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部编语文】阅读理解知识点(大全)(word)
五年级(部编语文)部编语文阅读理解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五年级(部编语文)部编语文阅读理解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1cc10826edb6f1afe001f8b.png)
(部编语文)部编语文阅读理解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一、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训练1.回忆鲁迅先生萧红①夜里去看电影,施高塔路的汽车房只有一辆车,鲁迅先生一定不坐,一定让我们坐。
许先生,周建人夫人……海婴,周建人先生的三位女公子。
我们上车了。
②鲁迅先生和周建人先生,还有别的一二位朋友在后边。
③看完了电影出来,又只叫到一部汽车,鲁迅先生又一定不肯坐,让周建人先生的全家坐着先走了。
④鲁迅先生旁边走着海婴,过了苏州河的大桥去等电车去了。
等了二三十分钟电车还没有来,鲁迅先生依着沿苏州河的铁栏杆坐在桥边的石围上了,并且拿出香烟来,装上烟嘴,悠然地吸着烟。
⑤海婴不安地来回地乱跑,鲁迅先生还招呼他和自己并排坐下。
⑥鲁迅先生坐在那和一个乡下的安静老人一样。
⑦鲁迅先生的休息,不听留声机,不出去散步,也不倒在床上睡觉,鲁迅先生自己说:⑧“坐在椅子上翻一翻书就是休息了。
”⑨鲁迅先生从下午二三点钟起就陪.客人,陪.到五点钟,陪.到六点钟。
客人若在家吃饭,吃过饭又必要在一起喝茶,或者刚刚喝完茶走了,或者还没走又来了客人,于是又陪.下去,陪.到八点钟,十点钟,常常陪.到十二点钟。
从下午二三点钟起,陪.到夜里十二点,这么长的时间,鲁迅先生都是坐在藤躺椅上,不断地吸着烟。
⑩客人一走,已经是下半夜了,本来已经是睡觉的时候了,可是鲁迅先生正要开始工作。
在工作之前,他稍微阖一阖眼睛,燃起一支烟来,躺在床边上?这一支烟还没有吸完,许先生差不多就在床里边睡着了(许先生为什么睡得这样快?因为第二天早晨六七点钟就要来管理家务)。
海婴这时在三楼和保姆一道睡着了。
⑪全楼都寂静下去,窗外也一点声音没有了,鲁迅先生站起来,坐在书桌边,在那绿色的台灯下开始写文章了。
⑫许先生说鸡鸣的时候,鲁迅先生还是坐着,街上的汽车嘟嘟地叫起来了,鲁迅先生还是坐着。
⑬有时许先生醒了,看着玻璃窗白萨萨的了,灯光也不显得怎么亮了,鲁迅先生的背影不像夜里那样黑大。
⑭鲁迅先生的背影是灰黑色的,仍旧坐在那里。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及答案(全面)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及答案(全面)](https://img.taocdn.com/s3/m/375974cc5727a5e9846a610d.png)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及答案(全面)一、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几块青稞饼草地,迷蒙的草地,笼罩在一片阴沉沉的雨雾里,分不清哪儿是“路”,哪儿是泥潭。
一支钢铁般的队伍,正在这一片神奇的土地上行进着。
①此刻,他迈着艰难的步履走着。
②忽然,他那消瘦的脸上,浮现出严峻的神情:③那匹小马,也让因缺药而致腿伤化脓的战士骑了。
④断炊了,在他的干粮袋里,也只剩下几小块青稞饼。
⑤不远处,又有两名战士倒在“路边”。
“好同志,不能倒下!”他奔过去,弯下身拍一拍战士的肩胛。
“首长,走……走不动了。
”战士喘着气,望着眼前这位魁梧的中年人,轻声说:“两天没吃了。
”他听着,眉梢颤抖了一下,默默地从干粮袋里掏出那几小块青稞饼,塞给战士:“吃吧!不吃就走不出草地了。
”当他的身影渐渐消融在雨中时,一个战士捧着青棵饼,眼窝里闪着泪光,问:“他是谁呀?”“不知道。
”另一个战士回答说,“反正是一位首长,不是师长就是政委。
”进入草地第七天了。
晚上,部队准备宿营了。
红军首长喝了一大碗苦涩的野菜汤,借着马灯微黄的光,打开一张军事地图。
警卫员走近他的身边,递给他一个纸包:“司令员,一个战士留下的,临终时说,一定要交给首长。
”他轻轻打开纸包。
啊!那是几块青稞饼。
1.红军在过草地时遇到的困难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文章第2自然段顺序已打乱,请重新排列: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文中画“_____”的句子选择一个最确切的理解,在括号里打“√”。
(1)战士感到饥饿、疲劳,死亡越来越严重地威胁着他。
()(2)在困难中得到首长的关心,战士十分激动。
()(3)在危难中红军首长把生的希望让给战士,把死的威胁留给自己,战士感动了。
()4.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的“他”是______________。
当“他”打开纸包看到几小块青稞饼时,他会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文中首长与战士的什么精神使你最感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内阅读。
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及答案(完整版)
![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及答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baec3cda647d27284a73515c.png)
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及答案(完整版)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童年的馒头①如今的幸福生活使我欣慰,不过有时心底也会泛起一缕儿时的苦涩。
②那时候,娘拉扯着我和妹妹,家里穷得叮当响。
我在五里外的村上小学,六岁的妹妹在家烧火做饭,背着那个比她还高半截的竹篓打猪草,娘趁早摸黑挣工分,日子清贫得像一串串干枯的空笼花。
③有年六一,学校说是庆祝儿童节,每个学生发三个馒头。
我兴冲冲地对娘说:明天发馒头,妹妹一个,娘一个,我一个。
妹妹笑了,娘也笑了。
④那天,学校真的蒸了馍。
开完会,我手里多了片荷叶,荷叶里是三个热腾腾的大馒头。
⑤回家路上,看着手中的馒头,口水一咽再咽,肚子咕咕地叫着。
吃一个吧,我对自己说,于是先吃了自己那一个。
三两口下肚,嘴里还没品出味儿,馒头已不见了。
又走了一段路,口水和肚子故伎重演,而且比刚才更厉害。
咋办?⑥干脆,把娘那一个也吃了,给妹妹留一个就是了。
娘平时不是把麦耙让给我和妹妹,她只喝羹吗?娘说过,她不喜欢麦耙呀!⑦当我回到家里,呆呆地看着手中空空的荷叶,里边连馒头屑也没一星了。
⑧我不知道自己怎么进了门,怎样躲过妹妹的眼神。
妈妈笑笑,没吭声。
同院的二丫娘过来串门,老远就嚷嚷,平娃娘,平娃娘,你家平娃带馒头来了吗?你看我们家二丫,发三个馒头,一个都舍不得吃,饿着肚皮给我带回来了。
娘从灶间抬起头,“可不,我家平娃也把馒头全带回家来,你看!”娘说着打开锅盖,锅里奇迹般地蒸着五个白中带黄的大馒头!“你看,人家老师说我家平娃学习好,还多奖励了两个呢!”⑨二丫娘看着我,我慌乱地点点头……⑩那天晌午,娘把馒头拿给我和妹妹,淡淡地说:“吃吧,平娃,不就是几个馒头嘛!”妹妹大口大口地咬着馒头,我却哇的一声哭了。
后来,我发现,就是那一天,我的童年结束了。
1.本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哪些地方表明当时“我”家境贫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专项综合知识点(含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专项综合知识点(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c2ed883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14.png)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专项综合知识点(含答案)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时间:________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绿色首都——莫斯科(节选)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地处俄罗斯欧洲部分的中心。
玉带似的莫斯科河,自西向东,蜿蜒地经过列宁山下,向北绕过克里姆林宫南侧,然后折向南方流去。
莫斯科也因河流而得名。
仅次于巴黎的欧洲第二大城市莫斯科,是一座有800多年历史的名城。
它________在7个高低起伏的山丘上,整个城市就像一个大蜘蛛网。
莫斯科的街道呈环形和放射形,一条条林荫大道,一环环自市中心向外延伸。
繁华的大街两旁和新建的住宅区内,________着式样各异、装饰多样的建筑。
克里姆林宫和红场是全市中心。
这所举世闻名的宫殿始建于1156年,它是历代沙皇的皇宫。
宫殿中央,________着三座有名的天主教堂。
光洁的白墙,协调的比例,俨如古代骑士头盔的圆顶,使这些建筑物显得雄浑大方。
红场在克里姆林宫的东面。
在俄语中,红场是“美丽的广场”的意思。
它辟于15世纪末,本是个贸易市场。
后来,沙皇政府经常在此发布政令,召集群众。
莫斯科气温较低,以前树木很少,曾被称为“沙漠城市”。
自1928年开始进行大规模绿化,建立了从市中心向郊外辐射的8条绿色林带。
市内有很多大小公园和街心花园,还在市郊建立了11个自然森林区,过去曾一度绝迹的野鹿已繁殖到几万头。
如今市区绿地面积已占总面积的40%,平均每个莫斯科人拥有绿地44平方米。
生态环境的改善,美化了市容,调节了气候,使莫斯科摘掉了“沙漠城市”的帽子,成为绿色首都。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建立林立矗立①它________在7个高低起伏的山丘上,整个城市就像一个大蜘蛛网。
②繁华的大街两旁和新建的住宅区内,________着式样各异、装饰多样的建筑。
③宫殿中央,________着三座有名的天主教堂。
2.“举世闻名”的意思是________。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期末阅读理解专项复习(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期末阅读理解专项复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4b445ac3b3567ec112d8aea.png)
部编版五年级下期末阅读理解专项复习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1.课外阅读。
袅袅炊烟,悠悠乡情离乡二十多年,每每梦中沉醉于故乡的青山、故乡的绿水时,总能梦到弥漫在房舍上的袅袅炊烟;每每梦中游走在故乡的红砖、故乡的黛瓦时,总能梦到徐徐盘旋的袅袅炊烟;每每梦中涌动着故乡的小桥、故乡的流水时,总能把记忆定格在几里之外就能看到的袅袅炊烟。
二十多年过去了,故乡的炊烟像一根丝线,一头系着家乡,一头系在我的心头,它陪伴我度过漫漫岁月,成为我生活中难以忘却的记忆。
清晨,缕缕炊烟袅娜在村庄的额头,那是初醒的小村脱去轻纱般的睡衣。
浓郁的原野升腾起的是蓝色的希望,那是对大地深厚的恩情,是母亲的辛劳、父亲的爽朗。
午间,缕缕轻烟飘向蔚蓝的天空,那是屋顶上的庄稼、山冈上的羊群,是父亲在高高的山坡挥起的手,是母亲站在门口唤儿的呼喊。
夕阳西下,黄昏降临,袅袅炊烟轻柔无骨却万种风情,那是父亲躬耕的犁,那是父亲古铜色脊背上的汗,那是母亲的慈祥,那是我童年的温暖。
如今,故乡的青山依旧,绿水依流,故乡的炊烟已脱去锦织的轻纱,离我愈来愈远,我难以再见徐徐升腾的炊烟。
但是,无论走到哪儿,在我的记忆深处,故乡的袅袅炊烟,让我刻骨铭心,让我永远怀恋。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刻骨铭心:________ 。
(2)作者在回忆家乡的时候,是按照________顺序来写的。
(3)作者主要是对家乡的________忘不了,所以文章开头说,当梦到________时就会梦到家乡的________;当梦到________时就会梦到家乡的________;当梦到________时就会梦到家乡的________。
(4)短文表达了作者浓浓的________之情。
作者是通过________的方式来表达这种感情的。
2.课外阅读。
我们跟着月亮走吧那年我12岁。
那是家里很不顺的一年,处处弥漫着哀伤的味道。
祖父去世、父亲受伤、哥哥因偷铁被抓要交罚款……这些事情几乎是一起涌过来的,母亲像一个太极高手,四两拨千斤,硬生生用她的柔弱之躯扛起了这一切。
【部编语文】五年级上册考点_阅读理解知识点汇总(全)
![【部编语文】五年级上册考点_阅读理解知识点汇总(全)](https://img.taocdn.com/s3/m/239a8a22ba0d4a7303763a4e.png)
部编语文】五年级上册考点 _阅读理解知识点汇总(全)一、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训练1.儿子的鱼我环顾周围的钓鱼者,一对父子引起了我的注意。
他们在自己的水城一声不响的钓鱼。
父亲钓到、接着又放走了两条足以让我们欢呼雀跃的大鱼。
儿子12岁左右,穿着高筒橡胶防水靴站在寒冷的河水里。
两次有鱼咬钩,但又都挣扎着逃脱了。
突然,男孩的钓竿猛地一沉,差一点儿把他整个人拖倒,卷线轴飞快地转动,一瞬间渔线被拉出很远。
看到那鱼跳出水面时,我吃惊得合不拢嘴。
“他钓到了一条王鮭,个头不小。
”伙伴保罗悄声对我说,“相当罕见的品种。
” 男孩冷静地和鱼进行着拉锯战,但是强大的水流加上大鱼有力地挣扎,孩子渐渐被拉到布满漩涡的下游深水区的边缘。
我知道,一旦鮭鱼到达深水区就可以轻而易举地逃脱了。
孩子的父亲虽然早把自己的钓竿插在一旁,但一言不发,只是站在原地关注着儿子的一举一动。
一次、两次、三次⋯⋯男孩试着收线,但每次都不成功。
鮭鱼猛地向下游蹿去,显然在尽全力向深水区靠拢。
五分钟过去了,十分钟过去了,⋯⋯孩子开始支持不住了,即使站在远处,我也可以看到他发抖的双臂正使出最后的力气奋力抓紧钓竿。
冰冷的河水马上就要漫过高简防水靴的边缘。
王鮭离深水区越来越近了,钓竿不停地左右扭动。
突然,孩子不见了!一秒钟后,男孩从河里冒出头来,冻得发柴的双手仍然紧紧抓住钓竿不放。
他用力甩掉脸上的水,一声不吭,又开始收线。
保罗抓起渔网向男孩走去。
“不要!”男孩的父亲对保罗说,“不要帮他,如果他需要我们的帮助,他会要求的。
” 河对岸是一片茂密的灌木丛,树丛的一半没在水中。
这时候鮭鱼突然改变方向,径直蹿人那片灌木丛里。
我们都预备着听到渔线崩断时刺耳的响声。
然而,说时迟那时快,男孩往新一扑,紧追着鮭鱼钻进了茂密的灌木丛。
我们都呆住了。
男孩的父亲高声叫着儿子的名字,但他的声音被淹没在河水的怒吼声中。
保罗涉水到达对岸,示意我们生蛙被逮住了。
他把枯树枝拨向一边,男孩紧抱着来之不易的生鱼从树丛里倒退着出来,努力保持着平衡。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学期课外阅读理解专项综合知识点(含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学期课外阅读理解专项综合知识点(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74487c1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2d.png)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学期课外阅读理解专项综合知识点(含答案)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时间:________一、课外阅读。
昆虫的“鼻子”——触角①古代流传过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秦朝灭亡后,楚汉相争,刘邦节节胜利,项羽步步败退,一直被逼到乌江边,项羽在江边看到由无数蚂蚁麋集而成的六个大字:“霸王自刎乌江”,以为蚂蚁代表了天意,于是拔剑自刎身亡。
②其实哪有什么天意啊,这只不过是刘邦手下足智多谋的军师张良所施的小计!张良算计着项羽必定要退到乌江,便事先派人用蜜糖水在江边写了六个大字,引来了无数的蚂蚁在字迹上吃糖,鲁莽的项羽果然上了当。
③蚂蚁怎么会知道江边有蜜糖吃呢?这全凭着它头上长的两个小“犄角”——触角!我们知道,昆虫头上都长着触角,只是不同种类的昆虫有着不同形态的触角而已。
就拿我们常见的昆虫触角的形态来吧:蟋蟀的触角像一簇________;蝴蝶的触角像两个________;白蚁的触角像一串_____;苍蝇的触角像多芒的_________;而蛾子的触角则像一片_______。
④形形色色的昆虫触角虽然很不起眼,却在昆虫的生活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例如蝴蝶的聚会、蜜蜂的采蜜、蚂蚁的麇集、苍蝇的逐臭等现象,无一不是依靠触角的作用。
触角就是昆虫灵敏的“鼻子”。
⑤触角为什么能闻到气味呢?原来触角上分布着许许多多能辨别气味的嗅觉器。
据动物学家研究,蜂王的每个触角上有2000多个嗅觉器,工蜂有6000多个,雄蜂有3000多个;雄金龟子的每个触角上有40000多个嗅觉器……昆虫的嗅觉器如此之多,难怪昆虫的触角要比人的鼻子灵敏亿万倍啊!⑥触角除了有嗅觉功能外,有的..还具有触觉、听觉等功能。
像蟑螂,如果你在它探头探脑觅食时,轻轻地碰一下它那细长的触角,它便会立即逃掉;雄蚊子凭着触角,能听到雌蚊子发出的营营声,找到雌蚊子在哪里呼唤;水中生活的仰泳蜻蜓用触角来平衡身体;水龟虫则用触角来帮助呼吸……⑦仿生学家们也因此受到启迪。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专项综合知识点(含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专项综合知识点(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1e82c5d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92.png)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专项综合知识点(含答案)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一、课外阅读。
和氏璧相传在春秋时期的楚国,有个叫卞和的人,在楚山中拾到一块玉璞(即未经过加工的美玉),把它奉献给了楚厉王。
厉王就叫辨别玉的专家来鉴定,鉴定的结果说是石头。
厉王大怒,认为卞和在欺骗、戏弄自己,就以欺君之罪,砍掉了卞和的左脚。
不久,厉王死了,武王即位,卞和又把这块玉璞奉献给武王。
武王叫辨别玉的专家来鉴定,结果同样说是石头,武王以欺君之罪,砍掉了卞和右脚。
武王死后,文王即位。
卞和抱着玉璞到楚山下大哭,哭了三天三夜。
眼泪哭干了,最后哭出了血。
文王听说后,就派人问他,说:“天下被砍掉脚的人很多,都没有这样痛苦,你为什么哭得这样悲伤呢?”卞和回答说:“我不是为我的脚被砍掉而悲伤痛哭,我所悲伤的是有人竟把宝玉说成是石头,给忠贞的人扣人欺骗的罪名。
”文王于是就派人对这块玉璞进行加工,果然是一块罕见的宝玉。
于是就把这块宝玉命名为“和氏璧”。
由于这块宝玉的珍奇,加之来历的不平凡,因此,便成了世间所公认的至宝,价值连城。
这也是秦王不惜以15座城为诱饵来骗取“和氏璧”的原因所在。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①鉴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罕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至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奉献—________ 欺骗—________戏弄—________ 来历—________3.卞和把玉献给厉王、武王,为什么他们砍掉他的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为什么将这块玉命名为“和氏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从卞和献玉这件事,看出卞和具有怎样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短文。
五年级(部编语文)五年级上册阅读理解解题技巧讲解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五年级(部编语文)五年级上册阅读理解解题技巧讲解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65e162fc77da26924c5b02f.png)
(部编语文)五年级上册阅读理解解题技巧讲解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一、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训练1.风筝董改正①人学前,每个年后,都有青黄不接的一段时间,我都会到外婆家“打秋风”。
一个任走长长的山路,也不知道害怕,因为憧憬着。
外婆会做菜,外婆的稀饭熬得香,碧绿生生的,不用小菜都能吃几碗。
②外婆喜欢我,这是人尽皆知的。
听说未开口叫公鸡仔养人,每次去,她都要杀一只。
切成小方块,因为鸡不肥,总要搁点肥肉一起炒,这一只鸡,是我一个人吃的。
外婆说,整个吃下去,营养才是完整的。
吃过的鸡骨头,外婆收集起来,香油炸过,用小石磨磨碎,冲给我喝。
外婆做这一切的时候,我都在一边看着。
③那一个春日,晒场上空飞满了风筝,我吵着也要。
外婆为难了,她不会做。
她一辈子都在地上,从未有过飞翔的念想。
她就央求我的舅母,舅母说,鸡骨头粉你都会磨,咋就不会做风筝呢?那时候,我真是不懂事,只知道如丧考妣地哭,外婆脸上的尴尬,是我隔了几十年光阴看到的。
④外婆拉着我去晒场。
天上飘着各色的风筝,它们恣睢地舞动,就越发引起我的委屈。
又有人在放了,一个人远远地牵线,一个人扶着风筝,说声“放!”牵线的高举着手,使劲跑,风筝跌跌撞撞载浮载沉,好多次后,终于扶摇直上了。
外婆指给我看这些,说:“其实放风筝并不好玩,看看就好。
”我就撒野了,打滚撒泼,说她是笨蛋,不会做才这样说。
⑤外婆的生活很累,她不能陪我,我就一个人看风筝,想风筝,幻想有一天自己拥有一支绸布的大蝴蝶风筝,我跑啊,笑啊,看着它在空中猎猎展翅,感受手上线拉紧着的那种快感。
然而,我却只能看,因为我已经哭过——凡是外婆能给的,不哭她都给,能求的,我哭了她必定低声地向人求。
孩子们的风筝是在城里买的,她无能为力。
我就一个人站在风筝底下,仰望,幻想。
⑥忽然有一日,外婆拿出一只“风筝”,竹子骨,身子是过年的对联糊起来的。
虽然不是我想要的,但它毕竟是风等,我还是()的。
她似乎有点不好意思,说:“我们去放风争吧!”⑦我确信,对所有的动作都烂熟于心,并且操作绝对规范,但外婆的风筝始终没有飞起来,它丢人地在晒场上拖着,许多孩子都大笑起来。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学期课内阅读理解专项综合知识点(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学期课内阅读理解专项综合知识点(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3989d1c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26.png)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学期课内阅读理解专项综合知识点(含答案)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时间:________一、课内阅读。
父爱之舟(节选)恍恍惚惚我又置身于两年一度的庙会中,能去看看这盛大的节日的确是无比的快乐,我高兴极了。
我看各样彩排着的戏人边走边唱,看踩高跷走路,看虾兵、蚌精、牛头、马面……人山人海,卖小吃的挤得密密层层,各式各样的糖果点心、鸡鸭鱼肉都有。
我和父亲都饿了,我多馋啊!但不敢,也不忍心叫父亲买。
父亲从家里带了粽子,找个偏僻的地方,父子俩坐下吃凉粽子。
吃完粽子,父亲觉得我太委屈了,领我到小摊上吃了碗热豆腐脑,我叫他也吃,他就是不吃。
卖玩意儿的也不少,彩色的纸风车、布老虎、泥人、竹制的花蛇……虽然不可能花钱买玩意儿,但父亲很理解我那恋恋不舍的心思,回家后他用几片玻璃和彩色纸屑等糊了一个万花筒,这便是我童年唯一的也是最珍贵的玩具了。
万花筒里那千变万化的图案花样,是我最早的抽象美的启迪者吧!1.文中画“”的句子采用了__________描写,描绘了___________,这段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
2.从哪里能看出“我”懂得父亲的不易?用“﹏﹏﹏”画出来。
3.为什么父亲觉得委屈了“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父亲给“我”做了一个什么玩具?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内阅读。
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
蔺相如手下的人可看不顺眼了。
他们说,蔺相如怕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蔺相如对他们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他们说∶“当然秦王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
()我们俩闹不和,()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
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理解及答案(A4打印版)
![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理解及答案(A4打印版)](https://img.taocdn.com/s3/m/628640deed630b1c58eeb564.png)
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理解及答案(A4打印版)一、课内阅读。
太阳(节选)①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五千多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体。
②太阳()离我们很远很远,()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有了太阳,地球上的庄稼和树木才能发芽、长叶、开花、结果;鸟、兽、虫、鱼才能生存、繁殖。
()没有太阳,地球上()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
我们吃的粮食()蔬菜()水果()肉类()穿的棉()麻()毛()丝()都和太阳有密切的关系()埋在地下的煤炭,看起来好像跟太阳没有关系,其实离开太阳也不能形成,因为煤炭是由远古时代的植物埋在地层底下变成的。
③地面上的水被太阳晒着的时候,吸收了热,变成水蒸气。
空气上升时,温度下降,其中的水蒸气凝成了无数的小水滴,飘浮在空中,变成云。
云层里的小水滴越聚越多,就变成雨或雪落下来。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关联词。
2.在第②自然段的()内加上标点符号。
3.选文第①自然段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请结合实际说说太阳与地球的密切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海力布知道着急也没有用,不把为什么要搬家说清楚,大家是不会相信的。
再一迟延,灾难就要夺去乡亲们的生命。
要救乡亲们,只有牺牲自己。
他想到这里,就镇定地对大家说:“今天晚上,这里的大山要崩塌,洪水要淹没大地。
你们看,鸟都飞走了。
”接着,他就把怎么得到宝石,怎么听见一群鸟议论避难,以及为什么不能把听来的消息告诉别人,都原原本本照实说了。
海力布刚说完,就变成了一块石头。
大家看见海力布变成了石头,都非常后悔,非常悲痛。
他们含着眼泪,念着海力布的名字,扶着老人,领着孩子,赶着牛羊,往很远的地方走去。
他们走在路上,忽然乌云密布,狂风怒号,接着就是倾盆大雨。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专项综合知识点(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专项综合知识点(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80073d2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36.png)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专项综合知识点(含答案)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一、课外阅读提升。
串白杨串白杨虽然跟白杨树一样挺拔笔直,但仔细看,却是有区别的。
串白杨的叶子是绿中泛银,树皮也是绿中泛银;白杨树的叶子和树皮则是纯绿色的。
更重要的是,串白杨有着与白杨树截然不同的性格:白杨树栽在哪里长在哪里,栽一棵活一棵;而串白杨则不同,栽一处,长几处,栽一棵,长一片。
五叔在院子里栽的是一棵串白杨,等到成材时却成了一片。
后来五叔拆旧房盖新房时,尽数砍去那些串白杨,将它们雪白、笔直的身子做了屋椽。
盖了新房,五叔在院子里种上了牡丹、月季,但那些花卉总是蔫巴巴的,缺颜少色,那花园隔三差五就冒出棵串白杨的嫩芽。
五叔把种不活牡丹、月季的原因归罪于那些冒出地面的串白杨幼芽,于是就将那些幼芽一概拔去。
没想到,那串白杨的幼芽拔不胜拔,今天拔了明天长,明天拔了后天长。
于是五叔拿了铁锹在院子里掘地三尺,将地下那些纵横交错任意伸展的串白杨的根一根根斩断。
五叔院子里的牡丹、月季终于开了花,十分引人注目。
没想到院子里串白杨的根却在屋后冒出了幼苗。
五叔已是深恨串白杨了,觉得串白杨不听话、太任性,这里砍了那里长,那里掘了根,这里又冒出芽。
于是五叔也将屋后那些串白杨拔了苗挖了根。
五叔想彻底根绝那些在地下无拘无束伸展,在地上无忧无虑冒芽的串白杨。
可是数年过去了,五叔无可奈何地发现,那串白杨已长到周围邻居家的房前屋后。
不知不觉五叔院子里的那些牡丹、月季又蔫巴巴的,半死不活,因为那些花丛中又冒出了串白杨的幼苗,五叔又气又没办法,他知道是邻居家的那些串白杨从地下把根伸了过来。
于是五叔毁掉花园,拔掉串白杨的芽,栽上几棵白杨树,五叔觉得白杨树栽在哪里长在哪里,绝不违人心愿,不惹人生气。
我几次劝固执的五叔死了心,放手让串白杨去发芽、去成材。
串白杨不用他去栽苗、去浇水,只要给它一个生存的权利就够了,而他却偏偏不允许。
第三单元(知识梳理+精选阅读)-五年级语文下册单元主题阅读理解(部编版)
![第三单元(知识梳理+精选阅读)-五年级语文下册单元主题阅读理解(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bf7921c2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a2.png)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一般指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是一个汉语词汇,就是使用别人自身已有的道理和方法来修养他自身。出自宋·朱熹《中庸集注》第十三章:“故君子之治人也,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4.考查对文章的理解。
这类题首先要先对文章进行理解,掌握好文章的主要内容,其次从中分析道理或情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合理即可,答案不唯一。
9.联系上下,以下词语不能和其他三个归为一类的是( )
A.为富不仁B.有财有势C.欺男霸女D.鱼肉乡里
10.文中哪句是对秀才“计上心来”中“计”的具体解释?请用“”画出来。
11.秀才巧改对联,那么,对联被改成了什么样?请写在下面。
12.事出总有因,对于老百姓拍称快这一举动的原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那么,当你拿到一道“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如何对照这个五个方面来入手呢?
1. 准确审题。要仔细阅读题目的要求,画出题干中的关键词,确定阅读的方向和答题的要求,否则,在阅读的过程中极易受干扰信息的影响导致“答非所问”。例如“图文转换”题,究竟是要求“描述画面内容”还是要“推断提炼主题”,如果不加注意,是很容易答偏的。
11.上联:父进土,子进土,父子进土 下联:婆失夫,媳失夫,婆媳失夫
12.A
【分析】
9.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意思的理解与对词语感情色彩的掌握能力。首先需要阅读文章,再联系上下文对选项进行排查。
A 为富不仁:意思是剥削者为了发财致富,心狠手毒,没有一点儿仁慈的心肠。
B 有财有势:既有钱财,又有势力。
C 欺男霸女:欺侮男人,霸占少女或少妇。
D 鱼肉乡里:鱼肉:比喻受宰割;乡里:老百姓。把地方上的老百姓当作鱼、肉一样任意宰割。
(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内阅读理解22篇(直接打印)
![(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内阅读理解22篇(直接打印)](https://img.taocdn.com/s3/m/fd9af679e2bd960590c677ce.png)
(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内容理解1、白鹭(节选)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面。
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
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
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生命了.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不足,白鹭不会唱歌。
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不,歌未免太了铿锵了。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问题】1.作者在选文的前三自然段巧妙地把白鹭分别放在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进行描绘,写出了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生活习性。
2.对画“----”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白鹭虽然没有美妙动听的歌声,但它富有含蓄的音乐美,要比“歌”更胜一筹。
B.说白鹭是“一首很优美的歌”是因为白鹭精巧匀称:像跳动的音符。
C.从“不,歌未免太了”可以看出作者不喜欢听鸟儿唱歌。
D.白鹭富有和谐自然,平凡质朴的含蓄之美,只可惜不会唱歌。
3.理解句子意思填空。
(1)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面。
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这两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和________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白鹭的存在让大自然充满了_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2)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
“恩惠”原指___________________,在句子中是指白鹭给黄昏的乡村带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望哨”含有紧张、警惕的意思。
你觉得作者认为闲立树顶的白鹭是在望哨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落花生(节选)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理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矮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理解(A4打印版)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理解(A4打印版)](https://img.taocdn.com/s3/m/35587f20240c844768eaee34.png)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理解(A4打印版)一、阅读理解。
你了解狼吗①狼属于哺乳动物,外形像狗,面部长,耳朵尖且直立,尾巴常垂于后肢之间。
它的毛色因生活地域不同也存在着差异,通常毛为棕黄或灰黄色。
②狼的嗥叫声尖厉、悠长,能传到很远的地方。
它用嗥叫声来发泄情绪、确定领地、与同伴联络……真可谓“内涵丰富”。
③狼能通过留下气味、发出叫声、肢体动作等方式与同伴进行沟通。
狼生性多疑,行事机警。
猎人设下的陷阱,不管伪装得多么巧妙,也很难让它们上当受骗。
可见,狼是一种智商较高的动物。
④狼的适应性很强。
从高山到草原,从大漠到森林,都有狼的足迹。
生活在不同地域的狼,为了适应当地的自然条件,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也会出现差异。
我国北方的狼毛长而厚,体形较大,而南方的狼毛短而稀,体形较小。
⑤狼本性残忍。
在极其饥饿的情况下,当狼群中有一只狼受重伤时,其余的狼便会一拥而上,咬死它并瓜分掉它的肉。
但它们对自己的幼崽却充满了爱。
公狼母狼共同养育后代。
母狼产崽后的一段时间内不能外出觅食,公狼就挑起一家生活的重担,既要负责喂养母狼和幼崽,又要在遇险时保护“家人”。
成为父母的狼对幼狼更是关怀备至,它们会想尽一切办法保护幼狼免遭伤害。
⑥狼在维持生态平衡方面起着特殊的作用。
狼经常捕食家禽、家畜,给人们带来损失。
长期以来,狼被人们视为有害动物,大肆捕杀。
由于捕杀过度,野生狼的数量锐减。
据说,某国牧民发起灭狼运动后,虽然看不到狼的踪影了,但是兔子却迅速繁殖,大肆啃食牧草,导致牧场遭到洗劫,变成荒漠。
政府只好从别的国家进口了一批野生狼,将它们放入牧场。
两年后兔子的数量才得到有效遏制,畜牧业才得以恢复。
1.最后一个自然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A.分类别B.作比较C.举例子D.列数字2.下列对狼的说法正确的是哪一项?()A.狼与同伴的沟通方式很单一。
B.狼的嗥叫声“内涵丰富”,共有三种。
C.狼的本性在任何时候都只有残忍的一面。
D.狼是一种生性多疑、行事机警、智商较高的动物。
部编版语文小学五年级阅读理解:文章结构知识点讲解(课件)
![部编版语文小学五年级阅读理解:文章结构知识点讲解(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9a7be29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3c.png)
总分结构
松鼠的肉可以吃,尾巴上的毛可以制毛笔,皮可 以做衣服。松鼠真是一种有用的小动物。
1.先总后分 2.先分后总 3.总分总
内 容 上
(中心句)
总分结构
动物有各种各样的睡觉方法。狗睡觉的时候喜欢把一只耳朵紧贴地面
。马总是站着睡觉。猫头鹰睡觉的时候一只眼睛睁着,一只眼睛闭着
1、总-分-总2、总一分 3、分一总
段意:写国庆节欢乐的景象
主要看:段首、段尾
妈妈有丰富的知识,引导我从小就在知识的海洋 里遨游。在温暖的春日下,她给我讲过伽利略和 望远镜。在夏天乘凉时妈妈给我讲过牛顿和三大 定律。在寂静的秋夜,妈妈给我讲过爱因斯坦和 原子弹。在冬天的火炉旁,妈妈给我讲过米丘林 和苹果、番茄。妈妈是我学习上的引路人。
主要看:段首、段尾
段意:写了荷兰草原上的各种 牲畜
国庆节的夜晚,人民广场上千万支礼花纷纷射入 空中形成了一副五颜六色的空中彩图。欢乐的人 们手捧鲜花,高呼“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中国 共产党万岁!”观礼台上,市政府领导笑容满面 地和群众一起观看节日的礼花,并不断地举手向 人们招呼。国庆节的夜晚是多么欢乐啊! 本段的结构模式是( 3 )
)
A.分——总 B.总——分——总
C.总——分
写一个总分总的段落
傍晚的时候云霞真是漂亮极了。 。 。
变化万分又颜色多变,多漂亮的晚霞啊! 。 。
导语
DIRECTORY
一 自我课堂表现怎么样? 二 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学会了吗? 三 说一说本节有什么收获。
1.自我反思今天的学习情况,总结本 课收获。
2.教科书课后第一题、第二题。 (20分钟内独立完成)
你专心听讲 的样子最美!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学期课外阅读专项综合知识点(含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学期课外阅读专项综合知识点(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61864ee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c1.png)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学期课外阅读专项综合知识点(含答案)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一、阅读理解,回答问题。
一句歇后语王小米喜欢说歇后语。
他常把一句句歇后语挂在嘴边,有机会就用上一句,什么“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啦,“大热天穿棉袄——不是时候”啦,“一二三五六——没事(四)”啦,张嘴就来。
人们听了,都笑着说:“这小米油嘴滑舌的,真逗!”于是,他更得意了,平时说话不管有没有用,总要带上几句。
可是,王小米万万没有想到,歇后语虽然新奇有趣,但是如果不掌握分寸,用它来嘲弄人,就会伤害到别人。
这不,有一次同学们一块儿去游乐园玩,那儿有个哈哈镜,它能把人变成大胖子、瘦猴、弯弯曲曲的长蛇,真有意思。
这时候,小米自然又要露一手了。
他看见赵红正指着哈哈镜笑,就提高嗓门儿用滑稽的腔调说:“麻子照镜子——个人观点啊!”赵红从小脸上就有几颗褐色的小斑点,大家都盯着她看。
小米又慢条斯理地说:“麻子上台——群众观点啊!”引得一阵哄堂大笑。
赵红再也忍不住了,捂着脸哭了起来。
气氛一下子变了,大家都愣住了。
小米两眼发呆地看着赵红,也想不出什么歇后语来说俏皮话了。
这时他才明白,拿歇后语来取笑人家,根本不是幽默有趣。
小米感到非常内疚,羞愧地对赵红说:“对不起,我伤了你的心。
和尚头上的虱子——明摆着,是我错了!”1.短文共有______个歇后语。
你认为最有趣的是哪一个?你也用它也写句话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赵红听了小米的歇后语,为什么捂着脸哭了起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想一想,回答问题。
(1)王小米喜欢说歇后语,为什么时候被人夸,有时候又因此要向别人道歉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你知道我们和别人说话时要注意什么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外阅读。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及答案(完美版)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及答案(完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e3ec85af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3e.png)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及答案(完美版)一、课内阅读。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
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
我们把手一拍,便.(pián biàn)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
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
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
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
一只画眉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xīng xìng)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
我感到一点儿留恋。
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1.给文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2.画“”的句子中描写鸟的形态的词是_____,描写鸟的颜色的词是_____,描写鸟的动作的词是_____。
3.这是作者第_____次经过“鸟的天堂”,他看到了众鸟欢腾的热闹景象。
从选文中,我们不仅知道鸟的_____多、_____多,还感受到它们在这里生活得非常______。
()(填序号)A.一种类数量快乐B.二种类数量快乐C.一种类数量热闹D.二鸟叫鸟影热闹4.画波浪线的句子中,带引号的“鸟的天堂”指什么?不带引号的“鸟的天堂”又指什么?为什么作者感叹“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外阅读,完成练习。
小黄牛找食吃小黄牛一天天长大了。
有一天,牛妈妈对小黄牛说:“孩子,你已经长高了,长结实了,不能老是跟着妈妈过日子,应该自己生活了。
”小黄牛点了点头。
从此它就开始自己过日子了。
一天,小黄牛慢悠悠地来到一户农民伯伯的院子里。
院子里长满向日葵。
叶子绿绿的,厚厚的,像猪八戒的大耳朵。
部编版五年级春季学期语文课外阅读理解专项综合知识点(含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春季学期语文课外阅读理解专项综合知识点(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a7e652c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a8.png)
部编版五年级春季学期语文课外阅读理解专项综合知识点(含答案)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时间:________一、课外阅读。
暑假一开始,我就赶回乡下老家,帮父亲母亲采摘李子。
今年村里李子泛滥成灾,导致李子的收购价一降再降,由最初的六毛五一斤降到三毛五一斤。
包括父亲在内的许多乡亲都叫苦连天。
于是,摘李不过10天,大部分乡亲就停止采摘了。
他们放出话来:李子不要了,宁可看着它烂在树上,也不要费时费力摘下贱卖。
父亲预估今年可以摘到20000斤李子。
摘到约18000斤的时候,他和母亲也决定不摘了,因为实在不值,也没人收购了。
歇工的第一天刚好下小雨,我和母亲在家里掰玉米、煮玉米,父亲却扛着一根竹竿往屋子旁边的那片李树林走去。
那根竹竿我再熟悉不过,它的尾部有一个铁钩。
每年的李子采摘季,父亲就用它敲打树上的李子,我们再从地上一个一个拾起李子放进筐里、袋里。
“不是说不摘了吗?”我问母亲。
母亲回答:“谁知道呢?但你爸做事一向有分寸,他那么做应该有他的道理。
”只见父亲走向一棵长满李子的李树,伸出竹竿,“梆梆梆”,三下两下,就把红彤彤的李子打到了地上。
然后,他越敲越起劲,一棵接着一棵。
不到两个小时,他就把整片李树的李子敲到了地上。
看得出来,他是又心疼又愤怒。
收工回到家里,父亲拿过一个玉米吃起来。
看到他一脸轻松的样子,我不禁问:“爸,这么多李子不要了,您不心疼啊?”父亲说:“当然会心疼。
但今年李子价格低,并且村里所有人都这样,我有什么好抱怨的?我们还只丢了2000斤,你陈大伯家可整整三片李树园没动,得有上万斤李子扔掉呢。
”“那李子不要就不要了,您让李果挂树上不就得了,怎么还要费劲把它们敲下来?”父亲说:“孩子,你记住:就算不要,也一定要从树上把李子敲下来。
为啥呢?因为李果烂在树上和烂在地里有着天壤之别。
前者只会吸干树的养分,损伤树干,后者却能化成肥料滋润树根,助李树来年长得更好。
眼下李子不值钱已成事实,但我们还得往前看,为明年的收获作准备,你说是不是?”我点点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语文】阅读理解知识点(大全)(word)一、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训练1.天堂里的老师他是我分管的病人当中比较坚强的一位。
他不像有的癌症患者,以绝望、恐惧的态度对待疾病。
他很平静,很配合治疗,而且相当用功,一直坚持自学大学课程。
他叫阿明,19岁,某师范大学二年级学生,血癌。
由于多次化疗,这个19岁男孩的头发已全部掉光,脸色苍白如纸,只有一双大眼jiǒng jiǒng()有神地闪着不屈的青春之光。
入院时130斤的体重只剩下90多斤,同时,也打碎了他的教师梦。
他写了这样的诗句:鸟儿衔走所有快乐的音符风儿吹走描绘明天的彩笔只留下苍白的影子在风中悲泣心中的太阳陨.落在无歌的冬季在阿明的隔壁病房,住着一个7岁的小男孩冬冬。
不做治疗时,阿明常去给冬冬讲故事,辅导作业,有时还教几个外语单词。
病房里的沉寂和生命走近终点时的压抑因为有了冬冬那清脆的笑声而变得活力四射。
阿明成了冬冬的编外老师。
那天上午查房,阿明突然问我:“医生,我还能活多久?”我故作轻松地说:“起码要活100年,好好过你的瘾。
”他却盯着我的眼睛:“我想知道实情。
”我躲开他那探询的目光,说:“好好做治疗。
”便匆匆逃出病房,心里却非常清楚,这两条鲜活的生命难熬过这个漫长的冬天。
第二天上午,推开病房的门,阿明正在教冬冬写毛笔字,一笔一画,一撇一捺,那么认真那么从容。
阳光从窗外射进来,仿佛一道灿烂绝伦的光环笼罩他们。
生命被抛至如此绝境,他们却用自己的方式顽强地抗拒着,不向命运低头。
还有比这更令人心动的情景吗?没过多久,冬冬死了,弥留时冬冬拉着阿明的手:“我要上学。
”一连几天,阿明没再走出病房,只是闷着看书。
我担心冬冬的死会影响他的情绪,便劝他保重身体。
他却一把抓住我的手:“医生,我知道我自己活不了多久了,本想等大学毕业后当一名教师,现在看来已经来不及了。
病房晚上10点熄灯太早,您能不能再给我亮一个小时的灯?还剩最后一册我就学完了全部课程。
”“不行,那样违反规定。
再说,你学了,也没有用。
”我有点残忍地拒绝着。
“不!”他用极神圣的语气告诉我,“学完了全部课程,即使到了天堂,我也要当一名教师,去教像冬冬那样不幸夭.折的没有机会上学的孩子。
”我被他深深地打动了,含着泪花破例答应了他的请求。
每晚到了10点,病房统一熄灯后,只有阿明的房间灯还亮着。
那闪烁的灯光像一面旗帜在向人们昭示:生命也许很cuì()弱,生命又真的很顽强。
三个月后,阿明死了,死得很安详。
我想:“他一定去了天堂,他会是天堂里最好的老师。
”每当夜深人静,仰望天空,穿过薄雾般的月光,仿佛传来了郎郎的读书声。
那儿有阿明,有冬冬,还有一群天使般的读书郎……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jiǒng jiǒng()()有神cuì()弱陨.()落夭.折()2.选句。
灿烂绝伦——活力四射——3.找出文中最后两个自然段的错别字。
()——()()——()4.运用拟人和对偶的修辞手法,仿写下面的句子。
鸟儿衔走所有快乐的音符/风儿吹走描绘明天的彩笔5.“生命也许很脆弱,生命又真的很顽强。
”你怎么理解这句话?6.读“生命被抛至如此绝境,他们却用自己的方式顽强地抗拒着,不向命运低头”一句,你会想起一个类似的故事吗?1.炯炯脆 yǔn yāo2.略3.祥→详郎郎→琅琅4.略5.生命的“脆弱”,是指肌体被病魔侵袭;“生命又真的很顽强”,则指阿明顽强的拼搏精神,不屈的昂扬斗志,阿明对生命的珍爱。
6.如:《鲁滨孙漂流记》中的鲁滨孙。
2.最小的星星也闪光①潘小锋是个寡言少语、性格内向的学生,瘦削的脸上有着一双透着忧郁却又叛逆的眼睛。
他总是喜欢一个人躲着看他的动漫书,偶尔也会在纸上涂鸦着什么,平时很少参与班集体的活动,与班上的其他同学也极少来往,似乎成了被遗忘的人。
②那天,我正在神采飞扬地讲着课,学生都安静地听着,突然,原本安静的教室被一声窃笑搅起了层层波浪。
我怒火中烧,循声望去,发现是潘小锋的同桌张晓琴在笑。
张晓琴发觉我盯着她,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③我铁青着脸说:“张晓琴,你笑什么?”④张晓琴立马站起来小声说:“老师,他在画你——”⑤一下子,全班的目光齐刷刷地锁定在我和他的身上。
旁边的几个学生猫着身子偷看他的画,也都偷笑起来。
我一个箭步过去,一把抢过他的画,圆睁着愤怒的双眼,看着他画的我上课的样子,真是气不打一处来!⑥“潘小锋,你给我站到墙角去!”我用强硬的命令口吻叫嚷着。
他耷拉着脑袋晃悠悠地走了过去。
“上课开小差也就算了,竟敢丑化老师!明天叫你家长来。
”他仍然低头不语,脸一下子红到了脖子。
那堂课是我与他头一回交锋,也是他进入我视线的开始。
⑦放学后,拿着缴来的画来到办公室,我慢慢平静下来。
细细端详他的画,觉得倒十分形象,有几分趣味,心情也渐渐舒展开来。
⑧第二天,我在办公室静等他和他家长的到来,可是他没有来。
后来得知他因害怕父亲打他而躲进了网吧。
知道这一切后,我和他父亲一起在一家网吧中找到了他,并把他带回了家。
⑨到他家天色已晚了,天边零星地冒出几颗闪着光亮的星星。
他父亲把我让进家门,招呼我:“老师辛苦了!坐一坐,家里太小太乱,不好意思。
”我笑笑便坐了下来,环视了一下房间。
这是一间不到30平方米的低矮房,墙壁灰暗,摇摆的蛛丝零落地挂在屋角,一些旧式家具零乱地堆放在各处,上面随意堆放着一些图书报刊,看来已许久没整理过了。
⑩“你小子尽给我惹事,骨头又痒了,想挨.(āiái)揍啊——”他父亲说着就要打他,我连忙制止。
⑪“不是,这野小子自从我和他妈离婚后就没人管,没办法。
我也下岗了,一个人忙着照看书摊,难得有时间在家。
他有空就到书摊来帮我照看,喜欢看动漫书,没事时也瞎画,我看他有这兴趣就给他报了个绘画班。
老师,您瞧,这墙上的奖状是他得的奖。
”⑫我朝他指的方向看去,好几张奖状端端地贴在墙上。
他的书桌上也散落着一些他画的画,有各种可爱有趣的人物,惟妙惟肖.(xiāo xiào)。
我顺手拿起一张来看,这时他父亲迅速地收拾起来,说道:“老师见笑了,小孩子瞎画着玩,上不了台面的。
”⑬我笑道:“其实,你儿子挺有天赋的,画得不错,他画我的那张我还留着呢,别说还蛮像。
”⑭“对不起,老师!我不是有意画您,我当时只是觉得您上课很有精神,所以不知不觉就画了下来。
”潘小锋说道。
⑮“潘小锋,既然你有这方面的天赋就应好好学习,可以向这方面发展,创作出更好的动漫画。
”我还是用老师的职业口吻教育他,“以后要是有这样的活动,希望你能发挥出你的特长哦,为班集体争得荣誉!”⑯“我会的,没问题。
”他爽快地答应了。
⑰我欣慰地点点头,说:“好了,我也该走了。
”他父亲忙说道:“那我送送您吧!”⑱“不用,我一个人走就行了。
好好培养你儿子,他会有出息的。
”⑲告别了他父子俩,我走在星光和灯光掩映的路上,抬头望着天空,繁星满天,装饰着静谧.(yì mì)的夜,忽然发现一颗微小的星星正闪着微弱的亮光,脑海里不禁浮现出潘小锋天真可爱的神情。
我沉思良久,觉得他就像天空中的那颗最小的星星,虽然小,其实也一样会发光。
1.为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2.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从第①段对潘小锋特点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内向、安静、自私、不关心班集体的学生。
B.第②段到第⑧段,文章设置了两个小插曲——课堂上的笑声和潘小锋的逃学,有一定的悬念,目的都是为了表现潘小锋的叛逆,并推动情节发展。
C.小说以“我”对潘小锋的态度转变为线索组织全文,将人物设定在学校和家庭两个特定场景当中加以表现。
D.本文语言平易朴素,人物语言符合各自的身份特征。
如:潘小锋父亲的语言就勾画出了一个粗心、蛮横而又关心爱护孩子的父亲形象。
3.阅读全文,结合文中内容简要分析“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写出两点即可)4.以“最小的星星也闪光”作标题有何妙处?请简要说说。
5.站在潘小锋的角度,本来怕挨打害怕地逃去网吧,后来老师来到家中劝他努力奋斗,有机会为班级争光,相信他的内心会有极大的转变。
请你选择一个角度写一写他内心的话。
1.ái xiào mì2.C3.①课堂上窃笑搅起的波浪让“我”怒火中烧,说明“我”是一个比较急躁的老师。
②放学看了那张画后,平息了自己的怒气,说明“我”是一个能发现学生优点的老师。
③亲自送学生回家,说明“我”是一个注重了解实情、关爱每一个学生的老师。
④鼓励潘小锋发挥特长,说明“我”是一个善于鼓励、引导学生的老师。
(答出任两点即可;只要是结合原文的具体情节分析,意思对即可)4.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说明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
②设置悬念,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③暗示了文章的主旨,每个人都有闪光的地方(优点),我们要善于发现那些微光的不起眼的小星星。
5.略3.永远都坐前排20世纪30年代,英国一个不出名的小镇里,有一个叫玛格丽特的小姑娘,自小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
父亲经常向她灌输这样的观点: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力争一流,永远做在别人前头,而不能落后于人。
“即使是坐公共汽车,你也要永远坐在前排。
”父亲从来不允许她说“我不能”或者“太难了”之类的话。
对年幼的孩子来说,他的要求可能太高了,但他的教育在以后年代里被证明是非常宝贵的。
正是因为从小就受到父亲的“残酷”教育,才培养了玛格丽特积极向上的决心和信心。
在以后学习、生活或工作中,她时时牢记父亲的教导,总是抱着一往无前的精神和必胜的信念,尽自己最大努力克服一切困难,做好每一件事情,事事必争一流,以自己的行动实践着“永远坐在前排”。
玛格丽特上大学时,学校要求学五年的拉丁文课程。
她凭着自己顽强的毅力和拼搏精神,硬是在一年内全部学完了。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她的考试成绩竟然名列前茅。
其实,玛格丽特不光是学业上出类拔萃,她在体育、音乐、演讲及学校的其他活动方面也都一直走在前列,是学生中凤毛麟角的佼佼者之一。
当年她所在学校的校长评价她说:“她无疑是我们建校以来最优秀的学生,她总是雄心勃勃,每件事情都做得很出色。
”正因为如此,四十多年以后,英国乃至整个欧洲政坛才出现了一颗耀眼的明星,她就是连续四年当选保守党领袖,并于1979年成为英国第一位女首相,雄居政坛11年之久,被世界政坛誉为“铁娘子”的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
“永远都坐前排”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激发你一往无前的勇气和争创一流的精神。
在这个世界上,想坐“前排”的人不少,真正能够坐在“前排”的却总是不多。
许多人所以不能坐到“前排”,就是他们把坐到“前排”仅仅当成一种人生理想,而没有采取具体行动。
那些最终坐到“前排”的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不但有理想,更重要的是他们把理想变成了行动。
一位哲人说过:无论做什么事情,你的态度决定你的高度。
撒切尔夫人的父亲对孩子的教育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