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构造读书报告
土的本构关系——读书报告
邓肯-张模型的发展与特点目前描述土的应力——应变关系的数学模型有很多种,包括弹性和弹塑性两大类。
非线性弹性模型中,邓肯—张(Duncan —Chang)模型应用最为广泛的,它包括邓肯—张E-μ模型和修正后的邓肯E- B 模型,即Duncan 等提出的体积模量代替弹性模量的模型。
1、邓肯—张E-μ模型1.1 双曲线应力应变关系邓肯—张E-μ模型是邓肯等人根据大量一般土的三轴试验13()~a σσε-曲线关系而拟合出的一种应力应变关系的双曲线模型,是一种目前广泛应用的增量弹性模型。
它能反映岩土体变形的非线性特征,也可以体现应力历史对变形的影响。
13aaa b εσσε-=+ (1)式中,a 、b 为试验常数。
在常规三轴压缩试验中,1a εε=,13aaa b εσσε-=+可以写成下式:1113a b εεσσ=+- (2)将常规三轴压缩试验的结果进行整理可以得到1113~εεσσ-的关系式如下式所示:1113a b εεσσ=+- (3)由上式可以看出:1113~εεσσ-二者近似成线性关系(见图1),将实测的113εσσ-和1ε绘制在同一坐标下即可得到两个实验常数a 、b : a 为直线的截距,b 为直线的斜率。
ε1/(σ1-σ3)1-σ3)ult图11113~εεσσ-线性关系图1.2 初始模量E i在试验的起始点,即当应变很小时,由式(1)可得初始模量E i 为:1i E a=(4) 即a 为初始弹性模量的倒数。
而当1ε→∞时,由式(1)可得到应力的极限值——右侧限抗压强度为:131()ult bσσ-=(5) 由此可以看出b 代表的是双曲线的渐近线所对应的极限偏差应力13()ult σσ-的倒数。
在土的试样中,如果应力应变曲线近似于双曲线关系,则往往是根据一定的应变值(如115%ε=)来确定土的强度13()f σσ-,而不可能在试验中使1ε无限大,求取13()ult σσ-;对于有峰值点的情况,取1313()()f σσσσ-=-峰,这样1313()()f σσσσ-<-ult 。
岩石成因与构造环境读书报告
埃达克岩的成因分类及构造环境判别摘要:埃达克岩自20世纪90年代被Defant and Drummond提出后,一直倍受研究者的青睐。
埃达克岩最初是用来定义那些富硅、高Sr/Y 和La/Yb 的源于俯冲带玄武质洋壳部分熔融形成的火山岩和侵入岩。
近年来随着埃达克岩的研究的深入产生了一些让人困惑的地方,有关埃达克岩的成因分类部分显得尤为突出。
现在有必要对其系统的整理和总结,使我们的对它的认识更加深刻全面。
经研究发现这类岩石具有独特的地球化学特点以及隐含的特殊岩石成因机理和成矿机制,因而在回复岩石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对其成因目前普遍认为可分为两派:极力主张板块熔融派和多成因派,亦即板块熔融并非产生埃达克岩组成特征的惟一机制。
通过俯冲玄武质洋壳的熔融可产生埃达克岩熔体已被实验和地质观察证实。
关键词:埃达克岩;地球化学;构造环境引言:20世纪70年代末,Kay 在美国阿留申群岛中的 Adak 岛发现了显生宙的板片熔融事件,但当时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Adakite (埃达克岩) 是由Defant 和Drummond 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提出的。
由于这类岩石首次是在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岛中的埃达克岛(Adak Island)发信并被确认的,因而被称之为埃达克岩。
Defant and Drummond认为,当地壳相对年轻和温度升高时,俯冲板片发生部分熔融,产生在地球化学成分上具有特殊标记的一类岩石(安山质和英安质),他们把这些岩石称为埃达克岩。
埃达克岩是一套火山岩和侵入岩组合,而并非仅仅是一种岩石类型。
现在的研究表明,符合Defant 等原始定义的埃达克岩有两种成因类型: 一类是由俯冲的年轻大洋板片发生部分熔融形成,另一类是由新底侵的玄武质下地壳熔融形成。
虽然目前都有关于这两类埃达克岩方面的报道,但是在前人所有有关埃达克岩的研究中,都只是针对某一种成因类型的埃达克岩进行研究,没有讨论如何区分和判别这两类埃达克岩[1]。
大地构造学读书报告
大地构造学读书报告题目:大别山超高压变质作用研究综述目录引言 (3)地质背景 (4)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岩形成的机制 (6)超高压变质作用力学模型 (7)大陆地壳俯冲过程..................... 8…大陆地壳的快速折返过程 (12)大陆碰撞过程中的岩浆作用 (15)参考文献 ............................... .16…大别山超高压变质作用研究综述引言随着世界上22条变质带中的柯石英、金刚石和其他超高压变质矿物和矿物组合相继被发现,证明密度相对较小的大陆地壳曾俯冲到至少80 km深的地幔内部,然后折返回地表。
这些发现在全球引发了超高压变质和大陆深俯冲研究的热潮。
在我国东部的大别山造山带榴辉岩矿物中发现柯石英和金刚石以来,国内外科学家针对大别一苏鲁造山带超高压变质岩的分布范围和形成条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结果证明大别-苏鲁造山带由华南陆块俯冲进入华北陆块之下所形成的大陆碰撞型造山带(图1),出露有世界上规模最大(30000 km2)、保存最好的超高压变质地体之一。
地质背景大别造山带(图2)位于扬子克拉通与中-朝克拉通之间,是秦岭造山带的东延部分。
其中,大别地块主要由大别杂岩、红安(宿松)群、随县群及耀岭河群等不同的构造岩石单位组成,它们分别经历过区域麻粒岩相-高角闪岩相、绿帘-角闪岩相和绿片岩相变质作用,根据已有同位素年龄资料,原岩时代分别属于新太古-古元古、中-新元古及新元古代。
大别地块南缘被扬子克拉通型上震旦系-古生界沉积盖层覆盖,北缘以晓天-磨子潭断裂与北淮阳构造带为界.超高压(UHP)变质岩石主要分布在大别杂岩内,高压(HP)变质岩石分布于红安(宿松)群内,含青铝闪石、镁钠闪石、红帘石等矿物造和中-新生代构造阶段地球动力学演化过程的结果,并具的蓝片岩组合,主要是新元古代随县群 耀岭河群的特征.大 别地块东部被郯-庐断裂切割,断裂东侧相应的古老杂岩及 超高压-高压变质地体向北东位移,在苏鲁地区均有出露.它 们共同构成延长1 000多公里的世界上规模最大、出露最为良好的超咼压-咼压变质带。
看看我们的地球的大地构造与石油成绩读后感
看看我们的地球的大地构造与石油成绩读后感《〈看看我们的地球的大地构造与石油〉读后感》读了《看看我们的地球的大地构造与石油》这部分内容后,内心有很多感想。
读到关于大地构造的部分时,我感觉自己仿佛进入了一个神秘而宏大的世界。
之前,我对地球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表面,知道地球是由不同的圈层构成,但对于大地构造具体包含哪些内容以及它们如何相互作用的,是非常模糊的。
书中详细地描述了大地的板块构造等知识,这让我想起地理课上老师可能只是简单提及板块运动,如喜马拉雅山脉是板块挤压形成的,但在这里我更加深入地了解到板块的边界类型,有的是挤压型边界会形成山脉,有的是张裂型边界会形成裂谷等。
特别触动我的是关于石油的阐述。
原来石油的形成和大地构造有着紧密的联系。
我了解到石油是由于古代生物的遗体在特定的地质环境下经过漫长的演化而形成的。
知道了为什么某些地区更容易发现石油,这就和大地构造中的沉积盆地有很大关系。
那一个个复杂的地质结构就像一个巨大的容器,在漫长的时间长河里孕育着石油这种宝贵的资源。
这也让我联想到目前世界上的石油开采情况,一些国家富有石油资源,如中东地区的某些国家,大地构造的原因让它们地下蕴含着丰富的石油,从而对他们的经济结构、国际地位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我也有一些疑惑,书中有些地质专业术语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比如向斜和背斜结构在石油储存和开采时的具体作用原理,读一遍的时候感觉云里雾里的。
后来我明白了,这可能需要我再去查阅更多资料或者多读几遍相关的内容才行。
我觉得作者想表达的不仅仅是大地构造和石油形成的科学知识,更是想让我们意识到地球这个庞大系统内部的紧密联系。
从大地构造影响石油的存在,到石油又影响全球经济和人类生活,这就像是一个环环相扣的链条。
对了还想说,读了这些内容后,我对大自然充满了敬畏之心。
这些复杂的构造和机理并不是人类可以轻易制造或者控制的。
而且也意识到节约石油资源的重要性。
因为石油的形成需要极其漫长的时间,而我们人类目前开采和使用石油的速度却是非常快的。
大地构造学报告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大地构造学》课程论文报告主题:秦岭古生代早期-新生代末碰撞造山带的形成姓名: xx - 学院: xx学院班级: xxxxxx二○一x年x月目录摘要 (3)第一章秦岭构造带地理位置及地质特征 (3)第二章秦岭三阶段造山模式 (5)2-1陆-陆碰撞造山阶段 (6)2-2后碰撞单指向叠覆造山阶段 (6)2-3后碰撞双指向叠覆造山阶段 (7)2-4显生宙构造迁移 (9)第三章几种不同的观念 (10)3-1 Sengor的印支期板块碰撞观念[8] (10)3-1-1 对于加里东期陆内俯冲作用的解释 (10)3-1-2秦岭造山带与阿尔卑斯造山带的比较 (11)3-1-3不同于Sengor和Mattauer的观点 (13)参考文献 (14)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从古生代到新生代末期秦岭造山带三个阶段的造山运动过程及对应时期的迁移方向,包括晚加里东-早华力西期陆-陆碰撞造山,印支-燕山期后碰撞单指向叠覆造山,以及晚燕山-喜马拉雅期以来的后碰撞双指向叠覆造山。
在文章开头还介绍了秦岭-大别山造山带的地理位置和地质特征。
在最后一章介绍了一些西方学者对于秦岭造山带形成的不同见解,包括加里东陆内板块俯冲观点和印支期板块碰撞观点,并简要论述了套用阿尔卑斯造山带模式来解释秦岭造山带的局限性。
第一章秦岭构造带地理位置及地质特征秦岭-大别山造山带横亘于中国大陆腹心地带,介于华北和扬子两大地台之间, 西起青海东部,以子科滩盆地与东昆仑相隔, 向东经甘肃、陕西、河南、安徽诸省, 在合肥以东为郑庐断裂所截, 东西延长超过1500km, 宽0-250km , 其范围包括秦岭、大巴山、武当山、大别山等山脉。
在地理上, 徽成盆地和南阳、襄樊盆地把造山带沿走向分为西秦岭、东秦岭和桐柏-大别山三个区段。
从地质构造上, 秦岭造山带的北界大致从宝鸡开始向东沿渭河至方城, 然后没人南阳盆地。
这条构造线可称为秦岭北缘边界断层, 北接华北地台。
大地构造读书报告
峨眉山玄武岩研究综述要点:峨眉山玄武岩的分布、时代、岩相,地裂运动与地幔柱?峨眉山玄武岩由赵亚曾于1929年命名,特指覆盖于四川西南峨眉山区含Neoschwagerina蜓化石茅口组之上的玄武岩[1-3]。
现作为一个岩石单位广泛使用[3],指分布于云、贵、川三省、出露面积约2·5×105km2的晚二叠世大陆溢流玄武岩[4-5],称广义峨眉山玄武岩(本文简称峨眉山玄武岩)。
峨眉山玄武岩是目前我国境内唯一被国际学术界认可的大火成岩省。
一、峨眉山玄武岩系的时空分布二、本区二益纪玄武岩系分布十分广泛.已知分布范围在东经97“30‘一108030’,北纬2lO20’一33。
,在金沙江一哀牢山断裂(F3)以西多零星分布,F,以东多呈面型分布.在l分区内还有两处(南盘江地区和川东北地区)隐伏的玄武岩.全区已知的露头面积为37,38平方公里,估计当时的玄武岩覆盖面积超过40万平方公里,火山喷发物的体积约28万立方公里.除少数零星外,玄武岩系平均厚度为705米.主要沿断裂带分布,如Fl:断裂带两侧33个厚度点平均,为880米,F,断裂带11个厚度点平均130。
米.二叠纪玄武岩系的喷发时代,从本区西南绿春、景洪、孟连等地的早二叠世栖霞期向北东方向,时代越来越新.在F,两侧为茅口期,到了古板块内部以晚二叠世龙潭期为主.长兴组的火山岩仅见于景谷东侧通达河的局部地段.三、峨眉山玄武岩各构造岩石分区的地质特征I分区即大陆裂谷系峨眉山玄武岩分布区.玄武岩浆的喷溢活动受攀西裂谷系,司的控制,其活动时代从下二叠世晚期到上二叠世晚期,龙潭期是火山活动的高峰期.熔岩覆盖面积约27万平方公里,西厚东薄,平均厚度是村o米.1区是以陆相为主,为间歇性的,裂隙式多中心的喷发型,可属冰岛型.本分区玄武岩系从下而上,分三个大旋迥.下部为碱性玄武岩,以杏仁状和斑状熔岩为主,夹少量同性质的火山碎屑岩.见于东川大坪子,厚325米.上部为流纹英安质火山熔岩和碎屑岩,见于建水核桃园,厚为242米.应着重指出,在三省交界的数万平方公里宣威组煤层中,已发现多层由流纹质火山灰蚀变而成的夹歼.这可表明二委纪晚期确有相当规模的酸性火山活动.中部为典型的大陆拉斑玄武岩.它可与非洲卡鲁玄武岩、印度德干高原玄武岩、西伯利亚的暗色岩系和哥伦比亚河玄武岩相对比,不但在规模,而且在岩石组合上.中部旋迥的底部多为火山角砾岩(或集块岩),向上为玄武熔岩,而中、上部可见到较多的沉积夹层(沉凝灰岩、湖沼相的粘土岩和砂页岩等),厚度不大,一般为数厘米至数米,在四川境内,中部旋迥的顶部或上部层位还见有铁质粘土岩、赤铁矿层和直接以矿浆形式出现的玄武磁铁岩.本分区普遍缺乏安山岩,而呈现出与华力西晚期发育的攀西裂谷带有成因联系的双模式火山岩特征II分区即弧后边缘海的双海拉斑玄武岩系【1].它处于扬子准地台与三江地槽褶皱系之间的构造过渡带.典型的蛇绿岩或深海沉积在本区不多见.笔者利用了川地区调队近年在巴塘、理塘、木里等地零星出露的下部古生代地层资料和二叠纪海下喷发的低钾高镁为大洋拉斑玄武岩的发现(据扬朗先,‘1983;刘宝田,1982),认为本区应是早二盈世开裂,晚三盈世或更晚闭合的弧后海盆,推测的扩张脊在马尼千伐一理扩一木里一线.双海玄武岩系分布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因海相三叠系地层的掩盖,仅大理、宾川、丽江、宁菠等地厚度较大,平均为2149米(据22个厚度点).本区最厚的宾川上仓剖面为,384米,居川滇黔三省之冠,是国内外罕见的火山岩剖面,火山岩活动时代始于茅口期终于晚二叠世晚期,比I分区稍早些.在岩系的中、下部多见海相沉积岩夹层,富含艇科和腕足类化石在大理、宾川、宁菠、炉霍(?)和盐源等地可见海下喷发特征的枕状熔岩.它以椭圆体为主,圆球体和不规则形体次之,大小相间、密集重叠、成层产出.单枕长、短轴多分别为120一70厘米和40一20厘米,大者为250xl20厘米,小者20xl0厘米.枕体间多为淡绿色碧玉充填.不同于1区的是,未见碱性玄武岩.上部的流纹岩仅见宾川上仓地区.盐源、丽江以北大部地区多为变质玄武岩,有的已绿岩或绿片岩化.岩石化学及稀土元素分配型式不但区别于峨眉山玄武岩,而且证实了深海拉斑玄武岩【,]或洋中脊玄武岩的广泛存在.上仓地区仍具双模式特征,这可表明弧后扩张脊向陆缘延伸以及岩浆受陆壳混杂的结果.III分区即金沙江、澜沧江岛弧火山岩分布区.在绿春、金平等地石炭纪普遍有,00一1800米的浅海相碳酸盐岩和碎屑岩沉积.早二盈世初期,在金平、墨江一带有2800米的泥质碎屑省和碳酸盐岩沉积,并伴有少量中基性火山岩(,6。
看看我们的地球大地构造与石油沉积的读后感
看看我们的地球大地构造与石油沉积的读后感《看看我们的地球大地构造与石油沉积的读后感》读了《看看我们的地球》中有关大地构造与石油沉积的部分,真的是收获满满,内心也被触动了很多次。
读到大地构造这一块的时候,一开始我感觉特别的复杂和深奥。
那些关于地壳板块、断层之类的概念,就像是迷宫里的路一样,让我有点眼花缭乱。
但是随着一点点的深入阅读,我发现这是一个非常神奇的体系。
比如说,当了解到板块的运动如何塑造了我们现在的山脉、海洋盆地时,我想起了去爬山的经历。
站在山脚下抬头看着高耸的山峰,以前只惊叹于大自然的壮美,现在却能隐隐想象到,那可能是板块多年挤压碰撞的结果,这让我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又多了一份敬畏之情。
再说石油沉积,我以前就知道石油很重要,但是并不清楚它到底是怎么形成的。
书中详细地讲解石油的沉积时,我才恍然大悟。
原来小小的微生物和海底的沉积作用历经漫长的时间可以造就石油这么巨大的资源。
这让我深深感觉到大自然是个超级的宝库,它蕴含着我们还远未完全理解的能量和奥秘。
特别触动我的是,联想到我们现代社会对于石油的高度依赖,从汽车到工业生产等等。
这时候我觉得作者想表达的不仅仅是对地球构造和石油沉积的单纯的科学阐述,还可能隐藏着一种对人类的警示。
我们如此依赖石油这样的不可再生资源,但是它的形成需要那么漫长的时间和特殊的条件,如果我们不懂节制地开采利用,未来我们是否会陷入能源枯竭的绝境呢?后来我明白了,我们对于地球构造的研究以及对于像石油这些资源形成的探索,不仅仅是满足科学上的好奇,也是为了能够更好地找到未来发展的方向。
对了还想说,我们人类是不是应该要加大对可再生资源的研究和利用力,这样既能满足需求又能减少对像石油这种形成困难、储量有限的资源的依赖。
书中还提到,研究地球的大地构造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石油可能存在的地方。
这让我感觉科学是一个环环相扣的整体,就像一个精密的机器,每一个部件都有着重要的联系。
从大地构造到石油沉积,再到人类的能源利用和未来发展,其中的联系错综复杂,但又有着清晰的脉络,只要我们深入阅读、不断思考,就能捋清其中的关系并从中获得启示。
大地构造与石油勘探读后感
大地构造与石油勘探读后感英文回答:Introduction.Tectonics is the study of the Earth's structure and movement, which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the formation and accumulation of oil and gas reserves. By understanding the geological processes associated with plate tectonics, geologists can identify and evaluate potential hydrocarbon-bearing basins, predict reservoir properties, and optimize exploration strategies.Plate Tectonics and Petroleum Systems.The Earth's lithosphere is divided into tectonic plates that move relative to each other. These movements create various geological features, such as rift basins, convergent plate boundaries, and subduction zones, which are responsible for the formation and preservation ofpetroleum systems.In rift basins, formed during the initial stages ofplate separation, organic-rich material is deposited and preserved in anoxic environments. As the rift basin matures, extensional forces stretch the crust, creating faults and fractures that serve as conduits for hydrocarbon migration.Convergent plate boundaries, where one plate overrides another, produce thrust faults and folds that can trap hydrocarbons within the deformed strata. Subduction zones, where an oceanic plate sinks beneath a continental plate, provide heat and pressure that can generate hydrocarbons from subducted organic matter or enhance the maturity of existing reservoirs.Predicting Reservoir Properties.Tectonic processes not only influence the formation of petroleum systems but also impact the properties of the reservoirs where hydrocarbons accumulate. The type of tectonic setting and the associated geological structuresaffect factors such as reservoir porosity, permeability, and compartmentalization.In extensional settings, reservoirs are typically characterized by high porosity and fractures, facilitating hydrocarbon flow. In compressional settings, reservoirs may exhibit lower porosity due to compaction and deformation, and the presence of faults and folds can compartmentalize the reservoir, affecting hydrocarbon recovery.Exploration Strategies.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ectonics enables geologists to develop targeted exploration strategies. By integrating knowledge of plate tectonics, structural geology, and geophysics, explorationists can identify areas with high potential for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and focus their efforts on these prospective regions.Tectonic analysis helps in recognizing areas with favorable source rocks, migration pathways, and potential traps. It also provides insights into the structuralcomplexity of the subsurface, allowing geologists to design drilling programs that maximize the chances of encountering hydrocarbons.Conclusion.Tectonics plays a vital role in the formation, accumulation, and prediction of petroleum resources. By understanding the geological processes associated with plate tectonics, geologists can enhance their ability to identify and evaluate potential hydrocarbon-bearing basins, predict reservoir properties, and develop effective exploration strategies.中文回答:大地构造与石油勘探读后感。
区域地质与大地构造读书报告题目
《区域地质与大地构造》课程读书报告
班级:学号:姓名:
一、题目:
1.华北板块的地层组成、层序、岩浆活动特征及构造演化过程
2.扬子板块的主要地层组成、层序、岩浆活动特征及构造演化过程
3.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过程。
4.古亚洲洋的演化过程及证据。
5.华南造山带的结构及成矿特点。
6.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陆陆碰撞过程及中央造山带东部演化。
7.中、新特提斯演化过程及其与青藏高原抬升过程。
8.Rodinia大陆的研究进展
9.Pangea大陆的形成过程
10.峨眉山地幔柱的基本特征及确定依据
11.广西大地构造特点及构造演化过程
12.华南特提斯构造域向太平洋构造域转化的过程研究
二、要求:
1.从上述题目中任选一题。
2.至少收集10篇与读书报告相关的文献
3.对文献进行总结并写出读书报告
4.不少于1000字,5号字打印上交
5.5月2日下午5点之前交到班长处,统一交到老师办公室,过期不交,视作
放弃。
《大地构造学》知识点总结.(良心出品必属精品)
《大地构造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绪论一、大地构造学的研究对象、内容、方法、意义研究对象:大地构造学,是研究地球过程的综合学科。
研究内容:①区域或全球尺度的地壳与岩石圈构造变形特征及圈层相互作用,如:大洋-大陆相互作用、地球内部圈层相互作用、造山带与盆地的形成过程等;②构造变形与岩浆作用-沉积作用-变质作用的相互关系;③地壳与岩石圈的形成与演化过程;④地球表面海-陆的形成与演变方式及过程;⑤地球深部作用过程及其机制。
研究方法:大地构造学研究方法需要综合利用地质学其他学科以及地球物理探测、地球化学的研究手段与研究成果。
研究意义:大地构造学研究可以为认识和分析构造地质学的研究背景和形成机制提供宏观的上成因解释。
二、固体地球构造的主要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固体构造几何学与构造运动学的研究。
固体地球的构造几何学:主要研究地球的组成成分及结构。
方法有:①研究暴露在地表的中、下层地壳乃至地幔顶部剖面,通过地质、地物、地化综合研究,揭示地壳深部物质组成、结构构造、物理性质、岩石矿物及元素的物化行为、温压条件、地热增温率、有关元素及矿物成分的聚散规律;②研究火山喷发携带到地表的深源包裹体,揭示深部物质与构造特征;③人工超深钻探直接取样(目前为止涉及最深深度12km);④地震探测:分为天然地震探测和人工地震探测,利用地震波的折射与反射可揭示地球深部构造特征。
固体地球构造运动学:主要研究地质历史时期的大地构造运动学与现今固体地球表面的构造运动。
地质历史时期的大地构造运动学可以利用古地理学(岩相、生物、构造)、古气候分区、地球物理学与古地磁学进行研究;现今固体地球表面的构造运动可以利用空间对地的观测与分析技术。
三、大地构造学研究意义理论意义:可以为认识和分析构造地质学的研究背景和形成机制提供宏观的上成因解释;实际应用意义:①大型成矿集中区(矿集区)等成矿构造背景、资源规划;②大规模破坏性地震产生于形成的地质构造背景与稳定性评价;③绝大对数大型、灾难性地震都发生在活动板块边缘带(区)上,或与板块相互作用有关的次级活动构造单元边界区域。
大地构造总结
《大地构造》课程学习报告一、学习过程1.1课堂学习及收获通过这学期杨文涛老师给我们讲《大地构造》这门课,使我对大地构造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
对大地构造的基本概念、大地构造发展史、各种学说、地球圈层构造、地球物理场、造山带、盆地、中国大地构造演化等内容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1.2课外学习及收获在课外,通过在网上查找资料和借阅相关书籍,完成课后作业,对本学期所学进行总结。
让我对本学期所学的《大地构造》有了更为系统的认识,把知识点理清楚,便与整体的看待这学期所学习的这门课,也加深了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
二、重点知识点总结2.1大地构造概念:大地构造学是研究地壳和上地幔(主要为岩石圈)的结构、组成、构造特征及其演化、成因、运动、动力的一门学科。
其主要目的在于揭示、解释各种构造现象的本质,把握地球及岩石圈演化的基本规律。
2.2大地构造学主要研究内容:地质体成因研究、变形研究、壳幔结构和动力学研究、地球演化史研究、2.3大地构造学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是:地壳运动的方向,即水平运动和升降运动地壳运动踪迹的空间分布规律,即活动区和稳定区地壳运动随时间的发展规律,即活动的周期性地壳运动的动力来源2.4地震波可以分为P波、S波和面波三类:体波:地震时从震源发出并能在地球内部各方向传播的弹性波,分为纵波(P波)和横波(S波)。
面波:体波传播到介质表面或遇到介质中某种分界面时,部分能量被限制在表面或界面附近而沿着这个面做二维传播。
2.5地球内部圈层康拉德面、莫霍洛维奇面(莫霍面)、古登堡面2.6 重力自由空间重力异常:经过高度校正的重力异常。
布格重力异常:经过高度和剩余物质校正的重力异常。
2.7地球磁场包括基本磁场、变化磁场和磁异常。
地热场:衡量地热的两个参数是地温梯度和热流值。
2.8地槽:地壳上形成深坳陷,这种深坳陷可以被沉积物所补偿,从而形成被巨厚沉积物所占据的沉降带,也可以不被沉积物所补偿,形成深海盆地;晚期强烈褶皱上升形成巨大的山系2.9地台:是地壳上相对稳定、具有明显双层结构的地区地台的地质特征:地台结构的显著特点是其双层结构下构造层为基底岩系,上构造层称盖层;地台盖层的沉积建造是在相对稳定的构造环境中形成的,岩性一般比较单一,结构也较均匀,在剖面上或是平面上变化不大,在广阔的范围内比较稳定;地台岩浆活动较微弱;地台盖层构造变形一般比较微弱;岩层一般无区域变质现象;以铁、锰、磷、铝、煤、石油、膏盐等为主的外生矿产丰富2.10地槽的基本类型:优地槽、冒地槽、地背斜、地向斜、中间地块、边缘坳陷(前缘坳陷)、山前坳陷、山间坳陷地槽的基本地质特征:各时期地层沿地槽走向呈狭长带状分布,有一定的方向性;构造复杂;岩浆活动剧烈;地槽型沉积建造往往伴随褶皱遭受一定程度的区域变质作用;矿产丰富,以内生矿产为主。
读了大地构造与石油沉绩读后感
读了大地构造与石油沉绩读后感以前我对大地的构造和石油这些东西,就像雾里看花,迷迷糊糊的。
在我的想象里,大地就是我们脚下踩的硬硬的土地,石油嘛,就只是汽车加的油。
可是这本书让我知道,大地就像一个超级大的拼图,一块一块的,而且每一块都有自己的特点。
书里讲了好多地方的大地构造呢。
比如说中东地区,那里的大地构造就像是一个天然的大仓库,专门用来储存石油。
我就想啊,大地可真聪明,在那里弄出了这么一个特别的构造。
那里的土地下面,就像是藏着无数的小油滴精灵,等着人们去发现它们。
石油的沉积也特别有趣。
就像我们在沙滩上堆沙子一样,石油也是慢慢堆积起来的。
只不过这个过程超级漫长,比我们从出生到长大的时间长好多好多倍。
我想象着,在很久很久以前,微小的生物在大海里生活着,后来它们死去了,就慢慢沉到海底。
一层又一层,就像我们做千层饼那样,最后经过了无数的变化,就变成了石油。
我还想到了那些寻找石油的叔叔阿姨们。
他们就像勇敢的探险家,在大地上到处寻找石油的踪迹。
他们要面对炎热的沙漠,寒冷的极地,还有那些荒无人烟的地方。
他们一定特别辛苦,但是当他们发现石油的时候,肯定像找到了宝藏一样开心。
就像我们在草丛里找小虫子,找了好久,突然发现一只特别漂亮的小蝴蝶,那种兴奋的感觉。
读了这本书,我也知道了石油很珍贵。
我们生活里好多东西都离不开石油。
汽车要跑,得用石油提炼的汽油;我们冬天用的一些取暖的东西,也和石油有关;还有好多好多的塑料制品,也是石油做的呢。
这就像我们家里做饭的盐一样,虽然看起来小小的,但是缺了它可不行。
这本书让我对大地和石油有了新的认识。
我觉得大自然就像一个超级魔法师,它创造了大地这么神奇的构造,还让石油在里面慢慢形成。
我以后也要像那些寻找石油的叔叔阿姨一样,去探索大自然的秘密,说不定我也能发现一些特别有趣的东西呢。
穿过地平线大地构造与石油沉积读后感
穿过地平线大地构造与石油沉积读后感篇一穿过地平线大地构造与石油沉积读后感哎呀,读了《穿过地平线大地构造与石油沉积》这本书,我真的是感慨万千呐!刚开始读的时候,我心里还犯嘀咕:这书能有趣吗?毕竟听名字就感觉挺专业、挺深奥的。
但读着读着,我发现自己完全被吸引进去了。
书里讲的那些大地构造的知识,就像是地球妈妈的秘密被一点点揭开。
也许你会说,这有啥好玩的?可我觉得,这就好比探索一个巨大的神秘宝藏!比如说石油沉积的过程,我之前哪能想到石油的形成居然这么复杂又神奇呢?想象一下,大地就像一个巨大的工厂,在漫长的岁月里,一点点地“生产”出石油。
这过程可能有点像我们做手工,得精心准备材料,还得有合适的环境和条件,才能做出完美的作品。
我觉得这本书让我对地球有了全新的认识。
也许有人会说,了解这些有啥用?又不能当饭吃。
但我想说,知识的力量是无穷的,说不定哪天这些知识就能派上大用场呢!不过,读这本书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有些专业术语我得反复琢磨才能明白。
我就在想,要是能再通俗点就好了。
但反过来一想,这也是挑战自己的好机会呀!总之,读了这本书,我真的收获满满。
我觉得自己就像一个小小的探险家,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发现了一个又一个新奇的岛屿。
这一路,真好!篇二穿过地平线大地构造与石油沉积读后感嘿,朋友们!今天我要和你们聊聊我读《穿过地平线大地构造与石油沉积》的感受。
一开始,我拿到这本书,心里头直打鼓:“这能看懂吗?”毕竟,这书名听起来就高大上得很。
可当我真正翻开它,哇塞,那感觉就像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书中描绘的大地构造,就好像是地球内部的一场超级大秀。
你能想象吗?大地像个巨大的舞台,各种板块在上面你推我搡,演绎着惊心动魄的故事。
说到石油沉积,这可真是个神奇的过程。
我以前一直觉得石油就是从地下冒出来的,哪知道还有这么多门道!这感觉就像我一直以为苹果是从树上直接飞到我手里的,结果发现原来它还得经历开花、结果、成熟这些复杂的过程。
我在书里看到那些地质变迁的描述,心里不禁感叹:地球可真是个有脾气的大家伙!有时候它温柔得像个慈母,慢慢孕育着生命;有时候又暴躁得像个猛兽,搞出地震、火山喷发这些大动静。
读了大地构造与石油沉绩读后感
读了大地构造与石油沉绩读后感
以前我就知道石油很重要,汽车要跑、机器要转都得靠它。
可我从来没想过,石油的形成和大地构造之间有这么紧密的联系。
这就好比石油是大地精心藏起来的宝贝,而大地构造呢,就是那个藏宝的地图。
书里那些关于大地构造的理论,什么板块运动啊、地层的褶皱和断裂啊,刚开始看的时候就像看天书。
感觉那些术语就像一群调皮的小精灵,在我眼前跳来跳去,让我眼花缭乱。
但是慢慢看下去,就好像跟这些小精灵混熟了,能看出点门道来了。
原来大地一直在动,板块挤来挤去的,就像调皮的孩子在抢地盘。
这一挤一压的,就给石油创造了一些特殊的“小窝”,让那些古老的生物残骸有机会变成石油沉积在里面。
就像把宝贝放进了特制的保险箱一样。
我还特别惊叹于科学家们是怎么通过研究大地构造去寻找石油的。
这就像是一群超级侦探,从大地露出的一点点蛛丝马迹,比如说地层的倾斜角度啊,岩石的类型啊,就能推测出哪里可能藏着石油这个“大宝藏”。
他们就像拿着放大镜在地球这个大迷宫里找宝藏的人,太酷了。
不过呢,这本书也让我意识到石油虽然好,但是它的形成可是花了超级长的时间,而且数量是有限的。
这就像我们在花一笔老祖宗留下来的巨额遗产,要是一直这么大手大脚地用,总有一天会花光的。
所以啊,看了这本书之后,我更加觉得我们得珍惜石油资源,也得赶紧开发更多的新能源。
总的来说,这本书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对大地和石油关系的好奇之门。
虽然里面的知识很深奥,但就像一场充满惊喜的挑战,让我对我们脚下这片大地有了全新的认识。
大地构造与石油成绩的读后感
大地构造与石油成绩的读后感刚翻开书的时候,我心里还犯嘀咕呢,“大地构造”这词儿听起来就特别高大上,感觉离我这种平常人很遥远。
但没想到,书里的讲解就像是一个特别耐心的老师,把那些复杂的概念一点一点地掰碎了喂到你嘴边。
比如说大地构造是怎么形成的,就像在讲地球这个超级大拼图是怎么一块一块拼起来的,什么板块碰撞啦、地层褶皱啦,就像在描述地球这个调皮孩子在漫长岁月里的各种折腾。
再说到石油,以前我就知道汽车得喝油才能跑,石油很宝贵,但是从来没想过它和大地构造有着这么紧密的关系。
书里告诉我,石油可不像在地下有个专门的大油库等着我们去开采,而是被困在那些特殊构造的地层里,就像宝藏被藏在了一个个精心设计的密室里。
这些密室的形成跟大地构造的演化息息相关。
像有些地方是因为地层凹陷,就像在地下挖了个大坑,石油就慢慢聚集在那里;还有些地方是因为断层的存在,就像给石油的流动开辟了特殊的通道,让它们汇聚到一块儿。
我越读越觉得地球就像一个超级神秘的魔法盒,大地构造是这个魔法盒的内部结构,而石油就是藏在其中最珍贵的魔法宝物。
那些地质学家就像是一群执着的寻宝者,通过解读大地构造的密码,试图找到石油的藏身之处。
这让我特别佩服他们的智慧和毅力,要知道在广袤的地球里找石油,就像在大海里捞针,不,比那还难,毕竟针是看得见的,而石油在地下深处,还得通过各种间接的证据去推断它的位置。
而且这本书还让我意识到,石油的开采可不能盲目。
如果不了解大地构造,就像没头的苍蝇乱撞,不仅找不到石油,还可能把地层搞得一团糟。
合理地利用大地构造知识来开采石油,就像按照地图精准寻宝,既能高效地获取石油资源,又能尽量减少对地球的破坏。
这就像是在地球这个大宝藏和人类的需求之间找到了一个微妙的平衡。
读完这本书,我就像被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
以前看油井,就只看到一个铁架子在那儿一上一下地抽油,现在再看,我仿佛能透过油井看到深深的地下,看到那些复杂的地层构造和在其中静静流淌的石油。
看看我们的地球的大地构造与石油成绩读后感
看看我们的地球的大地构造与石油成绩读后感《读〈看看我们的地球〉之大地构造与石油部分有感》读了《看看我们的地球》中关于大地构造与石油的内容后,我的内心满是复杂的情绪与诸多的感悟。
读到大地构造这部分时,我感觉就像是在聆听地球这个巨大系统的奥秘演讲。
那些关于板块如何运动、褶皱如何形成山脉的描写,让我深刻意识到地球就像一个巨大的精密机器,各个部件紧密相连。
例如书中提到喜马拉雅山脉是由于板块的碰撞挤压而不断隆起的,这让我想起我曾经看过的纪录片中,雄伟的喜马拉雅山脉直插云霄,在那之前我只是惊叹于它的壮美,但是读完这部分我才明白这背后是地球历经漫长岁月、惊心动魄的大地构造过程的结果。
而关于石油的成绩部分,特别触动我的是人类对石油的勘探和利用历程。
在看到人类从最初发现石油,到如今石油成为影响全球经济、政治格局的重要能源,我意识到这是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一个巨大成就。
不过这也让我产生了一些隐隐的担忧,作者虽然讲述了石油的各种成果,但似乎也在暗示石油面临的要么是未来终将枯竭,要么是过度开采与使用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的问题。
后来我明白了,这也许是在提醒我们要在开发能源和保护环境之间找到一个平衡。
我觉得作者想表达的不仅仅是大地构造与石油这些单纯的科学知识,更是想通过这些让我们看到地球的现状以及人类与地球的关系。
我们依赖大地给予的资源,而在探索和利用这些资源,像石油的时候,若不能合理利用,可能会毁了这个生机盎然的星球。
在阅读这部分的时候,我也有不太理解的地方,比如说一些关于大地构造的更复杂的地质与地层结构的理论,学起来有些吃力,可能需要结合更多的绘图或者实际的地质考察才能明白。
对了还想说,这部分内容让我对习以为常的街道下面的土地、远处的山脉产生了全新的好奇和敬意,它们不再是看起来那样简单,而是蕴含着无数的科学奥秘。
未来,我想我会更深入地去了解地球科学知识,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到在开发石油等资源时的可持续性问题,让我们人类与地球能够和谐共生。
大地构造与石油成绩的读后感
大地构造与石油成绩的读后感一开始翻开这本书的时候,心里直犯嘀咕,大地构造?这听起来就特别高大上又深奥的东西,和石油有啥关系呢?结果越读越发现,这里面的关系可太大了,就像鱼和水一样分不开。
书里讲大地构造就像是地球这个超级大房子的框架结构。
不同的构造就像不同风格的房间布局。
而石油呢,这家伙就像是个调皮的小房客,专门找那些特定构造的“房间”住。
比如说,有些地方是盆地构造,那就像是一个天然的大盆子,石油就喜欢在这个“盆子”的地下藏着。
这让我想起小时候捉迷藏,石油就像个特别会找隐蔽角落的小孩,专挑大地构造给它提供的那些特殊的藏身之处。
书里还提到了很多研究大地构造找石油的方法,那些地质学家们就像超级侦探一样。
他们拿着各种各样的工具,什么地震波探测仪之类的,就像侦探拿着放大镜,仔细地勘察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有时候他们从一块小小的岩石样本里就能解读出大地构造的秘密,然后顺藤摸瓜找到石油的线索。
这可太酷了,感觉就像是在解一个超级巨大又神秘的谜题。
不过呢,这本书也不是那么好读的,有些地方就像走在一团迷雾里。
那些专业的术语和复杂的地质构造图,有时候看得我脑袋直发晕,就像突然闯进了一个迷宫,找不到出口。
但是呢,一旦突破了那些难懂的部分,就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就像在黑暗里突然找到了一盏明灯。
读完这本书我才知道,原来石油的发现不是靠运气乱挖一通就行的。
这背后是有这么严密的大地构造理论在支撑着。
这就像盖房子,你得先了解地基的结构,才能准确地知道哪里适合挖地下室一样。
而且现在全世界都这么依赖石油,了解大地构造和石油的关系也变得更加重要了。
说不定哪天我走在路上,脚下就藏着一个巨大的石油宝库呢,当然这只是我的幻想啦。
但这也说明大地构造与石油的关系充满了无限的可能和神秘,这本书就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我了解这个神秘关系的大门。
再看看我们地球大地构造与石油沉枳读后感
再看看我们地球大地构造与石油沉枳读后感《再看看我们地球大地构造与石油沉积读后感》在读《再看看我们地球大地构造与石油沉积》这本书之前,我对地球内部的构造以及石油沉积的关系仅仅有着非常模糊的概念。
当我翻开这本书开始阅读的时候,就仿佛开启了一场探索地球深处奥秘的奇妙之旅。
读到书里关于大地构造板块的描述时,我感觉自己就像是一个探险家,在查看一张神秘又巨大的地图。
那些板块的名字,如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等,不再是简单的地理词汇,而是仿佛具有生命力的巨大拼图碎片。
它们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缓慢移动、碰撞、分离,这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玩的拼图游戏,可是这个拼图却有着数亿年的时间跨度,规模更是大得难以想象。
书里对于石油沉积的部分特别吸引我。
作者详细讲述了石油形成的各种条件,从古代生物的沉积,到地层的压力和温度变化。
特别触动我的是石油形成的过程如此漫长而复杂,要经过无数年的演化,在合适的地形、地质条件下才能够产生并且储存。
这让我不禁想到我们日常生活中对石油的大量使用,石油的宝贵变得更加直观。
我觉得作者想表达的不仅仅是地球的大地构造和石油沉积这些科学知识,还在暗示我们要珍惜地球赐予我们的这些资源。
可是在读的过程中,我也有一些不理解的地方。
比如说石油沉积与大地构造之间的一些细致的相互作用机制,书中有些地方讲得过于深奥,对我来说理解起来有些吃力。
但是后来我明白了,这是一门非常高深复杂的科学,不可能一下子就能全盘掌握。
还有在看到一些大地构造活动对地理地貌影响的部分。
像山脉的形成,地壳运动将地层抬起成为高耸的山峰,这让我联想到身边的名山大川。
原来它们不是一开始就存在的,而是经过了漫长的大地运动造就的。
这让我对脚下的大地有了全新的敬畏之感。
通过阅读这本书,给我未来的启发很大。
在了解石油的来之不易后,我开始思考自己在生活中能为节约能源做些什么。
在看待很多自然现象的时候,也不再只是单纯地欣赏,而是会更多地思考背后的大地构造等科学因素。
这本书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对地球内部世界好奇心的大门,我知道在这个领域还有很多学问等待我去探索。
穿过地平线大地构造与石油沉积读后感
穿过地平线大地构造与石油沉积读后感《穿过地平线大地构造与石油沉积读后感》读《穿过地平线》中有关大地构造与石油沉积的内容,就像开启了一场奇特的知识之旅。
读到大地构造部分的时候,我感觉自己迷失在了一个巨大而复杂的迷宫里。
各种地质构造的名称、原理,例如褶皱、断层等,就像一堆拼图碎片,眼花缭乱。
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开始意识到这些复杂构造背后其实隐藏着地球演变的密码。
作者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描述,却要把那些极其深奥的地质现象呈现出来,这是很不容易的。
这让我想起在地理课上学到的板块运动学说,当时只是简单地知道板块在移动,但从这本书里我更加深入地理解到板块运动对大地构造产生的深远影响,它塑造山脉、海洋盆地。
说到石油沉积,我特别触动我的是了解到石油的形成是一个极其漫长且特殊的过程。
它是在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死亡后,经过长时间的沉积、埋藏、化学变化而成。
我感觉石油简直就是地球给予人类的沉淀了亿万年的宝藏。
这部分内容让我想起曾经看过的就关于石油开采的纪录片。
画面里那些喷薄而出的石油,以前我只觉得是人们发掘出的财富,没想到背后有这样复杂的大地构造为基础。
不过,在阅读中也有一些疑惑的地方。
书中有一些关于大地构造与石油分布之间太过详细的地质数据以及一些深奥地质原理的相互联系,我理解起来有些困难。
有时读着读着就觉得有些混乱。
但是后来我明白了,不是所有的知识都能一读就懂的,科学本身就是在探索未知,遇到不懂的才会激发进一步去探究的欲望。
我觉得作者想表达的不仅是大地构造和石油沉积这些知识,更是一种对地球科学研究的重视。
通过这本书告诉我们地球内部活动与地表这些宝贵资源的关联。
这对我们了解地球资源,保护资源,从长远来看有着重要的意义。
对了还想说,读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地质学科的迷人之处。
尽管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但却像有一股力量牵引着我想要去解开更多地球的秘密。
在未来我想我会更加关注这方面的知识,无论是生活中的地质现象还是一些高端的科研成果,说不定哪一天我也能为解开地球奥秘贡献自己的一点点力量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峨眉山玄武岩研究综述要点:峨眉山玄武岩的分布、时代、岩相,地裂运动与地幔柱?峨眉山玄武岩由赵亚曾于1929年命名,特指覆盖于四川西南峨眉山区含Neoschwagerina蜓化石茅口组之上的玄武岩[1-3]。
现作为一个岩石单位广泛使用[3],指分布于云、贵、川三省、出露面积约2·5×105km2的晚二叠世大陆溢流玄武岩[4-5],称广义峨眉山玄武岩(本文简称峨眉山玄武岩)。
峨眉山玄武岩是目前我国境内唯一被国际学术界认可的大火成岩省。
一、峨眉山玄武岩系的时空分布二、本区二益纪玄武岩系分布十分广泛.已知分布范围在东经97“30‘一108030’,北纬2lO20’一33。
,在金沙江一哀牢山断裂(F3)以西多零星分布,F,以东多呈面型分布.在l分区内还有两处(南盘江地区和川东北地区)隐伏的玄武岩.全区已知的露头面积为37,38平方公里,估计当时的玄武岩覆盖面积超过40万平方公里,火山喷发物的体积约28万立方公里.除少数零星外,玄武岩系平均厚度为705米.主要沿断裂带分布,如Fl:断裂带两侧33个厚度点平均,为880米,F,断裂带11个厚度点平均130。
米.二叠纪玄武岩系的喷发时代,从本区西南绿春、景洪、孟连等地的早二叠世栖霞期向北东方向,时代越来越新.在F,两侧为茅口期,到了古板块内部以晚二叠世龙潭期为主.长兴组的火山岩仅见于景谷东侧通达河的局部地段.三、峨眉山玄武岩各构造岩石分区的地质特征I分区即大陆裂谷系峨眉山玄武岩分布区.玄武岩浆的喷溢活动受攀西裂谷系,司的控制,其活动时代从下二叠世晚期到上二叠世晚期,龙潭期是火山活动的高峰期.熔岩覆盖面积约27万平方公里,西厚东薄,平均厚度是村o米.1区是以陆相为主,为间歇性的,裂隙式多中心的喷发型,可属冰岛型.本分区玄武岩系从下而上,分三个大旋迥.下部为碱性玄武岩,以杏仁状和斑状熔岩为主,夹少量同性质的火山碎屑岩.见于东川大坪子,厚325米.上部为流纹英安质火山熔岩和碎屑岩,见于建水核桃园,厚为242米.应着重指出,在三省交界的数万平方公里宣威组煤层中,已发现多层由流纹质火山灰蚀变而成的夹歼.这可表明二委纪晚期确有相当规模的酸性火山活动.中部为典型的大陆拉斑玄武岩.它可与非洲卡鲁玄武岩、印度德干高原玄武岩、西伯利亚的暗色岩系和哥伦比亚河玄武岩相对比,不但在规模,而且在岩石组合上.中部旋迥的底部多为火山角砾岩(或集块岩),向上为玄武熔岩,而中、上部可见到较多的沉积夹层(沉凝灰岩、湖沼相的粘土岩和砂页岩等),厚度不大,一般为数厘米至数米,在四川境内,中部旋迥的顶部或上部层位还见有铁质粘土岩、赤铁矿层和直接以矿浆形式出现的玄武磁铁岩.本分区普遍缺乏安山岩,而呈现出与华力西晚期发育的攀西裂谷带有成因联系的双模式火山岩特征II分区即弧后边缘海的双海拉斑玄武岩系【1].它处于扬子准地台与三江地槽褶皱系之间的构造过渡带.典型的蛇绿岩或深海沉积在本区不多见.笔者利用了川地区调队近年在巴塘、理塘、木里等地零星出露的下部古生代地层资料和二叠纪海下喷发的低钾高镁为大洋拉斑玄武岩的发现(据扬朗先,‘1983;刘宝田,1982),认为本区应是早二盈世开裂,晚三盈世或更晚闭合的弧后海盆,推测的扩张脊在马尼千伐一理扩一木里一线.双海玄武岩系分布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因海相三叠系地层的掩盖,仅大理、宾川、丽江、宁菠等地厚度较大,平均为2149米(据22个厚度点).本区最厚的宾川上仓剖面为,384米,居川滇黔三省之冠,是国内外罕见的火山岩剖面,火山岩活动时代始于茅口期终于晚二叠世晚期,比I分区稍早些.在岩系的中、下部多见海相沉积岩夹层,富含艇科和腕足类化石在大理、宾川、宁菠、炉霍(?)和盐源等地可见海下喷发特征的枕状熔岩.它以椭圆体为主,圆球体和不规则形体次之,大小相间、密集重叠、成层产出.单枕长、短轴多分别为120一70厘米和40一20厘米,大者为250xl20厘米,小者20xl0厘米.枕体间多为淡绿色碧玉充填.不同于1区的是,未见碱性玄武岩.上部的流纹岩仅见宾川上仓地区.盐源、丽江以北大部地区多为变质玄武岩,有的已绿岩或绿片岩化.岩石化学及稀土元素分配型式不但区别于峨眉山玄武岩,而且证实了深海拉斑玄武岩【,]或洋中脊玄武岩的广泛存在.上仓地区仍具双模式特征,这可表明弧后扩张脊向陆缘延伸以及岩浆受陆壳混杂的结果.III分区即金沙江、澜沧江岛弧火山岩分布区.在绿春、金平等地石炭纪普遍有,00一1800米的浅海相碳酸盐岩和碎屑岩沉积.早二盈世初期,在金平、墨江一带有2800米的泥质碎屑省和碳酸盐岩沉积,并伴有少量中基性火山岩(,6。
米)t5J.茅口期火山活动加剧,范围扩大,可延续到晚二叠世末期.本区是古生代与中生代一系列拉张与挤压构造事件的重益区.反映在火山岩上,除近F,断裂带发育玄武岩外,广泛出露的是中酸性火山岩.另一特点是火山岩层厚度一般不大,多呈夹层产于海相地层中,少数地区见枕状熔岩.本区火山岩厚度平均950米(据19个厚度点).在德钦地区下二叠世以玄武岩为主,上二益则以中酸性火山岩为主;绿春、墨江等地则与此相反.在南部(下关一保山一线以南),中部以中酸性为主,两侧则以基性为主,具对称分布.IV分区—滇西洋盆玄武岩分布区.从石碳至二叠纪普遍存在海底火山活动和海相沉积岩发育,是一典型的沉积一火山岩相区.两者厚度共逾5000米.玄武岩的上、下界地层中,海相化石丰富,门类多.玄武岩本身的枕状构造和球颗结构发育.个别(近F,的大励龙)见少t中酸性火山岩.本分区火山岩平均厚达880米(据8个厚度点).V分区—F,、Fl。
两断裂带夹持的三角地带.玄武岩分布零星,丹巴一带见变质玄武岩,宝兴一带见枕状玄武岩.变质玄武岩厚千余米,岩性与11分区的绿片岩相似,可能是它们的产物.宝兴、茂坟等地的枕状熔岩厚度不大(数十米到2000余米),可能是I分区北延的水下部分.火山岩的时代是晚二叠世早期.4峨眉山玄武岩的成因探讨峨眉山玄武岩是地球深部动力学过程和状态在地表的表现,认识和探讨峨眉山玄武岩成因对探讨地球壳-幔-核相互作用和地球深部状态,乃至地球的演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由于问题的复杂性,长期以来峨眉山玄武岩的成因颇有争议。
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峨眉山玄武岩的裂谷成因占主导;随着研究的深入,地幔柱成因逐渐成为主流观点。
4·2地幔柱成因继Wilson提出热点假说[77]和Morgan提出地幔柱假说[78]后, Griffiths和Campbell[79]开始建立动态热柱模型。
随后,Lason[80]提出超级地幔柱概念,认为在白垩纪中期有一次超级地幔柱活动,活动开始的时间与白垩纪超静磁期起始时间相吻合。
Chung和Jahn[44]最早提出峨眉山玄武岩是地幔柱成因的观点。
何斌等开展了一系列岩相学和沉积学的研究,论证了峨眉山玄武岩是地幔柱成因而非裂谷成因[1,5,28,49]。
主要依据为:(1)由茅口组灰岩的剥蚀情况推断二叠纪的峨眉山玄武岩呈近圆状展布,而不是沿攀西裂谷呈线状分布。
(2)峨眉山玄武岩的分布面积和体积的研究揭示了峨眉山玄武岩喷发事件与极其巨大的地球深部过程关联。
如果是裂谷成因,则裂谷作用应该影响整个扬子克拉通,形成裂谷的规模应该比攀西裂谷的现今规模大得多。
(3)地层学和沉积学的研究表明,峨眉山玄武岩在喷出地表之前曾有过大规模抬升(大于1 300 m),且表现为穹窿状隆起,远超过岩石圈引张形成攀西裂谷的规模。
另外,已有的古地磁学、地层学和年代学研究也显示,峨眉山玄武岩喷发持续时间很短[5,37,46,56],这与裂谷成因不一致[24,81]。
来自地震测深的资料[30]进一步支持了峨眉山玄武岩的地幔柱成因。
Peate和Bryan[27]的研究也支持峨眉山玄武岩的地幔柱成因,只是他们认为峨眉山玄武岩是海底喷发产物,喷出之前没有造成地面的大规模抬升,茅口组灰岩厚度区域不均一是正常的沉积地貌;他们提出岩浆作用和岩浆喷发时重力不稳定造成的地形上的沉降作用会同时发生,最终地表上不会显示出明显的抬升或者下降痕迹更符合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情况。
由此看来,对峨眉山玄武岩的成因已逐渐得到一致认识。
对地幔柱头部所处的位置也有了一定的认识,比如He等[50]根据茅口组灰岩的剥蚀情况认为是在云南大理至四川米易一带,而张招崇等[69]通过对高温苦橄岩的研究则认为在云南丽江一带。
考虑到一般地幔柱头直径可达400 km,上述两个研究小组得出的结论并不矛盾。
另外,一些学者将超级地幔柱模型与峨眉山玄武岩相联系,如张招崇等[69]提出,峨眉山玄武岩和西伯利亚玄武岩可能来源于同一超级地幔柱;肖龙等[82]联系古特提斯的演化史,推断存在一个从420Ma开始活动的特提斯超级地幔柱,在晚二叠世的活动形成了峨眉山大火成岩省。
因此,虽然目前的研究多数肯定了峨眉山玄武岩是地幔柱成因,但是关于峨眉山地幔柱模型和峨眉山地幔柱是何种动力学机制触发等问题仍需进一步研究。
(一)峨眉地裂运动的提出及涵意4·1裂谷成因在20世纪80年代初,骆耀南等人提出攀西裂谷的概念[48],随后众多学者开展了对攀西裂谷的详细研究。
当时一些研究者认为峨眉山大火成岩省是由攀西裂谷作用形成[74]。
Huang等[75]则认为,由于羌塘块体与扬子克拉通在早二叠世的分离造成了峨眉山玄武岩的喷出。
Courtillot等[76]指出,峨眉山玄武岩的喷发时代与冈瓦纳大陆北缘和中国板块的裂解具有同时性。
Thompson等[51]在对峨眉山玄武岩进行的地层学和地质环境考察后提出,峨眉山玄武岩的裂谷成因能合理解释所见到的地质现象。
在中国南方黄汲清所称的扬子准地台,经过加里东运动后,大部露出水面缺失泥盆纪和石炭纪地层。
晚古生代时,在上扬子地台的西南部(包括川、滇、黔、桂、湘等省广大地区),发生过一次强烈的拉张运动。
其构造型式复杂多样,有以大面积峨眉山玄武岩喷发为特色的康滇陆内裂谷区,有以弧后拉张为背景的南盘江一右江弧后盆地,有以大陆边缘拉张分离而形成的松潘一甘孜边缘海,也有以碳酸盐台地破裂为特色的台块一台槽的沉积一构造模式。
但这些拉张构造的形迹,受到后期印支、燕山、喜山等挤压运动的改造,已面口全非,很少被人所重视。
经过作者(罗志立,1981)的研究〔2〕,发现这次区域性的拉张运动确实存在,从泥盆纪开始,到晚二叠一世峨眉山玄武岩喷发达到高潮,曾将此拉张运动称为“峨眉地裂运动”。
这次运动持续时间长、作用强烈、影响范围之大,实属中国南方扬子地台上的一次重大地质事件。
在中国南方人们把上下二叠统之间的假整合称为“东吴运动”,经过我们研究,它并非单纯上升形成的造陆运动,而是上升过程中具有不均衡块断运动,属峨眉地裂运动过程中发生的一次强烈引张幕,故我们不用“东吴运动”而创立“峨眉地裂运动”这一名称。