与维修

润滑系统的结构与维修

图1-139 润滑系零件分解 图
1-扭力臂 2-螺栓(拧紧力 矩25N·m) 3-螺栓(拧紧 力矩22±3N·m) 4-机油 泵传动链 5-曲轴前油封凸
缘 6-油封凸缘固定螺栓 (拧紧力矩15N·m) 7-链 条张紧器 8-曲轴链轮 9-
销钉 10、14、16-螺栓 (拧紧力矩为14.4~
16.6N·m) 11-吸油管 12-O形圈 13-挡油板 15-衬垫 17-放油螺塞 18-放油螺塞密封圈 19-油 底壳 20-机油泵 21-机油
机油泵装复后,用手转动机油泵齿轮,应转动 自如,无卡阻现象。将机油灌入机油泵内,用拇指 堵住油孔,转动泵轴应有油压出,并能感到有压力。
机油泵装车后,通过压力表观察润滑油压力。 在发动机温度正常的情况下,怠速运转时,润滑油 压力不应低于19.4kPa;当发动机高速运转时,润 滑油压力不应大于49.0kPa。如不符合标准,应调 整限压阀,可在限压阀弹簧的一端加减调整垫圈的 厚度,使机油压力达到规定值。
润滑系的作用是对发动机所有运动的部件进行润滑,减少零件的 摩擦和磨损,流动的机油不仅可以清除摩擦表面的磨屑等杂质, 而且还可以冷却摩擦表面。气缸壁与活塞环上的油膜还能提高气 缸的密封性。此外,机油还可以防止零件生锈。
桑塔纳轿车无论采用何种型号的发动机,其润滑系都是压力润滑 与飞溅润滑相结合的复合润滑系统。桑塔纳轿车润滑系统的结构 与油路如图1所示。
泵链轮
(一)机油滤清器
机油滤清器如图1-140所示。拆装机油滤 清器时应使用机油滤清器扳手3417,机油 滤清器螺栓拧紧力矩20N·m。
图1-140 机油滤清器的分解 图
1-螺塞 2-密封圈 3-弹簧(用 于减压阀,约0.4MPa) 4-柱 塞(用于泄压阀) 5-衬垫 6压力止回阀(在机油滤清器支 架内) 7-密封圈 8-盖子 9夹箍 10-0.025MPa机油压力

发动机润滑系统概述

发动机润滑系统概述

课章节名称‎第7章润滑系统概‎述学时分配课堂讲授 4 学时;实践课0 学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润滑系‎统的作用、组成、润滑方式理解润滑系‎统的油路掌握润滑系‎统主要零部‎件的结构和‎原理能力目标掌握润滑系‎统主要零部‎件的检修方‎法学会润滑系‎统的故障分‎析和排除方‎法教学方法讲授法、动画直观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润滑系统的‎油路;滑系统主要‎零部件的结‎构和原理;润滑系统主‎要零部件的‎检修方法;润滑系统的‎故障分析和‎排除方法。

难点:润滑系统的‎油路;润滑系统主‎要零部件的‎检修方法;润滑系统的‎故障分析和‎排除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1、回顾上节课‎内容,进行复习。

2、明确教学目‎标:讲述章节的‎学习目标,重点、难点。

3、播放相关视‎频,进行总体介‎绍,引入课堂教‎学。

4、结合多媒体‎对个内容进‎行讲解,并进行拓展‎。

5、利用实物或‎教具进行操‎作讲解。

6、提出问题,分小组进行‎讨论7、课程总结。

教学内容备注7.1概述7.1.1润滑系统‎的润滑方式‎和滤清方式‎1、润滑方式发动机常见‎的润滑方式‎有:(1)压力润滑:利用机油泵‎,将具有一定‎压力的润滑‎油源源不断‎地送往摩擦‎表面。

适用于工作‎载荷大、相对速度高‎的运动表面‎,如曲轴主轴‎承、连杆轴承、凸轮轴轴承‎等。

(2)飞溅润滑:利用发动机‎工作时运动‎零件飞溅起‎来的油滴或‎油雾来润滑‎摩擦表面。

适用于载荷‎较轻、相对速度较‎低的运动件‎表面,如活塞、气缸壁、凸轮、正时齿轮、摇臂、气门等。

(3)润滑脂润滑‎:发动机辅助‎系统中有些‎零件则只需‎定期加注润‎滑脂进行润‎滑,例如水泵及‎发电机轴承‎等。

近年来,有采用含有‎耐磨润滑材‎料(如尼龙、二硫化钼等‎)的轴承来代‎替加注润滑‎脂的轴承的‎趋势。

2、滤清方式发动机润滑‎系统中,有两种机油‎过滤方式:全流式和分‎流式。

7.1.2润滑系统‎的组成发动机润滑‎系组成大体‎相同,一般有以下‎几个基本装‎置:(1)油底壳、机油泵、油管、油道、限压阀等。

汽车构造各章重点复习题解答2

汽车构造各章重点复习题解答2

汽车构造各章重点复习题解答2第0章 总 论0-4、解释下列专业术语: (2)CA6350(3)EQ2080 (P12-13)(4)MR :是指中置后驱动的布置形式(5)附着力:地面对轮胎的切向反作用力的极限值称之附着力。

0-5、汽车由哪几大部分构成?各部分的要紧功用是什么?(作业)解答:汽车由发动机、底 盘、车身与电器与电子设备四大部分构成。

发动机的功用:是汽车的动力装置,负责将燃料燃烧所产生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

底盘的功用:负责将发动机的动力进行传递与分配,并按驾驶员要求进行行驶。

它是汽车的基体,发动机、车身、电器等都安装在底盘上。

车身的功用:是驾驶员操作与容纳乘客及货物的场所。

电器与电子设备的功用:包含电源组、发动机点火与起动设备、照明与信号、导航、电控燃油喷射、电控自动变速、电子防抱死制动等多种设备。

分别起供电、电能转成机械能、导航、电控等作用。

0-6、汽车正常行驶的条件是什么?务必同时满足驱动条件与附着条件,即 第一章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与总体构造1-3、四冲程汽油机与柴油机在总体构造上有何异同?i w f t F F F F F ++≥≥ϕ解答:相同点:它们都是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热机,且为内燃机。

同时都具有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冷却系、润滑系、燃料供给系,起动系等基本的总体结构型式。

不一致点:它们使用的燃料不一致,着火的方式也不一致;汽油机有点火系统,而柴油机没有点火系统,同时没有火花塞,喷油器直接安装在气缸顶部。

1-5、解释下列专业术语:•(3)发动机总排量:一台发动机全部气缸工作容积的总与称之发动机总排量。

•(5)速度特性曲线:当燃料供给调节机构位置固定不变时,发动机性能参数•(4)压缩比(P23)随转速改变而变化的曲线,称之速度特性曲线。

第二章曲柄连杆机构2-1.发动机机体镶入气缸套有何优点?什么是干缸套?什么是湿缸套?使用湿缸套时如何防止漏水?(见50页)解答:将缸套镶入缸体,这样既可提高气缸表面的耐磨性,提高发动机的寿命,又可节约贵重金属,降低成本。

《润滑系统》课件

《润滑系统》课件

污染物控制
采取措施防止污染物和杂质进入 润滑系统,保持系统的清洁。
润滑系统的优化和改进措施
使用高品质润滑剂
选择适合机械设备的高品质润 滑剂,提高润滑效果。
提高润滑剂供给精度
采用先进的润滑系统控技术, 提高润滑剂的供给精度。
加强润滑剂监测
利用传感器等技术监测润滑剂 的使用状况,及时调整润滑计 划。
《润滑系统》PPT课件
探索润滑系统:从定义和作用,到组成部分、工作原理、故障解决方法、维 护保养,以及优化改进措施,本课件详细介绍润滑系统的全部内容。
润滑系统的定义和作用
润滑系统是指用于降低摩擦和磨损、减少能源损失、保护机械设备的关键系 统,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润滑系统的组成部分
润滑剂
润滑剂是润滑系统中最基础的组成部分,可以 是液态、固态或气态。
润滑系统的传动部分
润滑系统的传动部分包括润滑油泵、润滑管路 等组件,确保润滑剂的输送。
润滑油
润滑油是常用的润滑剂类型之一,广泛应用于 各种机械设备中。
润滑系统的控制部分
润滑系统的控制部分负责监控和调节润滑剂的 供给量,确保润滑效果。
润滑系统的工作原理
• 润滑剂形成润滑膜,减少金属表面的直接接触。 • 润滑剂减少磨损、摩擦、噪音和能源损失。 • 润滑剂冷却热源,提高机械设备的工作效率。 • 润滑剂减少污染物和杂质的侵入,延长机械设备寿命。
不同类型的润滑系统
1
喷雾润滑系统
2
利用喷嘴将润滑剂以雾状形式喷洒到机
械设备的摩擦表面。
3
循环润滑系统
通过泵将润滑剂循环供给到机械设备的 摩擦表面。
油气润滑系统
通过将润滑剂加压成气态,然后通过气 体管道输送到机械设备。

润滑系统

润滑系统

第二节 润滑系统的组成及 润滑油路
其结构如图,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成油装臵 即油底壳,其容量除考虑工作中最大循 环油量外,还应根据机油自然散热的需要来决定。 2、输油装臵 主要有机油泵、油管和油道。机油泵一 般布臵在油底壳内,以减小吸油高度,且使油泵及其吸 油管经常浸沉在油面下。 3、滤油装臵 包括集滤器、机油滤清器(常分为粗滤 器和细滤器)。用来滤除机油中的各种杂质。 4、检示装臵 包括机油压力表、机油温度表和机油标 尺。用来指示或检查润滑系统的工作状况。 5、安全装臵 6、散热装臵 主要是机油散热器。其功用是保持 机油适宜的工作温度。 目录
2.内转子
3.壳体
4.泵轴
工作时,内转子带动外转子旋转,形成几个容积不 断变化的工作腔。进油孔一侧的工作腔容积由小变大, 机油被吸入;出油孔一侧的工作腔容积同大变小,将机 油压送出去。
机油滤清器的要求及分类
要求:机油滤清器具有高的滤清效率,小的流动阻力, 且寿命长、保养方便。 (一)粗滤器 1、金属片缝隙式粗滤器 使用寿命长、滤清效困稳定, 但保养不方便,生产工艺性较差 2、纸质滤芯式粗滤器 具有质量小、体积小、结 构简单、滤清效果好、过滤阻力小、成本低和保养方便等 优点,目前应用较广。 (二)细滤器 (一般能滤去直径为2 0μm或20μm以下的 杂质叫细滤器) 对机油的流动阻力较大,多做成分流式,即与主油道并 联,让少量机油通过。细滤器有绵纱式、纸板式和离心式 等。 返回
复习思考题
1、试述润滑系统的功用和润滑方式? 2、内燃机内哪些零件需要润滑?如何润滑? 3、试述转子式机油泵的结构与工作过程
目录
机油泵的功用及分类
机油泵的功用是提高机油压力和保证足够的循环 油理。通常有齿轮式和转子式两种。 分类: 1、齿轮式机油泵(如图) 主要由主动齿轮、从动齿轮、限压阀等组成。机 油泵常同正时齿轮驱动。 2、转子式机油泵 (如图) 主要由外转子、内转子、壳体和泵轴等组成。外 转子松套在壳体内,内转子固定在泵轴上,内外转子 不同心。 返回

发动机润滑系统(2)

发动机润滑系统(2)

• 种杂质和润滑油氧化物。
• 机油冷却器用来降低润滑油的温度
• 。在热负荷较高的发动机上需装备它。
• 油底壳是存储润滑油的容器。
• 集滤器它是用金属丝编织的滤网,
• 是润滑系统的进口,用来滤出润
• 滑油中粗大的杂质,防止让其进
• 入机油泵。
3
现代发动机的润滑系统油道大致相同。 在桑塔纳发动机润滑系统中,曲轴的 主轴颈、曲柄销、凸轮轴颈及中间轴轴颈 均采用压力润滑,其余部分采用飞溅润滑 或润滑脂润滑。 当发动机工作时,润滑油从油底壳经 集滤器被机油泵送入机油滤清器。全部润 滑油经滤清器滤清之后进入主油道,再进 入五条分油道,分别润滑五个主油承。
之一为分流滤清器作细滤器,另一个全流式滤清器为粗滤器。

粗滤器用于滤除粒度较大(直径为0.05mm以上)的杂质,它对机
油的流动阻力较小,所以串联于机油泵和主油道之间。经过粗滤清器
的润滑油进入主油道。而细滤器则是用来滤除直径为0.001mm以上的
细小杂质。细滤清器由于对润滑油的流动阻力较大,因此与主油道并
5
机油泵的结构形式,通常
采用齿轮式和转子式两种。其
中,齿轮式因具有结构简单、
制造较容易,且工作可靠的优
点,被广泛采用。
齿轮式机油泵主要由进油腔、
出油腔和卸压槽组成。
工作时,齿轮旋转,进油腔
由于齿轮脱离了啮合,产生真
空度而吸油;而出油腔则
由于齿轮进入啮合而使油压升
高,向外挤油。当齿轮进入啮
合状态时,啮合齿间的机油因
然后,润滑油经曲轴上的斜油道, 从主轴承流向连杆轴承润 滑曲柄销。主油道的第6条分油 道和由机油滤清器通出的一条油 路,分别供给中间轴的两个轴承。 主油道的另一分油道直通凸轮轴 的五个轴承。

7滑油系统

7滑油系统

高于滑油工作的最高温度,以防止可能的火灾。
滑油性能参数
闪点 油品的危险等级是根据闪点来划分的。闪点在45℃以下的
叫易燃品;45℃以上的为可燃品。在储存使用中禁止将油品
加热到它的闪点,加热的最高温度,一般应低于闪点燃 20~30℃。 在油品使用过程中,闪点也有重要意义。例如: 使用中的发动机油闪点显著降低时,说明发动机油已受到燃 料稀释,应对发动机进行检修和换油。
定中常用厘斯,(cst)表示厘斯的单位为每秒平方毫米(即
1cst=1mm2/s)。运动粘度广泛用于测定喷气燃料油、柴油、 润滑油等液体石油产品深色石油产品、使用后的润滑油、原
油等的粘度。
滑油性能参数
滑油黏度指数 粘度指数可通过计算得到。计算方法在我国的GB/T 1995 或美国的ASTM D2270、德国的DIN 51564、ISO2902等标准中 有详细的说明。通常粘度指数均用查表法得到。
复习

概述

作用 结构

内部齿轮箱 外部传动装置 典型附件传动装置
第七章 滑油系统
概述 作用 性能参数 滑油系统的组成和分类 典型发动机滑油系统 滑油系统的维护
7.1 概述
重要性
涡轮发动机工作时,各旋转部件的接触面都以很高的速度
做相对运动。各零部件的接触表面虽然看上去很光滑,但在 显微下仍然有一定的粗糙度,这样当两个零件间做相对运动
滑油系统的组成(按照系统分) 通风系统 •作用:将轴承腔、滑油箱和附件齿轮箱相互连通,以消除 压差(如何产生?),提高滑油喷射效率;将各收油池的滑
油蒸气收集到一起,进行油气分离,分离出的气体通到机外。
•结构:油气分离器和各部分通气管路 •出现问题:在发动机工作过程中,通风管可能会出现积炭

汽车维修技术_第七章

汽车维修技术_第七章




CA6110柴油机的分解与检修如图7-2-1所示。
①拧下机油集滤器连接管上的2个螺栓。 ②拧下机油泵盖上的4个螺栓。
③用铜质褪轻轻敲打泵盖,取下泵盖和限压阀及锁止垫片。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润滑系的维修
④用厚薄规测量主、从动齿轮与泵壳端面之间的间隙,如超 过0. 15 mm应更换主、从动内轮或泵壳或更换机油泵。 ⑤用厚薄规测量机油泵主、从动齿轮与泵壳间的径向间隙, 如超过0. 20 mm应更换。 ⑥用厚薄规测量机油泵主、从动齿轮的啮合间隙,如超过0. 15 mm应更换。 ⑦按拆卸的相反顺序装配机油泵,四只泵盖固定螺栓的拧紧 力矩为20N· m。 ⑧装好限压阀和锁止片,拧紧力矩为60 N· m。 ⑨装上机油集滤器的连接管。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润滑系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


五、机油变质
1.现象 ①机油取样检查颜色变黑,用手指捻搓,失去黏性感并有杂 质感。 ②含水分的机油呈乳浊状并有泡沫。 2.原因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润滑系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

①机油使用时间过长,在高温和氧化作用下形成氧化聚合物, 使机油逐渐老化变质。 ②活塞与气缸壁配合间隙过大,活塞环密封不严,造成漏气。 ③曲轴箱通风不良,机油中混杂有废气中的燃油,促使机油 变质。 ④发动机缸体裂纹,冷却水渗漏人油底壳。 ⑤机油泵磨损,供油能力下降。


一、机油消耗过多
1.现象 机油在正常使用中,为保证活塞、活塞环与气缸壁间有良好 的润滑,采用喷溅法使缸壁上砧附一层机油,由于活塞环刮 油有限,残留在气缸壁上的机油在高温燃气作用下,有的被 燃烧,有的随废气一并排出或在缸内机件上形成积炭,当柴 油机温度过高时,还有部分机油蒸气汽化而被排到曲轴箱外, 或经通风管吸人气缸。在柴油机技术状况良好时,这些正常 的消耗是比较少的,约为燃料消耗量的1.5%左右。但当柴 油机技术状况随使用时间的延长而变差时,机油消耗量随之 增加,机油消耗量增加越大,标志着柴油机性能下降严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润滑系统一. 选择题:1 .通常润滑系的粗滤器上装有安全阀,当滤清器堵塞时,旁通阀打开()。

a. 使机油不经滤芯,直接流回到油底壳b. 使机油直接进入细滤器c. 使机油流回机油泵d. 使机油直接流入主油道2 .由于主轴承及连杆轴承间隙量的增加,会发生下列哪一种情况?()a. 润滑油油压升高b. 润滑油油压降低c. 窜气减少d. 窜气增加3 .转子式机油细滤清器()。

a. 依靠曲轴前端的皮带轮驱动运转b. 依靠机油压力驱动其运转c. 依靠蓄电池的电力驱动其运转d. 依靠压缩空气驱动其运转4 .哪种滤清器只强迫小部分的机油通过滤清器? ( )a. 全流式滤清器b. 分流式滤清器c. 差压式滤清器d. 易流式滤清器5 .哪个装置直接控制来自机油泵的机油压力?()a. 机油压力调节阀b. 滤油网c. 机油泵d. 油底壳6. 在发动机的润滑油路中 _____滤清器与主油道串联,其上设有_____阀。

若滤芯堵塞后,机油便经_____直接进入主油道。

( )a . 粗、旁通、旁通阀b . 细、限压、细滤器c . 粗、限压、粗滤器d. 细、旁通、旁通阀7. 与主油道串联的滤清器,主油道的机油全部流经它,称 ________ 。

( )a . 过滤式滤清器b . 分流式滤清器c . 全流式滤清器d. 以上结果都是8. 对负荷大,相对运动速度高 ( 如,主轴承、连杆轴承、凸轮轴轴承等 ) 的零件,采用 _____ 润滑。

( )a. 压力b. 飞溅c. 压力和飞溅d. 定期润滑9. ______ 的作用是限制润滑系内的最高油压,防止因压力过高而造成过分润滑及密封垫圈发生泄漏现象。

( )a. 旁通阀b. 限压阀c. 安全阀d. 节流阀10. 与主油道并联的滤清器,主油道的机油只有少量流经它,称 ________ 。

( )a . 过滤式滤清器b . 分流式滤清器c . 全流式滤清器d. 以上结果都是二.判断题:1 .润滑系的功用主要是以减少零件的摩擦与磨损。

( )2 .发动机的润滑方式有压力润滑、飞溅润滑、定期润滑三种。

( )3 .限压阀的主要功用是控制机油压力。

( )4 .旁通阀的主要功用是控制机油压力。

( )5 .集滤器装在机油泵之前,防止粒度较小的杂质进入机油泵。

( )6 .在一些热负荷较大的发动机上,除利用油底壳对发动机润滑油散热外,还专门设有机油散热器。

( )7 . 管冒篮烟,机油注入口不冒烟,说明气门油封损坏。

( )8 .若排气管冒篮烟,机油注入口脉动冒烟,说明气门油封损坏。

( )9 .主轴承及连杆轴承间隙过大,则机油压力会增高。

( )10 .虑清器堵塞会导致机油压力升高。

( )三. 问答题:7-1 .润滑系有何功用?7-2 .发动机的润滑方式有几种?7-3 .润滑系的基本组成有哪些?各有何功用?7-4 .齿轮式机油泵是如何工作的?7-5 .转子式机油泵是如何工作的?7-6 .如何检修齿轮式机油泵?7-7 .如何检修转子式机油泵?7-8 .如何检查机油泵总成好坏?7-9 .润滑系中的旁通阀有何功用?7-10 .润滑系中的限压阀有何功用?第七章润滑系统一. 选择题:答案: 1.d 2.b 3.b 4.b 5.a 6.a 7.c 8.a 9. b10. b二. 判断题:答案: 1.T 2.T 3.T 4.F 5.T 6.T 7.T 8.F 9.F 10.T三. 问答题:7-1 .润滑系有何功用?答:润滑系的功用是将润滑油不断地供给发动机各零件的摩擦表面上,以减少零件的摩擦与磨损,并带走摩擦表面上的磨屑等杂质,冷却摩擦表面,提高气缸的密封性。

此外,润滑油粘附在零件表面上,避免了零件直接与空气、水、燃气等的直接接触,起到了防止或减轻零件锈蚀和化学腐蚀的作用。

7-2 .发动机的润滑方式有几种?答:润滑方式有压力润滑、飞溅润滑、定期润滑三种。

7-3 .润滑系的基本组成有哪些?各有何功用?答:发动机润滑系的组成基本相同,主要由以下基本装置组成:( 1 )油底壳。

其主要功用是贮存润滑油。

( 2 )机油泵。

其主要功用是建立压力润滑和润滑油循环所必须的油压。

( 3 )油道。

其主要功用是将机油泵输出的压力润滑油输送到各摩擦表面;油道在气缸体与气缸盖上直接铸出或加工在一些零件内部,可分为主油道和分油道,主油道一般是指铸造在气缸体侧壁内、沿发动机纵向布置的油道,其它油道均为分油道。

( 4 )滤清器。

其主要功用是滤除润滑油中的杂质,根据能够滤除的杂质直径不同可分为集滤器、粗滤器和细滤器。

( 5 )限压阀。

主要功用是控制机油压力。

( 6 )机油压力传感器和油压表。

主要功用是检测并通过仪表显示机油压力。

7-4 .齿轮式机油泵是如何工作的?答:齿轮式机油泵主要由主、从动齿轮和主、从动轴等组成。

发动机工作时,机油泵齿轮按一定方向旋转,进油腔的容积因齿轮向脱离啮合的方向转动而增大,腔内产生一定的真空度,润滑油便从进油口被吸入进油腔。

随齿轮旋转,轮齿间的润滑油被带到出油腔。

由于出油腔内齿轮进入啮合状态使其容积减小,油压升高,润滑油便经出油口被压送到润滑油道中。

发动机工作时,机油泵不断工作,保证润滑油在润滑系中不断循环。

7-5 .转子式机油泵是如何工作的?答:转子式机油泵主要由泵壳、泵盖、外转子、内转子、转子轴、机油泵链轮、限压阀等组成。

泵壳上设有进油孔和出油孔,安装在泵壳内的内转子有 4 个凸齿,外转子有 5 个内齿,外转子在泵壳内可自由转动,内外转子有一定的偏心距。

发动机工作时,通过转子轴驱动内转子转动,同时带动外转子一起转动,无论转子转到任何角度,内外转子每个齿的齿形轮廓线上总有接触点,所以在内外转子间形成 4 个工作腔。

由于内外转子的齿数不同,且存在一定的偏心距,所以在机油泵工作时,内外转子间的 4 个工作腔位置和大小都不断变化,。

每个工作腔总时在容积最小时与泵壳上的进油孔连通,随后容积逐渐增大,产生真空,将润滑油吸入工作腔;当工作腔与进油孔隔开而出油孔连通时,其容积又逐渐减小,使油压升高,将润滑油从出油孔压出。

7-6 .如何检修齿轮式机油泵?答:齿轮式机油泵在使用中,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轴与轴孔、齿轮顶与泵壳、齿轮端面与泵盖均会产生磨损,造成机油泵供油量减少和供油压力降低等。

( 1 )检查齿轮与泵壳径向间隙。

拆下泵盖,在齿轮上选一与啮合齿相对的轮齿,用塞尺测量齿顶与泵壳间的间隙。

然后转动齿轮,用相同的方法测量其它轮齿与泵壳间的间隙,若径向间隙超过允许极限,应更换齿轮或机油泵总成。

( 2 )检查齿轮与泵盖轴向间隙。

拆下泵盖后,在泵体上沿两齿轮中心连线方向上放一钢板尺,然后用塞尺测量齿轮端面与钢板尺之间的间隙,若间隙超过允许极限,应更换齿轮或机油泵总成。

( 3 )检查齿轮啮合间隙。

拆下泵盖,用塞尺测量机油泵主、从动齿轮啮合一侧的齿侧间隙,若超过允许极限,应齿轮或机油泵总成。

( 4 )检查主动轴与轴孔配合间隙。

用千分尺和内径百分表分别测量机油泵主动轴直径、泵体上主动轴孔径,并计算其配合间隙。

若配合间隙超过允许极限,应进行修复或更换新件。

( 5 )检查从动轴与衬套孔配合间隙。

用千分尺和内径百分表分别测量机油泵从动轴直径及其衬套孔径,并计算其配合间隙,若配合间隙超过允许极限,应更换衬。

( 6 )检查机油泵限压阀。

拆下限压阀,清洗阀孔和阀体,将限压阀钢球(或柱塞)装入阀孔,移动时应灵活无卡滞现象。

在实验台上检查限压阀开启压力,应符合标准。

7-7 .如何检修转子式机油泵?答:( 1 )检查转子轴与轴孔配合间隙。

用千分尺和内径百分表分别测量机油泵转子轴直径和泵壳上的轴孔内径,并计算其配合间隙。

若配合间隙超过允许极限,应更换磨损严重的零件或机油泵总成。

( 2 )检查外转子与泵壳配合间隙。

拆下泵盖,用塞尺测量外转子与泵壳之间的间隙,若超过允许极限,应更换磨损严重的零件或机油泵总成。

( 3 )检查内、外转子啮合间隙。

拆下泵盖,用塞尺测量内、外转子啮合间隙,若超过允许极限,应更换磨损严重的零件或机油泵总成。

( 4 )检查转子端面与泵盖轴向间隙。

拆下泵盖,用塞尺和直尺测量转子端面与泵盖轴向间隙,若超过允许极限,应更换转子组件或机油泵总成。

7-8 .如何检查机油泵总成好坏?答:简便的方法是:将进油口浸入清洁的润滑油内,用手转动机油泵轴,润滑油会从出油口流出来,用拇指堵住出油口,会有压力感,且泵轴转动困难。

如条件允许,最好在试验台上对机油泵的泵油量和泵油压力进行测试。

7-9 .润滑系中的旁通阀有何功用?答:旁通阀一般与机油滤清器并联,当机油滤清器堵塞时,旁通阀被油压顶开,使机油不经滤清器直接进入油道,以保证润滑可靠。

7-10 .润滑系中的限压阀有何功用?答:限压阀一般安装在机油泵出油口侧,起限制机油泵输出油压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